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高校三全育人材料
党建引领高校三全育人材料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要把志愿服务的开展作为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党的XX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的重要性。“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在高校开展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党建引领,对于突破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难题,优化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的现实挑战
服务育人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育人体系、育人能力、育人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着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
1.志愿服务育人体系有待完善。第一,部分高校志愿服务育人目标定位模糊。志愿服务具有“助人”与“育人”的双重功能。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应当注重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培养,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素养、锻造人格品质,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育人工作中,高校往往只侧重推动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这一目标,即倾向于关注大学生是否参与了志愿服务、如何动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而相对忽视了大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德性的养成、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一目的,从而削弱了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第二,部分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内容单薄。当前,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重指标、轻内容的现象时有存在,一方面表现为高校对志愿精神育人价值的忽视,另一方面则是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的同质化。志愿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和社会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恻隐之心”“兼济天下”“积德行善”等内容的挖掘无疑有利于增加志愿精神的情怀和厚度,若缺少了上述思想文化基础,志愿精神则容易流于表面、难以抵达人心。同时,志愿精神也是一种德性形式,除了发挥着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等个体功能之外,其内含的利他、奉献等道德和价值取向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部分大学生尚未充分理解参与志愿服务与促进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未能深刻理解志愿精神,对志愿精神的内化和践行不到位。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同质化也是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内容单薄的又一表现。各高校所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类别大多还停留在团中央所主导的定向公益项目上,缺乏结合高校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建设。较为单一的志愿服务项目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志愿者资源的浪费,也会削弱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2.志愿服务育人能力有待提高。第一,志愿服务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不深。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教育层面和实践活动层面分属于不同的系统,这种设置模式导致育人工作需要克服跨组织沟通和部门整合的问题,如果没有形成及时、良好的衔接就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影响志愿服务育人能力的提升。第二,对志愿服务育人功能重视不够。在领导机制上表现为职能不清、权责不明、多头管理、专职配备力量不足等,没有明确的责任体系,没有制定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育人计划和工作方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志愿服务则容易仅仅被当作普通的学生工作、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缺乏实用性和教育意义。长此以往,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就会呈现出低效、松散及难以持续等问题。第三,对志愿服务育人工作保障不足。例如,未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志愿者相关权益保障政策,用于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经费有限,相关安全教育或预防工作也不到位等。保障工作的缺失不仅制约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常规化开展,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3.志愿服务育人机制有待优化。目前,许多高校志愿服务的激励方式往往只与评优评先、奖学金相联系,没有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自我能力的提升以及个体所发挥社会价值的肯定,激励方式带有功利性,难以起到强化志愿服务育人效果的作用。同时,高校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与社会评价脱节,即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实践和经历在社会上得不到认可。例如,用人单位往往只关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所获得的荣誉,并不重视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素养、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弱化了志愿服务的育人效力。其一,评估机制不规范。2022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制定发布了《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的相关文件,为高校开展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评估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规范化准则。但由于各高校在地域、类型、规模等方面存在差异,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统一的、完善的评估机制,高校党组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对象等各方面的评估也尚未达成有效衔接。就高校内部而言,尽管志愿服务已经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部分高校也建立了相关信息系统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次数、内容进行记录,但缺乏评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育人效果的标准,导致教育者难以全盘把握志愿服务的育人成效、难以推动后续工作的深入开展。其二,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志愿服务是在公共性的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开展必然与社会公共事务建设以及公共资源分配机制有关。高校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内容上与社会公共领域的交集有限。高校尚未与政府、公益组织、服务需求方等形成良好的联动,提供的志愿服务社会资源相对单一,缺乏公共意识培养和关注社会公共问题的机会,导致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感知较弱。
二、党建引领下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的提升路径
加强党对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引领,不仅关系着志愿服务育人工作本身的优化与完善,还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性和先进性的培养与提高。党建引领以其独特的价值导向和组织制度优势,能从多个维度为提升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实效提供支持。
