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
近期,我们参加了市人大组织的X乡乡村旅游发展考察学习活动,受益非浅,感触很深。农家乐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亮点和典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榜样。
一、*乡乡村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该乡辖区面积16.3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18347人,其中农业人口16962人,耕地面积12676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常年花卉种植面积5500亩,年产值6000多万元,蔬菜种植6000亩,年产值4000万元,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X元。今年2月,该乡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乡曾是X区最穷的乡之一,连村里的路都是泥路。X乡红砂村有农民种花的习惯,2013年10月,X市在这个村举办了省首届花卉博览会,村里一下涌进来100多万游客。受此启发,红砂村以花卉产业为载体打造乡村型开放公园,把上百家“农家乐”组合起来构建大型生态休闲空间。“农家乐”成为乡村生态旅游公园中的旅游服务点。周边村受此影响,也发挥各自特色竞相发展。
2014年,乡政府因势利导,根据区域传统农民种花习俗,明确打造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X花乡”目标,以花卉产业为载体,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新型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充分挖掘梅、菊、荷等花文化内涵,将全乡资源开发与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紧密结合,把全乡五个区分别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区,五个区分别为“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荷塘月色”、“江家菜地”和“花乡农居”,简称“X乡——五朵金花”。这“五朵金花”特色各异,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不同,营造出的文化氛围也有区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产、供、销一体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购物、美食、消费一条龙。乡鼓励多元投入,广泛引资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标准和经营水平,旅游业快速发展。“五朵金花”2015-2016两年共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14426元增长到目前的X元。
幸福梅林:总面积3000余亩,1500余亩梅花环抱124亩水面。各色梅花20万余株,200多个品种,堪称中国四大梅花之首,主要品种有字梅、江梅、宫粉、玉碟、朱砂、垂枝梅、杏梅、樱李梅等。有农户600余户,农居建筑风格充分借鉴了“X西民居”特点。景区内林木葱茏、竹树掩映,青瓦白墙点缀其间,显得古朴典雅。景区内建有“梅花知识长廊”、“照壁”、“吟梅诗廊”、“精品梅园”、“梅花博物馆”等人文景观。梅林区域内各种服务设施完善,有绿色网吧、超市、旅游纪念品商店、游客服务中心等。还拥有100余家特色休闲农家乐,向广大游客提供各种美味可口的乡村美食。2022年,该村被国家建设部评为“2022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东篱菊园:总面积3000余亩,507户农户,当地村民世代以种植菊花为主,目前菊花种植面积1000余亩,100多个品种,景区拥有盆栽菊花120余万盆。大田春夏秋冬四季栽种菊花。景区内满园菊花与“红瓦粉墙”乡村别墅风格农居色彩缤纷、场景壮观。东篱菊园迎合了现代人返朴归真、回归田园的内心愿望,精美的乡村酒店形成集居住、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特色产业。今天的东篱菊园已成为全国有名的品味菊文化、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度假胜地。
荷塘月色:总面积1074亩,当地农户主要从事花卉、莲藕种植,现有荷塘种植面积600余亩。“荷塘月色”景区迎合人们爱莲、赏莲的喜好,依托百亩荷塘形成的优美风景,利用自然田园风光打造人文环境,景区道路两边设立了姿态各异的艺术雕塑,吸引了中国著名油画家、雕塑家、国画家从事艺术创作,逐步形成了万福春光画意村,使荷塘月色散发出独有的艺术气息。景区内有良好的生态植被,有收获季节赏画廊、精品观赏荷塘、莲花广场、乡村天宫、万福春光画意村等景观。荷塘水岸生态景观与乡村酒店、休闲会所、艺术村相互借景,形成独有的生态、人文景观,适合旅游和居住。景区还形成了书画加工、画框、画具生产、颜料、画笔、油布批发销售等产业。
江家菜地:总面积3000余亩,以时令蔬菜、水果种植为主体,当地村民长期从事蔬菜种植,经验丰富,同时以“休闲、劳作、收获”的形式吸引游客认种蔬菜,体验乡村生活的惬意,成为现代都市人体验生活修身养性的良好生活方式。江家菜地还是许多学校的教育基地。
二、X乡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创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乡把文化因素注入“五朵金花”,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幸福梅林景区充分挖掘梅文化内涵,在景区内打造“精品梅园”、“岁寒三友”、“梅花三弄”等主题梅园,建设梅花知识长廊、咏梅诗廊和咏梅诗碑,跳“花重锦官城”歌舞,饮梅花酒、梅花饮料,吃梅花糕和梅花宴,整个幸福梅林充满了浓厚的梅花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崇尚自然,喜爱梅花的人观光休闲。荷塘月色景区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著名画家、音乐家建设艺术博物馆、音乐厅,或租用农房开设画廊、摄影室、雕塑创作展示室、乐器工坊、音乐创作室等,进行创作交流、作品展销,乐器制作展示演奏,形成了艺术加工厂、艺术大卖场、艺术家聚集区和为一体的特色田园“艺术村”。
