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讲话入情入理 听众入脑入心——例谈如何写出让听众有感度高的讲话稿

讲话入情入理 听众入脑入心——例谈如何写出让听众有感度高的讲话稿(2篇)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主体成立的群众性组织,旨在充分发挥老同志在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优势作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

12月21日,我所在的地方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庆祝本级关工委成立30周年。会上,我作了一个讲话,在与会的老同志中引起强烈反响,出席会议的上级领导当场给予表扬。会后,很多同志通过各种渠道索要讲话稿。

说实话,这正是我希望达到的效果,因为我把这篇讲话稿当作是送给本地所有“关工人”特别是与会老同志的一份贺礼。为了准备好这份礼物,我和参与起草讲话稿的同志下了大功夫。

这篇讲话稿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在我看来,其突出特点也是成功之处就在于入情入理、情理交融。入情,就是让听众进入讲话中的情境,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振。对关工委的老同志,我发自内心地尊重,因为他们都是在不计报酬地奉献爱心,而且干的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所以,我在起草这篇讲话稿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明确目标,就是让老同志听了“有感”——因重视他们而感到高兴,因认可他们而感到欣慰,因支持他们而感到振奋。入理,就是让听众进入讲话中的理境,在如何进一步做好关工委工作上形成高度共识。我到本地负责关工委的工作还不到两年,但20多年前还在高校工作的时候,就先后担任过校关工委的副秘书长、秘书长,算是一名资深的“关工人”,加上平时注重学习、研究和总结,不仅占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对关工委工作规律的认识也还算深刻,所以能讲到点子上、讲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思想性的内行话。入情与入理,得其一条就会让人“有感”;如果情与理交融在一起,有感度会大大提升。

要写出有感度高的讲话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需要掌握能承载和引发真情实感的“活情况”,又需要从中找准能让听众与讲话者产生情感共振、思想共鸣的“感点”,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三方面缺一不可。下面,我以这篇讲话稿为例,着重就怎样讲出让听众“有感”的话谈谈自己的体会。

有感,可以分为深浅两个层次。浅层次侧重于感知,能够接收别人发来的思想情绪信号,停留在感觉、感受、感应的层面;深层次我称之为“感发”——既有所感,又有所发,能够像信号处理器一样,对接收到的思想情绪进行个性化处理,使其生发出自己的思想情绪并转化为相应的心理能量、精神力量,感想、感怀、感触、感动、感悟、感召都属于这个层面。听取他人讲话的时候,这种种“感”因所闻而生,因入脑入心而发,说到底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感受到情感之真切,另一种是感受到道理之深刻,这恰恰与入情和入理相对应。而听众的入情入理,都需要靠讲话者代入,代入的媒介是声音,起关键作用的是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意”(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

讲到“感”,还有两个词不可不提——一个是“同感”,就是用自己的感受触发别人同样的感受,也就是人同我心、心同此感;另一个是“通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交织相通。如果运用得法,通感也可以形成同感,这样的同感更强烈。

那么,怎样讲话才能让人“有感”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5点:

第一,看人说话才能让人有感。讲话要看对象,看听众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对所讨论的话题了解多少,习惯于什么样的话语方式。在此基础上按需供给、投其所好,让讲话者所说的与听众所想的同在一个频道乃至一个点位上,这样听众才能有所感。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我们的讲话是否有感、是否合用,听众最有话语权。

就前面提到的这篇讲话稿来说,针对听众以关工委的老同志为主,我在起草过程中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老同志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不宜讲长话,但该讲的内容又不能少,所以按半个小时左右的讲话时间来准备稿子可能会比较合适。二是“五老”来源广泛,不少是老专家、老教师,文化层次比较高,不喜欢听“官话”,要讲得鲜活一些、生动一些,文学气息可以稍浓一些。三是关工委的老同志都是在尽义务、献爱心,整个讲话应以加油鼓劲为主基调。四是这些老同志都是前辈、长辈,对他们的工作不能居高临下指手画脚,而应尽可能以共勉的方式、商榷的口吻进行探讨交流。基于上述考虑,这篇讲话稿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提纲:

半甲子风雨兼程,三十年铸就辉煌。今天,我们新老关工人与各级领导、有关方面代表欢聚一堂,共忆关工委走过的奋斗岁月,共叙关心下一代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共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在NN关工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举。

