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篇2023年党建与业务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素材汇编

2023年党建与业务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素材汇编(65篇)

目  录

一、党政机关

孙吴县着力提升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1 

“三链融合”创新党建引领发展新模式  3 

滦州市政协主席崔敬民: 

坚持“三抓三强三提升”推进党建工作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  5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储斌: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研究  7 

如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刘志俭: 

探索党建业务融合新路径  17 

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孙戈:围绕中心抓融合服务发展做先锋 

以党建工作高质量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20 

玉树州直属机关工委围绕“三个聚焦”助推抓党建带群建“双融合”…26 

二、教育高校

合肥市永和学校郑德铸: 

初级中学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28 

绵阳城市学院柳薇:高校党建工作引领“三全育人”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以绵阳城市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为例  34 

伊犁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任刚: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探索  43 

王晓素: 

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 深度融合工作机制研究  49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季志刚: 

高校二级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探析  53 

江苏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王晓丽: 

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思考与探索  59 

王德华、连菁菁: 

推进高校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64 

大连外国语大学张晓臣: 

新时代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难点及对策  71 

陕西师范大学李爽: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资助工作融合路径研究  76 

南阳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万战争: 

新时代高校院系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82 

周玉成、马亚秋: 

以“32453”工作法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87 

董卓宁: 

以党建“四心”工程 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90 

三、医院

院长龚启勇:党业融合赋能世界一流医院建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 

医院高质量党建促发展纪实  95 

四、企业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张晶: 

船舶党建与在船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融合共促的  97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君: 

创新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分析  102 

王小龙: 

“党建+安全”融合模式在企业的应用策略  105 

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运营公司梁源浩: 

浅谈郑州公交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  108 

成静: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路径思考  111 

张琼: 

党建+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115 

临高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刘婧: 

关于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分析与思考  120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信息技术公司赵婉婷: 

关于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12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王怡雯: 

国有科技型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路径  130 

广东农垦红峰农场有限公司杨慧金: 

国有农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分析  134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太原有限公司张磊: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营效益如何做到深度融合  140 

梅河口市城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耿大庆: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思考  143 

呼和浩特春华水务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日: 

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路径探析  147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冯吉芳: 

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路径研究  151 

山东省中鲁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梁尚磊: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 

路径探析 以中鲁远洋公司“五抓五融”党建工程为例  157 

刘南京: 

基层党建生产“双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161 

中铁二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沈超: 

加强国有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党建工作融合提升  165 

中国安能第三工程局成都分公司毛毅: 

建筑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创新与实践  171 

杜景莲: 

开启“党建+”让国企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175 

山西长治王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平凡: 

煤矿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179 

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赵晋生: 

民航机场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探究  182 

朱可: 

强管理抓队伍塑文化促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  186 

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张婧: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  190 

李占峰: 

推动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196 

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张湘周: 

推动企业党建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  199 

国铁新投有限公司牛丽娜: 

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和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201 

四川省烟草公司自贡市公司罗柱石: 

新时代国有企业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与探索  208 

江云涛: 

新时代企业基层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213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莫佳: 

新时代推进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及优势转化探析  221 

巩胤辰: 

新时期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策略  226 

河南豫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王蕴: 

新时期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  228 

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孙凯: 

新时期国企党建与人力资源工作的有效融合  230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郝鹤: 

新形势下项目党建与施工企业生产深度融合  236 

杨务农: 

烟草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研究  242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郭洪楠: 

以“四接轨”推动铁路企业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24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课题组:以高质量融合党建引领保障企业 

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中国海油实施“融合深化工程”为例  252 

山东淄矿物产有限公司高攀: 

以“三领行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发展  256 

于长录: 

以系统观念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思考与实践…260 59.北京亦庄城市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亦庄城市服务集团:三个坚持,做好党建与业务融合  268 

60.中国安能第三工程局徐鑫: 

用好“八种方法”推动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271 61.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商务印书馆第三党支部: 

运用一二三”支部工作法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新路径  275 

任更: 

找准切入点 做好“油公司”党建与生产融合  278 

中能建华南电力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标: 

制造业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  282 

中国大地保险福建分公司:党建与发展融合共进  286 

方文胜: 

中铁资本:党建共建联建推动党业深度融合  288 

“红网领航”让群众幸福“满格”

孙吴县着力提升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2023年10月27日)

孙吴县以“红网领航”工程为牵引,以网格化治理为抓手,以完善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机制为依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辐射带动作用,把为民服务宗旨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不断提升党建与基层治理融合深度,合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各方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建强网格体系,释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驱动力”

孙吴县坚持落实落细“五个一”新举措,统筹各方面基层治理力量,实现网格服务精准投送、治理精准落地,以党建“融进去”引领基层治理“强起来”。

“一盘棋”系统谋划,建立县乡村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级联动体系,明确“三级四长”工作职责,构建起上下联动工作格局。“一把尺”制度规范, 制定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考核办法,增强网格化管理服务效能。“一站式”精准服务,打造党组织建在网格、力量下沉到网格、服务实现在网格的基层治理新模式,150个城市社区网格、127个农村网格和38个专属网格实现党组织全覆盖。“一股绳”攻坚推进,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实行差异化领题,跟进抓好落实。“一张网”综合治理, 整合各类网格形成“一张网”,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开展集中示范,提升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执行力”

这个县创新开展“红网领航”工程集中示范月活动,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推进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紧扣一个“整”字,以全县6个社区为依托,整合驻区党组织、在职党员, 构建由县委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协同合作,广大在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突出一个“实”字,在职党员与社区建立“共建项目清单”, 通过服务、管理、资源、力量等方式进社区入网格,为社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000余件次。注重一个“推”字,集中推进活动开展,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建立需求清单184个,通过各类贴心、暖心的活动,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深化网格服务,凝聚党员群众丹心向党“向心力”

全县党员干部、专兼职网格员、专业网格员奔走在社区网格一线察实情、

谋实策、办实事,编织“三线谱”,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同频共振,织牢红网领航“便民线”。专兼职网格员进网格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隐患问题报送、矛盾排查化解、特殊人群帮扶、政策宣传引导、公共服务代办等工作。公安、民政、住建等11个部门选派30名专业网格员入网格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管理服务,构建共享共驻共建社区工作格局。用心服务,织牢红网领航“爱民线”。各驻区党组织积极与社区党组织对接,组织开展义诊、走访慰问、卫生整治、政策宣传等活动,在职党员共开展志愿服务3600余次。排忧解难,织牢红网领航“乐民线”。各驻区党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主动认领群众微心愿和社区需求清单,整合资源推动服务下沉,驻区党组织共办理实事146件,将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三链融合”创新党建引领发展新模式

(2023 年 10 月 30 日)

曲靖经开区聚焦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两大千亿产业目标,全面推进“光电产业链党建共同体”建设,以“组织链”串起“产业链”,推动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质效。

一、织密组织链抓融合强引领

曲靖经开区坚持抓党建就是抓产业发展理念,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挂包联系46家重点非公企业,在项目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9个,选派18名党建指导员到项目报到,推动建立企业党组织52个,实现投产企业做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坚持以每条产业链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担任链长、1个部门牵头实施、1名党建指导员进行链上党建指导、X家经开区党政机关协同合作、N家产业链企业共同联动的“1+1+1+X+N”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党建共同体联席会议制度、活动轮值制度,全力打造绿色硅光伏和新能源电池两个千亿级“光电产业链党建共同体”,推动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效衔接,实现链上15家企业全覆盖。

创新招商引资与党建宣传同步、员工进企与党员登记同步、企业投产与党组织组建同步、组织健全与运行规范同步“四同步”工作法,建立党工委委员挂点联系、组工干部驻点指导工作机制,每月开展1次现场观摩评比,每季度进行1次综合研判,切实强化日常推动和定期考评。

二、壮大先锋链激活力强示范

坚持抓好党员和党群骨干两支队伍,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党群建设质量。采取培训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表彰一批措施,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选聘10名专职党务工作者,分片挂联入企开展宣传政策、发展党员、组建组织、培育典型等工作,2023年依托“万名党员进党校”开展3期培训班覆盖500余名党员职工。

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将发展党员计划向非公企业倾斜,注重在企业骨干中发展党员,累计发展党员162名,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近年来, 对没有党员的218家非公企业选派67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全覆盖驻点指导。

以链主企业为重点,全面落实将业务骨干和技能人才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育成骨干技能人才、将党员骨干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的“三培养”工作机制,

先后有37名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进入中高级管理层,17名党员出资人担任党组织书记,链上企业近300名技术能手、优秀产业工人递交入党申请书。

三、延伸服务链优环境强保障

建好活动阵地,构建暖心家园。搭建政企、警企互通共融平台,高标准打造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1个,建设链主企业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1个、警企服务中心2个,为700余名党员职工及2万余名产业工人提供活动阵地,构建全链覆盖的党群服务“红色矩阵”,“两个覆盖”质效不断提升,有效地发挥党建主阵地和党群连心桥作用。

实施惠企政策,强化服务保障。实行“指挥部+专班+项目部+项目管家”联动管理模式,深化“先建后验”“区域评估”“容缺审批”等审批模式,落实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跟到底的“四个一”管理机制,审批时限提速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5%以上。经验做法获“全国2021年度百个两新党建优秀案例提名”,园区荣获“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两新组织‘党建强、发展强’示范党组织”荣誉称号,曲靖经开区招商局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强化链主培育,塑造特色品牌。坚持在补链强基、延链扩容、强链突破上狠抓创新,深化“光电产业链党建共同体”作用质效,已建成云南省首个主导产业全链发展的园区;近三年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跃升53位至118位,目前共有世界500强企业1家、中国500强企业3家、上市公司9 家,建成和在建80GW单晶硅拉棒及切片、33GW高效电池片、10GW高效组件产能。

坚持“三抓三强三提升”推进党建工作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

滦州市政协主席  崔敬民

滦州市政协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三抓三强三提升”党建工作思路,深化“协商聚合力、议政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进政协高质量履职,形成了党建引领、党员带动、委员参与、创先争优新格局。

抓学习,强教育,提升党建引领力。一是创新形式引领学。开设“主席讲堂”“主任讲堂”“委员讲堂”,政协主席带头讲,专委会主任经常讲、委员代表轮流讲,通过主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主任领学新业务,委员轮流讲特长,大家政治理论及业务水平显著提高,委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二是多种形式覆盖学。建立理论学习每日推送制度,采用“互联网+”学习模式,在微信群每日推送一题;结合“书香政协”活动,组织“学党的二十大、悟要义、强党性、聚共识”读书交流;依托“三会一课”开展党建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微党课、思政读书等活动。三是以知促行扎实学。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到界别党员活动室开展“知责奋进,创先争优”活动,到滦州知行馆开展“凝心聚力,争做知行先锋”活动,在党员会议室开展“抓党建,促履职、强素质、提能力”等主题党日活动,到李大钊纪念馆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红色故事演讲等现场教学活动”,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提升党建引领力。

抓融合,强作风,提升党建战斗力。一是关注民生强作风。探索推进基层协商,坚持从切口小、易深入的协商议题着手,把身边的事情解决好,把群众的问题解决好。换届以来,共组织召开基层民主协商28次,助推了城区道路改善、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居民环境治理提升等问题的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协搭台、党政部门参与、镇(街)村(居委)干部和群众代表为主的“四位一体” 协商模式。二是强化监督增实效。选派30多名政协委员,重点开展助企纾困、大气污染防治、文明城创建等专项民主监督,提出意见建议60多条。选派政协委员参与公检法案件办理听证会及行风评议评比活动,使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真正让百姓看得见、够得着、用得上、信得过。三是融入大局善议政。从选题上强化与市委决策对接,从调研上强化与市政府工作的关联,从成效上强化对全市发展的贡献,始终做到不调研不建言、先调研后建言。在深入调研座谈分

析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新老城融合发展” 等多篇专题调研报告,赢得了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抓创新,强示范,提升党建凝聚力。一是突出“组织覆盖”。推动政协党的组织向基层延伸,实现党的组织在政协组织中全覆盖。在机关成立3个党小组, 突出政协党组的核心力量;整合界别成立界别(联组)临时党支部,派驻党建指导组,体现界别活动党的引领;按委员履职和创业阵地划分,成立16个党员活动小组(14个镇街,2个市直部门),实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二是突出“党员引领”。持续开展支部创优、党员一带一活动。通过党员引领,建起乡村振兴沿滦古路示范带;政协委员、百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东探索出“支部+公司+农民入股”模式,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政协委员、郎红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郎红推行“专家+合作社+菜农”模式,带领农民增收,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三是突出“委员优势”。为推动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界别临时党支部组织文化界委员开展“讲好党的故事,书写政协情怀”书画笔会,组织科技科协界政协委员开展“送科技下乡,贴身服务‘三农’”知识讲座,组织律师开展法律进校园、进社区,组织医疗卫生界委员开展“爱心义诊”,组织经济界委员开展“捐资助学”等颂党恩、献爱心、送科技系列活动,引领政协履职提质增效。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研究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储斌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63,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总书记特别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1]64党章也特别指出,“要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 [2]23。机关党的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建设,提出机关党建与业务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为加强机关党建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梳理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内涵,分析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寻求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助力之策。

一、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深刻内涵

2019年,***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针对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的问题,他提出了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并指出:“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3] 还特别强调,“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 [3]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推进各级党组织党的建设,尤其是全方位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必须从各地区、各部门实际出发,结合形势与时代需要,守正创新, 抓住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这个抓手,才能更好地做好党建工作。正确理解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厘清机关党建与业务的含义

“机关”一般指掌握公权力的组织。在政治学和行政学中,泛指所有行政组织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的固定机构。在我国的实际生活中,机关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理解。横向来看,机关包括党的机关、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机关等;从纵向来看,各级机关包括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

“党建”就是党的建设,它是指党为完成自身使命、保持自身生机和活力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即“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4],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确认了这一要求,继续把“5+2”的总体布局作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1]63-70具体到机关来说,就是加强机关党组织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促进机关党组织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提升和完善,把机关党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的组织。“业务”就是个人或机构的行业本职工作,也就是各行业中需要处理的事务。具体到机关来说,则是指每个部门的所属工作,是法律法规赋予每个单位的职能职责,是具有专业性的工作。

(二)廓清机关党建与业务的关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级机关的宗旨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不论是党的机关,还是行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组织。从党建与业务的出发点来看,机关党建的出发点是加强党性修养、完善对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是政治性的;机关业务的出发点是完成法律法规赋予不同机关以及机关内部不同部门的职责使命,做好本职工作,是事务性的。但是从党建与业务的落脚点来看,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 二者在根本目的上是相通的,不应该是分割和分隔的,而应该呈现出一种虽然分属不同领域,但却相互依托、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为了使党建和业务相得益彰,一方面可以通过党建工作来引领、推动和促进业务工作的开展, 另一方面以业务工作为抓手有效落实党建工作并切实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如果只谈党建工作不谈业务工作,那么党建工作就会流于形式、成为空谈。大量的事实证明,离开了业务抓党建,党建就会脱离实际,形成“两张皮”,甚至沦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果只谈业务不谈党建,唯业务量、唯指标论英雄, 忽视党建的引领,往往会出现政治站位、政治方向的偏差。大量事实证明,机关业务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依靠党组织,通过党的建设,教育、引导、督促、监督所有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勤勉工作、认真履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才能保证业务工作更好、更顺利地完成。

(三)澄清对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误解就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而言,融合是方式,是对机关党建的方法创新;发展是目的,是机关党建要实现的目标。因此,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要坚持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要澄清三种误解:首先,融合发展不能只是“喊口号”“做表演”,要能融得进去。在推进业务工作时,要主动思考如何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优势;在开展党建工作时,要主动谋划如何服务中心大局。其次,融合发展不能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党建与业务的真正融合, 不是简单地在业务工作前面加上一个“党建”的名头,也不是在党建后面拼凑一下业务工作,这些只是形式上的生拼硬凑,真正要做的是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能、业务和特长,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本地实际,实事求是,将中央要求、党建任务、业务特点、干部特长进行有机地结合。最后,融合发展要真正地融出成果,落在发展,通过融合实现发展,而不是只有融合没有发展。检验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成效,不是看口号多响、资料多好,而是看是否通过二者融合,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完成,提振精神、凝聚人心、造福群众。

二、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据

机关党的建设,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加强各级机关党组织的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是做好各地区各部门机关党建工作的必由之路。

(一)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是凝心铸魂的政治需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23,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各级各地机关是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最直接的部门,也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前沿部门,是“第一方阵”。如果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顶层失之毫厘,到了基层就可能谬以千里,产生严重的后果。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是机关把准方向、握好航向、做好工作的必然政治要求。

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是推动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机关提出更多要求,人民群众也对机关提出更高要求,机关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任务越来越重。面对纷繁复杂的各项工作,如果忽视党建而陷于业务,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偏离方向;面对高要求的党建任务, 如果脱离业务而陷入空谈,长此以往就会沦为形式主义。只有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相互贯通并使之融合发展,才能发挥好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

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的机关党建推动各项进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是解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的迫切

需要。在机关党的建设中,往往存在党建与业务相互隔绝的情况,造成业务部门只搞业务,轻视、忽视党建,党建部门无法调动业务部门,只能自己独自完成党建工作。然而机关党的建设事关本部门所有党员干部,应该是所有人都要参与的工作,不能只交给机关党委,这不仅不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单位业务的长远发展。因此,机关党的建设要进行创新,要把业务部门和业务工作有机地纳入进来,通过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发展,更好地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二)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有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党是一个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肩负着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级机关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制定各项政策,完成各项任务,是党和国家政权的代表,使命崇高、责任重大。通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完成各项业务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各级机关的满意率,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相较于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医院等领域,各级机关权力集中、责任集中,地位非常重要,而且这支队伍规模庞大、人数众多,对社会的影响大,也更受人民群众的关注。机关党建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形象。通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既可以增强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又可以提高党员干部业务素质,从而整体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1。各级机关是体现党的宗旨,直接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代表党执掌政权的重要阵地,他们的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民生福祉,而且直接影响着其他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有着风向标作用。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有助于加强政治引领、做好业务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党中央高度重视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加强机关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顶层设计, 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推动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

为了更好地优化职能配置,提高效率效能,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原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合并,组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作为党中央的派出机构,统一领导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党的工作。[5]这是党中央和***总书记为加强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机关党建领导体制的重大调整和创新,为新时代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组织保证。

2018年7月12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丁薛祥

①传达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会议还特别强调,要彰显政治统领,坚持问题导向,融入业务工作,健全制度机制,严格责任落实,把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支部工作进行了完整、全面、详实的安排,迈出了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关键一步,条例特别提出,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党支部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开展工作”。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求各中央和国家机关带头做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率,还特别指出要加强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领导,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专门就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制定指导性文件。

2019年7月9日,***总书记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与战略措施,强调要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深化理论武装、重点提升组织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把握特点和规律、落实主体责任。讲话深刻回答了机关党建为什么抓、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推进中央

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020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2010年6月印发的《条例》予以修订,明确提出机关党组织要“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9],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成为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职责和核心任务。

2020年4月30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机关党委自身建设的意见》,从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责任担当、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能力水平、带头改进作风、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了规划部署,对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机关党委自身建设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2021年7月1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机关纪委建设的意见》,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机关纪委建设的制度性文件, 对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机关纪委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对机关纪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三、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必然举措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性

对于各级各地机关而言,党建和业务都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不可厚此薄彼, 更不可偏废其一。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些机关部门存在党建和业务“两张皮” 的情况,导致一些问题频频发生。对此,各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并将其与***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结合起来领悟、揣摩、践行实施。要树立大局意识,坚持全局思维,瞄准政治方向,把准政治站位,始终牢记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对于机关使命、任务、发展、进步的重要性,处理好党建和业务之间的关系,以高标准、严要求真抓实干,推动党建和业务逐步融合。

早在2019年,***总书记通过“7·9讲话”,为机关党建擘画了蓝图。他明确提出机关党建要处理好“五对关系”,并且就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提出了要求,为党建与业务密切结合、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和路径。[3]面对部分机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的问题,***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路,他指出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他直接指明处理党建与业务关系的方向是“相互促进”, 处理党建与业务关系的关键在于“找准结合点”。

在这一总体思路下,***总书记还提出了处理党建与业务关系的框架性指导原则,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他要求各机关要从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不偏航、不偏向,锚定航向,久久为功,通过党建工作进一步促进业务工作。在执行思路上,***总书记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大类方法:一是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二是改进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选拔任用的导向作用。这两类方法,既涵盖了从正面出发,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具体步骤与方法,也涵盖了从侧面出发,做好党建与业务融合监督、督促与考核的步骤与方法。

(二)把握正确方法,合理构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体制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要想避免并解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两条线”的问题, 必须找准结合点,将党建与业务真正融合起来。只有将二者做到有机融合,产生深度的化学反应,才能释放出党建助推业务的动力和能量。

一要明确融合理念。融合不是物理上的混合,不是机械地掺和,而是在有机结合基础上实现的融入和升华。各机关在谋划整体工作时要牢记融合的初衷, 突出在融合理念的指导下推进各方面工作布局。一方面合理安排注重党建工作的分量和分布,不允许出现轻视、忽视、漠视党建工作的情况,明确党建是政治任务和政治要求;另一方面秉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注重党建与业务的融合目标、力度和思路,在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过程中,绝不允许形式主义挂帅、官僚主义抬头,更不允许好高骛远、夸大其词等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尤其要坚决避免产生“低级红、高级黑”的现象。

二要确定融合中心。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是中央和国家机关的中心任务,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工作重心服务是地方各级机关的中心任务。

中心任务对其他各方面的任务具有辐射力和统领力,一经确立就要坚决贯彻执行,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其他各项工作。各机关的党建工作要紧密围绕各自的中心工作展开,在推动中心工作的过程中使二者产生交集、出现共振、形成合力。业务工作不能偏离中心工作,党建工作更不能偏离中心工作。

三要健全融合机制。在***总书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3]思路的指导下,各机关要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通过分析查摆、总结归纳、调查研究等方法找到符合本部门实际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掌握规律并形成机制。一方面要围绕党建与业务融合在领导、布局、推进、落实上整体谋划、同步部署,完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强调监督执纪,切实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在本部门本单位党委(党组)的全面领导下,突出机关党委(机关党总支)和纪委的作用,以监督促落实,形成党建中心任务和业务重点工作、党员监督管理和日常工作任务相互融合的良好格局。

四要布局融合路径。不论是中央和国家机关,还是地方党政机关,各单位虽然职能不同,但是要在明确全盘工作、阶段性任务和目标要求的前提下,为党建工作找准切入点,增强主动融入业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主责的同时,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机关业务工作也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思维,在完成本职业务的同时,提高政治站位,自觉体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与党建工作有机对接。此外,重视基层组织和党员在融合中的作用,推动业务工作时注重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 在攻坚克难时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抓好主要矛盾,牢牢把握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点要求

切实做好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要锚定融合航向。当前,机关党建要围绕中央部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懂、弄通、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主题教育、中国式现代化党中央关心、***总书记关注的重大问题和部署展开。在此基础上,抓住本单位、本部门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业务工作的核心要求,并通过认真分析研判,确定二者融合发展的方向,引领党组织为此持续发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贯彻落实。与此同时还要善于总结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通过评选“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的优秀案例,营造机关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更多机关学习先进经验,做好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找准融合联结点、增强融合针对性。如前所述,机关党建的核心任务是围绕中心工作,建设党员干部队伍;机关业务的核心任务是围绕部门宗旨,履行职能、服务群众。从实际来看,机关的各项工作也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展开的,不存在大的问题。但关键是如何找到这两个不同领域任务的连接点,使党建与业务从没有交集的“平行线”变成有交集的“交叉线”,找到二者的“公约数”,画出二者的“同心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落实党的宗旨,始终做

到为人民服务,为基层党员群众服务,扎实有效推进,避免空谈和形式主义。切实把党的各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突出党的领导的优势,既切实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又有效促进业务能力提升。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机关党建与业务“两手抓,两手都硬”,才能让党建与业务齐头并进。

抓住支部建设、筑牢融合发展根基。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抓住基层党支部建设这个支点,充分发挥基层基础作用,筑牢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根基。要以《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遵循,走进基层、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党支部遇到的麻烦,帮助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党支部解决实际的困难,落实“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的要求,给予基层足够的支持和充分的保障,为基层发声、为基层代言、为基层减负,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党支部建设。

(四)突出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关键步骤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论是中央和国家机关还是各级地方机关,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把准政治方向,认真对标对表, 及时校正偏差,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各地党组织要从政治的高度,把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部署要求细化为具体措施,贯彻到机关党建全过程和事业发展各方面,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总书记对本部门、本领域、本地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开展“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各机关在思考、谋划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时,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全面落实机关党建责任制。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对于各级机关来说都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因此要在落实上严格要求。机关党组织领导同志要始终把党建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带领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切实担负起重大职责使命,永葆政治机关鲜明本色。各级机关要始终绷紧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这根弦,首先要从体制机制入手,由主要领导负责,建立健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办理机制,形成贯彻落实工作闭环。其次要从监督环节入手、党委班子入手,由机关党委带动全体党员,巩固深化巡视整改成果,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制度,定期分析评估整改成果。最后,要从真抓实干入手,由机关党委一把手、班子成员、党建专职书记带动全体成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将党建与业务真正融合、切实融合,将党建工作与关心关爱基层党员、服务人

民群众有机结合,做到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关、党员和群众满意,杜绝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严禁大包大干、一哄而上。

严把制度抓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只有落实出来的制度才是有生命力的制度。要严格贯彻执行现有的各项制度,保证党中央制定的制度得到充分贯彻,发挥实际效应,产生实际效果,服务党员群众。各机关要严把时间节点,严格要求所属党组织,每季度必须召开一次支部大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小组会,各支部每年不少于四次党课学习。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纪律要求,确保各项制度得到真正执行,严禁出现推诿、扯皮、拖延、懈怠、松弛、涣散的情况。各项专题学习任务要提前确定时间、分好专题、做好计划,按计划、按步骤、有条不紊地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在学习中务必真真实实、踏踏实实,入心入脑,不能走过场、做样子,要深入工作、深入思想、深入灵魂。要保质保量继续贯彻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机关党委书记务必亲自构思、亲自写稿、亲自讲课,结合部门情况、结合工作经验、结合个人思考,为机关党员干部讲一次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党课。定期举行体现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活动,尤其是体现本地区、本部门、本机关特色的活动,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充分接触、亲切交流、密切合作,使全体成员通过活动形成参与感,建构认同感,进而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对工作和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进为人民服务的光荣感和神圣感。

结语

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是一项富有挑战的任务,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各机关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加强机关党建的重要讲话,高度重视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合理构建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牢牢把握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重点要求,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关键步骤,确保党建和业务同步部署、同向发力、同时推进,着力推动党建和业务从“两张皮”“两条线”的情况,逐步走向交互、形成连接、产生黏合,并进一步形成合力、融合发展,最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局面,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机关高质量的发展,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探索党建业务融合新路径

