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对照四个方面2
依据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相关规定,本人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并专心阅读***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核心论述。围绕四个突出问题,并针对***总书记关于在学习中铸魂、增智、正风、促干的十二条详细要求,我结合个人的思想、职业及生活现状,对照不足,深入分析了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清晰制定了未来改进的措施与奋斗的方向。现将本人的自我审视与剖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检视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情况。一是对深化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治立场未能充分提升,对于“统一思想是实现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根本”这一政治要求理解不够深刻。在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时,往往自满于将理论应用于本职工作之中,未能充分把理论学习应用于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坚强党性方面,新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尚显不足,思想理论素养的提升,仅仅推动了业务能力的增长,未能有效地将学习成效转化成政治素养。二是学习实效亟待提高。在新时代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中,作为科学理论的掌握者,政治自觉性不够,对于理论的灵活运用未达到应有的水平,缺乏预防政治风险的理论支持和坚实思想基础,对于当前社会及工作中的政治风险的特点、根源、类型、危害等方面,未能进行精确识别和掌握。三是学习方法未显创新与效果。在拓展创新理论学习时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深层次理解的重要性,未能从政治高度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的问题,理论学习成果与提高政治素质未能达到有效共振。比如,在对待上级制定的重大战略、政策、任务时,常常仅限于理解表面文字,“是什么”而忽略了其背后“为什么”,及其预期目标,以及政策措施的综合性、前瞻性。缺乏全面系统的政治把握能力,往往仅从“技术路线”理解发展走向,存在过度依赖旧经验、旧方法,缺乏高度的政治站位,导致工作难以与时俱进,未能及时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创新实践,成为了工作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
(二)检视党性修养提高情况。一是在党性修养的锤炼上持续发力不够。在履职过程中,政治任务感和使命感尚显淡薄,部分工作追求速度和效果而忽视了从增进人民福祉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对待群众迫切关心的问题关注不足,面对复杂艰巨任务时,存在回避心态,缺乏勇于担当的政治勇气,未能充分肩负起职责所在的政治担当。在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方面还有待提高,主动进行政治体检,强化政治锤炼的自觉性不够,政治“扫尘”不彻底,纠偏力度不够,政治识别力和防御能力有待加强。二是政治视野尚需提升。有时候未能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审视问题,对于维护党的理想信念、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密切党群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责任感不足,未能将分管的工作和全局工作放在党和国家的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在平衡全局与地方、重点与全面、部分与整体的工作中未能做到科学均衡。三是政治素质亟待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领悟不够深刻,以至于在政治素质的塑造上存在认知误区,有时将其仅限于主观意识层面的政治忠诚、定力和担当,未能充分联系实际行动,仅仅内化于心却未展现在行动中,导致在把控方向、领会大局、辨别是非、应对局势和防控风险方面存在不足。在如何提升政治素养方面缺乏深入的系统思考,倾向于单一的政治教育方式,未能有效利用中国近现代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及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丰富政治资源来丰富政治修养,政治感情不够充沛,政治素养尚未牢固。
(三)检视联系服务群众情况。一是对满足群众需求的举措尚显不足。在推动工程的过程中,对于新环境、新任务及新要求的适应性未能充分发挥,对群众在新时代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及价值观的掌握不够准确,群众工作的手段与能力未能满足新时代的高标准。因此,对群众的新期望、新需求和新讼求仍缺乏全面了解,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有时未能彻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现代化的成果更广泛、更公正地惠及群众的工作还需进一步落实和细化。二是专业素养尚待提高。面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任务,自我提升干事创业能力作为政治责任、人生追求尚存差距,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未能及时开创新的发展领域和竞赛路径,打造发展新优势。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中,未能全面完善知识体系、拓展学识视野,补足能力短板,还不够善于吸收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和力量。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科技领域国际竞争中,自身的抗压、应变、对冲、反制能力仍显不足,尤其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高质量发展瓶颈问题,集中精力攻克难关、找准发力点的实践能力需要加强。三是斗争精神尚有提升空间。在理解和运用团结与斗争精神的关系方面尚有不足,对一些不涉及重要原则和立场的决策、决议以及非分管工作,确实存在回避硬碰硬的情况。就意识形态工作而言,相比于担负“国家大计、民族重任”的政治要求,斗争意识并不够强烈,领导责任也未压实。有时倾向于采摘“易得之果”,回避“难啃之骨”,面对挑战时缺少勇敢无畏的斗争意志和充沛的精神状态,思想不够紧绷,缺乏斗争姿态。在增强分管干部斗争精神方面缺乏系统性考虑与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未能做细做实,致使一些分管干部将斗争精神误解为单纯的“速战速决”或“硬碰硬”,缺乏柔韧性和持久战的耐力。
