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篇关于2023年9月调研报告汇编

关于2023年9月调研报告汇编 (79篇) 目 录

关于2023年9月调研报告汇编

(79篇)

目 录

光明日报调研组: 

八桂石榴别样红 广西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1 

光明日报调研组: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贵州深入推进多彩贵州 

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的创新探索  8 3.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王志勇: 

沧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问题研究及对策  15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武慧凤: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以L银行为例  20 

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调研与思考  25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卢珊: 

地方高职院校“校—地—企合作”问题及对策探索  32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孙博翰: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引领作用  40 

丰义: 

发挥经审监督“哨兵”作用 来自湖南省直单位工会经审工作调研报告…42 9.本报调研组: 

福建农信高质量服务推进乡村振兴  46 

10.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李刚:敢闯敢干努力建设全国基层立法联系 

点的县域典范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调研报告  49 11.张馨予: 

高收入人群避税问题及对策研究  53 

于文慧: 

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  59 

岳丹琪: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65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帕尔哈提吾斯曼江: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调研分析  72 

宿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思愉: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对策分析  76 

修水县政协: 

共同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实践探索  81 

省政协专题调研组: 

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84 

渤海大学高玉竹: 

关于改善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对策  93 

左充巨野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陈荷英: 

关于巨野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分析  100 

程勇: 

国企基层纪检委员履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105 

夏慧芳: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109 22.国网四川岷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李小萍: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16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河南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123 

江苏省镇江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李志: 

“红色党建”赋能绿色景区 关于镇江市景区加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128 25.鄂州职业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王景秋: 

后疫情时代鄂州青年就业问题研究  132 

李翔宇: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未来走向 以江苏省太仓市 

娄东街道为例  136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王琪: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沈阳市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141 

昆山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朱金萍: 

集团管控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讨 以某国企S集团为例…146 29.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秋)福建分所吴文兰: 

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1 

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张丽红: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157 

四川省财政厅课题组: 

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162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教育强国建设的世界经验与中国路径  171 

河南日报本报记者李林:金融“活水”激荡科创“浪潮”澎湃 郑州市 

郑东新区科创金融探索之路调研报告  185 

右江民族医学院黄上峰: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双融合的实践探索  191 

金山区廊下镇人民政府、金山区财政局: 

廊下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194 

丛培杰:立足实际因情施策 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落地生根 基于山东 

省威海市高新区的实践探索  198 37.广州工商学院李卉: 

“两个毫不动摇”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研究…204 38.中共成县委党校杨满仓: 

陇南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10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刘清扬: 

洛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16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谭毅: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224 

上海市闵行区农村经营管理站朱波: 

闵行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研究  238 

上海市政协“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课题调研报告……243 

中国县域经济报调研组: 

全力服务新时代高标准“山乡巨变”…  252 

焦作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原东林: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 

展的对策研究 以焦作市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例  256 45.贵州日报报刊社调研组:群众创造历史创新引领发展 从村BA村超看西 

部欠发达地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262 

山西省肿瘤医院耿江: 

山西省公立医院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76 

河北师范大学基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马静: 

深刻领悟党的乡村治理理论  282 

长垣市审计局刘翠霞: 

审计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  285 

包路芳: 

首都超大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实践探索  290 

中国县域经济报调研组: 

沭阳农商银行“三台六岗”模式的创新实践  295 

中国工商银行德阳分行赵国利: 

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1 

蒋志成: 

探析医院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 以县级公立医院为例  305 

天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课题组:天津市深化行政机关负责 

人出庭应诉工作推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实践与思考  309 54.刘晴: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模式与实践探索 以察哈尔右翼前旗 

乡村产业振兴为例  315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课题组:A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重要论述的五维视角分析  320 

富平县财政局田丽: 

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327 

福建省宁化县泉上华侨农场邱兴旺: 

县级城投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32 

中经课题组: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防止脱实向虚  338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薛欣飞: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有效衔接的对策探究  343 

浙江万里学院杨爱民: 

新工科背景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347 

广东科技学院林佳虹: 

新媒体下的思政教育问题及对策  351 

刘朗宇: 

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357 

铜仁市纪委市监委课题组: 

新时代市级巡察机构在上下联动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36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余菁:时代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践探索 

基于以河钢集团为代表的“新后来者冶的研究  366 65.山东省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韩光: 

新万福河济宁段美丽河湖建设的实践探索  388 

中共罗甸县委党校祝加利: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罗甸为例  39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新征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研究  399 

宣州区双桥联圩水利工程管理处张为家: 

宣州区水美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411 

新乡市委党校调研组: 

闫庄村是如何从“四星”支部争创“五星”支部的  414 

来自查干湖的调研报告: 

一湖之新一城之变一省之进  419 

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党校邵娜:以低碳化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发展的实践探索  425 

北京东方孚德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石翠霞: 

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429 

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以扎实创新举措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434 

中国华电2023年干部一班第二课题组: 

影响火电企业保供能力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  437 

贵州日报报刊社调研组: 

直播火了村超电商甜了生活 榕江县“三新农”助推乡村振兴观察……445 76.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郑满生: 

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457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刘晓哲: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若干问题研究  461 

陈静: 

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476 

晋能控股地煤公司大同市焦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赵志泉: 

做好企业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研究  483 

八桂石榴别样红 广西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光明日报调研组

(2023年9月1日)

2021年4月27日,A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日落西山啊哩哩,散了圩啰啊哩哩;欢欢喜喜啊哩哩,回家去啰啊哩哩

”近日,在彝族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原创地——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各族儿女载歌载舞欢庆彝族火把节。这个刚刚走过70华诞的自治县, 每逢汉族丰收节、壮族敬田节、苗族跳坡节、仡佬族吃新节、彝族火把节等, 其他民族同胞都携手共庆,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

2021年4月27日,A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模范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新时代民族关系促进指导守则,厚植民族团结融合沃土,扎实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日,光明日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机关、学校,探寻广西各族儿女牢记A总书记殷殷嘱托, 扎实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生动实践。

尊重包容:各族儿女亲如一家

“我们家由壮、汉、彝、苗、仡佬5个民族组成,32口人,四代同堂。”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保上村阿稿屯,村民杨玉清说起自己的大家庭,脸上洋溢着幸福。要是赶上各民族的节日,一家人身着各自民族盛装共庆佳节,好不

热闹。

无独有偶,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龙甸村,“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侯光祖一家也聚齐了5个民族。“我们家各族成员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侯光祖笑着说,“我们隔三岔五搞一搞家庭聚会,餐桌上可谓‘群菜荟萃’:汉族荔浦扣、壮族黑米粽、瑶族酿豆腐、侗族腌酸肉、苗族酸汤鱼大伙争相露一手厨艺, 共品美味佳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生命线、幸福线。”广西民宗委负责人介绍,广西生活着壮、汉、瑶、苗等12个世居民族和其他4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92%,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达130多万个。尊重包容、以诚相待,是这些家庭和睦幸福的共同秘诀, 也是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写照。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陈双村,原是壮族同胞世居地,后来有19处大石山地区和库区的村民陆续搬迁进来,成为11个民族杂居的大村落。“多年前,从大石山区搬迁来时,我们连田都不会种,多亏壮族老大哥手把手教,我们学会了犁田耕地、挖坑种蔗,近年还学会了科学种果。”苗胞韦玉荣抚今追昔,“现在我家种植砂糖橘,卖果年收入达20多万元,日子好着哩!”

在陈双村龙江屯,毛南族男青年谭孟超和苗族女青年韦美英自由恋爱通婚, 成为一段佳话。“我们互相尊重,相互包容,育有一双儿女,家庭年收入10多万元,很幸福。”韦美英喜滋滋地说。

广西各地纷纷效仿陈双村,以“六联六促”模式推进民族工作:屯务联管, 促进文明新风建设;生产联营,促进群众脱贫奔小康;文艺联演,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婚嫁联姻,促进民族感情相通;治安联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品牌联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朵努社区是河池市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最大的安置点,居住着1000余户近6000名白裤瑶同胞,他们曾散居在缺水缺地的大山里,收入微薄,世代贫穷,如今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作为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是由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形态的族群。”南丹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白裤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3万多人,占全县贫困人口近一半。

2017年6月,南丹县启动总投资13.7亿元的“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

规划3个集中安置点,安置白裤瑶群众2471户约1.35万人。白裤瑶群众告别深山茅草屋,搬进位于县城附近的“小别墅”。

“石头缝里不出苗,熬干汗水吃不饱。”曾是广西深度贫困地区大石山区的真实写照。为破解“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十三五”期间,广西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71万人得以挪出“穷窝”,少数民族同胞与汉族同胞一道,携手奔向小康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广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6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市、区)100%实现通高速公路,行政村100%通广电光纤;少数民族聚居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0—2022年,自治区财政累计下达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性转移支付4475 亿元,占全区的61.08%,有力支持了当地经济社会建设。

广西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地制宜,成立了12个自治县、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和59个民族乡,保障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城市,各地建立了3000多个“民族之家”和服务中心, 为各族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南宁市衡阳街道中华中路社区地处火车站繁华区域,是流动人口汇集地, 辖区内壮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满族、水族等10多民族同胞和睦共处,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党和国家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单元。”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说, 社区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依托“民族之家图书室”“社校社企联盟点”“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以及“党建港”“勤廉港” “生活港”“关爱港”“解忧港”“和谐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使各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有发展。

教育惠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暑假期间,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的孩子们相约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探馆之旅,寻根壮乡文化,了解民族传统美食、服饰、民歌、节庆、姓氏文化和非遗等,丰富了暑期文化生活,拓宽了民族文化视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地处边境的防城港市东兴京族学校,学生纷纷利用暑假学习独弦琴演奏,

了解京族文化。“我们学校有学生约1000人,京族学生占比近70%,京族学生和其他民族的学生一起学习。”该校京语课教师施维铭介绍,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开设京语教学、独弦琴、京族歌舞等兴趣班。“课堂上,我会指导学生学好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同时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

广西发挥学校基础阵地作用,全面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法定要求,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所有中小学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实现100%全覆盖。2020年广西普通话普及率为85.68%,高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4.96个百分点,位居西部地区前列。

“我们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讲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故事,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广西教育厅负责人介绍,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科特点,在体育、音乐、美术、语文、历史、地理等相关课程中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

广西严格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使用,2017年秋季学期起与全国同步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启用三科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面使用,2021年秋季学期在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到2023年秋季学期将实现全区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

同时,广西积极推进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每年都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放《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还开发地方教材《壮美广西》《红色广西》《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等。

广西各地中小学校以当地的文化资源感染学生,在民族文化教育中宣讲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营造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在各校区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领巾学非遗活动,通过少先队活动课、非遗传承大师课以及各学科融合课等形式开展学习。同时还将非遗文化进校园与学校的特色实践研学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场感受和学习非遗文化,让学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在体验中了解广西本地历史文化。

作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广西民族大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团结带领各族师生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和实践活动,通过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生活管理各方面,营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育人环境,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认同: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铜鼓舞、瑶族服饰展示、弓弩展示、打陀螺、歌舞7月15日,在“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瑶族同胞最隆重的“祝著节”,壮族、汉族、毛南族等其他各民族同胞也热情参与。通过民族文化纽带,把各民族紧紧“系”在一起。

文化是民族的根脉。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八桂大地上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文化。广西多措并举确保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双赢”,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引领,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广西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广西注重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山水文化、边关文化等融合发展,传承保护铜鼓、壮锦、风雨桥、干栏建筑、兴安灵渠、花山岩画等民族文化瑰宝,创新开发系列文化和旅游产品,持续打造“壮族三月三”“刘三姐”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以多元化方式弘扬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影响力、凝聚力、软实力持续提升。

2014年,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每年举办全区性“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各地民族民俗活动次第登台,精彩纷呈, 各民族特色文化得以挖掘、抢救、弘扬、传承。如今,这个传统民族节庆已演变为各族人民共享共乐的节日盛会和知名文旅消费品牌。

“‘壮族三月三’是汉族与壮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例证,是壮族等少数民族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因而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文化资源。”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富强说。

在广西各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是各民族共同欢庆的日子,唱山歌、抛绣球、竹竿舞等传统习俗已成为各民族群众共享的娱乐项目, 各族同胞心手相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民族团结幸福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当前,自治区党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三个共同愿景”之一,把“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广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广西力量。

经验与启示

广西从实际出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出共居、共富、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共维“八共”目标要求,厚植促进民族团结融合的沃土,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巩固发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广西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生动实践,实现了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共居共融,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联系更加紧密。主要表现在:

全面深化“共居”环境。广西生活着12个世居民族和其他4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92%。广西着力解决各民族易地搬迁群体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居”问题,各民族“共居”“共融”没有障碍,各族同胞相亲相爱相敬相助,谱写了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最美和声”。“十三五”时期,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51.43万人, 占比达72.42%。

扎实推动各族同胞“共同富裕”。着力解决边境地区、自治县、较少人口民族、民族乡等区域“一个不能少”问题,各民族携手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前,全区15个自治县(含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143.6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全面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营造全方位“共学”氛围和条件。着力解决各民族学生中考高考差异政策问题,各民族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的“共学”“互学”“助学” 没有障碍。不论城乡,各族儿女不分学校、不分班级、不分食宿,大家一起学习科学理论、生产知识、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等。各民族各地区教育事业共同发展、均衡发展,通过相互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平台。各民族各地区各单位共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积极性空前高涨,各族同胞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形成新的合作优势,奋力在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作示范。

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和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着力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社会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创造各族群众“共事”的工作条件。着力解决各民族群众就业创业困难, 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机制,各族群众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互帮互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自觉化解影响团结的矛盾隐患,有力增进交往交流交融。

开展形式多样的“共乐”活动。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和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传承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共乐”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和完善“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于实现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各民族共建共治,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各民族、各党派、各宗教团结和睦、和谐和顺,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积极构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平安家园。

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贵州深入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的创新探索

光明日报调研组

(2023年9月22日)

2021年2月,A总书记在贵州黔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时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心里有了绿水青山,才能背起金山银山!”在贵州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苗绣车间负责人杨文丽一边指着身旁的乌江百里画廊,一边介绍着一款文化衫的设计创意。

只见衣服的前面用绿色丝线绣上山水符号,后面则是彩色蜡染的乌江两岸, 山峰一边金色,另一边银色。“这款衣服今夏已卖出1万多件。”杨文丽说,我们牢记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时的谆谆教导,把民族文化和时尚元素融入苗绣蜡染等传统技艺,开发了一系列“有故事、有风格、有创意”的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更是打开了市场。

2021年2月,A总书记在贵州黔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时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贵州人民心里扎下了根。贵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踔厉奋发,深入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如今,“多彩”已成为贵州文化的鲜明标识。

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走进“村BA”“村超”举办地、苗绣产业基地、阳明文化园、贵阳孔学堂、安顺屯堡等地,解码贵州文化的多彩之谜。

民族文化,传统与时尚共舞

苗族的艳、侗族的奇、水族的俏、布依族的雅、彝族的火造就了贵州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民族文化。

7月29日晚,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在“村超”总决赛球场上,苗族、侗族、藏族同胞身着民族盛装,敲起锣鼓,唱起欢歌,跳起舞步,

交织出一幅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动人画卷。

“通过身临其境来加深对文化的理解,通过对接世界来引领生活的潮流, 贵州有一些创造性实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

榕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杨璐介绍说,榕江县借助“村超”火爆出圈的发展机遇,深入挖掘和盘活非遗资源,促进蓝染、蜡染、刺绣等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目前榕江已建成亚洲最大的古法靛膏生产工厂,建成多元非遗研学中心, 集种植、加工、文创、研学于一体的蓝靛产业已具规模。同时,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榕江蓝染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正逐步形成。”对当地特色文化产业,杨璐如数家珍。

“阿娄是彝语‘好’的意思,我们社区是以阿娄命名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社区副主任李静叶向调研组介绍。

据了解,阿娄社区依托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品牌和资源优势,打造极具特色的彝族民俗文化、火把文化、乡村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彝寨特色文化,深受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喜爱。变社区为景区,不仅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而且有效促进各民族“三交”互嵌,形成“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贵州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健全非遗保护体系,提高非遗保护水平,推动非遗广泛传播,非遗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如今,“非遗+”已成为贵州解锁传统文化新体验的重要渠道,成为文化活态传承、经济发展、就业增加的有效载体。

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丽平表示:“我们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化为前进动力,加倍努力把苗绣发扬光大。目前,公司通过‘企业+工坊+农户’模式,打造了松桃苗绣‘鸽子花’品牌,相关非遗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皱绣、破线绣、打籽绣在苗族聚居的贵州,有20多种苗绣绣法。千百年来, 苗族群众用一双双巧手以色彩斑斓的丝线勾勒出民族生生不息的画卷。

与苗绣交相辉映的是贵州悠久的银饰文化。近年来,为更好传承、发扬银制作工艺和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出台《培育多彩贵州“贵银”公共品牌加快银

产业发展方案》,提出打造“贵银”产业的发展思路,对促进贵州银饰文化繁荣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初秋时节,走进贵州黔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在贵阳的品牌销售店,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银饰展览墙以及展销柜中流光溢彩的苗族纯银饰品、器皿。

该公司负责人潘小俏告诉调研组,伴随着贵州旅游的火爆,非遗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产品深受游客喜爱。“这也充分证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今,贵州的“指尖技艺”正转化为“指尖经济”,通过将技艺、图案、符号等进行再设计,创意赋能转变为特色旅游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毕节,彝族漆器技艺、苗族蜡染、苗族刺绣等非遗商品,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元素相融合,黔东南州凯里市的服装品牌, 受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消费者欢迎“伴随‘村BA’火爆出圈,给台江县加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台江县找准文化发力的支点,搭载多元文化的丰富内容,探索体育赛事与区域民俗文化融合发展路子,打响台江民间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的文体新地标和旅游新名片,把‘热流量’转化为‘硬品牌’。”黔东南州台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顾平业介绍。

依托传统建筑、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发展具有休闲体验功能的旅游业态; 利用文物古迹、非遗技艺等文化遗产,打造富有现代艺术气息的娱乐活动贵州高效盘活多彩民族特色文化,持续加强文旅融合,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基因。反过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又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有效激发民族特色文化的生命力。

阳明文化,理念与行动合一

今年5月,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冯冠博凭借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荣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也是贵州创造性转化阳明文化的又一成果。

在贵州,阳明文化绽放出的色彩远不止于此。原创话剧《此心光明》登上舞台,影视剧《王阳明》即将亮相荧屏,打造“中国阳明文化园”旅游景区, “跟着王阳明游南明”成网红旅游路线“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 这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览贵阳城外南庵时留下的诗句。当年的荒野,如今已是贵阳的繁华商业区。南庵现名为“翠微园”,也吸引许多游客驻足打卡。

“虽然渔人和野老看不到了,但阳明先生留下的古风和文化在我们翠微巷

社区可感可知。”市民柯强是一名志愿者,他经常向外地游客讲述王阳明和贵州的故事。

贵阳市南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眉向调研组介绍说,区里定期举办阳明文化讲座,同时用彩绘墙等形式展示人文典故。这些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文化品位,更促进了“15分钟生活圈”建设。

贵州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和创立心学的地方,阳明文化数百年来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贵州人的思想和气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致良知” 等学说,也成为贵州人文精神的底色。

6月,由孔学堂书局出版发行的《阳明文库》首批新书亮相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受到学界关注。

研究阳明学、传播阳明文化,贵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贵州在全省积极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贵州各地各部门将“知行合一” 哲学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将阳明文化融入工作的点点滴滴。

调研组了解到,2016年以来,“龙场驿”所在地贵阳市修文县创办了“重德修文”大讲堂,持续开展阳明文化“九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进部队、进家庭、进商铺)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讲座2500余场,受众人数近10万人次。

修文县发改局党委书记、局长胡光荣表示,弘扬阳明文化,就要有“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我们聚焦难点、痛点、堵点, 深入调查研究,找准根源和症结,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然后再举一反三,提高工作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宋青看来,“贵阳已经将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知行合一’融入城市发展中, 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相关历史哲学知识,不断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成风化人, 为城市发展凝心聚力”。

在推进阳明文化研究的同时,贵州不断打破圈层,通过创作文艺作品、打造阳明文化IP、编辑出版图书等方式,让作为热门“文化IP”的“王阳明”延伸出越来越丰富的“应用场景”。

“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符号及经典游学线路就是其中之一。开发此产品的是修文阳明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据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洋介绍,这一产品为体验者开启了阳明心学的寻根之旅、知行合一的人文之旅、天人合一的自我发

现之旅。经过几年沉淀与发展,已接待各类研学团体共3万余人次。

屯堡文化,历史与现实交融

明朝初年,“调北征南”的军事行动统一了西南地区,也留下了回响至今的历史足音——屯堡文化。如今,它已成为贵州人传承先辈奋斗精神的独特载体。

“石头地面石头的墙,石头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碓窝石头的缸。”8月2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走进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本寨村。这里是一处被誉为“明代历史活化石”的屯堡,面对格局古朴、保存完好的建筑群,专家们连呼“仿若穿越”。

600多年前,大批军户从各地来到贵州屯田守土,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发作出巨大贡献,给曾经的“化外之地”带来先进生产方式,而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也在贵州流传和延续。如今,这些保持古风的建筑、服装、戏曲、语言等遗存, 已成为历史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遥望江南三千里,家国情怀六百年。屯堡文化作为贵州多彩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有着现实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毛佩琦曾赞叹:“我们要保护传承好这份文化遗产,让它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一阵锣鼓声响起,一场地戏在屯堡的“演武堂”精彩上演。地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20余人。

“居住在安顺市西秀区九溪村的居民,均按照姓氏聚居,村里有10多个协会、3支地戏队,其中还有1支女子地戏队。”该村村民张世福说。

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是屯堡文化的代表之一。该村有一座明代水碾房。前些年,工匠用当地的材料和匠艺传统对水碾房进行了修缮,使得鲍家屯二十四景之一——“碾房听音”得以再现。此整修项目,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为更好地保护这一“金招牌”,近年来,安顺市和西秀区加大对鲍家屯村的新农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投入,修缮老旧房屋,修复保护古水利。82岁的村民鲍中权,从事屯堡历史文化保护和宣传工作已有几十年。他说:“对于古水利的保护,经过一代代传承,鲍家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利维修与工程管理制度。虽然水利工程的维护现在由相关部门负责,但村民还会自发进行监督和保

护。”

8月,2023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贵州工作营在安顺开营。24名志愿者参与修缮一栋有着140余年历史的古民居“刘家院子”。工作营在传统工匠传习下, 带动公众一起参与其中,旨在提升各个主体对屯堡建筑的保护意识。

屯堡文化的保护,是党委、政府、社会、村民、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共护文化根脉的自觉行动,也成为乡土文化和乡村振兴比翼齐飞的地方样本。

经验和启示

正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在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创新之路上,不断拓宽创新渠道,在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实质内容与表现形式、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的张力中,探索保护与发展双赢的举措,积极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导向和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导向,就是由人民来做文化创新创造成效的“评判者”和“鉴赏家”。在文化创新发展过程中,贵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扬全体人民开展文化活动的创造精神。无论是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旅游开发展示,台江县和榕江县等乡村体育赛事表演,还是量大面广的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人民群众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是社会文化事业的自发参与人和最终享有者。

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既物质富足又精神富有。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全省各民族共有1400余个传统节日,众多传统节庆交织成一部明快雄奇的交响诗,穿越历史,激荡时空,成为贵州人最为深刻的文化记忆。通过文旅体融合、产城景互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进一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坚持满足文化需求和提升精神力量相统一。贵州文化强省创新之路,既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又以优秀文化产品为载体,宣传主流价值,引领道德风尚。在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与坚持文化多样性发展之间、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之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张力结构”中,贵州通过一系列文化创新举措,持续提升文化的塑造力、凝聚力和引领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懈努力。

坚持文化保护创新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促进。贵州持续在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上下功夫,以文化为纽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推动各族群众增进交流、理解、欣赏和尊重。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

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化旅游开发推动各民族参与文化创新, 凝心聚力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强文化认同感。

坚持以科技手段提高文化数字化传播能力。贵州各地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系列基于传统文化且形式丰富多彩、极具时代特色的活动,在数字平台积极传播,产生现象级的作品。新时代贵州,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积极贡献贵州力量。

沧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问题研究及对策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王志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老旧小区的改造成为热点问题。沧州市近5年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方面推进较慢,障碍较多。笔者对沧州市近几年老旧小区住宅的电梯加装情况进行了民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了加装电梯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现结合国家、省市出台的针对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和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成功案例,梳理出破解问题的对策。

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相关政策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相关政策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问题,当时执行依据是《物权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可参照的内容很少。

2019年4月,河北省住建厅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我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冀建房市〔2019〕2号)。2019年8月,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沧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细则》(沧政办字〔2019〕55号), 明确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和审批工作分工,指出是否加装电梯由业主决定, 不能强加于民。2021年,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积极推进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通知》(沧政办字〔2021〕35号),规定本着利益平衡的原则,全体业主签订协议后才可以实施加装电梯项目;并要求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共同推进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民生工作。

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指出为满足居民生活便利和改善生活需求, 推进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但对“条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法典》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业主共同决定事项表决比例的变化,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业主的决定权,造成不必要的邻里矛盾[1]。沧州市据此也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

可以看出,随着国家对加装电梯相关政策的调整,沧州市也在及时跟进, 以便让沧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民生工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学术界很多学者对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顾爱华、王曾[2]分析了老旧住宅小区电梯加装的现状、问题、成因,进而提出了解决思路;李明、王玉龙、祁婕[3]以石家庄市为例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实施障碍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孙铭鹤[4]以上海市为例,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设计进行了研究。而沧州市目前在推进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民生工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前进的步伐,需要进行研究,破解难题。

沧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情况

沧州市自2017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以来,主城区(运河区、新华区)改造了50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的路面、外墙、地下管道、绿化区等使得小区焕然一新。但进行了加装电梯的小区只有几个,有的区只是一两栋住宅加装了电梯。

2018年运河区几个小区的居民自筹资金加装了电梯,并就电费、维护保养费等费用达成共识,由使用业主均摊费用。电梯运行以来,情况良好,居民比较满意。

2019年沧州市开展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整体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其中,有2个小区经市政府批准,成为老旧住宅小区安装电梯的试点,共安装12部电梯。从加装电梯工程开展的这几年来,沧州市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的数量屈指可数, 且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并不顺利。笔者就沧州市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民意调查,以期寻求到加装电梯的障碍,破解加装电梯的难题。

民意调查及问题梳理

为了解居民对加装电梯的真实意愿,笔者对沧州市老旧小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共发放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27份。发放形式采用问卷星、QQQ和微信群等,通过学生和其他教师扩大了调查范围,走访了十多个小区。调查的主要问题如下:(1)居民加装电梯的意愿情况及其占比;(2)意愿情况产生的原因及其占比[5]。

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52.6%的居民希望加装电梯;27.9%的居民持中立态度, 加装与否都可以;19.5%的居民不需要加装电梯。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加装电梯,是可以满足半数以上的居民的需求的。这项民生工程有必要推进,但是根据政策不能强制进行。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希望加装电梯的意愿来自迫切需要,如老人上下楼梯困难、搬运东西走楼梯不方便、出行爬楼累或者耽误时间等。可见, 加装电梯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希望加装电梯的住户多集中在低楼层,如

居住在1~3层的住户,对他们来说爬楼不是问题,加装电梯没有什么吸引力; 还有些住户觉得加装电梯的费用高,自己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投资;某些1~2层住户不希望加装电梯,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需求,而且加装电梯后影响室内采光,减小了活动空间,还会有噪声干扰,可能会造成1楼贬值。

由此可以看出,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障碍主要是以下几点:(1)影响1~2楼住户的居住条件;(2)造成1楼贬值;(3)加装电梯费用高,担心后期维护保养麻烦和分摊费用。当然,有些住宅本身不具备加装电梯的条件,不在意愿调查范围内。

其实,有些表示习惯爬楼的住户也是为了节省费用。所以笔者认为问题的焦点在1~2楼住户的利益和费用问题。如果能解决好这2个问题,就能够排除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的障碍。

沧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问题的解决对策

影响1~2楼住户居住条件问题的对策

加装电梯对1楼住户居住条件的影响主要是采光和活动面积减小,2楼住户也有采光会受到影响和产生噪声干扰的担心。笔者认为采用以下对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合理选择电梯加装位置[6]。尽量选择在阴面安装。多数住宅楼的进口在阴面,所以加装电梯选择阴面的位置对采光影响相对要小一些。有些楼栋的进口在阳面,在阴面加装电梯的难度较大,但是只要业主同意,也是可以设计和安装的。对于某些单元,如果楼栋侧面有空间,也可以考虑选为加装电梯的位置。

选择占地面积小的电梯。“刚需”用电梯,不必太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电梯时,载重量不得小于320kg,轿厢门净宽不得小于0.80m。选择这种小载重量电梯可以满足4人乘坐,占地面积小且安装方便。

采用透明井道。井道材质选用透明的,类似于观光电梯,虽然在价格上相对贵一些,但是减少了对采光的影响。

造成1楼贬值问题的对策

1楼住户反对加装电梯的重要原因是认为会造成1楼贬值,可以采用以下对策解决。

对1楼进行适当补偿[2]。通过调查发现,适当补偿1楼住户的损失,

是可以征得他们的同意的。可通过评估机构评估1楼贬值的金额,然后确定其他住户补偿的比例和金额。前文所述《沧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细则》中给出了加装电梯费用的每层分摊系数,补偿金额的分摊也可以参照此计算。

可以为1楼建个小院子,提升1楼房产价值。许多业主选择1楼的原因除了进出方便外,还喜欢1楼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为1楼建1个小院子,提升楼房产的价值,作为交换条件,取得1楼住户对加装电梯的认可。