如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刘志俭

***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近年来,如皋市住建局党组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以“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为指向,形成了一条用得上手、落得下地、具有标志性的党建业务融合路径,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发挥“三个作用”全面汇聚党建强大合力。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业务检验党建成效。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双促双赢”,需要打破“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将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定位作用体现到实处。发挥党建品牌“树立旗帜”的作用。旗帜就是方向,树立旗帜才能更好督促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中亮身份、走在前、做示范。自2022年“如皋住建·匠心筑城” 党建品牌在全市正式发布以来,全市住建系统始终围绕“匠心守初心、匠心聚同心、匠心赢民心”理念,持续奏响“建品牌、树品牌、强品牌”三部曲,按照“一支部一特色”的思路科学定位、精心打磨,形成了包含“匠心筑城·赤诚为民”“匠心筑城·住有宜居”等在内的“1+12”品牌矩阵。为了让品牌更鲜活、工作更扎实,系统制定党建工作手册,以书记项目和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集中展现工作亮点、典型做法,党建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发挥党组织“凝聚力量”的作用。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支部共建作为推动住建事业发展的重要桥梁,依托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在南通“数量最多、品质最优”优势,率先做活“党建+创建”模式,成立全省首个特色田园乡村党建联盟,通过市县两级结对共建、各村之间横向融通,实现优势产业从“串点成线”向“连线成片”迭代跃升。坚持把党员联动作为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的重要法宝,结合事业单位改革,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部门间互动、联动为主线,组建“大政务”服务支部,破除沟通衔接不畅的壁垒,实现“审管验服”全流程提质增效。在重点项目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结合网格员、老党员等力量,促进多部门跨层级解决疑难问题,实现党建与业务良性互动。发挥文化建设“精神引领”的作用。推进文化与党建融合,注重“以文化人”, 把退役军人和年轻党员作为“排头兵”和“生力军”,放在安全维稳、污染防治攻坚、建管养一线等重点岗位,发扬“能吃苦、讲奉献”的军魂力量,发挥

“敢想、敢闯、敢挑战”的朝气力量,形成了“雷厉风行、开拓创新、顾全大局、追求卓越”的住建气质。注重“以文润心”,倾力打造“住建党建文化长廊”“水绘讲堂”“匠心园”等文化阵地,连续举办“祖国颂”“青春颂”“奋斗颂”三届住建文化艺术节,持续8年开展“清凉一杯水·关爱一座城”住建公益行动,为一线城市建设者累计赠送45万瓶“爱心水”,让匠心文化“软实力” 成为助推住建事业发展的“硬支撑”。

抓实“三个提升”全面激发年轻干部队伍活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福祉。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年轻干部的培养要放眼住建各领域,着力破除“储备不足”“能力不足” “动力不足”困局。抓实专业提升,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压担子、给位子、铺路子”。住建系统承担着经济发展、城市品位提升、乡村振兴等重要任务, 必须把提升年轻干部专业素养放在突出位置。目前,如皋住建系统共有35周岁以下人员76人,占全系统干部职工的25%。根据人员情况,建立“跟踪储备”机制,制定年轻干部三年培养计划,实行“老带新”结对帮助,通过专属“成长档案”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干部成长轨迹,逐人提出培养方向。结合发展规划“选优育强”,输送专技骨干赴住建部、省住建厅上挂锻炼,鼓励下沉一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打通人才流动“双向道”。抓实理论提升,把“会做、会写、会讲”作为干部培养的基础课。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加强理论学习能力培养、激发理论学习主动性尤其重要。为抓实理论提升,开设“水绘讲堂”,推出“科长讲业务”“走进水绘文化”等专题,采取“听讲座学+上讲台讲”的模式,督促年轻干部转“被动学”为“主动讲”。目前,如皋住建青年理论宣讲队已收录队员15名,2名青年被纳入市级“雉水名师培育工程”。理论提升促进干部发展,以事业单位改革为“第一考验关卡”,结合“摸家底、摸家情”等实践行动,为年轻干部走出知识盲区、经验误区提供平台, 一批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抓实典型提升,培育“有活力、有潜力、有竞争力”的优秀干部队伍。牢固树立“争比树”工作理念,为年轻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定准第一声“调子”。以“敬业、专业、精业”为标准,每年评选住建“十佳先锋”、青年岗位能手、党员先锋岗等荣誉,通过典型辐射,培养年轻干部“沉心静气、埋头研究”的工作习惯,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蔚然成风。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吹响年轻干部“集结号”,通过组建青年突击队,在矛盾调解、基层宣讲等活动中培养年轻干部

与百姓“聊家常”的本领,提升走出办公室调查研究的能力,让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轻松翻过“脱离群众、不接地气”的高墙,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答好“三个问题”全面实现党群协同更大效力。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 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政治生态要保持风清气正, 须时常叩心“三问”,通过思想政治体检,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自省自问初心从何而来。在党员教育工作上,一方面,通过听党课、参观党性教育基地等方式,督促党员干部拧紧思想“总开关”,上好“紧箍咒”;大力倡导廉洁家风,定期召开职工家属廉政提醒会,构筑“单位+家庭”的廉洁“双保险”模式。另一方面,实现党员教育效用最大化,针对房屋征收、审图、重点工程、财务管理等责任重大且权力集中的关键岗位,按照对“事”、按“岗”、分“人” 的思路开展专题教育,确保党员干部能够经受考验、抵制诱惑。主动问民为何坚守初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调查研究作为走好群众路线的必修课。以建设百姓宜居城市为目标,开展“‘党建+建管养’融合共建”“老旧小区回头看”等活动,把主题党日活动从室内搬到室外,做到“用脚步丈量城市,让初心贴近民心”。主动搭建市民议事平台,通过组建“匠心啄木鸟”市民寻访团,在重要区域布点“如皋城建大家谈”二维码,在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前组织媒体见面会、市民座谈会,彻底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考量,打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最后一公里”。互问互比如何坚守初心。精心打造“初心课堂”,督促支部书记带头讲、支部委员积极讲、党员骨干踊跃讲,通过“专而深”的课堂教学和“小而精”的现场宣讲等多种方式,让党员干部感悟思想伟力、坚定信仰信念,不断增进争先创优的共识。通过书记领办重点项目,深入开展住建系统质效提升五大专项行动,按照一个项目“一名支部书记、一个推进专班、一套进度计划”的要求,组织各支部“同台竞技”,通过赛成绩、比业务、找差距,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以好作风交出“好作品”,努力走好新的长征路。

围绕中心抓融合 服务发展做先锋 以党建工作高质量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孙戈

长期以来,安阳市人社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工作高质量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稳思想之舵,把讲政治顾大局贯穿各项工作始终

(一)坚持理论武装,筑牢政治忠诚

始终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通过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第一议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最新发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精神等。充分发挥好局领导的领学促学作用, 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活动,不断推动“五种学习方式”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开展读书分享交流活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二)创新学习载体,提升学习质效

将“课堂上学”“走出去看”“请进来教”紧密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参观学习、专题录像、专家讲座等活动。今年来,先后组织赴文字博物馆、红旗渠、林州柳林家风家训馆参观学习,到安阳工学院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校园”活动,举办《中美关系》专家讲座,集中观看红色电影《绝密党员名单》,持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狠抓意识形态,扛牢主体责任

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定期报告、通报、分析研判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及时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强化对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的监督管理,建好人社网络宣传阵地。全面规范党员干部的网络行为,建立网评员队伍,及时引导网上舆论。

二、完善组织建设,提升党建水平,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加强规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严格落实机关党建“四级五岗”责任清单,持续深化述职评议制度。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2023年,又有2个支部成功创建“五星级党支部”,全系统五

星级党支部数量达到10个。全面摸清流动党员底数,理顺其组织关系,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二)开展“三联一享”,贴近企业服务

深入开展“三联一享”结对共建活动,让局五星级党支部与非五星级党支部、服务对象之间广泛结成帮扶对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共同进步。局机关党支部利用下基层服务企业时机,全面了解实情,助力企业发展。市人才和就业服务中心邀请企业家代表开展“走进项目一线、共谋经济发展” 主题活动,大家边参观边交流,共商发展大计。市职业技能指导服务中心大力开展“迎七一·人社政策进社区”活动,将惠民政策送到基层一线。

(三)培育党建品牌,凝聚系统合力

聚力打造“人社先锋”党建品牌,鼓励同志们在工作中大胆开拓、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冲锋在前。局属各单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市人才和就业服务中心聚焦就业和人才工作,倾力打造“人才向党·跟党创业”党建品牌, 实现党对人才有呵护、人才向党有奔赴。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心系创业、普惠为民,创立“心系创业党旗扬”党建品牌。市仲裁院坚持公平公正,打造“阳光仲裁”党建品牌。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坚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立了“劳动卫士映党旗”党建品牌。

三、聚焦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发展,以一流党建引领保障人社事业发展

(一)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

坚持多措并举,确保城镇新增就业。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目标攻坚行动。充分挖掘系统内部信息源,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大幅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建立长效质量考核机制,对无效虚假数据“零容忍”,做到关口前移、层层筛选,确保数据质量。截至7月20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684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80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518人, 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2.39%、91.07%、98.22%。

精心组织实施,促进农民工就业。积极开展“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保障企业的用工需求。充分发挥零工市场及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常态化开展岗位推介等服务。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以创业促进就业。截至7月底,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36万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81万人,扶持返乡下乡创业13225人, 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2964人、创业辅导10758人。

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百千万亿惠民工程”。积极构建“创业带头人+合作社+创业担保贷款”模式,通过打造创业信用村,选树创业带头人,加强对农村地区自主创业人员的资金扶持, 鼓励在乡村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创业信用村120个,选树创业带头人1166名,向13788名乡村创业者发放贷款22亿元。大幅降低贷款申请门槛, 有效提升政策的可获得性。截至7月底,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5亿元,扶持6985人创业,带动2.26万人就业。

(二)织密兜牢社保民生底线

实施全民参保,按时足额发放。以推动“小、微、新”企业参保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加大扩面力度,促进各类群体应保尽保。截至7月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中企业养老在职参保人员)、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125.16万人(其中企业在职参保人数79.45万人)、50.28万人、53.14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5%(其中企业在职参保人员98.7%)、99.2%、101.3%。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群众待遇。落实好纾困助企政策,为企业减征社保费8200万元。连续第19次为全市25.8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全市共补发2.02亿元。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连续18次提高伤残津贴等工伤待遇,调整后月人均达到4074元,惠及职工1400人;失业保险待遇提高到1600元/人/月;丧葬补贴标准提高到1476元/人。

加强风险防控,确保基金安全。完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打造“四防协同”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失业保险基金专项整治和工伤保险基金专项审计,持续在清存遏增、建章立制、常抓长效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水平,坚决守护好参保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网络。在全市首家推出“周六延时服务”, 实现节假日也能办业务。聚焦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将咨询台科长带班制与信访包案制紧密结合,成功办理100余件困难业务。“全省通办”加码“跨省可办”,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通过“掌上办”“网上办”“就近办”, 大幅提升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上半年,全市受理网上业务27.64万笔,较去年同期增长29.28%。全力打造“十五分钟社保服务圈”,全市社银便民服务网点已建成87家,可办理服务事项达400项。

(三)精准施策激发人才活力

推动洹泉涌流,强化人才集聚。研究制订《打赢“人才创新引领攻坚战”专项行动方案》,建立起“专班+专项”的工作格局。大力开展“10+N” 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组织招聘活动115场,参会企业12053家次,达成就业意向36378人次。将“三包三联”工作机制和四级“人社服务专员”包联重点企业工作机制有机结合,走访企业382人次,帮助企业招工10821个,解决问题100个。截至目前,全市企业引进大专及以上人才3.5万人,累计入库急需紧缺人才、其他特殊人才、青年储备人才8235人。

推动人人持证,培养技能人才。紧盯“全省第一方阵”总目标,制订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解,压实目标责任。积极构建“政校联动”机制,坚持“日通报”、联席会议等制度,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截至8月28日,全市新增各类培训241639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61428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2079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1%、161.4%、155.2%。在第二届省职业技能大赛中, 安阳市获得一银一铜的历史最好成绩。30名来自该市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获评第二届“安阳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搭建一流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印发《吸引博士后等青年人才来安留安工作方案》,大力实施博士后招引培育“双提”行动。今年来,安阳6家单位被省人社厅评为“优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市人社局荣获“河南省优秀博士后工作单位”称号。至此,该市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达到25家, 累计引进博士后111人。

深化职称改革,科学评定人才。充分发挥职称的“指挥棒”作用, 以品德、能力、业绩为评价导向,更加注重业绩成果和实际贡献。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丰富职称评价方式。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简化职称申报手续,减少申报材料。建立完善诚信档案库和失信“黑名单”制度,提高评审公信力。2022年,通过企业家高级职称申报评审直通车制度,该市3名企业家获评正高级职称,9人获评副高级职称。

(四)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全力推进根治欠薪工作。深入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办结欠薪案件20起,为253名劳动者追讨被拖欠工资401.98万元;协调处理欠薪案件224起,为1666名劳动者追讨被拖欠工资1182.5172万元。调整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支付责任。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抓好农

民工实名制管理等7项制度。

认真做好调解仲裁工作。强化劳动人事争议源头治理,落实好仲裁员联系企业制度和仲裁建议书制度。深化“百场政策宣讲”,开展第三批金牌调解组织培育选树工作。创新“调解仲裁+就业服务”工作,以“稳劳动关系” 促进“稳就业、保民生”。积极开展仲裁业务规范化评价。上半年,全市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244件,基层调解组织、仲裁机构案外调解584件,涉及劳动者1244人,涉案金额3707.14万元。

(五)全员干部走流程进一线

为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企业群众、基层一线,从咨询、受理等方面入手,通过“亲自办”“跟随办”“监督办”等方式,全面查找政策落实和经办管理服务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推动人社政策和服务更好更快惠及企业群众。截至7月底,全系统共开展走流程333人次,解决问题43个,百姓诉求33个,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突出党建引领,提升管理效能,以主题教育实际成效打造过硬机关

(一)抓好主题教育,凝心聚力铸魂

深刻认识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 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统一购买了《***著作选读》等理论书籍,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要求同志们将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紧密结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人社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具体实践。

(二)推动“五星”创建,引领基层治理

积极参与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城市)治理工作,成为“宜业兴业星”牵头单位,认真做好市人社局承担的“文明幸福星”“宜业兴业星”创建任务,及时上报工作进展及负面清单预警情况。积极参加全市督导工作,每月随市督导组下基层检查,撰写调研报告、肯定工作成绩、反馈存在问题、查找分析原因、督促整改提高。

(三)打造清廉机关,涵养清风正气

积极推进“清廉人社机关”建设。召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双清单、双交办”会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推进。开展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和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问题专项整治。落实领导干部月备案、谈心谈话等制度,持之以

恒纠治“四风”。

(四)真情帮扶慰问,防汛展现担当

陪同市领导赴滑县调研走访,抓好村“五星”支部创建和软弱涣散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等活动,走访慰问东风西社区、滑县帮扶村困难群众,集中购买姜庄村3.2吨滞销蔬菜。汛情期间,及时传达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在全系统紧急动员部署。局防汛抢险突击队24小时待命,随时出动,为全市打赢防汛抗洪阻击战贡献了人社力量

玉树州直属机关工委围绕“三个聚焦”助推抓党建带群建“双融合”

(2023 年 9 月 8 日)

本报讯今年来,玉树州直属机关工委始终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 的基本思路,以加强群团组织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以带促建、以促带干、以干促效,进一步整合群团部门资源和力量,激发党建活力,不断提升群团组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助推抓党建带群建“双融合”。

一、聚焦以带促建,压实工作责任,党群工作做到建好建强

抓准党建引领根本导向,今年来,将工、青、妇群团组织负责人纳入州直属机关工委委员,担任州直机关“1+1+N”党建工作机制各党建片区组长,形成“工委统领、委员引领、支部牵头”上下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将群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每年至少听取1次群团组织党建工作述职,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妇联、红会等部门职能效应,积极探索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红会的有效途径。同时,将推进州直机关群团组织工作纳入2023年州直属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和州直机关党建工作年度考核,明确群团组织的任务目标。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群团组织为重点,依托党组织架构, 以建设“基层工会”“团支部”“妇女之家”等为抓手,建立健全工会组织122 个、妇女组织52个、团组织24个,坚持“带组织”实现党群组织同规划,推动党建带群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二、聚焦以促带于,丰富工作载体,党群工作做到有为有位

结合工、青、妇、红等群团组织各自中心工作,通过“党建+系列活动”, 推动主题党日、支部学习等党组织活动与群团组织各类特色活动联办。州直属机关工委联合团州委组织开展青年党员“江源青绿红心向党”红色研学营活动, 组织青年党员深入州级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修养活动。同时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州直机关青年党员理论武装工作的通知》,成立青年党员理论学习小组, 每2个月开展一次学习,每年开展1次研讨。州直属机关工委联合州妇联组织开展的“廉洁文化进万家,清风润德树新风”家庭助廉活动,组织州直机关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家属开展廉政教育,并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筑起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州直属机关工委联合州红十字会开展“我们‘一块走’捐步做公益” 活动,进一步助力我省“博爱卫生站”援建工作,推动州直机关党员干部关注支持红十字会人道公益事业。州总工会女职委和州妇联联合举办“振兴路上巾

帼有为”2023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女职工“我的故事”分享会。州总工会女职委还举办了“学贯二十大工会在行动”第二届百名女职工微心愿集体认领活动,帮助全州100名优秀女职工和困难女职工实现了她们的“微心愿”。

三、聚焦以干促效,整合部门资源,党群工作做到走深走实

整合机关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妇女之家”“青年之家”等阵地, 实现党群阵地共享,成为服务党员和职工、青年、妇女和群众的综合平台。建立玉树州总工会党支部建立“场景+N”的书屋模式,通过AR和有声图书等新媒体技术的植入改善了职工读书新环境,“党建+场景”“定制+伴随”智慧书屋成为州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汲取红色精神养分,阅尽时代不朽篇章的窗口和阵地。统筹机关工委、总工会、共青团、妇联资源,利用“玉树女性”“江云青绿”“玉树工人先锋”等线上平台,开设专栏,定期推送党史故事,成为青年党员、妇女党员的“网络学习阵地”。不断厚植群团组织优势,夯实群团组织根基,激发党建带群建生机活力。

初级中学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合肥市永和学校  郑德铸

***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要落实质量建党要求,需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必要性

(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中华民族创新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关键性意义。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建设作为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并将党建融入学校教育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方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是完成培育时代新人历史使命的基本要求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党的理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业务工作的教育内涵倍受重视,促使教师在工作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三)是切实提高办学品质基本目标的应然追求党建全面引领教育的发展, 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工作推动业务工作的发展,以支部工作内涵、工作质量、特色化建设的“三提升”,实现学校的党建与业务共同发展。

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实践研究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指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教育实践中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在党建过程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一)在教育管理中进一步加强学校支部的堡垒作用

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三重一大”等事项均须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后施行。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健全和完善党政联席会制度规范党政联席会议议程,在党政联席议会上对“三重一大”等事项进行讨论后再落实到学校层面执行。

党政联席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的领导,协调党政关系,及时交流和沟通思想,保障集体领导,促进工作决策的民主化,及时研究、调度、安排、处理重大问题,协调统一行动,提高决策水平。

党小组

党小组是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组织保障。学校以年级部为骨干单位,教育教学业务的开展基本上立足于年级部。年级部设党小组,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充实组织生活,在业务工作中不断发现、培养积极分子。

党工团联动机制

前些年,面对疫情严峻形势,学校党支部联合工会发出“动员令”,迅速成立党员先锋队,维持校园秩序,关爱居家隔离学生,齐心守护师生平安。党员教师第一时间亮明身份,主动承担最重的责任,执行最紧急的任务。比如党员教师郑德铸主动“下沉”到合肥绕城高速集贤路收费站出口处,把好城市入口关。

(二)在党建引领中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的专业自信

把党建理论融入学校的教学、教研等工作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从而树立专业自信。

引领教研结硕果

通过党建引领,加强教学教研,成就“四有”好老师。为切实解决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现实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校作业设计大赛。在安徽省首届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比赛中,学校语文组参赛作品被评为“安徽省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比赛样例”,英语组、历史组、音乐组参赛作品代表合肥市参加安徽省单元作业设计比赛,荣获安徽省一等奖。

党员赛课展风采

为进一步落实“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的工作要求,积极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 学校开展了党员教师赛课活动和“党员争先”教学竞赛活动。

党史教育入人心

学校通过教师党史宣讲、升旗仪式上党史宣讲、主题班会、主题实践、党史知识竞赛、爱国主义读书征文、读书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党史教育,获得很多荣誉。在合肥市党史知识竞赛中,学生获得三等奖,学校

获评最佳组织单位。多名教师在合肥党史故事系列活动中荣获合肥市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在业务锤炼中进一步提升教职员工的育人境界

加强思想建设,弘扬敬业奉献精神,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注重渗透和融合党的教育理论。

规范队伍建设机制

制订德育主任竞聘方案,规范举行德育主任聘活动,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学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发现人才,用好人才,促进学校卓越成长、可持续发展。

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推进“党建+师德师风”建设,多次开展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系列警示会、推进会,组织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设立师德师风督查岗,公开监督电话,进行学年初师德宣誓,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全体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班主任队伍建设

学校推进“党建+班主任”建设,促进党建与初中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 开展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建立家校共育常态化机制,完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工作制度,开展班主任专业及学生心理健康专题培训等,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

(四)在融合发展中进一步提升莘莘学子的核心素养

把党建工作与学生德育工作深度整合,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承红色基因。

红歌咏流传

红歌嘹亮,精神永恒。学校每年举办一届“红歌咏流传”竞赛活动,一方面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示艺术才华和精神风貌,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学生在红歌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凝聚磅礴的奋进力量。

中秋诗会

“月明蜀山花开湖畔”中秋诗会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以班集体齐诵经典的方式弘扬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使学生在诵读中获得了中华文明的熏陶和浸润,达到了文学与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和谐统一,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

素质、爱党爱国情怀。         3.“学党史、颂党恩、育新人”

学校实行“主题+”模式,将学科渗透、党史宣讲和研学实践相结合。

首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以教研室为核心,以教研组为主体,积极探索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科融合工作。将历史、道德与法治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课程,鼓励学科老师积极将党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中去。利用早读课、放心班、班会课等,开展早读读党史、午间听党史、党史主题班会等活动。

其次,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通过国旗下讲党史、党史晨读、党史思政课、党史故事演讲、党史国情竞赛、校长讲党史等形式,充分利用学校教育阵地实现党史宣讲全覆盖,入脑入心,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下知党爱党的种子。

最后,突破党史教育“唯书本”的局限,发掘合肥近代历史资源,将社会党史资源作为学校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补充。组织学生走进大蜀山烈士陵园、长丰刘云峰烈士纪念碑、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渡江战役纪念馆、小井庄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史研学,直观体验、感知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

4.“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

为激励全区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激发其历史责任感,2021年12月,永和学校承办了高新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写好红色诗词、讲好红色故事、读好红色经典、画出强国梦想、锻造强国体魄、感受强国力量六大行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体验中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五)在作风建设中进一步提高学校内部的治理效率

“三改”转作风,“两提”促发展

一是改进教风,开展“筑师梦、树师德、铸师魂”“党员大家访”等主题活动,引导教师以更加扎实的专业素养、更加笃实的敬业精神为党育人。二是改进学风,引导学生坚持“治学”与“修身”并重,以严肃刻苦的态度学知识、长本领,以勤强身,以德修身。三是改进校风,以党风促进校风,五育并举, 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貌,使校园内充满昂扬的斗志、踏实的作风和兼济天下的情怀。

“三改”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学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办学品质,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双学双优”,精品办学

一是“学习党的二十大,做优秀党员”。开展“二十大报告我来讲”等主题活动,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红色精神浸润心田。

二是“学习先进教育观,做优秀教师”。一抓师德建设,打造尚德仁爱之师。二抓读书培训,打造向上向学之师。三抓课题研修,打造精研善教之师。四抓骨干培养,打造创新创优之师。

三、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经验总结

(一)牢固树立党组织领导的核心意识

坚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建引领,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关键所在,必须始终把党组织领导放在首要位置。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会、党员教师谈心、老带新结对服务、党员亮身份等活动,进行党员教师思想教育。树立聚力模范典型,评选先锋党员小组、优秀党员,不断激发党员教师的先锋力量。

(二)优化融合形式,充实融合内涵

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还是容易形成“两张皮”, 问题根源在于融合的内涵不够充实。为此需做到“三要”,即主题实践活动的顶层设计要立意高、实施方案要内容实、具体落实要不走样。

(三)建立融合工作能动机制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度的高低,与年级部的工作意识、能力密切相关, 也与学校各部门的配合度密不可分。为此,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统领协调各项工作,部门与年级部要相互促进,而不能各自为政。

(四)妥善解决党员和非党员两个群体割裂问题非党员教师在学校中占有一半的比例,在业务工作中融合党建内容对于其来说,是一个难点。党员与非党员两个群体的割裂容易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两段论”,即第一阶段讲工作、第二阶段讲党建。

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展示党员风采,促进党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为非党员教师树立教育标杆;另一方面,要从思想深处把非党员教师的教育意识统一到党建要求上来,使其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应该由党建来统领。

(五)德育主题活动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初中生处于“三观”形成

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心理上发展的不成熟决定了他们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价值观不够明确、模范作用不够突出等问题。因而,德育主题活动既要立足于以党建为引领的校内活动,更要知行并重,以红色研学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六)建立牢固的党工团联动机制

工建是党建的根基,党建是工建的保障,党建工作与工会工作天然地联系在一起。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理顺党群、干群关系,党工共建,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团(包括少先队)是党的后备力量,团建工作的发展,必然会为党建工作提供源源不断、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党建带团建(队建)”,要在思想上带、组织上带、工作上带、载体上带,引领团员、团聚团员、服务团员。

高校党建工作引领“三全育人”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以绵阳城市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为例

绵阳城市学院  柳薇

“三全育人”已经成了一种指导思想,指导着新形势下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育人工作实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理论依据。各学者们对“三全育人”落实路径研究颇多,但通过大量搜查相关资料发现,对于“三全育人”整合研究的制度机制比较少,对党建引领的“三全育人”路径体制机制更少,因此,本文主要方向是探索党建引领下“三全育人”在实践操作的体制机制研究。

***总书记在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但在工作中,党建工作和“三全育人”这一思想政治工作同统筹、同推进、同落实很难找到协调并进的结合点,导致不能有效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党建和“育人”工作的脱钩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钻研探索有效路径,促进党建工作和育人深度融合的路径,切实发挥好党对高校教育的坚强领导作用,将党建引领“三全育人”落到实处。

一、党建工作与“三全育人”工作深度融合的意义

高校基层是以一线教师和辅导员为主,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高校的核心,不论什么工作,核心主体是人,人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建的工作核心,思政工作做得好,有利于鼓舞斗志,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有利于集合人心,将整个团队的劲往一处使。党建对业务工作的推动力就是领导方向、引领示范、激励保障等。党建和各项工作的关系是紧密不分的,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效果。因此, 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

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等都是在学校内以班级形式完成,而一线老师经常和学生打交道,是能直接触摸到学生的。因此,“三全育人”的思政工作阵地应该在一线,一线教师、辅导员是主要参与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直接影响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教师正确的思想认知是工作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党的先进理论思想,促成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深度挖掘“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内涵,做到以技能学习和以德为先有机结合的全

方位育人。

二、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和“三全育人”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

(一)考核机制不统一,轻党建,重业务

一线教师和辅导员承担着比较重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任务,因此,党建工作未能有机整合,思政工作和党建引领作用未能有机结合。在“三全育人”方面, 高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行政管理、科研论文、招生就业、人才培养、任课评价等方面都有详细明确考核标准,这些业务水平能力和工作完成情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年终、晋升途径等。再加之部分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直接相关联较少,考核考评标准不同,考核时间存在差异,甚至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考核和党建考核时间相差几个月。因此,许多党员教师以科研论文、上课备课、行政管理为重,在繁忙的工作之下,投入党建工作精力不足,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党的教育方针融入思政范畴有限,不能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

