《党课开讲啦》学习心得体会8篇doc
将党课学习成果化为“学史力行”自觉行动
10月16日晚上8点,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党课开讲啦》第1期《党的光辉历程》在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播出。这堂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谢春涛副校(院)长主讲的党课时间虽短,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这是一堂精彩党课,收听(收看)后令人倍感振奋。
学史明理,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刻入心田。谢春涛校长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从党始终坚持刀刃向内开展自我革命中,给大家讲清楚了我们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讲清楚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基本道理,讲清楚了我们党为什么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铸就“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政党传奇,进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党课中,我看到过去缺水干旱的西海固地区在精准扶贫的帮助下变得茶美水甜;我看到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依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随口说出“能工作就是非常幸福的”感人话语……通过学习党课,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干好工作的信心也更足了。
学史崇德,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谢春涛校长的党课,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激情,看后让人热血沸腾。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努力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学习党课,就要铭记过往历史,厚植爱国情怀。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不屈的风骨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抒发了精忠赤诚的爱国情怀。新时代的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赓续弘扬爱国主义民族基因,从党史中汲取“营养”,勇敢而坚定地扛起心系家国、建设家国、报效家国的责任与使命。
学史增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谢春涛校长的党课,收看后让人意气风发,信心满满,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学习党课,感悟“中国自信”,增强忠诚于党的自觉; 感悟“党员印象”,增强做一名优秀党员的自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战胜绝对贫困,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难题;科学技术成就世界瞩目,在量子通信、卫星导航、载人航天等诸多高科技领域取得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员干部要做孔繁森、焦裕禄、钟南山、祁发宝、黄文秀……这样的人,向革命先辈、时代楷模对标看齐,用实际行动诠释“先锋队”“主心骨”的深刻内涵。
学史力行,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建功立业。收看谢春涛校长的党课,明白了道理、涵养了品格、增强了信心,更要将学习成果化为实践成果,在“学史力行”上做出新的更大成绩。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要从赓续红色血脉中不断汲取奋进力量,笃志而行、不懈奋斗,切实将拳拳爱国情转化为熊熊报国志,坚定不移把先辈们的未竟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在工作岗位上,我们要不断学习与实践,通过苦干实干和巧干,扎实练就过硬本领,不断增强守正创新、攻坚克难的勇气,努力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国家富强为目标,心怀“国之大者”,不懈发愤图强,充分发挥自身“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之梦”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一堂党课印象深,明理增信炼身心。学史力行当牢记,做个时代弄潮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愿望作为“第一目标”,将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做新时代的“人民公仆”。
《党课开讲啦》烹出的“三重味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了3期《党课开讲啦》节目。近日,《党课开讲啦》第一期节目开播,回顾了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振奋精神、鼓舞人心。我们能够从这堂生动的党课中烹出“三重味道”,凝聚起继往开来、继续奋斗的力量。
“能力本领”烹出干事创业的“香味”。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学习知识、不断总结经验,共产党人不懈追寻真理,在学习知识中提高理论水平,在总结经验中提高实践能力,让能力本领为事业发展注入力量。党员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多思考、心思巧,能够用简易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对待情况复杂的问题能够得心应手、有条不紊,把最简单的工作干出“惊喜”,把复杂问题的“结”解开,把切身感悟总结为具体经验,把实践真知凝聚成发展力量,向单位的老同志学习怎么干工作的方法,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新的工作经验,让好方法、好经验出好成效,如在产业发展中凸显规模效益和品牌价值,促进群众的持续增收,围绕人民群众现实所需提高能力本领。
