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篇2024年新质生产力素材汇编三

(50篇)2024年新质生产力素材汇编(三) 目 录

(50篇)2024年新质生产力素材汇编(三)

目 录

一、党政机关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省长黄强: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  1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6 

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 

发挥科教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走好依靠创新驱动内涵型增长之路  9 

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曹林: 

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11 

湖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胡代松: 

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15 

县委书记: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18 

宁夏日报: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走出“宁夏路径”…  32 

二、高校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 

建设创新型大学,为新质生产力持续升级提供支撑  35 

广东工业大学宣传部部长张育广: 

高校要找准“发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  40 

林夕宝余景波宋燕: 

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探究  43 

三、国企 

重庆市国资委主任曾菁华: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国企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  5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 

加快“四大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62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委书记朱宏任: 

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67 

兴银理财董事长景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引领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  71 

四、专家学者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  75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研究员洪向华: 

学习***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  78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韩晶: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93 

辽宁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李峰: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96 

陈庆修: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99 

老骥: 

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02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辉杨戏戏: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105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韩茜广元市利州区委组织部张跃平: 

三个维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08 

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孙菊红: 

新质生产力发展靠什么赋能  112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刘明慧李秋: 

财税政策何以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15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创新和人才  129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丁开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13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全球格局变动的战略举措  137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晓鹏: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六个问题  14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叶子鹏: 

高质量党建赋能新质生产力  148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戴济群: 

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思考  154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 

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16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剑波: 

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168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苏楠: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17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国金院)教授刘志迎: 

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177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渠慎宁: 

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产业化支撑路径  182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萍: 

加快产业链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186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吴超: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19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93 

蚌埠市科学技术馆杨少青: 

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要素  196 

梁圣蓉罗良文: 

新时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焦点难点与关键路径  199 

半安肖华健: 

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析  211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王德蓉: 

以时不我待的历史主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24 

五、评论员

中国改革报评论员杨禹: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这些误区  227 

陈立民: 

谨防新质生产力陷入“概念空转”…  229 

金观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231 

金观平: 

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233 

金观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放弃传统产业  235 

金观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实际出发  237 

金观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找准着力点  239 

金观平: 

金融应高效赋能新质生产力  240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委书记  王晓晖  省长 黄强

(2024年3月12日)

去年7月,***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要求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今年1 月,***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和重要部署。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四川发展实践,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一、深刻认识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必须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这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对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具有深刻理论意义和重要实践价值。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我们党始终坚持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指导不断变化的发展实践。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总书记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引领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我国经济由“量”

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的新时代生产力现状,顺应“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经济思想,意义重大而深远。

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质的跃迁。***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质的区别,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要求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上全面创新,实现生产力驱动方式、作用方式、表现方式的全方位变革。简而言之,新质生产力是新型劳动主体与新质劳动客体的有机统一,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也是关键路径和动力支撑,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推进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也必将激发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条件。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一道“必答题”。这一重大部署涉及领域宽、范围广,有许多新情况需要研究、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必须结合实际认真谋划、扎实推进。要自觉在思想上对标,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自觉在行动上对表,坚定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四川发展实践, 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更大力度推动四川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实现良好开局。当前,四川经济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发展方向加速演进,但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仍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创新是核心、产业是基础、绿色是本底,紧扣四川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聚焦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聚力推进。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四川是科教大省,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源地,目前拥有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 有普通高校137所、科研院所369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205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达10个,近年来参与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使命,四川有条件、更有责任在科技创新上作出更大贡献。要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把技术革命性突破作为关键引领,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强化基础研究,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在先进核能、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学、新材料等方面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推动科技与产业供需对接、合理匹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书架”到“货架”,努力形成更多现实生产力。

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现形式,必须持续用力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要求四川“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指明了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四川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

业,大力开展提质倍增行动,已形成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9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晶硅光伏、动力电池、钒钛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强劲。要紧扣国家所需、立足四川所能,坚持工业兴省、制造强省不动摇,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商业航天、先进核能、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前瞻部署,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相互赋能,不断巩固提升四川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位势和能级。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以发展方式创新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最富前景的发展领域之一,新质生产力的“质优”很大程度就体现在绿色发展上。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肩负重大使命。近年来,四川生态环境总体趋好,去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长较快、增速达11.9%,清洁能源装机容量1.1亿千瓦、占比达86.7%。要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同时,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推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打通堵点卡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近年来,四川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效,2022年、2023 年分别有16项和14项改革入选全国地方改革典型案例;在开放通道建设、开放平台打造、开放经济发展等方面也有长足进展。要更加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聚焦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难点,持续用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要坚定走对外开放合作之路,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

建设,切实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努力在全球范围配置先进生产要素,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只有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充分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才能真正让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成为决定性因素。四川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100万人,拥有两院院士67名,各类科技研发人员35.5万名。要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大人才观”,着眼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等各方面各环节,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完善各类引才计划、构建人才梯次招引体系,巩固用好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成果,打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充分释放人才创造活力,让各类人才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流动集聚。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对党员干部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干任何工作都立足实际情况、把握发展需求、遵循客观规律,不为一事之誉、不贪一时之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 按照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阶段性任务实行差异化考核,充分激发各地区各部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汇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海南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自由贸易港建设成型起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增速全国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分别增长15.3%、29.6%,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经济发展跑出了自由贸易港“加速度”。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攻坚之年。我们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蹄疾步稳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决扛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南担当。

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封关运作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一号工程”。***总书记要求我们“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如期顺利封关运作”。我们将深入实施封关运作攻坚行动,清单化、项目化落实各项封关任务,高质量完成软硬件建设,明确“二线口岸”管理运行机制和通关业务流程, 构建前推后移、集约便利的监管模式,充分开展压力测试,确保2025年底如期实现顺利封关运作。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优化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两个基地”“两个网络”“两个枢纽”,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交汇点,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上下贯通、统筹协调、配合衔接的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将充分发挥开放优势、政策优势和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生态绿色比较优势,抢抓新领域新赛道蕴藏

的新机遇,坚持“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数图强”“向绿图强”,持续优化产业链、创新链和产业创新生态,打造支撑产业不断升级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种业、深海、航天等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使海南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促进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总书记强调,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我们将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努力使海南成为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持全国一流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做强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推进碳足迹认证核算、碳标签试点和碳普惠应用,加强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示范项目建设,争当“双碳”工作和“两山”转化优等生,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是***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嘱托。我们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海南样板”, 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海南建设,努力创建全国最安全地区。

深化党建引领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书记叮嘱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我们将坚持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牢牢把握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党建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扩大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树立选人用人正

确导向,落实好“能上能下”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深入推进清廉自贸港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发挥科教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走好依靠创新驱动内涵型增长之路

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

***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当前,陕西正处在跨越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的关键阶段, 面临着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必须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在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走好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之路,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迭代升级科技创新这个“强引擎”。陕西因科教而兴,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也必将因科教而进。我们将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努力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上展现更大作为。着眼增强创新策源功能,高位推进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强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陕西实验室体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重要支撑的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加大战略投入和中长期扶持力度,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夯实科技创新之基。着眼提升创新攻坚效能, 梳理建立前沿引领技术推动型、现有优势技术焕新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型、“卡脖子”技术攻关型“四张需求清单”,靶向部署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分类实施政府主推的有组织创新、高校院所主导的原始创新、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陕西路径。着眼激发创新活力潜能,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发展实验室经济,优化提升一批研发创新平台、产业创新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加快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全面加强跨领域跨学科的融合创新、协同创新,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真正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增量”。

坚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持续筑牢实体经济这个“硬支撑”。新质生产力最终要落在新产业生成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上。我们将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总牵引,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努力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挺进。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以

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鼓励引导重点行业企业大力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推动有色、冶金、食品、纺织、建筑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牵引产业整体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迁移。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推动新兴产业向集群化迈进。大抓链式创新、链式招商、链式服务,聚焦终端消费品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智能电力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争取更多优势产业步入国家级先进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列,聚力打造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万亿级产业集群。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为关键推动未来产业向制高点跃进。更加注重以前沿技术创新催生未来产业、以硬科技交叉创新衍生未来产业、以颠覆性技术突破再生未来产业,聚焦光子、氢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聚集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下好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先手棋。

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不断提升创新生态这个“软实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近年来,陕西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等问题,试点推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推动实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催化全链条加速,畅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两年增速均超过30%。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让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更好协同起来,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更好对握起来,才更有利于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以深化“三项改革”试点牵引科技体制改革,以“秦创原”建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推广“校招共用”模式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池”,以建立“预算总额+负面清单”经费管理机制调动科研主体积极性,以健全横向经济技术协作机制和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着力营造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创新生态。

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曹林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陕西正处在跨越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的关键阶段, 面对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必须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走好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之路。

陕西如何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之际,我们邀请省科技厅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畅所欲言。

问:秦创原可以说是陕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工程。秦创原给陕西创新驱动发展带来了哪些改变?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

姜建春:秦创原作为支撑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总平台、总源头和总引擎, 激活了陕西存量创新资源、吸引了外部增量资源,有效释放了创新势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更是发挥点火器作用,打通科教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融合的难点堵点。三年来,全省上下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重塑了科创体系、优化了科创生态,实现了政策模式、研发模式、催化模式、服务模式、人才模式、示范模式的深刻升级变革,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由“势”向“能”加快迈进。

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6项量化指标和12项重点任务全面超额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增长到2020年的2.34倍、2.97倍、2.7倍和1.87倍。重大科创平台、科创项目、科创机构相继落地,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突破,产业发展能级持续跃升,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1万亿元。秦创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我省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阵地。

问: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那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具有陕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方面,秦创原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曹林:秦创原堪称陕西的“头号工程”。陕西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 的作用,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深化改革、发布政策文件等,在省市(区) 县各级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社会民众中形成强烈战略共识与科技创新推进合力,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好比车之双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秦创原建设过程中,陕西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痼疾与科技经济结合不紧密之关键掣

肘,搭建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市场”,完善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链条持续推动“三项改革”,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推动人才、金融、信息等领域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构建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全社会协同的“1+N”政策体系,有力破解了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与制度藩篱。同时,秦创原建设始终以“两链”融合为主线,聚焦科技成果挖掘、转化、落地各环节, 构建全流程成果转化体系,有力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

这些都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以秦创原建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畅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真正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增量”。

一、迭代升级科技创新“强引擎”

问: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陕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短板?

曹林:新质生产力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要素良性循环为基础支撑,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陕西具有一定优势。陕西是全国科教高地,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以及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陕西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光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牢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潜力深厚。建设秦创原、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等举措,为陕西加速释放创新势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厚实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陕西也有短板。例如,科技资源分布不平衡,表现为中央强、地方弱,关中强、陕南陕北弱,高校院所强、企业弱等“三强三弱”。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科技与产业融合不紧密等情况依然存在。

陕西是典型的“资源大省”,尤其科技资源丰富,但又是“经济小省、收入穷省”,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和较大反差,被经济学界称之为“陕西现象”。

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鸿沟在哪里,突破机制是什么?如何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由科技大省向经济强省的

跨越?这些是陕西发展面临的长期困惑,也是当前高质量发展阶段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问:面对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战略目标和解决高质量发展阶段性难题的现实需求,我们该如何锻长板、补短板,推动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

姜建春:陕西的优势在于科技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军工资源丰富, 但也存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资源禀赋还未全部转化为科技产业优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强,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我们坚持向科技创新要发展新动能、要经济贡献力,具体来讲,就是紧盯建设科技强省战略目标,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八大行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

我们发布新一轮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发挥秦创原和“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深挖我省科教资源潜能,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我省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深度参与科技创新决策,牵头承担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牵头组建实验室、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创新平台,让科技创新离企业更近、离产业更近;深化“一总多区”协同创新,提升秦创原总窗口“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效能,拓展“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模式,支持各市(区)因地制宜打造秦创原先行区、示范区,推动关中科技创新资源向陕南、陕北延伸。与此同时,我们将推进西安“双中心”建设,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持续深化科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科技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打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引擎”

问: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启动。我们还将从哪些方面着力,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姜建春:新目标、新起点、新任务。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深化“三个年”活动要求,《中共陕西省委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和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安排,履行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和科技管理部门主责主

业,重点通过五个“抓紧抓好”,努力把秦创原打造成新时期我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引擎。

一是抓紧抓好“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我们将加强与国家部委汇报对接,推进改革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延伸;在落实10条措施的基础上,探索“反向赋权”“赋权+约定收益”等成果转化新机制;持续做好成果、产品、场景等内容线上线下路演。

二是抓紧抓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我们着手研究制定我省《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用好用足加计扣除、后补助等现有政策,出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新措施;凝练总结推广交大校企融合创新做法,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联合高校院所建设新型校企联合创新平台。

三是抓紧抓好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的原则,我们将在全省因地制宜培育打造20个左右秦创原未来(新兴、特色) 产业创新聚集区,“一区一策”倾斜布局平台、项目、人才、金融、服务等创新资源,打造一批以聚集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四是抓紧抓好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前沿引领技术推动型、现有优势技术焕新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型、“卡脖子”技术攻关型“四张需求清单”,我们每年靶向部署100项重点研发计划。同时,我们将探索设立新质生产力培育科技计划,用好国家基金委区域联合基金,前瞻布局前沿技术和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研究。

五是抓紧抓好全省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我们将不断优化提升“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效能,支持秦创原发展公司探索“产业+科创+资本+园区” 运营机制;强化人才支撑和科技招商,大力实施“三秦英才”计划,加强综合型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推广“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模式;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优化普惠金融科技领域产品创新,做好政府创投基金的整合和扩量,完善尽职免责规定,引导政府资本更多投早、投小、投科技。

为此,我们提出6个方面发展目标和21项量化指标,力争到2026年,新增成果转化企业3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0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2万家,攻克1000项关键核心技术,新增5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

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湖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胡代松

近日,***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当今时代,随着Chat⁃GPT、Sora等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火爆全球,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越发显著,文化和科技的碰撞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新方向和新业态,湖南应发挥自身优势特点,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动力源泉。

湖南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具有良好基础和突出优势。一是产业发展强劲有力。近年来,湖南不断扩大文化产业有效投资,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换为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园、文旅线路、文创产品,开发湘绣等非遗文化衍生品,依托“视频超算”实现音视频产业工业流水线式大生产, 凭借高质量综艺节目制作经验实现文化产品制作模式出海等,激发文化消费潜能,20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5.28%,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二是科技实力较为雄厚。湖南牢记嘱托,积极推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通过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打造马栏山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引入华为等头部科技企业,启动实施“数字马王堆”项目,将湖南博物院打造成“世界最亮眼的数字博物馆”等,推动文化生产力不断提质增效,建设“文化+科技”标志性工程取得“亮眼”成绩,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不断出新出彩。三是体制机制守正创新。湖南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在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力度的同时,将科技项目形成机制由过去的“海选”模式,转变为对湖南特色产业和急需项目有针对性地“揭榜挂帅”“军令状”等模式,以战略支持、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等举措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改革路径,通过下放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直接遴选确定高层次人才等手段,不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解除瓶颈制约。

立足新起点,面向新未来,湖南应通过激发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涌现,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和营商环境,对接融入国家区域战略联动发展,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回应“经济大省真正挑起大梁”的期许,奋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

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打开视野培育发展新型生产关系至关重要。探索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试验田”,推进湘商回归,着力培育本土优质企业。创新要素分配方式,形成鼓励专利、技术、智力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 对高端文化科技融合企业和人才实施大幅降税优惠,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软环境。构建文化科技融合的框架体系和制度规范,扭转不合理政绩观,建立健全研发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结合建设改革开放高地3个标志性工程,打造湖南对外产业链合作承载区, 进一步完善要素保障,提高“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能级和质量,加快推动“文化湘品”出海,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及时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成果的数字化应用是促进产业发展、催生产业新业态的重要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湖南广电打造成国有超级平台,擦亮“湖南广电”品牌,集中力量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引导入驻企业向企业总部、利润中心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促进音视频产业生产和传播现代化, 通过提升自研能力、打造自主技术“底座”、推广自主产品、构建产业生态等措施,将音视频产业集群打造成5000亿级规模的“国家队”。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现代化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传播路径,促进传统内容创作者向高新创意人才转型,以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的转型推动产业升级,推出更多如《问苍茫》等优秀红色剧集。

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动能。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是湖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必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将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打造成“承载新基建、探索新融合、重构新内容、引领新发展、展示新形象”的主阵地,促进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涌现。建好湖南特色文化“新基建”, 通过加大资金保障、项目支持、产业配套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做好“云网算” 新基建,充分运用XR、VR、AR等技术推动音视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促进智能、互动等消费新模式发展,增强文化科技融合突破的势能。突出前沿技术的引领作用,通过智谱清言等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及Gemma等国外开源大模型,在个性化推荐、自动化内容生成、智能化后期剪辑制作、智能版权保护与内容监管等方面提高文化产业生产效率,创新文化产品传播方式。

延揽世界文化科技人才,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充分认识和尊重人才的价值和作用。把握全球研发中心再布局的历史机遇, 推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建设,以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依托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健全完善要素参与的分配机制,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下。

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的生态,以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赋能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必须以科技和文化创新深度融合为抓手,打造数字资产流通生态,提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实现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深化投融资方式改革,活跃“文化智造”企业“产融” 环境,鼓励资本市场、文化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商业银行、民营或个人资本等投资主体合理入场,满足从领军企业、高潜力企业到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等的多维度融资需求。重视成果转化,加快制定出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措施,解决“不敢转、不会转、不会接”等难题,孵化更多文化创意项目“金点子”,提升科技创新质效,将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县委书记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理论,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并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一系列精辟论述,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支撑,城市乡村交汇、新旧动能交织、三次产业交融,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势在必行。本期“李渡非常关注”邀请省内七位县(市)委书记,就如何深入学习和践行***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谈认识体会和实践举措,展现县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干激情和担当作为。

一、乐平市持续深入实施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传统工业产业,奋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布局世界领先的维生素产业园等未来产业

林卫春:乐平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持续深入实施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 立足传统工业产业,奋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另一方面,围绕“打造世界领先的维生素产业园、硅烷新材料生产基地及全国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供应中心”,努力布局未来产业,为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贡献乐平力量。

淘旧引新,高标准引进新企业。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乐平市没有全盘否定现有传统产业,而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标尺,淘引并重。一方面,扎实开展“腾笼换鸟”行动,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僵尸企业,仅2023年就清理盘活闲置用地超1000亩。另一方面,坚持投资20亿元以下化工项目不招、工艺落后的项目不招、非产业链项目慎招的“两不招、一慎招”原则,严格选商选资。近三年来,共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90个,其中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16个。投资20亿元的电子级特种环氧树脂项目,突破了国外“卡脖子”技术封锁,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投资22亿元的特种硅烷及硅基新材料项目,产品占全球市场

份额的40%;投资51亿元的辅力新能源项目,独创氯化氢和氟化氢相分离回收法技术,国际领先。通过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引进一批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含新量”逐年提升。

以旧生新,高水平创造新技术。在坚持“引新”的同时,乐平市也重视“生新”,通过创新驱动,提高现有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一是树立鼓励创新的鲜明导向。先后出台《乐平市科技创新奖励与补助办法》等一批支持人才创新的政策制度,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和每年1000万元人才工作经费, 探索开展了“人才服务月”等活动,推动企业创新激情竞相迸发。现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近40家,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88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5.6%,企业研发活动率大幅提高。二是建立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培育计划,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税收优惠等,先后建立一批高端研发平台,其中省级及以上技术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9个、院士工作站1 家。同时,立足产业特点,引进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等一批实力强劲的科创机构。三是支持企业产学研融合发展。为破解既无高等院校又无科研院所的现实困境,出台了《关于推进大院大所合作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联系,拓展渠道,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截至目前,先后有福乐欣、宏柏新材、锦石达美等十多家企业,分别与日本株式会社大木町食用菌菌种研究所、哈工大、武汉大学等二十多家高校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四是大力推进数实融合发展。支持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实施数字化改造,推动生产方式更新升级。2023年,乐平市获评江西省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县(市、区)。

气象一新,高质量呈现新图景。经过不懈努力和深耕发展,乐平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初见成效。一是高端化步伐稳健。全市共有A股上市企业3家,全省排名第三。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宏柏新材获得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世龙实业跻身中国石化民营企业100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一些龙头企业的拳头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具有话语权和定价权,市场占有率排名领先。其中,赛复乐化工医药中间体泰诺福韦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60%以上; 宏柏新材的含硫硅烷偶联剂系列为单项冠军、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瑞盛制药的抗艾滋病毒原料药依氟维伦的中间体E2,占全球市场销售额的70%以上。二是智能化水平提升。现已开通5G基站1274个,上云企业近3000家,获批省级两

化融合示范企业13家,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3家;乐平万年青水泥通过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验收,企业“5G+智慧工厂”入选江西省首批03 专项示范项目。三是绿色化发展提质。通过绿色化改造,培养国家级绿色工厂1 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1项,省级绿色工厂3家,2023年,乐平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二、作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鄱阳县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周金明:作为农业大县,鄱阳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农业建设,走出一条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2023年,鄱阳先后获评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先行标杆县、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等称号。

坚持强科技和优服务同频共振,全力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底线目标,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紧扣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等关键要素,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粮食产能和生产效益。建成高标准农田91.85万亩、水稻高产高效“吨粮田”20余万亩、优质常规稻良种基地5000 亩,深入开展水稻良种培育和粮食单产提升技术攻关,每年增产粮食约3000万斤。古县渡镇再生稻示范田头季单产905.1公斤,创造了全国再生稻头季高产新纪录。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成育秧中心27家,创建4家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中心,加快高性能复式农业机械和自动化、智能化农机装备的引进、示范和应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全面推行代耕代种、代育代插、代收代烘等“一条龙”社会化生产服务模式,全县社会化服务组织达217家,建成“五代”(代清理、代烘干、代贮存、代加工、代销售)粮食产后服务中心15个,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70.2%,拥有优质稻订单面积超40万亩。去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78万亩以上,连续14年实现粮食产量超20亿斤, 种植面积、粮食产量蝉联全省“双第一”。

坚持兴产业和育品牌同步推进,全力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我们坚持以优化布局、扩大规模、打造品牌为重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让“鄱字号”“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