(二)思想认知不到位,重工作,轻内涵

党建工作的重心是“思想”,业务工作的核心是“办事”,人的思想工作难做,不容易出成绩,见效甚微,办事相对容易,成绩明显,见效快。因此许多高校产生了避重就轻,避难就易的工作情绪,弱化了党建工作,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完成业务工作上,追求业务政绩。因而,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常常以私下学、自己学作为学习的主要开展形式,学习的内容多以上级文件为主,没有和实质的工作相关联,学习形式枯燥无聊,很多人更愿意投身到业务中去,慢慢地成为党建工作的局外人。致使理论素养不高,为学生服务的本领不牢靠,立德树人的精气神不强。

(三)党建缺乏专业化,重形式,轻效果

由于目前很多高校党建工作都是由教师兼任,教师又负担着沉重的教学管理任务,因此在面临新时代、新任务,党建工作沉浸度不够,缺乏创新性和特色性。尤其是民办高校,考虑到办学成本和办学收益,党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比比较简单,很多党务工作者身兼多职,在业务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党建工作存在着说一下动一下、推一下走一下、“干与不干都一样、干得好干得差都一样”的现象。长此以往,党务工作者自身水平等很难得到提高,政治素养不够, 理论水平不够扎实,对党建工作缺乏积极性,出现定位偏差,导致支部战斗力并不强,党建工作只有痕迹没有效果,消极应付等。

三、产业学院党建融合“三全育人”路径分析

(一)加强组织思想内涵建设,提升学院运转和组织效率

学院建立健全了“党建+行政”工作运行机制,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集中决策学院事务。高度重视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培训放在全体教职工大会的首个环节。将师德师风建设和纪律作风整顿结合起来,严肃上班秩序,提升教师素养和学院形象。本学期共计发放相关线上学习材料5次,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2次,充分发挥群体作用,带领全体教职工参与师德师风学习, 不断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素质。积极推进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等教育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方面,召开党组织集中学习会议,开展早日站在党旗下主题讨论、学习七一讲话精神及民主生活会、禁毒知识竞答与绘画作品展活动、“崇高民族魂,红色爱国心”一二·九主题党日活动,覆盖学生3000余人次。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协助查寝工作50次。

(二)组织“课程思政”专题学习会,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积极组织教师专题讲座,开展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工作。学院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与“兄弟学院”联合组织召开“产业学院-马通学院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2次,帮助教师解决课堂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的难题,从而提高学院“课程思政”项目的申报质量。邀请教务处经验丰富的老师,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专题研讨会”,提升教师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能力。

截至现在,已组织教师参加了"2021年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与应用在线研讨会”1次、“全国2021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1次、“首届云端教学发展大会”1次。

(三)强化科研建设,促进成果转化

学院以思政为契机,倒逼教师改革,加大教师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力度,引导教师既要重视教学工作,又要重视科研和教研工作。举办教育教学研讨会,促进教师加强研究工作。重点打造机械相关专业,兼顾计算机、电商、互联网金融、电信相关专业,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双师型”建设, 进一步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成果有省部级项目2项,编写教材1本。

截至目前,学院教师团队发表优质论文7篇,其中核心1篇,普刊6篇;指导学生论文8篇,竞赛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教师获奖13项;获得四川省民办高校2021年“优秀实训中心(基地)”1项;学

生发表论文12篇,成功申报专利1个,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9人,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36人;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研项目41人,数量和质量上较上一学期均有明显提升。

(四)组建双师教师团队,深入开展项目式教学

学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以专业模块为维度拓展广度,深度践行PBL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加强课程建设,聚焦项目精品课程打造,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改革新途径,推进校企合作教学的深入开展。引进企业工程师开展专业课堂教学,搭建优质稳定的兼职教师师资库,在项目化教学中开展“校内老师上理论+企业导师带实践”的双师教学。加强校内教师团队的培训提升,借鉴国内外优秀改革举措,以专业群为单位积极研讨新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以项目为载体,尝试开展“混合式”教学。

(五)创新学生校内实践,实现零距离“上岗”

持续推进“岗位驱动”教辅实践,提升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经过提交岗位说明书、发布招聘信息、组织考核、试岗培训、转正入职以及考核结业等人事管理流程,通过教学中心真实的岗位训练,以“师带徒”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可迁移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模拟真实的企业用人制度和流程,每个部门都变成了“用人单位”,设置岗位并提出用人需求;“人资”部门完成岗位的发布和人员的招聘,经过各用人部门面试通过后“入职”;学院老师成为各岗位的导师,肩负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责任;学生教辅可以缓解教师的常规工作压力,让教师更好地进行项目开展、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目前,第一批教辅团队工作的学生已全部结业,教辅团队第二轮招新工作已全面完成,整体运行状况良好。

(六)学生自主管理体系与学生主体地位

产业学院组建由支部书记牵头,教师党支部委员负责制,以辅导员、科任教师为抓手、学生为骨干、融合企业化的SOP和KPI管理模式的学生助理团队。辅助学院各部门完成日常管理和运行,岗位的发布、应聘、面试、实习、月度考核,均为真实的就业场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其自主管理体系有利于学生自身管理模式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三自管理” 的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的主体,也是主动创造的主体。

(七)打好主动仗,管好责任田,打造家校学生满意的实习、就业平台

为落实全过程育人,让学生走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学院深化校企校地合

作建立实习实践就业基地、开拓新的就业实习途径,建立更加稳固的高质量就业市场,并主动邀请高质量用人单位进校招聘。

现代产业学院上学期,新增优质校企合作单位68家,累计搭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3个、产学研合作基地2个。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建立1对1帮扶机制, 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2021届毕业班集中实训率70.23%,整体就业率99.78%, 应届毕业生最高薪资达16000元,平均薪资为6735元,高质量就业明星占比20%, 就业明星官方宣传21人,实习与就业率位居学校六个专业学院第一位;2022届预毕业班集中实训率31.67%。

(八)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现代产业学院充分发挥校企联动功能,在校企共建学院管理上,建立班级、学工、学院、学校四级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系统,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早发现、早预防和有效干预工作。以辅导员为单位建立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将心理咨询、谈话记录、家长来访等记录在案,针对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个案辅导。启动辅导员、专业教师、学院、家长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家校配合、教学与学工融合、领导班子帮扶等方式渗透到重点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建立“辅导员+班级信息员”24小时跟踪反馈机制,实施对应的心理帮扶措施,确保了学生的安全稳定。

(九)以学生满意度为风向标,完善学生信息反馈平台

学院加大督查和考核机制,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满意度调查,促进“一流学生体验”的打造。

实施领导干部一对一面谈制度,对重点关注的36名学生进行不定期的沟通交流,围绕个人学业、生活、辅导员管理、教师授课等内容进行沟通,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做好学业规划引导的同时构建学生评价体系。开展辅导员工作问卷调查,在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共收到有效问卷1370份,整体满意度达96.8%以上;在家长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共收到有效问卷1284份,整体满意度达98.2%以上。

建立阳光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接收学生的心声。在中心楼八楼设立公示栏和意见箱,公开学院相关负责人联系方式,各项会议时间,公示各类评优、评奖等相关文件,让学生能知道如何正确、高效地反馈问题。

四、党建工作与“三全育人”工作深度融合路径探索

(一)树立“党建+”“三全育人”融合发展理念

要破除党建工作和育人工作联系不紧密的现象,集合有效资源,将二者有机整合,协同推进,打通党建及育人工作融合“最后一公里”。要深刻认识党建工作的领导、引领作用是高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党建+”理念就是要理清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充分运用党的引领作用,整合、集中资源,把党的领导落实落细到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等育人各方面体现党的全面领导,把育人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构建“思政+生活管理”“党建+专业建设”“党建+人才培养”“党建+就业指导”“党建+社会服务”等多种体系,培育出高水平、高觉悟的教师队伍, 将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师风建设等贯穿到教学育人工作中去,切实发挥高校业务和党建工作思政双重作用,形成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氛围。

(二)建立完善治理机制,落实“党建+”工作格局

1.完善体制,破除机制壁垒,强化党的核心领导和主体责任。建立一站式服务点,成立工作小组,以支部书记牵头,成立学科专业、后勤服务、安全保障、生活服务、科研学术、就业实习、学生自主管理等融合性的一站式服务点领导小组。各负责领域干部担任支部委员,各教师党员担任成员,完善制度。让党支部在思政教育、教育教学、科研论文、人才培养、就业指导、职称评定等工作中担任“主角”,推动建立党建工作结果考评和教育教学、思政工作同发展,同考核,一体化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的深度融合。

2,搭建平台,优化党建工作和业务融合支撑载体。基层支部设立学生中心服务站,设置排班表,加大宣传力度,公布值班点、值班时间、值班人员联系方式,线上线下统筹结合,让学生服务清晰明了。让学生知晓在相对应的工作时间,哪一类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3,完善“党建+业绩考核”,切实发挥党员作用。完善职素教研室教师课程思政、辅导员思政工作结合党建工作考评的制度办法,将党建考核目标细分到业务工作中进行业绩考核,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教师在学院发展、教育教学上发挥积极作用。强化党员教师“守土有责、守土担责”的使命感, 按照“守好一分土,种好一分田”的要求,签订党员目标责任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协商修改目标,用党建的思想引领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努力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既完成教学科研重点目标

同时也在过程中做好全过程育人。同时,发挥党员教师的投票决策权,让教师党员在学院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业绩考核、重要决定等会议上出谋划策,集思广益,达到各项工作全员参与。

4.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在人员配比上,学科专业、后勤服务、安全保障、生活服务、科研学术、企业管理、家校联系、学生自主管理上,支部委员牵头,选择“境界高、业务精、能奉献”的党员教师配合执行,做好一站式服务,优化业务问题解决渠道。定期召开组织研讨会,民主生活会,探讨问题症结,健全工作方法,舒筋活脉。邀请非党员教师、企业党员、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参与专题座谈会,探讨学生培养方式方法,对学校的培养方式进行出谋划策,由党内民主带动党外民主。

5,强化结果反馈,闭合反馈渠道。设立书记/院长“有约”接待日,开门做党建,增强学院领导干部参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深度。畅通师生教学、科研、管理、党建、精神文明等各方面的问题反馈渠道,广泛倾听意见和建议,为师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立示范、树先锋,以“荣”促融

设立“一部一岗一组”,根据实际情况,在学生发展中心、职素教研室、创新创业等教师部门,按照成立一个部门一个党员示范岗,一个部门一个党小组,划分责任区,推进党员争优创先,攻难克艰。着手推进“两无”(党员无违纪,党小组无违规)、优化“双零”(党员工作0失误、党小组0投诉)、强化“两带”(师带徒、党员带动非党员)。

抓融合,促业绩,推动党建考核和业务指标荣誉机制相统一。在年度也工作考评评选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的同时,创新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教学能手”“党员业务标兵”“星级党小组”等动态评比活动。将理想信念、个人综合素养、教学科研等重点工作情况纳入党建考评条件,建立党建工作考核和业务工作考核的长效机制。使党建成为业务工作的中心和灵魂,推动党建和业务双向考核,形成以党建为基础,业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科学地推动党建和业务相协同,为融合提质增效。

(四)优化“党建+学习”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方法

优化三会一课学习方法,找到结合点,促成党建学习会与业务学习相统一, 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主线,打造金会、优会,深化“金课”。在学习会议上, 积极推动党员老教师“传帮带”,辅导员队伍“师带徒”,身边党员讲身边事

等形式各异的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环节获得实质上提升。

(五)深度挖掘“党建+社会服务”,助力社区服务

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服务于社会,大学里各类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较为丰富,应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社会实践,为当地社区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人文发展作出贡献。本地大学服务本地区,是大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融入社会的进一步体现,拉近了学校和社会的距离,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也为大学自身的发展赢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高校基层党支部在服务地区时,按照一个支部对接一个社区,鼓励党员同志走向社区,走进人民,走入群众。积极联合当地社区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是基层党组织转向服务型支部重要举措,师生党员服务社区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党性修养,也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基层党组织进社区,开展思政教育。高校基层党支部可以组织党员(教师、学生)深入社区,通过设置展板、悬挂海报、分发宣传材料、举办公益讲座等形式开展文明宣传活动,倡导和谐互助的社区新风尚,助力文明城市建设。还可以联合社区党支部,挑选理论功底扎实、作风端正的党员师生,联合开办社区道德讲堂,解读普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色文化等,促进社区的人文发展。

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居民好学氛围。高校党支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收集毕业生和学生不用的书籍,整合图书馆电子图书,在社区党支部联合成立党群图书阅览室。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建立移动端图书馆平台,面向社区用户开展数字阅读服务,如抖音、微信公众号向居民用户推送法律、生活、文学、求职、健康、电子技术等电子文献资源,引导群众参与读书,设立相关奖项, 从而激发群众的读书热情,使高校肩负起成为打造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主阵地的使命。

关注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幸福度。社区艺术文化是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升社区居民文化水平、提高居民道德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高校党支部可以协调整合资源,配备专业人士进社团、进社区。安排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红色教育影视作品宣传,开展宣传教育、关心帮扶, 教育引导教师、学生支部党员在疫情防控中参与社区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党员到社区挂职锻炼,带领支部党员组建志愿服务小组,针对社区的义务

支教、防汛防灾、生活健康指导、书法艺术、跳舞健身等多方面组建专业团队对居民进行指导和培训。

五、总结

落实“三全育人”,实质上是把党的教育工作贯穿到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从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生活学习中解决青少年思想“总开关”问题,为大学生系好每一颗“扣子”。但是“三全育人”在贯彻和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也一直备受重视,导致实践的过程中可能脱节、存在知行不合一等问题,在政策贯彻落实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三全育人”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也还有深入挖掘的空间和价值。

产业学院通过已经尝试、实验不同部门之间相互融合促进育人工作提升的实际案例,进行原因分析,进而完善已有的制度、方法,探索出“三全育人” 工作具体实施方案,为学校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探索

伊犁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  任刚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使命和责任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构成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高校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目标开展的生命线,为党的建设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建设总要求,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2],以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为抓手,切实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新时代创新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对提升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时效性,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发展。

(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将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学校党建工作主责部门在宣传、制定指导性文件和理论学习方案时,党员领导干部和专任教师要熟读、悟透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及相关文件精神,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利用集中政治学习、课堂教学、“开学第一课”、党内组织生活、主题社会实践等形式, 教育和引导学生,将所学所悟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德因人而立,人因德而树”,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首先在选优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上下足功夫,精心培养一支能做思想政治工作,并能做出实际成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把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与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既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努力做“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 和“人师”,使学生真正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思想上认同、政治上拥护、行动上紧跟。通过党政齐抓共管,不断创新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有利于党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机制的构建。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其任务目标、育人方式有着相通之处,一方面,党建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引领、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又为高质量党建工作奠定了基础。二者的任务和目标都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思想理念、运行机制、队伍建设、工作载体等方构建高校党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机制,能够有效破解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无法同频共振的难题[4]。这就要求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研究生处、各二级学院等单位分工合作,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工作中排除思想认识不统一、部门协调联动差等不利因素,以党建工作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为生命线,依托课堂、党建工作室、标杆党支部、品牌社团、通识教育基地等平台和网络教育资源,不断改革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模式,落实“三全育人”目标,逐步实现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有机联动和融合。

(三)有利于调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动性。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工作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无论在基层党支部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还是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逐渐增强,表现为强烈的个人发展意愿和主体意识。在现实情况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处在支配者位置,“以自我为中心”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使用填鸭式、指令式的教育方式方法,取得的工作成效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既是党中央对高校提出的建设要求,也是高校大学生群体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党建、宣传、学工等主责部门在思考和谋划工作时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发挥好基层党务工作者、学工干部队伍、专任教师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当代大学生主动践行的主体意识, 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了解和掌握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思想认识水平、业务能力、兴趣特点、主观意愿等实际情况,教育者仅做服务式的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二、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据中央组织部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而学生党员就有290.1万名[5]。高校规模的扩大使得高等教

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就业方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逐渐转向新媒体平台。这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

的同时,又带来了挑战。

(一)大学生规模的增加使得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极大挑战。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地扩大,使得生源质量出现了滑坡,无论学生群体或个人,在思想和意识上都凸显出较强的个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整体质量较以往有所下降:读书功利化现象逐渐抬头,不少学生集体观念淡薄,存在浓厚的以自我中心的观念,道德认知与行为不匹配、践行能力弱、心理承受力差等问题较为严重。种种问题使得高校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需干预的问题更为具体和复杂,工作的难度日趋加大。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关。锁定并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既包括探索高校党组织结构,创新党员的培养与发展方式,加强学生党员的再教育,也包括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核心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想、行为的正确引导,促使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此背景下,亟需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融合并创新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践行和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新兴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端推广的信息具有不可控性和不确定性。当前高校大学生是伴随着微信、微博、各类直播平台和微视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获取信息量大,但质量参差不齐。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潜伏在公共媒体平台,向高校学生灌输不健康的思想;甚至有境内外势力通过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渗透, 诱骗、蛊惑学生从事犯罪活动。另一方面,由于不良信息源头追查难度大,传播途径广泛,使得智慧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工作方式不断便捷和优化, 育人手段不断丰富的同时,又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承担起网络监管和预警处置的重任。

(三)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形成合力。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过于强调岗位职责,忽视了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基层党支部的建设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党员组织和形式上的管理,工作重点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普通大学生群体关注较少,覆盖面过于狭窄,其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辅导员、组织员、专任教师等岗位职责划分过于清晰,

导致在具体的教学、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只满足于机械化完成岗位任务,协同意识不强,不能对教育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管理、教书和育人相对脱节,重“管理”轻“教育”,重“形式”轻“内容”,无法形成合力;另外,在具体实践中,主责职能部门和党建、学工干部队伍对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源、共生、共变的关系认识不到位,理解力和执行力不够,实际工作效果往往与上级党委的要求有差,达不到协同育人的工作目标。

三、创新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要以新思路、新方法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二者创新融合。高校应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改变并优化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互联网+党建与思政”数据标签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分析,从而实现个性化指导。同时,应联动线上线下教育,聚焦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卓有成效的互动效果。

(一)重视实践,坚持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终服务于实践,缺乏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纸上谈兵。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应在党委领导下坚持校长负责制,依法治校、民主办学[6]。通过明晰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使其成为营造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催化剂,从而引导大学生通过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立远大志向,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同时结合党务、政务和教学科研。一方面,重申学校基层部门年度考核方案,调整考核项目的权重,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比重,将其制度化、目标化;另一方面,改革学校德育工作责任机制,设立教育工作者责任激励体系,鼓励教育工作者扎根教学科研工作,灵活运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果,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主题教育实践成效,不断创新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过这一实践性联动工作,使理论教育和实际工作实现从割裂到统筹的策略转型,二者融合模式实现从原生到创生的价值蜕变,工作方式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转变,从而用实际成效检验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效果。

(二)差异分析,构建“互联网+党建与思政”数据标签。差异分析是指根据大数据对学生个体特征进行的预警和分析。在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互联网+党建与思政”数据标签,对学生群体进行差异分析,有助于推动精准培养和个性化教育工作,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在学生群体中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人们称为“机械思维”, 该思维认为万事万物运转发展的结果是确定的、有规律的。但在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时代,“机械思维”已不能够解决信息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7]。以高校多源化的数据来看,信息化工作的积累使学生数据得以沉淀,这就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提供了基础。例如学生出入图书馆的次数及图书借阅情况、学生的课堂考勤、活动参与都能客观全面的从数据中反映出来。高校可以根据数据归类,建立信息标签,预测学生的行为偏好。在学生群体中,部分特殊学生会因家庭原因、经济情况或心理问题等刻意隐藏自身标签,如果不通过大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则很难从主观上觉察到学生的细微变化。而通过差异性分析, 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准确发现学生的行为异常、情绪波动等情况,从而对其开展精准指导和帮扶[8]。受互联网浪潮的冲击,大学生普遍崇尚个性化发展, 也越来越擅长隐藏自己的心思和情绪,规训式群体教育效果趋于局限。因此, 关注群体教育中的个性化发展是当前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和新的突破点。

(三)互联互通,创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主辅相融模式。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的内容与形式的形成,需要考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和活动方式,充分体现“大的建设观”。大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对未知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是大数据时代网络空间最活跃的用户。因此, 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应摆脱传统的线下说教式的教育模式,融合大学生愿意接纳的线上模式,构建以学生群体为核心的线上线下互动机制,增强教育的辐射力、参与力和感染力。基于此,打造线上线下主辅相融的模式势在必行。互联是指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概念,依托“学习强国”App及高校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网等官方学习平台,通过重组平台内容组织架构,实现信息生态融合,构建线上线下组织和活动一体化模式。互通是指借助融媒体的传播聚力优势,实现信息的多角度、全天候、多领域、多方位的传播体系。一方面,以移动终端官方学习平台为载体,构建自上至下的党建组织结构,依托强大的群际效应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形成裂变式传播,扩大信息传播的受众面, 提升信息扩散的精度、强度和速体开展线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确保线上线下形成合力。定期开展党内互联网学习推介会,向学生传播信息内容甄别的方法和技巧。聚焦高校党建的根本问题,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9],应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自优势,不忘初心,牢记党组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四、结语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中,及时抓住大数据发展的机遇,重新构建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塑造新生态和新环境,将理论教育和实际工作相结合,以学生群体教育中的个性化发展作为新思路,把线上线下主辅教育融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新途径,提升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以高质量的党建推动高校为党和国家输出高质量的人才。

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 深度融合工作机制研究

王晓素

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遵循,是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保证,是落实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途径。2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要“坚持高校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完成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组织保证”[1]。推进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既是发展理念,也是工作实践问题,要积极探索深度融合工作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促进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根本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键是深度融合,目标是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探索工作机制,须准确把握深度融合的关键特征。一是政治性。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重要的政治功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本质的特征、最显著的优势,要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的发展目标、办学定位以及改革发展始终围绕并服务于党和国家确定的奋斗目标。二是系统性。我国高校的内部管理大多实施科层制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校级层面,党建工作、事业发展分属党委职能部门、行政部门负责;院系级层面,实施两套班子管理模式,即党组织班子、行政班子;科层制层面,管理具有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优点,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业务领域割裂、资源整合不足的弊端。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要运用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健全完善党组织设置、党的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等,通过统筹、交叉、协同、共治, 实现党建和事业一体推进,避免“两张皮”。三是互促性。党建、事业发展有各自的发展逻辑、发展目标和评价体系,要通过深度融合,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向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即“一融双高”。

一、完善政治引领机制,推进党建和事业发展目标融合

第一,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党建和事业发展目标统一。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钉钉子精神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持之以恒用***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必须自觉把加强党的建设放到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的高度去认识”[2],把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上。二是要深刻理解“国之大者”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党建和事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使高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战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第二,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在促发展中加强党的领导。一是学校党委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地位,在办学方向、改革发展、重大事项上强化党的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同时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二是院系党组织要履行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健全院(系)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落实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涉及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重大事项以及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院系党组织要把好政治方向。三是基层党组织要完善政治把关机制, 落实系(室)务会制度,党支部书记参与学科、专业发展重要事项的决策,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职务晋升、各类评审中把好师德关、政治关。

二、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推进党建和事业发展任务融合

第一,找准发展定位,促进三级党组织发展“一盘棋”。一是学校党委要发挥政治领导作用,坚持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顶层设计,确定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锚定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谋发展。二是院系党组织要紧扣学校党建和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对标对表上级和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机制,在学校的发展中找准发展定位,谋划学院发展目标。三是基层党支部要把执行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的决策部署作为重要任务,打通“神  经末梢”,不能出现“断头路”,形成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第二,探索融合路径,聚焦中心工作加强示范引领。***总书记指出: “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3]党建和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往往存在从学校党委到院系党组织再到基层党支部逐级递减的现实问题。越到基

层,党建和事业发展的融合度越弱,“两张皮”的现象越明显。要聚焦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做好深度融合的示范引领,以“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为平台,研究制定三级党组织融合指南,探索深度融合的工作措施,重点建设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三全育人”“大思政”、党管人才、有组织科研、党建引领社会服务等融合载体,把基层党组织深度融合的政治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

三、完善体系优化机制,促进党建和事业“双向赋能”

第一,健全党的领导工作机制。当前,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党建工作容易简单为党务工作,导致党的建设在事业发展中缺位、不到位。一是健全完善重要工作领导机制,在关系改革发展、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工作中建立党组织统筹领导机制,党组织引领,统筹各方力量,集中力量谋大事、办大事、成大事,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健全完善党政资源整合机制,用“事业”凝聚党建和行政管理力量,把他们的思想、行动统一于学校事业发展中。三是研究部署党政协调机制,做到重大事项、重要任务,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实施、一体考核。

第二,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以推进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导向,根据高校特点和办学规律,在既有党组织设置的基础上,创新设置方式。探索在“双一流”建设重点任务、重大科研攻关团队、人才培养试验区、学生公寓等组织中创新设立临时党组织或功能型党组织,确保事业发展需要在哪里,哪里就有党组织。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健全高校组织工作体系。

四、完善队伍选育机制,围绕党建和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

第一,推进队伍结构融合。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以政治标准为统领,健全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建设符合事业发展需要,政治过硬、对党忠诚,业务精通、本领高强, 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正职,落实新提任院系党政负责人党务工作履历要求,推行院系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增强班子整体功能,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深入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建设,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成长发展机制、支持保障机制。

第二,着力提升干部政治能力。要着力提升队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自觉把握“国之大者”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善于把上级决策部署转化为办学目标、发展规划、具体举措。“要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 更加重视干部的素质能力,大力培养选拔有真才实学、能力过硬的干部”[4]。“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5],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系统谋划把干部放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最需要的地方锻炼的工作规划,在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提升政治能力,把干部建设的成效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成效。

五、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树立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鲜明导向

第一,深入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机制。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健全完善包括定期报告制度、监督检查、巡视巡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追责制度在内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评价机制。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理念,推动《党委(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党委(党组)班子其他成员抓分管领域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落地,提升领导干部落实党建与业务“一岗双责”的政治意识,发挥好既有工作机制对党组织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第二,健全党政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在坚持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述职内容体系,既聚焦基层党建主题看党建任务落实情况,考党建主责主业; 又要看引领事业发展情况、政治功能发挥情况、组织凝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推动基层党组织切实把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理念落到实处。完善行政领导班子成员考核评价制度。把落实分管领域党建工作责任、联系党建联系点、联系基层党支部的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高校二级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探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季志刚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强化和完善高校党建任务,是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高校二级党组织是办学治校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思想引领、落实保证监督、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引导一线人员攻坚克难、落实中央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的使命责任,肩负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和团结凝聚师生的关键作用。强化高校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对围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做好人才培育工作、提高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高校二级党组织仍存在党建与业务工作相互分离的现实问题。因此,推进高校二级单位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需要积极发掘高校二级党组织党建与业务结合的新想法,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齐头并进的良好模式〔1〕。

一、高校二级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是高校党建工作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高校育人,党建为魂。党建工作于高校就是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这几个重要方面。做好高校党建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需要以“创新机制、筑牢阵地、师生共进,成果驱动”为工作思路,切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重心下移。二级党组织是发挥好联系、组织、团结广大师生员工,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是高校党建的中流砥柱,责任重大, 其党建工作科学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党建工作和科学发展成效。二级党组织必须主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新要求,完善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积极推动二级党组织主体的责任落实,坚持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提升办学治校能力的思考谋划,把准方向、丰富内容、拓展载体,为推进学校和二级单位事业发展保持生机与活力提供可靠保证〔2〕。

(二)是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的迫切要求

党建工作的难点之一是如何深入人心,这是其他各种业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不少党员干部依然存在认为党建工作是软指标、业务工作是硬任务思想,错误认为党建工作未与实际相结合,且见效慢,忽略了抓好党建就是抓

