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扛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重任
专题党课: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扛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重任
按照主题教育党课宣讲工作的有关要求,今天面向种植业系统处站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一次专题党课宣讲,就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粮食生产等重点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学习心得与体会。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什么?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五年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面临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情况下,果断提出并采取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逐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它的主要创立者是***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十个明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第九,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第十,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了“十四个坚持”,并称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
“十三个方面成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部分,系统概括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十三个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既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大成就,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践动力。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怎么形成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也与***同志数十年的成长经历、家庭境遇、实践摸索和理论思考紧密相连。
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积淀。***同志出身于20世纪50年代初,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读过大量的传统文化著作,非常欣赏古诗词、典故,骨子里有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及精神因素。从2012年当选总书记至今,他几乎在每次讲话中都喜欢引经据典、以古喻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爱党、爱国是第一位的,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独特的个人经历的影响。***同志不到16岁就去陕北插队当农民7年,他了解基层情况,了解中国国情,关心百姓生活,体恤百姓疾苦,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这使他形成了讲实话、办实事的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反对腐败,主张走共同富裕之路,遏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最近几年让总书记牵肠挂肚的一件事是扶贫问题,他希望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让每一个人、每一户家庭都能够享受现代化成果,进而实现世界强国梦、民族复兴梦。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了很多发展形式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揭露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血腥和残酷,展望了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列宁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给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一个以农村人口为多数、以农业为社会基础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成功地回答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但都没有解决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的问题。列宁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有一些探索,但成功的经验不多。***理论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何方并如何进行的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但如何改革开放,我们党和国家还是走了一些弯路,有不少教训的。党的十八大之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一方面,继承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方向和基本特点的解析,继承毛泽东思想和***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论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发展社会主义,为最终实现人类大同的共产主义而奋斗;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和顶层设计、各个领域中重大改革问题的深化、走共同富裕道路、“四个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又有新的探索。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适应中国未来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探索。在改革开放的情况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强国?最初我们并没有经验,因此,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也经历了不少惨痛的教训。中国改革开放各种成功的经验层出不穷。这些宝贵经验,不但中国未来要发扬光大,而且也很值得别国学习和借鉴。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反腐、精准扶贫、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纯洁政治生态、缩小贫富差距、塑造美丽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今后几年奋斗的目标是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与发展需要。我们在过去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可是问题也越积越多,有些问题到了非常棘手的程度,影响到党的形象和执政能力。***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以后,采取果断措施,建立了多个新的领导小组,把分散的高层领导权集中起来,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公布八项规定,采取一系列加强党纪政纪建设措施,查处党内外腐败分子,从而纯洁了党、国家、政府和社会,有效遏制了腐败的蔓延,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在国际事务方面,由于过去我国综合国力较弱,在全球性、国际性、区域性、多边和双边等国际事务中表现得非常被动,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有限。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运筹帷幄,更加主动地制定一系列全球、国际和区域外交新战略新政策,开展一系列主动的外交活动,积极开拓中国的外交空间,从而在综合国力提升的同时,构建起世界新秩序下的新型外交关系。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作用和地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中国革命的目标、任务、策略、对象、依靠力量和途径手段等问题,从而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对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成功、系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坚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等革命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发展大国气派的外交路线和方针政策等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确有继承。此外,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出引领全球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等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毛泽东思想又有全新的创造性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中逐步产生的,是继承发展乃至突破和超越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两个确立”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两个确立”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历史幸运、时代幸运,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三农”提出什么?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同志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党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三农”理论与时俱进的重大创新,具有极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创新性、指导性。一是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同志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赋予“三农”工作新的战略方位。二是对工农城乡关系进行新定位。***同志强调,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改变了长期存在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思维定势。三是对农业发展阶段作出新判断。***同志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四是对“三农”工作目标任务展开新谋划。***同志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这体现了对更高水平“三农”发展的统筹谋划。五是对党管农村工作进行新部署。***同志提出,要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进一步夯实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五、***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是怎样论述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志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12月10日,***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2014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同志文稿节录中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压实责任,出现问题要及时问责、终身问责。在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机作业配套设施等建设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要研究和完善粮食安全政策,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020年12月16日,***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2022年3月6日,***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讲话时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2022年12月23日,***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2023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2023年5月11日,***总书记在沧州考察旱碱麦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六、粮食安全是什么?中国当前的粮食安全现状是什么?