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按照“南菜北药中茶果”的产业布局,着力建设了5个产业集聚区,累计建成23个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特色产业基地,构建了“1+5+N”产业发展格局,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106万亩,带动农户11.2万户。同时,依托68.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5个国家、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大力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 品牌战略,创建了鄱阳湖大米、元宝山药材、德义源油茶、祥华白茶、广联翠冠梨、鄱阳黑芝麻等一批知名品牌。目前,全县共有“三品一标”产品11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江西省著名商标25个、发明专利12件。

坚持延链条和增效益并举,全力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深加工产业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环节。对此,我们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实施“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 文章,持续招大商、强龙头、补链条,去年引进预制菜、王老吉、米粉加工、小龙虾加工、山茶油精深加工等13个农业产业项目,总投资68.15亿元,农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数和项目总金额均列上饶市第一名。目前,鄱阳集聚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50余家,去年总产值达72亿元;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50家、专业合作社942家、种植大户4300户、冷链物流企业60家,初步形成上下游配套齐全的产业链条。同时,依托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三大电商平台和“832平台”, 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坚持智能化和信息化同向发力,全力加快数字农业发展。我们坚持以数字技术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依托县智慧农业中心平台,构建了“农业一张图、智慧一张网、产销一平台”大数据应用体系,通过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数据资源共享,积极探索“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县建成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12个,打造了鄱阳湖大米、鄱阳山茶油2个江西首批订单式直采基地,广泛应用气象墒情物联网、AI虫情测报系统、智能温控大棚、高清球机等智慧装备,确保农产品的生态、优质和可追溯。同时,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乡村治理数字化成效凸显, 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数字乡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30%,鄱阳湖大米连续两年蝉联线上南方籼米销量第一。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推动现代产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打造更高水平的“江西粮仓”贡献

鄱阳力量。

三、著名的将军县兴国向深、向优、向活,认真把握“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重要方法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焕发“老区向新、发展争先”的“模范兴国”新荣光

李贱贵:兴国是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和苏区模范县,革命战争时期曾经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兴国86万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认真把握“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重要方法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努力焕发“老区向新、发展争先”的“模范兴国”新荣光。

聚力新产业,在抢位错位中向“深”发展。兴国积极融入全省“1269”计划行动、赣州市“7510”行动计划,立足产业基础、坚持抢位错位,实施全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6313”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数字赋能、绿色发展,深化矿产品加工等产业技改升级,成功申报赣州市化工重点监测点,建成多家“5G+智能工厂”;引进兴家泰、加大集团、预制菜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推动绿色食品、有色金属与新型建材等产业优化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作为主导产业,聚焦新型显示模组、含氟新材料等重点细分领域,落地优必选、晓明科技等一批瞪羚企业;成立全国首家县级石墨烯新材料科普教育主题科技馆, 承办中国•赣州首届石墨烯暨纺织服装新材料产业论坛,深化石墨烯融合应用。瞄准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引进“烟酰胺”全球产能第一、市场份额世界第二的准独角兽企业海文生物,布局发展大健康抗衰医美未来赛道。紧扣“6313”行动计划,加快打造矿业经济循环产业园、纺织服装技术创新研究院、石墨烯研发中心等平台,不断拉长做深产业链条,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双向驱动。

借力新技术,在求新求变中向“优”迈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近年来,我们把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厚植发展优势、筑牢发展支撑。产学研合作搭平台。与国家国防科工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单位深度合作,建成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科技众创空间等多家科创平台。永磁磁浮空轨“兴国号”全国首发, 获评全省十大科技成果典型案例。成立芦笋产业研究院,创新培育芦笋高产组

合新品种,率先在南方地区建立芦笋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企业主导促转化。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产业发展中转化应用。2023年,国泰特种化工获评全省大数据示范企业, 省制造业领航培育企业、省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等实现零的突破。引育并举聚人才。创建兴国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平台,探索“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柔性引才模式,引进高精尖紧缺人才及产业领军、高层次人才258人。创新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运营全省首个县级数字人力共享中心,完善乡村人才学校等育才阵地,求职、用工、培育实现无缝衔接。我们将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以更多新技术、新成果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探索设立人才基金,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推动更多优质生产要素在兴国集聚。

蓄力新动能,在体制机制中向“活”突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我们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和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持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以深化改革打通堵点卡点。全面推进开发区现代管理模式和薪酬制度改革,获评省级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渠道,首创油茶林碳汇经营项目试点, 市场化矿山治理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建立安商护商专班,成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健全“亲清潋江”政企餐叙、市民体验官等机制,持续打响“兴速办”营商环境品牌。以内外开放释放动力活力。立足“四通八达、四面逢源” 区位优势,一体推进开放通道建设、开放平台打造、开放经济发展。用好深赣对口合作平台,深化与深圳福田区红色文化、职业教育、医疗共建等多领域交流合作。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创新中介招商、资本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引进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大企业项目落地。我们将进一步用好用活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着力变“老区思维”为“湾区思维”,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教育科技人才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赣闽国际陆港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赣州北部综合交通物流节点城市,以“交通圈”激活“经济圈”,做好“双向开放、惠通四方”的兴国文章。

四、面对新质生产力风起云涌的发展态势,上高县将大抓落实、狠抓项目, 举全县之力按下新质生产力“快进键”、增强科技创新“硬核力”、提升产业

体系“竞争力”,以活跃跃的新质生产力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

金彪:***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一场“登山赛”,那么引领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则是核心驱动力。谁能抓住机遇、先行攀登,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优势。上高县坚定不移地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长远之策,向“新”而上、提“质”登高,千方百计让新质生产力成为上高县高质量发展的最硬核支撑。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坚实根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传统产业投资放缓趋紧,多数企业因为技术不领先、创新无优势,不敢增资扩产,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练就“独门绝技”。我们主动适应科技引领大势,着力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突破口来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出了构建以现代能源为首位产业,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纺织鞋业、机械建材、数字经济为四大重点产业的“1+1+4”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科技支撑方面,围绕将江西赣能上高电厂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清洁煤电示范项目的目标,通过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既能大幅提高发电机组热效率,又能有效降低煤耗和污染物排放,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万吨。在平台建设方面, 我们积极引导企业与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科技合作协议,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江西金利隆的“高性能工程机械橡胶履带开发及产业化”、江西正盈食品的“早籼稻加工关键技术和装备创制与产业化应用”等科技成果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在产业升级方面,我们专门出台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36条,设立3000万元转型升级奖补资金,分层分类、真金白银支持绿色食品、纺织鞋业、机械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对裕盛、匹克不断进行智能化改造,旺旺在上高新建旗下唯一的母婴食品生产基地,李子园“梅开二度”增资扩产……下一步,我们将深化落实“1269” 行动计划,既敢于抢位发展、又善于错位发展,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产业链式集群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以深化改革推动提质增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力。我们矢志不渝地以改革促创新、畅循环、强保障,向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开刀”,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路”。为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我们探索搭建监督服务保障平台,上线“赣服通”上高分厅事项2000余项,推动

“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好差评”评价系统实现乡镇全覆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经营主体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我们探索建立科技企业“白名单”制度,着力打通企业研发瓶颈,去年累计发放“科贷通”7520 万元,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4家, 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65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为推动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拓展了发展空间。我们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挖潜能、拓空间、提效能,去年清理低效闲置用地企业15家、盘活闲置用地800余亩,首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更好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接下来, 我们将更加坚定自信地走稳改革之路,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突破、整体提升,让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以双碳目标推动绿色转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生态优势。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真正把新质生产力的“质优”体现在绿色发展之上。一方面,我们在加快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上发力,通过新建小公园、小绿地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方式推进公共绿地提质扩面,建成区绿地率达41.6%;高标准整治非煤矿山,去年完成复绿772亩,创建绿色矿山13家。另一方面,我们在有序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 上发力,全面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积极培育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让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更加充足。今后,我们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以高品质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对新质生产力风起云涌的发展态势,上高县将大抓落实、狠抓项目,举全县之力按下新质生产力快进键、增强科技创新硬核力、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以活跃跃的新质生产力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

五、泰和县锚定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吉安市委打好“十大攻坚战”战略部署,咬定“土、特、产”发力,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产业园、环保产业园、泰和乌鸡食品产业园,锁定新风口大力推动未来产业布局

孙英剑:***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高质量

发展的基石支撑,城市乡村交汇、新旧动能交织、三次产业交融,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势在必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自愿选择的附加题,而是自强增值的必答题。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面对滚滚而来的时代洪流, 主动者勇立潮头,被动者裹挟前行。

泰和决不做犹疑观望的“看客”、坐而论道的“说客”、扼腕叹息的“过客”,决意做迎难向前的“闯客”、争先作为的“创客”、一击必中的“刺客”。勇气,源于精心创业的干部队伍。泰和素有勇于、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传统。近年来,坚持抢滩新赛道、抢占新风口,新能源储能产业组链成网、集聚成势, 保持了年均30%以上增长;坚持运用新打法,催生新业态,泰和乌鸡特色产业“接二连三”、聚合裂变,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实现一年翻番;坚持转换新理念、塑造新优势,县城投、工投平台信用评级分别上AA、AA-,向新求变基调鲜明。硬气,源于专心创造的企业团队。坚持制造业立县,全力推动“泰和制造”向“泰和智造”“泰和创造”转型。2023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总数分别为46家和109家;21家企业入选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2家企业入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比达70%,获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向新而行基础坚实。底气,源于潜心创新的人才储备。深化校(所)地合作,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大院大所建立全面持续战略合作关系,新增国家、省、市创新平台14家,累计达29家;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余人,其中3人为国家级人才,15人入选省市重大人才工程,仅2023年就获专利授权422件、转化专利46件,向新而兴基石牢固。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因人所好的主观题,而是因地制宜的客观题。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载体是产业。发展新质产业,不是片面求新,更不是贪大求全,关键在立足基础,咬定方向,找准关键,持续迭代优化。泰和锚定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吉安市委打好“十大攻坚战” 战略部署,咬定“土、特、产”三个字发力。土,就是立足一方水土,创造新价值。立足泰和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大力推进千烟洲长江以南碳汇监测、评估、交易、研学、科普“五中心”建设,积极开展CCER碳汇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绿色产业,促进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产业化开发,争创低碳产业园和示范县。特,就是立足地方特色,打造新业态。依托“红、绿、古”文化资源,做好“文旅融合、动静结合”

双向赋能,加速十里西昌、蜀口生态岛、白口城遗址发掘阐释、槎滩陂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等项目建设,举办中国万水千帆赛、省“村BA”决赛、泰和早酒民俗文化节,积极争取承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变流量为留量、聚人气为商气。产, 就是立足产业基础,塑造新动能。运用新技术大力推动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大健康等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线扩改、精深加工、数字赋能,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产业园、环保产业园、泰和乌鸡食品产业园。专注新赛道大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优培强,以永泰数能、汉嵙新材为龙头, 大力推动产业链由单链向多链、集聚向集群发展,培育新增长极。锁定新风口大力推动未来产业布局,紧盯九大领域、细分赛道,依托泰和锂矿优势和显示产业集群优势,积极参与新型储能产业分工,融入未来显示产业链条,抢占产业制高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逆向推导的证明题,而是逆流勇进的求解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提升。泰和将紧紧围绕扩展要素类型、提升要素质量、改进要素配置联动发力。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大力推进高新区扩区调区,全力推动低效闲置用地收储盘活和标准厂房建设,落实“标准地” 供地,推广“零增地”技改,给新旧生产力转换“腾笼换鸟”。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优化升级人才政策,给予人才尊崇地位,推动新质生产力“借船出海”。增强迭代升级推力。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改革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在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省排名一年进步40余位的基础上,整合政府侧、社会侧、市场侧服务资源,用好用活“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亲清一家联系牌”等机制, 当好企业“政策体检员”,做好惠企“政策精算师”,厚植新质生产力培育土壤。消除要素流动阻力。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 常态化开展“金融泰和行”活动,加速推进京东物流供应链产业基地、沿溪货运码头综合服务中心、铁路货运专线建设,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六、“中国博士县”玉山厚植孕育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土壤,坚持创新驱动, 不断做优做强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连续十年获评全省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考核综合先进县

郑国良:***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

遵循。近年来,玉山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开拓进取、砥砺奋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迈上了新台阶,连续十年获评全省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考核综合先进县。

坚持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玉山将坚持抢位发展、错位发展,深化落实全县重点产业链“6310”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体现玉山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激发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刻认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坚持把“智改、数转、网联”作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一体推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产品迭代,不断做优做强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实施产业链铸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重点落实好轴承产业振兴行动,通过红睿马钢管、同际轴承等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协同平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黏性,以机械制造产业的“单点突破”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发展。积极培育壮大战新产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晶科能源、华鼎锦纶等龙头企业“头雁效应”,以标杆引领、以点带面方式,大力培育一批智能车间、“黑灯工厂”、数字领航企业,推动战新产业研发投入再攀新高。加快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用好赣浙产业园和高铁新区平台,联合长三角地区高校打造未来技术产业研究院,支持索利得测量仪器等企业做强做大、整合生态、链群培育,加快开辟北斗+毫米波等新赛道、新场景。

坚持以改革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玉山将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动摇,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强化人才支撑。充分挖掘玉山“中国博士县”的人才资源,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持续举办人才发展大会, 发挥高质量发展顾问团作用,完善“周末工程师”“周末医生”等柔性引才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育强创新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依托现有的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向“科技型中小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梯次发展,加快打造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学

研用结合,建设衢饶产业孵化研发中心,加快中国计量大学产业创新研究院落地签约,用好上饶(上海)“科创飞地”,高效对接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全市融入G60科创走廊“桥头堡”。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纵深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负面清单”,坚持和完善“亲清恳谈日、安全生产日、企业安静日”制度,擦亮“玉洁冰清”营商环境品牌,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

坚持以对外开放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玉山将紧扣省委“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要求,加快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树牢开放理念。深化推进“百个支部创建五星”“百名年轻干部一线培养”“百名玉才助力发展”党建强基三百工程,主动“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增派年轻干部赴江浙沪地区跟班锻炼,主动参与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谋求多领域、全方位合作,着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加快开放步伐。主动接受长三角辐射带动,坚持引进增量与提升存量并举,按照“高大上、链群配”思路, 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供应链招商、专业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着力打造长三角优质产业向赣扩张转移的“首选地”。建强开放平台。坚持高新区、衢饶示范区一体融合发展思路,加快推进高新区扩区调区,健全完善赣浙产业园、文金产业园和建材产业园“一区三园”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水平,进一步厚植孕育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土壤。

七、安福连续六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先进县,将抓住创新这个“最大增量”、产业这个“核心动量”、改革这个“关键变量”,全面激活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全力推动技术加快突破、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

毛江虎:安福县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 全力推动技术加快突破、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连续六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先进县。

抓住创新这个“最大增量”,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核心支撑。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安福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在创新型企业培育、数字化转型、人才引进上聚焦聚

力,丰富科创全要素供给。县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34家,数字经济企业达49家,永德立新能源成功入围潜在瞪羚企业。下一步,安福将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方面,全力做好企业培育。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将鑫杰科、溙奕电子等纳入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培育,力争全年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申报高成长性企业4家以上。另一方面,加快推动创新赋能。抓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搭建创新平台,推动电子元器件、数字文创、智慧家居等方面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同时,实施人才“双引双培”工程, 推动应用型技能人才“校企双制”联合培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抓住产业这个“核心动量”,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安福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6条产业链为重点,大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初步形成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竹基新材料、新型储能电池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下一步,安福将深入开展“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行动, 推动产业链向终端延伸、向智造转型、向高端迈进。锚定6大产业链横向补链、纵向延链,重点在细分领域加快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优强项目6个以上。完善“以竹代塑”支持政策,依托鲁丽产业园带动竹木产业上下游30余家企业抱团发展,打造从竹木种植到板材加工,再到现代家居全产业链发展的竹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结合产业基础和科创能力,培育发展5G、低空经济、锂电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布局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元宇宙及数字孪生等未来产业,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抓住改革这个“关键变量”,全面激活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安福坚持以大改革引领大发展,统筹推进8大领域60项重点改革任务,“亩均论英雄及闲置土地高效配置改革”获评全国“亩产论英雄”专项创新案例,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下一步,安福将坚持以改革激活力、强动力, 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纵深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三项国家试点改革,深入推进开发区管理改革、武功山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努力形

成更多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全面激活发展潜能。尤其是,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做强“安心办、安代办、安客服”等营商品牌,坚持和完善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制度,力争营商环境持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用最优环境锻造新质生产力。

抓住绿色这个“优势存量”,持续厚植新质生产力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安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双碳”行动和“无废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福海公园治理路径成功入选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下一步,安福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一方面,抓保护利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形成生态资源确权、收储、评估、融资、交易的全链条格局,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另一方面,抓挖潜增效。深挖“一湖两山三泉”“一镇两带三千年”优势资源潜力,打造羊狮慕休闲度假旅游等品牌线路, 重点推动“文旅+红培”、康养旅游、文创产品、城市旅游等产业链建设,建立优质、温馨、便捷的“安福有礼”优客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安福文旅美誉度, 力争年内游客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幅均超15%。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走出“宁夏路径”

宁夏日报

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宁夏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是我区抢抓机遇,在新一轮竞争中构筑新优势、培育新动能的关键之举。

自去年以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专门力量,在学习借鉴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山东、重庆、四川等七省市做法经验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宁夏的发展“家底”,开展我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于近日形成《宁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

面对新质生产力这道时代考题,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我区实际、具有宁夏特色的发展之路?这份报告在路径选择上,提出了5方面17项具体措施;着眼实现良好开局,提出了产业集群建设、政策供给创新、重大战略引领等5项行动。报告既站位全局、把握大势,又坚持实际、定位清晰,为我区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宁夏具备哪些条件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弄清楚宁夏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4月1 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

从发展优势上来看,报告认为宁夏目前具备先行区建设成效显现、产业实力明显增强、新质产业不断涌现、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等六方面优势。

尤其在产业发展方面,成绩亮眼。其中,新材料、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等行业近年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近100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运。部分行业产能占全国的比例、在全国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不断提高。东方希望、宁夏中环等晶硅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宁夏, 单晶硅产能占全国的1/4;全国首套单体规模最大的100万吨烯烃等项目投产达效,煤制烯烃产能占全国的1/5;宁东基地里,全国最具潜力的高性能纤维生产基地在这里“安家落户”、发展壮大,实现氨纶产能15万吨,获评“中国氨纶谷”;芳纶产能1.05万吨,居全国第一。共享装备、吴忠仪表、维尔铸造、银川威力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发展,部分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算力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区已建成西部最大GPU智算基地,GPU算卡超过4万张。与全国90%以上地区光纤直连传输时延缩短至8—20毫秒以内,宁夏算力质效指数位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算力服务覆盖面持续拓展,目前电信黄河云、移动苏宁云、联通闽宁云、共享铸造云已经上线,承接小米、三星电子、爱奇艺等4000余家用户云计算服务。2022年,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达1748.63 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4.5%,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382.24 亿元,比2021年增长20.1%。

新兴产业迎风而上的同时,传统产业向“绿”转型。目前已建成全国第一个废水近零排放工业园区、西北第一个“绿电小镇”、宁夏第一条近零碳智慧高速公路和第一个煤层气利用项目,创建绿色园区、工厂、矿山和绿电园区等172个,开发区亩均产出达180万元以上。

二、选准切口、寻找突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宁夏欠发达的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挑战。”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认为,报告同时点出了我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发展质效总体偏低、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市场主体总体偏弱、发展成本依然偏高等难题和挑战。

报告认为,宁夏要加快形成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构建五个体系,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高效发展体系、动力供给体系、人才支撑体系。

“应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优做强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在解读报告时指出, 近年来产业“家底”日益厚实,“六新”产业加快扩规升级,“六特”产业持续提升,“六优”产业提档升级,并且逐步呈现出新兴产业增速快于传统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为我区加快构建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了一个好底子。

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报告为我区“量身定制”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氢能和新型储能、半导体材料、生物医药等九大发展领域。同时建议放眼国内外未来产业发展动向,紧盯西部地区应用和发展未来产业的可行性,重点立足宁夏清洁能源、算力产业的发展优势,在人工智能、氢能汽车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落地,积极扩大低空技术在农业、旅游等领域应用, 引进脑机接口等方面最新技术,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也需要选准切口、寻找突破。报告建议,为确保宁夏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应重点启动实施产业集群建设、市场主体培育、要素支撑保障、政策供给创新、重大战略引领“五项行动”。

尤其在重大战略引领行动方面,报告指出,应充分运用好宁夏发展优势, 谋划实施重大战略,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用好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宁夏枢纽、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平台载体,加大力度推进要素集聚、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为宁夏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同时,立足国家战略部署、宁夏发展优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涵要求, 全力做好需求承接、规划衔接、工作对接,谋划一批有重要牵引力、集聚力的重大战略、重点工程,将其打造成宁夏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策源地、产业承接地、项目集聚地。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目标任务,动员全区上下各方面力量, 借助区内外各类智库作用,高质量谋划储备一批增强创新力、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的大项目、好项目。

建设创新型大学,为新质生产力持续升级提供支撑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全力加速源头创新突破。

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点,高校该如何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助力?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直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对传统生产力一次性的转变,解决的也不仅是当下问题,而是要通过不断创新,实现生产力的先进质态在未来发展中不断进化、持续地催生新质生产力。

“我们要坚定不移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要核心竞争力。”在金力看来,对高校而言,当务之急是要聚焦重点领域全面深化高风险、高价值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要全力优化开放创新生态,通过科研范式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升级提供支撑。其中,高水平基础研究型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更应该以创新型高校为目标,通过内部体制机制变革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激活人才的创新动力。

一、资源跟着人才走,让交叉融合成为发展潮流和活力源泉

文汇报:新质生产力已展示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学能起到什么作用?

