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篇2023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

2023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165篇) 目 录

2023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165篇)

目 录

1.组织部门干部教育培训“驾驶指南”请查收9

2.“开学第一课”要高举理论“火炬”12

3.擦亮“青春底色”唱响“强国有我”15

4.干部教育培训需向“精准”发力18

5.解锁“浦江经验”成功“密码”20

6.让干部教育培训“破圈出道”23

7.以青春之我“逐梦”基层“山海”26

8.逐梦前行绘就“中华文明”新画卷29

9.上好“开学第一课”谱写“青春华章”32

10.调研要当“主角”莫做“群演”35

11.年轻干部要努力成为栋梁之才38

12.领导干部在“学”中领悟“成长之路”41

13.不囿于方寸得调研“况”味44

14.读懂“回信勉励”解锁“李志强班”精神密码47

15.基层党建应多一些“工匠精神”50

16.莫把理论金句作为“速成药”53

17.让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55

18.深入学习中华文明的“本来”和“未来”58

19.细悟“人才九条”中的乡土人才“破土秘方”60

20.致敬“中国心”:让强劲发动机“问鼎苍穹”62

21.致敬龚全珍:不负时代的“最美奋斗者”64

22.致敬那颗“星”闪耀“心”光芒67

23.“三字箴言”中悟调查研究“成功”之道70

24.《开学第一课》:让“青春之我”成为一束光73

25.〔漫画〕巧用“三招”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76

26.细悟“千万工程”中的“守”与“留”78

27.以工匠精神浸润组工之心81

28.党建引领助推乡村“五大振兴”84

29.干部考核要“近”心“尽”力88

30.用好“四面镜”让调查研究“精准成像”90

31.袁隆平爷爷丰收时节倍思亲93

32.“驻村”换“驻心”“驻心”变“助村”96

33.〔漫画〕艰苦奋斗:创业者的精神印记99

34.弹响“千万工程”大合唱的协奏曲102

35.谨防“应付式调研”105

36.透视“蝶变浙江”写实“乡游日记”108

37.增强藏粮于技的“安全感”111

38.致敬袁老:乘榜样之“风”立青春之“志”114

39.教师节致敬张桂梅:闪闪党徽耀中华116

40.年轻干部须拜“三师”以成德业119

41.“点上发力”让干部考察见“庐山真面目”122

42.“贤能”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舍”中来124

43.“行之有向”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127

44.翱翔“数字长空”奔向“复兴赛道”130

45.锤“实”敲“响”乡村振兴之“鼓”133

46.从一言一行感悟“民重千钧”136

47.读懂“时时放心不下”背后的滚烫“心”139

48.家园恢复重建“进行时”142

49.解锁“公开课”中的“幸福密码”144

50.九天揽月“传薪火”奋楫扬帆“正当时”147

51.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150

52.致敬张玉滚:三月成一红烛影滚滚流光照大山153

53.调查研究当练好三种“招式”155

54.“吹响”基层治理之“哨”157

55.“有脚阳春”方显为民情怀159

56.从“致信勉励”中体悟教育家精神162

57.读懂“黑龙江之行”的心心念念165

58.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168

59.勾勒“美美与共”的乡村画卷171

60.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六好”教师174

61.开展理论学习应“风物长宜放眼量”178

62.“三把钥匙”解锁乡村产业“进阶密码”180

63.从“黑龙江之行”中领悟三组“关键词”183

64.读懂“黑龙江之行”背后的前进密码186

65.读懂“牵挂惦念”背后的“人民情怀”188

66.贯“通”融“合”汇聚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191

67.解锁建章立制的“正确打开方式”194

68.探寻“千万工程”背后的“共”性197

69.循迹“黑龙江之行”踏响“时代步伐”200

70.以创新创造激发新质生产力203

71.以网络安全夯实网络强国建设206

72.走进“尚志之行”感受“深深牵挂”208

73.做好东北振兴“人才”大文章211

74.“乘胜而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214

75.〔漫画〕书写“浦江经验”的生动实践217

76.党的领导“掌舵定航”“巍巍巨轮”行稳致远218

77.读懂“回信勉励”让青春闪耀“心”光芒221

78.读懂家与冢的一“点”之差223

79.奋力走好党的群众路线226

80.铭记“九一八”:不能忘却的纪念228

81.铭记“九一八”:从血色丰碑中汲取奋进之力231

82.细悟“黑龙江之行”的三个“时时放不下”234

83.在多元“科技生态”中遇见未来237

84.扮演好“关键角色”护网络“一路周全”239

85.传承榜样力量赓续红色血脉242

86.读懂“回信勉励”守护“万家灯火”245

87.求“新”求“质”汇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248

88.让青年科技人才“出圈”“出色”“出彩”251

89.推开“文化之窗”唱响“传承之音”254

90.乡村振兴:“凿深井”方能“绽本貌”257

91.勇担“使命”守“根”铸“魂”260

92.致敬叶嘉莹先生:映日荷花别样“红”263

93.办公室工作要“走心”266

94.让青年科技人才高燃“青春之火”269

95.塑造“万马奔腾”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272

96.透视“蝶变浙江”写实乡村振兴“心得日志”275

97.一以贯之守护心系“网事”的安全感278

98.在逐梦深蓝中当好“国门卫士”282

99.致敬南仁东:仰望星空的“最美奋斗者”284

100.循迹“黑龙江之行”走“念兹在兹”之路287

101.读懂“黑龙江之行”背后“为人民之情”289

102.用“心”执笔绘就“美丽中国”实景图292

103.青年干部铭记“九一八”是为了更好地前行295

104.〔漫画〕解锁“千万工程”的基层工作密码298

105.铭记“九一八”:以吾辈星火照亮伟大征程300

106.生产关系推陈出“新”让生产力提“质”增效303

107.“三注重”让主题党日更带“感”306

108.读懂“回信嘱托”做好基层“守卫者”308

109.读懂黑龙江之行“三个发展硬道理”311

110.解锁基层治理“下”字密码313

111.致敬“守关人”:一片丹心映国门316

112.驻村札记:我与小镇的“春夏秋冬”319

113.下足办公室工作的“诗外功夫”322

114.循迹“蝶变浙江”写实乡村振兴“凿井日志”325

115.以“传听学解”四字诀答好调查研究“满分卷”328

116.调查研究要做到“凹凸”有“质”332

117.理论学习要有“四味”335

118.上好“三堂党课”解答“成长三问”338

119.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锦囊妙计”请查收341

120.基层干部一以贯之答好“基层之卷”344

121.青年干部从“回信”中锚定“青春坐标”347

122.青年干部争做“执笔者”写就文化新篇350

123.“点线面”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353

124.“精准加料”烹出党课“滋味大餐”355

125.“稳定输出”绘就干部成长“秋日图”357

126.调查研究要以“实”见“效”360

127.探寻“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成功密码363

128.以“范式三招”促公务员担当作为366

129.奏响“三部曲”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369

130.“步步到位”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372

131.以“三支笔”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375

132.青年干部请查收这份“丰收秘籍”378

133.“众力并举”推进新型工业化澎湃前行381

134.把握“枫桥经验”金钥匙擘画基层治理新图景384

135.从“千万工程”淘取乡村振兴“制胜真金”386

136.读懂“千万工程”背后的“千万牵挂”389

137.读懂“越来越”做到“好上好”392

138.聚力“三个坚持”守护“中华文脉”395

139.拉满“研”值续写“中国式浪漫”398

140.让干部教育培训更“解渴”401

141.透视“浙江经验”写实调查研究“心得笔记”404

142.年轻干部读懂“浙江之行”走稳振兴之路407

143.“靶向施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410

144.干部教育培训要研“精”苦“思”413

145.让千年运河文韵更悠长415

146.提升亚运会“中国办”的文化影响力418

147.以青山之笔绘金山美图421

148.重温“枫桥经验”践行群众路线424

149.“点上发力”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427

150.从“蝶变缩影”里窥见乡村振兴“实践路向”430

151.从“烈士纪念日”汲取青春奋进力量433

152.读懂“枫桥经验”的“一线”思维435

153.读懂“烈士纪念日”背后的“三种密码”438

154.精准把握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深邃意蕴440

155.看“浙”里的“弄潮儿”443

156.缅怀英雄烈士续写“英烈遗愿”446

157.“实”字当头落“实”到底450

158.打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组合拳”453

159.第十个烈士纪念日: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456

160.调查研究要“好事多磨”459

161.三“力”合一绘就“枫桥经验”新图景462

162.为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贡献“中国方案”465

163.勿忘“旧”史向“新”出发468

164.筑牢巡视工作的“三石”堡垒470

165.“浙”里正青春奋斗正当时472

166.读懂“浦江经验”这本“民情日记”475

组织部门干部教育培训“驾驶指南”请查收

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本,以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为重点,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因此,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各级组织部门必须把牢党的领导“方向盘”、启动引才聚智“发动机”、踩住自我革命“刹车板”,行稳复兴“超车道”、跑出发展“加速度”、遏制腐败“大事故”。

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把牢党的领导“方向盘”,不走政治“歪路”,行稳复兴“超车道”。方向盘是操控汽车的导向装置,可以助力汽车平稳转向,确保行驶在正确行车道上。同样的,党的领导就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向盘”。党的XX大报告强调,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这体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党而生、为党而存,把牢党的领导“方向盘”是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所在。因此,在新征程上,各级组织部门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把对党忠诚作为引领自身一切工作的总纲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启动引才聚智“发动机”,轰响创新“油门”,跑出发展“加速度”。发动机是驱动汽车的能量装置,可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推动汽车行驶的机械能。同样的,引才聚智就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动机”。党的XX大报告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等方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启动引才聚智“发动机”,关键在人,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因此,在新征程上,各级组织部门要努力把为民服务、纾解难题、勤政务实的干部选出来,把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干部组织起来,把广大干部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形成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大干事、干大事、干成事的强大合力,让党的组织力量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

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踩住自我革命“刹车板”,莫闯纪律“红灯”,遏制腐败“大事故”。刹车板是保障汽车的制动装置,可以确保在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时,让汽车及时刹停。同样的,自我革命就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刹车板”。党的XX大报告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伟大复兴征程上,难免会遇到复杂多变的紧急“路况”,但是只要踩住自我革命“刹车板”,就可以摆脱危险。因此,在新征程上,各级组织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题主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严的纪律约束干部,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让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成常态,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开学第一课”要高举理论“火炬”

伴随着九月的晨曦,各地莘莘学子又迈入了校园。而就在不久前,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宣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该教材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在全国发行。

理论“火炬”进课堂,“青春后浪”沐阳光。当广大学子走进思政课堂,拿起带着书香的、崭新的《概论》进一步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必然能感受到理论中的那种如同“火炬”般的力量,并从中得到指引,从而筑牢思想根基,树立报国之志,进而更好地在民族复兴中担当大任。

“开学第一课”要高举理论“火炬”,铸魂育人,筑牢“青春后浪”思想根基。沐浴“理论之火”,方能锻造思想之基。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功,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能持之以恒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不断筑牢思想根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这也是青年学子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广大青年学子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青春后浪”,必须要上好“开学第一课”,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思想根基,唯有如此才能自觉融入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洪流,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开学第一课”要高举理论“火炬”,启智润心,引领“青春后浪”立志报国。广大青年学子是“青春后浪”,更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责任重大,因此更要树立好报国之志。为此,我们更要以理论“火炬”进课堂作为契机,组织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青年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青年正确解答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的思想困惑,让对党的真挚信赖、对国家的赤诚热爱、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在青年心中深深扎根,自觉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立志为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贡献青春的智慧和汗水。

“开学第一课”要高举理论“火炬”,激扬斗志,指引“青春后浪”勇担重任。理论“火炬”照前路,青春砥砺更奋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青年学子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去破题破局,开创新局面、夺取新胜利、书写新答卷,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原文原著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入脑入心,筑牢思想根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用理论“炬火”照亮前行道路的重要举措,唯有如此才能让“青春后浪”勇担时代重任,谱写出筑梦时代的新篇章。

擦亮“青春底色”唱响“强国有我”

近日,***总书记给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强调推进强军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铸牢忠诚品格,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作风,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总书记的谆谆话语,发人深省,充分体现了对广大青年学子的关怀厚爱,给广大新时代青年以极强的思想引领、精神鼓舞、奋斗感召。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以强烈的“爱国情怀”淬炼忠诚品格,以浓烈的“报国热情”练就过硬本领,以饱满的“赤子之心”锤炼过硬作风。“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只要我们广大青年,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就一定能堪当大任,奋勇向前。

以“理想信念”铸“魂”,用“忠诚品格”塑“形”,擦亮青春“爱国底色”。要铸牢忠诚品格,离不开对党忠诚、坚守信念、严守纪律。新时代的青年,“欲事立,须是心立”要做到思想上紧紧跟随,情感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坚决捍卫,坚定不移地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忠诚印寸心”新时代的青年,要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潜山野寨中学的100多名学生报考军校,其中20名分别被9所军校录取。离不开爱国学子,有志青年心中对国家的热爱,对党的忠诚,传承大别山红色基因,做出最好的“青春选择”。

以“家国情怀”立“心”,用“刻苦学习”助“行”,擦亮新时代青年“奋斗底色”。以浓烈的“报国热情”练就过硬本领,信心强则力量强,底气足则脚步稳。踏上新征程,新时代青年更要在学习教育中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伟大实践中增底气,以苦难铸就辉煌、困苦创造奇迹,以过硬的担当本领扛起民族复兴重任。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积累经验,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底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要始终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古语,用“刻苦学习训练”练好“基本功”,把不懈奋斗作为干事创业主基调,沿着先辈的足迹发光发热、干事创业、接续奋斗、燃烧自我,用青春书写、用奋斗砥砺,用无悔的行动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最强音,谱写青春最美华章。

以“作风建设”立“德”,用“过硬本领”赋“能”,擦亮强国有我“担当底色”。以饱满的“赤子之心”锤炼过硬作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青春就会闪光。锤炼过硬作风,要坚持求真务实。学会静下心,去掉浮躁,去掉急功近利,去掉得过且过,去掉享乐主义、去掉形式主义,坚持发扬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精神,工作中要多下功夫,踏实做事,不能光“抬头看天”,更要注重“脚下”,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干一行成一行”。同时我们依旧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学会居安思危,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坚持敢于拼搏、勇于拼搏的精神,才不至于在象牙塔中磨灭意志。新时代青年要正确认识坚持拼搏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才能为社会、为群众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干部教育培训需向“精准”发力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会议强调,“要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必须突出需求导向,更好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需求,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精准聚焦“组织需求”,系统性锻造高素质干部。“组织需求”主要指党和国家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需求。政治性是干部教育培训内在本质属性,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是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因此,能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检验干部教育培训真实成色的重要标志。加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大局、党委和政府重大部署按需施教,确保“党的事业推进到哪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精准聚焦“岗位需求”,针对性培养专业化干部。“岗位需求”主要指党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也不断赋予岗位以新的定位、新的使命、新的要求。干部教育培训要适应新时代发展,就要根据干部岗位需求、知识结构、从事专业等情况,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别岗位差异化培训,促使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干什么就学什么”,全面提升干部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实现“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精准聚焦“干部需求”,有效性造就复合型干部。“干部需求”主要指领导干部个人对理论知识、信息技能等方面的个性需求。针对广大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承担着繁重复杂的工作实际,干部教育培训要在坚持以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为“主”的基础上,做好干部需求“辅”的文章,积极寻求干部需求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的“最大公约数”。要满足不同干部个人开拓眼界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需要,根据干部的岗位经历、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因人施教、因需施训,推动教育培训由“想我学”变为“我想学”、“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干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内生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形象好的复合型干部队伍。

解锁“浦江经验”成功“密码”

2003年9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到金华市浦江县下访接待群众,推动形成了“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

持续发展的“浦江经验”,蕴藏历久弥新的启示,富含丰富的为民智慧,为广大党员干部有效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提供了有力遵循。“浦江经验”的成功,关键密码在“为民”,步入新时代,透视“浦江经验”,当用灵敏的眼光“把脉问诊”察清民情、“解剖麻雀”记好民忧、“对症下药”办实民事,让“浦江经验”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活水源头”。

坚持问题导向“把脉问诊”,“面对面”察清民情。

“浦江经验”强化了下访接访、下沉一线的工作导向,要求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只有把下访和调研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与群众“面对面”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才能把好民情之“脉”、问准民情之“诊”。体察民情,既要看“高楼大厦”又要看“背阴胡同”,既要善于同人民群众“移形换位”,又要善于在“俯首甘为孺子牛”中感同身受,更要在“一枝一叶总关情”中明心见性,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作为党员干部,要勤让脚上沾泥土,深入群众“把脉问诊”查实民情,时刻把群众事记在心坎、落在实处,方能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奋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立足问题原因“解剖麻雀”,“点对点”记好民忧。

“冤家村”重回“亲家村”,“浦江经验”与“枫桥经验”并行创新基层治理的结果,成功的关键就是精准“解剖麻雀”,分析群众问题原因,“点对点”记好民忧并解好民忧。那么,面对当前的乡村振兴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如何深耕人民,练好“解剖麻雀”之功,记好民事解好民忧呢?***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跋山涉水,点对点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深入24个贫困村调研指导,直接听当地干部群众意见,深入“解剖麻雀”、靶向治疗,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透视“浦江经验”为民、爱民、亲民之“道”,从中深耕“解剖麻雀”之功,把握“解剖麻雀”之意,用好“解剖麻雀”之效,真真切切地把人民群众的诉求记在本上、放在心上、落在实上,让每一项惠民政策的制定都反映民意、让每一项利民措施的执行都顺应民心,与人民群众手拉手打开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找准问题病根“对症下药”,“实打实”办民事。

“浦江经验”表明,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因此,必须树立为民工作决心,始终把群众的关心关切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问题病根“对症下药”,用实践实干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在记好民忧民需基础上,不留余力找准问题病根,实打实为民办好实事,才能服务好人民、守得住民心、巩固好江山。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以“马不解鞍”“店不打烊”的实干精神,真正把基层情况摸清、把群众问题找准、把工作对策提实,在解民忧纾民困上越是艰险越向前,真正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民心所向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浦江经验”的精髓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熠熠生辉,成为谱写人民幸福新篇章的“神来之笔”。

让干部教育培训“破圈出道”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会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想让干部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干部成长成才,就得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严格培训管理,让干部教育培训“破圈出道”。

破“大水漫灌”圈,在培训内容上出“真招”,让干部教育原味足。树牢政治导向,把牢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杆大旗,坚持不懈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这个首要任务,务必做到立足大局、指向鲜明、内容正向;树牢需求导向,不搞“一刀切”“一锅煮”式培训,要从“单位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三个维度出发,根据干部特点和培养方向,将培训对象按职务职级、行业类别、岗位特点进行划分,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任务和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树牢专业导向,要本着“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立足当前形势,立足工作实际,立足工作岗位,聚焦组织需求和干部需求,紧扣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向,突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避免同质化、形式化的原则设置培训内容,让培训的“供”与“需”精准对味。

破“墨守成规”圈,在培训方法上用“活招”,让干部教育鲜味浓。培训方式是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关键步骤。要整合好各类培训资源,防止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被动式、突击式的“学”,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分级分类明确培训方式,逐渐改变传统的纯理论学习、听讲座、看视频的培训方式,积极运用好网络培训、“错峰”培训、分段式培训等形式,缓解教学矛盾、工学矛盾;要结合培训内容要求,采取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增强课堂对干部的吸引力;要立足于工作实际,在培训方法上“巧”选择,采取“课堂+实践”“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等多样化培训方式,做到既结合形势又立足实际,既注重理论又付诸实践,既学用相长又各具特色,确保干部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

破“走马观花”圈,在培训管理上动“硬招”,让干部教育回味长。干部参加培训是破除“本领恐慌”的有效途径,严格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是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要加强考核评估,将干部培训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干部学分学时取得、理论测试成绩做好记录,切实将培训表现、成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以严格考核提升培训严肃性;加强实战演练,用好基层一线这个“大考场”“土赛场”,训中训后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参与相关工作,“学中干、干中学”,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解码”;加强后续跟踪,对参训学员岗位绩效和行为变化进行跟踪记录,对培训效果明显、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进行通报表扬,对仍存在“能力恐慌”的干部,继续加强帮扶指导或“回炉锻造”,确保培训走深走实管长远。

以青春之我“逐梦”基层“山海”

近日,***总书记给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同学们回信,勉励他们铸牢忠诚品格,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作风,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作为曾经的野寨学子,***总书记的回信令我倍感振奋。身为回到家乡的选调生,定当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从回信中汲取前进力量,以青春之我“逐梦”基层“山海”。

汲取“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前进力量,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报国之心争做“对党忠诚”的逐梦人。

***总书记曾指出,“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写在入党誓词里的,是对党员最根本的要求”。面对敌人酷刑,赵一曼用生命诠释了“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誓言;面对祖国召唤,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潜心为国铸重器”;面对人民期盼,黄大发“水过不去,拿命去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怀揣着报国之志,将忠诚书写在了党和人民事业中。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要常怀“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赤子之心,无论身处何地、身负何职,都要自觉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在基层踏踏实实干、放开胆子干、精益求精干,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而不懈奋斗。要与党保持“同频”,自觉对标对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心一意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的无悔誓言。

汲取“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前进力量,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好学之心争做“学以致用”的逐梦人。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事热点,唯有秉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学习态度,保持一刻不停的学习状态,及时快速地掌握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才能让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跟得上时代步伐。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勤学善学是破解“本领恐慌”的特效药。作为还在“驻村”成长的选调生,我们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既要学懂弄通,也要入心见行,还要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群众的语言去讲,做好基层的理论宣传员。要学好业务知识,立足基层工作实际,在推进意识形态、综治维稳、产业振兴、农村治理等各项工作中做好学习笔记,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快速成长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

汲取“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前进力量,以“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之心争做“作风过硬”的逐梦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做知青的七年里,挑肥种树、打坝修渠等苦活累活抢着干,修沼气池、开扫盲班等好事实事带头干,他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也完成了梁家河的蜕变,正如他曾说的,“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手握历史接力棒,我们选调生,面对条件艰苦、情况复杂、责任重大的基层工作,要敢于吃苦,自觉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基层治理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培养韧劲、增强耐力、锤炼本领,成为经得住风浪、扛得起考验、担得住重任的“精兵良将”。要直面问题,昂扬“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斗志、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直奔“矛盾窝”“荆棘丛”“深水区”,做好乡村振兴“生力军”。

逐梦前行绘就“中华文明”新画卷

9月1日,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重要文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五千年的光阴流淌,洗涤着中华文明,让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滋养着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同时也赋予了中华民族“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成长属性”,给予了中华民族在时代的风起云涌中成就伟业、创造历史的无限力量。

从中华文明中汲取“历史”智慧,人民的需求才是“自我发展”的方向。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始终清醒地把人民“需求”当作发展成长的方向。回头看,无论是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过渡发展到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还是“火耕水耨”原始耕种方式演变至“刀耕火种”农业经营方式,中华民族始终顺应着时代的变化,根据自身的生存、生产、生活需求,在不断总结过去的生产经验中,找到应对艰苦环境、迎接各种困难的方法,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6000年前的仰韶、5000年的良渚、红山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原始工具演变,印证着中华文明具有根据自身需求谋求“自我发展”的“成长属性”。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文明的成长发展必然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服务着新时代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必将散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文化光芒。

从中华文明中领悟“自信”根本,无限的包容才是“回应挑战”的方法。五千年的绵延不绝,迭遭忧患却更加强大,经久不衰而历久弥新,中华文明始终以包容的态度回应着各种风险挑战。春秋战国的刀光剑影,见证着儒墨道法等各家学说在争鸣交锋中从相斥走向相融,秦汉以降,国家制度、语言文字的统一加快了民族文化的融合演变,再到盛唐时期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中国文明在交流融通中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之上,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展现着中国文明蓬勃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多样的表现力,给予中华民族在时代浪潮中“中流击水”的无限“自信”。看今朝,立足于中华民族当代实践,“一带一路”的共建,成为“中国梦”与“世界梦”互联互通的联系纽带,为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广阔的平台,各国文化水乳交织,砥砺自信,相互间的包容与认同,为共同抵御时代的变幻筑起了牢固的“防御墙”,以文化独有的魅力回应了迎面而来的各种挑战。

从中华文明中找准“图强”道路,守正中创新才是“开创新局”的诀窍。中华文明不是一潭死水,是涓涓流淌的大河,平缓时是静水深流,不起涟漪,温润地滋养着中华儿女,激烈时是波澜壮阔,发出滔滔之声,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前。翻开历史的书籍,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栉风沐雨,航海梯山,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历程。今天的中华文明与“昨天”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却又各有峥嵘,我们从一件件青铜玉器中感悟历史的浩瀚,从一片片竹简木牍中继承先辈的文明创造,也在一代代的传承中用民族的智慧不断续写新的历史华章。在守正中创新、在尊古中开来,迈向新时代,中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接力棒”传到了新的一代,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文明根本,发出时代“好声音”,讲出中华文明“好故事”,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上好“开学第一课”谱写“青春华章”

2023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始,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节目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XX大代表等,以奋斗者的第一视角,讲述新时代奋斗故事,呈现伟大奋斗精神。“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青年干部要踔厉奋发、博学笃行,化身新时代的“全能运动员”,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赛道”上全力奔跑,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亮眼成绩。

上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课”,谱写“初心永不改”的“青春华章”。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念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党员干部要认真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明白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创造绝境重生、世界震撼的人间奇迹,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奋斗中赢得未来,依靠的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要深刻领悟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坚定执着,感悟共产党人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的精神伟力,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上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课”,谱写“为民谋幸福”的“青春华章”。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如果干工作违背人民意愿、脱离人民支持,所有的事业便失去了根基与力量,最终只会事事败北、无一可成。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中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上地位,坚持群众实践,常走“农家路”,积极做到手勤、腿勤、嘴勤、脑勤,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及环境保护等为民服务的第一线,“面对面”而非“键对键”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会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急难愁盼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谋利民之事、达民之所愿。

上好“踔厉奔腾永不羁”的“拼搏课”,谱写“奋斗正当时”的“青春华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总书记曾指出,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积极贡献,以十倍付出、万千担当在干事创业的最前沿实干苦干,办好每一件事、服务好每一个服务对象,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在办事速度及效度、思考深度及广度等方面协同努力,真正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找准办不成的症结、挖出办不好的痛处,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让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练就“能干事、干成事”的真本领,在新时代闯难关、创佳绩。

调研要当“主角”莫做“群演”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总书记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工作中,有的干部开展调研只求“重在参与”“到此一游”,对于是否调有所获、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推动发展等漠不关心,宛如影视剧中的“群众演员”。党员干部开展调研,要自觉增强“主角意识”,坚持“实”字当头,摸实情、出实招、提实效,在走实走深中提升质效。

认真研读“路线”,“求实”确定方向,争做勤勉敬业、先学一步的“有心人”。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开展调研,选好主题是前提。坚持问题引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明确调研目的,对标上级要求和岗位职责,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差距,查摆工作推进中的堵点难点,认清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坚持点面结合。坚持先进与后进结合,既到推进顺利、成效明显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领域发现问题;坚持整体与个体结合,既要面向社会大众,又要面向个别群体,多角度换位思考、分析比较,全面搜集情况、倾听心声,做到精准掌握。坚持上下同步。既要“向上”发挥“瞭望哨”作用,将制度改革、体制创新、重点矛盾、重大事件等列为重点课题,超前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又要“向下”发挥“潜水艇”作用,深度反映社会治理中集中性、根本性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最高、意见最大的问题,做到随机应变。

全心投入“状态”,“详实”搜集素材,争做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巧工匠”。调研是一门学问,方式方法很重要。调研的灵魂在于发现问题。要综合采取多种方式,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开展“沉浸式”调研。坚持“一竿子插到底”,“开门”听实话、“推门”察实情,既听顺耳话更听逆耳言,既看材料更看实绩,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面貌,认清问题短板是什么、症结原因在哪里,坚决杜绝“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现象。开展“拉呱式”调研。要秉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用土言土语说、多问家长里短事、多听鸡毛蒜皮言,少些官话套话、大话空话,既听顺耳话更听逆耳言,在“闻其言、观其色”中掌握群众需求,汲取群众智慧。开展“研判式”调研。对数据资料进行认真梳理、反复论证,通过“拨云见日”“抽丝剥茧”,既发现面上的规律性,也找出点上的特殊性,把问题症结找足找深找透彻,认清问题短板是什么、症结原因在哪里,坚决杜绝“作秀式”“蜻蜓点水式”调研。

全面把握“精髓”,“扎实”完善提升,争做不断超越、持续精进的“实干家”。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评定调研成效好不好,关键看问题解决怎么样,成果运用怎么样。要从当下着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对于发现的浅表问题,要不回避、不掩盖,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用实际行动推动问题解决,赢得群众认可;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持续用力,并向群众作出说明,争取理解支持。要从实处着力。系统分析调研中的问题、案例、做法、启示,找出理论与实际、特殊与普遍、主观与客观的最佳契合点,提出符合实际、精准有效的思路方法,形成具有针对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转化为扎扎实实的为民服务举措,让群众看到真真切切的变化。要从长远着眼。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把握准本质规律,明确好思路对策,把阶段性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化为可借鉴可复制的好经验好做法,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发展的目的,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年轻干部要努力成为栋梁之才

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长远发展。***总书记高度重视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从2019年3月以来,6次出席“中青班”开班式并亲授“开班第一课”,勉励年轻干部要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年轻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切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树牢底线意识,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坚定理想信念,做对党忠诚的明白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年轻干部唯有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方能有坚毅的精神品格、不竭的精神动力,做到经历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听闻“穿林打叶声”仍能吟啸徐行。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深学笃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以高度的理论清醒保证理想信念的坚定。要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贯彻体现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

锤炼过硬本领,做善于担当的实干家。***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成为栋梁之才,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现在,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面临的形势在不断发展,任务也在不断发展,这对干部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抓紧加油充电,不主动学习适应,自以为是,盲目自大,就跟不上形势、把不准方向、驭不住大局,贻误事业,也贻误自己。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要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重视学习、善于学习,通过“事”上练、“事”上磨、“事”上见,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汲取新知识、增强新本领、积累新经验,进而克服本领恐慌、提高能力素质。要保持“空杯”心态,时时学习、终身学习,勤于实践、常修常炼,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努力练就肩负历史使命的过硬本领,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

树牢底线意识,做清正廉洁的老实人。***总书记多次告诫领导干部,“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年轻干部必须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告诫,思想上、行动上、生活上要注意自警自省、把握分寸、注意小节,严守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不越党纪国法的红线,筑牢谨小慎微、拒腐防变的防线,始终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自架“高压线”、自念“紧箍咒”,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任何时候都心存敬畏、明理守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永葆公仆本色。

领导干部在“学”中领悟“成长之路”

9月1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出席并讲话。广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习中领悟共产党人的本色,做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接棒人”,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以学铸魂,在“学”中淬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仰,筑牢对党绝对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绝对忠诚,是对党员干部的第一位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首要政治品质。***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作为对自己首要的政治品质,发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以学铸魂,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当作一门“必修课”,当作共产党人的“真经”,在精读原文、深悟原理上“下功夫”,静下心来对原著进行通读苦读细读,原原本本地研读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提高理论素养,感悟人生价值,淬炼政治信仰,进一步增强对党的忠诚度,坚定拥戴核心、紧跟核心、捍卫核心,让自己的理想信念树得更牢,政治立场站得更稳。

以学增智,在“学”中涵养“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品格,全面增强履职本领。干事创业,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解决“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党的XX大以后,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身处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在工作中墨守成规,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以陈旧的理念和方式开展工作,这样注定会被历史淘汰,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领导干部要以学增智,学会主动学习,坚持在学用结合、转化实化上“下功夫”,在社会这个“大熔炉”当中,推动理论同实践的相统一,在“学”中涵养“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品格,全面增强履职本领,有效克服“本领恐慌”,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

以学正风,在“学”中筑牢“廉学清荷洁似玉,坚如磐石贞若竹”的底线,扛起管党治党责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政治保障,也是政治引领。***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起。作为领导干部要以学正风,在“学”中筑牢“廉学清荷洁似玉,坚如磐石贞若竹”的底线,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和优良家风,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刀刃向内的坚定,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微,以雷厉风行的效率、刮骨疗毒的魄力、自我革命的胆识消除政治隐患,不断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堤坝,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不囿于方寸得调研“况”味

近日,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90周年座谈会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召开。才溪乡调查是共产党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深刻诠释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重要断论。时光流转,调查研究之风一脉相承。广大党员干部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不囿于“纸上”“思维”“数量”的咫尺方寸,跳出“调研”看“调研”,在践行群众路线走深走实中品悟调研“况”味。

不囿于“纸上”之方寸,弯下身沉下心,得调研之真味。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法宝。如何让调研切实解难题,出实效,首先要做好“察准实情”这一关键性环节。能不能摸清真情况、找准真问题,就要看会不会弯下身子“看蚂蚁”、沉下心思“寻真相”。停留于案头的“纸上汇报”写不出基层的“千家万户”,写不明基层的“千丝万缕”,写不透基层的“千头万绪”。因此,要做好调研的前期“备课”,就一定要身入基层、心入一线,要带着问题去“面对面”问诊、“点对点”解剖。因此,党员干部要练就和群众拉家常打交道的基本功,只有“谈得来”才能“谈得开”,只有“能共鸣”才能“有共情”,只有坐热群众的“冷板凳”,才能听到群众的“心里话”。调研要有真味,就决不能走“雨过地皮湿”的“点水式调研”,决不能搞“挂在嘴边”“写在纸上”的“材料式调研”,而要多一些“便衣出行”,多一些“打破玻璃”,多一些“不晃虚枪”,真正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推动调查研究行之有道、行之有效。

