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XX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 别是***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根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 案》和中共XX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新时代XX产业工人队 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精神以及xx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新 时代xx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扎实推进 XX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如下实 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题导 向的基本原则,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 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动力,改革 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努力造就一支有 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 人队伍,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XX"新XX建设提供有力支 撑和坚实保障。
二、主要举措
(-)实施思想政治引领行动,引导产业工人做推动高 质量发展的时代先锋。
1、突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用***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产业工人,引导产业工人牢固树立〃四 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 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化产业工人思想 政治引领,建设好听党话、跟党走〃职工大讲堂",培养产业 工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开展经常性的产业工 人队伍状况调查,畅通产业工人诉求渠道,回应产业工人关 心的问题。重视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面向产业 工人的新媒体矩阵,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实现网上网下融合、 重要节庆日和日常教育统筹,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理论研究,把研究成果纳入党校、行 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主体班次相关课程。(责任单位:市委 宣传部、市人社局、市委党校、市总工会、市国资办、市社 科联、市委网信办、市工商联)
2、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产 业工人队伍建设,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要求, 积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加大生产研发经营一线行动型 党支部组建力度,做到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应建尽建。 以党建带工建,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三创争两提升“活动, 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巩固劳模创新工作室“领 航行动”成果,实施劳模创新工作室党建强基工程,在劳模 创新工作室创建劳模党支部(党小组\创建党员先锋岗,促 进劳模和产业工人提升政治素质、提升业务能力。加大在产 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及 小微企业就业的工人中发展党员工作,注重把技术能手、青 年专家、优秀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提高工人党员比例。 加强产业工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T故"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基层车间 班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工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 断增强产业工人先进性。(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
3、推动产业工人文化建设。把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融 入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化拓展,中国梦•劳动美•幸福 路"”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等主题教育活动。 重视企业文化阵地^平台建设,不断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的群 众基础,丰富企业文化建设载体,打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努力培育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 承接、与新时代先进文化要求相统一,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 合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产业工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加强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
〃四德"建设,深化以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 业技能、职业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职业精神和职业素 质建设。开展廉洁文化进企业活动,强化法治教育和诚信意 识教育,提高产业工人法律素养和诚信意识,引导依法理性 表达利益诉求,维护产业工人队伍团结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局、市人社局、市司法 局、市国资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文联)
4、保障产业工人民主权利。健全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 位的制度机制,畅通参政议政渠道。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党 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 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 在换届工作中就代表候选人和委员中产业工人的比例提出指 导意见。建立完善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制度。进 —步健全政府和工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和协调劳动关系 三方机制,严格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 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依法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 度,畅通产业工人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渠道,使产业工 人对企业经营管理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监 督权,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职工大会
(职代会)审议,充分听取和吸收产业工人意见^建议。加 强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产业工人特别是担任各级各类代表、 委员和挂职、兼职的产业工人的参政议政能力,广泛开展产
业工人献计献策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升产业工人代表参 与企业民主管理实效。(责任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 政协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总工会、团市委、 市妇联、市人社局、市国资办、市工商联)
5、宣传产业工人先进事迹。组织主流新闻媒体加大对产 业工人的宣传力度,加强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运用微 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分众化、互动式宣传, 拓展产业工人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创作 更多展现产业工人风采的优秀文艺作品。组织劳模、技能大 师、工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广泛传播劳模精神、劳 动精神、工匠精神,奏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主 旋律。(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总 工会、市文联、市融媒体中心)
(二)实施赋能成长行动,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6、完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促进中职、高职教育紧密衔接。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 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 程对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支 持企业争创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2020年,建成1个产 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职业院校专业课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 证书对接比例超过20%。打造高素质“双师型“职业教育师 资队伍,畅通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双向通道。(责任单位: 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技师学院)
7、完善产业工人创新机制。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定期开展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先进操作法和合理化建议 等评选活动并实施奖励。鼓励职业学校、科研机构、骨干企 业共建实验实训平台,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 各类创新工作室联盟,发挥技能大师、劳模工匠等创新骨干 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产业工人参与创新活动。鼓励企 业制定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奖励实施办法,推动技术工人 的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骨干团队和主要发明人的收益 比例不低于成果转化奖励金额的70%。鼓励企业将职工“五 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创新活动 纳入企业创新体系,在项目立项、经费安排、人员配备、成 果转化收益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及个 人等设立职工创新奖项,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支持职工创新。 发挥各类政府性投资基金的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产业 工人创新创效提供金融服务,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推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科 技局、市工信局、市金管局、市总工会)