粮食是指稻谷、小麦、玉米、杂粮及其成品粮,大豆、薯类。粮食安全是指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市场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对粮食的需求基本满足、粮食质量安全符合国家规定。
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是工业产品的基本原料,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更是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虽小,却关乎国运民生。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重粮思想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将粮食安全作为稳社稷、强国力、保民生的重中之重,保住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和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近年来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2年国内粮食总产达到13731亿斤,进口粮食2937.4亿斤,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在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疫情灾情叠加影响的背景下,中国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市场运行平稳。但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紧平衡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
当前粮食生产最突出的问题是产能提升赶不上需求增长,有关方面测算,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粮食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63、1.69和1.75万亿斤,预计2050年左右达到峰值。按照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部署要求,到“十四五”末产能提升到1.4万亿斤,供需还有2000多亿斤缺口。我国粮食产量从1万亿斤登上1.1、1.2、1.3万亿斤这3个千亿斤台阶,分别用了2-3年时间,在1.3万亿斤的台阶上已停留8年,说明越往后提升难度越大。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7.7亿亩高位,提产能靠扩大面积很难,必须也只能靠推技术、提单产。
河北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拥有137个产粮大县,全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2022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9665.7万亩,粮食总产773亿斤,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七、农业农村部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应怎样作为担当?
保障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在我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按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总要求,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助推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稳步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将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统筹推进,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村集体、经营户的积极性,发挥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农户采取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发展规模化经营。健全土地流转工作机制,对土地流转价格采取分类指导,对土地流转纠纷积极调处,降低流转成本,提高种粮效益。大力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拓宽粮食规模化生产服务范围,组织开展生产资料种肥统供、植保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性服务。
二是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践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质保量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科学研究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摸清高标准农田家底和潜力。全面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加强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示范,有效提升盐碱地耕地质量,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将“撂荒地”纳入耕地保护巡查主要内容,统筹推进利用撂荒地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完善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深入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着力提升耕地质量。
三是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培育。推进节水小麦、强筋小麦等特色作物省级育种联合攻关,促进特色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推进种业基地建设,制(繁)种优势区建设一批特色优势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和农作物品种综合测试评价基地,扩大南繁基地规模。加快审定优质高产粮食作物新品种,推广“马兰1号”等优良品种,尽快将“专家产量”转变为“大田产量”。
四是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创新和集成推广。深挖粮食增产潜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聚焦提高单产,因地制宜建立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的产能提升方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量化播种等技术模式。聚焦大豆玉米等主要粮油作物开展单产提升行动,探索建立技术措施集成创新平台,将各类单项增产技术措施集成组装,由点到线及面推广,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
五是深入实施精细精准科学管理。建立完善行政领导包联和技术指导服务体系,关键农时季节全程督导调度,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将产业体系专家和农技推广、植保植检、种子管理等技术骨干纳入技术服务体系,分作物、分区域制定粮食田间管理技术方案,通过专家授课、“田间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活动,指导做好各种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和重大病虫防控,打通技术到田“最后一公里”。
六是推进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下沉一线走访调研,及时发现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制约,针对粮食烘干设备缺乏、大型农机具存放场地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力量薄弱、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粮食生产主体普遍反映的问题,立足部门职责和当地实际,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打通阻碍粮食生产关键环节的堵点、卡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稳天下安。全体党员要坚持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立足省情实际,不断强化“六个观念”,勇于担当、善于担当,进一步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推动思想大解放、推动能力大提升、推动作风大转变、推动工作大落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为“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