不囿于“思维”之方寸,破框架转观念,得调研之全味。调查研究是一门讲究艺术性的工作,要善于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局限于“点线”之间的问题、设想“既定”的解法,就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窠臼,走进调研的“死胡同”,让调研结果“大而化之”,从而缺乏具体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调研本身是“雾里看花”的探索过程,需要跳出定式思维,打破经验主义的“框架”,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跳出问题看问题”,创新运用“技术驱动型”“现场体验型”等方式方法,进一步把“解题”思维发散,让“解题”方式多元。调研要注重解决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诉求,就必须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就必须要树立“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理念、“反其道而行之”的观念、“点面结合谋全局”的概念。因此,在基层的实际调研中,党员干部要坚持常态化“重看起点”、制度化“再看节点”、具体化“回看堵点”,要谨记走出调研“迷宫”的关键在于积极主动面对问题,集思广益碰撞思维,突破定式敢于实践。

不囿于“数量”之方寸,出真招做潜功,得调研之实味。调查研究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开展,不能为了“显摆政绩而开展”。只看“数量”不讲“质量”的“一阵风”调研,只会寒了老百姓的心,失去调研的本质意义。这种类型的调研,实际上反映出党员干部作风不扎实、态度不端正、干事不牢固等问题。善思者研其因,善行者究其果。让调研走深走实就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看、去想、去完善,这个过程急不得、快不得、也贪不得。党员干部决不能为了有“显绩”傍身,就去搞“扎堆式”“多头式”的重复调研,毕竟数量上的增加并不代表着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并不代表调研的“全过程”高质量完成。相反,更重要的是要把调研工作抓在平时,考在平时,要用实实在在的潜功去理顺问题的原因,去推动工作的完成。要通过建立长效化工作机制,列出正负面清单、查摆未解决事由、健全激励惩戒举措等方式推动调查研究“实”味满满,成果丰硕。

读懂“回信勉励”解锁“李志强班”精神密码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在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牢记使命责任,坚定航空报国志向,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步伐,让中国的飞机用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为建设航空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贡献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回信勉励,解锁“李志强班”矢党报国、挺膺担当、开拓创新的精神密码,以铿锵步履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康庄大道”。

解锁“李志强班”科技报国、自强自立的“忠诚密码”,做矢志报国的“忠诚卫士”。作为满怀报效祖国航空事业“航空人”,他们志向远大、翱翔蓝天,以“报效航天”为天职,以“航天强国”为己任,以“自强自立”为精神底色,为“国之重器”保驾护航,把个人理想追求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以“敢于追求真理、勇攀科技珠峰”的定力和决心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航空人”的重任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航空报国、兴党强军”的家国情怀,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赋能增效。党员干部要大力继承和发扬“航空人”坚韧不拔、永不退缩的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时刻铭记初心使命,奋发图强、志存高远、矢志报国,自觉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感为党分忧、兴党强国,自觉将“小我”融入国家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勇气坚定信念、增强信心,为强国事业、伟大复兴注入强劲“中国心”,以“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铿锵誓言,为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解锁“李志强班”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实干密码”,做挺膺担当的“模范表率”。众所周知,我国的航空事业起步晚,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每一项成果、每一个成就、每一次成功的背后,是“航空人”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他们以“脚踏实地”为舟、“艰苦奋斗”为桨、“勤勉敬业”为帆,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锻造“大国重器”,从测绘仿制到自主研制,从望尘莫及到并驾齐驱,用智慧和汗水把一张张“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谱写“航空”伟业壮丽诗篇。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劳模”精神,主动向“大国工匠”学习看齐,秉承“航空人”的崇高品格,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造”中磨炼本领、锻炼本事、精湛技艺。要铆足“钉钉子”精神,主动到吃劲岗位蹲苗历练,恪守“艰苦奋斗”,乐于“自找苦吃”,勇于“攻坚克难”,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潜心钻研、精益求精,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实干实绩实效彰显硬核担当、诠释作为。

解锁“李志强班”勇攀珠峰、敢为人先的“奋进密码”,做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在“李志强班”,他们秉承“不为困难找借口,要为困境找出路”的科技强国理念,在千帆竞发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在乘风破浪中追求极致、攀登高峰,在披荆斩棘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摸爬滚打”中实现一次次“从0到1”的蝶变,在“上下求索”中推动航空事业从“跟跑”到“并跑”向“领跑”历史性转变,实现从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的跨越式飞跃,打赢了一场场“常人眼中不可能打赢的战役”,取得了我国航空事业的辉煌成就。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永不放弃、积极探索、勇攀高峰的“航天精神”和心之所向,自当竭力而往的“奥运精神”,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飒爽英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姿态挂帅出征、涉险破冰、克难攻坚,突破“卡脖子”技术,在风险挑战中“所向披靡”,在百舸争流中“劈波斩浪”,在惊涛骇浪中“逆流前行”,越过新“雪山”“草地”,征服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以更多“国之重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基层党建应多一些“工匠精神”

近日***总书记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牢记使命责任,坚定航空报国志向,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步伐,让中国的飞机用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为建设航空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贡献力量。

基层党建工作涉及面广、标准高、要求严、责任重,直接与基层党员群众联系接触,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矛盾困难和各种复杂问题,这时就需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品质去战胜困难、解决问题,做实机关党建工作。

怀匠心,突出政治引领,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匠心是工匠精神的第一位要素,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和灵魂,基层党支部是党组织系统最基本的细胞,其组织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充分发挥政治功能,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创新理论武装。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应专注于党的事业,以实干实绩实效彰显忠诚担当,身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下,干事应当保持定力,不被复杂的形势干扰,“干”字当头锤炼“匠心”,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敢于担当作为,时刻保持一颗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匠心。确保传达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铸匠魂,完善组织体系,筑牢党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关键引领作用,把好发展党员的思想关,不断为党的队伍输送新的血液,为党的各项工作做好核心把关,让支部成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力量之源。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抓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工作,把从严管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强化党风廉政和警示教育,自觉维护组织工作的严肃性。组织生活要标准化规范化。带头打破惯性思维,打开眼界思路,为思想解绑,插上翅膀,破解难题,提高效能,以工作绩效写实为依据,开展比业务赛能力、比工作赛绩效、比作风赛形象、比贡献赛成果等活动,要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为标准,要牢牢抓住党支部建设这个根本和关键,抓实基层党支部建设,长期不懈,久久为功,真正把每一个基层党支部都建设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不断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统筹推进各项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践匠行,强化执行力,提升抓落实的本领和作风。基层党组织要全面加强党员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用心想事、用心干事、用心谋划。积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学习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适应现代化社会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广大基层干部要把思想放在群众中,把感情贴在民意上。用匠心铺就一条党建活动品牌之路,创新探索“党建+履职”“党建+扶贫”“党建+生态”“党建+民生”等“党建+”工作法,定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韧劲,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面提升,汇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既要争做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又要当好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急先锋”。

莫把理论金句作为“速成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理论学习只有“落地生根”方能“开花结果”。揆诸现实,随着主题教育的开展,理论金句应时“出炉”,在公众号和朋友圈刷屏,党建金句三百句、经典金句集锦、理论必背金句......的确,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就能够将理论文章里的“惊艳部分”尽收眼底,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也正因如此,有些人就会把学理论金句作为学理论的速成方式,指尖“刷过”等于“学过”,点击“收藏”等于“记笔记”,背下金句等于学深学透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比起苦钻深研式的学习的确舒适很多,但却是“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武装不了头脑。

孔子曾嘱咐学生子夏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理论学习也是如此。倘若性急图快,以学金句代替学理论,用的是浅功夫、做的是假努力,追求的是“出口成章”,却并非真正的知识和智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句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信息,只学金句好比自己钻进了“信息茧房”,不懂得思考,只知道记忆;不懂得筛选,只知道接收,长此以往,会产生依赖,也会滋生惰性,对于提升个人能力素质、推动工作发展大为不利。

无论从事什么岗位,都必须以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为支撑,夯实理论之基必须善于“挤时间”,解决好工学矛盾,把时间和精力分配好。理论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道”这一层面,还得把其中的立场和要义学全悟透,必须联系前后看、联系上下看、联系实际看,既看前后的因果,也看上下的语境,更看与工作实际的关系,唯有如此,学习的连贯性、系统性和深入性才能加强。领导干部要拿出“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的境界,耐得住“独上高楼”的清苦,祛除虚浮之气,静下心、沉下气去思考和吸收,终会有“蓦然回首”时的收获。

满腹经纶装的不是“金句”,而是累积的墨水;学富五车富的不是“集锦”,而是丰富的知识。理论学习,少不了循序渐进的过程,少不了稳扎稳打的努力,晒金句、背金句、炫金句多是为了装门面,是带着功利性的,而非真心实意学理论,“求快”又“贪多”,这是理论学习的大忌。理论学习想要速成是不现实的,它是切磋琢磨、循环往复、渐次提升的过程,唯有深学细悟、博学强知、加强思考,才能走向深入。

理论学习是一个永恒课题,也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领导干部莫把理论金句作为“速成药”,切莫金句“学会了”,而理论“学废了”,论金句“大珠小珠落玉盘”,谈要义“楼阁朦胧烟雨中”。作为领导,要带头抓学习,积极思考、学懂弄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勤”为径、以“苦”为舟,在不断坚持的过程中学出实效,构建起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把理论所学在具体实践中推演和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掌握理论武器,为干事创业注入力量。

让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

2023年《开学第一课》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XX大代表、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用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传播知识,传授美德,让广大青少年立体感受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伟大的时代进程,传递出“强国复兴有我”的价值导向。广大青年要从开学第一课中汲取奋进力量,趁热打铁、奋跃而上、努力奔跑,让“青山多妩媚,中国更青春”。

望历史长河,品胸怀辽阔,寻脉婀娜中华的新时代青年“文化传承姿态”愈发精神抖擞。从典籍背后的故事,到“千年画中游”的奇妙旅程,从国宝何尊里的“宅兹中国”,到考古发现中的人类起源,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我们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魏晋风骨,有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唐威严,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宋词繁荣,波涛滚滚的上下五千年,历尽沧海桑田与雨雪冰霜,赋予了中华民族坚毅自强、挺立潮头的精神力量。《开学第一课》,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从中华民族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获得了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也更加坚定了青年赓续文化自信的胸怀志气。广大青年要牢记对文化建设、文化传承、文化进步的使命担当,用“青春之力”书写“传承篇章”,用“青春之音”讲好“中国故事”,用“青春之态”走好“中国道路”。要像榜样学习,立志成为“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皓首穷经编纂《儒藏》的汤一介,躬身奉献于文化传承事业的践行者、引领者、先行者,让过尽千帆的中国仍然“龙衔火树千灯艳,文化底蕴永绵延”。

绘美丽中国,话乡村振兴,纵览婀娜中华的新时代青年“守民护绿初心”愈发坚如磐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子孙计,为子孙谋。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在党中央的带领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长远大计”“千年大计”“根本大计”,不断擦亮“中国绿”的生态底色。以生态文明建设铺展开来,中华大地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开学第一课》为我们请来了农技专家、“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80后“新农人”代表魏巧等,生动讲述了他们在基层一线奋斗的故事。不论是全面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还是探索建设“无废村庄”“低碳村庄”,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就要把“人民群众关心什么”记在心坎里,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时代,青年人返乡创业就业的趋势愈发明显,青年人于乡村大舞台施展才华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要珍惜机会。广大青年要让“下基层、搞调研、寻问题、找办法”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服务人民,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心怀“国之大者”,造福万千农民群众,为描绘“人杰地灵万里青山碧”的多彩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守万里长空,攀科学巅峰,逐梦婀娜中华的新时代青年“求知报国雄姿”愈发昂扬向上。万里长空,航天科技工作者“身先士卒做表率,气冲霄汉战困难”,勇攀科技高峰,铸就国之重器;寰宇之下,科学院科学家“不息求索做研究,独立建设观测站”,开辟了宇宙观测领域的“中国之声”。山高水长改不了中华儿女求知报国的赤子之心,斗转星移变不了中华儿女民族复兴的如磐之信。潮起正是扬帆时。当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必须树立远大理想,涵养“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高尚品格,激发“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担当,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途上,必然有艰难繁重的任务,有狂风暴雨甚至是惊涛骇浪的考验,我们必须秉持“行千里于脚下”的执着追求,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尽显“无惧风雨、勠力同心”的铁血担当,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千磨万击还坚韧的刚健勇毅,一仗接着一仗打、一茬接着一茬干,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深入学习中华文明的“本来”和“未来”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并强调要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知文明之“本来”,明文明之“未来”,方能坚定文化自信、开发包容、守正创新,赓续文化根脉、谱写当代华章,开创美好未来。

知所其来,方明所去。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的“本来”。中华文明流传千年而不息,绵延千年而不绝,正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因此要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首先要“固其根本,浚其源泉”,深入挖掘传统各类优秀文化,深刻领悟文化精神内涵;提炼文化符号,打造文化品牌;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主人翁”意识,汲取精神力量,夯实文化根基;其次要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长远的文化发展历程中总结发展规律和历史逻辑,做到古为今用,为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铺路搭桥”。

珠联璧合,守正创新。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的“已来”。***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并非“移植”或“嫁接”,而是其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不谋而合,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受到了“本地人”的热情欢迎,得益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契合的“灵魂”,最终在中国扎根,汲取本地的文化“营养”,并且“开花结果”,其“活力”得以延续;反之马克思主义原理,又以其真理性激活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结合”的道路是正确的,必将推动中华文明“熠熠生辉”。

胸怀大者,面向未来。要深切体会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是铸就中华民族文化新辉煌的崇高理想的“未来”。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天下大同”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民为邦本”到“坚持人民至上”,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可以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因此要坚持中华文明同世界文化“交相辉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力量,和合互通,促天下大同之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细悟“人才九条”中的乡土人才“破土秘方”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期间,推出广招贤才的“人才九条”,为当地发展破局开路。40年后的当下,“人才九条”对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各级组织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理念,汲取“人才九条”背后的灼灼力量,聚焦“引育留”关键环节,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责任感,拿出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积极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舞台,不断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人才是第一红利,要聚焦重点,以伯乐之眼“选”才。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政策上要更加完备。要聚焦引才、用才、管才、留才等各个环节,不断更新完善人才政策,构建要素齐全、支撑有力的人才政策支撑体系。要坚持“多渠道、常态化”引才理念,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建立常态化、全天候人才引进机制,全面提升引才质量和水平。育才上要更加灵活。要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激励政策,强化人才培养使用,形成人才你追我赶、梯次成长的良好氛围。

人才是第一动力,要搭建平台,以筑巢之策“聚”才。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必须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融会贯通、因地制宜,以更新的思维、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提升人才工作质量和水平。要提升引才质量。要把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重要行业、重要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等引才,厚植培育人才的良好土壤。要强化人才培育。要大力打造人才培育平台,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积极争取人才岗位评聘、职称晋升方面的特殊政策,多渠道拓展人才发展成长空间。要优化服务环境。要强化人才典型宣传报道,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才活动,打造“一站式、全链条”的“1+N”人才服务体系,让人才安身安心。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优化服务,以生态之质“留”才。“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组织部门要牵头揽总。组织部门要加强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充分尊重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定期开展人才工作调研、督导,做到牵头不包办、统筹不代替。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配套政策,协调解决工作推动中的重难点问题。教育、卫健、住建、农业等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作用,扎实推进人才的开发、培养工作。用人单位要主动作为。用人单位“一把手”要主动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像抓经济发展那样抓人才发展,像抓环境整治那样抓人才环境,为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广阔舞台。

致敬“中国心”:让强劲发动机“问鼎苍穹”

近日,***总书记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回信,强调要牢记使命责任,坚定航空报国志向,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步伐,让中国的飞机用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为建设航空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贡献力量。

牢记“国之大者”,让自主研发的科技水平“扶摇九万里”。“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自主研发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我们国家坚持把自主研发作为科技创新提升的“金点子”。从“两弹一星”的艰苦卓绝,到“东风快递”的使命必达;从“长征系列”的航天奇迹,到“禾下乘凉”的超级水稻;从“九天揽月”的神话创造,到“五洋捉鳖”的深海传说,自主研发、锲而不舍的路线清晰可见,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疑难杂症”,化解了长期没有化解的“科技难题”,成为我们国家发展史上的一程又一程、一碑又一碑。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更加紧抓时代机遇,牢记国之大者,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让国家科技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世界科研道路上不断夯实中国根基。

勇于“攻关求索”,让卡脖制颈的关键技术“登峰亦造极”。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拿不来、讨不来,依靠别人、依附别人就只能受制于人。五年前,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高达35项。如今,我国至少已经攻破了21项关键技术,其他技术正在攻关或因其他原因而尚未公开,攻坚速度堪称奇迹。“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走好科技研究的“最先一公里”,激活人才生产力的“第一资源”,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只有我们国家自我研发的科学技术“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也只有把“卡脖子”“牵牛鼻”的关键技术自我掌握,才能不受制于人、不掌控于人。

实现“科技强国”,让自立自强的大国风范“直下看山河”。“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人造太阳”首次放电、“天眼”问鼎深山、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国产大飞机横空出世、量子计算机“九章”问世……近年来,科技领域捷报频传,呈现出科技成果的大放异彩,也展现出科技实力的整体跃升。这一切的成就,既是自主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综合国力的演变提升,切实增强了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厚底气。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民族之林烁烁闪耀,新时代的大国风范在视野光芒万丈,这既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自信,又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还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承。我们要秉承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让更多的科技装载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让中国科技“问鼎苍穹”!

致敬龚全珍:不负时代的“最美奋斗者”

9月2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龚全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100岁。“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龚全珍的一生自此画上了句号,但其坚定的信仰、奉献的精神,如春风化雨一般,将永久滋润人心、照亮后人。正如一副挽联所写,“初心在阿姨不老,正气留风范长存”,虽然“老阿姨”龚全珍走了,但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之心坚定理想信念,革命一生不负党。生于山东烟台的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妻子,但她与穷苦出身的甘祖昌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龚全珍在青年时代虽然颠沛流离,但始终有书香相伴,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大学教育系。1949年7月,大学毕业的她面对人生路口的选择,毅然决然地响应号召报名参军,并于1950年3月,一身戎装中意气风发地向新疆进发,成为支援边疆建设浩荡大军中的一员。1957年8月,龚全珍随甘祖昌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务农并一直从事乡村教师工作,教书育人。甘祖昌从将军变为农民,他一生艰苦朴素,但对人民群众却非常慷慨,国家发给他的工资,也被他当作“集体财产”,几乎都用在他人和集体上。龚全珍则以丈夫为榜样,全心全意投入山区教育事业,一生不负党的光辉。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回望百年党史,伟大精神熔炼于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正如五十余载岁月扎根农村教育事业的龚全珍阿姨,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起教育事业的一片天。我们必须铭记榜样精神,在基层伟大事业中磨出理想信念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心永葆为民热忱,奉献一生为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龚全珍同志自青年时期就热心奉献群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学校当老师的时候,她便经常帮同事代课和批改作业;对生活困难群众,她总是倾力帮助。2013年她倡议成立了“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采取定期救助和临时救助相结合的方式救助困难对象;尽管自己生活不宽裕,龚全珍仍每年个人拿出8000元资金用于爱心捐赠。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龚全珍发动全家捐款捐物。龚全珍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近年来,她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总书记曾亲切接见龚全珍,亲切地称她为“老阿姨”。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转化为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

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光荣一生领时代。甘祖昌、龚全珍夫妇一生都是引领时代的爱国者,甘祖昌将军自愿放弃城市里优渥的生活环境,多次拒绝组织安排的悉心照料,宁愿解甲归田,发挥自己的余热;龚全珍“老阿姨”也用一生证明,她热爱的是他的品格。因为群众需要他们,因为时代需要他们,他们便用自己的工资,为家乡架桥修路,为贫困师生垫付费用。做一件好事很常见,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好事便非常难得,龚全珍同志毕生都在用她朴实、无私的行为,温暖着需要温暖的人,传递着一种可贵的精神——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生命之莲常开不败,高洁之风永世长存”,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老阿姨”龚全珍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在乡村沃野间辛勤耕耘,在大风大浪中历练成才,一辈子守初心、担使命,当先锋、打头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勤勤恳恳的付出,创造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光辉业绩。实干担当是时代的使命,年轻干部生于长于美好的时代,更要珍惜当下、引领时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实干担当中历练,在履职尽责中成长。

2019年9月25日,龚全珍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您一生最美的勋章。”龚全珍一生钟爱荷花,爱它的不蔓不枝、皎洁无瑕、奉献一生;正如颁奖词所写,“老阿姨”龚全珍其人正如荷,清香满人间,她一生都是不负时代的“最美奋斗者”。

致敬那颗“星”闪耀“心”光芒

为了褒扬樊锦诗为中国石窟考古与保护作出的重大贡献,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樊锦诗星”。多次读到她的事迹,感受她的敬业,仰望她的光芒,那颗明星——“樊锦诗星”的认真、吃苦、实干、创新、担当、奉献精神,值得党员干部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激励前行的斗志,推进伟大的事业。

致敬那颗顽强的意志之“星”——她默默沉浸于文物保护,闪耀着兢兢业业的“专心”光芒。在千里大漠敦煌文物宝库莫高窟工作了整整60年、为守护和研究敦煌莫高窟作出杰出贡献的樊锦诗先生,她是爱岗敬业、兢兢业业、不怕吃苦、越战越勇、精益求精的榜样明星。她的身上始终闪耀着兢兢业业的专心光芒。她热爱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工作,不怕住土房、睡土炕、喝咸水、吃杂粮的艰苦环境和条件。她每天“只要一走进石窟,就感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只有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考古研究工作,才能暂时忘却心中的不快。”她渐渐适应了莫高窟的生活,习惯了地上永远扫不干净的沙尘,习惯了半夜里老鼠掉在枕头上,然后爬起来掸掸土,若无其事地继续睡觉。整整60年,在这样的环境和岗位,她坚持下来了,她战斗下来了,她苦熬过来了,她乐观应对了,她做出成绩了。她那沉浸式的热爱、奋斗和拼搏,是我们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都应该学习的;无论什么地方、什么工作、什么职业,不怕苦、不怕难、不怕脏、不怕累、不推诿,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是源泉、是动力、是服从、是价值、是品质、是光芒。

致敬那颗实干的作风之“星”——她静静耕耘于考古研究,闪耀着孜孜不倦的“静心”光芒。作为一名扎根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者,樊锦诗初到岗位,就在前辈们的感召下,她用其所学开展石窟考古研究,配合敦煌莫高窟南区危崖加固工程,参加莫高窟南区窟前遗址发掘清理工作。60年来,她静下心赖研究,沉下心来工作,离开家人、排除纷扰、潜心投入,是孜孜不倦、忘我工作、挺膺担当的榜样明星,身上闪耀着孜孜不倦的静心光芒。她排除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干扰,带领莫高窟人运用考古学方法,对敦煌石窟进行考古分期排年,使莫高窟大部分洞窟的年代逐渐明确;她不忘使命,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调查研究,历时10余年,她编写完成了30多万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第二卷,开创性的成果对今天的石窟考古研究具有示范意义。她牵挂的是文物,惦记的是著作,洒下的是汗水,奉献的是青春,作出的是贡献。党员干部要学习她静下心来把工作做到极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胜精神和顽强意志,在新的征程赶考路上以实招干实事出实绩求实效,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斗姿态和战斗风追梦逐梦圆梦。

致敬那颗高尚的博爱之“星”——她拳拳寄托于传承发展,闪耀着默默奉献的“爱心”光芒。敦煌守护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让樊锦诗也成为“打不走的莫高窟人”。“保护莫高窟时的她就像老虎一样勇猛”、严苛严谨的、殚精竭虑、“一息尚存仍将继续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尽心竭力”的樊锦诗,身上闪耀着默默奉献的爱心光芒。她十分关心年轻人的成长,选送中青年专业人员前往日本、美国、英国等大学、研究机构学习,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她鼓励2020年以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湖南女孩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她还将近几年陆续获得的“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奖金以及个人积蓄2000万元设立专项基金,赠予母校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给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用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如今,85岁的“敦煌女儿”樊锦诗满头白发、拄着拐杖依然精神矍铄、笑意盈盈;我们要接过她的精神接力棒,“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勇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

我们致敬“樊锦诗星”,就是要学习和践行她兢兢业业的“专心”、孜孜不倦的“静心”、默默奉献的“爱心”,让祖国的灿烂文化瑰宝世世代代相传,在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中“致广大而尽精微”,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字箴言”中悟调查研究“成功”之道

从河北正定西兆通公社无人问津的河滩地,到福建宁德偏僻难走的下党乡,再到浙江省、太行山深处的特困村……从三伏酷暑到数九寒冬,从祖国北疆到南海之滨,***总书记调查研究的足迹遍布全国大江南北。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党员干部只有深刻领悟调查研究“枝繁叶茂”之道,多认人、多认路,多熟悉情况,才能换来群众“心里话”,奔着“群众满意”解决“群众难题”。

以“学”为先,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勤学之心”,淬炼“枝叶关情”的赤子之心。从农民运动到全面抗战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全面脱贫到党的XX大……自党成立以来,依靠调查研究破解了党的生死存亡的危机、人民群众温饱等诸多困境,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前,社会中还存在着老旧小区改造、噪音扰民、基础设施建设等“矛盾窝”“千斤担”,党员干部必须深刻理解调查研究的之道,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将人民放在心坎上,站稳“人民立场”,以“敢为者”的奋斗姿态,勤学善思,运用战略性调研、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等多种调研方式,梳理群众心中“沉积已久”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才能敢解“无解之解”、敢作“无问之答”、敢闯“无路之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挑时代重担。

以“实”促效,明“古今成事皆实干,未见长城言垒成”的“进取之心”,夯实“枝荣叶茂”的青云之志。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党员干部只有用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开路,才能答好群众“必答题”,增强发展“竞争力”。要避免调查研究浮光掠影、雾里看花、华而不实,党员干部就必须走在调查前线,发挥出“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磅礴气势,积极主动俯下身子、迈开步子,以“一日无为、三日难安”责任意识,增强真抓实干的“汗水味”,在田间地头、农家炕头讲讲群众“语言”,认真查看群众“脸色”,摸准群众“心思”,进好“百家门”,访好“百家情”,获得调查研究“第一手资料”,做到知民情、察民意、懂民愿,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把调研成果从“产品”转化成真正的“商品”。

以“严”为尺,悟“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的“敬畏之心”,砥砺“根深本固”公仆之情。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要防止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等“只调不研”的现象出现,从根子上破除形式主义顽疾、思想上去疴除弊,让党员干部拥有始终如一的政治灵魂、百折不挠的政治信仰,确保调查研究落到实处。党员干部就必须用好不忘初心“纯色笔”,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专项整治和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整治作风问题,通过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问责,拧紧“调度、督查、通报、问责”责任链条,把“短板”补齐,把“底板”筑牢,织密纪律“铁笼子,确保调查研究更加纯粹、党员干部更加干净、政治纪律更加严格,让调查研究“有血有肉”,焕发出“新面貌”。

《开学第一课》:让“青春之我”成为一束光

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公益节目2023年《开学第一课》9月1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后取得积极反响。节目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党的XX大代表、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走上讲台,从传统文化、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在“行走的课堂”中鼓励青少年以昂扬向上、不懈奋斗的姿态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从家门到校门,从迈向社会到走向世界,这是时代青年需要回答的“成长课题”。伴随《开学第一课》的开播,广大青少年也从中找寻着答案,感受奔向星辰大海的理想之光,汇聚而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图景,传递出清晰的价值导向:“强国复兴有我”,每一个“青春之我”都是“一束光”。

践行“强国有我”里的“有我”,把奋斗之我融入攻坚克难。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担当,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教育来扬起。青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正冉冉升起的骄阳,有理想、有担当,当这一切汇聚成“强国有我”,也就有了从“知”到“行”的转变,喊出属于青春不怕风浪“强国复兴,吾辈自强”的口号。正如《开学第一课》里,汤一介老先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用实际行动,铁肩担义,最终将《儒藏》编撰完成,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青年一代更当如此,尤其是党员干部更要勇于跳出“舒适圈”、揽得“金刚钻”,发扬“以身作则”的先锋意识和“舍我其谁”的使命宗旨,到党和人民更需要的地方去磨砺本领、动真碰硬、淬火成金,用实践增长才干、用困难激活潜能、用成绩倒逼本领,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闯劲,既夯实“本来”,更是走向“未来”,才能不负人民、不负党,更不负这盛世强国。

读懂“请党放心”里的“放心”,把实干之我融入为民服务。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在江苏镇江的田间地头,身为土壤学硕士的魏巧和农学博士丈夫从最初的不被看好、冷嘲热讽,一步步把“有知识”变成“干成事”,让万亩农田中“科技感”满满,她还想在这里闯出一条解决“谁来种地”的新路。再如以黄文秀为代表的先进楷模,真正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党的庄严承诺融进自己的生命历程,他们就是青年“请党放心”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模范、追赶的目标。青年一代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充分“惜取少年时”,时刻保持提升能力的“充电”状态,以“千锤万凿出深山”的苦功,去想着人民、为了人民,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精神,挺膺担当,以“时时放心不下”让“事事让人放心”,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点亮“星辰大海”里的“光束”,把青春之我融入强国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进程难免遭遇坎坷和荆棘,需要一代又一代理想远大的中国人不断努力。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从一百多年前探求真理的五四青年,到今天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他们有平均年龄仅30岁的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有“90后”冲锋疫线的无畏青春、有“00后”楼长回报社会活泼的正能量……时代辽阔,奔腾的浪花闪烁光芒,等待我们去发现;事业伟大,奋斗的精彩熠熠生辉,等待我们去挖掘。青年从被呵护的一代到担当的一代,既撑起了城市里的一方烟火,也饱含党和国家的期待,更担起对答世界的音量。期待新时代青年能成为身边人的“星火”,也成为一束光,闪耀出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

〔漫画〕巧用“三招”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地要巧用“党建引领、人才力量、数字经济”三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招式一:坚持党建引领,建立特色产业。

2023-9-511:15上传

下载附件(352.46KB)

“共富工坊,振兴有方”。“共富工坊”通过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发挥党组织体系牵引统合作用,推行基层自治管理,营造“大事一起干”的共治共享氛围。作为“企业+村集体”开发建设模式的优良体现,“共富工坊”不仅提供就业岗位,用心用情解决好剩余劳动力,随之诞生的村民喜闻乐见的“共富集市”和“共富课堂”,让村民不仅“富口袋”也“富脑袋”。

招式二:发挥人才价值,凝聚新兴力量。

2023-9-511:15上传

下载附件(917.23KB)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厚植沃土聚英才,与高等院校同盟,引进农业、科技等高校人才,组织人才到村调研,深入了解农村,搭建科研、创业新平台,凝聚青年力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乡村振兴人才能连接起田间地头的工作和创新创造的理念,不仅能够带动一片、示范一方,而且能够持续推进乡村技艺项目化、乡村项目产业化、乡村产业信息化。

招式三:依托现代科技,创新发展模式。

2023-9-511:15上传

下载附件(298.09KB)

“数字助农,强强联手”。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将现代农业与数字应用结合,无论是全天候监测、远程操控等全自动农业管理,还是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线上团购等数字化销售模式,都为“三农”领域打开了新的发展渠道,促进乡村产业形态不断丰富,产业集群不断汇集,农特产品更加精准、高效。

细悟“千万工程”中的“守”与“留”

二十载风雨兼程,二十载久久为功。2003年以来,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农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意义深远。

“千万工程”的壮阔实践,蕴含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实践伟力,新征程上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学细悟“千万工程”丰富的经验启示,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实干担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奋楫前行。

坚持生态优先,守住“绿水青山”,留下“金山银山”。21世纪初的浙江乡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村村都是“垃圾村”,现如今青砖黛瓦、山明水秀、绿树成荫,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各类产业蒸蒸日上,“两山”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印证。“美丽蝶变”的背后,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浙江省以“破而后立”的决心,关石矿、停工厂,高瞻远瞩谋划发展“美丽经济”,激活了村庄“生命力”。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更要坚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用好用活乡村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要持续深化“厕所革命”,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牌”“一户一风光”,让绿水青山带来更多的金山银山,以再创万千美丽乡村绘就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坚持以人为本,守住“为民初心”,留下“群众欢心”。***总书记强调:“要把那些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不开空头支票,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正是“千万工程”二十年来迭代升级的不竭动力,农民的一张张笑脸见证了矢志不渝的为民初心。实现乡村振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民同乘“一条船”、同坐“一张凳”,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多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注重集民智、聚民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持续打造更多的人民“满意工程”。

坚持担当实干,守住“奋斗底色”,留下“振兴亮色”。***同志2002年到浙江工作,用了118天,跑遍11个地市、25个县,对基层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擘画出实施“千万工程”的宏伟蓝图。浙江全省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接续奋斗,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步一个脚印走,将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新时代的号角催人奋进,“千万工程”饱含的精神力量历久弥新,推动乡村振兴不能一蹴而就,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锚定目标不放松,一以贯之抓落实,脚踏实地、善作善成。要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扎根农业农村“主阵地”,投身民族复兴“最前沿”,敢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不畏艰险、真抓实干、勇毅前行,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鲜艳上色”,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以工匠精神浸润组工之心