“如磐初心”烹出为民服务的“甜味”。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人民竭尽全力地付出着、坚持着,枪林弹雨中仍勇往直前,身患疾病仍带病工作,为群众的梦想接续奋斗。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关心群众“吃不吃得饱,穿不穿得暖”到关心群众“绿水青山”的生活环境,从关心群众的农田水利设施是否“淹能排、旱能浇”到人民群众的产业发展情况,共产党人对群众的关切目光始终紧紧围绕着群众的现实需要,紧紧围绕着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主动担当起职责使命,用心为群众办事解难。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将为民服务的初心转化为工作的热心、耐心和细心,努力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以使命担当点亮人民群众“幸福路”的信仰之光。
“笃定实干”烹出赓续奋斗的“实味”。***总书记指出:“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一代代共产党人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够艰苦奋斗,都能够以“大肩膀”扛起“重担子”。成如容易却艰辛,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有不怕难关、无惧险阻的精气神,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人生信条,摈弃图安逸、懒奋斗的思想,发扬实干苦干的优良作风,切实挑起奋进发展的担子,延续踏实务实的求实态度,要有“舍得一身剐,敢把艰辛踩脚下”的精神意志,朝着发展目标矢志前行,朝着美好未来努力奋斗,在克难奋进中壮筋骨,在勇往直前中长才干,当好推动创新、开拓进取的拓荒牛。
探寻百年大党的成功奥秘
10月16日晚,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党课开讲啦》第一期《党的光辉历程》,通过主讲人的讲述、现场连线、互动等形式,生动阐释百年来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百年征程,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共产党坚毅前行、所向披靡?回望过往奋斗路,眺望前方奋进路,党员干部要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以百年党史浸润初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挥洒汗水、书写青春。
百年芳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初心誓言掷地有声。百年风雨,初心如磐。初心来源于坚定的信仰,那里有民族的尊严,有热血的奋斗,有持久的韧劲,有力量的积聚。铮铮铁骨,锻造民族英雄;如铁信仰,滋养民族精神。“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无怨无悔奉献一生的杨善洲、“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赓续奋斗。为了国家理想、民族大义,他们奉献一生、至死不渝。百年征程,指引方向;百年芳华,滋润人心。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当以史为鉴、以史增信,在奋进新征程中明大势、识大局、知大任、勇担当,以不懈奋斗熔铸最笃定之信仰,坚定不移永葆为民初心。
百年征程,“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生动实践蓬勃有力。百年历程,恒心坚毅。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党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辉煌伟业的背后历经了金戈铁马、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历经了一穷二白、沧海桑田的社会变化。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总是面临着无数挑战与风险、困难与机遇、瓶颈与突破,但总能在危机中寻找转机、生机,于变局中创造新局、胜局,最终带领人民群众攻克一个个难关,缔造一个个奇迹,书写一次次辉煌。无数共产党人以热血赴青春、以生命赴使命,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毅力,不断迎接新挑战,与疾风激流、滔滔巨浪斗智斗勇,身炼斗争之“性”,坚定不移永怀奋斗恒心。
百年奋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矢志追求朝夕不倦。百年岁月,担当前行。敢于担当是一种政治品格,更是共产党人最厚实的人生底色。百载峥嵘岁月,百年砥砺前行,可谓波澜壮阔、惊涛骇浪。从国民革命到艰苦抗战,再到用“小米加步枪”解放全中国,从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用担当扛起了历史责任。我们党与人民同风雨、共患难,初心系着民心、决心牵着民心,环环相扣、心心相印、血浓于水。无论走得多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忘记过去的过去。新时代,我们要将“人民至上”的理念付诸于行,将“以百姓心为心”贯彻如一,满腔热忱为人民,矢志不渝为人民,坚持以群众的利益诉求为工作导向、目标导向、价值导向,主动作为、敢于负责,坚定不移永恒担当决心。
学《党课开讲啦》 立为民“三把尺”
《党课开讲啦》第一期节目,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循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回顾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共同找寻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奥秘。从此次《党课开讲啦》的节目中,我们能够找到“三把尺子”,我们当在工作中“立三把尺”,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立一把“坚守之尺”。百年的奋斗征程,战火燎原处有共产党人战斗的身影,百废待兴时有共产党人笃行的身影,改革发展中有共产党人身先士卒的身影,无论在什么样的历史发展阶段,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关,他们都会拼尽全力去闯,推动发展局面更进一步、更上一层。从天堑到通途,从盐碱地到富裕村,从九天揽月到五洋捉鳖,有坚守就有信念,有信念就能出奇迹。