金力: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等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因此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依托于科技创新的先进生产力,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最终落脚点。

催生或者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是针对当下的传统生产力实现一次“升级”就能完成任务了,而是要解决人类未来持续发展的问题。打个比方,我们现在的新质生产力,过10年之后,

也许就不再是那时的新质生产力了。但现在的新质生产力以及随之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要在10年或者更长时间后,继续催生彼时的新质生产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催生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应该是让生产力具有动态的、不断“进化”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具备不断产生“新质生产力”的能力。

在厘清这些基本逻辑后,高校的使命也就显得非常清晰,那就是创新、不断创新。对高校来说,有两方面工作尤为重要,一是要持续推动创新,二是要

用创新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实现这些目标,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使自身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

就复旦而言,10年前我们就思考过,学校发展目标应该是创新型大学,而不仅仅是研究型大学。创新型大学必须成为基础研究的全球高地、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同时具有推动不断创新的能力。

所以,复旦的定位很清晰,那就是把基础研究作为核心任务,努力达到世界顶尖,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也意味着学校要在发展架构设计、资源集聚投入等方面强化基础研究,解决创新策源的持续性能力问题。在此基础上, 通过发展新工科和成果转化能力,催生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文汇报:大学要进一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当前亟需重视的问题是什么? 金力:最关键的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科技做不好,教育也做不好。高

校不仅要激发科研人员从事创新创造、服务创新的活力,还要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培养投身创新的学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人才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教育、科技、人才要一体化推进,在我看来,核心是人才,高校是结合点。

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核心是评价。过去两年,复旦大学废止了一批与绩效直接相关的考核制度,其中不少是昔日为解决一时问题而设立的临时方案,且与“帽子”的关系比较密切。目前,学校已重新出台近20项人事制度。让人才评价抓住人才发展这一关键环节,让人才跟着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走、让资源跟着人才走,大学要根据人才配置资源,把自主权放给院系。

另一方面,学科建设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推动持续创新,就必须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现代大学的体量和规模都比较大,老师们忙于科研、教学等日常工作,往往缺少充分的交流讨论和互相激发,而后者正是促进学科不断交叉、融合的条件。

从复旦的情况看,我们已经初步走出自己的融合创新之路,让交叉融合成为发展潮流和活力源泉。近年来,学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趋势,构建了一批实体运行科研平台,为实质性推动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医科交叉提供保障。这些新型研发机构覆盖的学科领域十分广泛,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核心,聚集不同学科力量,打破原先学科隔阂造成的心理隔阂。全校目前一共有30多个院系,但已建了50多个实体运行研究院,今年,我们还会再建一批。近年,学校大量的成果,都来自这些研究院的团队。

二、引爆AI4S范式变革,打造科学智能“发动机”的核心引擎

文汇报:您曾经指出,建设创新型大学不能“小院高墙”,也不能“摊大饼”。当前,不少高校以及市级层面都新建了不少实体的新型研究机构。在创新力量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如何避免“膨胀性改革、通胀式创新”?

金力:建设创新型大学,本质是提升创新效能的内涵式发展,要全力让生产关系适应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以首创引领改革、激励保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此背景下,高校新建学院、新设学科,要遵循整体发展规划——既要把准国家需要和学科前沿、对准地方和产业实际需求,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禀赋和优势,并同步加强学科的优化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确实要避免出现“膨胀性改革、通胀式创新”的现象。就高校治理层面而言,就是要处理好增量与存量、内涵与外延的关系。若高校只有外延式的发展,即意味着把存量“扔掉”不管,不断“另起炉灶”。这种做法有点像“熊瞎子掰棒子”,投资效率并不高。

当前,复旦大学正全力推进一场以系统集成、提能增效、先立后破为核心的内部治理改革,合力解决裉节问题。我们的新设学院、学科遵循“多规合一、系统集成”,统筹好规模与效能的关系,用有限单元解决多重任务。

同时,大学要通过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确立严谨的准入、准出标准, 强化跟踪评估机制。

对于已设立的机构,要牵住评价改革“牛鼻子”,建立合理的流动与退出机制。举个例子,学校即将关闭一个实体科研机构。20年前,这是国际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但当时我们没有相关研究和人才,所以引入国际团队、成立研究机构,成立之初就定位为学校创新“特区”,完全按照国际学术中心模式运行。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这个研究机构已深度融入了医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 可以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文汇报:去年以来,复旦大学一直在推动AI4S(AIforScience)。您曾经谈到,复旦聚焦的AI4S,是AI和科研深度融合的新兴形态。构建AI4S的良好学术生态,关键点是什么?

金力:AI4S作为一种将“AI”和“科研”深度融合的新兴科研形态,是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提升创新策源能级的利器,对加速基础研究涌现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是复旦大学孕育培植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之一。现在我们不仅有AI4S,还有AI4SS,即AIforSocialScience。

从科技史来看,基础学科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进程。科学发展至今,各学科都积累了海量科学数据。AI的出现和发展,可以帮助我们在大量数据里发现两个或者多个貌似无关现象之间可能的相关性,从而快速发现并提出许多好的科学问题,颠覆传统的研究范式,大大加快科学发展的进程。

在这里,我借用“种子”和“果实”的关系来阐释。种子指的是好问题, 果实则代表好成果。AI4S就是快速识别筛选种子的方式。通过AI与各学科的结合,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种子筛选,找到真正有种植价值的种子,再进一步研究和培育,结出更甜美、更丰富的果实。

当前,我们要大力推动有潜力的科学领域与AI技术体系相结合,辨析各领域中AI4S驱动范式变革的路径,聚焦数据汇聚与生成、模型构建、机理发现三个环节,逐步引爆AI4S科学范式变革,从而源源不断产生重大科技突破。

客观而言,要寻求AI4S在学科之间的均衡是比较“奢侈”的要求。AI4S涉及文、理、工、医各学科,但对各学科发展的促进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学校内部把AI4S和AI4SS分为三个圈层:第一个是“核心圈”,能够“玩”转AI的顶级学科;第二个是“进阶圈”,开始“玩”的学科;第三个是“培育圈”,  感兴趣的、正在寻找发力点的学科。现阶段学校的策略是“以点带面”,面向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复杂问题,挖掘目前可以开展的重要模型,并迅速集中力量、组建团队开展研发,形成“示范点”,最终带动全校AI4S生态建设。

总体上来看,复旦正在积极全力打造科学智能“发动机”的核心引擎,在

AI与科学的交融中,将人工智能的潜力转化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

我们要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框架下,去认识AI4S的重要性。其中,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一种生态,让科学家和学生去拥抱AI4S,让他们能懂人工智能,学会用最好的人工智能工具,形成一种全校想用、全校能用、全校会用的科学智能生态。

三、大力发展新工科,培育和壮大自己的“果树”

文汇报:您曾经谈到,新工科是直接孕育培植新质生产力的交叉学科,复旦大学近期成立了多个新工科学院,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吗?

金力:如果说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那么新工科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量。

这里要强调的是,新工科不是对传统工科的简单改造,而是全新的学科专

业形态,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演进方向,体现了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复旦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原始创新能力顶尖、创新驱动能力强劲的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基础研究并不直接催生新质生产力,其间必须有个面向国家社会需求的转化,而新工科的意义在于能够“顶天立地”,融通基础与应用。

新工科的底座是基础学科。再用“果树”来作个比喻阐释,如果说新质生产力是果实,新工科就是果树的枝叶,基础学科就是主干和树根。以前我们更多是把别人的果树嫁接过来,通过传统工程方法,调整土壤里的营养配方、改造外部环境或者改善种植技术,从此来结出我们的果实。这个果实的类型、品质本身可能依赖于别人,将来嫁接果树也可能会受到限制。

所以,我们必须培育和壮大自己的果树,基于发达的根系和茁壮的主干, 长出面向前沿未来的新工科枝桠,再通过嫁接,即跨界交叉融合,就能结出各式各样新的果实。一旦自有果树的问题解决了,底层的逻辑打通了,后面就能孕育无限的可能性。这是发展新工科的根本考虑。

所以,新工科的不断创新一定根植于基础学科,要让基础学科向技术延伸, 推动新工科的发展,从而产生新质生产力。

而且,基础研究的成果并不解决单一应用问题,而是解决很多应用问题。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发展互动是非线性的。比如,物理研究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量子计算等领域提供了底层的核心理论支撑。基础研究孕育重大突破,催生变革性技术和颠覆式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学科发展的深度,决定了新工科发展的高度,决定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速度。只有基础学科的底座更强,新工科领域成果转化的外圈出口才能衍生更多赛道,实现发展的质变与飞跃。

高校要找准“发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

广东工业大学宣传部部长张育广

***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对新时代新征程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再次强调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也是一项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多元主体之一,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发挥高校创新主体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高校作为汇聚大量人才与科技资源的聚宝盆,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也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参与主体。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占比很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数量优势显著,在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凸显,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动能。

心怀“国之大者”,加快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高校要加快推进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完善前沿技术领域学科布局,建立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创新,构建前沿技术领域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高校要充分利用政府转变职能、扩大办学自主权的机遇,在经费使用、编制使用、岗位设置、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职称评定、人员聘用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大学治理能力,为高校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强化协同联动,共建区域创新共同体。高校要主动与所在区域科技领军企业联合组建创新共同体,助力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前沿技术等联合攻关,带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效赋能。

二、突出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形成创新人才聚集效应

人才兴则创新兴,创新强则科技强。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建

设,必须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形成高端科技创新人才聚集效应,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别是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依托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创新基地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基础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

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头部企业整合优质教育、行业、产业资源, 完善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产教协同育人体系,探索建立科创学院,推广校企合作式、工学结合式“项目制”课程,从而有效促进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及拓展技能教育的结合,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推动高校与产业界相关主体共同制定未来人才发展蓝图, 加强创新创业人才联合培养专项、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以此共建人才库和人才驿站等,发掘人才资源流动的交汇点与互补点,实现人才资源在不同产业、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共享共用。

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发挥高校用人主体作用,完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 加大对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引进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卓越工程师、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扶持青年教师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专业发展。

三、强化有组织科研,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全面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联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高校而言,就是要坚持“四个面向”,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强化有组织科研,在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原始创新的策源力。

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发挥国家和区域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实验室的主力军作用,组建主攻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前沿交叉技术,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平台,促进要素融合,提升创新效率。

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以“四个面向”为导向,着眼于高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学科,探索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的新型科研组织载体,打造跨学院、跨学科的

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建设性、储备性研究,推进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提升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能力。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校探索推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等改革措施,发挥大学科技园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中的作用,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头部企业共建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将实现信息互通、仪器共享、深化合作、培养人才四大功能,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四、推进国际开放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联合体

***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校在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中,具有“先锋队”的作用和“排头兵”的担当。

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高校要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海外高校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聚焦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邀请来华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和成果展示、发布、交易活动。高校主动谋划海外办学和研究机构布局,与国际组织和海外高校设立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或者科技企业孵化平台。

共建国际化创新联合体。高校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有组织地支持基础研究人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携手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 形成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技术攻关联合体。高校联合海内外科研机构,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共享平台,创办科技类国际学术期刊,促进国际科研学术资源开放共享。

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探究

林夕宝余景波宋燕

生产力是现代化浪潮的推动性力量,是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以生产力发展推动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在数字经济和高新技术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生产力质态悄然发生变化,“新质生产力”呼之欲出[2]。2023年9月,***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唯物史观新范畴[3]。新质生产力是***经济思想的创新发展,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创性贡献。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有着紧密联系,而科技和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作用[4]。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5],而高职院校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比较性优势。高职院校具有高质量人才供给和技术研发优势[6], 意味着高职院校能够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研究仍有较大空间。因此,本文以新质生产力概念、时代基本特征和现实性表现形式为立足点,明晰高职教育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探究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并提出相应行动策略。

一、新质生产力概念内涵、时代特征及表现形式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新征程上,***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思想, 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点,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7];它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产物。新质生产的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基本要素优化组合的跃升[8];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创新、质优和先进生产力分别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特点、关键和本质[9]。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结果[10],因此,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而科技创新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关联性。

(一)新质生产力概念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生产力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任何性质的社会产力经过不断发展积累,达到一定阶段,就会在其内部形成一种新形式的生产力。生产力是人

们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结果,它与人类所处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以及旧质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每个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的具体内涵、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大变革,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而人工智能、大数据和量子信息等新兴科技成果正以方兴未艾之势积聚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力量,生产力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超过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任何时代,总结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具体内涵和外延范围对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质生产力,是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出现新形态的生产力。它是创新驱动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对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核心动力作用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时代发展方向的新质态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劳动力和资本增加量不再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后,依靠人口数量、要素规模和高耗能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表现出了难以为继的迹象,而依靠人口素质、追求高质量的集约式发展模式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主体的科学技术革命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高质量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质生产力的新质态就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向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基础和主要驱动力,并以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经济为主要内容。此外,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资源消耗和特质属性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为主要载体,引领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引擎性作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催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性指标。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技术使得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和数字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与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脉相承的,因此,科学技术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决定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随着新产业革命的兴起,独立的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在人类活动所创造价值中的权重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具有

扩大社会再生产的功能属性,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跨越式和非连续性发展,因此,新质生产力较之旧质生产力将会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引擎作用,这是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征

创新驱动的颠覆性

旧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水平型扩张,需要大量投入生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不再过分依靠自然资源和能源投入,经济增长方式呈现集约式特点。旧质生产力发展依靠数量增长式的人类社会实践,而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和科学技术的原创性发展,将会形成大批颠覆性技术群。产品、生产资料、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新形态也会逐步形成、发展和壮大,扩展了人类可使用生产要素的范围,使生产力出现新质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发展质量颠覆性变革。

产业链条的新颖性

新质生产力使技术路线发生颠覆性变革,使得产品或服务以新形式满足市场需求或创新市场需求,商业模式、产品结构和应用场景也会随之发生全新变化。产业链条的地理空间分布,也会随着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而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产品结构和商业方式的新形态,使产品生产、销售或售后服务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零部件和原材料发生本质性变化。另一面,供给新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基础设施的生产者及其市场需求者也会发生重大重组,使得产业链条的组成要素出现地理空间分布的新变化。

发展的高质量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势必会全方位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首先,生产效率获得大幅度提高。新质生产力催生颠覆性技术, 会显著增强劳动资料的使用功能,优化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组合,促进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其次,附加价值得到进一步增加。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中, 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标准将发生升级性变化,而能适应这一变化的企业可能为数不多,而优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能够实现产品附加价值的大幅度提高;新质生产力可以满足消费者与客户的潜在需求,创新消费市场,扩大产业发展新空间。最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质生产力改变传统发展方式,使原有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等生产要素逐渐被知识、技术、管理和

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所代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副产品能够得到循环利用,从而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

(三)新质生产力现实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数字生产力

数字生产力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它是以数字技术融合其他生产要素为载体,提供满足社会发展所需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生产要素的数字化结果。***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各国竞相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11]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说明数字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力。

绿色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不但可以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可以增强环境保护实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它遵循新发展理念,有机融合生产力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绿色转型。绿色生产力重视技术、科技、管理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使用,减少人们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人们美好生活水平并行提高。***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并强调“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绿色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发展路径[12]。3.蓝色生产力

蓝色生产力是以海陆双向循环畅通形式,实现海陆资源优势互补和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促进海陆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构建海洋和陆地的协同关系是发展蓝色生产力的关键性环节。一直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蓝色海洋经济发展[13],曾经提出“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进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打造深海研发基地,加快发展深海科技事业”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和蓝色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最基本的因素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社会、

政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都会受到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和影响[14]。高职院校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目前, 新质生产力是旧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生产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势必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职教育系统性变革

马克思指出,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组织方式都会受到社会生产力状况和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历次工业革命都是生产力变革的结果,而生产力变革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重新分工,使得学校人才培养和供给理念发生深刻变革。发生在18世纪下半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机械化大规模生产,而传统式手工生产逐渐被淘汰,生产方式、产业体系和劳动分工得到了重新塑造。在此过程中,教育理念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使得传统式学徒制的职业教育逐渐被“实用主义”教育所代替。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为代表,使得交通、信息与通信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重大变革促进了大学制度化建设,也孕育了高等职业教育。以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步入电子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使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在此背景下,大学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底。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蓄势待发,其影响范围更加广泛,且程度更深。而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下所产生的新型生产力,它将会对高职教育产生综合性和颠覆性影响。新质生产力将更迭职业教育理念,数字技术使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以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为导向的传统高职教育理念,将持续向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转变;新质生产力将会重新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人才培养将会逐步向复合型、创新型、智能型和生态型方向转变;新质生产力将会重组高职教育内容,以技能培育为主体的传统职业教育内容会逐步被数字意识、数据素养、计算思维和协同创新的新型职业教育内容所代替;新质生产力将会促使高职教育方式发生变革,高职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育人模式将会不断被削弱,不断出现多元化育人方式;新质生产力将会升级高职教育治理体系,数据治理将会使高职教育育人过程更加人性化;也会纵深拓展高职教育数字化治理范畴,实现高职教育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服务转变,完善和增强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后,新质生产力

将会重塑高职教育体系,数字化将使高职教育打破时空限制,非正式和泛在化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特征。高职教育以学校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将会有序向家校社政协同育人体系转变,形成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高职教育育人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促使高职人才培养理念发生系统性变革。

(二)高职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因子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升级,而科技创新是实现生产力三大要素升级的关键所在。人的创造力和行动力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引擎,而高素质人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再生产、科技创新和发展理念更新,高职教育将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高职教育促进劳动再生产,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主要构成部分。劳动者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也是最重要和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理论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可以使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成为发展型和专门型劳动力。高职教育可以生产劳动者,赋能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美国学者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 进一步论证了经过教育和培训而形成生产能力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15]。国内学者认为,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高素质人才[16],提高了我国劳动力的整体质量,使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有了质的提升,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次,高职教育助力科技创新,锤炼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职教育作为科学知识传播和再生产的重要力量,能够助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此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国外学者指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中心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变化关系,大学是知识传播和创造的精神高地, 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大约有75%与教育发展水平有关[17]。新质生产力形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科技创新,高职教育可以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重要保障。最后,高职教育可以更新发展理念,升级新质生产力。劳动者通过高职教育学习知识,能够不断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丰富知识体系, 使知识获得新发展和再生产。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使得知识出现了爆炸式增长趋势,新的知识观逐渐替代旧的知识观。有的学者认为,传统知识是少数知识分子的智慧,而新知识凝聚了全人类的智慧,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18]。在新知识形成背景下,人类将会面临海量信息和碎片化知识的挑战,高职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具备技能知识生产和参与知识再生产的综合素养。因此,高职教育可以丰富人类思维,促进理念和知识的

创新,拓宽人们对劳动对象和资料的认知范畴,赋能科技创新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和发展。

(三)高职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之间是双向互动的作用关系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成为可能。高职院校高质量供给优质人才,可以满足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需求;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也能为高职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高职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相融合,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思想和新途径。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职院校教学与科技深度融合,增强科教融汇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效能,扩大高职教育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比较优势,使高职人才成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贡献者。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能够发展和壮大产业集群,形成高职人才培养连续性和延展性发展的有利条件,增强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科技性和创新性,从而促进高职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高职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融合,有助于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升级人才需求规格,进一步增强高职人才培养的区域和岗位适应性能力。高职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双向融合互动,突破了传统高职人才培养和旧式生产力发展的局限,为高职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双向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高职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双向互动作用,不仅能够促进生产技术革新和进步,也能够促进高职人才培养全方位革新,从而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此外,从宏观层面看,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高职教育融入“人才、科技、教育”三位一体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高质量发展又可以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优质条件;从中观层面看,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化地位的客观需要,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可以优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标准,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产业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发展利益共同体; 从微观层面看,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构建高质量专业育人格局的主观和客观需求,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能够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丰富物质资源和思想方法,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协同迭代升级。

三、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

教育、科技、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创新动能的释放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科技、人才,而创新动能释放程度,直接决定着新质

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质量。创新动能需要各类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需要教育培养。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创新育人手段,塑造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取得诸多成效[19],但在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一)宏观层面挑战

育人理念亟待更新

新质生产力是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版图,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最活跃因素,世界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出空前活跃的景象。知识转型和理念更新都有着时代变迁的背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目前,高职教育以技能培育为主的人才培养理念显然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要求,技能人才具备高超技术操作能力,但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质生产力形成需要科技创新引领,而单纯的技能人才不可能有效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也需要伴随着时代转型而不断更新。当前,数字化、绿色化和蓝色化的生产力是我国新质生产力主要现实性表现形式,意味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应该具有数字化、绿色化和蓝色化基调,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往往从片面角度践行数字化、绿色化和蓝色化理念,导致高职人才培养不能充分体现数字化、绿色化和蓝色化底色和高质量成色,从而不能高质量服务数字化、绿色化和蓝色化产业发展,使高职院校育人理念与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现实需求不能高质量吻合。

人才培养层次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主要供给专科和本科层次人才,研究生层次人才供给仍处于论证阶段。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支撑,其对人才科技和创新素养要求比较高。高职高专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居于主体地位的人才培养层次,然而普通本科教育扩张,变相压缩了高职高专人才需求空间,加之高职高专人才不具备较强的基础科学研究素养,造成他们不能在科技创新上“大有作为”,但他们往往可以在某一项技术革新上具有比较优势,技术革新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但是并不足以推动生产力的跨级别跃升。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探寻高质量培养“技能+学术”职业人才有效路径,这是事关高职院校助力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此外,高职教育与继续教育、普通教育、技工教育和社会技能培训协同和融合程度,并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使得高职院校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中地位和权重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不匹配。

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

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是开放性过程,需要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外向型人才就成为了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出海”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彰显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担当。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能按照国家政策扎实开展对外人才交流合作,实现了人才培养“双赢”,但是我国高职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仍有待于提高。当前高职院校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是中外合作办学,而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狭隘性的合作办学行为,过分看重合作办学经济效益,忽略合作办学的社会效益,比如极少数高职院校打着对外交流旗帜,不能规范化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增加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外溢风险。高职教育对外开放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属性,如何实现两者平衡是我国职业教育“出海”所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职业教育“出海”本质是促进世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赋能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而当前中外合作人才培养侧重于技术技能培训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相对薄弱, 造成高职院校外向型人才培养不能有效满足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要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出海”存在依靠中介力量,而非依靠职业教育自身优势的现象, 决定着高职院校对外开放水平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要求不能够精准匹配。因此,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势在必行。

(二)微观层面挑战

人才培养存在局部“功利性”色彩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才,高质量的人才需要高质量的教育。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多元化办学新阶段,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一方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出现追求“经济效益” 现象。国家重视高职教育发展,制订了诸多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 允许社会资本进入高职教育领域。比如,目前积极推进的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体、产业联合体等都与产业行业企业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产业行业企业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的动机之一在于获得利润回报[20],使得高职人才培养出现追求经济效益迹象,如学生实习实训,虽然国家加大了整治力度,但是少数高职院校还