近日,***总书记在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回信中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工匠以工艺专长造物,靠实干专注立身。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以工匠精神浸润组工之心,练就“能人所不能、专人所不专”的看家本领,在精益求精、探索突破中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择一事、终一生,选择组工爱组工,争做“职业的英雄”。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专一热爱。小到一颗螺丝钉、一根电缆的打磨,大到高铁、飞机等大国重器的制造,都诠释出工匠们对于职业的热爱与执着。组工干部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将组织工作这项职业当成自己的一项事业去修行,把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当成自己的生命去呵护,时时有情怀、处处讲奉献、事事敢担当,永远保持“几年抓一件事”的奋斗热情和激情,尽心尽力完成以文辅政、综合协调、政策答疑、矛盾化解等各项任务,决不能因事难而怕为、因事小而不为、因事急而盲为。政治性是组织部门的第一属性。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思想上始终与党同心、在党爱党,自觉地信赖组织、忠诚组织、依靠组织,做到选贤任能突出政治标准、基层党建强化政治功能、人才工作注重政治引领,持续擦亮模范部门、过硬干部的金字招牌。

干一行、精一行,深入组工抓组工,争做“技能的明星”。工匠精神的本质是精耕细作。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组工干部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能否做到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能否做出精品、形成特色、树立品牌,考验着组工干部的能力水平。“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和终身追求,拿出“安专迷”的挤劲、“严细实”的标准,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哲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扩充“脑容量”、拉长“内存条”。接地气才能有底气。组工干部要经常到基层亮身份、汲养分,甩掉神秘的“机关气”,沾满地道的“泥土香”,主动参与到助企服务、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第一线,卷起裤腿进田头、嘘寒问暖坐炕头、围炉夜话到案头,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全面收集村情民意,从中发现“泥巴味”的生动实践,收获“土秀才”的鲜活经验,讲好新时代的“组工故事”。

走在前、作表率,跳出组工看组工,争做“赶海的水手”。工匠精神的特质是创新突破。一项项技术革新、一系列技术攻坚,见证着一大批工匠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步伐,折射出新时代共产党员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同样,做好组织工作,既要做能匠,也要做“巧匠”。要“跳起来摘桃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撇开枝节抓根本、通过变化识规律,练就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能力,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要创造性开展工作,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摒弃“路径依赖”、借鉴“他山之石”,善于把难点变亮点、把问题变议题,努力将谋一域和谋全局统一起来,将打基础和管长远贯通起来,更好体现时代性引领性,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不断思考研究新课题、总结提炼新经验、探索形成新路子。

党建引领助推乡村“五大振兴”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地区要坚持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全力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推动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

聚焦产业振兴,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助推力,筑牢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要坚持从乡村的资源禀赋出发,组织党员群众立足实际确定主导产业和经营模式,采用土地流转、发展合作社等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积极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做好“固本提质”“有中生新”“无中生有”文章,集聚各方力量进行探索实践,打造一批根植于农业农村、农民主办创办、彰显地域特色的乡村产业集群,确保乡村产业所产生的效益、解决的就业、获取的收入留在农村。要注重发掘用好比较优势,构建具有地域特点和品牌优势的乡村产业链条,建立推广“农业+产加销”的延伸型农业、“农业+互联网”的智慧型农业等新模式新业态。要按照区位相邻、产业相近原则,探索推行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等共建方式,鼓励互联互通抱团发展,提高乡村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聚焦人才振兴需求,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筑牢乡村振兴的智力基础。要注重打好政策牌、资源牌,围绕事业平台、薪酬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拿出有竞争力的制度安排,把有意向到农村投资兴业、有意愿回报家乡的人才吸引过来。按需做好人才政策的“下半篇文章”,制定完善资金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用地等优惠政策,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吸引力吸附力。要重视培育本土人才,不断激发本土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持续加大“三农”领域实用人才培养。要健全乡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搭建农业科技站所、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创业带富基地等锻炼平台,补齐乡村人才工作的短板弱项,提升乡村人才工作效能。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发达地区、龙头企业的合作共建,为乡村人才交流搭建便捷平台。要采取三顾茅庐请、政策资源引、乡情乡愁聚等方式,加强与本土在外人才沟通,充分发挥好优秀人才在资金人脉、管理经验、专业技能等方面人脉资源,让各类人才在回馈桑梓、致富乡村中实现人生价值。

聚焦文化振兴需求,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筑实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要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通过送教下乡、专题辅导、集中培训、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把理论宣讲解读工作无空白、无遗漏地推进到农民群众中去,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事。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实抓细,帮助农民群众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忧、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解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科学把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要立足本地乡风民俗,创造性地传承耕读传家、父慈子孝、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等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适时推送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文艺作品,真正把那些有形有影的优秀农耕文明留住,让更多的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机制,引导农民群众从简办理婚丧嫁娶等事宜,有针对性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常态开展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打造饮水思源、顾德重义、求实向善的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

聚焦生态振兴需求,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资源保护力,筑牢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要构建党委政府抓总、行业系统监管、乡镇各司其职、村级广泛参与的乡村生态管护网络,做到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环境一起抓。要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挖掘乡村产业的生态价值,加大产业生态监管力度,倡导推广种养结合、低碳环保、循环利用、就地取材等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乡村产业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从源头上筑牢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要扎实做好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群众工作,按照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建设相关要求,引导支持农民群众优化种植和养殖结构,以绿色发展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结合乡村环境质量、自然条件和农民期盼,跟进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节约农业生产用水等环境保护行动中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好乡村人与环境、人与资源争利等问题,推动乡村自然资源资本增值,让农民群众受益。

聚焦组织振兴需求,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夯实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要深化完善行业领域互联互动机制,推动党建资源、政策资源、项目资源有效下沉,解决好职能部门与乡镇权责不匹配等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的常态联动机制。要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及时把那些扎根农村、懂农村、懂农业、善经营的优秀人才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结合实际研究破解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农村党员作用发挥不到位等问题,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用好驻村单位资源力量支持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协调能力,加快形成财政投入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乡村尽力而为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多措并举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加大乡村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力度,结合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调整优化村级组织集体资产分配方式,确保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上下贯通、有序衔接。

干部考核要“近”心“尽”力

为全面准确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标准、方式程序、结果运用等作出了新规定。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干部考核更应该真真正正地“走进干部家”,不能“走马观花”,而是要经常与干部面对面交流,了解干部的现状和诉求,对干部德能勤绩廉进行全方位考核,考实考准干部,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可靠依据。

考察“进家门”,以人为本问生计冷暖,在“大伸脚步即登山”的行动中消弭距离。干部考察考核是选人用人的关键环节,精准识别干部是选好用好干部的前提。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部分考察干部将考察视作“例行公事”,到单位“瞄”一眼就算完成任务,严重影响了考察公平性和严肃性,违背考察初衷。作为基层组工干部,我们与干部的距离更近,更需要我们用脚步消弭距离,推开一扇扇干部家门,迈过门槛,走进一个个家庭,走近每一个干部,进一步了解考察对象在工作生活中廉洁自律、道德品质、家风家训等方面的情况,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推荐出来。

谈话“近心门”,戴目倾耳听干群评价,在“请君为我倾耳听”的认识中赤诚以待。干部的真实情况和深层次诉求很难在粗浅的观察和交流中发现,就好像想知道余粮需要掀开粮缸上的板盖才能看到,想了解干群评价需要打开干部的心门、倾听干部的心声。作为基层组工干部,可以通过唠家常的方式,贴近干部,唠得是家长里短,问得是真心实意,听得是干部诉求,以便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真正把谈话工作做到干部心坎里,更精确地了解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攻坚能力,观察干部生活细节和行为操守,从其以往的表现中把握规律,分析其综合能力的高低。

测评“禁旁门”,客观公正测民意高低,在“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警示中竭尽所能。民主测评是考核干部的重要手段,其要义是客观真实反映被考察干部的民意高低。在实际测评中,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存在许多“情面票”“关系票”“应付票”,甚至有时整个环节大家都是“心照不宣”,严重影响民主测评的结果,导致干部“带病提拔”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党委政府的公信力。组工干部要严把测评关,让测评票成为“责任票”“知情票”“真实票”,发挥考察干部监督职能,构建立体监督管理网络,形成事前有报告、事中有监管、事后有检查、失责有追究的全链条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严厉杜绝“拉票”“串票”、搞“小圈子”等不良行为,确保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政治生态。

用好“四面镜”让调查研究“精准成像”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近百年来,调查研究一直贯穿于党的具体工作之中。一次又一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掘、解决、总结问题的过程形成环环相扣的调研链条,不仅为党的新理论阐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也为我们更好地推动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2023年3月,***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领导干部“要抓好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引导和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那么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如何能够做到调查研究的“精准成像”,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调”问题要用“平面镜”,照出“问题原像”,扎扎实实获得一手材料。在进行调查研究之前,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就像使用平面镜一样,将问题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找到问题的原像。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同志一生所倡导的科学工作方法。经过长达32天、行程超过700公里的考察,毛泽东同志对湖南五县农民运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这篇报告凭借对农民运动内容和形势数据资料的高度还原和准确把握,成为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献。只有通过真实、客观、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本来面貌,我们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要深入实地、广泛收集一手材料,确保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源。

“查”本质要用“显微镜”,找到“原因隐像”,真抓实干发掘问题本质。通过使用显微镜,我们可以看清问题背后的本质,找到原因的隐像。廖俊波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黄文秀遍访贫困户,倾听乡亲们的心声,手绘“民情地图”,全面掌握贫困户的需求和困难,找到破解贫困的关键所在。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对问题的深度挖掘,既要“身入基层”,又要“心入基层”,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只有真抓实干,不断探求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研”难题要用“放大镜”,看见“服务实像”,见微知著写好分析报告。使用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见服务实像,也就是说能够看到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一方面,要保持韧劲,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精准发力、注重实效,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止。另一方面,要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分清主次,既要讲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又要讲重点论、以重点带动全局。在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问题进行细致的剖析和评估,深入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并撰写详尽的分析报告。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还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或决策支持。

“究”成果要用“望远镜”,映出“发展影像”,不留死角扫清前行障碍。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映出发展影像,看到问题解决之后的前景和发展趋势。习总书记十分重视调查研究方法的与时俱进。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调研时指出,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全局观察,将问题与整个社会、行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以确定问题的长远发展方向。只有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也思考解决问题的未来,我们才能够做到研究的全面性和前瞻性。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科学的策略,通过在社会实践上的创新倒逼理论创新,保持党的理论发展与时俱进。

昂扬迈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我国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任务与要求、机遇与挑战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用党在调查研究中得出的科学真理把握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回应好人民之问、中国之问。在总结调查研究成果时,通过运用好这四面镜,在调查研究中实现精准成像,我们可以更好地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实际,以大兴调查研究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民族复兴的美妙乐章。

袁隆平爷爷丰收时节倍思亲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今天,您修改学生论文大倒苦水、被问到如何带团队时以手掩面、不爱肥肉、不想变胖的种种事迹再次刷爆了“朋友圈”,每每看到这些,总有种错觉,仿佛您不曾离开过。

然而事实上,您已经离开我们两年多,请允许我在此向您报告,您的“禾下乘凉梦”如今已成为现实。您在发展杂交水稻方面取得世界领先水平,保障了我们农民的种植的自主权利和利益,让我们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我要向您致敬,并和广大年轻干部一起回顾您说过的话,在只言片语中传承您的一心为民、不畏艰险、淡泊名利的精神,将此作为赓续奋斗、砥砺前进的“助推器”,在新征程上树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昂扬壮志,在为国、为民的征程中实现自己毕生的追求和梦想。

您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您先后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以及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并进行实验。同时,您和您的团队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至今,培训班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年轻干部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当牢记“你是什么样,国家就是什么样”。要志存高远,将个人梦想融入祖国梦想,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在奋斗中完成梦想,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您说,“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2016年11月,“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成果测产,随着超级稻新组合晚造亩产705.68kg(干谷)的消息传来,双季稻产量1500公斤的世界纪录被打破。而华南双季稻破世界纪录,对于您来说算不上稀奇之事。您90岁的生日愿望是希望那年的示范田实现亩产1200公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往今来,“忧患意识”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管是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主张,还是老子敲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警钟,都说明人一旦没有“忧患意识”,一味地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就容易失去斗志和活力,进而“死于安乐”。年轻干部参加工作不久,容易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当牢记“安不忘危,盛必虑衰”,要时刻以“清零”状态对待取得工作,将取得的成绩当做“过去式”,将努力变成“现在式”,奋斗作为“进行式”,不断追求更高标准、更高层次的“未来式”,在“居安思危”中不断进步,不断超越。

您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6岁时,汉口扶轮小学组织学生到一家私人园艺场参观,美丽的园艺场让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您暗暗下决心“学农”。高考时,您说服了父母,义无反顾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1953年,大学毕业的您到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一待就是19个春秋。在后来的学习和科研中,您找到了研究杂交水稻的职业乐趣,发现了农学的美,无怨无悔地从事这项艰苦的工作。后来,您用小小一粒水稻种子改变了世界,您的名字和一颗小行星画上了等号……拂云百丈青松和,总是秋风无奈何。年轻干部如一粒粒种子,带着希望步入职场,在生根发芽的过程中会接受风和日丽的滋养,也会面临风雨交加的洗礼,只有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才能更好地茁壮成长,我们要做一颗“好种子”,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在重大问题上分得清是非,重大关头经得起考验,树立良好形象,莫让“乱花渐欲迷人眼”,努力成为可堪大用、可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抬起碗,我便想起了您,虽不曾与您谋面,却仿佛您时时在身边。袁隆平爷爷,今天是您诞辰93周年,让我再次缅怀您不朽的功勋。

一名“饱食者”

2023年9月

“驻村”换“驻心”“驻心”变“助村”

近期,全国各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陆续到期并开展轮换工作,有序做好驻村工作队轮换,精准传递乡村振兴“接力棒”,推动新老有序交接、无缝衔接,是做好驻村帮扶力量期满轮换工作的重中之重。

驻村干部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组织者、实践者,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广大新任驻村干部要强化理想信念,身沉群众、心属群众、情系群众,做到心里装群众、脑中有宏图、手中有方法、脚下接地气,才能确保思想上“下得去”、能力上“跟得上”、工作上“干得好”,让驻村变“助村”,“助村”更“驻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身沉群众,先“住村”再“驻村”

你离群众越近,群众离你就越近。在单位,工作在城市,每天与干部打交道,生活有规律;到村里,吃住在村上,每天与村民打交道,人生地不熟,听不懂方言。驻村第一步就是先“住村”,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全身心投入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广大驻村干部要主动融入群众,把自己当“村里人”,把群众当“家里人”,摒弃“过客”心理和“镀金”心态,努力学习农村工作、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面对面话家常,俯下身子干农家活,遇事同群众商量,在乡村振兴一线砥砺品质、磨练意志、增长才干。要严格执行驻村工作各项规定,杜绝“干部慢热”“走读式”驻村、政策不熟悉、工作不在岗等问题,努力做有真才实学的“合格先生”、乡村振兴中的“行家里手”。要深入群众勤走访,通过入户调研、座谈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生活生产等基本情况,认真梳理遇到的各种“急难愁盼”,在最短的时间熟悉村情民情,掌握好村级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心属群众,用“驻村”换“驻心”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真正的“驻村”不不是每天简单地“打卡”在岗,更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躲猫猫”,驻村工作“身”至更要“心”至。驻村干部要强化自身学习,努力掌握新时期党的农村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结合乡村特色、风土人情、产业实际等情况,在村级发展规划方面出主意、想办法,帮助村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拓宽发展路子、争取发展资源,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要与村“两委”紧密协作、通力配合,强党建、夯基础,充分发挥好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挖掘乡村振兴的“破题之钥”,勤勤恳恳地以“老黄牛”精神在基层倾心办实事、精心谋新篇、用心促振兴,要结合自身优势,积极为乡村链接资源,将村发展“扶上马送一程”。要注重发挥派驻单位的帮扶作用,运用好个人的人际关系、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等资源,为村集体产业发展、村民致富增收出实招、干实事、出实效。

情系群众,把“驻村”变“助村”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谋个好出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级工作千头万绪,千变万化,许多艰难险阻需要攻克,驻村干部虽然都是各单位选派的年轻骨干力量,但也存在着工作视野偏窄、群众经验不足、工作方法不接地气等问题。广大驻村干部特别是新任驻村干部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到群众家门口去发现问题、化解矛盾,从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小事、实事做起,扎扎实实办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难事,让群众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身边的变化。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感受群众所面临的困难、体验群众所经历的不便,把群众的疾苦真正放在自己的心坎上,转作风优服务,多思有利于发展的大事,多办让百姓受益的好事,多做帮群众解困的实事。要时刻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端正态度,放下身段,时刻保持勇于归零的“空杯心态”,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克服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时刻牢记“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利用驻村工作的机会,沉下心来丰富理论知识,向老干部请教、拜群众为师,在基层一线壮筋骨、增才干、练本领。

〔漫画〕艰苦奋斗:创业者的精神印记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里,“艰苦奋斗”是光芒熠熠的重要精神内涵。从延安精神,到红旗渠精神,再到塞罕坝精神,“艰苦奋斗”贯穿党的百年历程,无数创业者在艰苦奋斗的征途上创造、创业、创新。

2023-9-708:51上传

下载附件(1.01MB)

“背枪上战场,荷锄斗田庄”,艰苦创造,“自己动手”垦出“丰衣足食”。面对敌军的包围封锁,面临补给匮乏的困境,党中央发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八路军359旅进驻南泥湾地区,一手拿枪,一手拿锄,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旅战士积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从旅长王震到公勤人员,全员战斗在开荒第一线,学耕作、造工具,开荒地、种庄稼,同甘共苦、战胜困难,用双手和汗水把“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激励着全党上下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2023-9-708:51上传

下载附件(924.58KB)

“天上无水蓄、地下无水汲”,艰苦创业,“十万大军”凿出“一渠清水”。“吃水如吃油,十年九不收。”因为缺水,林县91.8万亩耕地里只有1.2万亩水浇地,550个村里有307个村需要远道取水吃;因为缺水,有林县人因为打翻从山里挑回来的两桶水而上吊自杀。缺水,犹如一座大山压得林县人喘不过气。“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林县人民决定迎难而上劈开太行山修渠引水。没有钱,就出去赚!没有水泥,就烧石灰!没有火药原料,就用锯末、用煤面、用牛粪、用人粪。“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十万林县人民用十年时间削平太行山1250座山头,在悬崖峭壁间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如今,红旗渠水依然在巍巍太行山中静静流淌,滋养着林县人民,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就像一座丰碑、一面旗帜,激励着中华民族在逐梦路上奋勇前行。

2023-9-708:51上传

下载附件(1.78MB)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艰苦创新,“三代接力”种出“绿色奇迹”。林地面积115.1万亩、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树木排起来可绕地球12圈,森林覆盖率82%,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这些“硬核”数据背后,是属于塞罕坝人的一部高寒沙地造林的科技创新史。“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塞罕坝人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创造“三锹半缝隙植苗法”,比传统方法造林功效提高一倍以上;用雪藏种子育苗法让樟子松在塞罕坝落地生根,创新沙棘带状密植、柳条筐客土造林等新方法,解决沙地、石质阳坡造林难问题;采取大穴整地、客土、覆膜等措施,让9万多亩石质荒山全部实现造林绿化。60多年来,以赵振宇、刘海莹、于士涛为代表的三代塞罕坝人,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将百万亩荒原改造成林海,以红色精神创造了绿色奇迹。“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也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建设美丽中国而不懈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创业者,我们要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争做伟大时代使命的践行者。

弹响“千万工程”大合唱的协奏曲

“千万工程”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历经20年的发展变化和迭代升级,从“单重奏”演变成“大合唱”,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华丽转变。我们要把握“千万工程”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深入理解其丰富内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弹响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奏曲”。

从“环境佳”到“生活便”的下姜村蜕变中,弹响“人民”的音符。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历经搓板路、轮渡、盘山弯道,先后四次来到下姜村调研,从推进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逐渐形成了城乡全面覆盖的基础设施体系,下姜村从贫困落后逐步走向富强繁荣。从总书记四次亲自调研可以看出,下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背后,并不单单是砖瓦、管道和线路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党心和民心的铸就。我们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始终将人民放在首要位置,依靠人民,心中有群众,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全面落实好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干好接地气、聚人气、暖人心的实事,不断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在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中奏响农村社会治理的“新乐章”。

从“公共品”到“市场品”的余村蜕变中,弹响“调研”的音符。***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安吉县,地处浙北,没有名山大川,亦缺少名胜古迹。经过充分调研,确定了把一个县当作一个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的思路,成功地开辟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道路。2022年,仅安吉县的余村,就接待游客27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高达393.3亿元,这不仅为农村带来了生态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永续发展的历史革命,足可以见充分调研的分量之重。我们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也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增强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深入进去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防止“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要在紧密联系实际,立足经济社会新发展的阶段上找准切入点、明确着力点,研究好思路对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意见,释放调研推动高质量的发展的“最强音”。

从“颜值美”到“心灵美”的镇头村蜕变中,弹响“担当”的音符。“千万工程”不仅是一场生态环境的变革,还是一项“文化工程”的创新突破。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农村文化礼堂,以此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民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身有所栖、心有所寄”,作为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的镇头村就是其中的代表。通过进一步理清时间线,纵观“千万工程”20年的发展进程和现实实践,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随着群众需求升级而不断创新突破,这背后自然离不开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正如***总书记所说,“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我们要强化历史担当和使命任务,认清明辨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群众最前沿的基础工程这一现实逻辑,自觉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去实施、去检验,敢于直面矛盾、动真碰硬,联合不同部门单位,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硬骨头、大难题,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把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共同弹奏出基层社会治理的“交响乐”。

谨防“应付式调研”

当前,少数地方和部门背离调研初衷,为调研而调研,简单应付、不注重调研实效。有的将写报告等任务甩给被调研者,有的问题选择上专捏“软柿子”,还有的只求“交卷”完成任务。专家认为,这些“应付式调研”,不是为了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对推进实际工作成效不彰,亟待整治。

从“人走了报告却留下”的“甩手式调研”到“专攻老问题、不碰新矛盾”的“偷懒式调研”,再到“求量不求质”的“交卷式调研”,凡此种种都是“应付式调研”的表现形式,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无形中还增加了基层的负担,严重影响了调查研究质效。“应付式调研”不可取,必须多一份亲力亲为的自觉、攻坚克难的主动和深挖到底的坚持,坚决向“应付式调研”说“不”。

多一份亲力亲为的自觉。面对要求下级交报告的“甩手式调研”,从侧面反映出调研工作中不想亲力亲为,想当甩手掌柜,图省事的错误心理。这样的方式应付调研,很容易增加基层负担,基层干部疲于应对,出现许多负面情绪和负面声音,导致调研报告无法客观真实反映真实情况,而成为基层完成作业式的“形式”,完全与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初衷相违背。针对这种情况,对“甩手式调研”说“不”,应当多一份亲力亲为的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坚持重实干的导向,开展调研,从严要求自身,决不当甩手掌柜,从前期策划准备,到中期扎实推进,再到后期总结收口,都深入再深入、细致再细致、认真再认真,步步稳扎稳打、亲力亲为、务实求实,在抓实抓细中保证调查研究质量。

多一份攻坚克难的主动。在专攻老问题、不碰新矛盾的“偷懒式调研”面前,有的调研专门挑“软柿子”捏,回避真矛盾,用千篇一律代替真刀真枪,有的在选题上过度与上级部门保持一致,抓着“老问题”“旧主题”不放,不敢“另起炉灶”。这些行为,都是在用偷懒的方式来应付调研,是完全不可取的。其背后既有责任心的缺失,又有担当精神的弱化,直接导致调查研究走形式、走过场,达不到纾困解难的目的。因此,坚决向“偷懒式调研”说“不”,必须多一份攻坚克难的主动,决不偷懒拖延,相反,多一些积极应对、主动作为,迎难不惧难、克难勇担当,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攻“最难的堡垒”,不用老问题代替新情况,不用旧难点代替新矛盾,将时间精力倾注在真问题、新问题上,在主动出击中搞好调查研究。

多一份深挖到底的坚持。求量不求质的“交卷式调研”依然层出不穷,直接影响调查研究成果成效,许多调研工作成了“假把式”“花把式”,形式上好看、名义上好好听,却经不起深挖、经不住推敲,稍微深挖就会露怯,透出“伪敬业”“伪实干”。越是这种时候,一份深挖到底的坚持与执着显得至关重要,越需要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跟上、作风上着实,谨防“求量不求质”,秉持“质量为王”原则,坚持不懈搞好调查研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将报告交上去,就是完成任务”决不是调研工作的终点,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才是调研工作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多深入基层摸清情况、多深入一线倾听声音,将民生之脉把准、把解题之方找对,少整“交卷式调研”,多整“求实式调研”,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写好振兴发展新篇章。

透视“蝶变浙江”写实“乡游日记”

“千万工程”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为浙江城乡融合发展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炊烟袅袅,一幅“富春山居”画轴在华夏大地铺展开来。基层干部要深挖“千万工程”富矿,透视“蝶变浙江”,将美丽乡村故事写入“乡游日记”,推动乡村振兴在崭新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从“空谷回响”到“人生鼎沸”,让守住“绿水青山”与留下“金山银山”双轨并行,将“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发展故事写入乡游日记。浙江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全域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专项整治,建立城乡一体的风貌管控体制机制,将“绿色家底”变成“传家之宝”。“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往的乡村“人迹罕至”,现今的乡村“人声鼎沸”,生态游非常火爆。基层干部要抢抓“发展机遇”,当好乡村发展的“勤务员”,在“进深山、入山林”中盘活“沉睡资源”,让守住“绿水青山”与留下“金山银山”双轨并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持续深化“厕所革命”,不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耕地保护、水土治理、植绿护绿、基础设施建设等结合起来,为人民群众留住“山水乡愁”,守住“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源美景,让“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美场景成为“诗意栖息”的“标配”,助力美丽乡村“绿色蝶变”。

从“深山瑰宝”到“爆火IP”,让守住“实干底色”与留下“发展亮色”双向发力,将“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创新故事写入乡游日记。从休闲农业产业园区整齐排布的淳安下姜村,到绽满粉色波斯菊的湖州山地皇,“千万工程”入乡随俗打破“模板”、打造“特色”,让千万乡村各展品韵风采。产业振兴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民富裕的可靠保证。基层干部立足广袤乡村,要着力使用好地方特色资源,充分挖掘乡土特产、历史古迹、人文风韵,巧打乡村产业“金算盘”,将“深山瑰宝”打造成“爆火IP”,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蹚出乡村振兴“新道路”。通过打造“一地一品”,让“初级品”成为“终端货”,实现价值链、增值链、产业链“三链并进”,形成链条完整、产业丰富、效益联结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自然和谐与产业繁荣的有机结合,鼓足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从“岁月静好”到“华丽蝶变”,让守住“服务初心”与留下“群众欢心”双向奔赴,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奉献故事写入乡游日记。“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从全省千百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5431元提高到2022年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当前的乡村,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民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想接力“千万工程”,就必须要聚焦“民生福祉”,将这些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心中“置顶”,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找准“问题症结”,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的态度眼睛向下、脚踏实地,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寻访问题解决的“良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天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的领悟及挺膺担当之姿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回应人民的“殷切期许”。要敢于碰真钉子、学会“自找苦吃”,脱下“西装”下“农田”,搬起“板凳”入“庭院”,让“服务初心”与“群众欢心”心心相印、双向奔赴,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点赞。

增强藏粮于技的“安全感”

***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落实藏粮于技战略。9月6日,“新疆大螃蟹发货”这一话题冲上热搜,科技让新疆也能吃到新鲜海鲜;9月7日,是袁隆平诞辰93周年,杂交水稻实现所有中国人不再饿肚子。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的能力,是关系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掌握种子与生产技术核心关键,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

“种业之技”作“芯片”,把握“一粒好种,千粒好粮”的关键,踏稳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出路”。“巨型稻”终于造出“禾下乘凉梦”,“8424西瓜”成功实现“全民吃瓜”,“荣昌猪”打赢种业“翻身仗”……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工程,集中力量对一个品种一个品种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下去,加强优质种源的收集、保护、处理与培育,发挥种业科技支撑农业的核心作用,确保农作物获得良好的品质、高产量和适应性,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高对国内种业核心领域的保护力度,建立国家种业保护与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制度建设,多措并举,扶持国内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建立创新资助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加强法规和政策支持、鼓励和保护创新,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作业之技”为“引擎”,凭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智慧,提供保障粮食安全的“源源动力”。“无人驾驶农机”“扦插机器人”等新农具的应用以及“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垂直农场”等新生产方式的出现,缓解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增加粮食产量。利用科技赋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推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以及信息化建设,加快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农业信息化工具和决策支持系统,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效率和农业生产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农业设施技术的融合与发展,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工业之技”当“续航”,保持“青山不老,绿水长存”的底色,驶向保障粮食安全的“迢迢征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通过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来满足高度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对土地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面临产量降低、粮食安全无所依靠的困境。“生物农药”“靶向农药”“缓释肥料”等环境友好型农药与肥料的使用,兼顾低成本和高效用的优点,减少长期使用化合物造成的土壤板结与土壤污染,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用百年的眼光、百年的思维来对待中国的农业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发挥科技产品的“电源续航”作用,力争在绿色肥料、绿色农药、生长激素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积极探索科技生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推广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和土地水资源管理,推动农业绿色革命,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韧度”。

致敬袁老:乘榜样之“风”立青春之“志”

“我梦见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阳光落下,我和同事坐在稻穗下乘凉。”今天,是袁隆平爷爷诞辰93周年。因其一生躬耕田间换得稻香丰年,才有如今的“一稻济世,万家粮足”。斯人远去,精神长存;国士如灯,照亮前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寻前人之“路”,乘榜样之“风”,立青春之“志”,在强国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

乘榜样“要牢牢端住中国人饭碗”的初心之“风”,立“慎始如终”的青春之志。为了寻求杂交水稻研究的突破口,袁隆平像“追着太阳的候鸟”,辗转多地只为找到最佳日照条件;为了研发和推广耐盐碱杂交水稻,耄耋之年的他仍躬耕田间,只为在沙漠里种出海水稻。观其一生,他恪守本心,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当代青年应立得住“须知少时凌云志”的初心,耐得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抵得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守得住“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坚持,以“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的诫勉砥砺前行。前路漫漫,自应守望初心、慎始如终,铢积寸累、日就月将,在踽步踏歌中铸就成功。

乘榜样“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教诲之“风”,立“扎根基层”的青春之志。袁隆平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作为选调生“种子”的我们正处于生根萌芽的阶段,应“向下”扎根基层大地,“向阳”生长笃行致远。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年轻干部需涵养“自讨苦吃”的精神,磨炼“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意志,扎进“田间地头”、融入“人间烟火”,自觉到基层一线、项目前沿“墩墩苗”“拔拔高”,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村情民意的“联络员”、为民解忧的“服务员”,在经济稳进提质、城市有机更新、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基层重点工作中汲取成长养分,以“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的意志在基层大地绽放青春之花。

乘榜样“尊重权威但不迷信书本”的希冀之“风”,立“常创常新”的青春之志。从事杂交水稻研究50多年来,袁隆平成功地演奏了实现三系杂交稻、攻克两系杂交稻、冲刺超级稻、攻关“耐盐碱水稻”的创新四部曲,实现了“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大梦想。他的成功秘诀就是“不囿于现存结论的创新思维”。看现在,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在“天宫”“蛟龙”“天眼”“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有30岁。当代年轻干部也应敢于突破,勇做“开拓者”,保持谦虚、博学、慎取的态度和思想,厚积薄发,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去拼、去试、去闯,总结提炼新问题、新视角、新思考,在常创常新中办新事情、开新局面。

教师节致敬张桂梅:闪闪党徽耀中华

一枚光芒闪闪的党员徽章、一首铿锵有力的歌、一双贴满膏药的手、一个绿白相间的小喇叭,这是“燃灯校长”张桂梅校长护送参考姑娘们的“洋气”装扮,一句语重心长“不急、慢慢来”像定心丸一样缓解着考生们紧张情绪,13年来,张桂梅老师坚持用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们加油鼓励,激励着一名名学子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成就了梦想。

致敬她“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的拼搏精神。“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像一棵棵劲松迎着看不见的阻力,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展现出顽强的信念,和必胜的精神”。华坪女高的这种拼搏精神是通过张桂梅校长而传承下来的,为了在大山里建一个女孩的“梦工厂”,她倾其所有,没有建校资金,张桂梅校长四处借钱,八方“化缘”,风餐露宿,不顾他人的白眼和误会,压力与疾病压垮了她的身体,但没有磨灭她的意志与斗志,反而更加坚定了她想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信念。经过6年的努力,2008年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建成,点亮了大山女孩梦想,这里成为她们梦开始的地方。

致敬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不懈精神。“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总有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张桂梅校长虽然病魔缠身,但她始终把学生的成长进步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为了“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这个信念,从不言弃、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当闹钟,用特有的铃声“姑娘们哎,该起床了哟……”唤醒学子们一天的精气神,深夜查房确保众人熟睡后才可入睡,她成为学校里起最早、睡最晚的“擎灯人”,13年坚持陪考,为高考学子加油打气,圆了1800多名女孩的大学梦,改变了她们命运。