我市的关心下一代事业起步于1993年,迄今已走过整整30年光辉历程。在人生的旅程中,30年很长,长到可以让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成长为意气风发的青年。在我们的回忆中,30年又很短,短到好像弹指一挥间、沧海变桑田。30年沐风栉雨,30年春华秋实。此时此刻,我们一起回味干事创业的艰辛,一起品尝丰收果实的甘甜,倍感欣慰,激情满怀。

一路走来,最让我们鼓舞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鼎力支持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接续发展。(具体内容略,下同)

一路走来,最让我们感动的是老同志老而不伏、倾情奉献的崇高风范。

一路走来,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环境越来越好。

一路走来,最让我们振奋的是首府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下面,我围绕关工人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就如何进一步做实做好关工委工作谈些意见,概括起来就是“三个不负”,与大家共勉。

第一,不负党的重托,坚决扛起薪火相传的重大政治责任

第二,不负社会期盼,用心用情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爱的蓝天

一要坚持用爱指引,点燃青少年理想信念的灯塔;

二要坚持用爱守护,陪伴青少年走好成长成才之路;

三要坚持用爱育人,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作用。

第三,不负伟大时代,合力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要强机制;

二要强组织;

三要强队伍;

四要强宣传。

同志们,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播种希望、收获成长、衍继未来的工作,路漫漫,爱无疆。让我们从30年宝贵经验中不断汲取能量,从30年春华秋实中更加坚定信心,以实干笃定前行,用汗水浇灌收获,共同书写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加壮美的新篇章!

从增强有感度的角度来看,这个提纲有3个突出特点:一是以排比句式、“套装”观点增强“感性”。全文分为两大块,前半部分用“四个一路走来”和“四个最”回顾过去、总结工作;后半部分用“三个不负”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与老同志共同探讨。这样的排比句式和“套装”观点,既便于记忆,又能有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以同舟共济、同题共答增强同感。前半部分的主语都是“我们”,后半部分着眼于“共勉”,通篇的一级标题都没有使用祈使句。这些小招数的运用,既是为了体现对老同志的尊重,也是为了把老同志更好地代入语境、增强同感。三是以情景交融、情理交融增强所感。这里所说的“景”,不是景色,而是场景。讲话稿一开头就从“欢聚一堂”切入,用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笔触,把“情”“景”“理”融汇于所言之事,比单纯言情或说理有感度更强。这一点,在具体的内容中体现得更加充分,后面会进一步展示出来。

第二,找准“感点”才能让人有感。所谓“感点”,就是思想和情绪上的诱发点和触发点、生发点和爆发点。要调动听众的情绪、启发听众思考,就必须找准抓住一个个具体的“感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思想上的扩展、情感上的渲染,在听众的心湖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比如,上述讲话稿后半部分的第二点围绕“用爱指引”“用爱守护”“用爱育人”开出了3条,其中的“爱”就是一个重要的“感点”。围绕这个关键字眼,我在讲话稿的相应部分写下了这么一些“爱的感言”——

冰心老人说过:“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在关心下一代的道路上,一代代关工人挥洒汗水、默默耕耘,用朴实的爱心和坚定的初心书写了动人的爱之华章。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鲜明特点,我认为“爱”是最合适的。关工人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爱,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更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爱。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我们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一项“爱的事业”,在更多孩子的心田中播下爱的种子,使广大青少年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蔚然成林。

前不久,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短视频,内容很简单,但因为来自于生活、抓住了细节、非常接地气,一下子就“刷屏”了。画面中,一位妈妈打着手电筒,从楼上给晚归的孩子照明,网友纷纷评论:爱是一道光,照亮回家路。我认为,大家所从事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像一道道温暖的灯光,指引孩子们走稳走好成长成才之路。

广大老同志在人生的上半场为党和国家事业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下半场本应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许多老同志却怀着对青少年群体的关心爱护,选择了走向关心下一代的舞台继续发光发热。老同志的丰富经历,是对青少年进行“五史”教育的生动教材;老同志的品格风范,是鲜活的价值观。希望更多老同志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在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方面传递爱心、传播大爱。

