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篇2023年12月调研报告汇编

2023年12月调研报告汇编 (38篇) 目 录

2023年12月调研报告汇编

(38篇)

目 录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哪来的活力”调研组:“小巨人”释放自贸港 

创新大能量 海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1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哪来的活力”调研组: 

步入快车道当好自贸港建设主力军 海南国企发展调研报告  7 

胡宏:党建带团建推动高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实践探索 以上海市向明 

中学为例  13 

朱小瑜: 

档案工作践行“三个走向”的实践探索研究  20 

柳飞、宋金梅、江庆丰: 

关于江西省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调研报告  25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关于强化村规民约功能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建言报告  30 

中共山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余国琦: 

关于山西省直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35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活后勤服务分公司李金艳: 

国企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以某国企生活后勤服务分公 

司为例  49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刘晓萍: 

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 基于《2022河 

南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视角  53 

浙商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60 

黑龙江大学鞠佳奇: 

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问题研究 以日本泡沫经济为例  70 

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联络委员会课题组: 

开发区人大工作践行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与思考  76 

福建省福州市纪委监委课题组: 

凝聚合力推动监督向下延伸拓展  83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代燚: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88 

河北省沙河市农业农村局田亚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 

以河北省沙河市新城镇台上村为例  95 

中共怒江州委党校科研办主任付文敏: 

怒江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报告  98 

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校陈小兰:“强村公司” 农村集体经济创新 

发展模式 来自浙江省临安区的调研报告  103 

哈尔滨师范大张子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渑池县为例…110 1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崔晨涛:省直管县后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 基于 

河南省沈丘县省直管县财政调研分析  117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青年理论研究课题组: 

碳资产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应用实践及创新  126 

华南理工大学潘瑛: 

提高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针对性有效性问题研究  131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组: 

推进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研究 以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为例  137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哪来的活力”调研组: 

外资加码开放共赢 海南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141 

延安市委赴福州学习考察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谁理解得更深刻执行得更彻底落实得更到位谁就能发展得更优更好 

更快 福州“3820”战略工程学习考察报告  146 

上海市总工会课题组: 

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挑战、规律与对策  152 

胡庄方、朱永江: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6 

中共三明市委党校金祎: 

新时代关于加强乡镇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  171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耿倩男: 

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践探索  174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静: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县域实践探索 以奇台县为例  178 

武汉博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王小娟: 

新形势下国有建筑企业党建品牌建设实践探索  186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姜静: 

延安市新型农村集体及经对济策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  190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课题组: 

以“强省会”战略 全面推动石家庄高质量发展研究  197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课题组: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助推哈尔滨全面振兴的策略研究  205 

浙商银行董佳艺: 

浙商银行善本金融背景下绿色金融数字化发展研究及实践探索  213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哪来的活力”调研组: 

争当弄潮儿助力自贸港建设 海南民企发展调研报告  218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植根贵州大地 建设贵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224 

上证报新疆调研组: 

中油工程:在“双碳三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228 

西南民族大学杨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实践探索 以云南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  230 

“小巨人”释放自贸港创新大能量 海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哪来的活力”调研组

(2023年12月14日)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因子。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海南自贸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为我国开放创新示范高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研选取海南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作为样本,通过走访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到目前我省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及单项冠军企业呈现出创新活力迸发、积极转型开拓市场等发展趋势,这与自贸港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企业坚持科研投入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单项冠军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多名省内外专家从用好自贸港政策、完善产业链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海南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单项冠军企业发展现状

海南省自2018年起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逐步构建了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成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海南“小巨人”企业大多分布在海口,从行业角度来看,主要聚集在制造业和信息产业。

(一)创新活力迸发,多项技术国内领先

我省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单项冠军企业以专破局、以精立业、以特求强、以新赋能,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市场空白,弥补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短板,不断展现出强劲创新活力与发展韧性,成为激发创新动能、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

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盘科技)积极为行业内外伙伴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接连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实现我省单项冠军零的突破。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生生物)拥有核心专利30余项,开发可吸收界面螺钉、人工软骨等多个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行业技术难题的创新产品。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正业)开发的植物免疫诱抗技术代表产品——“正业海岛素”对预防作物病害、抗低温促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和增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在不同作物上的增产可达到10%—35%,成功推动国家设立

第八类农药品类——“植物免疫剂”。海南赛诺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公司)主营业务为功能BOPP薄膜、功能涂布薄膜、激光全息防伪膜及功能水性乳液,产品性能及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使用标准,特别是在防伪包装薄膜、香烟包装薄膜及高阻隔涂布包装薄膜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海南美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亚电缆)打造高性能铜加工材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产品以高性能光亮铜杆为主,原材料选用进口高级电解铜,完善了海南电线电缆行业的产业链,填补了海南在该领域的空白。

(二)积极转型发展,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

通过聚焦主业、强化创新,我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断在专门领域形成独特优势,争做产业链上的“小巨人”。与此同时,大多数企业近年来积极转型升级,立足自身核心优势深耕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赛诺公司对业务进行调整,从原来的不可降解膜逐步探索可降解薄膜,研发了一款聚乙烯醇(PVOH),对原有材料进行替代。美亚电缆从生产制造商转型为服务商, 联合海南大学打造新能源研究院,主营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板块业务。依托拥有的大样本库、

大数据库,海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域医学)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大样本、大数据在临床研究、医检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开发与应用,打造开放创新平台,积极构建智慧医检创新及产业生态。

(三)发挥科创优势,深度融入自贸港发展

“小巨人”企业深刻把握海南自贸港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脉搏,深度融入自贸港发展大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赛诺公司积极推进生物降解产业的发展,为了支持海南禁塑,企业自主研发禁塑快检仪,可快速、精准检测塑料制品,3秒即出结果,高效协助执法部门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执法检查。金域医学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修建了超1万平方米的博鳌金域实验室,探索与国内外IVD和药企等上游产业的合作模式,为海南全省甚至全国提供国际前沿的最新医疗成果。海南正业持续创新开发绿色植保技术,服务于海南绿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作物增产、农民增收, 助力海南乡村振兴。

(四)积极“走出去”,不断融入全球价值链

近年来,越来越多海南“小巨人”及单项冠军企业把“走出去”开展海外

创新投资与合作当作长期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在资本合作、技术合作、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金盘科技不断完善发展链条,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84个国家及地区,主要产品获得国内外278个权威认证,2023年上半年集团外销订单10.48亿元(含税), 较去年同期增长157.49%。苏生生物目前正在开拓南美、东南亚、东欧等地区市场。云码智能(海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注册子公司对接出口业务,产品目前主要出口到印度等国家。

二、海南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单项冠军企业活力从哪里来

在调研中发现,我省“小巨人”及单项冠军企业发展活力迸发,一方面与海南自贸港政策利好不断释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企业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发展战略,重视研发投入等内部因素有关。

(一)政策利好惠及企业

在调研中,受访企业均认为,自贸港建设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税收、人才、金融等方面的政策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广受企业欢迎。比如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自贸港政策扩大了企业的市场范围,允许更多国际企业来海南开展贸易;在跨境电商领域,自贸港政策降低了进出口手续的复杂性,加速了跨境贸易,使企业能够更便捷地与全球客户进行交易。在产业政策方面,近年来,海南省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其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作为目前全国医疗领域唯一对外开放的“医疗特区”,有着独特的“国九条” 政策,对于拥有海外创新药械品种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乐城快速落地、注册、销售。在税收政策方面,“两个15%”所得税等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税负,为企业节省出更多资金用于扩大业务、研发创新和发展。除了税收,还有很多奖励政策也让企业享受到红利,比如针对“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的奖励政策以及“首台套”政策等。

(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海南作为全国首个成立省级营商环境建设厅的省份,建立了高效的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问题处理路径。大部分受访企业表示, 不管是从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园区等层面,各职能部门都很支持企业发展。此外,海南还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海南省惠企政策兑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

供精准服务。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推行“信用+承诺”容缺机制,大幅缩短企业落地、业务推进的周期。

(三)坚持科技研发投入

各家企业负责人均认为,企业发展活力来自于持续的创新研发。通过比较各家企业近年来的科研投入,也印证了这一点。金盘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26亿元,同比增长63.3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4.74%,较上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海南飞行者科技有限公司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进行长线研发,与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进行长期合作,同时发挥“双总部”优势进行异地研发,聚焦某一领域进行针尖式创新。赛诺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超千万元,在同等规模企业中,科研经费占营收比例处于领先水平, 目前该企业最大的特色和亮点是在生物降解烟用薄膜领域的突破,通过挑战行业难题实现从“0”到“1”。

(四)开放平台释放溢出效应

近年来,海南依托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大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加大“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力度,不断扩大“博鳌论坛+消博会” 溢出效应。受访企业负责人表示,开放的海南自贸港为广大外向型企业提供了与世界市场、专家、产业领域深度交流的平台,相比国内其他企业更具发展优势,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曝光和合作机会,还为公司保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企业来说,既能把国外的资源引进来,又能把国内和海南的一些好产品送出去,形成较好的双向交流与发展路径。

三、海南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单项冠军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先行先试用好自贸港政策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海南可以加大对创投基金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其投资成长性、创新性创业企业。苏生生物公司负责人表示,海南应顺应自贸港企业发展需求, 为新技术提供更科学的监管,发挥好和世界再生医学联络的窗口作用,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国际上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海南更好地用起来。

(二)深化合作办学,优化人才供给

针对如何破解专精特新企业“招才难”的问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李钢认为,海南可以继续用好教育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政策,通过国际合作办学等方式,培养更多适应自贸港未来发展需求的领军人才。海南金都经济研究院

院长章一鸣提出,可以与“985”“211”高校合作在海南设立研究院,吸引高学历人才。

(三)推动“专精特新”产业链融通发展

专家建议,政府应该采用“链式”招商,深入挖掘各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吸引更多产业链上的企业,做好相关产业建链、补链、畅链、延链、强链文章, 夯实产业基础。海南大学教授、海南省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李伟铭表示,政府可以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面探索长效激励机制,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更好地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四)优化营商环境须落到具体指标

多位受访的专家学者表示,真正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要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这“三化”环境都有相应的国际标准,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真正落实到这些具体的指标上。盘和林表示,政府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式,来激发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热情,这既包括本地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也包括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域外的专精特新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优越、公平的市场环境之中,公平是第一位的,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五)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效运用

随着我省企业“走出去”的数量增多和在全球影响力的扩大,其在海外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情况难以避免。企业希望政府能持续加大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企业更好“走出去”。盘和林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活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由政府搭台,科研机构、企业唱戏,激活产权交易,做好知识产权估值工作。二是打击侵权,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激活创新热情。三是开放政府公共专利、实验室资源,推动经营主体从专利应用中获得收益,实现发展。

(六)加大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

专家们认为,政府可以在优化产业资源集聚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搭建一些服务平台,让专精特新企业能够低成本地获得所需要的研发、生产、营销以及国际资源等要素,助力创新型企业科研攻关,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促进研发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此外,政府还可以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强化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让一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够低成本地实现数字技术的深度嵌入,借助数字技术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协调效率和运营效率。通过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七)以研发优势构建企业“护城河”

企业发展的关键还是靠自身。李伟铭认为,专精特新企业应该更专注于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做专做精,建立自己的技术门槛,构建自身发展的“护城河”,以此来获得竞争优势。要瞄准海南省四大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建设,针对当前产业链的优势与短板,一些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可以做链长,一些快速成长的企业可以在产业链中某一个环节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与产业链共同成长。

步入快车道当好自贸港建设主力军 海南国企发展调研报告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哪来的活力”调研组

(2023年12月12日)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有经济发展,把国资国企工作摆在自贸港建设大局中来谋划、布局和推进,充分发挥其战略支撑作用。海南国有企业充分利用自贸港建设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机遇,逐渐步入发展快车道,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显著提升,自贸港建设主力军作用日渐凸显。

本次调研先后联系了18家海南国有企业或单位,最终选择样本企业8家,即7家省属国企和1家市县国企。调研发现,海南国企呈现加快发展、战略支撑作用日益明显、整合重组加快等趋势,其背后有强根铸魂抓党建等六大原因。但海南国企也存在“小、散、弱”等制约发展的问题,调研组据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提出围绕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提质增效等六大建议。

一、海南国企发展现状

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一大批高质量经营主体,海南国企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省国有企业1751户,资产总额10220亿元;今年1-9月,海南国有企业营业收入889亿元,利润总额18.4亿元。其中省级企业1169户,资产总额5731.8亿元;营业收入793.6亿元,利润总额16.6亿元。

截至10月底,省国资委重点监管企业19家,主要集中在农业、投资与管理、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等领域。市县监管一级企业251家,主要涉及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市政设施管理、投资与管理等领域。

(一)资产总额三年上三个千亿级台阶

近年来,在自贸港建设机遇下,海南国资国企进入发展快车道,初步摘下此前一直顶着的“小、散、弱”帽子。数据显示,2020年之前,省国资委重点监管的19家企业资产规模突破100亿元的只有2家;创造的增加值、缴纳税费还不到全省的3%。2020年、2021年、2022年省国资委重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连续跨过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台阶,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收快速增长,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今年前三季度,省国资委监管重点省属企业营业收入达到747.3亿元,同比增长71.8%;前8个月海南重点省属企业营收增幅更是位居全国第一。

(二)在自贸港建设中战略支撑作用增强

近年来,海南国资国企紧紧围绕在自贸港建设中“当主力军、发挥战略支撑作用”的定位,聚焦“产业引领、基建支撑、民生保障”三大关键领域,不断实现新发展、展现新作为。

勇挑自贸港重点项目建设重任。如:海南控股旗下海南机场集团承担了涉及海口、三亚、琼海三家机场共计5个自贸港重点项目建设;海南交控承担了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建设重任,并与海南控股、海南旅投等积极参与首批驿站的建设。

布局海南自贸港主导产业。在海南自贸港主导产业培育方面,海南国企的作用不可替代。海南旅投坚持聚焦“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投资发展商”定位,以引领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海南自贸港旅游龙头企业。如组建海南环岛公路旅游运营有限公司,推动环岛旅游公路建设向打造公路旅游产品转变。

扛起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重任。在区域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方面,海南国企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如:海南建投大力实施“建设+投资” 双轮驱动模式,聚焦城市更新,自主开发建设浩业物流园安居房等多个民生项目,提升城市品质;省金城安居集团挑起海南保障房建设主力军重担,成功推进4个安居房项目开工建设、盘活2个经适房和1个统建房项目,形成阶梯式项目滚动发展态势。

(三)海南国企重组整合步伐加快

近年来,省国资委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开展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2家投资运营主体+7家龙头产业集团+9家专业化特色企业”国资新格局雏形初现。市县国企重组步伐也在加快。如:海口市将13家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及3个园区的4家监管企业,整合重组为6家市属国企,形成“2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4家行业集团”的国资国企新布局。

二、海南国企活力从哪里来

海南国企发展迅速,发展活力得益于强根铸魂抓党建、自贸港建设红利、国企改革、开放平台赋能、科技创新、丰富的融资手段等。

(一)党建引领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海南国企旗帜鲜明讲政治,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发展动能。海南国企执行力强,与当地政府联系更紧密,能够更

快执行政策部署,并兼具市场化资本运营方式和高稳定性资金安全等优势,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如:海渔集团创建党建特色品牌,开展争创“海渔407号党员突击队”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凝聚力、战斗力。

(二)自贸港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带来红利

自贸港政策带来市场机遇与红利。自贸港优惠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海南国企特别是省属国企往往“第一个吃螃蟹”,可率先展开产业布局。如:免税板块业务去年就为海南旅投贡献了70%的营业收入,让该公司在疫情冲击下实现逆势增长。

自贸港人才政策助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两个15%”税收优惠政策等自贸港高含金量政策,吸引了经营主体和人才向海南集聚,为海南国企招纳人才、开展业务合作提供很大帮助。如:海南控股充分利用自贸港人才政策,引进海南自贸港国企首位外籍法定代表人,并成立全国首个省属国企和央企合资的人才集团,积极服务全省招才引智工作。

(三)国企改革释放海南国企发展活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破除桎梏提高效率。此次调研的国企基本都在国企 改革三年行动中逐步建立起规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完成董事会建设,明确集团各层级企业的权责清单、决策主体和路径,破除企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决策效率,强化风险防控。如:海南控股成为全国

17家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公司治理示范企业”的集团公司之一。三亚环投集团自2019年改革重组以来,产业规模、投融资能力和企业综合实力迅速提升。

抓契机推动资源优势重构,组建龙头产业集团。海南国企对照海南省“产业树”,画出国资“产业树”,聚焦自贸港现代产业体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资源优势重构,组建多个大型产业集团。如:近年来新成立交投集团、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公司等企业,形成“投资运营主体+龙头产业集团+专业化特色企业”的国有资本新格局。

(四)利用高层次开放平台实现双向赋能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成为宣介海南国企、提升海南国企影响力的重要窗口。借助上述平台,海南国企行业资源加速集聚,获得与国际国内头部企业“面对面”深入对接沟通契机,有效推动进一步深化合作。

(五)科技创新激发海南国企活力

海南国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苦练内功,让科技创新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发展新动力。如:海南信投投资的18家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已成为推动我省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六)丰富融资手段放大资金杠杆作用

丰富融资手段,拓展企业业务。海南国企不断丰富融资手段,强化资本运作能力,为企业业务拓展提质增效。如:海南交投先后设立海南绿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等三支基金产品,完成服务区公司、电管家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股权投资,累计约10亿元。积极探索将保理产品融入交通工程建设产业链条, 供应链再保理业务、建设工程保理业务相继落地。

抱团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省国资委积极引导和推动国有资本、资产、资源向优质企业、优选行业集中,推动省属国企抱团发展,树立“国资一盘棋” 理念,实现合作共赢。如:省金城安居集团、海南建投等企业通过资产资本化运作、抱团发展等手段,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形成多平台、多层次、多渠道、低成本的融资体系。

三、海南国企发展的建议

此次调研也发现海南国有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表现为:企业“小、散、弱”制约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开拓及引领能力有待提升;授权考核与容错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吸引与培养机制有待优化等。

(一)围绕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提质增效

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进行深化改革。建议海南国企从科技、效率、人才、品牌等方面着手,通过加快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内外部数字化、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加强公司治理、完善激励机制等多举措提质增效。

向更大范围拓展核心竞争力。建议海南省级国企凭借自身特点推动核心竞争力逐步向省外拓展;市县级国企竞争力应突破所处的市县级地域范围,在省域范围内拓展。

着眼长远加强能力建设。建议围绕自身核心功能定位,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从强调“长远”而不是“当下”的视角,在主责主业、国民经济命脉等领域加强能力建设,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整则整、该合则合,突出战略性和长远性。

(二)强化主导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

结合海南发展战略谋布局。聚焦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对照国企产业现状,以前瞻性眼光“排兵布阵”,重点在文旅、交通、科技、金融创新、民生保障等方面加大布局力度。

瞄准产业短板开新篇。如:整合海南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农垦集团等资源,打造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集团,形成集科研、生产、加工、贸易于一体的产业链,打响海南热带农业品牌。

整合现有资源强主业。整合国有企业现有牌照、资质等优质资源,减少同质发展、同业竞争,形成企业间战略各有侧重、产业各有所长、主业各有优势的业态格局,打造“多兵种”作战的“联合舰队”。

用好资本运营干大事。借鉴中央企业及深圳、广州、珠海等地模式,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资委”的前后台组合,打造“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资本运营体系,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三)巧用资本市场促进资金良性循环

强化资本运作。建议海南国企在承担政府性公益性项目建设的同时也要强化资本运作,以市场化手段打造经营性业务,形成良性的项目(公司)投资和资金回笼的闭环。

提升被投项目(公司)资本市场“造血”能力。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建议,可凭借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丰富的资本市场渠道和资源,在经营质量和业绩提升的基础上,强化被投项目(公司)全生命周期资本运作管理,实现被投项目(公司)的估值或市值提升;借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政策推动,引入外部投资者和市场化运营机制,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整合。

(四)向分类考核要效益以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创新

加大对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分类考核力度。采用“一企一策”的考核方式,考核时应遵循“做强、做优、做大”原则,以是否有利于地方发展、做强产业为考核指挥棒。

建立更灵活的授权机制。可参考借鉴深圳等地的经验做法,在省内选取国企作为试点,从投资、资本运作、担保、产权变动、融资、预算决算等方面给予充分授权,减少投资决策上级审批事项。此外,对因承担重大战略项目任务或解决关键历史遗留问题等影响经营指标(如利润总额)的部分,在考核时

予以弹性豁免,鼓励国企更好地在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3.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激励机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容错

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国企干部职工撑腰鼓劲。202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市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的落地实施提供制度依据。

(五)构建更有活力的国企选人用人育人体系

构建更加公平的人才评价标准。许多先进央企采用OKR结合KPI等创新考核方式,结合自身战略与国资委监管要求,着重突出质量类指标与应用类指标, 探索适宜自身的业绩评价体系,这一方式值得海南国企参考借鉴。

构建更加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安永组织与人力资本咨询合伙人刘万芳建议,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国企往往以人才内生式培养发展为主,在新时代下,需要更加兼顾外部人才引入与融合管理。

建立更精准、高效、均衡、精细的激励与薪酬管理体系。如:鼓励探索针对科研人员的员工持股、跟投、虚拟股权、超额利润分享、科技成果转化分红等多种激励机制,并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形成不同激励工具的有效搭配。同时, 还应注重有序管理风险,并着重将人力资源效能作为薪酬水平划定、工资总额内部分配的考虑因素之一。

(六)提升国际化、品牌化、规模化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指出, 从策略和技术路径上讲,需要坚持主导产业为王、创新驱动为先、绿色低碳为重。

党建带团建推动高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实践探索 以上海市向明中学为例

胡宏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青团要履行好全团带队政治责任,规范和加强少先队推优入团、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1]共青团肩负着为党育人的重要政治使命,高中学校承担着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因此,探索在党组织引领下,如何更有效地提升高中共青团组织的育人实效, 推动高中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意义重大。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高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品牌建设,巩固、拓深学校党建工作创先争优活动成果, 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上海市向明中学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优化“促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推动高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建设。

一、上海市向明中学创办共产主义学校的历史溯源

地处党的诞生地所在区、团的发源地和国歌唱响地,紧靠红色初心始发地

——中共一大会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长达120年的红色办学历史,共产主义信仰牢牢地镌刻在向明中学的办学基因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求实效、重创新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在学校创新教育的探索中居于中心地位。1987年, 上海市首个高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暨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在嘉兴南湖的“红船”边诞生,开创了党建带团建创设高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的育人新模式。在学校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校团委联合德育处和政治教研组共同推进共产主义学校的课程开发,不断探索培育时代新人的模式。1988年,国家教委首次组织德育先进集体评选,向明中学被命名为上海市唯一的“全国德育先进学校”。1992年,学校依托校级共产主义学校面向高中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新闻报道《以道德规范为基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向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重实效》登上《人民日报》头版,介绍了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具体措施: 强化高中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党的性质和任务,拥护党的方针和政策,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实行推优入团、推优入党的机制,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时任校领导受到中央领导接见,一时间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兄弟单位相继组团来校参观学习。学校坚持“在实践中体验人生,在创造中升华人格”的德育工作理念,不断夯实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这

片红色沃土,培育了一批批“爱国、责任、创新、追求梦想”的向明人。

二、上海市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开展的模式与做法

在校党总支的引领下,向明中学不断探索如何办好共产主义学校,攀登新高度,让红色成为向明学子的人生底色,让知行合一成为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的特色,从制度保障到教育体系以及育人方式上逐步形成“1+4+6”的育人模式。

(一)建章立制,用一个制度守护学生心墙

聚焦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塑的关键阶段,学校思考如何高质量、真效果办好共产主义学校。结合共青团上海市委颁布的《关于加强高中阶段“青马工程”三级培养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在校党总支的统筹下,校团委联合德育处、政治教研组、历史教研组以及各年级组制定了《上海市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规定》,并在历年工作中逐步完善优化,从组织架构、选拔机制、课程设置、培养路径等四方面不断完善共产主义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共产主义学校学员的选拔上,采用团员自荐+支部推荐的方式,综合日常行为表现、参与团组织重大活动成效等多项量化指标,进行公开选拔,并在高一年级开始就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升旗仪式、主题活动等形式鼓励优秀高中学生加入团组织,成为入团积极分子,参与共产主义学校先修课程学习。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利用学校地理位置优势,因地制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打破学校和家庭的壁垒、学校和社会的壁垒,联合家、校、社资源,让学生在没有围墙,处处皆可做文章的共产主义学校中收获成长,以制度的不断规范对学生的成长开展全方位的守护。

(二)多方共建,用四种维度的教育“打开”校园围墙

在教育方式上,学校党总支联合校团委以四大维度的融合教育,发挥共产主义学校育人的最大效应。

一是扎实开展“赓续红色血脉”系列主题学习活动。学校依托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优质资源,推动向明教育集团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基地。2022年2月,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打造强国复兴开学第一课——“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共产主义学校全体学生参与,并以直播方式推送到全校师生。学校以此为契机, 陆续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等院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大思政课”共建。每学期开学第一课,

共产主义学校师生携手高校导师及研究生共同完成“赓续红色血脉革命精神永流传”系列课程。通过数年积累,明确将“赓续红色血脉”的学习主题作为每学期共产主义学校开班的第一课,也成为学校党建带团建的品牌项目之一。围绕以上主题,我们通过课堂学习、读书分享、各类讲座、主题征文等形式开展红色教育,并输送优秀学生参加区级共产主义学校,提升学生理论修养、思想政治素质,为党组织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

二是开展“知史爱党,信仰启航”红色场馆志愿者实践课程。早在1997年, 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就组建了全市第一支中共一大会址中学生讲解员志愿者队伍。每位学生需要在1个月的时间内把近3万字的讲解词熟记于心,并能背诵出来,通过共产主义学校课程的相关考核环节后,再经中共一大会址讲解教师的现场培训,最终才能站在中共一大会址向参观者讲述红色故事。经过30多年的探索,这一红色场馆教育的成功经验已被复制推广,如今蔡元培故居、刘长胜故居、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和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都有向明学子的讲解身影。每次讲解对于共产主义学校的学员而言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从共产主义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通过红色场馆的淬炼,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为保证课程效果,2021年以来,在校党总支和团委指导下,形成了德育处、学生会志愿者部、相关场馆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学生会志愿者部负责监督志愿者的日常考勤,结合学生会志愿者部的评价和学生的自评文字,以及场馆工作人员的反馈,综合评价每一位志愿者的服务情况。德育处确定专人负责服务评价的电子档案管理,根据志愿者部反馈的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服务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定期进行优秀志愿者评选。学校每年进行向明志愿者之星表彰大会,共产主义学校的学员是其中的主力,并邀请学员家长代表分享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助力。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勉励志愿者通过实践课程学习提高服务意识, 倡导奉献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

三是开展“择一事,钟一生”职业精神体验学习。自2018年起,依托学校学生职业生涯导航系列课程,整合共产主义学校部分实践类课程,开展“择一事,钟一生”劳模精神体验及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共产主义学校学员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意识。2022年寒假,共产主义学校学员采访全国劳模、“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全国劳模、“改革先锋”包起帆,走进他们深邃而崇高的精神世界。“择一事,钟一生”,是劳模身上最鲜明的烙印,是他们的“创新”之魂,也是“劳动精神”最打动共产主义学校学员的地方。在“劳

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主题采访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副院长结合自身求学经历,以及工作中始终为患者服务、为生命护航的理念,寄语共产主义学校学员要学会吃苦,感恩人生中的每一次成功。在劳模精神的感召下,共产主义学校学员积极投身职业体验实践课程,以实际行动为共产主义信仰保驾护航。

四是开展“红色寻根”研学实践活动。从1987年开始,共产主义学校的学员代表每年都会赴井冈山、延安参加“红色寻根”之旅。在红土地,他们领悟到为什么井冈山道路是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在宝塔山下,延安精神感染了每一位共产主义学校学员。带着沉甸甸的精神收获,他们投身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去。2011年以来,向明中学坚持开展春假研学特色课程,以课题为导向,组织学生前往全国各地开展为期三天的考察活动,在实践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对于共产主义学校的学员而言,春假研学更是为红色理论知识增添了实践探索的翅膀。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中国革命博物馆、南湖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走访考察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实现党史教育与信仰锤炼相结合,让共产主义学校学员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会认识社会、思考人生。2021年,在春假研学十年总结会上,校党总支和团委发出号召,鼓励更多向明学子以春假研学方式开启红色之旅,吸引更多高中学生积极投身共产主义学校学习。

(三)共育自育,用六种教育方式编织桃李门墙

通过四大维度的学习,共产主义学校的学员形象地概括出理论学习启迪法、实践服务锻炼法、创设情境熏陶法、社会考察激励法四大学习法宝。每一个维度的学习都需要向明学子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实现他育和自育的融合。

在校党总支鼓励下,全体党员教师与学生结对交流,担任学生的“人生规划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思想成长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共产主义学校课程学习,被学员称为“个别谈心引导法”。

从1987年第一届共产主义学校开始,无数向明学子在共产主义学校接受红色信仰的启蒙,有的在这里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有的在这里宣誓入党,如今他们都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2017年,在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成立30周年纪念会上,校团委联合校友会共同发起了“共产主义学校校友大寻访”活动,在每年的共产主义学校课程中安排“校友面对面”采访活动。学

员在互动交流中,从同为共产主义学校学员的学长身上挖掘经验、汲取养分。同时,积极举办“成功论坛:向明校友讲座”,邀请优秀共产主义学校校友重回共产主义学校课堂,结合本行业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中的担当与责任展开分享。通过优秀校友的引领示范,释放榜样的力量,从而催生出“榜样教育感染法”。

三、开展共产主义学校的经验与启示

理想引航前行,青春熠熠闪光。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活动和社会实践带给学生无穷正能量。

(一)共产主义学校建设必须牢牢坚持党的领导

向明中学迄今35年共产主义学校办学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证明了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收获成果。依托党建引领,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在建设发展中做到了“三个坚持”:坚持从思想上带,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筑牢青年理想信念之魂;坚持从活动中带,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在活动中感悟思想、汲取力量、收获成长;坚持从组织上带,推进团员青年队伍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相衔接,使优秀团员青年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

2023年,校党总支要求全体党员教师与共产主义学校学员结对,保证3—4 名党员联系1—2名共产主义学校学员组建“明理·家”,构建“教师党员—共产主义学校学员—全体学生”的三级党建网格架构,深化党建带团建、促班建机制建设,当好青年引路人,呼应诉求助成长。提高党员教师、共产主义学校学员以及全校师生的政治站位,塑造他们的价值观,从而引导党员教师、共产主义学校学员以及全校师生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形成了党建带团建的“明理·家建设五步走”方案。

第一步,在活动酝酿期间,由班子成员牵头成立“明理·家”党建品牌建设小组,完善品牌建设工作流程。召集教师党员充分讨论实施方案,形成最终意见并下发各党支部、党小组以及共产主义学校学员。第二步,组建“家庭”。教师党员联系共产主义学校学员组建“明理·家”,由“家庭”成员填写家庭申报书上报各党支部,党支部汇总后上报“明理·家”党建品牌建设小组。第三步是“家庭”建设。每年春季开学至当年12月,各“明理·家”认真抓好各项活动的落实,做好活动记录;并结合各自“家庭”特点策划特色“家庭”活动,找准党员教师与共产主义学校学员的最佳结合点,积极搭建实践载体,不

断丰富完善“家庭”内涵,注重突出各“家庭”的个性化、差异化特色。第四步是经验推广。每学期或学年结束前,“明理·家”党建品牌建设小组对各组“家庭”活动成效进行审核验收,对形式多样、效果突出的特色“家庭”予以表彰,总结特色“家庭”的建设经验并在全校范围内宣传推广。第五步是总结提升。“明理·家”党建品牌建设小组对全校年度品牌建设工作进行评估、总结,将品牌创建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制度化,同时对照党中央政策和上级要求查找不足、查摆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纳入下一年度党建工作重点内容,增强党建工作实效。

