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

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

著名作家周国平认为,“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人称“北大醉侠”的孔庆东教授认为,书分四类:经典书,终生读;专业书,为工作而读;时髦书、休闲书,闲暇时少量读。

书籍本身的属性是记录历史发展、抒发大众情感的首要媒介渠道,同时也为人民群众想要了解历史与丰富的知识经验提供有力的辅助工具。书籍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读书可以使生活气象万千,可以让言值青云直上,可以让心灵不断充盈。读书就像照镜子,它不仅能整理我们的容貌,更能修正我们的心灵。在书的面前,我们会读到自己的影子。

读书的过程给我最为深切的感受,便是以点带面。上学的时候,我读书边看边做摘抄,把好词好句记下来。那时候,很少在书上做记号、做眉批,主要是舍不得把书画“花”了。后来我从毛泽东读书喜欢圈点符号、批注文字中受到启发,比如:他读《二十四史》,字里行间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符号画得密密麻麻、比比皆是;写有批注的一共有15种、198条,最长的一条批注写了914个字。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当年读书下了很大功夫,头脑里的想法也很多,这是他在写作中能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重要原因。因此我想,爱惜书固然是对的,但书的价值全在于学习和运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不动笔,读书就如同水过鸭背。现在我读书,一定会在书上用我习惯的方式做记号,开启时在书的扉页写下姓名和时间,阅读时基本要动三次笔:第一次是“挑”,把对自己有用的段落、句子挑出来,划线或者做上其它记号;第二次是“摘”,适时把挑好的内容摘录出来,进行分类整理,重要的内容还标明出处,以备不时之需;第三次是“发”,把阅读时自己的看法、想法等,用批注的方式记在旁边,为今后的使用打下基础。动了这么三次笔,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就由厚读到薄、又由薄读到厚了,特别有用的东西就入脑入心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现代阅读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碎片化阅读”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段子流行、鸡汤文肆虐、养生文章受追捧,看似人人都在阅读,但是这样的阅读价值和意义很小。还有一些信息虽然来源于经典作品,但都是经过提炼、删减、阉割过的。这一点和前段时间流行的“知识付费”有很大关系,很多“知识付费”的经营者把一些经典作品进行高度浓缩、提炼,然后当做商品贩卖给消费者,很多消费者觉得自己花个几元钱,花几十分钟就能“读完”一本书,很划算,但这很真正的阅读完全是两码事。早就有人说过,真正的阅读,尤其是那种想通过阅读得到收获、获得帮助的阅读,必须读“原著”,读“大部头”才行。互联网阅读虽然带来很大的冲击,但似乎并不能完全取代。技术革命只是改变传播介质,并不能改变阅读本质,最终,互联网也是“内容为王”。纸质阅读和电子书阅读哪个更好呢?大家都秉持着不同观点、不同声音,其实我认为,“纸质书”与“电子书”间形成的博弈并非是你存我亡的对峙关系,应当是相互依赖共同进步与融合的关系,不必分个高低好坏。即便,最传统的古籍都电子化了,也不能改变古籍收藏家对古书的热情。读书、藏书和用书,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各行其道。从我们日常观察到的现象看,技术的更新会带来诸多的生活改变,但是不必担心,我们的书籍会像早先的竹简、绢书那样退出历史舞台,哪怕我们已经从网上冲浪的年代走入了手机互联时代。相反,我个人觉得纸质阅读在将来会成为一项门槛最低的阳春白雪。它代表着个人的修养、文化上的复古认知等。养成终身阅读及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沉下心来,提升阅读的质量和水平,平衡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使用效率,走出碎片化阅读的困境,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