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小事写得有意思?
之前分享了老舍的练笔建议:“有些人往往以写小说、剧本等作为初步练习,我看这不大合适。似乎应该先练习写一个人、一件事。”
意思是把一件一件小事写好,把一个一个细节观察好,把一个一个人刻画好,肚子里才会有东西,真正动手创作时才能信手拈来。
随即后台就收到好几条留言,意思很一致:那到底怎么才能把小事写好呢?
我觉得问题很好,老舍还有句话:“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寻根追底,把他看全,找到他的‘底’。”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是“追底”的。
我平时也练笔,随意随性,写点小事,记点小人物,深感老舍说的基本功练习之重要。私觉得,做好以下几点,小事也能写得有滋有味。
看得细
写好一件事或一个人,首先要细致观察,看透细里乾坤。不是无限分解就是细,非要去数人家鱼尾纹分了几个叉,这就既没意思又找打了。
看得细,是要捕捉决定性细节,能有助于擦亮艺术形象的细节。例如平日里,你最多注意到一个人“长得真丑”,再具体就说不出来了。你要写好他,必须注意到“门牙大得快能犁地”那么丑。这两者带来的感官反应是不一样的。
看得透
写作要对生活有所观照和演绎,要“看得透”,才能做生活的提炼者,以思辨悦人。这样,“小”才不小,才反衬某种“大”,终达“四两拨千斤”之效。
换个角度,对读者来说,不怕事小,就怕无“理”。什么是理?生活哲学、人性瞬间、反转意外……但凡能让人掩卷后琢磨琢磨的,都算在”理“。
有情趣
做人要有趣,写文亦是。当编辑这么多年,阅稿无数,冒犯说句,快要被无趣文章憋成工伤了。
情趣二字掰开,既有情调,也有智趣。放松点,打碎那根直男神经,也不要端着,用常识讲,慢慢讲,如果还能多点幽默感,就再好不过了。
多联想
想象力是个好东西,能让世间好物为我所用,天上地下任我翱翔。反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头来还是有一说一,就差点意思了。如果小事是“1”,我们能不能联想到“10”呢?
王小波生前尤为怀念一只猪,个性十足,桀骜不驯。后经他一写,成了名猪(《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个中魅力,在于睿智深邃的联想和推演,把这只猪的特立独行比作“对被设置生活的抵抗”,寓意就大不一样了。
善编排
再小的事,也要当故事来讲,避免流水账。故事原理就在那,怎么三幕剧,设置冲突悬念,如何凤头猪肚豹尾……总有规律可循,也总有方法可用。
篇幅关系,也难以更详细唠叨,最后附一篇日常练笔,不敢说多有参考价值,只不过我平日这么想,就这么练。
这些寻常事、普通人,不仅是练笔,还是积累,日后想写点什么就有原型了。若是临急抱佛脚,纯臆想出来的人物,多少有些三不像。
文|叶伟民
影帝为我加油
去加油,像往常一样车内按开油箱盖:“92,200。”正开门,那头一声“咝……”,又长又响,像深海章鱼同时拧开十罐大可乐。
循声望去,加油工挤着左眼,用手揉了又揉,委屈得像油箱刚抽了他一记耳光。加油工黑且瘦,长得处处袖珍,唯独门牙大得吓人,感觉昂一昂头就能犁地。
“哎呀,这油气太大了,滋滋往外喷,把我眼睛都糊住了。”
“不能吧?头一回听说油箱还喷气。”我说。
“温度高,车也老了,汽油燃烧不充分。”大门牙开始捅排气管,竖起黑巧克力似的手指,“老弟你看,这积碳,刮下来够刷一面墙了。”
他成功引起我对座驾的怀疑。十年老车,兢兢业业,腿脚有力,没想到先闹起了肚子。下个月又得续保,换轮胎,大保养,大几千银子等着哪,怕不是医了头,又痛了脚……
“车老如人老,该补就补。”大门牙一嗓门把我嗷醒,“加瓶东西,去去积碳就好了。”
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地上摆一纸箱,堆满蓝色的尖嘴瓶。我懂了,推销燃油宝的,果断拒绝。
但油箱喷气这事还没说法,挺吓人的。付完油钱,我拿出电话,打算找相熟的师傅问问,同时怠速开出,让位给身后的白色轿车。
这时,身后又是一阵荡气回肠的“咝……”,这次更嘹亮,还带点呼哨声,吓得车主一激灵。
“哎呀,这油气太大了……”倒后镜里,大门牙这次捂住了半边脸。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哪来的油气,不过是口技罢了。
影帝在民间,还常以给你加油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