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不能因为事业上取得一点成绩就自满,不能因为在解决问题中“碰钉子”就放弃,不能因为畏难情绪就选择“绕道而行”,要坚定心中所信,凝聚脚下力量,立一把“坚守之尺”,以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发展事业,发挥好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立一把“初心之尺”。百年党史,初心如磐,奏响着为民砥砺奋斗的旋律。党员干部要赓续初心,将满腔热血挥洒在广阔的乡村土地上,为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的日子尽心尽力,不断总结发展经验,不断磨砺担当之能,提高能力本领,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让工作中的宝贵经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将诺言兑现,让为民情怀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力量,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从发展特色产业到壮大集体经济,从打井上电、硬化道路、安装路灯、创建农村合作社等一件件利民惠民的小事做起,在为民办实事中尽显党员干部的先锋本色,让对群众的真挚情怀成为“闪亮的路标”,照亮群众奔向幸福的道路,做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
立一把“清廉之尺”。一代代共产党人守心正行,以善政清廉、刚正爱民的言行,以优良的作风立身,流传的一个个军民故事感动人心,他们深得群众爱戴,他们的品行为人所仰慕与称道。***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党员干部要修身正行,坚守清廉之风,在工作中坐得端、行得正,把严明的纪律挺在前面,能够始终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事事为群众着想,处处为群众尽心尽力,以清正廉洁为细行之美,让群众心里“一百个放心”,成为群众心里的“一百分干部”。
抓好三个“度” 凝聚党课最强力
近日,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党课开讲啦”特别节目在CCTV1播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谢春涛老师为全国党员们贡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课,同时也给如何讲好党课指明了方向。讲好党课是一门艺术,党课主讲人当不断丰富党课形式,力求党课朴实,对准党课靶向,凝聚起更大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推动党课走实走深。
丰富形式抓广度,在“破旧立新”中提升吸引力。时代在变,党课也要与时俱进。上党课除了要做好“规定动作”,还要注重创新授课内容及讲解方式。倘若只搞乏淡理论、一味照本宣科,往往导致“台上人讲不出激情、台下人听不出兴趣”。一是在授课内容要突出“活”,改变单纯“说教式”“灌输式”宣传教育模式,活用“语言节目”“舞蹈表演”,让党课多一些文艺熏陶、少一些枯燥说教,党课教学自然而然入耳入心;二是在授课方式要突出“新”,准确把握新时代学习教育规律,善于利用三微一端等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同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传播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力求朴实抓温度,在“春风化雨”中扩充感染力。有温度的党课往往能直击党员的心灵。语言上追求朴实,讲究“接地气”,情感上才能引发共鸣,思想上才能产生认同。讲党课应当注重从现实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挖掘素材,巧用“微故事”“活素材”,避免“抽象化”“理论化”,把党课真正讲出风格、讲出味道、讲出实效。要坚持用党员听得懂的“土故事”、看得见的“身边事”、记得住的“真事例”,让党员听得懂、有触动、受启发,真正增强党课的感染力,让党课在平凡与朴素中升温,让党的创新理论得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对准靶向抓精度,在“精准滴灌”中增强影响力。党课贵在精准,重在实效。要精准把握党员关注的现实问题,紧扣党员思想的疑难困惑,做到“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党课教育在每位党员上出实绩、有实效。要积极实施调查研究,以党员所需所盼的重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了解党员的思想病灶及来龙去脉,为疏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指明方向,做到“照单开方”、“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让党课真正成为学习理论、传递信仰的窗口。
上好“党课” 写好“新篇章”
10月16日晚,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党课开讲啦》节目之第1期《党的光辉历程》播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谢春涛以一堂生动而丰富的党课,燃爆共产党员的朋友圈。自信中国五千年,建党百年成巨轮。党员干部要不坠青云之志,不移“为民”之心,实干破除危局,奋斗接续成功,谱写新征程华章。
听党课,悟初心,探寻理想的精神密码。《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1921”到“2021”,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带领中国人民开辟新道路;面对日寇肆虐华夏大地,先烈们前仆后继、向死而生,用血肉铸成钢铁长城,勇猛御敌;面对民族积弱积贫,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打赢9899万人口的脱贫攻坚战。百年志不移,初心自永葆。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党的纲领和远大理想,赓续党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根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赤子丹心,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家国情怀融入使命重任,矢志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报效祖国、忠诚于党、造福人民。