致敬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这是张桂梅校长说的话。只有无私才能无畏,只有无畏才能无悔,只有无限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才能无限燃烧自己的生命去践行信仰。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静下心来做事,沉下心来育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让贫困女孩昂首走出大山。张桂梅校长面对记者“您要付出什么”的提问时,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近乎哽咽着说,“我几乎付出的是生命。”这是多纯粹的信念才让人有如此情怀,用尽一生干好一件事。

致敬她“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的匠心精神。“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师者,人之模范也。***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张桂梅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在于自内而外的完全奉献,她以情感人,以身作则,成为师生们理想、信念和道德的表率,她带领“苦孩子”们努力奋斗,把“苦日子”过成充满希望的“甜未来”,她燃烧最好的年华,点燃希望的灯,倾尽毕生换来莘莘学子的成就。

年轻干部须拜“三师”以成德业

***总书记在2021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今年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值此之际,年轻干部应当秉承“天地万物皆吾师”的求学心态,以历史为师、以人民为师、以基层为师,坚定理想信念,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拜历史为师,走稳“文化自信、文脉相传、文明复兴”的赴今赶考之路。***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泱泱华夏五千年,悠悠长河耀星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到“全面从严治党”,从“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到“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刻认识和把握历史内在规律和前进方向,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年轻干部应当学习、传承和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既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拜人民为师,书写“俯身向下、虚心向上、家国向前”的青春答卷。***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只有贴近群众,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年轻干部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多走乡间小道,多进农家小院,多结“草鞋亲戚”,不能以“客套寒暄”代替“求教问策”,要真真切切和人民群众坐下来聊聊家常谈谈心,认真倾听、耐心疏导,把“进不进得了群众家的门”“吃不吃得上群众家的饭”“能不能得到群众的点赞”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稳扎稳打练好为民服务的基本功。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将人民群众的大事小情放在心上、攥在手里、行在脚下,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拜基层为师,擘画“村村优美、家家富裕、人人幸福”的乡村振兴新蓝图。***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年轻干部需珍惜在基层锻炼的机会,把基层作为锤炼意志、增长才干的“练兵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力推广和创新“千万工程”“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等先进案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和村民自治机制的基础作用,从“带着问题下去,揣着答案回来”的“小学生”逐渐成长为“带着经验下去,拎着成果回来”的“研究生”,在急事难事中长本事、在磨练历练中变老练,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点上发力”让干部考察见“庐山真面目”

***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组织部门要聚焦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这一重点难点问题,“点上发力”让干部考察见“庐山真面目”,力求把干部政治素质考准考实,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

立足政治素养“基准点”,多方研判看透干部内里。找准“基准点”,围绕政治观念、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站位、政治作风等,细化制定政治素质考察内容,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提供衡量标尺。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一线,“面对面”识别干部忠诚定力,现场了解干部担当能力,让考察工作更加具体、更加实在。挖准信息,会同纪检监察、巡察、信访等部门,织密联审把关责任体系,定期组织联席会议,汇总巡视巡察、专项督查反馈意见,加强分析研判,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了解干部政治表现。瞄准日常,把党建述职评议、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情况,作为衡量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依据,由党委(党组)作出政治鉴定,由支部提出结论意见,为考实评准干部的政治素质,提供详实精准的第一手材料。

聚焦考察方式“创新点”,多措并举照见干部素养。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通过政治家访、干部自评、问卷调查、考核纪实等方式,采集干部政治表现的具体事例,深入了解干部的履职情况和干部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情况,重点向所在社区、党组织延伸听取意见,广泛掌握“八小时”内外行为表现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创新实施政策理论测试,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动态储备政治素质试题,组织干部参加线上政策理论测试,测试结果同步上传系统终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即时记录,有效提升考察的客观性、实效性。创新建立政治素质档案,将干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任职考察、奖惩等日常表现、作风表现全程纪实,及时存入干部政治素质档案,用数据和事例对干部作出精准评价,为干部画好“政治像”。

紧扣结果运用“落脚点”,多向核查分辨干部成色。将政治素质考察结果纳入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全链条。对政策理论不够扎实、学用结合不够紧密的干部重点练,加大政策理论培训力度,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融会贯通。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严格管,及时约谈提醒,严防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对发现领导干部出现或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认定意见和建议措施,确保存在问题早处置、早预防。对政治表现不合格的干部严把关,坚决予以“一票否决”,一时难以认定的,暂缓提拔任用,切实杜绝政治隐患。对政治素质好、敢担当、干实事的干部大胆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积极宣传先进事例,通过能上能下,努力营造见贤思齐、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贤能”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舍”中来

近日,《党建研究》发布了***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蔡奇、李干杰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全文讲话内容,***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蔡奇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几个“坚决不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坚决不用不敢担当、不愿负责、关键时刻临阵退缩的人”。各级党组织务必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以“舍”为“得”,培养一批有担当、肯负责、能冲阵的青年干部队伍,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舍”去被动懒惰,在“学”上走在前,跑好“第一棒”,于勤学苦练中“得”国之大者的勇于担当。***总书记指出:“干部队伍要加强能力提升,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干部队伍建设务必要在“学”上走在前,“舍”去被动懒惰,苦练内功攀“高度”,领会党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用心打造干部队伍的“磁场”让年轻干部养成勤奋学习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奋斗姿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架构、提高专业水准,蓄积“滴水穿石”的力量,做勇于担当的国之大者。年轻干部更要以理想为舵,把牢青春航向,以时代为帆,砥砺青春前行;以奋斗为桨,释放青春活力,在新时代征程下以梦为马、笃行不怠、勤学苦练,真正成为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时代“大先生”。

“舍”去履常蹈故,在“新”上动脑筋,干好“第一任”,于别出机杼中“得”千淘万漉的恪尽职守。“青年之于国家,之于民族”,年轻干部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新时代的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正在书写精彩的青春故事。新时代、新征程,每个时代都有那么一批人接续奋斗,传承革命前辈的精神,始终践行“赶考精神”奋斗在路上,毋庸置疑这是年轻干部肩上的责任,也是国家赋予的使命。新时代年轻干部被评为“E时代”,乘着数字东风缓缓而来,被时代之“新”而造就。以“最美年轻干部”为榜样,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一定能在新时代新征程唱响更加精彩的青春之歌。此外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也务必要发挥自身特性,在谋划发展蓝图时秉持“求新”的理念,“舍”去履常蹈故,做“下水游泳”的实干家,千淘万漉地为产业转型升级、新发展格局构建贡献属于时代的一剂最佳“良方”。

“舍”去坐而论道,在“研”上求实效,争创“第一流”,于身体力行中“得”踔厉奋发的敢为人先。“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一批又一批年轻干部,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姿态奋斗在先,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那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都源自向下扎根的坚守。年轻干部身上展现的朝气与活力,折射的正是这个伟大时代昂扬向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青年向上,时代向前,伟大时代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滋养和广阔空间,广大青年干部努力拼搏、奋勇争先,在国家发展的征程上“舍”去坐而论道的“空谈”,以敢为人先的姿态在“研”上求实效,基层这片“责任田”要“高产”,更要“优产”,立足特色实际、符合实情,坚决杜绝大干快上的形式主义,对照施工图和节点表,按要求落实、按节点推进,锚定目标久久为功,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推动实现各项工作整体跃升,为时代发展进步注入了强大青春动力。青年干部以奋勇争先的身姿与伟大时代“双向奔赴”,必将进一步汇聚起推动时代前行的磅礴伟力。

“行之有向”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是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夯实党的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保证。各地区要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选准路径,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锚定“信念之向”,破解“不想发展”的难题。***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基层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和主导作用,在充分认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利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经营创收,实现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开启“党建引领、组织唱戏、土地生金、合作共赢”的乡村振兴新征程。要加大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实行整体推进,统筹规划、通盘考虑。要强化责任机制,设定量化任务,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分别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的重要内容。

民心所向锚定“致富之向”,破解“不愿发展”的难题。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各项权益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所在,把农民组织起来寻求发展,激发其内生动力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在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亟需转型,乡村振兴加速推进的基础上,如何让靠农增收成为民心所想,让振兴农业成为民心所向,成为基层党组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基层党组织要破除他们对于发展集体经济的疑虑,阐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群众增收创收的优势、国家的扶持政策、未来的国家经济动向等等。要通过激励机制和合理的分配制度,探索建立村干部奖励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机制,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推动乡村振兴。通过规划引领、典型带动、政策扶持,激发小户做大、大户做强的热情,坚定向农业要发展的信心。

开拓创新锚定“振兴之向”,破解“不会发展”的难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理清思路、选准路径是关键。集体经济强村,基本实现现代农业、工业、休闲农业多渠道发展,为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要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自身村庄特点、资源等因素,按照低风险、收益稳定的原则选择发展模式。除学习实践当地先进经验的同时借鉴其他地区好的发展模式。要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等,精准选派组织书记参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设专题课程培训,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体经济发展先进地区学经验、找差距、拓思路,稳步提升村干部整体能力素质。要盘活开发闲置资源、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创新资本运作、发展农村电商、建立劳务合作社、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等,充分发挥其、思路活、资源多的优势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翱翔“数字长空”奔向“复兴赛道”

近日,*******向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贺信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时代大势浩浩荡荡,数字浪潮席卷全球。建设“数字中国”,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嘱托、善作善为,抢占风口、抢抓机遇,争当“数字中国”建设的探路者和先行者,助力数字中国“直击长空,引领未来”,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强大引擎。

校准“万山磅礴看主峰”的“数字航标”,变“东奔西撞”为“直上云霄”。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从“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到“发展数字经济”,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从“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到“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数字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重要论断,为数字中国建设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引领数字中国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新台阶。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把牢党的领导这个“方向盘”,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提高站位、明确方向、扛起责任,确保“数字中国”建设不偏航,稳扎稳打、行稳致远。

激活“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数字动能”,变“蜗行牛步”为“蹑影追风”。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刻演变,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速,智能产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极大改变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移动支付到自动驾驶,从北斗组网到5G引领,从共享经济到直播带货……这些都是我国数字领域创新驱动的结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员干部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动摒弃保守僵化思维,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善于用“新办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数字技术“触角”向政务服务、教育医疗、城市治理、智慧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等全链条延伸,不断拓宽数字技术应用新场景,让“数字粮仓”变为“发展动能”。

夯实“万物互联一点通”的“数字基座”,变“一路追跑”到“全面领跑”。鼓点阵阵,催人奋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建设“数字中国”同样如此,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摒弃“等靠要”思想。党员干部要以“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勇争先,深入洞悉“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与势”,争当“数字中国”建设“先行官”,逐梦数字“新蓝海”,敢于“吃螃蟹”“啃硬骨头”,努力蹚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进阶之路”。要善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将“数字中国”建设与“国家所需、地方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数字之花”璀璨绽放,实现从“追跑”到“领跑”的伟大跨越。

锤“实”敲“响”乡村振兴之“鼓”

近期,***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资源禀赋,培育发展新增长极。”青年干部当以“行则将至”的决心和“做则必成”的信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第一线”,在保民生、兴产业、促发展上下功夫,敲响鼓、落实锤,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敲响“民生鼓”,以“舍我其谁挑重担”的“干劲儿”,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推进乡村振兴要靠实干。90后驻村干部晁宁扎根深度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与村民同吃同住,帮助贫困村实施产业帮扶、危房改造,修建智能温室、文化广场,在他的推动下,村村通硬化路,家家住砖瓦房、户户用上自来水,乡村旧貌换新颜。青年干部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生力军,更应鼓足“干劲儿”,挺膺担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青年干部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俯下身子、扎根乡村、融入群众,说“乡土话”、沾“泥土味”,与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看民生、听民意、体民情、解民忧,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建设得更加宜居宜业,在乡村振兴中再建新功。

敲响“发展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打造富民强村“新图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既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一举而竟全功,只有“绵绵用力”,方能“见功见效”。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赤溪村几任干部接续奋斗,10年“输血式”就地扶贫,10年“换血式”搬迁求变,10年“造血式”“旅游+产业”寻富,实现从“中国扶贫第一村”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华丽蝶变。青年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更应鼓足“韧劲儿”,久久为功。要时刻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胸怀“国之大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着力点”,做好“土特产”文章,铆钉目标“下真功”“使真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强乡村事业发展新活力。

敲响“改革鼓”,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儿”,书写产业融合“新篇章”。“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乡村振兴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要有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创新创先”精神。小岗村18颗红手印按出一道改革惊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创新实践到“三变改革、三产融合”的积极探索,小岗村秉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通过改革趋动、创新赋能,打造出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小岗样板”。青年干部朝气蓬勃、勇毅果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应鼓足“闯劲儿”,勇蹚新路。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青年干部要有“乘风破浪心不惧”的气魄,秉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支撑,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延伸和拓展乡村产业链条,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在闯关破障、攻坚克难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从一言一行感悟“民重千钧”

近日,***总书记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前往农田、村街察看水稻、房屋受灾受损情况,并走进村民家中看望慰问,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战胜困难,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书记质朴的期盼,道出了心中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欲事立,须是心立”,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时时想着人民、事事放心不下人民,永远心怀“国之大者”,做到使命初心、须臾不忘。

要时刻保持“等不起”的紧迫感,时不我待。在福建宁德,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在浙江,无论狂风暴雨他都担当在一线;担任党的总书记,从黄土地到黑土地、从小巷大厦到深山草原、从黄土高坡到长江两岸,足迹遍布四海神州……***总书记用他的脚步深刻注解自己矢志不渝、躬身为民的赤子情怀。“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在党的坚强带领下,我们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达小康,迈过一道道“鸿沟”、跨过一座座“高山”。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党员干部要永远铭记“行百里者半九十,致胜利者积跬步”的道理,新时代新征程上还有更多的“雪山”“草地”和“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去跨越、去征服,要勇当时代“弄潮儿”,面对困难“挺在先”“冲在前”“做先锋”,做好人民群众的“拓荒牛”。

要时刻保持“慢不得”的危机感,不进则退。“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务必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巡查值守,紧盯防汛重点部位,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总书记在防汛关键时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防患未然、冲锋在前。“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本领恐慌”,对照党风、党性、党纪的一系列要求,敢于拿起“手术刀”进行自我革命,积极找差距、查根源、明举措。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面对“热锅”“烫芋”要敢于出击、主动破局,拿出“逢敌必亮剑”的精神去攻坚克难,注重在工作中举一反三,从而练就“十指弹钢琴”的能力。对待批评声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以他人为评价为镜细思深想、检视自己,不断增益其所不能。

要时刻保持“坐不住”的责任感,责无旁贷。“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朴实的对话展现了***总书记对群众“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时刻放不下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不下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放不下每一件利民惠民之事。日常生活中遇到群众诉求要主动“站出来”,亮出党员身份、彰显党员担当、诠释党员色彩,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闻;民有所呼,我有所为”。要把对党忠诚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做;应该担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通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感染带动身边人从而形成良好风气,真正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

读懂“时时放心不下”背后的滚烫“心”

近日,***总书记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详细了解村民家里受灾和生活保障情况。这背后深深饱含着***总书记对人民群众念兹在兹的伟大情怀。新时代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生力军”,当胸怀梦想,脚踏实地,认真读懂“时时放心不下”背后的滚烫“初心”“恒心”“决心”,争做全心为民的“知心员”“贴心员”“暖心员”。

读懂为民初心,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知心员”。2023年7月7日,***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常言道:“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对待人民群众要忠诚而热爱,了解人民群众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吹吹空调”看看报,“拍拍脑袋”做决策,这样只会让我们党陷入脱离群众的真空状态,甚至影响我们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党员干部要敢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知心员”,始终保持为民初心,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做到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基层、心入基层、扎根基层,真正了解群众吃住好不好、米缸满不满、腰包鼓不鼓,切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读懂为民恒心,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贴心员”。2023年7月27日,***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四川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要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科学救灾,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亘古不变,只有坚持人民至上,让人民群众真正站稳“C”位,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才有希望,中国式现代化才会走得通、行得稳。党员干部要善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贴心员”,始终保持为民恒心,甘于拜人民为师,敢于向人民交心,勇于为人民请愿,不嫌板凳矮,不怕板凳硬,耐心倾听群众呼声,充分汇集群众智慧,用人民群众最能接受的方式走进群众心、办好群众事,真正摸清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让党和人民能够“事事放心得下”。

读懂为民决心,做“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暖心员”。2023年8月30日,***总书记对四川凉山州金阳县山洪灾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搜寻失联人员,妥善做好家属安抚等善后工作;国务院要派出工作组,全面开展调查,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排查问题,压实各方责任,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靠得就是坚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要勇做“但愿苍生俱保暖”的“暖心员”,始终保持为民决心,时常叩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民生“三问”,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家园恢复重建“进行时”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赢。9月7日,***总书记赴黑龙江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实地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重建美好家园,是受灾群众最迫切最期盼的事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在灾后恢复重建“进行时”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慎终如始、攻坚克难,让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日子越过越红火。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担当,实现“党心”暖“民心”。灾后恢复重建,不只是基础设施的重建,也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的重建。***总书记在慰问时说,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就要做到,今后党和政府还会关心支持大家。受灾群众坚定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党员干部是群众重拾信心的“主心骨”。在群众家园受毁、心灵受创的特殊时期,党员干部要坚定“人民至上”的立场,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闻汛而动”,做好群众的“领头雁”“顶梁柱”。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讲究分工又强调合作,组织安置好受灾群众,宣讲好党的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用朴实温馨的话语、实实在在的行动,以“党心”暖“民心”凝聚起党群连心、重建家园的最大合力。

以“察实情、问冷暖、听民声”的行动,落实“对症”解“民情”。作出科学合理的灾后恢复重建决策,需要大量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对受灾情况、群众生活情况的掌握越是全面,越能够提高灾后恢复重建的效率。在每一次的重大洪灾后,***总书记都牵挂着灾区的群众,多次考察走访受灾地方,掌握灾后群众和恢复重建情况。群众房屋受损、农田受浸、道路塌方、水电设施损毁等,都是灾后恢复重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党员干部要走出去、沉下去,第一时间“脱鞋下田”“蹚水入户”,直奔一线、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建立灾情账单、问题清单,因人、因地、因时、因情制定解决方案,切实拿出高效重建、降低损失的实招硬招,不能“病急乱投医”,也不能“一个方子看所有的病”。

以“慎终如始”的态度,践行“复盘”补“短板”。灾后恢复重建是一次重生,更是一次提升。***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抗洪救灾中,泄洪排涝、应急抢险、群众转移安置等,都是容易暴露问题的重点环节,也是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着力点。秋季仍是台风灾害的高发期,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要认真“复盘”,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采取有力措施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坚持系统观念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指挥决策、应急处置的能力水平。其他地区也要秉持“他人生病我们吃药”的原则,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底线思维立足长远,提高防灾意识、做好应急预案,确保事前防范有力有效。

解锁“公开课”中的“幸福密码”

近日,系列长图解《总书记“公开课”》以图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对“以学促干”作出进一步阐述。党员干部要从实际出发,行千里、阅万人,切实走好群众路线,践行使命担当,积极贯彻落实,用“循道而行,功成事遂”的干事精神,以学促干破解亿万中国人的幸福密码。

以人民视角解码“政绩”之锁,走好群众路线。“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党员干部想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哗众取宠、投机取巧的政绩观都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可。首先要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和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身临其境”实地了解民情民意,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掌握社情民意,找出问题的症结和根源。要积极倾听和采纳群众的“牢骚”与“吐槽”,鼓励群众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通过民意调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群众的期望和关注点,将群众的意见纳入政策的决策和执行过程。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民生问题,党员干部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尤其是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领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人民幸福指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帮助。

以恪尽职守解码“担当”之锁,敢于干事创业。“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员干部想要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就应树立明确的使命和责任,提高自我约束能力,高标准要求自己。首先要明确个人的使命和责任,深刻理解自己在干事创业中的“角色”和“影响力”。将自己的行动与对组织、社会和人民的责任相连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决策对群众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激发起履行责任的动力。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确保符合职责和道德标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扯皮”“不耍滑”,按期完成任务,尽力做到最好。要积极主动承担工作中的责任和挑战,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干事理念。不退缩于困难和压力,不满足于现状,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己任,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领导才能,为干事创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真抓实干解码“落实”之锁,踩实脚下道路。“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实”,党员干部想要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就应制定具体计划,加强组织协调,注重细节执行,形成狠抓落实的前进动力。首先要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将大的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具体落实措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要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协同工作顺利进行。真抓实干需要追求卓越,注重细节的执行。“天下大事,必作于易;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关注工作中的细节问题,确保每个环节的流程和质量都得到把控,每个环节的执行和落实都做到位。只有从细节抓起,才能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策落地带来的变化和实惠,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九天揽月“传薪火”奋楫扬帆“正当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费俊龙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邓清明、张陆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航天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厚植“强国有我”担当情怀,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奋斗足迹。

胸怀壮志、追梦而行,以“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使命赓续航天精神。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正是一代代航天人秉持着拳拳赤子之心,“手可摘星辰”才得以实现。如今,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以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同志为代表的时代先锋展现了航天人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的磅礴精神。党员干部要常炼理想信念,勇于在难事急事、“烫手山芋”中丰满羽翼,经受住吃劲岗位、重要任务的磨练捶打,乐于把急难险重工作中“问题挫折”当成矢志奋进道路上的“经验存折”。要牢记初心使命,以“初心如磐不松劲”的坚定信仰、以“壮心上下勇求索”的坚毅执着,胸怀壮志、追梦而行,在新时代的“大熔炉”中锤炼意志品质、练就过硬本领,实现“化茧成蝶”的蜕变。

严慎细实、精益求精,以“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赓续航天精神。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神舟十五号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解放军指导员的智慧和心血,从每一颗螺丝钉到每一个焊接缝,从每一项数据到每一次试验,航天人始终秉承“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党员干部要凡事“严”字当头,严格遵守工作规范,严格执行工作程序,不越“雷池”,不乱“章法”。要“慎”字发力,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风险意识,努力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要“细”字用心,做到“事前精心谋划、事中执行到位、事后精细反馈”,善于发现问题,提高工作成效。要“实”字落地,严格以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坚决不触碰弄虚作假红线。以“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品质,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努力,成长成为精雕细琢的“能工巧匠”。

无私奉献、热血奋斗,以“千万人吾往矣”的磐石信念赓续航天精神。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载人航天工程作为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跨世纪工程,自实施以来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十万人参与其中。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功名利禄,为的是一次次地奔赴星辰大海,让五星红旗在苍穹绽放出绚丽的中国红。胜非其难,持之者难也。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在实践中熔炼,在干事创业中磨练,时刻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沉下心来、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认真做好群众工作。要铆足“放使干霄战风雨”的斗争意识,强化顽强的斗争精神,提升高超的斗争本领,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主动投身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攻坚克难的最前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奔赴火热实践的第一线。

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费俊龙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邓清明、张陆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同志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献身崇高事业的时代先锋,是探索宇宙、筑梦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标兵模范。

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信自强、同心同德,奋发有为、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带头自觉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把个人奋斗融入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洪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书写大我人生。特别是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胸怀大局、志存高远,把人生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之以恒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矢志不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本职工作。

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从行动上勤学苦练、锤炼本领。过硬的本领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正成为推动新时代党的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带头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激发见贤思齐的正能量、焕发自信自强的精气神,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以及“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钻研精湛业务,练就过硬本领,迅速成长为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接续奋斗、挺膺担当,奋发有为、奋勇前进,为成就出彩人生、创造不凡业绩打下坚实基础。

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从履职上勇攀高峰、再立新功。放眼当今世界,无论是综合国力竞争,还是航天科技领域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带头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报效祖国,在平凡岗位上用智慧和汗水创造非凡的业绩,凭借会干事、干成事的硬核本领贡献自己力量,凝聚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勇毅前行、攻坚克难、建功立业的磅礴力量。常言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新时代新征程正是广大党员、干部、人才放飞自我、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源源不断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再立新功。

致敬张玉滚:三月成一红烛影滚滚流光照大山

“我愿意做一轮明月,守望这片希望之花,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张玉滚老师就这样将二十二载流光倾泻于大山,以三重身份托举着这里的孩子们完成学业,走出更好的人生路。他是微弱的一粒红烛,也是天边的皎皎明月,洒下无边的月光。

初心终不忘,明净月光照出仁师二十二载执教鞭。2001年,一名中专毕业生留在了伏牛山深处的黑虎庙村。从此,黑虎庙小学铛铛的上课铃声在大山中响了二十二年。这二十二年来,张玉滚经历了大山狂暴的风雨,经受了外人“脑子生锈了”的议论,承受了意外失女的悲痛,禁受了喧闹繁华的诱惑,他曾犹豫是否要坚持,也曾彷徨选择是否正确,但终究不忘初心,为了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基层干部要致敬张玉滚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精神,张玉滚不忘学生,基层干部更要不忘人民,宗旨意识要牢固树立,更要不断践行,下乡下村下田地,问饱问暖问甘苦,要奔走在田间地头,更要奔走在群众心头。

温暖如春晖,明煦月光照出亲师身心衣食皆关爱。他不仅是全科教师,更是全能老师。大山的学生们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张玉滚对他们倍加关怀。来上学吃不好饭,他就牵头修建食堂,还劝说家中的经济顶梁柱放弃在外工作回山做饭,即使妻子在一次轧面时造成手指残疾,食堂的炊烟也依然袅袅升起。衣服、被褥破了,他就操起剪刀针线缝缝补补。上下学无人接送,他就经常义务接送学生。无法继续学业,他就在妻子的支持下用微薄的薪资资助,有300余名儿童受益。张玉滚是学生的师,也如学生的父。基层干部要致敬张玉滚无私奉献、无微不至的精神,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功绩观,大项目、大数字是功,小事务、小数字也是绩,只有受人民认可的才是真正的事业、真正的功绩。要不务虚名、只盯实务,扎扎实实干,真真细细做。

乘风破长浪,明睿月光照出智师开放创新解难题。黑虎庙小学远在大山,教师、教材、教具都有不足,可这些难关张玉滚一步步闯过。教师不够,他自学课程,身兼多科;教材没有,他用扁担挑来,摩托驼来;教具不足,他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同时创新教法,将乡土的游戏、自然的山水融入他的课堂。黑虎庙小学在大山里,可张玉滚走出去与山外名校“结对子”“手拉手”,还有计划地送学校老师们去知名本科院校深造,更是要结合学生实际与国家平台实现链接,争取在数字化教学上实现突破,让学生们能接触到更前沿的知识,开阔视野。张玉滚的创新与开放不仅是为他带的学生计,更是为整个黑虎庙小学的百年计。党员干部要致敬张玉滚开放创新、目光长远的精神,要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也要守正创新,交流互鉴;要立足脚下,兢兢业业,也要放眼长远,观大势,谋全篇。

调查研究当练好三种“招式”

调查研究,是***总书记言传身教总结出的“传家宝”,也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广大年轻干部作为建功新时代的主力军,当提振精气神,激发新活力,苦练三种“招式”,稳扎稳打,厚积薄发,攻破基层难题,助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舞好“蝴蝶穿花式”,“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只有亲自察看、亲身体验,才能让调研本质“去伪存真”。乡里有句俗语:“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复制粘贴”,更找不到“通用模板”。只有身到、眼到,才能心到、情到。***总书记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始终不忘百年大党的优良传统,时刻保持亲力亲为的行事风格,将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广大年轻干部要学会摆脱“书生气”,沾染“泥土香”,如蝴蝶穿花般“身临其境”“置身其中”,在最艰苦的地方看基层,在最一线的地方找方法,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在走家串户中了解基层,在家长里短中掌握实情,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拓眼界、长才干、增经验,在基层的“无字之书”上书写青春的绚烂。

摆好“狮子搏兔招”,“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只有全力以赴、破旧立新,才能让调研成果“济人利物”。重庆方言中有一个词,叫做“逗硬”,意思是求真务实、不徇私情,敢动真格、敢破敢立、敢闯敢试。部分“老油条”式干部懒政怠政,下村入户时“拍照打卡”便打道回府,将陈旧数据修改一二便交差了事,将往年资料删删减减便完成任务,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没有破旧立新的魄力,更缺乏从头再来的勇气。***总书记在河北正定调研期间,时常不打招呼、不让人事前准备,为的就是摸真情况、看真现象、听真反映,才能找到群众最真实的“急难愁盼”的“真办法”。广大年轻干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调研时逗硬落实、逗硬执行,不留死角、不走过场,要拿出“真家伙”、显出真本领、问出真情况、挖出真心话、总结真实情,为人民群众真办事、办真事。

练好“燕子回旋功”,“文以载道,以用为贵”,只有融会贯通、“调”以致用,才能让调研实效“行稳致远”。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研究是认识问题的关键,***总书记在《之江新语》的第一篇内容便提到,要在调研工作时把握“深、实、细、准、效”五字诀,而最后一步,便是要“见成效”。调研结果凝聚了调研人员的心血与汗水,汇聚了人民群众的渴求与期盼,是基层一线最真实的情况、最亟待解决的难题的结晶。广大年轻干部要做好“后半篇文章”,切忌“一调了之”、虎头蛇尾,要深刻认识到抓调研成果转化就是抓落实,列出“问题清单”、划清“责任清单”、明确“履职清单”,立说立行,靶向研究,逐一突破,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硬招实招。

“吹响”基层治理之“哨”

***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一些地区创立的“基层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便是其中一项有益探索。然而吹好基层治理之“哨”并不简单,既要吹得“准”,还要吹得“响”,更要吹得“久”。

“吹哨”要准,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确保需求和服务“精准衔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基层中有千家万户,居民的问题和需求各有不同,准确“吹哨”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问题。社区可联合企业开发“吹哨报到”微信小程序,党员端可个性化设置自身专长或兴趣,群众线上“点单”发布困难和需求,程序通过大数据自动匹配将“哨单”定向推送给党员,实现群众需求和党员能力的精准对接。未来,还应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力量,将民有所呼的“哨”吹得更准、更得民心、更解民困。

“吹哨”要响,做到以哨为令,落地有声,确保问题和困难“闻哨而解”。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有许多“老大难”“硬骨头”问题,考验着党员的责任担当和个人能力。“吹哨”要响要求党员干部敢于直面问题,带起头、冲在前、办实事、解难题,提高基层治理实效。以哨为令要求党员干部在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时,立即并果断地采取解决办法,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做到群众有所“呼”、我们有所“应”,群众有“需求”、我们有“行动”。在基层工作中,弯下腰,沉下身,与百姓心贴心,在推心置腹中知晓民意,对群众的热切期盼和意见建议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解决他们的烦心事、盼望事,为基层发展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吹哨”要久,做到常抓不懈,持久发力,确保决心和行动“久久为功”。基层吹哨,党员干部要做到持久发力、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人民群众无小事,对待人民群众一定要有耐心,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能产生畏难情绪,一定要做到事事回应,合理诉求尽快解决,不合理的诉求要耐心解释,只有坚持以一颗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心,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才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同时让广大党员常态化融入基层,在基层治理中充当坚实力量,建立长效机制,实行考核激励和督察落实并行,倒逼党员干部的工作质量,提升为民服务效果,以此让基层治理的“哨声”绵绵不绝、经久嘹亮。

“有脚阳春”方显为民情怀

9月7日上午,***总书记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详细了解当地受灾和村民生活保障情况,并鼓励大家重建家园。走到哪里,便将关怀送到哪里、将温暖带到哪里,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党员干部要追寻***总书记“有脚阳春”的精神境界,涵养“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践行为民宗旨,用初心、真心、恒心,绘就人民满意的“幸福图卷”。

不忘“但愿苍生皆饱暖”的滚烫初心,用真情回应民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站稳人民立场。2016年5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曾来到遭受过特大洪灾的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看到村民们住上了新房子,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总书记说,“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就要做到,今后党和政府还会关心支持大家。”“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衣食住行、上学就业、看病养老……只要是牵涉群众的利益桩桩“小事”都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头等大事,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用春风化雨的措施、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做排忧解难的好事,用自己“辛勤满格”换取群众的“幸福满格”。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涵养为民情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谋利民之策、献安民之计、行惠民之举,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诚真心,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处处关心关切”的主动性走好群众路线。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群众之事无小事,一举一动显真心,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体现在作风上,检验在实干上。走好群众路线,落实惠民实事,不是对着电话“嘘寒问暖”,也不是根据工作材料“调查研究”,而是要在“沾一身泥”“出几身汗”“掉几斤肉”的过程中把“作业”写进群众的心坎上。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走一走田间地头,聊一聊家长里短,弄清楚群众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用好调查研究方法,立足职责职能,设身处地解决群众难事急事,以“事事关心”确保群众“时时放心”。

砥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毅恒心,用实干彰显担当,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践行为民宗旨。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第一站选在信访大县浦江,与相关同志共计接访群众436批667人次,当场解决问题91个。这既体现出敞开大门、放下身子,坦诚面对各种困难的开放自信,也体现出“一竿子插到底”,将问题解决到位、好事落实到位的足够决心。深入践行为民宗旨,就是把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真正发现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让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民办实事重在办事、成于务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刽开顽石方知玉”的实干导向,强化“提了哪壶开哪壶”的担当精神,增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答卷意识,扑下身子“答题解题”。要在克难攻坚中练就善作善成的“铁肩膀”“硬本事”,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做到以奋斗姿态干事创业,以真抓实干凝心聚力,努力推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从“致信勉励”中体悟教育家精神