(二)共产主义学校的开展应积极发挥青年示范作用

共产主义学校是引导有志青年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推动思想升华的摇篮。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30多年的实践历程中,一批又一批的学员在共产主义学校成长,先后有2000多名品学兼优、思想要求上进的学生加入其中,700多名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57名学生在党旗下宣誓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这些优秀学子有效传播了校园文化正能量,引导广大学生、团员对标先进榜样,在校园里形成比学赶超的育人氛围,激活了向明学子创先争优的潜能。

学校鼓励学生成为共产主义学校的宣传者。众多学员经过校级或区级培养后,选择成为共产主义学校的小助教。他们将自己在校内外的成长经历和理论知识,通过接续传递的方式进行学习与宣传。这些小助教们积极参与共产主义学校的各项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读书会、座谈会等,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共产主义学校学习的心得体会,激发同学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尤其在互联网平台上,这些小助教们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积极参与校园公众号的运营及维护,发布关于共产主义学校的内容,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认识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

学校党组织带领团组织,营造先进的文化氛围,助力学生成为校园先进文化的践行者。校园是检验共产主义学校成果的首要平台,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0多年来,向明中学始终坚持将各类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融入共产主义学校的各类课程中,融入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让红色信仰引领校园文化,让红色信念在创造先进文化的氛围中绽放更璀璨的光芒,让不怕苦、能吃苦、肯吃苦的革命精神在共产主义学校学员中有效内化、积极外化。

学校注重创设各类平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

优秀学生”,引领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先行者。2023年,在共青团上海市委的支持下,学校成功选派了三位共产主义学校学员成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最年轻的高中学生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领悟到:学习不能停留在课堂书面,要在实践中将自身志向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共产主义学校优秀学员的示范引领,让更多的学员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让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稳步前行。

(三)共产主义学校的开展应打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结合团组织工作实际和团员青年的需求,运用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模式,组织党团共建活动+专业知识、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 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着力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引导学生在学史力行中担当时代重任,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2019年,共产主义学校学员参与了与百联集团合作的“红旗指引,溯源前行”青少年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他们积极探索能够提高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用实际行动践行团员精神,以课题为载体,以红色文化弘扬为研究内容,引导更多同学传承红色基因。2020年夏,学员参与黄浦区探访身边“四史”现场的活动,通过走进红色文化现场,以拍一拍、画一画、写一写的形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记录青春火红誓言。2021年冬,五名学员来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进行南北“新青年”对话活动。与北京的同学代表一同朗诵陈独秀的《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发刊词), 隔空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充分感受到“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2]先进精神。2021年,向明中学共产主义学校五位学员参与黄浦区高中学生思政社团联盟理论学习片《锋语者》系列影片的拍摄,从黄浦校园到黄浦街道,回顾建党百年历程,展望筚路蓝缕的发展之路;从黄浦区党建服务中心到五里桥、打浦桥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关注黄浦的改革故事,走进上海第一个居委会——宝兴居民福利委员会,聚焦五里桥街道的“三会”制度,走访打浦桥街道“斜三基地”改造,以青春视野回望改革开放历程,用行动响应“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七一献词,学习领会***总书记强调的两个“关键一招”,回顾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复兴之路。

档案工作践行“三个走向”的实践探索研究

朱小瑜

2003年5月2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考察调研浙江省档案馆,高瞻远瞩地提出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1](以下简称“三个走向”)。“三个走向”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档案事业发展规律、时代特征及目标要求,也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现代化的目标、路径及方法,闪耀着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推动了新时代档案工作理论、制度及实践创新[2],是新时代档案工作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将“三个走向”作为“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强调要“着力推动档案工作‘三个走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档案力量”。“到2025年,档案工作‘三个走向’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个走向”的实践内涵

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科学阐述并回答了档案工作的实践路径、方式和目的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蕴含着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三个导向”的重要实践内容,体现了档案工作继承与创新、守正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走向依法治理

依法治理,就其含义而言就是依据法律法规而不是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具体到档案工作,就是依据《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整治协调档案工作,体现了档案工作的行为方式,以及通过法治途径用以调节这一行为的机制。依法治理档案工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法治思维。走向依法治理,也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走向开放

“开放”的字面含义是张开、释放,解除限制等。档案工作走向开放,即指档案工作由传统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由重保管型走向管理与服务并重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财富,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记忆。走向开放既是档案工作法定要求,也是档案工作站稳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档案工作走向开放,包括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促进档

案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化、规范化,为档案研究开发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用档案信息资源,也是新时代档案工作的价值导向、改革创新的具体方法。

走向现代化

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多层次、多阶段深刻变化的历史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档案工作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包括档案工作思维理念的现代化、档案工作制度机制的现代化、档案工作组织体系的现代化、档案工作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和档案工作能力本领的现代化。

综上,“三个走向”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各有侧重、自成体系,且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其中“走向法治”是档案工作能否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体现了新时代档案事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走向开放”体现了档案事业现代化的鲜明价值导向,也是“走向依法治理”的内生动力;“走向现代化”是档案事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发展方向和目标,也是“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的实践结果。

“三个走向”的实践意义

档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新时代档案工作践行“三个走向”,是实现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档案治理更规范

近年来,随着档案领域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日趋完善,档案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档案工作朝着依法治理的方向迈进,使整个档案治理行为更加规范化、法治化。2021年新修订的《档案法》使依法治理档案工作有了更为完善的法律支撑。新修订的《档案法》中蕴含着立法的原则、法治精神要义、法理要求。除了法律外,还出台了《档案法实施办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行政法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相关部门规章,从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以及标准规范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和要求,档案工作坚持“走向依法治理” 就是要严格落实这些完备的法规体系,强化法律刚性约束,使档案治理更加规范。

档案开放更深入

新时代档案工作紧密结合时代发展步伐和要求,持续推进档案信息化、智能化工作,先进技术应用深化档案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使人民群众查询、检索和利用的渠道更加畅通,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这些都集中体现档案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性,站稳人民立场。在推动档案开放方面, 档案部门通过内部机制改革创新,先进技术应用。在开放性方面,通过技术支持多人同时管理、单人管理+多人上传等模式,消除档案工作“信息壁垒”;外部加强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有机联系,使档案工作从传统的重保管走向保管与利用并重,有效激活和释放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符合人民期待的档案价值, 在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的开放共享中将档案价值转化为社会共同财富。

2.2档案现代化更全面

新时代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涵盖档案工作思维理念的现代化、档案工作制度机制的现代化、档案工作组织体系的现代化、档案工作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和档案工作能力本领的现代化。档案工作思维理念方面,要有“国之大者”、档案工作姓党、大档案思维,体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价值理念。档案工作制度机制现代化则包括单轨制的实施、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效率同等。档案工作组织体系的现代化,体现党对档案工作的绝对领导,集中统一领导等。档案工作方法手段的现代化,主要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各种先进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结合用户使用习惯,在档案管理范围内提供非常多的自动且智能的工具。总之,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

“三个走向”的实践要求

以法治思维推动“依法治理”

依法治理是推进档案工作开放、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学法、知法、用法,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治的轨道上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首先要有法治思维。要把法治融入开放的每个层面、现代化的每个环节、进程,激活档案工作“法治细胞”。其次要不断完善档案法规体系,做好档案法规、标准的立改废,达到“良法善治”。再次要健全档案法治实施体系,将法治体现在档案收集、整理、安全保管、利用等全环节。第四是要强化档案法治监督体系,健全档案部门、新闻媒体、群众等多元监督体系,强化内外部监督。运用法治手段巩固档案事业立业之本、稳定发展之基。

以人民立场推动“开放”

首先是要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来推动和深化档案工作开放。其次是要落实落细“四好”(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两服务”(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基础上推进档案工作开放。要以人民立场推动档案、档案馆、档案工作格局的大开放。再次是要把档案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开放,自觉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推动开放,切实发挥档案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性功能。此外,还要在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共享格局上推动开放, 推动档案工作跨部门、跨地区、跨系统、跨层级共建共享。深化档案馆际合作、国际合作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以整体性推动“现代化”

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要求整体性的现代化,而不是某一方面的现代化。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党管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规划体系,积极推进档案治理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的现代化,还要进一步促进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现代化。涵盖思想、能力、结构现代化。

“三个走向”的实践路径

以法治现代化推动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

首先是抓基础。依法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有完备的档案法规体系,要在新修订的《档案法》基础上,加快推进《档案法实施条例》的制定实施,不断健全地方性档案法规体系,修订档案部门规章,完善档案行业标准。其次抓宣传。要常态化开展档案法规体系及标准规范的宣传教育,通过开设档案法规宣传专栏,拍摄普法短视频,举办档案知识测试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法规宣传教育,提升档案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再次是抓落实。要把依法治理档案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尤其是《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等,全面推进档案管理“三合一”制度

(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落实,四是抓检查。抓好档案依法治理成果的监督检查,发挥档案考核“指挥棒”作用,定期开展档案综合检查、专题检查、专项检查[3],探索建立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协调工作机制,以监督检查督促制度落实。

以开放现代化推动档案工作“走向开放”

“以法为纲,服务为本”[4],以开放现代化推动档案工作“走向开放”。要在加大档案开放力度、增强档案共享程度、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水平上下功夫、见成效。首先抓理念。要胸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大档案”理念,更新档案工作理念,既要从供给角度形成档案开放的内生自觉,也要从需求角度强化开放的外部动力。走出自我循环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增强新时代档案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要我开放”向“我要开放”思想转变。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档案信息需求,主动让档案走近群众、走进基层。其次是抓机制。建立健全档案开放审核、监督两大协同机制建设,为档案开放提供有力机制保障。积极构建以档案部门为主导,档案形成单位或移交单位、保密部门参与的开放审核协同机制,强化责任担当,注重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注重从内部行动监督与外部社会监督有机结合, 拓宽档案高质量开放广度、深度。再次是抓标准。从管理、审核等方面建立档案开放制度标准,建立健全覆盖档案开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系统规范指导档案开放工作[5]。最后是抓创新。不断创新档案开放的手段,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开放力度,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深度学习技术、数据生成技术,增强档案开放产品供给质量。

以全面现代化推动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

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理念贯穿于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全过程,把党关于档案管理的要求贯穿于档案工作各领域,以全面现代化推动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首先是治理方式现代化。始终坚持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积极构建党的统一领导、局馆协同、主管部门各司其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档案工作新格局。其次是发展路径现代化。要加快档案技术赋能迭代升级,主动数字中国建设,持续推进档案全流程信息化建设,主动应用先进技术,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数字档案场馆。再次是人才队伍现代化。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 的关键在于档案人才队伍的现代化。要大力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四下基层”调研之风,强化“三支人才队伍” 培养,扩大队伍规模,为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关于江西省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调研报告

柳飞、宋金梅、江庆丰

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农民工就业状况和就业政策措施落实的情况,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江西省人社厅调研组分赴九江、萍乡、鹰潭、赣州、抚州5市10县开展实地调研。调研通过座谈交流、深入企业和农村走访等形式,听取基层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和农民工代表等意见建设。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农民工就业基本情况

江西省农民工总体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监测调查,2022年江西省农民工总量1325.8万人,比上年增加23.2万人,增长1.8%。其中,在本乡镇从业的本地农民工468.7万人,占比35.4%;离开本乡镇外出的农民工857.1万人,占比64.6%。外出农民工在省内从业386.1万人,在省外从业的471万人。在县内就地就近就业的农民工,即本地农民工和乡外县内农民工,共686.4万人, 占农民工总量的51.8%。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对稳住农民工就业大盘意义重大。

江西省农民工就业情况及特点据调研了解,九江、萍乡、鹰潭、赣州、抚州5市农民工总量约540万人,农民工外出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距离远近是农民工选择外出就业地的重要因素。例如,鹰潭市位于江西东部,临近浙江省和福建省,到省外就业的农民工17.48万人,其中浙江省6.65 万人、福建省3.34万人。于都县位于江西南部,临近广东省和福建省,在省外就业农民工25.76万人,其中在广东省19.5万人、福建省2.9万人。

二是工业园企业情况是农民工留在本地就业的重要因素。九江市湖口县工业园区引进了一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企业,全县农民工12.8万人,县工业园区用工人数达3万余人。抚州市引进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吸纳了一批上下游企业,农民工用工需求增加。目前全市工业园区企业数1716家,在岗总人数13.2 万,256家企业缺工,缺工人数约0.69万人。

三是照顾老人、小孩是农民工留在本地就业的重要原因。调研中,于都县脉动智能公司、芦溪县意卡德公司等反映公司员工大部分都是周边农村的村民, 他们就近就业方便照顾家中老人或小孩,帮助处理农村家庭事务。四是春节前后返乡返岗周期呈现“双延长”且省内企业用工总量有所下降。节前返乡受各地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影响,使得整体返乡时间拉长。一季度,全省99个工业园

区用工规模逐月下降7.7%,较去年12月份下降7.02%。今年来,南昌华勤电子的参保人数同比下降较大,吉安立讯智造的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但订单减少, 有部分生产线转移到越南,社保参保人数回落至用工高峰期的一半左右。

二、促进农民工就业工作主要体现在“五个加强”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民工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市、县都成立了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发挥领导小组作用,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农民工工作。例如,九江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等30个有关部门组成的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相关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共同确保农民工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市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辟农民工服务“绿色通道”,设立“农民工服务专窗”,优先办理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事项。各地围绕农民工返岗复工,开展了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抚州市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日大招工、民营企业招聘月、文昌里“人才夜市”“赣就有位来” 直播带岗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全市共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会活动201场

(次),提供就业岗位4.92万余个。湖口县成立招工专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常态化服务园区企业招工和重点群体就业。余江县开发了智慧就业平台,求职者可足不出户浏览招聘信息,在线投递简历,视频面试,求职高峰期智慧就业平台月浏览量达26万人次。贵溪市通过“创新一码通、设立村级招工点、点对点专车接送求职者、直播进企业云上招聘、送岗下乡”等多项举措, 为园区企业新招2705人。芦溪县开通就业直通车免费接送各乡镇1300余名务工返乡人员进园区。会昌县开展“百名干部联百企”活动,做好企业用工服务。

加强技能培训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持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增收。鹰潭市持续开展“一乡一品”职业技能培训,截至5 月底,面向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展补贴性培训4625人次。抚州市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促进发展”为主题,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送技下乡、送技入企、送技到户,让农民工就近就地享受到免费技能培训。萍乡市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上栗县通过“企业用工+联合培训+持证上岗”技能培训模式,培训一批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广昌县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入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1357人。

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建设一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农民工创业示范

园(点)等创业孵化载体,加强创业指导,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落实创业补贴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上栗县出台《关于鼓励扶持回乡人员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落实落细援企稳岗各项举措,灵活运用” 四招”模式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南丰县以支持乡村群众个体创业为基点,力推创贷“1+N”服务项目,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力争实现发放1笔贷款带来N项效应。鹰潭市各类创业孵化基地9家,入驻企业186家,带动就业2129人,开展市场信用担保模式全省试点工作,截至5月底,全市共发放农村创业者信用担保贷款282笔3520万元,为45名农村创业者发放一次性补贴22.5万元。

加强县域劳务品牌培育劳务品牌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为劳动力贴上“就业名片”,形成“质量认证”。贵溪市外出人员主要从事烘焙行业,有近10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桃酥类烘焙食品生产,在全国布局3万家门店,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30余家。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是全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园区企业近300余家。余江木雕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产业在“果喜星”的引领下,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雕刻之乡”“中国根艺之乡”。目前雕刻行业从业人员达2.81万人,眼镜行业4.03万人。上栗县花炮企业持有生产许可证167本,花炮企业吸纳就业3.9万人。会昌县从事涉竹、藤生产加工种植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共100多家,从业人员众多。

三、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突出四偏弱”

农民工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方面企业难招到合适的人。调研座谈中,大部分企业反映本地难找到熟练的技术工人,有些需要从外省引进。企业招聘年轻的工人也难,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工人年龄都偏大。另一方面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活干。受经济形势影响,企业订单不足,甚至有些企业将生产基地转向国外,就业岗位减少,增加了就业难度。年轻农民工就业心态变化, 不愿从事建筑、流水线等工作,喜欢自由度高的新型职业。主播、外卖、代驾、网约车等新型职业大量人员涌入,开始偏向饱和。

本地企业用工薪酬相对偏低近年来,江西省内用人单位逐步提高了员工工资,不断完善用工福利体系,但涨薪幅度明显低于周边沿海发达地区,地域间员工收入差距较大。调研了解到,本地企业用工成本比沿海地区低1500—2000 元。另外,社会保障方面,沿海地区用人单位已规范发展,根据规定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而省内企业和员工参与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园区配套服务设施相对偏少随着园区入驻企业增加,吸纳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园区公共服务功能滞后问题也日益凸显。工业园区内员工宿舍或公寓比较少,农民需要租房;工业园区大都位于县域周边地区,交通不方便;园区配套学校、幼儿园少,学位紧缺,子女就近入园上学难等,都增加了农民工负担。园区生活设施不完备,生活不便利。

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相对偏难根据相关政策,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要脱产参训7—15天。农民工忙于务工或找工作,自主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加之经费少、补贴低,申请手续麻烦,后续审计检查多,企业不愿培训。部分县受限于师资力量,培训工种主要集中在家政、茶艺和创业培训(电子商务)等,难以满足农民工的培训意愿。市场急需的电工、电焊、叉车、锅炉工、种养殖等工种县级培训部门无能力开展。企业自主评价投入大、规模小, 企业负担重。

基层为农民工服务力量相对偏弱因机构改革,县、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并入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多为兼职,难以满足就业创业服务需求。工作人员流动性大,服务农民工就业的能力和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村(居) 劳动保障协管员补贴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国家、省、市密集出台了惠企纾困、保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的政策,但各级下拨就业补助资金未相应增加,县级财政压力大,部分政策兑现落实难。

四、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不断推进“四个提升”

提升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因地制宜,制定“一县一策”,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定扩大县城就业岗位。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 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市政交通设施,扩大教育、医疗等资源供给,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 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进城务工人员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转变思想观念,大城市抢人才,小县城抢农民工,不断增强县城对农民工的就业容纳力,积极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使农民工在“离土不离县”的前提下实现就业,减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水平支持县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打造县、乡两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按照“五统一”标准,建设覆盖县、乡、村的就业服务平台。加强人社系统干部教育培训,针对基层工作特点和实际,制定完善业务培训计划,抓好抓实基层队伍的业务培训,提升基层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服务质量。采取措施,调动村劳动保障协管员工作积极性。做好“互联网+就业服务”,实现省、市、县公共就业信息共享互通,完善“农民工地图”功能,建设农民工信息库、企业空岗信息库、培训资源信息库等项目,开发手机端运用程序,向农民工和企业开通查看查询、信息发布、岗位提醒、岗位推送等功能,方便企业本地招工,农民工就近就业。

提升技能培训效能整合培训资源,发挥政府部门技能开发培训服务中心、职业(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作用,根据本地市场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推广定向、订单培训,提高农民工培训后转岗就业率。强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做到教、学、做合一。鼓励大型培训机构到县、乡开设培训课堂,增加县级优质培训资源供给。支持县政府探索公办民营培训中心新模式,促进企业自主评价,解决“技工荒”问题。引导企业逐渐成长为培训主体,把农民工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

提升对农民工基本保障水平和人文关怀引导企业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成长,健全工资增长机制,给予员工合理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是落实总书记讲话最直接的举措。建立健全工会组织、设立职工娱乐场所和文体设施,改善职工住宿条件和用人单位环境,形成“招得进、留得住、共发展”的格局。加强农民工关怀, 组织开展节假日生日等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增强企业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相关部门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进广场、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举办符合农民工特点的文化娱乐、联谊交友等活动,选树一批农民工典型,加强正面宣传,营造社会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促进农民工融入县域集镇发展。

关于强化村规民约功能作用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建言报告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2023年12月6日)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村规民约作为村民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创造、共同遵守的“民间法”,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将村规民约提升到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予以布局, ***总书记就“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吉林省把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作为重要抓手,列入《吉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进行部署。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 “改进乡村治理、完善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市政协委员一致感到,这是各级党组织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的战略决策,对发展全过程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刻把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市政协坚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智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把“强化村规民约功能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作为重点调研、重点提案、重点协商课题,积极组织委员广泛献计献策。现将市政协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域内外村规民约的实施现状及思考启示

市政协高度重视这次专题协商、调研工作,侯川主席多次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并成立由苏晓华副主席带队、法制委牵头、部分政协委员、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调研组,聚焦村规民约实施中的重点问题、关键环节,通过组织政协委员赴松原、梅河口及我市各县(市)区乡村实地学习考察、查阅资料、座谈交流进行调研,以及采取线上方式了解其他省市的做法予以借鉴,形成对我市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成果。

目前,全市75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规民约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村规民约已成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体现、基层社会自治的重要手段、推进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健全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通过对域内外的调研,对标对表找差距,聚焦聚力促提升, 在用好村规民约、强化基层善治上,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一)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政治性。用好村规民约、加强基层治理必须把党的领导挺在最前沿,实现有效打通“最后一公里”。浙江浦江县郑宅镇坚持深化新时期“枫桥经验”,全面实施“党建+治村公约”建设,创设“家风指数” 引领村风民风,实行联系党员、家风评议团、村务联席会、镇党委政府四级评审,设立“红黄榜”,在正面激励上,可获得免担保贷款、享有建房指标审批、各类困难补助等方面优先权、给予花卉苗木物质奖励、先进事迹上墙、表扬嘉奖;在反面教育上,不仅将农户负面行为在微信平台推送批评,还通报批评农户联系党员。有效搭建党群联动网格,推动农户有事一起议、网格有事一起干, 切实让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二)坚持群众路线,增强主动性。实施村规民约的重点和难点关键在于把村民组织好、发动好。松原市宁江区杨家村在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中,把群众的问题交给群众自己解决,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避免简单照搬照抄政策、法律条文和相互仿效的做法。黑龙江大庆前进村制定《前进村乡规民约》《前进村议事协商章程》,组建议事协商理事会,建立议事协商裁决委员会,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议事格局,通过村民自治释放乡村治理活力。

(三)坚持因地制宜,体现针对性。制定村规民约,要从各村实际出发, 紧盯突出问题,将村民反映最多、要求最迫切、思想认识比较统一的事通过村规民约先规范起来,不搞一刀切,不搞命令强迫。双辽宝山村“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对红白喜事等制定规定,酒席在“村大食堂”进行,为群众减负,为幸福加码;梨树八里庙村“村规民约+积分制”,“规”出新气象,“约”出新风尚;伊通吉祥村“村规民约+环境整治”,确保源水活、苍鹭飞。这些村规民约既让村民知道“什么不可为”,又规定“违反后怎么办”,内容丰富全面, 简洁易行,村规民约可操作性强。

(四)加强指导监督,实现合法性。坚持合法合规原则,既从制定程序上加以监督,又从内容上加强审视,强化对村规民约的指导和监督。福建厦门市民政局紧密联系经济特区乡村振兴和民政职能任务,突出婚俗殡葬改革重点, 通过推进“微自治”、倡行新风尚、开展专项整治等举措,深化村风民风建设。结合实践,出台《厦门市完善和落实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指引》《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范本》等,明确修约流程和内容规范,把婚俗殡葬等民生社会事务列为村(居)自治重要内容,并强化开展村规民约修订情况“回头看”等,助力

基层治理并取得良好成效。

(五)加强规范执行,注重灵活性。村规民约的规范执行,是村规民约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坚持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以智治促升级,深入推进“四治”融合治理,依托智慧社区微脑展示平台、社区通平台,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动村级信息中心在平安建设、环境保护、交通出行等方面发挥实效,让传统文化与智慧科技在现代乡村交相辉映,逐步探索走出一条大都市近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让村规民约的内容人人皆知;对开展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进行督查评估和通报,强化考核,全面营造有效执行村规民约的浓厚氛围。

二、当前我市村规民约存在的问题

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被称为独立于法律之外的“软法”,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同时,由于当下基层治理体系尚不完善,在面对诸多农村问题时显得治理手段匮乏,通过调研分析,我市农村的村规民约存在以下问题。

(一)与现行“硬法”不协调。由于农村社会深厚的自治精神,村民对陋习的坚持,对法治的淡漠,有少数村规民约留有封建残余,与国家法律法规, 出现明显的不当、不合理。有的将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处罚的事项又列入了村规民约,超出了其“立法”权限。有的罚则过多、权利太少,思想教育方面内容几乎没有,违背了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原则。有的规定对违规的村民可以采取“罚款”“扣罚政策资金”等措施,与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协调,国家权力的介入在浓厚的封建观念下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二)与群众接受意愿不配套。多数村规民约涉及行为规范、人身财产权, 存在权利义务不对等、义务本位思想突出的情况。一些村规民约的条文笼统、抽象、涵盖面广,道德宣言式、倡导式的条文多,口号多实际少,明确村民权利义务条文少,实际操作意义不大。由于地域、文化等因素,村规民约往,往不能及时反映时代的变化,多数的村规民约内容明显过时。有的保留传统却不与时俱进更新,多数群众难以接受,村规民约遭遇地位的尴尬和权威的丧失。

(三)与基层治理可执行性不相符。有的村规民约针对性不强,选用大而空、华而不实的内容,导致约束力弱化,使得亟需解决、而法律尚未触及的农村问题被搁置或放大,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有的洋洋几十条,不成文形式的

村规民约较多,很多地方是通过村民小组“一事一议”确定下来后再口口相传。有的地方甚至用抓阄的方式来确定,程序不合规范,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有的制定后即被束之高阁,成为摆设,变为一纸空文。有的虽设置了如罚款、减少福利待遇、通报批评等直接或间接影响村民利益的措施,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难以执行,甚至有些村民根本不知道村里还有村规民约。同时,乡镇政府过分强调村民自治,也没有明确一个部门作为村规民约的指导和监管机构,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导致村规民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三、完善村规民约的对策思考

村规民约作为一种自下而上产生于农村本土的“软法”,具有地域性、民间性、自律性等特征。在深入探析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不足、缺陷,发现症结,深挖问题根源,找到应对之策,进而促进村规民约正常化、规范化、合法化,提升“软法”治理能力,形成软法不软的局面是十分必要的。

(一)乡镇政府应加强对村规民约的指导监督。乡镇政府应加强对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指导村民会议制定村规民约。加大对与发展不适应的村规民约清理力度,对不合法的内容进行修改。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遵守良好村规民约的自觉性。

(二)村规民约的制定应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根据村情民情完善村规民约内容,多接地气,入乡随俗,多体现地方特色。紧贴时代,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垃圾处理、乡村绿化、道路亮化和污水治理等各项工作纳入其中,赋予村规民约新内容。将杜绝“等、靠、要”懒惰行为列入村规民约,扶贫、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农民内生发展动力。(三)规范制定程序,确保最重要的主体人民群众“归位”。完善和规范村规民约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严格落实村民会议作为村规民约唯一法定制定主体的规定,减少其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在建立完善村规民约上,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把群众的问题交给群众自己解决。

(四)强化实施效力,提升村规民约的权威性。成立诸如黑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创新监督执行方式,处理处置违规违约现象。通过建立执约巡查队、制定奖励政策、落实惩罚措施等方式,督促农民认真执约履约。在践行落实、调解纠纷、处置违约行为时,应公平公正,村干部发挥带头作用,不当特殊村民。村民之间相互监督,形成遵守村规民约的良好风尚。

(五)结合重点工作,有效推进乡村振兴。聚焦移风易俗、环境整治、产

业发展等方面,依托“道德银行”等平台,推广“红黑榜”“积分制”等做法, 有效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形成比学赶超、遵规守约的浓厚氛围,让村规民约覆盖乡村振兴各方面,实现“约”出治理有效、“约”出乡风文明、“约”出崭新气象、“约”出共同富裕。

关于山西省直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中共山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余国琦

社会在变,客观事物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聚焦这个“变”字,把握新情况,摸清新问题,研究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山西省直机关工委通过个别谈心谈话、集体座谈、问卷调查、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 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中,在省直机关发放调查问卷9442份,实地走访25个省直单位,谈话100余人,为调研报告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具体案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中共山西省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创新工作思路举措,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山西省直机关工委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任务举措,不断推动省直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一)开展大学习、大宣讲,筑牢“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山西省直机关工委充分发挥机关党建重要风向标作用,持之恒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创新理论学习和宣传宣讲的平台、载体、抓手,引导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理论学习淬炼思想。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不断淬炼思想武器。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完善学习机制,通过组织开展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实地调研等形式,推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明确年度学习重点内容,定期通报学习情况,选树先进典型,努力打造理论武装的“示范组”“模范班”。抓实省直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积极推广“读书班”“课题制”“项目攻关”等学习方式,结合实际搭建实践平台,加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政治训练,自觉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强化机关青年党员党性锻炼,组织青年干部到党性教育基地以及转型发展、乡村振兴一线调研学习,不断拓展学习广度和深度,实现理论学习成果的

深化、内化、转化。策划录制《党课开讲啦———培根铸魂启新程》电视教育片,选树老党员、青年党员等不同层面的党员代表,结合工作实际,以深刻的理论思考,“接地气”的表达形式,分享了党员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实践与体会,为省直机关党员干部讲授生动党课,推动理论学习更深一层。

以主题宣讲培根铸魂。着眼“两个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策划举办系列宣讲活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22年,举办省直机关“精神的力量”系列宣讲活动,聚焦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坚持每月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宣讲,共举办“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照金精神”等专题报告会12期, 多位省领导出席,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同时,通过在《山西日报》开设专栏、制作《精神的力量》电视访谈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举办省直机关“文化的力量”系列宣讲活动, 以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为主要内容,每月组织专题报告会,生动阐释山西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和历久弥新的历史精神,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汲取担当作为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省直机关牢牢扎根。

以广泛宣传凝心聚力。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形式载体, 广泛开展主题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制播省直机关党建大型全媒体节目《奋进赶考路》,组织部分省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走进演播厅,现场讲述党建新思路、为民新实践、发展新成效,宣传展示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务实举措和鲜活事例。截至2023年10月,共制播专题节目29期,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更加强劲的内生动力。同时,通过宣讲报告会、理论骨干培训、送讲到基层、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等形式,不断将学习贯彻工作掀起高潮、引向深入。在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际,举办“党

建引领开新篇、转型发展锳新路”省直机关党建成果展,立体展示了五年来省

直机关党的建设取得的成就,引发了党员干部的强烈共鸣,充分发挥了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作用。举办“颂歌献给党、奋进新时代”红色交响乐进机关活动,选取10首红色音乐作品,主动“送”演进机关,活动内涵深刻、形式新颖,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党课,是传承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

(二)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用好“传家宝”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重心在基层。山西省直机关工委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严在日常、抓在经常,切实推动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结合规范化建设狠抓落实。按照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5个领域分类制定推行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在党员管理、组织生活、作用发挥等章节中,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的具体要求和规范标准,使每个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专门印发通知至省直机关,重申组织生活6项基本制度规范,跟踪督导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特别是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前, 把开展谈心谈话作为重要环节,要求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交流思想、交换意见,与分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谈,接受党员、干部约谈,力求把问题和矛盾谈开谈透,并把这一环节纳入质量评估体系。严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督促省直机关按照主管主办原则,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及时研判干部职工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突出问题导向提质增效。结合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在深入调研、充分研判的基础上,列出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力不强、“三会一课”落实不到位等10个突出问题,组织各单位党组(党委)召开专题分析会,实施清单式整改。其中涉及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力不强方面,共查找问题436个,制定整改措施213条,修订完善各类制度95项,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提升专兼职党务干部能力素质上下功夫,在工委组织的示范培训中,专门把“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作为重要内容开展专题辅导,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意识和能力。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在强化正风肃纪反腐中加强警示教育,把思想教育和监督执纪结合起来,以发生在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例为反面教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讲廉政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 推动机关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