减免1楼住户的物业费。如果是物业管理公司牵头促成加装电梯事项,可以考虑采取减免1楼住户物业费的措施。这部分费用可以从小区的广告费等收入中支取。

加装电梯费用高的对策

对于承担加装电梯费用有困难的居民,可以采用以下对策解决。

政府提供部分补贴[7]。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可以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加装电梯的费用如果政府能够补贴一部分的话,可以提高居民加装电梯的积极性。因为加装的电梯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一笔支出, 特别是对收入偏低的家庭是一项可观的经济负担。

采用公交电梯的运营模式。公交电梯的运营模式是指由电梯公司出资安装,业主乘坐电梯按照协议付费的模式,就像乘坐公交车一样。此种方式既满足了居民对电梯的需求,也解决了某些居民出资困难的问题。

寻求社会力量资助[8]。加装电梯的部分费用可以由一些企业资助, 企业可以在电梯中做广告,将赞助费转化为广告费用。

担心后期电梯维护保养麻烦和分摊费用的对策

签订维保合同。电梯安装完成后,居民可和施工单位签订维保合同, 这样就不用担心后期电梯的维护保养问题;维保费用可以参照采购电梯的出资比例来收集。

合理使用住宅维修资金[9]。电梯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大修或者更换昂贵部件,可以考虑使用住宅维修资金。但是资金的使用要征求全体居民的意见,并符合使用流程。

采用租赁模式。采用类似前文所述的公交电梯的租赁模式,就没有后期维护保养产生的麻烦,也不用考虑如何筹集维修费用。

结语

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是一项有益的民生工程,能够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但是在推广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先进行民意调查, 让加装电梯工程的设计、投资、施工、维保等切合实际,符合相关规范,满足居民的需要,不能因此引起矛盾,造成不必要的积怨。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以L 银行为例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武慧凤

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其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是其主要业务之一,然而,在贷款业务中,借款人存在着不同的违约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贷款损失,对银行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的损失风险而提取的用于弥补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的一笔专门资金。贷款损失准备金作为资产类项目的备抵项目,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会影响资产总额和当期利润,因此商业银行的管理者会利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去影响商业银行的留存收益。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资产总额除以银行的加权平均风险资产后得到的比值。因此资本充足率受银行资产总额或者加权平均风险资产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资本充足率。本文选取了一家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分析该银行财务管理过程中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方法,以此探析其不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如何具体作用于其资本充足率,以期能够帮助以L银行为代表的城市商业银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贷款损失准备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贷款管理水平,降低贷款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的健康运行。

一、L银行的基本情况

L银行位居西北G省,成立于1997年,是G省第一家地方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行现有下辖总行营业部1家、分行15家、支行122家、社区支行21家、小微支行15家,机构总数共计174家,控股金融租赁公司1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6家, 营业网点实现省内全覆盖,2022年初正式登陆A股主板市场。截至2022年12月31 日,L银行资产总额4359亿元,存款余额3230亿元,贷款余额2201亿元,存、贷款增量均稳居G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目前是G省存、贷款规模最大商业银行, 也是西北地区存贷款规模最大的城商行。2022年L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17.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亿元,增长率为10.65%。

(一)L银行财务状况

2022年末,L银行资产规模达到4359亿元,其中存款余额为3231亿元,贷款余额为2201亿元,继续保持G省存贷款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的优势地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4.50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7.34亿元,比上

年同期增长10.71%。该银行资产质量整体波动较小,不良贷款率1.71%,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4.99%,较年初上升3.11个百分点。从财务状况看,L银行保持了经营面的基本稳定。

(二)L银行金融资产分布

通过分析L银行资产负债表能够看出,作为金融企业,2022年L银行的金融资产达到总资产91.47%,是L银行的主要资产。分析总资产结构可以发现,其中资产占比最高比例为51.53%,是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是金融资产中最重要的部分。

2018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金融资产的新会计准则。本文也是主要围绕L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的减值进行分析,L银行将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2019年以前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2019年及以后将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分为两类,其一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其二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

二、L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一)按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分析

L银行在2019年之前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针对贷款进行减值准备的评估采取已发生损失模型。对于可逐笔认定的贷款减值,L银行逐一进行减值认定;对于可能出现的未来现金流减少的贷款组合,亦作出相应预研预判。根据L银行贷款管理制度,所谓贷款组合未来现金流减少的迹象,既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恶化,也包括因国家或区域经济形势的变动导致借款人违约暴露。若采取个别方式评估,贷款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即为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金额。若运用组合评估的方式,L银行会依据那些具有相似信贷风险特征客观证据作为参考,以此来测算该贷款组合未来现金流。至于未来现金流的金额和时间进行估计所使用的方法和假设,L银行一般按季或按年进行审视, 从而达到尽量缩小估计的贷款减值损失、实际贷款减值损失情况可能产生的差异。

(二)按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分析

L银行2019年及以后按预期损失模型计提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减值准备。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涉及的重大管理层判断和假设主要包括:

一是选择划入同一个组合时,优先考虑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业务,并使用适配的计量模型,同时合理确定计量相关的关键参数;

二是确定三个判断标准:即信用风险显著增加、违约以及已发生信用减值; 三是合理采用前瞻性计量的经济指标和经济情景并赋予适当权重;

四是发放贷款和垫款的未来现金流预测。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在新金融准则下贷款计提的损失准备金额相较于旧金融准则提高了20.48%,这样会导致L银行的盈余降低,但是同时也达到了降低发生坏账风险的特殊效果。由此可知,在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情境下,相应增加了L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此模型下,L银行依据贷款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并非以减值事件的客观发生作为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于那部分信用风险较低的贷款或贷款组合,仍需在未来违约概率的基础上提前确认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最终降低了贷款的信用风险。

三、与L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相关财务管理指标分析

(一)L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析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的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指标。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对未来经济衰退和损失的抵御能力就越强。近年来,L银行按监管办法持续强化资本管理,努力夯实资本充足率, 综合运用IPO上市、发行资本债、留存收益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L银行2018年

-2022年资本充足率分别12.29%、11.76%、13.26%、11.56%、11.27%,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符合监管部门要求但也可以看出L银行对未来经济衰退和损失的抵御能力不强。

(二)L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析

近五年L银行在不良贷款率逐年下行的同时,拨备覆盖率逐年上行,出现资产质量与夯实拨备的双目标。理论上讲,拨备覆盖率的持续夯实会降低银行的防控风险,但是银行拨备款项计提过多亦会造成负面后果,如致使闲置资金增加,最终使银行盈利水平受到不利影响。

不良贷款率是指银行全部贷款中,无法按期偿还的贷款比例。拨备覆盖率则是指银行拨备金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损失。这两个指标都是评估银行风险的重要指标。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L银行拨备覆盖率的持续上升符合风险防控的本质要求,但过于谨慎带来的是不良贷款难以释放。在高拨备覆盖率下,势必不良贷款确认的越多,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金额就越多。这时银行有存在隐性的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为迎合监管要求,商业

银行存在盲目提高拨备覆盖率的可能,就会使得银行在公开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的确认上更加畏首畏尾,导致更多的潜在不良贷款难以正常暴露,还会对银行的估值产生消极作用。

(三)L银行的贷款迁徙率分析

银行贷款迁徙率是风险迁徙衡量指标,是分析银行贷款向下迁徙的比率, 所以迁徙率越低越好,迁徙率越低银行贷款发生坏账风险越低。从近几年财务报告可以看出,L银行的正常类、关注类贷款迁徙率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但是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呈上升趋势,在2022年略微下降;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在2021年达到高峰后2022年又大幅下降,可以看出L银行2021年将大量可疑类贷款全部转为损失,因此2022年可疑类贷款转损失减少。整体来看,L银行的风险迁徙呈下降趋势。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财务管理中,贷款损失准备越大,则说明银行面临的风险越高,资本充足率则是衡量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L银行为例,依据其近几年审计报告与相关经营数据,着重分析了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影响,并提出对应优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L银行的财务管理中贷款损失准备金随着计提方式发生变化,贷款损失准备金有所增加,但是资本充足率在逐年下降。当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增加时,资本充足率就会下降。这是因为,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是从其资本中计提的,这意味着银行将会减少可供投资的资本,贷款损失的持续计提会不断侵蚀资本, 导致资本充足率下滑。反之,如果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则必须加强贷款损失准备,以提高银行面临风险的承受能力。虽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目的在于降低经营风险,但是过多计提金额的做法会对其留存收益造成负面影响。

(二)建议

城商行应进一步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夯实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现行的五级分类过于笼统,细化程度不够。针对每一层级分类,规范认定标准和判别风险的依据,还可以增加案例库,明确分类依据。结合数据分析工具, 更精确地判别每一项贷款的风险,进行风险排序及分类。

大股东要有大局意识观,要考虑城市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城商行大股东往往会有短视行为,只考虑当前利润最大化,可能会有利用损失计提来

操控城商行留存收益,从而瓜分到更多的当下利润。损失计提的方法确定,一方面要考虑城商行当期利润,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城商行长远发展及对风险的防御能力。

监管部门监管力度应松弛有度。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对城商行管理当局加强监管,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不能以偏概全,不同地区城商行的管控指标不能完全统一,要根据当地政策适当放管服。

结语

L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管理结合新的会计准则,考虑了前瞻性,因此L 银行在综合考虑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不同方面的因素,合理制定财务管理的策略,确保银行在面临各种风险时能够保持足够的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但是L银行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很多考虑的风险都受地域因素限制,难以被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借鉴,但是对部分地域类似的城商行还是具有借鉴意义。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中,贷款损失准备既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计量、收益确认,又可作用于信用风险覆盖的程度,进一步来讲,商业银行运营的稳健性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亦会受制于贷款损失准备处理的合理性。因此,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些应对潜在损失的机制,提前设立一定的贷款损失准备,以降低风险、防范损失。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如何让全民健身更“燃”

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调研与思考

(2023年9月7日)

健身去哪儿?这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必须解决的问题。A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 启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当前,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总体情况如何?本报记者会同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公共管理学院组成联合调研组, 在深入分析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成效、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质量推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

杭州亚运会在即,全民健身热潮涌动。从陆续向公众开放的大型体育场馆, 到滨水绿地建起的园林健身步道系统,再到城市边角地改造的口袋体育公园如今,越来越多环境舒适、设施齐全的健身场地成为百姓健身的好去处。

“健身去哪儿”,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在战略政策支持、场地设施开发以及体育活动开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迈出崭新步伐。

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托。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推进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2019年国务院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程”列为重大工程。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进一步着眼于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 的问题。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米靖表示:“相关公共体育设施政策的陆续出台与实施, 不仅体现了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干实事作贡献,也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繁荣体育文化,拓展体育发展空间,开展体育强国建设夯实了基础。”

全民健身体系日渐完善

在社区街巷中“挤出”公共球场,让废弃矿坑“变身”体育公园,在农村

公共活动场地配备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台当前,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大幅增加。《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共有422.68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7.02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2平方米。

此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也已日趋完善。全国县级以上地区体育总会覆盖率接近100%,形成省、市、区(县)、街(镇)、社区(行政村)五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于当地特色的非正式体育健身组织蓬勃发展,赛事举办更加自主、多元。如最近火爆网络的由群众主创、参赛者以村民为主的贵州“村超” “村BA”、海南文昌“村排”等赛事活动。

在群众健身热情高涨的基础上,全民健身指导与社会志愿服务队伍也不断壮大。据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已建立29 个省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240余个地市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近1100个县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经过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超过270万人。

共建共享举措更加有效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科学健身、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体育健身已成为人民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作为公共体育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各地政府在公共体育设施方面的经费投入、场地类型、智慧管理、共享利用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15分钟运动圈’为我们长跑爱好者提供了科学的跑步指导服务与运动技能培训,而且都是免费的。”经常参加马拉松运动的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徐同学告诉调研组,在北京有许多公益健身指导服务和运动社群,这极大调动了市民跑步运动的积极性。在经费投入方面,据北京市公开数据显示,2016-2020 年北京市全民健身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全市总投入金额54.53亿元,每年

人均全民健身经费投入50.6元。“场地不错,离家又近,我几乎天天都来锻炼”,家住上海市闵行区凌云街道的贾阿姨是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粉丝”。这个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的社区健身场所,已在闵行区实现街镇全覆盖。上海市长宁区则以“金角银边做文章,向上向下要空间”为基本思路,在区新虹桥中心花园延安西路与娄山关路交叉口的高架桥下改造了约2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在

3000平方米的空间里打造了4个篮球场、2个足球场。“现在健身设施越来越智能,我常去的天河体育中心里的体质测试区、体能训练区、拉伸放松区都

带有智能引导,让我们健身更加科学。”广州市天河区王先生告诉调研组,当前科学健身已成为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刚需”。广州市积极开拓科技赋能体育, 早于2013年便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群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开设全民健身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功能。近年来,广州市进一步通过开发健身电子地图,推进场地流量在线查看、场馆使用在线预订、体育用品在线购买、健身教练在线预约等多功能整合。

运动达人在球场上火热比拼,小朋友们在萌童乐园里欢快玩耍,老人们则骑健身单车、跳广场舞位于成都市府青路三段的立交桥下的府青运动空间已成为市民们必去的运动打卡点,实现了从“灰色高架桥”到“绿色运动场”的转变,也为国内其他城市打通“健身最后一公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西安市借举办全运会契机,全面完善了包括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类体育设施,更掀起了市民朋友积极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潮。在筹办全运会期间, 西安市公共体育设施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实施社区全民健身路径67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36个,实现了全市社区、行政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全覆盖。新建多功能运动场63个、健身房20个、社区全民健身中心2个,建设大型全民健身园区11个,为开展群众体育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短板尚存,协同共建、全民共享有待提升

尽管在体育强国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底子薄、基础设施欠账多,仍存在部分问题待破解:

供需不匹配,人群分布与设施布局存在空间失衡

一是体现在区域之间公共体育设施分布不均。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各地经济实力不一,而公共体育设施又离不开必要的财政投入。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场地分布也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城市多,乡镇少”的特点。

二是体现在城区之间公共体育设施差异较大。据研究,深圳市同一市辖区不同街道的公共体育设施供需较为平衡,但市辖区之间的平等性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如靠近中心城区的市辖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分配公平性普遍好于远郊区。调研组认为这可能与长期以来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与城市规划缺乏协调有关。城市的发展规划往往集中在工商业、居住和交通等方面,忽视了公共体育设施

的总体规划。进而导致新建城区分布多而老城区少,导致有的场地设施人满为患、有的长时间闲置。

三是体现在城乡之间公共体育设施差距明显。由于城乡二元模式的发展惯性,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水平城乡差距明显,城镇多而乡村少。加之广大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受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等因素制约,公共体育设施在乡村地区往往室外较多,室内场地较少。

利用不合理,面向全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功能单一

尽管近年来,体育场地面积急剧增加,但占比最大的主要是层次较低的室外篮球场和全民健身路径,面向全龄供给的体育设施种类单一、功能简单,整体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

一方面体现在老旧小区与乡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功能较为单一。其主要依附于公共健身广场或社区活动中心,以简单的机械健身设施为主(如单双杠、扭腰机、肋木等基本器械),大多数健身设施陈年老旧,利用率低,缺乏青少年儿童活动场地,室内活动场地与多功能室外球类场地配置较少。仅初步解决了公共体育设施“有没有”的基本问题,没能充分考虑到其在实际利用过程中“好不好、优不优、利用率高不高”的现实问题,而这恰是关乎民众健身体验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体现在公共体育设施类型结构不合理。针对青少年、儿童需求建设的场地设施偏少,且基本未关注到老年人、残疾人群体的健身需求。我国体育场地数量前3位分别是篮球场、全民健身路径、乒乓球场地,相较群众参与度较高的游泳、足球、羽毛球等场地设施,数量明显偏少,且适老化与无障碍化建设尚需补齐短板。

共享不充分,部分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机制不健全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公共体育设施分布也呈现出“教育系统和政府事业单位多,居民区少”的特点。2022年,事业单位、机关、企业的体育场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而教育系统和企事业单位内的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等,基本上只对本单位的人员开放,或在空闲时间租赁给专业运动员进行训练,普通群众难以进入这些场地开展体育活动,使得这些设施无法发挥其公共体育服务性质。

在维护管理方面,调研组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小区存在体育设施老旧、损坏的问题,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维护的状态,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缺

维护”的问题。特别是以老旧小区为代表,体育设施功能不全,社区内体育锻炼氛围较差,导致群众参与感与满意度较低。此外,社区内体育设施类型过于单调,主要为走步器、单双杠以及健腿器等器材,使用人群主要为老年群体, 与当前全龄友好型社区发展理念不相匹配。

在开放管理方面,当前国家鼓励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但实施效果不佳。如2017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会开放。然而,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实当中却遇到诸多困难。调研组访谈过程中,北京市某中学负责人表示:“当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缺少全天候开放或夜间开放条件,尤其是对外开放区域与教学区域无法隔离,对校园秩序带来困扰,导致校园安全保卫、公共卫生、财产管理难度加大。”

多措并举,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场地与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已接近100%,基本解决了“健身去哪儿”的问题。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身需求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应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规划先行,推进健身场地设施标准化建设

城市化进入后半程,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需同时考虑健身场地设施的规划工作,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在有限的空间里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健身要求。随着亚运会临近,杭州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废弃厂房、建筑屋顶、地下空间、公路高架桥梁下的闲置土地等“金角银边”区域,加大力度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场地。位于杭州建德新安江特大桥下占地16亩的洋安健身中心, 目前已开发成为当地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免费户外运动场所。在杭州上城区艮山路和明月桥路交叉口,一处原大型超市仓储空间也被打造成一个超7000 平方米的公益性体育设施场馆,面向全体市民开放。

应及时出台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或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中。专项规划能够有效避免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建设,确保健身场地的合理布局和均衡分布。北京市已制定《北京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年— 2035年)》,明确了全市体育设施的布局原则、规划策略、体育用地规划方案、不同类型体育设施布局策略等内容,为全市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供给提供了基本遵循。

按需定供,促进健身场地设施精准化供给

公共体育设施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其布局规划不同于一般商业设施的市场利润最大化原则,而是包含了“面向全体公民、创造公共价值、实现公共利益” 的特殊性。不同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的人群对于健身设施的需求存在差异,需要根据这些差异性进行精准供给。实现精准化供给需在前期公共体育设施分布摸底与居民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对社区内的人群特征、体育设施属性和居民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只有明晰“缺什么”,才能做到“补什么”, 明确供给端的缺陷以及需求端的迫切程度,除普适性的体育设施之外,尽快建立清晰、明确、规划可行的供给清单。

在乡村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和供给上,需以村民的日常出行习性和实际的体育建设需求来确定各级乡村体育圈的规模与类型,细化乡村公共体育设施供给,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兴趣和需要。在布局方面,应将体育设施布局在乡村地区易达、人口密集的地方,并与其他公共设施(如社区中心、学校、图书馆) 相邻或相互衔接,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方便村民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此外,应注重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支持村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晚”、“村舞”、球类赛事等体现乡村地区风土人情的文化体育活动。

赛事引导,促进公共体育设施高效化利用

应以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为基础载体,不断提升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效率。上海在开展群众身边的活动赛事中,充分利用了建设在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以社区为赛事主要阵地,开创了多项周期性的社区层面的单项和综合赛事。如社区广场舞大赛(始于2015年,每年举办一次); 社区联盟赛(始于2014年,除市民运动会举办年停一次外,每年举办一次); 以及在市民运动会中设置“社区运动汇”专项,共有“66+X”个比赛项目、10 大主题活动,其中社区举办各类赛事共计6942个,主题活动2个,参与人次达450 多万,竞赛参赛人数超100万,最大限度促进了群众身边体育设施的高效化利用。

“羊城运动汇”已成为广州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标志性综合赛事活动, 项目设置以市民群众为中心,设置各类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运动,如球类竞技、技巧对抗、户外项目、智力运动、技能展示、水上活动等多种赛事。而相应赛事的举办必然以体育设施为载体,同样,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全民体育赛事, 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和参与者,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效率。此外,赛事举办可以推动体育设施更新与改进,从而使公共体育设施更加适应现代化群众体育赛

事的新需求。在社区举办群众性赛事,还可以促进居民参与和互动,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提升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认同感和使用积极性。

地方高职院校“校—地—企合作”问题及对策探索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卢珊

《国家“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教融合,大力推行订单培养,提高就业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能力和办学实力明显提升”。为此,高职院校应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科学确定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发挥行业协会与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动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和评估评价机制。近年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发展定位,积极探索“校—地—企”合作新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三方共赢。

一、“校—地—企”合作现状的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分别对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咸宁市及下属县政府机构、地方企业各发放问卷100份,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8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以及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明确了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校—地—企”合作的主要举措和存在的问题。

(一)“校—地—企”合作的主要举措

1.学校、政府与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咸宁职院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在“校— 地—企”合作办学中,按照地方政府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目标定位,结合该专业教学特点、专业特色和实训条件等,通过校企双方多层次协商,从企业岗位需求实际出发,精准锁定人才培养能力标准,共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方案予以修订。

课程设置突出服务地方特色,以咸宁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为导向,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通过行业调研,掌握最新职业能力要求及发展变化;通过企业调研,在大量企业岗位(群)调研的基础上,归纳遴选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通过分析核心职业能力设置本专业课程。故而,本专业按照“目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典型职业能力”→“对应支撑课程”的思路构建适应地方、行业

发展和满足企业要求的课程体系。2.共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国家“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是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的挑战之一。着力构建一支既能传授理论专业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技能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专业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要素。目前,该专业在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在职教师培养培训。通过“双百计划”(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工程师、高管进校园)推动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二是强化人才引进。大力从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引进、聘任高素质专业人员和高管。三是大力聘请兼职教师。坚持“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原则,从合作单位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来校兼教,开展教学、专业研讨、技术交流和科研开发,如该专业聘请了企业一线的高管或企业家作为外聘教师,与我校专任教师共同负责《创业项目策划》

《企业管理》等课程教学。四是全面推行“以证代练”。通过明确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定标准,鼓励教师获评非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证书等。通过以上措施,该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已超过80%,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特别是生产实践需要。

(二)“校—地—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通过“校—地—企”紧密合作,该专业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了双师双能型教师比率,引进了一批校外专家团队,但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校地企三方在合作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

从政府方面而言,其主要问题是角色定位不够清晰,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在教育发展理念上转变不够彻底。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对主导参与“校—地— 企”合作认识不够到位,认为“校—地—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自发的一种市场合作行为,地方政府在“校—地—企”合作中主要发挥中介与纽带作用。此外,地方政府并没有认识到“校—地—企”合作是地方获取人才的重要途径, 以致地方政府管理层对“校—地—企”合作介入不够深入。另外,通过“校— 地—企”合作能够取得的经济效益偏少,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才能获取更多回报,这也影响政府对“校—地—企”合作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校

—地—企”合作中信息渠道不对称,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问题。地方政府及时发布“校—地—企”合作工作信息,是确保不同主体之间信息交流与畅通的有

效保障,有利于地方高职院校及时获取地方政府的人才引进政策与企业的人才实际需求,以专业知识研究来采取针对性技术与手段,促进地方政府从学校获取更有价值的技术与知识。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三者之间难以在技术供给与人才需求上达成共识,导致地方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成果难以有效转化成地方发展需求,阻碍了三者之间的有效对接。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校—地—企”合作的宣传力度偏小,导致社会大众对“校—地—企”合作的优势及成果了解不够到位,不利于“校— 地—企”合作的稳定发展。

从学校方面而言,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难以满

足地方需求。培养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校—地—企”合作的应有之义,但是很多专业在“校—地—企”合作中未能充分将本地产业发展的要求、企业发展的需求与学校的特色优势结合起来,导致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盲目追求高端。在选择合作企业时,以发达地区的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为主要合作对象,而这些合作对象与本地区经济联系不甚紧密,当地的产业又无法有效吸纳培养的学生。二是专业契合度不高。专业发展无法全面赶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有待提高。三是引导产业规范化不足。现代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标准化,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地—企”合作仍然局限于校企双方之间,没有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高度系统谋划,导致产业引领不动专业,专业也无法促进产业。

从企业方面而言,企业对待“校—地—企”合作

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都有待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过分考虑与追求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在经济利益缺乏的情况下, 与地方高职院校、地方政府缺乏合作动力。在此情况下,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展校企人才共育,往往也是为了获取短暂经济效益,缺乏长期人才培育理念, 从而出现企业不愿意安排专业技术人才对大学生进行指导,甚至出现通过简单支付劳动报酬方式,利用大学生廉价劳动力的情况,未能将大学生作为企业未来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与锻炼,导致“校—地—企”合作趋于形式化,流于表面化。另外也应当看到,绝大部分企业在“校—地—企”合作上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双方深入良好的互动关系不足,以致在合作与管理层面缺乏具体的运行机制;更多的时候,参与“校—地—企”合作的部分企业只是在学校毕业季或

者公司运营出现人才缺口时,才会主动加强联系;常见的模式是招收学生来企业开展实习工作,着眼于解决企业当前用工不足的问题,只注重企业自身的实际利益,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校—地—企”合作共同培育人才的工作中,忽略了“校—地—企”合作的社会效益和公益价值。

从三方合作方面而言,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方合作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合作的实质性效益也不强。近年来,国家一直鼓励地方院校要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构建产教融合的发展机制,而且为了促进“校—地

—企”合作制定了相关政策与措施,但是从根本上来看推进“校—地—企”合作缺乏具体工作管理机制。首先,国家对“校—地—企”合作缺乏宏观性的政策指导。其次,在地方政府层面中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缺少强有力的具体措施实现“校—地—企”三方有效融合,导致“校—地—企”三者之间的合作形式比较混乱,难以有效激发“校—地—企”合作三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校—地—企”合作的发展前景。

究其原因,首先是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沟通不深入,教学实施中的理论与实践环节存在不协调的情况,以致供需结构性矛盾显现,导致校企双方距离扩大。其次是三者的利益目标存在差异。原本“校—地—企”合作注重不同主体在实现互利共惠、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取得长效发展,但是当前“校—地—企” 合作涉及到不同主体的利益需要,最主要是地方政府、地方院校与企业三者之间合作的利益出发点出现分歧。特别对于学校与企业来说,利益需求差异性较大,学校希望借助企业的资金破解自身办学发展难题,而企业比较关注学校师资和学生能否为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导致合作形式浮于表面。

二、完善“校—地—企”合作的对策

在宏观上,地方政府需要认真研读国家有关校—地—企”合作的政策方针, 统筹规划,结合实际,细化落实相关帮扶政策,提高企业所属行业协会的地位, 发挥行业协会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在微观上,高职院校和企业所属行业需要深入思考产教融合成本的分摊机制问题,包括资金、资源、人力成本等,注重协调整合科研开发、技术优化升级与人才培养落地之间的协同关系,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具体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一)政府方面

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引导作用

在政府职能发展过程中,要主动融入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明确政

府工作导向,彰显政府在“校—地—企”合作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校—地—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维度与主体,离不开地

方政府的全面统筹与协调推动。地方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到“校—地—企”合作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区域发展特点, 明确发展定位,厘清工作职责,转变工作职能,为更好促进“校—地—企”合作提供更多的政府资源与社会服务。

在“校—地—企”合作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具体的政策保障机制,调动地方高职院校、政府部门和企业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三方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帮助职业教育创新的双赢局面。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应根据国家政策出台完善、详实、可操作的“校—地—企”合作促进办法和相关配套激励政策,通过遴选优质示范基地等形式,对校企合作中有实质性投入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政策等金融支持;遴选合作成果显著的企业进行表彰, 帮助其提高要素汇聚能力。同时,政府对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筹措资金投入“校—地—企”合作的行为,要明确专业部门或聘请专人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

统筹产教融合,满足区域需求

就地方的产业发展来看,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统筹工作,以超前的战略眼光进行谋篇布局,为地方产业未来发展夯实基础。而地方高职院校也必须创新协调发展理念,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地方政府要全面统筹发展。一是做优产业链发展规划,充分结合区域地方优势资源,注重产业结构协调,招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形成产业集群。二是科学制定产教融合发展未来规划,健全联动发展工作机制,以“校—地— 企”合作为基础,全面加强产业园区开发、重大项目布局以及城乡规划发展加强产业发展。三是加强“校—地—企”合作工作政策的有效制定,努力促进产业发展与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四是强化相关部门规划职能,统筹推进校地充分对接,努力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服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企业方面

没有企业的参与,真正实现“校—地—企”合作就是一句空话,精准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也是无根之木。企业应提升自身参与“校—地—企”合作的主观

能动性。一是正确把握“校—地—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地方政府、学校、乃至社会非常期待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企业通过参与“校—地—企”合作,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发展,可以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可以更好彰显社会地位,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关注度与发展机遇,实现企业社会价值提升和企业产品的溢价。二是正确把握“校—地—企”合作的重要作用。企业在投入资源开展“校—地—企”合作的同时,企业也获得了地方高职院校师资、技能等资源的全方位支持;共同合作研发新技术相关产品,可有效降低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本;利用地方高职院校对员工开展培训教育,可以全面提升企业职工的技能与素养,降低企业培训工作成本。所以,企业要融入“校—地—企” 合作实际发展工作中,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校—地—企”合作的有效运行、深度融合,不单单只局限于高职院校这一方的参与情况,更取决于企业的自身主观意愿。企企业要积极参与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培训工作,推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对标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真正实现课堂与车间接轨。比如,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全面联合发展,共同成立行业学院,为企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企业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规划设计,通过主动参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研讨交流工作,了解政府需求,为政府制定政策建言献策,加强多方的有效协作与发展,凸显企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校方面

加强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

地方高职院校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掌握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因此在专业建设要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实践型课程的有效融入。一方面,地方高职院校要厘清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定期组织开展地方调查与研究,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精准锁定急需人才类型,精准锁定人才急需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调研实际情况,按照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明确专业建设工作目标,动态调整专业课程,有效促进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地方人才

随着新时代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要通过加强“校—地—企”合作模式密切分析当前社会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实际发展需求,主动探索“实践型”教学工作改革,针对课程设置、机制创新、实践拓展等多个维度进行有效的探索与整