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谨遵***总书记的教诲,以教育家为榜样,弘扬教育家精神,从致信勉励中深刻体悟教育家情系家国、甘于奉献的“立德”精神、积极探索、独树一帜的“立言”精神和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立功”精神,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致信勉励”中,体悟教育家情系家国、甘于奉献的“立德”精神,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大先生”。我们深知,教育之德关乎社会发展,影响国运兴衰、民族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征途中,要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实现“教育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离不开牢记使命、甘于奉献的教育家和教育家型教师。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无疆大爱”,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以“四有三者”好老师标准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传道受业解惑,以“俯首甘为孺子牛”姿态躬耕讲坛育时代新人,以“厚德载物”宽容博爱培国之“栋梁重器”,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涵养高尚师德、提升育人本领,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家国未来为追求,带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从“致信勉励”中,体悟教育家积极探索、独树一帜的“立言”精神,做蒙以养正、启智润心的“引路人”。***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强校品质、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卓越的教育思想和厚实理论的引领尤为重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树立科学的新时代教育观,尊重教育规律,带头弘扬优秀教育传统,用“教育家”精神来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紧扣“时代之需”,倡导“以人为本”,致力“上下求索”,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主流价值涵育人。要厚植教育情怀,在“笔耕不辍”中理清思路,在“钟情翰墨”中深掘特色,在“润物无声”中培根铸魂,在“淡泊名利”中独善其身,在“兼容并蓄”中博采众长,在“求同存异”中凝聚共识,真正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学识魅力启智润心,在严谨治学中因材施教、乐教爱生、坚定自信,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绝不辜负“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从“致信勉励”中,体悟教育家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立功”精神,做理论深厚、技艺精湛的“领头雁”。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高层次、全方位的新要求,除了掌握必备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与时俱进、求是创新、积极进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等,其教育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发扬“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摒弃过时的教育观念、落后的教学手段、老套的授课模式,积极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独思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教育家”态度对待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守正创新、敢为人先、率先垂范,在改革发展中推陈出新,在敬业乐教中锤炼本领,在躬耕教坛中精湛技艺,在潜心攻关上开拓创新,坚持把论文写在实践中,把科研用在生产实践中,以改革强动力,以创新激活力,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推动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强国添砖加瓦、添光增彩。

读懂“黑龙江之行”的心心念念

秋高气爽云飘逸,麦田鎏金香两岸。近日,***总书记来到黑龙江考察,进林区、察生态,进村庄、访民情,进高校、谋创新,听汇报、作指示,为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总书记“黑龙江之行”的殷殷关切,写实绿色发展、民生保障、创新引领“三篇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接续奋斗。

“生态美则文明兴”,从“漠河林场”到“大兴安岭”,“绿色理念”一路随行。在漠河林场自然林区,***总书记察看自然林生长态势和林下作物展示,强调“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决不能让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之功毁于一旦”。在大兴安岭村落调研时,***指出“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殷殷嘱托,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做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文章”,当好原生态风貌“守护人”,践行绿色理念、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共赴“绿色之约”。

“百姓富则国家安”,“北极村”到“龙王庙村”,“百姓冷暖”念兹在兹。在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总书记走进民宿小院,了解当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推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等情况,并开出强村富民良方:“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总书记察看水稻受灾和水毁房屋重建情况,要求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抓紧谋划,提前行动,把吃、喝、住、行、就业、教育、医疗防疫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大小事情考虑得更细致、更周全一些,不留一丝纰漏。一举一动,无不体现出***总书记人民至上、枝叶关情的爱民情怀。党员干部要筑牢宗旨意识,心怀人民幸福这个“国之大者”,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心想群众之所想、行群众之所嘱,将涉及群众安危冷暖的实事办好办细,让群众安心放心。

“勇创新则天地宽”,从“哈工大”到“自贸区”,“创新引领”意惹情牵。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总书记察看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勉励师生“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在黑龙江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对此,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强化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善于以“创新密匙”打开“问题之锁”,不断实现从“突围”到“领跑”的跨越。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近日,***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东北全面振兴,要加强党的领导,肩负光荣使命,把握重大机遇,凝心聚力、奋勇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新篇章、展现新作为。

加强党的领导,以新风正气振奋发展信心。***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要在总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有机链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融合,以主题教育的“澎湃动能”激荡事业发展“一池春水”。殷殷期许饱含深情,谆谆教导凝聚信心。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要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坚定的信念、昂扬的信心、笃实的行动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让气朗风清的干事创业氛围护航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

肩负光荣使命,以蓬勃动力作出更大贡献。船重千钧,掌舵一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多次到东北考察,对东北全方位振兴作出重大部署。此次座谈会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科研、产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如何破解矛盾、激发内生动力,锻长板、补短板,打造东北振兴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指明了方向。蓝图擘画,号角催征。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要贯彻落实党的XX大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部署,牢牢把握“安全”这一大国“基石”,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筑实安全“铜墙铁壁”。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大有可为,要知责担责、承任赴任,锚定目标任务、使命担当,以澎湃动力争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把握重大机遇,以高质量发展再创新佳绩。潮起风正劲,奋楫当争先。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改革创新是发展进步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总书记因地制宜指明了东北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等一系列实的举措,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点亮了“奋进灯塔”。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要牢牢把握重大机遇,立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三个“基点”,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手段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赋能增效,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让东北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重振雄风、再创佳绩。

勾勒“美美与共”的乡村画卷

***总书记在《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重要文章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逻辑,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肩负历史使命、勇挑责任重担,用实干和担当,勾勒出属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的“富春山居图”。

加快产业兴旺,带动致富增收,勾勒“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富美”画卷。党的XX大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只有促进产业振兴,才能持续吸引和凝聚资本、人才、文化、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产业振兴,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搭建城乡融合平台,让农民的钱袋子持续“鼓起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产业振兴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产业振兴也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需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坚持一锤接着一锤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需要以扎实苦干的“量变”期待乡村全面振兴的“质变”。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和谐共生,勾勒“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欧落晚沙”的“秀美”画卷。***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乡村拥有“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天然生态优势,以生态赋能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乡村的重要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重托,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探索生态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让绿色始终成为乡村发展的鲜明底色。要统筹乡村风貌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不搞“清一色”“大呼隆”式开发,尽量保留乡村独有特色,突出“乡土味”,保护“乡土情”,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摆脱乡村“脏乱差”印象,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诗情画意在乡村长久驻留。

倡树文明新风,坚持文化育人,勾勒“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和美”画卷。乡风淳朴,其乐融融。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走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之路,不仅需要坚强的物质保障,也需要强大的精神之力,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以文明新风托举乡村新面貌、新气象。要让文明思想“树起来”,大力弘扬绿色环保低碳的生产生活理念,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宣讲活动,用百姓身边事宣讲身边人,把文明的乡风吹进农民“心坎”上。要让文化产品“多起来”,科学保护和挖掘乡村特色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发展农耕体验、田园观光、研学教育等特色休闲农业,打造适合当地的文化产业品牌,让“两山”理论在乡村转变为生动的文化实践;要让榜样力量“立起来”,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作用,定期评比“星级”文明户,选树农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好家庭等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成风化俗,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遍乡村大地。

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六好”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9月9日在京召开。***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新征程上,广大教师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胸怀远大理想的呐喊,这是心有坚定信念的豪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民教师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只有真正树立了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持之以恒、踔厉奋发地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涵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师者从来以德为先。“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老师是阶梯,能让学生登高而望远;老师是航标,指引学生远航的方向。教师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三尺讲台上播撒知识、点亮未来,托举起中华民族“明天的太阳”。新时代的教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立足平凡、书写不凡,守教育初心、担筑梦使命,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道德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不断铸就新时代的师者荣光。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践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学高才能为人师,身正方可为世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备有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广大教师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专业成长。***总书记说,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必须涵养求是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创新的品质和宽广的视野,在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做出新贡献。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丰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学生世界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性格迥异,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体深入地了解,有真切的认识与体悟,倾听每一种声音,尊重每一个学生,读懂每一个孩子的心,方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志趣、不同资质、不同认知、不同能力等,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智慧育人,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目标。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赤诚“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用师爱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孩子们是一张张的白纸,其美好未来需要老师带领他们一起描绘,言传身教是带领孩子们实现人生理想的最佳途径。在教育之路上,教师要用仁爱之心,多给学生一些耐心,多给一些关爱,以仁爱之心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成为孩子的朋友;以仁爱之心彰显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孩子们的爱戴。教师对孩子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行动的教育过程。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秉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真理和塑造灵魂的重任,要具有“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广大教师要坚定履行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切实将知识传授与道德启示有机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把学生的全面成长放在心上,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展理论学习应“风物长宜放眼量”

“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理论学习后的一次实际应用中突然领悟到“此中真意”就像“子弹命中”的瞬间,是理论在实践中的“回响”,此时才完成了学习的“闭环”。开展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更是主题教育工作的题中要义。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为契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真学中深化认识、在真信中消化理论、在真用中转化力量,在真感受中完成理论学习的“闭环”。

带着“热情渴望”学,以学正风学出自信。***总书记曾指出,在渴于求知的同时,要善于学习,做到“善读”。开展主题教育务必坚持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学原文、悟原理,思想上的坚定离不开坚持不懈“自我管理”、实时更新的理论学习,保持理论清醒是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念和行动自觉的坚实基础。要主动改变“蜻蜓点水”的表面学习,以理论学习打头、以经受思想洗礼为开篇,全面学习、整体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知行合一做到融会贯通。要杜绝“浅尝辄止”的表演式学习,发扬“钉钉子精神”,感悟党的创新理论中的“此中真意”,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增加党性觉悟,更加自觉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

带着“赶考精神”学,深挖富矿研出心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不但能表面释义,还要能深悟其理。在理论学习中秉持“空杯心态”,不妨多追问自己:如何做到深学、悟透?不仅要认真研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著作原文,研讨难点、深奥的内容,共同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政治忠诚、明确奋斗方向,从深层次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还要在日常干事创业、履职实践的路上,积极将专业特长和理论学习成果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深入调查研究,多献务实之策,多做务实之举。

带着“务实作风”学,结合实际干出新篇。从***总书记“闯关夺隘”成长为“黄土地的儿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到回答外国政要时“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情表达,再到慰问老职工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暖心鼓励,简短的话语给予每个人前进的力量,也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从深层次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让主题教育成果走实走深走心,就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工作,让手头案边的工作件件落地、事事见效。理论学习的转化还要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把“书面语”转化为群众喜欢的“家常话”“知心话”,把“大道理”讲成有烟火气、人情味的“小故事”,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从而感染和带动更多的人凝聚思想共识。

“三把钥匙”解锁乡村产业“进阶密码”

近日,***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仅是东北全面振兴的优势所在,也是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身处乡村振兴一线,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现代化大农业的核心内涵,用好“资源整合”“经营创新”“科技赋能”三把钥匙,解锁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进阶密码”,持续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用好“资源整合”钥匙,推动乡村产业“串珠成链”。所谓“大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更蕴含着产业结构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农业是农村的“命根子”,也是广大农民的“专业课”,因此,发展乡村产业,首先要“立足优势,做强一产”,树立大食物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期下,充分挖掘山水林田湖海等资源,让“土特产”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钵钵”。比如,可以通过盘活闲置坑塘发展生态渔业,开垦荒山荒坡种植山地林果,利用林下环境培育食用菌菇等等。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也离不开产业链的延伸,只有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提高产业附加值,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这就要求我们紧抓城乡融合发展机遇,向三产融合要效益,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生态涵养、文化传承、休闲旅游、食物供给等多元功能,推动乡村产业连点成线、链式发展。

用活“经营创新”钥匙,促进乡村产业“增效提质”。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实施农垦体制改革,在坚持国有农场性质的基础上,推动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从而充分调动农场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力。这启示我们,要不断创新乡村产业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创新乡村产业经营管理体制,关键在于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既要加强本土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又要为“归雁”“鸿雁”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引导其深度参与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在乡村产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中,要特别处理好“急”与“缓”、“收”与“放”、“实”与“虚”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不违背基本政策制度的前提下,以实体化运行为导向,确保新型经营主体真正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和村集体增收的“金靠山”。

用实“科技赋能”钥匙,引领乡村产业“迭代升级”。***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升,2022年已达到60%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其中,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让“高大上”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接地气”,如何打通“科技赋能”的最后一公里,就成为基层干部应当着重关心的问题。一方面,要搭建科技创新成果的示范转化平台,积极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同科研单位的合作,发挥基层直接接触生产实际的优势,通过引入试验示范项目、建设“科技小院”、设立专家服务岗等途径,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加快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探索实施“订单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对科技创新的“负反馈”作用,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卡脖子”科技难题,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购买科技服务,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加速器”作用。

从“黑龙江之行”中领悟三组“关键词”

近日,***总书记来到黑龙江考察,进林区、察生态,进村庄、访民情,进高校、谋创新,听汇报、作指示,为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党员干部要从“黑龙江之行”中领悟绿色发展、人民至上、科技创新这三组“关键词”,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从“黑龙江之行”中领悟“绿色发展”关键词,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坚持生态优先。生态兴,则国家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思路和举措。无论是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还是从“生态文明建设”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亦或是从“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态建设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主题教育中积蓄“绿水青山”气力,在以学促干中凝聚“绿水青山”力量,不断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真正把生态文明意识贯穿进日常的行动中,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断努力。

从“黑龙江之行”中领悟“人民至上”关键词,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坚持勤政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2023年9月7日,***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我一直牵挂受灾群众,尚志市这次受灾较为严重,看到灾后恢复重建快速顺利,乡亲们生活有了着落、生产有了保障,心里很踏实。”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亘古不变,只有坚持人民至上,让人民群众真正站稳“C”位,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才有希望,中国式现代化才会走得通、行得稳。党员干部要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以百姓心为心,心中装着百姓,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至上的理念刻印在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从“黑龙江之行”中领悟“科技创新”关键词,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坚持自立自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无论是2022年8月“东北之行”中,总书记到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了解高新科技发展、核心技术攻关等情况;还是这次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科技创新。”党和国家始终把“科技创新”视之为“国之大者”,全力推动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逐步向“质的飞跃”迈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员干部要传承好“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红色基因,敢于挑战“无人区”,以时不我待的“冲劲”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突破“卡脖子”问题,在开拓创新中抢抓先机。

读懂“黑龙江之行”背后的前进密码

近日,***总书记来到黑龙江考察,进林区、察生态,进村庄、访民情,进高校、谋创新,听汇报、作指示,为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年轻干部要从***总书记的黑龙江之行中解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前进密码,吹响“集结号”、擂响“催征鼓”、立下“宣战书”,让敢干会干赢得民心,让能干巧干闯出新路,让实干苦干结出硕果,党和人民事业必将“芝麻开花节节高”。

吹响矢志为民、勤勉在公的“集结号”,以敢干会干筑牢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7日上午,***走进杨春贵家中,看到房屋修缮即将完毕、生产生活都有安排,感到很欣慰。隔着玻璃看、伏在案上写、坐在车上转,是无法密切干群关系、厚植执政基础、筑牢鱼水深情的。不知柴米油盐事,怎知百姓生活之艰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总书记为标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忠实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牢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韧劲,粉碎一块块“绊脚石”、击退一个个“拦路虎”,实打实帮百姓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多积尺寸之功,多尽毫末之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擂响借梯登高、因势而谋的“催征鼓”,以能干巧干展现勇建新功的坚毅决心。***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必须告别固有路径和现成模板,对工作的短板在哪里、优势在哪里、潜力在哪里、发力点在哪里了如指掌、洞若观火,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不断在思想上革故鼎新、在方法上破旧立新,在行动上守正创新,力争先人一步、高人一筹、快人一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弯道超车”“直道冲刺”“换道领跑”,既要“站位高”顺应发展大势,也要“谋划深”统筹把握全局;既要“勤动脑”创新思路方法,也要“多跑腿”调研民情实情;既要“接地气”紧贴民生热点,也要“业务精”推动各项工作。

立下宏图待展、志气满满的“宣战书”,以实干苦干交出厚重提气的发展答卷。事缀者无功,耕怠者无货。***总书记强调,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承载光荣使命的接力跑,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淬炼“为官避事生平耻”的责任担当,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发展上、用在工作中,不能“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要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拒做消极倦怠、碌碌无为的“撞钟先生”“差不多先生”“好好先生”,不断解难题、攻难关、破难局,比担当、比贡献、比作为,让实干苦干硕果满仓,努力交出一份不负组织所托、事业所系、群众所盼的发展答卷。

读懂“牵挂惦念”背后的“人民情怀”

近日,***总书记前去黑龙江考察,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前往农田、村街察看水稻、房屋受灾受损情况,并走进村民家中看望慰问,一言一行间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牵挂惦念。新的赶考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当读懂“牵挂惦念”背后的“人民情怀”,常怀为民初心、坚持务实作风、激昂实干斗志,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常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站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人民立场。田是粮,房是家,对于乡亲们来说,这是他们心中最重的两样。来到龙王庙村,***总书记去的第一站便是村口的稻田,望着躺在手心的一串稻穗,他神色凝重地看了又看“都快灌浆了,水给泡了。”“能保几成收成?”“保险理赔,政策能及时到位吧?”尽是惋惜的话语中,关切着乡亲们的关切。来到稻田边的砖瓦房,总书记细致地询问着保温材料、抗震级别,关心入冬前房子能不能住上。“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新时代新征程,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要想稳稳守住人民的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人民在何处,心就在何处、目光就锁定在何处,始终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作风,走好“听民意、察民情、问民需”的群众路线。“现在对灾后重建还有什么需求?”***总书记细细察看着灾后重建的进度,亲切地询问着乡亲们。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身影常在人民群众之中,考察最多的是贫困地区,念叨最多的是困难群众。***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去到群众身边,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坚持眼向下观、腿往外迈,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田间地头,去感受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产生活状态,把“饮瓢水,品百姓甘苦;摸炕被,感乡亲冷暖;掀锅盖,知人民饥饱”贯穿到具体的工作行动中,学会站在群众的立场去分析其所急、所需、所盼、所怨,对群众的每一个诉求、每一分不满都做到不遗漏、不忽视、不漠视,让迈出的“每一步”都踏在群众心坎上,让每一次“走下去”都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粘合剂”。

激昂“栉风沐雨砥砺行”的实干斗志,擦亮“纾民困、解民愁、暖民心”的公仆形象。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保证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20多天前,***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一件件、一桩桩地研究着这些“枝叶关情”的民生“小”事,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躬身力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落实着总书记的指示,竭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锚定这一目标,把为民的真心转化为“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干事执着和责任担当,把增进人民福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做奋进动力和最大政绩,切实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默默耕耘,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久久为功,用双手托举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贯“通”融“合”汇聚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

近日,***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大势所趋、题中之义,需打通梗阻、畅通渠道、联通沟壑,做好结合、耦合、契合文章,以贯“通”融“合”之法持续为新质生产力铺路架桥、添翼赋能、保驾护航。

打通梗阻,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结合,为新质生产力开山引道、铺路架桥。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经济发展从来不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持续迭代优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揆诸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必须积极培育人工智能、5G通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区块链、物联网、量子技术、细胞医疗等未来产业,让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后衔接、有机结合。要坚持需求牵引,将两类产业切实投入城市发展、金融科技、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从“好玩”到“好用”的跃迁、从“浮光掠影”到“走进现实”的转变,为社会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畅通渠道,使“科技人才”和“创新驱动”相耦合,为新质生产力加薪助燃、添翼赋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我国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必须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首位战略”,持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汇聚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制约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痛点难点发力,不断壮大创新金融,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创新领域,切实优化创新环境,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深入开展国际开放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科技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坚决破“五唯”、立“新标”,加速创新人才汇集,以切实举措支持科技人才勇闯创新“无人区”,形成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氛围导向。

联通沟壑,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契合,为新质生产力松绑减负、保驾护航。青山远黛多妩媚,鸟语花香春满园。绿色发展就是要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契合,就是要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去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振兴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为高效能、高质量,无需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新质生产力奠定了需求基础,提供了光明前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增强新质生产力,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前提,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绿色生产力。要有序利用、有度应用、有效运用自然资源,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行动指南。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以“三通”促“三合”,下好产业“先手棋”,打出创新“组合拳”,抢占发展“制高点”,让新质生产力奔腾澎湃,为我们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的不竭动能。

解锁建章立制的“正确打开方式”

近日,***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告一段落,要抓好继续整改和建章立制工作,把主题教育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实践催生制度,制度指导实践。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长远的前瞻性思维和基础性设计,蕴含着主题教育成果深化转化的科学方法和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建章立制既是归纳总结主题教育理论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实践经验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闭环。第一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奔着问题去、真刀真枪改,啃掉了一批改革发展稳定的“硬骨头”,根治了一些“老大难”问题,形成了一批基层点赞、群众认可的好经验好做法。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要防止问题发现“一箩筐”,整改落实一阵子,建章立制一张纸,把建章立制当成“样板工程”,及时将整改落实提上日程,科学管控流程,举一反三、梳理整合,使主题教育的新成果成熟一项出台一项,出台一项管用一项。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只有从制度层面明晰责任、细化规定、落实举措,那些只说不做的“空谈客”才能没了借口,下有对策的“老油条”才能没有空间,阳奉阴违的“变色龙”才会失去市场。要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调研边提炼、边整改边立制,严格按照主题教育的“十二字要求”,既下功夫诊疗思想不纯、作风不实、宗旨不牢等“个性病”,也要以钉钉子精神纠治阻碍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慢性病”、群众反映强烈的“流行病”、久治未愈的“老毛病”,逐条“把脉问诊”,逐项“开方用药”,在解决问题中深化认识、推动工作,从制度源头查找原因和薄弱环节,及时将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成熟做法上升为务实管用的制度规范。

建章立制既是对过去实践成果的提炼和规范,也是对今后改革发展的引领和推动,绝非照抄照搬、更非“邯郸学步”。要兼顾“长久立”和“回头看”,更好地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和稳定性,将现有的制度与过往的实践连接起来,与获取的新鲜经验贯通起来,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与时代要求和群众关切结合起来,既要“另起炉灶”制定和配套新的制度,也要给已有的制度“打补丁”,废止难操作、不适用的制度,以免出现水土不服、牛栏关猫、交叉打架等情况。

制度的基础在制定,制度的生命在执行。建章立制不是“墙上画虎”,制度再完善,样子再“凶”,如果不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干部最多吓一跳,迟早“钻空子”;如果思想上触动,落实上没行动,问题和矛盾就会“死灰复燃”,基层群众也会“翻白眼”。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强化制度意识,带动影响身边人学习制度、尊崇制度、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做到凭制度管人、靠规章办事、依原则用权,处处扎紧思想的“篱笆墙”,时时捍卫制度的公信力。要给制度的笼子“通上高压电”,采取巡视巡察、随机抽查、跟踪问效等方式,对制度落实不力、工作推进缓慢、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发现一起、惩处一起、警示一片,绝不搞特权例外、绝不迁就姑息,真正让制度生威生效。

探寻“千万工程”背后的“共”性

“千万工程”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各地区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子,探寻“千万工程”背后的“共”性,推动乡村建设发展从环境整治向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全方位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现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靓丽新图景。

党建引领联通上下“共发展”,端起绿色发展“金饭碗”。从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必须持续提升农村党组织在基层统合发展方向、统筹各种资源、统揽各类组织的核心作用,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让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在乡村振兴一线得到充分彰显。回顾“千万工程”这场山水间的深情邀约,正是党旗高扬的“一线指挥部”驰而不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终让红色引领下的绿色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最亮底色。把责任的链条拧紧在最前线,以上率下严格实行“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推行“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实现党员干部进门户、政策法律进基层、党群服务进万家。要坚持头部示范、梯度带动、集群集聚的雁阵发展,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建引领项目走,形成声势、打响品牌,让农民在家门口端起旅游“金饭碗”,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平凡山水创造出不凡价值。

先锋引领蹚出内外“共富路”,打造乡村振兴“急先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是要讲政治、强引领。党员干部必须深刻把握***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上做表率、走在前,才能把旗帜举得更高,指引群众在实践中找准路径、明确方向,广泛凝聚起乡村振兴共识力量。要引导党员干部敢闯敢干敢为,积极担当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急先锋”,挖掘带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把示范的担当彰显在最前沿。要全面打通资源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通道,背靠青山绿水探索生态创新,坚持内源性发展和外源式推动相结合,推动在红色热土上加速绿色崛起。以“大农业观”打开富民兴村发展思路,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推进种养加销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全产业链建设,立足山水烹赋,链起以生态农业、健康食品、休闲农旅为核心的全域旅游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从“吃住行游购娱”传统要素向“商养学闲情奇”新要素扩展。

创新引领织密全域“共治网”,探寻乡村治理“新路径”。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克服思维惯性、行为惰性、路径依赖,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内在规律,主动适应时代变革带来的挑战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做出样子、蹚出路子、干出成绩,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要始终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既见物又见人,既塑形又铸魂,由表及里推动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要适应城乡格局、乡村形态变化,打造乡村红色驿站、村史馆等党建示范带,不断扮靓乡村容颜、唤醒乡愁记忆、熔炼和谐神韵。要将当地革命奋斗故事转化成生动具体的党课,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中成风化俗,建立红色乡规民约,促进党员争先示范、文明竞相传承,真正用点滴服务传递红心暖意,让“处处绿水青山、家家金山银山”的幸福图景在党建之笔的描绘下愈发清晰。

循迹“黑龙江之行”踏响“时代步伐”

9月上旬,***总书记赴黑龙江,开启今年第9次国内考察。从考察漠河林场自然林区到走进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从看望受灾村民到了解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科研成果,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出谋划策、指明路径。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黑龙江之行”踏响“时代步伐”,在追随***总书记的考察调研步伐中,读懂枝叶关情、感受心灵共鸣、做到同频共热,真正在生态、民生、发展等领域“深耕”,做到步步坚定踏响奋斗的铿锵之音。

循迹“生态之行”读懂“绿色理念”,踏响绿色发展的铿锵步伐。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漠河林场到大兴安岭,看林海起伏、飞鸟成群,看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东北拥有自然林区、北国风光、冰雪资源,这些都是独有的禀赋和家底,更是交织着游子乡愁记忆、寄望着诗和远方的特色风景,只有坚定不移走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路子,方能盘活资源,走出与时偕行的铿锵节奏。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生态之行”读懂“绿色理念”,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主动成为***生态文明思想的耕读者、宣传者和践行者,从生活和工作的处处、事事“着眼”,既要以“保护”为先夯实生态底线、筑牢坚不可摧的防护基石,更要以发展为导向,探索生态旅游、绿色康养等全新产业,真正踏响绿色发展的铿锵步伐。

循迹“为民之行”读懂“枝叶关情”,踏响奉献担当的初心步伐。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心怀人民幸福这一“国之大者”,***总书记的考察调研印记中,始终有着“枝叶关情”“念兹在兹”的浓厚情感底色,从走进民宿小院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到察看龙王庙村水稻受灾和水毁房屋重建情况,一边牵着致富增收之道、一边置顶“人民至上”之理念,这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和使命依然、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追求和境界所在。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为民之行”读懂“枝叶关情”,无论何时都要将群众意志高高置顶,用心围绕着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发力”,把关于生活生产的大事小事办到位,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战略部署落到地,真正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和付出赢得群众认同,踏响奉献担当的初心步伐。

循迹“发展之行”读懂“创新制胜”,踏响开拓进取的奋进步伐。天工人巧日争新,满眼生机转化钧。东北作为“老工业区”其实一直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各种自贸区、经济带、双城驱动、科研高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今天,地域之间的竞争和比拼,其实会形成一种向上的合力,为“强国版图”添加斑斓的色彩。***总书记在黑龙江之行中再谈科研攻击和创新精神,就是鼓励像东北这样的地区,要走出固有思维、迸发敢拼敢闯的冲劲,形成生机盎然、活力奔涌的新景象。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发展之行”读懂“创新制胜”,在新时代学会踏浪而行、乘风起舞,主动在更新知识库、接收新资讯、学习新本领中,跟上科技创新、时代加速的步伐,真正以更多新方法、新角度、新思路推开成功之门,在赶考路上踏响开拓进取的奋进步伐。

以创新创造激发新质生产力

近日,***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更需要我们提振信心、增强斗志、把握主动、抢抓机遇,把科技创新创造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力创新创造“关键变量”,激发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国际国内各区域间的角逐日益演变成创新创造能力的竞争。纵观硅谷、伦敦、北京、上海等全球创新网格枢纽,无一不是以创新创造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以创新创造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体现的是方向与路径,就是要以科技研发、智力创新为牵引,加快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高能级产业集群、高层次人才队伍、高效能成果转化、高品质创新生态,充分激发全社会活力与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助推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聚力核心产业“攻坚硬仗”,推进高质量发展“硬核任务”。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当前,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科技创新创造支撑引领发展的重要性前所未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创造是关键变量,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总书记指出,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只有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质生产力体现培育发展新产业的方方面面,要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升级,强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强化基础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创新发展,强化布局前沿生物、量子信息、先进能源、未来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推动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一批面向全球、全国的产业地标。

聚力广揽人才“领先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一路领先”。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既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也要有坚韧不拔的定力,更要有久久为功的毅力。要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在招才引智上领先一步、高看一层,把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最大增量。持续完善人才政策,提高政策覆盖率,突出政策实效性,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要建优建强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紧盯战略科技人才,细增产业领军人才,广揽海外留学人才,厚植优秀青年人才,打造“金字塔”型高素质人才梯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快紧缺型专业人才引进,在行业占据先机、赢得优势。要创优留才环境,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着力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就学等关切问题,优化教育、医疗、文体、社区服务等公共资源配置,增强人才归属感和幸福感,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以网络安全夯实网络强国建设

近日,《奋楫中流绘新篇——***总书记指引网络安全工作述评》指出,如何筑牢网络安全屏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安全保障,已成为关乎全局的重大课题。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探索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我们要以“网络安全”建设筑牢发展屏障,助推“网络大国”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一条线”贯穿,网络发展体系上下联动、精准发力。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网络发展是我们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也是我们和平发展的出鞘利刃,关乎国家发展命脉,关乎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长期以来,我们全国上下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互联网,不断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是由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总策略决定的,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社会和人民。“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的一条主线清晰可见,引领着我们把握网络发展机遇,再立网络发展新功,把网络发展工作一以贯之。

“一盘棋”着手,网络强国构想广泛宣传、持续用力。***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擘画了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蓝图。十年来,我们不断坚持网络强国建设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始终把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理论武装和推动实践的总遵循。目前,全国各地各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持续推动了网信事业的新发展、新飞跃,共享经济、智慧出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新产品和新业态竞相涌现,互联网成为惠民、利民、便民的一大“利器”,不断补足发展短板,增进人民福祉,优化社会服务,促进人民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做到以网利民、以网惠民。

“一体化”推进,网络安全工作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为网络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持续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和治理能力,不断推进网络安全体系更加健全、更加稳固、更加利民。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法治作用,重视互联网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又要凝聚网络共识,力塑清清朗朗的网络氛围,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向上起来,多方位助推“网络强国”建设转型升级。

走进“尚志之行”感受“深深牵挂”

近日,***总书记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黑龙江尚志市,专门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一言一行中不难看出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深牵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循着总书记“尚志之行”的足迹,感受背后的“深深牵挂”,时时站稳人民立场、事事牵挂人民利益、处处着想人民幸福,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深深牵挂”背后蕴含“格局意识”,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多做“暖民心”的好事。***总书记和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7月上旬,***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7月下旬,***总书记在四川考察中,要求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应对准备工作。此次“尚志之行”,专门到龙王庙村察看水稻受灾和水毁房屋重建情况。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最快的速度抢修交通、通讯、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以最实的举措修复重建灾毁房屋、农田和农业设施等,努力当好防汛救灾的“领头雁”、灾后恢复重建的“排头兵”,让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尽快回到“正轨”。

“深深牵挂”背后厚植“为民情怀”,增强“事事落实到位”的使命感,多做“解民忧”的实事。受灾群众是***总书记多次国内考察的“第一站”。2020年8月,***总书记来到安徽,察看淮河水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防汛救灾一线人员。2021年10月,***总书记来到山西,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秋冬补种等情况。此次“尚志之行”,***总书记走进龙王庙村受灾村民家中看望慰问,激发了广大群众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的信心和力量。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科学规划、系统谋划,把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措施想得再周全一些、做得再细致一些、落得再扎实一些。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引导、政策解读、宣传教育、困难帮扶等工作,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强大政治优势,构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温暖港湾”。

“深深牵挂”背后彰显“担当作为”,增强“处处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多做“惠民生”的大事。百姓冷暖、民生福祉始终是***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从提前研判预警,到防汛抗洪救灾,再到灾后恢复重建,***总书记对每一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重点都作出周密部署。***总书记在江苏、四川考察期间,一直密切关注汛情,“时时放心不下”,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眼长远、立足当下,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增强忧患意识,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吸取教训,持续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多措并举、远近结合,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帮助受灾群众和经营主体渡过难关,写好“风雨大考”的“后半篇文章”。

做好东北振兴“人才”大文章

日前,***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指出,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要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支持东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总书记从战略角度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指出明确路径,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总书记讲话中真正掌握内涵实质,在推进东北振兴中做好“人才”大文章。

