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篇时事锐评汇编202402

(42篇)时事锐评汇编(202402) 目 录

(42篇)时事锐评汇编(202402)

目 录

1.惊艳全网的春晚纹样是冷门绝学绽放的文化异彩4

2.点亮消费新热潮 促进经济新澎湃8

3.春节旅游 时尚新年俗11

4.协同之花结出增福祉惠百姓之果15

5.春运七十载,见证时代之变19

6.瓣瓣同心,心相连,连到百姓心坎里22

7.绿色消费 守护“舌尖上的文明”26

8.起步即冲刺 拼出民营经济“新春天”29

9.筑牢发展绿底色,生态答卷更辉煌33

10.春运“小举措”,绘写幸福“大图景”36

11.个体工商户活力澎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39

12.乐见“乡村CEO”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42

13.政策加力 乘势而上 向着高质量发展进发45

14.落实“大人才观” 让人才“千里马”竞相奔腾48

15.春风行动,让高质量就业点亮万家灯火52

16.春节文化盛景:传承与创新 厚植文化自信56

17.从忙碌的春运中看见活力满满的中国59

18.经济飞跃与区域共赢的典范62

19.“三界碑”下的“幸福路”65

20.“新春第一会”,擂鼓再出征68

21.春节消费“热辣滚烫” 见证中国经济韧劲和活力71

22.致敬查果拉哨所里“盛开的鲜花”74

23.春节“国潮”消费热 彰显高度文化自信77

24.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春节经济“热辣滚烫”80

25.家政服务新年货 消费转型新缩影83

26.让每个角落都拉满春节的“氛围感”85

27.年货亮出乡村振兴沉甸甸的“成绩单”88

28.由“点”发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90

29.“村晚”盛宴开席  共享文化大餐93

30.让年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彩95

31.培育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增颜”98

32.感受总书记春节足迹里“最深的牵挂”100

33.清朗网络环境 过喜庆祥和春节103

34.一“器”呵成推动文物事业新发展105

35.从摩托大军之“变”看流动中国之“便”107

36.从摩托大军之“变”看流动中国之“便”111

37.十年砥砺奋进路,瓣瓣同心向阳开114

38.博物馆里过大年 让年节更有文化味117

39.“3820”战略工程启示:以人民为中心120

40.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123

41.用好“两会”金点子,擘画xx未来图景125

42.创新潮涌京津冀 协同发展向未来127

惊艳全网的春晚纹样是冷门绝学绽放的文化异彩

在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惊艳全网,节目选用了汉、唐、宋、明不同朝代寓意吉祥祝福的代表纹样与华丽的舞美技术相融合‍‍‍‍‍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图卷。纹样,浓缩了民间美学与数学原理,一个图形可以有多种变化方式。这场古代时装大秀背后的年锦纹样,出自一位93岁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之手。

一生择一事,一世倾芳华。常沙娜身上汇聚着许多标签,但最为人知的是“敦煌少女”“敦煌守护神”之女。正如她总是以“我是敦煌人”作自我介绍。常沙娜所择的这“一事”,是长期汲取敦煌文化的艺术营养,专攻艺术设计的事业,也可以说是在美术层面对敦煌学的不懈追求。她的父亲常书鸿,是我国著名的敦煌艺术学者,我国敦煌学的奠基者和敦煌文化事业的开创者,在敦煌石窟保护和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是敦煌的艺术给予了我学习传统艺术的功底。”在父亲的影响下,敦煌艺术也成为常沙娜的一生挚爱,“我从六七岁就跟着爸爸走,走走走,一直走到现在,我都93岁了。”

将敦煌元素中的“鸽子”运用在设计中,常沙娜曾设计出景泰蓝和平鸽大盘、和平鸽丝巾国礼等系列产品。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首都剧场、首都机场……一批不同年代、带有敦煌元素的国家形象和城市地标性建筑装饰,都倾注着常沙娜的设计心血。此次《年锦》的重要创作依据,就是常沙娜的著作《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可以说,此番创作春晚纹样,不过是其“养艺千日,用艺一时”的又一次厚积薄发罢了。无疑,这也是其敦煌艺术打底的设计成果在大众传播媒介上的具体展现,给了无数观众一次美育和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享受与教益。

今天,人们能够在央视春晚上领略《年锦》纹样的传统文化艺术之美,感受来自遥远历史深处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离不开学者们对敦煌学这样的冷门绝学传承发展的深挚热爱和艰辛付出。正如散文大家冰心所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一般认为,冷门学科主要是指一些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绝学是冷门学科中文化价值独特、学术门槛很高、研究难度极大、研究群体很小,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濒危学科。冷寂孤僻,远离尘嚣,并不等于冷门绝学是无用之学,恰恰相反,它往往具有不易为人所察的济世大用。比如,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是典型的冷门绝学,而拯救了无数人的青蒿素,就是由屠呦呦团队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等古籍中获得启发而生成。

相比一些所谓“显学”,冷门绝学不是真正与世隔绝的没有价值。今天,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十万人民币,一方面表明破译甲骨文的难度,另一方面则正说明了冷门绝学的存在价值。

冷门绝学,关乎国家文化积淀、民族记忆与历史传承,关乎不断提升的国民文化权利的满足。近年来,乘着建设文化强国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劲东风,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绝学得到了显著重视和较快发展。针对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研究断档、亟需抢救的冷门绝学,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开始设立,对有关学科领域予以倾斜,加强冷门濒危学科抢救保护,确保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有人做、有传承。热切期待,越来越多的冷门绝学广为人知,冷门绝学也能够产生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像惊艳全网的春晚纹样一样,绽放更加美丽的文化异彩。

点亮消费新热潮 促进经济新澎湃

2月22日,“2024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在北京蓝色港湾启动,“周周有场景、月月有亮点、季季有主题、全年有成效”是此次活动的发力重点。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从新举措、新场景、新产品等多维度出发,对今年的消费活动做了精细准备,规划好了“路线图”,一批消费活动蓄势待发,三地合力助推“贯穿全年波浪式的消费热潮”正在形成。

发现“新空间”,激活科技消费的“一池春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2024年开年以来,各地创新消费新场景新模式,为消费复苏注入了新动力。在北京,一系列带有科技体验感的项目也陆续开放,比如科幻乐园开园营业,消费者可体验星际穿越之旅、VR等科幻感十足的娱乐项目。新技术带来新体验,沉浸式体验、数字音乐、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等新业态赫然在列,数字技术赋能带动新型消费不断向生活延伸,不断与日常融合,从一点点的火花不断地酝酿、升华、扩展,激活大量潜在消费。

挖掘“新场景”,推动文体融合的“水乳交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也不断升级提高,“跟着赛事去旅行”“沉浸式旅游”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消费取向也逐步从获得他人的认同转为注重自我的内心体验,更加关注消费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文体旅游是幸福能量、快乐产业,此次消费促进年,北京市通过组织主题体验活动,拓展“漫步北京”的品牌外延,通过深化拓展传统消费,以品牌活动带动融合新业态,延伸相关产业链,满足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开辟“新版图”,带动国潮文化的“一跃腾飞”。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引领下,我国产品服务创新持续升级,国货潮牌不断涌现,很多产品服务从大众化、一般性向个性化、特色化和品质化转变。“国潮”带动消费新热潮,不仅传递出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而且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贵州榕江“村超”在保留乡村足球原汁原味的同时,不断融入当地特色美食和民族文化,巧妙地将地方特色元素与乡村文化相融合,进一步筑牢品牌自信,为传统文化在“潮经济”赛道的多元表达谋出路、开新局,推动国潮消费热潮,助力点燃经济增长引擎。

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要保证消费市场“欣欣向荣”,需要结合消费新趋势、消费新特点,打造更多消费新样态,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凸显“流动中国”的经济活力与韧性。

春节旅游 时尚新年俗

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出入境旅游约683万人次,其中出境游约360万人次,入境游约323万人次。8天的法定节假日,加上鼓励除夕放假的政策,“加长版”春节再掀出行热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他们或自驾,或坐飞机、高铁去“从未去过的远方”,在旅途中、在不同的风景里体验新的年味。

年俗年味儿浓,传统文化魅力足。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具文化内涵的时刻。在全国各地,特色非遗文化、地方年俗独具魅力,贴春联、蒸花馍、逛庙会、赏花灯,这些传统年俗项目,成为吸引人们出行的重要元素。各地举办的年货购物节、博物馆里过大年、文化旅游节、新春音乐会等新颖的文化活动,为游客送上丰富精彩的文化盛宴。2月2日至2月24日,在江苏南京夫子庙景区举办2024“点亮中国灯”活动中,自贡灯会、胜芳灯会、石城灯会、淄博花灯会,各地灯会灯彩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秦淮河畔,无不令人沉醉。今年春节,北京地坛、龙潭、厂甸、大观园、石景山游乐园、八大处等传统庙会全面恢复,市民和游客游逛市集、观灯赏花、登高祈福、迎春闹春,体验北方特色传统年俗。观看潮州工夫茶艺展示、舞龙表演,在张灯结彩、舞龙舞狮中共品非遗年味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各地的年俗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努力。

内循环引力更为强烈,南北互跨游成趋势。根据多家在线旅行平台的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南方游客对北方地区冰雪旅游的热情得到延续。皑皑白雪与红彤彤的灯笼交相辉映,营造出浓浓的北方年味儿。人们来到黑龙江哈尔滨看冰雕,到吉林松花湖雪场看雾凇,在内蒙古锡林郭勒骑马驰骋雪原,在体验北国激情冰雪运动的同时,也感受北方新年的热闹红火。在南方游客热衷北上玩雪的同时,南下避寒、候鸟式康养度假游同样成为北方人的最爱。据携程旅游公布,广州、昆明、贵阳、深圳等南方城市进入春节国内热门目的地前十。从目的地来看,飞猪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飞猪平台上飞往广东、海南、福建等南方地区过年的“避寒游”,以及飞往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北方地区的“过雪年”最为火爆,预订量同比2023年增长105%。南北互跨旅游更大程度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之丰富,还承载了中国家庭的浓厚亲情,更加有力地呈现了“阖家团圆”这一春节出游的主题。

免签“朋友圈”扩容,出境游热度攀升。国内游如火如荼,出境游也在加速复苏。自2023年12月1日,我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以来,截至2024年1月9日,上述6国免签入境人员共计14.7万人次,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2月9日起,新加坡与中国实施30天互免签证的协议;3月起,中泰永久互免签证。不断传来的免签消息再次点燃了国人的出境游热情,而此次“8+1”天超长春节,更成为有出境游计划的游客的首选假期。据海关统计,春节假日前6天,上海空港出入境旅客55.2万人次,日均达9.2万人次,创近4年来新高。飞猪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泰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成为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新西兰、俄罗斯、法国、美国、埃及等地增速也相对较快,预订量同比增长近15倍。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正由“4小时飞行圈”向“12小时飞行圈”拓展。中国游客出境游热度攀升,也将中国年的年味带到世界各地。

旅游过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虽然大家目的地不同,旅行方式亦有差别,但每一段旅程,都能体会到浓浓的年味儿。我们相信,春节期间,作为新年俗的旅游,今后将会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时尚选择。

协同之花结出增福祉惠百姓之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年来,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众多民生项目落地,越来越多“协同红利”惠及三地百姓。2月22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了在多个领域取得的新成果。10年间三地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不仅为产业协作提档升级,也为人民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

“轨道上的京津冀”为协同发展提供便利。10年来,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京津冀织密交通网,津石、塘承高速等先后全线贯通,公路里程合计达到24.4万公里。津保铁路、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北段、京津城际、京张高铁、京雄城际、津兴城际等多条高铁和城际列车往来穿梭。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产业协同、人员往来,需要交通给力。京津冀交通网,已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一道风景线。北京已开通41条跨市域公交线路,运营里程达2712公里,满足三地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通勤人员乘坐定制快巴从河北廊坊出发,1小时到达北京国贸;北京轨道交通线不断向河北延伸,未来河北三河到通州最快9分钟,交通一体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化了硬支撑。

协同发展推进共同富裕,京津冀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差距不断缩小。据统计,2023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1752元、51271元和32903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名义增速分别为7.2%、6.9%和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7.2%和8.5%,均快于城镇居民。京津冀三地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较2013年均有所缩小。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促进均等化、便利化。10年来,京津冀三地不断深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越来越多协同发展成果转化为民生红利。通过在政务数据共享、政务服务跨省同标、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社会保障卡拓展应用等领域深化合作,加快社会融合,地相接、水相连、人更亲,为协同发展不断创造条件。

