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重要方式解读党课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重要方式解读党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至新的战略性高度。这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另一方面则是站在新征程上,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运用自身发展规律,更好体现时代要求、回应问题关切。可见,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定位清晰、目标指向明确,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根据《意见》方针原则,以人民为中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政治立场。
1.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党治国理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创造主体、发展主体和治理主体。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党治国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和方法论指导。为人类求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主题和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就是因为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彰显突出的政治优势,就是因为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支撑。马克思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我国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我们党始终坚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寻求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使民主成为国家治理之根,不断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价值指引。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传家宝和生命线,始终遵循“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人的全面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要靠一代代可靠接班人来圆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加强政治历练,优化成长路径,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当前,我们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必须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展现交往实践中人的相互唤醒和影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积极扬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而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其更具有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自塑性的主体间性特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人为本,就要以人的本质属性为根本,以现实的人为中心,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重要抓手。
3.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根基。恩格斯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无数因素综合作用的总和。同样,历史发展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无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时的凝心聚力;体现在化解重大风险时的磅礴伟力;体现在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时的思想定力;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赓续接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使命,必须夯实人民群众凝聚的力量根基。
二、体现治理思维的体系建构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是对践行全党重大战略任务的具体回应和问题关照。这深刻表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在治理视域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1.强化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从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来看,治理思维的体系建构更加强调制度建设和机制协同,更加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属性、政策指引以及相关制度优势。因此,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教育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理论为重要依托,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为科学指引”,强化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党委的思想政治引领。一方面,通过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清单,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另一方面,通过基层党组织的联动配合,做到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思想政治工作。此外,党委通过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地方党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文件精神,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做到强化保障、落实责任,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构建沉浸式治理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始终。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的有力统一,能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相互融合、互为依托。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同向发力,构建沉浸式治理格局,也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和覆盖域。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彰显时代性、前沿性,努力构建沉浸式治理格局。沉浸式治理格局是大思政格局在党的建设中的生动实践,旨在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外在发展规律和内在育人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更加强调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从多个角度“沉浸式”延伸渗透,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筑牢思想堤坝,确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始终。
3.培育一体化治理思维,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国家治理始终。国家治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要把每一个方面都治理得井井有条,需要治理体系下的多个元素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努力培育一体化治理思维,使得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一步。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夯实治理根基、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治理共识的功能优势,能够为治国理政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面对主体多元、要素多样、工作复杂等现实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增强育人合力,形成持续动能推进国家治理。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国家治理的新局面,必须着力培育一体化治理思维,在治理中做到统一谋划、整体部署、密切承接、相互融入、共同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国家治理始终。
三、彰显宏阔的历史视野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紧密围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现实需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指明根本方向、锚定价值取向,使其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实践路径中,彰显出宏阔的历史视野。
1.赓续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和生命线的优良传统。从教育本体论来审视,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上升为治党治国重要方式,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时代变化中逐渐确立起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发展而来的。面对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发挥着传家宝和生命线的优良传统,通过正确的思想引领,提升人们的意识觉悟、强化人们的政治立场,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保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思想政治工作就相伴而生,以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先进主张、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要内容,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革命决心和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紧贴时代发展,心系“国之大者”,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面对“两个大局”,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下,赓续好传家宝和生命线的优良传统。
2.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见》“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根本任务”,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重要方式的理论表述。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三次飞跃都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实践,都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我们国家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唯心史观指导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极具欺骗性和迷惑性,试图通过歪曲“四史”来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人民民主专政、质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达到西化目的。对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尊重历史事实,站稳政治立场。具体来说,就是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剖析、揭露、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占领思想舆论主阵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作为治党治国重要方式的生动体现。
3.胸怀“两个大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总书记关于“两个大局”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方向。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安全的变量增多,全球秩序深度调整,治理难度加剧。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新形势、新问题,需要做好应对工作对象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长期准备,要坚持思想引领,胸怀“两个大局”,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全局性思维,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彰显新气象,适应新形势,具有新作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在治党治国中优化自身要素组合,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中凝聚精神力量。
四、突出整体协同的系统观念
《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系统观念。这是党中央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从整体性、协同性、系统化的结构视角,从目标理念、顶层设计、资源配置的建设思路来进行宏观指导和具体要求。只有坚持这样的系统观念、突出整体协同,才能保证实际工作不偏离、不单一、不死板。
1.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功能,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发挥整体功能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优势和重要特征。整体性不是不强调局部,而是把局部视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有效发挥整体功能,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内在呼应和有效联动,进而达到层层传导、层层压实的效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最大化实现。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注重把不同工作对象进行整体统筹,把目标指数、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责任等集合成环环相扣、彼此通连的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治党治国,辐射各个领域,必须要发挥整体功能,树立“大思政”理念,构建上下左右的立体交叉、形成全社会同向同行,且避免重复教育的“大思政”格局。
2.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机制,进行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各要素协调推进、共同发力、有序配合,以“协同性”来保障思想政治功能的整体发挥,努力构建多元供给的“大思政”格局。具体来说,我们要通过有序有效的资源配置,协同不同主体形成工作合力,帮助其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新形势下,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平台为我们开阔视野的同时,碎片化的信息也增加了价值判断的难度,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基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机制,通过有效整合各种工作资源进行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是复杂、多维、动态、互动的立体结构,我们需要从认识论和系统论出发,推进相关部门分工负责、不同主体、不同元素、不同资源间的有序协同,使思想政治工作既看得见、摸得着,也感受得到。
3.融合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基层工作创新。基层工作具有复杂性与艰巨性,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打通“最后一公里”,使全党全社会思想更加团结。一是要加强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这一核心内容,党的基层组织要团结协作、大胆创新、善于用理论武装头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得到历练,做好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着眼把党的大政方针、路线方略通过阵地建设、资源联动、现身说法、榜样示范等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各项建设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直达基层、直击人民群众内心。二是要做好各类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摒弃“大水漫灌”,开展思想政治引领行动,深入各类群体开展调查研究,把握社会舆情,摸清思想动态,在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前提下,有序有效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以此凝聚更多更广泛的人民群众基层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