合工作。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有效联系,注重开展双向交流与培养工作,不断拓展课堂教学工作的新模式与新途径,促进大学生实践学习成效的提升,做到专业素质与实操本领过硬。

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教学内容,特别是课程实践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在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根据地方和企业的需要开设后续专业课程,将其列为专业选修课。在实习实训阶段,将学生送往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此类方式,即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为了促进毕业生更好更快就业,要主动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扎根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就业服务工作能力,引导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观与择业观的指导。具体来讲,学校要从思想层面开展教育与引导,帮助大学生不断拓展个人视野,树立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就业理念。要组织大学生主动参与地方各类活动,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鼓励大学生更好去认识、体会地方发展,建立对社会发展的直观认知。

加强科研服务地方能力

地方高职院校要注重把引进与培养学科带头人作为关键工作。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于优秀年轻教师的培育力度,通过组织开展学术沙龙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大力培养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梯队,确保师资队伍良性发展。

地方高职院校要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要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学研究项目, 通过做项目优化科研队伍的内部结构,拓展视野,探索前沿,提升科研队伍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增强科研队伍应对现代产业化发展的服务能力。要围绕地方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集群,增强对制约当地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关键问题的解决能力,形成集成优势,从而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校—地—企”合作方面

健全领导机制,促进协调发展

政企校三者在开展“校—地—企”合作期间要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专门的“校—地—企”合作领导工作小组,将三个主体的相关负责人纳入该小组内部, 三个主体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内部分工与人员协调,从而形成以上率下的发展合

力,可以大大减少中间工作环节,大大缩短工作的交接与流转,实现内外有效联动,全面提升“校—地—企”合作的工作效率,促进“校—地—企”合作项目真正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要大力引进地方政府官员、学校教授、企业专家担任“校—地—企”合作联席会议的兼职顾问,加强重点合作项目、合作环节的指导,确保三方互动共赢。

三者要努力完善政企校沟通协调机制,特别是针对重点重大合作要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与总结,分析重、难点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并对未来项目可持续发展进行充分分析与研判。与此同时,政企校三者针对“校— 地—企”合作的特殊情况要努力构建应急协调工作机制,积极应对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有效规避整体的合作项目受到的外界因素干扰,全面形成长效协调发展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校—地—企”合作项目做深做实。

明确协同教育的任务建立利益相关的结合点

利益相关就是解决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在合作过程中结合点错位的问题, 协调三方利益关系,妥善处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利益格局的平衡,达成人才共育。

政府要加强对合作双方的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确保地方、学校、企业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一方面,通过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 积极承担一定的社会育人责任,督促企业平衡好资本的“逐利性”和办学的“公益性”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对企业实施激励措施的同时,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准入、退出机制,对合作资金等实施有效管控和风险防控,保障学校的利益。另一方面,推动高职院校向企业让渡部分办学权利,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督促高职院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围绕地方产业、行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与企事业单位共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以专业调整为载体、以职业发展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多从企业角度看问题,将企业的成果需求、对岗位能力的诉求作为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有深度、见效果的合作项目。企业应具备战略眼光,将自身设备、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形成互补,将与高职院校合作从简单的企业用工、学生实习等浅层次合作,转变为新产品研发、人才共育、员工素养提升、优化管理与服务等内容,从提高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谋划长远利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引领作用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孙博翰

(2023年9月22日)

A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A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作用决定了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的领导核心。在推进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握政治方向,强化基层党组织对乡村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坚持和健全在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和重要工作由基层党组织讨论决定的机制,引领农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凸显政治标准,恪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响应党的政治纲领,积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宣传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将政治标准体现到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保证党的各项任务在农村基层贯彻落实到位。最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广大乡村得以贯彻和落实。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民价值观的引领作用。A总书记指出: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党的战斗堡垒和重要的乡村治理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价值引领职责和功能。在带领广大农

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优势, 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协调发展。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的时代坐标逐渐明晰,思想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状况,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治理的根本力量。要以乡村文明建设为抓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切实将其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

此外,要加强舆论引导,为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方面,要强化主流新闻媒体宣传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农村群众学习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关政策,为推动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环境,以实际行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在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践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案例、学习经验与成果,营造浓厚的精神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引领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在扎实推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引领作用。首先,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领导力,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全过程和各环节,紧盯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做到农民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路上的先进主体在场,把党在农村的工作做牢做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引领作用的关键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结构,推进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协同建设,把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各项工作职责落到实处。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将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创新思维活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使其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主体作用,当好农村党员群众表率,在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中,团结凝聚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同时,要注重培养乡村教育、理论宣传、文艺、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其次,着力提升各级各类组织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握自身角色定位,强化“纽带”功能。打通政策到全体村民的“最后一公里”,使农民群众及时了解政策的新变化与新进展。及时反映农民群众呼声, 做到消除误解与化解矛盾,增强对政策的认同感。

发挥经审监督“哨兵”作用 来自湖南省直单位工会经审工作的调研报告

丰义

为充分发挥工会经审监督的“哨兵”作用,做好工会经济活动常态化“体检”,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会采取查阅资料、问卷调查、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省直单位工会经审工作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 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梳理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补齐短板,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的治标治本之策。

一、基本情况

省直工会本级成立了经费审查委员会,设经审委员19名,占工会委员人数的21%,其中具有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委员有13名,占全部经审委员的68%。每年开展本级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坚持下审一级,对省直各单位工会开展审计,实现5年内审计全覆盖。因受限于机构编制,未单独设立经审会办公室,日常经审工作由经审会主任负责,同时,以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工会审计,增强工会审计力量。

省直各单位工会经审会按照相关规定,大部分均能够较好地履职,依规开展本级工会经费审查监督。从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看,有84%的单位反映经审会较好地发挥了作用。省直工会在批复省直各单位工会成立时,均同时批复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但从调查问卷反馈结果看,参与调查的337家单位中,有81 家单位反映未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有15家单位反映经审会完全未发挥作用。在上门实地走访中,也有少数单位反映虽然成立了经审会,但由于种种原因, 经审会实际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二、主要做法

从调研结果看,湖南省直单位工会经费使用管理日趋规范,未出现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各级工会经审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履行了审查监督职责。

依法依规认真履职。各级工会按照相关要求选优配齐经审委员,基层工会经审委员虽然大部分是兼职,但大多能履行审查监督职责,对工会年度预算、决算进行审查,对重要开支进行严格审核把关。调查问卷数据反映,有87%的基层工会经审会每年对本级预算和决算进行认真审查,有93%的基层工会经审会对本级工会大额采购、重大活动支出实施监督,有77%的基层工会经审会每年向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报告经审工作。省直工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经审委员全体会

议,对本级工会年度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每年对不少于1/5的基层工会进行审计,对部分专项补助、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着力服务中心大局。省直各单位工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工会经济活动有序开展保驾护航。工会经审会重点在职工集体福利发放、大型活动支出、困难职工帮扶支出等方面强化监督,不少单位工会经审会直接参与节日福利物品采购、大型活动购买服务询价和谈判。近年来,省直单位工会经审会加强大额采购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内控监督制约机制,以内控强管理、提质效,为工会大额资金支出和重点项目实施当好“哨兵” 和“参谋”,把好工会经费使用关口。

全力推进机制创新。基层工会经审会着力在弥补自身工作力量不足、专业水平和精力有限、难以单独开展审计短板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机制,借势借力, 高效履行监督职能。有的基层工会主动邀请省直工会经审会前去审计把关,审查工会经费收支情况;有的基层工会将工会审计纳入单位行政整体审计计划, 与单位行政审计或纪检监察部门联动,融合开展工会审计监督工作;有的基层工会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参与工会审计工作。受基层工会委托,省直工会创新开展对部分基层工会主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增强了基层工会主席履职能力和责任意识。

注重发现问题整改。省直各单位工会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审计发现问题的立行整改,达到了以审促改、以改提质的目的。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有:部分单位未收取或未按规定标准足额收取个人会费;部分单位未及时足额计提上缴工会经费;部分单位工会未落实经费支出主席“一支笔”审批制度;部分单位工会未编制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未履行预算审核、审批、备案程序;少数单位工会未单独建账、核算工会经费,在行政往来科目列支工会经费;少数单位工会未严格按预算执行,存在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情况。各单位工会经审会对发现问题整改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各级工会不断加大经审制度建设力度,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经审监督机制,明确工会经费审查审计工作的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和质量标准,增强工会经审委员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意识,将基层好的经验和创新做法,固化形成务实管用的工作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调查问卷数据表明, 78%的基层工会建立了经审制度,其中大部分是在工会综合性的财务管理制度中

包含了经审工作内容,少部分单位制定了专门的工会经审制度。省直工会出台了《湖南省直单位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实施细则(试行)》,对基层工会经审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任务、权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基层工会经审组织规范运行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

三、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当下湖南省直单位工会经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审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选配不到位。省直工会本级未设立经审会办公室, 人手紧张,虽然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参与工会审计,但由于第三方审计机构人员变动频繁、对工会财务政策规定和管理制度不熟悉、不掌握,影响了工会审计的质量和实效。部分基层工会未设置经费审查委员会, 有的设置了但人员变动后未能及时替补,有的基层工会经审委员中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严重失衡,还有的经审和财务由同一人兼任。

经审会不懂如何履职,缺乏有效监督。全国总工会新修订了《中国工会审计条例》,但对基层工会经审会如何履职没有清晰明确的规定,部分基层工会经审委员不了解自身的职责,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审计工作。省直单位独立基层工会数量多,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且变动频繁,对基层工会经费审计监督没有实现全覆盖,存在空白点。有的基层工会经审会懂财务会审计的专业人员不多, 每年对本级工会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规定难以落实到位。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淡化。由于当前巡视、审计监督力度加大, 对工会经费使用情况的审查审计有所覆盖,所以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巡视、审计部门已经对工会经费的收支情况进行了审查审计,工会经审会没有必要再单独重复进行审查审计,且巡视、审计部门更权威。还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工会经费不多,使用规定和支出标准都很明确,按规定标准支出就行了,没必要层层进行审查审计,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工会经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系统学习培训不够,专业能力有待提高。近3年来因受疫情影响,上级工会组织线下经审干部业务培训不多,各基层工会自行开展培训也不多,急需补上培训这一课。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发现,337家参与调查的单位中,有47%的单位工会经审委员近3年未参加过业务培训,有23%的经审委员只参加过一次。从基层工会提的意见建议来看,最集中的一条就是加强经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为工会经审委员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

四、改进的建议

加强经审组织建设,选齐配强经审委员。各级工会经审机构和人员要配备到位,认真落实《工会法》《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工会审计条例》等相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激励机制,督促和引导各单位在建立工会时,按照“三同时”原则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选齐配强经审委员,将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热爱工会工作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经审队伍中来,在经审委员调岗、退休等发生变动时要按规定程序及时替补,并建立相关考核制度,督促经审委员认真履职,用心种好“责任田”。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经审人员综合素质。工会经审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为做好新形势下工会经审工作,必须加强工会经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和综合素质提升,引导工会经审人员不断加强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学习,在实践中成为行家里手。上级工会要制定经审人员中长期培训规划, 有计划地对工会经审人员进行业务轮训,提升工会经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对基层工会经审会主任任职1年内进行履职培训,提高履职能力。通过开展全系统工会经审人员业务知识大赛、规范化建设竞赛等方式,激励工会经审人员提升业务水平和实战技能。

加强对下审计监督,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在近几年开展对下审计工作时发现,单位领导对工会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基层工会,经费保障都比较到位, 经审监督工作也做得更好;单位领导对工会工作不重视,从不参加工会活动的基层工会,经审组织往往履职不到位或者是形同虚设。各级工会要把对下级工会的经费收支审计纳入工会审计监督重点,加强对工会建设项目、专项资金、资产运营、绩效管理等审计监督,重点关注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合规、是否安全高效以及结余资金存量情况,防范资金使用风险和资金沉淀风险,促进工会经济活动规范有序开展。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监督质效。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工会经审工作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线上审计模式,实现基层工会经审日常工作和审计业务处理“一网通”。上级工会要运用信息系统自动汇总分析数据,实时了解基层工会经审工作进展,监督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补齐传统审计手段短板,以信息化促进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提高工会审计监督的质量和实效。

福建农信高质量服务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调研组

(2023年9月14日)

作为福建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福建农信以“党建+金融”双基联动为纽带, 坚持“金融为民”使命和“利他共生”思维,推动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 真正做到政策下沉、资金下沉、服务下沉、人员下沉,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6月末,福建农信涉农贷款余额4507.74亿元,连续三年获福建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优秀”等次。

一、深挖三农需求聚力产品创新

福建依山傍海,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农业多样性特点明显。福建农信依托地方发展实际,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深入挖掘农村资源要素、特色要素,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打造了一批叫得响、拿得出、可推广的特色亮点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

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资金、缺抵押物等难点、痛点,福建农信主动融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推出“福村贷”“福股贷”“福农直通贷”“乡村振兴贷”等专属信贷产品,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截至6月末,已累计完成7.83 万户新农主体线上化建档,7.16万户新农主体在线评级,评级率91.43%,依托系统数据发放“福农直通贷”等信贷产品1.82万户、金额69.63亿元。

背靠丰富的海洋资源,近年来福建特色养殖蓬勃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福建农信创新打造“智慧蓝海·大黄鱼”数据平台,搭建起“产供销+专业支行+信用+平台”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宁德市三都澳海域是福建省大黄鱼重点养殖区域。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养殖户面临资金不足难题。宁德农商银行依托大数据支撑,推行信用建设,采用“合作社+养殖户”“龙头企业+养殖户”模式,共带动三都澳及周边海域大黄鱼养殖基地318个,养殖户3300多户,网箱5万多口。

因港而生、依海而兴,海洋经济始终是莆田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针对海洋经济发展实际需求,莆田农商银行不断进行信贷创新,持续推出“休闲渔业专属产品”“渔排改造贷款”“海域使用权贷款”等产品,加大远洋捕捞、现代渔业养殖、海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滨海旅游等产业链上下游信贷支持力

度。

二、推行特色服务倾力特色产业

以培育特色产业为突破口,福建农信紧抓特色现代农业“3212”工程,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等产业链、供应链融资模式,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做优。截至6月末,福建农信支持“3212” 工程备选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30个,贷款户数约4.86万户,贷款余额约80亿元; 支持备选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约178个,贷款户数超22万户,贷款余额超400 亿元;支持“一村一品”专业村备选名单贷款户数超24万户,贷款余额超390亿元。

福建是著名茶乡,为助力茶叶产业发展,福建农信推出一系列茶产业信贷产品,让企业“库存产品”变“生产资金”,同时完善茶园茶农大数据库,对接“福茶网”,打造“三茶·福农驿站”,助力互联网型、数字化茶企业发展。针对茶产业每个环节的融资需求,宁德农商银行创建“绿色专营支行”和“绿色金融走廊”,用“茶农贷”“茶商贷”“茶企贷”等全产业链信贷产品和服务方案,采取“建档分类、批量授信、跟踪用信”等方式,将一揽子普惠金融服务真正落到了实处,四家绿色专营支行累计投放茶产业链贷款占总贷款73%, 年增幅达12.6%。

漳浦县官浔镇溪坂村是远近闻名的花木特色村,花木种植面积有1万亩,村里97%的农户从事花卉苗木种植和经营。为支持溪坂村花木产业发展,漳浦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合作社+农户+福卉卡”服务模式,打通了融资渠道。如今溪坂村在源源不断的信贷扶持下,已形成集培育、种植、销售、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及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产业链,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8万元。截至6月末,漳浦农商银行已办理福卉卡共241笔,授信金额5483万元。

三、强化党建引领致力多社融合

以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为契机,福建农信积极争取各地党政部门的支持指导,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一套体系化的工作机制,让金融助理沉下心、扎下根。

福建农信引导辖区内机构与地方党政部门、涉农组织、群团组织等深化合作,基层党政部门通过聘任农信业务骨干担任金融指导员(或金融助理),农信社聘任共建单位干部作为信息员、顾问;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工作联动、难题联解、利益联结、服务联手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不断提升金融指导员(或金融助理)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截至6月末,

全省农信系统67家行社共派出金融助理6361名,其中,全省共63家行社4273名金融助理被聘为乡村振兴指导员;聘任乡村振兴信息员5208名,覆盖全省1.57 万个行政村及社区,累计开展党建共建8546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6.41万次, 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社区的“神经末梢”,提升便民金融服务质效。

以党建引领为旗帜,仙游农商银行与仙游县总工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社会得效益、工会得成效、金融得发展为宗旨,探索“工会+金融”服务新模式。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先后共同助力村集体增收致富,助力劳模、工匠群体创业创新,不断推进金融普惠与工会普惠深度融合。今年3月,泉州首家以“党建

+”邻里中心、福农驿站、银商共建等元素为主题打造的“福农·商会之家”在惠安县东桥镇揭牌,这是惠安县农信联社联合东桥镇商会打造,为当地深化银商合作关系,共同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平台。目前已为东桥镇商会40多家成员企业办理授信,用信余额超1亿元。

福建农信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集金融、政务、电商、物流、民生“五位一体”的“普惠金融·福农驿站”,顺应农村要素市场化和“三变”改革大势, 依托金融指导员(或金融助理)有效整合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开发建设“福农综合服务平台”,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山、海、田、地、股等村级资产要素的登记、评估、流转、融资等“一站式”服务,实现资源要素“价值化”、金融服务“普惠化”、三资管理“阳光化”。

敢闯敢干  努力建设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县域典范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  李刚

2023年7月,笔者随同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赴昆山人大调研,感触颇深,记载如下。

一、建设“双桥品牌”,争当“工作标杆”

2020年7月,昆山市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仁新介绍说,作为第二批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当初设定的目标是三年打基础、五年建品牌。没有想到的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传承弘扬昆山精神,从零起步,大胆创新,“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在工作机制、队伍建设、阵地打造、社会宣传、创新举措等五个领域全面推进, 各方反响好,群众赞誉多,提前两年实现了“打响品牌”的奋斗目标。

走进昆山市前进中路108号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一个构思巧妙的红色标识引人注目,把篆书的“人”字和“民”字结合起来,又把“昆”字融入其中,反映了人民至上的政治初心。昆山人大提出,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要当好国家立法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之桥”、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聚力之桥”,争当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标杆”。三年来,《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光明日报》、求实网、新华社等全国主流媒体刊发介绍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专文有36篇。

昆山人大还出版了汇集76个民主故事的《人民至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昆山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专门为之作序,称赞昆山人大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县域典范,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作出了新探索、积累了新经验。

二、构建富有特色的“1+2+3”联系点工作网络体系

截至2023年8月,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参与全国人大44部法律草案征询任务,提交意见建议2217条,其中196条意见建议被认可采纳,多次参加长江保护法等法律草案通过前评估会,多篇调研报告为国家立法工作提供了典型性、有价值的情况,其工作特色在于构建了“1+2+3”网络体系。

“1”是一个工作机构。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原设“代表联络服务中心”。

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后,更名为“昆山市基层立法联系和人大代表联络服务中心”,对外称“双联中心”。在各级领导关心下“,双联中心”由股级单位升格为正科级单位,由5个编制增加到一正两副13个事业编制,这对县级市来说是非常不易的,对昆山人大提升职能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2”是两个基础阵地。一个是立法信息联络站阵地。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依托11个乡镇“代表之家”、5家律师事务所、总商会、台协会等机构共设置20个立法信息联络站。每个联络站都设1名立法信息联络员,并在每个联络站所辖区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队伍、企业人员中确定5—8名立法信息员。如昆山市周市中学校长樊鎏担任立法信息员后,工作十分投入,提出的“将国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材”“餐饮服务者应对光盘消费者予以奖励”等建议被国徽法修正案、反食品浪费法采纳,得到中央媒体广泛报道。

另一个是立法信息采集点阵地。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全市网格化工作设置了1745个立法信息采集点,每个网格点就是信息采集点,主要考虑网格长对社区比较熟悉,了解社区居民家庭背景和成员职业,能根据不同法律草案特点有针对性地上门征求意见。周市镇康泾湾社区第二网格网格长钱伟的服务对象有6527人,他每天走访20多户,把法律征求意见工作做到了居民家中。昆山高新区娄江办事处新江南社区第三网格长张仁琦正是在小区走访中了解到居民对“门禁系统收集人脸信息”的担心,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被个人信息保护法采纳。昆山正是依靠“网格化+铁脚板”,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走入了千家万户。

“3”是三个支持团队。一个是立法协作团队,主要是昆山市监察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机关,以及昆山市法学会、昆山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等。一个是立法顾问团队,主要是杜克大学、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一个是宣传转化团队,主要是请优秀执业律师、政府业务骨干等将法律文本转化成群众听得懂、看得明白的语言,然后将群众意见转化为书面语言或者“法言法语”。

在“1+2+3”工作体系中,充分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市委领导核心作用。2021年12月,昆山市委出台《关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市委成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三年来,昆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每年都到北京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汇报工作、争取指导和支持。今年4月,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基层实践研讨交流会在昆山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等中央单位参加研讨交流。

二是充分尊重基层群众的立法建议。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坚持“原汁原味” 原则,在整理群众意见时,一般不作是非对错判断,只要群众反映的意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一类群体的呼声,就反映上去,并标明这个意见是哪类群体提出的,让全国人大进行判断、平衡。每位群众意见的原始记录都会被保留,一旦意见得到采纳,就要根据原始记录找到提意见的群众,专门发出感谢信,赢得了基层群众的认可。

三是充分发挥网络的意见“直通车”作用。在“昆山论坛”网站设立“立法直通车”栏目,支持网民通过跟帖评论等方式随时提交意见建议。如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房泽婧在“昆山论坛”上浏览到《家庭教育促进法需要你的建议》的帖子,即在征集帖中留言,建议发挥社会福利机构的作用,让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得到应有支持。这条留帖建议被上报,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十条中予以采纳。

三、在人大工作中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昆山人大全力擦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品牌,坚定扛起人大使命担当,推动昆山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走在前列、树立标杆。

一是将立法意见征询与立法监督紧密结合。作为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优势,积极争取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条例》,并承担立法起草调研协调工作。

2021年1月该条例实施后,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即作出推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条例》实施的决定,明确了60条“实打实”的措施要求,并在2022 年7月组织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得到在昆台商的赞誉。

二是将立法意见征询与代表工作紧密结合。在“代表之家”APP中增加立法征求意见模块,方便代表在参加社区活动、了解社情民意时便捷提出立法建议。昆山市人大常委会还在代表中开展“两在两同”主题活动,组织代表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聚焦宪法法律实施中的事项、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中的事项约见政府机关负责人,推动相关问题解决,促进国家法律实施。

三是将人大监督与纪委监督紧密结合。2021年,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市纪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联合监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信息互通、联合督查、问题移交、成果共用等四项机制。在这一机制下,昆山市人大将执法监督中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移交市纪委,市纪委将办案中发现的重点问题及时通报市人大,由市人大加强法律监督,督促问题整改落实。迄今,已成立6个“联督联促”工作组,对公安、卫健、发改等10个承担民事任务较重的部门开展公众测评,对测评中发现的109个问题集中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测评满意度较低的4个指标进行联合挂牌督办。

四是积极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2021年开始,昆山人大全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由人大代表票决制度,着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逐步实行实事项目由政府提出变为代表调研后共同提出,由等额票决变为差额票决,并逐季开展实事项目推进情况监督调研,在年底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对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近期,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发现今年度实事项目“玉峰实验学校及爱心学校提升改造工程”实施中存在一些困难,准备将监督调研报告向市委报告,推动相关问题解决。

五是用心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昆山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举办“讲述身边的中国民主故事”主题微电影大赛,昆山全市各机关单位、企业、社区、学校,各影视传媒机构及影视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共提交12部时长为8分钟的微电影,从村民自治、民主决策、民主人物等不同角度生动讲述了身边的民主故事,视频点击量超过100万次。网民和专家共同投票评选出最佳传播电影、最佳公益广告等奖项并举行颁奖仪式,在全社会生动广泛宣传推介了中国式民主。

高收入人群避税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馨予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飞速上升,但是应当注意,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必须做到分好蛋糕。目前我国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较为隐蔽,未充分落实的相关制度难以对其进行监管,违法成本极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上税率设置不合理、财产转让所得和资本利得税规定不完善等问题,使得个人所得税法无法完全发挥其调节作用,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对此, 可以在税率设置、税收范围等方面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完善,试以解决此现实问题。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高收入人群共同富裕

2022年3月5日,李克强同志作“十四五”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有关财政税收方面提出了减税退税的政策,结合2018年10月1日开始逐步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以看出我国正逐步建立更加公平的分配与再分配制度。其中建立旨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避免贫富差距过大的个人所得税征税制度,是完善我国再分配制度的关键。

一、高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

(一)高收入人群收入隐蔽

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往往更为隐蔽,很多灰色收入难以在源头进行扣缴税款。第一,最常见的是个人收入转增为企业资本,隐瞒财产性收入。目前在国内外均有出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收入为“1美金”“1元钱”的现象,他们将个人的收入转增为公司的注册资本,按照20%的税率收取。这些高收入人群往往可以通过资本运作、金融理财、投资注资的方式,将个人劳务收入转换成资本营收, 以此将高税率转换成低税率,以此获得不正当利益,并且,这种财产性收入不像可从源头直接进行统计扣除的职工工资一样,其隐蔽性更强,监管更具困难。第二,高收入人群往往会进行跨境投资或在海外开办公司、实施商业行为等以此获利,对此我国税务机关难以觉察并征管。第三,我国目前未能实现税务部门与银行、车管所、房屋登记机关、工商行政管理局等相关机构的联通,税务机关无法查明高收入人群的准确收入信息和财产情况。

(二)相关制度未充分落实

我国适用代扣代缴与自行申报相结合的纳税方法。但是在目前的相关实践

中,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政策督促和保障代缴代扣的顺利实施。并且我国自行申报制度不够健全,导致部分高收入人群没有对其隐形收入进行申报,对我国税收制度造成影响。

例如股权转让的税收方面。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扣缴义务人制度, 但是在股权转让和股息红利所得方面,扣缴义务人往往未按规定扣缴相关税款, 纳税人又缺少纳税意识未进行自行申报。首先,许多大型公司的股东持有市值巨大的股票,股票价值的上涨同时意味着股东可以获取大量利益,其财产也大大增加,而我国对于仅持有而不转让股权的持有者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对于股息产生的红利收取的个人所得税也微乎其微。其次,个人所得税所需缴纳的股权转让所得按次计征,税额与转让次数息息相关,而在市场中频繁购买与抛售股份的往往正是中低收入的小股民,这就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现象。由此看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股权转让方面征管不到位,没有起到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

(三)高收入人群税务违法成本低

目前我国对于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很小,大部分情况只要补交应纳税款与罚款就可以避免法律制裁。但是这种后果与高收入人群偷税漏税逃税所获得的受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并且由于其收入与手段的隐蔽性,大量税收违法行为未能被发现并处罚。这也是某些高收入人群选择逃税的原因。另外,我国缺乏良好纳税环境,对居民缺少纳税教育与宣传,纳税人对税收政策不够了解, 缺乏积极纳税的主观能动性。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出现的问题

“当前的个税法仍然在税收公平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这种缺失集中体现在针对劳动所得的税负过高而针对资本所得的税负过轻,甚至缺失。”[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财政收入中90%来源于税收,而税收中的70%来源于间接税与工资税,而这两项大部分是由中低收入人群贡献的。

在个人所得税中,“工薪所得”占比一直很大,而作为消极所得的“财产转让所得”的占比却低很多。根据税收公平和量能课税的原则,对于依靠劳动所得的税负应当低于依靠资本所得的税负。主要依靠劳动获得收入的工薪阶层是社会最主要的群体,而其中中低收入者占比很高,这类人群收入形式单一, 纳税能力较弱,很容易在经济上陷入困难。而依靠消极财产所得的人群,往往以高收入人群为主,这类人的收入形式多样,隐藏收入较多,纳税能力更强,

有更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因此应呈现财产性收入赋税重于劳动性收入的格局, 但现在我国呈相反状态。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目前存在“重劳动收入、轻财产性收入”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税率设置不合理

2018年我国进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完善了个人所得税制度,通过提升税率层级和扩大适用低税率的税基,减轻税负并使得税收政策趋于公平。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层次设计的思路与条件已经不适应当前我国现实。”[2]具体来说,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对于“工薪所得”在内的综合所得的课税率较高,并且为超额累进税率,而对于“财产转让所得”等消极所得课税为固定税率,且税率远低于综合所得税率。这种课税方式显然不利于税收公平。

45%的综合所得最高税率在劳动收入方面可以对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进行调整,有利于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但是过高的最高边际税率会带来反向调节作用。因为该45%的税率仍为综合所得税率,负担该税率的人群往往是依靠劳动或知识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高科技人才或技术人员,而真正的高收入人群往往是依靠消极的财产所得,并且该类人群有更高的避税意愿与避税手段。这是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

(二)财产转让所得占比太低

个税起征点自改革提高至5000元后,我国纳税人群的数量减少,但是中低收入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比却没有下降,①这意味这我国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的纳税负担加大了。并且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结果来看,“工薪所得” 一项的占比是个税总体中占比最大的,而“财产转让所得”的占比仅占一小部分。这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核心群体并非掌握大量财富的高收入人群, 而是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低收入群体。目前我国各大超一线城市的房价可以与发达国家的各大城市相比,但这种情况与居民收入的情况是不相匹配的, 说明目前我国造成居民收入差异过大的主要原因是财产类的消极所得的差距而非工薪所得的差距。由此看出我国的个税构成有很大问题,不仅不能实际有效地调节收入的不均,反而有拉大差距的可能,而这无疑是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

目前个人所得税法对“财产转让所得”仅征收20%的比例税率,税率过低且

缺乏一定的累进性。与最高边际税率为45%的综合所得相比不可谓不低,这种税率差也会让一部分高收入人群寻求各种途径,如将片酬转换为企业增资款的方式,将劳动所得转换为财产转让所得,以此逃避大部分税款。

