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增强宏观调控有效性针对性
党课讲稿: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增强宏观调控有效性针对性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增强宏观调控有效性针对性
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鹏
(2024年3月19日)
一、2024年我国发展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面对我们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来看,一些发达国家或面临较为严重的通胀压力,或面临增速放缓等问题,加之地区热点问题频发,这些加剧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从国内大循环来看,一般强调两个层面和多个层次。两个层面就是总量层面和结构层面,而在结构层面往往强调的是产业结构、体制结构等相关层次。从国内大循环的运行表现来看,一方面存在总量上的压力和矛盾,突出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为此,要加大政策力度,强化逆周期调节。另一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体制机制缺口压力。为此,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但此时,只做逆周期调节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必须推进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将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当前面临的压力和矛盾有机结合,我们称之为跨周期调节。因此,应对当前复杂形势,我们需要两个结合,一个是把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结合起来,第二个是把经济政策的扩张和改革的深化结合起来。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我国每年新增毕业生1100万人以上,由于劳动力供需不平衡,一些人找不到工作,而一些企业也招不到与工作岗位匹配的劳动者,由此就出现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问题。如何解决?一是要保持就业政策的主动性和投入性,通过加大投入缓解就业总量压力;二是优化劳动力供需结构,通过调整劳动者技能,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缓解结构性矛盾。基于此,使每一个劳动者都有工作岗位,都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到立足点,实现人生价值。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些地方基层财力比较紧张。”财力紧张并不意味着公共服务能力的下降。我们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报告指出: “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还存在“卡脖子”问题, 所以我们要加大创新投入,通过持续努力,缩短这方面差距,并实现“弯道超车”。报告还指出:“重点领域改革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不容忽视。”
除此之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一些改革发展举措落实不到位。有的干部缺乏担当实 干精神,消极避责、做表面文章。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仍然多发。”我们有直面 问题的勇气,有化解问题的方法,可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报告指出:“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挑战, 尽心竭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和重托!”
尽管我们面临这些矛盾和压力,但我们有稳定的环境、发展和创新能力, 能有效应对上述问题。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综合分析研判,今年我国 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那 么,我们具有哪些有利条件呢?比如,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 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在这些优势 下,我们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加快壮大,发展内生动力在不断积聚,经 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报告指出:“同时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在 这一段最后,报告还指出:“只要我们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 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把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定能 战胜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二、2024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我们怎么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一目标?有人认为,2023年,
我国经济实现了5.2%的增长,那么到2024年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不是很容易吗?要知道,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后,我国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实现5.2%的常态化增长。若2024年还要保持常态化增长,而且是5%左右的中速增长,其压力要比2023年大很多。对此,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出上述预期目标,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所谓需要,就是必须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以就业为例,按照“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大约220万个就业岗位”推算,至少5%的经济增长才能保证就业稳定。如若达不到5%的经济增长,那么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就会面临较大压力。所谓可能,就是凭什么能达到5%左右的经济增长。比如,我国具有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的优势等。这些都是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重要基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 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 求。”同时,我们不能为了增长而增长,仍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提高全要素生 产率,加强科技创新,这些才是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动力。报告指出: “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 心协力。”
三、我国宏观调控取向和政策一致性要求
增强宏观调控取向和政策的一致性,加快构建政策协同,发挥政策最大效 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稳 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于“稳”和“进”、“立”和“破”的关 系,报告进一步指出:“稳是大局和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 量发展的政策规定。进是方向和动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 立的基础上坚决破,特别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 也就是说,稳是改革创新的基础,进是改革创新的体现。我们要把握规律,做 好前瞻性工作,让政策靠前发力,既能以科技创新获得前进的动力,又能以制 度创新获得发展的红利,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同时在发展中,要敢立敢破, 既是在制度、规则上,也是在产业、资源上,抑或是在思想、习惯上。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 安全”。如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就是这“三个统筹”的要求。这“三个统筹” 不仅是互相补充的合力,也是互相支撑的动力,更是协同一致的能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也就是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在政策安排上对此不做调整, 但要加强其内部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协调配合。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 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在工作中,如何把上述要求落实下来、体现出来?报告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制定政策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实施政策要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防止顾此失彼、相互掣肘。研究储备政策要增强前瞻性、丰富工具箱,并留出冗余度,确保一旦需要就能及时推出、有效发挥作用。”
同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 这里注意,一方面以何种标准来跟踪评估,是以政策执行的便利性为标准,还 是以政策保障群众利益为标准,又或是以实现重大改革发展目标为标准,总的 来说,就是要确立跟踪评估的标准。另一方面评估之后要形成相应的调整建议, 并且指向要准确。在这一条件下,通过积极创新建立新机制、新模式、新体系, 为“破”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报告进一步指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 “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尺,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为了贯彻 落实好各项政策,不断完善各项政策举措,发挥最大政策效应,报告指出:“精准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四、2024年主要的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
(一)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做好2024年财政工作,首先就要贯彻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那么,怎么理解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适度加力
适度加力,主要是统筹运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说,扩大支出和减税降费是我们加力的两个方向,那么,如何把握适度?