是以变相手段从学生实习实训中获取经济收益,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出现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使得部分高职学生过分看重实践活动的经济利益获取,而忽视其社会效益的形成,导致其不能有效服务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过分看重短期利益的现象。国家为了规范高职教育良性发展,采取了各种形式考核评价工作。部分高职院校不注重日常过程性育人成果积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考核往往采取临时“拼凑”方式,应付政府相关性考核评价。因此,学校虽然临时满足了短期考核目标,但不利于实现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和目标,制约高职教育释放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潜能。

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不同步

教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主力军,其教学和科研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不同步,造成高职院校擅长知识和技能传授,而不能有效向社会提供科研成果,造成高职院校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话语权偏低。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养整体不高。高职院校教师来源渠道比较窄,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使高职院校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 致使高职教育不能生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科技创新驱动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较强,可以高质量向学生传授成形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还有待于提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不高,抑制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需要释放人的创新活力,高职院校教师经济和社会地位不高,导致他们创新积极性不能被完全释放出来,从而导致他们在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能力出现不同步现象。此外,高职院校教师适应科教融汇能力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自觉性整体不强,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不足,形成高职人才培养的“短板”。

学生层次差异化

高职院校生源层次是由国家高校招生政策所决定。当前,我国改革了高职院校招生方式,使高职院校招生出现了多元化现象,也造成了高职学生层次差异化,增加了高职教育成本。首先,学生层次多元化增加了教学难度。目前, 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来源于统一招生和自主招生考试两大类,前者获取的生源知识基础相对扎实,能够比较好的适应高职教育育人要求;而后者则往往知识基

础比较差,少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育人要求, 无疑增加高职院校教学难度。其次,学生层次差异化造成学生思维多元化。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基本标准是政治思维和意识形态的正确性。政治思维多元化,有时可能会助力人才培养,但是其中不良的思维倾向也会对高职人才培养造成负面影响。最后,学生层次差异化造成人才供给差异化。当前,高职教育专科层次人才主要面向生产和管理一线岗位,他们具有扎实技能知识,而高职教育本科层次人才相对而言具备较为扎实的职业和学术知识[21],可以胜任层次较高的工作岗位。高职院校人才供给的层次化,使高职院校服务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水平和能力呈现层级性。此外,民办高职院校存在的商业化招生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职教育生源层次差异化,也使得商业化利润诉求进入职业教育领域,阻碍高职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

四、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行动策略

高职教育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树立大职业教育观,着眼长远看待高职教育,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系统性采取举措,统筹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才支撑。

(一)宏观层面: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以系统观念为引领,更新高职教育人理念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安排和一体化部署。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树立大职业教育观,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以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和共同塑造方式,筑牢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基底。一方面, 国家要做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育人体系。引导高职院校注重学生数字化、绿色化、蓝色化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使高职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学校要在保持传统优势专业基础上,科学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专业人才培养和超前谋划未来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布局,为新质产力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高职人才。国家要鼓励高职院校因地制宜开设绿色低碳和蓝色海洋经济专业,将生态文明思想和蓝色经济发展思想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满足绿色生产力和蓝色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职人才。另一方面,国家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教科

人”一体化发展的积极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端应用人才资本主要提供者, 能够联结和交汇教育、科技与人才,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探寻人才培养新方位和新模式,促进教育、人才、科技、产业和创新的链条有机衔接,助力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拓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

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需要多元化高职人才,因此,拓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层次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国家要增加职教本科人才供给量。当前,我国已经开始试点职教本科人才培养层次,并取得不错育人成效,但是职教本科人才供给数量还不能有效满足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需求。因此,国家应增加职教本科人才供给数量,按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要求,加快全国职教本科职业院校设置论证进度,优先鼓励办学质量高的高职院校试点职教本科人才培养,增加职教本科人才供给数量。其次,要规范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行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层次,并且是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层次,然而,社会往往对其有不正确的认知。因此,国家应引导和规范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指标和考核方式,尽量减少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不必要“干扰”, 引导高职院校科学有序开展专科层次人才培养,避免出现“极端”办学行为。最后,积极发展职教研究生和技工教育,满足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专项技能人才需求。国家要积极试点职教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在培养学生技能基础上,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以增加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贡献率,以此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同时,鼓励高职院校和技工学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形成职技一体化育人格局,高质量向社会供给专项技能人才。此外,高职院校要以职业启蒙教育为载体,服务和融入普通教育人才培养;以继续教育和社会技能培训为媒介拓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渠道,增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集聚和释放高职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动能。

立足“一带一路”倡议,引导和规范高职教育“出海”行为

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是各生产要素互相畅通的结果,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开环实践活动。国际交流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高职院校“出海”行为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战略,高职院校要站稳政治立场,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主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交流,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合作双赢。有必要出台国家层面高职教育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规范行为指南,规范高职院校“出海”办学行为。要严格监控民办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行为,避免出现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以及危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行为,以维护职业教育“出海”的整体良好声誉。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出海”行为要顾全国家发展大局。营造我国高职教育外向型发展良好氛围。高职院校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与友好国家开展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增强职教“出海”针对性。在国际交流合作中,高职院校要探寻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共同性和个性性路径,赋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微观层面: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具体实践环节

树立服务意识,注重人才培养社会效益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服务行为。而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本质上就是服务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局部出现的“功利性”色彩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因此需要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协同努力,才有可能最大化消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局部性“功利性”色彩。首先,政府要尽可能减少“形式主义”的考核评价活动,实施高职院校育人科学“减负”工程。考核评价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重要督促手段,然而,部分考核评价带有形式主义色彩,政府要科学论证考核标准和方式,提前预判高职院校为了达到考核评价过关目的,所采取各种“极端”办学行为。如职业技能大赛考核指标,强调了政府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属性要求,此项要求对办学实力雄厚的高职院校是非常容易满足的,而对办学实力较弱和民办高职院校来说,满足要求的难度相对比较大。此类硬性规定,可能不会提升区域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采取柔性和差异化考核指标显得非常有必要。其次,社会要正确认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企业行业产业要尽可能立足实现社会效益原则,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诸如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体、行业联合体建设,减少经济效益追求对人才培养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经济价值观,为其积极主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基础。最后,高职院校领导层要树立正确育人效益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行为与领导育人效益观有一定的关联性,国家要积极引导高职院校领导和举办者正确认识人才培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高职教育育人的服务理念。

多措并举,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双提高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是紧密相关的。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是其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效途径。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扩大教师来源渠道。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来源于企业、普通高等学校,他们所拥有的能力存在差异性,源于普通高校教师有科研能力,但是缺乏技能教学能力; 而来源于企业的教师往往具有实践教学能力,但是缺乏科研能力。高职院校要修改教师队伍建设标准,拓展多元化教师引进渠道,并且严控教师招聘源头, 注重教师品德考核,优先录用有家国情怀的人员,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方式,提升教师经济社会地位。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政府扶持政策,努力扩大在岗教师事业单位编制,使他们能够享受事业单位社会福利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专注教学和基础性科学研究,提高他们教书育人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使其成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供给高质量科研成果,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此外,鼓励教师参加多样性培训,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通过学习培训,了解其他单位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有益经验,有助于教师正确认知自身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的作用和定位。

积极推进职教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努力消除高职学生层次差异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是通过夏季高考和职教高考获取生源,两者学生录取原则不同,生源选拔质量也不尽相同。生源质量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生源质量,有必要对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首先,继续发挥夏季高考对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积极作用。按照国家要求, 夏季高考招生改革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夏季高考选拔一批具有学术研究潜力学生,打牢高职院校基础性科学研究基底,进而增强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实际效能。其次,扎实推进职教高考改革。职教高考是高职院校获取生源的主要渠道,当前职教高考是省域教育行为,不同省域的职教高考没有实现互认,造成参加职教高考的学生不能在全国范围选择理想的高职院校。因此,职教高考在保持现有“文化+技能”考试设计基础上,有必要推行全国统一文化课程考试;国家统一技能考试标准,技能测试仍由省域组织实施,跨省域互认技能测试成绩。最后,杜绝民办高职教育商业化招生行为。民办高职教育招生行为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性问题。民办高职教育是比较特殊高职教育类型,其社会吸引力不高,获取生源难度相

对比较大。为了满足生存发展需要,民办高职教育出现了商业化招生行为,“扭曲”了高等教育招生社会公益属性。因此,为了解决商业化招生给民办教育发展带来了各种不利影响,国家应该安排专项生源计划,满足民办高职教育对生源的需求。同时,政府也应该将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纳入财政拨款范畴,扩大民办教育融资渠道,降低民办高职教育对生源数量依赖强度,引导和规范民办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公办和民办高职院校协同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良好局面。

五、结语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客观推动力,势必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将会产生深远影响。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高职教育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要注重人才的综合性能力培养。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面领导,这是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 根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趋势,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所需人才,增强高职人才培养针对性,将数字化、绿色化和蓝色化发展要求融入高职院校育人过程,形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新质生产力双向并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国企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

重庆市国资委主任曾菁华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3月26日,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菁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属国企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全面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国企核心功能、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一、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要求把握好五个方面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在曾菁华看来,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刻理解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内涵要求。

首先是科技创新强。国有企业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突出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是产业结构优。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产业上,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必须坚持产学研用贯通协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及时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推动科技创新从“书架”走上“货架”。

第三是发展方式新。新质生产力的本身是绿色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少、资源能耗低的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第四是体制机制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必须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尊重和落实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充分授权放活激发企业动力活力。

第五是人才保障有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生产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空间。

二、把国企止损治亏放在首位淘汰落后生产力

“要以‘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为引领,努力交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分报表。”曾菁华说。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发出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的动员令。市国资委将按照“止损、瘦身、提质、增效”思路,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动国企止损治亏、瘦身健体、做优主业等深化改革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政策优化、机制完善、工作协同,加快推动国企功能、优势、体制机制重塑,建成一

批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新国企,更好担当全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使命责任。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曾菁华说,首先是坚决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以开展“三清三减三增”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市场化、科学化、专业化手段优化调整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生产资料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

“要把国企止损治亏放在首位。”曾菁华介绍,采取关闭注销、破产清算、重组整合、吸收合并、股权转让等措施迅速止住企业“出血点”,淘汰落后生产力,推动国有企业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推动瘦身健体做强主责主业。梳理企业核心功能业务,大力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全面出清“三无”企业,打造精干高效总部,推动企业内部结构优化,引导企业聚焦主业、深耕一域,积累形成拳头产品、塑造竞争优势。高效盘活资产提升利用效率。推动市属国企全部制定盘活计划,建立存量资产盘活台账,加大资产确权力度,多种方式推进存量资产盘活,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提升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

三、强化国企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产业创新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赖于科技进步。”曾菁华表示,将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原创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攻关行动,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强化原创技术供给,发挥原创技术需求牵引作用,滚动编制年度原创技术需求清单,加强关键核心研发攻关。

曾菁华认为,要发挥国有企业产业链“链长”作用,在氢燃料商用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高端仪器仪表等领域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同时要加快创新要素聚集,谋划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力度,推动工业企业全面落实研发准备金制度,建立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确保研发投入资金增长12%以上。

加快推动产业创新。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创新突破,开展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上、向优、向新、向绿改造提升。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抢抓数字产业化、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现代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展窗口,一体布局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培育更具主导性和话语权的新优势产业。

四、聚焦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改革,是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关键一招’。”曾菁华表示,将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企业活力。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优化考核分配制度,完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更加注重体现技术积累、人才积累。

完善“赛马比拼”机制,开展“成果榜”“竞速榜”展示,推动企业“火力全开”抓生产、抓改革。完善现代治理机制。完善党的领导有效融入公司治理的制度机制,加强董事会建设,差异化落实董事会职权,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升企业自主经营能力和决策效率。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用足用好用活企业员工持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手段,建立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激发企业长久发展动力。

五、加快淘汰国企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的‘含绿量’也是‘含金量’。”曾菁华表示,将把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自觉行动, 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贡献国企力量。

推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在垃圾焚烧发电、污水治理、固废危废处置、环境检测、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城市绿化美化等领域加强国企作为,全面推进生产型企业源头治理、达标排放,促进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产业结构高端化。

推进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淘汰国企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应用,持续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力度,引导企业采购绿色产品,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消耗低碳化。引导职工群众绿色生活。倡导企业职工培育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绿色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六、推进国企三支队伍建设“百千万”引领行动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打造一支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高质量发展新需求的人才队伍。曾菁华介绍,市国资委将大力推进国企三支队伍建设“百千万” 引领行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实施国企领导人员队伍“头雁领航”行动。

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标准,完善全方位分析岗位、全口径筛查干部、全要素比选择优机制,大力推进国企“一把手”选任储备、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养、干部担当作为正向激励计划,引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

实施国企科技人才队伍“提质增量”行动。建立国企“一把手”领衔高层次人才引进和联系服务机制,大力引进支持全球顶尖人才来渝创新创业,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倍增行动和卓越工程师集聚计划,引育一批高层次科研技术人才。

实施国企技能人才队伍“强技筑基”行动。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推动企业建立管理、技术、技能等多序列岗位晋升机制,支持企业设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岗位,推广新型学徒制,引育一批技能工匠人才。

“同时,我们还将持续发扬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一历史传统, 不断推动国有企业的党建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全覆盖推进清廉国企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企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曾菁华说。

加快“四大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

***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创新经济、绿色经济、数智经济、融合经济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四大主流经济形态”。其中,创新是动力, 提供核心支撑;绿色是底色,激发长期价值;数智是平台,全面嫁接赋能;融合是方向,实现转型升级价值链扩大并共享共赢。作为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国家队、排头兵,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中央企业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三个总”“两个途径”“三个作用”新使命新任务,将“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突出价值创造,加快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数字智慧转型、共享融合转型“四大转型”,系统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三新”能建平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能建智慧与力量。

一、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夯实高质量发展核心支撑

***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中央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队与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履行主体责任的应有之义,也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中国能建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科技强企、创新发展” 战略,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产业链供应链所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形成更具创新性融合性的新质生产力。

一是全面重塑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强化科技创新组织领导,设立一把手负责的科技创新领导和决策机构,建立公司技术专家体系,成立由33位知名院士专家组成的高级技术咨询委员会,为公司科技创新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优化完善科技管理机制,建立“揭榜挂帅”“军令状”“赛马”科技立项机制,健全研发投入长效机制,构建新技术示范项目机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所属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科学编制“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从智能建造、智慧能源、低碳能源等8个领域、32个方向提出了100项主要任务。

二是全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面向新型电力系统、高空风能发电、压缩空

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电芯及系统、抽水蓄能、氢能、交能融合、东数西算、智能建造等部署重大科技项目,有力支撑公司转型发展。“新型高空风力发电关键技术及装备”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实现重大原创性技术突破,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技术研发中心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创新平台,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上榜国家首台(套)名录,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未来地下空间重大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国家级创新示范项目有序落地。

三是系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以公司技术中心为统领,若干研发平台和所属企业技术中心组成的“1+N+X”创新平台体系,大力建设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组建“30.60”研究院、压缩空气储能研究院、氢能研究院等14个高端研发平台;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家实验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战略合作,凝聚各类创新主体,加快构建开放、协同、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锻造科技人才队伍,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优秀创新家”“优秀技术专家、技能专家”,完善多方位激励机制,全力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

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能建围绕“双碳”时代命题,坚持顶层设计、产业布局、创新驱动一体推进, 持续在引领支撑“双碳”战略目标上扛旗领跑。公司绿色产业不断壮大、绿色版图接续扩展、绿色经济持续增强、绿色贡献持续放大,发展的绿色底色与高质量成色持续提升。

一是创新打造绿色低碳系统解决方案。依托在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全产业链一体化集成优势,系统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1253”原则,即坚持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引领“一个引领”,把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两大关键”,走好能源供给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新型能源技术产业化、低碳发展机制化、碳中和责任协同化“五化路径”, 着力处理好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化、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集约化、以主要用户为主的提效节能系统化“三者辩证关系”,同时聚焦“30•60” 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综合储能、一体化氢能“两个支撑点”精准发力, 编制发布《践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碳达峰行动方案,从

政府端、行业端、国际端、技术端、项目端“五端”,全方位提供具有能建特色的一体化、高端化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先后承担了国家“十四五” 能源、电力规划等重大研究,为20余个省市、100余个县市编制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方案。

二是系统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创新“能源+”“绿色低碳+”多维发展模式,坚持以大型风光电基地、清洁高效煤电和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支撑,打造了世界领先的白鹤滩、乌东德等“大国重器”,谱写了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史上的精彩华章。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先行先试,创新性打造内蒙古乌兰察布、广西崇左等新一代绿色电站示范项目,开创新能源供给消纳全新模式。全面攻坚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有效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电网大范围互联等难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湖北应城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安徽绩溪1000米以上高空风能发电、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等储能新技术示范项目,引领储能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聚焦绿电制绿氢、绿氢制绿氨、绿氢海水淡化等氢能核心领域,打造吉林松原绿色氢氨一体化等重点示范项目,全力抢占产业制高点。

三是引领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发挥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三新”联盟、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供应链联盟“四大联盟”作用,与联盟成员单位协同联动、交流互鉴、共享共创,大力探索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场景、新模式,持续强化“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固链”,共同推动一批重大合作成果落地生根,构建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命共同体。筹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能建时代研究院、能建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等科研平台,广泛组织参与行业技术攻关与国家标准制定,抢占技术制高点,提升“绿色竞争力”,持续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三、加快数字智慧转型,搭建高质量发展赋能平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变量,也正在成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力量。中国能建紧跟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方向, 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场景,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深入推动管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四化”跃升,大力提升产信融合水平。

一是深化管理数字化。全力推进业财一体化、项目管理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四大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横向集成、纵向集成

和端到端集成,实现不同职能、层级、系统之间的协同、贯通与融合,实现穿透式管理、集约化管控、数字化驱动,提升企业的管控力与决策力。

二是加快产业数字化。聚焦价值创造,以业务场景为驱动,推动数字技术与主营业务的深度融合,推进BIM应用,深化数字设计,推广智能制造,开拓数字运维,探索智能制造,实现产业全链条高效协同、全流程数据贯通、全方位资源共享、全生态融合发展。

三是发展数字产业化。构建层次分明、权责清晰的数字产业化发展体系, 系统打造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服务和数字解决方案,创新迭代智慧电厂、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智慧工地、智慧园区、智能装备等产品,完善电力规划、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等大数据平台,打造企业数字化能力“孵化器”,形成数字化产业发展“生力军”。

四是推动数据价值化。完善“一张网”,构建“一朵云”,健全数据标准体系,促进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共通、共融;建立数据资产平台,实现内外部数据高效汇聚、分析与共享,探索汇聚全方面、多类型全生命周期数据,以数据作为要素催生新价值。

四、加快共享融合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

融合发展不仅仅是做简单的加法,而是追求水乳交融的深度融合,产生“1

+1>2”甚至倍增的效果。中国能建充分发挥“能源+”独特优势,全面推动产业间跨界融合、产业链内部一体化融合、产业与要素间交互融合、区域间协同融合“四大融合”,提出具有时代特征与能建特色的能源融合发展系统化解决方案。

一是推动产业间跨界融合实现高端价值。聚焦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基础设施领域融合发展技术、模式和产品创新,不断拓展交能融合、数能融合、建能融合、产能融合等新场景,锻造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竞争优势,开辟新赛道、抢占制高点。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并网发电;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打通“算力网+ 能源网”通道,实现瓦特与比特的高效转化;运用智能装配式建筑打造的中国能建总部大厦二期建能融合零碳智慧园区获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示范工程,江苏无锡近零碳产业园区、河南郑州绿色低碳产业新村等一批产业融合项目加快落地实施,有力支撑与保障了交通强国、能源强国、美丽

中国建设。

二是推动产业链内部一体化融合实现集约价值。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一体化融合,全面提升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投资、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专业能力、协同能力、集约能力,推进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实现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一体化贯通协同。高效运用源网荷储、多能互补、投建营、综合交通、城市综合开发、海上综合能源、东数西算“七个一体化”发展模式,先后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孵化开发了一批大型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项目和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

三是推动产业与要素间交互融合实现共享价值。聚焦产融、产技、产信“三大融合”,通过技术、资本、数据等核心要素与产业的嫁接赋能,着力推动技术、资本、人才、数字等关键要素交互集聚融合,激发资本的放大力、创新的驱动力、数字的加速力,促进要素间融通创新,叠加赋能供应链、产业链、管理链,打造创新型产业生态。如在数能融合方面,通过借助“云大物智联”技术,推动能源生产、供应、储备、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形成数字、能源双向驱动发展格局,提升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全面助力“碳中和”的能源变革和创新。

四是推动区域间协同融合实现协调价值。充分发挥电规总院、六大区域院、省院在跨国、跨区域、跨城乡电力规划、设计、咨询等方面的牵引作用,持续深化国际及国内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标准、产业、资本、市场、机构等深度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内外互济、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依托中国能建作为国际能源署中国联络办、中国-中东欧国家能源合作中方秘书处等平台优势,主动为政府、行业、企业科学决策提供高端智库研究支持,积极与国际组织、科研院所、跨国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务实合作,合力打造了一批重点示范项目,有力推动全球能源电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委书记朱宏任

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这之后,“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领域热词,以及各界关注、学习的热点。

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总书记的发言和要求对新质生产力做了清晰解读,明确了许多重要观点,是推动发展的根本遵循。这里,针对企业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如何更好发挥主体作用,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着眼创新要素的有力主导,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企业在确立发展目标时,要突出创新的核心要义,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中国工业企业连续14年推动中国站上世界制造业规模第一的位置。要进一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唯有咬定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围绕新质生产力要求,突出创新不放松,加快补短板、加力固底板、加强锻长板。针对发展中的不足,企业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贡献,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新动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着眼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突出新质生产力新标志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企业把握新时期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引。面对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充分认识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它是由生产要素投入之外的促成经济增长因素带来的。而这

正是当前企业需要清醒把握、倾力为之的关键所在。企业要更加重视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以管理创新激发企业自身潜力,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步伐,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带动经济持续发展。企业家精神以及科学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不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大力弘扬,形成勇于创新、诚信经营、精益求精、持续奋进的良好氛围,激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活力。

三、着眼生产力基本内涵的稳步提高,打造新质生产力新支撑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生动的要素,传统经济学用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来表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企业要在这一熟悉领域中加深认识,促进劳动要素以优化组合的形式实现跃升。