抓好典型示范全面推进。针对省直机关摊子大、类型多、职能各异、工作不平衡的特征,坚持试点探路、典型引路、经验开路,打造“样板工程”,做到以上率下、以点带面提升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结合开展省直机关“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连续四年分领域选树了45个“优秀党建品牌”,通过总结提

炼、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经验,为做好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可学可比、可见可感的范例。在省直机关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在广泛发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省直工委与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党课开讲啦———培根铸魂启新程》电视教育片,紧扣主题教育总要求,分“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四个篇章,由来自省直机关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消防战士以及考古、地质、电力等一线工作者,用科学理论、生动案例、感人事迹,讲授了6堂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示范党课,把有意义的党课讲得更有意思,切实增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注重强制度、建机制,做到“一盘棋”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山西省直机关工委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着眼长远,科学统筹,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完善领导体制。按照分级定责、有序运转、有效落实原则,制定出台《山西省直机关党建工作“四级四岗”责任清单》《山西省直机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明确省直工委、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山西省直机关工委统一领导省直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认真指导督促各单位党组(党委)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党组(党委)具体领导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党组(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落实落地。机关基层党组织在省直机关工委统一领导、单位党组(党委) 的具体领导和管理下,,做细做实机关思想政治工作。

探索联动机制。在上下联动方面,通过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工作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促进上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良性互动,共同明确要求、掌握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在左右联动方面,制定落实《省直机关党建工作协同机制》,明确省直工委与党组(党委)的定期通报机制、决策咨询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联合调研机制、联合培训机制、跟踪问效机制,形成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工作链条;结合开展省直机关党组织联学联建,指导首批10个联学联建领域的61个省直单位,通过开展理论联学、党课联讲、活动联办、队伍联建等举措,有效集聚资源力量,努力构建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优化考评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机关党建督查、党建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一对一列出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狠抓整改落实,强化结果导向, 充分发挥督查“利剑”和考核“指挥棒”作用。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在7类21项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及评分标准,既有量化评估,又进行定性分析,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价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存在问题

调查发现,机关基层党组织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机关党建的基础工作, 理论联系实际,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抓常抓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为中心任务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也有一些党组织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方法不活、措施不力,在做深、做实、做活、做新等方面有差距,主要存在三个“不相适应”。

(一)与新时代机关党建的深刻变化不相适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建设, 作出重大部署,提出重大要求,机关党建面临的形势任务、领导体制、工作内容都发生深刻变化。[1]这些新的变化,对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但在调研走访中发现,一些单位抓工作的思路、方法还停留在“过去式”。

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意识淡化。有的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忽视政治性, 把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化、形式化、流程化。有的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开展不深入、不具体,党员以“业务部门”的“业务干部”自居,认为“只要业务好、有业绩、领导认可,就不愁政治待遇”。有的认为本单位业务工作千头万绪、情况复杂,没有闲暇时间顾及其他,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往边“靠”,往外“挤”, 处于被动状态,甚至认为只要中心任务完成了、做好了,可以“一俊遮百丑”。有的以业务学习代替思想教育,理论武装弱化,导致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不足,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二是责任落实软化。调研中发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力度呈现“上热中温下冷”层层递减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单位党组(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问卷调查显示,选择“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 的比例达31.5%。有的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发挥不够,支部工作软弱无力,处

在“无事不登三宝殿”的状态,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悬空,要求不严, 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软指标,开展活动、组织学习被动应付,甚至事后补记录, 搞“花瓶”,作“应景”;有的“运动式”抓工作,上级强调了就抓一抓,要求了就紧一紧,一阵风过后,也就烟消云散了。有的部门认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务工作,理应党务部门全部负责,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三是理论武装浅层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把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般润入党员头脑,提升理论修养和思想境界。根据问卷调查,有30.6%的党员认为学习内容过于抽象,难以入脑入心,有22.4%的党员感到本领恐慌,跟不上实践发展,两项相加超过受访者的一半。谈话中很多党员反映,理论学习还停留在通读原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缺乏深度研读。调查中有10.2%的党员认为本单位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走了形式,效果一般”。四是结合工作虚化。有的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注重联系工作实际,不会找、也找不准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难以为业务开展提供政治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的只是被动地执行上级指示部署,没有根据本单位党员队伍思想状况, 找准工作着力点。比如,在机构改革时,个别单位只是宽泛地强调组织纪律、服从意识,没有及时解疑释惑、纾困解压,特别是针对思想波动较大的党员, 缺乏有效的谈心谈话、心理疏导等,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跟进到位。

(二)与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不相适应

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队伍构成发生重大变化,从参与填写问卷调查的党员中可以看到,年龄结构上,40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80后、90后已经逐步成长起来,成为主力军;学历结构上,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比高达96.0%;经历结构上,基层经验较为缺乏,多部门多岗位历练不足。综上,机关党员视野宽、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成为当前队伍的一个优势,同样,也存在历练不足、经受重大考验不够的短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却没有随着队伍的新变化去应势而为、应变而变。

主要表现在:一是深入思想实际不够。有的对党员的想法和诉求了解不深入,把握不准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五多五少”:提要求多、疏导的少,谈工作多、谈思想少,说的太多、倾听太少,管理的多、教育的少,检查的多、帮助的少。有的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把不住党员的思想脉搏,踩不准党员的关注热点,没有解决党员的实际问题。在调研走访中,一些基层党员

反映,支部书记把讲党课当“任务”,形式单一、内容陈旧、不切实际、质量不高,讲不到心坎里,表示“现在有些党课,想听的没讲,所讲的离我们又有点远”“党课没有聚焦大家关心的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热点问题,有点虚, 不解渴”。根据调查问卷,38.7%的党员认为支部书记不了解或不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情况、父母健康、婚姻状况、子女上学就业等)。还有年轻党员表示,自己“经常有找不到北的感觉,目标不明确,工作没动力,精神上缺乏追求”,但是组织上也没有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有的表示不再愿意听“高高在上”“忆苦思甜”式的说教,自己在意的不仅是“怎么做才是对的”,更希望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二是尊重主体地位不够。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只注重工作的行为过程,而忽视了对象的接受效果。有的高高在上,离党员群众远,认为自己与党员群众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管住与被管住”的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不重视、不尊重党员群众的主体地位,常常是“我说你听”“我讲你做”,甚至对有错误的同志存在“抓辫子” 的想法。三是区分工作对象不够。党员队伍中的对象不同,其社会背景、文化水平、认知能力、立场视角与思维方式不同,甚至需求偏好也有所不同。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上,有的基层党组织忽视对党员个性特点和差异化需求的研究把握,不分层次、不分对象,不能因人施教,习惯用“一把钥匙开百把锁”,实行“一刀切”“一锅烩”,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大问题变成违法违纪问题。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等媒体报道,近年来各地发生了多起年轻干部腐败案件,从贪腐目的看,他们中有的是“贪玩”,为了购买游戏装备、网络赌博等,有的为了追求生活奢靡,走上犯罪道路。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些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片面地认为年轻人思想单纯、涉世不深,忽视对年轻党员“因人而异”的教育管理,特别是8小时以外的管理。四是解决实际问题不够。有的党组织和负责人平时只注重业务工作,对干部职工的关心也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嘘寒问暖上,对党员群众在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合理诉求,特别是个人成长进步关注不够,化解思想矛盾不及时,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弱化。在这样的现状下,一些党员思想上存在“有困惑不知向谁诉说,有困难不知向谁求助”的问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不强,许多问题日积月累淤积在心里,长期得不到化解,导致状态不好、干劲不足。问卷调查显示,有22.2%的党员认为所在单位的领导仅能解决大家反映的一部分问题,有7.6%的党员认为所在单位的领导不能解决任何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的实际问题,影响了党员甚至单位内部其他

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与科技信息手段的发展变化不相适应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和形式载体带来挑战。面对科技创新和新媒体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一些党员知识储备明显不足, 应变手段和能力有所滞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手段老化。习惯于老思维、老套路、老办法,理论学习主要采取集中教育、读读文件、念念报纸等传统方式,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明显准备不足、能力储备不够,不善于利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党员干部群众的关注热点和思想需求,不善于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抓学习、搞活动、做思想工作,不善于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网络化、沉浸式、交互式教育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单调”的活动形式、“无趣”的工作方式让一些年轻人产生疲劳感、厌倦感,甚至逆反心理,使工作成效打了折扣。问卷调查显示,有68.9%的党员认为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法过于传统、老套”。二是应变能力不足。网络舆论作为新生事物,附带各种文化信息与意识形态内容,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关注线下多、关注线上少的问题。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员群众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看的不多、重视不够、敏感性不强,不能及时察觉他们的思想问题和利益诉求。有的对微信群、朋友圈发现的网络谣言、不当言论,不能旗帜鲜明地批评纠正,开展及时的警示教育不够。

三、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马克思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党的事业每一项工作,都要靠人,怎么让人干得好?就是要激发主观能动性,让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想干、能干、干成。一些领导干部正是没有认清这一内在逻辑,主观地把工作和人割裂开来,只求工作结果,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的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长远规划,工作没有前瞻性,认为这项工作周期长、见效慢,不如干业务来的直接,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人的价值塑造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对业务工作的推动和引领作用。调查显示, 34.9%的党员表示所在支部的党支部书记与其谈心谈话次数不多,也有3.8%的

党员所在支部的党支部书记从未与其进行过谈心谈话。

(二)制度执行不到位。《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党内法规和重要文件对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都提出明确要求,但目前主要存在有规不依、落实不力的情况。问卷调查中,专门就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执行不到位进行了分析,主要集中在制度执行意识不强、制度宣传力度不大、制度监督缺乏引导、制度失范追究不严等方面。有的存在执行“打折扣”“打擦边球”的现象,在检查考核时把所有做过的工作都往上“靠”,资料全都装进文件盒,以牵强附会的方式求“达标”。有的避重就轻、避难就易, 挑“制度”执行,比如,“三会一课”制度上级要求严、检查多,各党支部普遍执行较好,而思想政治工作不易量化,很难留痕,效果一时无法显现,因此往往被忽视。有的执行落实前紧后松,制度成了“橡皮筋”“稻草人”。

(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不足。有些领导干部做工作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受限于自身功底和知识面,以及工作艺术的欠缺,实际工作往往是泛泛讲概念、讲道理,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2]。有的不能娴熟掌握工作方法,不能做到潜移默化、微言大义,工作艺术还欠“火候”。我们专门针对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的支部书记谈心谈话不摸实情、不做功课,方法不当、一谈就崩,甚至矛盾激化;有12.1% 的党员认为支部书记谈心谈话的效果一般,甚至完全没有效果,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部分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能力不足。

四、对策建议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应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泛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确保我们的力量持续发展、凝聚壮大,确保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在时代舞台上展开的,随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随着事业的推进而发展。***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紧扣机关党建时代特点和党员思想行为特征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难题的新途径新办法,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工作的新载体新路数。”[3]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聚焦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要求, 把握工作主线,落实主体责任,创新工作方法,着力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党带领人民走的是什么道路、干的是什么事业、为之奋斗的是什么目标,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推动机关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主线,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加强新时代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党的方向为方向、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带头做到“两个维护”。

持续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尽管职责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单纯的业务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领导干部讲党课、支部研讨、实践教育等形式,推动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向机关处室、基层单位延伸,让机关党员明白,不管哪项业务,都是党的事业。作为一名机关党员,首先明确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而不是遇事推诿扯皮、“划水”“摸鱼”,遇到问题绕道走、等靠要。

作为党支部书记,要明确自己的职务首先是书记,其次才是行政负责人, 开展一切工作要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政治纪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

持续深化对党忠诚教育。对党忠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信任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上。要聚焦***总书记强调的和平时期对党忠诚“四个能不能”的检验标准,教育引导党员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党员把对党忠诚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落实在每一次选择、每一份坚守中,要把工作岗位作为对党忠诚的检验平台, 种好、管好、守好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以知重负重、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

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是根植中国大地、写在人民心中的科学理论,开辟了“两个结合”新的境界,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深度认同和自觉运用。注重用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完善和运用“会前定题不定人、会上随机抽点发言、现场随机提问”学习交流机制,进一步破解学习中的形式主义难题,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3]。注重联系单位实际,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开展专题辅导讲座、形势报告会等,做到学习、认识、行动同步跟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本领。

(二)激活主体,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

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是人与人思想上的交锋,解的是思想“疙瘩”,给的是心灵“钥匙”,这个过程就如同将盐溶解进水里。必须强化责任意识,调动各个主体积极性,实现“人人是教员、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 的生动局面,推动新时代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实起来、强起来。

落实主体责任,解决“不重视”的问题。做好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各单位各部门主体责任,解决之道在于围绕“责”字做文章。[2] 一是定责,不仅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专人专抓,而且要建立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机关党委、党支部、各有关业务处室负责人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2]二是履责,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动态收集反映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分析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党员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困难是什么,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研究、早解决。要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党员群众在子女就学、赡养老人、家庭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以及工资待遇、职务晋升等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 做好思想引导、答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等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考责,推动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党员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强化结果运用,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

提升能力素质,解决“干不了”的问题。党务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因素。一是提高斗争性,面对有些同志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指出,帮助改正,特别是面对有些人“台上不说、台下乱说” “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情况,要提高警觉,坚定立场,敢于批评。摒弃“老好人”思想,不能谁“厉害”就“迁就”谁,谁手伸的长就“优先”谁,而让老实人吃亏。二是注重实效性,把握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把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和精神谱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等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活教材,使其成为教育人、激励人的精神营养。尽可能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各项政策法规, 面对党员的疑惑与不解,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在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三是讲求艺术性,把“有心”和“无意”结合起来,无事常登群众“三宝殿”;把原则性和随意性结合起来,将大道理寓于随意交谈中, 做到潜移默化、以情动人,用诗一般的语言让铁一般的真理散发出耀眼光芒, 以润物无声的工作达到掷地有声的效果。善于精准发力,区分不同岗位、不同人员、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因人施治,把思想政治工作从“大锅饭”向“分餐制”、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特别是要紧盯年轻干部这个重点群体,在日常监督上下功夫,当好“婆婆嘴”、常念“紧箍咒”,对年轻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教育提醒[5],既管好“八小时以内”、也管住“八小时以外”,引导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把路走正,帮助他们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聚焦每名党员,解决“局外人”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抓住党员群众这个主体。一是坚持渗透式教育。既要围绕“主题”,又要搞好“专题”,既要抓好“大事”,又要注重身边“小事”,关注并抓好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小情”,注重发挥家庭、组织双向教育作用,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任务全过程,渗透到日常生活、机关建设、业务开展的各领域。比如, 单位领导干部要多关心党员职工的生活,对家中老人身体健康、子女上学就业等情况要多了解、多走访,给予精神支持,送去组织温暖。再比如,对于青年, 要结合他们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特点,针对他们在升学、就业、住房、婚育、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困难和困惑,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他们不为一时一事所惑,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谋划人生,阳光自信、奋发有为迈向未来。二是坚持大众化参与。摆脱把普通党员看作只是思想政治工作被动接受者的错误认识,通过广泛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微党课等活动,采取案例式、启发式、辩论式、讨论式等,鼓励每位党员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分享自身或身边人的事例,走群众性教育的路子,让每个人都不当“旁观者”和“局外人”。三是坚持典型示范。发挥正面典型作用,讲好本单位先进党员的事迹,发挥老党员的示范作用,通过身边人带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身边事,以模范表率增强说服力感染力。

(三)掌握主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创新的动态体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创造新经验、新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新形势下,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改进方式,用清新活泼的形式,让人们在喜闻乐见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善用新技术。***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新空间, 那就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6]P318新形势下,谁赢得了互联网, 谁就赢得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把懂网作为必修课、用网作为真本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善于通过网络了解社情民意,在网络互动中回应诉求、疏导情绪、化解矛盾,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最大增量”。善用大数据,实现对广大党员生活状态、学习进度、成长情况的量化,进而准确勾勒出“个人画像”, 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靶向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最终实现对党员群众的“量体裁衣”。善于借助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打破传统课堂“必须在场”的物理空间和固定的上课时间限制,让广大党员随时随地参加学习、进行讨论,增强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比如,在举办学习交流会、主题党日、党课、论坛讲座等活动中,可以运用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对广大党员群众进行开放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和熏陶,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善创新平台。随着形势任务的不断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在传统的教育方式基础上,搭建全新的党建工作平台,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让党员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受到熏陶,帮助党员群众提升思想境界。比如,2020年山西省直机关工委主办了“不忘初心·重温我的入党志愿书”主题党日活动,以脱贫攻坚、担当作为、抗击疫情三个基本篇章为架构,选树省直机关不同领域的6名优秀党员,集中展示他们在“不忘初心” 中锤炼党性、在“牢记使命”中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大家都感到这次主题党日活动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情感穿透力,选取的典型,既有时代感又有代表性, 在呈现典型时,没有人为地拔高,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典型就在身边,可学可比可鉴。这种形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实践,体现了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导向创新。同时,还要注重综合运用有效资源,利用阵地多“体验”,紧紧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优良革命文化传统,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

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

善用新招法。要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注意引导群众情绪,增进相互理解。用好教育培训“主渠道”,把政治理论的学习教育培训与业务知识培训结合起来,以考促学、以学促用,既可以提升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又能增强教育培训实效。用好办公室“小阵地”,聚焦理论重点、业务难点,利用工作间隙,灵活机动地开展谈心交流、解疑释惑、困难互帮等工作。用活传统“小课堂”,组织开展微党课,鼓励普通党员走上讲台,实现人人上讲台、人人都分享、人人都受益。要注重人文关怀,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测试等工作,建立健全关爱帮扶机制,落实“五必谈”“三必访”制度(岗位变动必谈、组织处理必谈、发生家庭变故必谈、发现苗头性问题必谈、工作失误必谈,生活困难必访、家庭矛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大家充分感受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要丰富机关文化生活,结合机关党员群众实际,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完善机关文化活动场地,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活动,为干部职工营造有利于身心健康、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以文化人、固本培元、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山西独有的文化资源,推动红色革命文化与传统廉洁文化融合发展,打造好廉洁文化品牌,开辟好清廉课堂,讲述好廉洁故事,播撒好廉洁火种。

国企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以某国企生活后勤服务分公司为例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活后勤服务分公司  李金艳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肩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社会职责,也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在国企运营发展及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自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以来,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进程逐步深入,国企党支部建设工作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国企及事业单位认真履行政治职责,全面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工作,以提升内部员工职业素养,坚持听党话、跟党走的基本原则,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从而更好地为基层党员与社会群众提供服务。

然而,国企党支部建设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任务,牵扯到方方面面,极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际工作出现弊端和问题。因此,国企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工作,找准党支部建设要点,以推动国企平稳健康发展。

一、加强国企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国企改革角度来看,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把握国企改革发展方向的准确性。在党组织的正确引导下,国企能够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逐步提升国企的竞争优势。二是有助于加强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国企党支部是促进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桥梁,能够正确、积极地引导基层党员及群众,使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践行群众路线,有效调解企业内部矛盾。三是有助于清除国企内部负面思想与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企业平稳运转。

二、国企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党支部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党支部建设涉及多个业务领域,整体工作内容繁杂,国企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以明确党支部建设方向,严格规范党员个人行为,并督促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控的高度自觉意识。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国企在党支部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相应的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特别是联系党员、党员参与重大问题、党员议事等制度体系的缺位,导致党支部建设缺乏一定的约束与保障,日常工作中不规范

操作行为偶有发生,不利于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和国企的健康发展。

(二)党支部建设抓手不足

党支部建设是国企内部治理的首要任务,其重要性不可忽视。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国企的党支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党支部建设抓手不足、标准不明确等问题,使得整体建设流程不够规范,工作执行力度不强。例如,国企没有将企业文化融入党支部建设中,也未从抓标准、抓执行、抓文化三个层面入手, 为基层党支部建设提供良好的切入点,导致党支部建设工作流于形式。

(三)党支部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党支部建设是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但随着国企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 减员增效的不断推进,企业内部治理面临新的挑战,优秀管理人员正在逐步减少。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国企党支部队伍建设中存在人员能力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者,导致日常工作思路与方法单一,无法结合当下社会发展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优化,从而阻碍了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国企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国企党支部工作体系

国企党支部建设以党员管理为核心,其目的在于提高基层党员的思想水平与综合素质,并严格规范其工作行为,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自我约束,高效履行岗位职责。鉴于此,国企党组织要在制度层面加大扶持力度,构建科学完善的国企党支部工作体系,以达到理想的工作成效。首先,党组织要立足实际,按照国家最新政策要求,制定与党员发展、党员管理相关的实施制度与办法,有序落实党员轮训机制,进而实现对党员队伍的监督管理。在此期间,党组织要加快联系党员机制、党员议事机制、党员参与讨论重大问题制度的建设, 突出基层党员在党支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其次, 党组织要根据国企党支部建设进程,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开展个人自评、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测评、上级考评等绩效评价工作,以确保国企实事求是地对党员进行打分评价,并将最终评价结果与党员年度考核挂钩,根据其实际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最后,考虑到国企党支部建设的复杂性,党组织应根据工作执行中出现的多种问题,细化相关规章制度,以明确任务标准。党组织通过科学构建党小组学习制度、党小组会议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工作制度体系,全力推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确保党建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二)找准党支部建设抓手

国企党组织要以“三抓”作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切入点,打造一支“铁军” 队伍,从根本上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本文以某国企生活后勤服务分公司(以下简称“案例公司”)为例,探究了该公司党支部建设采取的“三抓”切入措施。案例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屋租赁,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物业服务, 商务服务,供水、电、暖设备安装维修等业务的国有社会组织。公司主要从以下三个环节来开展高质量的党支部建设工作。

抓标准:编制规范化的操作手册

案例公司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积极推进标准化的党支部创建工作,并详细编制了《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操作手册》,从党支部设置、工作目标、工作职责等层面入手,全面推进党员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建设、考核评比等基础工作,以保证工作整体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案例公司党组织分层设定了党员评价标准。例如:对管理岗、线路管理岗、生产运行岗、维抢修岗等一线岗位明确合格党员的评价标准;设置党员示范段、党员责任区及党员先锋岗,以明确优秀党员的评价标准。这有助于提升国企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与影响力,促进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

抓执行:由点到面发挥“帮、扶、带”作用

在明确党建工作标准后,案例公司党组织坚持以党员作为执行主体,采取了优秀党员带动员工的策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网络会议室与党支部党员学习群、支委会工作群等多个线上党建“微”阵地,定期面向党员召开学习交流会议,共同分享优秀事迹。同时,案例公司党组织制订并推行了党员群众的“一对一”帮扶计划,计划包括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思想动态分析等多个方面,要求基层党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带头实干、带动群众两项工作,积极参与到党员学习、党员岗位讲述等主题活动中,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认真落实好群众工作。

抓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党建文化

案例公司党组织合理借助了企业文化这一重要的软实力,加大对党员人才的培养力度,着重培育思想端正、技术过硬、作风良好的党组织队伍。党组织还通过企业内部宣传与普及教育,严格执行听党话、跟党走的基本原则,逐步打造“不拿第一就是败”的铁军文化,引导党员形成良好意识;通过打造“五

个一”文化,即一个文化展室、一部专题视频、一本宣传册、一名模范员工、一位文化宣讲员,不断增强党员及员工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三)提高党支部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党支部工作质量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党支部管理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创新开展创造价值。在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国企党组织要加大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明确用人标准,适当提高管理岗位准入门槛,并始终将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优选爱岗敬业、勤能补拙的管理人才;适当创新人才选拔方式,在遵守相关法规政策的前提下,敢于打破常规,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吸引更多高价值人才。此外,国企党组织还应定期对党支部管理队伍开展专业化的教育培训, 使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党的最新战略与政策学习中,准确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定期组织召开党支部书记例会, 党支部书记可以相互交流工作经验与心得,并以“庸者下,能者上”为评优、晋升的评价标准,对党支部内部成员进行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考核,以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国企党支部建设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促进国企转型发展的必然途径,企业领导及党组织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到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当前影响国企党支部建设实效的主要因素,进而完善国企党支部工作体系,找准党支部建设抓手,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以推动国企党支部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 基于《2022河南民营企业100 强调研分析报告》视角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  刘晓萍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迈入深度融合、全面赋能的新阶段,数字化转型也成为先进省份强化领先优势、后发地区实现换道赶超的战略性举措。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繁荣城乡的有力支撑,其数字化转型成效将有助于激发河南经济发展新动能,重塑河南产业竞争新优势。2022年12月20日,在河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河南省工商联基于对全省规模民营企业的调查研究,发布《2022河南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下面简称《报告》)。《报告》涵盖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制造业百强榜单、服务业百强榜单三大榜单,以及创新发展专题、转型升级专题、数字化转型专题等十一项专题报告。本文以《报告》为研究基础,利用《报告》公布的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数据,对河南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态势

民营经济是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注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达811.76万户,占各类市场主体总数的95.30%。面对要素和防疫成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受阻、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河南民营企业顺应当前智能化、平台化产业升级大势,积极发挥数字赋能效应,全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数字化转型开启实际探索

认知决定行动。民营企业成功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前置条件,就是对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认知和战略谋划。当前,河南多数民企对数字化转型态度积极,已经由理念认知阶段迈入实际投入和行动探索阶段[1]。以河南民营企业100强为例,《报告》显示,民营百强企业多数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实际行动。

2021年,从战略层面看百强民营企业中已经制定以及着手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的有79家,从管理层面看已根据数字化转型需要进行整体布局以及局部布局的有77家。这两组数据表明多数企业已经具备转型意识并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质探索。此外,2022年年初,河南中钢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时空隧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谷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智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4家企业发起,并联合300多家企业成立了河南省数字经济产

业协会,搭建省级数字化转型平台,逐步完善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环境。

(二)数字化转型路径呈现多样化

当下,河南民营企业能够结合企业发展和行业特征,识别推动数字化转型着力点、关键点,积极采用“推动智能制造、加强人才建设、加快技术应用、应用数字产品和服务、实施设备业务上云”等多种路径实施数字化转型。《报告》显示,针对“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途径”问题,河南民营百强企业选择“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数字化服务商,实现企业生产、获客、销售、物流等业务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达到63家。六成以上的百强企业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数字化转型,反映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选逻辑是借助数字化服务商。此外,选择“推进智能制造,实现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的企业有56家,选择“加强企业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企业有44家, 选择“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探索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的企业有41家,选择“应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有40家,选择“通过设备共享、产能对接、生产协同,促进中小企业深度融合大型企业供应链创新链” 的企业有35家,选择“实施设备上云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的企业有31家。

(三)数字化转型企业亮点频出

近年,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河南民营企业开始聚焦数字赋能企业发展,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进程,呈现出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和场景应用。如多氟多围绕“数据、图像、模型”三大维度,依托“5+1” 朵云体系和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采购、智能物流、智能市场一体化建设,多场景应用在氟化工产业中走在了前面。安图生物作为河南省生物医药领域高科技企业,相继推出了医学实验室磁悬浮全自动流水线、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全自动核酸提纯及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等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产品,推动了医学实验室智能化、物联化、自动化的发展。龙佰集团“智造”赋能助力生产提质增效,生产单元广泛应用数据产品管理、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生产线配套相应DCS操作系统,实现全流程的生产自动化。悉知科技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市场定制化方案、定制化预期,依托世界工厂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黎明重工、宇通重工、汉威科技、明泰铝业、思念、三全等众多河南知名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外贸出口总额达6.42亿美元。郑州宝冶钢构联手河南移动打造“1+2+N”(即1张5G专网,钢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5G钢构实验室2个平台,5G+数据采集、5G+UWB高精定位、5G+机器视觉

等N个应用)整体解决方案,产线综合运转效率提升30%,人工减少到仅需从前的20%,成为全省钢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标杆。

二、推动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障碍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新时期民营企业应对外部竞争、提升内部效能的必然选择,当前多数河南民营企业已经顺应形势需要,积极布局数字化转型,但是, 在具体推进中仍然面临不少现实问题和挑战。

(一)数字化转型成效不够好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试错过程,是一项系统变革工程。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带来的整体赋能多维度构建企业新型能力体系,拓展企业新型价值增长空间。从投入产出效能上看,数字化转型资金投入大、持续时间长,涉及重构企业文化、战略、管理运营等诸多问题,牵扯物力、人力和财力等多项成本, 尤其是传统产业企业初始投入大、转换成本高,没有明确的回报周期和回报收益。当前,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就存在价值效益不明显的状况。以2022年度民企百强企业为例,《报告》显示,近半数百强企业认为数字化转型成效不明显。具体来看,认为“已实现降本增效”的企业有49家,“成效不明显、投入期未见成效及尚未投入”的企业共计40家。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当前河南省百强民营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整体效果的评价不高,这将影响企业数字化资源投入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

(二)数字化转型能力不够强

企业数字化转型涉及战略性顶层设计、业务场景的技术实现、后台支撑与数据挖掘等多个领域。专业知识沉淀是决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其所需数字人才不仅是专职从事IT工作的从业人员,更需要具有业务能力和数字化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具有战略眼光、数字技术、创新思维的领军人才,可以说数字化人才储备情况就是衡量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重要维度。当前,河南民营企业普遍面临数字人才紧缺、能力不足的严峻挑战, 全员数字思维和能力存在差距,难以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就以2022年度民营百强企业为例,《报告》显示,百强企业中“已有数字化专业人才”的企业有31家,“拟培养和引进数字化专业人才”的企业有49家,“尚未考虑”的企业有10家。可以说,目前大部分百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人才较少,缺乏贯彻执行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三)产业链数字化程度不够高

数据表明,只有数字化实现跨环节、跨领域集成,产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价值效益才能呈现指数级增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价值,就是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赋能企业超越自身资源局限,实现企业内外部、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前后端的协同发展和动态优化,放大转型的价值效益并反哺各个参与主体。但是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大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投入能力、投入方式、转型路径和转型效果上存在较大异质性。从集群数字化协同发展上看,不同能级和不同环节的企业在业务流程、技术采用和商业模式上的变动都会对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带来影响,系统不同构、工具不互通、数据不共享等会影响到企业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之间的联动协同,最终导致河南民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内外协作有限,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比较滞后。例如,在2022 年度河南民企百强调研表中,选择“通过设备共享、产能对接、生产协同,促进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型企业的供应链、创新链”的企业仅有35家。这就显示出目前民营百强企业产业链数字化协同的程度还不够高。

(四)数据要素驱动作用不够足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成为赋能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和核心要素,其高效配置与整合应用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推动力,知识技能的承载、传播和使用主要依靠数据要素驱动。对企业而言,数据能够打破传统要素有限供给对增长的制约,不断催化和转化传统要素。但是目前来看,河南民营企业数据采集不全面,不同产业链条间存在数据壁垒,数据开发共享利用水平不高, 数据要素驱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以2022年度河南民营百强企业为例,能够实现“企业不断积累数字资产并创造价值”的企业仅有20家。这凸显出作为民企龙头的百强企业对数据价值挖潜尚且不足,更不要说中小微民营企业对数据的开发利用了。

三、推动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的创新工程,推动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把握关键点、找准突破口,打造以点带面、连线成体的数字化转型格局。

(一)转思维:提升企业全员数字素养

推动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首要的就是从认知层面转变思维,打造全企业主动转型、乐于转型的氛围,按照分级分类、全员赋能的理念,全面提升企业各级人员数字化转型素养。一是提升核心领导数字思维能力。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开设“河南民企数字化转型领军人才”专题培训班,针对企业高管

层,联合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平台、业态创新型企业、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结合“专家授课+专题研讨+典型案例” 的研讨模式,剖析研判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探讨新赛道布局,提升企业决策层系统统筹和战略规划数字化转型的思维能力。二是提升中层干部数字创造力。统筹理论教学、参访调研、对标研讨、专题训练营等方式,全面提升企业中层干部构建和应用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创造力和执行力[2]。三是提升一线员工数字技能。结合关键岗位培训,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内部外部导师相结合、学习实训相结合的理念,通过校企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等方式,开展“数字化订单式教育”,引导企业加大对现有人才队伍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的在职培训,激发一线员工参与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明路径:分类引导分业施策