乡景区到处深深渗透着文化元素。每处景点、每个宅院、每个花圃、每条道路都是请艺术家、文学家再三斟酌起名。像“红花坞”、“梅花阁”、“绝对零度”、“坝坝鱼”、“岷山蕊园”等农家乐院名,无不充满诗情画意。农居按照X西民居风格统一要求适当改造和点缀,不需大拆大建而是充分利用。在荷塘月色、东篱菊园景区,许多农户在自己的房屋墙上绘画来丰富景区环境。
乡在文化丰富、提高、创造生活的内涵中不断发挥和创造文化的外延,不仅注意从经济上投入,改单一、低档的农家乐为休闲、采风、娱乐、体验于一体的高档田园旅游,而且注意引导多元文化投入,在较短时间内培育起了以农民为生产源的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这种以文化为灵魂、以农村为载体、以文化旅游为表现形式,由政府和农民共同创造的农村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给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典型。
(二)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强力扶持乡村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在发展农村旅游实践中,乡逐渐形成了党委总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产业支撑、农户主体的工作格局。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共炒一盘菜,各进各的油盐”的办法,相关部门牵头分别解决路网、通讯、引水、供电、供气等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环境和服务功能配套问题。区、乡政府部门包村,干部包户,明确旅游部门为牵头部门,对日常工作进行总协调;建立联席会制度,相互沟通,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乡政府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撬动和吸引民间资金投入1.21亿元。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改善,使得农民资产增值,土地年租金由原来1500元/亩增加到2000元/亩,小院租金由每年3万元升至10万元。一年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达3000多万元。建设完善了乡村道路、水电、污水垃圾处理、公共厕所、道路指示牌等基础设施。1500户有线电视终端用户实现户户通光纤。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每个村建成了200平方米村卫生服务中心。
农房改造实行“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办法,临街经营农家乐的民俗户实行专业设计,原房屋主体基本不动,每户房屋的外面按照X西民居风格“穿靴戴帽”,进行装修改造。政府每平方米直补100元,主要是外墙、门窗、屋顶,每户约补1.5-2万元。对经营农家乐家庭购置的餐桌、椅子、床铺、遮阳伞等经营用具实行50%直补,每户约直补5000-10000元。农房通过改造(包括平房改成二层小楼),每户政府直补约2-3万元,农户内装修、平房改造约需投资5-15万元。通过改造调动农户积极性,吸引资金1.5亿元。房屋经过改造,一般经营3-5年即可收回成本,农户可不出户就业,改善了居住环境,又提高了生活水平。
乡在吸引企业投入建设、开发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探索。有许多企业家到此投资入股,发展连锁企业。如X市花乡花卉开发总公司总经理谢春蓉,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该乡第一个大规模温室,引进蝴蝶兰、鹤望兰、红掌等高档花卉,并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一个高起点、多功能花卉科研开发、示范基地,公司还积极与广州维生公司商谈,落户X乡。资本、科技共同运作提升了花卉产业,该公司年产值目前达到5400万元,资产从成立时的100万元增加到了2780万元。
乡在景区内建有X唯一的大型鲜切花批发市场——高店子花木批发市场,除经营各种鲜切花外,还经营花卉包装辅材、花器、花肥、种子、园林机具等相关产品。市场日销售额40余万元,年销售额1.5亿元。市场现有花商、花卉公司150个,花农1200户,从事相关产业40余家,市场营销网络辐射全国30个大中城市。
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参与支持下,已经形成了以公司为龙头,以100多家种植大户为纽带,以3500户松散型农户为基础的“公司+市场+基地+农户”的花卉产业模式。乡发展花卉产业的同时,蔬菜产业也得到了发展,拥有X最大的从事生态蔬菜培育、生产、加工、销售的江家菜股份有限公司。
(三)加强培训,严格管理,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产业水平。农家乡快速发展的同时,X市旅游部门及时下发了《市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市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实施细则》、《市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等文件,对乡村旅游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旅游部门还请专家指导农民学习接待礼仪、装修布置农居;请宾馆领班指导摆台、上菜、泡茶等;请来厨师免费指导村民学习烹饪。