8、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落实产教融合政策,健全行业、 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体系。
完善促进校企合作机制,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成本补偿政 策。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举办或参与举办职 业教育,符合条件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鼓 励企业采取冠名班、奖学金等形式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开 展订单式培养。鼓励和引导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参与 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和平台,依托企业、职业院校、职业培训 机构建立现代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到企 业实习实训制度,推进产教融合企业试点,给予政策支持和 财税优惠。加强职业启蒙和创业创新教育,建立相对完整的 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鼓励职业院校创建学生创业创新示范基 地,经考核评定后按规定给予相应奖补。(责任单位:市发改 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技师学 院)
9、优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 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建立形式多样化、内容模块化、时间 自主化,各类培训主体平等有序竞争、产业工人自主参加、 政府购买服务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计划,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鼓励名师带高徒,推广 企业学徒制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2020年,全市企业 新型学徒达400人以上。促进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发展,按规 定落实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税费减免等政策。2020 年,全市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载体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 万人次以上。建设覆盖重点行业、特色领域的劳模工匠创新 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予经费资助。关注乡土人才、 传统技艺人才、非遗传承人等文化产业人才的创新、创业发 展,并给予资金保障。完善政府购买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 成果政策,对我市省紧缺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政策未能 覆盖的新增高技能人才,由市财政按同等标准在再就业资金 中安排补贴。2020年,全市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1个、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个、市级以上劳模 创新工作室2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全市技能人才总 量达到12.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4万人,每万名劳动 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1019人。(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 发改委、市国资办、市工信局、市文体旅局、市财政局、市 总工会)
10、完善能力提升竞赛体系。推进高技能人才素质提升 工程,开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 围绕XX省百万技能人才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和"XX市 十万职工大比武"活动,强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 模范作用,建立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全市 性、行业性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与XX市、省、国家、国 际竞赛及技术标准、比赛规则、比赛流程相衔接的职业技能 竞赛机制。畅通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能竞赛、技能晋级 四位一体的成长通道,对人社、工会主办(联合主办)的劳
动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予以经费保障,鼓励、支持企业和社 会组织捐助、赞助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年举办市级劳 动竞赛1个以上、职工职业(行业)技能竞赛3个项目以上, 搭建有利于优秀产业工人脱颖而出的平台。(责任单位:市总 工会、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
11.改进技能评价方式。深化职业资格改革,做好职业 技能等级评价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对应衔接工作,构建以 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主 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认定政策体系。积极弓I导行业协会和龙头 企业参与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的开发。健全多元化评价方式, 即企业内技能人才评价、社会化鉴定、院校认证、职业技能 竞赛选拔等多种评价方式并行。推荐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 破格参评或直接认定为技师、高级技师。加强面向非公有制 企业、小微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市工信局)
12、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职业教育学历与职业资格 (技能等级)双证书制度,落实国家和省职业资格(技能等 级)与职称、学历比照认定要求,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纵 向衔接连通、横向互通互认,推进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 职业发展贯通试点,由国企带头,企业在聘高级工、技师、 高级技师可同等享受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 师工资福利待遇,完善技能人才成长”双通道";对技工院校 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 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责任单位:市人 社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技师 学院)
13、创新技能导向激励机制。按照技高者多得、多劳者 多得的原则,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引导企业 建立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 资、股权制、年薪制等分配形式,鼓励企业建立针对技术工 人的补助性津贴制度,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 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积极推荐参加省级企业首席技师认定、 XX技能大奖、XX大工匠、XX工匠评选,定期选树XX金牌 职工。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的产 业工人奖励激励机制,按规定对相关先进给予奖励。落实好 高技能人才、优秀技术工人疗休养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疗休 养活动。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代表等评 选推荐中的名额比例。推进高技能人才引进享受高层次人才 同等待遇,在落户、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予以政策支持, 鼓励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以多种形式对优秀高技能人才进 行奖励。(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市工信局、市 财政局、市国资办、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三)实施维权服务行动,促进产业工人全面发展。
14、完善劳动经济权益保障体系。建立完善集体协商和 集体合同制度,落实产业工人参与分配决定的权利。健全向 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推动职工劳动报酬增长和企 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一线职工的工资增幅不低于本 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正常增长机制, 指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民参保 计划,实现产业工人应保尽保。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统 筹层次,完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参保激励机制。鼓励有 条件的企业为产业工人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商业养老保 险。加强失业动态监测,保障失业人员按时足额享受失业保 险待遇,稳步提高失业保障水平。促进产业工人稳定就业, 实现与企业合作共赢。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技 能人才提供信息查询、人岗匹配服务。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体 系,妥善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 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化解过剩产能转岗分流职工、农民工多 渠道就业创业,加大对困难职工、农民工欠薪等案件法律援 助力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保障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加 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改善劳动条件,落实劳动保护 措施,确保产业工人的生产安全和生命健康。建立健全隐患 排查治理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监管职能 部门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双报告“制度,开展“安全隐患 随手拍“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发生。严格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深入推进户外劳 动者"爱心驿站”建设,推动企业建设好职工食堂、职工书 屋、爱心母婴室等配套设施,为产业工人生产生活创造更好 的条件。(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国资办、市司法局、市应 急管理局、市卫健委、市总工会)
15、完善农民工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 动、农民工学历和能力提升行动,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 完善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完善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公平保障其作为 用人单位职工、城镇常住人口的权益。规范农民工用工管理, 依法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 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总工会)