用爱育人,既要育之以爱,更要教之以爱。2015年“六一”儿童节,***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我们要坚持把“五爱”教育作为关爱青少年的重要内容,整合资源、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心怀“国之大者”,将“小我”与“大我”紧密相连,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孩子虽然学了书法、学了国画、学了围棋,但对这些国粹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并不了解,这就是“有技无道”。因此,大家要在加强宣教育人的基础上,更大力度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组织青少年开展更多健康有益、启智润心的课外文化活动,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让他们在广泛汲取优秀文化的养分中健康成长。

我们在用爱呵护“朝阳”的同时,也要用心守护“夕阳”。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主动关心老同志身心健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

第三,有感而发才能让人有感。走心的话必由心生。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感动别人和感动自己都要靠真情实感。“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式地无病呻吟,即使说得愁肠百转、缠绵悱恻,都不可能感人,因为从情思的源头上就失去了本真。反之,只要话由心生、有感而发,即使语言再朴素,也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所以,我们既要善于用精准生动的语言阐明所感,又要注意把握好尺度分寸,做到抒情但不矫情滥情、说理但不悖理夺理。

这次会议讲话,我所讲的很多内容都源自于“五老”带给我的感动,我把内心的感动如实写下来、巧妙说出来,就如同给这些感动自己的东西装上了语言传感器和信息放大器,能带给更多人以感动,包括那些感动了我也感动着他们自己的“五老”。比如,我在讲话稿中写道:

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老而不伏”这个词出自我的“创造”,源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古诗词,很多同志都十分熟悉。老骥,就是老马;伏枥,就是趴在马槽边。这句话比喻一个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说得通俗点,就是“人老心不老”。然而,我们关工委的老同志,特别是今天在座的老同志,从工作岗位、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并没有“伏枥”,没有“趴着”、“歇着”,而是革命意志不衰、工作热情不减,继续奔忙在校园内外、活跃在城乡社区、深入到千家万户,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宣讲红色故事、倡导文明新风、传播法律知识、关爱困境儿童、推进校外教育辅导、帮助培训民办学校教师,以党的优良作风熏陶感染青少年,以长者的慈爱之心温暖帮助青少年,所以我说是“老而不伏”。在这些老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对党和国家事业尽心竭力、无限忠诚的高尚品格,看到了为下一代健康成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

30年来,在我市关心下一代事业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先进典型。在他们当中,有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倾注24年心血并誓言“宁愿累着死,也不闲着生”的××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蒙××同志;有始终心系关工事业、情牵困境儿童的××区关工委原常务副主任、现城区“五老”志愿者吴××同志;还有一直奔忙在带领青年创业、带动团队创新的“双带”路上,培训逾15万人次的××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徐×同志,等等。他们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也给我们这些“后来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

说实话,我非常乐意甚至可以说是喜欢参加关工委的会议和活动。为什么?首先是因为“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尊老爱老、敬老为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主要的,是因为我已年过半百,到了这个年纪,经历的事情多了,很多事情也就看得淡了,不能说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但确实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容易受感动,然而每次来到“五老”中间,看到你们银发生辉的形象、不输年轻人的干劲,我总是感动不已。你们做的事、发的光、发的热,确实具有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满满正能量。

市关工委刚刚成立的时候,也曾筚路蓝缕、摸索前行。一代代关工人的倾情奉献、接力奋斗,让点点星光汇成火炬、关工事业积厚成势。随着覆盖面和影响力逐步扩大,社会各界对关工委工作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全市各级关工委秉持“传承、创新、尽力”的价值追求,擦亮“志同、用心、努力、乐在其中”的鲜明底色,在NN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始终看得见“五老”的身影、听得到“五老”的声音、闻得出“五老”的“味道”。2005年以来,市关工委连续4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称号。事实充分证明,我们不仅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征、NN特色、关工特点的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之路,而且在这条用爱铺就、洒满阳光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事业的发展壮大,靠的是队伍,也造就了队伍。在30年的接续奋斗中,我市的关工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现在已经拥有各级关工委组织4910个、“五老”志愿者超过3.4万人。这样一支壮心不已、奉献不止的银发队伍,是我们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最宝贵的资源、最坚实的支撑。