1.注重发挥党的思想引领,完善顶层设计以完善育人体系。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在高校,用党的思想引领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能提升育人工作的思想高度,不断增强志愿服务与时代发展的适配度和契合度。第一,以崇高的理想信念指引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方向。将理想信念融入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之中,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提升精神追求、锤炼品德修为,还能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实现于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之中,而志愿服务正是实现其价值追求的重要方式。在党的思想引领下,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服务祖国、奉献社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二者有着广泛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追求。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行为弘扬了优良的道德风尚、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发展,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公益性和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同时,也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增强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第三,以新时代中国精神推动志愿服务育人内容的创新。新时代,志愿服务表现出更强的时代特征。一是注重对志愿服务文化价值的挖掘。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用深厚的家国情怀为志愿服务育人工作提供精神指引,并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在志愿服务育人工作中涵养世界情怀。二是结合办学特色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利用数字技术和专业优势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建设,打造高校志愿服务品牌,在科技、环保、文化、体育等多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志愿服务项目的专业化和精准性。三是围绕党和国家推行的重大战略和扶持政策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建设。通过搭建帮扶受众、高校、志愿者不同主体之间双向需求平台等方式,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并注重志愿服务项目的持续发展。在开展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满足社会服务需求。
2.注重发挥党的组织引领,优化组织管理以提高育人能力。党的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团委主导下的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经常面临单打独斗的局面,党的组织引领可为其组织管理提供结构性依托。第一,提高对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重视。高校党组织应充分发挥高屋建瓴、统领全局的作用,高度重视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奉献社会的理念贯穿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高校应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党委会议议事范畴,结合教育部印发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细化志愿服务培育方案。在校党委的指导下,各级党团组织可根据大学生群体特征制定具体的志愿服务育人工作计划,明确阶段性育人任务和重点,落实责任分工。提升党对学生志愿组织的指导,推动功能型党支部建设,进而提升学生组织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强化组织效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党日活动、宣传引导、文化渲染等形式营造志愿服务的校园文化氛围,创设志愿服务育人环境。第二,强化各部门志愿服务协同育人的能力。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或者学生工作部门来开展,需要联合多部门共同推进志愿服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养成。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可以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学习、宣传党关于志愿服务的精神,采取多种形式讲好优秀志愿者的故事,培育志愿精神。各级党组织还可以成立志愿服务队伍,结合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科特色,加强特色志愿服务团队的建设,并配备党员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另一方面,高校可凭借党组织体系强大的跨部门、跨体系整合能力,通过融入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学科群等建设,以及深度挖掘科研团队的载体作用,不断加深教学、科研单位与学生工作部门的有效衔接,促进志愿服务协同育人能力的提高。第三,做好志愿服务育人相关的保障工作。加强党组织引领不仅能借助党组织强大的领导能力,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的落实,更重要的是能凭借党组织的统领地位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做好相关保障工作,从政策、经费、组织等角度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各个环节的保障措施。例如,设立志愿服务活动专项资金,确保该项资金在学生活动总经费中占合理比重;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建立权益保障部门,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维权、投诉渠道,必要时还可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持等。
3.注重发挥党的制度引领,深化制度建设以健全育人机制。党的XX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的制度引领作用,深化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从而更好地健全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机制。第一,规范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机制。高校志愿者队伍建设可以和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规范大学生志愿者的注册招募和技能培训制度。在注册招募方面,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进行档案记录和规范管理,将相关信息纳入党员、团员档案之中,并通过日常招募与应急招募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志愿服务项目的需求灵活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者培育方面,加快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把志愿服务作为党员、团员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专业技能的培训。第二,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估和激励机制。在评估机制方面,除了建立对高校内部工作的评估指标,还应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和评价考量,更需要对大学生志愿者个人能力提升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考察。高校要从志愿活动的目的、方式、效果等方面入手,开展过程性、发展性评估。同时注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体验感受,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形式收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评价与反馈,并据此及时调整后续工作安排。在激励机制方面,除了与学分、评奖评优挂钩的功利性激励以外,党组织要注重对志愿参与的精神奖励和荣誉表彰,给予大学生思想上的引导,端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和大学生党员志愿者的带头作用,用榜样示范的力量鼓舞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第三,构建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联动机制。志愿服务是兼具社会性和公益性的实践活动,高校应充分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探索校内外联动机制以搭建合作育人平台。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动。高校可通过区域性党建的深度参与,与当地党委和政府搭建良好的合作育人桥梁,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当地社会实际建设和治理之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公共领域各项事务的了解,对自我成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二要加强与社会公益组织的联动。除了各级党委、政府之外,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组织往往有着丰富的志愿服务资源和经验。高校党组织可通过党建共建等形式与这些组织构建共同育人机制,拓宽志愿服务育人渠道,引导大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志愿服务是高校践行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党对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引领,既能提升育人工作的思想高度,又能优化育人工作的组织管理,还能完善育人工作的机制建设,在突破当下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瓶颈,深化志愿服务育人价值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