好队伍思想管理的关键问题。二级党组织不团结不互助是忽视党建的消极影响之一,使业务工作脱离党建,党建工作浮于表面,成为“花架子”,也阻碍了高校的长期发展,也使高校优秀精神文化传承失去内生动力。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是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的关键所在,要将党建与业务进行“两手抓”“两手硬”。

(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是检验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标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高校二级党组织要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明确第一要务,把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贯彻到学院的各项业务及业务的各个环节,让党建工作助力学院教育业务发展,成为教育工作的原动力

〔3〕。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管理是学院的业务主要内容,也是二级党组织能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通过党建把准育人方向、优化育人成效,使业务发展与党建工作目标一致,齐头并进,才能推动形成党风正、校风清、学风好的校园生态,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四)是培养优秀教师人才队伍的保障

高质量党建是引领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风向标,二级党组织通过积极探索加强教师党建的有效途径,将党建工作融入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中,构建新时代高校教师党建新模式。新时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对高校,有利于统筹高校人才资源;对党员教师,则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师综合能力和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重要思想引领保证〔4〕。以党建促进教师人才队伍壮大,以党风带动师德师风,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业务与思想齐抓,师德与师能并重,教与学共进,吸纳更多的优秀教师人才加入高校党组织,营造高校党组织惜才爱才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高校二级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充分

学院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注重党建工作的融入,片面地只将教学业务放在第一位,主观认为业务工作量大,教学工作繁重,无法同时开展好教学与党建工作,只追求业务与教学工作的质量,不主动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一些教师党员没有主动融入学院发展的中心工作中,实质性工作没有达到数量和质量要求,工作成效不显著。

(二)融合路径不畅通

高校二级单位主要工作任务是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党建工作的融入是二级单位各项业务工作及业务各个环节高效有序开展的有力助推剂,提高党建工作发展质量是二级党组织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但是目前高校二级单位依旧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日常工作中,党建工作没有被完全重视,党建工作的完成被认为是软指标。加之对于二级单位来说,业务工作的推动需要更强的专业性,更容易做出成效,时间周期更短,导致党建与业务融合质量相对较差, 缺乏一个适合两者的有效切入点。

(三)党务干部工作经验不足

高校二级党组织的党务干部多为兼职党务工作者,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相对较难充分地与学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为学院的业务与党建融合提出建设性思路,导致无论是理论方法或者是实践运行均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党务干部对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进行单方面宣传,却未曾思考如何将理论融入实践、将党建融入业务工作,导致了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产生相互脱节的现象,工作质量难以提升。

(四)考核体系不健全

在开展党建任务完成情况考核过程中,主要的方法是依据台账记录,以定性考核为主,没有对考核进行量化。在党建工作考核中没有涉及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程度,导致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质量原地踏步,亟须建立一套符合二级党组织现状的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才能确保党建与业务两方面的考核质量均得到提升。

三、高校二级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客观方面原因。一是在学校层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是相对独立的,二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也相对独立,两者间没有深度融合;二是对党建工作没有量化考核,对教师个人不涉及切身利益,而业务工作都是和经济利益相挂钩,业务工作的各项评比与是否党员没有直接联系;三是基层党组织活力不足,党务工作队伍多为兼职,工作投入和效果不理想,党建经费不充足,开展党建创新型活动受到制约。

其次是主观方面原因。一是部分二级党组织对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有效性不够重视,顶层设计不完善;二是理论学习仍需加强,要在提升理论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上使长劲;三是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经验不足,缺乏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

融合的可执行性经验,使得党建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等关联性不大。

四、高校二级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政治建设,做好“思想的融合”

高校二级党组织应首先抓好政治建设,以党建为统领,提纲挈领,以业务促党建,纲举目张,切实推进党建深入融合业务,保障业务真实融合党建。在思想上,坚持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障;在实践中,以党组织会议为核心,党政联席会议为支撑,其他形式为补充,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保障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制度上,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支部党员大会等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决策部署、政策措施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高校党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教导全过程,融入会议、课堂、实践全方面。在新时代中,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自觉做好“两个维护”,在日常工作中融会统一。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讲好政治”“讲好政策”“讲好制度”贯彻到常态化教育中,把党的引领融入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中,提高师生的政治判断力和科研领悟力,提升大学生未来的建设意志力和实践执行力。在新科技前,充分利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牢记“三个务必”,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有效路径、丰富载体、实践质量,将党建工作中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与业务工作中的资源利用、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高校二级党组织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二)强化组织建设,把握“力量的融合”

高校二级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中流砥柱,强化二级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力量是破解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实践中, 二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建组织力融合,力戒党建“上热中温下冷” 的问题,去除“两张皮”“两脱钩”现象,防止学用脱节和“两个样”发生, 解决好“融合依靠什么”的问题〔6〕。二级党组织利用体制机制、组织力量, 建设“头雁”队伍、完善党支部作用、强化党政融合、推动业务开展、协同团队工作,进一步探索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的融合路径。在高校党组织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二级党组织作用,凝聚多方力量,积极开展“党建+学科”“党建+项目”“党建+团队”等组织方式,利用“双师型”教师, “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两双”促进高校的“一融双高”建设。二级党组织可通过制定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激励学院全体教师转变作风,团结一致、奋

勇争先,鼓励全体教师争创党员先锋、支部先锋、教学先锋、科研先锋、竞赛先锋、管理先锋、育人先锋等,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向上氛围,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在学院各项重点任务推进过程中,确保充分发挥二级党组织的中流砥柱作用。

(三)持续理论学习,深化“观念的融合”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高校二级党组织务必在深入、扎实上下功夫,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见实效。通过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持续理论学习贯穿于主题教育始终,通过高质量的理论学习,学出实干精神,学出清醒坚定,转化为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把全面学习和重点学习结合起来,要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结合工作实际和职责任务,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努力提高学习实效。同时,发挥二级党组织领导干部领学带学促学作用,党支部要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学习,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丰富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使得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均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突出工作中心,解决“成效的融合”

党建工作不应是抽象的、虚无缥缈的,高校二级党组织的党建只有与现实工作和服务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激发其内在动力和生命力。为了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和实效融合,需要超越党建自身的视角,通过发展成果来评估党建工作的效果。应该超越“是否完成”和“完成程度”,转向“质量如何”和“效果如何”,从突出中心工作的角度评估二级院系党建工作的效果:重点关注党建工作在推动核心工作中是否起到聚合力的作用,二级党组织的党员骨干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需要关注高层次领军人才、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的党建与业务融合应用的情况和成效;要考察党建工作在谋划推进和保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重大改革、重要事项和重点安排方面是否具有坚定有力的作用,并以是否取得突出业绩作为重要指标。

(五)精化考核评价,做好“监督的融合”

在考核与评价方面,高校二级党组织需要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指标的相互融合。对二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考核应突出其在引领和带动作用方面的实

际成效,包括管控党内事务、管理意识形态、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的表现。业务工作中的难题也应成为党建工作的重点,从而使党建工作具有明确的指标要求。党员干部的考核应侧重于他们在规划和推动业务工作方面的表现,而业务工作的考核应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立足于实际工作情况,并评估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除了评价结果外,过程性评价也应得到加强,以便及时纠正错误和补充不足。为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高校应定期检查院级党组织的工作开展情况,并评估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引领作用。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的各党支部工作会议等形式,明确各党支部工作的方向,确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正确导向,为二者的良好结合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以确保业务工作正确发展方向。

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思考与探索

江苏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王晓丽

一、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研究现状、意义和价值

高校党建要围绕教学科研工作开展,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以来的经验,党的建设要遵循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以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引领,同样高校党建要与教学和科研业务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如果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不能融合发展,就会出现实践中党支部的活动组织难、工作开展难、作用发挥难、凝聚力效果不足等问题。[1]党建与业务相脱离现象是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高校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工作结合在不断加强,但是当前基层党建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例如: 党的基层组织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没有联系学科建设;主题活动未能联系教学科研实际,以体现和突出业务发展;组织活动未切实落到人才培养上;党建未能真正纠正不正之风,引领正确的学术风气;等等。要使基层党建焕发生机与活力,必须创新驱动发展,从根本上挖掘内生动力,推动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融合。

从当前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形势来看,高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的相互融合和互相促进。抓好基层和夯实基础是高校党建的重要任务。[2]作为党在高校的重要基层组织,高校应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从基层抓起,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业务深度融合,在完善党的执政理论要求的同时,建设和谐校园,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再上新台阶。

二、高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策略与思路

本文从以下七个方面对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进行了探索,给出了研究策略与发展路径,如图1所示。

(一)立德树人,探索理论学习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相结合

2019年3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 要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高校基层党支部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一方面可以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培育工作,依托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实验项目、学科竞赛、教学内容、课题研究等内

容形式,有计划有阶段性地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思政团队进行精心培育,以提升教学效果。基层教学组织每年开展一定次数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和课程思政示范课观摩活动。另一方面,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展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相关培训,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任务、目标及路径等内容进行解读。邀请课程思政模范典型、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获奖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活动,搭建同行交流学习平台。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及各类教育培训之中,切实提高思政教学实效。理论学习与提高思政教学实效相结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三全育人”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统筹发展,探索党建与学科建设目标相结合

发掘学科建设中的痛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在党建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找准举措予以攻克,实现学科高质量发展。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师德师风建设要求,需要我们认真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师德师风持续向好发展。认真按照课程思政规范化建设要求,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发挥教师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切实提高育人效果。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课堂,积极建设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和各级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

基于党建思政工作要求,从学科建设实际出发,推动党建思政对学科建设的引领工作,要准确把握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立德树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关乎高等教育成败的问题,把握好党建工作在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党建思政工作和学科建设之间的联系,为党建引领方式的创新提供动力。从引领的途径来看,两项工作中均涉及组织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为实现党建引领路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有助于形成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新格局。[4]要把党建和业务两项工作互相交融,积极搭建相关的组织架构,使支部建设围绕学科发展有序进行,凝聚师资队伍,推进“双带头人”工程,多措并举、联动发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高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凝心聚力,探索党建与教学科研团队相结合

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非党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凝心聚力,加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加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贯通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

完善三全育人格局。积极推进我校海洋意识培育。精心打造内容积极向上、格调高尚雅致、形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做好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海洋平台和活动体系建设,培养学生“学海—知海—爱海”的海洋意识。找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的切入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敢于直面困难任务。分级分类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扎实推进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和教师党员先锋工程,增强党员的大局和服务意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结合教学和科研任务,不断推进“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真抓实干,做好“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高校基层党建与专业协同发展长效工作机制。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纳入党组织管理,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举措。在基层党建思想保障的基础上,优化团队结构,增强团队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把基层党组织和教师团队建设整合好,以党的建设带动团队建设,提升团队竞争力,以教学科研团队的凝心聚力体现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6]加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打造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加强团队产学研合作。

(四)三全育人,探索党建与学生培养相结合

通过党建带动学生科技创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做好学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的联合纽带作用,践行“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理念,构建“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格局,促进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有机融合,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党建带动学生科技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在创业就业中的综合竞争实力。发挥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联动作用,加强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指导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如教师党员指导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参与社团或科技协会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和申报专利等,或者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带动学生的进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三全育人,通过探索党建与学生培养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五)学术诚信,探索党建与学术风气相结合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教师和研究生群体作为主力军,建立端正的学术氛围

尤为重要。在研究生方面,研究生党员在研究生群体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 为防止出现学术风气危机,就要做好研究生党建工作,协调好学术风气建设。在教师方面,积极发挥教师党员和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非党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促进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与端正的学术风气互动双赢。以研究生党建促进学术风气建设,首先要突出学术中导师和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生党组织和学院互动交流的良好机制;其次,做好教工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的联系纽带;最后,协调好学术监督部门与高校研究生院党组织的工作衔接。在科学监督、部门与党支部互动的作用下,推动研究生党员良好学风和学术风气建设的新局面。

(六)产教融合,探索主题活动与校企合作相结合

要把党建工作融入广大师生党员的内心。找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关键时刻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不畏艰难攻克难点和痛点。针对高校应用型科技人才的培养要求,校企共建党建创新实践活动基地,成立校企联合党支部,开展具体而明确的主题活动,搭建党员成长创新平台,发扬党支部的先锋堡垒作用及科研实力,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党建文化交流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开共赢新局面。通过理清工作思路,积极构建长效发展机制,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和党建思想交流等举措,实现校企共赢和共促发展。

(七)考核评价,探索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健全高校基层党建考评机制,关键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在党支部开展教学科研业务的同时,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建设,丰富党支部组织生活, 认真组织“三会一课”,结合党政工作要点,将业务考核与党建内容融合起来, 建立二者融合的考核评价机制,并制定相应的考评标准与强化措施,加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促发展的作为和成效论质量,以发展的成果来检验和评价党建工作。积极完成科研任务,力争科研成果比往年有突破,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克服党建与业务相脱离的难题,首先要把好政治关,注重教育培训,严格组织生活会,强化党内日常监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能力提升为关键,优秀党员应做好表率作用,用行动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学术团队积极向好推进,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提高。实践过程中善于通过党建工作平台,主动对接相关企业、部门,挖掘社会痛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

产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高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给出了高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切入点。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相结合,实现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三全育人”质量。党建与教学科研相结合,找准融合点,切实把党建工作融入广大师生党员的内心,与教学科研有机融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检验党建工作成效。通过发展作为、工作业绩和实际成效来评价和检验党建工作质量,以扎实的作风推进高校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推进高校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王德华、连菁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推进事业单位党建工作”。高校基层党建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一环,对加快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贯彻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高校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牢固树立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一盘棋”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行动推进党建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内部治理、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切实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上交出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的合格答卷。

一、高校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的时代意蕴

(一)推进高校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是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党的全面领导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教学、学术科研、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方面面,牢牢把握各项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行动聚焦到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来,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必须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引导师生真正把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起来,切实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二)推进高校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坚持高校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完成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组织保证”。

这是中央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作出明确规定。高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目标一致,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1]。面对教

育评价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找准党建与事业发展的结合点,丰富党建活动内涵,创新党建工作形式,把党建活动有机融入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形成“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推进高校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是提升立德树人质量的现实需

教育部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充分

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高校党建和业务工作虽然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对象、工作力量等方面不尽相同,但二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都服从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认真把握新时代党建与事业发展的结合点,积极探索“党建+思政育人”“党建+教育教学”“党建+科研创新”“党建+社会实践”等协同育人模式, 实现“十大育人”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校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面临的困境

(一)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的理念不够牢固

长期以来,高校院系党组织一直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党建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研攻关、管理服务等具体工作不够,发展不够平衡,往往陷入“就党建抓党建”的封闭怪圈[2]。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担当作为意识有所欠缺,担心开展党建活动会影响教师们的教学科研精力,因而开展党建活动不够积极主动,疲于被动应付。党建活动开展仅仅满足于上党课、研讨交流等传统形式,结合学科特点和师生需求开展的特色活动不多,党建工作形式、内容、方法贴合师生党员思想不够紧密,没有很好地调动和发挥师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工作成效。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缺乏深层次长效化的交流共建机制,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做得不够,影响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效。

(二)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的队伍不够有力

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从目前高校情况来看,虽然近几年二级院系党组织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组织员,有意

识地加强了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培训,党务工作队伍的素质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有些单位的党务工作干部身兼数职,受教学科研等压力影响,他们对党务工作投入精力不够;有些党务工作干部懂党建不懂业务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没有思路;有的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不够有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其党建和科研“双重优势” 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亟须把既熟悉业务又热爱党务工作的优秀教师充实到党务工作队伍中,努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精通党务、熟悉业务的工作力量。

(三)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

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但总体来看,目前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缺乏相对成熟配套的体制机制,对二者融合的基本路径、工作举措、考核评价机制等缺少系统研究。

三、推进高校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策略分析

推进高校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必须正确处理党建与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在加强组织领导、人才队伍培养、教育阵地建设、工作方法创新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融合机制。

(一)坚持政治统领,增强融合发展的思想自觉

***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推动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将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领导和事业发展之中,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2]。

把准政治方向。高校院系党组织在学校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发挥着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改革发展全过程,确保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道路阔步前行。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院系工作全过程,严把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各项工作的“政治关”,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引领和保障业务工作顺利推进。

强化思想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院系党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采取集中学与个人学、培训与研讨、辅导与拓展相结合的方式,抓紧抓实师生经常性学习教育,引导师生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行动自觉。以提升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为牵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全过程评价体系,推动师德师风教育落小落细,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党员教师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教书育人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建立本科生导师制,聘任青年教师担任学业辅导员,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思政课、学术研讨等多种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提升政治功能。强化院系党组织政治把关机制,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深入推进院系党组织议事决策能力提升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党委会议制度,明确“三重一大” 事项决策机制,细化明确议事决策范围、议事原则和程序、议定事项的执行与监督,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运行机制,保证党组织对业务工作的政治引领落实到位。加强院系党组织政治能力建设,用好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抓手,引导班子成员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从全局上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强基固本,打牢融合发展的组织基础

将基层组织和组织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选优建强院系党组织书记、党支部书记和委员、组织员等骨干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切实把基层组织打造成为推动融合发展的坚强堡垒。

优化组织设置。按照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活动、有利于促进业务工作的原则,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依托教学科研团队、课题项目组、重大科研平台设立党支部和党小组,成立师生联合党支部,把党支部建在教学科研服务第一线,为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深入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 工作,按照“七个有力”的要求,建立完善教师和学生党支部标准化指标体系, 不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把党支部建设成为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建立健全师生党支部联动机制,通过设立师生联合党支部、师生党支部联合开展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学生思

想引领、成长成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师生互动常态化、教学相长长效化。

建强工作队伍。坚持把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4],注重选拔既懂党建又懂业务、既政治强又业务精的党员干部担任院系党组织书记、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组织员、支部委员,实现组织员专职化,保证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本职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为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思想传播者和发展践行者。将“双带头人”培育作为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选准配齐“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持续落实“双带头人” 培育工作举措,支持其参与院系党组织议事决策,加入院系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让其党建和科研“双重优势”得以充分彰显和发挥,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培育后备力量。注重加强对优秀中青年教师和优秀青年学生的政治吸纳,严把党员入口关,不断提升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基层党务工作后备力量培养和储备,坚持把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组织员等党务工作者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优先选拔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党务工作队伍,鼓励和支持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学历深造,加大党务工作者的交流任用力度。加强对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的理论培训,给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创造机会学习了解业务知识,熟悉业务工作。建立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交流机制,选拔部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党员教师担任兼职党务干部,实现专兼职队伍合理匹配,共同研究做好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

(三)创新方法载体,激发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动党建和事业融合发展,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创新工作思路,精心设计特色鲜明的活动方式,充分激发师生党员抓学习、强业务、促发展的内生动力。

通过创新思路主动融合。贯彻“党建+”理念,围绕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痛点和堵点创新思路举措,结合专业特色,探索建立“党建+思政育人” “党建+教育教学”“党建+科研创新”“党建+社会服务”“党建+人才培养” 等工作模式,不断延伸党建“触角”,使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应融尽融。广泛开展“一党委多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活动,鼓励和支持基层党支部紧紧围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 认真总结党建工作经验做法,通过“师生党支部交流共建”“师生党员讲党课” 等载体,探索形成学科特色鲜明的党建与业务融合品牌,让党支部工作活力得以持续迸发、充分释放。

通过创新载体推动融合。把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助推融合的有效载体, 紧贴新的实践,赋予新的内容,采取新的形式,让主题党日活动进课堂、进宿舍、进项目、进网络,增强主题党日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出彩”行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自觉亮身份、当先锋,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创新优势,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创先争优。把社会服务作为助推融合的重要平台,组织带领师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积极服务回馈社会,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共建活动,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作出贡献,延伸科研创新链条,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水平。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导向,打造以优秀党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团队,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协同攻关,积极培育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推动院系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通过信息技术助力融合。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要求和青年学生新特点, 借助“两微一端”、云上党课、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运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资源,搭建“互联网+党建和思政工作” 新平台,创新教育载体,盘活优质资源,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党建+思政” 学习网络,不断拓展党建和思政工作阵地。以互联网为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加强党员教育考勤管理,打造集党员教育管理与业务工作交流于一体的融合服务平台,拓展党建工作阵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实现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互促。

(四)健全激励机制,压实融合发展的责任链条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和事业发展要想实现深度融合,必须健全融合发展制度机制[5],压紧压实目标管理责任,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切实把融合发展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拧紧融合发展“责任链”。将党建与事业发展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站在服务教育强国的高度去思考,放到促进教书育人的大局去设计, 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考核[6],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领导就延伸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努力为院系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将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融入院系年度工作计划,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党建和业务在人员、内容、时间等方面互融互促、同心同向。严格落实院系党组织班子成员“一岗双责”

要求,明确班子成员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层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抓业务必抓党建、将党建融入业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联动式评价,对党建和业务进行整体性考核,全面考察党建在促进事业发展中的功能发挥和业务工作中党建优势彰显[7]。健全院系领导班子和处级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作为院系班子和处级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将院系党组织书记履行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行直接责任、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党建考核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 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充分调动和激发思融合、抓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情况作为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和基层党支部书记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优评先、表彰奖励、提拔任用等事项挂钩,合理运用考核结果,真正把推动融合发展的责任落到实处。

探索助推融合新机制。坚持把加强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纳入中层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党员教育培训等,将其作为基层党建研究课题的重要内容,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鼓励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上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坚持把重大任务作为检验融合成效的“经验交流”“磨刀石”,在完成重大科研攻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设立党员突击队,把高校基层院系专业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大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的宣传力度,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做法等方式,不断提升融合发展的示范效应。加强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的过程性督导,将重大事项专题检查、重点业务工作督查等工作结合起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把推动融合发展的任务落到实处。

新时代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难点及对策

大连外国语大学  张晓臣

2021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是高校党组织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高校党的建设应坚持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1]。

2021年8月,中央领导同志在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着力健全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压实高校党建工作政治责任,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2]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关键在于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然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站在新的战略全局高度,聚焦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难点,将党建工作深入融合到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工作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优势。

一、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关键

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党建与高校教育事业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锚定关键节点,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党的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中国的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其根本性质决定了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3]。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要通过党建对高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引领来实现[4]。高校承担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落实党对高校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等政治任务, 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5]。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确保正确办学方向,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 使高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党的思想建设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是将党的思想建设融入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创新开展系统化理论学习,增强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丰富党建与思政教育形式,促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紧密衔接,形

成教育协同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切实提高育人实效。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3],不断增强师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党的组织建设与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的功能定位,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围绕办学治校中心工作,实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员率先垂范发挥战斗力,提高基层凝聚力,增强全校向心力。积极推动“一融双高”从基层抓起,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高校改革发展建设任务落到实处,用教育事业的使命担当凝聚人心,用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鼓舞士气,用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激发活力, 促进高校各项工作提质增速。

(四)党的作风建设与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是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党组织要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 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6]。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要树立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以优良党风带动优良政风、教风、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全面推进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五)党的纪律建设与廉洁勤政干部队伍

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力量所在。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通过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全面加强对党员的严格约束;通过反腐败斗争,净化党的肌体,纯洁党的队伍,维护党内政治生态。高校党组织要坚持思想教育, 强化党员思想认识和纪律意识,在工作实践中严格按照纪律、规矩行事,健全教育、制度、执行、监督、评价等良性运行机制,以严明的纪律打造廉洁勤政的干部队伍,推动管党治校、依法治教走深走实。

(六)党的制度建设与完善高校治理体系

高校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工作始终。运用制度法规的执行力、约束力,调解党内矛盾,解决党内问题,规范党员行为。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狠抓制度落实。通过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改革创新正确方向。要织密制度的笼子,形成长效机制,以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委全面领导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支撑保障作用,通过党的领导提高高校治理体系的科学性及现代化水平, 为高校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难点

当前,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融合的水平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思考和探索实践。

(一)多元主体重视程度和认识深度不到位

我国高校事业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管理,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是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职责和义务。然而,有些同志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看成是单独的内容, 认为党建是党委、党组织书记、党员的工作,与教学、科研、行政关系不大; 一些教师重业务、轻党建,认为党建活动容易影响自己的科研、教学等业务工作,不愿意深入思考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必要性;还有一些人找不到二者融合的节点和突破口,认为深度融合没有太大的必要。上述主观认识上的不到位, 造成了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的不顺畅。

(二)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存在脱节现象

当前,高校党建和业务工作在有效融合、深度融合、全面融合上存在一些协同问题和成效问题。有的高校党建工作单纯强调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并没有深入思考如何与业务工作结合;一些高校党组织忙于开展各种活动,对党建工作的功能定位、深刻内涵、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浮于学, 少于思,止于悟,停于践”,联系实际不紧密,举措不实。要健全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机制,找准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党建对高校中心工作的引领和服务保障作用[7]。

(三)队伍整体建设难以满足深度融合要求

一些高校党建队伍力量较为薄弱,或人员配备不足,或队伍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偏弱。有的高校党务工作者对中央文件精神学习领悟容易流于表面,学

习不系统,思考不深入,领悟不透彻,难以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忽视了党建和高校实际工作的结合,忙于部门行政工作,对于党建工作的相关要求仅满足于完成任务,未能有效发挥党建带动实际工作的作用。一些高校教师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授课中强化专业知识传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没有深入思考和圆满完成课程思政任务。更有甚者, 个别教师的言谈举止已经背离教师准则,达不到教书育人的标准要求。

(四)相关制度及保障机制欠缺

1998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党对高校的领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重大问题。2021年,《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做出全面规范,强调把高校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从八个方面列出高校党委的主要职责,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较复杂的情况,比如一些院系层面的党政关系和责权界限还不够清晰,议事决策、教育协同、考核激励制度还需进一步细化,并根据党建和高校事业有机融合目标不断完善。有的高校已经就相关问题出台了管理规定,也有部分高校相关制度和保障机制不完善,难以达到有效促进二者深度融合的状态。

三、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策略

(一)凝聚思想共识,明确融合的重要意义

高校要加强宣传,让多元主体明晰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是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课题,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是推动高校事业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着力消除多元主体对二者融合的认识误区,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紧抓“一岗双责”,充分激发基层组织班子成员融合党建和高校事业的热情, 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锚定关键节点,找准融合的实践方向

高校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特色,围绕党建根本任务和自身实际工作,找准深入融合的实践方向。锚定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融合的关键节点,从高校发展需求、矛盾困点、基层诉求等角度深入思考,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和建议,大胆革新。做深做细思想教育工作,做早做实组织协调工作,真正发挥高质量党建工作的优势,通过各级党组织调动协同多方力量,为高校基层干事创业拓宽道路、

摆脱桎梏。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融合的组织保障

高校要始终以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导,着力锻造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一要注重人才选拔和培养。不断细化和完善干部选拔、培养、教育长效机制,优先选拔既懂党建又懂业务、德才兼备的人员加入干部队伍,重点做好“双带头人” 培育工程,以党建带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工作。二要抓好队伍凝聚和协同。增强教职工向心力,不断提高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合力,为促进党建和高校事业深度融合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四)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融合的管理流程

高校要结合新形势、新局面、新要求,主动构建完善的议事决策、责任落实、信息交流、教育协同、干部培养、考核激励工作机制。通过制度规范化、责任明晰化、沟通立体化、协同常态化、培养长效化、考核标准化,推动融合工作取得实效。要积极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动议事决策科学规范、管理瓶颈破解消除、沟通平台民意畅通、团结稳定排除障碍,从管理上保障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五)完善评价体系,完成融合的成效检验

高校要不断改革完善考评机制和评价体系,促进党建和教育事业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既要考核党建在业务工作中的具体引领和推动情况,又要考核业务工作开展中融入党建内容的情况,重点检验党建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质性作用。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充分引导高校各级党组织将工作重心聚焦在推动发展上。鼓励基层大胆实践探索,创新领导方式、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 真正实现高校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行、成效同赢”。

