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素材工作作风方面
2023年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素材(工作作风方面)
1.作风转变不彻底。有时抓工作对过程的把控不紧不严不到位,存在“部署硬、执行软”“抓而不紧、时紧时松”的问题。比如,在分管大农业工作中,主要精力放在了农村硬件建设上,有力推进了洁净乡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子”得到一定改善,但是对农村软件建设满足于提要求,对农村文明程度提升、乡村治理探索实践不够,农村“里子”仍然落后,乡村振兴还有很多路要走。
2.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上有差距。对新时代下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研判得不够及时,掌握得不够全面,未能全面认清和系统把握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特别是面对当前人民群众复杂而又具体的利益新要求,以及多元而又具有个性化差异的新目标时,自己在谋划发展、统筹工作的过程中,未能做到科学合理地关照各方、兼顾各类群体。对照现代化建设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自己也知道要用改革思维来锻民生长板、补民生短板,但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较多,且纷繁复杂,自己在如何把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方面,统筹谋划不足,举措办法不多,持续用力不强,成效还不够明显。
3.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有差距。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 干部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方面考虑得多一些,关注点常常放在如何加强和改善“ 硬件”上,认为这样见效快、反响好,能够快速增强干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对干部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关注不足、调研不多、了解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作用,一些干部群众在智力、健康、道德、素养、个性等方面的全方位协调发展上的短板日渐显现,在会前征求意见时,一些干部群众提出了“虽然现在物质文化生活改善了,但精神还不够富足”的问题,这是我们的责任,还没有真正打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最后一公里”。
4.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够严实。主观上有时会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比较抽象玄奥,自己又在业务部门,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不是特别直接和紧密,因此,存在着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片面认识,在思考谋划如何将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方面,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一些好想法也常常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中,未能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完全体现在谋发展、做决策、促改革的各环节和全过程, 对照协心协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要求,自己并没有真正画好最大“同心圆”。
5.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不够充分。与一些同志相比,自己在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拜干部群众为师方面, 还存在一定差距,虽然能够做到问需于民、问情于民,但在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方面责任压得不实,忽视了 人 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特别是在制定一些单位内部的政策方案时, 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不够多,导致干部群众参与单位发展的积极性不够高,导 致 一些出台的工作措施未能完全契合单位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贴近日常实际需求,一些干部群众对此有意见。
6.“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不够均衡。在实践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对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考虑得不够全面系统,集中表现在对干部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关注得比较多,热点问题解决得比较快,但在涉及历史遗留的难点问题上,用力不足,效能不高,推进缓慢,解决问题不够彻底。虽然制定了考核督导方案 ,但综合运用跟踪督办、重点督办、挂牌督办的力度不够,有时只是注重下督办件,跟踪督办却持续用力不足,导致各部门在分工协作解决问题上,缺乏广度、深度、力度,使一些工作的效果打了折扣。
7.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方法不够科学。“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不够紧密,注重解决干部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但在解民忧的过程中,对宣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思考不足、形式不新,方法不多,虽然为干部群众办了好事实事,但在借力打力,传递党和政府声音,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干部群众心坎方面成效还不够明显,发动干部群众、组织干部群众、引导干部群众还未真正形成工作态势,班子带着党员干、党员带着干部群众干、干部群众之间比着干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也尚未根本形成。
8.“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成效优势不强。对分管干部的教育、 引导、纠正不够及时有力,干部为群众服务的内生动力不足,导致有的干部将“ 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把做做样子、拍拍照片、写写材料当成主要任务,落实成效却成了次要目标,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没有完全转变成为群众办实事的“履职清单”,有的干部也未能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对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做法经验总结提炼宣传得不够及时有效,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走访反馈、跟踪督导、效果评估、激励约束等先进做法,没有及时固化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长效机制,一些重点工作跨越式赶超的思想优势和发展后劲稍显不足。