目前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大部分体现在不动产上,一部分人通过对房产的投资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按照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对产权五年以上再出售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未满五年的按照房屋出售价格减去房屋购买价格差值的20%计税的有关不动产买卖的征收办法,不能对目前我国的“炒房”等由于不动产买卖带来大量利益的行为进行有效调整,更有可能会有某些人通过阴阳合同等手段将劳动所得转换成房地产买卖,以此方式逃税。

(三)资本利得税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我国经济不平等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收入层面,自2000年以来,我国收入基尼系数处于持续波动中。”[3]基尼系数越高代表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越大。目前我国处于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也即少部分人掌握了社会的大部分资源,这类人往往并非以劳动获得收入,而是依靠不动产、投资、股份等消极财产获得收入。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并没有对这种资本利得课以高税负,反而在某些规定中对其进行政策优惠,这种政策只受益于拥有大量消极财产的高收入人群,而对于以劳动为主要收入的工薪阶级并无助力,这也导致了税收的极大不公平。

(四)在税收征管上有不当之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收入来源越来越多,人们的收入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我国的贫富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工资薪金的高低造成的,而是由于收入渠道的多元化造成的。”[4]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部分纳税人不能如实对自身的税务情况进行申报。在当前的代扣代缴制度下,工薪阶层收入来源单一, 收入信息相对透明,难有猫腻,因此偷逃税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但是许多高收入人群收入更加隐蔽,且收入方式和避税手段更多,更容易偷税漏税。

(五)反避税规则规定不明确

我国2018年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2]规定了反避税条款,其中第一款与第二款为特殊反避税条款。②而第三款为兜底条款。但是高收入人群往往可以雇佣具有专业知识的团队制定避税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避税手段和方式也渐渐增加并更具有隐蔽性,仅依靠第八条所列的两种特殊反避税条款完全无法规范现实中的高收入人群的各种避税行为。例如,“从一般反避税规

则来看,一直以来,我国在反避税实践中高度依赖‘合理商业目的’。”[5]但是对于合理商业目的的概念与范围并没有明确说明,在司法实践中难以适用。

三、高收入人群税收征管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

为了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点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完善。

(一)增加对超高财产性收入调节的个税制度

在股权转让方面,可以将该类税率改为累进税制,提高高收入人群财产性收入上的税率。“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的股息红利所得,持有股票1年以上的免征所得税,对持有股票满1个月但不满1年的,减半征收。”[6]这一项主要针对持有大量股份的高净值人群,很多高收入者为了减少税款,往往不会选择置办不动产,以免缴纳过多的房地产税,他们更乐于进行国际投资或投入股份。在持有与转让股份两方面对高收入人群进行适用更高税率的征税方式,符合税收公平和量能课税原则,完善了个人所得税法的收入调节功能。

(二)提高“综合所得”最高边际税率的收入下限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中“综合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为45%,不可否认这在调节居民劳动收入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范围上符合量能课税原则,但是从更大范围上看,综合所得的税率与财产性收入所对应的税率相比仍是较高,且96万的下限过低,包含范围过大,并没有真正筛选出高收入人群,失去了调节收入的意义。我国居民财富差异实际上并不体现在劳动收入的差异上,而主要体现在财产性收入的差异上,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目前无法对此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因此,建议提高适用45%税率的收入下限。更加精确地筛选出高收入人群, 降低高技术人才的税负,有利于避免人才流失,有助于社会发展。

(三)将经营所得纳入“综合所得”范围,缩小核定征收范围

“以劳动所得为主的综合所得最高边际税率45%,不仅高于经营所得最高35%的税率,更远高于资本所得和其他所得20%的比例税率。”[7]同时,部分地区的税务机关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征收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范围大、核定征收率低,导致经营所得实际税负很低。这不仅不利于税收公平。也诱使部分超高收入群体将劳务报酬转换为经营所得,导致税收流失。可以在“综合所得” 中加入经营所得并将其最高边际税率提至45%,大部分中小型的个体工商户,其年收入远达不到经营所得最高边际税率所对应的应纳税额,因此并未变相提高

其税率层级,反而明晰了税率等级,使得不同收入的人群适用不同等级的税率, 减少了某些纳税人将高税率的劳动所得转化为低税率的经营所得的可能性。

(四)在征收方面严格把控,消除漏洞

我国目前经历了从以票控税到以数控税,从人工查税到大数据查税,我们不仅要在法律方面填补漏洞,更要在稽查方面严格把控,否则就会对积极缴纳税款的人越查越严格,而放任偷税漏税、怠于申报的人群。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吸引高端人才时,以先征后返、财政补贴的形式,对企业高管、高端人才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全部或部分返还。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异地引税,也对演艺明星工作室等个体或合伙制企业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降低其实际税负。核定征收是为了保护中小型经营者的利益,鼓励中小微经营者发展,国家给予其的税收优惠政策,节约经营者成本,提升了税收效率。但是,某些高收入人群利用政策漏洞,运用核定征收变相减少应纳税款,这些行为不仅导致财政资金的实质性流失,也使得个税法收入分配调节的作用效果下降。建议中央出台专项办法,禁止地方政府自行出台变相的个税优惠政策,严格制定经营所得核定征收的门槛,将查账征收放在主要位置,核定征收的范围要予以缩小。

(五)建立相应的数字化税收系统

“我国央行自2014年起就开始研发本土化的法定数字货币,并简称其为“DCEP”(数字人民币)。”[8]数字人民币-具有的强监管效应可以使得税务信息透明化,税务机关可以轻而易举地全面精确掌握纳税人的基本信息、收入来源、支出情况、消费行为等相关税务信息。这些信息是基于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所得,纳税人的应纳税款可以如实记录并征收,解决了自行申报的失真问题。另外,利用数字化税收系统可以大大提升税收管理效率,降低税收成本, 建立涉税数据共享平台,有利于打破海内外税收壁垒,避免某些高收入人群通过资产转移至海外的行为进行逃税避税。

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

于文慧

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做好培养青年党员的工作,为学生创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环境。为此,高校共青团需要关注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共青团培养青年学生的工作过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增添色彩,助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究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共青团切实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工作。

一、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定位

高校共青团需要结合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服务好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共青团不仅能实现扩大服务覆盖面的目标,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思想进行创新创业。可以看出,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使得教育内容更全面、立体;后者则为前者提供了实践平台,让学生将先进思想融入实际项目中,践行理想。为此,高校共青团需要保持开放的思想和观念, 主动探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以此改进工作思路。

一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创新创业精神。高校共青团是由大学生组成的群体组织,高校需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组织各种校园活动,让学生受到正确思想的熏陶。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应致力于营造富有思想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创业行动与祖国发展对接,使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创业精神。

二是组织学生实践活动,训练创新创业思维。高校共青团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并且与其他形式相融合,让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更加立体。在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应该借助创业项目,让思想教育更具针对性;发挥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让学生看到社会需求、创业机会等,将创新创业思维植入学生的观念中,达到训练学生能力、思维的效果。

二、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作用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共青团具有思想引领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思

想理论,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共青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其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引领学生思想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引导,还需要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避免出现投机取巧、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十分复杂,导致大学生在实践中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做出错误选择。而高校共青团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引领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 以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成才观主导自身行为。

(二)实施理论教育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创业的活动以及学习资源,以完善、全备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大脑,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的认识高度。在此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实际活动中,高校共青团可以为学生搭建论坛、交流会等平台,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

(三)搭建沟通桥梁

高校共青团有着广泛的人力资源优势,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桥梁作用, 将大学生、学校、社会以及政府连接在一起。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共青团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社会资源以及政府帮助,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在高校共青团的帮助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连接了企业资源,打通了创业项目与学校的合作渠道,推动了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此外,高校共青团也能帮助大学生建立与专家群体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大学生获得更为专业的创新创业理论和技术支持。

(四)促进学生成长

从创新创业教育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很多项目的失败原因都包含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这一问题。因此,高校也应将提高学生能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之一,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共青团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搭建多元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可见,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三、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

对于高校共青团而言,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其重要职能之一。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求,高校需要其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实际工作中的困境所在,满足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实需求。

(一)角色定位不够清晰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人才培育体系中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多停留于单个部门服务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共青团应该以何种身份介入才能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相关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类似问题,如角色身份不明确、职责不确定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引导作用的发挥。

(二)职能作用不够突出

高校共青团在引领大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是党的可靠后备军培养组织。在为高校提供的各项服务工作中,创新创业板块只是众多服务项目中的一项,并且同样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和共青团建设深度结合。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共青团处于对“该如何服务创新创业教育、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内容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究阶段,对相关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三)组织方式不够丰富

从目前的服务成效来看,大部分高校共青团都是通过各类型的创业竞赛、创业园区建设服务创新创业教育。这些活动在实施初期能够为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也可以增添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但如果长期采用此类模式,就会产生服务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强等问题。因此,在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各种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应积极结合社会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服务内容。

四、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策略

结合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现实意义以及实际问题,本文就具体的实践工作,提出以下五种策略,以期使高校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得到纾解。

(一)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立体服务模式

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 不断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将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向正规化、体系化。首先,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应转变思想观念,结合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性。此外,高校共青团还要组织内部人员共谋创新服务形式的思路,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并将该项工作纳入现阶段高校共青团的核心工作内容,将共青团活动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起来,并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其次,高校共青团应找准自身在服务创新创业中的角色定位。为此,高校共青团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职能和性质,积极探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点,让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比如,各学院团委可以引导大学生立足于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从本专业出发,寻找创新创业的机会。与此同时,学院团委也可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帮助大学生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分析创新项目或创业项目的市场价值, 力求让学生在正确思想引导以及先进理论支持的前提下,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最后,高校共青团应从优化和完善服务组织做起,建立立体的、系统的、分工明确的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各项资源,构建包含资金、政策、技术、法律等多层面内容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二)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多元培训机制

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为此,高校应发挥自身教育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构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学习平台,同时结合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不断引入先进内容和创新模式。对此,高校共青团可以发挥自身的阵地优势和组织丰富活动的优势,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探讨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活动、文化宣传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等诸多方面,力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熏陶。在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高校共青团可以发挥培训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共青团应积极发挥媒介的宣传和助推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扩大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培训活动的覆盖面;同时,拉动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加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丰富培训内容,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要想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项目中发挥长期有效的作用,高校共青团还需保持不断创新、不断探究的意识,持续丰富创新创业培训形式,健全多元培训机制,保证服务工作始终拥有较强活力、感召力和号召力。

(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并立足于社会需求,探寻新领域、新方法。为此,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应积极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为学生搭建信息化平台,并与学生一起优化创新项目,构建与时俱进的服务体系。就服务平台的搭建工作而言,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力求推动服务工作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转型。比如:针对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大学生,高校共青团可以提供思想教育信息, 利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将内容推送给这些大学生,为他们提供及时、优质的教育服务内容,让大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为引领,探寻创新创业项目的实际价值。此外,高校共青团还应积极推动学生、学校、政府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互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寻求资金支持、教育支持、政策支持,让各方力量汇聚成强大合力,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工作。

(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沟通渠道

高校共青团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组织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服务内容,力求将线性服务模式转变为网络服务结构,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首先,在组织制度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共青团引领学生思想的第二教育课堂,更是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教育以及教学科研的庞大系统工程。因此,要想让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有效发挥作用, 高校还需要动员各学院完善基层团组织制度,整合优化各方资源,明确基层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以及职责范围,形成完整的组织体系,保障责任明确、分工合作。其次,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应仅停留于经费支持、场地支持、活动支持,还应该积极建立专项基金、聘请专业指导教师、沟通联系企业、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创新项目等,为大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践的机会,为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打下良好基础。最后,高校共青团应积极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确保服务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发展。在制定评价机制的过程中,高校应从学生层面和组织层面进行考核。对学生层面的考核,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创新项目成果;对组织层面的考核,应从组织体系、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通过评估机制认定学生和组织的工作成果,同时借助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以及基层团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也需要利用

好学校的教育环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共青团活动以及创新创业活动。为此,高校共青团应积极与创业协会进行合作, 充分利用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多元发展的渠道。

依托创业协会。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离不开创业协会组织,两者积极配合、互相促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所以,在服务过程中,高校共青团要依托创业协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创新论坛活动、创新创业交流活动以及案例分享活动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推动不同主体、不同组织之间的互动,以此发挥自身的沟通桥梁作用和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

以比赛为媒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离不开竞赛活动的激励作用。在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比赛也是高校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的方式之一。为此,高校共青团应发挥桥梁作用,以创新创业比赛活动为媒介,积极推动当地社会组织、学校之间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项目的比赛活动,努力扩大高校创新创业比赛项目的影响范围,激励学生向着更高水平的创新创业项目挑战,以此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这对高校共青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共青团应立足于实际,创新共青团工作内容和形式,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扩大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自身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影响,力求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在未来的工作中, 高校共青团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融合会进一步加深,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对此,高校共青团应与时俱进,持续深化理念创新,强化服务意识,拓展工作思路,切实发挥高校共青团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岳丹琪

摘要: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事业不断发展,高校应当建立起符合其发展的绩效管理体系。从预算管理精细化着手,形成预算绩效的精细化管理,进而有效控制财务收支, 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管控作用。文章基于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情况,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进行尝试和分析,从而能够提出有效建议,帮助高校有效将相关管理方式和制度进行完善和提升,能够对财政性资金进行更有效的配置使用, 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助力高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

一、引言

2003年是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政府部门为了解决财政资金分配不均、资金浪费严重等问题,经历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制定、实施了绩效考核、预算绩效目标评价等重大改革工作。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工作内容,旨在深化改革政府部门的财政管理以及财政治理效能。高校作为财政预算收支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高校预算管理改革必须要关注和重点探讨合理利用财政资金的方法。因此,高校需要通过精细化的预算绩效管理来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有效性,做到花多少钱实现多少预期效果变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的教育普及度日渐增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教兴国”政策的推动。进入新时期阶段,高校仍需以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为目标,在发展中不断发现和修正存在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部门给予了充分的财政支持,经费投入逐渐增加,使得高校教育教学无后顾之忧。但是,高校在使用财政资金时,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高校在预算编制时管控不到位,使得资金在项目开始的源头就出现浪费的现象, 暴露出预算项目绩效目标不明确、“粗放式”编制预算、预算执行率低、预算项目监督评价反馈不及时等问题。

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我国,围绕预算管理及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多数都是关注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应用。而高等院校也可以算作行政事业单位,属于特殊形式, 高校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相关的研究进行参考,但是需要注意必须要进行一定的针对性调整,不能完全照搬,那样并不适用。预算绩效管理永远是指向结果的,以实现年初预算绩效目标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事项,对总体的责任进行明确和强调。预算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必须要明确清晰、科学合理,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从而实现提升预算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管理活动。

(二)实践意义

为增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不断提升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予以研究,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对于现实更加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通过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对高校预算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发掘和分析,分析方面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评价等,发现问题,从而针对性解决问题,更加高效合理地利用预算资金,同时也更加高水平地管理预算。预算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 预算绩效考核结果是一个重要参考资料,帮助了解预算管理水平高低,也为预算编制及优化提供重要指导,提升预算编制水平,完善高校内部控制,规范高校财务管理。

三、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整体较低

预算绩效管理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变革,不仅要求在管理模式上的变化,还要求管理人员要转变管理理念。但是,由于高校管理人员在创新方面欠缺主动性和思维意识,导致相关创新工作难以推动,许多管理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仍以一种“观众”的态度观望,认为这项工作与自己关联性不强,为财务预算管理的改革发展制造了诸多障碍。高校财务管理变革不到位,将影响高校事业健康发展,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另由于高校其特定的预算编制方式,通常以上年度财政预算批复数为依据,根据高校实际发展需求增加预算项目,是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采取增基预算方法容易使得无效项目不能及时剔除,对于高校预算资金的有效配置产生不利影响。财务精细化预算编制不到位将影响高校的发展,造成财务预算编制和高校发展情况相分离,财务编制

的预算项目无法满足高校发展。

(二)预算绩效目标设定不科学

首先,预算绩效目标值设定逻辑性不强。在设定预算绩效指标值时存在逻辑关系不强的情况。一方面,预算项目与预算绩效指标值不匹配,预算项目为专项业务费类,预算绩效指标值填报的却是购置设备的台件数,资金使用方向与预算绩效目标不匹配,不符合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另一方面,预算资金规模与绩效目标的工作量适配程度较低,在一定预算资金规模下,出现预算绩效目标工作量过低或者过高的情况。其次,预算绩效目标可行性不佳。在设定预算绩效目标时,许多高校对预算项目的使用方向不了解、不明确,事前资金使用论证不完善等情况。此时容易出现预算绩效目标与实际支出不符,执行时造成预算绩效目标可行性不佳或无法执行的情况。最后,预算绩效目标精细化程度不足。除了预算绩效目标逻辑性和可行性不科学以外,预算绩效目标在设定时还存在绩效目标精细化程度不足的情况。对于预算项目设定的预期目标值没有按照财政部门设定的一级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二级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等进行逐条逐项细化绩效目标内容。

(三)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高校在编制预算过程中缺乏中长期规划,由于对事业发展的预期规划不足, 未能建立预算项目库管理思想,项目储备匮乏。财政部门下达预算资金后再准备项目,容易造成项目的短期行为,设立的项目无法明确完成目标、完成期限以及工作任务,预算资金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和效益,实际上存在浪费。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高校财务人员应该已经比较熟悉和了解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推动之下,各级财政部门均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但是当前多数高校在此方面并未建设完善,没有全面建设相关体系;对上级财政部门下发的预算绩效管理文件理解存在偏差, 没有严格落实文件;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不规范、不统一,在一些重要指标上存在漏洞;也没有对指标进行合理的权重配置,没有建立预算绩效指标库等问题。另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覆盖范围理解存在偏差,从预算资金管理的角度,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不仅是财政性资金,还应该包含高校自己筹集的资金。但是实际管理当中,由于理解不到位或存在问题,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没有在绩效管理范围当中加入高校自筹资金。

(四)预算绩效监控和自评价不到位

高校在完成预算绩效目标设定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以及预算执行完成后涉及预算绩效的监控和自评价工作。绩效监控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确保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在每年的8月财政部门对1-7月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绩效监控,并对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预估。由于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通常在上半年统筹实施工作,下半年集中进行资金支付。在8月开展绩效监控时,预算资金支出与实际绩效目标情况不符,即绩效目标已经实现,但预算资金却没有支出。在填报预算绩效目标监控时,容易出现预算支出与绩效目标实现的逻辑矛盾以及对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预估不准确、不到位。

预算绩效监控的结果不能有效起到指导年度预算执行的作用。

年度预算执行后,高校应当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产出和效果进行及时的绩效评价,关注绩效目标的资金成效。绩效评价分为单位自评价、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高校在绩效评价方面主要关注单位自评价,由资金使用部门按照“谁支出、谁自评”的原则,完成绩效自评价工作。高校在实施预算绩效自评价时,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自评价工作多数是由财务部门完成,资金使用部门普遍认为实现资金支付即完成任务,仅关注资金的支出情况,对资金支出的效果、是否达到资金使用效力不甚关注。其次,自评价赋值评分不科学, 由于自评价工作是有财务部门完成的,因此对各三级指标赋值评分时没有按照其指标重要程度赋值,随意性较大,不能很好地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最后,高校对于自评价的结果并不重视,项目自评价的结果未能起到完善政策、改进管理的目的,仅将预算绩效自评价作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终点而没有从中发现高校管理中的不足。

(五)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

高校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为满足业务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大部分高校的职能部门只关注部门本身的业务,而缺乏与外部的连接与沟通, 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是割裂的,各自独立存在,无法共享。高校财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涵盖智能报账平台、预算填报平台、网上收费平台等信息化系统,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并没有完善,预算绩效的填报多数仍是线下填报,填报的规范程度不高。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高校也未能实现与财务系统及其他各部门的互联互通,信息的共建共享,不利于预算

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系统的实用性及融合性均需加强。因此,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效率,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水平。

四、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解决对策

(一)明确高校发展目标,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为了保证相关管理实施的顺利,首要工作是明确高校事业发展目标,根据其发展目标的要求,对财务管理的各项内容和细则进行明确和细化,从而能够将整个体系制度搭建起来并且不断完善,从内部控制角度规范预算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财务部门依职权对预算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内容和考核体系, 在各个资金使用部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分配。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完善高校预算管理制度,综合利用上级财政部门及职能部门发布的政策,保障部门预算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对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进行宣传,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是具体推动落实的负责人,需要主动承担起责任,需要其充分重视与配合。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不断发现管理中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和工作管理中面临的困难,要以积极的态度予以解决。预算管理绩效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财务预算编制的精准完成,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符合高校发展水平的财务预算,确保高校教职工可以充分利用财政资金,不断提升高校教育发展水平。做好教育资金的监管与反馈工作,严格控制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提升预算绩效目标设定的准确性

提升预算绩效目标设定的准确性,首先,增强预算绩效目标的逻辑性、相关性,绩效目标值的设定必须与预算项目设定的年度目标相匹配,在确定年度预算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将预算绩效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形成可量化评价的单项指标。其次,需要科学合理地制订预算绩效目标,不能过于夸大也不能过于保守,需要做到工作量与资金量相匹配,“做多少事,申请多少钱”,强调项目的产出和效果,使得资金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最后,让预算绩效的目标更加切实可行。职能部门需要依托高校发展状况,组织院内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和合理测算,确保设定的预算绩效目标切实可行并综合考虑项目的预期成本效益水平,最大程度发挥资金使用效力。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

战略目标是最高层面的引导和指示,把握了高校发展及所有工作的总体方

向,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及工作需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一方面,应该从中长期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其中提到三年滚动的方法来进行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并且需要结合具体各个短期时间点的具体目标、各项工作制定具体标准及依据。高校开展具体规划工作时,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发展需要等,按照优先性对项目进行排序,排在前面的优先获得资金。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指标体系。财政部2019年编制的相关文件当中划分了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沟通绩效指标体系,分别是共性项目绩效指标体系、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基于这一指导文件,需要对预算绩效指标库进行建立, 并且划分为三个级别,对指标进行细化和明确。三级指标的设定需满足高校未来3~5年的发展需求,尽量做到指标库的标准化,指标评分标准的统一化,为后续的预算绩效自评价评分打下基础。

(四)强化结果导向的预算绩效监控和自评价

在实施预算绩效监控和自评价时,高校需要强调项目的结果导向作用。从预算绩效监控方面看,高校财务需要针对性地分析预算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如果发现有些项目与预算绩效目标存在较大偏差,高校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对于无法完成的预算绩效目标,及时调整年度财务预算并重新调整预算绩效目标,避免造成重大风险的可能。从预算绩效自评价方面看,本着“谁支出、谁自评”的原则,强调预算绩效自评价的重要性,从预算绩效自评价的结果中, 发现高校在管理中的管理不足。在预算绩效自评价赋值方面,根据预算项目内容,原则上涉及大型修缮、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的项目需设置成本指标,一级指标权重按照预算执行10%,成本指标20%,产出指标40%,效益指标2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赋分三级指标并予以自评;其他专项业务类可不涉及成本指标,按照预算执行10%,产出指标50%,效益指标3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 设置,预算绩效指标设定时强调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的重要作用及具体指标的代表性。高校在实施预算绩效监控和自评价时,应当突出结果导向,加强对自评结果的审核与应用,对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实施效果不好的项目,积极落实项目整改意见,不断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合理配置预算资金,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五)积极推进预算绩效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提升办公效率、增强办公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助力。在

进行具体的预算绩效管理时,需要注意根据工作特点,从预算绩效管理中的目标设定、预算执行监控、预算绩效自评等维度建立信息化平台,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进行规范管理,使得绩效管理更加标准有序。同时需要对绩效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在其中加入事前评估、填报系统、管理目标、审核监督、执行落实、动态监控、自评价等,实现全方位、全流程监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系统的全方位对接,能够保证各职能部门及时发挥绩效管理作用,实现信息的及时互通和共享。建立共享数据库后,在各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实现高速运转和高效处理,并且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减少人工导致的误差和风险,真正精细化动态监管,使得财务预算管理成本进一步得到控制,预算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后,平台维护、系统升级对高校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保障。不仅要求财务人员懂得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政策要求,还需要具备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专门岗位并由专业具有财务、计算机技术的人员进行操作。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培养,每年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实操水平和知识储备,定期进行岗位轮转,不断培养和选拔综合素质较强的财务管理人员。

五、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绩效管理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经历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实施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必然。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逐步制度化、系统化,为推动高校财务管理起到重要作用。推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更加准确全面地设定预算目标,使其更加合理,推进预算绩效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多项措施,构建高校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模式并形成预算绩效管理的动态监控和自评价机制,为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支持高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调研分析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  帕尔哈提·吾斯曼江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及早引导在校学生加强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对自身未来的规划和人力资源开发,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可以有效缓解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调研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在自身优势、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因素基础上选择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职业,并对自身未来做出长期性的宏观规划。自国家取消就业分配政策以来,大学生有了很多就业机会的同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是现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面向在校期间的学生,以学生的专业方向、兴趣爱好、个人能力作为出发点,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与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目标,不断提升自我能力,通过实践与尝试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顺利就业,更多的是能让学生具备科学、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树立长期发展的职业方向。

通过本次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调研,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现阶段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的建议与期望。该调研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全方面认识自我和正确评估自我,更好地规划自身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也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掌握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和学生期待的教育教学形式。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研概况

本次参与调研的学生共计1432人,从性别来看,参与调研的学生男生占比28.28%,女生占比71.72%,达到了本次调研项目高参与率、高覆盖率的调研目标。本次调研问卷围绕学生自身就业及生活目标清晰度、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现阶段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及就业需求等几个方面开展。本次调研数据收集较完整,可以较好反映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和必要性方面

通过调研问卷发现,63.20%的学生对于自身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有非常清

楚的认识和目标,有35.82%的学生对自身目标有着较清晰的认识,有0.98%的学生对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有97.07%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重要。这说明从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来,大部分在校学生对自身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较清晰的认识,并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持有积极认可的态度。

(二)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有57.89%的学生参与了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并认真对待,有26.40%的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作学校安排的普通课程来应付,分别有14.66%和1.05%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了解并不深入和没有任何概念。对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有90.57%的学生参加过相关培训讲座,有9.43%的学生未能参加该培训。其中,只有68.37%的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分别有25.07%和6.56%的学生是模糊不清和根本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针对学校是否应该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部门的问题,有90.43%的学生持支持的态度。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学生当中还是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当作一个课程任务来对待,虽然大部分学生也在积极参与相关讲座培训,可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认识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深度,反而学生更希望能有一个独立的部门为学生服务,解决学生的困惑。

除此之外,本次调研对象都是处于偏远地区生源的学生群体,其基础与沿海城市高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学生在知识面拓展、各类研讨培训等方面较缺乏资源和经验,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本次调研结果当中。

(三)关于就业选择和今后职业生涯困惑解决方面

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方面,有58.24%的学生认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有31.91%的学生认为虽然从事的工作不一定喜欢但至少能解决就业问题,分别有7.19%和2.65%的学生认为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对找工作缺乏信心。同时对学生择业首选的问题中,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有51.68% 的学生希望今后就业在国有企业,有25.21%的学生选择在行政事业单位就业。值得注意的是,有15.15%的学生有创业意愿。从此数据也可以反映出部分学生思想上还是比较固化,对就业岗位存在偏见,认为只有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才是好的出路,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观念、就业定位等方面有待提高认识。

面对求职困难寻求何种帮助的问题时,学生反馈的调研结果如图2。我们可

以从图2中看出,学生在面临就业困惑时,有75.77%的学生会通过老师来解决, 分别有56.98%和56.70%的学生选择学校就业部门和专业咨询机构来解决困惑。因此,需要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团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服务部门对就业群体的指导与服务;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针对择业困难学生,因人而异、分类指导。

四、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现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仍采用理论讲解

为主的教学模式,这对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很不利。应当采用以实践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这对于大学生自我认识、兴趣爱好探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课程了解更多的择业方向,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除了讲座和培训以外,还可以选择参观工业园、创业实训基地等来提高学生对于职业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参与度, 由此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需要具备职业发展、人才测评、心理咨询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者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对人生和择业的重要性。职业院校应当定期对授课教师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培训,壮大师资队伍。除此之外,可以聘请或引进相关咨询机构的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优秀企业家代表组织讲座或座谈会,让授课教师学习授课或咨询技巧,了解当前的就业创业趋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和科学的指导。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校内外力量整合形成社会合力,既能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又能开展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搭建校内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规范展开,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这也将推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对学生面临的疑惑和困难能及时解决。此外,可以通过引进专业的职业测评软件,开展丰富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为就业提供有力支持。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意愿调研,收集就业信息,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出发点,建立相对

稳定的就业平台。通过与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运转模式,形成以就业平台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就业的良性运转机制。学校还要重视网络就业平台建设,与社会招聘网站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学院对外宣传和毕业生对外推荐模式,实现校内市场、校外市场相结合的运转模式,在有效提高就业率的同时还能解决学生的就业困惑。

(四)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积极的心态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学生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克服困难,树立强烈的未来意识、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积极参加各类职业规划课程培训。同时,学生应不断增加自己的职业规划知识,课余时间多跟教师、同学沟通,提高自己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和职业规划能力,不断地学习积累,最大限度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结语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涉及学生的职业理想及今后的个人发展,对学校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此,通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搭建职业生涯规划平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措施,使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科学、更有效,这也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为自己未来如何规划好人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对策分析

宿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思愉

(2023年9月19日)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和国家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乡村的重要历史任务。通过对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的问题、挑战进行分析,发现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在实际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存在产业发展落后、人口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污染、公共服务匮乏等方面的现实困境。现就发现的现实困境入手,为推进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对策分析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概括了我国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也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有着非凡意义。

一、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逻辑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导向,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

(一)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追求

A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一般而言,“共同富裕”包含了“富裕”和“共同”两个要素。“富裕”即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到达顶峰的一种状态,人民大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皆趋向富裕;“共同”是指所有人都共享富裕,而非只局限于有限的少数人之富裕。同理,乡村振兴也可以理解为“乡村”和“振兴”两个方面。“振兴”就是沿着“富裕”的方向,通过共同富裕的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提高农业附加值,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乡村”强调的则是战略实施主体为全国农村和亿万农民,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共同”的价值内涵。由此

