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三层聚力构建青年工作力量新体系
县“九山半水半分田”,现有青年(14-35周岁)户籍人口约9万人,在外青年占比较高,以往共青团在服务青年中呈现出青年工作力量较为薄弱、作用发挥不足和服务覆盖不够精细全面等问题。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中,团县委紧抓加强团的青年工作力量这一改革关节,聚焦自身队伍、领域骨干、在外青年三类群体,“塔基+塔腰+塔尖”三层聚力构建青年工作力量新体系,吸引五湖四海的青年源源不断为青春事业注入活力,“青年事、青年解”得到不断深化。
一、专业化夯实“塔基”,建强团干部工作队伍。用心“选”。通过召开县第十七次团代会、一体推进19个乡镇团委集中换届,优化团干部配备。改革以来,团县委及各乡镇团委全部配齐配强挂兼职团干部,乡镇团干力量由48人增至209人。悉心“管”。推动目标考核、述职评议、结果运用三环紧扣,开展青春擂台·五四竞赛,出台《加强团系统挂兼职干部选派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乡镇团委考核办法》,构建能闭环的管理机制和有力度的激励机制。精心“培”。完善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课程体系,打造“团干部培训班”“青苗学堂”“泰青论坛”等载体,增强团干部培育“厚度”。改革以来,各领域200多名团干部通过培训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增强本领。
二、社会化拓展“塔腰”,筑牢领域青年骨干力量。创新实践,发挥社会组织骨干力量。首创试点成立乡镇青年发展服务中心,选聘2名青年社会组织骨干担任中心负责人,带领团队24名成员入驻办公,吸纳青年律师、企业家、引进人才等60余名各行各业青年加入,开展“团聚青春”等主题活动20余场次,服务青年1000余人次,成功助力“浪肆”咖啡青年项目开业即“出圈”。抱团合作,发挥企业青年骨干力量。推进银团合作、背包联盟,引导银行、供电等企业青年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延伸服务青年触角。改革以来,115名金融青年实施青创帮扶,落实青年创业贷款超4000万;青年背包客常态化为青年提供日常治安管理、电力设施维护、户籍金融管理等服务。深化品牌,发挥青年志愿骨干力量。全力打造“小泰氧”品牌,持续引领青年成为遍布县街头巷尾的志愿者力量,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服务提供者,最大限度让青年参与到助推发展、服务青年的事业中。改革以来,新成立中学志愿服务队19支,动员3.2万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爱心助考、春运暖冬等服务青年第一线。
三、多元化优配“塔尖”,织密在外青年人才网络。下好引才“先手旗”,让青春引领更具实效。成功构建以“大学生大会”为核心的青年互动场景,通过第二届大学生大会、学联换届等契机,聘任学联骨干、学子联络员和校园招才大使44名,将优秀大学生吸纳进青年工作队伍,延长县域招才引智工作手臂。铺设实践“快车道”,让青春建功更加到位。实施“家燕归巢·智汇泰顺”行动,广泛引领大学生参与返乡社会实践,提前落实县学子“学有所用、学为我用”。今年寒暑假,160余名返乡大学生向户籍所在地团组织报到,为团的“最小单元”注入源头活水;招募1000余名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调查研究等社会实践。推动互助“零距离”,让青春智汇更加出彩。打造“泰商+青联+学联”6+1交流平台,创新成立“泰享家”四海青年菁英荟,建立7340名青年智库,推动在外青年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同时,引领青年以资源、公益、智力赋能青年发展,累计建成青年联络站7个、学子联络站18个、在外县商会大学生服务空间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