以爱我家乡、振兴有我为旗帜,培育本土人才成为振兴主力。东北曾经是新中国工业“摇篮”,创造出多个全国“第一”,可以说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曾几何时,东北成为全国有志青年向往的理想之地,集聚了各方优秀人才,其中本土优秀青年更是中坚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东北逐渐被南方发达地区所赶超,本土人口减少,优秀人才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涌去,一度面临人才紧缺的“窘境”。东北振兴,关键在人才,尤其是本土的人才。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何强化本土人才的培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让广大优秀青年人才扎根东北、建设东北成为振兴的“主力军”才是“关键一招”,否则振兴就如“无米之炊”,成为“空谈”。要加强对青年的爱我家乡情结培育,让东北振兴人人有责成为行动使然,从而筑牢广大青年留在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根基,让“爱我家乡、振兴有我”成为新时代“铁人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己任,涓流汇聚成为人才集聚洼地。东北振兴不仅需要本土人才,更需要各类的优秀人才积极参与,重新打赢新时代的“辽沈战役”。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东北必不可少而且尤为关键。从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和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就可以看出其独特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东北全面振兴“势不可挡”。无论工业、农业、科技等振兴发展,都需要人才的支撑,东北要从完善各类人才引育留政策上“出实招、见实效”,切实提高人才集聚的“吸引力”,让东北成为新时代创新创业的“龙头”,成为各类人才展现自我的舞台。就如当年的“北大荒”吸引了全国的青年主力军参与开发建设,终于成为今天的“北大仓”。滴滴涓流汇聚终成大海,相信东北这片沃土将成为新时代聚集人才的“洼地”和科技智造的“高地”。

以增强信心、提振精神为统领,提升理念转变观念服务人才。***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给东北的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注入“强心剂”,极大增强了振兴发展的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只要坚定信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东北振兴发展虽然暂时面临一定的困难,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东北人民是有精神的,如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都是东北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需传承和弘扬。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东北振兴就需要一种精神,才能走过“爬坡过坎”的艰巨期,到达理想的彼岸。提升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做好人才篇章的重中之重,要在干部和群众的观念转变上下功夫,彻底扭转“老观念、老思维”,让新发展理念新观念深入人心,成为生动实践。将东北打造成各类人才的“第二故乡”和“精神家园”,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中树新风正气,重振雄风。

“乘胜而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力度。乡村振兴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当前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作为基层年轻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当前这个干事创业的大好时代持续奋斗,继续书写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锚定目标“不迷茫”,坚定“功成有我”的信心,循序渐进夯实基础。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伟大工程,不可能轻而易举就能实现。尤其是刚刚投身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往往在工作开始阶段信心满满、胸有成竹,但在短时间内付出了努力却看不到明显的成绩时,不免产生迷茫的心理,开始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总是在“能不能干下去”的问题上徘徊犹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我们既要对实现乡村振兴充满信心,也要对自己予以肯定,不要因为暂时没干出显著的成绩就轻言放弃。要坚定“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不断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稳扎稳打提高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保持足够的耐心落实一件件基础小事,一点点积累“成功因子”,必定能够把事业干出彩。

端正姿态“不散漫”,践行“我将无我”的精神,立足岗位为民服务。***总书记曾说“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不是“秀场”,基层群众最反感的就是虚情假意的“客套”,最不想听的就是假大空的“官话”。基层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能否在工作中取得“高分”,关键在于是否用真心真情、实业实绩赢得了基层群众的认可。赢得民心必须践行好初心,我们要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消除一身“书生气”,持续增加“乡土气”,把心思“沉下去”、把姿态“放下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基层一线掌握乡村的真实情况,多到“田坎地头”“后院死角”了解群众实际问题,遇事多思考,为民多作为,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办实事、解难题。

面对挑战“不畏惧”,永葆“浑然忘我”的奋斗,矢志不移勇赴征程。当前,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披荆斩棘、矢志奋斗,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不能停留沉浸在过去的成绩之中,心安理得地躺在“功劳簿上”过安稳日子,变成“尸位素餐”的庸碌者。时代始终在向前发展,我们在如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增收、加快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中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如果面对困难踌躇不前,面对挑战望而却步,势必会被时代所抛弃。年轻干部正值青春年华,有着强者的身体素质,也必须具备强者的心理素质,要有一颗“千磨万击还坚韧”的强者之心,主动投身项目一线、攻坚前沿,做迎风击雨的“海燕”,在工作逆境之中勇敢搏击;当翻山越岭的“夸父”,在为民干事的路上加速前进,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征途上不断书写更多的辉煌篇章。

〔漫画〕书写“浦江经验”的生动实践

2023-9-1308:42上传

下载附件(1.81MB)

2023-9-1308:42上传

下载附件(1.15MB)

群众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与百姓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

2023-9-1308:42上传

下载附件(2.19MB)

社会矛盾的“源头”藏着梳理矛盾的“线头”;钻进矛盾“窝”里找到纾困解难的“金钥匙”。

2023-9-1308:42上传

下载附件(1.68MB)

基层是解决问题矛盾的主要战场;始终重心下沉,“哨岗”前移,源头发力。

2023-9-1308:42上传

下载附件(1.89MB)

破解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批、一类问题;群众满意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书写“浦江经验”的生动实践;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稳步向前。

党的领导“掌舵定航”“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第九届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上以“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力建设”为主题,对围绕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党的思想引领力、党的群众组织力、党的社会号召力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定好基调。

广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其中丰富内涵,将许党报国、初心为民作为奋斗目标,一腔热血铸忠魂、一马当先勇作为、一心为民谋福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默默耕耘,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久久为功,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巍巍巨轮”扬帆起航、行稳致远。

“万山磅礴看主峰”,举旗定向、纲举目张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理念决定方向,方向决定未来。***总书记曾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鲜明指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所在。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奠基、开创、丰富和发展,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关键性突破、获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新征程上,广大领导干部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首要的政治原则,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基固本,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要自觉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始终坚持用一生来修炼,坚决用终生来实践,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信仰不变、政治方向不偏,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

“敢教日月换新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金钥匙”。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直是共产党人在前行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制胜法宝”。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来自诸多国内外的压力与挑战。广大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积极作为,发扬“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斗争精神,敢打敢拼、善作善成,铆足“放使干霄战风雨”的斗争意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以大无畏的风骨和气概在风雨如磐中踏出新路、涅槃重生。要敢于真抓实干、迎难而上,在风险与挑战中审时度势、果敢抉择、把脉定向,善于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勇气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奋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枝一叶总关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正是由于党始终密切联系、汲取人民智慧、倾听人民呼声、凝聚人民力量,党才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取得一个个历史性成就。新征程上,广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多到田间地头、多到基层一线、多到农间院落,多交一些“基层朋友”,多与“老表”打交道、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身临其境摸清关切,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了解老百姓的诉求与心声。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团结带领群众,把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张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凝聚起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读懂“回信勉励”让青春闪耀“心”光芒

近日,***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勉励他们胸怀“国之大者”,弘扬海关队伍的优良作风,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助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新时代青年正值青春当头,当认真读懂“回信勉励”,让“初心不变,恒心不改,决心不减”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追梦路上最耀眼的光芒。

读懂“回信勉励”,筑牢“革命信仰高于天”的信仰根基,让“向阳而生、逐光前行”的青春闪耀“初心不变”光芒。理想信念,照亮前方。回首党的百年初心路,中国共产党一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破浪前行,带领全党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归根结底靠的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不懈追求。广大青年当筑牢“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根基,保持初心不变,始终永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绝对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深情热爱,努力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不断筑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加强思想淬炼,提升政治历练,注重实践锻炼,强化专业训练,矢志不渝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忠诚担当的青春成为追梦征程上最鲜明本色。

读懂“回信勉励”,昂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奋斗姿态,让“向难攻坚、砥砺前行”的青春闪耀“恒心不改”光芒。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红军长征时期,中国革命红军在面对敌方重重追击围剿,天气极其恶劣,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广大革命红军没有一点退缩畏惧,毅然决然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攻破了一道道“娄山关”“腊子口”,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斗争精神。广大青年当昂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保持恒心不改,挺起中国青年的铮铮脊梁,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重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争当工作上的“宽肩膀”,不做推诿扯皮的“躲事儿”,敢吃学习上的“苦”,敢担生活上的“责”,敢攻工作上的“难”,让奋楫笃行的青春成为幸福康庄大道上最靓丽的底色。

读懂“回信勉励”,涵养“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让“向下扎根、勇毅前行”的青春闪耀“决心不减”光芒。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从“十年磨一剑”的“当代愚公”黄大发,到脱贫攻坚路上的“扶贫之花”黄文秀;从一生奉献在边远山区里的“燃灯校长”张桂梅,到一生坚守在孤岛上的“守岛英雄”王继才……他们把自己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事业。广大青年当涵养“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保持决心不减,牢固树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为民理念,时刻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甘于拜人民为师,敢于为人民请愿,乐于给人民解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让党和人民真正能够“事事放心得下”,让勤勉务实的青春成为共同富裕道路上最闪亮的成色。

读懂家与冢的一“点”之差

2016年1月27日,***总书记在中央军委“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大家仔细看一看‘家’和‘冢’这两个字,它们很像,区别就在于那个‘点’摆在什么位置。这就像家庭建设一样,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诚然,家与冢两个字仅有一“点”之差,其意却有天壤之别。“家”是生命开始的源头,也是幸福美满的起点;而“冢”则是生命终结的归宿,也是幸福凋零的泊地。作为党员干部,当真正读懂这两字,对自我要求“严一点”,要求亲属“高一点”,家风家教“正一点”,才能家庭幸福。如果律己降低一点、亲属放任一点、家风忽视一点,则会毁“家”成“冢”。

自我要求“严一点”,以“保家为家”的理念锻造“清白身”。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价值观念冲击以及布满陷阱的名利诱惑,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够坚守党性原则,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也有少数人在物欲面前经不住诱惑,迷失了自我,闯红灯、走钢丝、打擦边球、碰高压线,最后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既毁掉了自己和家庭,也损害了党的事业和形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为官从政必须树牢“保家为家”的理念,懂得知足知止知戒,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对照党纪国法和群众新期待,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三省吾身,学会算好政治、经济、名誉、家庭、自由、健康等人生账,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把准人生航向不偏离,才能清廉为官、清白做人。

要求亲属“高一点”,以“守家固家”的自觉过好“亲情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身过得硬,还要管好家属子女。对领导干部而言,能不能过好亲情关特别是家属子女关,是个严峻的现实考验。很多领导干部什么关都能过,但亲情关过不去,最终导致家破人离。领导干部要有“守家固家”的自觉,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亲属及家庭成员崇德向善、遵纪守法;要廉洁齐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管好家属子女,对于其身上的苗头性问题,要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远离贪腐、洁身自好;要时刻警惕别有用心的人“围猎”,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常打“预防针”,常念“紧箍咒”,经常“扯衣袖”,坚决防止家属子女打着领导干部旗号办事谋私。

家风家教“正一点”,以“兴家立家”的责任扛起“建设担”。家风不正必有乱,拖家带口坠“深渊”。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绝大多数的家族式腐败都与家风不正有关。好家风总能给我们以启迪和明鉴。周恩来同志立“十条家规”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焦裕禄同志留下最闪光的家风遗产“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杨善洲的“不为儿女谋私利”……党员干部务必从优良家风中汲取营养,主动扛起“兴家立家”的建设责任,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既要“自身硬”、更要“全家硬”,既要“爱家”、更要“爱党”,既要加强“四德教育”、更要注重“法规约束”,做到爱家有度、管家从严、兴家有方、立家从正,让家成为厚德之所、纯净之地,让“好干部”与“好家风”形成良性互动,确保优良家风的底色更足。

奋力走好党的群众路线

第九届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9月12日在北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出席论坛开幕式致辞时强调,要围绕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严密党的组织体系,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源源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动力。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理应甘当“小学生”、舍得“用真心”、勤善“解民忧”,奋力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向前进。

甘当“小学生”方能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深刻明白,自己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小学生。要主动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小学生心态拜群众为师,多向群众请教,真正悟透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涵养“小学生”心态,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不二法宝,务必要切实找准自己的位置,礼敬群众、团结群众,在群众面前甘当“小学生”,始终以一名小学生的姿态与群众打交道,时刻以小学生的心态来做好群众工作,更好在新的赶考路上走好党的群众路线。

舍得“用真心”方能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党员干部作为人民公仆,自当明白人民群众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广大群众,为广大群众谋利益,带领广大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当从思想上解决对群众的感情问题,也就是是否把群众放在心上的问题,只有党员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党员干部放在心上。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务必要始终秉持一心为民的“真心”,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厚植为民情怀,端正为民态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热心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满腔热情地为群众谋利益,时时处处做群众的贴心人,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勤善“解民忧”方能走好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关键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人民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广袤基层是个“大熔炉”,与群众打交道是一门“大学问”。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务必要努力做到不务虚名、不做虚功,撸起袖子、扑下身子,主动深入群众“接地气”,摆正人民公仆姿态,与广大群众同甘共苦,从广大群众身上“取到真经”,用群众智慧洗掉自身的浮躁与娇气,始终坚持想民所想、忧民所忧,将群众的大事小情都铭于心践于行;急民所急、解民所困,将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真正把为民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铭记“九一八”:不能忘却的纪念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如今,硝烟散去,但无论过去多久,14年的抗战历史告诉我们:92年前的“这一天”,永远不能忘却,要始终铭记在心;92年后的“每一天”,吾辈更要自立自强,砥砺奋进。

铭记“这一天”,奋进“每一天”,就要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要从汲取教训中警醒自己:落后就要挨打。1937年7月7日夜,驻北平丰台的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挑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日军立即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第29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整整14年,日本侵略者的残虐行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大屠杀、大轰炸、人体实验、毒气战……期间,我们付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的惨痛代价。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要坚持自力更生、自立自强,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提升综合国力,才能有能力保卫国家领土安全,才能在国际社会上有发言权,才能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铭记“这一天”,奋进“每一天”,就要不能忘记“曾经走过的路程”,要从回顾经历中积累经验:自强才能不息。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全国各爱国救亡团体纷纷发表抗日宣言,无数志士抛家舍业、不顾生死,为保卫山河抛头颅、洒热血,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以与子同袍、以身殉国的永恒气节,才带领我们的民族走出国难。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先后赢得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从一化三改造到原子弹试验成功,从改革开放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XX大胜利召开,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的力量越来越大,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响,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转变。

铭记“这一天”,奋进“每一天”,就要不能忘记“当下肩上的责任”,要从践行使命中汲取能量:爱拼才能成功。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使命在肩,壮志在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的XX大精神为引领,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确保党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落细,以千千万万个“小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我”。要用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贴近群众、发现问题,帮助解决急难愁盼,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铭记“九一八”:从血色丰碑中汲取奋进之力

92年前的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我沈阳北大营和兵工厂,是为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残暴的日军以“栽赃嫁祸”为由,实施“侵略之实”,以其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野蛮疯狂的掠夺破坏犯下滔天罪行,给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

历史的耻辱,我们不曾忘、不敢忘、更不能忘!今天,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去,但警钟仍在长鸣,广大青年干部要铭记“九一八”,知耻而后勇,从血色丰碑中汲取奋进力量,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不断把革命先烈未竟的复兴伟业推向前进。

知耻而后勇,厚植“念兹在兹、以民为本”的为民情怀,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踔厉奋发”。在血雨腥风、内忧外患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舍生取义、宁死不屈,抛头颅洒热血,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他们一心为公,奋不顾身,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换取了国家新生。“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离不开“老一辈”革命先烈们血与汗的付出,广大青年干部要将“人民至上”的情怀厚植于心、深融于血、铭刻于骨,心系民生冷暖、回应民生关切,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始终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坚持以民为本,不搞“面子工程”,不做“表面文章”,以踏实肯干的实际行动为民纾困、造福百姓,在坚定不移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前行的路上,真正暖民心、得民心、聚民心。

知弱而图强,汲取“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发图强”。百年来,在中国这片神州大地上,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以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奋进力量为我们赢得和平。鲜血与战争铸就的历史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青年一代有责任、有担当,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上,我们须得勿忘国殇,自立自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要汲取先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用热血磨练意志、用汗水践行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勇于克服身上的缺点和毛病,不断修正完善自我,将美好的未来紧紧握在手中,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华章,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知不足而奋起,保持“披荆斩棘、高歌猛进”的昂扬斗志,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奋勇争先”。“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之所以要回顾历史,就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教训,增强自身开拓前进的勇气与力量。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向新的历史高度。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广大青年干部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保持“披荆斩棘、高歌猛进”的昂扬斗志,扛起时代使命、激发奋斗干劲,擦亮实干底色,以“行之不辍、耕耘不止”的敬业态度对待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下咬紧牙关,在艰难险阻中冲锋向前,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责,昂扬青春斗志,走好赶考之“路”。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时间可以远去,历史不容忘却。“九一八”既是中国近代的屈辱点,也是激励吾辈青年不断上进、不断进取的铭记点。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仍要铭记历史、不忘英雄,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始终牢记“九一八”带给国家的苦难,铭记这盛世是无数革命先烈付出血的代价换来的,要从血色丰碑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征程上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细悟“黑龙江之行”的三个“时时放不下”

近日,***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人民幸福,件件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事,是***总书记“时时放不下”的“国之大者”。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时时放不下”背后的“三好嘱托”,坚决扛起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改善民生的光荣使命,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新力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谋好篇、布好局,巧下乡村振兴“妙手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从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总书记最关心的是乡村振兴,最牵肠挂肚的是人民冷暖。当前,乡村振兴还面临着劳动力流失、产业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等严峻现实问题,同时也面临空前机遇。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东风,党员干部要当好“规划师”和“实干家”,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结合地方实际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向内“挖潜”,突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人才培育、乡村文明、生态宜居“五位一体”,实施规划、引领、借力、优势“四轮驱动”,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石”。

“绿水青山绕,家园美如画”,握好笔、蘸好墨,精绘生态文明“美画卷”。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这次黑龙江之行,生态建设成为***总书记考察的重点,他结合当地实际,既指出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又开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药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同时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生态休闲旅游等绿色产业,不断壮大绿色经济“版图”,努力绘就一幅“深院花香莺对语,楼台直上彩云间”的生态写意图。

“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雕好梁、立好柱,夯实人民幸福“大基座”。“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追寻的梦想。打赢脱贫攻坚战,拔除“穷根”摘掉“穷帽”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实现共同富裕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是打基础的工程,关乎全体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实现强国富民,一方面要把就业摆在优先位置,千方百计促就业、稳就业、保就业,确保人民群众收入只增不减;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及数字经济,持续拓宽新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牢记人民幸福这个“国之大者”,打好富民产业“特色牌”,完善就业帮扶“致富包”,用好创业创新“政策包”,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打好群众增收“组合拳”,不断鼓足群众“钱袋子”。

在多元“科技生态”中遇见未来

9月10日,***总书记向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致贺信,指出“科技创新是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体现出对于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是国之利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创新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多元“科技生态”中“遇见未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打造“科技磁场”,遇见“风正一帆悬”的“发展浪潮”。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飞速演进,科学技术从未像今天这般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唯有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困境,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能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与挑战,为世界繁荣发展贡献力量。新时代十年,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为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未来,要一如既往地走稳独立自主的创新道路,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

讲好“科技故事”,遇见“更上一层楼”的“奋进征途”。***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经济全球化时代,必须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夯实科技创新这个“强国之本”。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的主题为“开放的创新生态:创新与全球链接”,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12个国际科技组织的境外嘉宾占比达到40%,让响亮的中国声音传遍全球,彰显了我国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的大国担当。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将坚定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持续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力度,与更多国家、地区建立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协同开展科学研究,共同分享丰硕成果,在开放合作的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

勇攀“科技高峰”,遇见“会当凌绝顶”的“绝美风景”。放眼全球,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应用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建设开放创新生态,是紧扣时代脉搏、促进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扩大国际视野,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充分探索充满魅力的科技前沿领域,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为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增进人类共同福祉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治国经邦,人才为要。必须紧紧牵住科技创新人才的“牛鼻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人才培养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推动科技创新夯实坚实根基,鼓励广大科技创新人才勇于挑战科学和技术难题,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技术突破,勇闯创新“无人区”,让科技创新更好地造福中国与世界。

扮演好“关键角色”护网络“一路周全”

9月11日至9月17日,是第十个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更凸显了保障网络安全需要依靠人民来实现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

网络安全,一端连着“国泰”、一端连着“民安”,网络安全有保障,国家就能独立自主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有人民的幸福和安全。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阔步迈向网络强国的征途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扛起网络安全的使命任务,树牢政治责任意识,把准正确舆论导向,提高网络治理能力,扮演好维护网络安全的“关键角色”,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崇德向善的网络空间,为网络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树牢政治责任意识,激昂网络安全“主旋律”,做党管网络的“忠诚拥护者”。党的领导是全面发展的“定海神针”,是推动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守护网络安全,同样关键在党。面临当下信息更加透明、网络安全形势与挑战日趋复杂严峻的局面,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党的领导是最大的优势”这一真理,树牢风险意识、扛起政治担当,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党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谋篇布局,准确把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规律,学深悟透、做实落细***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站稳人民立场,将责任意识入脑入心入行,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文明安全上网,不断提升网络“辨是非”“明对错”的能力,自觉抵御一切错误思潮的干扰,紧跟党的“风向标”,沉着应对信息化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确保网络安全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笃定前行。

把准正确舆论导向,搭建网络安全“连心桥”,做传播正能量的“带头践行者”。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守护好网络安全,必须守好主流舆论阵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党员干部要自觉当好网络安全的积极传播者,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形态的“话语引领力”,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进一步提升舆情处置素养,不断培养辨别真伪的能力、带头发出正义之声的魄力、敢于揭露虚假信息的勇气,对网络不良言行要高度警惕、精准识别、有效预判,面对一些“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的不当言论敢于第一时间正面发声,坚持公开透明、正面导向,主动及时答疑解惑,要真诚践行网上群众路线,不断畅通民声通道,确保网民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得到有效保障,在网络言行中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把党的“主旋律”唱响、将党的“好声音”扩散,进而凝聚释放网络正能量,以“润物细无声”的耐心细致让主流思想持续巩固和壮大,让网络舆论主阵地可管可控、坚实有力。

提高网络治理能力,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做清朗网络空间的“坚强捍卫者”。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也是管网治网的重要目标。揆诸当下,网络空间、网络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加之网络空间风险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存在着普通群众无法辨别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党员干部要从自身的能力和作风建设抓起,以一种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强化互联网思维,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和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积极学习网络新技术新应用,提升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强化网络安全应急处置力,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成为懂网、用网、治网的行家里手,在涉及国家网络安全问题的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自觉走在守护网络安全的时代前列,坚决扛起捍卫网络安全的当然之责,全面筑牢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共同营造一个干净、健康、清朗、和谐的网络生态。

传承榜样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近日,***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赞扬了红其拉甫海关克服困难、扎根边疆、默默奉献的风貌与品质,对海关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强调要弘扬海关队伍优良作风,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在“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的帕米尔高原,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峰,都在诉说着红其拉普海关的传奇故事和伟大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入了解红其拉普海关光辉事迹,认真学习总书记回信内容,从中汲取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50余年来的信仰与坚守擦亮“忠诚”底色。1972年,第一任关长刘敬华带着“一顶帐篷、七个人、三头牦牛、一口锅”来到了红其拉普,搭建起了“帐篷海关”。五十余年来,红其拉甫海关多次迁关,但从未中断过边境管控工作,一代代红其拉普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坚守在祖国的西大门。连绵的群山见证着他们在祖国的边疆刻下不朽的丰碑,皑皑的积雪映射出他们在守卫国门的岗位上坚毅的眼神。这种坚守的力量就是红其拉普人始终“守初心、担使命”,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贯彻于海关工作中,在五十余年的坚守中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五十余年的实践中表达对党的“赤诚忠心”。

忠诚履职,把守国门:4700多米海拔上的守护与奉献厚植“爱国”情怀。红其拉普海拔4733米,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平均气温-2℃,含氧量不到平原的50%,各类自然灾害时常发生,被称为“死亡之谷”。在这种环境下,红其拉普海关关员们经常头疼、失眠、缺氧,很多人都患上了高原疾病。但这并没有阻挡关员们的脚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也一定要守住国门、守好国门。自古边疆稳,则国安;边疆乱,则国难安,红其拉普与多国接壤,情况复杂、地势关键。红其拉普海关如一座古朴的“大门”连接着世界,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红其拉普海关人以“缺氧不缺精神”的爱国情怀,以不怕吃苦的“四特精神”为指引,用青春与热血肩负起把守国门的责任,在47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查获了一系列重大案件,有效打击了犯罪行为,为口岸的贸易稳定与安全作出了伟大的奉献。

赓续血脉,坚定思想:2.2万公里疆界上的传承与奋斗印证“红色”基因。从“护海维权寸步不让”的王书茂到“英勇作战壮烈牺牲”的陈红军,从“抵边放牧守护国土”的卓嘎到“为国巡边50多年”的魏德友,无数守土卫国的模范们与红其拉普海关精神一起凝聚成我们党百年来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的缩影,凝聚成我们党9800多万党员优良品质的体现,凝聚成回答“我们党为什么能”这一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有力佐证。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思想根基,尤其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契机下,红其拉普海关的榜样作用和总书记的回信嘱托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应结合自身工作,把对榜样模范的学习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铆足干劲韧劲,奋力大干实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干出成绩、干出实效。

读懂“回信勉励”守护“万家灯火”

近日,***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时强调,希望同志们胸怀“国之大者”,弘扬海关队伍的优良作风,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助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作为青年干部,要读懂“回信勉励”,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拼搏在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奋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用忠诚、担当守护“万家灯火”,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触手可及”。

吃下扎根基层“定心丸”,以“亘古不变”的绝对忠诚续写“时代荣光”。“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就是我们身边“甘洒热血写春秋”最生动的“教科书”。一份誓言,因忠诚而愈加滚烫;一种职责,因坚守而更有力量。作为青年干部,要蓄满“一心向党、许党报国”的坚定信仰,自觉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骨髓血脉,赓续前行,奋楫争先,以青春之笔续写爱国之篇章,捍卫盛世之中华,兑现“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淬炼过硬的思想政治定力,把忠诚政治品格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行动自觉,不畏浮云,击水中流,造就“金刚不坏之身”,不断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新功、立新业,让“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握紧勇挑重担“方向盘”,以“披荆斩棘”的昂扬锐气激活“澎湃动能”。“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扎根雪域边疆的国门一线,忠于职守,默默奉献,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了新时代海关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新时代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作为青年干部,要握紧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将基层一线作为最好的“成长课堂”,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不断斩关夺隘、攻坚克难,以咬钉嚼铁的干劲、只争朝夕的拼劲、不负韶华的闯劲,“一步一印”勇攀中国式现代化“新高峰”,演绎属于自己的“非凡人生”。要迎难而上,主动出击,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到脚下,以驰而不息的劲头继续“赶考”、只争朝夕的势头认真“答题”,交出饱含心血的“满分答卷”。

练好干事创业“基本功”,以“风雨兼程”的奉献姿态守护“万家灯火”。“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共产党同人民,永远是“骨与肉”的血脉相依,是“舟与水”的慎终如始,是“鱼与水”的不离不弃。作为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迈、腰身向下弯,把政绩树在百姓心中,设身处地出主意、想办法,在基层实践中“自找苦吃”,真刀真枪推动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要握紧修身正己的“方向盘”,用好干事创业的“助推器”,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情怀染得“泥土香”,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到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每一件实事中,持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

求“新”求“质”汇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近日,***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指引我们要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以人才资源为根本,在求“新”求“质”中抓住新机遇、开创新局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与不竭动力。

以“新”为指引,保持“逢山开路”的干劲,锚定产业升级“不动摇”,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多重挑战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深度调整。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必须立足现有产业优势,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围绕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下好先手棋。要做优“存量”,强化政策引领,出台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细分领域专项规划,充分激发产业发展潜能,让相关从业者“心中有数”,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供科学指导。要催生“变量”,依托产业集群与产业示范区,大力推进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领域产业孵化,广泛搭建技术交流平台,让科研主体“充满信心”,共同打造新兴产业高地。

以“质”为关键,保持“遇水架桥”的闯劲,推动科技创新“不松劲”,为高质量发展“提效力”。从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来看,经济增长、生产力跃升的背后,都是因为实现了蒸汽机、电力使用等颠覆性技术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要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权益保护、收益分配、创新投入等方面持续发力,把政策改革的“含金量”转化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要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汇聚创新资源,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创基地,推进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完善,释放科技创新的集聚效应和裂变效应。要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拓宽科技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的对接渠道,发挥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快速通向“生产线”。

以“人”为根本,保持“不拘一格”的韧劲,厚植人才沃土“不懈怠”,为高质量发展“聚合力”。科技创新,人才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基础性支撑。必须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置顶”,栽好靶向育才的“有心花”,遍插招揽人才的“无心柳”,育稳尊重人才的“真心苗”,在发挥人才作用上做足文章。要精心育才,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精准滴灌”“靶向施策”,紧盯战略科技人才,细培产业领军人才,厚植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大批“一招鲜”专家与“全能通”高手。要诚心引才,坚持五湖四海、求贤若渴,摒弃“大山思维”与“峡谷意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快紧缺型专业人才引进,让“科研前线”成为近悦远来的“人才洼地”。要倾心固才,以惜才、爱才、惠才为导向,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确保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让青年科技人才“出圈”“出色”“出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为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长和更好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的青年科技力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的大背景下,各地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措施》精神,装好政策“助推器”、搭好育才“大舞台”、立好评价“风向标”,让青年科技人才“破局出圈”“能力出色”“成果出彩”,汇聚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力量”。

装好政策“助推器”,让青年科技人才“破局出圈”。“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对青年科技人才来说,精准有效的政策是最好的激励。针对当前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职业早期科研支持不够、非科研负担重、生活压力大等突出问题,《若干措施》明确了科研职业发展、生活保障服务和身心健康关爱等一系列定量化、可操作性强的务实管用举措。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重在打通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各地要积极通过组织权威新闻媒体宣传报道,邀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政策解读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提高政策在青年科技人才中的知晓度和关注度。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措施》精神,并根据本地实际,细化具体举措,不断健全工作体系和配套制度,帮助青年科技人才解决好住房就医、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非科研负担,让他们心无旁骛专心事业、专注科研。

搭好育才“大舞台”,让青年科技人才“能力出色”。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管用有效的培养机制,为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良机、提供“舞台”。《若干措施》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各级党委、政府要通过制定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师带徒“一对一”帮带培养、鼓励牵头组织学术交流等制度规定,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进步搭台架桥、保驾护航,全方位、深层次加强培育。要推动科研项目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中“担纲领衔”,在科研一线实践中增长才干、淬火成钢。要加大科研经费对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尤其加强在自然科学等基础性研究领域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合理使用科研经费机制,让青年科技人才走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科研“窘境”,切实为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攻关中安心坐好“冷板凳”、潜心做出“真成果”解决后顾之忧。

立好评价“风向标”,让青年科技人才“成果出彩”。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人才评价体系是树立人才发展导向的风向标,是激励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的推进器。《若干措施》要求,要提升科研单位人才自主评价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在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同行评议、行业专家评价、科研成果对社会贡献度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尽可能让更多的声音参与到评价中来,打破“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考核评价方式;同时坚决破除“四唯”和数“帽子”倾向,打破青年科技人才晋升的“隐形台阶”,科学设定评价指标。要用好奖励杠杆,推动表彰奖励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对有担当、有本领、有作为的青年科技人才典型及时表彰奖励,增强青年科技人才的自豪感、获得感、价值感;同时要强化正面宣传,让崇尚“科技英雄”“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五四奖章”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旋律,形成人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善接“烫山芋”,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茁壮成长,勇攀科技高峰。

推开“文化之窗”唱响“传承之音”

9月14日,*******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中指出,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根植中华历史文化沃土,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淬炼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用心用情用力推开“文化之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用心唱响“文化自信”之音,赓续文化“精神根脉”。***总书记指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在世界文化的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深深根植于自身丰沃的文化土壤。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坚定文化自信作为首要任务,坚持走扎根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的发展之路,进而守住自己的“文化根脉”,筑牢文化自信之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想和思维,坚持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积淀中汲取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等精华养分,将其转化为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精神源动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用情唱响“开放包容”之音,铺就文化“兴盛之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国文化发展能有璀璨的今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天下情怀,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还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要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态度去欣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探索“文化的奥秘”,以实际行动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花结果”。

用力唱响“守正创新”之音,赋予文化“青春活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才能为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才能赋予文化“青春活力”,进而为文化传承开辟“有效路径”。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中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要把握时代脉搏、树立发展眼光,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为创造新时代文化新形态、为谱写中华文明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乡村振兴:“凿深井”方能“绽本貌”

近日,***总书记来到黑龙江考察,进林区、察生态,进村庄、访民情,进高校、谋创新,听汇报、作指示,为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基层党组织任重道远。要深学细悟***总书记“黑龙江之行”的殷殷关切,扎根基层,以“胸中一团烈火”“守持一缕清风”“深耕一方热土”“情牵一地桑梓”的“凿深井”之功,助力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绽放新农人“本貌”。