四、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推进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党委要切实履行好领导职责,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融合党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扎实推进高校党建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式发展,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资助工作融合路径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李爽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促进教育公平,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为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模式与路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资助育人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事关教育公平,更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抓手。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教育部明确了“十大育人体系”中资助育人的重要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资助育人工作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也是助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党和国家提出要加快推动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明确资助育人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断完善资助育人工作顶层设计,与时俱进推动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创新,深化资助育人的工作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落实高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坚持高校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党员干部是学生工作的一线服务人员,也是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深化和延伸下,党的广泛群众性与直接示范性优势得以彰显,促进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融合,促使资助育人目标与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地见效,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的融入价值

为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注入新鲜血液

第一,推动了党的领导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思政工作是开展高校党建的重要抓手,资助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既体现了精准资助的服务性,又体现了思政教育的引领性。持续加强学校党组织对资助育人工作的领导,充分彰显了党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通过实施精准资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际关切的问题与诉求,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打牢基础,进而引领这一部分大学生群体念党恩、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既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所在。第二,反向检验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水平。资助育人工作拓展了党员联系基层单位与

学生的新途径,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中常态化听取师生意见和诉求,在服务奉献中不断强化党员角色意识和党性修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倒逼”思想理论武装,持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为优化资助育人工作顶层设计提供组织保障

第一,资助育人队伍得以完善。除了教师党员工作队伍外,学生党支部作为学校最基层的党员队伍,在服务师生和榜样示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学生党员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着相同的“学生身份”,日常生活学习中能更深入地沟通交流、主动帮扶,延伸了资助育人的工作“触角”,从朋辈帮扶的维度弥补了教师工作队伍的单一性。第二,营造了良好的资助育人工作作风。党建引领要密切联系群众,党员资助工作者始终同学院师生保持着良好的血肉联系, 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时宣传和实施各类帮扶政策,将党和国家的关怀传递给学生。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公正、公开、公平、透明是资助工作的要求和原则,党员在工作中既能监督资助队伍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又能在学生教育资源统筹分配中实现被监督,进而落实好廉洁自律,履行忠诚担当。

为提升资助育人工作质效打开思路方法

第一,适应了新形势下的资助育人工作要求。在党的二十大的新形势下, 以新的工作方式适应国家对资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十分必要,事业的前进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将党建与资助工作协同融合是创新开展工作与新时代接轨的生动实践,二者以联系实际和资助育人目标导向为基础相互作用, 为提高资助工作质量水平带来了可能。第二,深化了立德树人的工作基础。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1],立足立德树人,为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了解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传统资助概念亟待创新,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趋势凸显,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的融合形成了良好的育人合力,更好地凝聚了师生共识,营造了“三全育人”的浓厚氛围。

二、高校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的融合优势

高校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具有“双融双促”的关系。通过党建引领资助育人是助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以资助育人促进党建抓业务工作是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有效实践,因此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处理好高校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完善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的融合体系,围绕两者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与时代新人培养的

目的,凝聚育人合力,能够“碰撞”出新的工作成效。

依托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部门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帮扶渠道较为单一,充分解决此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必须发挥好高校基层党建在资助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构建“党建+资助”的新模式,开展工作实践与探索,统一师生思想,把准工作方向,不断催生新的工作动能。

理论研究优势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融合研究属于实践应用型研究,可以为学生资助管理服务部门提供理论基础,制定科学有效的资助育人工作措施, 进而为丰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模式提供有价值的范式。根据部门工作实践推动学校在“十四五”期间资助育人工作指标取得新突破的实际需要, 切实加大工作研究力度,不断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质效,具有独特意义。需要结合目前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展开理论与实践探讨,助推学校学生工作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

资源拓展优势

将高校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组织保障作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拓展了资助育人资源。例如,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平台。加强党对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把主流思想贯穿资助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强化资助政策宣传与受助学生典型事迹宣传,传播资助育人好声音。在推进实施精准资助,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帮扶的同时,也为构建多元“发展型”资助体系提供了支持。

人员统筹优势

将高校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可以构建学校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带动全体师生党员从思想教育、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等多方面入手帮扶支持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学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重视落实的一大课题,关联着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基于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高校基层党建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以两者之间“双融双促”研究探索和实践提升学校全体师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敏感度,主动关心关爱学生,也能在学生心中种下“饮水思源、知恩感恩、锐意进取、回报社会”的种子。

三、高校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融合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贯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主线,资助育人工作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十大育人”体系之一, 对实现一体化育人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的深度融合应从“党建+资助”和“党建+育人”两个维度着手,即党建与物质层面的资助帮扶融合和党建与精神层面的教育引领融合,这也是“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全面推进资助育人的现实体现。

党建与学生物质层面的资助帮扶融合

精准资助回应困难诉求。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基层党组织也应以学生为主体,立足服务学生这一出发点,夯实工作基础。学生资助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因此要定期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适时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完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程序,在资助对象、资源分配、资助标准等方面努力实现精准资助,重点关注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及时开展定点帮扶与临时救助,以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相结合、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相结合的方式,切实解决学生困难诉求,落实资助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积极构建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

政策宣传助推应助尽助。基层党组织负责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应用于资助育人工作中表现为充分依托党群组织加快促进学生资助育人宣传领域的媒体融合发展,发挥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运用多元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读资助政策、展示资助育人质效;通过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宣讲团,利用假期回到家乡和母校开展政策宣讲,结合学生走访、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方式不断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切实提升学生资助政策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同时常态化开通学生资助热线电话与学生问题反馈渠道,扎实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舆情应对与应急处突工作,确保资助政策宣讲到位,让学生应知尽知。

搭建平台实现资源延展。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资助育人工作中要发挥好党组织的号召和影响力量,构建资助育人“两支队伍”,即教师党员队伍与学生党员队伍,通过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在联系学生、民主评议、过程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拓宽资助育人资源,为受助学生搭建更多资助项目和实践科研平台,将受助学生纳入学生助理团队,组建受助学生爱心社团和学

生组织,构建学生成长成才资助育人阵地,针对学生干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业务培训,以便在日常开展资助工作中提升学生资助育人队伍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突破资助育人队伍单一的瓶颈,不断助推和加强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党建与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引领融合

厚植学生理想信念。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 在党建与资助育人教育引领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教育引导中,在做好物质资助的基础上教导学生践行感恩回馈,同时做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通过开展国庆主题教育专题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加强受助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握好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结合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持续坚定不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把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巩固“保障型”资助的同时,推动学生资助向“发展型”拓展是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要点的明确要求,这与高校党组织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方向一致[3],因此整合资助育人资源,在“物质+资助”帮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素质能力、树立自信心尤为重要,通过朋辈学业指导、开展勤工助学、设立科研项目、畅通心理疏导、强化就业支持等工作,切实鼓励学生在受资助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自立自强,在激励学生锐意进取中实现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培育学生良好品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它明确了高校育人的本质特征,厘清了精神品质与才干能力的关系,相较于个人才干,德行品质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在党建与资助育人融合路径探索过程中积极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必不可少,针对教师党员与资助育人工作者方面,要把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摆在关键位置,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入开展爱国、励志、感恩、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知恩感恩、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高校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通过探索“党建+资助育人”工作融合路径,对党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要把握好党建工作与资助工作的关系,主动争取工作内容形式创新,助推两者双融双促,为形成三全育人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提供支持。

新时代高校院系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南阳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万战争

***总书记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1]12。高校作为党领导下开展教育研究和党建工作的重要场域,担负着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展文化交流交融;培育时代精英、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创新科学技术、引领时代发展等的重大现实使命。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问题, 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的实际问题,探索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和有效措施,对推动高校院系党建和业务高质量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高校院系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

目前,一些高校院系行政领导和“双带头人”对党建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党建与业务相互融合发展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把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对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具体落实情况不够重视,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日常的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管理上,对党建工作研究不多、落实不够,政治理论学习更是流于形式,存在着应付了事的现象。更有甚者,从观念上就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分裂开,认为党建工作过于虚无缥缈,那是党务工作者的职责,认为高校应以业务工作为主,未能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存在“党建业务两张皮”的现象

高校院系在统筹安排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方面还未完全实现无缝衔接,没有形成深度融合的整体规划和制度保障体系,经常出现统筹力度不够、不同步的现象,对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统筹安排、共同谋划、协同部署、一同考核、共同总结重视程度还不够,时常出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各自谋划、各自安排、各自开展、各自总结、各自考核的情况,往往出现一些党员干部业务工作干劲十足、党建工作抛在一边的现象,有的时候甚至出现以业务工作代替党组织生活的现象[3]。

(三)存在“党建业务各自考核”的情况

现实中大多数高校对二级院系进行目标考核时,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考核是分开的,指标体系也是相对独立的。业务工作的考核重点是人才培养、科

学研究、学生工作、就业创业及校友工作等,党建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支部建设、党员作用发挥、选人用人和从严治党等。虽然业务工作和党务工作有交叉、有融合,但落到各自的考核体系中却存在着相分离、相游离的问题。党建工作考核存在着就党建而评党建的情况,业务工作考核也缺乏和党建水平相关联的考核指标,在两者的考核中,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实际情况都缺乏相应的考核指标[4]。比如一些二级院系业务工作做得不好,党建工作却评为优秀,这表明考核时没有关联性制约。

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推进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党建工作要落在实地、见到实效,就要围绕中心工作,高校教育的主责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高质量培养离不开教学工作的高质量提升。当下教学工作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是专业工程认证,趁此契机以全面持续整改达到全面提升专业建设的目的。以党员教师为骨干成立专业认证攻坚团队,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专业认证工作中的先锋带动作用。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一流专业建设。通过课程改革、课程建设实现“以教师或教学为中心转为以学生或学习为中心”,以党员教师为骨干组建合作团队,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和一流本科的建设。以团队建设为抓手,发挥党员教师的主导作用。党员教师根据需求组建单一或者跨学科团队,党员教师亮身份、担使命, 各类团队用学术骨干领衔挂帅,以此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

(二)推进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推动科研工作提质增效,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组建团队,专业教师牵头、学生积极参与,围绕教师科研和科技创新两大目标,全面提升师生专业素养。以科研项目数量提升为抓手, 提高广大党员教师开展项目申报、课题研究、科技攻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科研项目数量。以师生科研能力提升为抓手,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全面提升师生科学研究能力。以学科竞赛水平提升为抓手,组织实施全覆盖的专业技能竞赛,鼓励党员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师生实践创新能力。

(三)推进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学生工作提质创优,全面

提升人才素质

高校教育管理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其中又以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培养为重点,“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党建和团建两者的相融相促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党课、团课、形势报告、社会实践等活动和政治学习,帮助广大团员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政治觉悟,积极向组织靠拢,使广大团员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自2000年至今持续攀升,2024年预计接近四千万大学生。高校学生基数大,学生党员发展人数相对较少,如何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进而提高党员队伍质量,也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入门关”。一是实施党的教育启蒙工程。坚持“五早”(即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早发挥作用),利用新生军训、入学教育等形式做好政治启蒙,激发新生了解党、靠近党、热爱党的政治热情,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二是强化党校培训,创新培训方式与内容,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做好跟踪培养,开展党员“亮身份”行动,使党员教育覆盖到最后一公里,督促和激励学生党员发挥作用。

(四)推进党建工作与实验实训工作深度融合,构建实践育人平台,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以“实验室开放项目”为抓手,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打造实践创新平台, 成立以党员教师为骨干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团队,加强学生实操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参与面,切实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组织实施全覆盖的专业技能竞赛, 鼓励党员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和水平。

(五)推进党建工作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推动校企校地合作,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人才优势,组建党员博士科技服务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党员教师联系服务企业活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帮助企业推动技术升级、开展科技攻关,增强党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提高科技转化能力。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建设,为培养学生服务

社会的能力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及早了解岗位要求,适应职业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

三、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措施

2019年,***总书记指出:“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要改进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选拔任用的导向作用”[1]12。启示高校党建要以业务工作为切入点突出党建引领作用,以发挥“三大作用”为实际抓手,以构建联动考核体系为具体任务,以做深做实党建业务双融双促为目的,多维提升党建业务融促实效。

(一)实施团队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

高校院系要围绕发展规划,确定业务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围绕急难险重任务组建师生党员攻坚克难团队。成立专业团队,比如专业建设团队、课程思政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等,要明确团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科学评价团队工作业绩,表彰激励优秀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中的重要作用。组建联合团队,比贡献,争先进。组建跨学科、专业、教研室、岗位的联合团队,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等集体活动的指导, 在联合团队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全面延伸党组织的触觉和影响力,强化组织的毛细血管作用,以工作成效评价团队贡献。聚焦工程教育认证、硕士点申报、审核评估等重点工作,以领导干部、教师党员为主组建攻坚团队,充分发挥迎难而上、不怕吃苦、攻坚克难的先锋带动作用,积极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就。

(二)实施书记领航行动,发挥“双带头人”头雁引领作用

通过抓“双带头人”能力提升,确定“双带头人”的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培育培训,提升“双带头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其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双带头人”既成为业务工作尖子,又是党建工作的能手,充分发挥 好“双带头人”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中的关键作用[5]。通过抓“两化一创”, 创样板党支部。严格对标“七个有力”,积极推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支部活动、论文选题、科研立项、教学改革等工作中,团结带领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党建和业务深度

融合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抓融合成效,争创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双带头人”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入推进课程思政, 以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带领广大教师争创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三)实施党员引领行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党员领导干部、骨干教师要带头与青年教师加强联系,引导青年教师做好职业规划,提升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关心青年教师生活和身心健康,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党员教师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和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加强学生的专业实战训练、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专业教育、学业发展、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师生党员要联系学生宿舍,利用好第二课堂育人效能,强化师生党员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营造习惯养成、思想教育、核心价值引领良性互动的良好育人局面。

(四)实施联动考核行动,检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促实效

考核是落实各项工作的手段之一,也是检验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标。高校应根据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日常监督和评价,建立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联动考核机制,通过年度目标任务考核考察评价党组织工作成效。要通过优化评价方法科学设定考核体系,要通过细化评价指标兼顾定性与定量效果[6]。要差异化运用评价结果,将其与党委班子成员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工作相挂钩,并作为失责追责问责的重要依据。以此确保党建和业务两者都能落实到位, 确保高校院系各个党员干部都能够自觉将两者齐抓并重,最终使联动考核真正成为两者深度融合的有力推手。

以“32453”工作法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周玉成、马亚秋

一、“三强”引领,筑牢理论根基

强化党建引领。学院党委通过“一会一课”强化党建引领,平均每两周召开一次党委会,传达学校会议精神,部署学院工作安排;党员领导干部每学期讲一次党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班子建设。学院领导班子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每月至少开展1次集中学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党委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建设模式抓好班子建设,做到党建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强化制度建设。学院党委牵头,出台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党员发展、落实安全稳定、强化师德师风、增强学风建设等;进一步梳理学院监督事项和风险防控流程图,严格按照流程图强化学院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规定》,规范教职工理论学习。

二、“两严”把关,增强作风建设

严把政治关、师德关。学院严格按照《关于落实和完善基层党组织把好政治关、师德关实施细则》开展工作,将党支部书记纳入学院人才招聘工作领导小组,人才招聘过程中,相关系的党支部书记全程参与。学院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门研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奖评优、师德师风建设等内容。

严守意识形态责任田。学院建立台账,搭建学院“领导班子—辅导员—学生”沟通的桥梁,动态了解学生的状态;针对课堂教学,学院领导班子带头督查,检查课堂教育教学情况;针对学生社团等其他学生组织,学院加强管理,做好把关和审批工作;针对新媒体宣传平台,学院已出台制度办法,加强约束管理;针对哲社类讲座,学院落实审批制度,做好提前报备;针对师生出国,落实行前教育并做好记录。

三、“四学”融合,提高学习实效

党委中心组带头学。学院党委中心组对照学习计划开展学习研讨, 扩大党委中心组学习范围,广泛带动支部书记、系主任等参与到学习中;针对主题教育学习,学院党委中心组落实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和集体研讨等环节,

开展了3次集体自学、4次集中研讨以及不少于3次的个人自学,参加了4场辅导报告。

师生党支部深入学。师生党支部每月开展一次组织生活集中学习最新政策指示和文件精神,通过专题讲座、师生研讨、知识竞答等活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主题教育内容,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主题教育学习上来,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日活动贯彻学。为进一步发挥教工党支部的带动引领作用,强化师生共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学院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如共同参观实验室、共过政治生日、考研座谈交流、共同健康长走等,并结合实际的学习、科研等活动进行交流讨论。

教育培训融入学。充分利用学校“党性教育平台”与线下培训相结合,切实做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学习实效。学院党委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带队赴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座谈交流,学习党建工作先进经验做法;邀请高校专家到学院作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加强教育培训,深化思想认识。

四、“五优”固本,提升党建质量

优化联系基层。学院党委落实联系基层制度,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联系基层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党建进宿舍、帮扶促成长”活动,党员教师全员参与,为学生赠送书籍、答疑解惑,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

优化支部设置。2021年11月18日,学院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立研究生党支部——高分辨率地震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党支部的示范带动下,项目组研究生在科研上攻坚克难,一年内共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有力支撑了项目研究任务的顺利开展。

优化考核评价。通过每月支部书记例会传达学院党建工作部署安排, 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督促提醒,每年至少对党支部开展1次考核评价,学期中对党支部加强评估,抽查党支部工作手册记录情况和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情况, 针对发现问题,督促党支部及时整改,并与年度考核挂钩。

优化党内生活。以最新修订的《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每年度至少开展1次组织生活会、1次谈心谈话、1次民主评议,

组织支部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自我认知,做好个人提升。

优化教育管理。针对党员发展工作,学院对照《发展党员记实办法》严格执行,落实各个环节的主体责任,对发展党员的每个环节层层把关。

学院设置2名专职组织员,充分发挥组织员在党员发展中的专职专责作用。学院定期召开“星火训练营”等培训班,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切实增强教育实效。

五、“三促”提效,增强业务融合

促进青年教师收获大成长,获得大成就。以党建促教学,学院党委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学技能交流座谈会,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融入教学和科研工作,16人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以党建促科研,学院党委助力,对学院的科研团队提供大力支持,学院教师立足服务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承担了10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荣获60余项科技奖励。

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成才,获得新突破。学院党委通过“新生第一课”“教师进宿舍”、主题党日活动、师生共建活动等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引领。学院党委选派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东方杯”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已成功举办10届,学院教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连续9届荣获一等奖;在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院教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荣获 3个北京赛区二等奖。

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获得新局面。学院党委牵头,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对实验室进行分级分类划分,成立督查队伍,对实验室进行定期巡查,确保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转;推动“一支部一攻坚一年度一验收” 项目扎实落地,发挥党员在学院事业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着力解决提升专业认同、强化学风建设、学生学业帮扶等急难愁盼问题;学院党委狠抓作风建设,树牢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意识,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走近师生,持续推动“我为师生办实事”落实落地,助力学院事业焕发新局面。

以党建“四心”工程 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董卓宁

一、政治引领,把牢方向,实施“定心”工程

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的必然要求。[1]学院通过实施“定心”工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把方向管大局,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是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2]学院党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系列学习宣讲报告会,将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坚持学深悟透是基础、融会贯通是关键、全面落实是目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党支部书记联席会联动,以上率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并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第二,做决策保落实,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各方面齐抓共管,有力服务国家和首都建设。制定党委会及党政联席会议事决策规则,会议纪要通过OA系统及时传达至全体教师,确保院务公开、信息畅通。党委会研究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党支部建设、党员发展转正等党建工作,涉及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重要事项,先由党委会把好政治关,再由党政联席会决定。对学院整体搬迁新校区、确定航空新能源、智能电推进学科发展新方向等重大任务,科学、高效、民主决策部署,持续提升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和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

第三,讲政治守规矩,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主体责任年度任务,将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述职及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精准守好线上线下各类阵地,维护政治安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梳理各类职权及风险点,细化制定防控举措。坚守师德师

风第一标准,对存在政治、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师生员工,及时提醒谈话、督促整改,实现“思想引领、榜样示范、底线约束” 的工作机制。

二、凝聚共识,厚植情怀,实施“聚心”工程

高校作为育人主阵地,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学院通过实施“聚心”工程, 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化思想引领与情怀教育,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引导全体师生心怀“国之大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第一,健全理论学习贯彻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全体干部师生理论培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院党委会以学习创新理论为第一议题,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机结合。细化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与兄弟院系、机关部处及全体教师党支部开展联学,学用结合研讨推动重点工作,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教职工以支部系所、学生以支部班团为单位,全覆盖开展日常“学习日”“三会一课”,《北京支部生活》专题报道学院开展“有声有色的线上学习日”。

第二,汇聚校内外三全育人合力。统筹育人主体及资源,深化科教融通、产教融合,大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立“党委—党支部—导师—辅导员—思政联系人”一竿子插到底的学生工作机制,明确并压实多主体育人责任,推进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政教育首要责任人。打造校企“四进四出”协同育人模式,总师专家进课堂、软件设备进实验、企业导师进校园、奖项资助进基金,师生赴一线厂所实习实践、科研攻关、技术支持、输送人才。学院三位院士专家筹资发起“航空强国中国心”基金,推动全国航空发动机领域创新人才培养。引领学生在实习实践社会大课堂中增长才干、厚植情怀,超过70%毕业生选择国防系统就业,“三全育人”成效显著。

第三,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北京教育系统“三同四起来”,创新特色思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文化建设。老中青三代人历时三年完成院史编写工作,形成“不忘初心, 三代人共讲‘中国心’奋斗历程”“航空强国中国心”红色基因传承活动等党

建品牌。发掘运用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让专业课讲出思政味,建好课程思政示范课,规划培育航空发动机系列精品教材。全力保障师生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将党和国家的重大实践作为培育家国情怀的“大思政课”。

三、组织有力,热情扶助,实施“暖心”工程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3]学院通过实施“暖心”工程,贯彻落实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党建工作队伍,持续关心关爱师生员工,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第一,强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支部设置合理,教师党支部按系所设置,“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全覆盖,本科生按年级、硕士研究生按班级、博士研究生按学科设置党支部。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 党委委员联系指导师生党支部,推动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组建党建检查组,每季一查,整顿软弱涣散苗头。党支部书记对标“七个有力”,全员现场述职考评,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制定重点发展对象人选选拔制度,“三审核四把关”择优发展党员。

第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将政治标准摆在首位,统筹选、育、管、用各环节,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领导班子联系覆盖全部系所,并由系主任、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逐层历练选拔。科学规划培养年轻干部梯队和储备人选,推进系所一级党政班子角色互换,充分熟悉日常事务和岗位职责,实现党务与业务双带头。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领导干部努力提高政治能力、业务能力、行政能力,增强斗争精神,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三,用心用情关爱师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在调研、发现、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党委精准施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设立专项党建经费,采购发放防疫物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师生党支部保质保量开展线上教学科研,坚持不停课不停学、不停工不停研,党员志愿者队伍持续关爱师生,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全

院统一思想认识,确保学院工作“十个不断线”。工会精心设计年度工作安排, 每月一个主题活动,每年两次全体慰问。教代会将年度集中提案与日常需求提案工作相结合,及时回应教职工关切。团委学生会调研学生身心健康需求,围绕“五育并举”开展系列活动。以党建带动群团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师生归属感与获得感。

四、资源保障,激发动力,实施“动心”工程

制度建设既是党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为党的其他方面建设提供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学院通过实施“动心”工程,谋划制定契合学院发展和师生实际需求的制度体系,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在师资引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重点工作中,充分保障资源,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推进各方面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第一,引领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实现培养、引进、管理、服务全过程保障,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围绕学科方向精准引育人才。压实院、系、团队三级责任制,设置人才引进“伯乐奖”,吸引国际高水平师资,研究制定青年人才培育工程,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层次。实施支部书记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注重从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党委书记与院长担任入党联系人。持续拓展办学资源,提供独立办公、实验用房及贵重科研设备,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保障,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第二,大力提升本科生源质量。实施新时代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建设“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自主培养质量。瞄准吸引有志且优质学生这一关键目标,主动谋划招生改革。创设“飞行器动力工程”强基计划及首个“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新增本科专业,制定专业宣传与认知教育长效机制和重点举措。获批“新时代面向航空发动机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北京市教改重点项目,牵头建设“飞行器动力工程”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汇聚国内相关单位育人资源,建强高水平“智能+”基层教学组织。

第三,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互动。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影响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完善一流学科体系。牵头建设“新一代全数字化飞行器” 科教协同创新平台,与国家能源集团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高水平平台建

设。精心组织重大重点项目培育,打造氢能电推进航空发动机新型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围绕特色学科方向,谋划未来五年师资队伍格局,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精细用才,为重点团队提供优质资源和管理服务保障支撑。

党业融合赋能世界一流医院建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高质量党建促发展纪实

院长  龚启勇

2023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正式获批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1年内,医院先后获批建设国家心脑血管植入器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消化系统肿瘤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第二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服务“国之大者”能级显著跃升。作为浙江省西医发源地,医院走过3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始终不变的是“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价值导向, 是勇担国家使命、勇攀医学高峰的决心和信心。

一、创新引领,争当党业融合的探路者

2020年以来,医院党委经充分调研谋划后,调整建立22个党总支、139个党支部,实现总支建在学科群上、支部建在科室或亚专科上,为党业融合打好组织基础。医院党委充分赋权党总支、党支部,实现权、责、利相统一:打破惯性和路径依赖,选拔一批有激情、敢担当、能干事的党员中层干部,担任党总支和党支部书记,并落实相关政治待遇和党务津贴。创新性地制定《党总支、党支部的工作职责与考评办法(试行)》等制度,旗帜鲜明地提出各基层党组织应有“权力”、应尽“职责”和应受“考核”,充分释放战斗堡垒的内生动力。

3年来,医院党建与业务从“两张皮”逐步走向“一盘棋”,各级党组织在医、教、研、管各项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召必应、战必胜;党组织吸引力明显增强,平均每年新发展党员81名;党业融合实践经验在全国各类党建创新案例评比中频获嘉奖。

二、心怀家国,争当为民服务的主力军

2023年春节,医院党员夫妻留守遂昌县人民医院,持续救治新冠重症患者的事迹,在绿水青山间传为佳话,温暖人心。当城市疫情初步度峰后,医院党委号召全院党员利用春节返乡探亲或派驻基层医院之际,或加入基层医院指导救治,或走村入户送医上门,以实际行动守护一方乡亲。医院党委带领全院3800 多名党员和近9000名医护人员,争当为民服务主力军。

3年来,医院累计3566人次出征全国10余个省、市:有驻守雪域高原61天、缺氧不缺精神的援藏精英,有闻令即出、星夜兼程的方舱队员,有走遍全国12

座城市的感控专家,还有不论寒暑、走街串巷的采样人员。2022年底,随着国家调整防控策略,医院党委快速响应,靠前指挥,率先实施“八个有力”,高效应对,打好转段度峰攻坚战、疫情防控收官战,率先开放呼吸综合门诊和渐次过渡病房,建立重症救治联盟。

医院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从“眼科汽车医院” 25年行驶60万公里的光明行,到“五结合”“组团式”援疆帮扶,到驻扎贵州台江5年助推台江县人民医院发生脱胎换骨变化,再到不远万里奔赴非洲进行医疗援助,从“流动”到“不动”,医疗精准扶贫精神永固。“台江现象”传唱全国,央视《新闻联播》用2分38秒聚焦报道,成为中国精准扶贫典范;