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其内涵的变化有三个突出方面:一是劳动者。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蓝领工人,而是能够充分掌握现代技术、操作开发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驾驭新型资源配置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群体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要培育一大批懂科技、懂管理、懂资本、懂市场、懂金融的战略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才。二是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现代化生产工具是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三是劳动对象。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对象, 包括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和新劳动对象等。三者的优化组合将带动生产力大幅跃升,如大数据模型与人工智能结合,可能形成新质生产力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支撑。

四、着眼产业布局的全面优化,形成新质生产力新格局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要求,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企业要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持续迭代中不断优化,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新三样(载人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都是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孵化而来。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企业的共同任务。要着眼产业格局的全面优化,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强低碳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服务型制造发展,全面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管理创新、数字赋能。二是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企业要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先导,努力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把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光伏、通信设备、动力电池、稀土等产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优势地位稳固住。三是积极培育建设未来产业。企业要依据国家政策导向、技术把控能力和自身资源配置的条件,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也必将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深入推进实现更大发展。浩浩荡荡的企业家队伍在艰苦创业中逐步成长, 走向成熟,创造辉煌。

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顶天立地的世界一流企业,更需要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以进一步夯实基础,增强动力,稳步推进。从外部环境看,当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从企业单纯的扩大规模、抢占风口转向产业链供应链补强,不具韧性和安全的项目不能上马。企业推动建设中,要从自身情况和环境条件出发,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梳理,以避免一旦出现国内国际偶然因素、突发事件和不利影响带来的冲击,出现堵链、阻链、掉链甚至断链风险。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合力攻关,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前瞻思考布局未来产业相关技术。关注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导向,把握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通信、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五、着眼发展路径的认真坚守,夯实新质生产力新基础

我国以大企业为骨干、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企业群体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期待更加规范有序的营商环境,更加便捷的资金等要素获取,更加通畅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从企业自身情况看,有待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创新力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新生产要素把控力进一步加大,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外溢,抗危机应对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着眼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安全,构建新质生产力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一定要遵循其内在规律与实践要求,用系统思维谋划和解决产业链供应链面向未来的发展问题,统筹抓好各项

工作。切忌只考虑上新项目,不顾能力所及、环境影响和长远发展。要运用科学方法,既强调全链条发力,注重抓全面系统整体推进;又强调关键环节突破, 注重补短锻长,提升韧性,确保安全,引领带动新质生产力整体推进。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实践,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携手共进。今天的深入研究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前行。企业和企业家要发挥主力军作用,汇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创造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贡献。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引领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

兴银理财董事长景嵩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擘画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金融业发展举旗定向。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管理行业也肩负着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重任。

“银行理财子公司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发展格局,将自身高质量发展融入服务共同富裕及实体经济的大局之中。”近日,兴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嵩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详解了银行理财子公司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未来,兴银理财要聚焦‘区域’‘行业’两大方向,加大投资地图建设力度,以‘翻石头’的精神做精做细创新业务品种,持续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景嵩表示。

作为最早一批开业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兴银理财无论在业务转型还是产品创新一直走在行业前列。截至目前,公司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在为客户带来稳健投资回报的同时,兴银理财始终坚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和实践,持续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

面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景嵩在本次专访中向《金融时报》记者阐释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融资结构、活跃资本市场中发挥的中坚力量,回应了银行理财如何以创新引领市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等热点话题。

《金融时报》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举旗定向,在您看来,会议给银行理财子公司下一阶段的转型发展指明了哪些方向?

景嵩: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强调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在认真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银行理财行业整体情况,我认为,银行理财公司下一阶段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要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切实服务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金融强国。

坚持好政治性和人民性是银行理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条件。理财公司的转型发展,首先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好自身定位。同时,作为银行的子公司,理财公司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服务好银行客群,并在练好自身内功的基础上,面向更广阔的客群提供金融服务。

第一,要坚守普惠定位,打造具有银行理财特色的产品货架。具体而言,

一是要“锻固收长板,固现金底板”。银行理财长期以提供“低波、稳健”产品为主,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超过90%,是服务广大理财投资者的基本手段,理财公司需要坚守金融普惠定位,形成以主动管理低波策略为基础,以主动创新策略为特色,以委外管理策略为补充的三轮驱动模式,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二是要“展多资产中板,补权益短板”。未来,银行理财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策略、行业、个股在内的多维度、多层次权益投研体系, 大力培养多资产、权益投资优秀队伍,与各类优秀资管同业、市场研究机构及高校开展深度合作,灵活运用衍生工具、对冲手段管理好含权产品的波动和回撤,在多资产及权益投资上实现高质量增长。

第二,要守好合规底线,构建具有银行理财特色的风控体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并且要求要“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做好风险管理,守好合规底线是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础。兴银理财将以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为标准,坚持执行监管要求“线上五公分”的标准, 持续搭建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科技风险、合规风险等风险管控子模块的理财风险合规体系,完善监测预警。

第三,要创新业务品种,探索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资工具。银行理财所投资的大部分资产都是直达实体经济的标准化融资工具,在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例上起到了关键作用。银行理财还可以更为及时、灵活地支持各种创新型融资方式,尤其是体现在对小微、民营、个人的“精准滴灌” 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兴银理财要聚焦“区域”“行业”两大方向,加大投资地图建设力度,以“翻石头”的精神做精做细创新业务品种,通过投资非上市科创企业股权、小微经营贷ABS、基础设施REITs、科创票据等资产,持续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总体而言,银行理财子公司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发展格局,将自身高质量发展融入服务共同富裕及实体经济的大局之中。

《金融时报》记者: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中坚力量,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可以展现哪些作为?兴银理财将如何“落子”?

景嵩: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特别提到金融工作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五篇大文章涉及范围广,银行理财子公司从产品端、投资端、资产端甚至是内部管理方面都可以有效发力。

针对科技金融,理财公司要在科创金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通过私募股权理财产品等方式,引导长期资金投资非上市公司一级市场股权。

针对绿色金融,理财公司要在产品端、投资策略端和资产端同时做好文章, 推进ESG绿色产品创设发行,探索绿色理财产品形态创新、投资策略创新和资产创新。

针对普惠金融,要聚焦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挖掘更多农村金融服务切入点,挺进中小金融机构理财和农村金融理财蓝海。

针对养老金融,要提升匹配的专业能力,创设中长期、低风险产品份额, 真正实现养老理财长期性、稳健性等特征。同时,通过养老公寓活动、居家养老服务等附加权益,拓展养老理财产品服务范畴,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针对数字金融,兴银理财将在内部数字化转型上持续做文章,拓展业务系统群数字化版图,不断提升财富管理、投资研究、交易管理、风险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能力。同时,下大力气打造统一、完备、高质量的理财数据资产,即“建好数”;以报表自动化及数据可视化等功能为抓手,提升数据分析对投资决策、风险监测支持水平,真正做到“用好数”。

《金融时报》记者:最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各方共识。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将为理财子公司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提供哪些指引?

景嵩: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并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和明确。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新质生产力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有不同形态,兴银理财将基于自身实际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技术革新。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关键,理财公司要进一步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大语言模型等新兴技术,提升投资管理、客户服务和产品创新等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二是要坚持人才优先,厚植专业文化。新质生产力所需的劳动不是简单劳

动,而是能够驾驭先进生产资料和机器设备的复杂劳动,理财公司要积极培养和引进金融知识深厚和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以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要坚持质量第一,做实精细管理。新质生产力相较传统生产力,最显著的差异在于质优,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是核心标志。理财公司要下大力气做好精细化管理,通过数据驱动和流程再造,“让数据多跑路”,向精细化要效益,不断理顺业务管理机制,在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

重庆市原市长 黄奇帆

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认为新质生产力大致由3个“新”构成。

第一个是新制造。

新制造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的制造装备和新的信息技术5个领域,但要称得上是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不是普通的科技进步、不是边际上的改进,而是要有颠覆性的科技创新。

所谓颠覆性科技创新至少要满足以下5个新标准中的1个。

一是新的科学发现。这是“0到1”、从无到有的对这个世界有新理解的重大发现。比如量子科学、脑科学的研究,可能会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往前推进一大步。

二是新的制造技术。就是在原理、路径等方面完全不同于现有的技术路线, 却能够对原有的工艺、技术方案进行替代的制造技术,比如未来的生物制造, 通过生物反应器的方式制造人类需要的各种蛋白、食品、材料、能源等等。

三是新的生产工具。工具变革在人类发展史上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因为工具的革新带来了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EUV光刻机的出现让7纳米、5纳米芯片制造成为可能;新能源汽车制造中的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让新车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等等。

四是新的生产要素。过去的制造靠劳动力、资本、能源等要素,未来的制造中除了这些传统要素外,还会有数据这一新的要素。新要素介入让生产函数发生了新变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会产生新的交叉组合和融合裂变。

五是新的产品和用途。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进入千家万户的“四大件”“五大件”。近几十年是家电、手机、汽车等等,未来可能是家用机器人、头戴式VR/AR设备、柔性显示、3D打印设备和智能汽车等等。回到当下, 我们发展新制造需要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为重点。“十四五” 规划提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在类脑智能、

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如今, 我们看到全世界在这些领域的进展很快。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推进科技进步。一批颠覆性的产品和科技将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产可能性曲线实现新的拓展和跃迁。

第二个是新服务。

服务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新生产力需要有新服务,这个服务的重点在于其镶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是对全球产业链具有重大控制性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

关于服务业,世界经济版图里现在有3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在各种高端装备里面,服务业的价值往往占50%~60%的附加值。比如,1部手机有1000多个零  部件,这些硬件形成的附加值占产品价值比例约45%,其余55%是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各种芯片的设计专利等等,也就是各种服务。这些服务看不见摸不着,却代表手机55%的价值所在。其他如核磁共振等各种各样的高端装备都有这样的特征。第二个特征,整个世界的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越来越大。30 年以前,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的5%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30%。第三个特征,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越来越大。美国生产性服务占GDP的50%以上,欧盟占40%左右,其他发达国家、G20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大体在40%~50%之间。

对比之下,在这3方面恰恰是我们国家生产力的短板。2022年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只有17%~18%。换言之,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实际上就是要使中国服务业的50%是生产性服务业,整个GDP中生产性服务业要力争达到30%。生产性服务业上去了,新质生产力的制造也上去了。

第三个是新业态。

培育新业态的核心是推动产业变革,是产业组织的深刻调整。有两个关键推力。

第一个关键推力是全球化。新业态的形成要与全球潮流连在一起,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制度型开放,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这是世界潮流。我们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需要内外贸一体化, 换言之我们的市场体制必须从规则、规制、标准、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

内外循环一体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第二个关键推力是数字化,形成产业互联网。现在我们消费互联网做得风生水起,而产业互联网基本上刚刚开始。产业互联网不仅是国内产业的互联网, 还包括国际国内的产业互联网。这种产业互联网有两种,一种是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产业互联网,一种是产业集群构建的产业互联网。企业内部的互联网是指一个大型制造企业从设计、市场信息、销售信息到开发、制造、物流的一体化的数字系统。而产业互联网,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和各种终端,将触角伸到全世界的消费市场,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实现小批量定制、大规模生产、全产业链贯通、全球化配送。这样的平台上集聚了几百家提供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物流运输等企业,几千家的制造业企业,以及上万家各种原材料供应商。这些企业之间用数字系统进行了全面贯通。依托这样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这些企业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产业链紧密协作的产业集群,真正实现了以销定产、以新打旧、以快打慢。这样的平台放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城市就因此带来几千亿元、上万亿元的销售值,同时带来几千亿元、上万亿元的金融结算,还会带来物流和其他各种服务,这个城市就会变成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服务中心。

总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

我们国家在制造业板块、服务业板块、新业态板块都有巨大潜力。我们希望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制造业补齐短板,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

学习***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研究员洪向华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先后三次发表重要讲话:一是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二是3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人民政协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各方面人士要围绕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是3月7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

***总书记的这三次讲话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深入学习领会其精髓要义。

一、***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过程

2023年7月,***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要求“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2023年9月,***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3年9月,***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2024年3月,***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要乘势而上, 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

(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 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他们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包括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具备

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

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生产工具的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 极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

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加快,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大大拓展。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手段更加先进,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展至深空、深海、深地等;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创造新的物质资料,并转化为劳动对象,大幅提高了生产率。

只有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生产力。在一系列新技术驱动下,新质生产力引领带动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变革调整,推动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三)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科技创新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

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供需

有效匹配是社会大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社会供给能力和需求实现程度受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依托高水平的生产力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当前,我国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四)着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

正确处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一是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处理好新质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多管齐下培育新型劳动者、创造新型生产工具、拓展新的劳动对象,促进新质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匹配。三是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之间的关系。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共进,在开放环境下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四是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二者发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在华外资企业、外籍科学技术人员等承担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为全球各类人才搭建

干事创业的平台。

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劳动资料迭代升级。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各方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大力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工具,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 拓展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能够不断开辟生产活动的新领域新赛道,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增长引擎,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统筹谋划,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进行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做好生产力储备。

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产业组织和产业形态变革调整,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组合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国际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好产业链融通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依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协同共享和高效利用,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向平台化、网络化和生态化转型,打造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精准匹配、紧密协作的产业生态圈,加速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协同和价值共创。积极发挥数据要素的“融合剂”作用,推动现有业态和数字业态跨界融合,衍生叠加出新环节、新链条、新的活动形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数字贸易、智慧物流、智慧农业等新业态, 促进精准供给和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和创造新需求。

(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先正确认识新质生产力。

一方面,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传统产业也不等于落后产业,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清退。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成熟度高,如钢铁、石化、电力、有色等产业,既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底盘所在,也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支撑。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传统产业可待挖掘的潜力很大,通过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就可以走出一条新的绿色发展之路。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一些传统产业也可以实现新的飞跃。

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统筹考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防止出现一哄而上、千篇一律的情况。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区位发展状况各异。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发达的服务业和较高的国际化程度,中部地区以重工业和农业为主,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东北地区则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不能套用统一的模式,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工业体系,是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最为宝贵的财富,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缺一不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于本地产业的发展方向,基于自身比较优势,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年度任务清单的第一条, 意味着2024年的重点工作就是要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各地要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六)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创新起主导作用,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就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产品供给

绿色化、产业结构高端化,有利于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而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新时代以来,我国绿色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发展“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不仅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治本之策,而且有助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绿色科技领域的短板弱项,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从政策取向上,要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从社会层面看, 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二、***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总书记指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我们要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发展潜能。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接下来,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我们依然要坚持系统观念,善打“组合拳”,发挥好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 更多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多做创新性探索,多出制度性成果。

(一)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国经济不断创造发展奇迹。“两个毫

不动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体现着是“1+1>2”的生态效应,激发着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凝聚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是历史的必然,更是现实的需要。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更加需要不断深化认识,扎实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澄清模糊认识、亮出鲜明态度,以分工互补、共生共存、相互融合的现代化理念,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大力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动摇,要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良性互动、双向奔赴。要继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真正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民营企业要合法合规经营、强化自我提升,自觉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第一,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制度体系。健全统一规范的涉产权纠纷案件执法司法体系,强化执法司法部门协同,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创新, 完善知识产权法院跨区域管辖制度。

第二,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 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研究完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标,稳步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建立全国统一的登记注册数据标准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行业字词库。制定全国通用性资格清单,统一规范评价程序及管理办法。

第三,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建立公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保障机制。健全反垄断法律规则体系,加快推动修改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审查机制。

第四,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编制出台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 完善信用信息标准,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加快推进社会信用立法。

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第一,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推广标准化托盘带板运输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积极防范重要产品供应短缺风险。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联通、安全高效的电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

第二,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统一产权交易信息发布机制,实现全国产权交易市场联通。优化行业公告公示等重要信息发布渠道,推动各领域市场公共信息互通共享。优化市场主体信息公示,便利市场主体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同类型及同目的信息认证平台统一接口建设,完善接口标准。依法公开市场主体、投资项目、产量、产能等信息,引导供需动态平衡。

第三,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研究明确各类公共资源交易纳入统一平台体系的标准和方式。坚持应进必进的原则要求,落实和完善“管办分离”制度,加快推动商品市场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加快推进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建设,鼓励交易平台与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合作,依法发展涵盖产权界定、价格评估、担保、保险等业务的综合服务体系。

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第一,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统筹增量建设用地与存量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强化统一管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完善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

第二,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统一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强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选择运行安全规范、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供应链金融,加大对资本市场的监督力度,健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顺畅的监管体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第三,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立健全全国性技术交易市场, 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与交易机制,推动各地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加大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力度。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深入开展数据资源调查。

第四,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健全油气期货产品体系,规范油气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并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稳妥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作用。

第五,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交易监管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市场化交易。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

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

第一,健全商品质量体系。建立健全质量分级制度,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加强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业务。推动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实施产品伤害监测和预防干预。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进一步巩固拓展中国品牌日活动等品牌发展交流平台。

第二,完善标准和计量体系。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结构。强化标准验证、实施、监督。紧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测量技术,研制一批新型标准物质,不断完善国家计量体系。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我国标准化工作,开展标准、计量等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标准必要专利国际化建设。

第三,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快完善并严格执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推动跨国跨地区经营的市场主体为消费者提供统一便捷的售后服务。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优化消费纠纷解决流程与反馈机制。建立完善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完善服务市场预付式消费管理办法。围绕重点民生领域,推动形成公开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事项清单。

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

第一,健全统一市场监管规则。加强市场监管行政立法工作,完善市场监管程序,加强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直接关系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点领域,落实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对互联网新业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统一公正监管,依纪依法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强化重要工业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第二,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推进维护统一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量。建立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执法资源,统一执法标准和程序,提高综合执法效能。鼓励跨行政区域按规定联合发布统一监管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创新联合监管模式,加强调查取证和案件处置合作。

第三,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智慧监管。建立健全跨行政区域网络监管协作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新闻媒体、消费者和公众共同开展监督评议。对新业态新模式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

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第一,着力强化反垄断。完善垄断行为认定法律规则,健全经营者集中分类分级反垄断审查制度。破除平台企业数据垄断等问题,加强对金融、传媒、科技、民生等领域和涉及初创企业、新业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经营者集中审查,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原始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二,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市场主体、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强全链条竞争监管执法。加强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整治网络黑灰产业链条。健全跨部门跨行政区域的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共享、协作联动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域的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移送、执法协助、联合执法机制。

第三,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指导各地区综合比较优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基础、防灾避险能力等因素,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力戒贪大求洋、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建立涉企优惠政策目录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加强地区间产业转移项目协调合作,建立重大问题协调解决机制,鼓励各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第四,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得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不得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迁移设置障碍;不得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退出条件;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准入障碍;不得在资质认定、业务许可等方面,对外

地企业设定明显高于本地经营者的资质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评审标准。

第五,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制定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规则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核。不得违法设定与招标采购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等。不得违法限定投标人所在地、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或者设定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以排斥、限制经营者参与投标采购活动。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

三、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总书记指出:“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务实建言献策,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一)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第一,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

第二,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尚不完善,必须优化细化改革方案,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

第三,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要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要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

第四,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仍有明显短板。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第五,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当前,国际科技合作面临少数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冲击和挑战。我国要坚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扩大基础研究等国际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第六,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开展基础研究既需要物质保障, 更需要精神激励。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

(二)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打好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攻坚战

要用好用足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支撑。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重点在推动内需潜力有效转化为科技创新动力。超大规模市场有利于稳定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能有效保障持续创新,促进技术快速迭代。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强调:“广大环境资源界委员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要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第一,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是攻坚战的重中之重, 要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碧水保卫战要促进“人水和谐”,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净土保卫战重在强化污染风险管控,要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

第二,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布局;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执法监管和保

护修复;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第三,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要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统一监管。坚决杜绝生态修复中的形式主义。

第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要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实施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确保安全降碳。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第五,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要切实维护生态安全,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要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构建严密的核安全责任体系。积极参与核安全国际合作。

第六,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要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 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要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定修订。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支持。

五、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

***总书记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要乘势而上,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

要突出发展重点,抓好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有关战略和规划落实。要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提升经略海洋能力。要优化航天布局,推进我国航天体系建设。要构建网络空间防御体系,提高维护国家网络安全能力。要加强智能科技重大项目统筹实施,加大先进成果应用力度。

新兴领域发展从根本上说源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要增强创新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要把握新兴领域交叉融合发展特征,加强集成创新和综合应用,推动形成多点突破、群体迸发的生动局面。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韩晶

3月5日,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一个重要概念——新质生产力。他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高级化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了生产力的跃升,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创新驱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指明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把握新科技革命历史机遇、系统性重构产业体系、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培育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新优势, 高质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挑战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勾画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人均GDP为3万美元,我国2023年人均GDP为1.27万美元,要实现2035 年远景目标,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至少要达到6%。这就需要我国经济增长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改革开放解放了潜在的生产要素,从而支持了较高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二是在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下的对外开放获得了全球化的红利;三是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我国有丰厚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生态红利。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2010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10.64%,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发展阶段,一方面由于潜在的增长要素已经得到了充分释放,如果没有新的要素被激活,那么潜在经济增长率就有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我国对外开放遇到逆全球化的冲击。同时,未富先老、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资源和环境

的双重约束逼近底线,长期“拼资源、拼环境、拼人力成本”的发展惯性亟待改变。

二、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的生产力,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产业,还包括产业背后发展的驱动要素。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虽然也包含科技创新成分,但主要还是依赖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驱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在数字经济时代,要素生产力的地位下降,科技生产力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生产中经过产业化转化为生产力,使其发生根本性变革,进而提升生产力质量。

中国式现代化正逢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潮涌动,两者的交汇,必然要求以创新驱动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一般遵循配第— 克拉克定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逐渐从农业转向生产效率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 科技创新一般率先出现在个别部门,进而通过关联产业的扩散效应逐渐惠及其他部门。这意味着数据、算力等新生产要素的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大量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出现,最终形成新动能、产生新增量。新质生产力还推动了产业间的融合与交叉创新。随着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在数字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数据也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极大改变了各行各业的技术经济范式,推动产业发展由分工深化逐步走向相互融合,共同激发和驱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和成长,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会带来产品架构、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的相应改变,形成开放、互动和协作性的创新生态。这种产业革新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还能为企业和经济体带来更核心的竞争力,形成可持续的创新发展模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纵向上推动了产业链条的延展, 在横向上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壮大,纵横交错的产业网络,将有力激发技术变革、生产模式变革,通过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有了高质量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走得更稳,道路更宽广。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增量器作用,以颠覆性和前沿性技术催生

