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计划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区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周一例会等开展集中学习,领导班子带头先学先行,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做到学习原文弄懂原意。共计开展集中学习18次,交流研讨2次,书记讲党课2次,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3次、廉政教育基地1次,观看红色电影1次。做好区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共召开党组会10次,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
2.增进困难群众民生福祉。截至10月,发放城乡低保、城乡特困、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救助资金XX万元,惠及困难群众XX万人次。利用“一街一品”救助服务品牌,推动纾难解困工作走深走实。落实开展流浪乞讨街面巡查及人员救助工作,全年共计救助58人次。今年以来共开展特困老人及困难老职工入户探视、适老化改造等服务638场次、惠及8115人次。积极完成区慈善协会换届工作的各项准备事宜。
3.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出台《XX区城乡社区协商体系建设任务清单》,制定协商目录,规范协商内容,提高协商效能。2023年8月,推荐三里街街道铁一社区、长淮街道胜利社区、龙岗开发区油坊社区、方庙街道站塘社区、胜利路街道建设社区参加合肥市“十佳”“优秀”基层协商案例评选。合肥市XX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一主线两抓手三阵地”工作法荣获安徽省优秀社区工作法。举办“第三届微公益创投大赛暨社区治理创新评选”活动,建成三里街街道凤华家园等4个小区建设居民活动中心,督导全区18个小区居民活动中心常态化开展服务活动,我区小区居民活动中心运营服务案例成功申报《小区居民活动中心运营服务指南》安徽省地方标准。全区共建立1个区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13个街镇级社会工作服务站,66个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配有50余名专职社工开展各类服务。2023年新招录社区工作者42人。
4.实现养老事业稳步发展。1-10月累计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活动2100余场,服务66000余人次。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家政、助餐、康复保健等服务41.63万余人次,服务资金达XX万余元;落实高龄津贴提标工作,动态管理17628名高龄老人,累计发放金额XX万元。组织全区养老机构召开安全生产专题部署会议5次,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检查业务培训会3次,会同消防、市监、卫健、园林绿化等部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60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当场下发整改提示单,现已全部整改完成。
5.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协助区政务管理局完成“婚育一件事”“扶残助困一件事”“公民身后一件事”线下综合窗口设立。1-10月共办理结婚登记4593对,其中跨地区办理2743对,占结婚总量的59.7%;离婚登记1696对,其中跨区域办理1322对,占离婚总业务量的78%;申请离婚3086对,补发结婚证579对,补发离婚证197对。做好巩固和深化“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未发现有新增违建墓地。4-6月开展全区性社会组织2022年度检查工作,415家社会组织完成年度检查,其中社会团体10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11家。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量薄弱。全区儿童福利工作由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承担,仅有1名工作人员,任务繁重,人手紧张。
二是民政局二级机构婚姻登记处一直未按《婚姻登记工作规范》要求成立。目前我区婚姻登记工作只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窗口现场办理,而我市其他兄弟城区均已按要求设立;我局窗口4名登记员均为第三方劳务派遣性质,不具备执法资格,与政府依法行政要求相悖,且人员流动频繁,督查、巡察均多次被指出需要整改。
三、下一步重点任务安排
1.进一步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主动发现机制,通过数据比对、走访探视等手段开展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分类纳入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范围。持续开展纾难解困工作,巩固“一街一品”服务救助项目成果,充分发挥“XX益家”社会救助专项基金作用,加强慈善帮扶与政府救助融合力度,推进“救急难”工作。结合社工站建设工作,持续落实推进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站建设,增强街居两级社会救助工作队伍能力。
2.加快社区治理创新和提升社区工作者素质。做优做精小区居民活动中心、社会工作服务站,将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规范购买社区基本公共养老服务和青少年活动项目,做好资金和服务监管,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强化岗位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建设符合新时期社区治理需求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学院建设,坚持需求导向,提供精品课程。以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为抓手,认真做好本辖区报考人员考前培训工作,提高社会工作人员持证率。
3.健全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机制。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及时发现、有效防范、稳妥化解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风险,兜牢安全底线,继续通过落实高龄津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以及适老化改造等政策,保障高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4.推进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协调属地、住建、资规和国资等部门进一步商讨是否可以将零散的社区养老用房通过置换、调配等方式进行集中使用,优化养老设施布局,按时完成《XX区“十四五”养老产业和事业发展规划》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街镇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文化娱乐、医养康养、嵌入式养老等功能,打造群众身边的微型养老院,让老人真正享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5.支持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支持和鼓励更多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巩固完善社会组织孵化机制,持续开展“微公益创投大赛”,搭建发展平台提供资金支持。大力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鼓励社会工作引领志愿服务。加强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多渠道激发本土社会组织活力。常态化做好“僵尸型”和非法社会组织整治工作。
6.规范社会事务管理。优化婚姻收养登记服务,积极争创“群众满意窗口”。持续开展好“殡葬便民服务进社区”工作,加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持续推进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依托安徽省殡葬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安葬信息数据库,提升殡葬管理信息化水平。
7.做好区划地名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地名工作服务意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地名公共服务。推动地名管理和地名文化建设,促进区划地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