在教育方面,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优质教育资源覆盖三地,实现了共享提升。截至2024年1月,河北共有496所中小学、幼儿园与京津31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以多种形式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在河北“落地生根”。59所京津冀优质学校与雄安新区61所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关系,实现了县域层面全覆盖。累计成立了15个跨区域职教联盟、22个京津冀高校发展联盟。2月21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人才培养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在河北固安成立,由京冀职业院校跨省联合开展贯通培养,年内即启动招生。

在就医方面,北京名医就在家门口,就医问诊无“距离”,医药费直接用医保结算。2023年京津冀取消异地就医备案,就医一卡通行,49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70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在全国首次构建三地协同适用的代谢性疾病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管理中心平台和患者信息库,实行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三地公共卫生领域的全面合作,带动了区域医疗水平整体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

在养老方面,京津冀携手打造养老服务现代化建设区域协同先行区、示范区。三地坚持“同质同标”要求,着力推动区域优势互补,既补各自短板,又锻造共同长板,加快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一体化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数百万老年人将享受更多三地变同城的便利。随着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社保卡能当公交卡,京津冀通用。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落脚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随着优质公共资源释放共享效应,京津冀三地居民扩大了“生活圈”半径,提升了生活品质。从教育到社保、从医疗到养老,为三地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三地资源共享、互认互通、同事同标、高效协作、协同开放,深化了社会融合,为区域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春运七十载,见证时代之变

幸福最是家团圆。1954年,原铁道部成立春节旅客输送办公室,春运概念顺势而生。改革开放后,打工潮兴起,春运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走过七十载,春运发生巨大变化。1954年,铁路春运累计发送旅客2300万人次;2012年春运,攀升至2.21亿人次;2024年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较2012年翻了1倍多……从一天一夜坐绿皮车到“打个高铁”回家。截至2023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连接城市与乡村,一次又一次铁路大提速,让春运回家路越来越快。

从行李之变到购票之变。从背着大包袱、肩扛蛇皮袋、手提塑料桶到拉个皮箱、背个书包渐渐成为常态;从拖家带口“打地铺”到喝着咖啡逛商店;从堪称“爷爷辈儿”的硬纸板票,到后来计算机打印红色软纸票,售票速度从几分钟压缩到几十秒。2012年春运,互联网售票全面推行,乘客购票从辛苦“跑断腿”转变为手机“点一点”。窗口、网络、电话等多种渠道的购票矩阵,以及更人性化的购票方式,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诉求,也分散购票人群。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对12306候补购票功能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候补购票成功率。

从检票之变到餐饮之变。以前剪一张票要四五秒,至少要提前半小时检票,旅客早早就得来排长队。2007年,动车组全面上线投入运营,中国开始迈入“高铁时代”;接着推出磁介质车票,只需将车票插进自动检票机,几秒即可完成验票。2011年,“刷身份证进站”的无票时代来临,带着身份证就能直接进站……旅客通过速度大大提升,实现“一秒过闸”。现在每个检票口只需一两人引导,动车检票时间也缩短到开车前15分钟。以前是吃饱就行,自带泡面、馒头,就着榨菜、热水就是一顿饭,现在是“舌尖上的中国”。

从如厕之变到旅途之变。从不敢喝水到卫生间物品一应俱全。改革开放后,铁路春运人数迅速上升。绿皮车时代的春运,车厢里人挤人。不到三平方米的小卫生间里,也站着五六个人。如今,高铁动车的卫生间有质的飞跃,感应式冲水的洗手池、洗手液、纸巾等一应俱全……以前带娃回家,哺乳找不到专门地方 。现在温奶器、微波炉、纸尿裤及接送站一条龙,更多有温度、人性化的设施和服务,让宝妈们的归途多一份暖意。从童趣满满的母婴整理台到一路有爱的无障碍车厢,更多人群的需求已被“看见”。

从出行不易到温暖归途。时代更迭、春运嬗变。春运背后折射出城市化进程的改变,团圆的形式也在斗转星移间悄然变化。从“单向回家过年”到“哪里都是团圆”。“游子变游客”逐渐成为春节新风尚。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此心安处是吾乡”。变化的春运,印证着时代的步伐,映照着人们不变的团圆情愫。如今的春运,既有高铁路网拉近家的距离,也有公益“慢火车”开行在山间,出行之变是春运之变的缩影。列车一路前行,服务广大旅客。走过七十载,熙来攘往间,春运的点滴故事、赶路人的记忆碎片,都折射出时代巨变。

瓣瓣同心,心相连,连到百姓心坎里

为在网络空间多维立体展示10年来京津冀三省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2月22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指导,京津冀三省市委网信办主办,北京时间、津云、纵览新闻联合承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网上宣传系列活动发布推介会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召开。

十年奔腾硕果丰,协同发展创共赢。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立起区域高质量发展标杆,释放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大动能。数据显示,十年间,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2023年,京津冀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2.43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43倍。京津冀协同发展,铺展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谱写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新篇。瓣瓣同心,心相连,三地发展,精彩绽放,创造时代发展奇迹,幸福送到百姓心坎里。

天蓝地绿水清,冬日大雁翱翔天空。十年前,我所居住的小城,天空暗淡、河水污浊,雾霾漫漫。十年后,天空蔚蓝,河水清澈,白云飘飘。树木多了,花草多了,湖中的鱼虾多了,湖边的鸟儿多了。不用说春季鲜花烂漫,夏季荷花娇艳,秋季硕果飘香,就是冬季,也不再寂寞,仰望天空,经常会看到雁阵列列,盘旋翱翔;俯瞰大地,银装素裹,生机盎然。2023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2微克/立方米、41微克/立方米、38.6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分别下降62.7%、50.6%、57.6%,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土壤污染风险有效管控,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这些数字已经说明:老百姓的美好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交通快捷,产业发展,蝶变升华。从北京到河北衡水市冀州区有六百多里路程,十年前,从冀州去北京办事,没有两天的时间不行;现在,当天可以来回,时间很充裕。春节期间,与朋友聊天,从北京开车回冀州,一路飞奔,只用了不到三个小时。现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十分方便,流动的京津冀释放出蓬勃的发展力量。交通便捷带动的是产业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蝶变升华。十年来,三地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一批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逐步形成,结合各自产业优势,三地共同打造氢能、生物医药等六条产业链,聚焦生物医药、电力装备等五个产业集群开展梯次建设、汇聚发展合力,三地特色产业聚集态势基本形成。我所居住的衡水市冀州区不仅有医疗器械的传统优势产业,而且还有无人机等高新科技产业;不仅有京津冀大集团产业项目开工,还有川流不息的旅游人群,等等。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时代浪潮涌动,就在身边。

收入增加,生活幸福,日子更美好。收入增加了,生活幸福了,日子更有奔头了。十年前,上个临时班,也就几百块钱,还要四处寻找工作机会;十年后的今天,村里群、同学群、朋友圈到处是招工的广告,而且最少工资两三千。十年前的老百姓,盖房、买楼、小汽车还是稀罕事;十年后的今天,买楼已是屡见不鲜,小汽车进入到大多数家庭。十年前的老百姓亲朋好友团聚还是在家聚餐,十年后的今天都是订饭店,等等。十年间,三地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595.6万人;2023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7.2%、6.9%和8%。这些数字都是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真实反映。

“人家的孩子考上北京公务员了”“同学的事业在雄安扎根了”“朋友的工作稳定在天津了”“年前我赚了一大把”等。这是咱普通老百姓的话题,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就业更广阔了,我们的事业更辽阔了,我们挣钱更容易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瓣瓣同心,心相连,连到百姓心坎里,咱老百姓喜欢!

绿色消费 守护“舌尖上的文明”

春节期间,朋友圈频频晒出到各地享受美食或购物的“消费”美图。在大家享受美味的同时,难免会出现“盲目浪费”“超标点餐”等“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很多人甚至把这种行为看作一种“面子”“派头”的象征,分享不止。

人生之美,美在一个“俭”字,是克勤克俭与质朴素雅。晒美图的同时,提倡光盘行动、低碳出行及绿色消费,才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标配”与“底色”,更是守护“舌尖上的文明”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毛泽东同志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补了73次,穿了20年。周恩来同志勤俭节约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成为美谈。党员干部要保持平常心态,不攀比、少虚荣、自觉做到勤俭节约,带头杜绝铺张浪费。要防止思想上的蜕变、行为上的放纵、欲望上的贪婪,以“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树立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的观念,克勤克俭、艰苦奋斗,以勤俭朴素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用实际行动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让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绿色消费”关键要做到不攀比。攀比消费观是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消费的心理现象。攀比性消费会吞噬掉生活的真实性,让人在攀比中迷失自我。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强调理性、健康、环保消费,拒绝过度性、奢侈性、攀比性、挥霍性和浪费性等低俗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加大绿色消费宣传教育力度。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注重培养其科学、理性消费观,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及不健康消费,引领绿色生活风尚。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消费美德,反对奢靡的陋习消费观,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坚决抵制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为守护“舌尖上的文明”贡献积极健康力量。

绿色消费是尊重自然、追求健康的消费方式。然而,节日期间,许多游客在景区乱扔垃圾、破坏环境,造成景区“毁容”。长此以往,消费环境将不断恶化。绿色消费不只是消费绿色,更是倡导绿色、保护绿色,即消费行为中要考虑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要注重人与人之间消费关系的平衡,克服消费中存在的极端利己主义或自我中心主义,共创可持续消费的绿色环境。更要坚持以绿色为主色,加快绿色消费基本法制定步伐,构建绿色消费法律体系,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的责任义务,提高法律法规对绿色消费的保障作用,真正卸掉“污染劣质”妆,让绿色消费走上舞台。

起步即冲刺 拼出民营经济“新春天”

1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2023年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有许多亮眼的表现。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年新气象,起步即冲刺。机器轰鸣、开足马力,车间生产“忙”起来;赶订单、拓业务、拉客户,继续挑起外贸发展“大梁”……龙年新春一开工,我国民营企业就呈现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坚定不移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开创新局。

民企兴则经济兴,民企强则经济强。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近期,安徽省通报表扬了全省100家优秀民营企业、100位优秀民营企业家,并提出“要切实把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等各项工作做到位”;福建省强调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加快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民营经济成为多省市的“新春第一会”的高频词、关键词。让我们在“新春第一会”的号角声中,坚定信心、勇于拼搏,书写更多创业创新创造的传奇故事,推动民营经济壮阔画卷再开新局。

“优”的服务,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所在。“信心比黄金更可贵。”新年伊始,“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铁路、核电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能源、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等补短板项目建设”“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等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信号持续释放,“激活民营经济发展”已列入多地多部门2024年发展任务。民营经济发展局正在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监测指标体系,将密切关注并及时推动解决重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组织开展“十五五”时期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课题研究,不断为民营经济发展做好服务。新的一年,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让广大民营企业心里更踏实、信心更坚定、舞台更广阔。

近年来,民营经济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新产业新业态扩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持续增加,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九成以上企业从不同层面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近九成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绿色低碳发展。甘肃金拓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将建设18吉瓦时磷酸铁锂方形储能电池生产项目,助力金昌成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储能电池生产基地;福建九牧集团有限公司将创新根植于企业发展之中,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额的10%……新年伊始,不少民营企业谋定新目标,塑造发展新动能。我们相信,把准市场“脉搏”,守住创新“命门”,以专出道、以精破局、以特逐强、以新求变,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突破前沿技术,更多民营企业必将在一个个“小赛道”上跑出“大比分”,迸发出强大发展活力。

2023年以来,商务部门牵头组团出海拓市场,海关总署推出16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畅物流、促便利、减负担、促创新,“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联动接卸”等措施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帮助个体商户和小微企业拓展外贸发展新空间,还培育了以产品为特色、多元发展的国际贸易产业链生态链。2023年,我国民营企业稳外贸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已连续5年稳居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累计进出口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达到53.5%。国务院办公厅2023年发布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从强化贸易促进拓展市场、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等方面作出部署。相关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地实施,必将为持续优化外贸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发挥更积极作用。

