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交流材料:中医药文化赋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高校课程思政交流材料:中医药文化赋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助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知识智慧与理性思辨的高度凝聚。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文化标识,是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契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需求,契合人类社会向着更加美好未来发展,契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精神生活的现实需要。
一、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要求
中医药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在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健康养生理念与实践经验,具有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的属性,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适应时代需要,继承好、发展好中医药,凝聚民族精神力量,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1.赓续人民精神力量的思想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需求。中医药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包含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以及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代表人物等。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在精神和学术基础的统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同样,中医药文化本质上也是象征民族精神力量的生命文化,是人民生命创造力的高度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在遵循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注重中西医协同发展,开拓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新领域、新方向,构建新观点、新学说,推动理论与临床诊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的融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健康文化的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2.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医药文化的思维特点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例如,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集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是先进文化互相交融、积淀思考而成的。《黄帝内经》所确立的中医药学“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四时阴阳五脏”的医药学研究模型、“以人为本”的医药学研究对象、“以平为期”的医药学临证活动指标、“生生不息”的医药学目标是中医药文化理论体系的基础,是生命文化哲学思维经过漫长的时期向医学渗透的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民族价值观、文化结构、医药学文化思维、医药学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密不可分。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要以继承发展为主线,系统研究中医药典籍、文物、古今名医学术思想和文化内涵,梳理中医药文化源流;重视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深度挖掘,研究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原创思维;完善中医药文化理论构架,厚实中医药文化底蕴,拓展中医药文化视野。通过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在理论层面与中华文化的同构性,及其在实践层面体现的群众性,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提供健康文化价值理念和思想保障。
3.坚定文化自信的牢固基石。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始终重视发展和利用中医药文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对中医药一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的坚实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卫生健康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在百年来的发展中,用实践疗效更全面更系统地诠释了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源自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源自中医药学科的自然生命力和独特价值,源自中医药文化自身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中运用中医药文化保障人民健康的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对中医药文化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高度评价,对坚定发展中医药文化充满信心,中医药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牢固基石。
二、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人类社会向着更加美好未来发展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对生命与疾病的实践认知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具体可以概括为“精诚仁和”。“精”体现的是中医药文化中的医道精微,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原创思维,属专业要求;“诚”体现的是中医药文化对德诚于心、心怀至诚的人格修养的追求,属道德规范;“仁”体现的是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仁者爱人,对自身和世界深切的关怀,属立意基础;“和”体现的是中医药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调和致中的中医理念,属方法要义。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构建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
1.人类社会健康繁衍的价值取向。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相统一的思想观念,是人类社会生存繁衍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健康峰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结合起来,在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呈现现实形态。中医药诊疗体系是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纵观中医药文化发展史,有许多领先世界的医疗技术沿用至今,如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发明“麻沸散”,使用麻醉药物进行手术治疗;东汉张仲景记录了药物灌肠法、胸部按压等急救措施;东晋葛洪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记录了天花等传染病,并用疯狗脑髓治疗狂犬病患者,成为世界免疫学先驱;唐代孙思邈首创用细葱管进行导尿术等。我国科学家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的世界性难题,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充分发挥好中医药文化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的特色优势,护佑人类健康,可成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新模式、新路径。
2.助力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的科学文化。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中医药抗疫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近现代也一直发挥出重要作用。东汉张仲景为防治伤寒流行,建立了“理、法、方、药”的伤寒防治体系;明清时期我国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就已传遍世界,为人类消灭天花作出了积极贡献;清代“温病四大家”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特色诊断等治法方药,为应对温病防治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在治疗非典、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治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挑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此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正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发展中建立起来的生命救助思维,展现出了穿越时空而不朽的先进文化特征,是人类社会向着更加美好未来发展的价值追求。
3.促进世界人文合作交流的重要纽带。历史上,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一直都是中国对外开展文化科学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纽带。自汉代以来,中医药在中国周边国家以及东南亚、西域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属性,是中医药文化与世界民心相通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道德规范。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蕴含独特的生命观、养生观,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主要包含精神养生法、药食养生法、传统运动养生法、起居养生法、针灸养生法、按摩养生法等养生方式;倡导顺应自然、道法自然、药取天然的价值观念。中医药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倡导仁心仁术,重视心理层面的交流和关怀,医疗服务以“简、便、廉、验”著称,具有独特文化特色和医疗优势。中医药文化作为民心相通的“健康价值观”,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多元文化实现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及作用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
中医药文化从理论层面和系统范畴中所展现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认识论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论,即中医药文化从精神层面更为关注“病的人”,而非“人的病”。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多的是关照人与身体、与心灵间的意识形态,是对自然、社会环境的深切感知,体现的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通过具有哲学思维的诊疗理念而形成的行为方式,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高质量发展。
1.具有防病为主的健康观念。人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命的个体要在寻求自然的规律中协调平衡。中医药文化注重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命规律的改善和调节,讲究顺应自然,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使用自然的药物,调节身体的精、气、神等各项身体机能,达到身体机能的整体统一。《黄帝内经》中记载“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体现的就是中医药文化独特的“治未病”健康观念,是先进的科学思想。所谓“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讲究在疾病未发生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治未病”健康观念还强调“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等的思想,体现在:生活起居要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饮食要定时定量;精神情志与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精充则气足,气足则神会,正气充足则邪不可犯;增强体质可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要注重开展药物预防和人工免疫。对于已经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核心是要隔离疫源,避免病邪。疾病先兆症状要早期诊治,讲究“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提高正气抗邪能力,注重精心治疗、悉心护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提出的“控制源头、切断传播途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策略,体现的正是中医药文化中的“隔离疫源”的思想观念,成为传染病防控的治本之策、彻底战胜疫情的关键之举。
2.蕴含内化自律的道德属性。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对个人道德的修养与自省,从人文伦理建立之初,“德”的理念就是圣人的标准。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是体,“德”是用。“德”是“道”的体现;“道”是“德”的本性。中医药文化十分注重个人“道德”的养成,认为“德”不仅仅是社会行为规范,更是养生防病治病的手段,认为“德”是长养人类生命能量的“正气者”,能提高免疫能力,如果长期正气不足就会引起很多疾病。天德养神、地气养形,“德”对于人类的健康生存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具有良好“医德”是医者内化的道德要求,医学道德规范是调整医者与患者、医者之间以及医者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内在质量和价值的关怀与重视,是新时代所需要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实质所在。此外,中医药文化倡导大众加强对自身疾病防控的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循合理的作息规律,对疾病的预报和治疗讲究自律、自信、自觉,也是道德内化的重要表现。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对人自身和医者道德的文化属性,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指引和文化滋养。
3.倡导人类发展的和谐共生。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人与社会发展的“和合”思想,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中华文明中最富生命力的精神内核,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黄帝内经》指出:“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提出中医药的最高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治疗普通民众,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中医药文化中的人与自然之和,讲究“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强调人必须与天地自然、四时节气相和;人与自身之和,讲究“阴阳平衡”,注重身心关系,包含形与神、躯体与心灵、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关系,注重协调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和谐;人与社会之和,讲究贵在尚“和”,贯穿于病理和治疗原则中,不和则病、病则治、治则和、和则寿,注重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理解、接受、尊重、感恩,倡导延续文化基因,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冲突、共建和谐社会。中医药文化所倡导的人类发展的和谐共生观念,是将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有机结合的优秀文化,既是预防疾病的手段,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目的,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与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要义,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