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促进科技创新衍生出新兴产业,统筹好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发展时序,形成梯次发展的良性格局。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借助资本力量促进产业化发展,更好发挥质量和标准的引领作用,优化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提升产品质量、夯实产业基础,以此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加快打造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群体,进一步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打通升级迭代的各类通道,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格局,加速释放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以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辽宁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李峰

“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高频热词。***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总书记立足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高瞻远瞩,洞察大势,抓住战略机遇,把握历史主动,深刻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路径,对于我们辩证认识、科学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经济思想的内涵,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它代表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的发展动能。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本地区特点优势结合起来。要坚持以我为主、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搞一种模式、一套方法,防止一个模子往下套。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但并不意味着对旧动能和传统产业全面否定和抛弃。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仍有转型升级的需求和空间,新旧动能的转换是一个先立后破、循序渐进的过程。新质生产力是“双轮驱动”下的生产力变革,既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并且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数字经济的发展加持下实现协同发展。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 就央企“如何强化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出:一方面, 中央企业在传统产业方面布局是比较多的,现在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一定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方面提前布局。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都要根据自身特点, 及早谋划、提前动手,不求一律、各显其能,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 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促进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与人才众多优势,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加快产业创新,必须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以创新为产业发展赋能。要及时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

体制等改革,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激活机制体制创新的“一池活水”。加快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新质生产力能量最大化地释放出来提供更为有利条件、更加优良环境、更加坚强保障。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陈庆修

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并深刻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根本方向。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深刻把握,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境界,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是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指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紧密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趋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新质生产力主要由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这就要求我们聚焦聚力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加快构建高水平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最新讲话系列,重大原创性突破、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国际竞争和企业竞争的焦点,就在于通过科技创新, 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实现产品创新和产业变革,从而赢得未来。因而,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地推

进战略导向的原创性、基础性研究;又要围绕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力支持企业做科技创新的主角,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政学产研协同发力,打好技术攻坚战,促进颠覆性和原创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二是着力推进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突出反映在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完善科技水平高、生产效率优、经济效益好、产业韧性强、生态负面影响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现代社会生产中,芯片、编码、程序、数据、信息等构成了新型劳动过程的核心要素。数字经济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应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创新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开辟新赛道,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制造产业体系,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三是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塑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发挥国有经济的中坚作用和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大对重要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投入;推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和具体处发展,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构建鼓励民间各种新生产要素自由有序流动的资源流动机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顺畅流动;强化政策设计, 明确新质生产力主体的认定和奖励性政策,加强政策引导,通过税收、贷款、财政资金等倾斜性支持政策,完善新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信息、数据、数字处理技术等新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以

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四是加快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发展方式创新,实现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进而提升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五是着力发挥人才作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归根结底要靠人才。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建设重要人才中心及高水平人才高地,吸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人才工作的主动,更好掌握创新的主动、发展的主动;着力培养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创新团队, 在实践中形成更多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配备急需人才。创造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健全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在研究探索创新时拥有足够舞台,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获得应有收益,激发更强创新动力,打通人才价值实现的通道。

总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上来,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进一步增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科技、产业、体制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更好发挥人才作用,扎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老骥

和往年相比,今年全国两会有一个热搜词,那就是“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从2023年9月***总书记考察黑龙江首次提出,到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再到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再到今年两会指明路径,我们深切感受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一以贯之的理论思考,深切感受到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应对国际国内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求突破、谋发展、开新局、闯新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关键一招”。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的发展路径、开列的任务清单,扎扎实实推动今年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主导是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型劳动者队伍、新型生产工具、新型生产关系、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等概念紧密相连,必须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突出“创新”这一特点,抓好“质优”这一关键,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到任务部署的第一项,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说明只有成熟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实践需求和具象承载。经过这几年不懈努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我们必须在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当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未来产

业、数字产业的形成布局,不能搞“一阵风”“大帮哄”。要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总书记深刻指出,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十二个字,实际上是***总书记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给出的重要方法论。创新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省份和地区,先行一步形成示范是必须的;对那些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省份和地区,要结合实际,找准定位,探索适合路径。同时,***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指示,把握好时度效,做到先立后破,避免水土不服。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教育是基础支撑。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一种先进生产力质的跃升,在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大特征中,高科技是基础。有了高科技,才会有高效能、高质量。2023年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创新驱动发展能  力持续提升。高科技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底气、夯实了基础,要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要在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科技和教育密不可分,强大的教育能力和先进的教育水平,是实现强大科技能力的先决条件。近代以来一切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教育昌明,人文荟萃,科技才会有长足发展,创新创意才会不断涌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并将这项工作列为今年第二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刻理解其中的重大意义,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锚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目标,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要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提到“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这一经典论断。***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必须相应地形成。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总的来讲,是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市场经济,首要是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国有经济改革要着眼深化提升,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民营经济要着眼鼓励支持壮大, 落实好中央有关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在全社会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改革开放密不可分,要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神州春来早,迎门物候新。全国两会为今年工作描绘了路线图、订立了任务书,我们要锚定两会目标,勇担新使命、展现新气象,以扎实行动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以实际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辉杨戏戏

当前,“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高频词。2023年9月***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明确“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今年全国两会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一系列的重大部署表明,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学发现对技术进步有决定性的引领作用,技术进步有力推动发现科学规律。要明确支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不仅要重视高等教育基础研究,推动高等教育围绕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也要优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其次,要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保障新兴技术的有效应用。一方面, 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保护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加强合作,联合开展新兴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另一方面,要促进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 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培优。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需要通过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推动生产力的全面升级。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者,就要持续推进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创新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技能养成方式,以新质生产力标准优化教学内容,促进理论学习和岗位实习结合,同时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培育高素质劳动者队伍。高质量劳动资料必须以高素质劳动者运用高新技术为前提,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形成新的供给,培育新的产业趋势,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高素质劳动

力与高质量劳动资料的结合必然会引领劳动对象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要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三者的优化组合共同催生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先进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不同,它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潮流、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具有更高科技发展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体现了科学的理论逻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当前,在全球科技与信息化浪潮中,利用科学技术要素推动生产力发展成为主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以数字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为主要特征进行优化组合,蕴含时代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符合当前高质量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先进性体现在全方位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与战略布局同步进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仅依赖于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要素整合,培育发展新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聚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与创新发展,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指示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根本的实践遵循,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地制宜”,本质上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四个字,蕴含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因地制宜”,是基于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在这里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空间地域上,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各地区在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若继续沿袭单一的传统生产力发展模式,我们将无法更好地处理这些制约因素,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会进一步加剧。二是时间安排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一哄而上,随波逐流,而是应当保持头脑冷静,从本地优势条件和产业入手,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分析确立系统发展目标,切忌好高骛远,互相攀比。三是行业布局上,传统行业并不意味着被放弃,我们在探索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时,不能简单地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应当在

考量各个区域不同资源、产业规模和条件等各方因素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赋能传统产业,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探索新发展模式,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动能,催生新质生产力。

奋进新时代,团结奔未来。借着两会东风,让我们乘势而上,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一定能够抓住制胜未来的关键。

三个维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韩茜广元市利州区委组织部张跃平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 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明确指示,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基本原则、施策方法。必须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个维度全面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科学认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原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总书记立足于我国长期的生产力发展实践以及现阶段新发展格局而形成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具有非常鲜明的问题导向与现实指向。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为理论框架,结合我国新兴产业培育的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基本原因。

一方面,生产力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与中国国情高度契合。马克思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根据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任何脱离现实的具体的前提条件,盲目地“跨越”或“忽略”生产力发展的必经阶段,都是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都很可能造成生产力的降低、停顿甚至倒退。例如,当前我国东部地区的算力供小于求,如果因市场原因而将大部分数字基础设施转移至东部地区,势必会造成数据资源的结构性紧张。因此,之所以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因为我国各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起跑线”不同,在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因地制宜”准确反映了***总书记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思考,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内部存在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等客观现实,在实事求是中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正确道路。

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具有主观能动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承认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不意味着生产力发展只能任由规律支配。历史唯物主义表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人们能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的思路和

方式。世界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佐证: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所以率先发生在欧洲并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所有权制度以及日益精细的劳动分工、日益扩大的机器生产规模等要素的支持。正如***总书记强调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据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恰恰是为了破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更多能够让各种数字资源充分涌流的有利条件。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性保障,全国各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准确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准确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不仅有助于从学理上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和适用情形,而且对于在实践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为特定逻辑前提而加以使用的,离开了这一特定的逻辑关联而将其泛用、滥用、误用,则很可能在实践中迷失方向。严格地说,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形成方式不同,新质生产力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新兴产业的扶持,促进我国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符合地区实际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是简单粗暴地通过行政命令或绩效考核实施的强制性发展,既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也不能搞机械论、唯工具论,而是要立足地区现实情况,循序渐进地推动差异化发展,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区域优势互补实现整体性发展。简单地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优势特色,采取差异化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

第三,采用先进科技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前提。***总书记强调,“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

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新质生产力是伴随科技创新而出现和发展的,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先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发挥着关键作用。回顾历史,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再到互联网,屡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及其所引起的生产力变革都是由科技创新所驱动的。因此,只有牢牢紧抓科技创新这一关系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扎实的技术条件,加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全面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且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同的演变趋势和发展潜力,这种区域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地区之间新质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严格遵循“因地制宜”这一基本原则,在保证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量体裁衣”,制定针对性的新质生产力长期发展战略。

第一,用好地区资源禀赋,找准具有优势基础的领域布局新赛道。各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统筹区位优势、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等实际, 挖掘自身存在的优势资源与相关新兴产业进行匹配,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以形成强势驱动力,在主动探索中走出一条具有自身优势的差异化赛道。

第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经济新产业。推动农林畜牧、纺织服装、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同时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在新旧产业的迭代更新和渗透融合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支柱数字产业,从而汇聚新质生产力发展合力,形成有序的、分层次的数字经济产业框架。

第三,依托国家项目支持,培育具有广阔前景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国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可依托国家重大项目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主动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政策机遇和项目支持,有步骤地办好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生命力的新兴产业,切实提高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例如,虽然西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但随着“东数西算”“宽带边疆”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能够有效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西部转移,进而激发西部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潜能,并在因地施策过程中予以实质性推进。

总而言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所释放出的巨大潜能,绝不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系统升级”和简单优化,而是由科技革命性变革和创新性发展所催生的新的先进生产力,必将对产业形态、生产方式和竞争格局带来根本变化。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先立后破、超前布局,落实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度和措施,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源源不断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将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新质生产力发展靠什么赋能

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孙菊红

***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新征程上,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雄厚人才基础和更强大战略支撑。

一、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是生产力要素和现代化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关键变量。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对人才进行“适当之储养”和“适当之练习”,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军事、政治、党务等领域优秀知识分子加入到革命事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人才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中央把人才工作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日程,加快培养新中国建设急需人才,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归祖国,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从“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的战略定位出发,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基本国策,在体制机制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提供了广阔空间。从党的十八大提出“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战略任务,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

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说,党中央站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高度,全方位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作用突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二、深刻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人才形势

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大国竞争的关键,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核心要素。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面对激烈的综合国力和话语权竞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人才形势。

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根据世界银行2022年6月数据,各国每百万人中R&D研究人员比重最高的是韩国,而我国在现有统计数据的国家和地区中,仅排第51位。要想解决“卡脖子”难题,就必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营造良好环境。

人才评价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近年来,为了加快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我国在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作出了不少富有成效的探索,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但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问题依然存在,“以‘帽’取人”现象不时发生,以创新价值和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还有待建立。

人才结构性错配问题仍然存在。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供给也从原先的“无限供给”, 加速向“有限供给”转变,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人才供需匹配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新兴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逆全球化”的兴起,“求职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矛盾日益凸显。以制造业为例,数据显示,到2025年时,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突破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将高达48%。倘若不及时引导人力资本在社会层次得到科学有效配置,必然会抑制创新,对高质量发展造成影响。

三、加快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新质生产力的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核心要素在人才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始终秉持“大人才观”,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

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大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深化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着力提升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要细化干部管理颗粒度, 加强干部政绩观全链条闭环管理,推动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要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做到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全面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是开展创新和推进技术应用的主体,是保持市场生机和活力的动力。要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鼓励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要完善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真诚坦荡地与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接触交往,做到主动担当,清而有为。要完善法治体系,强化以人才、知识、创新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激发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参与重大科技行动和创新课题的积极性,共同促进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培育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千工易寻,一技难求。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连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的核心要素,是打通技术突破和创造发明的“最后一公里”。要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引导高素养劳动者自由流动。要深入推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提升劳动者专业能力。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推进人才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高素养劳动者劳有所获、劳有所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

财税政策何以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刘明慧李秋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在当前全球经济体系中,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和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新质生产力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一系列领域,其共同特点是代表了最前沿的技术进步,且与传统产业模式根本不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更新了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模式。同时,绿色能源的发展更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正逐渐取代传统化石燃料,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方向。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些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和发展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有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改变了生产和消费的模式,还推进了全球经济结构的重组。培育和支持新质生产力的成长,需要国家在科技、教育、财政和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但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包括技术更新速度快、市场需求变化大、技术普及难和应用不平衡等问题。这些挑战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支持,确保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财税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激励和引导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税收减免等,财税政策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研发和投资决策,进而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虽然财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被广泛讨论,但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深入探究。如何有效利用财税政策来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涌现, 不仅是经济政策制定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话题。

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能助力产业发展、平衡区域经济、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国际合作。在产业经济学领域,财税政策对特定产业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政策工具如税收优惠、补贴等能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胡晓辉,2021;PDuvendacketal.,2022)。在医药制造业, 财税政策通过提供研发补贴和税收减免,刺激了新药的研发和市场推广(陶春海,2022)。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政策通过提升资源配置和增加研发投入, 加速产业的成长和成熟(胡慧芳,2022;MamatzakisE,2023)。财税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等定量分析法,研究者发现财税政策能够有效调动产业内部资源,促

进产业向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甘行琼、雷正,2022;岳喜优,2023)。

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财税政策对不同地区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对城乡地区的不同税收政策,平衡地区间的资源分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王莹,2021)。通过案例研究和政策分析,揭示了财税政策在调节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平衡方面的贡献(杨复卫、张新民,2017)。此外,对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表明,财税政策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推动区域合作,加强了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胡绪华,2017)。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强调了财税政策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和绿色转型中的作用,环保税和绿色信贷等政策工具不仅支持了绿色低碳产业的成长,还促进了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研究表明,这些政策对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带动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JameliaHarris,2023)。在研究方法上,模型构建和政策评估被用来分析财税政策在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等方面的有效性。在国际经济学领域,财税政策的国际视角同样受到关注。跨国财税政策的研究涉及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如东盟)的合作。比较研究和国际案例分析揭示了不同国家在财税政策方面的异同,以及政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唐红祥、许露元,2023)。财税政策在促进国际合作、平衡贸易关系、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财税政策的国际协调变得日益重要。

本研究旨在解答以下关键问题:财税政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是什么?不同类型的财税政策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理上存在何种区别? 如何设计和实施更有效的财税政策,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通过深入探讨财税政策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和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与此同时,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设计和实施更有效的财税政策,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和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特征

新质生产力代表当代先进生产力的新阶段,其产生背景和核心特征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技术进步上,更体现在生产要素组合和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上(中央财办,2023)①。

(一)新质生产力体现为生产力系统性新质化

从经济学和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看,生产力的新质化不仅是技术和产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动力的源泉。生产力新质化包括一般性新质化和系统性新质化。一般性新质化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和创新,为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供丰富的资源,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社会文化的繁荣。这种质变虽然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但其影响相对有限,往往局限于特定领域或行业。相比之下,系统性新质化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通过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和创新成果,形成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影响。不仅会改变生产方式,重塑产业结构,还会促进新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的形成,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得益于质变的深度和广度,使系统性新质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此过程中,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和资本流动等都扮演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共同构成了推动生产力新质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系统。

(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技术革命性的突破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体现在其科技创新驱动、融合性和可持续性上。作为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核心,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推动了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的革新。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新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的涌现,改变产品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优化生产力和效率,推动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的出现。有部分研究阐释了颠覆性创新如何通过创造新产品,最终导致现有产品的消亡,从而影响总体生产力。Bell

&Gluesing(2020)研究了汽车行业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影响。AyentimiT.&BurgessJ.(2019)的研究强调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和颠覆性技术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展示了高度技术化机器取代人工劳动的负面冲击,指出未来对工业4.0技能的专业人士需求巨大。颠覆性技术改变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结构,颠覆性技术的涌现还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进步,重塑社会和经济环境。

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展现出显著的融合性,特别是科技与经济、不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跨界合作和资源共享极大地提升了整个经济体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此外,新质生产力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的和谐共生,体现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深远考量。在时代特征方面,新质生产力紧密贴合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数字化特征明显,利用云计算、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生产活动的创新和效率提升。同时,新质生产力强调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此外,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创新性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不仅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也为全球经济合作和发展贡献了力量,体现了新时代全球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三)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对劳动力、资本、知识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优化组合,强调了知识与信息在生产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人工智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改变劳动力的角色和生产过程。在此模式下,劳动力不仅是体力劳动的提供者,更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载体。劳动者的角色从传统的简单劳动力提供者转变为创新和智能化工作的执行者。与此同时,劳动资料的范畴也得到了拓展。不再仅限于传统的机械工具,还包含先进的机器设备、智能化的工具和系统以及高效的信息技术平台。劳动资料的升级提高了整体产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先进的劳动资料增强了产品的创新性和市场适应性。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的对象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产品,还有日益增长的知识型产品和服务。多样化的生产对象转变,对劳动力市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创新思维、技术能力和跨领域知识的人才需求量在大幅增加,这促使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培养更多具备未来技能的劳动者。同时,资本更注重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会倾向投资能带来长期增长的技术领域。此外,数据也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资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企业通过分析和应用大量数据, 精准预测市场趋势、优化产品设计、提高生产效率。数据的应用还助力于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潜力被进一步挖掘,已成为驱动企业和整个社会前进的关键动力。如何高效管理和利用数据,是现代企业的战略重点之一,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起到了核心作用。

新质生产力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促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使其质变,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核心标志,推动经济向更高效、可持续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三、财税政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

(一)财税政策推动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生产力即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能力,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生产工具(技术、设备)和劳动对象(自然资源)。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所有制形式、劳动组织方式、产品分配和交换方式。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超出了旧生产关系的承载范围时,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以形成与新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落后的生产关系体现为:所有制形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方式滞后,以及分配方式和交换方式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的提升。这些落后的生产关系不仅阻碍了技术创新和效率提高,也抑制了社会总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是科技进步和创新活动不断深入的结果,不仅包括新的生产技术、生产方法,还涉及新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劳动技能。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现有的生产关系提出了挑战和改革要求。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它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对经济活动进行影响和引导。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财税政策能够起到推动生产关系变革、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促进所有制多元化和激发市场活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中的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化,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在所有制形式中,除了传统的国有、集体、私营所有制之外,混合所有制、合伙人所有制等新型所有制形式也在逐渐增加。财税政策通过为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提供平等的税收待遇,鼓励私营、外资及合资企业的发展,促进所有制多元化;对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政策, 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创业创新。通过优化税收结构,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促进市场充分竞争。第二,鼓励灵活就业和劳动关系改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劳动形式,如远程劳动、弹性工作、项目制工作等。这就要求劳动关系调整,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劳动者需求。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自由职业者和远程工作者, 如减免个体工商户税、简化税务流程,促进灵活就业。

(二)财税政策调节新质生产力的产出分配效应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对经济产出的分配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技术进步导致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从而提高了高技能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引起技能溢价的显著提升。其次,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资本的效率和收益率,使得资本收入相对于劳动收入的比重有所增加,改变了劳资收入的比例分配。再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导致了就业结构的根本变动,一些行业和职位可能会消失,而新兴产业的崛起则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最后,技术创新和新产业的发展往往集中于特定区域,这可能会加剧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这些变化共同塑造了新质生产力对产出分配效应的多维影响, 不仅改变了劳动市场的结构,也重新定义了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格局。

在宏观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内,财税政策通过其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促进、收入分配的调节、研发和创新的激励、资本配置的优化,以及支持就业和地区平衡发展的策略,实现对新质生产力的产出分配效应的调节,从而起到长期可持续的推动作用。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指出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财税政策通过教育和培训补贴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劳动力技能,进而推动经济向包容性增长转型。其次,依据凯恩斯主义和福利经济学理论,政府可以利用累进税制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减少不平等,增强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从而支撑长期稳定增长。此外,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长期增长的关键,财税政策通过研发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励技术创新,保证经济增长动力。同时,资本积累理论指出,有效的资本配置对增长至关重要,财税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引导资本向高效领域流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最后,空间经济学和区域发展理论强调地区发展平衡的必要性,财税政策通过支持欠发达地区减少地区间经济差异,促进全国范围的均衡发展。

(三)财税政策激励技术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

科技创新已被公认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塑造现代商业生态的关键因素。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特别是能够引发“创造性破坏”的革命性创新。在此过程中,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的出现为新兴企业提供了成长的土壤,使其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首先,科技创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要素配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等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运营和管理工具,改善生

产效率,使产品和服务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例如,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企业能高效处理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同时促进了新的商业模式如数据驱动的营销和客户服务的出现。其次,新兴企业通过采用创新技术,展示出显著成长性和价值创新能力。这些企业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或服务,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例如,许多初创企业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通过创新解决方案,迅速发展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和独角兽。科技创新在微观层面上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塑造现代商业生态的核心。新兴企业利用创新,表现出强大的成长性和价值创新能力,对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文化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经济学理论中,政府通过财税政策介入市场以激励创新的做法,主要基于市场失灵的理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某些条件下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特别是在创新活动方面。在自由市场体系中,由于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研发成果的非排他性和公共品属性,私人部门在研发投入上普遍存在欠缺。因此,政府的干预,特别是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手段,被视为纠正市场失灵、提高整体社会创新水平的有效方法。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而成功的必然性并不可测。此外,创新活动的结果往往具有非排他性,一项创新成果可能被多个实体无成本共享,这导致了潜在的“搭便车” 行为,即一些企业可能选择不投资于研发,而是等待他人的创新成果出现后再加以利用。创新存在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自由市场中,私人企业通常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去做决策。当创新投资的风险和成本高于预期回报时, 企业可能会减少或不愿意投资于研发活动,导致市场在创新资源分配上失灵。而且许多创新成果具有公共品的特性,可以被多方共享。这种特性使私人企业很难从投资创新中获得足够的回报,降低了其研发的动力。基于此,政府通过财税政策干预市场,补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不足,特别是在研发领域,旨在提高社会总体的创新水平。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政府降低了私人企业在创新活动上的成本和风险,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资。另外,政府的干预还包括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能加速创新的普及和应用,提高整体经济的创新能力。