筑牢发展绿底色,生态答卷更辉煌

——湖南省打了一场成绩斐然的生态保卫战

“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8.6%,中部六省排名第一;空气优良率90.5%,中部六省排名第二;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由中部六省垫底跃升至第一、跻身全国前十……2月21日,2024年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发布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数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更是成为时代话题。如何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真正实现“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各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湖湘大地,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生态保护的热潮。八百里洞庭,“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美丽图景展现在这片热土上。从2023年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数据可见,湖南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护,打了又一场成绩斐然的生态保卫战。

说起生态保护,很多时候联想到的就是要遏制秸秆的焚烧、工业“三废”的排放等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但是,从整个生态工程来看,绝不仅限于此。因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不是某一个地方的局部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为此,湖南为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抓好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在全国率先发布《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这样,实现了以具体的地方为落脚点,同时实现横向的“联动”,从而形成相互协调、相互牵制的一张生态保护网,让全省各地的生态发展齐头并进,迎来生态保护的“高光时刻”。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也并不是仅限于不乱砍滥伐,不随意捕猎野生动物等。在自然资源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和空气是最基本的资源。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是否宜居,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看这两项资源是否受到污染、破坏。《人民日报》评价“青山绿水间,湖南交出了一张亮丽的生态答卷。”很大程度上就是赞扬湖南不仅地表水质量位于全国前列、空气优良率全国排名向前迈进。为了水资源和大气资源的永续高质量发展,湖南以“夏季攻势”“守护蓝天”“洞庭碧水”“利剑行动”等专项行动一直全覆盖式“保驾护航”,这张“生态答卷”才会如此亮丽。

在平时的闲聊中,有的同志认为,似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就如“鱼”与“熊掌”,只能得到其一。其实不然,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不是相悖的,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绿”这个底色,那经济的发展会更具高质量。就湖南来说,“高水平保护保障绿色规划、绿色生产、绿色流通和绿色生活要求在各个市州、各行各业顺利推进”,2023年绿色发展综合水平排名全国第6位,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丰收。

像湖南那样,抓牢发展绿底色,2024年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等六项重点任务,这也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高标准、新亮点。生态文明,从我做起,让山更青、水更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持续打好这场“生态文明”之战,“生态答卷”定会更加亮丽、更加辉煌。

春运“小举措”,绘写幸福“大图景”

近日,山东迎来春节后首场大范围降雪。由于降温雨雪影响时段正值节后旅客返程高峰期,国铁济南局青岛工务段采取系列措施,加紧做好雨雪天气安全保障措施。记者:赵小羽 报道员:刘洋 殷旭龙 宋振兴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流动的中国,充满生动和活力。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月19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404.3万人次,1月26日春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南来北往、东行西进,人潮涌动的春运景象,是流动的中国迸发出的勃勃生机和奋进力量,“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成为现实。

运力扩能,畅通出行路。节后旅客出行需求旺盛,客流保持高位运行。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是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安排加开北京、杭州、广州、上海、齐齐哈尔、牡丹江等方向旅客列车92列;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加开旅客列车245列;粤海铁路轮渡每天开行航班由平时的30趟增加到32趟,增加小汽车运量1600台……更充足的运力供给,让“说走就走”的幸福按下了春运旅程的“快进键”,也让旅客出行充盈着满满的幸福感。

科技赋能,便捷出行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春运也迈入了“智慧时代”。在今年的春运中,全国各地铁路部门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为旅客提供更为便捷、智能的出行服务。从智能调度系统的高效运作,到电子客票的广泛应用,再到5G、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智慧春运”正在成为现实。例如,部分车站引入了智能机器人,提供导航、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效率。同时,铁路部门还通过社交媒体、手机APP等多种渠道,实时发布列车运行信息、天气预警等,让旅客能够随时掌握出行动态,作出合理安排。

服务升级,温馨出行路。在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铁路部门也在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力求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优化北京地区各大车站出站通道,在站台、扶梯、出站口等关键部位加强引导,方便返京旅客安全快速离站;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积极应对降雪降温天气,储备热滑、刮冰车及打冰应急人员,随时上线打冰除雪……一项项优化举措,一条条温馨引导,让春运成为一场充满温情的归途之旅,也让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靓、成色更足。这背后深深镌刻着“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价值理念。

日月开新元,万象始更新。放眼全国,满怀希望的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或在车站里,或在列车上……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一道流动的中国风景、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正在更好更快地满足人民对美好出行的期盼,让旅客真正实现“走得了”且“走得好”。

个体工商户活力澎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1.24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67.4%,支撑近3亿人就业。全年新设个体工商户2258.2万户,同比增长11.4%。

个体工商户作为微型经营主体,是产业链和消费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让更多个体工商户生得出长得大, 在广阔市场“可劲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个体工商户的稳定发展维持了亿万家庭的生计,显示出我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韧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国务院出台《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为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到开展第二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的指导意见》,助力促进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都在为提振个体经济接续施力。从2012年底到2023年底,个体工商户从4059万户增长到1.24亿户,占市场主体比重从不足1%增长到约占三分之二,在推动经济稳中有进中发挥了积极的“压舱石”作用。

个体工商户总体数量巨大、分布范围广泛,是繁荣城乡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想让个体工商户从“千家万户”变成“精兵强将”,激发个体工商户新动能,让“小块头”跑出共富加速度,就要营造良好的政策服务环境,在拓宽准入门槛的同时,对个体工商户经营予以精准帮扶,通过明确政策导向、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创业创新,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增强个体工商户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解决个体工商户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个体工商户在广阔市场中越跑越好,并茁壮成长。

个体工商户好,中国经济才会好。让个体工商户这个中国经济的“小细胞”不断发育壮大,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和保经营主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了政策扶持以外,更需要利用目前把扩大内需、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良好时机,让促进消费这个对个体工商户的重大利好落实落地,在支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开展分型分类帮扶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尤其是通过因地制宜,实施更加有效的促消费政策,通过活跃城市夜经济、特色街区经济、外摆经营等措施,为个体工商户多办实事,助力赋能,让更多的个体小店活起来、红起来、火起来,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更多个体工商户风生水起,充满活力。

个体工商户,一头连着亿万从业者的生计,一头连着社会的烟火气。只要以更多“政策春雨”的浇灌滋润,就能让他们如鱼得水,活力澎湃,加快成长壮大,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乐见“乡村CEO”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新春时节,重庆渝北区统景镇黄澄澄的血橙、脐橙等柑橘挂满了枝头。在统景镇民权村,重庆展图统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晓丽正和同事们一道,麻利地将柑橘分拣装箱,通过快递发到消费者手上,“春节期间是柑橘销售旺季。这段时间我们更忙了,要帮农民把果子尽快卖出去,让产业发展更有奔头。”依托政府项目补助等支持,新乡村、石鞋村、白房村等地在推动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后,不少从事水稻、玉米、柑橘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的新农人慕名而来,纷纷投资发展规模农业,每年为当地农民带来不少租金和分红收益。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农业农村领域分工也越来越细,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像张晓丽这样的被称作“乡村CEO”的职业经理人。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从2019年开始引进多名乡村CEO,通过发挥职业经理人或专业化团队的作用,谋划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用市场化改革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据了解,“乡村CEO”这些农业经纪人不仅有文化、懂技术,而且善经营、会管理,他们能利用其职业性和专业素养,将本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丰富乡村经济发展形态,进而产生“鲇鱼”效应,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如重庆渝北区农业大镇——统景镇,除了种粮,柑橘、李子、梨子等特色产业也搞得有声有色。为了把更多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肩负助推全镇乡村农产品销售重任的张晓丽一改以前果农等着商贩上门收购的被动状态,通过主动参加展会、电商直播等方式积极拓展销售渠道,让果农丰收又增收。正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黄凤所说:“这些‘乡村CEO’善管理、懂经营,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广大农民过上美丽宜居乡村生活的“接力赛”。为更好地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期待各地进一步总结前期成功经验和做法,让更多的“乡村CEO”在推进创新创业中接棒助力乡村振兴,鼓励他们拿起“新农具”,干起“新农活”,通过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等,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带领更多的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前不久召开的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指出:尽管我们的“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况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这也昭示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因此,全国各地更应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多措并举地吸引更多“乡村CEO”等创新创业能人扎根乡村,让他们在支援乡村、回报乡村的大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在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致富增收,让广袤乡村这片热土充满生机和活力。

政策加力 乘势而上 向着高质量发展进发

一元复始,旭日始旦。放眼神州,一系列部署举措密集落地,一个个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一处处消费场所升腾烟火气……日日新、事事兴、人人忙,一曲高质量发展的“春之声”正在神州大地奏响。

新春经济红火,提振高质量发展信心。春节消费是观察全年经济走势的一扇重要窗口。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消费市场迎来爆发,出行旅游、餐饮购物、电影、文艺演出等各个领域都一派火爆场景。数据显示,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2023年、2019年均大幅增长;2024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为80.16亿元,观影人次为1.63亿,相比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8.47%和26.36%,均创同档期新纪录;2月10日至1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达22.93亿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9946万人次……消费旺,经济强。龙年春节假期消费火爆,彰显出我国消费市场的潜力和经济发展的活力,也为新一年经济的乘势而上开了个好头,振奋了信心。

政策乘胜加力,向着高质量发展进发。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工开局往往具有“风向标”的意涵。春节假期刚过,中国各地已开始“拼开局”,多个省份陆续召开“新春第一会”,吹响开工号角。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发出“今年要继续发力,拿出更好的成绩单”的号召;辽宁省表示,要抢时间、抓进度、提效率,做好一季度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开门稳、开门好、开门红;安徽省则“一天两会”,上午聚焦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下午举行“大力实施20项重大工程、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新闻发布会……信心催生力量,信心带来干劲。在新春消费明显回暖、开局向好的背景下,各省纷纷展开集中部署,推出一系列新目标新举措,有利于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未来发展建设中取得成效。

振奋龙马精神,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需要振奋龙马精神,拿出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俯瞰今日之神州,在河南省信阳市袁湾水库工程建设工地,工人们施工正酣,防渗墙钢筋焊接施工现场焊花四射;在陕西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渭河特大桥的建设现场,三百多名工人正在进行桥墩模板的加固作业;在西渝高铁重庆开州段的建设工地,全线控制性节点工程——全长7234米的高升二号隧道的施工正在加紧进行……一个个实干奋战的场面,一幕幕热火朝天的场景,涌动着春日勃发的朝气生气,孕育着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行进在奋斗的春天里,每一缕春光都不可辜负,明天的中国,必将是更加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中国。

时光总是充盈着澎湃向前的力量。每一次出发,都是新的进击、攀登、跃升。从春天出发,向未来迈进。我们的“中国号”巨轮正在穿越历史的惊涛骇浪,驶向春光明媚的美丽新世界。

落实“大人才观” 让人才“千里马”竞相奔腾

“人才”二字,寥寥五画,却是一地发展的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力资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浙江工作期间,***同志主持召开浙江省首个人才工作专题大会,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在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召开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新春第一会”。可以说,这是经济大省吹响“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时代号角,更是让“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的实干举措。此次浙江“新春第一会”首次提出,要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推动各类人才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各尽其才、大显身手、奋发进取、竞相奔腾。

“大人才观”即五湖四海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一体贯通人才的培养、激励、使用、评价和生态建设。如何将“大人才观”更好落实到新时代人才工作中?这就要求,要读懂“大人才观”的战略意义,造产业“牧场”、划机制“赛道”、备服务“草料”,从而形成人才“千里马”竞相奔腾的生动局面。

造产业“牧场”,让人才“千里马”跑有平台。马跑要有场,干事需搭桥。人才和产业,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根据浙江“新春第一会”规划,到2027年,浙江将新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各2000名左右,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000名左右,并在芯片、云计算、人工智能、关键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100项左右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这就要求,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要解锁“大人才观”的引才“密码”。一方面,要围绕产业引才,大力实施顶尖人才支持计划,精准引育“高精尖缺”人才。另一方面,助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环节攀升,逐步形成“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催生一个产业,培育一个新增长点”的发展局面,稳步推动顶尖人才向产业一线流动。