第四,代入语境才能让人有感。语境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场、能量场,有情境、理境、意境之分,善于造境的人能让三者融为一体,产生效应上的叠加乃至倍增。代入语境才能让人感同身受,进而在共情中形成情感共振、在共识中形成思想共鸣。作为讲话者,要采用娓娓道来的语言、循循善诱的方式牵引听众,使其渐入语境、沉浸其中、深受感染而浑然不觉。关于这一点,前面既有技巧的介绍,又有具体的例子,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五,善于表达才能让人有感。会后,一位与会的领导同志与我交流,说你的讲话之所以感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讲出了大家心里有感却表达不出的话。我在带领写作团队成员修改稿子的时候,也有年轻同事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确实,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话表达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善于思考的人,能写出别人“心中无、笔下无”的话;善于表达的人,则能写出别人“心中有、笔下无”的话。这两种话都是新话,前一种更让人佩服,后一种更让人有感。

篇二:

昨晚,久未更新的“三好公文课”又“上新”了——围绕如何把话讲得让听众更有感,我以不久前自己在关工委工作会议上的一次讲话为例,系统梳理了5条经验体会。

其实,当天上午我所作的一个讲话,听众有感度也相当高,而且内容与时下迎新春、过大年的背景更为吻合。为了蹭一蹭过年的热度,也加深读者朋友对上一堂课所讲内容的感性认识,今天我再追加一个“姊妹篇”,也可以说是上一讲的“续集”。

这个讲话,是我在本单位年度工作总结暨团拜会上讲的。为了开好这个会,我作了精心设计、周密安排、认真准备——参加会议的,不仅是本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还有专门邀请的家属代表。开会的时候,先用滚动播放的PPT展示过去一年本单位取得的主要成绩,火红的“成绩单”渲染了会场气氛,起到了暖场作用;紧接着,由班子里的常务宣读致家属的慰问信,“纸质版”印在粉红纸上、人手一份,“电子版”在本单位的微信公众号上同步推出;然后是5位家属代表(父母代表1名,丈夫、妻子、儿子、女儿代表各1名)动情感人的发言(过后我们也以“听听家属的心里话”为题,在公众号上进行了集中推送,发出后好评如潮);最后才是我的讲话。会议结束后,还专门安排了游园活动。从会场到活动现场,不仅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浓浓的“年味”,还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浓浓的“家味”。

我的讲话大致用了30分钟,一半是工作回顾总结的“海水”,一半是感谢祝福的“火焰”。现摘要分享如下:

各位同事,各位家属:

立春时节,东风送暖,生机勃发。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今天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和家属代表欢聚一堂,以总结工作、盘点成绩、表扬功臣、慰问家属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辞旧迎新,共贺新春,特别提气,特别来劲。

刚才,我们一起浏览了去年的“成绩单”,××同志代表部务会宣读了《致干部职工家属的慰问信》,5位家属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这几位家属代表,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发言的内容和风格也各不相同,但表达的心声是共同的,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相同的,他们讲得非常动情,我们听了深受感动。说真的,刚才×××小朋友在发言中讲到爸爸因为驻村工作6年,几乎缺席了他的整个小学生活,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后面又说:“每年放假爸爸都会带我和他一起驻村。在村里,看到爸爸能为村里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我觉得他的工作很伟大,他是我的榜样。”听到这些,我感到非常欣慰,欣慰于孩子的懂事、孩子的理解,更欣慰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一边听一边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发言的家属代表同意,请把你们的发言稿留下来,我们可以与今天的会议材料一并编辑成册,同时集中推送到本单位的微信公众号上,这是××文化建设的“活素材”,也是部史部风教育的好教材,理应在更大范围分享。有你们这样的好父母、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女,我们一定会把工作干得更好,让家人以我们为荣。在此我提议:让我们再一次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所有家属!

实话实说,今天这“三部曲”是我亲自策划的,慰问信也是我在电脑上逐字逐句敲出来的,可以说是我的“亲笔信”。我之所以策划这样一个会议、写下这样一封信,主要是因为××工作确实很忙、任务很重,有的时候还很急,一年到头没有淡季、没有闲时,就像××妈妈刚才说的那样,天天短平快,年年马拉松;正因为如此,不少干部职工在顾家方面做得很不够,不是不想“顾”,而是因为加班多、出差多,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不怎么顾得上,所以特别需要家属的理解支持,需要家属在我们顾不上的时候及时顶上、补上。化用一位老同事的话来说,从事××工作,能力不强应付不了,身体不好支撑不了,家人不理解坚持不了。那么,怎样才能增进理解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增进了解,了解越多才能理解越深。