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推进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分类指导,分行业、分规模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一是依据产业类别分类引导。结合典型行业特点设计数字场景,装备、汽车、电子等离散型产业主要围绕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研发设计协同、制造共享等方面开展数字化改造;化工、医药、建材等流程型产业主要围绕在线检测、设备健康管理、能源智慧管理等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食品、服装、家居等消费类产业主要围绕市场推广、消费数据挖掘、新品开发等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3]。二是依据企业规模分步引导。重点引导大企业培育平台、中小微企业链接生态。大型企业可以整体导入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并凭借“链主”带动力和数字化投资实力,在内部数字化改造基础上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数据模型和产业知识,封装成工业APP和微服务,推动典型模式方法对外赋能,培育产业链数字化生态。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链接大中企业的平台生态,导入轻量化、易部署、低成本的数字化转型方案,节约改造成本,降低转型难度,倒逼企业导入精益制造、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架构,提高数字化转型成功率。

(三)强链条:加强产业链数字化协作

针对当前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外协同度不足的问题,应加强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及数字化产业集群培育。一是鼓励企业间加强数字化协同。引导产业系统内纵向合作主体(供应商、制造商、客户等)、横向合作主体(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及其他主体(政府、中介、孵化器、金融机构等)完善网络化合作机制;谋划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重点支

持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在资本、技术、品牌和产业链供应链整合上的优势,开放共享资源和能力,通过工具集成、服务外包、培训共享、合作开发项目等方式强化技术溢出效应,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在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安全保障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不同规模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采购、市场拓展等方面深化协同合作。二是加快数字化产业集群培育。依托优势产业集群引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数字化产业集群,推动民营企业从信息、资源上平台逐步向管理上平台、业务上平台、数据上平台升级, 带动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形成产业集群数字化生态,以数字化推进优势集群和特色产业链生态重构,从而提升河南民营企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四)树标杆:以试点示范加快规模推广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投入高、有风险、收益大的战略行动,因此推动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当选取一批转型成功的头部企业、价值显现度高的易现场景作为转型标杆,并对相关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和推广复制,引领同行业以及产业链上相关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一是打造转型样板。根据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情况及需求,打造一批可学习的行业级或国家级企业样板,打造标杆学习对象;培育一批可推广、可赋能的系统解决方案,促进全行业全产业链集成发展;探索一批可复制的典型转型路径,实现转型成果的全省推广;建立一批可执行的转型标准规范,沉淀相关实践经验并将其提炼成为知识规范,进而升级为省级或国家标准[5]。二是通过试点培育企业。设计试点培育方案,明确试点培育企业的主要目标、重点方向,进行技术实现、场景设计、数据治理等相关转型需求方案详设;组织开展试点遴选,设计试点遴选标准,在全省范围内选定一批试点建设企业、项目,依据试点培育的目标及要求,开展培育全过程成效管控;构建价值传播路径,围绕建设过程和转型成效进行试点建设评估, 选树试点标杆,推动相关实践经验知识化、标准化,塑造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先品牌。

(五)建生态:完善全链条一体化保障

全力打造数字生态,构建以数字化理念为指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发挥各个主体联动效应, 以更优化的结构助推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生态系统发展。一是优化数字技术工具的市场供给。针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高性价比、高适配性工具供给不足的问题,建议全省各级政府综合加强政府采购、研发投入补贴、产品价格

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数字基础设施、通用软件和应用场景等难题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以技术工具链带动基础设施云化、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决策智能化、链接生态化的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二是完善全链条公共服务保障体系。针对河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对专业服务的普遍需求,可以由省、市两级政府牵头,以同级工商联为执行组织,统筹数字经济相关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主体搭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多方跨界资源,形成全链条、一体化转型服务能力,面向全省民营企业提供政策宣讲、转型咨询、解决方案、技术输出、人才培训等全链条服务,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浙商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根据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粤发〔2022〕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省府办〔2021〕4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浙商银行广州分行明确了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及精准扶贫贷款余额持续增长的发展目标要求,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提升涉农金融数字化服务能力。

浙商银行广州分行以农牧行业实体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应收、应付账款为切入点,应用区块链技术,充分发挥该技术信息共享可信、不可篡改、不可抵赖、可追溯的技术特征,首创应收款链平台,并结合不同应用场景陆续研发推出区块链订单通、仓单通、分期通、“H+M”专项授信模式等和行业解决方案, 在帮助农牧行业实体小微企业及农户盘活资产和资源、减少外部融资、降低财务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围绕农牧企业全流程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应收款链、平台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方案,满足客户在采购、仓储、销售、分期还款、存量资产盘活等不同应用场景的个性化需求。

相比传统产业链融资方式,基于区块链技术,应收款链平台系列创新模式在确权、线上化、效率、风控等方面更具优势,使农牧中小企业更易获得金融服务支持。例如,广东HD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高科技农牧龙头企业, 主营饲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成功帮助其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下游小微企业及农户获得了融资,得到小企业主及农户的高度称赞。

二、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农牧核心企业为轴心,辐射众多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迅猛,市场规模巨大。然而,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由于信息不够透明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周转效率低,供应链金融难以大规模开展。一是应收账款确权困难。核心企业的确权工作难度较大,

操作手续繁琐,银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证明核心企业确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即使完成确权,银行还必须在第三方权威中介机构登记,防范债权人多头融资的风险,成本高且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二是质物管理困难。实践中,银行通常会委托第三方仓储企业对质物进行保管,共同参与质押融资业务的贷中及贷后管理,业务流程复杂且存在操作风险,同时,银行和仓储企业对货物的鉴别能力有限,难以合理确定质物价值,容易产生坏账风险。三是可融资主体范围窄。银行主要依赖核心企业的控货和销售能力,由于其他环节的信息不够透明,银行出于风控考虑往往仅愿意对上游一级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或对其下游一级经销商提供预付款或存货融资。这导致了二三级等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巨大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四是融资工具流转较难。交易过程中,采用商业承兑汇票作为融资工具,使用场景受限且转让难度较大。

应用区块链技术,充分发挥其去中心化/多中心化、不可篡改、高安全性和智能合约的技术特征,可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难题。一是可将实体企业基于真实交易产生的各类资产以“上链”的形式转化为数字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基础交易产生的各类资产就能够转换成区块链金融工具,并依托核心企业的自身信用或银行信用在商圈内封闭流转,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降低产业链融资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是可实现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的份额化权属登记。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的共识机制,可实现对区块链数字资产份额化登记,并将交易合同、交易证明等的影像件经交易相关方电子签名后在区块链上进行存证,方便各交易方查验,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了欺诈、虚假交易及重复融资的风险, 打通数据信任“最后一公里”。三是可实现业务规则的智能化管理与自动履约。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可将供应链业务各项规则添加到区块链资产中,实现业务规则智能化自动履行,有效防止人为干预,提升操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与成本。四是可提升企业资产交易的安全性,保护企业隐私。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产业链商圈各个交易参与方的信息平权,同时通过多级签名机制,锁定了交易链条上的相关记录,并在每个分布式记账节点上都记录了数据和信息,保证交易可追溯,防止信息被篡改,从而真正保证区块链资产交易的安全性。

(一)浙商银行总行区块链BaaS平台

BaaS平台架构

区块链即服务(BlockchainasaService,BaaS),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BaaS平台是帮助客户创建、管理和维护客户级区块链网络及应用的服务平台, 为客户实现区块链网络的快速部署、维护以及业务场景的快速落地,为其提供便捷的区块链生态配套服务,如图1所示。

浙商银行总行通过构建一站式区块链应用开发平台,面向合作方及其生态伙伴提供高性能、稳定可靠、隐私安全的功能,帮助其基于该平台快速轻松地搭建各类业务场景下的区块链应用,降低合作方开发成本,助力各行业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

账户中心功能完善。账户中心提供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功能,后续持续完善用户体系建设,包括对联盟链成员的准入管理和对管理员、操作员、运维人员、审计员等多种用户角色的管理。

新增区块链管理功能。区块链管理提供区块链相关管理功能,包括节点自动化部署、节点增删、合约部署、合约调用、namespace管理、节点证书管理、license管理功能等。

新增区块链浏览器模块。查询管理提供区块链信息展示和查询功能, 包括区块数目、交易数目、最新出块信息、最新交易信息、节点信息等数据的实时展示以及区块查询、存证查询、账户查询等查询功能。

新增区块链监控模块。区块链监控模块提供区块链网络实时监控功能,包括区块链网络状态、分区状态、节点状态、网络带宽、流量监控、资源占用、服务器信息等数据。

新增审计中心功能。审计中心提供平台的相关审计功能,包括操作记录的审计以及区块链交易的审计。

新增计费中心功能。计费中心提供平台服务的使用费用管理。

BaaS平台服务模式

BaaS平台统一封装了区块链中间件平台,区块链中间件平台可以对外提供统一的区块链服务接入规范、基础的区块链功能服务接口,从而进一步加强区块链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的对外输出效率,提升了针对不同场景的区块链服务能力,降低了区块链开发者门槛,提高了区块链相关应用的开发效率,如图2 所示。

中间件平台一般封装了搭建区块链服务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适合多种合作模式下的区块链服务搭建,对区块链开发者更为友好。合作方可通过接入层OpenAPI直接调用区块链存证服务,也可以对接中间件平台的服务层功能模块,

自主开发符合自身需求的上链服务以及区块链信息的管理。同时,针对不同的区块链底层平台,中间件平台均进行了适配,使区块链开发者可以更加专注于区块链服务的开发,进一步降低BaaS平台的接入难度和成本,提高可用性,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BaaS平台服务核心功能——交易存证

客户通过SDK对业务数据进行签名后发送至OpenAPI网关;调用区块链中间件,由平台提供的通用智能合约登记至区块链平台;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构建多元化技术生态;结合金融、司法、政务、医疗、公益等应用领域场景打造“区块链+”生态,如图3所示。

BaaS平台服务核心功能——交易查证

客户可以通过OpenAPI、门户等多个渠道直接使用存证查验服务,支持第三方平台间接使用存证查验服务;任意客户可以使用客户方保存登记BaaS平台时返回的交易哈希进行区块链交易查证;客户方可以通过登记区块链时在BaaS平台中的交易请求、业务主键、交易哈希的关联关系,使用业务主键进行区块链交易信息的查证,如图4所示。

(二)区块链产业链金融助农解决方案

区块链产业链金融蓝图

传统产业链金融通常面临信息不对称、信用多层难以穿透、线下操作繁琐等难题。利用区块链去中心、防篡改、防抵赖的特性,借助其保障的刚性信任能力,使得农牧行业核心企业资信能够可靠、可信地随着应收款在区块链上同步流转,实现应收款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流通,有效盘活企业的应收账款,解决传统模式下农牧行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创新金融产品,围绕饲料买卖等农牧行业的特定生产经营场景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构成产业链金融服务产品的完整拼图。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如图5所示。

应收账款

农牧行业原料采购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客户数量众多,对企业现金流有较大影响。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天然清算等特征,实现应收账款全生命周期管理,可有效解决应收账款目前存在的真伪难辨、确权难办等痛点,并达到为应收款增信的目的,提升参与机构的清算效率。

浙商银行总行推出应收款链平台,平台采用“区块链+产业链金融”的模式, 可办理应收款的签发、承兑、保兑、支付、转让、质押、兑付等业务,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电子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盘活了原本流动性较差的应收款资产, 为农牧行业链核心企业及其成员单位、上下游企业拓展了创新型融资渠道,构建了产业链金融生态。

订单

区块链技术除了可解决农牧行业产业链业务中普遍存在的应收应付账款问题外,还可用于企业全流程的生产经营过程,包括采购、仓储、销售、还款等应用场景,如图6所示。

浙商银行总行基于应收款链平台实现区块链订单通模式,与农牧行业核心企业合作,为下游经销商提供订货融资服务。下游经销商只需要缴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即可基于订单在订单通平台上签发区块链应收款,支付给核心企业, 锁定未来货权,后续分批打款提货,缓解一次性付款压力。核心企业收到区块链应收款后,可对外支付或融资变现,提前盘活未来应收账款,扩大销售规模。浙商银行总行在此过程中提供资金监管、打款提货通知、融资等服务。

分期采购

将区块链用于农牧行业产业链核心企业下游销售中租赁交易场景,可满足中小微企业和农户分期支付、降低融资成本等金融需求,协助核心企业扩大销售、盘活应收款,如图7所示。

基于应收款链平台实现区块链分期通模式,农牧行业核心企业和浙商银行合作,满足下游企业或农户分期采购的需求。下游企业或农户可根据实际需要签发分期通应收款支付给核心企业,分期付款,缓解一次性付款压力。核心企业收到分期通应收款后可提前确认销售回款,扩大销售。分期通应用场景高度契合汽车、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租赁公司等产业链客户。

存货

仓单常用于大宗商品的交易,受到国家严格监管,因此,仓单的登记和流转过程非常复杂,需要仓库、金融、监管等多家平台协作完成,其安全性和透明性至关重要。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仓单业务,建立安全的运行模式,可有效解决票据造假问题并提高仓单流通效率,如图8所示。

例如,浙商银行总行于2018年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仓单通平台,在区块链仓单通模式下,核心企业(仓储企业)和渐商银行合作,为存货人和经销商

提供货权质押融资服务。存货人基于入库货物签发区块链仓单,可在仓单通平台上办理流通转让或质押融资等业务,也可以向仓储企业提取仓储货物。渐商银行在此过程中提供资金监管、仓单质押、打款提货通知、融资等服务。仓单通帮助存货人盘活货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不易变质的大宗商品、季节性商品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质押融资、交易流通服务,帮助核心企业形成稳定的销售体系和客群,对大宗商品的供应链金融具有重要价值。

三、案例创新点

(一)技术创新

实践中,浙商银行总分行围绕金融行业特性,不仅对应用模式进行创新, 也对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发展和改进作出探索和贡献。在符合监管的前提下,浙商银行总分行创设了多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行业应用场景并在金融行业应用,形成符合金融行业特性且具有自主产权的区块链技术产品,并在同业中率先获得了区块链领域专利授权,形成了构建同业、区域联盟链的自主可控技术能力,以及整体对外输出和服务的能力。

支持国密算法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国外,所有的加密算法均为国外相关算法,不支持国密算法。在金融行业应用必须保证其安全性,浙商银行总行在2016年探索实施区块链技术应用时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对区块链底层平台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对国密算法SM2、SM3的支持。

确保数据隔离

区块链的特点是各节点均可获得全部数据,为了确保参与方只能访问有权访问的数据,以及监管方能够访问所有数据,在应用层,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约束,查询时根据客户、银行、监管机构等角色对应的公钥,控制相应的查询权限,确保数据仅能被有权角色查询;在数据存储层,以特定编码方式对持久化的数据进行加密存储,未经授权无法获得明文。

隐私交易

通过对交易粒度的隐私保护,发送交易时指定该笔交易的相关方,交易明细只在相关方存储,而仅有隐私交易的哈希(Hash)会在共识后进行全网存储, 既保证了隐私数据的有效隔离,又可验证该隐私交易的真实性。

多级签名

通过叠加客户在交易平台的数字签名、服务器数字签名、区块链底层平台

数字签名,构建从交易指令到区块链记账的全过程数字签名证据链,形成端到端的验证体系,确保行业应用客户通过应用平台访问区块链系统过程中的可追溯性。

高频交易模式改造

金融交易具有并发量大、响应时间要求较高、交易执行稳定等特点,需要对区块链进行改造以适合高频交易。根据各个业务的不同特点,对业务品种、交易类型进行分类,制定了可配置交易打包、准实时交易、并发机制、批量登记等多种配套机制,可快速找到最适用的区块链交易模式,大大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数据归档

随着区块链的不断运行,数据量随之增长,或将导致性能下降以及存储空间的增大。每个节点根据管理及运维需要,在数据生命周期结束后,按区块编号进行历史数据的归档,归档数据从原区块链中进行物理删除,并可独立部署于单独节点进行查询,既提升了区块链生产运行的效率及稳定性,又完整地保留了所有的历史交易记录。

敏感词过滤

根据监管的要求以及区块链信息存储的特性,防控涉政、涉恐、涉黄等不良信息上链至关重要。通过在区块链中实现基于确定有穷自动机算法的敏感数据过滤服务,可识别、控制敏感词上链的行为,提升应急处置效率,保障区块链业务的安全运行。

构建平台化服务模式

浙商银行总行区块链平台实现了多种合作方接入模式,合作方可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应用模式、技术能力等选择相应的合作方式,既可通过SaaS模式快速开展业务,又可通过联盟链模式共建区块链生态圈,并进一步为合作方提供区块链BaaS模式,提供高性能、稳定可靠、隐私安全的区块链存证能力,降低合作方开发成本,助力各行业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

(二)业务创新

无需核心企业提供担保

针对下游,围绕链主企业下游经销商的数字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在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推出分销通(不控货类经销商融资),即依托链主企业与经销商历史交易数据、结算周期、结算方式等数据信用,为经销商

办理定向用于向链主企业采购货物的融资后,经销商可先行提取货物并以货物销售现金流入偿还本行融资的非控货类融资,缓解经销商扩大采购带来的资金压力。推出订单通(控货类经销商融资),即为经销商办理定向用于向链主企业采购货物的融资后,由链主企业或第三方仓储监管机构利用物联网等技术为本行管控货物,并通过ERP等系统对接,在经销商还款后进行提货的控货类经销商融资,缓解经销商预付款大额采购资金的压力。

针对上游,围绕链主企业上游供应商的数字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推出供货通(订单融资模式),是基于链主企业采购订单数据(可通过与链主企业采购系统对接)为供应商提供的融资模式。此类模式适用于供应商需要垫资生产的融资需求;推出应收通(应收账款融资),与链主企业基于数据交互为其上游供应商办理应收账款转让或质押类融资业务,包括为供应商办理的区块链应收款保兑或转入等,满足上游供应商向链主企业交付货物后因赊销产生的提前盘活应收账款需求。

下游经销商可通过小程序操作

通过“供应链金融”小程序,下游经销商、农户可上传证件、人脸识别, 并绑定各家银行卡进行开户。基于农牧核心企业维护的订单,农户可以在线申请借款,销售回款时,可在线还款,贷款按天计息。

从提交资料到放款完成,由之前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到现在只需1小时,真正实现了“1分钟审批、1秒钟放款”,大幅提升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质效。

培育和打造农业产业园金融服务

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等大湾区核心区域园区经济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 浙商银行广州分行积极发挥“公司+小企业/个体户+零售”的联动优势,依托“开发贷+按揭贷/租金贷+代发工资/银行理财”等产品,不断探索成片开发、“公小私”全链条联动赋能服务,为支持农业产业园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落实助企纾困措施,全力惠企助农

围绕国家和各级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的部署要求,浙商银行广州分行提出“助粤惠企31条”,针对受疫情持续影响的小微企业客户,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申请, 为其办理延长贷款到期期限、调整付息周期、插入宽限期、变更还款计划等, 解决客户临时性还本付息困难。

四、经验总结

浙商银行广州分行产业链金融业务通过帮助农牧行业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解决资金缺口,形成了“一点授信、链式流转、多处受益”的产业链金融新模式,有效降低了产业链交易成本,提升产业链运行效率,帮助企业真正实现“降杠杆、降成本”。

(一)降低融资成本

以饲料行业龙头企业HD集团为例,其下游有上万家经销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经销商备货存在较大资金缺口。浙商银行创新应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根据该集团推送的经销商历史交易数据和大数据风控平台,线上核定经销商的专项授信额度,定向用于向经销商发放信用贷款采购货物。

(二)“让数据多跑路,用户少跑路”

浙商银行广州分行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有力抓手,全面推进数字产业链金融业务流程优化、制度重塑、系统重构。以客户一键式融资为目标,打造极简客户端,实现开户、融资申请、提款还款的线上化一键式办理。目前电子渠道交易基本实现“新客户最多跑一次、老客户一次不用跑”,大幅提升了对客户的服务质效。以饲料行业龙头企业HD集团为例,其下游经销商和农户分布在全国各地,通过线上化方式提供上游供应商订单融资服务,从提交资料到放款完成只需1小时,真正实现了“1分钟审批、1秒钟放款”,大幅提升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质效。

五、未来展望

浙商银行广州分行将持续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生态圈,持续探索有区域特色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支持力度。

(一)深化区块链技术跨域融合,创新乡村农牧产业链应用场景

一方面,加快探索跨链、联邦计算、多方安全计算可信硬件等技术及其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应用,挖掘区块链技术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深化区块链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交叉创新发展, 以区块链为信任与协同的核心,以云计算、物联网、5G等技术为基础设施支撑,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判断决策大脑,通过各类新兴技术的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为农牧产业链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应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无限的可能性,进一步推动农牧产业链数字化改革进程。

(二)加快推动特色产品落地

浙商银行广州分行聚焦地理标志产品,拟拓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可实现批量开发的“合作贷”新场景业务,如江门“陈皮贷”“青蟹贷”、增城“荔枝贷”、佛山“家电贷”“盆景贷”、中山“红木家具贷”、清远“家禽贷” 等,丰富小企业信贷产品库,争取早日落地见效。

(三)拓展农业龙头企业,下好链式金融“一盘棋”积极与农业龙头企业、涉农产业链核心企业合

作,探讨应用数字产业链项下各类融资产品支持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等, 扩大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服务能力,助力产业复产增产。

(四)聚焦客户和社会公众关切,树立高效服务、践行公益形象

提高政治站位,围绕“助粤惠企31条”加强持续性宣传力度,加强党建引领业务持续开展好结对帮扶、“公益赠饮”、消费扶贫等公益项目,创新金融服务形式,加大对农户、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销售支持。

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问题研究 以日本泡沫经济为例

黑龙江大学  鞠佳奇

一、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日本经济快速增长,

GDP年平均增速达到9%。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日本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内消费市场已趋于爆满,因此,日本开始将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调整至对外贸易。出口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日本对外贸易顺差的形成,并且其顺差主要来源国为美国。美国政府为扭转美日间贸易逆差问题,联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迫使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协议内容主要是由美、日、英、法、德等国家政府对固定制的外汇市场联合采取干预措施。这导致日元在国际外汇市场大幅升值,甚至出现升值一倍多的情况。直接对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造成影响, 对日本商品拓展海外市场造成严重阻碍。为应对日元升值对商品出口的不利影响,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以扩张的货币政策为主导的积极财政政策。这一政策在短期内维护了国内市场的稳定,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扩大,但也造成市场中进入大量过剩的资本。而过剩资本集中流入的部门便是投机性较强的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大量资本的流入造成日本股价及地价暴涨,进而导致房地产价格与股票指数飙升,使得日本经济在纸面上呈现出繁荣状态,经济泡沫开始产生。日经股票指数自1985年起从13000点上涨到四年后的38000点,涨幅近两倍。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商业用地价格上涨近七成,这其中以东京为首的各大城市圈平均地价涨幅高达近1.2倍。

由于地价高涨,社会对土地的需求已无法得到满足。为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日本政府改变原有货币政策,将央行贴现率由2.5%上调至6%。这使得市场中调动流动资金的成本大幅上升,社会流动资产快速减少,进而直接导致日本股票市场泡沫破灭。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日本股票市场出现了大幅下跌,仅1990年一年股票市值跌幅就达约四成。至1992年末,日本股票指数已较泡沫经济时期的高峰值下跌六成。而到2003年,日经指数已由1989年的38000点跌至8000点,创20年来新低。受此影响,日本地价也出现急剧下跌,跌幅将近五成。以此为标志,日本房地产业的泡沫也已破裂。经济泡沫的破裂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经济。至21世纪初,泡沫经济导致的各产业部门缩水已使日本经济受到高达1330万亿日元的损失,并使日本经济进入长期的低迷时期。泡沫经济导致日本

各企业债务恶性膨胀,产生大量坏账无法清偿。且股市的低迷导致股民对市场预期降低,减少了对股市的投资,从而影响企业从股市获得资金,导致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而陷入困境。同时,泡沫经济的破灭也对普通民众的资产产生打击,使民众的消费能力大幅下降,进一步阻碍经济的复苏。这一系列的经济动荡使得金融机构产生大量坏账与不良贷款,导致金融机构缺少流动资金,无法完成周转,进而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对日本经济的复苏造成了更大的阻碍。

综上所述,可发现日本经济存在国内消费市场规模不足,国内市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在面对外部经济压力时,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不足以抵消外部压力,从而导致国内经济的低迷。同时在对外经济方面,日本未能建设以本国为主导的互利互惠的对外贸易体系,外贸主要对象国单一,面对国际恶意制裁时反制措施不足,难以应对外部压力。并且,在面对经济走势疲软低迷的情况时,采取与市场不相适应的货币政策,追求短时间纸面经济增速,忽视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忽视经济发展规律而堆积起的经济泡沫必将破灭,也必将对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期间可以此为例,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避免经济陷入泡沫陷阱,保障经济平稳转型。

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通过上文分析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后分析我国经济市场,探究相较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期间具有的独特优势。进而在探究我国市场的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势,保障我国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平稳转型。

(一)庞大的内需市场

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将经济发展方向转向海外市场,正是因为日本国内内需市场后劲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外贸摩擦出现升级,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压力明显提升。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 扩大内需增长有利于经济的稳定。与日本不同,我国拥有着庞大的国内市场, 内需的扩大不仅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发展,更是我国经济稳定的压舱石。我国自2018年以来出台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的经济政策,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消费潜力。2019年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更是高达八成, 有力地支撑起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20年代,内需仍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升级转型的关键期,在这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的支撑下,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有利于我国经济平稳转

型。在数字经济与电商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内需市场消费潜力进一步被释放,电商经济最大程度减少地域间的阻碍,充分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联通与发展,每年举行的“双十一”等电商节都体现出我国经济的转型和消费的升级, 充分体现了我国国内市场的潜力与活力。在数字经济的加持下,我国内需市场的优势将被进一步释放。

(二)合理的货币政策

自1985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便从固定汇率制转为浮动制,从而导致日元对外汇率节节攀升。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都属于日元的汇率上升期,日元汇率升值累计高达1.5倍。但与汇率快速增长相悖的是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滞后。过快的汇率增速导致各产业部门难以跟上变化,并导致外贸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日本制造的产品逐渐失去价格优势。外贸行业为减少生产成本和扩大境外市场,被迫选择采取大规模海外投资,将生产工厂向国外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转移。这一撤资导致日本国内产业结构受到重击,严重破坏了日本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这也是导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原因之一。不同于日本国内当时的经济状况,虽然人民币也面临着升值压力,但是我国坚持实行合理的货币调控政策。我国汇率政策坚持缓进和可控的原则,并借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经验,使人民币对外币保持缓慢增长的升值态势。通过稳健的汇率杠杆持续调整人民币汇率,尽量降低汇率变动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稳定人民币汇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外部风险,为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调整升级提供稳定的汇率市场条件。

(三)积极开放的新发展政策

***总书记自2013年以来关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倡议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倡议,这些合作倡议包括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等。“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及国际组织已有一百七十余个。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已经高达一万四千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近十三个百分点,交易总额已经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近四成。如此庞大的外贸总量和发展前景使得一带一路政策的优势初步显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 我国多方面布局,扩大合作方向,有效减少与单一国家贸易所产生的风险。这一对外贸易庞大的经济体量无疑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又一有力保障,相较于日本泡沫经济前期的单一对外贸易有着极大的优势。同时我国积极加入RCEP等各类区域经济协定,寻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共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经济

的发展,我国在国际市场当中的作用与影响日渐增强。在当下的发展阶段,我国不仅积极寻求加入各类区域经济协定,更是在此基础上主导推进区域经济协定的签订,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当中的话语权。这一系列政策使得我国经济抵抗世界贸易波动的能力显著增强,有利于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带来的各类冲击与挑战。

综上所述,相较于日本国内市场以及经济转型期间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国经济市场在经济平稳转型方面更具优势。但世界目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期间,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保障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转型,在保证现有优势得以发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势,并充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要求,还需我们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完善相关体系制度建设, 促进改革的落实与深入,从而进一步保障我国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发展平稳转型。

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建议

(一)国内国际市场协同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通过建设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经济资源,充分发挥出我国国内超大市场优势,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间的联动效应,促进我国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体现在扩大内需形成国内大市场,同时利用国内大市场吸引全球要素,使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可持续发展,在国内市场建设良好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在更高水平的开放上形成良性循环。当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 要利用好当下国际产业技术转移的窗口期,补全国内产业链,助力国内循环格局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同其他经济体间的经贸合作,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发挥好与国际市场的互补性,并充分利用这一势头,积极参与自贸区建设,提升我国在国际经贸领域的话语权。在国际市场领域,一方面我们应巩固传统外贸市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注意对国际新兴市场的扩展力度。两方面协同发展,协同推进我国国际循环的发展。关于国内市场的建设方面,我国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并与对外区域重大战略相结合,发挥不同区域的不同优势,因地制宜地服务于国内循环市场。通过国内外双循环市场的统筹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二)建设完善的国内经济法律体系

制定完善的经济法律体系,有助于加强金融监管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法律条文的明确性可进一步明确金融监管的范围与职责,使得金融监管部门在履职时有法可依,在风险防控上更有力度。同时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得相关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对自身行为是否违法具有可参考性,有助于企业在经济活动时合规性的提升,降低不合规行为冲击经济整体运行秩序的可能性,在前端化解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日本泡沫经济后期,投机产业部门的崩溃使得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贷款,造成金融机构流动资金不足,金融机构大量破产,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当制定严格的贷款处理机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贷款相关规定,避免投机产业部门非理性扩张所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同时相关法律的制定有助于提升国家政策的可预测性与可实施性,使相关政策可以落到实处。完善的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不同的角度对国内经济市场进行调控,同时有效防控风险,对不合规不合法的行为及时进行制裁, 从而保证经济市场的平稳运行。

(三)完善涉外领域立法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对于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需要加强,在发展国内法治的同时协调发展涉外法治,通过良法的建立保障发展及善治。在经济高质量转型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目标指引下,完善涉外领域立法应当从促开放和保利益两个层面入手。在促开放方面,重点在于以国际通行准则为基准,推进国内法同国际法的良性互动,提升我国在国际领域的制度竞争力。在实践当中,国际法与国内法既在自有体系内形成自洽,又在总体上相互影响渗透。在海南自贸港以及浦东引领区等示范区建设中,中央都强调完善国内法律法规要对标国际通行规则与标准。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通过制定以《美加墨协定》(USMCA)等小型多边经贸协议意图将中国排除在外, 打压中国外贸发展。因此,我国应当积极同国际规则体系对接,在表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协议立场的同时提高我国制度竞争力。在具体规则方面,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应重点关注包括RCEP和DEPA等新型国际经贸协议。加快我国在数据跨境流动、电子经贸认证等方面的规则构建,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充分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对投资负面清单进行合理缩减, 并以国际通行标准为基础促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并且,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不仅要参与国际条约,更要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当中,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及时转化

到国际规则体系当中,推动国际法治的公平与正义。在保护国家利益方面,应将《反外国制裁法》的规范价值予以发挥,对境外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及时进行制裁。但在制裁的同时也应注意反制裁措施与国际通行规则间的协调性,充分利用国际法与相关条约中可引用的条款,从而保证在国际法层面反制措施的合法性并基于此形成规则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应积极应对相关国家对我国企业及公民的单边制裁干预。例如,当相关国家限制我国企业开展的正常的投资、技术交流等活动时,为我国企业和公民提供合规审查或诉讼援助,为我国企业及公民在海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支持。综上,通过上述政策的全方位建设,完善我国现有各类经济法律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在保障国内市场与国际原有市场平稳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国际市场。通过双循环格局的建设以及法律体系的有力保障,共同促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

开发区人大工作践行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与思考

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联络委员会课题组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 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开发区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建设和实践创新, 对于推进开发区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开发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探索