读党史,汲力量,增强自信“走自己的路”。巍巍红船,发出“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的呐喊,给内外交困的中华民族指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方向;天安门城楼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揭开帷幕;改革开放春风起,再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路在何方;新时代,新的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一次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造,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历史检验和证明了的道路,我们有理由坚持并深信其旺盛生命力和正确性。党员干部要在勤学善思中持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社会主义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念;在追梦圆梦中激扬斗志,凝聚新的赶考路上的强大力量,鼓舞党员干部的飞扬人生,彰显今日之中国的自信风采和华夏民族的盛世之姿,铸就最亮丽的风景线。
看历程,强奋斗,扬帆破浪再战新征程。今天,中国春华秋实、国富民强,千里沃野尽是硕果累累,大好河山皆为欣欣向荣,中华民族已进入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脚步不歇,奋斗不止。现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号角吹响,召唤新时代党员干部再立新功,为党和人民再添荣光。“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要心怀国之大者,明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把握当代中国新作为的着力点,结合党的最新举措,躬耕于乡村振兴、国内国外经济双循环等,以劳动创造业绩,以善作成就事业;要深耕基层,主动下沉,服务民生以长才干、练本领,践行为国为民之誓言以增信提能,在最深厚的“人民”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大庇天下寒士”的大树,用辛勤汗水换“振兴”之源泉活水,用实干之功换民更富、国更强 ,力争百尺竿头立,党的伟大事业再上一层楼。
纪检干部观看《党课开讲啦》第一期《党的光辉历程》心得体会
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组织收看《党课开讲啦》第一期《党的光辉历程》的通知”要求和委机关总支的统一安排,10月16日晚20时,我们xx县纪委监委机关全体干部准时在机关视频会议室集中收看了《党课开讲啦》第一期《党的光辉历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校长从中国共产党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成就入手,通过大量实例、数据,深刻诠释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永恒主题,全面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深刻阐明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守为国为民初心,紧密联系职能职责,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社会最关切的问题抓起,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一要牢记为民宗旨,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责。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要求全党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人心工作,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基本工作导向。纪检监察干部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立党为公、执纪为民,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走出办公室,走进社区民居,走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民意,倾听所需所盼,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聚焦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履行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职责,切实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
二要立足岗位职责,整治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求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从纪检监察工作掌握的情况看,当前,脱贫攻坚中仍有存量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脱贫后又有一些新问题新表现,国家对乡村振兴投入大量资金,也容易产生新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必须坚持监督、治理不能松、不能断。一方面,我们要着力强化政治监督,重点对“四个不摘”政策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督促克服松劲歇脚、等待观望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要严查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治不正之风,紧盯乡村振兴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项目和环节,严肃查处工程建设、平台公司、公共资产等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整治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