起草这篇讲话稿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女儿两次听我讲课的经历。我是当大学老师出身的,讲课是我当年的主要工作,也是我自己感觉的强项。为了让女儿了解以至崇拜她老爸,她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做了一次尝试——让她坐在教室后面,旁听我给学生作讲座。没想到的是,我讲了接近两个小时,她真的坐住了、听完了。我以为是自己讲得好,深深吸引了她,一讲完课就满怀期待地求证,问:“爸爸讲得好不好?” 她摇摇头,回答说:“没听懂!”十几年过后,我成了一名“老Z工”,工作更忙了;女儿也在我的“放养”中长大了,成了一名大学生。2019年5月,我到南开大学开展人才招录宣讲,其间应邀作了一次讲座,顺便把在天津读大学的女儿叫去“蹭课”。这一回,又有一个“没想到”——女儿听完课,没有当面对我的课作出任何评价,却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段感受,她说:“时隔十五六年,认认真真坐下来,再听了一堂粑粑讲的课。我原来觉得他的生活很受限,紧凑而疲惫,时间不自由。在听课期间,我突然发现其实他是幸福的,他找到了自己毕生热爱的工作。他讲到自己的工作是自豪的,脸上是愉悦的。虽然累,他也乐在其中,他觉得一切都值得。”这段话,一开始我并没有看到,是我爱人先看到的,她看到之后专门打电话问我看了没有。看完女儿发的这条微信、这段感言,我知道,女儿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既听懂了爸爸讲的课,更懂了她老爸这个人。而我爱人第一时间打电话,提醒我看女儿发的微信朋友圈,说明她也是懂我的。我在网上看见过一句话:“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三件事——有人信你,有人陪你,有人等你。”我觉得,“有人信你”不如“有人懂你”,懂你就是理解。

作为××部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我想用今天这样的形式,让家属更懂我们,更懂我们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更懂我们难以顾家的原因和深埋心底的内疚,更懂我们内心深处你们永远在线的爱。同时,也代表全体干部职工,向家属说出我们共同的感激,感谢“亲们的支持”给予“我们的力量”。

俗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人体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精气神上。人体的生命活动,也要靠精气神来推动。工作中,我们经常说要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精气神这三宝,气发挥承上启下、推动运化的作用,气壮则精满、神旺。如果把人体比作电池,精就是电解质,神就是正负极,气就是电流,起着传递能量和驱动外物的作用。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许多喜事盛事,也扛起了一件件大事要事难事,同志们干劲特别大,“气”也特别足,尤为突出地体现出这么六种“气”。

第一种是绝对忠诚的“满满元气”。思想的力量源于信仰,组织的力量源于忠诚。我们牢记领袖嘱托,把忠诚二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具体内容略,下同)

第二种是奋发有为的“蓬勃朝气”。我们坚持在推进党的事业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自觉在围绕中心中找准重心、在服务大局中科学布局,以高质量××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三种是公道正派的“浩然正气”。我们坚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履职之要,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自觉做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以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维护了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第四种是克难攻坚的“无畏勇气”。面对××书记、××组长到NN调研时提出的发展“破局”要求,我们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挑重担、克难关,当好改革攻坚的突击队。

第五种是敢抓敢管的“一身硬气”。我们认真履行党的建设“施工部”职责,保持“永远吹冲锋号”的定力和韧劲,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第六种是创新求变的“昂扬锐气”。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动能,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推动全市××工作“点”上突破、“面”上开花,实现了整体提升。

总之,这六种“气”发于内而形于外,既在每一位同志的体内化作了工作动力,又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彰显出共同气质,在整个部机关蔚然成风,汇聚成良好部风,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

