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在一线锤炼党性 在基层增长才干

交流发言:在一线锤炼党性 在基层增长才干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A总书记指出,要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根据组织安排,本人于2019年至2022年间先后分别到镇雄县、会泽县的村镇一级,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基层工作是支撑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关系百姓福祉,体现执政水平,展示的是党的形象。基层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也是增长才干的大课堂。

一、基层工作之重让人震撼。事情之多、任务之重难以想象。不深入基层,不能理解什么叫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疫情防控到信访维稳,从防汛抗旱到森林防火,每一项都是涉及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要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很多基层干部身兼数职,从事着不同种类的工作,经常一项任务还没结束新的任务又开始了。在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期,基层党员干部齐上阵,连续奋战在脱贫一线。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基层干部化身疫情防控指挥员、作战员,英勇奋战在抗疫一线。情况之复杂、矛盾之集中超乎想象。基层工作直面群众,纷繁复杂,既有历史遗留的多年未解决的棘手问题,也有群众利益交织的突出矛盾。比如,有的地方建水电站,因为有水电站库区移民补偿政策,过去无人问津的荒山变得值钱了,荒山归属问题导致矛盾集中爆发。此外,像拆危拆旧、土地流转、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也是问题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群众之朴实、民风之淳朴令人动容。在农村能呼吸到最清新的空气,能吃到最绿色的蔬菜,但最触动人心的还是淳朴的民风。工作队员在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发现有一户老人家看病的单子报销比例不达标,于是主动联系医保中心,按政策为该户补报了医疗费,老人家非常感激,经常拿自家种的玉米、土豆到村委会道谢,回单位后还经常收到感谢的电话。尽管是举手之劳,也是职责范围内的事,但老百姓时刻惦记,令人感动。基层是中央政令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这“最后一公里”的铺路者。基层工作如此辛苦,“权少事多责任大”,是什么在支撑我们的基层干部?归根到底,是对人民融入血液的热爱。

二、基层干部作风之硬令人钦佩。工作作风之务实令人叹服。在基层工作,不务实不行,每一件小事都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每一条政策的落实都关乎党心民心。“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常态,特别在脱贫攻坚收官时期,连续数月没有周末,全员下沉,开展一轮一轮的逐户走访和问题“清零”行动。正是秉持这种务实笃行的作风,所有难题被攻克,我省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交出了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精神境界之纯粹使人敬重。很难想象,竟有这样的基层干部,家就在十几公里远的地方,为了乡村振兴竟连续两个多月没有回去。很难想象,竟有这样的村干部,每个月工资不足千元,干的却是“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还经常倒贴油钱、烟钱。镇雄县有一位余副乡长,常年到挂包村工作,把私车当成公车,把村民当成亲人,见到老百姓直接喊老张、老朱等,像处了几十年的老朋友。老百姓也喊他老余,经常把煮熟的玉米、土豆塞到他手里。本领能力之全面让人佩服。基层干部热爱学习,对有关政策精神能及时了解掌握,并且人人都是“多面手”,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尤其乡镇主要领导更是有好几把“刷子”,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群众会现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各种政策烂熟于心、张口即来;上级部门督查检查,各种情况报告提笔成文、信手拈来;面对产业发展与未来规划等问题,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基层干部大多没有光鲜的学历,没有各种各样的“帽子”,却“位卑未敢忘忧国”。基层干部作风如此之硬,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在支撑?寻根问底,是对党的事业融入骨髓的忠诚。

三、基层历练对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极为重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成长的必修课。坚守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每一件急难愁盼的事情,比如为群众硬化了道路、修通了沟渠,甚至仅仅是代缴了医保、解答了政策。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是干事创业的根本保证。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在基层工作,担当作为不仅体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具体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也体现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森林防火等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学习、深入思考是攻坚克难的必经过程。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从基层干部调度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可以学到统筹推进工作的思路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策略;从基层干部处理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可以学到更好为群众服务的方法;从与老百姓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中,可以学到群众无穷无尽的智慧。

A总书记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深入基层,不仅可以提升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也可以让年轻干部明白为什么要出发、哪里可以落脚以及怎样才能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