三要维护群众利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总书记指出,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其中有很多需求过去并不是紧迫的问题,现在人民群众要求高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工作水平也要相应提高。对此,赵乐际同志强调,纪检监察工作要适应这一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更高期待。当前,要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整治,紧盯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最初一公里”、“中间段”和“最后一公里”,加强对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大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结合自身职能职责,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查纠什么,强化民生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治理,积小胜为大胜,不断让群众在正风肃纪反腐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学习《党课开讲了》研讨发言
今天。我们利用半天时间来观看和学习《党课开讲了》第一期节目,从刚才的发言来看,效果很好,刚才的同志结合节目中的张定宇和马克俊等人的事迹,对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都进行了对照反思,并进行了简短交流。发言深刻,见解到位,达到了学习的效果。观看过程中,我也深深的被中国共产党光辉灿烂的发展史、斗争史以及他们坚定的为民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革命情怀所鼓舞、所感动。下面,结合我的所思所想,结合自己对xx的学习和理解,立足教育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或者说几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做一名有大视野的教育干部。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能够引领一个区域、一个单位继往开来。因此,战略思维、远见卓识、未来眼光,是一个优秀的教育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就是告诉大家,无论是局长、股长,还是校长、园长,都是站在“最高层”的决策者、领军者,必须比常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谋得更实,必须能透过复杂的现象研判出未来的发展,必须能够在危机中找到机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回忆党的历史,井冈山斗争时期,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严峻形势,一些人发出“红旗还能打多久”的悲观论调,而毛泽东同志却从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分析和敌我双方力量的比较中,作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为陷入困境的中国革命指明出路。上世纪90年代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一改常人对形势的判断,鼓励全国上下“大胆试、大胆闯”,赢来了中国经济的脱胎换骨。所以,如果我们的教育干部对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的发展规划、新时代的教育环境都没有一个务实的谋划,务实的举措,就谈不上什么以上率下!现在是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要说难,大家都难,可以举出一大堆的难题,如师资、投入、评价、双减等等。怎么看待这些难题?关键是要心中有主见,高标定位、高标规划、高效推进。
第二,“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做一名有大担当的教育干部。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坐位子,更要挑担子。这副“担子”,就是面对复杂局面,能够做到不惧挑战,不畏艰难,心中有责、敢于担当,以扎扎实实的大担当创造实实在在的新业绩。大担当,就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拥有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教育领导干部,是一个地方、一个学区、一个学校的发展之幸。机遇往往稍纵即逝。当前正是全国上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期、机遇期。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一轮发展的机遇,关键就看我们的各级教育干部是否能够谋得实、干得实,是否具备谋事创业的担当。一个高明、称职的干部,必须善于审时度势,在机遇到来时,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迅速应对,全力以赴。大担当,就要勇于承担,敢于决断。现在,无论是抓教育教学,还是抓安全稳定,抓改革发展,很多时候,需要处理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领导干部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勇于担当。大担当,就要善于打破僵局,一锤定音。作为领导干部,在决策中有时会遇到各种意见众说纷纭、争执不下的情况,最怕的就是没有主见,缺乏担当,最终导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前,在学校治理、教育教学、校园安全等方面改革要求很多、任务很重。作为教育干部,不能被问题困扰,乱了阵脚,只要秉持“公平公正”“心中有戒”,看准的事情,就要勇于决断,大胆执行。讨论问题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要有一个明白的说法和鲜明的倾向;决定问题不能拖泥带水、久拖不决,请示之后,要明确发出“行还是不行”“干还是不干”的指令,清清楚楚决策,明明白白执行。