去年,部里有3位同志获得全国性荣誉称号,6位同志获得省级荣誉称号,4位同志获得市级荣誉称号。其他同志虽然没有获得表彰奖励,但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优秀,而是因为奖励名额有限,更主要的是很多同志发扬风格,甘为人梯,甘居幕后,甘当籍籍无名的“无名英雄”、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比如,××同志经常加班加点撰写重要文稿,甚至通宵达旦,妻子生二胎需要陪护照顾,但他考虑到部里的任务重,主动提出25天的陪护假只休7天,被我把请假条退回去,让他按休足假重新填报。结果,××同志休了参加工作以来最长的一次假,妻子满意,大宝高兴,二宝受益,全家都更理解更支持他的工作了。当时,我还特地把解放军陆军司令员韩卫国《致陆军官兵家属的一封信》通过微信转给他,其中有这么几句话:“在父母生病临终时、在妻子生子临产时、在孩子升学临考时,只要没有打仗任务和确实离不开的特殊任务,都必须及时请假回家”“对于父母生病不回家、妻子生产不照顾、家庭有难不帮助的个别官兵,不但不表扬、不宣扬,而且还要对他的真实品德进行考察”。我之所以把这件事“翻”出来,就是希望大家像韩司令所要求的那样,既把工作做好,又把家人照顾好、把家庭生活兼顾好,让家人始终成为我们最坚强的后盾,让家庭始终成为我们最幸福的港湾。又如,××同志为做好迎接××领导到我市调研的准备工作,在××夜以继日地爬格子,完成任务后,又马不停蹄转战××社区,忙得出了水痘,在医生的劝说之下才休息了3天;×××、×××两位女同志巾帼不让须眉,主动请缨到××县我部的定点帮扶村担任第一书记;×××、×××、×××等同志面对涉及3.2万条数据、近161万个信息项的×××信息更新采集和统计工作任务,从去年12月起主动牺牲周末时间和元旦假期,圆满完成阶段性工作;为方便我市48名残疾考生参加×××笔试,××、××等同志反复与市××办沟通,把残疾考生安排在居住地附近的考点,为有特殊需求的考生提供佩戴助听器、安排一楼考场等“暖心”服务。上面点到的这些事例,是我们这个战斗集体“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生动缩影。部里的好人好事还有很多,难以一一列举。一年来,我们每个人都很拼,从年头忙到年尾。据统计,去年一共有19名干部没有休年假,大部分同志也没能全部休完年假。同志们的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家属们在背后的真情理解、鼎力支持,我看不见却想象得到、感受得到。借此机会,我代表部务会向全体干部职工以及你们的家属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亲切慰问!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希望大家好好利用这个假期,陪陪家人、放松身心。在这里,我给大家拜个早年,衷心祝福大家在龙年里龙马精神身体好、龙腾虎跃工作好、龙凤呈祥生活好!

这篇讲话稿写得怎么样,我自己就不评价了,最后只从提升听众有感度的角度,说一说写稿时的考虑。总的考虑,就是以了解和沟通增进理解。理解是相互的,沟通也是双向的。所以,讲什么、怎样讲,不能“剃头担子一头热”,必须从干部职工和家属两方面着想。

比如,总结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内外有别,着重讲一讲家属看得见、感受得到也听得懂的亮点、成绩和效果,不讲常规工作,也不讲具体做法——干部职工多是内行,很多情况不用讲也知道;至于家属,干的不是这份工,无需了解得太详细,也不便讲得太具体。

又如,打感情牌的时候,可以多从家属的角度讲些话,说得通俗点儿,就是屁股要歪向家属那一边,不能一味地说干部职工有多么不容易,要更多地说一说家属的不易,说出我们的亏欠和内疚,这样反弹琵琶效果反而更好。

再如,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在团拜这个场合,在有家属参加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少讲道理,尤其不要空对空地讲大道理;可以多讲一些让干部职工和家属都有感的事,以小见大,以情感人。有的事情可以点到为止,有的事情可以以点带面,有的事情则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充分展开,这样覆盖面更广,会让更多听众有感,整体感染力更强。我在讲话中主要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我和女儿的故事,旨在说明家属对我们的理解;另一个是我和同事的故事,旨在说明我们对家属的理解。两个故事、两个角度,遥相呼应、相辅相成,充分说明理解是相互的。

至于我在讲话一开始对家属代表发言的回应,则充分说明沟通是双向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的讲话预先准备有稿子,但这部分回应性的内容,多数是现场即兴发挥的,事后才根据记忆补充进了稿子。这样的回应本身就是“有感”的结果,把自己最强烈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讲出来,可以让在场的同志更有感。如果对前面的发言不理不睬,自顾自地照着稿子念,稿子写得再好,现场效果也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