作为全省起步最早、核心区域最小的省级开发区,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历经30多年发展,从最小最早的传统工业开发区,已蝶变成为发展环境好、单位产出高、创新资源足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创造出了集约高效的“滴翠路”现象, 打造出了资本市场的“蠡园板块”,建成了科创先导的“中字头”平台集群, 培育出了特色引领的“金字招牌”集聚地,探索并走出了一条“蠡湖之滨谋发展,楼宇之间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以高质量履职推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落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政治方向之舵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活动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政治方向之舵,才能保证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开发区落地。

提高政治站位。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和加强党对开发区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谱写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加强思想淬炼。开展“强思想、促履职”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学、“书香人大,集智前行”主题阅读、“重走长征路,奋斗新时代”红色教育党员代表先头学、“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系列活动,激发代表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代表履职意识和履职水平,更好地发挥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

牢记使命担当。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代表身份、珍惜代表荣誉、带头履职尽责,及时把上级决策部署落实下去,把基层民声民情传递上来, 切实做到党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二)生根:强化人大使命担当,推进制度和实践创新

制度体系是开发区人大工作的灵魂和核心,有完整制度保障的民主才是最可靠、最稳定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力促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生根。

召开滨湖区首个开发区联席会议。2022年8月19日,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蠡园街道)第一届议政代表会第一次会议暨第一次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召开, 这在滨湖区内尚属首次,标志开发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真正建立,翻开了开发区人大工作的新篇章。联席会议上,代表们听取和讨论开发区管委会高质量发展工作等各项报告,提出的15条建议,均已明确职责、精准交办,辖区人大代表通过联席会议实现了“自家人议自家事”,解决了人大工作向开发区有效覆盖的问题。

健全有效的开发区人大制度体系。2022年,设立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联络委员会,先后制定《关于建立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实施意见(试行)》, 明确人大工作联络委员会履行的主要职责和具体任务。结合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工作实际,组建开发区经济专家队伍,出台管理办法。专门制定《蠡园街道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蠡园街道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办法》, 集中评议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15项,均获满意,票决产生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14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票决、监督、评议机制,逐步形成完善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探索代表意见建议直办机制。整合代表资源优势,依托数字化人大阵地建设,推出一批群众基础良好的社区作试点,邀请开发区管委会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将代表与选民的双方对话升级到三方共议。进一步优化代表意见建议直办机制,在隐秀苑社区结合数字化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智慧管理平台等信息化系统,梳理选民需求清单,收集民情民意,公开代表建议办理结果,全天候密切联系群众,全链条收集办理意见建议。

(三)开花:建优民主交流平台,架好民声传递桥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是人大代表联系基层广大群众发展协商民主的平台, “联”民心,“系”民生,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群众的利益诉求,实现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效能叠加,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开发区开花。

打造无锡市首个综合实践基地。深入贯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无锡市委关于“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城市”的部署以及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年”活动的安排,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高标准建设无锡市首个集数字化人大代表之家、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代表议事厅、开发区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

精心构建基层立法联系点。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发区设立的唯一基层立法联系点,有科研院所资源丰富、人才高度集聚等核心优势。通过整合辖区内法律工作者、议政代表、专家智库等资源,面向基层人民群众广开言路,积极收集立法建议和社情民意。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度参与了《无锡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无锡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和《无锡市教育督导条例》等立法活动,提出修改意见建议55条。就《无锡市数字化转型促进条例(草案)》提出的3条意见建议, 均被无锡市人大常委会采纳并授予《立法意见建议采纳确认书》。

高标准建设“家站点”。根据无锡市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年”部署要求,以“分级定位、明确功能,紧扣主题、各显特色” 为原则,在广覆盖、显特色、创品牌上下功夫,科学谋划,分类建设。截至目前,已打造1个综合实践基地、8个社区代表联络站、14个代表联系点,形成“1+8+N”全覆盖工作格局,并用数字化赋能代表工作,有效实现数字化人大工作的纵向到底。滨湖区首个楼宇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以及“为‘蠡’民、‘开’ 言路”园区型代表履职微站,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色阵地。

(四)结果:促进代表履职尽责,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人大代表是实现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坚力量。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紧紧围绕绘就的美好蓝图以及制定的目标任务,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切实做到从大局着眼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各项监督为大局助力, 组织代表活动为大局服务,察实情、建真言、献良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结出硕果。

聚焦中心定制调研。聚焦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决策部署和重点工

作,顺应筑“垂直硅谷”、聚“科创热核”的最新发展思路,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组织代表深入产业园区、新兴企业、重大项目,开展“集众智、聚共识、谋良方”定制化系列视察调研活动,助力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落实举措强化监督。以经济社会建设、民生实事推进作为代表履职工作最重要的抓手,综合运用“清单化、闭环式”人大监督模式,对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产业体系建设、项目和人才招引、城市功能升级、安全专项整治、民生工程等实施监督。通过举办“落地见效”建议意见办理协调推进会、代表建议“回头看”专项行动等措施,推动解决人大代表集中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积极展示代表风采。在提升“家站点”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活化改造存量载体,丰富内容呈现形式,提升阵地建设内涵,将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文传承与代表履职初心融入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通过收集、挖掘、展示省市区代表履职的典型事迹,组织专业团队编写、拍摄代表履职故事纪实片, 营造代表比履职、争贡献、讲担当的良好氛围,生动展示代表履职风采,传递正确导向,凝聚广泛共识,形成推动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砥砺前行的强劲动能。

二、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考

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探索,在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制度体系不够完善、机制构建亟须推进、阵地建设还需优化、履职效能仍待提升、品牌特色不够鲜明等方面的不足。下一步,要坚持依法履职,务实探索,巩固提升,守正创新,推动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走在无锡市前列,让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树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一)固本:完善制度夯根基

设立人大开发区委员会专门机构是发展开发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坚实制度保障,建立开发区代表联席会议制度是推动开发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成立开发区人大联络委员会是实现开发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支撑。要深入理解开发区人大工作的制度逻辑,把握制度安排的内在要求,结合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制度体系,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整体性、规范性和系统性保障。

推动开发区人大法制建设。积极配合各级调研,为制定出台开发区人大相关法律法规献智献力,推动形成适合不同级别、类别开发区的相应标准,进一步完善开发区人大的职责范围、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内容,让开发区人大工作开展有法可依。

优化开发区人大监督制度。全面争取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指导, 通过以上带下、联动推进等方式推动监督工作水平提升。区人大常委会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时,开发区人大工作将围绕相关议题,组团开展相应主题活动,提出意见建议,为常委会起草调查报告提供第一手资料,形成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的制度机制。

细化开发区代表议事制度。开发区党工委成立议事代表会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议事代表会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发区议事代表履职与辖区内的人大代表履职结合起来,统一融合开展各类活动。制定《议事代表议事规则》和《议事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办法》等制度,将人大工作当中口口相传、凭经验处理的工作惯例凝练转化为清晰明确的流程标准制度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健体:创新机制添活力

开发区人大工作机制是开发区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树健康成长的内在机理。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要以建立开发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 不断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联席会议平台作用,真正把联席会议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

创新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开发区党工委重大事项,决策前征求议事代表意见,进一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决策后主动邀请议事代表全程跟进监督,实现开发区决策与发挥代表作用的“双赢”。

建立重点工作监督评议机制。对于议事代表票选出来的年度重点民生工程,主动支持和引导议事代表定期视察,跟踪监督,主动听取议事代表的意见, 及时吸纳可行性建议。组织议事代表对开发区组成部门开展工作评议和部门评议,全程跟踪督促被评议部门落实整改措施,大力激发部门“四敢”精神,推进开发区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优化代表建议联合督办机制。在现有党政领导领衔督办、主任会议重点督办、区人大各委室对口督办代表建议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代表建议联合督办机制。在市区两级人大开发区委员会的支持下,建立区人大主任、区长联合重点督办机制。加强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联动履职,人大代表在实践中收

到群众反映或调研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区级层面无法解决的,通过省市人大代表提出相关建议,予以督促解决。

(三)提效:提升能力增效能

人大代表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力量。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要坚持代表主体、与时俱进、优化服务三项原则,树牢为人民服务、为代表服务的意识,聚力深耕代表能力建设以提升履职质效。

建立健全议事代表培训机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切实提高议事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参政议事能力,推进议事代表会制度取得实效。通过制定多元化主题活动内容,积极引导代表围绕中心思想,立足自身岗位,各展所长,各尽其责,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表率引领作用,为实现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积累新经验。

优化代表活动形式。组织代表通过开展视察调研、听取有关报告、提出意见建议、票选民生事项、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方式,打好“组合拳”。继续紧盯“民有所呼”首要环节,组织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和议政代表深入社区、园区企业,按计划开展“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活动,持续打响“132、找代表” “为‘蠡’民、‘开’言路”工作品牌。

创新代表述职评议机制。探索创新人大代表、议政代表述职评议机制, 推进代表述职评议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组织代表采取“零距离、面对面” 向选民述职、现场测评,拓宽代表与选民群众沟通渠道,健全沟通联络机制, 进一步增强代表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创牌:数字赋能铸品牌

依托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的人才和产业优势,加快数字赋能突破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时空局限,打造具有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特色的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品牌。

持续推进代表履职矩阵建设。充分发挥综合实践基地“民意汇聚、依法履职、民生服务、示范引领、理论研究、探索创新”六大功能,通过“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三个维度,构建人大代表履职新平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载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新空间、人大理论研究与实践新高地,全力创建“人民民主新平台”。拓展综合实践基地“触角”和服务“半径”。重点打造东片

西园社区“阳台议事厅”、西片湖景社区“天空议事厅”作为综合实践基地的辅阵地,形成“一核引领、多元协同”代表议事新模式。

逐步铺开“园区+”代表履职微站。坚持“成熟一个、总结一个、宣传一个、推广一个”原则,以已建的“为‘蠡’民、‘开’言路”园区型代表履职微站为立足点,以卓胜微电子公司代表联系点和在建的清华研究院代表联系点为切入点,在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核心区重点楼宇普遍建立园区型代表履职微站,进一步拓宽代表与选民的沟通渠道。

持续加强“数字人大”创建工作。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将完成1个代表之家,9个代表联络站,2个代表联系点的数字化布点工作,实现代表履职及服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借助“履职为民”APP,“智慧蠡园”“蠡园之声”等微信公众号及街道人大“代表工作微信群”,搭建人大代表参政议政、互相学习的“网络阵地”,确保人大工作线上线下同步运行,促进联络代表工作常态化。

凝聚合力推动监督向下延伸拓展

福建省福州市纪委监委课题组

(2023年12月28日)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做强基层监督,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促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构建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 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基层监督网络。近期,福建省福州市纪委监委围绕“做强基层监督、提升治理效能”课题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基层监督的工作现状和实际困难,提出增强基层监督针对性、有效性的工作建议。

一、统筹县乡力量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的实践探索

福州市纪委监委把基层监督作为履行监督首要职责、第一职责的重要内容, 加强统筹部署,指导各地用好“县统筹抓乡促村”工作机制,层层压紧压实监督下沉责任链条,把监督责任清单化、具体化、项目化,出台履职要点、工作指引等相关制度措施,不断提升基层纪检监察队伍能力水平。2023年以来,全市各乡镇(街道)纪(工)委立案审查调查党员干部自办案件同比上升35.2%, 群众信访举报数同比下降8.1%,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善向好。

坚持重心下移,推动基层监督走深走实。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的工作方法,整体联动、协同推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一是统筹联动聚合力。各地普遍建立分片挂钩协作机制, 将乡镇(街道)纪(工)委、派驻纪检组划分为若干片区,实行“室组地”联动监督、协同办案。对信访问题突出、基层组织薄弱的镇村开展交叉巡察、提级巡察,既有效推进集中攻坚,又减少人情干扰。如,今年针对仓山区城门镇人口众多、经济体量较大、区域情况复杂等特点,由市委巡察组开展提级巡察, 着力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度。二是聚焦重点抓落实。开展乡村振兴护航行动, 制定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四清单两台账”(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问责清单、督导清单以及线索台账、成效台账) 工作机制,聚焦政策和责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项目建设、重大资金使用等方面开展全过程监督,提升专项整治针对性、有效性。三是一线督导解矛盾。市、县两级纪委监委领导带头落实挂钩联系机制,围绕解决突出

问题带队下沉一线,通过带信下访、包案督导、约谈提醒等方式,推动基层纪检干部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监督下沉、入户走访上,做到信访举报在一线受理、监督在一线跟进、矛盾在一线化解。

探索科技赋能,用好用活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以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为抓手, 搭建全面覆盖、便捷实用、精准智能的数字化监督系统,助力基层监督提质增效。一是精准晾晒小微权力。将群众关注度高的惠民资金发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数据精准投放到监督平台,群众点击即可查看,既让群众感到实用、好用、喜欢用,又解决了村干部担心加重工作负担等问题。二是分级督办民生诉求。鼓励引导群众通过语音、文字、视频等方式参与监督,并建立受理、处置、反馈、问效的全流程工作闭环,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2023年以来,数字监督平台受理群众诉求1.25万余件,办结率达99%。三是精准纠治“微腐败”。依托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汇聚的海量数据,升级改造基层公权力监督管理系统, 研发监督模型,通过数据碰撞、比对、预警,精准发现基层微腐败。如,闽侯县上街镇有村民在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反映村集体资产招标方式不规范问题,平台调取相关数据提示预警,镇纪委介入核实情况后,由县纪委提级查办,对相关社区主任林某某等3人予以立案审查。

强化精准发力,持续深化点题整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执法司法等问题,持续开展点题整治,以“小切口”推动解决民生“大问题”。一是精准发力靶向施治。在省纪委确定的24个监督选题基础上,因地制宜增加了自选监督项目6个,主动回应群众诉求。创新点题评价方式,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清风福州”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推出“点题热度榜”“整治成效榜”,由过去“年度点评”变为现在的“天天点日日评”,针对群众对整治成效不满意的项目,督促职能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将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时纳入下阶段整治目标。二是同题共答督促履职。打造点题整治访谈专题节目,督促职能部门围绕整治工作接受电视访谈,通过晾晒工作成绩单压实答题责任。如,在“中小学配餐及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物业企业侵占业主公共收益、收入及分配不公开等问题”两场点题整治现场直播活动中,纪检监察干部会同执法部门人员在不打招呼情况下现场监督检查,节目分别吸引32.8万和40.8万名群众在线观看,“你点我督、同频共振、直奔现场”的直播方式受到群众广泛好评。三是建章立制标本兼治。结合点题整治发现的问题,推动职能部门研究出台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如,针对夜间噪声扰民问题,督促同级部

门打破工作条块分割壁垒,建立市生态局、城管委、建设局等9部门协作机制, 精准整治、分类施策,取得良好成效。

二、检视基层监督工作中的短板弱项

调研发现,福州市基层监督工作在有形有效覆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深化监督、精准监督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加以改进提升。

在人员队伍方面,存在面宽点弱、队伍不稳问题。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纪(工)委人员配置基本到位,对基层党员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有所加强, 但一些地方监督力量配置存在“撒胡椒面”现象,监督任务重的地方监督力量相对薄弱。调研问卷显示,多数乡镇纪委主要负责人反映基层监督工作人员少、事务多,有的基层纪检干部存在“一人多责、一岗多责”现象。

在能力素质方面,存在作风不实、业务不强问题。有的乡镇纪委作风不实, 入户走访“身进心没进”,不善于与群众沟通,化解信访难题能力不足,一些反映镇村干部的检控类信访举报量居高不下。有的开展监督过多依赖信访举报和上级交办,不善监督、不会监督,较少主动发现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有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有短板,对监察工作不熟悉,缺乏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知识储备。调研数据显示,在近两年来全市各乡镇(街道)纪(工)委立案数中,从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仅占15.8%。

在监督机制方面,存在定位不准、监督不力问题。个别乡镇(街道)纪(工) 委对“监督的再监督”定位把握不准,对群众反映的民生诉求事项,协调变牵头、牵头变负责,在推动工作中往往由监督转为主抓,存在越位、包办、替办等问题。此外,基层干部工作圈、生活圈高度重合,同级监督难、熟人社会监督难的问题比较普遍,部分镇、村纪检干部碍于情面不愿得罪人,怕影响自身发展和班子团结,斗争精神不强。此外,一些镇、村“一把手”行权用权的监督制约机制仍较薄弱,违纪违法问题仍时有发生。近两年来,全市查处村居(社区)“一把手”案件占基层党员干部案件的21.9%。

在信息化平台运用方面,存在功能不完善、效果不明显问题。部分基层干部反映相关平台存在监督功能交叉、互通性不强、信息重复录入等问题,平台建设仍需健全完善、集约整合。此外,在推进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运用中,有的村级公开事项简单笼统,群众不爱看、看不懂;有的村干部担心公开晾晒村务信息会引发群众质疑,引起更多矛盾纠纷,存在畏难情绪、抵触心理;有的基层纪检干部不善于运用平台发现问题,通过数据呈现的“蛛丝马迹”挖掘风腐

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做强监督提升治理效能的思路举措

做强基层监督是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没有基层监督的高质量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整体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做强基层监督,要在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举措、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把监督下沉融入社会治理,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综合效果。

压实“三个责任”,凝聚基层监督工作合力。一是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发挥好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统筹谋划、督促指导作用,督促地方党委将党内监督责任纳入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带头抓监督、管落实。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与同级党委沟通协调,主动请示报告监督工作重大事项,积极争取同级党委支持,构建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二是压实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聚焦主责主业,理顺县级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关系,明确监督边界、权限、责任,防止权责交叉、责任虚化;明确村级纪检委员工作职责、监督范围、履职方式,加强业务指导, 及时纠正偏差。三是压实部门职能责任。发挥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正面推”“反向促”的职责作用,完善重要事项专题会商、集成整改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基层站所以及村级组织在内的监督联动体系,健全问题线索村居(社区)收集、乡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协同处置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局面。

完善“三个机制”,促进基层监督规范运行。一是完善上下联动机制。深化领导挂钩联系机制,健全各级信访举报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督促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群众、入户走访、化解矛盾,切实提升基层信访吸附能力。二是完善片区协作机制。有效整合“室组地”三方监督力量,在专项工作、监督检查、信访件办理、线索初核或拟立案审查调查等工作中开展片区联动协作,指导乡镇纪检监察机构统筹安排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开展交叉监督,破解基层人情干扰问题。三是完善巡察机制。延伸巡察触角、扩大监督范围,采取巡察干部混编、巡察对象互换等方式,对人口众多、项目集中、资金密集、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街道)或村居(社区)开展交叉巡察、提级巡察,打破基层熟人社会壁垒。

强化“三个举措”,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一是聚焦重点强化精准监督。

紧盯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重点纠治贪污侵占、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铲除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二是突出亮点强化专项监督。持续深化点题整治工作,用好“点题热度榜”和“整治成效榜”, 提高群众参与度和点题精准度,针对发现的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县(市) 区发出工作建议函,倒逼职能部门压实监管责任,形成监督、整改、治理闭环。鼓励县乡纪委结合实际,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三资”监管、小微权力运行等方面开展精细化监督,打造基层监督示范品牌。三是数字赋能强化智慧监督。着力在完善平台功能、提升活跃度上下功夫,加快各平台集约整合、结合融合, 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民生资金发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数据精准回流、定向投放。强化跟踪督办,对群众投诉办理进度全流程监督留痕、亮灯预警, 使平台成为遏制小微权力腐败、做强基层监督的有效抓手。

严把“三个关口”,提高基层监督能力水平。一是严把选人用人关。选拔政治过硬、业务娴熟、熟悉基层情况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纪委书记,对表现突出、敢于担当、不怕得罪人的优先提拔重用,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二是严把能力素质关。坚持分层分类培训,用好各类培训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双课堂模式,注重实践锻炼,采取上挂下派、跟班学习、以干代训等方式,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三是严把作风纪律关。将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有机融合,强化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责任意识、宗旨意识,不断改进作风。通过正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严明纪律规矩,督促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坚守政治红线、纪律高压线、廉洁底线。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代

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 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成逻辑

历史逻辑

乡村振兴是改变农村积贫积弱问题的迫切要求。近代以来,由于受封建专制制度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双重压迫,中国农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农民生活苦不堪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工作,通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改、办农民夜校提升农民素质等,为发展农村生产力,解放广大农民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指引下,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农业生产力稳步提高,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城乡资源匹配不均衡、乡村资源挖掘不充分等问题开始显现并引发关注,如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公共法律服务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教育、医疗水平等也有待提升,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早日实现。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农村领导班子建设强、建设好,充分发挥和激活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效能。

理论逻辑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并强调党建要为解决人民群众现实困难服务。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要求及重点都发生了变化,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乡村振兴,既是考验, 也是探索。***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乡村振兴领导需求,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2]。可以看到,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党建引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再一次说明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实践逻辑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 而是涉及政治、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复合型问题,需要用系统思维来认识和处理,其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智慧和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清楚自身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作为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贴近和走近农民,积极承担起排头兵责任。对于此,各级领导干部注重深入到农村之中,多走到农民身边,多倾听农民的真实声音,了解农民存在哪些困难,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推动农村发展,让农民都过上幸福生活[3]。通过深化基层党建引领,还可以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旋律融入乡村,提升农民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促进基层活力和群众自治能力,使基层党建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力和作用得到体现。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以组织振兴强化政治引领

组织振兴要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能力的提升需要以组织振兴为保障。2021年4月,我国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规定,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得到强化和巩固”[4]。为此,基层党组织首先要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考察和综合能力考察,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选优配强领导班子, 使基层组织力和凝聚力得到持续增强;其次,也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组织设置及活动方式,积极动员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以群策群力激发党建活力;最后,还要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以实际行动和作风转变获得群众的信任和认同。

以产业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对乡村振兴各环节工作的统筹,承担起相应责任,要清楚认识到物质层面的发展是对乡村振兴的极大保障, 因此必须将产业振兴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基层党组织在各项资源配置上拥有独特优势,可通过其相关职能的履行,将多种资源优化配置,如支持退役军人、企业家、社会优秀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牵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到农村开展服务,以此增强农业发展的科

学性,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农村改革走向深入。同时,基层党组织还要及时将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助农惠农政策传达到位,充分搭建平台, 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以人才振兴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人才振兴是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的巨大支撑。对此,***总书记指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5]。在推进乡村振兴,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首先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到底,树立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的意识,要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以更好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其次,还必须坚持一线出人才、一线选人才理念,着力发现和培养本村本土人才,建立富有本地特色的乡土人才库、农村专家站,让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创造价值。最后,要设法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激励为导向、单位激励为主体、社会激励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晋升等机制, 以更好留住人才,助力乡村快速发展。

以文化振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兴则国运兴,乡村兴则国家兴,广阔的农村大地既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家园,又是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6]。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乡村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正确把握乡村文化发展的规律与特点,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等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繁荣乡村文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同农村移风易俗相结合,引导农民群众向模范人物、身边好人学习,弘扬道德新风,追求真善美,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以生态振兴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习

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桥头堡”,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清醒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农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主动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和治理好农村生态环境,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积极美化农村生活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把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足繁荣、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待加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是党指导农村发展建设的基础。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的基层党建仍面临困境,一方面,有的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未能牢固树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意识,对“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等领会不深,造成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淡化, 村“两委”班子职责划分不明确,成员各自为政,深入实际去解决农民和农业发展问题的能力不够,以致问题矛盾越积越多,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党员发展教育不到位,党员思想作风松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模范带头、引领作用, 缺乏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和治理的能力意识。

部分地区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有待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在党,落实在人。经过持续狠抓,基层领导班子的建设水平提升显著,但部分负责人能力欠缺,党员结构不科学等问题仍制约着农村地区基层党建的发展。首先,一些党员干部虽踏实肯干,且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号召力,但受学历水平限制,不能紧跟时代较好地学习和应用大数据、互联网、智慧农业等新技术和平台,缺乏对农业发展的新认识。其次,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开拓进取精神较差,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习惯采用老路子、土办法应对农村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安于现状,时常强调和放大现实困难,不会考虑解决方案和办法。对新发展理念下因地制宜开展本村本土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最后,由于城乡发展差异,城市基础设施及发展空间等较之农村更优,很多农村青壮年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加剧,党员年龄普遍较大,青壮年党员后备力量不足,制约了农村地区党员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更新。

乡村治理有关机制还需完善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国家配套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农村地区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推动了农村新发展,但对于乡村治理有关机制的建设仍需不断完善。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进行乡村治理时存在公共性缺失。在实际中, 很多农民群众往往缺乏相应的自治能力和参与意识,而村委会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实施村民自治时,“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落实不到位,办事存在“一刀切”现象,民主管理流于形式,以致农民群众无法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和新变化;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党风廉政建设有待加强。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逐年提高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的“一肩挑”比例。“一肩挑”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与乡村振兴的推进高度契合,增强了党的领导力。但如果与之对应的监督环节较为松懈和滞后,则对一些信仰不坚定的“一肩挑”干部来说, 会增加其腐化堕落的风险,导致对农村地区社会风气和政治生态的破坏,阻碍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优化策略

提升领导力,筑牢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乡村党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党组织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因此,要以提升领导力为重点,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打造过硬队伍。第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提升政治领导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7]。农村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不断强化自身党性修养。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勇于担责,主动将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工作重点,要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馈给农民群众,并进行政治引导,使农民群众形成广泛认同,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效推进。第二,整顿软弱涣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要通过村“两委”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发现和查找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并根据“一村一方案”的要求建立台账,委派相关负责人对其进行监督,限期整改。同时还应定期选派综合素质好,作风扎实的干部到村交流指导,针对相关问题制定可操作、实用性强的整顿方案,确保整改到位。

提高战斗力,增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8]。农村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的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基础。为此,第一,要将乡村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积极协调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共同举办培训班,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关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农村党建等重要内容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农村“两委” 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学历教育提升,在合适时间及时安排其参加相关学历教育。第二,要紧贴时代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现实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地区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选任机制等措施广开贤路,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农民工吸纳成为党员,作为后备力量进行培养,从而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后继乏人、党员队伍结构不够优化等问题,构建起后备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良性互动。

强化支撑力,健全乡村治理制度机制

农村地区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乡村治理。乡村治理需要以村民自治为基础, 农村社会法治化为保障,并建立起良好的德治体系。通过“德治”引领“善治”, 走乡村善治之路[9],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第一,农村党组织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抓好基层协商民主这条线,不断探索村民自治制度,通过设置“村民自治小组”“村民委员会”等组织使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更好地行使自身权利,从而逐步构建以村委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农村基层治理新格局。第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要不断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法治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7]。乡镇党委要把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压实,定期开展对党员干部的法纪教育和群众普法工作,以实际行动促进农村地区法治建设, 要加强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工作汇报、述责述廉等制度,对党员干部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和纠正。要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其能较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第三,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深挖乡村社会道德底蕴,通过树立道德典范、弘扬社会主旋律等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及德治水平。要积极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最新方针政策, 以文化“软实力”筑牢乡村振兴,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

结束语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先锋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

“压舱石”作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党建引领的新要求,立足农村实践,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各类体制机制,灵活创新工作方法,改变传统思想,切实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及乡村治理的效能,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最大限度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 以河北省沙河市新城镇台上村为例

河北省沙河市农业农村局  田亚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也是我国农村产权制度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支撑。

2014年,河北省沙河市开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成立第一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近年来,沙河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采取先易后难、梯次开展的方式,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推进试点工作。2018年, 沙河市印发《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开。截至2019年年底,沙河市13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改革任务,242个行政村均领取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作为独立法人平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沙河市新城镇台上村在改革政策指引下,于2019年12月28日领取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共清查核实集体资产455.69万元,集体土地资源1468.8 亩;共确认集体成员525人。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台上村以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为契机,以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为依托,持续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收入持续增加。

一、开展资产清查,摸清集体家底

农村集体资产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彻底摸清台上村集体资产家底,逐步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2018年,台上村成立了清产核资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以理事会成员、成员代表、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等为组员,每年年底对本村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进行核查,重点对确权到村集体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清查核实,按照登记、清查、核实、公示、确认等程序,组织安排农村集体清产核资系统、农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系统填报,明晰农村资产产权归属,真正做到了记账和实际相符、记账和原始凭证相同、各类账目逻辑关系相一致、记账和款额相同、账目和表格相同、账目和电脑系统做账一致的“六一致”。截至2022年年底,台上村资产总计502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6.8万元, 非经营性资产465万元,固定资产443万元;土地面积1468.8亩。

二、推动合同清理,保障集体利益

合同清理是农村集体产权制改革的重要一环,规范和清理村集体经济合同, 厘清村集体“三资”家底,是扎实推进农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019年以前,台上村集体收入不足2万元(主要来自上级办公经费补贴), 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导致台上村各项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此外,台上村还存在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混乱无序,村集体部分荒地被长期低价租赁或无偿占用等问题。如1983年,河滩地经口头协议被个人无偿占用70亩,荒山经口头协议被个人无偿占用330亩。

2020—2021年,沙河市在全市域内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新城镇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合同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对村集体经济合同全面排查梳理,深入整改。台上村抓住机遇,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村干部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政策精神,利用微信群、大喇叭、贴公告、入户讲解等形式向村民宣传、讲解相关政策;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 的原则,按照“先干部,再党员,后群众”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解决各项历史遗留问题。对于有抵触情绪的村民,重点研判,分析原因,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合同条款,与之重新签订相关合同,并全部通过沙河市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合同鉴证。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台上村共清理合同125份,清理率高达100%,直接增收345.14万元,收回土地400多亩,有力推动村集体利益“归仓”。

三、创建示范引领,壮大集体经济

为持续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台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发展”为主题,创办沙河市台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经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培源壮基,厚植振兴根基

2019年,台上村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台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发展主体,整合流转成员土地300余亩,采取“租金保底、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管理,每亩地收入400~600元。台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购置种子、农药、化肥,统一安装灌溉设备并购置农耕机械,节省土地耕种成本216元/亩。与此同时,集中小片土地规模化经营,增加了10余亩耕作面积,玉米、小麦的统一管理与耕种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6.7万元。为了实现畜禽粪污有效利用和节本增效,村集体与河北九鑫牧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该公司将台上村的畜禽粪便免费发酵成有机肥,这为台上村每亩耕地节省了150元肥料开支。截至2020年年底,台上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二)资源整合,放大经济产值

台上村通过整合闲散土地以及荒山、荒滩、荒沟,积极引进河北九鑫牧业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台上村荒山贫瘠土地冬、春季防火及管理难题,还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2.9万元的固定收益,村民们也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此外, 台上村积极引进沙河市鑫通物流有限公司和邢台勤茂实业有限公司,出租荒山荒地80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8万元。通过填平村东沟壑的方式,台上村新增集体土地70余亩,租赁给企业后增收近16万元,土地流转规模进一步扩大到500 亩。仅靠流转土地种植粮食,台上村集体收入便达到55.8万元;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管理,小片土地变整片土地,增加可用土地近10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3万余元。

(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精品

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台上村依据地形地貌、土地性质、气候等特点, 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尝试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并聘请专家技术团队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台上村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用药、统一施肥、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绿色优质农副产品。同时,台上村积极推广粮油作物种植新模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00亩; 实施土地整治,提升农业基础设施能力;丰富农作物耕种种类,实现节本增收。

截至2022年,台上村土地流转规模达到700余亩,村集体收入130余万元, 一举摘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同时,台上村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力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了周边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持续健康发展。

怒江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报告

中共怒江州委党校科研办主任  付文敏

云南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中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云南有8个,是全国拥有自治州数量最多的省份。怒江州作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不仅是我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还是我国民族族别成分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怒江州发生的一跃千年巨变不仅是整个中国巨变的生动缩影, 而且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生动实践,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边疆典范。

一、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积累的宝贵历

(一)始终坚持不遗余力的精神斗志,夯实物质发展基础

一是扶贫工作解决群众生存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怒江的贫困状况,不仅加大少数民族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各级领导还先后率队到怒江州调研,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探讨共同治穷致富的路子。怒江州先后确立“解放思想换脑筋,脱贫致富奔小康”“开发东西两面, 带动中间一线,依托资源,面向市场,脱贫致富奔小康”等指导方针。20世纪90年代,国家启动“87扶贫攻坚计划”,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怒江州累计使