第一,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2024年的赤字率按3%安排,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比2023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这一安排是以发展为基础、以规模扩张为支撑的,既考虑了短期内经济恢复的需要,也兼顾了长期财政稳健的要求。同时,我们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加大支出强度,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到28.5万亿元,比2023年增加1.1万亿元,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 比2023年增加1000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这两项加起来达到4.9万亿元,都是放在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说明政府投资的支撑力、引导力不断加强。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都在2024年使用。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府支出,能够带动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更好支持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按照2024年全国两会的部署和要求, 我们在落实好2023年延续和优化的税费优惠政策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出 台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特别是针对短板和 不足发力,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比如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在持续加 大研发投入的过程中面临一定的研发风险,如果通过减税降费政策能降低企业 科研投入风险,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再比如制造业方面,既面临生产 设备加速折旧的问题,也面临寻求新技术、新赛道、新市场的问题,如果在减 税降费方面给予相关政策安排,并将产业链、供应链重组纳入相关管理,能更 好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提质增效
提质增效,主要是优化财政管理,加强政策协同,提升财政政策质效。
第一,从财政管理来讲,就是要坚持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能。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上下真功,用好增量、优化存量,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
第二,从政策协同来看,就是要加强统筹协调,放大组合效应。根据2024
年全国两会的部署,统筹运用税费、专项资金、政府债券等政策工具,也就是 统筹运用政策内部各个工具,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也就是加强与其他政策的协调,目标是打好“组合拳”,避免“单打一”,推 动政策同频共振。
(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2024年促进消费和扩大投资的重点,在于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那么接下来,我们如何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先来看消费品的以旧换新。
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主要包含三大类,汽车、家电和家居厨卫。此外, 一些符合要求的耐用消费品,也可纳入政策覆盖范围。实际上,我们在2009年 时曾大力推动汽车和家电等消费品的以旧换新,但整体规模相较2024年而言并 不大。当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汽车以旧换新的资金安排约50亿元,对家电以 旧换新的资金安排约20亿元。这加起来约70亿元的财政资金,撬动了几百亿元 社会消费品的消费规模。如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行动较之前有很大变化。 当年,就汽车而言,以旧换新的范围较窄,主要是载重汽车和载客汽车等;就 家电而言,农村家电市场处于扩张期,城市家电市场处于中后更新期,以旧换 新市场空间总体有限。现在,我国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 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应该 说,潜在更新需求进入了集中释放期。从汽车方面看,在用国三以及以下排放 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从家电方面看, 平均每年约有2.7亿台家电超过了安全使用年限。所以说,此次社会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总体规模、政策力度以及所形成的促进效应,要远远大于2009年的以旧 换新行动。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势头的 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比如,家电的以旧换新,推动智 能家居的进一步普及,改变人机交互方式,提升生活便利性、舒适性。举一个 生活中的例子。我们下班回家前,先用手机开启家里的电饭煲、热水器,预约 煮饭、烧水。回到家后,水烧好了、饭也煮好了,我们泡好茶、炒好菜,一顿 晚餐也就完成了。原来在家需要一个小时完成的事情,现在半个小时就做好了, 大大提高了生活效率,使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或兴趣领域。当然这 里要强调,以旧换新是要建立在消费者的自愿基础上。此次消费品以旧换新中,
中央和地方支持企业工作,也支持消费者行为,双向努力,共同发力,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三)设备更新,供给创新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拉动有效投资、提升发展质效,是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此次设备更新是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举措,为企业采用新设备提供良好条件,并通过相关政策承担或化解企业折旧负担。
从设备更新的角度看,2023年,我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 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我们上一次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是2022年9月。当时涉及的领域较窄,主要包括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采用专项再贷款政策,再贷款额度为2000 亿元以上,利率1.75%。并要求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在商业银 行方面,此次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利率是1.75%,上限是3.2%,两者利差小于等于1.4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可获得的实际利差保持在145个基点左右。有了正常的利差收入,商业银行就愿意推进此事。同时,中央财政为贷 款主体贴息2.5%,2022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 高于0.7%。可以说,此次设备更新改造的资金成本几乎为零。在这个过程中, 老设备的加速折旧、淘汰会带来一定的残值损失。按照当时的规定,企业购置 一台新设备,其价款可以抵税,而且是两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设备的 折旧成本。可见,推动设备更新改造,有百利而无一害。
2024年,我们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将充分借鉴上一轮政策中的有效举措, 重点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个领域,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巨大。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很多设备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末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已超过160万亿元。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对于先进设备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因此要围绕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 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同时,结合推进城市 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分类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支持交通 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推动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升级,
带动更多先进设备的生产和应用。
(四)增加民生投入,加强保障
第一,受益范围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我们现在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 亿人,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有4400万人被纳入低保和特困救助范围,每年约1亿人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国家资助,1.59亿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学杂费并获得免费教科书。这是我们民生保障领域获得的历史性成就。