划机制“赛道”,让人才“千里马”竞有方向。竞马要有赛道,才能引导有序竞争。充分信任、大胆放权、建立人才多元评价标准,是浙江支持人才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赋予用人单位职称评聘、项目管理、薪酬确定“三个自主”,到探索实行人才经费自主管理、技术路线自主决定,浙江从体制机制方面,全面激发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这就要求,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要解锁“大人才观”的用才“密码”。一方面,要创新政策机制,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导向,遵循人才成长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逐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的正向激励机制,提升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备服务“草料”,让人才“千里马”干有动力。要想马儿跑,就得给吃草。享受3年办公场地租金补贴、免费居住90平方米人才公寓、帮助小孩解决读书问题、获得1000万元创业天使投资……2020年只身一人背包来到余杭区创业的曹鹏表示,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推进海外引才制度型开放”,将让浙江成为“全球人才向往的创新高地”。这就要求,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要解锁“大人才观”的留才“密码”。一方面,要优化人才安居服务,为各类人才提供多渠道、多样化的住房保障。另一方面,要优化人才金融服务,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和发挥政府引导双管齐下,推出差异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不断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人才事业发展。

“美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奋进新征程,浙江将坚决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让“三支队伍”在浙江现代化先行中,大展身手、大放异彩,持续释放各类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展现创新破难、改革破题、开放破局的新气象。

春风行动,让高质量就业点亮万家灯火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春节期间,各地春风行动不停歇,持续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供专车、专列、包机服务,帮助劳动者早返岗、企业早开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行动是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重点品牌之一。新春伊始,各地迅速行动,出台稳工稳产举措,开展劳务协作对接,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帮助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上海市为首批30名从云南坐飞机来沪务工人员提供直接驶往企业的大巴,“点对点”服务务工人员从“家门口”到“厂门口”;云南昭通鲁甸县为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直达输送服务,帮助安全、便捷返岗就业……各地积极创新举措、优化服务,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在冬日里传递出浓浓暖意。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正月初八),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8万场,发布岗位10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3000辆(列、架)次,输送劳动者10万人。向着春天进发,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以高质量充分就业点亮“万家灯火”,托起了千家万户“暖暖的幸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坚持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不断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把重点群体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也要清醒看到,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仍较为突出。据人社部测算,2024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有1500万人以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79万,比上年增加21万人,就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这要求我们多方面、多角度着力,保就业举措应出尽出,稳岗位办法能用尽用,不断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推动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高质量发展。

就业是永恒的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应当看到,“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是当前就业市场供需错配和结构性矛盾的具体呈现。因此,实现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既需要相关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用工作的细心贴心换取群众的幸福暖心,也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必须抓住关键群体和关键环节,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优化包括就业信息、帮扶机制在内各项政策服务,为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必须加快构建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从岗位推送、渠道拓展、见习培训、困难帮扶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环境更加平等,构建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容提质的良性循环。

春风送真情,就业暖民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今年,人社部继续推出“10+N”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努力实现月月有招聘、服务不断线。活动服务对象覆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和各类用工企业,时间分布于全年每个月。人勤春早,朝着梦想奔跑,人们满载着节日的祝福和积蓄的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启了新的奋斗,就业市场暖意融融。向着春天进发,充分调动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和各方面支持就业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多管齐下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将就业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让更多人“好就业”“就好业”,我们就能稳住就业这个“最大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加充沛的新动能,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创造更多可能。

春节文化盛景:传承与创新 厚植文化自信

春节期间,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河北省秦皇岛市开设了秦皇巡游、盛世花灯舞、舞狮纳福等节目,让游客领略了当地的祈福文化;福建游神活动将神像抬出庙宇,模拟神明出游,百姓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香烛,沿路祈福;大活报是山东威海的特色民俗活动,伴着喧天的锣鼓声,上百名大活报演员身披节日盛装出场,庆祝五谷丰登、安居乐业,诉说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增加过年的喜庆氛围。

舞龙舞狮、逛花街、赏花灯、打铁花等传统文化习俗,不仅让人们感受新年氛围,更能感受到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厚重。而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究其根本是传承与创新。

传承文化底蕴,使文化自信有据可依。“知所从来,知其将往”,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饱经风霜却依然挺立,离不开它的源头——厚重的历史积淀。一代代劳动人民积累下来的经验,史书典籍中的故事,让传统文化以各种形式留下来。春节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舞龙舞狮是因为龙和狮子代表着天神和地神,具有驱邪避灾的能力;还有耳熟能详的节气歌、中国结、京剧脸谱等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其流传千年依旧熠熠生辉,文化自信来自这千年的积淀。

增添时代新意,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传统文化要在形式上“活”起来,才能在人们心中火起来,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增加时代新意,为文化注入当代精神。今年春晚的节目《山河诗长安》中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让李白跨越时空,跟随熙熙攘攘的人群进入千年后的长安,一声声的古今对话间,激昂澎湃,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古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这种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具魅力。

用好网络平台,将文化自信深植心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传统文化不仅要留下来,更要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它。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文化传播变得容易。2023年,由中国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 ,正片上线5天,单单抖音同名话题的播放量就超过10亿次,央视网、新华日报等官媒也纷纷点赞。 网络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到达世界各个角落,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原型的影视创作、文创周边、纪录片等在国内外视频平台爆火,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站上世界大舞台,向世界传达来自大国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传统文化则是文化自信的支柱与内核。挖掘历史底蕴,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传播,才能让中华文化赓续不辍、历久弥新,才能为人们提供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从忙碌的春运中看见活力满满的中国

随着春节收假,为期40天的春运时间过半。截至2月16日,春运前22天全国累计春运人次已经达到50.93亿人次,相当于全国人口的3.6倍,也相当于全国人口在短短40天内迁徙3次。这场“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大迁徙”再次走入人们视线,预计将以90亿人次出行刷新春运纪录。在中国,每年春运都牵动人心,也承载了许多情感与记忆。

“春运”一词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见诸报端,之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快速流动,春运日益成为承载团聚情感的“国民记忆”,也见证着国家蓬勃发展的“历史脉络”。从人们带着铺盖卷通宵排队,绿皮车的厕所挤满了人,上演一幕幕“人在囧途”,到刷脸进站、“无纸化”通关,回家之路越来越便捷舒适;从改革开放之初1亿的出行人次,到如今90亿左右的出行人次;从时速40公里的列车到如今时速超三百公里的高铁,一部春运史映照出时代变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意盎然、活力满满的流动中国。

春运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呈现出人们日益美好的生活。今年春运预计90亿的出行人次中,有80%都是来自小汽车,意味着有72亿人次选择了自驾出行,这背后是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有力支撑。2023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4.35亿辆,全国有9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汽车正在像电视机、电冰箱等日常家电一样,进入千家万户。与此对应的是,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超过535万公里,排名世界第一,连接高速公路的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也达到近270万公里,走进了1100个乡镇、10多万个村。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家门口停着小汽车,越来越多的小汽车开进村庄,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时代发展带给人们的“小确幸”。

春运也像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奔腾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我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最具潜力的大市场。这份潜力不是停留在纸面上了,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春运中的。今年春运期间,出行旅游是“重头戏”。三亚经济圈旅游市场热度强劲攀升,“尔滨”8天实现164亿元的旅游收入,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旅游景点热度也不减,“南北”齐发力,共同交出了“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的优异成绩单。这份成绩单,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今年春运中,值得一提的是绿皮火车的“高光时刻”。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铁路接触网覆冰导电不良、道岔结冰转换不灵活、线路积雪列车降速运行,出现了绿皮火车带你“慢慢游”、绿皮火车头牵引复兴号踏上“回家之路”的场景。两个时代的交通工具“同框”,既是一次面对极端天气的应急之举,也是一个时代发展变迁的见证之时。曾经,一列列“小慢车”满载着当地百姓的生计和希望,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广袤土地上,不断增进着民生福祉;如今,一列列高铁列车奔驰而过,形成了“两小时经济圈”“半小时生活圈”,成就了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成为了我国飞速发展的时代名片。绿皮火车与高铁动车的“牵手”,彰显了发展的“力度”、幸福的“温度”,成为了这个春运的又一感人瞬间。

透过春运看中国,流动画卷活力足。春运的故事还在继续,聚焦“热辣滚烫”的消费市场激发活力,回应难以割舍的故乡之情“铺路架桥”,朝着向往的美好生活创新发展,一个流动的中国,开始了新的出发,不断驶向新的远方。

经济飞跃与区域共赢的典范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这一区域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五个万亿元台阶,不仅彰显了区域经济的强劲增长,更展示了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这一成就不仅是京津冀三地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飞跃,得益于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从2013年到2023年,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9.6个百分点。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提高了经济的整体质量,也为区域内各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北京作为首都,三产占比保持在八成以上,显示出其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独特地位。天津和河北也在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新兴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作为数字经济的领军者,其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4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18766.7亿元,占GDP的比重高达42.9%。这充分证明了数字经济在推动北京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与此同时,天津和河北在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三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首都功能、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首都圈正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的构建不仅加强了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也为区域内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强链补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核两翼格局的形成,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北京作为核心,坚持减量发展,扎实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有效疏解了非首都功能。同时,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城市副中心通过引入高端产业、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实现了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为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其高标准的建设和规划,不仅吸引了大量高端产业和人才聚集,更为京津冀地区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建设,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首都功能,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首都圈正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的构建,不仅加强了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也为区域内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强链补链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首都功能,加快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首都圈正逐渐崛起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一都市圈不仅涵盖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多个城市,还涉及了交通、产业、生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紧密的联动发展态势。可以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建设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更加坚实的基础。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这一区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期待着京津冀地区在未来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三界碑”下的“幸福路”

这是位于北京平谷、天津蓟州、河北承德交界处的三界碑(拼版照片,2023年9月12日摄)。新华社照片,北京,2024年2月1日。

在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交界处,有两座区分不同行政区划的“三界碑”,它们既是印证京津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地理坐标,也是记载三省市发展振兴、共生共融的历史见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三界碑”下那些新建成的“幸福路”,彰显着京津冀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生机活力,记录了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奔向新生活的美好点滴,成为京津冀周边“兄弟乡镇”交通互联、产业共兴、生态共建、医疗共享的时代缩影。

美丽观光路,让文旅产业风生水起。“三界碑”下的承德市兴隆县陡子峪乡前干涧村曾是省级贫困村,村里吃水困难、交通不便,去一趟乡政府甚至长期需要绕行天津、北京。后来,在三地共同支持下,前干涧村的6公里路段建成通车,道路宽敞了,村子变美了,还顺势成立了“三界碑旅游联盟”,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村民纷纷办起民宿,走上致富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携手推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区域“旅游圈”不断扩容。随着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形成,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块文旅“蛋糕”,正在三地协同中越做越大、越做越甜。

便捷销售路,让明星产品破茧成蝶。“三界碑”下的武清大王古庄镇利尚屯村,一直在期待一条让朝天椒“走出去”的路。朝天椒作为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过去总因为路不好走、运不出去而烂在地里。幸而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幕拉开,村民们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不仅高王路等进京新通道全线通车,平整的公路还修到了家门口,村民们只需一辆小车,就能将“土特产”换成“金豆子”。朝天椒“破茧重生”,是京津冀通过交通先行,推动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的生动缩影,“红红火火”的朝天椒,让村民们的幸福生活更加“热辣滚烫”。

繁华赶集路,让古老大集焕发新生。“三界碑”下,有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号称“京东第一集”的靠山集大集。几年前,集市通往河北一侧的路还是坑坑洼洼,与北京一侧的柏油马路对比鲜明,但如今,经过合力修整,这条路已经“一马平川”,并且实现了公交化运行。现在的靠山集大集,已形成“三界碑”下村庄的“一小时购物圈”。容貌新了、人气旺了,这个“一脚跨三省”的“老字号”大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时代的“聚光灯”下愈发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京津冀三地乡亲们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在这里持续酝酿,繁华热闹的“烟火气”让这里更加令人向往。

“三界碑”下的“幸福路”,串联的是希望,牵动的是民心。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继续推进,这些通往幸福“康庄大道”还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宽敞,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将呈现出更加雄阔壮丽的图景。

“新春第一会”,擂鼓再出征

——2024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18日召开

南粤大地春风劲,珠江奔涌势如龙。2月18日,龙年开工第一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旨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要求,通过展成绩、定方向、擂战鼓,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智慧力量、共商发展大计,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展成绩,坚定发展自信心,以实干书写三十五连冠新答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不负众望、砥砺前行,连续两年以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开年第一事”,这对全省上下都具有风向标的重要意义。去年会议在广州召开,今年选址深圳,意在激发广东发展的“两大龙头”。今年同步举办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将能“上天”的飞行汽车、能入海的“探索6000”自主水下机器人、能精准操作的手术机器人、存放一年依然新鲜红艳的荔枝等炫酷“黑科技”精彩亮相,成果丰硕,科技感拉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过去的一年,广东苦干实干、顶压前行,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全省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回升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为全国经济发展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高分答卷”。

定方向,擘画全省现代化,以拼搏谱写创新策源地新蓝图。2023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寄望“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作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广东深刻认识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本出路。新时代新征程,唯有通过科技创新向上突围,才能奔向发展新蓝海。2024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万亿,四大类产业汇集年度投资1500亿;构筑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底座,安排43.5亿推进高等教育“冲补强”;细化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目标任务,让企业在产业技术攻关中“唱主角”......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发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锻造“撒手锏”技术,研发更多“根技术”,真正实现让制造业的腰杆子挺起来。

擂战鼓,催动新质生产力,以奋进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而今天岭南儿女的长征路,就是锚定高质量发展,再造一个新广东。2024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不仅是一场工作部署会,更是一道擂起催动新质生产力的金鼓、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的“动员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锚定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    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下一步,广东将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促进全省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向空天探索,向深海挺进,向微观进军,向虚拟空间拓展,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足火力向前冲,铆足干劲往上拼,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奋力夺取2024年经济发展“开门红”。

实干争先,春潮澎湃。迎着美好春光,广东全省上下大展龙马精神,振奋昂扬斗志,正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让我们共同期待新的更大奇迹!