与浙江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等30家紧密型协助医院凝聚集团化发展共识,建立数字影像、病理区域共享平台,设立服务专窗畅通疑难患者转诊机制;聚焦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梯队建设困境,创新探索“省属县用”“飞鹰计划” “科联体”“导师制”等多元适宜人才培养培训计划,为当地百姓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医院党委牵头成立山海党建联盟,设立7个山海分院临时党支部,将派驻分院的党员医生团结凝聚起来。

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世界一流医院建设的征途上,充满活力的创新转化体系、治疗疑难重症的全球诊疗中心、拥有国际话语权的领军人才梯队、培养世界医学人才的基地、优质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这是全院上下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更具实力、活力,更显底蕴、素养,更有温度、质感。

船舶党建与在船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融合共促的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张晶

目前,我国正处在“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重要战略发展时期[1],在向强国迈进的历程中,船员作为航运业的核心资源,其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随着国内船员队伍规模不断扩大,船员队伍结构失衡,高端航海人才略显紧缺,船员个体素质分化,部分船员的关键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存在短板,船员的职业操守下滑,船员职业归属感不强[2]等问题日益凸显。2021年5月,交通运输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在该《指导意见》框架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组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充分发扬本集团船舶管理“支部建在船上”的优良传统,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是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本文从船舶党支部应承担的三基建设任务出发,调研了船舶党支部的基本组织是否健全、基本队伍是否配强配齐、基本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三个方面,并根据调查结果,从党管人才的角度,对船舶党建与在船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融合共促提出意见建议。

船舶党建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来人才发展院培训的干部船员69人。其中党员40人,非党员29人。船长8人,大副6人,二副2人,三副4人,轮机长26人,大管15人,二管4人,三管1人,电子电气员3人。来自船员公司上海分公司、广州分公司、大连分公司、天津分公司、青岛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劳务公司的分别是17人、20人、11人、3人、5人、10人、1人,中远海能2人。

调查问卷

问卷来源

根据《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船舶党建管理职责界定与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第三部分具体工作职责界定,区分三基建设中船员公司、船公司、船舶党支部的职责,提炼船舶党支部在三基建设中应履行的具体职责如下:

基本组织建设。建立船舶党支部:组建船舶党支部,健全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三委;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开展“三会一课”,结合船舶建

设和生产运营实际开展过组织生活,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召开组织生活会。

党员队伍建设。党员船员在船教育管理监督: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对在开展党员民主评议中发现不合格党员做出处理,对在船党员开展经常性、针对性教育管理监督工作;党员船员在船履职考核:对在船党员履职及作用发挥情况进行考核;船员党员发展工作:落实党员发展计划,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有专项活动经费。

制度建设。制度落实:结合船舶实际开展在船船员思想动态日常分析,及时对在船船员突发性思想稳定问题进行应急处置,开展船员在船期间的廉洁从业教育,对在船船员落实廉洁从业要求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考核管理,做好船舶新闻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开展形势政策、涉外纪律等教育,开展日常性综合治理工作,做好党务和船务的在船公开工作。

问卷形成

根据从《指导意见(试行)》中提炼出的船舶党支部应落实的具体职责, 逐一罗列并以提问的方式呈现,根据提问内容制定答案选项,最终形成《船舶党支部“三基”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包括28个题项。

船舶党建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基本组织建设

调查问卷中,关于“您在本集团内工作过的船组建船舶党支部的占比多少” 这个问题上,2.90%的被试选择零组建,15.94%的被试选择占比1/4,13.04%的被试选择占比1/3,7.25%的被试选择占比1/2,2.90%的被试选择占比3/4,57.97% 的被试选择全部组建了党支部。在支部三委是否健全题项上,95.65%的被试认为三委健全。

关于三会一课,92.75%的被试认为按月召开支委会,95.65%的被试认为按时召开全体党员大会,94.2%的被试认为按时举办党课学习;97.10%的被试认为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讲过党课,88.41%的被试认为党员领导干部讲过党课。

就船舶党支部是否结合船舶建设和生产运营实际开展过组织生活,95.65% 的被试认为开展过,半数以上的被试认为主要集中在安全稳定、创先争优、在岗培训、降本增效、优质服务等方面。

91.30%的被试认为开展过谈心谈话活动及组织生活会,72.46%的被试认为支部开展过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主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

以上数据可见,船舶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落实到位。据了解,本集团内的船舶均组建了党支部,配备了政委,调查数据显示57.97%的被试认为全部组建了党支部,由此可见,支部在船的影响力有待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有待进一步落实。另外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开展相对较少,主题主要集中在近期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等方面,内容不够丰富。

2.2党员队伍建设

94.20%的被试认为结合船员在船履职要求开展过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11.59%的被试选择在评议中发现过不合格党员,并全部进行处理,88.41%的被试认为支部对在船党员开展经常性、针对性教育管理监督工作,94.20%的被试认为支部对在船党员履职及作用发挥情况进行考核、落实党员发展计划并做好党员发展工作,78.26%的被试认为支部有专项活动经费。

以上数据显示,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履职考核、发展党员等工作落实到位, 对在船党员开展经常性、针对性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有待加强,专项活动经费有待落实。

2.3制度落实

85.51%的被试认为支部结合船舶实际开展在船船员思想动态日常分析,

95.65%的被试认为支部及时对在船船员突发性思想稳定问题进行应急处置、对在船船员落实廉洁从业要求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考核管理、做好船舶新闻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党务和船务的在船公开工作,98.55%的被试认为支部开展过船员在船期间的廉洁从业、形势政策及涉外纪律等教育,89.86%的被试认为支部开展过日常性综合治理工作。

以上数据表明,支部在船开展的廉洁从业、形势政策及涉外纪律等教育非常好,对在船船员思想动态日常分析、日常性综合治理工作有待加强。

船舶党建与在船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互相促进的途径

提升船舶党支部的影响力,强化对在船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的引领

“支部建在船上”是中远海运集团船舶管理的优良传统,也是集团在60余年的历史变迁与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船舶管理模式,既是党建融合的优秀范例,又是集团打造世界一流航运企业的独特优势。将船舶党建与践行“三做理念”、弘扬“三舱精神”、做到“四个坚守”有机融合, 促使红色基因激励蓝色梦想,进一步增强船员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让理想信念坚定“压舱”,为船舶党建赋予新

时代的全新内涵和崭新使命。

在日常党建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既抓党建又抓业务。把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纳入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工作考评“指挥棒”作用,建立以党建考核为引领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船员党员奖金发放、选拔任用挂钩;将支部工作要求写入船舶管理工作规范,在船舶运行期间加强学习宣贯;将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利用党建赋能释放船员党员的活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多方面多渠道提升船舶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推动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

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讲好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的故事,促进在船船员职业发展

2023年清明节,青岛分公司党委书记带领中远海运船舶政委第十五期集中轮训班的近50名学员到胶州革命烈士陵园,祭扫严力宾烈士墓,深切缅怀为抢救国家财产献出宝贵生命的严力宾烈士,通过这节“沉浸式”党课,激励和引领政委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增强无私奉献意识,矢志投身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征程,再立新功。这种别开生面的党课形式在政委轮训班引起强烈反响,以此为引导船员职业发展的范例,在集团“五十百千”、“双栖制”人才库,

“船员调陆”后备库人才,“金牌三长”、“十佳海员”,优秀共产党员、岗位能手等获得各级荣誉,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船员等优秀船员的成长经历、故事予以挖掘、收集整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的素材,在船舶范围内讲授,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影响人,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船员进一步弘扬“爱国、进取、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积极引导船员争做高素质船员。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增强在船船员职业素养

针对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开展相对较少,主题主要集中在近期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等方面,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在船舶党支部活动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船员爱国主义、法制观念、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与船员业务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相结合[3];将支部活动与船舶建设和生产运营实际相结合, 主题可选择:安全稳定、优质服务、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创先争优、在岗培训、岗位练兵等。制定年度活动计划,通过专题培训、主题活动、参观交流、外出实践、沉浸式体验、船员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形式;注重活动实效,适当增加提问和考核环节,反复练习、严格把关;把船员党员党性提升、业务强化融

入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各个领域。

在明确各船舶党支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定位的基础上,鼓励突出特色、勇于创新、经验复制[4],打造船舶党支部特色主题教育品牌,并将先进经验辐射至其他船舶,进一步擦亮“支部建在船上”这一“金字招牌”的同时, 全方位增强船员的职业素养。

开展经常性、针对性教育管理监督,加强在船船员职业行为规范

船舶党支部作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最基层的党组织,担负着直接教育、管理、监督船员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船员的职责[1]。船舶是移动的工厂,是海上运动独立开展工作的单元,任何不当的行动和过失都可能危及船舶、货物和船员的安全[5]。紧扣“高素质船员”的关键内涵,优化船员成长成才机制,构建船员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船员管理的规章制度,梳理工作流程,制定船员在船职业行为规范,以船舶政委为第一责任人,开展经常性、针对性教育管理监督;组织开展阶段性巡查,时时回头看,确保船员紧跟现代船舶管理的需要,熟悉船舶设备和操作技能,把“船舶航行安全”和“船员人身安全” 的意识厚植于心,使遵守职业行为规范上升为在船工作的行动自觉。

注重日常工作,把握思想动态,提升在船船员综合素质

针对在船船员思想动态日常分析、日常性综合治理工作有待加强这一困局, 重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日常组织活动的开展,并以此为契机,开展谈心谈话等活动,把握船员思想动态,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引导。坚持以船员为中心,关心关爱船员,切实解决船员的急难愁盼,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增强船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创新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分析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许君

(2023年8月3日)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成为提高国企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践中,要改变思想认知偏差、创新党建工作的管理机制、优化经营组织形式以及细化考核指标,促进企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良性互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企业发展,强化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一、改变思想认知偏差

在创新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方法中,改变思想认知偏差,使员工愈发重视国企党建和业务有机结合。在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探索实践中,要大力宣传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性,组织员工参加外部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让他们接触到行业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分享经验,帮助员工拓宽思维视野,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式,理解和支持国企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发展。

定期开展针对党员和干部的党建教育培训,提高其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政治理论、党的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实践案例和方法论。建立起各级党组织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问题反馈,借助定期会议、工作报告和交流平台等形式, 加强党组织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促进党建与业务的紧密衔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参与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设立奖励制度,评优表彰,对在党建与业务融合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肯定和奖励,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创新企业党建工作的管理机制

为了创新企业党建工作的管理机制,将国企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要探索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良性互动的路径,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工作模式创新提供基础和保障。建立健全党组织,确保党建工作的有效运行,建立完善的党组织体系,包括设立党委、党支部等基层组织,明确党组织的职责和权责范围,党组织应该具备一定的权威和决策能力, 能够在企业中发挥引领作用。

明确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工作责任和任务分工,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中,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承担起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主体责任, 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制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工作计划和绩效考核机制, 确保党建工作能够与业务发展相互促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企业的业务环境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强技术创新,更新管理模式,以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紧密结合。

三、优化经营组织形式

明确国企党建的政治指导作用,并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有必要从优化经营组织形式着手,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目标,党建工作将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企业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国企创新发展注入强大的政治动力和精神力量。强化国企党建的政治指导作用,党建工作应作为国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党的领导地位,确保企业在各项决策和经营活动中始终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积极推动国企发展与党的事业相一致。

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将党建与业务融合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中,建立健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协调,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相互促进,实现良性互动。建立健全监督与评估机制,对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明确考核指标和标准, 定期对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融合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四、细化考核指标

细化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考核指标,详细记录考核参数,并进行科学分析和改进,国企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成效,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业务融合的效果,以此为依据,为国企的创新发展和长期稳定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包括党建工作的完成情况、业务发展的成果和效益、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指标,此类指标应具体、可量化,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相一致。详细记录考核参数,建立完善的考核档案和数据系统,包括党建工作的执行情况、业务目标的实现情况、党员队伍的建设情况等,记录的数据应准确、全面,反映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分析党建科学性,对考核参数加强分析,评估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包括对党建工作在业务

发展中的作用、党组织在企业管理中的决策参与等,通过科学分析,发现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党建与业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调整管理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创新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要从内部着手,改变思想认知偏差,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创新党建工作的管理机制,提高党组织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为国企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目标奠定基础,为国企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党建+安全”融合模式在企业的应用策略

王小龙

安全生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安全生产管理更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保障。如何以“党建+安全”模式推进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管理深度融合,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工作实践,提出应用策略。

一、思想融合讲安全

思想融合是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管理深度融合的根本。思想意识是“魂”, 措施行动是“形”,魂固而形聚。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把党建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法及平台等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之中,以有效的宣传教育引导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以宣传教育引导全员讲安全。要坚持把宣传教育和思想动员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道工序,充分利用各类会议、安全培训及微信公众号、橱窗、广播等宣传手段,组织全员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全员践行“安全第一”理念,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在企业营造起“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进而形成一种行为习惯和行动自觉。

以特色党建牵引全员讲安全。要将安全法规、政策、制度学习作为党组织学习教育的一项必修内容,充分利用党内“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形势任务教育等学习教育手段,强化安全教育。要通过设立党支部“学习角”、建设党支部宣传栏、制作安全理念宣传牌、开展全员安全知识竞赛、通过微信推送安全知识等,拓宽宣传教育路径,确保安全宣传教育全覆盖、有效果。

以文化渗透支撑全员讲安全。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现企业员工对安全的态度、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相对于刚性制度约束来讲,安全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意义上的,其具有的凝聚、规范、辐射等功能将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企业基层党组织应把安全文化

建设贯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注重以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文化理念宣传教育活动,在企业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建设和传播氛围;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实践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推动安全文化理念入脑入心;注重结合实际开展“安全月”“安全年”及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促进安全文化理念真正转化为员工的具体行动。

二、机制融合保安全

机制融合是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管理深度融合的关键。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把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作为党组织参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把确保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作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力点,本着“围绕安全抓党建、抓好党建保安全”的思路开展工作。

建立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机制,建立健全以支部为单元的安全工作网络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干部安全管理责任,推动党政齐抓共管安全工作,确保做到“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

完善相应制度。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各类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控预案等,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载体融合促安全

载体融合是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管理深度融合的手段。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将抓安全生产管理作为党组织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找准活动载体。要结合实际找准活动载体,以此作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平台。比如,可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管理。可以主题党日活动为依托,围绕安全文化理念宣传、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等,开展安全检查、现场清洁等活动,及时排查现场安全隐患, 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找准培训载体。要通过开展安全培训活动,推动全员参与安全教育培训、

提升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在培训载体上,可举办安全生产管理业务培训班, 通过安全培训,在全员中普及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以促进全员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升安全防范技能与水平。可通过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及劳动竞赛等实践性培训活动,提升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在培训方式上,企业应创新培训思路,按照学用结合、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不同工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岗位特点和岗位需求,合理安排培训时间、设计培训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以此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四、奖惩融合考安全

奖惩融合是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管理深度融合的保证。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注重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融入党建积分日常管理考核之中,定期“亮牌晒分”,让分数“说话”。

以党员积分管理约束党员安全行为。党员积分管理是激活党支部担当党组织“神经末梢”作用的有力举措,是促进党员自觉对照党章要求、履行党员义务、强化责任担当、促进党员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成功尝试。在安全管理中,企业基层党组织可积极运用党员积分管理手段,约束和激励党员带头讲安全、争相做企业的“安全卫士”。比如,党员积分分为基础分和贡献分,在具体的考核中,可将每位党员必须完成的安全知识学习作为基础分考核项,每缺一项扣减相应分数;将党员所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贡献分考核项,每完成一项加相应分数。党员积分考核结果可根据得分高低设置“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级,对获评“优秀”档级的党员,由党支部向党委推荐评先评优;对“不合格”档级的党员,由党支部约其谈心谈话、促其提高。以积分管理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落实。要加大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党员的记分及考核,对进入问责档级(得分≤3分区间)的人员予以相应问责处罚, 全面实现隐患“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原因”可查清、“风险” 可管控、“责任”可追究,为在岗人员戴上安全“紧箍咒”,真正做到全员安全生产管理“零缝隙”。

***总书记强调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广大员工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通过“讲安全”“保安全”“促安全”“考安全”,真正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落地、见形见效。

浅谈郑州公交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

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运营公司  梁源浩

近年来,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公交”)党委认真落实郑州市国资委工作部署,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要求,在为民服务中找准着力点,在改革发展中找准突破口,把党建工作紧密地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切实推动主体责任深化、细化、实化,准确把握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注重发挥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创新功能,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公交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郑州公交积极开创“智慧党建”品牌,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路径,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形成“1+9+N”品牌体系。即以“星耀公交”为核心品牌,以郑州公交党校、驾驶员培训基地、智慧党建中心等为培训载体,先后形成“党代表工作室”“劳模创新室”“红色驿站”“红船书吧”“徐亚平工作室”“曹瑞娟工作室”,延伸出“12345工作法”“BRT让城市更有温度” “星畅绿城”等基层党建品牌,不断提升企业党建品牌的针对性和影响力,大力践行公交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中心和主体定位,不断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党建引领企业生产经营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郑州公交党委制定印发《中共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制定2023年度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的通知》相关文件措施,围绕党委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20 项内容的责任清单,进一步落实郑州公交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支部堡垒作用。根据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制定党建联系点,分配党委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主要任务,重在指导所联系党支部查摆突出问题,拿出治本之策,促使转化提升,把联系点党支部打造成先进党支部,重点抓好强化理论武装、健全组织体系、加强支部书记建设、推动基层治理、落实基本制度、加强基础保障、联系服务群众七个方面的内容,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要根据党支部联系点实际情况,重点围绕助力生产经营,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融入郑州公交治理

各个环节,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组织生活不规范、组织生活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等问题,推动党支部在服务中心工作、引领基层治理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强根铸魂

党建文化建设,促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生产经营工作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融入郑州公交治理各个环节,全面推进“星耀公交”党建文化品牌体系建设,引领和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以高质量党建促高质量发展。在郑州公交“星耀公交”总文化品牌统领下,精心打造了“徐亚平工作室”“曹瑞娟工作室”文化品牌。在实施推广过程中,“曹瑞娟工作室”文化品牌最为凸显,按照“135”(推行“一种工作法”:即曹瑞娟工作法。聚焦发挥工作室三个核心板块内容“三个作用”:一是党代表工作室联络群众作用;二是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育优秀员工作用;三是智慧党建室智慧服务作用。积极构建“五星体系”:星队伍、星堡垒、星考评、星摇篮、星满天的总体思路。郑州公交整合资源优势,突出价值引领,切实将“曹瑞娟工作室”文化品牌打造为支部堡垒的力量源、党群沟通的连心桥、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党建赋能企业,探索智慧服务平台。智慧党建中心的建设为实现信息化时代的基层党建效能提升开辟了新路径。郑州公交借力“互联网+”技术, 将曹瑞娟工作室建设成一体化智慧党建平台,同时打造“汇智、星智、旗智” 的快速公交“智慧党建中心”,为贯彻落实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供重要载体;通过“党建知识智慧屏”“有声图书馆”等平台功能,把党务工作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快速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管理向多终端类型延伸。

智慧党建融合,智慧交通体系建设。在郑州公交快速公交“智慧党建中心”汇智展示区可以看到,郑州公交自动驾驶1号线全线路规划。这是一条聚集许多科学技术与智慧的公交线,也是全国首条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应用的智能公交线。线路全长17.4公里,共设置

19组、34座数字化智慧站台,首批上线宇通L3级自动驾驶公交车辆12台。全线采用5G信号覆盖,通过车路协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结合智慧场站云控中心智能调度,实现全线全要素实时监控,车辆远程控制等,能为市民提供更高效、便捷、准时、舒适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

三、党建引领企业人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以劳模工作室为范点,挖掘培育优秀员工。劳模工作室作为郑州公交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积极培育选树公交工匠,并依托工作室成员持续对外吸收学习创新理念和先进技术,工作室成员结合个人特长开展定课题授课,开设劳模大讲堂、制作《先锋简报》、劳模微课堂、开展一对一“传、帮、带”等,带动全体职工在干中学、学中练、练中比、比中创。比学赶帮超, 构建了职工学习创新提升渠道,更多的优秀职工、明星职工脱颖而出,郑州公交先后培养出劳模标兵、岗位能手、党员骨干等优秀职工,照亮郑州公交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之路。郑州公交发展的最新讲话系列,从五十年代至今,从无到有,砥砺前行,不断发展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在郑州公交劳模先进的身上,看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

以劳模经验为作法,挖掘培育优秀队伍。“徐亚平工作室”“曹瑞娟工作室”是打造党建文化品牌的载体,更是全体职工共同学习的价值观和工作标准。通过充分挖掘全国劳动模范徐亚平、曹瑞娟同志的岗位实际、身份特点,总结提炼曹瑞娟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坚持的服务理念、思想、方法及优秀品质,形成以曹瑞娟为代表的精神体系和工作方法,总结提炼出做好创新、节能、服务、安全的“加减乘除”(加即“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减即“减少问题、降低成本”;乘即“乘客至上、愉悦出行”;除即“除去隐患、遏制事故”)、曹瑞娟工作法“四字诀”。坚持把文化品牌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有机结合,让职工心中有标杆、学习有榜样、实践有标准,持续提高公交服务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号召力,用全国劳模的“好经验”培育优秀队伍。

郑州公交将始终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定理想信念,党建引领、创新发展,智慧赋能、美好出行,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从而完善智慧党建系统, 实现党建工作效率提升和党建质量提高。让党员教育更有深度、组织管理更有精度、党建服务更有温度,推动企业生产与新时期党建有机融合,构建“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的新格局。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路径思考

成静

***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国企党建工作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

(以下简称:《条例》)也明确规定,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国有企业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条例》相关规定,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找准融合的结合点与着力点,探索融合的路径与方法,努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认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明确“为什么融” 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其重要意义可从下述三个方面来理解。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

议精神的必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解决好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国有企业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方法,并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个别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浮于表面、停在口头、“空对空”谈融合,企业“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如:有的企业基层党组织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现象,片面地认为组织生活就是学理论、党员教育就是搞活动、阵地建设就是制标牌、检查考核就是看资料等,导致党建工作融入性不够、实效性不强、吸引力不足;也有的企业过度强调市场化手段和经济属性,把党建工作置于从属地位,导致党建工作的

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难以充分发挥。由此可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问题必须解决,也只有真正做实融合这篇大“文章”,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战斗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将产生出引领和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集中表现在:通过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管理模式、机构职能等设计的全过程,确保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政治方向不偏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二、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知晓“应怎样融”

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后,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被提上了党的建设新高度,国有企业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百花齐放。结合实际、综合考量,笔者认为只有从五个方面抓实融合,才能在行动上真正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在思想上抓实融合。思想融合是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根本所在, 只有党政干部的思想融合了,才能更好地实现行动融合。一方面,在国有企业现行领导干部管理体制下,企业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强化身份认知,明白自己不仅是企业管理者,更是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肩负着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要抓班子成员的思想融合,使班子成员注重从经济角度抓党建,董事会和经理层成员主动从政治角度抓经济,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好融合不够的问题。

在体制上抓实融合。要全面推进“党建入章”,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写明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 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从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要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使符合条件的党委(党组)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可以依照有关规

定和程序进入党委(党组),全面推行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一肩挑” 模式。要厘清“两会一层”权责边界,从治理架构上确保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和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有机统一。

在目标上抓实融合。国有企业要始终将推进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要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战略目标,做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同步谋划、同步设计、同向发力,使党建工作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与企业发展模式相匹配。要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年度工作目标、重点工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任务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督导党建工作有序推进、检验党建工作实践效果,以此做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相得益彰。要紧扣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实际,将解决好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硬性指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并努力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

在制度上抓实融合。要坚持从顶层设计上融入,把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嵌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使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成为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坚持从工作流程上融入,做到党建工作制度与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同步设计,以实现党建工作制度与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无缝对接;做到党建工作制度与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同步修订,确保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相适应、相协调。要坚持从考核上融入,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考核与生产经营考核的联动机制,将党建工作考核纳入企业经营绩效考核之中,一体推进、一体考核、一体运用,与个人薪酬发放、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

在实践上抓实融合。一方面,国有企业可结合实际采取“党建+”模式推动融合,如:通过开展“党建+生产”“党建+安全”“党建+质量”“党建+创新” “党建+攻关”“党建+共建”“党建+服务”等工作,推动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具体实践,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落在实处。另一方面,可通过积极开展党内活动推动融合,如: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通过开展“党徽闪耀在岗位”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担当作为,在岗位工作中充分展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形象;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等,在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关键之时,在企业重大项目攻坚

遇到困难之时,通过开展“党旗飘扬在一线”“党员身边无事故、无违章”等活动,带领广大员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也是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做实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必须要“撰写”的一篇“大文章”。本文对此进行了以上思考,以期为国有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党建+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张琼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华北分公司(以下简称华北公司)是世界500强前9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旗下的三级子企业,于2022年6月由中建交通天津分公司更名而来。天津分公司于2018年11月6日成立,坚守中建交通打造中国建筑大交通事业第一品牌的初心,勇担以规模求生存、以品质谋发展的历史使命,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打造交通强国的征程中砥砺前行。近年来, 公司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党建+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以打造“建证百年筑梦津城”党建品牌为抓手,秉承“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和“规模为先、品质至上、专业专注、绩效导向”的发展导则,实现了组织团队、经营绩效、企业品牌的飞速发展,成为中国建筑旗下极具成长性的三级子企业。

一、坚持党建引领,校准企业发展“精神航向”

华北公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的先进思想和运行机制融入企业价值观塑造和企业管理,时刻为企业发展校准“精神航向”。

(一)筑牢“根”“魂”优势,把握党建+企业文化的本质属性

***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华北公司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 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华北公司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实现从顶层设计到制度、事项、流程、清单的逐级细化。公司印发“四规则五清单”,明晰党委会、董事会、经理会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和权责边界,构建“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是党建引领治理能力升级。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需要与

之相匹配的现代企业文化。公司探索将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通过党建引领企业文化管理促进公司治理能力升级,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和中心组学习机制,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中建集团重要会议精神,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全力保障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围绕集团“一创五强”战略目标和“166”战略举措,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补齐发展短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大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深入推进“六个专项行动”, 一体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低效无效资产治理专项巡视整改,把握党建+企业文化的本质属性。

(二)树立精神导向,培育共同价值引领

***总书记指出,“党建工作始终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党建,使其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同步,能够确保国有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拥有坚实的政治保障,获得稳定的发展空间。华北公司党委在“党建+文化”的发展模式上创新,以党建活动内容创新和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通过抓上层带基层、抓党员带骨干的方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全员的共同价值引领。

一是实地研学、沉浸式体验。传统的党建活动注重会议精神的传达,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党建工作不再是传统的简单传达,而是需要多形式的创新。华北公司组织党员走进有着“中国百年看天津,天津百年看张园”之称的红色教育基地张园和网红打卡警示教育基地“廉润初心”进行实地研学;观看“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主题音乐会,沉浸式体验中华诗歌文明和建党百年风华。二是情景再现、演绎传唱。传统的党建与企业文化没有结合企业职工的需求,导致党建与企业文化工作未能为企业职工更好地服务。华北公司从企业职工喜欢的方式方法入手,开展“建证清风”线上主题观影,员工自编自演红色经典,接力传唱红色歌曲等活动,情景再现式地学习赓续红色精神。丰富多彩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增强了员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热情。

二、塑强党建品牌,夯实文化发展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尤其是关于“六个力量”的论述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2020年7月,中建

集团正式启动“建证力量·红色基石”“建证匠心·红色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同年11月发布品牌标识,全面推进品牌落地,以打造党建品牌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实现集团“一创五强”战略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在中建集团党组和中建交通党委统一部署下,华北公司党委深入开展“建证”党建品牌活动,进一步塑强党建品牌,夯实文化发展根基。

