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探索的基本特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性的认同意识,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聚而不散、历久弥坚的重要助推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篇章,更是关乎中国国家共同体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开启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历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面貌和前途命运。探究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特征对不断巩固和发展新时代各民族、全国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全面领导与多元主体协同相结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在开展这项工程中既注重发挥自身的领导核心作用,又注重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使之兼具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深厚的社会根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标准要求和建设自己。抗日战争时期,党带领广大人民始终坚持积极抗战,广泛团结各民族共同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解放战争时期,党力挽狂澜,成为维护中华民族完整性最坚定的政治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积极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领导者和参与者。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党带领各族人民在共同团结奋斗中实现了共同繁荣发展,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奇迹最成功的设计师和组织者。新时代,A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命题,并将相关理论和实践不断向前推进,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拼搏,“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继续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近代以来的历史向我们昭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她以强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成为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性、主导性建设力量。因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障,只有党能将全体中华儿女凝聚成万众一心、坚不可摧的共同体。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是必然要求。长征途中,党积极争取少数民族上层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留下了“彝海结盟”“单家集夜话”“牦牛革命”“兴盛番族”等民族团结佳话。延安时期,党聚集一批专家学者从历史学、民族学、哲学等方面展开研究以重塑中华民族认同。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派出由民族学家、社会学家、文艺工作者等组成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到各民族地区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帮助各民族化解矛盾、疏通关系。新时代,A在论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多次提到“各族人民”“全国人民”“全体中华儿女”,他们既是对象更是主体,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各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予以极大关注并积极参与,“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不断形成和巩固。
二、坚守人民立场与立足时代主题相结合
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和民族在各时期的奋斗目标、具体任务相结合,与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立场,又重视围绕时代主题讲求科学性,实现铸牢工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坚守人民立场是凝聚合力的关键。我们党从创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人民立场和群众观点,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抗日战争时期,党将唤醒民众、动员民众、组织民众作为抗日救亡的必要前提,并最终以强大的民众力量战胜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解放战争时期,党以优良的作风和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解放的使命担当赢得了广泛支持。抗美援朝时期,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报名参军赴朝作战,国内民众广泛开展生产建设,以人民的力量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新时代,共产党人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领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程中始终锚定“人民”这个关键因素和终极目标,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始终以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为了人民又依靠人民,既领导人民又完全融入人民。立足时代主题是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跳动的脉搏,立足各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主题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在成立之初根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客观实际,提出“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奋斗目标,根据少数民族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双重压迫的现实,提出实现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并联合成一个整体一致对外。抗日战争时期,党顺应“抗日救亡”的历史主题构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以“解放全中国”的旗帜凝聚人民力量,并带领各族人民共创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家一穷二白的境况,党带领各族人民奋发建设,快速恢复了国民经济,逐步建立起了现代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民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新时代,党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凝聚起共襄复兴梦的磅礴伟力,以复兴大业唤起海内外中华儿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面高涨。党在其奋斗历程中始终根据中华民族的发展阶段、抓住各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汲取传统滋养与注重现实利益相结合
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既重视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滋养,又重视满足各族人民的现实利益需求,使之兼具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扎实的物质基础。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体现各民族通性和共性,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也是涵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为国共公祭仪式撰写《祭黄帝陵文》,呼吁建立“民族阵线”,我们党在延安多次举办公祭成吉思汗的仪式,都是以共同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进行全民族抗日动员的举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国庆纪念日举办庆典活动,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在重要会议和活动时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等,都是通过唤起中华民族的集体历史记忆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民俗活动,是以共同的文化传统深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致力于推动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则是通过发挥共同价值观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实现社会意识的有效整合。A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以“四个共同”揭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大一统”价值取向的继承和创新。党始终注重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大传统中汲取丰厚滋养,以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共同的历史命运为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的文化聚合力、价值引领力和精神推动力。以满足利益需求激发强大动力。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历程中,注重以契合需求的现实利益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动力。在成立之初,党就明确反对压迫“弱小民族”,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也提出开展工作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抗战时期,党通过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理论,实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宣传各党派、各阶级、各团体在抗战中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实现。解放战争时期,党通过土地改革让解放区一亿人口摆脱了封建土地制度,大批获得土地的农民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汇聚成人民战争的洪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通过实行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进一步深化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认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通过快速发展解决物质匮乏问题,各族人民一度被压抑的现实利益需求得到满足。建党百年之际,党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华民族首次整体上攻克了绝对贫困的世界性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使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社会共谋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需求满足中得到了升华。
四、弥合差距与包容差异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实践中,既强调以均衡发展弥合社会差距,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增强对共同体的认同,又坚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突出各民族共性,通过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强调均衡性,在共同发展中弥合差距。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确立了平衡工业布局的指导方针,提出在全国各地适当地分布工业生产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随后开展的“三线建设”为推进内地工业化和缩小区域差距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提出了关于内地和沿海发展策略和步骤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为统筹区域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是“实现共同富裕”,并将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各区域的均衡和协调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支持少数民族和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通过精准扶贫和全面脱贫履行对人民的承诺,全面建成了“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小康社会,实现了“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脱贫目标,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了中华民族整体性脱贫的优异答卷。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关键以及“共同”这一基本要求,以发展补齐少数民族和区域短板,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推进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再平衡,在均衡性发展中为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民心基础。突出共同性,在包容差异基础上构建一体。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建立在彼此之间或客观或构建的“共同性”基础之上,但在现实中,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存。文化的共性能增强凝聚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文化的差异并不必然带来冲突和分裂。与部分西方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时采取的方式不同,中国共产党构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一重要话语,兼具“家国情怀”的文化底色和共同体的构建逻辑,既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的政治符号,又是党领导下的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构建的实践模式。抗日战争时期,党在社会动员中频繁使用“中华儿女”“中华民族子孙”“兄弟姐妹”“同胞”“大家庭”等话语,树立汉族与少数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祖先形象,组织专家编写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历史,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推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交融创新,同时,在统一的国家政权、共同的社会主义制度、通用的语言文字以及党的领导下,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逐渐增加。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都是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突出共性、构建一体的体现。2021年8月,A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用“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工作重要原则,这既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特征的提炼。五、坚持正面引导与消弭离散因素相结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既重视开展正面教育引导的建设性工作,又注重开展消弭离散因素的斗争性工作,从正反两方面合力提升工作实效,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坚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面教育。长征时期,党通过布告、石刻等形式宣传中国各民族是一家人、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理念和政策,使各民族摒弃偏见,打破心理桎梏。延安时期,党在学校和军队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等内容,如《抗日战士政治课本》对“中国”“中华民族”做了专门介绍,中央军委规定各军队及各军事学校除了一般课程外,还要开设抗日政治和地理等课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民族访问团奔赴各民族地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并积极调解各民族(支系)之间的矛盾,促使各民族间的关系朝着平等、团结、互助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纳入国民教育、党员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有了专门的文件政策、研究基地、人才队伍,开始走上制度化和常态化的发展轨道。旗帜鲜明地消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离散因素。回望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将反侵略、反分裂的伟大斗争坚持到底,成为维护中华民族完整性最坚定、最成功的力量。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时期,党同帝国主义及其追随者进行了坚决斗争,化解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严重危机。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化解了中华民族南北分治的分裂危机。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平息武装叛乱,化解了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生存发展危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涌入,敌对势力不断制造事端妄图展开对中国的破坏、渗透和颠覆活动,党采取有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新时代,国际国内局势纷繁复杂,A强调:“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与各种错误思想、敌对势力做斗争,坚决反对各种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思想言论,严厉打击分裂势力,通过消弭中华民族的离散因素,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