乡还着力构建农民经营和就业保障平台,变单一种植农作物收入为拥有“四金”的多渠道增收保障,即“土地流转、农宅出租的租金”,“经营农家乐或到村里龙头企业打工赚取的薪金”,“参与村集体经济、土地入股、建乡村酒店等经营企业可保底分红的股金”,“达到社保条件后按股领取的养老金或低保金”。
三、*乡发展乡村旅游业对我市的启示和借鉴
我市许多乡镇状况和条件与X乡有相似之处,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作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力发展。
启示一: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统一规划。我市发展乡村旅游业,一定要把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与促进“三农”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建设休闲旅游设施与推进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与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乡村建设规划、资源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度开发,有序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建立扶持乡村旅游政策体系,形成联动管理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政策、资金、技术、业务培训等方面,特别是税费优惠上给予扶持,业绩突出者给予鼓励。制定统一规范的乡村旅游管理办法和服务质量标准,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监管,防止无序竞争。
启示二: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坚持多元投入和市场运作。借鉴X乡成功经验,积极吸引多元投资,鼓励集体、企业、社会资本、农户、个人一起上,国有、民营资本和外资多元投资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经营市场化程度,提升经营品质,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地方政府应减少审批程序,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乡村发展旅游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补助,蓄水养鱼,扶持健康发展。
启示三:发展乡村旅游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和打造亮点。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农家饭菜各地都有,我市农居、农家饭菜都具有特色。如何营造特色,打造亮点,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要深入挖掘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根据各乡镇主导产业和自然资源差异,紧紧依托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旅游经营。大力发展观光型农业,以具有观光价值的果园、茶园、花园、菜园、荷塘及畜禽渔养殖场等为载体,培育发展具有观光、采摘品尝、参观考察、科普教育等功能的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型农家乐,依托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以自主参与作为主要特色,培育集种养、观赏、住宿、餐饮等服务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农家度假,重点扶持利用农家庭院、民俗风情和农家生活,开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农家乐主题活动。沭阳新河、颜集、宿城双庄、湖滨新城鲜切花基地都独具特色,可以作为我市乡村旅游开发试点。
启示四: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注入文化理念和提升品味。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活力源泉。没有文化的内在支撑,再好的乡村旅游只会是昙花一现。要保持乡村旅游长期繁荣兴盛,就应该重点在做足文化文章上下功夫,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发掘、整理、保护与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打造更多的文化产品,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灵魂与品位所在,成为人们尤其是“城里人”心向往之、乐意去之的乡村乐园。对乡村自然、人文、民俗风情资源进行开发和包装,将多种民间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举办红色之旅、农事参与、农家娱乐以及田园风光休闲度假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游客。着力打造以农耕文化、民间工艺、乡村民俗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经营聚集区,将书画、桃雕、花卉、烙书等文化形式融入旅游活动当中,体现宿迁文化特色,推动乡村旅游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深度开发过渡,从单一休闲型向集文化、风景、娱乐等为一体的复合型转变,提升品味和档次,不断增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