春节消费“热辣滚烫” 见证中国经济韧劲和活力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初一至初八)全国服务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3%,旅游、住宿、餐饮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文化体育服务消费热度上升。

节日消费是观察消费趋势的重要窗口。春节作为阖家欢聚的传统节日,也是各种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的一个时间段。当万家团圆的祥和喜悦邂逅“8+1”天的超长假期,瞬间点燃了国人的出游热情。在北京,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在旅游淡季罕见出现约满情况,地坛庙会、龙潭庙会、八大处新春文化庙会等活动成为“顶流”。在陕西,大唐不夜城灯火璀璨,身着汉服、手持团扇的游客拍照打卡,祥龙形象随处可见。在浙江,“西湖断桥、人山人海”“景区‘小桥’成‘人桥’”。在江苏,多个景点实行门票半价或免费优惠政策,举办各式迎新春活动花式“揽客”,助力文旅消费……南来北往、东行西进,火热的出行消费场景,跃动着新春的活力,不仅释放了消费潜力和内需潜力,提振了消费信心,更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韧劲和旺盛活力,见证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线下消费“热辣滚烫”,线上消费也“红红火火”。“云上赶集”“线上预订”“云上采买”逐渐成为中国春节消费的新潮流。线上订外卖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新年俗”。来自多个网购平台的数据显示,生鲜水果、居家百货、美妆服饰、数码家电等各类商品在春节期间的销量都有不同程度提升。美团外卖的数据显示,年夜饭外卖异地订单比去年增长29%。很多人通过外卖给年夜饭桌添上了各式龙年定制特色菜品,包括饺子、年糕、龙虾、烤鱼、盆菜等。据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自启动以来,网络零售额接近8000亿元,实现了2024年网络消费“开门红”……升腾的烟火气息、丰富的消费场景、高涨的消费热情,不断释放的内需潜力,线上线下消费的比翼双飞,在这个春节,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经济稳,则人心稳、大局稳。春节,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节日,正通过消费这一窗口,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经济的韧性和人民生活的多姿多彩。数据是消费市场的直观反映:支付宝平台数据显示,8天长假期间,平台上用户境外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40%,其中,东南亚地区受免签政策推动,消费金额同比激增580%。携程2月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订单同比均大幅增长,并超2019年同期水平;国内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六成,境外景区门票订单较2019年增长超130%。去哪儿平台统计,春节假期,中国游客的足迹涉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旅游订单覆盖全球1700多个城市,国际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7倍,国际机票预订增量高达14倍……一组组亮眼数据透露出的信息,不仅是数字的增减,更是中国活力的身影,是中国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生动写照,是中国社会稳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证明。在这个热气腾腾的节日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更看到了中国活力的无限可能。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春节经济”的亮眼成绩单,写满获得感,传递出中国经济“春来早”的鲜明信号。甲辰龙年,振奋龙马精神,激扬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迎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致敬查果拉哨所里“盛开的鲜花”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走基层》记者来到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西藏亚东县。在这里,驻扎着全军为数不多的海拔超过5000米的查果拉哨所。记者记录下了戍边官兵保家卫国的忠诚和担当。查果拉的藏语意思是鲜花盛开的地方,戍边官兵们就像盛开的鲜花,值得我们学习、致敬。

学习他们永葆“国比家大”的情怀。国与家,孰重孰轻、孰大孰小,看似不难作答,然而,当落实到行动上,人们的选择和做法却并不一致。能够让他们主动申请并选择扎根在一个荒无人烟、四季雪山连绵的生命禁区的力量,就是心中“国比家大”的情愫。2018年,李存冬主动申请来到查果拉哨所,至今已经6年。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官兵,早些年顶着众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周围人的劝阻而“逆行”来到这里。查果拉,藏语的意思是鲜花盛开的地方,但其实那里却是令常人生畏的无人禁区。不要说“主动申请”,就算是组织上安排,想必很多人也在“服从组织安排”时会有或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正因为永葆“国比家大”的爱国情怀,他们才会毅然作出青春不悔的选择。

学习他们不惧“雪山为伴”的坚守。高原条件非常艰苦,令常人难以忍受。查果拉的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35%,年平均气温在零下十多度。采访小分队的记者们从拉萨一路向西,颠簸了近7个小时才抵达了目的地——查果拉哨所。一下车,高原的七八级大风,缺氧的条件,会令人胸闷、头疼、喘不上气。常年驻守在那里的官兵们不仅要克服高原病的折磨,还要不惧“与雪山为伍、与孤独作伴”。驻守在查果拉哨所的官兵们常年担负着哨所周边的巡逻执勤任务。巡逻执勤,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工作,在闹市的街道巷陌里、在繁华大都市的各个角落里负责巡逻执勤,都是需要十足的耐性和细心,更何况是在荒无人烟的无人禁区里。

学习他们坚定“人定胜天”的信念。查果拉哨所组建自1962年,难以想象60多年前那里的条件。高寒缺氧,没水没电,基础设施为零。官兵们不仅要从头“建”起,还要克服艰苦卓绝的不利自然条件。数十年来,一茬茬官兵修工事、挖战壕、建营房、搞生产,正是靠着“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与恶劣环境作斗争,与内心的不自信作斗争,越是艰难越乐观,越是困苦越向前,在一个个困难面前越挫越勇、越战越勇,他们硬是在寸草不生的乱石堆上建起了新的营房。为了让绿色洒满荒凉的查果拉哨所,他们不断摸索植被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和湿度,日复一日地不断更换育种的肥料。他们就像自己亲手种下的一簇簇青草一样,生命力顽强,不畏天寒地冻,扎根生长在祖国边防线上。

春节“国潮”消费热 彰显高度文化自信

2024年2月15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春节联欢节上,青少年与自己制作的剪纸合影。新华社 莫京娜 摄

过年期间,不少博物馆和商场将“国潮”艺术节、非遗体验、民俗演艺等活动巧妙融入参观和消费中,让传统文化可见、可亲、可传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龙年春节期间,各类国货凭借“国潮”元素强势崛起。从美食、服装到文创产品等,“国潮”带动消费新热潮,不仅传递出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并且从丰富多彩的新春文化活动中,体会浓浓的年味,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如中国美术学院创业学院院长韩亮所表示:“近年来,新中式纹样、水墨书法、汉字符号等成为‘Z世代’喜爱的设计元素,不仅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风尚和文化态度,也折射出新一代消费者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近年来,不仅线下销售火爆,“国潮”美食在线上也广受关注。因创作中式面点“醒狮酥”在全网走红的佛山厨师陈小东,在龙年春节前夕再度推出新作“龙狮酥”,不少网友惊叹“绒毛感都出来了,活灵活现”;山东青岛“90后”糖艺师崔久祥将国风融入糖艺,创作出栩栩如生的糖龙,精湛的手艺引得网友感慨“手艺人值得尊重”。正如专家所分析的:“国潮”受青睐,关键在于具有优良品质的国货与源于传统文化的时尚相结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特别是中华文化氤氲五千年,早已凝聚成独特的东方魅力。今年“国风古韵”也给各地春节生活带来了新变化。在洛阳,春节前六天,860多万人次的游客涌入洛阳,穿汉服、逛古城、赏花灯、品唐茶,过一个沉浸式的文化年。和洛阳一样,今年很多地方都在传统文化中做起了文章,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在国风古韵中沉浸式体验别样年味,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意。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文化也感染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这个春节,海外电商平台上“中国龙”元素的窗花、灯笼等商品热销到海外100多个国家;美国、英国、法国也流行起了发红包;“中国龙”元素相关玩具的全球销量环比上涨50倍。春节,这个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超越了地域的界限,成为了全球多元文化交流的亮点。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网友留言所说:兴起于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国潮”消费热,也启示我们,要继续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筑牢品牌自信,为传统文化在“潮经济”赛道的多元表达谋出路、开新局。也期待各地抓住发展机遇,助力更多中国文化品牌推陈出新、拥抱“云端”,开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让“国潮”持久“潮”下去,为坚定文化自信注入不竭动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春节经济“热辣滚烫”

为了营造过年喜庆氛围,各地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喜庆过年的美好需求。片头制作:夏勇  监制:张平锋  出品人:孙志平  素材支持:南昌广播电视台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假日期间各地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春节经济“热辣滚烫”。文旅市场火爆出圈,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多点开花;春节档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各影院上座率不断攀升;逛市集、赏花灯、看演出等传统文化消费的氛围日渐浓厚,彰显文化特色……这个春节假期,我国消费市场持续火热。春节作为国内最受关注的传统节日,是观察消费趋势的重要窗口。随着甲辰龙年大幕在春节假期中拉开,不断释放的内需潜力,进一步印证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旅游热情,加速释放。赴北国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世界;去南方享受碧海蓝天、温暖湿润的海岛假日……今年春节,“南北互跨游”热度持续升温。在广东潮州古城,以“秀美潮州·龙腾盛世”为主题的花灯展绚丽璀璨,为游客奉上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盛宴;在安徽黄山,游客不仅可以观赏汪满田村“嬉鱼灯”,还能在周边古村落学剪纸、制徽笔、看黄梅戏……依托地方特色资源禀赋“花式整活”,围绕年俗、亲子、家庭等主题因地制宜推出春节文旅特色活动,为新春出游带来新鲜玩法和多样选择。

中外游客,“双向奔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地标建筑双子塔大年初一晚上的灯光变成“中国红”;在泰国曼谷,当地唐人街所在的耀华力路两旁摊位上摆满各种年货……浓厚的年味,直接将春节氛围感拉满。随着“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中国公民出境更加便捷,吸引许多游客走出国门过大年。2024年“欢乐春节”在海外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近500场形式多样的新春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游客在全球各地与本地居民共同庆祝中国年。而作为中国传统佳节,春节也吸引全球游客来亲身感受中华灿烂文化。出境游距离显著拉长,出入境游热度攀升,助力国际旅游市场复苏。

电影市场,走势强劲。票房成绩够火热,节日氛围感够喜庆,题材类型够生活……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十分火热。截至2月17日13时50分,我国2024年春节档票房已达到78.44亿元,打破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总体来看,2024年春节档电影实现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这个春节档不仅人气旺,还出现大量观众随着春运、文旅“下沉”到二线及三四线城市的现象。春运期间我国数十亿人次的流动规模和各地兴起的“文旅热”与电影消费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为春节档电影市场注入新动能。

节日消费,活力升温。节日消费是观察消费趋势的重要窗口。买年货、赏龙灯、舞龙舞狮、观民俗、游年会……从线下到线上,从城市到乡村,春节火热的消费场面烘托出浓烈的新春气息。线下,商业街区人潮涌动。年夜饭、团圆饭堂食火爆。线上,网上消费的年味浓厚,不断释放活力。纷纷拿出“真金白银”促消费。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春节市场供需两旺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人从众”的景点,长长的观影单,满满的购物车,稳稳的“菜篮子”……龙年各类市场的“开门红”,正是中国消费迸发活力的生动表现。

家政服务新年货 消费转型新缩影

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渐近,各地呈现出了一派繁忙而喜庆的景象。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家政服务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的新年货选择。无论是全屋大扫除还是专业整理收纳,家政服务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了春节前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一现象背后,传递了哪些深刻的信息呢?