9.一是为民情怀不够强烈。主动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不够广泛,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矛盾的办法不够多,xxx村、xxx村、xxx村等村个别村民长期反映的争议和矛盾一直没能系统妥善的解决。二是惠民政策宣讲不够到位。例如,部分群众对一些惠民政策知晓率不高,对享受哪些政策、项目是什么、标准是多少、是否发放到位等情况不够清楚。再如,面对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现象,在抓宣传教育引导方面做得还不到位,群众防范意识不强,发生个别村民上当受骗的情况。三是对“人民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树的不牢。例如,2021年以来,我镇辖区内发生多起意外事故,老百姓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这说明我对***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在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还有差距,“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还扛得不牢。
10.一是在推动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方面有差距。虽然每轮巡察中我们都要求各巡察组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开展监督检查,重点发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整治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但从全年组织开展的两轮巡察情况看,这方面还有不少差距。比如,今年我们组织开展了两轮巡察,特别是下半年组织开展的八届市委第三轮巡察,重点对部分重点乡镇及所属村(社区)进行了提级联动巡察,并要求把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作为重中之重,但从本轮巡察情况看,发现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和“微腐败”问题还是比较少,巡察发现的问题大多都是一些工作作风类和形式主义问题,对涉及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深挖细查不够,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不多,通过巡察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效果不够明显、成效不够突出。二是在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上还有差距。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方法,但对标自查,我们在深入群众,主动了解群众诉求,细致入微做好群众工作方面还有不足。比如,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对部分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蹲点督导包抓,期间也重点帮助街道和社区协调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问题,但是在封控期间扑下身子,解决封控居民群众实际困难问题方面不够积极主动,驻点包抓期间主要是依托社区干部和驻守干部开展入户走访和上门服务工作,在深入居民群众,直接问需于民,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开展政策宣传、思想引导和提供服务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和细致全面。
11.一是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上还有差距。党委会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下功夫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但也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还不够强,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关注还不够细致全面的问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高效落实民生关切上还有差距。党委会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着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弱项,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城乡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解决。比如,在偏远农村,因常住人口流失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留守儿童的优质教育供给不足、残疾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就近高质量医疗供给不足。三是扎实推进兴办实事上还有差距。党委会班子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也存在对工作细节关注不够多,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前瞻性不够强的情况。比如,今年虽然我们实现了提前供暖的目标,但个别锅炉房因供气问题导致区间供暖温度不够,给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工作的前瞻性、预判性还不够强。
12.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存在模糊认识。一些同志认为自己分管的部门与人民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理解和把握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有着模糊的认识,认为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在学习和践行时,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没有将其体现在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如,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没有从自己分管的领域出发,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对于蕴含其中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未能精准把握战略目标要求与工作具体实践的结合点, 创新思路、探索办法、总结经验时,方向不准、站位不高、视野不宽、措施不实,使人民群众没有全面充分地体会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成效。
13.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和新要求应对不足。在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还不够完整准确,如,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从“有没有”转变到“好不好”,但自己在工作统筹谋划和推进落实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好不好”新的更丰富内涵、更高标准要求,还是按照以前的判断标准,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效果自然打了折扣。
14.对反对形式主义的新要求认识不够深刻。一些领导同志在未能时时事事都坚持联系的、辩证的、全面的观念,对于“形式主义”和“必要的形式”区分不够科学合理,对于一些该开的会、该发的文,该搞的督查,担心被定性为形式主义,有时“一刀切”,带来了新的形式主义。一些领导同志对基层工作的真实情况掌握不够具体,在谋发展、做决策的时候,对基层工作的客观规律认识不够透彻,使一些点子、政策、方案不符合基层的实际情况,一些工作或激进或滞后,基层同志对此有意见。一些部门热衷于“数字化”,任何工作都想要用“数字化”的方式推进,各部门都一套信息系统,且系统类型复杂、功能重复、标准不一、难以共享,重数据数量,轻数据质量,一些基层单位疲于应付,有的甚至为了应付检查而编造数据、捏造材料,使基层干部做了很多无用功。部分基层“数字政府”改革面临着重投入、轻运营,重考核问责、轻激励赋能的情况。