可见,乡村振兴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目标而展开,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高目标追求。

(二)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绝对贫困问题已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更加凸显之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出发点便向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转变。针对共同富裕道路上出现的现实困境,党和政府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视角出发,通过出台政策、升级转型、人才引进等方式,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因此,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二、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困境挑战

当前,我国已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正处于乘势而上奋力开启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农村发展依然面临产业发展落后、人口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污染、公共服务匮乏等现实问题。

(一)产业发展落后

与城镇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相比,农村的产业结构存在些许不合理的问题。一般来说,中低级城市的发展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发展水平特别高的城市以第三产业为主,而农村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且由于农村自身地理位置不够优越、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受限等因素,导致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难以获得足够支持,使得农村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 以至于农业新技术和高科技设备引进不足,农民种植效率偏低,起支撑作用的第一产业也将面临一定风险。这不仅削弱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潜力,还限制了乡村振兴的速度,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构成了一定阻碍。

(二)人口流失严重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许多年轻人选择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虽然农村人口外流对于加速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人口外流导致的问题远超其带来的益处。一是乡村振兴需要适当的常住人口数量来驱动地区经济的需求和供应,进而拉动乡村经济的增长。二是大规模的人才流失导致乡村人才储备的水平相对偏低,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于人才的需求。三是乡村振兴需要合理的人口结构。农村人口

流失易导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造成农村劳动力匮乏的消极影响, 从而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三)生态环境污染

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亦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更严重的污染。其中,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生活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虽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中的必要环节,但是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其次,随着农村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排泄物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的健康,与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中山清水秀、美丽宜居的理想乡村环境存在一定差距。

(四)公共服务匮乏

公共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水利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较低,其公共服务的总数、质量和城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不仅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影响了农村居民对现代文明的享受,违背了农村文明精神建设的原则,影响了乡村振兴步伐的正常进行,与共同富裕目标产生明显的间隔。

三、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路径探究

(一)以优质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道路打下坚实地基

发展特色种植。农村发展特色种植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可以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种植产业。例如,山区可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林果业等,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发展节水农业等。通过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其次,创新种植模式。通过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和新的品种以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益,最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例如,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

完善产业链条。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振兴产业。一方面,要加强农业产业链及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激发农村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式发展。依托互联网等高科技的支持,为传统农业产业注入新的生机,进而形成一、二、三产业间的联动创新。譬如,通过加快完备农产品保险、仓储、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吸引深加工企业入驻,延长产业链,

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发展农村带货直播,自觉对接商超、农特产品店、网销店等等,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努力实现以“农”助“兴”,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地基。

(二)以优秀乡村文化赋予乡村活力,为共同富裕道路打造品牌特色

推广乡村产品。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乡村的自然文化、手工艺文化、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如有机蔬菜、水果、粮食等提高农村吸引力,创造乡村自身品牌效益。另一

方面,也可以广泛宣传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如民间艺术品、传统服饰等, 借助我国传统文化的热度激发当地文化产业活力,进而打开自身乡村的知名度, 提升乡村文创产业经济效益,以此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兴办文旅产业。乡村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传统节日、乡土人情等。将乡村文化资源合理转化为乡村文旅资源,不仅能够较好地弘扬自身乡村文化,而且能够保证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乡村现代化发展。譬如,结合当地的农业资源,开设农耕体验、农业采摘、种植研学、农产观光等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当地文旅业的现代化水平, 为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开拓发展新模式。

(三)以生态环境赋能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道路增添精神魅力

突进生态治理。农村生态治理是建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要注重加强农村植被覆盖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改善空气质量, 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其次,及时治理乡村水污染和土地污染,提高水源和土地的清洁度,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资源保障。最后,通过打造美丽乡村和旅游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崛起,不断拓展农村产业领域,加深农村经济多元化程度,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注入新的动力。

完善配套设施。完善农村配套设施是深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环节。首先,需要建设良好的交通设施,包括修建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以保障农村居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的便利。其次,需要建设良好的教育设施,包括教室、操场等等,帮助农村孩子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最后,需要建设良好的水利设施,包括建设灌溉渠道、水坝、水库等,提高农村灌溉和排水的能力, 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只有不断完善农村配套设施,才能

让广大农民享到乡村振兴战略的红利,自觉朝共同富裕方向而努力。

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划时代意义,及时发现乡村振兴现实困境,以更高的标准推动农村区域的持续进步,以期实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乡村的远大目标。

共同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实践探索

修水县政协

(2023年9月15日)

如何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是地方政协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强化组织领导,突出“三个推动”。一是党委高位推。修水县成立了县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研究部署、推进落实、督促检查全过程。县委常委会每年定期研究“有事先商量”协商民主建设工作。二是政协主动推。县政协党组主动争取县委领导支持,把“有事先商量”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每半年向县委常委会专题汇报。制定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各专委会分别联系包抓各乡镇的工作机制,通过经常性参与和指导联系乡镇、村(社区)协商议事活动,使协商工作多元参与、持续发力,实现“政协班子成员领衔督导、政协专委会具体指导、政协委员深度参与”的工作新格局。三是基层整合推。各乡镇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有事先商量”工作作为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乡镇政协联络组的主责主业是牵头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工作。

加强制度设计,突出“六个规范”。一是规范平台。建立乡镇、村居(社区)协商民主议事会、园区(企业)协商民主议事会。坚持固定场所与流动场所相结合,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共性问题进行会议协商;对于日常性、临时性的事项,采取沟通对话协商、书面协商和网络协商等方式,灵活采用“板凳会” “屋场会”“网格议事会”等模式协商。二是规范议题。把“四议五不议”作为协商内容的主要遵循,按照化民怨、解民忧、聚民心、助民富的原则,选择针对性强、关注度高、操作性好的议题。三是规范主体。议事活动实施主体原则上是各级党政组织,参与对象主要包括“两代表一委员”、相关部门、群众代表、利益相关方等,让协商结果更公平合理、群众更接受认可。四是规范程序。明确“收集议题、确定代表、深入协商、成果转化、结果反馈”五个步骤, 重点解决“商量什么”“谁来商量”“怎么商量”“如何落实”四个方面的问题。五是规范频次。各协商平台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有效协商议事活动。六是规范台账。要求“有事先商量”工作台账规范、齐全、求实。

注重协商实效,突出“三个到位”。一是开门谈、民意征集到位。定期安

排政协委员到所联系乡村平台,听取群众意见,并建立协商议事档案,实现委员群众“心连心”、干群关系的“零距离”。二是深入访、民情调研到位。坚持“就事、就近、就地”的原则,灵活采取走访调研、面对面座谈等形式,组织群众参与议事,把发扬民主贯穿调研全程。三是聚焦问、民主协商到位。针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民情问题,组织政协委员召开各类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板凳会等,做到协商不拘于形式、形式服从工作需要,邀请利益攸关方、当地乡贤、群众代表参与协商,做到“商量聚共识、商量能成事、商量促工作、商量兴事业”。

深化创新实践,突出“三项联动”。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探索创新、大胆实践,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新局面。一是整合“党建+基层协商”联动机制。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推动党员委员和基层党员代表参与协商、带头协商、示范协商,共同营造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建立“县政协-乡镇联络组-委员履职小组”上下联动机制,把专门协商机构的经验和服务“送下去”,把协商中发现的事关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共性问题通过政协渠道“带上来”,上下互动,双向发力。三是探索协商议事与纠纷化解联动机制。推出基层协商与信访维稳联动机制,准确把握个案问题与共性问题范围界限,对兼具个性和共性特征的案例,上升到公共政策角度开展协商议事,防范同类型矛盾再次发生。

促进成果转化,突出“三个定期”。健全协商议事成果报送、成果转化和办理跟踪机制,定期组织政协委员开展民主监督、调研视察,跟踪协商议事成果办理情况。一是定期报送。各单位每月将活动开展、成果运用等情况及时报送到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汇总及时向县政协党组汇报,县政协党组每季度向县委做专题汇报。二是定期监督。加强协商指导和监督,对协商过程及重要成果转化情况,定期开展跟踪调研和民主监督,实行一年一个专题电视问政。三是定期会审。涉及重大事项或急需解决的问题,遍过召开政协党组会进行研究,并以政协党组名义将协商成果呈报给县委县政府参考。

坚持统筹推进,实行“一张考卷”。将“有事先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工作纳入乡镇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内容,将参与基层协商工作情况纳入委员履职考核。每年召开一次“有事先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每季编印一期《“有事先商量”工作简报》,大力宣传“有事先商量”基层协商

民主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三年来,县政协组织积极推荐特色新、成果好、评价高的协商案例18个,对在协商议事中涌现出的优秀委员进行表彰激励,进一步激发委员履职尽责和干事创业的激情。

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摘登)

省政协专题调研组

(2023年9月8日)

根据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求,省政协调研组围绕“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开展重大课题研究,调研组分赴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六安等地开展蹲点式、沉浸式调研,赴吉林省、浙江省学习考察,向山西省、贵州省进行书面调研,组织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16个省辖市政协开展联动调研。同时,委托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开展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形成统计分析报告。

调研组认为,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是连接起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桥梁。当前, 我省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省委省政府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的高度,狠抓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复兴,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全国看,我省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位次靠前。自2012年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以来,我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特色最鲜明、体系最完整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我省共有传统村落807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469个,位居第七,占全国总量的5.75%;在长三角地区低于浙江省的701个,高于江苏省的79个、上海市的5个,位居第二。其中,黄山市国家级传统村落位居全国市级第二(贵州省黔东南州415个,位居全国第一);歙县位居全国县级第一。

从全省看,我省传统村落南多北少、分布集中。从品质看,我省传统村落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从利用看,我省传统村落基本实现了合理利用、有序展开。从态势看,我省传统村落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原则,锚定

“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目标,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系统谋划。省级层面建立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0家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出台《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的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等。市县区跟进推动。尤其是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六安5市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程。黄山市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各县区以及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古村落保护利用办法等。宣城市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市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出台专项地方性法规。

二是规划上点面结合。全省编制整体规划。制定《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总体规划》,明确总体要求、保护体系、重点任务等,制定分片引导的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出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规划》,将黄山、宣城、安庆、池州4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纳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及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市县编制地方规划。黄山市分别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和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市规划,推出传统村落建设正负面清单,编制31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宣城市以“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示范地”为主题定位,编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67个传统村落和11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利用规划。黟县一张图谋划,聘请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院编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项目规划。

三是传承上守正创新。探索一批“传统村落+文化”模式。黄山市徽州区探索形成“开放式”“针灸式”“整体式”“绣花式”等模式,成功打造以呈坎村、唐模村为代表的古徽州文化传承区村落。歙县注重非遗文化传承,依托安徽省行知学校组建全国首家非遗教育集团,培养非遗特色人才,打造网红打卡点卖花渔村,推动徽派盆景技艺传承发展。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安庆市建设戏曲文化小镇、组织乡村戏曲协会、举办黄梅戏艺术节、开展戏曲展演,推动黄梅戏“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绩溪县提炼“和谐、和美、和顺、和鸣”的“和”品牌,积极推动“和”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提振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四是利用上以用促保。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绿野仙踪西溪南、皖浙天路、

尚村晒秋等特色“微景区”275个。全省民宿近4000家,其中七成集聚在传统村落。黄山市通过“找出来、保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持续十年、投资超百亿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和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打造不同场景“新安山居图”。石台县大山村依托独有的“富硒负氧原生态”发展康养产业,带动旅游发展,开办民宿近200家,推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培育特色农业。推动传统村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宣城市对传统村落产业体系整合重构,因地制宜发展茶叶、宣纸、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业,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形成50余个特色农业品牌。黄山市导入特色种养等产业项目,涌现出一批以黟县胡门村、汪村“五黑”为代表的产业村。推动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是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新路径。黟县西递村和徽州呈坎村被认定为国家级研学基地。歙县今年3月下旬研学启动以来,接待研学超15万人次,占全县总游客35% 左右。

五是运营上多方参与。创新建设运营模式。黟县强化村落整体运营,出台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探索“两山平台”“委托管理”“产权流转” 等方式,盘活传统村落闲置资源,形成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旅游运营村,以塔川、碧山为代表的民宿特色村,以关麓、潭口(自在谷)为代表的项目带动村。池州市贵池区石门高村采取“政府-企业-专家-村民”共同参与模式,推行“整合古民居产权,统一保护利用”做法,协同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传承项目实施。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景域驴妈妈集团在黟县关麓村总投资约20亿元,以农文旅融合和乡村产业振兴为抓手,打造国际化的度假旅游目的地,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北大教授俞孔坚在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打造“望山生活”项目, 从规划设计入手,开展系列文化创意活动,唤醒沉睡的资源。携程联合地方政府共同投入金寨大湾店项目,通过合作培训、营销活动等方式实现“授人以渔”, 带动当地民宿业发展。形成多元投入格局。黄山市以中央资金补助1.5亿元为种子资金,以市级

5.65亿元为配套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4.07亿元,完成245个传统村落  项目建设。积极推行基金村落试点建设,在自在谷和塔川书院以“基金+基地+ 产业”模式打造“基金丛林”。徽州区创新“村落徽州”绿色金融模式,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黄山市分行合作,一期授信3.8亿元,开展4个传统村落改造升级,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六是示范上带动有力。连片带动。黄山市创造性开展微改造提升、微景区

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完成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及源头片区、古徽州文化旅游片区、世界文化遗产拓展片区,涵盖总面积350平方公里的示范建设,推进5个县区137个村落连片簇群发展。样板带动。金寨县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和红色底蕴交织的优势,积极构建“三区、一带、一环、多点”的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新格局。大湾村在汪家古民居陈列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利用独特的红色资源、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走“山上种茶, 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绿色脱贫道路。试点带动。以潜山市万涧村为保护试点,依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构建多专业联合团队,选派驻村规划师以陪伴式进行规划指导,帮助改造修缮传统建筑,建立“回味乡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涧行者”乡村服务发展中心,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纵向比有进步、横向比有差距,保护利用中存在省级层面“法规不全”、保护建设“有心无力”、文化挖掘“千村一面”、发展利用“活力不强”、宣传推介“酒香巷深”、工作推进“合力不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意见建议

为全面推进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从总体目标、原则要求、理念思路、主要任务四个方面,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总体目标上导向引领

认真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我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复兴地,开展“千村万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把传统村落打造成徽风皖韵的展示窗口、乡村振兴的特色样板、文化传承的示范标杆。

(二)原则要求上把准定位

——坚持提高站位、强化使命。

——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坚持保护为先、加强管理。

——坚持守正创新、活化利用。

——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三)理念思路上敢于突破强化思维开放。

强化文化铸魂。强化市场运作。强化数字赋能。

(四)主要任务上聚焦重点第一,全面开展普查建档

1﹒组织住建、文旅、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对

纳入传统村落预备名录的,以“一村一档”的形式进行登记造册,动态调整、及时增补,做到变化可溯。

2﹒在普查基础上,将更多的传统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纳入文物保护范畴、

提升保护级别。重视皖北平原地区特殊性,加大挖掘力度,引导皖北各市积极申报传统村落。

3﹒逐步完善传统村落数据库,借鉴星图地球数据云技术,依托国土空间基

础信息平台,搭建全省传统村落一体化数据云服务平台,形成“一张图”。 4﹒利用国家级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上线契机,加快建设我省传统村落数字

博物馆,全景式、百科式展现传统村落独特魅力。推广绩溪县经验,以县为单位,加快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单馆。

第二,科学系统做好规划

5﹒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6﹒全面启动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促进与国土空间规划、文旅发展

规划等有效衔接,实现“多规合一”。推进分区发展,组织集中连片市、县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区域性保护规划,打造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区域品牌。推进差异化发展,分级分类编制好807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不同的资源禀赋特性,实现从标准化保护到精准化保护。

7﹒制定安徽省乡村风貌塑造技术导则,把传统村落作为塑造重点,落实管

控措施,保护传统建筑真实性和完整性。

8﹒推广潜山市万涧村做法,建立驻村规划师工作制度,按照前店后厂、院

(所)村结对等方式,探索开展“百院千村”工程,邀请知名高校、规划设计院专家学者,多专业协同开展驻村规划设计指导。

第三,搭建文化传承平台

9﹒梳理我省传统村落非遗资源清单,展示我省悠久优秀的农耕文化,丰富

非遗传习体验和活态传承,建设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办好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

10﹒深化文房四宝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注重保护和发展文房四宝遗迹遗址和古法制作工艺,建设好省级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做好宣笔、徽墨、歙砚的

保护利用工作,培育一批重点文化创意企业,建设一批文创小镇或产业基地, 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11﹒用好数字技术,借鉴“风起洛阳”“山海经”等VR体验项目经验,打

造云演艺、云度假等数字化场景,建设虚拟现实版的安徽传统村落,唤醒传统村落沉睡的文化资源,让历史发声、让村落说话。

12﹒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支持黄山市建设徽学研究院和

徽州往事大剧院,加快推进《安庆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实施,利用传统村落建设一批艺术、民俗、技艺展示馆和文化展示区,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舞红花鼓灯。

13﹒推动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研学旅行,将徽派建筑、徽州三雕、新安画

派、徽菜等纳入研学课程,发挥皖新研学中心、环球国旅行知学堂等研学机构作用,积极构建研学旅行大市场。

14﹒密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对传统村落文化的研究,开展最美

村落评比,编写文化丛书,发布蓝皮书,创作文艺精品,拍摄专题片、纪录片、短视频等,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第四,突出特色产业发展

15﹒做好传统村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依托传统村落独特的资源禀赋,谋划一批传统村落生态农业、大地景观、田园综合体等多种业态重点项目,培育

一批科创文创村落、文化服务村落、研学教育村落等产业文化名村,打造一批连点成线、扩片成带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

16﹒提档升级民宿产业,借鉴浙江莫干山民宿“小房间、大产业”建设运

营理念和模式,持续推动民宿业特色化、规模化、品质化发展。深度挖掘新安医学资源,开发新安医学时代价值,加强与同仁堂、德仁堂等知名品牌合作, 依托传统村落打造中医康养产业。借鉴凤凰古城旅拍、贵州“村超”等做法, 以最炫民俗风,发展夜游、夜演、夜购、夜食、夜拍等多种业态,创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17﹒大力推进古建特色产业发展,扶持本土古建施工企业,加大以古建构

件、传统材料和传统技法等为特色的产业和基地建设,实现原真性保护利用。18﹒创造一流宜商环境,形成传统村落投资推荐名录,鼓励国资下乡、名

企入村,积极引入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通过入股、合作、联营、托管、租赁等形式,推动传统村落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建设运营,打造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升级版”。

19﹒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把传统村落活化利用作为建设“大

黄山”的标志性工程,立足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会展经济、体育赛事、医疗康养、文化服务等产业,加快推进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组织国际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论坛,打造永久会场。

20﹒开展“千村万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将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及时

纳入各级乡村振兴项目库。加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保护村落传统风貌。发挥村“两委”班子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提升村民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五,构建多元投入格局

21﹒财政支持四块并举:新增一块,借鉴浙江、贵州、湖北等省做法,设立省级专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资金。整合一块,省级统筹整合农业农村、交通

运输、水利电力、农村文化教育、旅游发展、农村电商、医疗卫生等相关项目资金,向传统村落倾斜。配套一块,市县比照省级支持政策,配套整合资金, 加大投入力度。减免一块,对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企业依规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22﹒发行政府专项债,创立专项基金或在“大黄山”文旅融合基金下设立

子基金,成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基金会,吸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23﹒在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设立传统村落保护交易平台,遵循市场化、公开化、透明化原则,规范社会资本收购,活跃产权交易。

24﹒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为主体,相关金融机构参与,搭建金

融支持平台,创新更多金融产品,探索传统建筑经营权抵押贷款,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的金融信贷难题。

25﹒借鉴浙江省推行“强村公司”的经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投资、

入股组建公司实体,或以入股县、乡联合发展平台开展项目联建,实行公司化运营,提升“强村公司”整合资源、招大引强、联村带农致富水平。

第六,破解要素保障难题

26﹒建立由省级领导任组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每年召开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会议。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工作一盘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市、县级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的重大问题。建立调度和调查评估机制,定期跟踪保护利用状况,开展评比考核,及时总结各地好经验和好做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工作不力造成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传统村落,予以警示并追究责任。

27﹒加快出台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条例,指导推动有条件的市开展市级

立法,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及时出台《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和政策措施等。形成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标准和导则,建立负面清单,指导各市县完善区域性规范等。形成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供各市县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制定农房质量鉴定、消防验收等规定,解决使用农房开展民宿、书店等特色经营办证和申领票据难问题。

28﹒实施乡村“绿领”人才培育计划,创新开展“传统村落创客家”“徽

州研学工匠”“金牌指导师”“乡村运营师”“农村职业经理人”等人才培育项目。组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省级专家库,省市两级成立专家委员会。支持省内相关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具有安徽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及非遗技艺等专业。探索在传统村落设立专家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等,培育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人。开展徽派古建传统工匠的认定。将传统村落相关内容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课程。定期开展各层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日常培训和基层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提升保护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29﹒在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中,借鉴浙江省德清县经验做法,以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体系为重点探索“三权分置”,落实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使用权。采用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拓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途径,鼓励设区的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零星分散项目供地实施办法,科学安排存量和新增建设用地,优先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用地需求。鼓励、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居)民,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闲置农房等使用权入股方式,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30﹒定期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列入重要内容部署

推进。建设旅游推介网站,开办电视专题栏目,推出数字旅游地图,编印传统村落读本与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画册,推出电子书籍,传统媒体与新兴传媒相

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层次多角度加大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力度。推动建立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排名前十省份的省际联系协作机制,每年选取一个主题,轮流开展交流对话,深化地区间多层次合作,实现资源对接、信息共享、互促共进。

关于改善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对策

渤海大学  高玉竹

引言

营商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等要素,它与经济社会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等多个领域均有联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好坏,不仅反映了该地区的“软实力”和政府服务水平,更能反映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保障增长、促进创新以及就业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健康情况。但同时,市场经济中不良的营商环境同样也约束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国务院于2018年10月印发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各省市地县积极推行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政策保障。辽宁省落实中央精神,为推进全面振兴三年行动,打开辽宁省招商引资的新格局,打好新时代“辽沈战役”,制定了适合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条例。经过一系列相关举措的落地实施,辽宁省目前营商环境已大有改善,但仍然存在不足。只有进一步改善辽宁省的营商环境,才能更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吸引中小企业投资,激发辽宁省民营经济活力,实现辽宁的经济振兴。

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现状

辽宁省出台了《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辽宁省社会信用条例》《辽宁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条例》等具有辽宁省特色的地方法规,还有正在制定的《辽宁省营商环境提升行动(2023—2025年)》,表明辽宁省中小企业的法律环境日益完善。

2023年3月29日,辽宁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会议表示“放管服” 改革初见成效[1]。“放”是指各市推进政务服务的管理权限下放给下级部门, 厘清市与县两级间职权与责任的关系,赋予基层部门更多的自主管理权力,同时还表现在“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的改革上,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在“放” 这一方面已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省政府积极推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共取消、下放和调整了1220个项目;提高办理业务的时间效率,全省办理业务平均缩时约80%;全省出台《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图》,审批时间由275d缩短到约40d。

“管”指的是各个城市对政府进行的一次专项整治,包括对投诉和失信行

为的处理、对政府的投资承诺和拖欠资金行为的处理与惩罚。对拒不履行相关义务、存在高频严重失信行为的各部门和主办人员,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增加公开曝光频次,提高处罚的警示效应,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办事顺利,让失信者“处处受限”、举步维艰,全方位营造诚实守信良好社会氛围。

“服”指的是各个城市在服务过程中的改进。对于多项事务办理,采取就近审批原则,实现“一网协同全覆盖”,全面提升协同服务水平。近期,全省又全面开展了“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建设,推动“办事不找关系”改革,通过积极整改,进一步疏通中小企业办事渠道。然而,不难发现,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与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即使在省内也存在地区间的差异,例如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各城市营商环境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从入选数量上看,大连占比最多,其次为沈阳,其余各市的占比不到30%[2]。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到,辽宁省营商环境发展不均衡,同时还存在各城市间的资源配置、信息沟通方面的差异,部分城市的地域优势也未得到充分发挥。

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工作人员思想观念滞后

首先,部分行政工作人员缺乏对营商环境的正确理解,不够重视,忽视营商环境与本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关系;其次,部分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还未发生转变,工作过程中缺少服务理念,还存在着“官本位”思想,服务意识淡薄,效率低下,仍存在“看人下菜碟”的现象,这就会导致打算落户辽宁的一些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最后,部分工作人员在营商环境建设具体施行时存在“没有好处不办事”“送卡”以及“送礼”等现象,制约了辽宁省的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与平台的相关问题

首先,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来吸引中小企业进行项目投资,但是, 在招商引资中所承诺的相关税费减免兑现时,仍存在减少或取消优惠的情况。从中小企业家角度来看,税费优惠政策对他们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不应随意承诺,已经承诺的就应诚实守信,否则企业会对投资环境产生担忧,损害中小企业的投资信心。其次,辽宁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已于2022年6月30日正式上线运行,已有37家省级以上金融机构和292家分支机构入驻平台,连续发布金融产品228项,一些中小企业已在平台注册,但是,该融资平台建成时间短,政府介入

还不够。最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来说还是较高,吸引力不足。

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由于辽宁振兴人才支撑制度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加之其他营商环境的改善, 已初步遏制了人才快速流失的趋势。据统计,与“十二五”末期相比,“十三五”末期,全省新增专业技术人才40多万人、技能人才超过13万人,但是,辽宁的人才流失问题依然存在。虽然辽宁省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但是由于大量的毕业生选择到省外工作,直接导致人才存量下降,加之像高校等单位的在职员工频繁跳槽,导致高层次人才占比低且总数呈下降趋势。

究其原因主要有3大方面。①辽宁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整体经济发展缓慢, 城市发展后劲不足,人才需求匹配度不高,对人才吸引力不强。②管理者素质过低、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薪酬结构不合理现象的存在有悖于核心员工的长期职业发展规划。

③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住房、补贴、落户等各项优惠政策频频发布,这无疑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薄弱的辽宁省冲击更为剧烈。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 例如居住城市的环境、生活偏好的方式,包括照顾父母和子女的上学问题等家庭因素。

营商环境法治建设不够完善

从辽宁省整体大环境来看,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办事人员,服务方和被服务方都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具体为以下几点。①不从实际出发,执行规定问题过于僵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某种情况的特殊性,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存在事实上合情合理的,但制度上未规定的情况,某些部门或主办人员工作上缺少创新和服务意识,首先考虑的是将政策风险降到最小。②中小企业在办理审批业务过程中,部份相关部门或主办人员还存在“吃拿卡要” 的情况,想让中小企业通过“关系”“金钱”等渠道去解决,由此造成了额外的资金成本与浪费,中小企业也因缺乏法律意识而失去了主动权。③在中小企业投诉过程中,被打击报复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极其恶劣,严重阻碍辽宁营商环境的健康发展。

改善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对策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思想上进行根本转变,在认识上应破除“官本位”的错误观念,树立“ 以民为本”和“以民为重”的服务观念,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承诺, 建

设服务型政府[4]。

可建立便捷的投诉渠道,使中小企业能够及时反映相关问题并能尽快得到解决。消除政商关系极端现象,由“勾肩搭背”转向“背靠背”,依法办事, 政府工作人员应积极办事,杜绝懒政行为,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政务人员应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推动政府的改革,有效地解决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对于相关中小企业的收费,实行“清单制”[5],清理不合理收费。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类的收费等列成清单,向社会公示,企业有权拒绝支付清单外的费用,提高对中小企业收费的透明度,减少随意收费的现象。与此同时,应定期对企业的收费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严厉查处随意收费的行为,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将重心放在相关的基层各政府部门,加强对基层政府的改革情况的监督与考核,保证政策在基层能够得到贯彻落实。与此同时,应进一步简化行政管理和审批程序[6]。对于审批流程以及所需要的材料清单、审查的事项与内容、办理地点窗口、收费情况以及审批的时间节点等公布在相关网站上,设置专门服务热线,专门处理审批相关问题,同时也应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网络的无差别审批,提高审批效率。3.2优化针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机制,规范中介平台。

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的培训。税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能否享受到足够的税收支持和优惠政策,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以及继续教育,使税收人员及时掌握最新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思想道德等相关内容,提高财税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水平,防范不良现象的发生。

优化税收相关机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应紧跟市场的脚步,如果财税优惠管理方面的各相关的环节流程相对繁琐,会使中小企业失去耐心。针对该情况, 税务部门需要对有关的税务流程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节省时间和费用。与此同时,需要经常对税务办公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软件的运行质量,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鼓励各种融资方式同时存在,为辽宁省中小企业营造良好财税环境。例如对于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村镇银行信用社等通过参股、借贷等方式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或者支持小额信贷的开办,通过政府发放优惠补贴金融中介机构等方式来满足相关融资需求。与此同时,评估部门应将评估内容与

中小企业的整体情况充分结合起来,重新建立起评价指标和系统,运用现代大数据技术,来实现信息共享,防范和控制融资评估的误差[7],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成功进行融资提供保障。

省级政府需要组织专门的人员,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和改进,保证其平台的流畅度,在功能模块设置上不能只偏重于政策信息的通知与发布,应注重与中小企业间互动,根据其实际需求设立政策、法律、专家咨询、人才服务等相关模块,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专业人才

积极引入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由于中小企业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相关政府部门应主动与高校以及科研部门加强沟通,组织交流活动,使企业与人才之间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和知悉对方实际发展情况与潜力,促成双方的合作关系, 从而促进中小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构建企业互助平台。针对辽宁省中小企业产品类型单一、行业结构单一、总体发展水平不足的现状,政府和有关社会团体应加强宣传合作,使“单打独斗”的观念转变为“合作共赢”。构建企业间的互助合作平台,以项目管理、企业战略及文化等活动作为载体,为企业牵线搭桥,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集约化管理的优势,企业具有发展潜力,同时能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前来就业,从而促进辽宁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