20多万的贫困人口脱贫,取得了平均一年脱贫一万人左右的成绩。1953年怒江州国内生产总值为896万元,2012年达到了74.9亿元,翻了8359倍,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充分彰显,形成了各民族团结一心抓生产的融洽局面。

二是脱贫攻坚解决群众发展问题。中国小康看云南,云南小康看怒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怒江州倾情关心关注,党中央、国务院把怒江州列入“三区三州”进行特殊扶持。***总书记十分牵挂怒江各族群众, 先后作出一次批示、一次回信,一次会见、一次亲自听取汇报,并在2015年考察云南时提出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在接见怒江州干部群众时提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作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群众摆脱贫困的庄严承诺。在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下,四面八方的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给予帮扶,绝对贫困问题得以解决,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2020年底,怒江州26.96万贫困人口、24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4个贫困县(市) 全部脱贫摘帽,10.2万人搬出大山进入新居,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解决。2012年至2021年,怒江州地区生产总值从64.68亿元增加到234.11亿元,年均增

长9.8%,人均GDP从12397元增加到42297元,年均增长9%,怒江州创下了发展速度最快和民生领域提升最大的历史纪录,各族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民族团结迈上新台阶。

(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一是确立开展民族工作有区别的方针。1954年8月,中共云南省委经西南局批转下达的《关于边疆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意见》,强调在阶级分化不明显的落后民族中,一般不进行内部的土地改革,应以“团结、生产、进步”作为长期的工作方针,通过政府及其他民族的长期帮助,逐渐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中共滇西工作委员会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怒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经济文化现实,确定了坚持执行“慎重稳进”方针,不提社会建设口号,不搞清算斗争,以生产为中心对山区生产进行改造,开垦农田、新修水利等改善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条件。通过认真贯彻“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群众心中牢牢地树立共产党领导好、社会主义制度好的思想观念,把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是有力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推动下,经济社会文化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好势头。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公布,全面总结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民族自治权利在怒江州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怒江建立健全了与实施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规体系,一大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相继出台,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保障了民族团结。

(三)始终坚持凝心聚力的团结精神,培育发展中坚力量

一是多形式多渠道培养选拔干部。建州初期,为更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从农村中选拔各民族的优秀分子,进行政治和文化训练,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新时期更注重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到岗位上锻炼,将干部下派到基层锻炼,组织干部进一步学习深造、外出考察学习增长见识,全面提高队伍质量。从2017年至2021年,将90%的干部选派到农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累计选派7879人次干部驻村,14441人挂联干部帮扶任务。在全省率先建立“乡镇大队长” 工作层级,从州级机关处级干部中选派29个乡镇大队长。2020年怒江州人才总量达到40525人,人才结构逐步向知识化、专业化发展。同时,通过树立典型、

表彰先进,先后涌现出一大批闪烁时代光芒的先进模范,全面推动怒江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二是大力选派人才支援怒江建设。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在泸水、福贡、贡山三县支边的老干部和科技人员多达1100多人。来到怒江州工作的干部走村串寨,爬天梯、过溜索,做好事、交朋友,学习民族语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身作则,做出榜样。群众深切体会到共产党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自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前国家更进一步加大干部选派的支持力度,中央企业、珠海市、上海市等派出领导干部、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到怒江帮扶。

(四)始终坚持兼容并蓄的博大情怀,开创团结进步新局面

一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怒江州坚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脱贫攻坚双融合、双推进,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有力推进。建设和培育了一批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社区),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法规,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2021 年1月19日,怒江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先后涌现出人民楷模高德荣、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邓前堆、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吉思妞、全国优秀法官彭鑫亮等一批先进模范;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和单位。截至2021年底,受到国务院表彰的有8个模范集体和18名模范个人;受到省政府表彰的有30个模范集体和48名模范个人。怒江州共召开了5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了145个模范集体和405名模范个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二是打造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系紧民族团结纽带。通过组织举办民族节庆等活动,一大批民族歌舞、表演项目等获得奖项,将绚丽的民族服饰文化、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向全世界展现,各民族齐唱民族歌、共跳民族舞、同过民族节,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和谐和睦共处。大力实施“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百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进十创”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峡谷红旗飘飘”等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

走,增强发展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继往开来的新征程新使命铺垫幸福

(一)一以贯之练硬功夫啃硬骨头,提高发展竞争力

一是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保持民族团结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两区一胜地”的发展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产业发展,拓宽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抓住国家推动边境城镇高质量发展契机,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扎实建设好79个边境幸福示范村,着力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基层党建等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医保全覆盖,农村特困户、城镇居民低保户政策。加大对守边固边群众的政策支持力度,实现安民与兴边并重, 为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兴边富民作出表率。

二是展示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建设和谐包容团结的民族文化环境,尊重和认同各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坚持举办民族文化活动,大力弘扬包容、和谐、进取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展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增强各民族文化的认同,加强民族之间互相认同。用好民族文化广场, 培养民族文化能人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利用、传承好民族文化,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傈僳族、独龙族等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正在打响。大力推进基层文化服务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民族文化体育活动,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正能量。

三是抓综合素质提升,为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为提高工作能力、丰富工作经验,为人才发展注入新活力,把懂业务、善钻研、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到乡村振兴的一线历练。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政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以“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帮助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采取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培训和宣传,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乡风文明、美丽乡村和农村文明素质提升等行动比赛,全面提升群众素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致富的本领。深入开展“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教育,让群众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感谢党和政府,筑牢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爱心长城。

(二)坚持不懈出真招拿实策,凝聚发展向心力

一是抓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各级干部在执行党

的民族政策的同时全方位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当好民族团结的义务宣传员、讲解员。用好100余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街道、公园等场所,加强对2600余个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标识牌、墙体等的管理,抓好民族团结“十进”工作,利用现代媒体和先进技术,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模范集体和个人, 树立典型、典型引领,精心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始终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和区域相结合,依法治边、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发挥基层党建在社会治理中的优势,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 加强隐蔽战线斗争,重点排查化解、及时处置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潜在隐患, 加强网络管控,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实现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榜样,推动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边疆之治彰显中国之治。

三是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边境地区安全屏障。始终绷紧维护国家安全这根弦,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筑牢安全防范的篱笆,坚决打击“三股势力”,防范境内外各种势力的渗透破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安全保障。

“强村公司” 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模式 来自浙江省临安区的调研报告

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校  陈小兰

2017年开始,浙江全面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而截至同年底,临安区村均实际负债338万元,到2018年42.3%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未达到10万元,村庄消薄化债工作压力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突出。2019年,临安区推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化运营改革试点,在个别镇和村分别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村公司);2020年,推行改革试点扩面工作,并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最佳创新案例。至2022年9月, 临安区共成立146家强村公司,覆盖217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经合社”),覆盖面达72.8%。这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组织形式,被吸纳进浙江省《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杭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村庄“消薄”、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有效路径和经验借鉴。

一、浙江省临安区创新强村公司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

(一)强村公司组织管理及生产经营

一是设立标准低、形式活,推广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强村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有限责任制企业,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资成立,大多由村干部兼任经营和管理人员。区级主管层面,只要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不是黄牌村均可申请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从组建方式看,绝大部分由单个行政村组建。截至2021年,89%的强村公司由单村集体组建;

7%由多村联合组建,比如临安区板桥镇桃源村、牌联村、界联村基于地理相邻性以及共同的产业基础,组团成立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4%由整镇或街道组建,镇政府事业干部担任强村公司法定代表人。

二是创新经营范围,以强村公司拓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来源。现阶段业务主要来源所在属地镇街发包或本村发包的工程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改造等项目,最大限度把支农惠农项目利润留在本村。

2022年临安区修订完善了《关于规范强村公司直接承接工程建设项目的暂行办法》,将强村公司承揽工程项目的范围从六大类十二个项目拓展到七大类十八个项目,实行分档管理,其中30万元以内的项目可由村集体组织作为业主发包给强村公司承建,30万元至400万元之间的项目,由镇政府作为业主发给强

村公司承建。2022年区级主管部门适当引入服务类采购项目。比如临安区杨岱村强村公司承接了锦南街道兰锦未来社区邻里中心物业服务工作。

三是架构区镇村三级工作体系,强化经营行为和资金使用的过程监管。2019  年以来,强村公司运行中出现了公司制度执行不到位、工程管理欠规范、采购环节未闭环、财务管理不严谨等共性问题,区级主管部门出台了强村公司提级监管、成立、承揽建设工程项目实际操作、直接承接服务采购项目操作、利润分配、财务审计等制度,实施强村公司运行管理“八规范”“九必须”“十严禁”,进一步健全经营管理、监督体系,实现对强村公司闭环管理。各镇街在具体推进中进步细化落实制度规范。针对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制定《关于规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绩效考核奖励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规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公司化经营试点工作中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暂行办法(试行)》等。在此基础上,区纪委结合小微权力督查,对强村公司开展联合检查,同时,按照镇属地管理原则,区级主管部门要求各镇街自行委托审计机构对强村公司开展财务审计。

四是搭建保障体系,减轻安全生产压力和融资问题。从资金保障角度,区级主管部门与银行对接,对村集体的高息债务,以信用方式的低息债务进行置换,预计每年减少利息支出近千万元;另一方面,对强村公司承接项目的建设提供“强村贷”信用贷款,有效解决强村公司运作资金短缺和担保难问题。至2022年9月已发放临安区22笔2172万元。从生产安全角度,区级主管部门联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专门推出了强村险。现有的保险政策对于65周岁以上的工程施工人员无法投保,而强村保险项目将投保年龄放宽至75周岁且按单个工程造价进行投保。据统计,2021年在强村公司项目建设用工年龄结构中65周岁以上占比19.37%。

(二)主要成效

一是促进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经济,拓展了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来源。强村公司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优势互补,推动村集体经济从“保底型”向“发展型”转变。强村公司由经合社100%出资注册,那么公司经营利润60%上交经合社,转变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剩余留存用于公司进一步发展。如临安区新峰村强村公司2022年承接投资400万元的镇级小型简易工程,预计从事营利大于50万元;创立“清荒”品牌,与杭州胭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玫瑰系列农产品。相比经合社,强村公司对村集体资源和资产的经营能力更强,

是“两山”理论转化平台,也能够提高支农政策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助推写好“非粮化”整治后半篇文章。临安区探索形成了“强村公司+非粮化”模式。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 发包给强村公司,强村公司则以粮食种植为支点,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既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又巩固了“非粮化”整治成果。如临安区郎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450亩,发包给强村公司,基本实现育秧、插秧、除草、收割等机械化,2022年大米产量约22万斤。同时通过资金入股方式,郎家村(40%)、潘联村(20%)、孝村村(20%)、白水涧村(20%)联合成立农机服务队,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2022年服务青山湖街道1700亩、高虹镇约2640亩以及锦北街道个别村的农田。

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强村公司开展小型简易工程、粮食耕种以及相关农文旅经营活动时,优先雇用本村劳动力, 辐射带动周边村,村民获得了“薪金+股金+分红”,村集体经济实现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两个倍增”。据统计,2021年在小型简易工程项目施工中,全区强村公司用工数合计为47559人次(用工数=用工人数×施工天数),假设一般小工一天为200元工资,那么为农村在家闲散劳动力提供951.2万元工资性收入

(60周岁以上占比33.38%)。如高虹镇龙门秘境强村公司,通过景区建设吸引年轻人回乡开办农家乐、餐饮、民宿等业态。

二、浙江省临安区“强村公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公司定位和走向不够清晰

一是运行中面临公有制管理与企业市场运行的矛盾点。强村公司管理主体与相应层级的政府组织或治理主体相重合,为保障村集体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和财政资金使用安全,具有鲜明行政管理特点。比如强村公司采购金额5000元以上,就需要采购小组询价,采购物资流程相比一般公司复杂,增加了公司管理成本。某镇工作人员访谈中提到,强村公司适合在有保护的环境下、在熟人社会中开展经营活动,是村域间产业、资源与治理机制的有机整合。二是经营状况出现分化。村镇建设项目的不均衡性带来强村公司经营状态的分化;部分强村公司尚未找到清晰的发展方向,或未运作起来,进而带来村集体经济区域发展差异扩大。如2021年太湖源镇7家强村公司项目金额平均为620万元,而岛石镇基本无项目。总体上,临安区强村公司经营状况在地区间、个体间出现较大差异。

(二)自我造血能力不够强

一是经营内容较为单一,可能相互挤压市场空间。由于村庄资源的高度同质化,强村公司易出现同质化竞争。而现阶段强村公司主要业务为镇村发包的简易工程项目,一旦工程量减少,公司业务营收将会直线下降。二是经营人才短板较为突出。强村公司主要由镇村干部运营。这在公司起步阶段没有大问题, 而一旦业务做强做大,就离不开专业经营人才的参与。但是,聘用专业经营人才成本过高“请不起”(可能占到公司经营性收入的1/3);同时专业经营人才在农村也可能出现“水土不服”问题。还有专业经营人才聘请后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也将是难题之一。三是部分强村公司经营意愿不强。镇村干部经营强村公司不仅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而且面临经营风险及廉政风险等。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村干部认为经营强村公司并不是好选择。而一些生态资源禀赋与地理区位优势不太明显区域,村干部在强村公司经营中出现“躺平”现象。

(三)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

一是经营者利益未得到有效兼顾。目前村级强村公司经营班子基本由村干部兼任。由于村干部工资是财政全额保障,其在强村公司经营中不得获取报酬。同时,部分镇街基于本区域村“平衡”考量,在村干部奖励政策兑现中并不积极。调研中有的同志坦诚地说,“村干部是在凭着一腔热血和奉献精神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作贡献,其精神固然可嘉,但若没有相应的经济奖励,或许难以持久”。二是抱团合作黏性弱。目前多村自主联建强村公司,以优势村自主经营为主,其他村根据入股份额按股分红,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抱团利益难分配, 出现“拆伙”情况。

(四)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一是扶持性政策仍有空间。强村公司相关扶持政策未形成区级层面相关部门的统一,部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部门间存在冲突。比如2022年临安区农业农村局修订完善《关于规范强村公司直接承揽工程建设项目的暂行办法》,将镇街作为业主直接发包给强村公司的工程项目限额从200万元提高到最高400万元,但是根据审管办小额公共资源交易相关规定,项目金额上限为200万元。二是容错免责机制不完善。从公司法角度而言,公司参与市场化经营一旦遭遇风险,只需承担有限责任。但强村公司一旦经营不善,除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外,还可能诱发连环性政治和社会风险,如影响村庄环境运维与农户土地流转租金等的正常给付,此时镇村干部就可能面临较大追责风险。调研发现,镇街

主体为减少或规避风险,存在管理加码情况,如投资概算400万元以下小型简易工程,经镇班子会讨论通过,可发包给强村公司,但是一些镇街降低了项目发包门槛金额。

三、关于推动强村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厘清公司的定位和走向

一是对强村公司实施差异化管理。针对强村公司经营状况分化情况,明确强村公司是在局部保护下、有限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对其实施分类分层管理,有序引导建设优化。比如淘汰“僵尸”村级强村公司,加大镇级强村公司发展力度。再比如,在适度分类基础上,镇街所掌握的部分市场化购买项目, 赋予强村公司以独占经营权。二是发挥强村公司的地缘优势。鼓励参与多种经营,建议引导强村公司在做好耕地“非粮化”整治后半篇文章、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作用;引导强村公司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发挥作用,鼓励和支持参与村庄经营、村落景区业态配套设施运营等;根据地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引导和支持强村公司开展农业生产、农产销售等涉农产业。三是按照现代公司制度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司股权结构与股权收益分配结构,及时完善公司内部章程和管理体系。比如分红按照在提取公积金基础上,经股东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才可以实行按股分红的基本顺序,确保强村公司收益优先满足村级治理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抱团发展助推乡村共富联合体建设。结合地方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党建联盟的组织纽带、股权结构的利益纽带作用,提升强村公司抱团发展黏度,打造区域共同富裕示范样本。二是把村干部激励嵌入公司利益分配链。严格执行好村干部报酬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人员绩效奖励制度,做好强村公司利润分红(给经合社),再由经合社按规定实施人员奖励;将强村公司经营业绩与村干部个人业绩相挂钩,纳入年底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也作为村干部向上晋升转化身份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多主体利益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完善“乡村经营”机制,在强村公司、村集体、村民或外来主体间,建立非固定的利益分配制度,突出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增收、低收入农户的增收、老百姓家门口就业等关键问题,防止富了大户、伤了农户。以多元主体一致的利益述求推进高度协同的村庄治理。

(三)丰富经营业态和模式

一是探索村企合作。根据村地理位置、村内资源、经济实力等,按照市场化方式,引入国企、区级平台公司等国有资本,开展好与当地商会“村企结对” 工作。如,推动国企与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合股经营,开展帮扶共建,后期公司发展运行成熟,灵活退出。二是深化跨村合作。镇街结合实际,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指导单村组建或多村联建强村公司经营,支持和鼓励开展“强村联合” “弱村抱团”“强弱共建”等,促成村级强村公司的有效联合。如,因土地因素无法落地的优质项目,建议镇级强村公司在有项目资源的村和有土地指标资源的村之间促成联合。再如,联合建立区域产品品牌、大型营销团队、大型交易市场、分拣加工中心、物流中心等。三是探索引入社会资本。试点推进有限合伙人机制(临安P),强村公司应占股大于51%以上,保持村集体资本在公司的控股权。发挥区级新农人联合会作用,积极引入具有资本实力与专业运营能力的外来主体,破解乡村人才、资金等要素短缺和内部主体能力及资源禀赋不足的问题。

(四)优化运营环境

一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运营前期,村镇强村公司工作人员主要以内部选拔和柔性引进等方式进行配备,建议各镇街要引导好推广好柔性人才聘请制度, 会计、职业经理人多村合用;当公司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对外招聘专职员工,物色强压缩性管理人才,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二是加大农机推广和农业技术队伍建设。“非粮化”整治和标准农田建设后,粮食种植面积将大幅度增加, 因地制宜推广小型农机、中型机械,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域的农机服务中心体系。发挥中介服务机构作用,建立品牌打造、创意设计、营销咨询、农机服务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库,镇村强村公司按需参与。三是探索推进村域协作机制建设。探索以镇为平台搭建村级联席会议、党建联盟等形式基础上,推动村域之间的有效协商进行,为联合强村公司有效运行提供党建引领支持。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制定出台支持强村公司分层管理支持政策。坚持“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成立区级层面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区级层面多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政策, 精准施策,不撒“胡椒面”;加大在涉农资金、土地资源、产业项目、闲置国有资产等方面的整合,向强村公司进行倾斜。持续加大与金融机构合作进行专项低息或免息贷款等融资力度,持续加大与保险机构合作进行农业保险和“强村险”等保障力度,让强村公司生产经营得到更大支持。二是健全容错免责机

制。***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论述,为干部干事创业划定了“三条底线”。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落实这一要求,制定实施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防错纠错容错办法,对强村公司运营过程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和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外部环境变化等出现失误的,视情容错免责或减责,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据现阶段强村公司运行面临“村镇主体风险”等问题,通过强化制度设计进行选择性激励、规范性保护或替代性供给,提高镇街推动辖区强村公司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常态化监管。实施强村公司生产经营“负面清单”制度,最大限度规避经营风险、规范经营行为, 推进强村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渑池县为例

哈尔滨师范大  张子韵

新农村概念早在我国建立之初就已经提出,2006年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了全方位的部署。在“十一五”规划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并提出了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是闻名遐迩的人类远祖起源地和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地,辖6镇6乡,236个行政村,总面积1368km2,常住人口35.83万人。渑池县的新农村建设距离建设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考虑到既有资源挖掘和合理利用,打造长效资源开发体系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协调。结合新发展理念,有利于为新农村建设指引方向,探寻新的实践路径,提供新的内生动力。

渑池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农村生产力不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渑池县依托现代科技技术,在粮食种植和收割过程中运用收割机,农村生产力得到提升,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创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强化农业品牌建设,特色农产品数量居全市前列。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聚力促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了防范规模性返贫底线。

农村文化建设效果显著,农民素质普遍提高

渑池县仰韶村考古圣地“七个一”项目正式开工,仰韶村遗址公园成为全市首家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批国家民生示范工程。首届海峡两岸仰韶文化研讨会成功举办。“彩陶花瓣纹”亮相“春晚”,全域旅游格局加速构建,仰韶酒工业游创成国家3A级景区,多个村庄获批全省旅游示范村和旅游特色村。

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民居住环境转好

渑池县全力优化居住环境,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狠抓“六清”“六治”,开展“三五”创建,完善三级环卫管理机制。兼顾城区内外环境治理, 城市生活垃圾应急处置场建成投用,同时统筹推进沿黄生态修复和产业振兴, 高标准完成2859亩(1亩约等于667m2)廊道绿化任务,“六基地一工程”全面实施。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再创新高,实行雨污分流,水质稳定达标。

渑池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金投入来源单一,农村建设增效缓慢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阻碍是资金短缺。新农村建设需要的资金由2 部分组成,其中较大一部分是依靠国家财政补贴,较小的一部分则由农民自己承担。农民由于自身受益有限,外加还需承担其他经济压力,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所投入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只依靠国家政策的投入资金对于带动新农村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农村的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缺乏有特色的自主性品牌,无法吸引外商投资,不能和有经济实力的产业达成合作,产业链建设困难。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较低且来源单一,无法支撑农民增收增效,农业生产方式仍存在问题,没有取得根本性改变。

面临主体性困境,农民缺乏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主体缺位的困境,这是影响新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长达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对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克己复礼”固有观念,习惯于礼让,面对问题时不充当主体性角色, 多数时间选择拥护者的角色,缺乏主动表达自己意愿和想法的动力。这种现象使得新农村建设进程面临阻碍。农民对于主动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低,不利于新农村开展民主决策和民主协商工作。农民缺乏主体性意识,不能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导致出现民主决策失误的情况。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仅存在主体性个体的缺位,还存在主体性组织的缺位。缺乏代表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组织,人民的想法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去征集和表达,人民的利益也没有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维护。农村组织也同样面临主体性缺位的困境,缺少主体性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代表作用,不利于农民和农村的发展。

政策宣传力度低,高层次人才短缺

渑池县政府虽然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开展了一系列的动员工作,积极宣传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是实际上政策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农民对新农村改革大多数仍持观望态度,不愿意主动积极响应,但当涉及农民自身根本利益时,更是抱有谨慎态度,对政策展开仔细的研究。这种现状的成因在于,农村青壮年大都选择外出务工,家中只留下缺乏文化知识的老年人和儿童。对于施行的新政策理解困难,思想保守化,愿意做出改变的意愿低,承担风险能力弱。这些现实问题都在禁锢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中缺少相关的专业型高水平的人才进行针对性、通俗化的政策讲解,真正让政策宣传走进百姓家中。

需要高层次的人才将政策转化为农民能够理解和看得到的现实未来,从思想根源上进行改善,真正让政策落到实处,激发广大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渑池县新农村建设对策分析

提高新农村科技创新水平

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对新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虽然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但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农村问题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依然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推进农业优先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竞争力,利用科技创新激发新农村产业发展潜能。加强对提升新农村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视程度,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农民的生活。提高新农村科技创新水平,需要多方位的投入与支持,主要涉及政策、资金、人才这3个方面。

首先,要完善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宣传,引起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户的重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种信息分享会和经验交流会,增加广大农户对提高新农村科技创新的了解度和参与感,真正做到让制度落到实处。人员制度的保障和农业制度的保障同等重要。新农村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关键还是要依靠人才。科技人才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撑。加强人才制度保障,设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科技型人才。对从事科技创新的人才提供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解决后顾之忧。激励农业科技人才积极进行科技研发,科技研发成果予以重大奖励。其次,多渠道加大对新农村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政府层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农业科研院校多进行财政支持,鼓励其开展农业研发和农业后备力量的培养。同时,对农业企业进行财政优惠和补贴,大力扶持农业产业的科技研发工作,最大化做到为农业企业减负。社会层面要引导企业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研发的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社会企业融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研发项目,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助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最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增设高校农业专业,学习农业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农业科研院所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具备针对性为农村培养地方性人才力量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专业性人才和技术,多开展对基层科技人才的培训工作。全面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真正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新农村管理水平,打造现代化治理新模式。

推动新农村整体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新农村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持发展中的平衡性,增进各区域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协调发展是深化新农村改革,激发新农村活力的重要措施。努力打造区域化协调发展,基地化集中生产,标准化规模作业,信息化发展管理,产业化合作经营的新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既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同时也要推动乡村产业协调发展,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农村产业结构模式。

首先,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化布局对农业和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整合多方面要素,推动城市与乡村相联合、工业与农业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相融合,从全局性视角出发实行合理化规划布局,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有助于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整合后进行整体性协调分配,好资源和产品向好的产业和地区集中。形成以政策为引导,财政为保障的发展体系,城乡要素和城乡服务要实现均等化配置,城乡居民收入和权益实现平等化保障。引导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重点向农村倾斜,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新机制,以城市化的方式构建新农村。改革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的想法,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农民谋求福利。其次,推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力度,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展农业产业范围。鼓励农民加入供销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增加农民收益和土地利用率,规模化经营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地整合。加快解决新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推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有助于“三农”同步向前发展。新农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极大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片面性地理解新农村的发展是错误的,应该发挥城市对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和带头作用,推进新农村的区域和产业间的协调规划建设。

贯彻新农村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模式的核心就在于要重视环境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极易出现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出现违背自然规律,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赢”局面。新农村建设发展中需要不断加强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

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开创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在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前提是要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行动。新农村建设发展围绕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实践者和受益者。首先,应在广大农民中宣传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不能局限于政策制定者和少数农民理解,应该做到人人理解,明白绿色发展理念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遵守,以及如何在实践行动中去执行。一个政策只有被广大群众所理解和认可,才有执行和实现的可能性。要做到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广大农民的内心,自觉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其次,理解绿色发展理念是前提,关键在于实践。根据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条文,运用法律条文和村规民约约束和规范农民的具体实践活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也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监督,面对危害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农村的行为时要敢于制止。坚持走节约资源,构建新型美丽乡村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尊重自然规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避免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中。最后,坚守生态环境的底线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改善新农村的生态环境,打造新农村的生态产业体系,这是新阶段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加强对已经遭受破坏的资源开展保护修复工作,对未遭受破坏的资源要加大保护力度。注重对农业、林业、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的监控和保护,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坚守底线,不触碰“红线”,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扩大新农村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就是要扩大发展的空间,统筹好国外国内2个市场,整合利用国我国内市场的资源,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扩大国际市场,推进农产品“走出去”,关键在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研发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收益,提高农民收入,打开新农村发展新路径。必须要保证农产品的顺利供给,保障产业链的正常化运行。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助力我国农业更好发展,增加我国农业与国外市场的合作。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培养

建设属于自己的科研人才队伍。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的优秀经验,根据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调整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结构。进口国外先进农产品和我国稀缺产品,丰富我国农产品市场,减缓农业发展压力,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文明的同步建设。

必须牢固树立对外开放的发展理念,只依靠国内市场和技术助力我国农业的发展是有限的,闭门造车的方式不可取,埋头苦干的方式也不可取。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外开放,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新农村的发展就能避免走许多的弯路。要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国际国内市场的贸易合作,通过农业对外投资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国际优秀技术,扩展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开创新农村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理念是针对农民进行有效扶贫的重要保障,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建设新农村。对外开放使建设新农村具备更加先进的技术,同时也能将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中的美丽风景展示给更多的人,吸引企业进行开发投资,创新新农村的发展道路。用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益,运用乡村旅游辐射能力,推广当地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创新农民致富路径。

保障新农村发展成果共享

***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抓紧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通过保障新农村的发展成果共享,有利于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激励农民为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作贡献。

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要做到以下4个方面。首先,要做到全民共享。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依靠全体农民齐心聚力共同实现,发展成果应该惠及每一个人。新农村的建设要使每一位农民都能在发展过程中有所受益, 要涵盖农村中的偏远地区和贫困人口,不让每一位农民在前进道路上掉队。其次,要做到全面共享。全面共享是指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共享。既是发达的地区与还在发展中的地区的全面共享,也是中心地区与偏远地区的全面共享。

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设定帮扶计划,实行定点定向的结对帮扶,目的是让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全面共享。再次,要做到共建共享。共建共享是为了让广

大农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有获得感,让每一位农民都能切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为自身生活带来的改变。获得感可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激励农民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自觉自愿地加入农业的生产中,队伍的壮大能有效促进新农村的经济发展。最后,要做到渐进共享。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共享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享发展理念的关键在于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分配不公平、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任由其发展而不加以及时地制止与解决,就会演变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始终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活动。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源头还是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创造更多的发展成果才更有利于进行分配和实现共享。完善资金和资源的保障政策, 构建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发挥集体组织的保障作用,在集体组织内部做好层级划分和有机衔接,实行责任具体化,有效推进政策的贯彻实施,减少保障不到位的情况出现。深化新农村综合改革机制,激发新农村发展内生活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省直管县后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 基于河南省沈丘县省直管县财政调研分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崔晨涛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中央为了促进各区域间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预算安排对下级政府无偿的资金拨付。河南省依据自身发展情况,于2022年在全省102个县全面推进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这一新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旨在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运行效率,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财政自主权。在构建现代财政体制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了财政资金的“扁平化”管理,由过去的省市县三级改为省县两级,这一制度在明确划转基数(以2019年划转基数为基期)的基础上在全省全面推行。河南省沈丘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力保障,规范转移支付管理,坚决兜牢基层“三保”支出底线,奋力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财政新担当。

一、沈丘县2022年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沈丘县地处中原经济区和华东经济区结合部,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是中华蒙学经典《千字文》作者周兴嗣的故里和“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县域总面积1082.35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街道)总人口139.46万,548个村委会, 29个居委会。202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6.4亿元,同比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300元,同比增长6.5%。

(一)财政收入基本情况

财政总收入。沈丘县在2022年度完成财政总收入21.53亿元,比上年同期24.87亿元下降13.4%,减收33390万元。其中:入中央金库40874万元,比上年同期78177万元,减少47.7%,减收37303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2年全县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6896万元,比上年同期171276万元增长3.28%,增加5620万元。分部门完成情况看:税务部门累计完成税费收入111524万元,比上年同期134581万元下降17.1%,减收 2.31亿元;财政部门累计完成65372万元,比上年同期36695万元增长78.1% 。分结构完成情况:

第一,2022年全年累计完成税收收入9929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56.1%,比上年同期127828万元,下降22.3%,减收28530万元。

第二,2022年全年累计完成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759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3.9%)和63602万元,同比分别变动了78.6%和-69.3%。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完成57494万元,同比下降69.4%,减收130642 万元。

(二)支出基本情况

县财政科学合理调度资金,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优先保证涉及民生的各项支出,科技、城乡社区、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重点支出保障较好。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2年全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0066 万元,同比增长0.6%,增支4164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22年全年累计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3033万元,同比减少36.1%,减支58263万元。

二、沈丘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情况

(一)制度保障情况

近年来,沈丘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从制度建设着眼, 结合沈丘实际,出台了《沈丘县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分配和使用、直达资金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及监督检查进行系统布局,使沈丘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转移支付类别

财政转移支付类别主要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财政共同事权转移支付和其他。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和就业转移支付、医疗卫生转移支付等。专项转移支付包括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农林水、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住房保障支出等。

(三)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建立情况

沈丘县按照“谁申请项目,谁做绩效、谁批复预算,谁批复绩效”的原则, 加强上级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同时下达绩效目标与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执行中,财政部门联合资金主管部门,加强绩效监控,发现与既定绩效目标有偏离的,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对偏离程度严重的,予以调整、暂缓或停止该项目的执行。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完毕后,

资金主管部门按照要求及时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报财政部门,对于重大项目,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绩效评价情况进行抽查。同时,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沈丘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基本情况

(一)2018年至2022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结构及增长变化情况

2018年沈丘县收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387195万元,占本级财力的55%,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6825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08954万元,其他9983万元。