(四)检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一是缺失积极主动的作为。处于攻坚克难的决策期,面临改革发展的时机和挑战,缺少先锋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处理探寻未知领域、辨析误区与攻克难题时胆量不足,有时陷入“宁可少事”的思想陷阱,担忧多做多错,致使工作只追求过关,而非力求出色。二是缺乏创新驱动的觉悟。思维定势,创新意识不强,缺少开拓精神。常依赖过往经验处理问题和事务,习惯使用传统方法、套路和思维方式进行工作,对于工作中新出现的情况、问题缺乏即时的深入研究,导致日常工作多而亮点和精品工作少。三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尽管对影响事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难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有清晰的认知,并且怀有解决问题和推动改革的坚定意愿,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启动解题和解难工作的策略和实力仍显不足。例如,在主题教育期间制定战略规划的前瞻性、领导性措施上尚存不足,引领发展的高层次引导力度亟待强化;深化改革的实施阶段虽有阶段性成效,但众多难点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的解决方案;对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仍以稳妥为主,缺乏一劳永逸的解决智慧与策略。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深层次地剖析自己的思想,有时未能将日常工作与党的事业之高度相结合,展现出视野不够开阔。以忙碌为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尚未深入,集体学习较多而个人自学较少,学得被动而非主动,讨论多于系统掌握,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未能做到深入思考、内心领会、实际应用。
二是党性锻炼还不够经常。始终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和“慎独、慎初、慎微”视为座右铭及防身法宝,并坚守法律权限和底线的认知,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个人自律尚显松弛,党性修炼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有所减弱,面对社会上某些负面现象未表现出坚定的斗争态度,还需用更严格、更高的标准约束自己。
三是为民初心还不够牢固。虽然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积极解决问题,但在处理涉及群众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时,听取基层意见不够全面,缺乏从群众角度出发的深刻考量和推动力度,服务民众的视角还局限于自身职责范围内,对广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思考不足。
四是全民从严治党还不彻底。对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严格管理、企业严格治理、党的政治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理解不足,执行力时有松懈,对“双重组织生活会”的落实不够深入;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够频繁和深刻,存在避免冲突的倾向,直面问题的勇气有待提升;在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方面,缺乏必要的严格性,报告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
三、整改方向及措施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助主题教育这一良机,结合自身职责,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和精神本质,不断提升解决问题、防范风险、迎接挑战的本领,确保将理论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促进工作发展的思路和创新行动,转化为融入新发展阶段、执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具体实践,增进学习效果。
二是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坚定“必须履行法定职责”的意识,遵循“能够干事是担当,能干好事是能力,干成大事是执行,保持干净是本色”的准则,确保应为则为、主动行动、善始善终。工作中要持续争创一流,摒弃满足现状的态度,把工作的标准设定至最严格、热情调节至最充沛、状态调整至最佳、干劲发挥至极致。不断增强自我学习的自觉性,深刻领会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学习的迫切感。保持勇于担当的决心,恪尽职守,勇立潮头,始终保持谦虚好学的姿态,发挥个人所长,携手同心,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三是践行服务宗旨,站牢人民立场。始终以服务民众为己任,恪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则,确保权力为人民所用,情感与民共融,利益为民谋求。与群众心连心,保持紧密的联系,坚持群众路线,将增进人民福祉视为根本职责,将其作为干部立身之本、创业之要。依赖群众,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认真倾听民声,深刻理解民意,集中民智,根据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形成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继而引导群众、激励群众、团结群众,确保在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中实现其根本利益。
四是严肃纪律作风,筑牢廉洁底线。始终将纪律规矩作为行动的先导,不断提升敬畏之心、戒惧之情、守纪之志,坚持以钉钉子的决心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自律严格,保持个人与家庭的廉洁,以模范的品德引导和感染群众,树立崇高的榜样,确保个人作风正派、业务能力过硬、工作效果显著。关注并净化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圈子,经常自省,持续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严于律己,管教好自己、家属和下属,保持正确的自我定位,无论职务高低,无论处在何种岗位,都应自觉接受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