积极培养创业创新人才。不管是从长远发展出发还是考虑现状,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均为辽宁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高素质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8],例如在高校建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开展培训课程, 大学生刚入校就可以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培养,培养专业的高素质创业创新人才,或者在社会设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对满足相应条件的人进行创业创新培训, 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从而培养出更多中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营造创新人才和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在人才工作方法的变革上应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锦上添花”转变为“雪中送炭”,为人才的创新和创业提供“雪中送炭”的服务[9]。进行跟踪服务,提供滚动扶持而不是“一次性支持”。对于辽宁省中小企业营商环境而言,要留住高素质人才,防止高素质人才再次流失。

人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着重加强资金投入与政府支持力度,从而吸引高质量人才。对于人才发展成长的机会,要健全晋职机制,奖励制度,形成

完整的人才成长发展的职业通道,这些通道包括领导、管理、技术岗位等,使他们既能把握现在,又能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政府应及时有效地为其家属就业问题、子女上学问题以及医疗养老保险问题提供配套服务,解决高素质人才的后顾之忧[2],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后续服务体系,从而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辽宁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建设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政府自身机制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对于审批方与被审批方的关联者,采取回避机制,同时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垄断行为,促进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推动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只有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才能享有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简化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多层审批以及行政成本和干预,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的规制体系建设。应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注意程序性规制建设,及时清理或修改不合时宜的法规规章,保障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 。以知识产权为例,中小企业往往在技术研发方面比较薄弱, 投入不足,后续发展乏力,也容易受到侵权行为打击。因此,中小企业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传统产业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还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向科技型企业转变。

对于中小企业已经开发或即将开发的产品,应在专利权、商标权等方面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寻找与市场状况最相适应的法律保护手段,形成完善的保护体系。应健全知识产权预警体系,对于已授权的专利,应执行专利法案所规定的用于保护专利的各项措施。应安排专人搜集信息,对侵犯自己公司权益的专利申请进行调查,并向专利局提出建议。

加强公正司法力度。在公正司法上动真格,一切权力都有边界、受监督,厘清权力清单,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10],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让中小企业吃下“定心丸”。健全信用承诺制度,全面建立信用评估制度,对于中小企业,要以信用风险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对于重点领域进行信用分级监管,将资源分配精准化和有效化。

结束语

辽宁省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 为达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须营造一个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首

先,应转变政府人员的工作观念和效率,拒绝腐败;其次,需要政府部门加强与金融机构联动,形成合力,发挥协同作用,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再次, 应加强人才引进能力与培养专业人才相结合,解决人才流失严重问题;最后, 应加强法制建设,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关于巨野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分析

左充巨野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陈荷英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发展农业机械化与加快土地流转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整体。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能实现规模种植,没有规模化种植,就不能加快土地流转。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种植,必须有农业机械化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巨野县农机部门积极探索土地适度流转及农机规模化经营的新途径,大力推广“订单”合同作业、一条龙作业等农机作业服务新模式,全面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农机规模化经营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巨野县农业机械拥有量达12.4万台,农机总动力达1.92×106kW, 农机总值达10.2亿元。拖拉机拥有量达1.18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6164台; 联合收获机达4681台,深松机860余台,秸秆还田机1760余台,免耕播种机1500 余台,排灌机械27500台;其他农业机械6.2万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18个, 农机大户1600余户,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57%。2022年,全县完成农机作业服务面积298万亩,实现作业收入5.6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通过租赁、转包、代种等形式促成耕地流转9.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1%,涉及农户3600余户, 占全县农户8.8%。全县农机大户中,种植小麦、玉米50亩以上的有160户,100 亩以上的有120户,200亩以上的有60户;农村土地已经逐步向农机合作组织和机械化种粮大户集中和流转。

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种植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一是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调查中,农民反映1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天可收获玉米80余亩,是人工的100倍;1台大型拖拉机一天可旋耕土地100余亩,是人工、畜力的120倍以上;1台免耕播种机一天可播种小麦100余亩,是人工的100倍以上,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逐步实现高效、优质和规模种植,农民逐渐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农民工的合理转移加速了农村土地的流转。据统计,全县有23万多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占农村劳动力的43%;他们把土地转包给有

实力的农机合作社或机械化种粮大户。三是助推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调查显示, 目前该县分散种植的小地块农户,每年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机作业费用:耕地80元/亩,播种60元/亩,收获160元/亩,秸秆还田60元/亩,合计成本为360元/ 亩;采用规模化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机作业成本:机耕60元/亩,播种50元/亩, 机收120元/亩,秸秆还田50元/亩,合计成本为280元/亩,比个人分散种植的农户农机作业费用减少了80元/亩。规模化生产还可节约种子、化肥、农药成本10% 左右。同时,采用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机械植保、机械化收获等先进的新技术,不但节约了成本,还能提高粮食产量。四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抛荒。发挥农业机械的节本增效优势,根据农时季节,为农民开展各种农机作业服务,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土地抛荒。近年来,全县100余家农机合作社采取“统一机械调度,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作业服务,统一管理收费”等方式,共完成耕种收“订单”及合同作业面积50余万亩,其中承包抛荒田1000亩以上,为治理耕地抛荒,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五是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龙堌镇农机合作社2020年以来承包了本镇周边3个村庄的800亩土地,每亩地租

赁、承包资金为600元,解决了近160多户农民外出打工土地抛荒的难题。柳林镇史屯农机合作社,2022年承包土地1000余亩,按照每年800元的农机作业及肥料、农药成本收费,其收获后的农作物全部返还给农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独山镇曹楼农机合作社自2020年以来,在本镇及周边村庄承包大片耕地及池塘种植小麦、玉米和莲藕,并利用河塘发展水产养殖,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减少耕地抛荒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小型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全县目前拥有的农业机械中,70%的是小型农机具。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户户种田,家家购机,形成了小而全。近年来,农机装备结构虽然不断优化,但小型农机具仍然偏多且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农机资源的相对闲置浪费,其突出表现是动力机械作业单一,严重制约了农机化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全县拥有各种拖拉机1.7万台,而大中型高效率的耕作机械还不到35%,且机具性能单一、油耗高。

(二)粮食生产机械多,经济作物机械少。目前,全县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已达到99.8%以上,棉花、大蒜及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只达到40%左右,且棉花、大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而棉花拔柴、大蒜收获机械化还在进入起步推广阶段,经济作物机械化已成为发展规模种植

的瓶颈。

(三)种植规模小,基础设施弱。全县的耕地由85万农民种植,人均1.3亩, 不但规模小,而且田块分散。目前农村新建的标准化机耕道为数不多,原有的机耕道质量越来越差,数量越来越少,里程越来越短,再加之很多农户受传统农业的影响,不愿流转土地,农作物插花种植,农机下田作业极为不便,严重影响了农机作业效率。比如,核定每小时可收6亩的联合收割机在大部分村组一天(按10小时计)只能收50亩左右,机械化效率不高,难以发展规模种植。

(四)经费投入少,农机化发展环境差。一是农机化配套资金及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农村规模化种植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三是乡镇农机站体制改革,工作经费不够,场地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四是试验、示范投入少, 农机化示范基地少,先进适用的农机具试验示范局限于现场演示会,农机化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农机化发展机制。一是深化认识。要把完善农机化发展机制提高到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粮食生产的高度上来认识,要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农业机械是科学的载体,是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体现, 是人体四肢的延伸,也是智力的延伸,可以说,农机化使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农村土地流转的快慢,没有农业机械化,要实现土地流转和规模种植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农机化发展长效机制,以农机化的优势和作用推动和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二是加大投入。发展农业机械化没有投入是纸上谈兵。在用好用活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基础上,要把推进农机化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加大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县财政要建立农机化发展专项基金,并根据财政收入增幅比例每年以5%~10%的速度增加投入,用于农机化项目配套资金和推广补贴农机具的累加补贴,逐步改善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培训和安全监理的基础条件,扶持和鼓励发展机械化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三是优化结构。要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环保低碳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逐步淘汰和报废一些到期的低效率高能耗的旧机具,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重点抓好棉花、大蒜机械化收获的推广与应用,逐步实现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探索“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做到政策推动与办点示范、大户带动与补贴拉动、强力推广与优化服务相结合,争取经济作物机

械化水平每年都有较大的新突破。

(二)改善农机作业环境。一是合理规划土地。要把农村土地规划建设列为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并明确各级农机部门为主管单位,负责抓好规划设置和建设质量标准的落实。同时,做到年初有计划预算,年中有督促检查,年底有考核验收。特别是对土地流转快、农业机械拥有量多、自然条件好、农民积极性高的地方,要优先列入建设项目,切实解决土地规划建设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实现土地规划与农业结构调整并进的新局面。工作中,按照“一平二大三方正”的原则,尽量将小田改成大田,以减少农机作业空转的成本浪费,适应大中型机械化作业的需要。二是推行连片规划种植。实行连片种植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更有利于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种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因势利导,在规划种植上,要统一安排部署,让农户尽量做到连片种植。这样,一则可以改善农机作业环境,二则可以为土地流转提供条件。同时,要出台更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对从事规模化、机械化、连片种植的个人或组织实行政策倾斜,给予一定的作业补贴、燃油补贴、购机累加补贴,引导土地向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流转,鼓励农民推行种植“三统一”, 即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机械作业,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环境。

(三)培植农机服务组织。一是扶持机械化种粮大户。扶植机械化种植大户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途径,要及时为大户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指导服务,帮助解决生产当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不断扩大种植规模,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要围绕“镇镇有组织、村村有大户”的目标,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机大户带头应用新装备新技术,鼓励开展“五统一”的规模化服务作业,做到发展一户,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二是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加强组织引导和培育,把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抓手,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为培育专业种植合作社提供优惠条件,不断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对土地流转200亩以上的要优先保证补贴资金,还可以实施累加补贴。对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专业种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各级政府要予以表彰或机械奖励。三是培训现代新型农民。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契机,把农机大户、种粮

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作为培训重点,加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作业服务水平。要广泛动员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参与培训,争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和新型农民。四是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要优化农机服务环境,打造农机服务平台,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和作业水平。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为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并把服务重点由单纯的农机作业服务向土地规模经营延伸,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

国企基层纪检委员履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程勇

基层组织中的纪检委员通过与上级纪委、纪检部门的纵横向沟通协作,实现党内监督的全覆盖,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发挥着正风反腐的“前哨”作用。但从目前的国企基层组织建设来看,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本文分析当前国企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国企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国有企业基层组织纪检委员履职面临的困难

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建立起由纪委、纪检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构成的监督体系。纪委、纪检部门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法规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政治职能,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担负基层支部及部门权力运行各环节的监督职责, 成为企业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从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情况来看,依然面临队伍频繁调整、监督责任不清晰、主动履职意识不强、专业监督能力欠缺等困境,对于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的工作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基层组织纪检委员队伍不稳定。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企业基层党支部委员会一般三年换届,但由于企业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强, 大多数时候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干不满三年,就会随着项目的完成或新项目的需要调整工作岗位,造成企业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队伍的不稳定,既不利于监督工作的连续性,也不利于纪检委员监督工作经验的积累。

监督的责任有待清晰。从当前国企基层组织建设看,纪检委员开展监督工作可供遵循的党内法规并不多,在履行监督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监督谁”“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等困境。此外,从企业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大多数都是专业人员兼职,既要完成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必须工作, 又要结合行业特点、工作实际开展监督工作。有的纪检委员没有从事过监督工作,针对开展监督的方式方法不多、思路不宽,对于将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缺乏创新。监督的责任意识有待强化。

部分国企基层组织的纪检委员忙于日常事务和应对各项考核指标,从思想上对纪检委员的职责意识认识还有差距,对于如何履行纪检委员的职责思考不多、重视程度不够,主动履职和担当意识有待强化,需进一步增强履职积极性

主动性。

专业监督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国企基层党组织的纪检委员作为监督的"末梢"和"微探头",对党的建设、党内监督等知识体系和储备还不够完善。虽然许多基层单位经常性开展纪检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帮助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仍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抓实抓细纪检工作。如部分企业基层组织纪检委员只熟悉党建纪检业务,而不太熟悉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存在能力短板,无法将党建纪检工作与企业经营工作统筹同步推进。

同级监督有待加强。由于当前纪检监督相关制度在协调、全面、系统功能上还存在一定不足,国有企业各级组织的权力还集中在主要负责人手中,而且有的负责同志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认为自己廉洁意识强、业务素质过硬, 不需要监督;有的认为纪检委员“级别不够”,只能对下监督,不能同级监督, 导致纪检委员岗位形同虚设。

二、国有企业基层纪检委员履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面对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国有企业纪检委员要牢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宗旨,按照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要求, 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做实专责监督、贯通各类监督,切实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到位,打通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主动监督意识。A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国有企业基层组织纪检委员作为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的执行者,更应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把握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组织建设角度整合企业监督力量,准确把握企业面临的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特征,以党内监督为主,探索推进审计监督、纪检监督、专项监督等路径,确保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检委员的监督责任有效融入公司治理,切实提升主动监督意识,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厘清监督职责,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国有企业基层组织纪检委员要紧紧围绕企业主责主业,自觉为中心而谋、为大局而战,始终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融入日常,始终做到党的决策部署、工作安排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大兴调查研究,把对党忠诚体现到促发展、推改革、防风险、强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实现跟进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充分发

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发展作用。着力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切实找准监督的切入点并落实好监督,推动企业的各项安排部署落实到位。抓实抓细日常监督,聚焦“关键少数”“三重一大”,紧盯关键时间节点、关键岗位、关键领域,通过参加会议、提出意见、约谈提醒、向上报告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监督,全方位多角度掌握了解被监督对象思想、工作、作风、生活情况,精准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针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六大纪律等行为, 敢于较真、敢于指出、敢于纠正。

规范纪检委员队伍建设,夯实企业监督保障。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单位行业特点,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等有关要求,结合企业编制、人力资源状况和工作需要,严格遵循选人用人规定配备纪检委员,有条件的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可以进入企业的领导班子,担任纪检监察专员,更加有效地将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和基层单位纪检监察专员职责融合,实行基层党组织、上级纪委双重管理机制,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上级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纪检委员的领导,作出工作部署、提出要求、督促指导和支持纪检委员开展同级监督, 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开展思想政治和业务培训,着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强化履职能力培训,提升监督执纪水平。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拟定企业基层组织管理能力提升计划,常态化开展学法学规学纪、分级分类培训,引导纪检委员强化理论武装,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纪律意识、法纪思维、纪法素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有计划地选派基层组织纪检委员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纪检委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纪检委员上挂学习、跟岗锻炼,抽调选派纪检委员到监督执纪、巡察、专项监督的实践中锻炼培养, 在学中干、干中学,磨练出敢监督、能监督、会监督的能力本领。强化学先进、做先进,可邀请做得好的、走在前列的国有企业纪检委员面对面辅导、手把手帮带,整体提升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能力。

健全监督考核体系,激励担当作为。国有企业要将纪检委员建设作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来抓。完善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考核评价机制,区分专职纪检委员、兼职纪检委员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考评办法,有效提升其责任感、使命感和积极性、主动性。建立纪检委员成长后备队伍人才库,在选拔配备纪检监察干部、

党务干部时,可以优先选择在基层党组织中表现优异的纪检委员。对不能胜任纪检委员的情况,应及时予以调整。

总之,国有企业要把提升基层组织纪检委员履职能力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关键要素,结合企业、行业实际强化纪检委员教育,引导基层组织的纪检委员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持续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夏慧芳

一、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国有企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应当义不容辞地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而社会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的进入,一方面可以弥补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高端的农业技术,形成“政府主导、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农民主体”的模式,从而更深入地发掘农村现有的农业资源,赋予农产品更大的附加值,并引进收益更大的农产品,从而实现双向增收。因此,引导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发挥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优势,并结合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才能够从根本上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二、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正在中国大地上画就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奋进画卷。河南省多年来高度关注“三农”问题,通过历届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阶段, 河南省乡村振兴工作已经进入到快速推进阶段,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不足以支撑相关工作,因此,应当鼓励具有雄厚财力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的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一方面,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河南乡村振兴,有助于引入更多的资源,以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各种资源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企业与农民主体优势互补、发掘农村内在发展力量、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一)有助于引入更多资源

河南乡村振兴投入需求巨大,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与补贴等项目,例如,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都在数千万元以上,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足的。基于该问题,河南国有企业及社会资本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并结合具体产业政策实现帮扶工作,同时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实现乡村振兴并响应国家号召,河南省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河南省土地资源丰富,但农民主体缺乏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

用的意识和发展理念,且建设乡村振兴的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投入,远远跟不上乡村振兴的建设脚步,从而影响实现乡村振兴的进度。通过引入外界资本的力量,可以利用企业自身的资金资源进行建设,如建立集中住宅、美化人居环境等。除此之外,企业力量的加入可以引进更有效的资金使用规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可以优势互补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可以实现参与方与农村共同发展、优势互补。河南乡村与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具有不同的优势[2]。从乡村看,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种植大省,土地及劳动力具有较大的优势。从2022年河南省农业厅数据可知,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外出务工人数达到2500万人以上,土地资源及劳动力、农产品都是河南省发展的重要优势。正是由于具有重要的地理及劳动力优势,河南省农产品的附加值研究更具有实际价值。此外,由于河南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可结合每一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发掘其独特的文化优势。由于河南的乡村既具有可耕地又具有大量成片的宅基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发展休闲、娱乐、农业相结合的观光产业。然而,由于农村集体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政府又缺乏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对农村的有利资源进行整合,导致河南现有资源不能得以充分利用。而参与方具有的资金、人力以及市场资源,恰恰是农村缺乏的关键性资源, 同时,乡村的巨大市场可以为参与方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业务涉及农业、基建等参与方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势必会获得更多的商业发展机会,在帮助农村实现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参与方自身实现合理的利润。此外,农民也会在此过程中获得收益,提高自身收入。

(三)激活乡村资源

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是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内容,而激活乡村现有资源有助于完善相关机制。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加入,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引入市场化理念,从而可以将乡村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激发,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活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无论该产业是否属于农业产业,其发展都会为农村带来更多的机会,如农业产业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引入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不仅可以提高乡村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加快产业升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速度,获得更多更大的市场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四)有助于企业回馈社会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应当承担起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发展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由于其本身性质,理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主要是运营国有资产,有责任并且必须通过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乡村振兴。社会资本, 不能脱离市场而存在,其也应当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社会资本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同时还会产生良好的声誉效果,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河南乡村振兴,不但可以加速乡村振兴的步伐,也为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河南可以把一个个乡村看成一个个包含丰富资源的个体,通过引入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提升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参与程度,为各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促进河南乡村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三、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坚决扛起“挑大梁、走在前、做贡献” 的重大责任,如豫地集团、安彩高科等一批先进国有企业代表,勇担责任,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企业帮扶、互惠互利以及实施乡村振兴行动方案等[3]。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国有企业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与乡镇主动对接,通过开展示范村、公共服务建设、金融优惠、农商对接等多样化的形式参与乡村振兴。除此之外,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比如周口市沈丘县周营镇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小微企业”帮助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该镇由返乡农民工“挂帅”创办的服装服饰、电子元件组装、纺织生产等“小微企业”有30多家,吸纳当地1200余名留守群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经过实践,已经形成了文旅开发、乡村创业等发展模式,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存在参与度不高、参与模式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

合作双方的及时沟通与交流对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双方沟通的平台和途径以及对接机制都有待加强。若合作双方未能进行及时沟通,会导致双方掌握的信息难以相通,导致信息不对称。现有的信息沟通渠道主要包括河南省乡村振兴局的官网上发布的相关信息,但是, 鲜少有人会特意到该网站寻找信息,且该网站发布的信息比较多,难以从海量信息中精准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也没有做到相关信息的及时更新,对网站

的维护有待进一步加强,种种原因导致该网站信息使用频率不高。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会导致企业无法及时详细了解参与乡村振兴的优惠政策,对各地区的优势产业发展以及发展需求不太了解;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农村地区不了解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擅长领域,导致双方不能精准地找到对接企业和对接项目[4]。由于信息的需求,政府和企业应当进一步优化信息服务平台,帮助解决农村和企业的对接与协调问题。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对市场的了解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其中一个原因是承担社会责任,但是从企业发展的目的来看,其作为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目的仍然是获得利润。通过分析发现,部分乡村振兴项目的盈利没有达到理想状况。例如,投资文旅项目面临较长的投资周期,且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参与方需要承担很大的资金压力。从利益分配看,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但是参与乡村振兴项目中, 应当要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但是,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对市场经济的全面认知,且社会资本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与社会资本进行利益分配时,往往处于劣势,甚至出现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形,甚至还会出现道德问题。部分社会资本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会存在以远低于市场公允价格签订相关合同,社会资本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损害农民的利益。因此,在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了解市场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制度,维护农民合法利益。

(三)合约稳定性有待提高

目前,河南省在引导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会损害各主体之间的良好合作。这些不利因素既可能来自农民也可能来自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从农民的角度来考虑,与企业合作需要把土地、宅基地等租赁给企业,为企业进行基础的建设提供资源。一般签订的合同期限到期甚至未到期时,部分农民会由于租金的问题而与其他主体签订合同,也有可能是由于政府的规划调整导致企业所租赁的土地性质发生变化,最终难以续约。前期的投资无法收回,使得企业存在“不敢进、不愿投、不能退”的心态, 这也是导致企业不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耕地的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于农民,部分农民为获得更高的租金,会在企业进行专项投资之后,在下一轮承租时故意提高租金价格,企业由于前期投资巨大不得不提高租金。帮助参与乡村振兴的企业解决合约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是目前的一

大难题。企业的发展就是为了盈利,其参与乡村振兴一方面是承担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新的利润点,因此,企业正常的盈利是应当鼓励的,也是长久参与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应当积极解决合约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控制参与方的经营风险,避免造成烂尾项目,规避耕地及宅基地被占用且不能获得应有的效益,避免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双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在保证农民主体合理利益、保留农村特色的情况下,结合河南省发展现状,鼓励企业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企业独特优势,结合农村发展实际,促进人、财、技术的流通,从基建、就业、创新、培养人才等角度助力乡村振兴。

(一)促进信息匹配

合作双方获得的信息不匹配会对双方的合作带来负面影响,而借助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需要借助各方的共同努力。第一,充分发挥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能动性,促进各主体的供需信息的对接。首先,应由各村委会收集各自村集体的优势产业或农产品,并讨论出可以合作的项目信息;其次,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并根据企业的业务特征及规模特征,向企业提供乡村的项目需求信息[5];此外,行业组织还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 把相关政策传递到各社会资本主体,让市场主体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政策, 把握参与乡村振兴的机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还可以组织企业实地考察,近距离体验乡村的发展,吸引企业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第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首先,应当将信息平台由仅针对国有企业拓展到涵盖所有资本实体;其次,建立模块将企业的项目需求信息经过风险审核后在该平台上实时发布;同时,建立专栏,将具有代表性的村集体信息发布至该平台,实现合作双方信息的对接;然后,注意提高所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使得信息平台能够真正地为各参与主体精确找到自身需要的信息;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站之外的其他平台,如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配合信息共享平台发布项目信息。第三,可以开展招商会等线下活动,促进项目的对接。推介会等线下活动的形式,可以重点突出,直接建立合作双方的关系,村集体可以较为详细地介绍自身优势,吸引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提高信息的匹配度,提高成功合作的概率。

(二)基于市场机制,发挥优势,实现双赢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使得合作双方能够调动积极性,获得利益最大化。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需要合作双方基于市场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实现双方的盈利,并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借助于农村的土地优势,整理规划出可供乡村振兴项目使用的土地,进而针对性地寻找合作项目。根据河南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河南省的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承包地总面积的三成,企业成为新的流转主体,这为统一进行农业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条件。相关企业涉猎农业产业时,可以直接与新的主体进行签约,从而有效降低与多个农户洽谈的成本,提高签约的可能性。然而,在二次流转的过程中,需要保障首次流转合约的稳定性。因此,要求在整个流转过程中了解遵守市场机制的重要性。

(三)强化风险防控机制

针对双方的合作成本及合约变动风险,加强考核与监督。针对部分国有企业或社会资本担心合作的长久性、利益的分配原则、合约的稳定性等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上述风险发生的概率。第一,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作用。企业可以直接与村集体签订合同开展合作,避免与分散农户签订合约,既简化了合约签订的过程又降低了企业与分散农户合作过程中的成本及违约风险。第二,提前明确双方的合作模式。在合约中明确签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确定利润分配制度以及不同条件下的纠纷解决机制,尽可能降低履约期间的风险, 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收益。第三,强化监督。不仅要对纠纷解决、利益分配等事项进行监督,还要对履约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特别是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事项,更要实施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保障合作双方的利益。针对上文中提及的企业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在政策制定方面帮助解决,给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政策支撑。特别是企业在开展项目过程中涉及的土地使用、资金、吸引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第一,应当落实土地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用地提供更多的帮助,尽可能满足项目用地需求;还可以与村委会协调,将村集体的闲置用地或者闲置厂房进行更新改造,帮助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二,应当给予相应的税务支持。为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可对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

与的乡村振兴项目在多方面给予税务减免和贷款支持。第三,吸引和培养人才。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招才引智政策,吸引高技能人才;同时,还可以联合村委会,组织培训班,培养各村集体的技术型人才,以支持乡村振兴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有助于乡村引入更多的资源,实现乡村与企业优势互补、激活乡村资源等。而在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村集体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足、个别农户契约精神缺失、合作各方的信息不对称等。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合作原则及解决措施,如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能动性弥补村集体的认识、建立风险防范和强化监督增强合约的稳定性和合作的持久性,进而为河南省的乡村振兴工作助力。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网四川岷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李小萍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完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降本增效、降低经营风险、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等显得甚是重要。精准的预算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融资计划,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在现实中,国有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存在着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充分,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偏差大、控制和调整不严格以及预算结果分析不及时等情形。针对上述问题,国有企业应立足自身特性和内外部环境,深入分析成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基于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并实施有效控制与资源调度,以及对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考核的综合管理过程。

(一)有利于全面统筹平衡资源

生产资料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而生产资料的稀缺性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将企业所拥有的有限的、分散的资源进行合理且高效地配置, 深度挖潜资源的价值,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流程和环节,结合外部环境和政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发展周期,对企业资源进行综合统筹与平衡,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价值,更好地实现预期经营目标。

(二)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

企业制定经营目标时需要对整体经济环境和市场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在既定的利润目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一系列核心的经营指标边界约束下, 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项目储备和投资规划,倒挤相关成本费用预算上限。这种以市场为导向和内部底线约束的双重决策机制,能在较大程度上防范风险,降低企业可控成本。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预测公司经营的整体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包括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预先制订应对策略,以期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三)促进部门间的沟通与协同

在当前的企业管理过程中,沟通成本是比较高的,部门间也存在一些壁垒, 而全面预算的天然特性便能起到打破部门间相对独立的状态,促使部门间不得不加强沟通与协同。首先,预算编制需要有充足的数据信息支撑,所有部门必须向财务部门传递预算数据;其次,全面预算管理本身就要对企业资源在不同业务、不同部门间进行综合配置和平衡,改善矛盾和利益分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是预算指标的完成需要部门间配合;二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部门预算不足或者过于充足的情况,这就需要部门间进行协调。

二、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的认识不充分

全面预算管理重在“全面”二字,即需要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管理、全员共同参与。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一是部分国有企业分子公司的管理人员还存在重经营轻预算的理念,疏于全面预算编制基础环节管理,未细致分析内外部环境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影响,更多侧重于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预算指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认识不够透彻。二是很多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重大的认知误区———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参与度和支持度不高。因此,即便财务部门组织编制预算时,其他部门也没有引起重视,报送的预算数据质量不佳,“拍脑袋”得来的数据也大有所在。三是存在“预算编制—执行及调整—分析考核—新一轮预算编制”未形成闭环,以及未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各个关节等情形,背离了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全面预算管理是项较为复杂而庞大的工程,涵盖的范围广、内容多。预算编制是起点和基础,如果编制不严谨,预算数据质量不佳,不仅达不到经营预期,严重的还会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首先,因为国有企业层级多,分支机构多,分散、分权导致与企业发展需求和总体目标存在偏差。预算编制没有与企业战略目标较好地契合,让预算管理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现实中,对成本费用类的预算未进行成本动因分解,未充分分析企业历史数据的合理性和外部市场变化的多样性,业务部门上报预算数据信息支撑依据不足,存在较多的主观判断;编制时,盲目采用增量预算法,虽然此方法操作简单,但导致一些无效的成本费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二是预算审核缺乏专业性。企业的预算管理办公室一般设在财务部,且预算审核工作大多由财务部门主导。

财务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对公司的长期目标和公司战略缺乏全局认识,对全面预算的专业审核及重点倾斜把握不够准确,在对生产业务、基建、技改等投资项目储备和可研的审查过程中缺乏专业知识,影响对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把关。

(三)预算执行偏差大、控制不严格

执行进度与计划偏差大

按照较为合理的预算,除外部市场波动较大外收入类预算通常较为稳定, 成本费用类预算季度应完成年度预算的20%。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些较为激进的部门或单位执行进度较快,考虑到预算指标早晚都得完成,还不如早早完成后高枕无忧,导致实际执行超过预算目标;相反,较为保守的认为只要年底前完成就对整体预算影响不大,导致实际执行进度远滞后于预算目标。这些都会对企业投资计划、融资计划、税费缴纳等诸多产生联动影响,进而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预算调整存在随意性

原则上日常项目预算和收入成本预算的调整不能影响到经营目标及单项严控的费用。由于在编制预算时部分业务部门未结合实际,存在预算数严重高于或者低于实际需求数的情况,预算多的需要调减、不够的又需要调增。而多数情况是生产业务部门以保障安全生产等为由,反向要求财务部门和计划发展部门以特殊手段调剂预算,轻则挤占其他部门或者其他业务预算,重则违规列支相关成本费用。