家政服务的火爆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愿意为家政服务买单。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显示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从简单的物质满足转向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居住体验。春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庭环境的整洁与美观也是人们表达喜庆和祈求新年好运的重要象征。因此,家政服务的兴起,可以说是居民消费转型的一个缩影,也体现了人们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

家政服务的专业化、多样化发展趋势表明,服务业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传统的家政服务往往局限于简单的清洁和照料,而现在的家政服务已经发展到了整理收纳、家庭烹饪、宠物照料等多个领域,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这种服务的专业化和多样化,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为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随着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家政服务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也得到了提升。

家政服务的兴起也反映了家庭角色的转变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随着女性参与社会工作比例的提高,以及双薪家庭的增多,家务成为了一个需要分担的责任。家政服务的出现,为家庭提供了分担家务、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使得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享受更加和谐的家庭生活。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反映了家庭角色的多元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

家政服务作为新年货的现象还传递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绿色生活。家政服务人员通过专业的清洁和整理技能,帮助家庭减少浪费、节约能源,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这种环保理念的融入,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家政服务成为新年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和启示的空间。未来,我们期待家政服务行业能够继续创新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美好。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够认识到家政服务的价值,享受到更加优质和专业的服务,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让每个角落都拉满春节的“氛围感”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拜年!祝愿海内外中华儿女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龙年大吉!祝愿伟大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欢乐祥和迎新年,神州大地气象新。从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到充满烟火气的市集、大街小巷的中国红,再到商场琳琅满目的年货,五彩缤纷的春联、年画、吉祥物……腊肉腊肠悬挂飘香,福字春联张贴换新,天南海北祝福声声。春节的年味儿,正在这满满的氛围感中升腾。

家是亲情的纽带,是心灵的港湾。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长,每临春节,在外务工、求学的人们纷纷踏上归途,满心欢喜地奔向日夜思念的故乡,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对家的眷恋,早已深深烙印在国人的文化基因当中。过年回家,本身就是重要的春节仪式。2024年春运,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服务保障和安全生产总体方案》,为旅客铺就一条平安、便捷、温馨的回家路。从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督导检查、强化恶劣天气防范应对和应急处置,到铁路12306更新官方“捡漏神器”12306候补票功能、优化车票改签规则,再到部署实施综合运输春运“情满旅途”活动,全面提升公众出行服务品质……飞驰的高铁、暖心的服务、智能的科技,让每一位归心似箭的游子带着满满的仪式感和幸福感,平平安安回家过年。

全家团圆处,心安是归途。不论是除夕夜的家人团圆,还是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春节始终洋溢着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无论工作再忙、距离再远,春节都是无数游子回家和亲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应该认识到,每一个仪式感需求的背后,都藏着一份爱的表达。“一年不赶,就赶三十晚”。吃团圆饭,是举国上下除夕之夜最为热闹欢快的时刻。无论是在外打拼的游子,还是在家中留守期盼的父母,聚在一起,丰盛的年菜美食摆满一桌,全家围坐在一起,一家人举杯同庆,欢声笑语,团团圆圆,这是每个人春节时最期待的事。此时此刻,心头的慰藉与充实感难以言喻,人们不仅是在享受着满桌的美味佳肴,更是在享受着那份团聚的欢乐与喜庆的氛围,这一年的努力,都会因这一刻的相聚而变得值得。

新岁启新程,迎春送福至。春节是一出历经岁月打磨的经典大戏,更是一场集纳了社会风尚的文化展演。从唐代春节时“皆以真竹着火爆之”的“爆竹”,到北宋王安石笔下的鞭炮和桃符,再到明代从官方到民间取代木质桃符的纸质春联……以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过的中国文化为支撑的春节习俗将年味儿具象化,成为国人共同营造的春节“仪式感”,寄托着中国人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在举国万众欢度新春佳节之际,各地通过举办春节文化主题展览、春节习俗专场、村民春晚等,让人民群众在年俗里感受春节习俗文化的魅力,浸润传统文化的洗礼,把春节的仪式感深深刻进心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新春佳节中感受年味,在精神故乡里蓄积力量。新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更美的风景永远在前方。新的一年,我们肩负使命,凝聚奋斗的共识、激扬奋进的力量,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踔厉奋发,书写更加精彩的时代华章,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年货亮出乡村振兴沉甸甸的“成绩单”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浙江乡村的年味也越来越浓。在浙江省诸暨市杜黄新村,村民们共聚一堂打麻糍,迎接新年来临。记者:应曲川 摄制:叶京取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春节临近,各地年货市场开始热闹起来。浙江象山茅洋乡在田间地头设年味集市,新桥冻面、泗州头土豆、大塘麦糕等传统特色引得旅客争相品尝;四川眉山举办了一场庖汤年货大集活动,肥而不腻的腊肉香肠、香嫩爽口的粉蒸肉、鲜美有味的小火锅,村民和游客共同围坐在桌旁,品火热“庖汤”、过红火新年。这些“宝藏好物”年货给年味增色添彩,承载着乡土文化的精神根脉与原乡情节的内涵要义,也上交了一份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品牌化、效益化、特色化发展的“成绩单”。

农家年货生于乡土,源于耕耘与实干。从各地互换“土特产”到惊喜连连的“农业大摸底”,一个个深藏不露的农特产被挖掘出来,令人大开眼界也出乎意料,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产品“竟然也是自家造”,这充分彰显乡村百姓群众勤劳与智慧的精神品质,也折射出乡村蕴藏的无穷创造力与主动性,并以实干和付出托举乡村振兴轨道。年货作为承载年味的介质,寄托广大乡村百姓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意愿,也象征着乡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内生动力。

年货,既是有形的产品,也是无形的文化。集市上,有热闹的舞龙舞狮,还有春联、桃符以及各具特色的传统技艺和人文风情等。在赶大集中体会浓浓的年味,不仅是丰富的年货商品,更是感受人间烟火与万家欢乐的浓厚氛围。这是人们期许家国兴盛、国泰民安的良好祝愿,同时也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的框架范畴。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尤其在网络信息时代,一个热点、一个元素的走红,可以成为巨大发展引擎。因此,放大年货“朋友圈”,做强做优乡村文化产业、弘扬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新时代乡村的这番新“年味”,离不开“新农人”的努力与付出。各地乡村年货层次多样、物种多元,不少年货成为乡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也为乡村产业发展种下“摇钱树”。正是有一批又一批“新农人”返乡创业,他们以个人专长、广阔视野、活跃思想打开乡村年货新天地,让年货走出乡村、走向全国成为新潮流。从这点来看,这份乡村振兴沉甸甸的“成绩单”,由乡村每一个建设者与奋斗者共同作答。

乡村振兴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乡村另一份“年货”,便是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风气里,移风易俗、生态文明、宜居宜业,乡村百姓群众道德素质与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家风和谐、邻里相亲、互帮互助的氛围更为融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与熏陶,让幸福、健康、乐观、绿色与文明之风洋溢着整个乡村大地,乡愁乡愿多了一份最浓厚的思念与最大的价值,成为支撑每一个乡村群众担当奋进、锐意实干、勇于创造、建设家乡最深沉的精神动力。

由“点”发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近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迈步新征程,各地有关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体制改革上持续发力,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成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做强“创新驱动”关键点,激活新质生产力“动力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从“哈尔滨自贸区”到“广汽研究院”,从“宜宾极米科技”到“苏州工业园区”,***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南北,对于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始终念兹在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重塑世界经济结构,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必须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我们要始终贯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工作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积极发扬钉钉子精神,瞄准科技前沿新赛道,在拼搏创新中练就新本领、破解新难题,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源泉。

做优“绿色发展”基础点,点燃新质生产力“强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神州大地,山清水秀,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实践充分证明,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两山”转化的新途径,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宝盆”变为“聚宝盆”,更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做实“体制改革”着力点,激发新质生产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硬支撑。***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各地有关部门要在深化体制改革上下硬功夫、细功夫。一方面,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机制,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人才培育孵化器、人才成长大舞台,创新人才发展制度和激励制度,摒弃和破除束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顺畅流动。同时,要进一步健全规则、完善制度、加强监管,让一切生产要素创新活力竞相奔涌,汇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村晚”盛宴开席  共享文化大餐

孕育于乡野、植根于乡村,“村晚”将当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味”、年味融合创新,为展示乡村新图景提供了绝佳的窗口,生动呈现出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不断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

“村晚”为“文化活力”加戏,见证了文娱活动与乡土文明的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村晚”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他们成为晚会主角,摆上“最懂你”的乡宴,吹拉弹唱,载歌载舞,非遗展示……“村晚”的节目或许艺术性不算高,观赏性不够“炸”,但贵在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浓厚的烟火气。“村晚”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农村的特色资源和优势展现出来,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基础上,加强节目策划,展现群众多才多艺的精神风貌,突出自娱自乐的特点。村民们一起排练节目,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营造出和谐、团结的氛围,在参与中寻找灵感和素材,丰富业余生活,创作“土味”十足的节目,可以说,“村晚”是“春晚”的乡土化、民俗化,是一场充满乡村泥土气息的文娱大餐。

“村晚”为“凝心聚力”加戏,饱含了外出游子与家人团圆的乡情寄托。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而所谓乡愁,总绕不开故乡的山水、美食、人文。“新年俗”盛满“旧乡愁”,“村晚”讲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情、舞的是乡韵,裹挟着旧乡愁与新文化相交汇,是慰藉乡愁的新载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村晚”吹响了在外乡贤归雁回巢、反哺桑梓的“集结号”,虽没有华丽绚烂的舞台灯光,却有绿水青山的背景衬托;虽没有大牌明星的倾情献唱,却有乡里乡亲为家乡“代言”,在各大平台直播,身处外地尚未返乡的游子打开手机,看着父老乡亲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演出,听着倍感亲切的家乡话,纵使相隔千里,心与心也紧紧地连在一起,情与情也深深地对流。

“村晚”为“文明和谐”加戏,凝聚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扎实推力。“村晚”不仅是一场联欢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亮色,更是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往,一些乡村地区逢年过节村民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喝酒、玩扑克、打麻将,而“村晚”将过去“自娱自乐”的乡村生活转变成了全民参与、人人共享的文化建设,从而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一起举办“村晚”,从想主意到组“队友”、勤排练,传递快乐也凝聚乡情,村民之间的距离在载歌载舞中悄然拉近。这既能使乡村文化“活起来”、邻里关系“亲起来”、村民素质“高起来”,也能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促进乡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村晚”的带动下,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传承文化、弘扬美德,让乡村生活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既有“颜值”更有“气质”。

一台台“村晚”,不仅是群众文艺之花散发的芬芳,更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文化活力的硕果。春节正在路上,我们期待更多的“村晚”出现,更多的群众参与,一起为新春起舞,向幸福放歌,在岁月静好中,龙腾虎跃地走向未来。

让年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彩

春节将至,江西省婺源篁岭景区,村民舞动板凳龙,展演民俗文化,迎接龙年的到来。记者:彭菁、王中庆(报道员)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璀璨如珠、光彩照人,尤其是“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醒目的文化符号,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已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面对国外各类文化、思想、节日的交汇激荡,提升“年味”的呼声日益高涨、增强过年氛围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不日新者必日退,能日新者方前行。奋进新征程,要聚焦春节这个重要传统节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春节文化内涵、培育新春文明风尚、创新现代传播方式,推进年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彩。

丰富春节文化内涵。春节文化,源远流长、与时俱进。从殷商节俗的重祭祀,到周代族人的祭天祭祖、庆祝丰收;从汉代以后的祭祀与欢庆并重,到现在的偏重阖家欢庆等,春节的文化内涵一直传承至今、接续发展。正是这些难能可贵、特征鲜明的民族传统,让春节以其久远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凝聚着人们对除旧布新、纳福迎祥的美好希冀。揆诸当下,通过加强对春节礼俗、历史演变、时代表达的梳理研究,深入挖掘传统春节蕴含的时代价值、道德理念和精神内涵,探索形成适应当代社会、适合现代青年的新年范式,更能拉满新春佳节“跨年仪式感”“过年幸福感”“守年温馨感”,为“中国年”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培育新春文明风尚。走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春节逐渐形成了凝聚海内外共识的“中国元素”,体现着海内外华人的时代文明新风尚。无论是爆竹、鞭炮、守岁、春联、灯会、舞龙等传统节庆内容的渐次而出,还是腊八粥、年糕、饺子、汤圆、屠苏酒、春卷、搅团等饮食菜品的逐渐涌现,它们都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历史精华、文化“标签”、文明“高度”。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推动传统春节绽放新的时代光彩,我们要以传统春节为契机,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自觉抵制炫富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广泛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活动,大力倡导务实节俭办活动、祥和平安过节日,切实把新风正气树立起来、把文明风尚培育起来。