第三,“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做一名有大胆略的教育干部。领导就是“领”着冲锋,“导”着攻坚,以完成既定任务,实现既定目标。要成为一位成功的领导干部,胆略很重要。胆就是勇气,略就是谋略、智慧。古人云,“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智慧来源于孜孜不倦的学习实践。我们要有大智慧,就必须如饥似渴地学习,毫不懈怠地实践,与时俱进地提高,从党性原则的修养锻造中,掌握科学真理,获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营养。勇气来自铁一般的信念。我们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必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政治定力,坚持信仰追求,坚守党性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勇负责、敢担当精神,真正做到严以修身,心中有党。当前,夏津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解决思想、利益和体制等深层次矛盾随时考验着教育干部的智慧和勇气。有勇无智,发展将困难重重,也会遇到很多麻烦;有智无勇,只能是缩手缩脚,事业也将难以突破。只有将勇气和智慧结合起来,夏津教育的发展才能冲破体制机制各方面的障碍,一往无前。
第四,“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做一名有大敬畏的教育干部。人生天地间,必须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时刻保持为人处世的一种清醒和自觉。这是安身立命必备的警戒线和安全阀。教育干部更要这样,要敬畏自然、敬畏历史、敬畏圣贤、敬畏生命、敬畏组织、敬畏法律、敬畏舆论、敬畏群众。当年曾子曾借用《诗经》里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明人生应当小心谨慎,必须心中有戒,心怀敬畏,后世许多为官者都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成为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生动写照。教育干部特别是一校之长就像一张三条腿的桌子,一条腿是法律,一条腿是组织,一条腿是师生,如果三条腿都落实,就能保持平衡;如果一条腿落空了,顷刻之间,就会形势突变,局面颠覆。心怀敬畏,必须要敬畏法纪。不仅要按照党纪国法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而且要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上守住底线,防微杜渐,严于律己,抗拒诱惑,切不可不知法、不畏法,把法纪当“儿戏”,把制度当“面团”,不作为、乱作为。心怀敬畏,必须要敬畏组织。党组织对于干部,犹如阳光对于草木。要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维护组织的权威,接受组织的监督,以优秀的品格和工作业绩,赢得组织认可与信任。心怀敬畏,必须要敬畏群众。教育干部需要敬畏的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最重要的是敬畏人民群众、敬畏师生和家长。我们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人民”“心中有学生”。
第五,“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做一名有大境界的教育干部。“上善若水”,是老子的哲理名言,是中国人推崇的一种修养境界。我们教育干部要善于从“水”身上领悟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学一些育人的方法。一是与时俱进的应变能力。水无定形、水无定势,有塞则止,有导则流。作为一名教育干部也需要具备这种高度的适应性和应变性。当前,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发展、转型、改革任务多重叠加,困难、矛盾、风险相互交织,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常态,谋划新思路,破解新难题,努力在严以用权中,做到既干成事,又不出事。二是水滴石穿的坚韧执着。我们有些干部缺少实干奋进的作风,抓工作慢慢悠悠、浮于表面,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没有认准一个目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奋斗下去。说到底,还是缺乏韧性。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愚公精神”,矢志不移、久久为功。三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行事风格。水正因为甘居低下,才能吸纳百川、汇成江海;正因为避高趋下,所以才不可逆转;正因为所处尽人之所恶,所以无人与之争。我们的教育干部也要向水那样,柔静中蕴藏刚强,谦卑中包含伟大,为人谦和,少出风头,实在做人,扎实做事,全心育人,这样才能拥有大境界。
第六,“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做一名有大胸怀的教育干部。对于教育干部来讲,宽厚包容的人格魅力很重要。师生和家长一旦被这种魅力所感染、所征服,就会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由衷的敬佩,从而追随。
教育干部要懂得求同存异,宽容淡定地对待人和事,不能听到批评就烦躁不安,听到表扬就忘乎所以,必须善于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鼓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终形成对教育事业有益、对发展有利的工作合力。特别是作为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人格的成长,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不断发展,而对于学生们成长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宽容!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其潜台词就是正面批评少用为好,要用也要讲点艺术。的确批评有时候是一种错误的催化剂,让人没有了尊严,没有了人格,失去了去提高与进步的信心,使他们自甘堕落。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有些做法在他们眼中似乎是合理的,是应该的,是正常的,但是在我们老师眼中可能却恰恰相反,让人难以理解,那我们为什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替他们想一想呢?
教育干部还要老实厚道。曾几何时,说某某人“老实厚道”总带点贬义。其实老实厚道不是庸庸碌碌,也不是无能无为,而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将心比心,以情换情。老实厚道的人心底无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心灵清澈而见底,这样的灵魂才是最具教育力、最具传承力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