2019年沈丘县收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414548万元,同比增长7%,占本级财力的比重为58%,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84884万元,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8015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39528万元,其他9983万元。

2020年沈丘县收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4492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直达资金

75251万元),同比增长8%,占本级财力的比重为62.5%,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

209416万元,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9798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31904万元,其他9983万元。

2021年沈丘县收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41257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直达资金

222483万元),同比减少8%,占本级财力的比重为55%,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

178957万元,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2700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31904万元,其他9983万元。

2022年省财政直管后,沈丘县收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37877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直达资金177334万元),同比减少8%,占本级财力的50%,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38941万元,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398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31904万元,其他9983万元。

2022年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提前下达规模为213663万元,年初预算规模为

213663万元,其中6月底前下达123741万元、7月后下达41370万元、12月下达

23438万元,预算执行数378774万元。2022年中央财政直达资金提前下达规模为

112134万元,年初预算规模为112134万元,其中6月底前下达60930万元、7月后下达4270万元、12月下达1627万元,预算执行数177334 万元。

(二)2022年沈丘县承担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配套资金情况

共同财政事权地方承担部分资金需求测算101140万元,实际安排101140万

元,本级财政支出217004万元,配套资金占比47%。其中,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中本级财政支出2099万元;

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24413万元,实际安排资金24413万元,本级财政支出62661万元,配套资金占比为40%;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25万元,实际安排资金25万元,本级财政支出25万元,配套资金占比为100%;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254万元,实际安排资金254万元,本级财政支出724万元,配套资金占比为35%;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18536万元,实际安排资金18536万元,本级财政支出40116万元, 配套资金占比为46%;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42667万元,实际安排资金42667万元,本级财政支出56486万元,配套资金占比为76%;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6713万元,实际安排资金6713万元,本级财政支出7141 万元,配套资金占比为94%;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本级财政支出35122万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本级财政支出3974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资金需求测算8533万元,实际安排资金8533万元,本级财政支出8657万元,配套资金占比为99%。

(三)2022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效果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弥补地方政府财力缺口、保障基本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政府正常履职提供了财力支撑。一是财力均衡方面,转移支付前176896万元,转移支付后555670万元,改善幅度214%。其中转移支付前可用财力为176896万元,人均1340万元;转移支付后为555670万元,人均4209.6万元。二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转移支付前101140万元,转移支付后340081万元,改善幅度236%。其中转移支付前人均财政支出766万元,转移支付后2576万元;转移支付前财政供养人均基本支出33825万元,转移支付后113736万元。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方面,转移支付前“教卫社文住”五项支出占比53%、债务付息支出占比11%,转移支付后,依次为30%、3.5%,改善幅度分别为23个百分点、7.5个百分点。四是基层“三保”保障倍数方面,转移支付前为0.55倍,转移支付后为1.71倍,提高3.1倍。

(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政策实施情况

各资金主管部门将提前告知下达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时细化到单位及项目,进入预算一体化项目库编入年初部门预算。一般转移支付资金中财力性补助资金由县财政局统筹用于弥补地方财力缺口,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专项

转移支付资金按资金规定使用范围,在收到资金后的30日内及时分解下达具体项目;共同事项专项转移支付中县级需承担的部分年初预算足额纳入预算。除涉及保密事项外,主动公开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分配方案,接受社会监督。县财政局和资金主管部门按规定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专款专用,达到花钱必有效。同时,构建多主体联动的监管体系,切实落实财政部门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的主体责任,发挥审计、人大和第三方主体的监督作用,加强事前审核和事中管理,确保转移支付及时反映国家的政策意图,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和重要部署落实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 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收益感。

四、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县级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综合来看,2022 年这两项收入下降了201878万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财政收入减少

受经济下行、疫情、减税降费及留抵退税影响,冲击企业正常经营和居民消费,经营收入和税基受挫导致税收下降,再加上中央出台各项鼓励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在地方财力减少情况下又扩大了地方支出。税制改革后,联系微 信rc jubi9,原地方征收的主体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变为央地共享税,地方税收分成比例并没有增长,致使财政收入减少。

(二)市对省直管县补助收入支出力度减少

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要素向城市聚集,市中心城区有充足的财源,促进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而且市财政在得到省级财力支持不变同时, 对省直管县补助收入的各项支出减少。同时,现金调度困难。改革前,市本级通过对全市国库现金统筹调度,帮助部分县解决了现金支付问题。改革后,省财政直接向县级调度现金,市本级现金调度可腾挪空间小,压力极大。从2022 年预算执行情况看,市本级及县现金调度极为困难,支付风险增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

(三)财政收入质量不高

省直管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显示虽然增长,2022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增收来源为地方税种中的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用税、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政府性住房基金等,但税收只占财政收入比重56.1%,比全省增速60.78%低了4.68个百分点,进一步影响了财政

收入质量。

(四)省直管县受收入结构调整致使收入规模减小

根据省及《周口市医疗保障局、周口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周口市税务局关于印发周口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统收统支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周医保〔2021〕20号文件精神,2022年周口市基本医疗保障由县里列支改为市级统筹统收统支,属于卫生健康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由此市里的一般转移支付增加,县级的就相应减少。

(五)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根据2022年省级分担比例及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数,省级比例不高, 而沈丘县财政分担比例为50%,加上沈丘县财力不足,并承担较多的事权支出。而且省与市县财政体制调整后,虽然省级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补助外,由于地方政府或行业部门明确额外考核事项或历史遗留民生项目较多,县级承担事权远远高于省定项目支出需求,造成省直管县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现象。

(六)省直管县后对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方面财力支持不足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将粮食安全、种子和耕地等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沈丘作为农业大县, 在这方面有担当,连续多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居全省前列,牢牢扛稳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但经济效益上的投入产出矛盾,给全县发展仍带来了巨大负担和压力。在乡村振兴、高标准粮田建设、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等方面资金投入缺口较大,而且县级财力又不足,无法补齐这方面短板。

(七)临港经济配套建设项目资金支持不足

近年来,沈丘县充分利用沙颍河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加快推进临港经济区建设,积极打造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河南内陆港面向东南沿海开放的“桥头堡”。而且,安钢又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通过产能置换落户沈丘。目前,沈丘县正在全力打造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临港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港口配套基础设施、仓储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村庄农民搬迁安置等方面资金需求量很大,而且县级财政无法支撑这部分财力支出。

五、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直管县财政增长的思路建议

(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财力优化税制结构,坚持以共享税为主体的收入划分制度,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级积极性。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方面,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相适应的原则,规范转移支付分

类设置,厘清边界和功能定位。合理安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更加均衡。财政事权通常分为中央事权、中地共同事权以及地方事权三个层次。从总体上讲,在事权的政策安排上充分给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权,上层次的事权在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下放委托给地方,并给予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政策效应和规模效应。

(二)加大直管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升财政运转能力

在因素的选择和权重的设定上,要充分考虑直管县财政的困难问题,专项转移支付以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为目标,资金定向精准使用,强化对地方的引导激励,并逐步退出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领域。专项转移支付不强调数量多寡,进行据实安排。把临港经济建设纳入省专项转移支付,加快支持沙颍河航道沈丘段升级改造工程和港区项目建设。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均衡区域间基本财力配置为目标,结合财政状况增加规模,并对革命老区、欠发达农业县区以及担负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职责的功能区域倾斜, 加大对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标准粮田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资金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严格设立程序,对支持同一战略、同一领域、同一行业的转移支付,加强统筹、协同实施。优化分配方式,完善支出成本差异、财政困难程度评价方法等工具,探索建立区域均衡度评估机制及指标体系,逐步加大常住人口权重。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科学性, 把解决县级财政困难作为稳定基层政权和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缓解县级财政困境。

(三)加强对转移支付政策研究,争取上级更多资金支持

首先,紧盯上级动向,政策研究到位。安排专人对上级政策文件进行详细解读,并通过学习上级重大会议精神,深入分析研究中央、省市政策资金扶持方向,找准与县域发展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资金争取。密切跟踪政策动态、密切关注上级政策走向、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方向和资金动向,加强政策研究和跟踪,找准政策争取方向和路径。其次,强化部门联动,协作配合到位。各项目部门在掌握政策的第一时间,积极同业务相关部门对接,充分发挥自身部门业务职能,联动协作,结合县域地理区位特点和优势产业特色,按照“超前、细化”的要求,策划包装项目,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好上报符合申报要求的基础材料,确保把工作做实、做细、做扎实。再次,及时研判分析, 归纳总结到位。召开争取上级资金总结交流会,对争取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讲

评,梳理存在问题和不足,分享资金管理中好的做法,促进争取工作取得实效, 有助于对下阶段争取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安排。同时,通过会议加强业务单位和股室之间争取工作交流,畅谈工作中及上级资金管理中好的做法,促进争取工作取得实效,有效缓解地方资金困难压力。

(四)加快培育建设经济财源,提升财力保障能力

要将精力聚焦于发展经济,筑牢培育新增财源的根基,坚持项目引领,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实现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核心,积极培植本级财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县域经济要抓住“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良机,加快推进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落实减税降费措施,优化营商投资环境,正确引导企业投资和社会投资,着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做大做强现有工业财源,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培植一批新型骨干财源建设项目。协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传统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让这些产业在县域经济参与“双循环”过程中释放更多发展动能。再次,稳固基础财源,围绕河南“中原粮仓”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打造涉农产业品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形成一定规模,促使龙头企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五)加快完善税收征管范围,提高征收质量效率

随着数字经济最新讲话系列的飞速变化,新经济背景下也衍生出各类新业态, 从前建立在工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税源及收入制度并不能有效适应税收征纳过程中面临的新现象、新问题。电子商务、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因数字经济的出现而加速发展,自然人税源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在分布上却更加分散和隐蔽。新形势下,财税部门不仅要做到依法治税、科学治税、应收尽收、及时入库,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而且要不断转变征管思路、提高税收征管能力, 由向实体经济税源要收入,扩大到向数字经济税源要收入。除征收现有传统产业税源:先进制造工业、建筑及房地产业、商业及出口贸易、金融保险、电力电信传输、仓储物流、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税源;还应积极拓展“三新”税源收入范围,如数字经济税收、电子商务税收、自媒体税收等网购经济税源及平台经济税源(如物流快递、餐饮外卖、电商直播和文化娱乐网红等)等税收之外,不区分税收、非税、基金,包括清理欠税、正常的税收以及大税、小税,而是应做到全方位监管,确保应收尽收,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六)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在体制机制方面,要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以“县级为主、省级兜底、中央支持”原则,合理配置各级政府权责, 规范省以下收入划分,健全转移支付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管长远、固根本、见长效的县级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直管县财政现金调度力度,以保证地方财政正常运转,提升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更加稳固地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地方层面,夯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尽管有中央转移支付的大力保障,但地方自身必须千方百计统筹财政资源,特别是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资金,提高“三保”资金保障能力。但还是要继续想方设法积极筹措资金,比如清理各类结转结余资金、推进暂付款清收工作等。此外,还要加强县级财政运行监测,更加全面、准确评价县级财政运行情况,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应对突发情况。同时,“过紧日子”必须常抓不懈。无论收入宽松还是紧张,要始终绷紧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这根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 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杜绝“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和一切铺张浪费,把省下来的钱更多用于“三保”。

(七)强化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加强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管理,及时将资金项目纳入年初预算,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和完整性;要加快转移支付资金拨付使用,积极运用预算一体化系统跟踪分析资金下达及使用,进一步完善直达机制,推动资金形成实际支出和工作量;要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强化绩效结果同预算安排有机结合,发挥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效力。

碳资产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应用实践及创新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青年理论研究课题组

绿色金融是一种既具备金融功能又具备环境保护意义的金融活动,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碳资产能够有效连接金融和实体两端共同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然而碳资产在银行信贷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以碳资产作为切入点,根据国内碳市场发展情况,探索碳资产在银行信贷领域内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客户画像雏形以指导绿色金融业务实践,切实以金融力量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加剧,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战略。碳资产作为与低碳经济密切相关的资产,其价值和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CEA)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机制下,碳排放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力量,对于碳资产的管理和投资也在逐步加强。然而,联系微 信rc jubi9,碳资产在银行信贷领域内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有效评估和管理碳资产的风险,如何将碳资产纳入银行信贷决策中,以及如何通过创新信贷产品、风险管理工具和投资策略来促进碳资产在银行信贷领域内的应用,都值得深入探讨。

一、碳资产与碳市场现状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碳资产白皮书》[1]中将碳资产界定为以碳排放权益为核心的所有资产,既包括碳配额、碳信用及其衍生品也包括通过节能减排、固碳增汇等活动减少的碳排放量。目前我国企业的碳资产主要集中在碳排放配额和核证自愿减排量两种。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正式启动

[2],截至2023年7月5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2.39亿吨,累计成交额达109.5亿元,平均单价约为45.8元/吨[3]。截至2023年2月中国已经先后建立包括重庆、湖北、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天津、四川、福建9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未来,随着碳市场规模的扩大,对碳资产种类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将逐步扩容,除发电行业外,建材、有色、钢铁、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也将陆续纳入全国碳市场。更多的碳排放权需求将会释放,对CCER的需求量也将可能出现井喷式增长,与配额相比具有多种

优势,便于落地碳金融产品,且是碳金融产品的重要阵地。2023年10月18日, 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

(试行)》,标志着暂停6年的CCER市场正式重启。

二、碳资产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实践和创新

(一)碳资产的转让和盘活及案例

目前,我国企业的碳资产主要集中在CEA和CCER两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近几年也将进一步覆盖重点领域,如何高效地管理、盘活碳资产成为企业当下及未来的一大课题。现阶段碳资产的盘活方式主要有借碳交易、转让、碳资产质押融资等方式。

借碳交易案例(以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借碳交易是符合条件的配额借入方(一般为专业的碳资产价值管理机构)存入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证金后,向符合条件的配额借出方(一般为重点控排企业)借入配额并在交易所进行交易,待双方约定的借碳期限届满后,由借入方向借出方返还配额并支付约定收益的行为。控排企业可由此获得闲置碳资产的收益。早在2015年,申能集团下属的碳资产管理机构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便探索了与集团内电厂的借碳交易实践。下图为申能碳科技借碳交易模式。

碳资产质押融资。商业银行为绿色金融助力“双碳”

目标的完成不断探索、创新。2014年9月,全国首笔碳配额质押贷款落地, 9年来,多家商业银行探索创新了碳配额质押、CCER质押、林业碳汇质押、碳资产质押保险结合等多种模式。2021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全年共推动16笔SHEA 质押融资业务落地,融资总规模4100多万元。但受制于融资主体主观质押意愿不强、制度体系、财税司法等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等因素,碳资产质押业务仍然在商业银行存量信贷领域中占比仍偏小。

商业银行评估押品的优良属性,主要从押品的价值量是否足够、价格波动是否剧烈、流通性高低等维度评判。下表为碳资产商业银行其他传统押品的属性对比。

固定资产作为优质押品,其各方面属性优异,在资本市场规模日盛的现在, 上市公司股票作为较为优质的押品,尚未成为主流。而目前阶段碳资产的各项押品属性,离优质、核心押品仍有距离,故一般无法作为核心风险缓释手段, 现阶段各家银行采用的碳资产质押配套碳保险、第三方保证等方式,也是基于碳资产在押品属性上的某些不足进行的综合风控考量。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叠加CCER重启的双重利好,使得碳资产质押融资的规模化成为可能,其重要意义是量化减排项目的环境效益,增加碳市场交易主体。尽管目前拥有可质押碳资产的大中型头部企业质押融资积极性不高,但八大重点领域涉及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普惠型小微企业的碳资产,可以作为银行普惠信贷押品的有力补充。传统商业银行的普惠信贷以房产抵押、税费贷、政府采购贷等为主,小微企业在固定资产押品匮乏的情况下,碳资产目前虽无法达到核心押品的属性要求,却可以在小微企业信用属性上作为有力的普惠风险缓释手段,有利于激发融资人端、银行端、外部监管端的多方参与积极性,商业银行也可以同时完成普惠信贷投放、绿色信贷投放的双重考核。

(二)碳资产的证券化及案例

碳资产及减排项目的未来收益权等都可以作为支持资产通过证券化进行融资,债券型证券化即碳债券,证类型证券化即碳基金。

碳债券及案例。碳债券指政府、企业为筹集碳减排项目资金发行的债券,也可以作为碳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即以碳资产及减排项目未来收益权等为支持进行的债券型融资。

案例一:2023年一季度,由某城商行主承销,某股份制银行联席主承的全国首单绿色碳资产债券(MTN)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创全国可比债券新低。该笔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垃圾热电提标扩容项目,属生物质能源利用类项目。根据评估,该项目每年预计可实现替代化石能源量10.09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20万吨。按照单期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考量该笔债券对应实现的节能减排规模,并引入碳资产收益互补,提高了绿色金融的有效性、精准性。

案例二:由四大行牵头主承销的全国首单碳中和、碳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SCP)成功发行,期限180天,规模0.62亿元,利率2.60%,担保资产为130.47 万吨全国碳市场碳配额。

由案例可见,现有的绿色债券仍较多依赖于碳资产的收益互补或担保,且更偏注于关注企业本身资质。在未来碳市场进一步成熟的环境下,可通过将碳资产本身产生的未来收益权折算变现,减少对发行主体信用的参考比重。

碳基金及案例。碳基金是定位于碳市场,从事碳资产开发、管理及交易的投资基金,或者通过在碳市场投资交易来获取收益的基金。

案例一:2023年1月,DG资本联合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国内首只

零碳科技投资基金,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首期募资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该基金以“技术投资+场景赋能”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场景应用推动优秀被投企业实现能源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为工商业客户节能减排,配合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案例二:2021年3月,红杉中国和远景科技集团共同成立碳中和技术基金, 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该基金的成立旨在扶持碳中和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 推动绿色科技发展,以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

由案例可见,碳基金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促进全球碳减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投资清洁能源、能源效率等领域,碳基金可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支持。

(三)对碳资产货币化的展望

从碳资产流动性角度来考虑,碳信用及其资产流动性最大化时,可能形成碳货币,在此对其概念及未来应用场景做简单展望。学术界普遍认为碳货币就是在碳排放权交易中形成的一种完全流通的货币。碳信用就是碳排放额度,是伴随碳排放权成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而产生的。碳信用既是商品也是金融资产,并具有货币化的潜质。

碳市场具有类似货币市场的特点,在未来成熟的碳市场中,其交易标的具有类似货币的高流动性。当成熟市场中的参与主体足够多时,在区块链技术加持下,碳货币可充当各市场主体间支付、拆借、投资、偿债的一般等价物。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可将碳货币作为一种低风险担保物,反向应用于传统信贷场景等。

三、客户画像雏形

碳资产相关的客群画像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生产碳资产的主体、消耗碳资产的主体以及参与碳资产市场交易的其他主体。在生产碳资产的主体方面, 主要参考自然资源部及发改委公布的CCER方法学,根据其公布的行业筛选出相应的客户;对于消耗碳资产的主体,则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的《上海市纳入2022年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名单》为依据,以消耗碳配额为显著特征;参与碳资产市场交易的其他主体则主要参考《碳中和行动联盟名单》,该联盟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包括了券商、银行和有资质的金融机构等。

实务上,银行的业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银行可以通过推出绿色普惠担保贷款的方式,为绿色低碳产业领域

的中小企业、碳资产持有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依托银行与上海市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的合作,在原有的担保基金贷的基础上,依托企业原有的碳资产,通过担保基金中心担保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这些贷款以政策性担保资源为支点,为碳资产持有人提供了增信,也保障了金融机构的权益,大大提高了碳资产的流动性,打通了碳资产开发、流转、变现的“最后一公里”。

第二,银行可以与上述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合作打造碳资产供应链平台,通过搭建平台,银行可以更好地管理风险和收益。通过对碳足迹数据的分析和预测,银行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和资产质量,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同时,碳资产供应链平台也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和趋势预测,帮助银行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业务风险。传统高碳行业如钢铁冶炼、化石能源、火电等,可通过应用碳捕捉、碳储存等技术,购买碳排放指标,以及开展绿色电能等项目实现其自身的碳中和,银行可在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上增加绿色项目投资。这不仅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可以为银行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和收益来源。

碳资产供应链平台的搭建可以促进银行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通过参与碳资产供应链平台的建设和运营,银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产业链供应链的运作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同时, 银行也可以通过此平台拓展获客渠道,促进实现批量获客,降低获客成本,形成规模效应。

综上,银行通过与绿色核心企业合作,充分发挥专业碳资产管理作用,促进工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四、总结

碳资产作为一种新兴的资产类型,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机会。商业银行既可以创新自身业务模式、提高盈利能力,又可以丰富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实践,并获取最大的投资和业务增长机会。首先,研究碳资产可以降低信贷风险,优化信贷结构。通过碳资产更加准确地评估借款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根据不同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而降低高碳排放企业的信贷风险。其次,将碳资产纳入银行信贷领域可以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环保、节能等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后,银行参与碳资产交易市场,可以进一步

推动气候变化治理,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提高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针对性有效性问题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潘瑛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强调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形式主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离退休党员的人数也在增加,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重。2021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2〕31号),指出要强化政治引领和管理监督。

相对来说,高校离退休党员文化层次和理论水平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发挥作用更好。提高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针对性有效性,有利于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其他机构或组织的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现状研究

(一)文献研究

近年来,许多相关研究者关注了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问题。朱虹(2017) 认为影响离退休党支部工作的主要原因有“离退休党员流动分散、对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身体状况各不相同、年龄偏大”等原因;胥世勇(2019)研究发现离退休党员在思想上存在“认识不足、自身要求不严、党性观念不强”的问题, 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党员的管理不够规范、党员教育方式不灵活”的问题。姚宏科(2020)认为当前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困难主要有“年老体弱、治病养病、外地生活、保障不力、思想松懈”五方面的原因。在加对策建议方面,朱虹(2017)提出要“加强沟通交流”“丰富开展活动”“多种形式教育”来促进工作;辛辉、朱小妮(2017)认为,要从“组织设置多样化、强化思想教育、提升文化含量、建设新媒体平台、丰富活动载体、促进发挥作用”六方面着手;刘岸兵(2019)认为“政治上要关心、精神上要慰藉”。

(二)调研情况

本课题组在华南理工大学1000余名离退休党员中开展抽样调查,通过问卷

调查、个人访谈等形式,了解离退休党员对党员教育的认识和期望,以及离退休党支部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困难和意见。此外,课题组还通过走访和电话联系的方式,了解其他高校的相关情况和具体做法。

从管理机制上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学校党委-离退休教工党委-离退休党支部-离退休党员”的“一级管理”模式。优点是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更加统一、规范、标准。缺点是高校离退休党员组成相对比较复杂,因此针对性和精细化不够。另一种是“学校党委-各二级党委-离退休党支部-离退休党员”,优点是离退休党员归属感更强,党内关怀更加精准。缺点在于,各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差异性。从教育形式上来看,各高校差异不大且各有优势特色,普遍采用集中学习、参观见学、辅导报告会、发放学习资料、送学上门等方式组织。许多高校积极推广“学习强国”APP等应用平台,鼓励老党员利用微信群、“腾讯会议”APP等开展线上学习讨论、过组织生活等;有的高校把离退休党员教育与服务保障工作相结合;有的学校注重挖掘和宣传离退休老党员中的先进事迹,促进相互激励和正向引导。许多高校特别注重发挥老党员优势作用,以关工委、老教授协会等老人组织为平台,鼓励和动员老党员继续为学校和社会贡献力量。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各涉老组织80%以上是党员。

离退休党员的认识和期望

课题组通过线下和线上组织问卷填写的方式,在华南理工大学离退休党员中开展调查,共收回365份有效问卷。

问卷结果显示,离退休党员对教育内容的关注,选“理论学习”的占65.21%, 其次是党日活动和党内关怀帮扶,分别占51.23%和49.04%,党费收缴、服务保障、发挥作用的关注度相对低一些;在“离退休党员应该加强哪方面教育”的问题上,选择“形势政策教育”的占73.70%,“党的创新理论”占55.07%,其次是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选择知识技能教育的最低;在教育形式的选择上,66.3%的离退休党员选择自学,其次是网上学习交流,再次是外出参观学习,选择集中学习讨论和授课辅导的分别占20%左右,选择网络课堂的仅占18.36%;在教育载体的选择上,选电视的占65.75%的,其次是手机APP,选择微信公众号和书报杂志相对少一些。此外,在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看,92.88%表示经常参加组织生活,较少参加者占6.85%,表示不愿意参加的仅1人。对组织生活的频次,40%的老党员认为每季度开展一次比较合适, 27.12%认为可以不定期开展,23.01%认为可以每学期开展一次,仅有8%的认为

应该每月开展一次。对开展民主评议的看法中,仅10%认为十分有必要,近53% 的认为有必要但应该简化标准,15.07%认为没有必要。在发挥作用的意愿方面, 21.92%表示愿意参加涉老组织工作,65.48%表示愿意,但是时间暂时不允许, 有时间就会参加。

离退休党支部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离退休党支部开展党员教育,主要是按照离退休教工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年度工作安排落实党员教育管理。问卷结果显示,约83.91    %的支部每学期组织1-2次党日活动,近6%的党支部每学期少于1次党日活动;而线上组织学习或开展讨论主要通过微信群、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线上学习和交流的形式得到广泛推广,线上形式虽然具有便利性,但是受年龄、智能手机应用能力等因素影响, 参与度并不理想。调查结果统计,能使用微信及参加线上学习活动的老党员占75%以上的党支部占42%,即一半以上的支部组织线上或线下学习时,出席率不足75%。

此外,关于开展党日活动困难的原因,58.23%的支部认为是高龄党员越来越多,其次原因是党员居住分散,此外还有经费原因和其他临时情况,极个别支部认为找不到适合不同年龄段又生动活泼的形式。

(三)问题分析

存在个别老党员自我要求松懈的情况

个别退休党员存在党性意识淡化、政治思想认识滑坡的情况,表现出消极、负面情绪。随着年龄增长,老党员对自身养老、健康医疗等生活切身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多,对组织给予关怀帮扶的需求增加,而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需求有所下降,发挥作用的意愿和能力减弱;有的低龄老党员相对于高龄老党员,奉献精神较为欠缺,个别老党员认为自己为党的事业工作半辈子,退休后希望更多地享受生活,因此对理论学习和过组织生活存在排斥情绪,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有的甚至拒绝和党组织的联系。

组织离退休党员集中的难度加大

各高校普遍存在组织离退休党员集中学习或活动的难度越来越大的问题, 从客观原因看,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退休党员数量逐年增加,高龄、生病等离退休党员数量也呈上升趋势,整体进入“高龄、多病”期。此外,离退休人员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居所多变、外出频繁的现实情况,党支部组织

集中学习、组织生活会的出席率较难保证。有的高校随着学校合并、扩建、迁移等原因,出现“一校多区”的情况,导致老同志因地理关系难以集中。从主观原因看,老同志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也有所下降,阅读困难、学习健忘等情况导致学习热情减褪;还有个别老党员因为家庭或身体等原因回避社交,主动和党组织脱离联系。

离退休党支部骨干力量需加强

调研发现,在“一级管理”模式中,高校离退休党支部队伍建设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接续困难和党务工作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许多支部委员担任了两届以上,但新退党员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或者不愿意担任支委工作。还有些支部因为原来工作单位撤销、合并等原因没有新退党员转入,因此无低龄党员可接替工作。另一方面,许多支委干部年龄增大或身体状况欠佳导致精力不足, 感觉“力不从心”。其次,许多支委无法掌握新信息化手段,难以适应新的工作任务。此外,各支部书记的能力水平也存在差距,有的是对党建工作重视不足,有的因为学历、经历等原因,在组织学习、开展活动、鼓励支部党员发挥作用等方面的水平能力不足。

推动“智慧党建”存在困难

调研发现,离退休党员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和信息化手段的态度呈两极分化, 个别低龄老党员能够熟练掌握并且乐于应用新的信息化手段,但高龄老党员由于身体原因,并且信息化技术发展最新讲话系列,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APP软件更新换代都比较快,老同志难以跟上,高龄老党员普遍难以适应或者比较排斥信息化手段。

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存在不足

各高校给予离退休党员教育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高校没有落实专项经费保障,离退休老党员参与党建工作,基本上属于“义务性”; 有的高校给予的“硬件”支持力度不够,提供资源有限,无活动场地。有的高校在加强部门、院系之间协同以及利用社区资源方面存在不足。如部分机关职能部门、直属单位、院系对离退休党员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或者相关二级单位在职领导对离退休党员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此外,很多高校开展离退休党员教育没有充分挖掘政府和社会资源,没有很好利用社区党建工作平台,为学校离退休党员拓展党建阵地等。

三、对策建议

(一)对象上采取“分类施教”

一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党员有所侧重。对高龄老党员的教育管理,侧重点应党内关怀和送学上门,要加强节日慰问和上门探望,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于相对低龄的老党员,要加强党性教育,从党员的义务和纪律要求上做好教育和引导。特别是新退休的老党员,要加强“退休不褪色” 的信念教育,防止党性意识淡化、思想滑坡。二是针对不同身份群体的老党员有所区别。高校离退休党员一般有专任教师、党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及工勤人员四种身份群体人员,曾从事党政管理的退休党员的理论素养和管理经验较丰富,应该注重引导他们继续参与学校的党建思政工作,如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等;而退休前担任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应该注重引导他们参与学校“教学督导”和“青蓝工程”等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的工作。

(二)队伍上增强骨干力量

增强支委干部骨干的力量,尤其是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离退休党员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加强骨干的业务培训。及时传达学习党内新的法规和条例,提供具体的工作指导;二是促进骨干的相互交流学习。遴选工作出色的支部书记介绍经验做法;三是要给予骨干适当的工作补贴和人文关怀。对骨干生病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党组织应及时关心慰问;四是要给予精神激励。应定期进行表彰和鼓励,对担任支委干部工作时间特别长、表现优秀的老党员,要树立典型、宣传先进。

(三)内容上注重需求导向

离退休党员因其特殊性,在教育管理内容上应该与在职党员和学生党员有所区别,要结合老同志的特点和需求来开展工作,既要组织他们理论学习,也要做好他们的服务保障。一是注重将党员教育管理与为老服务结合起来。把为老服务作为离退休党建工作的内容之一,能够进一步提升老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还能够激发和调动老党员的积极性。二是注重加强党内关怀。关注高龄、独居、孤寡老党员,建立关怀慰问帮扶机制。三是将党员教育管理与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开展。高校离退休党员属于高知群体,把离退休党员教育融合到精神文化活动中,能够起到凝聚激发正能量的效果。四是树立典型、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在老党员中挖掘优秀党员,树立榜样,激励和带动其他老党员,形成教育管理与鼓励、激励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方法上坚持守正创新

一是要丰富教育载体,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互联网是时代发展趋势,要加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建立网上数据库及时收集和掌握老党员情况等。二是要灵活教育形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把线上学习交流常态化, 线下集中学习制度化;理论学习和主题活动相结合,以多数老党员关心的热点为主题,组织形势报告会、专题辅导会、参观见学等,以老党员喜闻乐见和关注的问题为内容,开展为老服务和文体活动等。

(五)保障上做到协同增效

建立学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单位、社区等多方协同联动机制。一是要加强学校有关部门、院系的联动。如宣传部门应积极宣传老党员中的典型和先进事迹,营造学习致敬老党员的良好氛围;组织部门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工作的程序和要求上应充分考虑离退休党员的实际情况;校医院、后勤、离退休工作等部门要关注和尽力解决医疗、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实际需求,提升老党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各二级单位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让老党员及时了解学校和单位的发展情况,强化“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认同感。二是要利用街道政府资源和社区力量。应主动加强和社区的联系,促进社区党建工作和学校离退休党建工作相互交流合作,既能开拓党建阵地,又利于引入政府惠老政策,为学校离退休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帮助。

推进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研究 以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为例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组