(一)擦亮“建证”品牌,筑牢精神根基“建证力量·红色基石”寓意中建集团各级党组

织以实际行动践行国有企业“六个力量”,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努力成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红色基石。“建证匠心·红色先锋”寓意中建集团广大党员以党性铸就匠心,对党忠诚、爱岗敬业、奋发有为,努力成为企业改革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征程上的红色先锋。

华北公司在建党百年之际,推出“建证百年·筑梦津城”党建品牌。寓意华北公司以“一创五强”为宗旨,以中建交通“两优四强”为指引,筑牢“根” “魂”优势,实现“一最四优”,打造中建交通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子企业, 以实际行动成为践行“六个力量”的优秀代表。华北公司以“建证百年·筑梦津城”为主题,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公司目标管控年、党建质量提升年工作要求,贯彻属地化发展要求,擦亮特色党建品牌,筑牢精神根基,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

(二)打造特色活动,凝聚奋进合力

全面加强国企党建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新指引,要发展企业文化就必须确保企业文化建设不偏离企业政治属性轨道,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结合,使国有企业形成“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的文化传统。华北公司面向全体职工,以“建证”党建品牌活动为载体, 将企业精神文化活动与党工团活动融合,汇聚企业发展动能。领导班子讲专题党课,以上率下推进品牌建设在一线扎根。举办“建证百年·筑梦津城”—“学习中共党史践行新发展理念”专题党课领导班子到基层讲专题党课,增强一线务工人员对新思想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提升基层一线理论修养, 保障农民工权益,凝聚奋进合力。关心关爱女职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举办“建证百年·筑梦津城—巾帼力量绽芳华”系列活动,邀请资深花艺师讲授插花知识、护肤品品牌创始人教授养肤知识,缓解女职工工作压力,感受生活美

好;通过讲解《民法典》,普及有关婚姻家庭等法律知识,增强女职工们的自身依法维权意识,维护女性合法权益。开展体育竞技活动,厚植家国情怀。举办“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趣味“四史”答题健步走活动,向职工宣贯“绿色、低碳、环保”科学健康的工作生活理念。成立篮球协会,举行“建证百年·筑梦津城—崛起杯”职工篮球赛,增强公司各部门、各项目部有效联动,激发员工不懈奋进、勇于拼搏的热情,为公司发展注入更多生机和活力。

三、秉承核心理念,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2年6月,中国建筑的信念体系——《中建信条》正式发布。它涵盖了中国建筑所坚信并奉行的价值核心,是中国建筑为利益相关方所信任并委以重托的依据。其核心理念由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组成。2014 年8月,中国建筑发布行为规范《十典九章》。它是《中建信条》的延伸,是践行《中建信条》的行动指南。两者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指导中建人将核心理念转化为行为习惯,融入具体日常工作中,做到既“内正其心”,又“外正其容”,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际,

《中建信条》(修订版)和《十典九章》(修订版)发布,赋予时代特色的新内涵。要求所有成员单位认真思考各自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充分结合自身实际,聚焦主导文化因地制宜构建特色文化。全体中建人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同时要胸怀世界,推进文化交融、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华北公司秉承中国建筑“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塑造以品质和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内涵,强调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诚信履约能力,保障我们的项目品质、管理品质、服务品质持续优化;始终秉承“绩效文化”,通过高品质的服务实现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共赢和价值的最大化,引领员工围绕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管理活动而奋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4年来,公司克服了经济下行、新冠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现跨越式增长。

(一)强化价值导向,提升品牌影响力

华北公司强化“价值创造”导向,推动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渗透与落地,提升全员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塑强公司高质量发展品牌影响

力。2021年,《中建交通华北公司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入选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企业文化管理专业委员会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创新成果。策划拍摄视频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展播,并获评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最美企业之声银奖代言作品。2019年至今,公司在外部媒体刊稿逾700篇,其中核心中央媒体刊稿84篇,主流中央媒体刊稿87篇,省部级媒体刊稿302篇。尤其是2021年,公司在中央级媒体发稿同比增长近三倍。

(二)践行企业使命,党务业务双融双强

公司以践行中国建筑企业使命“拓展幸福空间”为己任,以中建交通“两优四强”战略目标为根本,以“一最四优”为战略目标,和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携手“筑梦津城”,为实现“交通梦”贡献“天津力量”。公司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入落实中国建筑、中建交通战略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向着“中建交通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子企业”目标坚定前行。

公司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承建团泊湿地提升一期、京津塘北辰出入口立交、容西片区施工通道、灵寿文化中心、津南区恒海路工程、藁城区总退水渠、齐河县学校建设项目、比亚迪新能源一标、饶盖线改建、北堤生态廊道、深泽饮水官网提升等工程。企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资源管控更加规范,重点项目稳步推进,项目履约有效提升,“大商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公司始终将QC攻关和课题研究作为提高质量管控水平的重要载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质量之基,累计获得国家级QC成果6项,省部级QC成果21项。公司荣获“新时代党建

+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全国交通行业职工岗位创新标杆成果奖、“安康杯”竞赛优胜项目等多项全国及省部级荣誉。

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只有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建设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和竞争力。华北公司将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提升新时代党建+企业文化建设,以党建文化引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将企业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不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分析与思考

临高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刘婧

党建工作对企业有着根本性影响,扎实全面的党建工作有助于深化落实党的政策举措,确保企业深层次吃透国家政策举措的精髓内涵,对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始终把握正确的改革发展方向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燃气管道企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天然气等的普及覆盖,燃气管道企业增加,但实际承受的竞争压力也在增加,怎样高质量做好生产经营、如何塑造好燃气管道企业的形象是关键一环。综合以往的发展经营经验,必须扎实做好党建工作,加快培育燃气管道企业高素质党建人才队伍,致力于与生产经营的深化结合,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结合的规范化进行,还需要使党建与燃气管道企业盈利创收更加紧密衔接,这样才能突出党建对燃气管道企业的基础性、根本性影响,实现燃气管道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高质量、可持续改革发展。

一、党建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燃气管道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性质,对国计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十年来,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天然气等管道覆盖面积显著拓宽,燃气管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影响全面凸显出来,大量的燃气管道相继出现。依托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支持,燃气管道企业整体上发展迅速,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元化用气需求。燃气管道企业的持续增多, 供气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导致燃气管道企业在市场参与上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如何提高燃气管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提高燃气管道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不仅对燃气管道企业自身有影响,还会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造成直接影响。

国有企业对国计民生有着主导性影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体现的关键支撑。为此,必须坚定地抓好燃气管道企业的发展建设。党建工作是保障燃气管道企业发展建设的主心骨、硬力量,扎实做好党建工作,能够帮助燃气管道企业更好地把握国家燃气市场布局发展的基本思路,引导燃气管道企业将资源力量汇聚到改革发展的关键刀刃上,进而让燃气管道企业在市场发展上先行一步,始终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影响力。党建工作事关燃气管道企业改革发展的“党性”方向,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真正维护,这也是国家及燃气行业特别重视党建工作的原因。在现代燃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涉及的先进技术工艺越发多样化,涵盖的生产制造环节更加复杂,影响燃气管道企

业人员队伍建设的因素也在增多,只有坚定抓好党建工作,才能为燃气管道企业生产经营打好根基,确保各个层面的技术创新、工艺突破始终注重社会效益、民生效益,依托党建工作能够提高企业上下干部员工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对稳定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队伍大有帮助。

二、当前燃气管道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燃气管道企业的支持及重视力度显著提高,但是燃气管道企业面临着全新的市场,发展建设上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推进党建工作深化落实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少高素质的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人才

部分燃气管道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力量偏弱,实际配备到党建工作岗位上的人员年龄偏大,学历水平偏低,自然会影响党建工作示范、带动成效的体现, 党建工作的实践性还不强,一些燃气管道企业的党建部门倾向于理论探究“空对空”,实际融入燃气管道生产经营一线的主动性不强,难以从党的核心领导层面精准把握燃气管道一线基本情况,不利于党建工作视野的拓宽,无法有效倾听基层一线职工群众的心声,导致党建工作与职工群众越来越疏远。

(二)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规范化不够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燃气管道企业整体上的生产经营内容越发丰富, 需要服务的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党建在与生产经营的融合上实际面临着一些问题,这并非简单地增设党员名额,或者组织相关的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活动, 而是要推动党建工作在引领生产经营上更加规范,能够让生产经营活动经得住考验、耐得住推敲。以往,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上表现得较为随意,存在外在干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将与党建的结合理解得过于简单,认为组织几次集中学习,或者开展相关的党建活动即可,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上缺少良好的机制支撑,既影响了党建带动的示范性、成效性,也影响了实际的结合深度。

(三)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带来的利润不可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燃气管道企业必须保持足够的盈利能力,才能将更多的资源反哺给燃气管道企业,推动燃气管道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创新突破,这是燃气管道企业融入市场加快发展的原动力。将党建融入燃气管道企业,必须提高燃气管道企业的市场盈利能力,从而让燃气管道企业保持足够的竞争力。但是,当前部分燃气管道企业在党建工作的开展上偏向于政治理论的深化落实,

倾向于政治内容的学习,更多的是思想层面的凝聚动员,缺少对经济利润等的深化解读,党建对于燃气管道经济收益等的影响力还不够,难以根据燃气管道企业的基本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创收建议。

三、新时期推动党建工作深层次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基本策略

当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完成,极大促进了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传统化石能源资源危机出现,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应用持续增加, 为燃气管道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燃气管道企业整体的发展建设形势非常好。在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层次结合是燃气管道企业迫切要做好的。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企业要扎实推进高素质党建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 考虑到一些中小型燃气管道企业的实际情况,基层政府部门必须发挥好主动作用,加大对中小型燃气管道企业的支持帮扶,确保燃气管道企业党建工作能够尽快赶上来。一方面,要帮助中小型燃气管道企业制订科学合理的年轻人才引进计划,将新引进的年轻人才优先充实到基层一线党建岗位上,逐步优化现有党建工作人员队伍,搞活现有党建工作环境氛围,通过年轻新鲜党建血液的融入,能够让以往部分企业党建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于深化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结合有着非常好的推动成效;另一方面, 要强化对现有党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重点强化基层生产经营一线党员干部的再教育、再学习,注重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对党的奋斗历史、燃气管道市场化发展实际等进行更加全面的把握,让党员干部深刻感受自身的责任,体会到肩上的重担,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让党建工作在生产经营上更好地融入其中。在燃气管道企业党建工作机构中,要探索合理的轮岗机制,为基层生产经营一线党员干部搭建成长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理论探讨、政治学习之中,有助于发挥他们的基层生产经营工作经验优势,对拓宽党建工作基层视野也大有帮助。除此之外,还需要鼓励党建工作部门现有年轻人更好、更主动地扎根到基层生产经营一线,让他们走到基层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去,更好地了解燃气管道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让他们深刻体会自身工作的价值意义,这对于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的忠诚度、自豪感有重要作用,能让他们依托于党的核心领导,更加扎实

地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二)企业要突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规范水平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燃气管道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要规范、紧密地融合到一起,这必然少不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体系予以支撑,如此才能让党建工作在深化落实上更加到位,才能将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实现有效契合。一方面,在党建工作的开展上,要明确基本的党建工作责任,将党建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科室部门, 科室部门主要负责人必须扮演好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角色,一旦出现党建工作方面的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追究第一责任人,使各科室部门主要负责人重视党建工作,在抓好日常基本工作的同时,推动党建工作在生产经营领域中落实到位。为了突出党建工作的导向性,对生产经营领域中的主要负责人要定期进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考核,政府部门要发挥好指导作用,积极参与其中。燃气管道企业要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对各科室部门负责人的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精准把握党建工作文件中的每一个细节内容,凡是党建工作存在明显瑕疵或者重大漏洞的,在各科室部门负责人的选拔任用上一律要“亮红灯”,这对于营造生产经营领域重视党建工作的环境氛围大有帮助。另一方面, 在党建工作的开展上,要探索建立与生产经营结合的现代化规章制度体系,让党建工作在落实上更加切合实际情况,能够动态把握生产经营的基本需求。例如,在生产经营科室党建人员配备上,要充分考虑不同科室部门的实际人员情况,一些科室部门人员比较少,就需要适当减少负责党建工作的人员数量,一些科室部门人员比较多,党建工作引导生产经营的责任就重,自然需要适当增加党建工作人员。具体增加多少、减少多少,则需要在现有规章制度体系中予以明确,制定科学合理的比例,这样就能够在推进党建工作上做到客观公正, 提高不同层面的认可度。除此之外,在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上,必须突出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企业上下要深刻认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燃气管道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坚持党建与基本业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还要严格遵循既定方案及规章制度内容,不能随意干涉党建工作的开展,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在融合上密切到位、有条不紊,这样才能让党建工作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突出党建在燃气管道企业盈利创收上的作用

燃气管道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保持足够的盈利能力,才能源源不

断地获取相应收益,加快自身的改革发展,满足日常管理的基本需要。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目的就是发挥好党建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党建将智慧力量汇聚到生产经营关键环节上,从而实现燃气管道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燃气管道企业能够在同行业竞争中更有力量。为了发挥党建对燃气管道盈利创收的推动作用,党建部门要发挥好调查研究等的基本作用,把握好市场的发展动态,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信息及时分享给生产经营部门,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生产经营专题研讨会,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实现对燃气管道市场的动态把握,并最大限度地争取服务对象的支持与好感,这对于深化燃气管道企业的市场根基、加快既定生产经营战略的深化落实都有重要作用。为了发挥好党建的硬性支撑作用,燃气管道党建部门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动性, 主动融入燃气管道生产经营一线,争取了解第一手信息内容,精准研判燃气管道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科学管理、现代化生产经营等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确保生产经营部门能够更好地打开视野,丰富市场经济环境实际认知,从而让党建在燃气管道企业的盈利创收上发挥出更大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党建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了现代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融合的复杂性、特殊性,有助于强化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性、根本性影响认识。同时,对新时期燃气管道企业如何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索,对于加快新时期燃气管道企业高质量、可持续突破有重要意义。

关于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信息技术公司  赵婉婷

引言

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工作,在各个方面都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及不断扩大党组织工作范围,切实实现党建工作推动企业发展、服务群众。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及地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入融合是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提高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此, 为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研究关于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旨在为广大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一、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逻辑关系分析

(一)从工作目标上看,两者具有一致性

从本质角度来看,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单位,企业党组织若想实现企业发展创新,在把握企业发展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应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自身工作职责与政治任务。在我国经济爆发式增长及跨越式变革的趋势下,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一系列的难点,党建工作作为国有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内涵,从工作目标上来看,二者具有一致性,即企业党建工作服务于企业改革与发展,并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推动科技进步及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国有企业发展是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亦是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二)从工作原则上看,两者具有相近性

企业党建工作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原则,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经济工作,形成有机工作整体及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二者在工作内容上都是将有效资源整合, 做到党政领导密切配合、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及共青团组织整体运作的系统性工作。

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能动性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坚持以创新思维及方法来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创新,在主动探索并掌握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党建工作效率提高及企业发展创新,因此二者在工作原则上具有较强的相近性。

(三)从工作内容上看,两者具有相通性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个体进行教育与管理是帮助企业理顺劳动关系与调

动职工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的根本。且从具体实施来看,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都是以对人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为主,涉及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等几个方面。从二者的工作机制来看,党建工作主要以提高党企业工作效率与质量为基础,切实贯彻与落实为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引领,构建具有高素质、作风硬的党员干部队伍,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保障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而企业发展作为促进自身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制度建设、审计和监督进行优化与革新。因此可以看出,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工作内容具有较强的相通性。

二、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建议

(一)科学构建领导组织,优化党组织与行政组织的结构

科学构建领导组织是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关键。从本质角度来看,党建工作离不开科学的领导与管理。对此,进一步优化党组织建设及行政组织,对于提高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具有促进意义。因此,应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在党建工作中的相关责任。同时,可增加机构轮换比例,即让党员干部熟悉管理工作,也可让管理人员熟悉党建工作。通过交叉任职可以让彼此在具体工作中熟悉对方的工作流程、进度、计划,减少传统组织工作内耗,增强管理人员与职工之间的团结协作,对于提高企业凝聚力具有促进作用。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首先,以党内有关规定为依据,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三重一大” 制度,对会议任务、所讨论内容等进行明确,进一步提高决策效率与效果。与此同时,对企业运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定期讨论,保证企业在重大问题上有足够的参与度。在党委会上也要经常讨论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以便有计划地安排党建工作。行政领导组织会议在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时,要将党组织领导成员纳入其中。

其次,优化国有企业领导层人员年龄结构。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行政组织结构优化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在严格按照党中央部署及规划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实质情况,坚持老、中、青三代结合模式,根据年轻化要求,在生产一线勇于提拔与使用年轻、有才能的干部,为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提供活力。

再次,优化知识结构。将具有不同知识和专业水平的管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和组合,在强调专业的同时,注重知识综合性,使领导层能够适应不断变化

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落实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融合具有深远意义。

最后,优化智力结构。对具有不同智力类型的管理者进行适当比例配置。在企业领导组织中,既要有可通观全局,拥有较强判断力、综合能力的管理人员,又要有善于组织实施,拥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管理人员。

(二)加强领导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凝聚全党、全国及各民族人民的思想共识与智慧力量具有促进意义。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因此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具体实施中,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及干部群众在政治上的思想教育,同时深刻围绕与严格把握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围绕企业发展与改革中存在的难点、痛点,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充分融合,按照新形势要求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的多维度思想政治格局。

此外,为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化与创新化,应从多个角度入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通过文化宣教、文体活动、文艺展演等形式,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力。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瞄准安全生产、经营效益等中心任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完善工作制度,在推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建设。

(三)坚持双向培养,落实党组织发展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融合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党建工作融合可进一步明晰当前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存在的难点及不足,在进行优化与重组后,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将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的先进模式。同时,积极探索与建立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市场化,在明晰人员晋升、任用渠道的同时,确保党建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机融合,为企业人才管理及党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方式如下。

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基  本目标,将企业骨干发展为党员。将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作为发展党员的总目标,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部门的作用,扩大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规模。同时,注重对优秀职工、先进人员等进

行培训,在加强对相关党建教育与管理的同时,切实提高相关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把握,进而提高广大职工的政治积极性,为广大职工在政治上积极进取创造有利条件。此外,除个别录用原则外,还应对职工进行严格考察、监督, 实行考核制度、公示制度、票决制度和预审制度,保证职工入党动机纯洁及政治坚定。通过对职工进行有效培养,建立企业的“人才库”。

优化队伍作风建设机制

优化队伍作风建设是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融合的关键,具体实施如下。首先,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使队伍作风建设更加科学化、制度化。为保障

队伍作风建设标准化,应积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断优化与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融合,切实打造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其次,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良性机制,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加大交流力度,提升班子整体合力。高度重视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畅通晋升通道,完善上下联动的培养选拔机制。通过各种类型的岗位选聘、调整、交流等方式,扩充后备干部队伍。以经营业绩为中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不断加强和深化复合型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增强担当作为和干事创业的主动性。

最后,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按照业务发展实际和工作量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地调整岗位配置,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优化人才梯队建设, 对核心技术骨干“压担子、给待遇”,进一步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克服在用人问题上的印象主义,广开进贤之路,做到以好作风选作风好的干部, 从根本上解决以往存在的视野不宽、识人不准、用人不当问题,最大限度发现人才,从好中择优,把好质量关。

创新载体,为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提供实践平台创新载体是助力党建工作融合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具体实施中可参考以下措施。

首先,对支部活动载体进行创新。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平台生产特点、设备状况、职工要求等,在明确各阶段党建工作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并完善目标明确、责权分明、运行协调、渠道通畅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和生产工作机制,明确将党建与生产活动相结合的主要目标,强化对形势任务的宣传,将

主题党日开展与生产活动开展相结合,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和参与度,将“党建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传统活动落到实处,打出平台“党员突击队”旗帜,持续激励党员在岗位上的奉献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强化“三基”建设, 提高全体职工政治和业务素质,并通过党支部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职工在岗位上做出贡献。

最后,在政治理论方面,采取支部集中学习、党员视频授课、网上沟通等多种方式,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提高职工的学习兴趣,使职工的学习能力更强,并在“三会一课”上开展专题研讨,提高学习效果。在生产工作中以支部为单位组建技术小组,提高党员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为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提供思想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变革,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建设, 通过加强干部管理及加快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实现干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国有企业作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及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要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文化建设的高度融合。

国有科技型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路径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王怡雯

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二者的相结合可以激发企业员工思想、情感层面共鸣,最终推动企业发展的持续性,二者的工作本质与目标一致。因此,可以说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同频共振,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人情,促使党建思政以及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优势,推动企业更加长久、稳定的发展。

一、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连通点

作用对象一致。国有科技型企

业党建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对象都是企业中的职工和干部。在长时间的党建思政工作过程中,党逐渐积累起来越来越丰富的意识形态工作经验,为了改造员工、干部的主观世界,借助不断的宣传教育,引导职工、干部重塑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不断对职工、干部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提升。企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形成的宗旨、核心价值观以及行业准则等即是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企业特性,借助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员工忠诚意识的培养,帮助企业树立正面的形象品牌。其次,党建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目标主要是为了对职工、干部的思想意识不断调整,并促使职工以及干部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进一步完成生产经营目标。

兼具激励、凝聚作用。党建思政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贡献,我党也逐渐形成了担当作为、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国有科技型企业开展党建思政工作,能够发挥该项工作的引导作用,积极培养职工、干部的坚定信念立场,促进职工、干部对爱岗奉献、艰苦奋斗的优良精神积极传承、发扬,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同时,大部分国有科技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同样包含担当风险、艰苦奋斗、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基于科技型企业的特点影响形成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同样能够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增强职工、干部的奉献精神、吃苦耐劳,从精神层面入手起到激励的效果。3. 工作方式类似。在进行党建思政工作过程中,普遍运用的工作方式包括教育宣传以及情感渗透。如在具体党建思政时,开展典型政治理论的学学习,借助相关媒体积极宣传当的先进典型以及政策理论,定期进行主题党日活动强化感情

联系,借助不同类型的服务活动展示党员的先锋作用等。企业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教育和宣传发挥自身作用。如在职工入职之前针对企业文化开展培训工作, 定期开展企业文化专题宣传培训,企业内部文化宣传标语、定期团建等。

二、国有科技型企业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促进企业党建思政工作

创新性提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更多企业为了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逐渐加强对企业生产及经营管理的重视,并以此期望借助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完善的管理模式以及技术水平对企业的经济利润提升。如果管理者在这一过程中并未充分意识到思政工作于企业发展运转的重要作用,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党建思政工作的效果造成影响,也会导致党建思政工作发生内容简单、方法陈旧等一系列不足。将党建思政工作合理融合企业文化,可以在党建思政工作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是基于时代、行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因此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提升党建思政工作模式的创新性,优化工作内容, 为企业党建思政工作提供有效的路径。

帮助企业增强对企业文化建设

控制力度。对于国有科技型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契合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文化加强把控。将企业文化建设合理融入到党建思政工作之中,有利于帮助企业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控制力度。如在具体的党建思政工作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实行是国企最大的优势,在党的指导和支持下,国有企业可以保证自身正确的发展道路。因此,对于国有科技型企业而言, 势必需要充分明确党建思政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企业针对职工、干部积极宣传党政方针,强化职工对党政方针的认识、了解,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企业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企业管理者也能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有效把控。

有利于促进党建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

发展协同性。无论是党建思政工作,还是企业文化,在国有科技型企业稳定发展中都有重要意义作用。为了更好发挥二者的关系,推动企业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对二者的工作水平、建设质量有效提升,并在实践过程中促进二者发展协同性。因此可以看出,将党建思政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结合,是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重要做法。从本质上看,企业文化是基于长时间发展过程中产生并形成的,能够获得内部大部分职工的认同,且兼具鲜明的时代特色。促进二

者的融合,能够提升党建思政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完善职工道德素养建设工作, 对职工思想品质有效提升,从而为二者工作建设提供更多的动力源泉。

三、国有科技型企业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路径

强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国有科技型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管理者应当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视。经营管理工作是企业各项活动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推动企业持续性发展,管理子和需要积极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将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二者合理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规模迅速扩大,更多职工的公平意识也更加强烈。所以同样对于国有科技型企业而言,应当始终结合时代发展趋势,管理者应当积极对自身管理理念有效转变,在企业中将民主管理理念合理融入到运行环节之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企业在管理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民主思想的重视,及时了解职工的需求和想法。在此基础上,国营科技型企业还可以对民主渠道建设有效拓展,积极听取广大职工的想法和意见,如增加意见箱等,同时积极采纳职工合理的意见,积极改进企业内部对应方面的情况,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始终坚定以职工为本的原则。国有科技型企业在运行发展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始终以职工为本,采取不同措施对职工综合性素质不断提升,推动全体职工更好的发展。引导职工增加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在企业党建思政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融入以职工为本的理念。企业的发展情况会受到员工的影响, 为了促进企业更加稳定、高效的发展,势必需要保证职工的全面发展,促进员工与各项工作之间协调推进,积极了解职工的物质层面需求和精神层面需求, 并采取有效措施满足职工的合理诉求,从而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可见党建思政工作的重要作用。国有科技型企业还需要注重对职工合法权利有效保障,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业中的价值,站在职工的角度看待不同方面的问题,帮助职工解决自身的问题。此外, 国有科技型企业还需要促进更加完善、健全的制度建立,为其他工作发展奠定基础,增强职工的责任感。企业还可以积极举办不同的活动,营造积极的企业氛围,促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个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

完善对应配套工作机制。为了保证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 的融合,企业还应当基于以往党建工作,完善对应的配套工作机制。促进职工积

极参与到决策机制之中,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思政工作流程合理衔接,在决策时合理借鉴职工的意见与利益。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过程中,可以挖掘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思政之间的相同点,并将相同点作为桥梁,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宣传教育机制。国有科技型企业还应当明确宣传教育的具体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职工激励方法等,使得一切工作都可以有据可循。

优化过程管理促进二者高效高质融合。进一步促进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融合程度,可以加强对二者融合的过程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强化顶层设计工作,从源头上有效整合。在开展顶层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确党建的价值以及精神实质,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相连接;其二,改善工作方法,对工作流程有效整合。促进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沟通,借助互学互鉴的方式推动二者相互融合发展,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并在企业文化中合理融入党建思政工作。此外,在上述工作推进过程中,始终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促进机制融合。强化新时期国有企业全面发展, 首先需要保证理论领导的先进性,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结合发展趋势对企业文化更新。

四、结语

国有科技型企业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现阶段国有科技型企业对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二者融合的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充分发挥二者对国企的正面效果。因此,对于国有科技型企业而言,需要始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重视二者的融合工作,并不断完善相应领域的工作措施。

国有农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分析

广东农垦红峰农场有限公司  杨慧金

***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党建工作,这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和魂,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同时也指出“党建工作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两段话就明确地指出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立场和今后的工作方向,也就是要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国企的生产经营中来,树立“在生产中抓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的新理念,切实将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优势和政治领导优势转化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优势,实现二者的同频共振和同向发力。

一、国有农场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国有农场加快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之间的深度融合,是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对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在党”的新论断,同时提出了“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以及作出了“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新部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这些新论断、新要求和新部署,国有企业必须要强化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担当,立足于自身光荣的历史传统,践行好新要求和新部署。根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 把党的建设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根据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新部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生产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农场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 度融合,还是国企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动力更加充足,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内外部风险的挑战。在内部,国有农场面对农业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发展的时代挑战,在外部,国有农场面对全球农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WTO关税规则的制约,使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压力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农场要更好地实现改革发展和扩大开放,就必须要加强党的建设,抓好党建工作,为国有企