传承和创新年俗。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传统文化有脆弱性的一面,我们绝不能让舞狮子、耍龙灯、赶庙会、唱大戏等习俗成为历史记忆。我们必须要适应现代社会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充分运用新模式、新手段、新技术,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创意新颖、内容鲜活、互动性强的新春文化活动,增强传统春节的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推动年风、年俗、年味历久弥新。要注重网上与网下、城市与乡村、文化与科技等相结合,既要开展好传统戏曲表演、非遗传承展示等,也要综合运用报纸、电台、电视台和“两微一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抖音”“快手”“B站”等各级各类媒体,同时用好“灯光秀”“快闪”“微视频”等新形式,营造浓厚的春节、“村晚”氛围。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既要把“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相声小品荟萃”等品牌活动推广出去,也要结合“文化年”“旅游年”等把海外优质文化资源融合进来,加强中外节日文化交流,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培育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增颜”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在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的第五部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中指出,要“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移风易俗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降低农村人情负担。完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以乡风文明为“三农”高质量发展“增颜”。

乡风,是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风俗、风尚,其内涵是乡民普遍认同并遵守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方式,涵盖着一个地方生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地域性文化。如何使得乡风文明起来,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基层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意义重大。这就要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加大治理力度,做好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在铸魂塑形中释放移风易俗的内在魅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乡风民俗不仅反映了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更是反映地方发展、社情民情、时代风貌的窗口。有优良的社会好风尚,才会有文明新风。唯有不断摒弃陋习,才会不断促进乡村文明进步。而乡村治理需要充分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从而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涵养好文明乡风,在很大程度上,农民的素质决定文明的水平和质量。诚然,“三农”问题,就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多元化的社会现实,有效的乡村善治,需要探索与时俱进的乡村治理新策略,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模式,让广大村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加大“婚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理念与生活方式,让社会主义新风尚充盈滋润每一个乡村、家庭。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以乡风文明为“三农”高质量发展“增颜”,涵养好文明乡风,让移风易俗新风劲。相信,只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发挥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就能使广大干部群众逐步提高对移风易俗的认识,改变陈规陋习,弘扬移风易俗好风尚,筑牢乡村文化供给端,为阔步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提供精神动力,让移风易俗的春风浸润村风、民风、家风,在百姓心里“开了花”。

感受总书记春节足迹里“最深的牵挂”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总书记说,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也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细品***总书记的春节足迹,其中蕴含着对灾区群众、民生保障、民俗文化“最深的牵挂”。

感受对灾区群众“最深的牵挂”。总书记春节的足迹里透着深深的牵挂和融融的暖意。这份牵挂、这股暖流最应送到那些最需要温暖的人群中去。过去一年,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了洪涝、台风、地震、山体滑坡、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天津市西青区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7月底8月初,华北地区极端降雨,引发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致使天津东淀蓄滞洪区大片土地被淹。***总书记不仅走进受灾地区大棚,察看蔬菜长势,询问大棚修复和蔬菜补种、销售等情况,还走进灾区群众杜洪刚家里,一笔一笔地算灾情损失和灾后生产发展、就业增收账。这彰显出总书记对灾区群众“最深的牵挂”。人民群众是否过上欢乐祥和的春节,关键看灾区群众是否过上欢乐祥和的春节。

感受对民生保障“最深的牵挂”。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无论何时,把民生底线兜牢,才能稳稳地兜住群众的幸福。在***总书记的春节足迹里,体现出对民生保障“最深的牵挂”。他指出,天津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兜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不断有新的获得感。他还强调,春节即将到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民生和安全保障、物资能源保供、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这份对民生“最深的牵挂”,蕴藏在总书记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朴素心愿里,蕴藏在开展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里。始终把稳字当头看作欢度春节的前提,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当作深深的牵挂。

感受对民俗文化“最深的牵挂”。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而天津市又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颇具特色和韵味。当春节遇上历史文化街区,就更能令这座城市大放异彩。沿着总书记的春节足迹,我们可以感受到天津古文化街的古色古香,走进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果仁张、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特色店铺,还能欣赏到精彩的传统民俗表演。这串珍贵的足迹,留下的是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最深的牵挂”。让春节留住“年味”,成为当代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期,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打造有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

清朗网络环境 过喜庆祥和春节

为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网上氛围,近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春节期间网民常用的平台环节和服务类型,集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生态突出问题,切实净化网络环境。

春节是安乐祥和的节日,在各家各户“擦窗扫地净灶膛”的时节,网络世界中的清朗行动,同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网络无限,行为有界。针对春节期间多发、频发、易发的网络不良行为,清理“网毒”,对网络突出问题亮利剑出重拳,依法依规处置,整肃行业乱象,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不放空炮,一定能实现“查处一起、震慑一批”的治理效果,既清朗了网络空间,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新要求;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织就了网上网下“同心圆”。

网络社会是亿万网民共有的空间。清朗的网络环境需要每个人坚守法律底线,广大网民是网络空间治理的主人翁和主力军,要提高网络素养,客观发声、理性表达,在遵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中既要把控自己的言论边界,又要保护自己的权利边界,不当谣言传声筒、暴力扩散器。可以说,只有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才能让正能量更加充沛、网络文明蔚然成风。

推进“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关键是监督平台尽职尽责。网站平台是信息内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保障信息安全、规范传播秩序、维护良好生态等方面要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各网站平台要坚决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力推动网络生态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要强化技术手段,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内容审核管理,及时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改变“重运营轻管理、重流量轻引导”的做法,不被流量绑架、不被情绪左右,坚决立起“防火墙”、架起“高压线”,对平台中违法违规信息和账号严格管理,对网络越轨行为亮出“红牌”,坚决说不,才能在源头上杜绝网络乱象、清朗网络空间。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过年的味道,是热闹的烟火味,也是健康的文化味。剑指网络乱象,护佑新春佳节,平台履职,法律保障,网民自我约束,期待各方携手同行,让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必将让10亿多中国网民尽享健康可口的“网络大餐”,在指尖触摸中品味“网络年味”,欢欢喜喜、清清爽爽过大年!

一“器”呵成推动文物事业新发展

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好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根脉。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170余次,调研考察超100处历史文化遗产。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各地各部门要承担起文物保护的重大历史使命,充当好“充电器”“警报器”“制动器”,奋力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充当“充电器”,以“熟读精思子自知”的求知劲头强化思想引领,把握文物保护“新认识”。要切实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学深悟透***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及文物保护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从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以高度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文化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深入学习新时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手段,提升文物研究水平,强化“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和对文物、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大力宣传党的文物保护方针政策,营造保护文物、弘扬历史、传承文明的浓厚氛围。

充当“警报器”,以“金猴奋起千钧棒”的斗争精神规范制度运行,筑牢文物安全“新底线”。切实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必须以制度为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行政制度,建立高效的文物保护管理机制,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加快制定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加强对文物价值利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打击文物盗窃和破坏等方面的规定,推进文物保护的专业化、制度化,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为细致和明确的法律后盾。要严格审核、严肃监管涉及文物保护的项目,依法依规办理相应手续,确保文物安全。

充当“制动器”,以“芳林新叶催陈叶”的创新意识推进科技发展,探索文物保护“新思路”。科技创新不仅是确保文物“保得住”的关键变量,更是推动文物“活起来”的最大增量。要激发科技创新这一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探索科学化的顶层设计,不断深化与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人才交流,着力建设考古探测、文物鉴别、文物修复等技术创新平台,全方位提高文物清洗、防护、加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开发与运用能力。要让数字技术赋能文物保护,发展文物数据采集、图像扫描处理技术,探索打造数字洞窟、“云游展馆”、音像录制、虚拟漫游节目等数字文创。让文物“开口说话”,充分挖掘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价值,让更多人走进文物、亲近文物,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以文物保护书写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

从摩托大军之“变”看流动中国之“便”

多年以前的春运中,广西赴粤务工人员当中不少人选择骑着摩托、顶风冒雨返乡跨省回家过年。两广开通高铁以来,粤桂往返动车不断加密,越来越多的“摩托大军”选择乘坐高铁,告别了多年来“千里走单骑”的归家模式,回家之路不再艰辛遥远。记者:梁舜 黄凯莹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近日,返乡摩托车大军“盛况不再”的消息引起广大网友关注,也引发了无数人对春运回家的追忆与感慨。曾几何时,每临春节,高达百万的在外务工人员不顾山遥路远,顶着雨雪风霜,汇集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绘就了春运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迁徙图”,也成为我们记忆深处的独特年味。

回家之路不约不同,感受年年在变。透过“摩托大军”之“变”,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读懂流动中国之“便”。“变”与“便”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新成就,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日益提升。

人数在变,从“摩托大军”到“散兵游勇”,交通强国建设让返乡之路更便捷。在那个交通网络不太发达、运力有限、“一票难求”的年代,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携家带口、顶风冒雪、相约同行,成为春运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摩托大军看似“拉风”,实则艰辛。冷风往脸上砸、往衣袖灌,长期疲劳驾驶和路况复杂带来不少安全隐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升级,“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在成型。随着各地高铁大量开通,铁路、高速等道路的运力大幅度上涨,网上购票成常态,让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局面得到极大缓解;另外,随着“四好农村路”的持续推进,大部分农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乡村土路,开通了客车线路,返乡人员乘坐大巴就能回到老家。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使得往昔规模庞大的“摩托大军”变成了零零散散的“散兵”。

就业区域在变,从外出务工到居家就业,乡村振兴让就业选择更方便。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数以千万计的外来务工者离开家乡,奔赴珠三角地区打工,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不管路途多远,也要回家过年”的执着信念根植于每名外出务工者的心中,每临春节,上百万的务工人员汇集成浩浩荡荡的返乡“摩托大军”,成为我国南方特有的春运图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有创业能力的农民回乡创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创业有基金和贷款、免收赋税等,部分地方还创建了农村工厂、大学生创业园。不少外出务工人员把在外面学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回家乡创业,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又急需大批务工人员,外出务工人员的减少,也就减少了春运的压力。

消费方式在变,从“摩托”到“汽车”,共同富裕让群众消费更便利。一张看似普通的车票,对经济不算宽裕的务工者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外出务工人员为了节约费用,宁愿风餐露宿,选择骑摩托车回家过年。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同比增长7.6%。随着国家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市中站稳了脚跟,逐渐融入城市,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员。“钱袋子”鼓起来后的外出务工人员中,有不少人购置了更为安全、舒适的小汽车。近几年,高速公路在春节期间免去了过路费,为开车或拼车回家的务工人员节省了一部分费用。腰包鼓起来的在外务工者,在飞机、高铁、客运汽车、家庭汽车、顺风车等返乡出行方式的选择上有了更加便利的空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是流淌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坚定与执着。在“变”与“便”的更替中,“走不了”的困扰没了,“买不起”的纠结少了,“摩托大军”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在去旧迎新的声声祝福中,我们看到新的生命在萌发、新的变化在呈现、新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不断被书写。

从摩托大军之“变”看流动中国之“便”

多年以前的春运中,广西赴粤务工人员当中不少人选择骑着摩托、顶风冒雨返乡跨省回家过年。两广开通高铁以来,粤桂往返动车不断加密,越来越多的“摩托大军”选择乘坐高铁,告别了多年来“千里走单骑”的归家模式,回家之路不再艰辛遥远。记者:梁舜 黄凯莹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近日,返乡摩托车大军“盛况不再”的消息引起广大网友关注,也引发了无数人对春运回家的追忆与感慨。曾几何时,每临春节,高达百万的在外务工人员不顾山遥路远,顶着雨雪风霜,汇集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绘就了春运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迁徙图”,也成为我们记忆深处的独特年味。

