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讲话八如何培养敢于脱稿的强大心理?

脱稿讲话(八)如何培养敢于脱稿的强大心理?

今天接来介绍培养“敢讲”的强大心理。

脱稿讲话的能力和表现与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有极大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会讲、讲不好,而是没有勇气去开口、去表达,“不敢说”是许多人心中的隐痛。培养“敢说”的强大心理是提升脱稿讲话能力的基础。

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训练心理、强大内心,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呢?

关键是提升自控力。

所谓自控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是现代职场人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体现情商、反映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强者控制情绪,弱者让情绪控制自己”,拥有强大的自控力,是一个人拥有强大心理、勇敢自信脱稿讲话的基础。如何提升自控力,分享三个原则:

一是允许自己犯错。

在脱稿讲话中,很多人会因为一时的失误而手足无措、耿耿于怀,以至于在后续的讲话中发挥失常,完全无法掌控局面。这是典型的自控力弱的体现。其根源在于对自己的错误无法释怀。

如果只是因为讲错了一句话就陷入自责和懊悔,那很容易陷入无法控制的恶性循环。这时需要做得是,转移自身注意力,忘记错误,继续前行。

其实,一句话说错根本不算什么,听众并不如你想象中的那样在乎你,甚至他们可能根本都没有注意到你的错误,只是你在“自作多情”而已。

不允许自己犯错,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不能中肯客观的评价一次脱稿讲话的作用。

一次成功的脱稿讲话,确实可以增强讲话者的自信,为赢得听众认可奠定良好基础,但对于个人成长来说,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相反,一次脱稿讲话讲得不好,出现失误,虽然会暂时给讲话者造成痛苦,导致陷入自责、自卑等不良情绪当中,但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学会中肯客观的评价脱稿讲话的作用很重要。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只局限于一次或者几次讲话,应该告诉自己,要有长线作战的思想准备,要坚持长期主义。

重视一次讲话,但又不局限于一次讲话,做到既重视又不重视。这样才是正确应对的态度,这样才能把我们内心不良的心态和情绪赶跑,引导自己走出追求“完美”的误区。

二是拒当“老好人”。

日常生活中,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那些总是说“对”、说“好”,不懂或不敢拒绝他人的人,往往自控力都比较低下。他们总是屈服于别人的观点和意见,久而久之,就丧失了自我主见。

当着众人脱稿讲话时,往往会含糊其辞,很难不受自我情绪和台下听众的影响。

所以,尽早改掉“老好人”的习惯,让自己学会说“不”,坚持自己的想法和态度,肯定自我的能量和意志,这样在脱稿讲话时才能拥有强大的自控力。

拒当“老好人”的另一面,就是保持并展示真实的自我。

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愿意去听真实的讲话,无论这个讲话讲得好还是不好。所以,对讲话者来说,保持并展示真实的自我,这是锻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保持并展示真实的自我,包括敢于给听众分享你的观点、想法和感受,分享你的脆弱,分享你的故事,这是保持真实的核心。

沃伦・本尼斯在《成为领导者》一书中写道:“如果认识自己、做自己像人们谈论的一样容易,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用模仿他人的姿势走来走去,滔滔不绝地谈着‘二手想法’,拼命试图融入而不是脱颖而出。”

拥有强大的自控力,需要挖掘并保持真实的自我。

三是专注讲话本身。

在脱稿讲话中,不要沉浸于已经说过的话,无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都不要来回重复。要做的是集中注意力,关注讲话本身,调动你的记忆和想象,全力以赴去说。不要去在意现场的小细节,比如,看到有的听众低头或起身离开座位,便马上怀疑自己哪里讲错了或是有什么不妥,思想一开小差,结果就容易会导致思路突然中断,脑子一片空白。

心理学家曾反复做过一个实验:让许多人左右手各拿一支笔,左手画四边形,右手画三角形,且必须左右手同时进行。结果没有人能成功的完成。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人的大脑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想一件事,不会同时操作两种不同的指令。

所以,脱稿讲话时如果不是想正在讲话内容,而是时不时冒出一些“我能说好吗”“听众会怎么看我”“万一忘词怎么办”等消极的想法,肯定是讲不好的,聪明人的做法是“专注地去说”。

这里,再给你介绍两个阻止消极想法的信念,建议你把这“两个信念”牢牢植入脑海。

第一个信念——我肯定能够能讲出来(不管我有没有好点子,我以前的经验和积累都会助我一臂之力,让我找到答案)。

第二个信念——我的答案往往并不完美(脱稿讲话会随着话题和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与那些水平没有你高的人相比,你的讲话肯定要比他们出色。但是你必须承认,并不是你所有的脱稿讲话都能做到完美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