16、实施高效精准帮扶。将困难产业工人帮扶工作纳入 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帮扶工作联动机制,发挥政府部 门、工会组织、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积极作用,为困难产业 工人提供就业支持、创业扶持、教育帮扶、医疗救助等。建 立帮扶资金保障机制,拓宽筹措渠道,坚持尽力而为、量力 而行,为困难产业工人帮扶提供有力支撑。坚持精准帮扶, 准确掌握困难产业工人生产生活情况,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帮助困难产业工人解困脱困。(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 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
(四)实施支撑保障行动,夯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基础。
17、完善法制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工资支付相关法规政
策,积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保障产业工人取得合理报 酬的权利。严格落实企业民主管理、集体协商等方面的法规 政策制度,保障产业工人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权利。严格 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技术资格等相关法规政策,依法督促企 业履行职工教育培训的主体责任,保障产业工人接受职业教 育和培训的权利。健全劳动关系监测、预警和纠纷预防、矛 盾调处机制,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职能,督促企业履行社 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人社 局、市总工会)
18、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职业教育投入,建立 与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探索建立职业 教育生均拨款总额相对稳定机制,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生均 财政拨款基本定额标准提高到与普通本科同等标准。推动职 业教育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职工学历、技能提升培训。建立 高技能人才项目专项资金,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 各级政府人才工作经费预算。优化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 对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 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产业工人,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 对符合省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参加高级工、技师、高级 技师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产业工人,市财政分别按标 准在再就业资金中安排补贴。(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教育 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
19、建立职业教育培训资金多元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 金的引导作用,完善并落实企业、社会组织加大职业教育和 培训投入政策措施。加大就业专项资金对职业培训补贴的支 持力度,改进补贴方式,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和补贴对象。整 合培训补贴资金,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支出。鼓励企业加大职 工教育投入,在职工工资总额的1.5%-8%范围内就高提取教 育经费,并将其中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的技能培训。积 极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 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 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 年度结转扣除。鼓励企业、社会各方面和个人对职业院校和 职业培训进行资助和捐赠,符合规定的准予在税前扣除。加 强对各项投入和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和审计监督,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 育局、市税务局、市总工会)
(五)实施聚力共建行动,协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改革。
20、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党委 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 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调动社会各 方面力量参与的产业工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工作格局。把 优秀产业工人人才纳入党管人才总盘子,加大相关人才计划 政策集成支持力度,将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列入 各级党委(党组)联系服务专家范围。把加强产业工人人才 队伍建设和发展,作为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的重要 内容,与其他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统一谋划、统一部署、 统一推进、统一考核。将承担产业工人人才队伍建设职能的 主要部门,作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发挥在 产业工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应有作用"责任单位:市委组 织部、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
21、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全市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业工人的公共服务工作。加快 推进公共租赁房建设,鼓励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产业工人的住 房困难。优化公交线路和交通布局,改善产业工人集聚的各 类产业园区的交通状况。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提高职业病 等大病救助水平。加大健康教育和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力度, 督促用人单位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健康监护档案。 推动用人单位改善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加大职业病危害源 头防控力度,依法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产业工人 的职业健康检查。完善城市公园公共文体设施布局,推进产 业园区和公共绿地的健康步道、健身设施建设,打造在职人 群公共体育服务支撑体系,方便产业工人享受更多的文体服 务。将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职工学校、职工书屋等 职工文化活动阵地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开展文体活
动深入产业园区、企业车间,丰富产业工人精神文化生活。(责 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交运局、市卫 健委、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文体旅局、市总工会)
22、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改进工会工作的体制机制、方 式方法,深化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昆合 所有制企业工会工作。以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为重点, 坚持服务资源、力量配备向基层倾斜,加大工会经费项目化 补助申报力度,强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扩大有效 覆盖,夯实基层基础。探索”互联网/普惠服务,加强统一 规范、资源共享的互联网普惠服务载体建设,对接上级工会, 实施F化网上工会工作平台,整合创新创业、维权服务、 政策咨询、生活救助等资源,逐步形成线上受理、线下办理 的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各项工作,保持和增强 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强化工会组织团结教 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功能,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 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责任单位: 市总工会、市国资办、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市人社局、 市工信局、市民政局)
三、组织实施
(-)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 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贯彻落实协调机制,成立以市委分 管领导牵头,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 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宏观指导、 政策协调和组织推进,实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宏观政策、 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社会政策联动,打破部门界限,形成 整体合力,提高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细化措施、有序推进。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 际,制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工作计划,根据职责分工, 研究制定推进改革的实施细贝U和配套措施,积极稳妥推进产 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突出重点,着力在支柱产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中推进改革,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 根据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抓好典型示范,探索总结经 验,做到有序实施。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 组织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意 义、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宣传改革实施中先进典型、经验 成效,引导各类企业主动参与改革,动员产业工人积极投身 改革,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推动改革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督查、抓好落实。建立推进改革情况的监督 检查和信息反馈机制,对各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 查和绩效评估,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察认识、察 责任、察作风,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