15.整治“口号式”工作落实行为不彻底。一些基层单位没有搞清楚工作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对上级的安排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点上热闹面上冷清。如,对于我们下达的工作方案,一些基层单位对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都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实践检验,就第一时间套用,很快就出成果;有的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部署不做认真准备、深入研究,一味求快开会研讨,议而不决,浪费时间;有的以“逐级分解越快越细越多,越能体现工作落实成效”的心态,不分昼夜忙“挂图作战”,实际上却说一套做一套, 使我们的一些决策和想法,在基层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一些基层单位和领导干部常常披着“政治正确”的外衣,自有一套能自圆其说的逻辑,骗得上级的理解、同情、信任,如,有的错误地认为“以虚带实”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和科学方法,大可不必横加指责,等等,这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要是由于我们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不严不细、失管失察造成的。
16.基层减负成效与基层干部的期待仍有差距。以改革破解基层体制机制障碍仍有不少短板弱项。如,虽然全力推动资源、服务、工作力量向基层倾斜, 不断为基层放权赋能、减负增效,但有时在减负中,统筹谋划不够科学,工作 标准“虚高”,有的不管是否劳民伤财,一味搞自我加压、层层加码;有的为 凸显自身特色,不管基层负担和实际效果,乐于耍花样,喜欢增加自选动作, 随意扩大工作要求适用范围;有的基层干部由于时间紧迫、能力不强,易采取 数据造假、经验造假的方法,把没做的事情假装成做了的,把刚刚开展的工作 假装成已经完成了的工作,把初步取得的经验假装成经过多次实践取得的经验。甚至还有一些基层领导不计代价搞假经验、树假典型、造假“参观路线”;有 些干部在下级和群众面前搞“虚假激励”,漂亮的话说了一 大堆,兑现的时候无下文,也许短期能赢得下级和群众的赞同,但长期则是挥 霍了群众对他们的信任,污染了地方的政治生态,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17.直接联系群众不够紧密。有时去镇村调研,习惯于开个会议、听个汇报,直接深入群众中,面对面和群众沟通交流、听取意见比较少。比如,这次实践活动中为民服务解难题事项,也是从各方面收集的,自己主动深入群众中听意见不够。二是服务人才的意识还需加强。比较注重人才的引进,但后续跟踪服务做得不够。比如,对近两年引进的到村任职大学生,开展理论知识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不够;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到岗后生活是否习惯、工作是否顺利、思想是否有波动等情况,没有第一时间掌握。三是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还有差距。凡是干部要求向我汇报思想,我都尽量安排时间,耐心解答每个问题。但平时比较注重向干部交任务、压担子,主动与干部谈心谈话较少,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还需加强。比如,对落实干部年休假制度的问题,积极协调整改落实,但是还解决得不够彻底,与干部的期盼还有差距。
18.一是深入群众调研不够。经常性地下乡,总起来看到乡镇政府、村委会多,深入农户家里、人民群众中间少,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少。二是围绕民生建言不够。聚焦全县工作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治理的难点调研不够,对自己想要了解的事情关注多一些,对其他关注较少,导致了解问题不够深刻全面,为县委、政府建言不多。三是服务群众推动工作不够。比如,盯住城隍庙片区改造及地下停车场、三小三幼、五中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实事落实,带领政协开展民主监督,成效还不能说是十分明显。
19.一是没有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没有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重视对上多于对下,思考工作怎么符合上级意图想下功夫多,热衷于让领导满意,让上级“放心”,干工作的出发点不是服务人民,对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急、所虑思考得不多,没有把我们的奋斗目标同群众的期盼结合起来。二是调研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为对全市的重点工作研究的还不够透彻,调查研究浅了一点、虚了一点,调研选题与市委决策结合的不够紧密,研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时下到基层开开会,回去之后,写一篇调研报告就算完事,材料看似有理有据,基层却无从下手,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也不见调研报告发挥作用,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无法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0.一是政绩观有偏差,没有做到以民为本。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对民生事业重视不够,有时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割裂开来,单纯追求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关注的较少,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回应和解决得不及时。比如,对个别化工企业违规排放废气污染物的现象,出于稳定企业生产、稳定经济增长的考虑,没有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二是脱离基层,疏远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时间较少,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不够,没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思想上脱离群众,不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干部拼命干,群众冷眼看”,出了问题一味责怪群众觉悟不高,没有从工作方法上找问题。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少数同志没有深入细致的做好群众工作,没有把项目建设的意义和有关政策讲清楚,一些群众不支持、不配合,甚至个别群众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漫天要价、阻拦施工。xx和xx两个大项目之所以存在开工难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前期的群众工作不扎实,征地拆迁工作进展不力,没有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三是“官本位”意识浓,决策论证不充分。一些重大决策深入调研、听取意见不充分,没有把政府意志与群众意愿很好地统一起来,导致一些决策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比如,在过去的xx建设中,有时候凭主观决策,没有考虑群众的接受能力,调研论证的不充分,政策制订的不到位,个别社区建成后群众搬迁入住的积极性不高,旧村拆迁复垦工作跟不上,实际效果和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