(四)财税政策强化创新场景赋能,打造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集聚式涌现的新技术对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集聚效应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显著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力、成长力和市场竞争力。正如MichaelPorte

r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强调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是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Porter,1990)。集聚式涌现的新技术,通过整合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首先,新技术的集聚促进了新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信息技术领域,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不仅带动了IT行业的变革,也为传统行业如制造业、金融业等提供了新机遇。新技术的应用让这些行业更高效地处理信息,优化运营流程,提高整体竞争力。其次,新技术的集聚加速了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涌现。在这些新业态中,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 找到市场的新需求点和增长点。例如,共享经济的兴起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灵活、便捷服务的需求。基于技术的新业态在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另外,新技术的集聚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技术集聚的环境中,企业更容易获取最新的科技信息、招募到优秀的人才,并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交流。以上因素共同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推出。此外,企业在技术集聚的环境中更易获得投资与政策支持,有利其长期发展和市场扩张。最后,新技术的集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汇集到某一区域,形成产业集群, 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成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相互学习、合作和竞争,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在强化创新场景赋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财税政策不仅可以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力,还能促使集聚式创新的出现,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首先,财税政策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或提供资金支持来刺激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例如,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平台的建设及创新型企业的孵化。这些资助可以帮助企业减轻研发初期的资金压力,还能引导私人资本投入到高风险但有高成长潜力的领域。其次,税收优惠是激励企业创新的另一重要手段。政府通过减免研发相关的税费,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技术创新。提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研发投入的回报率,从而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此外,财税政策还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例如,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支持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

新兴产业的发展,或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型业态的兴起。诸多帮扶政策不仅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在推动新模式的发展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例如,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的发展能够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财税政策推动集群融合发展和构建最优产业生态,打造新质生产力聚集源

财税政策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融合发展的机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产业链整合的协同效应和生态系统优化等方面。

产业链整合在财税政策的框架下发挥积极作用。财税政策通过激励和指导, 有效促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在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财税政策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在供应链管理、生产流程、销售和分销等方面形成有效的协作,增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内部效率,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产业链整合的实现涉及多个层面。首先,财税政策通过提供研发税收减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紧密合作。例如,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制造商可以共同研发新材料、新工艺,多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其次,财税政策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促进产业链的多元化健康发展。如政府可以提供特定行业的税收优惠,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形成更为完善和协调的产业链结构。此外,财税政策在促进跨行业合作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可以促使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共同的平台上协作,实现技术共享、资源共享。跨行业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开拓新市场,也促进了新技术和新业态的产生,为产业链整合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最后,财税政策通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强不同地区产业链的互联互通,形成更广泛的产业网络。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因此,财税政策在产业链整合中提供的政策帮扶,不仅可以推动产业链内部的协同发展,还能促进跨行业、跨区域合作,加强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

财税政策对构建新质生产力产业的生态系统也非常重要。通过实施精准高效的财税措施,如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政府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在内的综合支持体系,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产业生态系统的全面发展。综合系统

性支持对于加快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税收优惠政策。对研发活动的税收减免,能直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为产业生态系统内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动力。对创新型企业和高技术产业给予的税收优惠,可以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投入到这些领域,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财政补贴政策。对关键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为企业提供必要的物理基础和技术平台,包括提升研发实验室的设备水平、建立数据中心、优化交通和物流网络等,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础设施的完善,能直接服务于产业发展,有助于提升社会的科技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财税政策通过吸引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技术协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能够共享研发资源、市场信息和人才池,实现协同效应,加速创新的步伐。协同不仅限于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也包括不同产业间的合作,如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第三,财税政策通过促进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和其他合作模式,鼓励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的协作。这种合作模式能更有效地利用公共资源和私营部门的创新能力,共同解决复杂的技术挑战,如环境保护、能源效率提升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政府还可以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中, 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财税政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工具

财政税收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税率调整、补贴政策、政府采购投资、转移支付和预算政策,其中税收调整、补贴等是最常见的政策工具。

(一)税收优惠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理

首先,税收优惠政策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的有效工具。通过提供研发支出的税收抵扣和减免,可以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增强企业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积极性。OECD的研究表明,税收优惠政策能有效增加企业的研发强度,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适当设计的税收激励措施能刺激企业的创新活动,提高整体经济的创新能力。

其次,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不仅体现在直接减少研发成本上,还包括吸引更多私人投资流向创新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来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有效优化资本的吸引及配置,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对投资于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本提供税收激励,政府能够吸引更

多私人投资流向这些领域。此激励机制促进了资本向高增长潜力领域的流动, 帮助了这些行业克服启动及扩张阶段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税收优惠政策还有助于实现更为高效的资源配置。通过为关键产业和新兴产业提供税收减免, 政府能够引导资本向这些产业流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和互联的全球创新网络。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还能激励企业进行长期战略性的投资决策,鼓励企业更倾向于投资可能带来长期收益但短期内风险较高的项目,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再次,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风险缓解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活动通常伴随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创新风险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重大障碍。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缓解机制,减轻企业在研发和创新过程中的财务负担,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创新项目中。尤其是在初创阶段,企业资金紧张,税收优惠成为支撑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最后,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促进人才流动和知识转移,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科研人员和高技术人才提供税收减免,有助于吸引关键人才并留住他们,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Barr osoR.,2022)。税收优惠政策还鼓励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加速技术的转移和应用,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政府通过提供研发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强与研究机构、高校的合作,促进学术成果的工业化转化。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促进跨国人才和知识的流动,加强国际合作和全球创新网络的构建。通过这些方式,税收优惠不仅在国内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技术的传播与创新。

(二)补贴政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理

补贴政策通过直接资金支持、促进特定领域的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直接资金支持

与税收政策的间接财政激励不同,补贴政策属于直接资金支持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政府的创新补贴不仅补充了企业的资金,降低研发风险, 还直接分配了社会资源给企业,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创新活动。补贴可以减轻企业自身为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内源性财务负担,减少研发和创新的投资成本,让

企业有更多的资本用于研发创新。政府创新补贴也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质量, 共享企业承担的研发和创新活动风险。补贴还帮助企业在政策层面上定义创新的方向,促进企业与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补贴政策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促进创新,已成为全球范围的常见做法

(BozdoganogluB.,2022)。然而,补贴的目标策略应该是支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政府补贴填补了由于创新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败的缺口。从中国发展的实践来看,随着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创新的重要性变得更加迫切,支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对于中国迈向制造强国尤为重要。

特定产业支持

补贴政策通过促进特定领域的发展显著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这些补贴通常针对特定技术或行业,能够有效地推动这些领域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与直接资金支持不同,专注于特定领域的补贴政策对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机理。

首先,专门针对某些关键技术或行业的补贴能够加速这些领域内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政府选择对可再生能源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给予特别的支持,不仅直接增加了这些领域的研发资金,也提高了这些领域的吸引力,吸纳更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投入。其次,针对特定领域的补贴政策有助于形成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当政府选择支持某一特定行业或技术时,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往往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所谓的“创新热点”。这样的集聚效应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和技术的共享,进而加速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再者,特定领域的补贴政策也能够促进国际合作与竞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合作日益增加。政府对特定领域的支持可能会吸引国际投资,促进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加速技术创新和全球知识共享。最后,专注于特定领域的补贴政策有助于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绿色能源项目给予特别支持,政府不仅能促进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还能引导社会和经济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因此,补贴政策通过专门支持特定技术和行业,增强了这些领域的研发能力和商业化进程,加速行业内的知识交流和技术共享,促进国际合作与竞争, 以及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融合,提高其全球市场的参

与度和竞争性。补贴政策在提升新质生产力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方面,尤其是在高科技及新兴产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不仅增强了国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直接支持了企业的创新活动。这些补贴通过增强企业市场地位,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中国对新能源产业的补贴,显著提升了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29.9%,而我国出口同比增长仅仅只有0.6%。

五、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

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可以通过提供税收激励、财政补贴、投融资支持以及人才优惠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些政策机制主要作用在于降低企业的研发创新成本,鼓励技术研发应用,如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通过风险投资税收优惠和小微企业税负减轻政策改善企业融资条件,促进资金链的有效流通;通过人才引进税收减免和提供人才公寓等政策吸引和稳定关键人才,加强人才链的建设。此外,政府通过实施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关键技术装备研发、重大创新项目和跨界融合项目,降低企业转型升级的风险。这一系列财税政策的实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优质高端的要素条件,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

(二)推动新产业、新形态、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发展,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

通过深化和扩展财税政策,政府不仅针对新产业、新形态、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领域提供直接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从而降低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热情,同时也通过构建更加公平和高效的市场环境,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财税政策通过鼓励跨行业合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资本市场功能、增强人才激励机制等多维度手段, 有效地促进“四新”领域的融合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成长提供坚实基础。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还需要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支持,提高整个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向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促进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四化发展,提供新质

生产力发展保障

通过设计一整套财政税收政策,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四化”战略,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财政税收政策不仅重点关注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还需要在关键技术和新兴领域的研发投资提供资金和税收支持,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而且通过优化税收结构和调整财政支出优先级,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特别是在数实融合方面,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财税政策措施,包括提供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税收优惠,如研发投入的加计扣除和数字化改造的税收减免,以鼓励企业增加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施针对数字技术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支持跨界融合项目和数字服务业的发展,如智能制造和智慧农业项目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及对提供数字化服务企业的税收减免;推出支持数字创新与创业的税收激励措施,减轻创新创业企业的初期运营财政压力,并通过个人所得税优惠吸引和留住关键数字技术人才。智能化升级方面,政策可以采用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流程和服务流程的智能优化。在绿色转型方面,通过对环保项目和清洁能源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引导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绿色升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创新和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全省各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发挥陕西科教资源优势,结合陕西实际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陕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即日起,本报邀请部分在陕两院院士,结合自身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情况及陕西实际,对我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创新主体多元、创新生态活跃,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努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3月19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张卫红。

问:高校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请您结合自身科研工作谈谈看法。答: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的双重使命,承担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责。要准确把握新型举国体制精神内涵,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充分调动高校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高校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汇集多个学科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努力攻克“卡脖子”难题,为推动引领性科技攻关、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我们团队主要从事国家空天装备轻量化技术研究,致力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瘦身提效”。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我们正在加快争取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总体布局轻量化技术、轻质高效结构设计技术、微机电与智能系统技术、系统精密制造与装配技术的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突破重载火箭、重复使用运载器、空间运载系统等航班化航天运载装备研制中的轻量化关键技术,形成轻量化技术体系,培养创新领军人才,打造引领航天运载系统轻量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空天装备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问:如何充分发挥秦创原总平台和“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 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充分发挥秦创原总平台作用, 加快打造一批高层次人才队伍。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化人才“引、育、

留、用”全链条服务保障,以真心实意的付出和真金白银的投入,打造招贤引才“强磁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保障。

要以“三项改革”为牵引,激发科技成果供需两侧活力。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需求侧拉动,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创新共同体,激发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活力;要进一步激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活力,探索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创新机制,指导、支持高校加强成果转化部门、机构和团队能力建设;要打造全链条服务支撑体系,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断点,探索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容错免责机制。

问: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您对加强人才培养有何建议?

答:***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高校在工作实践中应发挥教育科研优势,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要坚守“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的使命,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要扎实推进工程硕博士改革,高水平建好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依托大平台、大项目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推进培养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评价重建,不断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要狠抓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内培外引”,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展境外引才,强化“以才引才”“以才荐才”;要高质量组织实施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强团队建设,精准配置“资源包”,牵引产出标志性成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问: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陕西该如何发力?

答:陕西是科教大省、军工大省,从三线建设至今,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例,陕西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整,应用场景多样, 拥有比较完整的研发制造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加快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陕西实验室,持续加大战略投入和中长期扶持力度,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努力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上展现更大作为。

西北工业大学扎根陕西多年,科研型号系统集成能力强、工程技术转移转化基础好,将按照学校科研工作思路,强特色、筑高峰,瞄准最尖端、最前沿、最急需,开展高质量有组织的科研,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信息赋能,

围绕“三航”领域传统优势,加强需求牵引和场景牵引,培育新兴交叉研究方向,持续完善“方向—队伍—平台—项目—成果”创新链;坚持融合强校,开展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工程技术导向的基础研究,凝练从1到0的科学技术问题,推动理工上下对齐、双向发力;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链,实施“揭榜挂帅”,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度参与西安“双中心”建设,全面融入秦创原建设,不断深化“三项改革”,落地更多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丁开杰

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集体学习时作出系统阐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再到202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三次“下团组”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作出强调和部署,***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经济思想,对指引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质量发展问题。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我们不断发展新型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2023 年7月,***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 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导产业升级”。9月,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前瞻性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充分阐明,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创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年均9%以上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但是客观地讲,我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这种增长方式需要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资源利用率不高,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日渐减弱,长期积累的环境欠账亟待解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必须提上日程。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能高效集聚创新要素并自主拓展发展新赛道,逐步摆脱传统的人力和资源驱动型增长模式,实现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变,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在人类发展史上,每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带来生产力提升, 创造出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机器学习等技术渗入各个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数字零售、数字金融和数字物流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生产力实践带来深刻变革。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且不均衡,流动性收紧,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呈现出本土化、区域化和短链化等趋势,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将是各国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我国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牵引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抓住发展先机,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石。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关注“有没有”向关注“好不好”转变。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的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 用科技力量改善人民生活,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形成并展示出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新质生产力已经对高质量发展形成并展示出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取得重大成果,科技实力逐步崛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7年的2.13%提高到2023年的2.64%,在世界各经济体中

排第13名左右。创新投入稳步增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由2017年的17606.1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3278.2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我国已经从2012年的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随着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陆续实施,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健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稳步实施,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2022 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6.7万亿元、25.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特别是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已经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缩小至2022年的1.50、1.64。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一共确立2485个深化改革方案,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环节。这些改革举措激活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释放出蕴藏于亿万人民的巨大活力。其中,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分16批取消下放逾千项行政许可事项,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我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总数从2012年的近5500万户增加到2023年9 月底的1.81亿户,市场主体活跃度大幅提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到2022年,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我国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绿色、高效等方向不断转型。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 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7.0%。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均超过3亿千瓦,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在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乘势而上,2023年全年产量突破80万辆,占全国比重达到8.4%,比亚迪、吉利、大众、广汽、北汽等国产汽车品牌都前来设厂造车且持续扩大规模,成为了产业发展重要新增长点。在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迅速取得显著成效。到2022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已经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到91.2%。

同时,我国高质量发展也还存在大量制约因素。例如,我国过去长期的高增长主要是追求增加产量,忽视质量和效率,产生了大量低效GDP或低水平的过剩产能;尽管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仍相对滞后;我国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老龄化和人口红利的衰退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等。这些制约因素都亟需通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来破解。

三、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会推动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持续优化、不断提升配置效率。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

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新科技、新要素和新产业融合发展。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加快绿色发展,推动生产力的绿色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抓住全球绿色经济、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力,大力增强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推动我国产业发展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选拔培育机制,打造科研人才培养平台,鼓励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

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优化金融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的贷款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加大对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全球格局变动的战略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泽

从***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到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当注意的几个重大问题,以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新质生产力目前已从概念层面发展到战略举措和具体政策安排,逐步形成了系统部署。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对于理解国家方针政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说新质生产力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于泽: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比资本主义更快发展为前提的。***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和理论, 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凸显了发展生产力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另一方面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范畴的内涵,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即明确提出了“生产力质态”概念,从质和量的有机统一的方法论角度深化了对于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首先,新质生产力理论从三个方面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一是创造性地指出科技创新是影响劳动生产力的最关键因素,形成了科技创新引领的系统性生产力理论;二是通过把握生产力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敏锐地把握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中国的影响;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深刻揭示了创新包括新产业和新生产方式这两种具体形式。

其次,新质生产力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标准化的供给体系不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结构。从提出“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就是要通过生产力的变革解决供给不适应需求的问题。

最后,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产品有市场、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

二、应完整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完整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于泽: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其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科技革命实现从0至1 的突破,智能和数据推动数字文明时代的产业革命,数据进入生产函数的新生产要素组合,与之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和制度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认清所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明晰阶段性主导生产要素、主导技术、主导产业等, 尊重生产要素特性,动态调整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根据阶段性主要矛盾制定行之有效的战略举措,以期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

当前,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息息相关,新质生产力是在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关键时刻最本质的竞争,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落后之处,不是在于体量,而是在于结构。结构提升就是效率要素提升,经济呈现的载体是产业,落脚点在产业。只有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涌现,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大历史观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新”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技术迭代升级中动态调整。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生产力新的质的飞跃。综观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史,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重要载体,在技术内生化作用下实现生产活动效率和社会生产力量总和的大幅提升。

二、正确理解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正确理解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于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而新质生产力构成了从新发展理念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逻辑,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手段,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以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逻辑上,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形成了“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完整科学逻辑,可以促成中国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高水平高质量的动态平衡。

三、发展数字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说发展数字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于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新”和“质”。新就是创新,质就是高质量。创新,包含了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高质量发展,包括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普惠发展。现今,新一轮技术革命突破的重点是数字技术,算法、算力和数据的进步共同推动的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代替人类脑力劳动,参与创新研究和知识生产;数据要素和其他要素创新组合,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等社会生产全过程,发挥倍增效应,降本提质增效,促进创新;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 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组织方式,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促进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智能化生产和服务, 有效匹配供给和需求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也需要防范和降低技术变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技术替代劳动力尤其是中产阶层劳动力带来的失业问题和收入极化问题,数字素养与数字接入不平等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马太效应带来的不平等问题,信息传播导致的信息茧房与观点极化带来的社会冲突问题,技术赋能超级平台与政府带来的个人权利被过度剥夺问题等。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全球格局变动的战略举措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全球格局变动的战略举措?

于泽: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中央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是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局的背景下,针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新的困境所提出的全面战略性概念。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中,有两个事实需要在战略层面作出思考和回应。第一,在科技发展不断突破、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全球(包括发达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制度因素的制约,包括国内的制度因素和国际的治理结构,因此,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制度调整释放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第二,在全球格局变动过程中,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出现了分化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出现了民粹主义抬头的现象,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在高科技领域采取“小院高墙”的贸易保护和技术封锁措施,这会进一步阻碍高科技对全球经济的推动,同时,对高科技的垄断也成为新一轮地缘政治抑或冷战的手段。新质生产力在应对全球格局变动中具有两个

不同层次的现实意义:在短期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国别竞争的必然选择; 在长期中,则是探索高科技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数据、算力和算法三要素的结合是决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这些年来, 我国政府对数据、算力和算法的发展给与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战略规划和政策优化,为它们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各行各业也积极应用这三大要素推动中国传统产业朝着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六个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胡晓鹏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很短时间里,社会各界纷纷做出反应,新质生产力不仅成为多地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而且已被视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新“增长极”。笔者认为,***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这既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来源。

一、时代背景与实践价值: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使命

***总书记从中国高质量发展目标出发,对新质生产力做出明确定义,即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毋庸置疑,这一定义是对传统生产力概念的拓展和对数字时代发展变革的科学认识。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背景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化科技创新浪潮的必然结果。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生产过程不断涌现新的创新特点,已经超越传统生产力的简单定义。正如OpenAI发布的一份AI计算报告显示,自2012年以来,在最大的AI训练运行中所使用的计算力呈指数增长,每3.5个月增长一倍,这几乎是摩尔定律所定义翻倍时间的约1/6。由此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可以更加准确反映数字化浪潮和数字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多因素叠加的综合反映。传统经济理论中,生产力主要侧重劳动力和资本产出效率的描述,而新质生产力则将焦点扩大到了更多新型因素,包括智能技术、知识管理、组织架构等。恰恰是源于数字时代更广泛新生因素的考虑,促使我们需要全面理解影响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原因。

新质生产力是促进新经济结构变革的基本要求。新质生产力与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相伴而生,即从传统制造业向知识经济、服务经济和网络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生产效率的内涵变化。从理解经济结构变革及其挑战角度来说,新质生产力不仅提供了更具深度的观察视角,而且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新质生产力呈现出对社会发展的全面影响,包括就业结构、教育需求、社会公平等方面,这种综合性的影响使得新质生产力更具多学科复合、实际功效交叉的特点。

二、新质生产力是改革和完善经济科技政策

的目标。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变革思路, 帮助经济主体更好应对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挑战。

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相关部门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充分反映了数字时代的经济特征和变革事实,不仅是对第四次新技术革命对国民经济发展质态影响的科学归纳,更是对中国如何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以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要求。

三、泛在连接与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互促,必须缩小行业间、企业间以及不同经济主体间的数字鸿沟,这就必须加快推动数字化渗透和信息化能力的普及。结合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笔者认为,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对数实融合推进能力的贡献大小,以及各类主体可以享受数字化发展福利的程度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质生产力的根在科技创新,基在人机物全面感知和海地空天一体的泛在连接。这是因为,泛在连接既是工业物联网发展的前提,更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实践中,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议,特别是在《“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和“新基建”战略布局中,泛在连接被明确提及,并作为构建数字经济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从那时起,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鼓励工业制造行业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努力构建全方位泛在连接网络,以实现数据、人、物之间的智能互联。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在5G技术推动下积极构建泛在连接的基础网络架构。5G技术的高速、低时延、大连接特性,为泛在连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大规模的5G基站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城市和乡村都将受益于更为强大的网络连接。这种泛在连接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服务于个人生活,更为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事实上,泛在连接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方面, 还表现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制造业领域中,工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和数据共享,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智慧城市的兴起使得城市各个方面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交通、环境、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形成相互连接的系统。这些案例均表明,泛在连接已经深刻影响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可否认,泛在连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在本文看来,政府不断加大力度鼓励生产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技术效率,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升级,这是供给侧层面生产力提升的反映。比如在农业领域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田精准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在服务行业领域方面,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消费者在获得更大消费选择权的同时,消费者满意度获得更大提高,商品卖的更好,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价值实现能力的扩张,这是需求侧层面生产力提升的反映。在战略规划方面,各级政府以实际行动共同构筑了泛在连接的发展框架,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崛起,中国正迈向一个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