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也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1]。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随着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促进文旅融合的政策规划,文旅融合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突破点的优先选择。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拥有丰富且尚未开发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急需进行重新发掘和整合,进一步激发地区文旅活力。将文化融入太阳升镇的旅游发展之中,可以焕发乡村新活力,对实现太阳升镇及大同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拥有多样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要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推进太阳升镇的文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 必须明确文旅融合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是血肉、政治是骨骼、文化是灵魂,文化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与文旅产业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中明确指出:“发展全产业链模式,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乡村三产融合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文旅产业是乡村三产发展的重要部分。坚持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已经成为巩固全面小康成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支撑。

首先,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创造特色化的旅游物理空间。文旅融合的乡村实践是艺术的现场性与场所精神的场景感的融合,乡村是一个现象学意义上赋予人与土地、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等特定意涵的空间,具有一种独有的场所精神[3]。正是这独有的场所精神,使乡村呈现出与城市不同的魅力,显现出其作为旅游产品的引人入胜之处。乡村文化得到深入发掘和艺术阐释之后,重新融入田间地头,可以拓展乡村资源的内涵,打造乡村独特文化,激发乡村文旅特色化发展。太阳升镇的开发建设正是缺少这样的特色化阐释做指引,难以完全展现出其独有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

其次,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形成文明开放的旅游文化空间。进入新发展阶

段,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文化振兴是思想保障。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都需要文化的参与。将文旅融合与太阳升镇建设相结合, 更能充分移风易俗,展现乡村文明新风貌,使文明乡风深入人心。乡村文化内涵得到充实,村民文化自信得到提升,文明新乡风的良好氛围得到培育。

最后,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充实扩大旅游经济空间。现有的乡村资源可以通过文旅融合盘活,提升文化附加值,提升乡村原有产品品质,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物,形成集特色农产品、农家餐饮、特色住宿于一体的独特文化旅游供给, 扩大乡村经济产业链,提升村民文化获得感。太阳升镇乡村文创事业的开发可以借鉴各地的成功案例,总结提炼本地人文内涵,通过多种艺术手段进行发散延伸,最终反哺生活,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效果。

二、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文旅资源现状

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地处大同区西南部,辖境内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太阳升镇距大同城区30公里,西南与肇源县接壤,西北临近双榆树乡, 东抵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和老山头乡,北接立志街道,全镇共有5个行政村,22 个自然屯,共计3566户约15,000人。总面积1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6万亩、林地7381亩、草原4.8万亩、水面6.8万亩。

太阳升镇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松嫩平原中部,界内无山,但泡、沼众多,北大海、勃勒根湖、大黑山苇塘等自然水域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全镇经济类型多样,村内种植业从单一的粮食种植逐渐向各种药材混种等经济作物转变,湖泊沿岸发展渔业及水禽养殖,展现出东北渔村的原生态风貌,具有观光农业开发潜力。太阳升火车站建于1964年,随着滨洲铁路支线让通铁路(让胡路至通辽)修建而设站,1966年7月建成通车。著名的“东方红站——太阳升站”红色铁路线路的终点即是这里。太阳升镇内还有丰富的历史遗迹,近年来,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学系、大庆市博物馆、大庆市文物管理站、大同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大同区博物馆、太阳升镇政府等相关单位对其辖区内九间遗址多次展开主动性发掘,发现房址、窑址、灰坑等遗迹,陶器、骨器、铜器等大量遗物,进一步印证了太阳升镇悠久的历史。

三、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文旅融合对策建议

综合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以及大同区太阳升镇文旅资源现状,提出下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梳理文化资源和文化脉络,寻找自身定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

该注重发掘寻找特色文化资源,强调文化的地方特色和价值,进行科学评估, 找准定位,使文化资源发挥出可持续的效益,既能够增加就业创造收入,又可以满足区域民众的文化需求。太阳升镇在自然资源上,拥有大片风景怡人的自然水域,还有粮食、中药等多种作物,可组成多样化的农业景观,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在历史文化资源上,已经经过三次发掘的九间遗址,发现多处辽金时期的灰坑、房址、窑址等遗迹以及大量陶器、铜器、骨器等文物[4], 历史文化展示阐释的空间巨大;在红色文化资源上,太阳升镇有全国唯一一处以太阳升命名的火车站,与鸡西市虎林市东方红镇的东方红站构成“东方红—

—太阳升”,见证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辉煌历史。太阳升镇拥有的多种的文化资源,需要引入先进团队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开发,明确自身定位, 营造文化氛围。可以从具有地方风格的建筑、传统农业手工业器具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地方传说、民间习俗、戏曲作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方面入手, 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融入到基层建设、乡村振兴、乡村治理设计理念之中。同时汲取全国其他同类型地区的成功经验,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等方式,对这些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宣传,打造成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让本土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理由之一,从而为太阳升镇的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其次,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并重并行。2022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提出新时代文物工作的22字方针,即“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为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和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文旅融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太阳升镇的文旅融合建设也要让文物活起来,实现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以相近地域同类型的吉林省农安县为例,农安县在2014年建成了辽金时代观光园,将旅游项目与辽金时期文化融为一体, 其中建设有辽金民俗体验区、辽金生态农业区、辽金文化园三大功能区,一年四季从吃、住、行、玩全面还原辽金时期民俗特色。同时这里还是吉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提供创业平台,用产业发展带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5]大同区太阳升镇发现的九间遗址同样是辽金时期的重要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参照吉林农安县将旅游与辽金文化相结合的案例,在九间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中侧重于文旅融合景区的开发, 在建设控制地带中规划相关产业,科学整合周边现有资源和产业,带动培育一

批以辽金文化为主题的区域性文化旅游发展业态,打造九间辽金文化旅游综合体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同时引进青年文化、创新文化等新的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风貌,带动乡村发展。

最后,丰富乡村文旅形式打造多样化的创新驱动空间。和其他产业一样, 太阳升镇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与开发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产品打造、发展理念等方面,不断寻找自身独特性与大众需求性的契合点,拓宽乡村旅游发展渠道,推动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原有的农家乐等初级观光形式已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需要更有文化内涵、更吸引人的新型观光模式。太阳升镇拥有自然资源、多样化农业、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可开发的文旅资源, 以此为基础,以建设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营地等为目标,打造集研学旅行、休闲度假、乡村游览、生态观光于一体的九间乡村综合体项目。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不仅要提升配套基础设施水平,还要融合最新的高科技元素,以大数据培育和扩大新消费市场,借助大数据平台,组建文旅行政管理部门可监测的数据中心[6],推动乡村加入“互联网+”,进入“云时代”。VR平面导航、自助服务机器人等高科技的现代化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类型文旅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引入到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既拓展了旅游的创新空间,又可以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积极探索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高科技的融合路径, 将乡村的文化资源和服务信息在网络共享终端中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推送,为乡村旅游的参与者提供综合性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7]积极对接主流媒体,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线下宣传,鼓励村民参与,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营造全民参与文化旅游的沉浸式氛围。最终建设成拥有高科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具备研学教育、旅游接待、商贸服务、创业就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综合体,以此作为大同区以及整个大庆市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外资加码  开放共赢 海南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哪来的活力”调研组

(2023年12月15日)

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海南全力抢抓历史性机遇,蹄疾步稳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注重引进外资,全省利用外资成果丰硕、量质齐升。

本次调研走进十余家外商投资企业,深入了解其发展现状,探寻活力来源, 倾听发展诉求,同时采访相关部门、园区以及专家,听取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建议。从调研的情况看,当前,海南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呈现投资活跃、经营持续向好等特点,政策优势凸显、产业基础夯实、营商环境改善等积极因素有效推动海南利用外资快速增长。

一、海南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现状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海南吸引和利用外资取得明显成效,实际使用外资大幅增长,全球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呈现引资规模越来越大、经营主体越来越多、引资结构越来越优、引资布局越来越好等特点。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在海南发展良好,赋能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回流,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一)外商投资快速增长,投资海南自贸港活跃

海南利用外资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际使用外资实现大幅增长。2018年至2020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连续三年翻番。2021年、2022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态势,规模均跻身全国前十。2018年至2022年,全省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前30年实际使用外资总和。2023年前三季度,海南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22年,海南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20家,实现实际使用外资到资4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在我省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共127个。2023年1月—9月,海南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227家,同比增长19.47%,实际使用外资16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8%。

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快速增长,其中,既有耕耘海南多年的外商投资企业不断扩大投资,也有一大批新设外商投资企业、一些重点外资项目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近期,美国邓白氏集团全资子公司——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国家网信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成为海南省首个通过评估的企业。

(二)企业经营持续向好,投资信心持续增强

市场和盈利是外资看重中国的重要条件。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在海南实现良好发展,经营持续向好。

美国泰佩思琦集团(以下简称泰佩思琦)是源自美国纽约的现代奢华生活方式类品牌公司,COACH是其旗下品牌。2021年以来,COACH三亚国际免税城店销售额常年居COACH旅游零售渠道首位。德国欧绿保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资源再生及环境服务企业,欧绿保神州(海南)新能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绿保海南公司)积极推进相关业务,发展良好。毕马威咨询(海南)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毕马威)不断为扩大海南自贸港全球“朋友圈”提供智力支持,并为海南本地企业提供税务筹划、产业规划、上市咨询、人力咨询等相关服务, 业绩保持整体向好。此外,一些新增中小型、创业型企业等也在海南实现快速发展。

(三)投资优结构提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海南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提高。2022年,海南现代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占全部外资比重由2018年的61%增长至92%。2023年1月—6月,现代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08.9亿元人民币, 占总量的81.5%,同比增长9.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实际使用外资位居前三位。

在医疗领域,目前美国晖致医药、美国艾昆纬、美国默沙东等全球知名企业纷纷落地海南,并带动一批行业企业投资海南,做大做强产业链。在消费品领域,法国路威酩轩集团、瑞士历峰集团、法国开云集团、法国欧莱雅集团等一大批企业加快布局海南,行业资源加速集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有效吸引境外消费回流。在金融领域,瑞士瑞联银行在海口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艺术品拍卖领域,全球头部拍卖行英国苏富比落地。

二、海南外商投资企业活力从哪里来

从调研情况看,海南利用外资活力足,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厚积薄发的结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直接推动的结果,也是当前海南政策优势凸显、营商环境改善、产业基础夯实、投资机会增多、平台助力发展、政策预期强化的结果。

(一)政策红利释放

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企业在落地和运营中,切实享受到不少优惠。

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以毕马威为例,在贸易投资领域,海南自贸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三张“零关税” 清单落地实施等,使得大量企业关注并落地海南,为毕马威提供了大量市场合作机会;在财税金融领域,海南自贸港“两个15%”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出台,毕马威享受了相关税收优惠。此外,RCEP生效实施与自贸港优惠政策的叠加也促进了毕马威发展。

率先开放政策初显成效。海南自贸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与我国现行自贸区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相比,在教育、增值电信、法律服务、采矿业4个领域率先开放。目前,中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已开学。

离岛免税政策等不断优化。这些年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经历了多轮优化调敹?对市场发挥着积极影响。

(二)产业基础夯实

近年来,海南发挥自然资源丰富、地理区位独特以及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等优势,加快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合作竞争新优势,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不少领域“链式招商”颇有成效,产业链、人才链等要素加速集聚。比如,华熙厚源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落户海口高新区美安生态科技新城, 一个重要原因是看中这里正在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泰佩思琦等企业看中海南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基础,积极利用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等优势,深挖中国大市场,有的开新店、首发新品,有的进行生产加工,有的建设区域总部等项目,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三)营商环境优化

海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政策落地,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同时在转变政府职能上下功夫,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积极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提振了外商投资信心。

高效服务便利企业投资。加拿大客商投资的加绿巧食品制造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加绿巧海南公司)在证照办理、生产厂房选址时,当地政府贴心、高效服务,使企业在极短时间内就投产营业。得益于相关部门、园区等的大力支持,欧绿保海南公司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计划建设期为一年

的海口市餐厨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扩建项目。

优惠政策吸引外籍人才。对于外籍人才,海南在政策体系、事业平台、营商环境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努力搭建让外籍人才各尽其用、各展其才的舞台, 吸引了不少外籍人才来琼创新创业和工作。海口不断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审批服务,在推行“一窗通办”之外,构建“多点发力”的外籍人才服务网,为企事业单位引进外籍人才排忧解难。

(四)平台赋能合作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平台,向中外嘉宾展示了海南开放形象,促成全球不少投资者投资海南,一批优质合作项目落地。消博会是加拿大绿色巧克力工厂有限公司了解中国市场的平台,该公司2021年参加首届消博会后,同年9月成立加绿巧海南公司。泰佩思琦因消博会坚定了投资海南自贸港的信心和决心,泰佩思琦中国旅游零售总部在首届消博会举行一年后高效落地。正大集团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消博会等平台,深入对接海南,深化同海南多领域的合作。

三、海南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增强获得感,优化政策环境

打通政策落地堵点,优化政策和制度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增强政策吸引力;强化政策推广和企业服务,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提出,政府不仅要出台政策,还要加强政策效果评估和检查,切实用好政策。要根据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优化外商投资政策。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所所长郭文芹提出,要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两个基地”政策,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政策与RCEP原产地规则的叠加,率先实施CPTPP中服务贸易开放政策,适应企业需求。

(二)完善产业链,增加外商投资机会

产业链的完整度与成熟度,颇受外商投资企业看重。建议不断完善产业链,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产业发展丰富政策应用场景,增加外商投资机会,更好吸引和利用外资。

在发展产业方面,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夏锋建议,加快构建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重点产业做大做强,着眼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尽快把含金量高的政策、有限的资金、土地等要素用到“刀刃上”,

打造标志性产业集群。白明提出,强化重点园区的作用,使海南13个重点园区形成各自特色,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功能。

在招商引资方面,对标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招引重点产业,确立产业链招商理念,紧盯上游研发设计类企业、中游生产加工类企业、下游销售物流类企业进行精准招商,提升招商工作的开放性和灵活度。

在重点国别和地区合作方面,聚焦海南自贸港和东盟合作,发挥地缘优势, 以“两个基地”建设为契机,吸引东盟国家企业到海南投资;加强与日韩合作, 释放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与RCEP规则的叠加效应,对接CPTPP经贸规则,加大经贸合作,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加强与欧盟合作,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三)强化法治保障,推进信用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实施,将自贸港各项优惠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极大增强了外商投资企业在琼投资信心。未来海南需继续用足用好自贸港立法权、经济特区立法权、地方立法权,打造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与体系。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于涛提出,不断完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大力推动诚信政府和公正司法建设。按着“最高水平开放”要求推进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标CPTPP 完善竞争政策法规体系,提升公平竞争审查的专业性。

(四)对标国际先进,创新服务机制

加大高端科研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在实行个人所得税和其他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推进相关改革,为国内外高端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标国际成熟自贸港公共政策透明度要求,在数字要素应用和跨境便利流动领域积累有益经验;加大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鼓励国际龙头物流企业入驻,为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保障能力、维护供应链稳定打好基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建议,海南可以进一步创新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制度,进一步简化行政手续,提升外资企业投资的要素可得性和便利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谁理解得更深刻执行得更彻底落实得更到位  谁就能发展得更优更好更快 福州“3820”战略工程学习考察报告延安市委赴福州学习考察组

(2023年12月27日)

上世纪90年代,***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战略工程),科学谋划了福州3年、

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用3年时间即到1995年,使经济上一个大台阶,提前实现小康水平;用8年时间即到2000年,使全市城乡各项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城市的发展水平;用20年时间即到2010年,达到或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当时的平均发展水平。30多年来,在“3820”战略工程引领下,福州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按照市委安排,10月16日至19日,由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招商局等部门相关同志组成的考察组,先后到福州市“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成就展馆、城市规划展示馆、“菜篮子”工程及种业创新基地、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展示馆等17个点位学习考察,并与福州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实地学习“3820”战略工程的思想精髓和生动实践。印象最深的是,“3820”战略工程擘画的宏伟蓝图已在福州大地变成鲜活美好的现实,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内河水清岸绿, 公园星罗棋布,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蓬勃发展,处处呈现活力迸发、欣欣向荣的生动画面。感触最深的是,福州干部群众发自内心认同和拥护、感恩和爱戴***总书记,对***总书记在福州工作生活十三年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对“3820”战略工程带来的变化充满自豪、充满幸福、充满感恩。福州怀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发挥特殊优势着力打造“践行新思想示范城市”,谋划的14个学习教育主题,建成的鼓岭故事、三坊七巷保护成果展等6个现场展示点和福山郊野公园、军门社区等13条学习参观线路,生动鲜活地讲好了“***在福州”的故事。体悟最深的是,福州市总结的“3820”战略工程十个方面思想精髓,即“放眼世界的宏大格局、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科学系统的发展理念、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的胆识魄力、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滴水穿石的干劲韧劲、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习近

平总书记留给福州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

“3820”战略工程就是***总书记给福州人民描绘的“福州梦”,今天这个梦已经完全实现了,福州这个“有福之州”正加快向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

今天的福州让我们见证感悟到:伟大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其中在福州工作生活13年,领导福州现代化建设6年, 特别是亲自制定实施“3820”战略工程,为福州擘画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蓝图。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这一宏伟战略结出累累硕果,带来了全方位、历史性的变化和进步。一幕幕巨变、一帧帧档案、一组组数据,从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真切地感悟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更启示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谁理解得更深刻、谁执行得更彻底、谁落实得更到位,谁就能发展得更优更好更快。今天的福州让我们见证感悟到:宏伟规划的前瞻引领力和实践指导力。***总书记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明确指出“福州在大踏步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首先要有一个立足于科学、切合于实际的长远的战略设想,才能使福州的改革开放事业谱写出最宏壮的乐章。”***总书记着眼于21世纪、着眼于海峡两岸、着眼于全面发展,以打造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和“海上福州”为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谋划了福州发展“三部曲”, 形成了跨世纪治理方略,这一战略工程的实施,快速改变了福州“后排就座” 的发展局面。“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犹如航标,指引着福州朝着现代化国际城市快速奋进。这启示我们,只有谋全局谋长远,才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要顺应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彰显地方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科学修编规划,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保障和科学指引。

今天的福州让我们见证感悟到:实施规划的行动魄力和执行毅力。为推进“3820”战略工程实施,***总书记领导确立了一系列完整的推进保障措施, 注重“七个统一”,即“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定位、定标、定法的统一, 放眼世界、把握中国、立足福建的统一,长远、全局、系统的统一,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的统一,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打牢支点的统一,党的领导力量、人民主体力量、市场配置力量的统一”,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推动投资项目审批“一栋楼”办公、“一条龙”服务,掀起“办实事、讲效率、抓落实”的热潮,系统有力保障了“3820”战略工程扎实推进。这启示我们,

谋划好、制定好规划是前提和基础,坚持好、实施好是重点和关键,要在科学制定规划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保障实施体系,确保沿着既定方向、目标、路径稳步推进。

今天的福州让我们见证感悟到:坚持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和根本立场。***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多次强调必须关心群众的冷暖安危,把群众的事情作为大事来抓,并提出坚持每年为福州城乡人民办20件实事,亲自推动开展了“菜篮子”和“广厦”“安居”“造福”等工程,要求“把如期全面完成实事项目,取信于民,作为衡量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志”。“三天不见绿,两眼冒金星”,是对当年福州百姓吃菜难的形象描述,“我在福州当市领导的时候,搞好‘菜篮子’是第一要务”。为破解吃菜难问题,***总书记系统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通过搭好“菜班子”、做大“菜园子”、丰盈“菜篮子”、建好“菜摊子”、守护“菜盘子”,兴建了琅岐、南通、南屿三大“菜篮子”基地和330多个农贸市场,形成了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产销新格局,“菜篮子”工程多年蝉联“市民最满意的十件实事”第一名。当年,

破烂不堪的苍霞社区是“纸禙福州城”的一个缩影,***总书记三赴苍霞社

区推进棚屋区改造,仅用400多天,3000多户近万名居民实现从征迁到回迁,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兑现了“请给群众捎个话,政府会把好事办好” 的承诺。这启示我们,为民办事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 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的福州让我们见证感悟到:文化传承保护的坚定自信和历史定力。在***总书记重视和推动下,福州这座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脉、古城风貌与城市记忆得以更好地留存延续,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璀璨的现代文明在此交相辉映。上世纪90年代,***总书记得知位于三坊七巷的林觉民故居面临拆除,马上召开现场办公会,当场决定保护下来、进行修缮,并强调“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 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如今三坊七巷已成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此后,推动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修复了林则徐出生地、闽王祠、华林寺等古厝遗迹。这启示我们,保护古城与发展现代化是相一致的,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处理好“上与下、远与近、旧与新、内与外、好与差、大与小、建与管、古与近”关系,把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

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3820”战略工程体现了对时代潮流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对战略全局的高瞻远瞩,体现了对自身情况的精准定位,体现了对推进发展的系统统筹。市委六届五次全会聚焦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提出了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就是深入贯彻***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借鉴“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的延安方案,就是推动***总书记为陕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的延安实践。

牢记殷殷嘱托,勇于践行时代使命。延安和福州都是***总书记工作生活过、十分关注牵挂的地方。***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引领福州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七次亲临陕西,赋予了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的时代使命,期望之重、责任之重、使命之重,延安应走在前、作表率,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地方。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一”是担负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的时代使命,“六”是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文化建设体系、生态保障体系、全域开放体系六大战略安排,“四”是强化思想政治、总体安全、能力作风、科学方法四大保障),就是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就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方略,就是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的具体路径。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紧跟总书记令旗走,坚决按照总书记思想办,严格对标党中央要求干,扎实把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写在延安大地、惠及老区百姓。

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战略规划。***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要求,许多都能在“3820”战略工程的重要理念和探索实践中,找到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源头和起点。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根据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聚焦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对2025年、2030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重点任务再进行修订完善和深入研究谋划,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全力守护好中国共

产党人精神家园,在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上求创新求突破,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提供坚实支撑。

坚持问需问计问效于民,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总书记在主持编制“3820”战略工程时,始终把群众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组织1627名干部围绕581个课题完成了367篇调研报告,广开言路收集答卷3万张、建议2.5万条。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时,从酝酿、确定、实施、评价各个环节都充分发挥民主,让群众直接参与,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我们要学习借鉴福州办好民生实事的经验做法,扩大人民群众参与度,把群众需求作为民生实事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促进民生实事项目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效果的根本标准,切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倍加珍惜守护好革命圣地,讲好延安故事。“3820”战略工程提出,福州发展要“发挥山、水、温泉自然特色,融众多文物古迹于一体”。延安作为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学习***总书记保护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理念,提高革命文物和遗迹保护利用水平,加强同主题跨区域革命文物系统保护,做好黄帝陵、芦山峁遗址和古树名木、古村落保护,推进长征、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延安拥有更多可研学的场景、可感知的文化、可聆听的故事。要用好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突出历史厚重感,增强时代感染力,做好策划组织、宣传推广, 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都能当好宣传员、讲解员,讲好延安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延安的生动实践。

深化交流互动,扩大开放合作。***总书记指出,“福州只有大开放, 才能加快发展”。***总书记对陕西改革开放寄予厚望、提出明确要求。开放不足是延安的明显短板,只有更好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加强与市外的交流合作,才能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要坚持“域外即外”,畅通开放通道,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深化与友好城市、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地区以及“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交流合作, 搭建开放平台,加快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临站经济区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精准招商引资,积极有序

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关中地区产业转移,推动项目引进来、产品走出去,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力倡导六种作风,坚决破除三大顽疾。***总书记强调,“‘3820’ 战略工程只是迈出万里跋涉中的第一步”“使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规矩”。我们要学习领会***总书记在福州提出的“十反对十提倡”精神实质,即“坚决反对浮在上面,大力提倡深入实际; 坚决反对言行不一,大力提倡身体力行;坚决反对虚于应付,大力提倡认真工作;坚决反对办事拖拉,大力提倡马上就办;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大力提倡实事求是;坚决反对职责不清,大力提倡分工负责;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大力提倡具体领导;坚决反对空发号召,大力提倡加强督查;坚决反对主观臆断,大力提倡科学决策;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大力提倡廉政勤政”,认真落实“四下基层”要求,树牢奋勇争先、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创造、精益求精、久久为功“六种作风”、破除虚、粗、拖“三大顽疾”,推动主题教育和“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工作方法,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确保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落地落实、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努力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强光添亮彩。

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挑战、规律与对策

上海市总工会课题组

***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我们建设现代化,就要抓制造业,搞实体经济。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力培养产业工人。”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部署, 上海市总工会成立课题组,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区局(产业)工会主席意见,开展专家访谈,结合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调研督查情况,就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一)产业转型升级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筑牢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产业工人是建设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 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的基本支撑, 是实现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根本保证。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亟须产业工人

提升技能素质。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不断涌现,制造业加速呈现融合化、数智化、链条化、绿色化、定制化的趋势。根据Wind数据库的统计,从制造业数字化来看,2015—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8.6万亿元上升到50.2万亿元,占GDP中的份额从27% 上升到41.5%,其中,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中的占比也从2015年的74.3%上升到2022年的81.7%。2022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92台/万人,较2012年增长16倍。①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制造业的转型,对产业工人队伍带来了双

重影响。一方面,“机器换人”势不可挡,信息化、自动化和数智化正在取代具有重复性、程式化特点的工作岗位,甚至文艺创作、心理咨询等领域也开始被机器人蚕食渗透。另一方面,技术变革也显示出强大的“赋能效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使产业工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效率发生重要转变。产业工人迎接“机器换人”的挑战,拥抱“科技赋能”的机遇,必须提升自身技能素质,以适应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加剧了产业工人队伍的流动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体量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从1979年到2022年,服务业在我国GDP中的占比从22.3%上升到52.8%,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2.6%上升到47.2%。②从发达国家看,2022年服务业在美国GDP中的占比达到80.9%,英国达到81.4%,德国达到72.2%,日本达到72.8%。③按照经济发展趋势,对比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我国未来服务业还有15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空间,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将持续扩大。如何遵循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规律,促进产业工人的合理流动,保持产业工人队伍的稳定,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

(二)人口发展形势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人口红利渐失对产业工人队伍的规模基础构成不利影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2020年,我国人口规模虽然从13.40亿人上升到14.12亿人,但总人口的年均增速仅为5.25‰,较2000—2010年间5.69‰的年均增速下降了0.44个千分点。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12年的7.43‰下降到2022年的-0.60‰。同时,15

—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已从2010年的9.40亿人下降到2020年的8.94亿人, 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从70.14%下降到63.35%;60岁以上老龄人口规模则从2010年的1.78 亿人上升到2020 年的2.64 亿人, 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从13.26% 上升到18.70%。①以上数据显示,我国传统意义上基于人口和劳动力规模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并且这种消失的进程正在加速。我国要建成制造强国,迫切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产业工人大军,但人口总量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快速下降,无疑将缩减产业工人的供给,影响未来产业工人队伍的规模基础。

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技能素质水平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9.91年。

②从发达国家来看,2020年美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4年,英国达14年,澳大利亚达14.4年,法国达13.1年。③同时,2021年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30%左右;而日本、德国的高级技工占产业工人的比重则分别达到40%和50%。④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技能素质整体偏低,将极大制约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方向的转型升级。如何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素质水平,已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全球产业变革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发达经济体实施制造业回流战略,对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大力推行制造业回流战略,特别是将高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领域视为重中之重。美国国会2021年通过《无尽前沿法案》,提出向人工智能等十大关键领域的基础和先进研究、商业化、教育和培训投资;美国总统拜登2022年签署《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鼓励企业在美国研发和制造芯片。日本2020年4月召开经济增长战略会议,对国内投资支持措施和建立分散性供应链等进行战略部署。德国早在2013年就提出“工业4.0” 战略,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上仍呈现大而不强的特点,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主要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5左右。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流战略对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构成压力和挑战,我国必须打造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提升制造业领域的劳动生产率,以人才优势赢得竞争优势,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西方国家的“脱钩断链”及“卡脖子”手段,要求激发我国产业工人更加强大的创新活力。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 产业链安全性和供应链弹性受到更多关注,本土化、近岸化、区域化、多元化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为遏制中国崛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惜通过“卡脖子”和产业链转移等政治手段打压我国在前沿科技和产业领域的发展。美国在“芯片法案”中加入“中国护栏”条款,限制和阻止半导体国际企业在中国的先进制造能力;美国还牵头一批国家建立“印太经济框架”, 试图通过所谓“友岸贸易”,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美国的政治盟国。在发达国家敌意加重、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我国更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要以突破“卡脖子”难

题为切入点,大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打好经济科技安全保卫战。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产业工人队伍亟待塑造竞争新优势。随着我国劳动力人口规模逐步下降,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基于劳动力成本的传统优势也在不断削弱。以越南、印度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在全球中低端制造业领域中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我国正处于发达经济体所主导的高端产业链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不断涌入的中低端产业链之间,面临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严峻局面。为此,必须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尽早实现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突破,推进我国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产业工人现实存在的瓶颈问题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产业工人整体地位不高削弱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社会基础。对产业工人的社会认同不足,“学而优则仕”等思想依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年轻人不愿做产业工人的现象较为普遍;受社会观念等因素影响,职业教育“赛道”生源质量远低于普教“赛道”。同时,产业工人自我认同不足。调研中很多人反映,自己是出于暂时没找到其他满意的工作等原因才做了工人;有些人宁可选择专车司机、外卖员、快递员等灵活就业方式,也不愿意到一线从事操作工作;还有的老工人反映,以前那种成为“八级工”的职业自豪感再也没有了。此外,产业工人主人翁意识淡化。调研中发现,一些产业工人没能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不少人对个人未来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感到迷茫,发出“新时代还需要产业工人吗”的疑问。

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依然不够畅通。产业工人上升通道狭窄,技能人才通道未能与管理人才通道打通,一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仍保持干部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相区分的双轨管理体制,“工人只能一辈子做工人”。同时, 横向交流不畅,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之间仍未形成有效贯通机制,没有建立起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两种通道相互衔接、相互转换的管理机制。尽管国家在推动技能、技术双证贯通,但整体上技能、技术岗位的贯通不畅。此外, 跨行业流动难,受工作经历、技能水平等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相当一部分的产业工人还是聚集在建筑、餐饮、低端制造业等技术含量低的部门,难以适应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产业工人权益维护还不够到位。产业工人工资待遇依然较低,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地落实。有企业反映,“原来老的八级工的

待遇是跟厂长一样的”,但现在即使是最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待遇往往只跟中层管理人员相当,与专技人员相比也有比较大的差距。同时,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还不太完善。调研发现,上海产业工人的参保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一些非公企业存在漏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的情况。此外,产业工人的职业健康问题仍需重视,一些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不健全,基本上不实行法定的休息休假制度,安全生产环境也相对较差。

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规律探析

(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必须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

科技和产业革命解放了人类劳动,促进了产业工人队伍的发展;产业工人的创新创造,又促进了科技和产业发展。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的织布工具“飞梭”大幅提升了编织行业的劳动效率,1764年纺纱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令纺纱业劳动效率提高了8倍,而修理工瓦特改良蒸汽机直接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经验显示,重大的技术创新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产业工人的劳动实践便是产生质变的基础。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深入开展,发达国家普遍将技能培养与产业发展衔接起来。例如,英国2019年引入必备数字技能证书,建立数字技能终身教育制度;美国劳工部1998年就推出“职业信息网络(O*NET)”系统,持续为美国的岗位和职业研究提供具有实时性和前瞻性的强大支持;德国通过“资格和职业领域预测(QuBe)”等举措,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未来所需技能进行评估。我国也必须高度关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关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加强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前瞻性研究,提前布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本质上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属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范畴, 是政府、企业、产业工人等多元主体之间通过大量博弈实现的均衡。从政府来看,政府应当提供公共政策支持,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从企业来看,其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发始终是一个高成本、高风险的过程,企业在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决策时往往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一般不会针对职工通用技能进行培训,往往只对本企业特别需要而通过市场招聘又难以获得的特殊技能进行培训。从个人来讲,是否选择参与培训,选择什么样的培训项目,甚至是否选择离开企业,也取决于其对机会成本和潜在

目录 2023年12月调研报告汇编 (38篇)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