心中一团烈火,“凿”精华理论之“深井”,绽放新农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本貌”。“常勤精进,譬如水长流,则能穿石”,历史之车轮滚滚,唯有不懈求索方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巍巍巨轮行稳致远。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千头万绪,需要一支敢于冲锋陷阵、攻城拔寨的基层干部团队。基层党组织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主课、首课、必修课,加大党史、党规、党纪的教育比重,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要引导基层干部积极主动适应时代趋势,抱着一颗直面困难的心,致力于做一些打基础、强能力、利长远的“枯燥事”和“平常事”,自觉做到勤学多思、善学深思,形成用实践来促进理论掌握、用政策来指导实干的思维习惯,锻炼他们应急处突的应对能力,提升信息化技能,助力基层干部在深入学习、深入思考过程中形成“闭环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校准学习差距,锻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钢铁意志。

守持一缕清风,“凿”作风建设之“深井”,绽放新农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本貌”。“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基层党组织要烧旺“熔炉之火”,搭建基层“练兵场”,涵养基层干部的“清风正气”,帮助基层干部把握好“不出事”这个“关键变量”,将“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理念根植他们的内心深处,引导基层干部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念保持头脑清醒,让他们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既要依靠坚定意志做到慎独,也要欢迎其他干部与群众做法律法规、党规党纪之外的第三把利剑,时刻监督、提醒自己,让基层干部牢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做到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时时怀着公心、事事出于公理、处处依靠公信,以清正廉洁、干净做事的作风优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深耕一方热土,“凿”产业融合之“深井”,绽放新农人“调查研究、探索求是”的“本貌”。“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在时代发展中引领乡村振兴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基层党组织要把调研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蹲下去看蚂蚁”,千方百计谋好广袤乡村的发展规划,找到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想方设法在产业发展、农业兴旺、人居和谐等影响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领域上,不断探索务实管用的新办法,形成基层工作新气象,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做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农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情牵一地桑梓,“凿”服务为民之“深井”,绽放新农人“扎根基层、鞠躬尽瘁”的“本貌”。“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基层是落实政策、推动发展的最前线,也是关怀为民、服务奉献的最前沿。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强化“乡村振兴为了人民、乡村振兴依靠人民、乡村振兴成果人民共享”的全周期宗旨意识,立足于基层崭新的发展,引导基层干部既从“有字之书”中汲取“知识的活泉”,也从“无字之书”中深悟“经验的富矿”,不断提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助力基层干部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题,为乡村振兴打造堪当重任的行家里手,让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还要带领基层干部走出“办公室”,用双脚丈量基层热土,用双眼看见人民群众的“所急”“所忧”,积极推动党的各项政策在广袤基层之中“落地生花”,真真切切做到学民智、察民情、解民忧,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勇担“使命”守“根”铸“魂”

9月14日,***总书记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五千年文明绵延不断、14亿儿女蓬勃向上的精神源泉。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当勇担文化使命,牢牢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勇担“传承”使命,守“民俗根”,铸“自信魂”。“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是在漫长岁月的洗刷与沉淀下逐渐形成的,反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传统和人文品格,是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民族自信的宝贵财富。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担文化“传承”使命,摆正思想、提高认识,尊重习俗、抵制恶俗,常闻“泥土香”把“根”理清,常作“游说客”将“信”凝聚,在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充分了解掌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帮助群众取精去糟。要以“移风易俗”为抓手,用好村规民约、文明超市以及红黑榜,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改正歪风邪气;要依托公开活动和传统节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群众参与热情,真正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民俗,让民俗文化生机焕发,让民族自信油然而生。

勇担“弘扬”使命,守“文艺根”,铸“包容魂”。***总书记强调:“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在中华民族的壮美史诗中,汉魏风骨、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革命戏曲、现代散文等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学艺术,既是时代风貌的展现,也是社会发展的“良药”。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担文化“弘扬”使命,将文艺的“火光”延续、“灯火”璀璨。一方面,要深入学习、充分挖掘传统文艺中的精神养分,用人民的文艺去滋养人民,用经典的文艺去浸润社会。另一方面,要从中华民族不息前进的传统文艺中感悟“兼收并蓄”的和合之美,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勇担“发展”使命,守“精神根”,铸“创新魂”。“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华民族的精神,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情怀,是“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和平理想,是“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不懈创新……***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担文化“发展”使命,扎深精神之“根”,充分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将上下五千年的精神文明成果贯穿起来、融合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铸牢创新之“魂”,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根深才能叶茂,有魂才能屹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百年历程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劲文化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致敬叶嘉莹先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她命途多舛,却不忘读诗词做学问,她流离一世,却仍能保持传承初心,她半世飘外,却始终心系祖国疆土,她就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叶嘉莹。党员干部要向叶嘉莹先生学习,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真抓实干中厚植为民初心,在时代发展中擦亮爱国底色。

千出磨染,怀初心,以荷渡生“信仰红”。您出生书香门第,自幼读书识字,在“金窝窝”里度过童年,可恰逢狼烟四起,被迫与双亲分离,父亲杳无音信,母亲因病逝去,您以痛为力,以诗铸心,即使重担压身,也口不绝“吟”。后与丈夫相恋,家庭幸福美满,偏迎战局动荡,丈夫入狱,您携乳中幼女寄人篱下,以残羹剩汤饱腹,在漏风过道“夹处逢生”,可您仍深信“病树”前头“万木春”,终盼得丈夫出狱,却不料丈夫恶习“傍身”,性格大变,暴躁易怒,生活之艰啃噬您的肉体,丈夫用拳锤击您的心灵,您仍“不理不睬”,从“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中领悟悦己之道。可生活仍山回路转不见“好”,丧女之痛再次“袭来”,您以讲学授课“反击”,凭借诗词蕴涵的智慧面对人生中的穷通祸福、离合悲欢,以诗词实现自我超越,逝去的是苦难,不变的是初心。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夯实信仰之基,在真学真信、常学常新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大持守力量,无论顺遂还是跌宕,始终坚定初心,以无生之觉悟成就有生之事业。

浅藕花开,守词心,莲实有心“为民红”。您在异国他乡,攻克“语言关”,打破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壁垒,在海外大力传播古典诗词,只为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中国古典诗词,后偶然发现青年学生“芳心”海外,忽视对中国自己传统文化的学习,您怀着“所期石炼天能补,但使珠圆月岂亏”的信念,以一己之力“补天”“满月”,成为诗词文化的“摆渡人”。您研读大量西方文学理论,以“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之志,多年研思、探索、研究,只为将西方文学理论融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融合中国诗词。即使您年过九十,仍每年利用假期越洋奔波回南开大学讲学,坚持开筵授课,在您迟暮之年,您以词育人的初心始终不改,将自己对诗词之生命的体会致力于国内少年儿童的古典诗词教育,对于“茫然而目迷乎五色,耳迷乎五音”的年轻人,您以诗人、词人的品格、修养、理想、志意、持守帮助他们在杂乱的尘世之中认清宝贵的人生方式和生活的理想。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答好人民群众的“民生题”。

荷花开尽,献莲心,词花遍地“爱国红”。您在国外成就斐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却因无法向中国学子传授诗词,“憎恨”雕虫文字没用;您虽在外漂泊,可您始终心系祖国,一边教书,助力传播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一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致力于将中国诗词向国外学术界推广,这些您都做到了。可您还是心怀遗憾,对祖国魂牵梦绕,在祖国困难时期,您“快马加鞭”写下“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申请回国,回国途中,您眼流涕泪心狂喜,此后40余年,您奔波于大洋两岸,分文不取、自掏腰包,只为向祖国莘莘学子传授诗词。生活中您“精打细算”,面对祖国,您却“挥金如土”,在耄耋之年慷慨解囊,捐赠一生所蓄3568万元,只为中国文化发展培育桃李,您功成名就,却未沉醉其中,一片“芳心”为诗词,一颗“莲心”为祖国。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党员干部要向叶嘉莹先生学习,从“小我”中走出来,把“一寸丹心图报国”的爱国之情化作实干担当“泥”、无私奉献“泥”、为民服务“泥”,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走在爱国路上,护好祖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之“花”。

办公室工作要“走心”

近日,***总书记对新时代办公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委和政府办公厅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肩负重要职责使命。办公室作为一个单位最重要的参谋机构、服务机构、决策机构,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大办公室干部要积极提高能力素质,走心做好各项工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旗帜鲜明、主动作为,挺起绝对忠诚的“主心骨”。站位决定格局、决定境界。***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国之大者”,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坚定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办公室工作因其特殊的政治性、全局性和政策性,对办公人员提出了政治素质上的更高要求。办公室干部要时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做好“角色定位”,着眼统揽全局、通盘考虑、沟通衔接,保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切实抓好重大决策部署、目标任务、领导交办事项落实,对重点难点工作能勇挑重担,对冗杂的事务能拾遗补缺,从容应对风险变化挑战,以忠诚、干净、担当的状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守正创新、善作善为,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总书记强调,要提升政治能力,坚持守正创新,更好发挥党委和政府参谋助手的重要作用。见微知著,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细节查趋势,总结共性成规律。办公室工作往往是规律性的、重复性的,容易产生思维定式、工作惯性、路径依赖。办公室干部必须学会总结规律,分清层次,强化谋划,对日常事务工作要从思想上实现“突围”,谨防陷入事务主义泥潭。注重提高参谋水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超前预见性,站在全局高度和领导角度分析研判问题,既主动推敲研究,又换位思考,确保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坚持守正创新,以“无须扬鞭自奋蹄”的高度自觉,拿出“见第一就争”的拼搏劲头,经常为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和综合能力,努力成长为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问策能对的“通才”“全才”。

严于律己、有所不为,彰显清正廉洁的“精气神”。***总书记强调,要落实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办公室工作常常能第一时间掌握组织意图、领导决策、涉密文件,事事关乎大局,处处影响全局,来不得半点疏忽。办公室干部要时刻做到“脑中要有一根弦”,怀有对党纪法规和工作规范的敬畏之心,牢牢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视小为大、视平为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约束自身的一言一行,自觉对朋友圈、生活圈进行净化,正确对待名与利、得与失、苦与乐,处理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之间的关系,时刻做到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视个人得失为浮云轻尘,视一己私利为蝉翼薄纱,做到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与大局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同轴运转,落实落准。

让青年科技人才高燃“青春之火”

青年人才强,国家发展强。***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作为基层的青年党员干部,对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有一定的感悟和体会,尤其是如何让青年科技人才永葆“青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强化党建引领,让青年科技人才理想信念“正青春”。理想信念坚定是本质,红色信仰永不变。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不仅需要青年科技人才练就过硬本领,更需要他们坚定为党工作的理想信念。***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若干措施》中提出坚持党对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在各领域,要教育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心怀“国之大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各级党组织要把对青年科技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让他们坚定为党奋斗、为国争光、为民奉献的信心、恒心和决心,让理想信念之火永不熄灭。

加大培养力度,让青年科技人才本领技能“正青春”。人才自主培养是核心,本领过硬是关键。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坚持全方位培养人才是我们国家的战略方向。***总书记表示,必须坚定人才培养自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若干措施》要求,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要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是加快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家庭、学校、社会,要在青少年群体心中埋下“一心向党”的种子,让他们从小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让青年科技人才有“源头活水”;各高校、单位、科研院所等单位要形成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对青年科技人才分阶段培养、分层次管理,形成高质量的人才梯队,让青年人才的本领在青春中燃烧。

营造良好氛围,让青年科技人才作用发挥“正青春”。青年人有才干是基础,作用发挥是目标。从贵州“天眼”到“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星辰大海已成为青年一代驰骋的新天地。《若干措施》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我们要营造识才、爱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让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学家、大国工匠;大力宣传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成果、创新创造等,让青年科技人才感受到社会的支持、人民的期盼;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服务保障,除了在工作上加大资金支持外,更要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生活上的服务和保障,让他们安心工作和生活,无后顾之忧。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识才爱才氛围,让青年科技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让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真正“人尽其才”。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创造未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科技人才是新时代创新创造的主力军,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力量之源。让我们强化党建引领、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让青年科技人才永葆“青春”,成为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美“青春力量”。

塑造“万马奔腾”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强调,要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和常态化联系青年科技人才机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好科技创新发展之路的关键一步、重要一环。组织部门要想人才之所想、忧人才之所忧、急人才之所急,通过创造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充分信任人才、加强关心关爱,持续为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搭建广阔舞台,塑造一支“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发挥政策效能,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抓好政策落实,为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长和更好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不仅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识,更要不断创新完善和落实人才培养、使用、管理等一系列政策,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能,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科学制定政策,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以用为本,下力气、下决心破除束缚人才作用发挥才干、建功立业的体制机制,在人才评价、职称评定、人员聘任、分配制度、薪酬体系等方面进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制度改革和创新突破。通过诚意满满、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在产学研对接、科研经费使用、创新创业、项目进度安排等方面有更大话语权、更多自主权,厚植人才积极干事创业、投身科研攻关的“优渥土壤”。

使用是最好的培养,充分信任压担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应树牢“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的理念,畅通人才成长、交流、流动渠道,把青年科技人才放到重大科技攻坚中、重要岗位上去历练,促使人才在重大创新工程、前沿科技领域等大战大考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尤其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无到有”“从0到1”的源头性创新项目中,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放手大胆使用人才,不断激励青年科技人才担当实干、积极作为。组织部门要主动做好青年科技人才的思想引导,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给予更多信任、更大帮助、更有力支持,鼓励他们把创新想法讲出来、亮点探索晒出来、新型产品做出来,使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在科技前沿领域探索、促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更有参与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加强关心关爱,为人才潜心钻研保驾护航。“要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生活服务保障力度”“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组织部门应时刻注重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关心关爱力度,在薪酬、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出行等方面多出实招、下足功夫,提供细致入微的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保障服务,打消人才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下身“一步一个脚印”涵养优良学风、打牢学术根基,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扑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中钻研探索。要注重健全和提升与青年科技人才岗位、能力、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持续完善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容错机制,充分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关爱人才,最大限度保护青年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大力选树、宣传弘扬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研发项目团队等先进典型,讲好新时代人才的感人故事、奋斗历程,营造关注科技、崇尚优秀人才的社会氛围,切实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塑造成“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胜利之师。

透视“蝶变浙江”写实乡村振兴“心得日志”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

“二十载风雨兼程,二十载久久为功”,浙江大地“绿色蝶变”,一幅“富春山居图”在华夏大地铺展开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区攸攸板镇“见贤思齐”,深挖“千万工程”富矿,透视“浙江之窗”,做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实干底色与发展成色、服务初心与天下归心之间的转化题,写实“乡游心得”,引领乡村振兴取得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孕育“万千新貌”,让“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绘就“一川草色青袅袅”的宜居宜业新图鉴。浙江“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坚持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从美化环境、盘活资源、创新机制入手,实现了“华丽蝶变”。回民区攸攸板镇对标“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模式,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思路,建立“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群联动模式,领导干部以“问题导向”为原则,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到一线去服务、到一线解决诉求,将村域原来“脏、乱、差”地段进行集中清扫整治,2023年上半年出动人员7306人次、车辆2021台次,共处理数字化案件499条,清理混合垃圾6682吨。回民区攸攸板镇还积极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综合治理提升行动,不断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变“垃圾点”为“景观带”,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净化整治成果,实现基层党建和人居环境整治同频共振、共促共赢。

“文旅IP”留住“山水乡愁”,让“实干底色”转化成“发展亮色”,绘就“黄发垂髫怡然乐”的富民强村新图鉴。“千万工程”入乡随俗、因地制宜,真正让千万乡村风韵各异,呈现文化百态,如东王村有粤剧博物馆,诸葛八卦村有古建筑群,孔村则有水稻博物馆。回民区攸攸板镇依托大青山前坡丰富的自然资源,对11个村庄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进一步挖掘各村潜力、明确发展定位,串珠成线、以点带面、分类施策,以产业发展为村民增收致富添动能。在大青山沿线村庄重点发展农家乐、民宿、休闲采摘、研学体验、采风创作、医疗养老等产业,努力打造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星级农家乐、精品民宿和特色商业街,持续擦亮“杏福树下”品牌,2023年成功举办杏花节、采摘节,农家乐由原来的20余家增加到58家,接待游客40.4万人,实现旅游收入900万元。推出元山子奇乐鲜农露营地、刀刀板蒙亮星光里烧烤、一间房夜市、莫尼山非遗小镇《茶道驼铃》实景剧等各具特色的生态野炊、草地露营、非遗演出、特色餐饮新亮点,激发了乡村旅游新活力将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提升乡村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为攸攸板镇服务产业发展强链补链、汇聚人气。

“民生工程”护航“诗和远方”,让“服务初心”转化成“天下归心”,绘就“天工人巧日争新”的乡村振兴新图鉴。***同志在“千万工程”中强调,农民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村庄整治的规划和建设方案都应经过村民讨论,民主决策,切实防止刮风,切忌强迫命令。攸攸板镇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会等载体,让村民有事敞开说、遇事多商量、好坏大家评,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议事协商格局。认真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严格“三务公开”制度,搭建党员、群众、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平台,激发群众参与村务决策的热情。为了更有力保障民生,攸攸板镇为辖区9036位居民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续保手续,为166位群众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续保手续。攸攸板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做好社会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落实信访代办工作制度,配备信访代办员51名,有效化解群众用水用气难、开发企业延迟交房的信访问题,提升服务群众质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以贯之守护心系“网事”的安全感

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技能、推广网络安全技能、启动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延续了“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题,全国各地联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增强全民防范意识和能力,共同筑牢网络安全屏障,促进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网络安全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同不断夯实的网络基础资源底座、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有关,也同法律制度这一越织越牢靠的安全网有着密切关系。

2023年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是全球规模最大、应用渗透最强的数字社会。10亿多网民,既是我们作为网络大国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力量。维护网络安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必须把准“人民性”这一条主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网络安全感。

网络安全为人民。时下,“手机有电”正在成为当代人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之一。截至今年6月,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不仅手机“人手一部”,通过智能家居设备、车联网设备上网的方式也“飞入寻常百姓家”。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国内市场上活跃APP数量达260万,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天下大事、搜罗全城美食,网络让办公地点的选择更自由,获取知识的方式更活泼。

在我们尽享网络红利的同时,信息泄露、网络暴力、电信诈骗等网络违法行为也在不断滋生,由互联网而产生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不过不能否认,有些网络安全风险是可以防范甚至避免的,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方面,政府、个人等层面都有提升应对能力的空间。网络的不确定因素越少,民众的安全感就越多,整个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近年来,在***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得到加强。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网络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作为“风险管理者”的政府部门,在保障民众安全感上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加强互联网相关法规建设,推进以网络安全法为核心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以“一张网”的工作格局,深入治理网络乱象,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另一方面,网络红利源自技术,网络安全需要技术保障。需要不遗余力抓好科技创新,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增强网络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从技术层面上防范和避免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防微杜渐、正本清源。

安全感由心而生,提高公众网络安全素养势在必行。通过论坛、研讨、展览、竞赛等形式,鼓励党政机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网络安全工作不能是“一阵风”,逐步完善网络安全志愿服务体系,通过与基层志愿服务团队加强合作,把网络安全志愿服务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区、医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让网络安全工作成为扎根基层的常态化工作。党员干部要践行宗旨意识,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上网、用网更要懂网,切实增强网络思维,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有效的网络信息“为我所用”,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每个人都是防范和处置网络安全风险的参与者,一方面要有基本的知识储备、风险判断,自觉遵守国家互联网法律、法规和政策,坚决做文明用网、安全用网、和谐用网的践行者,另一方面要有责任有担当,个个争当网络安全的传播者,大力弘扬正能量,共同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上精神家园。

民众网络安全感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一“为”一“靠”,深刻揭示了网络安全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其中,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必能让心系“网事”的“安全感”一以贯之,建好清朗网络空间,开创新时代网络安全工作新局面。

在逐梦深蓝中当好“国门卫士”

近日,***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对海关人员的业绩予以肯定,并对海关系统干部职工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提出殷切期望。坚强的党性修养、严格的纪律意识、奋发的精神面貌,是提高海关队伍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的前提。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海关系统的党员干部将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起精神旗帜、激发奋斗力量,胸怀“国之大者”,当好“国门卫士”,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坚守理想信仰,厚植“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遍经曲折而历久弥坚,就在于根植在每位中华儿女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为国纾困,终用一生敬献宏谋的科学家于敏;无惧风浪,守护孤岛的爱国卫士王继才夫妇;肩负使命,两度飞天圆梦的特级航天员王亚平……正是他们以爱与奉献书写家国情深,以使命与责任承载祖国发展,才让盛世如许。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海关系统的党员干部要厚植家国情怀,能够不负使命、恪守责任,将个人梦融入“海疆梦”“民族梦”;要能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以“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信仰力量去守好祖国防线,把“家国情怀”化作“远航灯塔”,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的安全。

笃定岗位职责,抱定“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奉献精神。从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两弹一星”精神、塞罕坝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里,“艰苦奋斗”是光芒熠熠的重要精神内涵。上高原、下海岛、搏风浪、缉走私,海防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地形地貌特殊,且缺少社会依托,所遇到的艰苦困苦超越想象,只有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才能稳稳扎根。海关系统肩负着祖国人民安危,意义重大,使命艰苦,这要求广大的海关工作人员要能够强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抱定“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奉献精神,要咬紧牙关、守牢岗位,能够担当工作上的“责”,敢攻行动上的“难”,以无畏精神守护国家、用脚步丈量国界,真正做到“让党和人民放心”。

坚持精益求精,传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求真品质。边海防工作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在新时代,要能够善用新思维、新工具,去破解实际行动中的“难关”,牢牢守住祖国的“海关防线”。内在的精神信仰与外在的科学技术“相互补充”,才能让海关事业“更上一层楼”,这要求海关系统要能够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抱定实干笃行的行动信念,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既要推动智慧海防的运用,能够基于数据信息、资源整合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支撑去打造智慧监控系统,也要常抓不懈队伍建设,能够强化人员信息水平、加强综合演练、提升队伍战斗能力,从而形成新时代“管海控海”的新模式,为人民群众搭建起海上的“万里长城”。

致敬南仁东:仰望星空的“最美奋斗者”

南方有仁东,追寻天星梦;雄心吞宇宙,侠骨耐风霜。6年前的今天南仁东同志因病逝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斯人已去,精神长存。南仁东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国天文建设,为建成FAST,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西南深山之中,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中国高度,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广大党员干部,当自觉从南仁东同志身上汲取前进的强大动能,厚植爱国之心、勇于探索创新、甘于担当奉献,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严谨细致的态度,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人生业绩。

致敬南仁东同志“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与淡泊。南仁东曾说:“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和美国的射电望远镜相比差距巨大。1994年,在日本担任客座教授的南仁东,放弃了高于国内300倍的薪资,毅然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决心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为了给理想中的“巨无霸”找到一个“家”,南仁东同志带领团队不畏艰难险阻以身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当致敬南仁东同志的家国情怀,自觉赓续他身上强烈的爱国热忱,主动承担时代使命和时代责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广袤的祖国大地挥洒青春的汗水。

致敬南仁东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探索与创新。南仁东曾说:“人类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有一种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当美国人知道南仁东同志要主持建设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大口径望远镜时,便关停了交流合作项目并多次拒绝了他的签证。在面对压力与阻碍时,南仁东矢志不渝筑造大国重器,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力更生和开拓进取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国家的梦想。广大党员干部当致敬南仁东同志的探索与创新,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面貌,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岗位上、工作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动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致敬南仁东同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与奉献。2016年9月25日,FAST落成启用。这是南仁东同志用生命最后22年的全部智慧、精力与热情,所追求的一个梦想。南仁东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在考察洼地时,差点被山洪冲下山,又跌下悬崖……他身体力行,长期默默无闻地奉献在科技工作第一线。与团队一起通过不懈努力,建成了世界第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比美国“阿雷西博”305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广大党员干部当致敬南仁东同志的担当与奉献,在岗位上发扬苦干实干的作风,积极投身到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建设、环境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春雨催醒了期待的嫩绿,夏露折射万物的欢歌,秋风编织七色锦缎,冬日下生命乐章延续着它的优雅,大窝凼时刻让我们发现,给我们惊奇,感官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走进它无垠的广袤”。从壮年到暮年,南仁东同志用一生探索宇宙的奥秘,虽然他离开了,但是天上多了一颗“南仁东星”,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默默守护着我们。

循迹“黑龙江之行”走“念兹在兹”之路

近日,***总书记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走进农田察看水稻受灾情况,并走进村民家中看望慰问,详细了解家里受灾和生活保障情况。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总书记的步伐,从总书记的黑龙江之行读懂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的念兹在兹,对“人民群众”的“时时放心不下”,对“体察民情”的率先垂范,在自身工作岗位上争做“三种表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先锋力量。

循迹“黑龙江之行”,读懂“粮食安全”之重,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坚定,走好“护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回望***总书记的国内考察足迹,他几乎走遍了主要农区,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看收成,反复强调保护耕地的重要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基层党员干部作为政策方针具体落实的主体,必须绷紧耕地保护这根“弦”,要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不折不扣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线上推送消息+线下宣讲政策等方式,提高群众耕地保护意识,让耕地保护概念走村入户入民心;要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的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切实守住生态红线,筑牢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红色防线。

循迹“黑龙江之行”,读懂“人民至上”之本,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走好“为民”之路。党的XX大报告中,“人民”出现的177次,不管是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科技成就等都和人民群众挂钩,任何艰难挑战、机遇选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奉献。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每一个地方,向群众提供服务、提供帮助,要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将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将群众的哭和笑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晴雨表。

循迹“黑龙江之行”,读懂“调查研究”之要,以“露宿风餐炼铁蹄,叱云啸月唤晴曦”的担当,走好“实干”之路。顶风雪、踏泥泞、听真话、察真情,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次次深入基层调研,一路调研、一路思考、一路指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工作实不实,问了群众就知道。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觉悟,把责任扛在肩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家中,走进田间地头,一步一个脚印干、一件事一件事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把会上定的、纸上写的、心里想的变成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中,确保做出的成绩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读懂“黑龙江之行”背后“为人民之情”

近日,***总书记来到大兴安岭、哈尔滨等地,深入林场、乡村、高校等进行调研,前往灾后恢复重建现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党员干部要从总书记“黑龙江之行”中读懂背后的人类发展理念、人民至上初心、人才强国战略,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肩负人民使命,全心为民谋福、诚心为民幸福、真心为民造福,用心用情用力当好人民满意“勤务员”。

读懂“漠河林场”到“大兴安岭”林场之行,背后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人类发展”理念。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全力以赴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人民谋幸福做足工作、下足功夫。党员干部要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既要心入更要身入人民群众中间,同坐一条板凳,围坐一个炕头,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与老百姓想在一起、吃在一起、干在一起,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真实困难,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尖上,把实事好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读懂“北极村”到“龙王庙村”乡村之行,背后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民至上”初心。“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总书记指出,“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总书记察看水稻受灾和水毁房屋重建情况,我们感悟到人民领袖“为人民谋幸福”的服务情怀,那就是挽起裤腿、俯下身子、脱鞋下田,把人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成效作为评价自身工作的重要指标,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从困难群众、受灾百姓、特殊群体入手,热忱服务群众,有事和群众商量,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真为”、力求“实为”、懂得“巧为”、担当“敢为”,久久为功、绵绵用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信任,以为民服务“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读懂“哈工程”到“自贸区”高校之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的“人才强国”战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总书记勉励哈尔滨工程大学师生,“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人才培养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也是形成我国人才竞争优势的必经之路。高校要发挥好自身作用,利用专业师资、学科交叉的优势,激发人才专研热情,着力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民造福”作人才支撑。为民造福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一劳永逸,需要付出更加艰辛努力。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着“为民造福”的目标干,列出任务清单,积极推出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好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愿挑“千钧担”,敢啃“硬骨头”,能接“烫山芋”,一步一个脚印,一锤一个铆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

用“心”执笔绘就“美丽中国”实景图

近日,***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总书记亲切地对大家说,北极村前景可期。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新时代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生力军”,当认真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擦亮初心,坚守恒心,保持决心,为绘就“乡村美、生态兴、人民富”的中国式现代化实景图积极贡献个人力量。

乡村美则中国美,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执好“初心”之笔,做到久久为功、善做善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科学部署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果十分显著,中国乡村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华丽蝶变,美美与共的乡村成为中国的靓丽名片。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当主动肩负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总书记对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领悟、用好“千万工程”中里的智慧密码,严格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努力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项行动,为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接续努力。

生态兴则中国兴,美丽生态环境需要执好“恒心”之笔,做到齐抓共管、人人尽责。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获得新成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民心,一幅幅“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中华文明生态画卷映入世人眼帘,美丽中国成为世界各国前来参观学习的打卡地、聚集地。美丽生态环境是人类持续共同呵护的结果,广大党员干部当坚决扛起责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为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生态新画卷接续发力。

人民富则中国富,美丽幸福生活需要执好“决心”之笔,做到接续奋斗、笃实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各族人民群众大踏步迈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上,人民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党的一项项惠民利民政策,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美餐,收到快递,联络朋友,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了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矢志不渝的不变目标,广大党员干部当主动担起责任,牢固树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发展理念,始终保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党的惠民利民政策,把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坎上、落到实处上,为绘就“美美与共、富足殷实”的共同富裕新画卷接续用力。

青年干部铭记“九一八”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92年前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当刺耳轰鸣的防空警报再次响起,无数中华儿女心口上的伤疤隐隐作痛,国殇英容犹在眼前。广大青年干部要铭记“九一八”,不忘历史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坚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明志,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铭记“九一八”,就是要以史为鉴、知耻后勇,领悟“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总书记曾强调“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青年干部铭记“九一八”就是要从屈辱的历史中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的警示,始终保持对屈辱历史的“痛感”,自觉增强“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忧患意识,保持“赶考”的清醒,让历史照亮我们前行之路。就是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把爱党爱国爱人民热情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来检视发现自身不足,对现实与未来进行冷静思考,激发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勇气,把练本领作为立事之要,主动到高质量发展一线“蹲苗”历练,做到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

铭记“九一八”,就是要以史为师、承继先烈,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了抗日号召,积极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力量,无数英雄儿女顽强斗争、舍身赴死,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诗篇。青年干部铭记“九一八”就是要深刻认识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就是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承继先烈的革命遗志,筑牢信仰“压舱石”,扭紧思想“总开关”,弘扬抗战精神、发扬斗争精神,跳出“温水”、常沾“泥水”,走出“舒适圈”,把智慧和力量倾注在党和人民事业,坚定不移地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继续前行。

铭记“九一八”,就是要以史明志、开创未来,发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闯劲。***总书记指出,“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虽然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新时代是年轻干部建功立业、开创未来的时代,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青年干部铭记“九一八”就是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树立坚定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更加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是要坚定信念跟党走,不负历史重托、不负时代召唤,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多到困难多、意见集中、工作局面难打开的地方,勇于担当以赴之,甘于吃苦以求之,敢于斗争以成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奋力奔跑、接续奋斗。

〔漫画〕解锁“千万工程”的基层工作密码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不断满足群众的新需求,更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基层干部更应从中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解锁“千万工程”背后的基层工作密码,将基层工作方法落到实处。

“千万工程”的背后,是基层工作还须“不忘初心,奋斗不止”的“拼”字密码。“千万工程”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紧跟党的步伐,凝聚前行力量,积极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基层干部不应该是“温室”里培养的花朵,而应该是在风雨中不断接受“打磨”的劲竹。“水滴石穿”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也惟有经受意志定力、耐心耐力、担当精神等考验,方能成为优秀人才。

2023-9-1808:54上传

下载附件(309.32KB)

“千万工程”的背后,是基层工作还须“民之所需,政之所向”的“心”字密码。“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建设工程,更是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落实民心工程,需要深入基层,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执政为民,才为公仆”。凡事都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不然只能浮于“水面”,学不会真正地为民考虑,做不到有意义的社会实践。眼睛要向下看,脚步要向下走,多到群众中去看去听,时时刻刻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当基层干部具备“共情力”时,才能知道群众真正所需。

2023-9-1808:54上传

下载附件(383.07KB)

“千万工程”的背后,是基层工作还须“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的“实”字密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还需要久久为功的调查研究。“千万工程”是***总书记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调研,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浙江农村区域差异性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同,立足不同地形地貌,因村制宜编制建设规划。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岗位,踏实肯干,“日行千里”,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重塑了农村环境,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2023-9-1808:55上传

下载附件(381.06KB)

铭记“九一八”:以吾辈星火照亮伟大征程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滑万丈涌……”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空前的民族灾难在那一刻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前赴后继,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壮阔进程上,号召青年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不断开创新时代强国新局面,以青年力量化作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点亮过去,照耀未来。

行程万里,“人民至上”初心永记。***总书记曾说道:“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九一八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行远自迩踵事增华”,新的伟大征程上,青年当赓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牢记“人民”二字的分量,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多些真心真意少些“不见面答题”,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群众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纾民困,以念兹在兹的情怀贴近群众。

风正帆悬,“强国有我”使命在肩。忆往昔,面对风雨飘摇的旧社会鲁迅先生曾振臂高呼“中国青年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似萤火微茫,却驱散黑暗,无数青年伴随着呐喊声觉醒,无数革命青年苦苦追寻,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九一八事变之后,青年学生、民族资产阶级都发出要求抗日、实行民主的呼声,他们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筑牢中华儿女的民族脊梁。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青年生逢其时,当勇挑责任,在烈日下壮筋骨,在风雨中长才干。赓续抗战精神,敢于抗争勇于抗争。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方向,举好旗帜,不为杂音噪音所扰;以“拼”的劲头、“闯”的作风,投入基层一线,啃“硬骨头”,多办民生事、多谋民生利,在基层旷野努力绽放青春色彩。

