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科学运用浙江“千万工程”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运用浙江“千万工程”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同志们:
“千万工程”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A立足国情、省情、农情、民情,亲自调研、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省域实践典范。新征程上,学深悟透A“千万工程”重要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千万工程”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宣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对于加快推进宜业宜居和美乡村建设,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大有裨益。这里,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丰富与发展。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941年11月6日,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2021年7月1日,A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指出,“千万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浙江“千万工程”把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衔接起来,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推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参与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如今的浙江,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示范乡镇724个、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全省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9亿人次、营业总收入469亿元,从业人员33.4万人。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较大的城乡差距,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质量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还在扩大。如何扭转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结构,把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筹划、协调推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行动。”2005年8月15日,A来到安吉余村考察,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来,浙江省落实落细“四个优先”政策: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等具体措施,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今天的浙江,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乡村旅游、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千万工程”给农民带来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浙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二十年持之以恒把“两山”理念贯穿于“千万工程”全过程各方面,实现了“美丽经济”、村民自治、宜业宜居和美乡村建设的互促共进。
三、坚持系统观念,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坚持”,其中第五个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A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是以A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行战略谋划时提出的,是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把农业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谋划,把农村繁荣放到整个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总体格局中统筹安排。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二十年来,浙江“千万工程”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五位一体”,注重乡村发展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美丽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数字乡村“五村并进”,示范县、示范乡镇、风景线、精品村、美丽庭院“五美联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逐步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千万工程”是浙江省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三农”工作生动实践的先行示范。
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展现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的强大力量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A指出:“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据《浙江通志农业志》“千万工程”专记记载:“一些地区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人居环境‘脏、乱、散、差’等现象普遍存在;精神文明建设滞后,陈规陋习、不良风气十分常见;管理服务功能薄弱,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文化、体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滞后,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精准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绽放出的新智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统筹“四个伟大”中淬炼出的思想品格和理论品格。“千万工程”正是基于大量调研、精准掌握第一手材料作出的科学决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大力支持。
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著名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A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浙江省委作出的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2003年,刚到浙江工作不久的,历时118天,跑遍11个地市,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情况后,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一个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的想法逐渐成熟。2003年7月,提出浙江省域治理总纲领和总方略的“八八战略”,“千万工程”正是重要抓手。
同志们,二十年来,浙江始终保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为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借鉴、注入持久动力。新征程上,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千万工程”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要把全面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贯彻落实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二要高质量组织开展“千万工程”经验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工作,提高新时代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学思悟践”能力和水平;三是把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机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思路和发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