第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比如,2019—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20元提高到640元,每年增加30元,2024年还将再提高30元。
第三,投入力度越来越大。2019—2023年,全国教育支出增长18.5%,社保和就业支出增长35.8%,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4.4%。尤其是在三年疫情压力之下, 我们的投入力度仍是越来越大。2024年,教育、社保和就业预算安排都将超过4 万亿元。
(五)化解债务,降低风险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源头治理,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会同有关方面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一,加强地方政府法定债务管理。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主要思路是结合资金需要、风险管理、市场需求来优化。比如,我们现在要建一个项目,建设期约3年,运营期约10年。也就是说,我们通过10年运营来收回3年的投入。从发行债券考虑,一是发行15年期债券比较合适,因为债务期限与项目的资金需求期限基本一致;二是如果发行15年期债券,要避免与其他债券到期区间叠加,以免形成集中到期的还款压力,无法保障有效还款;三是从完善国债收益率的角度发行15年期国债,或是先发10年期、再发5年期。
另外,科学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统筹安排公益性项目债券,完善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际上,专项债券是一个项目债券,其“借、用、管、还”都依托于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了第一担保责任的地方政府,在管理上也是责无旁贷的。因此, 地方政府要完善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项目质量,提高有效管理运营收入,增强地方政府偿还债务能力。
第二,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巩固前期化债工作成果,指
导督促地方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安排财政资金、压减支出、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等方式逐步化解风险,在债务化解过程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比如,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资产投资和运营发展的新关系等。
第三,严格违规违法举债问题监督问责。健全跨部门联合惩戒,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坚决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和不实化债等行为,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
第四,着力构建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分类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持续压减融资平台数量。
五、2024年主要的货币政策与金融体制改革
(一)货币政策
2024年,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要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第一,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从2024年2月5日开始,央行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此次降准以后,存款准备金从法定存款准备金变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大幅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以此可以更好挖掘国内需求,激发市场活力。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7%,后续仍有降准空间。下一步,我们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第二,在价格上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3年,我们两次降息,并且降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引导主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到2024年2月又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大家知道,5年期以上的贷款报价利率是个人按揭和中长期投资的贷款定价基准,这些将有力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投资和消费。另外,我们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第三,在结构上更加注重提升货币政策效能。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2024年,我们要设立科技创
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盘活存量金融资源,着力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四,在汇率上努力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过去一段时间,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在复杂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2024年,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回升向好,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更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使用汇率避险工具、使用人民币来进行跨境结算。到2 月份,中国所有的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近30%。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客观上有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动平衡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二)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第一,在宏观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筹划。比如,在科技金融方面, 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一般会包括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的 成长阶段,而在这些不同的成长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 们看,在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早期,也就是种子期和初创期,更多需要的是风险 投资、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的介入。但是目前,这些领域还处于一个薄弱环节。 另外,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下一步, 我们要着力补齐这些短板,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在绿色金融方面,要持续完善绿色和转型金融的标准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市场,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强化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约束机制。在普惠金融方面,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健全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 引导金融机构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第二,在政策层面,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激励。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的再贷款,进一步扩大支持领域,并增加规模。同时,还 将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的规模。2024年1月,我们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2%降到1.75%,这是人民银行提供给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继续实施普惠小微贷
款支持工具,将相关激励政策覆盖的普惠小微贷款标准由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 万元扩大到不超过2000万元。
第三,在落实层面,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深入开展科技、绿色、中小微企业等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 金融服务的能力、适配性和普惠性。增强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 力,丰富适应高新技术领域特点的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绿色债 券等产品持续增长,不断加大对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技术能力。
总之,通过货币政策的有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有效实施,持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