勇立潮头,“星火燎原”正当其时。不忘曾经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14年的浴血奋战,14年的风雨兼程,换来了中华民族重新站了起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天纬地,一切的成就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在苦难中创造辉煌,在襁褓中孕育生机,在斗争中开辟未来的有力彰显。从炉火中走来、在斗争中新生,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成为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青年当勿忘国耻、砥砺前行、吾辈当自强,迈开步子、甩开膀子,以顽强拼搏的斗争意识勇立潮头,少些“躺平心态”多些“锐意进取”,少些“喊口号”多些“干硬货”,扛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使命责任。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斗风险、克难关,迈过一道又一道坎、留下一个又一个胜利,“前赴后继”跑好新征程接力赛,星星之火正当燎原。

生产关系推陈出“新”让生产力提“质”增效

近日,在黑龙江考察调研过程中,***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生产力指的是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包括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生产设备、自然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而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着本质区别,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科技就是创造力、创新就是生产力,二者叠加就是新质生产力。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今后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的“新”,正引申出深刻的“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进步。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还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之一,就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不仅是发展命题,更是改革命题。

当前,我国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要充分挖掘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以及内在逻辑,围绕创新驱动,变革体制机制,做到未雨绸缪,强化“旱时造舟,涝时造车”的逆向思维,为明天的爆发积蓄势能;树立“拼”和“抢”的意识,全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用“创新”思维去“破题”,用“研发”思维抓“生产”,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效能。

对产业来说,生产力就是产业增量,就是未来空间,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如果说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代表着旧有生产力,那么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就意味着向新质生产力进军。一方面,国家产业没有核心创新技术,就难以构建应对市场波动的“缓冲带”“避风港”。另一方面,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既是一场生产力革命,也是一次生产关系变革,涉及观念理念、体制机制、管理模式、要素投入等方面的重大调整。

因此,我国要以体制机制变革这一生产关系的“关键变量”反作用于科技创新这一生产力的“关键变量”,统筹谋划推进产业振兴,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当下与未来、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产业振兴计划与既有相关规划等关系,切实做好“无中生有、有中出新、新中求优”文章。同时,要聚焦主业不散光,在科技前沿领域,持续发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瞄准产业前沿、细分领域、市场需求,建强创新研发机构,善于运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注重嫁接高能级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在攻克“卡脖子”技术中,当尖兵、创尖峰,不断拓宽掘深产业创新技术“护城河”,在确保“老树发新枝”前提下,种“新树”、扎“深根”,营造“未来森林”,开辟“崭新蓝海”,最终把新质生产力的优势转化为最大的经济价值。

“三注重”让主题党日更带“感”

主题党日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基层组织制度的重要抓手,是规范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的有效途径。面对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内容单一、形式老套、参与人少等问题,基层党组织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不妨突出“引领感”“仪式感”“色彩感”,让主题党日活动接地气、有实效,有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

注重党性教育抓根基,促进主题党日活动“引领感”。主题党日是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在开展主题党日时,要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党性教育贯穿于活动全过程,确保让主题党日“党味儿”更浓。要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加强党员管理、强化党员教育为主要抓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主题党日开展标准,以“三会一课”的形式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党课宣讲、主题研讨、交流心得等确保党员对党的认识深刻、理想信念坚定,始终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探索党建+互联网模式,确保全体党员均能够按时参加党组织生活,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注重形式灵活抓成效,增强主题党日活动“仪式感”。主题党日活动是促进领导班子成员与党员职工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职工之间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要始终将主题党日作为开展党员教育的有效抓手,在确保政治方向不偏离的前提下,将活动效果及党员体验放在活动策划的重中之重,在策划主题党日之初,根据党员的意见建议,结合当下流行的主题、趋势综合思考,确保全体党员及职工代表都能积极参与,积极鼓动领导班子成员、普通党员、职工群众上台一起互动,选择既有趣又欢乐的互动游戏,让主题党日活动流程有总负责统筹管理、主持人有序推进、后勤组保障到位,切实增强了主题党日的“仪式感”,提高了党员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同时,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从而提升了党支部的向心力。

注重内容创新抓质量,丰富主题党日活动“色彩感”。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策划的好坏,直接影响活动参与率与支部凝聚力。在策划主题党日之初,要从活动的政治力、活跃感和实效性等方面全面考虑,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出发点,按照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融入、融合、融通”的工作思路,不断围绕中心工作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确保主题党日活动既能体现党建引领成效,又能促进中心工作有效推进,整体活动内容丰富,深得党员群众好评与喜爱。要紧跟时代发展东风,积极探索“会场+现场”“室内+室外”“学习+参观”“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日常+节日”“单独组织+结对联动”等活动方式,让主题党日“色彩感”十足。

读懂“回信嘱托”做好基层“守卫者”

近日,***总书记在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回信中写道:“希望同志们胸怀‘国之大者’,弘扬海关队伍的优良作风,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助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广大基层干部要读懂“回信嘱托”,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海关关员为榜样,肩扛时代责任,扎根基层,“虚心向上”守好“思想关”、“俯身向下”守好“能力关”、“组织向前”守好“行动关”,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基层卫士,以实际行动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立身百行,以学为先”,“虚心向上”守好“思想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广大基层干部要时刻保持“向上看”的学习姿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筑牢“坚定理想信念、务实担当作为”的理论基石。要不断改善“向上问”的求教方法,在向上级部门求教问策之前,要针对理论文章中的难点、政策方针中的疑点,结合基层实际深入思考,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和需要解答的重点,先说“我认为”、先谈“我理解”、先提“我建议”,切忌“轻而易举、不假思索、毫无方向”的问政之道。以学增智,以问促学,举一反三,激活理论学习“一池春水”,为政策落实凝聚思想共识。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俯身向下”守好“能力关”。***总书记强调,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想让“这根针”插得准、插得实、插得牢,使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件传家宝。广大基层干部应当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以各项“为民、惠民、利民”政策为“上门礼”,去百姓家中串串门,多聊“家常事”、多听“牢骚话”、多沾“泥土气”,问民意、访民情、解民忧,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练好为民服务的基本功。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全面细致地了解政策落实前的阻碍、落实中的困难和落实后的成效,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积极提出对策、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方法、增添实效。做好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和问题“调查员”,让群众广泛知晓政策内容、真正理解政策意义、切实享受政策保障,为政策落实打好群众基础。

“党建引领,行稳致远”,“组织向前”守好“行动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广大基层干部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各项科学理论、先进经验为指导,树立加强基层建设的鲜明导向。要坚持不懈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牢牢把握“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目标,从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青年创业者、高知识群体中发掘“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扎实”的优秀人才,为基层党组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不断筑牢党的执政基础。要持之以恒抓好党内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引导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不断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畅通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干部作风、提出意见反馈的有效渠道,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能为愿为善为”的高素质党员队伍,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为政策落实提供组织保障,为推动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读懂黑龙江之行“三个发展硬道理”

近日,***总书记来到黑龙江考察,进林区、察生态,进村庄、访民情,进高校、谋创新,听汇报、作指示,为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年轻干部既要反复咀嚼品味***总书记的讲话,领悟其中滋味。也要读懂黑龙江之行“三个发展硬道理”,将其践行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确保在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上“不偏方向”“不失定位”“不缺方法”。

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明确自身定位,在服务大局和干事创业中求发展。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总书记对东北的殷切嘱托。也为东北当局明确担当定位做出指导。定位找得准不准提前决定事情成不成功,大局如此,对应到干部的具体工作亦如此。“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局意识在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既有助于青年干部在遇到问题时分清主次、清晰定位、抓住主要矛盾,以“一盘棋”的思维服务大局,锻炼专项本领,将自身发展融入整体,相互补益推进。也有助于青年干部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挺身而出,主动让位大局、让利整体,选择国家、选择人民,始终站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确保关键时刻靠得住、豁得出。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遇事客观辩证,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明方向。***总书记在“黑龙江之行”中辩证的看待东北“边疆位置”“人口数量”和“老龄化”三个问题。指出要客观准确把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找到破解之道。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短板。面对问题,空喊口号得不到结果、盲目去干只会事倍功半。如何更快、更精准得到想要的、正确的结果才至关重要。辩证唯物主义是经历风雨考验和历史鉴证的属于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一代青年干部突破困境、破解难题的不二手段。只有在遇到问题时冷静地去分析问题,辩证地去看待问题,始终坚持立足自身优势,锻长板补短板,以问题为导向去提前谋划、提前布局才能制胜千里之外。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精准把握落脚,在谋求人民幸福和福祉上下实工。***总书记在“黑龙江之行”中叮嘱当地干部群众,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总书记念念不忘的是“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人民幸福”,始终保持的是对人民群众“忠贞不渝”的赤诚深情。所谓“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大到政策制定、宣贯落实,小到一次社区公益活动,只有真正普惠到每个人身上,真正甜到人民的心里,真正得到人民的认同,才算干的有价值,才算干成一件事。青年干部要切记始终保持“答题人”心态,并将人民群众视作“出题人”和“阅卷人”,以真抓实干、立马就办的干事态度为笔,以尊重人民、敬畏人民的服务态度为墨,书写为民奋斗的“满分答卷”。

解锁基层治理“下”字密码

近日,***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坚持工作力量下沉,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体系和工作力量要直达基层,充实基层一线力量。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各地各部门要着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持续推动组织体系下延、工作力量下沉、服务资源下移,谨遵***总书记谆谆教诲,以实际行动解锁基层治理的“下”字密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下”延组织体系,让基层治理“红”起来。推进组织体系下延基层,关键是要激活战斗堡垒、划定作战单元、建强治理团队,以党建引领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要激活战斗堡垒。注重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治理机制,着力推动党组织“触角”从镇街进一步下沉至小区、街巷、楼栋、院落,将党的工作辐射到户到人。要划定作战单元。统筹考虑人口分布、地理交通、服务半径等因素,持续完善“大中小微”网格体系,同步整合党建、政法、民政、卫健等相关职能,着力推动“多网合一”,确保治理全覆盖、精细化。要建强治理团队。制定完善网格服务事项清单,推行设岗定责、“积分管理”等措施,发挥党员网格员主导作用,引导网格内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级后备力量等参与基层治理服务,激活党组织的每一个“神经细胞”。

“下”沉工作力量,让基层治理“实”起来。推进工作力量下沉基层,根本是要固化机制、明确目标、激励担当,让下沉成为工作新常态,“实打实”为基层善治注入“新鲜血液”。要固化下沉机制。聚焦谁来下沉、怎样下沉、何时下沉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党员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的实施方案及工作细则,健全完善方式方法、纪律要求、管理培训等制度机制,为“干部下沉”提供制度保障。要明确下沉目标。锚定基层治理目标要求,从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出发,推行“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分层次、分领域制定下沉任务清单,进一步将下沉工作落实到细处、实处。要激励下沉担当。强化下沉工作考核管理,将干部履职担当情况作为提拔使用、职级晋升、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重要依据,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表彰、大胆使用,对作风漂浮、敷衍塞责的严肃问责,让下沉干部有压力、有动力。

“下”移服务资源,让基层治理“活”起来。推进服务资源下移基层,重点是要聚焦放权、放财、放服务,强壮基层治理“筋骨体魄”,让基层焕发自治活力。要抓住放权这个关键。以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赋予基层党组织有关“吹哨”调度权、考核评价权、人事建议权等,强化为基层减负相关工作措施落实,确保基层聚精会神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要抓住财力这个重点。坚持钱往基层投,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基层政策供给,整合原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戴帽”下达的经费,探索打包给基层统筹使用,提高财政自主权限,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战斗力。要抓住阵地这个载体。着眼服务阵地功能发挥,加强力量统筹、机制统筹、功能统筹,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阵地,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细化编制为民服务清单、服务事项流程图等,同步探索各类创新服务,汇聚更多服务资源下移一线。

致敬“守关人”:一片丹心映国门

近日,***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勉励他们弘扬海关队伍优良作风,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巍巍冰峰,镌刻初心使命,风雪戈壁,见证忠诚担当,红其拉甫海关地处被称之为“生命禁区”的帕米尔高原,担负着红其拉甫和卡拉苏口岸的进出境监管任务,1969年设关以来,广大海关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永葆忠诚本色戍边卫国,甘于平凡艰苦奋斗,砥砺初心笃志冲锋。广大党员干部要向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看齐,无惧新征程“风雪”迎面,在平凡中演绎伟大,扛旗再冲锋,续写新的时代华章。

把防线放在“生命禁区”,“雪山”见证忠诚,帐篷筑堡垒,风雪何所惧。巍巍冰峰,茫茫雪域,砾石戈壁,高寒缺氧,风雪相欺,“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红其拉甫海关最真实的写照,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1969年,红其拉甫海关第一任海关“一顶帐篷七个人,三头牦牛一口锅”,在帕米尔雪峰扎下了营盘,自此,一代代红其拉甫海关人,坚守雪域高原,缺氧不缺斗志,傲霜斗雪,抗击极寒,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用忠诚和信念为祖国筑起了一道雪域雄关。征程前后相继,奋斗一脉相承,向前迈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定不会是一片坦途,面对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迎风抗雪”的准备,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勇于扎根祖国需要“最前沿”,坚守岗位,耕耘奉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笃行不怠。

把坚守当作“最高荣誉”,“冰峰”铭刻担当,埋头苦耕耘,平凡释伟大。***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你们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扎根雪域边疆的国门一线,忠于职守,默默奉献,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了新时代海关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天际雄关,巍巍国门,在鲜有人涉足的红其拉甫,面对“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的艰苦环境,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与风雪为伍、与冰峰为伴,在平凡处写就伟大,于无声处奉献力量。职业或许不同,岗位亦有迥异,在新征程上奋力奔跑,驰而不息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诉求,为人民群众创造着更美好生活,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要向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看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奉献、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各行各业中发光发热,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不平凡”的时代华章。

把满意当作“一生追寻”,“誓言”映照初心,扛旗再冲锋,不负人民愿。***总书记勉励红其拉甫全体关员:“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是红其拉甫全体关员是面对走私、贩毒的重拳出击,是无视“雪虐风饕”依旧不降标准的细致检查,是一批又一批的海关人员前仆后继接续守护,换来的身后的万家灯火璀璨光明。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忠诚本色,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做党忠诚的拥护者,人民群众殷勤的服务员,时刻站稳人民立场,实干担当,挺膺奉献,平常时候看得出来“我能行”,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扛大旗”,危难关头豁得出去“敢冲锋”,不负党和人民的期盼与嘱托,不忘党旗下的誓言与承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服务”业绩。

驻村札记:我与小镇的“春夏秋冬”

寒来暑往,四季轮回,我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摸爬滚打,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从初来时的忐忑到如今用坚定的步伐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回望这四季的成长变化,有辛勤汗水,有奋斗足迹,有春耕、夏忙、秋收、冬藏时的难忘时刻,还有数不尽的温暖瞬间里的爱与力量,前进路上还有很多个春夏秋冬,应不负时光,坚定前行。

春是温暖,是埋下种子、固本培元的扎根,那年我们争做春耕生产的“播种者”,期待来年的收成。“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耕耘的开始,我们基层干部全员出动,组建成“春耕播种小分队”,在无数个宣传引导、协助相扶的日夜里和群众守在一起,干在一起。在田野的泥土地里随处都能看见我们镇村干部熟悉的身影,帮着翻地、播种、施肥......一手抓政策宣传,一手抓春耕生产。在繁忙的耕作中,我们摇身变成了“播种者”,和群众一起在努力中改变,在劳动中收货,春耕备耕赶上了进度,守住了耕地保护的红线和粮食安全的底线,完成了当归、党参、黄芪等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油菜、蔬菜、马铃薯等作物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看着春日里乡间地头的每寸土地被“希望的种子”逐步覆盖,我们每个人都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期盼着来年的丰收。

夏是炙热,是烈日灼烧、流金铄石的磨砺,那年我们勇当防汛救灾的“守护者”,撑起为民的雨伞。夏季持续性的降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考验,暴雨导致辖区内的各河流、水渠水位急速上升,农田受损、山体滑坡、河道泥石流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防汛的号角立即吹响,我们镇村干部闻令而动,迅速组织动员,24小时值班值守,设置应急避难场所,第一时间转移人员、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在与汛情对抗的战斗中,我们是手拿铁锹、肩扛沙袋、脚踩泥泞、头顶大雨的“大力水手”,是转移群众、暖心导航、紧急上门的“搬运工”,是日夜守护的“夜猫子”、风雨兼程的“守护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始终坚持以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秋是凉爽,是落叶归根、慷慨解囊的奉献,那年我们敢为乡村振兴的“铺路者”,收获丰收的果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药材堆满筐,粮食储满仓。我总是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学习和思考。在秸秆地里帮助群众收获庄稼,在“两地”纠纷中学习村干部的处理方式,与老同志交流谈心中学习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针对部分群众中药材销售困难问题,我们主动对接外地客户开展上门收购中药材活动,鼓励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选择实力较强且有帮扶意愿的新型经营主体,动员经营主体与农户开展合作,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吸收农户就业,帮助农户持续增收。一项项惠民措施,一次次走村入户,一条条致富建议,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得到了群众的支持。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我们甘做联系群众的“大脚掌”、乡村振兴的“铺路者”。

冬是严寒,是埋头苦干、集腋成裘的沉淀,那年我们善为平安和谐的“维护者”,筑牢安全的防线。为了让村民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我们积极投入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工作中。我们以网格为基础,逐户走访,全面了解户情民意,掌握群众实际诉求和困难,排查群众家庭婚姻赡养、邻里宅基地界、群众情感经济等矛盾纠纷,因事制宜化解调处,做好政策落实、帮扶解困、疏导稳定等工作,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知心人”。我们对生活存在实际困难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难重度残疾人、特困人员等人群开展结对关爱服务,随时提供精神及物质帮助。对有遭遇突发困难的群众,及时提供暖心帮扶,帮助其顺利走出困境。一次次无声的喜悦弥漫村庄,彼此的眼神传递鼓励,我明白,只要和群众心与心紧紧贴在一起,定会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这就是我与小镇的“春夏秋冬”。成长与感动共融、责任与担当在肩,于“四季变迁”中,我更加深刻理解“基层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内涵、更加无比坚定当初奔赴这片热土的选择,踏向前行道路的脚步也变得更加铿锵有力。

下足办公室工作的“诗外功夫”

近日,***总书记对新时代办公厅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办公室作为一个单位的参谋机构、服务机构、决策机构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独特性,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更要有新担当。广大办公室干部当发扬精益求精,臻于至善工作作风,下足“诗外功夫”,敦本务实、笃践力行,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以“亦因亦革与时变”的进取之姿,苦学守正创新、敢想敢为的“实功夫”。***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办公室工作规率性、程序性较强,有些需要按照一个固定流程反复进行,有些是一直保持同一个姿势,容易产生工作惯性、行为惰性、路径依赖。广大办公室干部要坚持守正创新,完成从“守株待兔”的“守旧者”到“主动出击”的“敢为者”的角色转变。一方面,思想上要“守正”。坚持强化理论武装,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认识和立场上的绝对坚定,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做一个靠得住的“明白人”、扛得起的“实干家”。另一方面,方式要“创新”。自觉摒弃不必创新的盲目认知和不想创新的守旧心态,结合单位系统实际,强化谋划部署,做优做精“自选动作”,争出亮点,创出特色,实现“看似寻常最奇崛”的突破。

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之姿,勤修一专多能、善作善为的“巧功夫”。办公室承担的是综合性工作,常被形容为点多、面广、线长、事杂,这要求办公室干部必须做到静有其位、动有其规,提升“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的综合能力,成为开口能讲,提笔能写,撸袖能干的“全才”“通才”。广大办公室干部要树立全局意识和“一盘棋”思维,既能看得远,也要抓得准;既能观大势,也能把小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超前预见性,站在全局高度和领导角度分析研判问题,确保谋在关键处、参在点子上,充分当好智囊团。要着力提升善作善成的本领,在“办事”上有章法,处理事情有章有节有序,严谨细致;在“办会”上有流程,及时分解会议目标任务,抓好会务各流程,有条不紊做好会议保障工作;在“办文”上有能力,处理任何一篇公文材料都始终保持“匠人”心态,拿出“十二分精神”,在刻苦钻研、反复打磨斟酌中提升以文辅政能力。

以“两袖清风朝天去”的清廉之姿,淬炼严于律己、有所不为的“硬功夫”。***总书记强调,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戒,方能行有所止,严以修身,才能严以律己。办公室工作往往能第一时间了解掌握领导决策、组织意图、涉密文件,事事关乎大局,处处影响全局,工作作风尤为重要。广大办公室干部要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一思一念,坚定扣好“第一粒扣子”,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时刻自重自警自省,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行。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一言一行,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保密意识,提升保密能力,从细节做起,管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做的不做,不该传的坚决不传。要以“夙夜在公、寝室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一责一任,坚守干净干事的底线,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不违规,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循迹“蝶变浙江”写实乡村振兴“凿井日志”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

二十载久久为功,之江大地徐徐展开一幅“富春山居图”。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中,基层干部要从“蝶变浙江”中取经,透视“千万工程”之窗,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深挖掘”“一脉相承重实干”的精神,写实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凿井”日志。

“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党建引领”激活“红色动能”,写实“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乡村振兴“凿井日志”。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盯“千万工程”不动摇,每5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与时俱进、层层递进,成就了今日的“绿色蝶变”。“党建引领”孕育“万千成果”,***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省坚持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从美化环境、盘活资源、创新机制入手,实现“全方位蜕变”。各地各级党组织要从“千万工程”中取真经,驱动“党建引领”引擎,激活乡村振兴“动能”,全面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打破隶属限制、条块分割,跨地域、跨领域、跨层级,构建“党建+”模式,盘活“绿色家底”、唤醒“沉睡资源”,引领耕地保护、水土治理、植绿护绿、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农业现代化征程上“加速奔跑”,让“青山绿水”成为美丽乡村的“标配”,留住“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桃源”美景,助力美丽乡村“破茧成蝶”。

“一以贯之深挖掘”,以“文旅融合”建强“产业链条”,写实“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乡村振兴“凿井日志”。从休闲农业产业园区整齐排布的淳安下姜村,到绽满粉色波斯菊的湖州山地皇,“千万工程”入乡随俗打破“模板”、打造“特色”,让千万乡村各展品韵风采。“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产业振兴是撬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绿色通道”,各地各级党组织要巧打特色资源禀赋的“金算盘”,脚踏实地开展“调查研究”,以“一山接连一山找,一户紧跟一户问”的态度写好“土特产”文章;以“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的精神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同构”,不断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构建特色产业链条完整、功能拓展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旅融合”新格局,创新打造“致富名片”“地域品牌”,不断延伸和拓展乡村产业链条,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在闯关破障、攻坚克难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一脉相承重实干”,以“脚踏实地”回应“民生期待”,写实“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乡村振兴“凿井日志”。“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从全省千百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5431元提高到2022年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在乡村振兴征程上,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是根本的评判标准。各地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从“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中汲取为人民服务的智慧,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乡村振兴为了人民、乡村振兴依靠人民、乡村振兴成果人民共享”全周期强化宗旨意识。助力党员干部将炙热滚烫的服务初心融入到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中,将满腹赤诚的实干之情融入到疏通问题“难点”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之中,真正实现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谋得推动乡村振兴的“最大公约数”。

以“传听学解”四字诀答好调查研究“满分卷”

自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来,半年时间已经过去。全党全国在《方案》的指导下,大量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用心、用情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将政策、理论在院坝里讲透、矛盾纠纷在田坎上化解、群众诉求在现场解决,干群关系得到极大提升。***总书记曾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在这半年里,我们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却还远远不能停下脚步。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传、听、学、解”四字诀,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用好“传”字诀,在田间地头“开讲堂”,善于真情实语“传党音”。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开局之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当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排头兵”,做好党与群众之间的“第一联系人”,搭建起党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走访、现场宣讲打通党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一米”,真正让党的XX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党的XX大精神宣讲重点在于“走心”,群众听不听得懂、愿不愿意听是评判宣传讲成效的决定性因素,高高在上的宣讲模式无法深入人心,刻板教条的宣讲内容也不可能得到群众认可。这要求我们要创新宣讲模式,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壶茶,面对面宣讲,用真情实语、用切身体会,讲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党的“好声音”。

用好“听”字诀,在基层一线“问冷暖”,勤于扑下身子“听民声”。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问策于民方知真伪。规划好不好?政策讲解透不透彻?工作有没有成效?……答案不在办公室,而在人民群众口中,人民的声音是我们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一名共产党员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要多走出办公室,多到人民群众身边,与人民站在一起,将工作带到群众身边,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将工作真正干成群众满意的工作。这要求我们必须扑下身子,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发展,用真诚打动群众,用行动取得信任,在人民群众中听取群众意见。“良药苦口,忠言逆耳”,针对群众的声音,我们要时时牢记于本、挂念于心,实实在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顺言听而勉之,逆言听而改之”。

用好“学”字诀,在群众身边“提本领”,勇于不耻下问“学民计”。高手在民间,党员干部要以学生之姿,常怀求学之心,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民为师、问计于民,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扎根于群众之中,服务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紧跟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时刻以民为本,将群众放在心上,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人民是时代的筑梦者,人民是未来的创造者,人民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用好“解”字诀,在问题现场“出对策”,甘于全心全意“解民忧”。道理讲千遍,不如实事为群众办一件。***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曾讲道“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短短16个字,既体现了***主席浓浓的为民情怀,也激励引导着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尽心尽力解民忧,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扛起时代重任。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时刻关注民生问题,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将工作一件件落到实处,将群众问题一件件化解在家中,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一件件实事,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重视调查研究、勤于调查研究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印发至今虽仅半年时间,但我党调查研究的传统却由来已久。1927年毛泽东同志到湘潭、衡山、长沙等地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经典社会调查作品。1941年,毛泽东同志出版了《农村调查》一书,他特别强调“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同志也曾指出,“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工作方法”。由此可见,调查研究一直是我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工作方法。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继承和发扬好我党的优良传统,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调查研究要做到“凹凸”有“质”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了解群众的需求、指导党的工作决策、推动党内干部提升和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时要做到“凹凸”有“质”,亲临“凹洼”踩的实,敢讲“凸出”摆事实,推进“质保”抓落实,切实解决广大百姓关心关切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亲临第一现场,置身“凹洼”,直达问题核心。“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绝不是“买光景”“游山水”做表面文章。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置身“凹洼”,亲临堵点“趟浑水”、深入群众“知冷暖”,多到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和部门去,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实情。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不摆官架子“指点江山”、不当三季人“一叶障目”,虚心听取当地政府、党员、群众反映的现实和难点,多方面求证、多角度勘察,采取用问卷调查、面谈访问、观察比较等科学方法,获取有效数据和信息,系统地了解问题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真正做到,找好调研方向、踏实调研点位、摆正调研态度,全面了解、直达症结核心。

敢于暴露问题,聚焦“凸出”,力求实事求是。“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目的是立足新时代,解决新矛盾,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提升党的事业发展。要做到好的、差的都要看,表扬、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发现的良策、良法要积极巩固推广,“凸出”的问题更要敢于查摆和剖析。不能因为顾及谁的面子而“抓小放大”,更不能因为担心问责而“选择性失明”,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调查研究。备好“预习课”,在开展调研前通过网上搜索、档案查阅等方式对调研地的建设发展、风土人情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并以此为基础规划“预定线路”,借鉴国内外调查研究的重点难点列出调研项目,要“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拍脑袋决策”。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更好地为问题解决指明方向。

统筹分析整改,终生“质保”,狠抓对策落实。“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调查研究暴露出的问题,往往都带有隐蔽性、复杂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处于一种不被外界广泛注意的“未然”状态。想要“对症下药”“终身质保”,就需对问题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不断推进对策有效的落实。要针对调查研究阶段收集到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和分类,分清问题主次,明确其性质、原因和影响程度,确保资源和精力集中在解决核心堵点上。要明确责任主体、分工和实施时间表,建立实施标准并进行定期汇报和评估机制。不能“雷声大雨点小”缺乏整改魄力和实际行动,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缺少系统思维和科学规划。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实,真正做到科学合理、保质保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调查研究带来的成果与实惠。

理论学习要有“四味”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在用好个人自学、做实集体研讨、加强调查研究、拓展形式载体等方面的工作要求。着力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质量,有效带动全党大学习,事关深入推进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还须“四味”一体,系统发力。

个人自学要有“回味”。个人自学是开展理论学习的基础方式和重要手段,个人自学深不深、实不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论学习的质效。认识真理是一个波折反复的过程,如果在个人自学阶段不到位,就容易困在第一步,“不得其门而入”,遑论后面的集体研讨与调查研究。要拿出“好书不厌百回读”的劲头,扎扎实实把原文嚼烂,把原理悟通,达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境界,在不断“回味”中,切实弄懂伟大思想的时代背景、基本要义、深刻内涵等等,力戒学了一点皮毛就自以为是,“一瓶水不满,半瓶水晃荡”。

集体研讨要有“辣味”。理论学习不是四平八稳的作报告,它是一个勘错求真、思想交锋的过程。理解不同不代表学得不到位,相反,有疑问才能更好在辩理之中明理,有差异才能进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这样一个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用真理说服人的生动展现,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展现。一些领导干部,在参加集体研讨时,经常说些“片汤话”“场面话”,对别人发言中的不足之处不愿指出,对自己的疑惑也遮遮掩掩。学无止境,新问题、新困惑的产生,是认识论本身所决定的,绝不能回避,要在“辣味”里求真求实。

调查研究要有“土味”。理论不是虚无缥缈、浮在云端的,理论学习也不是坐而论道。让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就必须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好,旗帜鲜明地到基层一线、田野地头去,向“民间高手”取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事实上,很多政策的出台,都是对群众“呼声”的直接回应,“民心工程”的温度,体现在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反之,那些“拍脑袋”搞出来的决策,最后大多都变成了“无用功”,得不到群众的“点赞”与“叫好”。调查研究要有“土味”,就是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听民意、访民情,真正把“问诊桌”摆到村头巷尾。

形式载体要有“新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提高理论学习的质效,还要善于运用新形式和新载体。当下,很多单位在开展理论学习时,往往都是“老一套”,“三板斧”用完后,就没有什么新的方法和举措了,长此以往,容易产生“惯性思维”,影响理论学习的效果。要在把握实质的前提下,不断突出形式载体的“新味”,如将课堂转移到红色场馆、田间地头等场所,进行现场教学;又如利用PPT、视频、音频等科学化、形象化的学习手段,将学习内容图文并茂地表现出来。当然,这些手段的根本所在还是内容,绝不可盲目创新、颠倒本末。

上好“三堂党课”解答“成长三问”

***总书记强调,希望年轻干部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身逢盛世,重任在肩,要想更好地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星辰大海”,广大年轻干部要上好“三堂党课”解答“成长三问”,保持坚定信仰,厚植为民情怀,锻造担当本色,坚持强思想、长本领、常实干,矢志不渝,奋楫笃行,更好地绘就社会主义建设的壮美篇章。

上好理论“政治课”,补气血,强思想,以“红心向党、不负韶华”的坚定信仰解答“我是谁”。思想政治工作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基础性工程,要摆在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重要位置。思想足够强、过得硬,可以成为年轻干部乘风破浪向前冲的“精神支柱”。正如***总书记所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试想如果思想不过关,又怎么可能抵御住风吹浪打甚至风高浪急的轮番试验。因此,广大年轻干部要上好理论“政治课”,始终以“满分状态”奔赴“赶考路”,借好主题教育的“东风”,仔细研读8种指定教材,逐字逐句品读精神内涵、深挖精神富矿,始终做到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读、扎扎实实悟。要涵养“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求知心态,坚持“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制定学习计划,定期进行复盘总结,确保学到深处、学在心里,推动理论知识落在“心尖”上。

上好为民“专业课”,壮筋骨,长本领,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解答“依靠谁”。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必有的素质。回溯过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50多人发展到现在9800多万党员,就是因为始终把“人民”两字镌刻在旗帜上,无论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还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抑或是“时代楷模”万步炎,他们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坚持群众的事情“马上办、抓紧办、拼命干”,做好民生实事。新时代,要想更好地解决民生难题,广大年轻干部必须上好为民“专业课”,牢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干事原则,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始终以人民为师,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也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能力,坚持面对面交流、心连心谈话,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变为“件件能够落实的事”,真正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上好干事“实践课”,勤迈腿,常实干,以“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担当本色解答“怎么做”。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干事不能靠嘴上“飘飘然”说,要靠手上“实打实”干,在实践进行把脉问诊,解剖麻雀,把问题找准、情况摸透,方能有效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广大年轻干部要上好干事“实践课”,始终俯下身子在基层、甩开膀子在一线,敢担当、善作为,保持担当本色,以“满弓状态”奔赴“赶考路”。一方面坚持在“疾风”中知“劲草”,主动走出“舒适圈”、跳出“温水区”,自觉投入实践“练兵场”,前往情况复杂、问题繁多的最前沿、第一线,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次“热锅蚂蚁”,不断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在“烈火”练“真金”,坚持“越是艰险越向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激情,不推不躲不扯皮,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慎始如终地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决不有“歇歇脚、喘口气”的心态,让难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矛盾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锦囊妙计”请查收

“学思想”是本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中的第一条,以此为切入点,坚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举措。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学”字当头,广大党员干部请查收这份理论学习“锦囊妙计”,灵活学用其中办法,推动理论学习真学真信、真学真懂、入脑入心,在学思践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深走实。

目录 2023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165篇)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