四、平台建设与数据集成:新质生产力的组织载体

***总书记指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有效的数据集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这些年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平台建设,不仅强调各类数字平台的发展,鼓励平台企业组织实施数据集成,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而且还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平台化组织,加强行业间、平台间的合作共赢,以期通过平台组织实现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实践中,很多领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数据集成与平台建设。例如,在医疗领域,各级医疗机构通过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共享医疗资源平台,实现患者病历的数据集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制造业领域中,实体工厂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生产环节数据集成,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优化。在消费服务领域中,各种便利于消费者的购物平台和商业平台层出不穷,显著提高了消费者剩余。必须认识到,依托于这些平台的充分发展,中国构建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数据总量,不仅为提升生产效率、服务效率和流通效率带来可能,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要特别注意的是,互联网平台的兴起也是平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组织载体的一个典型体现。中国互联网巨头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生态系统平台,整合了各类服务和信息资源,实现了多领域的数据集成。这不仅促进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还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例如,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实现精准推荐,提高购物体验,推动了零售业升级。再如,阿里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连接设备、监控生产过程、分析数据,提供智能化的制造解决方案; 而华为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5G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高速通信和低时延连

接,支持工业自动化和智能物流,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理论与实践均已表明,数据集成和平台构建已成为数字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政府及相关部门立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实际,积极制定引导政策,数据集成与平台建设取得很大成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输入了强大动力。

五、大数据、算力和算法: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要素

***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本质上讲,数字技术就是通过大数据、算法和算力的集成创新,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政府牢牢抓住数字化战略重点,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视为推动创新和生产力升级的关键。“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政府明确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强调数据的重要性,提出推动算力和算法创新的具体措施,为数据、算力和算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笔者认为,大数据、算力和算法三要素的结合是决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这些年来,我国政府对数据、算力和算法的发展给与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战略规划和政策优化,为它们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各行各业也积极应用这三大要素推动中国传统产业朝着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发展。一方面,数据的积累和应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直到目前,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市场,各行各业通过构建数字化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实现生产和服务的优化。例如,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提供个性化的购物推荐,推动了零售业的升级。在医疗领域,大数据的应用促进了个性化医疗的发展,提高了医疗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另一方面,高水平算力和算法的提升,成为支持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夯实技术基础。比如,中国政府通过“新基建”战略推动了5G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网络速度和容量,为大规模数据传输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基础支持。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普及也进一步增强了算力能力,使得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变得更为高效。再者,适合中国应用场景的、面向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AI算法创新不断涌现,如小米科技的产品研发指导以及滴滴出行的智能调度等,不断提高着数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而且在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估中,

各种算法被广泛应用,切实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截至目前,算法已经在各行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扮演重要角色。

六、强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指向

***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进一步引申,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应集中在高质量发展,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社会分配和消费升级等。

在技术创新方面,高强度、高频率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十四五”规划中政府明确提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强调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对数实融合推进能力的贡献大小,以及各类主体可以享受数字化发展福利的程度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质生产力的根在科技创新,基在人机物全面感知和海地空天一体的泛在连接。

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并提出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政策,这是全面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指导。实践中,中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已率先取得显著进展。科技公司的崛起和科研机构的不断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例如,5G技术的商用推动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在产业升级方面,这是新质生产力在生产环节的具体体现。政府通过“新基建”战略等措施推动了数字化、智能化产业的发展。制造业智能制造的推进、绿色产业的兴起不仅提高了产出效率,还带来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在社会分配方面,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就业质量在提高的同时,新技术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全社会的劳动者收入份额大幅增长。在交换和消费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交换方式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的崛起使得线上交易、互联网零售等方式得以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交换模式。同时,科技创新带来的产品和服务的丰富也推动了消费升级,人们对于品质和体验的需求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导因素。

但也要看到,实现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还需应对诸多挑战。比如,科技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分配的差距、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转岗问题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意味着,政府需要在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方面进一步加强调控和引导,运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手段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确保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更为健康和更加可持续。

七、效率扩张与数据安全:新质生产力的约束条件

***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尽管数据的广泛应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涉及个人、产业和国家的数据安全问题。正是因为数据牵涉个人、产业和国家的安全,所以,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平衡好效率扩张与安全能级提升的关系。为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数据安全的法规和政策提供法制基础,包括不断优化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规,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供给,确保各类数据不受恶意攻击和泄露。同时,政府要高度重视产业数据的保护,鼓励企业建设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避免过分依赖外部服务,社会各界也要增强数据安全的风险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在风险和收入平衡过程中,还需要权衡各方利益, 确保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不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和发展。本质上讲,同步加强数据开发有效利用与安全保障的问题,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公正和创新的数据生态系统。

从应对思路上讲,一方面,要关注数据安全规制的法律和政策制定。例如,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加强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使用,以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此外,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也要不断完善,特别是要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法律框架。对各类经济主体而言,各行各业都需要加强数据安全的管理和保护。尤其是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等必须通过建设更加安全的信息系统,加强对客户数据的保护,以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政府部门也需要通过加强监管、审查数据安全标准等手段来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需要高度关注个人隐私权保护,平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关系。在信息时代,大量个人数据的收集和应用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然而,个人信息的滥用可能导致隐私泄露、个人权益受损等问题。为此,政府、企业和公众都需要提升对个人信息的管理和保护的意识。企业在收集个人数据时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确数据用途,征得用户的同意。此外,还需要不断加强技术手段的合理引用,包括采用匿名化、加密等技术,充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总而言之,新质生产力是在第四次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因科技颠覆创新与产

业发展深度结合所衍生的新质态,它仍然将科技创新视为生命之源,它本质上就是数字时代的数实深度融合的新的生产力内核。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既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奋斗,更依赖于创新制定出适应数字时代要求的创新政策。为此,国家要大力加强高水平泛在连接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要充分调动平台充当数据集成组织者的积极性,要同步抓好数据、算力、算法的快速全面发展,全面推动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分配改善和消费升级等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与此同时,还要通过法制建设、社会动员和政策引导等方式保障各类数据安全,以确保国民经济发展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高质量党建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叶子鹏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又是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的激活需要组织、制度与劳动者共同发力。企业党建要谨防“两张皮”,避免党建与业务相分离,进而造成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影响企业的组织运行效率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企业党组织需要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充分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体系与实现路径,以高质量党建激活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质”的变革而非“量”的增加,质变是旧有的系统结构破坏,新的系统结构生成。从这个角度理解,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生产力三大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系统性变革,最终由“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构成。总的来说,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阵地,以高质量发展为旨归,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新产业的新型生产力。

一、党建引领方向,构建生产力发展新航标

方向引领未来。对于企业而言,在变革中构建目标和愿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工作。员工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航标的向往和信任程度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构建企业生产力发展新航标既是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掌舵领航,又是提升员工自我效能感的可行路径。而思想引领正是基层党组织的主要领导方式之一,这与企业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航标的诉求不谋而合。企业基层党组织应以高质量党建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讲好新质生产力愿景故事,进而充分动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主体。

将新质生产力融入发展目标,统一方向。党组织成员要充分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体系,并与企业发展的具体规划相结合,将新质生产力的宏大目标具象化,真正融入企业发展目标。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理解企业发展目标, 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充分调研所在行业的高附加值企业,在比较中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最终构建起发展航标。这也需要企业通过制度建设融合党建与生产的目标体系,找准高质量党建与新质生产力的结合点,更好地融合国家发展方向与企业发展规划。

讲好新质生产力发展愿景故事,凝聚人心。发展目标可以通过理解与比较构建,但目标要真正深入人心、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切实行动,需要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讲好新质生产力发展愿景故事,提升员工自我效能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企业文化的构建具有相似路径,企业党建要注重在无形中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避免给员工增加负担。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党建可以将新质生产力发展愿景符号化,融入员工日常生活与企业日常生产,从而构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共同记忆。与此同时,注重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愿景个体化。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形态,必然伴随“蓝海”“高科技”“新兴产业”等有距离感的词汇,党组织要真正将新质生产力发展愿景的宏大叙事转变为个体关怀,在话语体系上转变为“新质生产力能帮助员工提升多少工作效率,带来多少工作福利,员工未来将身处什么样的企业”等个性化的发展愿景。

二、党建塑造人才,培育“高素质”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新质生产力所蕴含的劳动者要素将是数字时代的产物,符合新兴未来产业的素质要求。数字时代万物互联互通,数据在短时间、微空间内高度聚集,要求处于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在文化素质上具有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专业素质上具有复合信息处理能力。企业党建则在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上具有培育“高素质”劳动者的独特组织与制度优势。

纵向协同: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在发展动力与发展速度上具有鲜明特征。传统生产力“投入—产出”比为线性增长,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不断投入, 传统生产力在此过程中缓慢增长;而新质生产力“投入—产出”比则为指数增长,在智力、技术等要素投入前期,生产力增长较为缓慢,一旦达到生产力发展“拐点”,“技术爆炸”效果便会远超摩尔定律想象,新质生产力将实现跳跃式、跨越式发展。因此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为智力与技术积累阶段,其二为技术爆炸与收获阶段。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化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重大系统工程。对于劳动者而言,高效的团队协作精神、安全可靠的协作平台以及共享协同的文化素质至关重要。

企业党建在构建协作平台、培育劳动者协作意识上具有独特优势。在新质生产力协作机制中,新老成员之间的“传帮带”十分重要,有助于确保长期性

的系统工程获得持续的智力支持与延展。企业党建在组织上应以重大攻关项目为依托,选择建立功能型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充分组合具有共同知识经验与相似资源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基层党组织设置由传统型向开放型转变,明确基层党支部的职能与作用,通过基层党支部强化组织内部向心力。企业党建也可以依托发展党员制度,有机统合业务帮扶与入党介绍,在重大攻关项目内部发掘人才,在技术攻关的锤炼中考验员工的党性,将业务与党建深度融合。企业科研领头人同时也是老党员、入党介绍人,在此过程中建立起与企业新人的政治、业务双重关联,有效增强组织内部纵向协同。

横向联动:跨部门培育复合型人才

2021年9月,***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长远眼光, 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培育复合型人才是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生产力的变革往往集中在某一个领域的某项关键技术,需要细分领域“专才”; 如今新质生产力变革则以技术密集型为显著特征,技术变革由“单点爆破”走向“系统颠覆”,学科与技术边界被不断打破、重组,新质生产力发展愈发需要具有多方面专业基础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从人才成长规律看,培育复合型人才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交叉性与融合性, 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多岗位历练,避免长期处于固定生产环境而造成“知识茧房”和“路径依赖”。企业党建在培育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共同培养的组织优势。在党组织架构中,上一级党组织对下属党组织具有较强的资源支配力和人员调度力,有助于打破横向部门壁垒,加强不同技术生产部门、不同重大攻关项目之间联动与协作,通过按期交流制度、新人轮岗制度、成果共享制度等更好地促进不同技术领域、生产部门间的横向联动,党建引领资源、人员与研究成果在部门间有效流动,让员工充分浸润企业资源, 通过多岗位历练培育复合型人才。

三、党建推动创新,积累“新介质”劳动资料

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随着科技创新对成分、结构、存在样态、运行方式等方面不断优化重塑,成为具有绿色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特性的“新介质”。企业积累“新介质”劳动资料过程中,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组织变革需要与技术变革相适应,通过党建推动创新有助于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契机。

党建引领文化:营造创新争先氛围

创新争先的文化氛围是科技创新的前提性条件,是渗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全过程的重要变量。营造创新争先文化氛围关键在于构建以式。阿米巴模式本质是一种赋权管理模式,通过成立多个3~5人的工作小组,让其自行制订计划, 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完成目标。这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企业借鉴改良之后形成“党建+阿米巴”模式,将重大技术攻关的不同研发路径细化为各个党小组的核心工作,以全面预算为基础开展全要素对标,突出绩效考核引导作用,建立赛马机制,更好地推动价值创造。在此基础上,通过样板党小组或样板党支部树立创新争先模范,建立样板党小组或党支部流转制度,实时更新各基层党组织在技术攻关中的绩效考核,激励创新创造。

党建聚合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核心技术

从劳动资料投入看,新质生产力所实现的科技创新往往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需要长期稳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投资,且具有重资本、高风险、长周期的生产特征。企业需要通过强化制度设计、资源调配、部门统筹、人才聚集等方式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核心技术,保障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有效流动,降低生产力的质变成本。在这一过程中,党组织作为企业中的政治领导力量能够发挥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功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组织作用。

以党建聚合力量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顶层设计,围绕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标与愿景,与业务部门协同制定攻关核心技术的统一规划,将各部门、各条线负责人有机统一到规划中,聚集分散的创新力量与“碎片化”资源,推动协同攻关核心技术。还要发挥组织优势,以严密的纵横组织体系统筹调配基层战斗堡垒的资源与人才,将“党建+阿米巴”模式下的研发小组串联起来,组成攻关团队或创新集体,最终形成创新联盟、创新生态圈,形成以党建组织体系为核心的资源调动模式和协调机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组织动能。

创新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创新为标准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可以通过“党建+阿米巴”、样板党支部建设等路径建立创新型竞争机制与引领机制。

科技创新工作变量繁多,在技术研发中,理论上达到同一终点的路径往往有多条,但最高效、最有价值的路径很少,因此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建立若干研发小组,以便在企业规模较大时依旧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迅速

调整,帮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稻盛和夫等创立的阿米巴模式是顺应科技发展而生的管理经营模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具有多方面专业基础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党建在培育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共同培养的组织优势。

四、党建优化管理,聚焦“新料质”劳动对象

在宏观视域下,劳动对象即为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触碰并改变的客观世界, 随着人对自然的认知与改造能力不断增强,更多物质向劳动对象转化,劳动对象也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多样化,如数据等虚拟对象也纳入进来,演变为“新料质”。对于企业而言,聚焦“新料质”劳动对象意味着以新兴未来产业为主阵地,聚焦“蓝海”,发展新质生产力而非传统生产力。党的建设在聚焦“新料质”劳动对象中起决策布局作用,推动企业跳出“舒适圈”,迈入“深水区”。

党建带动改革:跳出“舒适圈”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营利性导致其在发展规划抉择中容易形成“路径依赖”。传统生产力的缓慢线性增长让企业主体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 随着时代发展,生产力变革周期越来越短、变革速度越来越快,企业面临淘汰的风险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一个高瞻远瞩、并不单纯以眼下经济利益为考量的主体发挥决策引领作用。党组织在洞察趋势、把握全局方面具有政治优势,理应在企业中承担方向引领作用。

在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目标与愿景的同时建立符合企业特性的战略决策机制。企业决策分为经营性决策与战略性决策,经营性决策主要由企业运营者承担,而战略性决策具有全局性、长期性、预见性、综合性与指导性,需要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契合,党组织在战略性决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引领业务部门进行“对标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符合企业独特发展优势”的战略决策,一方面加强对党的重大战略、方针、政策的学习,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战略决策的价值旨归;另一方面做好企业内部调查研究,真实把握企业在垂直领域的独特发展优势,以便发挥“长板效应”,助力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脱颖而出。

党建明确布局:以新兴未来产业为发展主阵地

在聚焦“新料质”劳动对象过程中,企业既是变革启动者也是变革布局者, 这要求企业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企业独特发展优势的对接中选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兴未来产业,在此基础上集中资源调配,避免关键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流失。党组织在资源布局过程中要发挥底线作用,以比例控制的方式确保企业

主要资源流向发展主阵地。

党组织要发挥组织与制度优势,辅助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目标的执行阶段设置动态监测机制,通过设定合理的比例控制,观测企业主要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动向,确保将主要生产力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与此同时,还需建立预警传导机制,当企业新兴未来产业的资源不足或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资源比例失衡时,党组织通过经营管理者影响人力资源部门、财务管理部门、技术研发部门等,有效矫正资源布局,确保企业平稳行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蓝图上。

新质生产力既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企业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与制度上的显著优势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客观需要共通共融, 为企业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提供了可行路径。企业应通过高质量党建充分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全要素、全领域、全过程,塑造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新兴未来产业为阵地,以高质量发展为旨归的新型企业。

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思考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戴济群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总书记强调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重要性,旨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了“新质生产力” 概念。2024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了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的必要性,并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标志着以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质态的革新,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所催生,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完全符合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引领了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在内的全新产业模式及新业态的涌现,不仅重塑了传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式,还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迭代速度。新质生产力理念激发了全国各领域的广泛探讨与思考。在农业领域,应用新质生产力旨在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交通行业则通过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加速形成智能交通新质生产力;能源行业围绕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创新,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的能源解决方案,推动能源电力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此外, 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也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向深层次迈进。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水利行业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3月12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部务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水利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和管理革新的支撑。因此,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促进水利行业更好地适应新发展阶段,已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左其亭等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绿色四个维度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初步解读。现阶段,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数字孪生水利推动智慧水利体系建设,加速构建现代水网,以水利新质生产力增强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已经逐步成为共识。

结合我国水利科技发展工作实际,立足传统生产力三要素,深入探讨了对

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总体理解,明确了问题导向的实施路径和创新产业培育的发展框架。聚焦未来新兴产业培育,结合科研院所科技发展需要,提出具体转型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助力水利领域成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力点。

一、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 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水利领域需紧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要求,统筹推进水利传统学科和产业升级、新兴学科和产业壮大、未来学科和产业培育,推动传统水利与现代水利的新旧动能转化,力争成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行业领域。

立足传统生产力的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剖析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探索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转型实施路径,培养复合创新型新质劳动者、革新新质生产资料、创造颠覆性新质劳动对象,跃升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突破颠覆性技术,创新配置新生产要素,转型升级产业链,实现水利领域“从0到1”颠覆性的原始突破,带动“从1到无穷”的多领域产业链发展,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水利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水利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框架见图1。

新质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概念已经与传统工业时代显著不同。在新质生产力概念中,劳动者不再仅仅是执行传统、低效劳动的工作人员,而是指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工程师和科学家。在水利领域,新质劳动者是生产数字化、智能化迭代升级的核心,具有创新思维、交叉学科知识和前沿技术积累,以推动水利相关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在这一背景下,劳动者的价值更多地依赖于他们的智力产出和创新能力。这意味着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水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 优化高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资本、技术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新质生产资料

在新质生产力的框架内,生产资料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物理元素,扩

展到了新材料、大数据及智能设备等领域。这些新质生产资料是当代水利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体现了科技创新和工业进步的最新成果。

作为推动生产力跃升和产业革新的关键因素,新质生产资料对于构建更加高效、智能和可持续的生产体系至关重要。为此,需要引入新材料和新能源, 为水利生产提供更高效、绿色的资源和数据解决方案,为水利新产品提供更高的性能和附加值。需要引入水利大数据资源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态, 促进水利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新质劳动对象

在新质生产力体系中,水利领域的劳动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水资源或水利物理对象,而是拓展到了更为智能多样的领域,包括水利大数据、智慧水利信息系统和绿色智能水利设备等。这一变化反映了现代水利生产活动的深层次转型,即从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主转向以信息处理、数字孪生、创新设计和知识转化为核心的生产方式。

为了适应新质生产活动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转变,新质劳动对象需要结合新材料和信息技术,提供低能耗、绿色低碳的生产途径,延伸扩展水利产品的产业链。需要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新生产流程、工艺和产品,创造水利行业新质价值和服务,将高科技和前沿科学进行成果转化,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二、转型关键问题与挑战

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对于实现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等实施路径进一步走深走实,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研究及其理解还处于萌芽阶段,结合水利行业、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水利科技创新与服务的实际特点与现状,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仍需面临劳动者革新、生产资料不足、生产对象提升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新质劳动者还存在较大缺口

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不足

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遥测技术等不断进步,促使水利技术不断发展,对水利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水利行业部分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新设施的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水利行业复合型人才稀缺

水利从业环境相对艰苦,公益性强,从事传统水利科技创新活动等,不仅涉及野外现场的检测监测与工程运行管理,而且需要与气象、交通、能源、住建、应急、信息化等不同行业领域深度交叉融合。水利综合高素质人才稀缺, 特别是在当前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背景下,既懂水利又懂信息化的人才尤其匮乏,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亟须培养水利复合交叉型人才。

新型学科发展体系不完善

目前,水利行业针对从业者的培训体系尚不健全,培训内容与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培训方式有待完善,难以满足水利行业面广量大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劳动者革新的需求。当前,承担高等教育的高校、科研院所针对水利传统专业的招生方向、招生规模有萎缩趋势,水利教培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智慧水利学科的转型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

新质生产资料革新动力不足

水利基础设施设备逐渐老化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面广量大,例如水库大坝工程、水闸泵站工程、河道堤防工程等,大部分设施及其设备已经服役多年,甚至是超期服役状态,存在老化、损坏、失能等现实问题,难以满足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需求。老旧水利设施设备的存在,不仅影响水利生产与服务效率,更可能构成安全风险隐患。

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水循环理论、水利大数据、水利大模型等水利基础理论没有完全突破,作用于水利应用科技创新的“地基”没有夯实,尽管近年来水利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实验、检测监测设备、模型、平台、系统开发等部分领域仍存在差距,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影响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水利领域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有限

当前水利行业的资金投入还存在缺口,难以满足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我国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国家水网工程建设、河湖治理保护等传统水利建设方面投资逐年增长,但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大量的科技创新资金,在新技术研发、新设备购置、新设施更新以及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上投入不足,尚存在资金缺口。

新质劳动对象绿色转型滞后

面临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极端降雨、极端天气、冰冻等气候事件频发,保障国家水安全、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面临新的挑战、新的压力。如何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国家水安全已成为水利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面临水资源不平衡的挑战

我国南北方自然地理特征差异以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基本国情,使水资源问题呈现水量型、水质型、工程型等不同地域缺水特征。在水资源总量有限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的现实下,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仍然突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

面临水生态环境欠账

近年,我国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城市河道基本消除了劣Ⅴ类水体,但是部分河流湖泊等仍受到污染威胁,水环境安全仍有反弹风险,水生态环境欠账不容忽视。重视河湖治理与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突出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污染、修复水生态已成为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实施路径

目录 (50篇)2024年新质生产力素材汇编(三)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