三大预算间缺乏有效衔接

业务预算和专门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基础,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在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等较为准确的前提下,才能编制更为合理的财务预算;否则, 财务预算就如空中楼阁,实施起来也较为困难,资产购置、改扩建等投资也得不到资金支持。现实中,收入类预算缺少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生产能力进行精准预测,通常编制的销售预算较为保守。而为保障企业现金流的充裕性和预留紧急备用资金,财务预算会在正常投资能力的基础上适当调减,进而影响投资类预算和成本类预算的上限,最终制约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规划。

执行结果分析不及时、不主动

预算执行偏差未及时分析,将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成因,很难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导致执行情况偏离预算目标。现实中对全面预算实施的监督和控制主要是财务部门,其余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参与度极低或者被动参与,有很多基

本没有参与。正是由于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在分析过程当中就没有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问题进行透彻地剖析,进而影响到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

三、考核机制未有效发挥激励作用

考核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严格落地执行,很难发挥其激励作用。一是奖惩标准不明晰,考核的具体条目不明确,并且由于国有企业中存在许多借调人员、未定岗人员,导致考核结果不能直接与其实际岗位和薪酬挂钩,不但不能促进预算的执行,还会降低员工积极性;二是未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考核,最常见的莫过于部分预算归口管理部门在面对预算执行结果时,碍于人情面子本应提出考核意见的却不提,如此一来预算执行部门便会消极怠慢,不利于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四、信息系统支撑力度不够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结果统计还基于电子表格等办公软件。首先,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较为复杂,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量较大,传统的办公软件操作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其次,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持,执行结果的反馈会相对滞后,无法及时提供预警,以及对预算分析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五、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认清全面预算管理本质,转变思想

重视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层作为战略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制定者和决策者,要清楚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模式以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转变以往重经营轻预算管理的陈旧思想。比如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和设立单独的预算管理办公室,以进行科学的、专业管理和决策。

多途径增强意识

培训和宣传是增强意识的强有力手段,比如通过新员工入职培训、预算管理办公室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年度专项培训;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取得成效等进行宣传引领,逐步加强企业全体职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优化预算编制流程与方式

一是为尽可能保证预算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可参照政府预算“两上两下”的编制流程,把预算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省市县各级预算主体单位,尽量

细化预算明细项目,同时上级单位要把握好放权与集权的度,让预算单位有效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来,上级单位在审核预算时也要履行好责任把好关,以形成年度预算执行控制方案。各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需根据不同的预算事项, 合理地选择滚动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等编制方法,切勿图方便一刀切。

(三)强化预算执行与控制

强化预算控制方式

针对不同性质的项目采取相应的控制方式,例如“三公经费”、会议费、客服及商务费、信息系统运维费、团体会费等重点支出预算实施单项控制;未匹配资金预算,需要严格按要求进行累进预算控制;对应对突发事件等预算外项目必须履行相应审批程序调整预算,而对年度预算项目的其他调整,即便允许调整,也应对调整事项严格考核到预算单位,从而提高各级预算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坚持效益导向,以收定支原则

以收入和利润为基础倒推设置成本预算上限。国有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公共产品的属性,那么所产生的效果都应与相应支出负责, 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追责”费用管控理念,对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支出进行问责。特别是可控成本类,应该精准测算规模,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合理管控开支先后顺序,对投入产出质效进行精细评价,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以实现成本可控在控,防范资源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提升利润空间。

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尽管全面预算管理需要覆盖所有业务,但同时也需要突出重要性原则,对销售预算、基建技改和零购预算、生产大修预算等重点项目及重点环节实施重点监督控制,对容易出问题的项目和流程节点。例如,实质为资本性支出的项目,业务部门试图通过各种擦边球或者不合规的操作从成本费用列支,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需加强审核与控制,避免出现资本性预算挤占成本性预算和不合规开支的情况。再者是无效费用开支、超预算开支、无预算开支的情形,避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投机取巧,有意规避招标,随意开支等。

聚焦预算分析,建立反馈机制

动态反馈预算执行情况。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监督管理部门,至少一个季度结束后10日内组织业务部门开展预算执行分析工作,从执行进度、质量、效果等多个方面和维度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执行的偏差及成因;

并制订下一步改进计划和措施,强化预算执行跟踪监控,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形成阶段性的总结,为优化新一轮的算管理提供参考,发挥预算决策支持作用, 提高决策有用性和时效性。

分解落实责任,加强过程控制

一是根据上级单位下达的年度预算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预算主体、预算部门、甚至应详细到具体岗位,更能达到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目的。二是按照时序将年度预算分解到月度,促进年度预算有序完成,实现企业年度与月度预算的协同管理。为提高使三大预算的有效衔接,还应该建立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机制,细化分解经营收支预算安排,对生产经营和投融资活动形成的资金缺口,便于全面准确对接公司融资计划安排。三是预算执行按照预算目标开展, 预算调整严格按照规定的情形和流程进行。对不同类别和性质的预算分类管控, 制定统一管控原则和标准,固化流程,严格预算外项目流程管控。无论是预算执行部门和人员还是预算审核监督部门和人员,勿有项目小、金额小而超越规定为之的心态,否则可能导致违规或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情形出现。

(四)优化考核内容和机制,发挥激励“指挥棒”作用

考核是否能对全面预算管理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至少应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是秉承公正公平的原则动态考核,做到奖惩分明,严格兑现。动态考核可避免因定期考核而业务部门临时突击加快执行进度,影响实施效果等情形出现; 严格兑现在于如果奖励未兑现将无法激励做得更好,惩罚未兑现将使恶劣思想和行为蔓延。二是细化预算考核评价内容,建立全面预算管理考核评价内容, 通过系统自动计算量化考核指标及得分,并且根据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考核指标和权重,而不是考核标准保持长期不变,才能更好发挥考核激励“指挥棒”作用。

(五)加强信息技术保障,提升预算管控能力

目前国有企业的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主要通过SAP系统,为更加合理配置经济资源,释放更多人力资源,提升预算管控能力,适应数智化转型。国有企业应加快开发建设适用于大型集团的智慧共享财务平台,强化与业务前端、财务中台等方面的衔接,能很好地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数据传输效率,打通部门及业财壁垒,促进业财数据交互与共享。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抓取财务与业务数据,让业务部门能随时查询到预算额度、执行进度,让财务部门能精准掌握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强化在线监控功能,设置预警信号,对不合规,不合理的

预算项目进行预警,实现预算执行可控、在控。

六、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保障民生的前提下还需不断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而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才有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为企业战略发展服务。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分析在编制、执行和控制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 持续优化全面预算编制方式和流程、强化执行和监督管控力度,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管理效率和精准度,全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保障企业稳健经营,推动高质量发展。

河南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一、河南省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内在要求

(一)要进一步健全稳粮增产体制机制

探索一条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条件、强化科技、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的增产路径,更高水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高质量站稳1300亿斤产能基础上,确保完成新一轮100亿斤增产目标任务。

(二)要加快转变粮食生产经营方式

走内涵式、绿色化增产的路子,由资源依赖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相协调, 推动粮食生产更可持续、更有韧性。

(三)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夏粮调得更优,秋粮调得更活,“三链”同构水平更高,坚持“农头工尾” “粮头食尾”,构建“大粮仓”“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新格局,推动粮食产业结构更优、链条更强。

(四)要进一步释放种粮主体内生动力

种粮的收益提高了、种粮的风险降低了、种粮的职业被充分尊重了,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利益补偿机制更加健全,粮食生产成为“有盼头” “有甜头”的现代化产业,才能真正形成地方抓粮的浓厚氛围。

二、河南省粮食高位增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约束

(一)高位增产物质基础仍不牢固

一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目前,河南省仍有3000多万亩耕地未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部分建设标准不高,存在井电路渠不配套、田间灌溉渠系与骨干渠系衔接不顺畅等突出问题。二是种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不足。河南省核心种源同质化问题突出,突破性新品种少。同时,分子和基因组育种的基础弱,优质种质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品种培育长期处于爬坡无突破状态。种业企业“弱小散”特征明显,2021年全国农作物种业企业前10强中河南省没有一家。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河南省水资源总体匮乏,亩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局部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过度开发,豫北地区已形成了1200万亩的浅层地下水漏斗区。农业面源污染较

重,长期耕作“重肥轻地”,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耕作层变浅、板结、酸化等问题。

(二)粮食生产综合收益仍然较低

2021年,河南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达24.2%,对应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仅为9.5%。受经营规模、农资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种粮收益仍很大程度低于经济作物,更大幅低于其他行业。

2022年,小麦单产、价格均创历史新高,亩均收益达到历史最高的858元, 较2021年增加209元。玉米价格也达到历史高位,亩均收益640元,较2020年增加113元,整体亩均收益达1400余元。按照全省户均5~6亩计算,一户一年的种粮收益不足两个劳动力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2022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由2012年的12917元扩大到19787元。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位次由2013年的16位降至2021年的21位,与全国的差距由2013年的461元扩大到2022年的1436元。

(三)粮食产业发展亟须新突破

一是总体上以初级加工为主,附加值较低。与同为产粮大省的山东省相比, 2022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高出山东省200亿斤,但是粮食产业产值却低于山东省

1000多亿元。小麦产业中,利润率只有2.6%的小麦粉加工仍是河南省粮食产业的支柱行业,产值占粮食加工业总产值的40%,而粮油深加工占比不到10%。小麦粉加工中,又以普通粉占主导,高附加值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基本空白,优质小麦高价值转化的产业体系没有形成。二是规模以上企业少,产业规模优势不突出。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呈现“大群体、小规模”特征,2022年,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109家,仅相当于山东省的52.5%,龙头企业平均产值仅为山东省的一半左右,排在广东、福建、四川、河北等省份后面。虽然河南省小麦产量和面粉加工能力均为全国第一,但深入分析加工企业的情况,加工产能多为区域外企业贡献,缺乏本土大型先进企业。三是品牌建设滞后。河南省粮油加工企业品牌虽多,但把握新消费趋势能力不强,传统品牌年轻化不够,新品牌孵育缓慢、新品类发展滞后,不少龙头企业未享受到食品行业近几年新品爆发、赛道转换的红利。

(四)稳粮增产保障机制仍不健全

一是“高产穷县”问题仍然突出。“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局面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

2021年,全省11个粮食产量超100万吨的超级产粮大县,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1元,仅相当于全国地方平均的20.7%;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21元, 仅相当于全国地方平均的45.6%。二是“种粮得利”支撑体系仍不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仍然偏低,市场走弱时种粮主体收益保障有限。政策性保险托底效果不突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保险缺失,小麦、玉米、水稻收入险、价格险有待进一步扩面提质。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仍没有实质性改善。

三、河南省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深挖耕地产出能力,筑牢“藏粮于地”战略基石

一是守牢耕地红线、稳住播种面积。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体系,层层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着力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耕地保护的引领作用,科学划定、严格落实耕地边界,从制度上约束新增建设用地侵占耕地。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从根源上破解农村生产生活侵占耕地难题。二是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面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更高要求, 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进度,提升全省耕地基础地力。加快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着力补齐土壤改造突出短板,促进耕地宜机化、数字化和智慧化,全面提升减灾抗灾能力。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持续高位整合涉农资金,创新推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多渠道投入,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建设投入高标准。规范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质量控制,统筹开展未达标或退化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作,确保建设质量高标准。三是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维管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创新高效维管模式,强化高标准农田建后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按照权责明晰、运行有效的原则,明确责任要求,保障资金渠道, 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二)建设现代种业强省,激发“藏粮于技”战略潜力

聚焦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将选育优质、高产、抗逆、宜机收的新品种作为科技攻关突破口,从源头上提升“藏粮于技”战略潜力。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位整合系统内资源,引导产学研用有机融合,促进科企深度合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科技联合攻关,着力破解科研资源配置重复分散、创新主体不明等突出问题。二是构建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创新链,壮大链主企业,补强配套企业,培育领军人才,设立专链基金,支持重点企业进行重组、混改、上市。三是加快推进

中原农谷建设,紧抓种子工作列为国家战略这一重要机遇期,引导带动全省种业科创资源规模成势、集聚成链。发挥中原农谷创新倍增效应,推动开放式创新,针对创新链上的关键环节开展引才招商,吸引国内外知名、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入驻。四是注重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促进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法有机结合,提升先进适用新品种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

(三)坚持产业兴粮导向,夯实粮食生产微观基础

粮食产业越发达、产业链条越完整,粮食生产抵御风险、应对波动的能力就越强,粮食产能实现高位提升目标就越主动。一是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深入推进“一村一品”“整乡一品”,持续扩大优质小麦生产规模,完善优质小麦专收专储机制,以优质小麦产业发展为牵引,带动全省整体小麦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坚持全链条开发。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 为抓手,推动粮食产业从田间到餐桌全覆盖,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加工转化率,提高终端产品比重,打造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三是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原粮粗加工是微利行业,对粮食生产带动有限,必须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推动农业发展价值倍增。通过“吃干榨净”,一粒小麦能转化成面粉、酒精、液体蛋白饲料等10大类500多种产品, 一粒玉米从初级产品淀粉、葡萄糖到注射性葡萄糖、功能性结晶果糖附加值能跃升十几倍。四是引导加工环节留在县域。全方位支持产粮大县构建以粮油加工和食品制造为主导的富民强县产业体系,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重要平台载体向粮食主产区布局,引导加工企业向县域下沉、向园区集中。五是加快实施品牌升级战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全国性粮油品牌, 让河南粮食成为国人眼中的“安全粮”“放心粮”。引导传统名企适应新消费趋势,聚焦特色赛道、细分赛道,全方位提升品牌新颖度。利用好“老家河南”、非遗老字号等文创资源,打造一批新国潮品牌,培育一批网红“大单品”。

(四)完善生产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农民和集体、农民和市场的关系。一是加快推动土地流转。2018年以来,河南省土地流转进入瓶颈期, 徘徊在35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1.8%。要以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加速土地规模流转、规范流转、科学流转。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探索“互换并地”,推动“小田并大田”,破解耕地细碎化

问题。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等新型合作模式,引导集体经济发挥关键作用,破解土地流转博弈中的诸多困境。二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立足生产条件和经营能力,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成为稳粮增产的中坚力量。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增强新型经营主体“投农营粮”动力,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开展生产托管、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涉农、涉粮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三是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以工带农、以企带户,在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上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的有机衔接机制,利用土地入股、土地托管、订单农业、统一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导各市场主体与小农户构建长期利益共同体。

(五)健全收益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种粮主体积极性

不断完善政策保本、保险兜底、经营增效的政策体系,既不能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也不能让产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一是增强补贴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稳定提高补贴水平,有效对冲种粮成本增长压力,稳定农户种粮预期。落实好“谁种粮谁受益”,严格核实领补面积和用途,严防“种粮补贴”简单化为“农田直补”,杜绝“撂荒领补”现象。持续优化补贴结构,坚持“谁多种粮食,优先支持谁”,向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倾斜,调动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持续完善补贴项目,聚焦农田水利关键短板,重点增加改善生产条件的专业性补贴。二是积极化解粮食生产经营风险。持续推进河南省农业保险转型升级,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加快将高标准农田纳入农业保险。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通过政府、银行、担保机构等多方参与,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针对新型经营主体开发低门槛、低成本的普惠授信模式。进一步完善农资稳价保供机制,强化重点生产企业要素保障,发挥好供销社系统供应链渠道优势。三是出实招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不断完善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纵向补偿机制。在加大产粮大县奖补力度的基础上,也要将粮食支持政策由支持生产环节为主向支持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产业政策转变, 形成“以尾促头”倒逼机制。同时,以供应链合作为基础,积极推动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对接合作。

“红色党建”赋能绿色景区 关于镇江市景区加强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江苏省镇江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  李志

为贯彻落实镇江市委关于开展“党旗‘镇’红、一线建功”工程安排部署,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红色领航先锋行动,今年5月,镇江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党委组成联合调研组以加强景区党建工作为重点,先后赴扬州瘦西湖船娘党支部、苏州石湖滨湖景区、苏州环古城河“红色步道”等考察学习。

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市属的三山南山、西津渡文化历史街区、伯先公园等重点景区展开深入调研,通过现场调查、交流座谈、重点查看与随机查看、集中查看与分散查看等形式,全面梳理、系统分析各景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红色党建”赋能,推进景区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升景区服务质量的思路。

一、对标先进找差距

镇江市国资委所属国有企业管辖的主要旅游景区有三山南山景区、西津渡文化历史街区、伯先公园。其中,三山南山景区由文旅集团所属镇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旅发公司”)统一运营管理,现有职工215人,党员70人(含预备党员7人),下设金山公园党支部等4个党支部;西津渡文化历史街区和伯先公园由市城建集团所属企业镇江市西津渡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保护建设及文旅产业运营,现有职工82人,党员24名(含预备党员1人)。

近年来,各景区党组织深入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景区运营呈现出健康稳步发展势头,但是对照扬州、苏州景区党建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党建宣传标识标牌设置缺少系统性目前,市国资系统所属主要景区虽然设

立有党建宣传牌185块,但并未完全形成系统性的党建宣传标识标牌,未能充分释放出红色动能。如西津渡街区属于多部门多群体设置的功能性场所,因人大、政协、统战、史志办、社区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对设置宣传标识标牌的标准要求多样,导致街区内标识风格杂乱,缺少统一性。

(二)党建志愿服务软硬件建设有待加强市国资系统所属主要景区占地面积约300公顷,虽然在其中设置15个党员志愿服务站点,但覆盖率较苏州、扬州  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如金山公园结合商业街区设置4个党员初心角,三山南山

景区分别在景区入口处、游客聚集点设置5个“红色风景线流动服务站”,西津渡街区设有1个红色驿站,在服务站点的覆盖广度和点位设计上还有所欠缺,党员志愿服务相关内容还需进一步完善。有游客说:“志愿服务站真是很贴心, 不仅提供暖心服务,还能让游客了解景区文化。要是多一些这样的志愿服务站就更好了!”

(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在事业单位改革、企业化运作过程中,景区党员干部还是以事业身份居多,占比达61%。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多种身份用工混编混岗的情况,部分党员在融入市场、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明显,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经营创收能效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系统分析找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通过系统分析、综合梳理,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不” 上。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景区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的多、落到实践中的少,不同程度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闲时抓一抓、忙时放一放”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党员干部政治敏感性不强、党建意识淡化, 对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认为业务工作才是硬指标,党建工作差不多就行,没有必要抓得太紧,“重业务、轻党建” 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存在。

(二)职责定位不明晰

景区党组织书记对景区党组织的职能作用定位不准,认为自己“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仅要体现在党建工作上,更应体现在景区的全面建设上;甚至有的书记认为抓党建是副书记和党务部门的事,自己做好宏观指导、把好方向、管住大局就行了。

此外,景区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还不到位,导致党建工作创新不足,缺乏活力,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三)党建与业务融合不紧密

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相促进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景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最终要体现在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景区在谋划党建工作时,往往盯着上级要求转,

就党建抓党建,围绕中心工作研究、开展党建工作思路不宽,没有很好地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没有把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筹划,缺乏融合意识,“两张皮”的现象或多或少存在。

三、三个强化促提升

在全市深入推进“党旗‘镇’红、一线建功”工程、构建基层党建“五责联抓”工作体系的当下,市国资系统所属主要景区必须持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有效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景区建设运营中的作用,真正实现党建工作显性化、常态化、全域化,为镇江市打造“国际文旅休闲目的地城市”注入更多红色动能。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一)强化统筹谋划,推动景区品质提升

一是优化布局“提升”。坚持“一盘棋”思想,围绕文旅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研究制定景区品质提升方案。通过实施景区品质提升、数字化升级、文旅消费“扩容提质”和文旅资源“活化利用”等一系列工作,构建“三山一湖”休闲旅游度假矩阵,推动产业发展和品质形象“双提升”。

二是党建联盟“聚力”。根据《关于在市国资系统推行党建联盟的指导意见》要求,联合旅游主管部门、社区、合作单位等,通过打造景区党建联盟, 以党建共建聚力,推动三山南山、古运河利用现有存量资源,加大项目策划和渠道招商,对传统景区分批次实施沉浸式、场景化改造提升,培育亮点。借鉴金山景区泽心坊商业街合作模式,推进一批新业态文旅项目落地经营和一批市场类文旅项目储备。

三是党建元素“添彩”。对三山南山景区标识标牌进行系统规划,结合景区实际增加党建元素,通过在景区游客聚集较多的游客服务中心、商业街区等位置增设党建服务站点暨党员初心角,形成浓厚党建氛围。对西津渡街区游客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在云台阁增加“镇江很有前途”主题雕塑。同时,在公共广场和公共场馆等处增设党建宣传栏,在户外滚动大屏播放党建宣传时势内容, 着力打造镇江的红色风景线。

(二)强化品牌塑造,激活内在红色动能

一是打造党建品牌矩阵。以“文旅先锋竞跑争先行动”为抓手,打造以“红色风景线、竞跑新文旅”为引领的“1+17”党建品牌矩阵;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红船”等载体,集中党员干部力量,推动解决抢险排障、安置小区品质提升、景区服务等民生问题;通过开展“五亮”主题活动,组建红色风景线

先锋团队和宣讲志愿服务队,实施党员“帮带”二销项目,将景区分成N个网格, 由二三名党员负责一个网格,实现景区精细化管理。

二是擦亮志愿服务品牌。依托惠民服务品牌“沈全绿色民生服务工作室”, 鼓励党员下沉一线,积极发挥专业特长,聚焦群众绿化难题,聚力办好实事, 扎实开展绿色民生服务工程。同时,积极开展志愿者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让志愿者成为景区宣传员和代言人。

三是建设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定期发布文旅人才需求目录,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文旅人才专场招聘会,吸引全国各地文旅专业高校毕业生来镇江就业,储备一批青年文旅人才。同时,定期组织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导游业务等方面的培训,建立以赛促培机制,强化考核激励,推出差异化的薪酬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有效解决薪酬制度不统一、企事业人员混杂等突出问题。

(三)强化融合赋能,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一是抓好产业融合。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优质目的地吸引物系统、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同时,积极推进要素体系、产品体系、支撑体系、保障体系等建设,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点,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全链条、多业态创新发展,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抓好资源融合。进一步加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开展廉政教育“四进”活动,充分利用金山百花洲、王仁堪纪念馆、伯先公园等资源打造廉政教育实境课堂、廉政“警醒屋”等特色教育产品,不断深化廉政教育建设, 营造纪律严明、干净干事的政治生态。

三是抓好文化融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对景区范围内公益广告进行梳理,将创新设计融入景区特色景观小品和宣传栏,并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同时,在景区显著位置增设党建红色地图指示牌、游客中心播放的短片内增设党建板块,规划一批布局合理、主题突出、宜学宜游的旅游研学路线,实现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同向发展。

后疫情时代鄂州青年就业问题研究

鄂州职业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王景秋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部分企业减少或者推迟校园招聘。毕业人数在增加,但是就业岗位却在减少,供求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就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以及疫情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等各方面的恢复发展将对青年就业产生影响。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下行压力加大,导致企业用工不足,中美战略博弈从贸易向多方位转移,导致当前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以鄂州当地青年就业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究后疫情时代应该如何保障青年的就业问题很有必要。

一、后疫情时代的就业现状

部分中小型企业破产,导致就业岗位减少

2022年底疫情全面放开,社会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人员的流动性仍然受到个体经济状况的影响。各地区消费需求在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餐饮行业、旅游行业以及娱乐服务行业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人民需求的下滑也直接导致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订单量急剧减少,出现了资金流断裂的情况。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支撑,部分中小型企业倒闭或者被大型企业兼并。这种情况下招聘的岗位减少,对部分青年的就业产生了影响。

受到当前经济发展的压力,人才流失严重

后疫情时代全球的经济整体呈现出下行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 部分尖端科技领域的发展出现了快速转型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人才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三年的防疫工作,企业无订单无资金的流动,致使企业项目跟进的速度放缓,但是新客户的合作以及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却不会因此而放缓。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迫于生计发展的要求,只能降薪,甚至是裁员。而当前部分青年所面对的生活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比如房贷、车贷以及各项生活开支,为了保证收入,他们要么选择兼职,要么选择辞职,不管是哪种方法,他们对于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都有所下降。

就业结构出现矛盾冲突

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运行的模式仍然受到较大的冲击。受疫情影响,人员限制流动,一些经济活动的主战场转到线上。不少新的工作模式、合作形态被推到了前台。如在线教育、“云娱乐”“云医疗”“云办公”以及不同行业的“共享用工”等。2022年底疫情管控的全面放开之前,我国部分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基本上处于关闭状态,人员流动趋缓的情况短时间内并未缓解,很多青年很难找到合适自身的工作岗位。

二、影响青年人就业因素分析

国内经济受疫情影响冲击较大

后疫情时代国际各行业领域逐渐复工复产,而很多企业面临亏损倒闭的现状并未改变,招聘计划也在不断变化,招聘会推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青年找工作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同时当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在疫情中受到了巨大冲击,导致破产倒闭。这也导致青年就业的市场需求相对减少。

青年人就业呈现“慢就业”

后疫情时代为更好地恢复生产,用人单位调整招聘计划,政府加大政策扶持,政府企业齐头并进促生产。同时近年来鄂州青年学历层次偏高,这也冲击着当前的招聘市场,往届毕业生和留学生回国潮,导致求职人数庞大。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传统的毕业找工作模式,开始投身于“慢就业” 行列中,准备考公、考研。

青年人自身能力不足

当前新一代青年的成长环境优良,基本上没有遭受什么挫折,对就业的期望普遍较高,部分青年对职业生涯的规划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确定职业的理想和目标,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素养达不到企业发展的具体要求。而相比于一些比较成熟的中年人来说,青年人的学习和就业能力不足,逐渐出现了与他人竞争力减弱的趋势。

三、解决鄂州青年就业难的建议及对策

政府出台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保就业稳就业

创建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在后疫情时代,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不可抗力因素面临着效益减少、支出增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继续经营运作。鉴于此,就需要政府连同金融机构,携手为其提供全面、系统的资金支持。政府方面可以针对该类企业的税收问题,拟定切实可行的减免政策,并与金融机构积极交流沟通,创建实施具有普惠性的金融政策。还可以鼓励更多互联网机构

参与到“疫情企业帮扶”活动中,使其主动为中小企业以及个体企业提供紧急贷款,全面降低担保贷款的门槛、利率,确保金融机构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继续经营提供基础保障。2022年8月24日,由鄂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鄂州市委主办,鄂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承办、鄂州市博汇职业技能培训协办的“鄂州市青年创业沙龙活动第六期跨境电商培训”在鄂州市就业社保中心三楼“新鄂州人·人才之家”大厅成功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共计30余名创业青年参加活动。这种方式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鄂州青年就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同时通过有效的培训,培养了青年求职人员更加专业的综合素养。

拓宽就业渠道,引导青年灵活就业

社会是青年成长的主要阵地,而社会同样也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青年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有效拓展青年就业渠道,让每一个青年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当前青年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应该调动多方面的力量, 尤其是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比如说鄂州市人民政府就可以利用企业引进的方式,引进更多的优质企业,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这样能够为当地青年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而除此之外,也要根据当前岗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开展专场招聘会,根据岗位需要,鼓励青年自己加入,满足当前就业以及新发展需要。

转变青年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

从当前发展的整体角度来看,转变青年的就业观念非常重要。当前鄂州当地的青年在求职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自身技能的培养,包括专业知识的积累, 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结合,探究自己的岗位应该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身的理论知识,塑造更加优秀的自己。一个优秀的求职者不仅需要有优秀的能力,同样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断对自身的心态进行调整,增强自身就业的信心, 既不能过度骄傲自满,同时也不能忘自菲薄,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疫情所带来的长久影响,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通过创新教育,完善培养体系

当前鄂州政府部门要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相关的创业实验室, 组织青年开展相关的创业训练营,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比如,当前鄂州政府部门可以积极创建创业孵化平台,为一些有思想、有创业想法的青年主动提供相关的创业服务。在就业过程中,除了需要提供创业教育必备的硬件设施,同

时还要着重培养青年人所需要的创新创业精神,做好帮扶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创新创业的主题教育,另一方面在后疫情时代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网络就业课程,满足当前青年知识积累以及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对青年人思维的培养, 增强青年人在复杂环境中培养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以及求异思维,让青年在激烈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在后疫情时代,各大经济体复苏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给青年就业带来新的契机。而供需关系的不匹配、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持续、招聘形势的转变等都让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鄂州青年就业的重要问题,也正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有效的政策引导,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进一步降低青年关于就业的焦虑,破解就业问题。

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未来走向 以江苏省太仓市娄东街道为例

李翔宇

2021年7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基层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也是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研究对象。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旨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多元主体共治格局[1]。党是基层治理共同体的领导核心,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根本遵循;政府在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承担的角色,逐渐由主导型向服务型转变,推动服务和资源向基层下沉;社会力量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多元治理主体的有生力量,撬动社会力量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并推动各治理主体间良性互动,是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这一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治理主体定位明确、互相依存,从而形成有机共同体,为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贡献强大合力。

一、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

江苏省太仓市的娄东街道位于太仓市主城的核心地段,区域面积为78平方公里,辖区内包含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9.02万人, 常住人口18.97万人[3],其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是太仓市的近10%,娄东街道承担了全市1/4人口的社会服务与治理重任[4]。早在2008年太仓市就在全国率先启动“政社互动”探索实践,开创了政府善治、社会共治、群众自治的新路子, 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被誉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行政改革的第二次革命”[5]。近年来,太仓市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持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太仓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不断擦亮“善治娄城”品牌。作为太仓市的第一街道,娄东街道已在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作出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一)以坚持党委领导为根本,提升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能力