业生产经营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筑牢国企改革的思想根基。

保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密切联系的必然要求。国有农场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之间的深度融合,是保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密切联系的必然要求。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党建工作为生产经营提供内在核心动力。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是铸魂工程,通过党建思想引领能够使企业全体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如果缺少党建的内核引领,企业的生产经营就无法找准方向,也无法清晰地回答改革与发展为了谁、依靠谁这样的重大时代问题。其次,生产经营成果是检验国有农场党建工作水平和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标准,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因此,实现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是保持这种密切关系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体现。

二、国有农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六个方面

国有农场要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之间的融合,就要深刻把握两者深度融合的内涵要求,搞清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关键在于哪些方面的融合,明确两者融合的方向。这里主要是从目标融合、组织融合、体制融合、决策融合、队伍融合以及思想融合这六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目标融合。国有农场在深化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做到两个同步。一是目标制定同步,国有农场要把握好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结合农场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来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做到两者全年目标、工作规划的同向性和一致性。同时针对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的全年目标和工作规划要进行细化分解,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分项任务,将其融入到基层生产和基层党支部建设当中,从而真正实现上下贯通、协调一致和同步推进。二是考核同步。国有农场要将党建工作纳入到企业考核与评价体系当中,并且做到考核标准的具体化和数量化。要求国有农场各部门都要把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加强日常监督与考核,及时发现党建工作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并督促整改,通过对部门党建工作成效的考核, 来确保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之间的有机融合。

组织融合。组织融合是实现国有农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 必要保障。国有农场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党组织设置,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国有企业要秉持“支部建在项目上”的工作理念,本着有利于党员干部作用发挥、有利于促进生产任务完成的原则,把党组织建在农场的项目上,就比如在

农场美丽乡村建设上成立党支部,真正做到党组织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国有农场基层党组织要搞好与群团组织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形成党建带群建的新格局,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群团组织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目标组织农业绿色、高产、优质试验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最后是要结合国有农场的生产经营实际创新组织机构建设,比如围绕国有农场的“新兴产业”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建领导小组等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引导力,把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发展优势,带动有关项目和工作任务的高质高效完成。

体制融合。体制融合是实现国有农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首先,国有农场要健全和完善双向进入的领导体制,也就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交叉任职,使党的领导能够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建立起党组织充分参与的生产经营议事规则体系,使农场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组织通过对农场生产经营重大事项的集体把关,确保农场生产经营目标、方向的正确性。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国有农场要理清各级党组织工作的责任边界,细化责任分工,构建各级党组织领导一肩挑、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遵循谁管理、谁负责的党建工作原则,聚焦促发展、强基础的工作主线,通过科学的职责分工和目标责任认定,保障各项党建工作在生产经营中的有效落实。再其次,要建立起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国有农场要加快推动党组织监督体系和生产经营监督体系之间的深度融合,目的就是形成监督合力, 确保工作任务清单的逐项落实,加大对生产经营中重大决策部署的评估力度, 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决策融合。决策融合是国有农场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 内在要求。决策融合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大问题决策融合。国有农场党组织要建立和完善“三重一大”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遵循集中领导、民主议事的原则,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部署以及大额资金使用等纳入到农场党委组织议事决策清单当中,真正做到源头管控和全程参与,在管控和参与的过程中要与负责有关重大事项和重要项目的生产经营负责人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以确保调研论证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从而真正为国有农场把好政治关和决策关。二是组织决策职能相融合。国有农场各级党组织要在党委领导下,与各级行政部门和生产经营管理部门进行职能

方面的融合,并且对决策咨询功能加以补充和完善,建立起集中研讨、风险评估的长效决策咨询机制深化党政工作之间的有机融合,提升重大事项决策质量, 降低重大事项决策风险等级。三是探索党组织多元化参与经营决策的路径。国有农场党委要利用好联席会议、职工代表大会等的多种渠道来参与农场的经营决策,代表农场党委就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党委组织能够始终发挥思想引领、决策引导的作用。

队伍融合。队伍融合是国有农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 支撑。在推动队伍融合的过程中,国有农场必须要把握好人才建设这个关键和核心,加快健全和完善优秀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体制机制。首先,要完善党员干部激励和成长机制。国有农场党委组织要加大对党员干部政治素质、道德素养、能力水平以及业绩成就等方面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来实行激励,培养一批忠诚、优秀、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选派这样的优秀党员干部去到国有农场生产改革发展的一线,接受锻炼,促使其尽快的成长成才。其次,要完善

“双人才”培养机制,所谓双人才主要是指党员人才和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人才,国有农场必须要把这两类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力求把党员培养成技术人才,把技术人才培养成党员,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扩充国有农场人才总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有农场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支撑。再其次,要完善人才双推工作机制, 所谓双推就是要推动农场生产经营中的优秀人才成为党员,同时推动党员成为优秀党员。在实行双推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两个优先”原则,确保推先推优,提高国有农场队伍建设和人才发展的质量。

思想融合。思想融合是国有农场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 根本要求。国有农场党建工作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基础位置,将其贯穿于党建工作的始终。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同样要以先进思想作为引领和贯彻,实现两者在思想方面的融合。首先,国有农场党组织要立足生产经营的目标,加大面向职工群众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力度,组织召开以“转观念,强思想”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提高普通职工群众对企业生产发展目标的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激发职工群众的生产经营热情和内在动力。其次,国有农场党组织要把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统一于文化建设当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国有农场的文化品牌,创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为社会创造价值”等的企业文化理念,增强农场全体职工的认同感和信念感, 从

而深刻践行这些文化价值理念,切实提高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实效。

三、国有农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

国有农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需要找准融合方法和现实路径,要从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层面入手,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对于国有农场来说,要把党建工作真正地深入到生产经营的一线,就必须要依靠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和重要桥梁。因此,农场党委必须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力和战斗力为核心,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联系职工群众、宣传党建思想、贯彻理论主张的坚持阵地。这里之所以强调政治建设是因为十九大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国有农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也要贯彻这一主张,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放在政治引领力的提升上。国有农场要创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政治建设清单,使基层党组织能够明确“两个确立”“两个核心”“两个坚持”的深刻内涵,同时坚定“四个自信”“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好国企党建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要求,严肃政治生活、把握政治纪律,增强廉政建设的自觉性,为国有农场基层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一线的优势发挥奠定重要基础。

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快推动国有农场党 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之间的深度融合,还要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岗位当中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首先,国有农场可以推行党员“三先”制度,也就是针对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部署要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真正做到由点及面, 加快推动重大决策的有效落实。其次,国有农场要建立健全党员先锋体系,在生产经营中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位、服务群众示范岗位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关键领域、关键岗位中的带动作用和榜样力量,使优秀党员真正成为引领国有农场改革发展、开拓创新的骨干力量。

确保党建主题活动深入到职工生产生活中去。国有农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之间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奋战在生产经营一线的职工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为此在推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国有农场一定要确保党建主题活动能够深入到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首先,农场党委领导及各级党组织要转变思想、转变工作方式,把党建工作焦点对准基层,深入到职工群众群体当中,深入到生产一线和职工群众的生活当中,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基层党支部要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职责,了解农场职工群众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

际诉求,畅通反映渠道,做好细致深入地沟通,增强农场职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保障国有农场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其次,国有农场可以开展以“自我价值实现”为主题的党建活动,肯定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方面为农场作出的贡献和个人价值,以制作系列短视频的形式来对职工群众风貌进行展现,更好地陶冶职工群众情操,提升党建工作活力,增强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结语

综上,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国有农场必须要牢牢把握自身的政治站位, 切实有力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筑牢发展根基,谱写国有农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营效益如何做到深度融合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太原有限公司  张磊

(2023年10月22日)

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所面临着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发挥好党组织的指导作用,加强党组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进而促进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 国有企业要正确地认识到目前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具体的经营情况来制定融合策略,进一步提高党建和经营之间的融合水平。

一、国有企业加强党建工作与经营融合的重要意义

提高党的组织能力和执政能力

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推动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之间的结合,能够将党组织的作用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更能发挥出党组织在企业生产发展中的指导作用,使得党的组织能力和执政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虽然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但是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党组织的重要目标, 而通过加强党建和经营之间的结合,使得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更能够推动党建工作目标的实现。

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之间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国有企业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国有企业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推动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认识,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国有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在推动两者结合时,不仅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党组织的指导作用,还能促进企业内部各项机制的有效协调,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随着党建工作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认知,提高员工的工作执行力,保证各项经营工作有序实施,进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的融合现状

在解决问题时政治意识不足

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在解决问题时政治意识不足,并未能首先从政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式,导致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之间的融合水平并不高。提高经营效益固然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但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需要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因此当企业发生经营问题时,需要学会从政治角度来分析问题,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进而更好地平衡好党建和经营之间的关系。

对于党建工作的认同程度不高

部分国有企业的员工对于党建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刻,对于党建工作的认同程度也不够高,因此会阻碍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之间的深度结合。部分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并没有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党建工作的开展,会占用员工大量的工作时间,进而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会影响经营效益的提升,所以部分企业并没有积极推动党建工作的开展。部分员工在实施党建工作时,会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完成,自身的主动性并不高,不仅没有推动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之间的结合,甚至未能按照相关要求来落实好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未能深入员工当中

党建工作主要是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而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还有待提升,党建工作未能深入到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进而影响了党建和经营工作之间的结合效果。部分国有企业未能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形式化教育,未能改变“重生产、轻党建”的思想认知,因此会阻碍了党建工作的有效推进。例如,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配备专职的党建工作人员,导致许多党建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进而影响了企业整体的思想政治效果。

三、国有企业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深度融合的策略

坚持共同发展的原则

要推动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国有企业需要坚持共同发展的原则,需要发挥出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国有企业必须要坚定党的领导、遵守党的原则来制定经营管理策略,通过策划多项有效的经营活动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例如,国有企业在制定改革发展策略时,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基本前提,坚定党的政治道路,然后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所以在日常经营中,国有企业需要处理好党建和经营之

间的关系,始终要明确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然后再推动经营和党建工作的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稳定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坚持同向谋划的原则

国有企业应当坚持同向谋划的原则来推动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之间的结合,将党建工作深度地融入到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当中,进而推动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第一,发挥好相关人员的带头作用。作为企业的党员干部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自身的带头作用,积极做好带头工作,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到党建和经营两者融合的重要性,在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同时,也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好党建工作。作为党员干部,更应当树立强烈的责任心,能够将党建工作深入到各项生活管理工作当中,提高党建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第二,国有企业需要做好绿色生产经营环境的打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遵守党的纪律和要求,做好内部监督工作,采取合理的监督方法, 保证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化实施,创造廉洁务实的工作环境。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推动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之间的深度融合,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发挥好党史学习教育的作用,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国有企业需要重视党史教育活动的实施,定期组织党员和其他员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知,也可以更好地优化企业的工作风气,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通过深化党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知史爱党,从百年党史征途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坚定信心,锐意进取, 将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加快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更好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高党建工作和核心业务之间的结合

在落实党建工作时,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相关部门和其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丰富党建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党组织的教育和指导作用。例如,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应当积极地参与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安全管理等多项活动,进而更好地推动党建工作和企业经营之间的结合。

总的来说,推动党建工作和经营之间的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企业要加强研究两者之间的融合策略,遵守共同发展和同向谋划的原则,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和核心业务之间的融合,提高两者的融合水平, 进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思考

梅河口市城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耿大庆

国有企业党建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从思想认知、能力素质、责任落实、体制机制等方面创新思维,有效地发挥国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的优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吉林省梅河新区国企党政负责人秉持“同向党建、长效党建、时效党建、人本党建”的理念,从目标、机制、管理、方式、队伍五个维度寻找有机融合的路径与方法, 和员工团队共同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党建引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国企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的价值

新时代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企业科学决策、管理水平;有助于汇聚企业发展生机、活力之源;有助于指引企业改革转型、明确方向。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升企业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企业生产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国有企业应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坚持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及保持经济竞争力的方针,可以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科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发展。

(二)发挥党的力量,汇聚企业发展生机

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力,能有效地将人力优势转化为企业前进发展的动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于聚民心、凝民力,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促成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成合力激发企业人奋发创业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推动国有企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此有效地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优势。

(三)夯实党的根基,指引企业改革转型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形成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相符合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国有资产影响力和国有经济活力。夯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基础,落实党中央重要战

略工作部署,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紧跟党走, 听党的话”,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能有效发挥国企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助推企业改革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需要将党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把好选人用人关、加强廉洁建设来永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忠诚、担当,带领企业职工奋发创业推动国有企业新发展。

二、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的路径与方法

(一)注重目标融合

要正确把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向,牢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政治使命,注重目标融合,实现党的初心使命和国有企业责任担当的相互融合、有机统一。

注重目标融合,要做到党组织初心使命与企业愿景和使命相结合。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中勇挑重担。在新的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肩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因此, 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注重目标融合,要做到党组织工作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国有企业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制定全年工作目标,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步谋划,注重突出党建引领作用、部署党建工作注重强化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的导向,形成党建和业务“一盘棋”。

(二)聚焦机制融合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要有机制保障,以制度确保理念落到实处。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从治理体系、机构设置、领导体系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双向融合”机制,激发各级党组织主动配套“生产中心抓党建、党员履职创优争佳绩”的“双赢”效应,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宽泛的领域里,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共奋进、同发展。

聚焦机制融合,要做到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治理体系和决策机制。要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强化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三重一大”和相关党委议事决策规则中,全面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

程序,明确需党组织会议事范围和议事事项清单,明确党组织在不同类型决策事项中的决定权、建议权、监督权,确保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

聚焦机制融合,要做到党组织与行政机构同步设置。按照业务相近、工作内容相关的原则划分党支部或党小组;在优化机构职能的同时优化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对党组织进行调整;实现机构层面的步调一致、同频共振。

聚焦机制融合,要做到党的领导体系嵌入行政领导体系。坚持企业领导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原则,党委成员可通过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里的党员可依照规定进入党委会,坚持推行“党政一肩挑”、党政职责一体化,全面落实“一岗双责”。

(三)着力管理融合

强化融合意识,形成“党建与生产同向共振、水乳交融”的理念,让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

着力管理融合,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同考虑、同部署,在党委会、总办会、部门会、团队会上,把党建与中心工作统筹考虑、共同部署。其次,坚持同落实、同推动,倡导“学做结合”,倡导务实有效,推动党建与生产一起落实。

着力管理融合,坚持同检查、同考核,实现党建考核体系和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统一。党组织要坚持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效检验企业党建工作成效,将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与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经营业绩考核等相衔接,同党组织班子成员任免、薪酬、奖罚相挂钩,全面推动各级党组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以考核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相融合。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

(四)加强方式融合

在党建与业务不断融合的进程中,倡导“同向党建、长效党建、时效党建、人本党建”的理念,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作用,促使党建工作方式加速迭代,不断创新,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加强方式融合,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相结合。结合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新业务培训、相关工作要求纳入理论学习,通过落实工作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加强方式融合,坚持党建主题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水平。通过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发扬共产党员先锋作用,在日常管理服务中加强与基层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做好支撑服务,切实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助力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五)强化队伍融合

把握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正确方向,坚持组织建设与人才培育相结合,提升党员干部和员工奋发创业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党建和业务融合的内生动力。

强化队伍融合,以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核心,在领导干部提拔时突出政治标准,把住源头关;推行从优秀专业人员中选拔党务工作者,推行专职党建人员学业务、兼职党建人员学党建,提高党务工作者的融合能力,以“精通业务、熟知党建”为基本标准,通过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增强在工作中找准党建与业务结合点的能力。

强化队伍融合,注重党员发展和培育,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加强对岗位能手、青年模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培养;定期开展“两优一先”“党员示范岗”等活动,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持之以恒抓好党员队伍的业务学习。

强化队伍融合,坚持组织生活与群团工作相结合。采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丰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开展的方式方法,积极吸纳群众参加活动,做到以党建带群建,密切党群联系,助推企业发展。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在加强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国企党建的独特优势,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局工作中,按照“党建引领、发挥优势、精准融入”的原则,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切入点与落脚点,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画好党建与深化改革、经营管理等业务工作相融合的“同心圆”,实现党建与企业治理的相生相长,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路径探析

呼和浩特春华水务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巴日

(2023年10月24日)

摘要: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监督检查部门对自己的定位认知不足,导致纪检监察工作职能逐渐弱化,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纪委监察职责的发挥。在全新历史时期,就需要将国有企业的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以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确保在国有企业内部能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为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的路径,希望对广大同行有一定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纪检监察;融合路径

纪检监察工作对规范国有企业生产行为发挥重要作用,要求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行为和作风,避免贪腐行为出现,为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党的领导和党风廉政建设

国有企业是党的重要阵地,加强党建与纪检监察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确保国有企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的融合有助于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机制,加强对企业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考核,提高企业的廉洁自律意识,防范和惩治腐败问题。此外,国有企业是党员数量较多的单位,融合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有助于加强对党员队伍的管理和培养。通过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素质和道德水平,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党建与纪检监察的融合能够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加强党内监督、纪委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协同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合党建与纪

检监察工作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增强企业的自我调控和自我净化能力。通过加强对企业内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处理, 提高企业整体的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的路径探讨

(一)切实增强政治巡察精准度威慑力,充分彰显党内监督利剑作用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对国有企业的全面监督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国有资本功能的重要方式。为了切实增强国有企业政治巡察的精准度和威慑力,充分彰显党内监督的利剑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加强巡察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巡察工作长效机制,明确巡察工作的组织架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确保巡察工作规范、科学、高效进行。第二,强化巡察队伍建设。选拔有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强、廉洁自律、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充实巡察队伍,提高巡察队伍的专业性和能力水平。第三, 加大巡察工作力度。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巡察,并及时对巡察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同时,注重对巡察工作进行实效评估,加强对巡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第四,强化政治巡察的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治巡察的职责权限和操作程序,为政治巡察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二)深化落实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深化落实国有企业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方向性、战略性、根本性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国有企业要坚持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和从属关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党组织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其次,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国有企业要深入开展党员教育、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初心不改、使命不忘。第三, 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国有企业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第四,要加强党内监督建设。国有企业要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健全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纪律审查、监察和巡视等各项监督职能。最后,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决策机构和工作机构,并定期召开党委

会议,加强党委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发言权。同时,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岗位设置、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制度规范,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坚决维护党规党纪严肃性权威性

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纪律建设是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核心作用,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稳步前进。党的集体领导要贯穿于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确保党的政治领导力量的有效发挥。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坚决反对和惩处腐败行为,确保干部清正廉洁、履职尽责。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对企业资金、资源使用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要积极引导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和培养工作,提升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意识。定期组织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政治监督。加大对违反党纪国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引导企业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勤政务实的原则,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水平。

(四)加快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机制,注重选拔具备扎实政治理论基础、宏观全局观、专业业务能力和良好品德、对党忠诚、政治上合格、政治上过硬、党性好的人才。加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担任纪检监察干部职务。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中青年干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案例教育等多样化培训形式。注重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敏锐性、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纪检监察干部提供广泛的发展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参与各类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同时, 激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纪检监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保障他们履职尽责、廉洁奉公。注重培养纪检监察干部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鼓励他们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合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融合是国有企业新时代背景下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纠正党风,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深入落实,同时还能够提高党员干部的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纪检监察水平。为此就需要充分探讨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的路径,实现持续优化与创新,

保障企业整体规划、建设思想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

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路径研究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冯吉芳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承载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责任。在国有企业的管理与发展中,党的领导地位和党建工作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有机融合成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要素,旨在通过党建工作的深化,提升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企业经济的紧密结合。

一、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融合的意义

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深度融合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要意义。这种融合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还体现在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障方面。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党建与经济工作的融合能够加强党组织在企业经济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只有党的领导地位牢固了,企业才能更好地遵循党的方针政策,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战略,确保企业发展的方向正确,有力支持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融合党建与经济工作能够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地践行党的企业建设要求。党的企业建设要求企业始终坚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五大建设,通过这些建设推动企业全面发展。党建与经济工作的融合使企业更加注重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地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济困、生态环保、公益慈善等社会活动,维护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深度融合能够实现党的政治优势与企业经济优势 的互补。党的政治优势在于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统一战线的广泛性、组织力量的强大性。而企业经济优势在于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市场竞争的适应性和效益的追求性。通过这种融合,党的政治优势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而企业经济优势则为党建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实践基础,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保值增值。

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深度融合也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员工的政治觉悟和职

业素养提升。通过党组织的教育培训,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同时,国有企业也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这使得员工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贡献力量,形成党建与经济工作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二、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问题分析

(一)部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的深度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部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的深度合作机制不够健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部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合作不够健全,导致党组织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党建工作需要与业务密切结合,但由于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健全,党组织和业务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双方对彼此的需求和工作进展缺乏充分掌握,党组织无法准确把握企业经济运行的底线和潜力,未能为经济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二是部分国有企业深度合作机制不健全,党建工作与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不明显,业务和党建工作未能形成有效的协同关系。党建工作未能在业务决策和规划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导致企业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相对独立,错失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力的机会。

三是部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在部分国有企业中,仍然存在党组织和业务部门之间人员流动不畅、选配不当的情况,不仅影响党建工作和业务部门的有效沟通,而且导致人员流失和人才浪费,影响企业整体绩效。

四是部分国有企业深度合作机制不健全,业务和党建工作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融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联系微 信32311699,但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党建工作和业务之间的绩效评估不统一、考核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深度合作。

(二)部分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政策执行不到位

在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有机融合中,政策执行不到位是一个显著问题,其影响和原因复杂。

一是部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推进速度不够快。由于党建工作需要时间来逐步渗透到企业各个层面,有些企业在政策执行方面存在滞后,特别是党建工作开展较晚的企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和贯彻政策。

二是部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力量不足。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党组织弱化、党员数量不足及党建干部不足等问题,政策的执行难度增加。在党建工作的实施中,缺乏足够的组织和人员支持会使政策的传达和执行变得困难。

三是部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模式和文化不太适合党建工作的推进,导致政策执行难以贯彻到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政策要求和工作方式。四是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不力。如果相关部门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监督和指导不够有力,企业会缺乏对政策执行的紧迫感,从而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

(三)部分国有企业的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的进程中,人员综合能力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部分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觉悟方面存在不足,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相对淡薄,缺乏对党的忠诚和对党性原则的坚守,在政治思想上不够清醒,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和诱惑。

二是部分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党性原则的坚持,出现为个人私利谋取政治资源、拉帮结派、不择手段等现象,导致党组织内部不和谐、不稳定,影响国有企业的内部团结和稳定性。

三是部分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业务能力不足,虽然他们在政治思想方面表现得较为积极,但在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却存在问题,如管理能力不足、决策失误、市场竞争意识薄弱等,导致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经济工作的开展。

(四)部分国有企业的融合工作方法陈旧

部分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融合工作方法陈旧。在国有企业的党建与经济工作融合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未能及时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国有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层级和体制,导致决策和信息流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协同往往受到层级繁多、冗长的管理程序的限制,难以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和需求。

二是部分国有企业在组织管理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指令式管理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这使得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融合难以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上实现更大的创新和突破。

三是部分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支持党建与经济工作的融合。这导致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存在瓶颈,难以实现高效的协同和决策支持。

四是部分国有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也存在陈旧的观念和方法,未能及时引进和培养具有现代管理思维和技能的人才,难以满足党建与经济工作融合的需要。

三、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的路径

(一)健全党建工作与业务的深度合作机制

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需要建立健全的深度合作机制,以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首先,应加强组织领导,确立党组织在企业经济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党委与企业领导班子的高效沟通机制, 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决策密切结合;其次,要建立定期协商和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决策过程中的作用,确保党的政治优势与企业经济优势相互补充,同时要建立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目标一致性,将党建工作的目标纳入年度经济计划,使党建与业务发展目标相统一;再次,应强化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对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最后,要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和党建工作贡献力量。

(二)按照政策开展党建与经济工作融合

一是需要充分认识到党建与经济工作融合的战略重要性,明确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中对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融合的要求。政策要求党建工作要服务于企业经济工作,党组织要在企业经济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确保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促进。同时,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党组织与企业领导班子的联系机制, 强化政治建设,推动党的政治优势与企业经济优势的互补。

二是政策要求加强党组织与企业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明确双方在业务决策、项目推进、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分工与职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立足于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风险评估、政策解读等服务,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供政治保障。

三是政策要求建立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目标一致性,将党建工作的目标纳入企业年度经济计划,确保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目标相统一。政策文件还鼓

励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将党建工作与经济绩效挂钩,激励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党建与经济工作的融合中,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

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是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的关键。  一是需要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教育计划,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强

化党性修养,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此外,应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 确保其在经济工作中能够胜任各项任务。

二是要注重工作人员的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勇于提出新的理念和解决方案,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同时,要建立团队合作机制,鼓励各个部门之间密切协作,以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高度融合。

三是工作人员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也需要得到提升,以更好地组织和协调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强化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培训,提高其在党建与经济工作中的领导水平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四是要重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包含道德品质、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通过开展道德教育和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使其在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有机融合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创新融合方法

在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创新融合方法是关键的, 它旨在更好地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党建事业的深化。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 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数据的高效共享和互通,包含建立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 使党员信息、组织管理等党建数据能够随时查阅,为党组织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同时,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系统的运用能够帮助企业党组织实时监测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更好地指导和支持经济工作的决策制定和执行,从而促进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高效衔接。

二是借鉴市场化管理手段也是一项关键措施。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强调市场导向、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这些理念与党建工作相辅相成。在实践中,要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员工在党建工作中的表现与奖惩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活力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在党建工作中的投入程度。此外,要鼓励党员干部参与企业的经济决策,确保党

组织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得以发挥。

三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也是一项关键措施。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国有企业能够获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创新资源。这些资源能够被有机地应用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从而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党建工作也通过支持科研项目、培养科技人才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是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社会组织和服务功能也是创新融合方法的一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不仅有益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也为党建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通过开展公益事业、慈善捐赠等方式,企业能够回馈社会, 提高其在社会中的声誉。与此同时,这些活动也为党建工作提供了资金和资源, 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的深度融合。

结语

总之,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有机融合是一项重大的创新。通过深化党建工作,提高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权威和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本文分析部分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如深度合作机制不足、政策执行不到位、人员综合能力问题及融合方法陈旧等,这些问题在实践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本文也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如健全深度合作机制、按照政策开展融合、全面提升工作人员能力、创新融合方法等。这些思考和探讨旨在为国有企业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有机融合提供一些建议和方向,以期更好地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稳定。

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路径探析 以中鲁远洋公司“五抓五融”党建工程为例

山东省中鲁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梁尚磊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将党的领导的独特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近年来,中鲁远洋公司党委围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下功夫、做文章,通过实施“五抓五融”党建工程,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 用创新的理念来审视问题、谋划工作,形成了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机制,党建工作成效最终体现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为职工群众谋福祉上,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抓严政治建设统领,高举“红色旗帜”,实现理念融合

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贴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公司党委创新建立完善了“确权定责、制度明责、清单履责、严肃问责、培训强责”等支部班子成员履职尽责工作机制。

一是做实保障,夯实支部班子干事创业的基石。以“配强班子、加大投入、健全制度”为举措,采取上级选派、推荐选举、跟踪培养等方式,配强选优支部委员。为使党建工作有章法,编印下发《党支部工作记录本》《党支部书记实操手册》,有效推动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二是做实培训,提升支部班子干事创业的能力。以外出学习、内部培训为路径,解决支部班子“不会干”的问题。采取因地制宜、灵活有效的方式,组织党务专干重点围绕发展党员、组织生活、“灯塔——党建在线”信息维护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提升支部委员“学思践悟、比学赶超”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