在基层治理落地实践中,党组织始终居于领导地位,发挥政治力量,并且能够凝聚多方力量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娄东街道推行“党员服务日志”“星级党员评选”等制度,构建以“社区党委为中心、网格党支部为纽带、楼栋党小组为骨干、党员家庭户为基础”的“党委领导—网格治理体系”,将治理重心向基层社区下沉,实现党委领导对基层社区的全覆盖。太平社区为党委建制, 配置了12位工作人员,其中条线工作人员6位、专业社工1位、网格员3位。社区工作人员年轻化、专业化程度高,工作思路清晰,服务意识强。裕珑社区党建文化特色鲜明,建有先锋工作站、人大代表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员骨干、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的先锋作用。太东社区与万达党支部联合组建党委,链接周边数百家商户的优势慈善资源。通过举办慈善义卖、物资捐赠等活动,实现社区、居民与商家间的良性互动、合作共赢。荷塘社区针对辖区唯一的拆迁安置小区内108户、均为70岁以上高龄原居民的特殊情况,为其就近开设红色驿站, 并设计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由志愿者为居民群众提供医疗、免费日常生活项目等服务。

(二)以完善政府主导为前提,提升基层治理综合服务能力

围绕社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这一问题,娄东街道政府部门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小区提档升级改造和雨污分流管道排布。改造后的社区基础条件均强于街道,均等化公共服务有了扎实的基础条件。如太平社区办公场所功能室齐全, 服务方式由之前的隔离式服务改为与服务对象零距离接触的会客谈心式服务; 太东社区基础设施新、功能全,并设有为环卫工人和有需求的居民群众提供免费茶水、微波炉加热等综合服务的暖心驿站,体现出娄东政府始终把服务民生、方便民生放在第一位的基本立场;裕珑社区配置了功能与行政中心同款联网的政务自助服务一体机,为居民群众提供社保公积金查询打印、新生儿自办医保等便利服务;荷塘社区立足社区居民的构成特点和不同需求,以亲民和服务未成年人为宗旨,在社区大厅内提供开放的阅读空间,为辖区内的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并打造社区家长学校,极大地增加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亲近感。

(三)以开展民主协商为渠道,提升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能力

围绕开放式小区居民群众关注的无序停车问题,娄东街道进行深入调研, 以操作流程制定者、协商自治助力者的角色,着手推动小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按照“谁出资谁受益”原则拟定相关流程,引导无物业老旧小区居民自费安装

道闸,有序管理小区车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推动小区业主骨干组建5~8人自管小组,拟定初装方案后广泛征求小区业主意见,在获业主签字同意后将具体操作方案上报社区,社区对方案进行审核并进一步优化,再向小区全体业主公示方案后落地实施,在此过程中所有费用公开透明。街道现已在5个小区安装了道闸,为困扰城区核心地段开放式小区多年的停车无序问题提供了极好的解决模板。此外,某小区仅有70多个车位,而小区居民上报的车辆有200多辆。为此, 社区组织小区居民进行协商,经过协商后,一致决定小区车位优先满足常住居民的停车需求,不足部分在小区周边停车场或单位共享车位就近停车。同时, 社区自管小组通过微信群进行实时动态管理,满足小区居民的常态和应急停车需求。

二、娄东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基层治理的基础条件有待提升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娄东街道在基层治理的工作基础上面临如下突出问题。一是辖区地域大、服务对象多、工作人员少。目前娄东街道编制内工作人员、编制外工作人员与城厢镇工作人员数量相比较,差距较大。二是社区基础设施弱。如位于娄东街道的太平社区,该社区以20世纪90年代的老新村、城中村为主。在辖区内的7个小区中,仅2000年以后所建的中央帝景和城市花园小区配有物业管理。小区设施一方面配给不足,如停车位较少;另一方面整体上较陈旧,尤其是大部分的锌铁水管已过了使用期限。此外,小区内部分更新的PVC管道未进行雨污分流。

(二)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

按中央《意见》要求,娄东街道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还需在以下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居民参与还有待提升。诸如社区回应居民需求不及时,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热度不高,以及居民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单一等。二是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娄东街道现有注册社会组织86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仍是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主要力量,但其参与的社区治理项目总体偏少,与基层精细化治理的需求不匹配。三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娄东街道基层治理主要聚焦于法治,而自治管理、社区服务的社工介入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娄东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发展建议

(一)坚持需求导向,不断提升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能力与水

近年来,娄东街道对于如何引导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如何拓展居民参与基

层治理渠道等一系列议题已有初步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更高标准和要求看,不少社区活动居民需求导向不突出,并因此决定了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有所欠缺,居民参与的渠道待进一步拓展。提升娄东街道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确立需求导向的现代社区治理理念。对居民急难愁盼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摸排,通过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等方式,掌握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并加以分类,有针对性地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黏性”与认同,逐渐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让社区居民体会到“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进而“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才能逐步生成并成为一种生活常态[6]。二是提升娄东街道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还应增强居民参与的主体意识。要强化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 不断培植居民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观念;选拔和培养居民中的骨干力量,引领社区居民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加大对居民参与基层治理能力的培训力度,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走进群众,向居民传授前沿理念和实践经验;将科技融入居民参与和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7],施行“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通过优化街道信息设备并建立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可以高效利用,居民能够少跑腿,从而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科技赋能”。

(二)大力培育扶持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

社会组织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不是政府为实现职能转变和优化治理体系的权宜之计。因此,应从根本上意识到社会组织的不可替代性, 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以推动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8]。为此,在明确娄东街道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高效发展,应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将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对娄东街道现有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得出基本的依据和判断;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借鉴“枫桥经验”等地方实践,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提升娄东街道社会组织的社会化、法制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其参与基层治理。二是保障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一方面,与娄东街道内同类型的社会服务企业相比,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应更加重视对社会组织的优惠力度。同时,应从类别、服务事项、服务质量等

方面对街道社会组织做进一步的细化研究,以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大对街道社会组织的资金投入。强化对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等推荐性目录的动态修改,加快各个领域向社会组织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力度。三是完善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应在政策上加强对人才培育与引入的支持。通过对娄东街道社会组织进行分类考核与评级,大力培育扶持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社会组织。同时,应保障参加基层治理项目社会组织人员的薪酬标准。另一方面,街道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社会组织审核与评估政策,通过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社会组织进行科学的评估,筛选出符合行业标准的社会组织。同时,以评估结果宣传优秀社会组织,提高其知名度和认可度。

(三)完善专业力量联动机制,提高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过程需要在“多元联动”的框架下进行,即以不同职能定位的专业力量建构联动机制,助力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当前娄东街道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多主体联动的体系和机制还有待完善。面向未来,娄东街道拟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健全治理体系,提升专业能力。一是加强娄东街道社工站建设。囿于有限的资源,基层治理若仅以“多元联动”为立足点,则基层治理无法得到有效推广。而强化街道社工站建设, 则可以实现基层治理的全覆盖[10]。因此,娄东街道应当从明确定位、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科学管理等方面助推社工站建设,进而实现基层治理专业化全覆盖。二是筑牢联动机制载体平台,夯实基层治理载体基础。一方面,应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进而发挥其承接政府职能、服务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社区发展的载体作用;另一方面,应补齐联动机制发展短板。鉴于机制内各专业力量互相弥补与促进,基层治理中应当注重为各专业力量的发展“托底”。如近年来娄东街道推进的“五社联动”模式,其中的社工站建设已初见成效。由此,应充分发挥联动机制“联中动”功能,以发育良好的社工站向外辐射,从而挖掘出社区乃至街道的潜在社会资源,弥补基层治理资源缺口。三是强化联动机制关系纽带,推动各专业力量的资源融合、优势互补,以“互联、互动、互补”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的专业化建设进程。站在新的起点,作为“太仓市第一街道”的娄东街道,在基层治理领域无疑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娄东街道应通过不断的扬弃和创新,将基层治理的娄东经验推广到更多的社区,为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贡献娄东智慧。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沈阳市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  王琪

一、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在《中央一号》文件数商兴农发展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飞跃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出积极且重要的力量。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下沉,传统的电子商务形式发展巨大的变革,开始由电商平台向新媒体电商进行转型,新时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更是处于转型初期,对高质量新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加。新型电子商务人才以其新颖的发展理念和成熟的电商操作经验成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成为乡村振兴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力量,由于电商市场及行业发展态势的转变,传统的电子商务人才已然无法满足农村电商发展的需要,如何有效完善对现有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以及积极引进新型优秀电子商务人才成为了现阶段农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沈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

其一,在人才数量方面,由于沈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以及薪资待遇问题, 愿意深入农村扎根农村的电商人员整体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同时需要注意的则是,根据近些年来的调查现实,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人才的大量流失,对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其二,在人才质量方面,沈阳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无论是在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方面,同当前的发展需要存在明显的差距。沈阳农村电商人才除政府安排的指导性人才之外,真正在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多为本村人员,且多由留守妇女组成。其在对新型电商发展理念以及行业发展风向把控方面缺乏必要的战略眼光,在学习新知识和新思维方面的接纳能力不足,学习进展缓慢。其三,人才队伍发展方面,沈阳市农村地区电商人才集体与平台运营领域,而在美工、文案以及视频剪辑等领域的人才极为稀缺, 对沈阳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整体发展起到了较强的限制性作用。第四则是在创新性人才方面呈现出严重的不足,人才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导致沈阳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行业的底端,尤其是在直播带货营销领域,缺乏必要的实践,同时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之下,无法形成良好的发展体系,导致

整体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较高

在近些年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转型过程之中,已然有传统单一的电商平台营销转变成了直播带货、文案营销、短视频营销以及平台营销的多渠道发展态势,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要求电子商务人才不仅要具备单一的运营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脚本设计、视频美化、视频拍摄、农产品保鲜和储存、农产品技术、农产品包装等相关知识。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导致农村电子商务行业门槛进一步提升,也在侧面要求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提高。在这一客观事实下,较高的培养定位同较低的人才水平呈现出强烈的矛盾,也进一步增强了沈阳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问题的严重性。

(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政策力度不足

其一,在监管力度不足,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针对农村群众的电商培训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市场中大量的资本进入农村电商培训行业中,导致农村电商培训行业的竞争加剧。部分电商培训企业为减少开支增强企业利润,在电商课程安排和培训教师选用方面节省大量成本,导致培训课程同农村电商发展需求之间呈现出严重的不匹配现象。甚至部分培训公司未取得培训资质便开始培训招生活动,同样也存在少部分公司存在欺诈情况,此类乱象严重影响了沈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战略的发展。其二,扶持力度方面,沈阳市地区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对外地人才引进方面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对当地人才的提升方面缺乏必要的培训活动。其三, 缺乏对电子商务人才企业的政策性支持,此类企业是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出现缺口的背景下创立,绝大部分属于初期发展阶段。企业在内部制度、市场融资等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而政策缺乏对此类企业的扶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沈阳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战略的落实。

三、沈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高水平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和留存难

2017年,沈阳市人才需求最高的行业为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占沈阳市全行业人才需求的21.2%。2019年,沈阳市人社局积极发布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各类人才群体向农村回流,人才流动关联性指标持续上升。据统计,沈阳市新引进高层次人才595名,奖励共计3394万元。全年事业单位共招聘人才1938人。各类人才汇聚沈阳,初步缓解了农村电商行业用人难的问题。在政策开展前期

能够培养和引进较多高水平电子商务人才,但是后期进展乏力,所培养出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经验,不能熟练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整体素质不高,后期离职率也居高不下,只能任由人才流失。究其原因是沈阳乡镇经济发展与城市差距很大,在待遇和职业规划生活条件等方面很难达到高水平人才预期目标。

(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缺乏完善体系

沈阳政府为了培养本地电子商务人才,提高当地农民电商素养,在各乡镇建立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创业园区,联合各地区电子商务创意突出者,以远程教育为主,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授课,并在经济、政策上予以扶持。但由于农民群体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效果因人而异,培训只是暂时训练,而不是长期培养。参加培训之后的实践效果和理论的理解也存在个体间差距,大部分农民难以做到全面吸收和掌握。对于农民的培养效果比较差。同时,农民前来参与培训目的并不都为了实现农产品自产自销、发家致富,更多人是为了拿到政府补贴,还有的人为课程证书,所以课堂上授课效果不佳,农民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敷衍了事现象。

(三)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象综合素质差

沈阳政府举办的电商培训主要参加人员有农村电商从业者以及农产品、水产品养殖户、运营人员等,知识储备和专业经验差异极大,造成了知识反复学习,而本身知识素养不高的人,则可能会听不懂、不会用,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加之,此类人才群体在学习时间上存在较多的限制,有部分学员表示白天要处理农活、杂事很多,只能晚上看回放,在学习时没办法向老师在线提出疑问, 得不到解答。许多学员在培训中收获甚少,丧失了对农村电商工作的兴趣,极大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大多高校没有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开设相关课程,电商专业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岗位。而在有相关专业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中,没有注重实践能力,学生在农产品店铺的实际运营中没办法将理论落地,造成时间成本的大量浪费。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沈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引进机制

其一,完善沈阳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该领域人才的支持,故而需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强化人才引入。首先建立政策引入机制,一是可以以沈阳市各级政府为主导,通过出台农村电商人才引入政策吸引其他地区的优秀电商人才,同时辅之以优渥的薪资以及良好的福利待遇提升此类人才

投身农村扎根农村的意愿。其二,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引进机制。政府可以同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农村立足自身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高校电商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操环境,而高校为农村地区输出优秀的电商人才,实现合作双赢的发展态势。其三,强化企业合作机制,一是与电商培训企业和人才中介企业合作,挖掘在电商领域具有优秀操作水准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才,并针对此类人才制订针对性的引进政策。二是直接引进电商企业,批量性引入电商人才, 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优秀电商企业的带动性作用,不断实现沈阳农村地区电商行业的良好发展。

(二)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其一,明确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及对象。根据电子商务人才微报告的分析可知,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有多个从业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培养,比如可以在推广、运营、美工设计等方面,设立培养目标,完成电子商务人才转型。在电子商务人才缺失地区,可以将人才的主要对象选定为基层工作者,大学生村干部,在校学生,社会就业人员等,针对基层工作者和大学生,村干部要以身作则,积极学习电商知识并普及给农民群众,拓宽电子商务视野,从上而下推动经济发展。其二,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沈阳政府应该结合自身农村产业的特色,围绕农村文旅电商方面,培训农民当下需要的技能知识和学历教育,扶持高素质农民的农产品培育与创业,针对性地对不同农村人才进行培养。其三,开发培训远程学习资源。沈阳政府要积极重视线上培训, 可与各地方高校联合,制定出适合当地农民需求的电商教程,并成立线上学习资源开发平台,让农民可以在其中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或者让创业成果的农民,分享自己在电商方面的经验总结。在线上平台安排老师,为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农民提供即时解答服务。建立互联网加农业的线上课程资源库,让农民足不出户学习,充分整合网络资源,统一规划农村人才培养,使农民群体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培养效率。

(三)优化和完善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其一,沈阳政府应针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制定惠民政策,积极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是保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稳定的重要渠道。其二,沈阳政府还可结合当地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对接省外高校,在政策支持下做好乡村振兴线上线下人才招聘,吸引众多立志于农村事业的营销、农业、电商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夯实沈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其三,沈阳政府应在电商人才培养方

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校企合作提供有力支持,制定组合式激励制度,并严格落实好税收优惠贴补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事业中, 使校企成为命运共同体。其四,校企之间要建立常态化的互动交流体系。学校要为企业储备一定的专业人才,企业必须为院校教师设置一定兼职岗位,同时完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其五,校企企业要积极配合制定农村跨境电商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方案。其六,政府部门则要定期组织开展农村跨境电商职业技能比赛,构建利益紧密型的校企协同制度与相应的培训体系。

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讨 以某国企S集团为例

昆山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朱金萍

一、引言

2018年1月,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各环节的监督,揭示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漏洞、薄弱环节, 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促进企业改进工作或生产、加强风险漏洞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随着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其内审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压力也越来越大。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急需转变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建立高效的协同路径, 加强业审融合,强化问题整改,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

二、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多层级的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分级管理模式、垂直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和组合式管理模式4种类型。以S集团为例, 其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集团总部,二级和三级企业均未设置内审机构,集团总部内审部门对集团本部和下属所有子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随着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推进,S集团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涉及的产业多样化,下属企业越来越多,集团总部内审部门在制订年度审计计划时难以考虑周全,对涉及企业经营的各方面难以真正查深查透,可能存在某些高风险领域未被纳入专项审计的情况,无法有效做到全覆盖、重点审计,这种集中管理模式已经不太适应S集团的发展现状。

(二)内部审计复合型人才匮乏

内部审计是一项集审计、财务、金融、税务、法律、计算机、经营业务、风险管理等于一身的综合性工作,但同时具备这些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少。S集团的内部审计专职人员多为财务人员出身,除精通财务、税务知识外,其他领域的知识掌握有限,对近年来收购合并的新产业相关知识了解较少,特别是

与集团原有主业相差较大的业务板块,在涉及民营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一些高风险领域可能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内部审计兼职人员多为各条线业务骨干,虽然本职业务能力很强,但因为是临时借调,没有经过系统的审计专业知识培训,审计经验不足,无法以审计的思路开展工作,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缺乏内部联动监督机制

S集团审计、纪检、招采、财务、投融资和工程建设等职能部门对下属单位检查时,没有建立完整的会商机制,目前仅开展部分联动,各条线的检查结果没有实现完全共享,可能存在重复检查,浪费人力资源等情况。比如,集团财务部门开展下属企业财务检查时,已经翻阅大量的财务凭证,而内审部门开展下属公司内部审计时,再次翻阅大量财务凭证,发现的问题大多雷同,且被审计单位很可能已经整改完毕,再次大量翻阅审查的意义不大。再如,条线管理部门开展下属企业专项检查时,发现采购项目中可能存在陪标行为,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但未将其作为线索移交至纪检部门,由此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存在违规经营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发生廉政风险。

(四)信息化审计程度不高

进入“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审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然而,S集团内审部门对科技强审的核心思想理解不够深刻,还没有构建成熟的信息化审计体系,加上集团下属各企业所使用的信息软件不一致, 集团没有统一的数据中转连通机制,无法对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汇集,导致S 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尚未融入“智慧”元素,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内审人员采用对招标采购等业务和各类事项会计凭证逐笔检查或抽查的传统审计方法,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难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 挖掘深层次的潜在风险。例如,针对信息化程度高的营收系统,每月千万条数据,单靠手工根本无法进行核对,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发现风险漏洞。

(五)内部审计整改不到位

通过内部审计整改,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经营高效发展,推动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S集团在内部审计整改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部分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认知不到位,重业务、轻整改,认为内审部门是“找茬的”, 在审计整改过程中敷衍了事;特别是长期遗留问题,因为时间跨度较大、涉及部门多,整改难度较大,被审计单位不愿花精力去落实整改,部分管理人员认

为不是自己任期内发生的问题,与自己无关。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问题查证不够透彻,未能发现问题根源,提出的审计建议过于宽泛,无法体现审计价值;有些建议没有站在被审计单位的角度考虑,可操作性差,审计整改难以真正落地。再次,缺乏追责问责机制,年终考核制度中虽然包含了对整改情况的考量,但是对整改不力或拖延整改没有明确的惩罚标准;此外,制度规定三级企业由二级企业进行考核,而二级企业没有内部审计部门,使得其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高,降低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三、助推集团管控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的对策探讨

(一)强化内部审计体制顶层设计,优化管理模式

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顶层设计,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 准确定位内部审计,才能更好发挥审计作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党委书记担任主任的审计委员会,增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推动下属重要子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者专职内审岗位,未设置内审机构或专职内审岗位的三级企业由上一级审计机构负责其审计工作,建立垂直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组合式管理模式,形成“上审下”和“同级审”的审计组织方式, 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提高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深化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根据国家和行业监管机构出台的政策制度,及时制定修改完善企业内部相应的制度、操作流程标准、内审人员行为规范等,促进管理体制的优化落实。

(二)培养提升“能查能说能写”本领,打造内部审计铁军

面对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提升内审人员能查能说能写本领,国有企业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拓宽人才选拔机制。外部可以通过校企招聘、知名平台招聘和优秀人才引进等手段,吸引优秀的审计人员加入集团内审队伍;内部可以从集团各级企业中挑选有意愿、能力强、水平高的骨干人才,通过系统的审计专业知识培训,选拔合格人员,充实审计队伍。二是建立内部审计培训体系。可以通过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或者定向委培的方式,结合对集团重要产业、高风险领域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培养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养。三是完善内审人员薪酬体系。要制定科学的薪酬体系,通过岗位评定、绩效管理、中长期激励等手段,建立内审人员晋升通道,吸引高质量人才。还可以鼓励内审人员参加审计师职称、注册

会计师(CP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等内审职业相关考试及后续教育, 为其提供考试费用支持和职称补贴,逐步优化内部审计人才结构。四是让内审人员多在审计一线历练,多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培养年轻一代审计人才。通过以上手段,努力培养出信念坚定、作风务实、业务精通的高素质研究型内部审计队伍。

(三)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内部监督体系

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可建立健全与内部审计监督相协调的涵盖审计、纪检、财务、风控、招标采购、工程等部门的内部监督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治理水平。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各业务条线近期检查发现的问题,使纪检、违规责任追究等部门能及时获取问题线索、采取措施,揭示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健康发展。二是联动检查,统筹规划,针对集团关键业务和高风险领域,集中各条线骨干人员开展联动检查,扩大检查深度和广度,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做大做强国有资本。三是建立信息系统问题整改库,汇总集团各业务条线检查发现的问题及责任主体的整改结果,积极促进成果共享,切实形成监督合力。

(四)建立业审一体化平台,提高内部审计质效

大数据时代,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一是不断加强对内审人员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培训,培养提升内审人员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思维和实操能力,同时可以招录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加入审计队伍。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或引入第三方公司相对成熟的集成审计模块,逐步构建财务、招投标、工程建设、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等具体业务融合贯通的业审一体化平台;对重要的子企业实施联网审计, 实现高效收集和分析数据,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更加及时、深入、全面;通过数字赋能风险预警机制,揭示更加隐蔽的风险隐患,建立起高质量的信息化监督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风险防控和提高质效等方面的效能。

(五)强化内部审计整改,增强内审威慑力

审计整改的成效是内部审计工作价值的重要体现。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要打通内审工作整改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审计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做好审计工作的“后半篇文章”。一是强化思想认识,通过制度、会议、培训等方式,明确相关企业管理人员为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整改认知。

二是细化考核标准,切实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奖惩、任免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 建立问责追责机制,压紧压实整改责任链条,对于未按要求整改、拖延整改、拒不整改的行为,可以提请开具督办单。三是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工作, 将审计发现问题分门别类列出问题清单,按照清单开展“回头看”工作,将已整改的问题销号,形成“查病、治病、防病”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审计发现问题真实整改、防止屡审屡犯。

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秋)福建分所  吴文兰

引言

集团内部审计工作需要领导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风险为导向,将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财务问题作为审计的主要切入点,以各种审计项目的有效开展来为集团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集团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既能够实现审计内控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协同发展,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审计价值的有效输出,对于集团的改革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强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完善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提升集团的经营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多元化的集团会受到规模大以及地域分散的各方面的原因,在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存在重大的难度,而利用内部审计加强对集团内部控制工作既能够促进集团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健全,也能够有效地补足集团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建议,对于进一步完善集团内部控制工作、加强集团财务风险的管理水平以及保障集团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确保集团决策的整体质量。科学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帮助集团及时的发现在生产经营及各方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集团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通过与集团财务预算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来帮助集团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撑,这样既能够结合现阶段的审计工作积极有效地调整经营策略,还能够对于集团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而对集团的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对集团的各项信息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对于集团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帮助集团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目前集团的发展受到国际国内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迎来机遇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帮助集团有效地规避各种潜在的风险。在集团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既有利于提升集团的发展水平,有效地降低财

务管理的风险,内部审计由于具有独立性受其他部门的干预较少,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从集团全局的角度出发,保证各方面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因此,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于集团的风险管理体系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做出真实合理的评价,从而帮助集团有效地识别风险以及应对各种经营风险,实现集团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尽可能地帮助集团减少相应的经济损失。

二、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科学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对集团各个管理环节和经营环境进行综合全面地了解,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审计管理知识和实践管理经验,只有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集团内部审计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健全等基础问题,很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结合当前集团的发展情况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情况,进一步优化审计队伍的整体结构,建立健全队伍的专业素质是集团发展过程中急需要改善的一个问题。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有待提升。随着信息技术

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在集团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保证审计效率的有效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的应用,从而帮助集团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来提升内部审计的整体水平。然而, 从目前集团的整体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既不利于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也不利于集团各个方面的审计工作机制的有效完善,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以及人力资源方面配备不足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信息化意识导致的。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集团应当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审计平台的搭建和完善集团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不断地提升集团的整体经济效益,为集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支撑。

(三)内部审计机制缺乏系统性。系统化的内部审计机制能够有效地使内部审计工作独立于其他部门正常运行,从而实现对集团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科学审计和有效防控。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集团在内部审计机制的创建方面缺乏机制建设的问题,在管理的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并没有从团队其他部门中独立出来,甚至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很多财务部门以及其

他部门都会调拨一些非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来开展相应的内部审计工作,这样依然无法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价值,还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与此同时,在集团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内部审计还缺乏相应的机制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缺乏调整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集团的内部审计无法有效地改善和提升集团的内部审计水平。一般集团的内部审计流程如下图所示,在不同的审计环节都需要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系统化的管理。

(四)集团内部审计缺乏重视性。从当前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集团对于内部审计工作还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对内部审计工作缺乏重视,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发展过程中,既没有将内部审计这一先进的理念应用到集团管理工作中,也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对集团经营管理的重要价值,导致集团的财务管理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容易产生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集团在开展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将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与内部审计工作建立正确的联系和管理认知,也没有充分的分析内部审计的结果,导致无法为内部的管理决策提供重要支撑。与此同时,集团在内部审计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形式化的问题,既没有全面的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也没有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优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导致集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利于集团的健康平稳发展。

(五)价值增值和风险管理意识缺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集团内部审计体系包含了专项审计,绩效审计以及财务收支审计等各方面的审计,还能够对集团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的审计管理。然而从时间角度来分析,内部审计工作还缺乏事前和适中监督,仅仅偏重事后监督工作,从审计方式的层面来进行分析,大多数集团在管控过程中缺乏对于集团战略实施方面的系统性内部审计分析工作,集团在多元化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缺乏重视。因此, 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集团需要进一步提升价值增值和风险管理意识,以此来推动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有效提升。

三、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对策分析

(一)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方面,需要集团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集团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但是在应用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内部审计制度与现阶段的经营管理工作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全新的业务模式发展过程中,集团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战

略规划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与当前集团内部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这样既能够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也能够进一步降低集团的财务管理风险。与此同时,还需要明确的是,集团应当确保集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来配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这样既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也能够有效地降低集团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问题; 另一方面,集团还需要及时地转变传统的内部审计观念,目前大多数集团仍然将内部审计作为事后监督的一项工具,在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缺乏完善的风险意识,既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价值,也在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全面性,因此集团应当及时有效地转变传统的内部审计管理理念,将集团的治理情况、内部控制工作以及风险管理等全部纳入内部审计工作的范畴中,这样既能够帮助内部审计工作贯穿在集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也能够将内部审计从事后核查向事前的风险预测以及事中的监督转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促使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集团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一方面,应当加强与集团高层领导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层的领导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需要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与领导沟通来明确审计意图,通过制定科学的审计章程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在开展同时也要在审计的开展与结束之后及时地向领导汇报审计的结果,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地获得领导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也能够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集团内部的各个部门来讲,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监控之下开展的,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综合全面的调查检查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而不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 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发挥监督功能,还需要发挥服务的功能,加强与审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帮助内审人员及时地做好审计宣传工作,通过发现被审计部门之间的问题来帮助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改正,从而促进集团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内审人员抱着服务的意识来与各部门开展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得到集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理解和配合,进而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综合来看,内部审计工作在集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既需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管理和沟通,也需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将各种潜在的风险消除在萌芽状

态。尤其是在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进一步明确集团财务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帮助集团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科学的控制财务预算,这样既有利于集团高层科学地开展各项财务决策工作,也能够帮助集团有效地消除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促进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集团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集团规模逐渐扩大,业务量的增多致使集团内部数据也在逐渐增多,集团内部的很多业务板块也需要通过信息系统来记录业务数据,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过程中,对于这些信息数据的审计工作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软件设施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性,也能够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朝着更加科学完善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大多数财务数据都是通过信息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些系统数据进行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财务风险,同时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规避这些财务风险,是促进提高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实践方式;另一方面,集团应当主动构建与内部业务相匹配的内部审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还需要结合集团其他部门的业务板块进行有效的对接,在信息系统的完善过程中,既要做到数据方面的系统对接,也要做到管理层面的业务对接,这样不仅能够实现集团内部信息管理的一体化建设,也能够帮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通过审计系统直接高效地获取到各个部门的管理数据,这样既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抽样调查的审计方式,也能够实现对于集团业务部门数据的审计全覆盖,是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实践方式。

(四)加强内部审计结果落实整改的跟进。一方面,需要集团的管理层加强对内部审计结果的重视程度,很多集团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是按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追究责任这一模式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查出的问题会直接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罚,认为只要把这个问题处罚了,内部审计工作就算完成了。殊不知,在完成这次处罚工作之后,如果不针对问题进行有效地改善,下次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因此,需要管理人员结合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整改落实,通过重视审计结果的落实来加强集团的内部控制工作,这样既能够有效地保证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落实,也能够

确保及时的整改内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成效。一方面,集团还应当建立审计结果落实整改台帐,在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之后,集团还应当结合当前的审计工作建立整改机制,在审计报告下达完成以后需要向相关的部门提供整改建议,这样在完成日常的审计工作之后,还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对于结果整改工作进行有效的跟进,以整改台帐的方式为集团的每一个部门建立台帐来记录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处理结果以及实际的整改情况,将这一台转账记录的问题与部门的年度考核相挂钩,以控制核销手续的方式来保障内部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这样既能够实现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共同审核和监督,也能够让被审计对象变被动为主动,自觉积极地完成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地整改落实。

目录 关于2023年9月调研报告汇编 (79篇)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