回家之路不约不同,感受年年在变。透过“摩托大军”之“变”,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读懂流动中国之“便”。“变”与“便”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新成就,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日益提升。

人数在变,从“摩托大军”到“散兵游勇”,交通强国建设让返乡之路更便捷。在那个交通网络不太发达、运力有限、“一票难求”的年代,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携家带口、顶风冒雪、相约同行,成为春运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摩托大军看似“拉风”,实则艰辛。冷风往脸上砸、往衣袖灌,长期疲劳驾驶和路况复杂带来不少安全隐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升级,“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在成型。随着各地高铁大量开通,铁路、高速等道路的运力大幅度上涨,网上购票成常态,让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局面得到极大缓解;另外,随着“四好农村路”的持续推进,大部分农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乡村土路,开通了客车线路,返乡人员乘坐大巴就能回到老家。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使得往昔规模庞大的“摩托大军”变成了零零散散的“散兵”。

就业区域在变,从外出务工到居家就业,乡村振兴让就业选择更方便。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数以千万计的外来务工者离开家乡,奔赴珠三角地区打工,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不管路途多远,也要回家过年”的执着信念根植于每名外出务工者的心中,每临春节,上百万的务工人员汇集成浩浩荡荡的返乡“摩托大军”,成为我国南方特有的春运图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有创业能力的农民回乡创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创业有基金和贷款、免收赋税等,部分地方还创建了农村工厂、大学生创业园。不少外出务工人员把在外面学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回家乡创业,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又急需大批务工人员,外出务工人员的减少,也就减少了春运的压力。

消费方式在变,从“摩托”到“汽车”,共同富裕让群众消费更便利。一张看似普通的车票,对经济不算宽裕的务工者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外出务工人员为了节约费用,宁愿风餐露宿,选择骑摩托车回家过年。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同比增长7.6%。随着国家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市中站稳了脚跟,逐渐融入城市,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员。“钱袋子”鼓起来后的外出务工人员中,有不少人购置了更为安全、舒适的小汽车。近几年,高速公路在春节期间免去了过路费,为开车或拼车回家的务工人员节省了一部分费用。腰包鼓起来的在外务工者,在飞机、高铁、客运汽车、家庭汽车、顺风车等返乡出行方式的选择上有了更加便利的空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是流淌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坚定与执着。在“变”与“便”的更替中,“走不了”的困扰没了,“买不起”的纠结少了,“摩托大军”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在去旧迎新的声声祝福中,我们看到新的生命在萌发、新的变化在呈现、新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不断被书写。

十年砥砺奋进路,瓣瓣同心向阳开

继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后,京津间第四条高速铁路——津兴城际铁路2023年12月18日正式开通运营。线路全长101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每小时。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每日安排开行动车组8列,天津西站至大兴机场站最快41分钟可以到达。记者:许健  摄像:郝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2024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京津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定位,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共绘一张图,同下一盘棋,实现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谱写了区域协同发展、共建共享的时代新篇章。

织密轨道交通“一张网”,区域出行更便捷。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十年来,京津冀致力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积极开展京津冀衔接干线公路网加密提升行动,着力优化区域运输组织与服务水平,大力推进现代化津冀港口群、空铁联运一体化建设。十年来,三地区域内“断头路”“瓶颈路”基本清零,高铁总里程增长至2576公里,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到10933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扩增至10880公里,形成了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构建了区域内地级市半小时、一小时交通圈,“轨道上的京津冀”从“通”到“畅”、从“畅”到“优”,从“基本适应”到“更好满足”的发展蓝图正转化为京畿大地上的实景。

下好生态保护“一盘棋”,绿色屏障更稳固。同呼吸,共命运。十年来,京津冀持续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加快构建绿色产业格局,推进能源协同发展,绘就了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画卷。三地联合提升跨区域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深度治理污染排放、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成果显著,定期会商、联动执法、吹哨报到、执法互认、源头追溯,队伍联建等制度得以建立健全,绿色生态屏障、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目前,京津冀三地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5.5%,较2013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降幅在60%以上,全年优良天数超过260天,从“雾霾锁城”到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生态保护实现了“呼吸之变”。

构建产业协作“一条链”,互通共享更紧密。产业协同是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十年来,京津冀以产业转移与联动升级为着力点,借助资源优势,立足产业定位,高效整合政策、资本、高端人才、领军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要素,构建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机制,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相互交融,实现了三地实体经济由“生产型制造”逐步向“研发服务型智造”的转变,产业对接与创新协同取得了较大进展。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48.7亿元,同比增长1.1倍,京津冀三地生产总值达10.4万亿元,同比增长5%,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近5000家,京津冀在北方经济中的“稳定器”作用愈发明显。

正如一朵花的绽放往往需要长久酝酿,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要怀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京津冀三片花瓣凝聚成为协同之花、美丽之花,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博物馆里过大年 让年节更有文化味

春节期间,北京市博物馆能开尽开,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在内的100余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在展览和文化活动方面,各博物馆结合节日特点和本馆特色,共推出各类展览和活动215项。

春节等传统佳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载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文物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的博物馆更像一所大学校,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也讲述着一段鲜活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尤其年轻人中的“博物馆热”更是持续升温。2023年疫情防控转段后,全国各地博物馆陆续迎来客流高峰,甚至出现节假日一票难求的情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春节等传统节日不仅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也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重要体现。如今去博物馆逛逛已经逐渐成为众多人常见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以年轻人居多,不少“斜杠”青年还在用一种时尚的方式分享着中华传统文化。甚至有网友留言说:春节逛博物馆,正成为一种新年俗,且比以往过年放烟花爆竹更环保,更有文化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博物馆的真正价值,在于搭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文化自信。正如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超德所说,“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是加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载体,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教育功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选择去博物馆过大年,他们不仅是去那里给自己“充充电”,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曾有青年讲解员能像说单口相声一样吸引参观者,还有能用语言的魅力让参观者还想再来参观……他们总能把博物馆的文化名片擦得更亮,把文化记忆的种子播种到更多人的心里。这不仅是一场洋溢着青春朝气和文化味道的“双向奔赴”,也让博物馆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文化殿堂。正是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才将博物馆逐渐变成一个接地气、让人们放松身心获取知识的公共文化空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春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我们赓续、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因时因势为春节增添新民俗、新活力。因此,为进一步增强博物馆对社会大众的“磁吸力”,既需要对文物内在价值、历史文化背景等进行更加深入地挖掘和阐释,为大家提供更有内涵、更高品质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人们对知识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需要各地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博物馆运营方式,告别简单的文物展示,力求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形式让文物“开口说话”,将文物变得“鲜活可触”。把传统展览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让原本严肃的文物变得生动活泼,让躺着的历史“动”起来,让深奥的知识“活”起来,让文物以更便捷的方式,进入大众身边,让观众更容易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感知博物馆的力量。这样长久坚持,既可以彰显博物馆的价值,也能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互惠共赢,相得益彰!

“3820”战略工程启示:以人民为中心

不久前,系列报道《“3820”战略工程启示》第三集《以人民为中心》播出,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同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住房问题作为大事来抓,让“三代人就挤在一条小船上”的船民上了岸,“三赴苍霞”推动“闷罐式”棚户房完成改造。我们要自觉领悟报道中蕴含的为民思想,瞄准社情民意“风向标”,拿出十足的真诚心、执行力、主动性,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呼声变“掌声”。

以“枝叶总关情”的真诚心回应群众的最关切。民之所忧,我必念之。“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道出了***同志始终不变的牵挂。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实根基和最大底气,把人民当家人,把人民的事当家事,真心诚意服务好人民,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本分所在、使命所在。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到群众身边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站在群众角度谋划好思路、制定好政策,把为民造福的事办好办实,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以“事事有着落”的执行力回应群众的最迫切。民生无小事。在《以人民为中心》报道中,***同志在调研中发现闽江边还有很多船民挤在小船上生活后,立即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对策,只花了10个月时间,104户船民就搬进了红星新村。群众之急,是当务之急,尤其是严重影响到群众日常生活的“老大难”问题,更要立行立改,抓好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转变作风、务实重行,树牢“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发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现场发现问题、现场研究问题、现场解决问题,对“关键小事”坚持马上就办、特事特办,对长期工程坚持紧抓不放、一抓到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把工作落实到位,确保行动见实效。

以“更上一层楼”的主动性回应群众的最殷切。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表达出共产党人的真挚情感。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更加美好的愿景也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当自觉肩负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树立与时俱进的求变意识,永葆“你追我赶”的奋斗姿态,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练就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硬实力,善于结合具体实际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服务精准性和实效性,用自我“升级”为民生“提档”、为幸福“加码”。

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徐徐展开。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从敦煌莫高窟到三星堆博物馆,从安阳殷墟遗址到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的实物见证,是当代中国笃定自信的动力源泉,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不可估量。据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以及数量众多的民间收藏文物,全国博物馆5000余家。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通过让人们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有助于人们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到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再到《中国国宝大会》《唐宫夜宴》等电视节目的涌现……新时代以来,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特别是近年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扎实推进,一批建设保护规划相继出台,一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实施,一批重点建设区示范先行,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中华文明日益彰显出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

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关键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今日之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正不断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故宫的朝珠耳机、国家博物馆的棒棒糖礼盒、国家图书馆的《永乐大典》信笺等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渐入佳境;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教材、非遗传承人上讲台,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不断折射出一个文明古国深沉的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主席强调“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处在新时代中新的文化使命。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守正创新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不断激活文化生命力、增强文化创造力、提升文化影响力,我们就能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用好“两会”金点子,擘画xx未来图景

在2024年xx省《政府工作报告》中,xx在2023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不禁让人对2024年xx充满期待。在此次省“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紧扣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热点话题提出了不少亮眼的金点子,为开创xx的未来图景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筑牢政策“压舱石”,为创造未来图景保驾护航。近年来,xx省通过推动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不断厚植科创优势,各路渠道打出“组合拳”,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初创企业发展,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中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当前,xx正处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期,应积极探索提供专业实验室定制、科研项目定向服务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激发大科学装置科研、工程人员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积极争取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间试验、工业试验等平台和载体,壮大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队伍,不断深化研、产、城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提升金融“加速器”,为创造未来图景添能蓄势。金融是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少代表、委员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xx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持续提升,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金融“加速器”功能已逐步显现。为确保持续输出优质科技成果,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起设立早期基金,强化“科技+产业+资本”模式,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促进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自我造血”的功能。

激活人才“源动力”,为创造未来图景提档升级。人才是创新生力军,创新人才更是科技自立自强的“蓄水池”。有的代表提出要建立完善创新生态互洽机制,协同推进区域内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开放共享;搭建市校合作交流平台,形成“地方支持高校、高校反哺地方”的良性格局;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和海外人才社会保障制度,推动香港“科创实习计划”在xx落地成熟并持续发展,利用皖港青年优势互补,壮大xx科创人才库……通过不断创新创优服务举措点燃“人才引擎”,为xx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创新潮涌京津冀 协同发展向未来

春节是服装行业销售旺季。河北省廊坊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企业主体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充分互动,在服装产业领域持续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激发消费热情,推动消费市场活力释放。记者:张硕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山水相连的京津冀,十年来携手共进,从交通互联到服务共享,从协同创新到产业协作,三地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如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一幅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唱响“三城记”。

保持定力,京津冀功能定位持续加强。十年来,京津冀疏解有序的新形态、“一核两翼”的新格局逐步确立。北京坚持贯彻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常住人口总规模实现七连降,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有效缩减,成为全国首个减量提质发展的超大城市。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北京市级机关第二批集中搬迁工作顺利完成,城市副中心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启动区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建成,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挂牌运营,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建设加快推进,未来之城雏形全面显现。

凝聚合力,京津冀协同协作日趋紧密。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连年提升,三地的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变得更紧密。京津冀如今正在协同编制氢能、生物医药等六大跨区域产业链图谱,实施产业链“织网工程”,深化产业协作。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2023年成交额约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开通了通勤定制快巴,廊坊等地创新简化进京流程,提升了跨省上班族通勤效率;看病“一卡通行”,京津冀三地参保人员在区域内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教育相互借鉴,京津与河北基础教育交流项目已超过500个。

激发活力,京津冀开放创新不断增强。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在重点领域创新继续深化。2022年,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指数为176.7,比2021年提高11.6,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创新产出与效率继续提高。京津冀三方进一步推进技术转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北京向天津、河北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748.7亿元、增长1.1倍,共同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加强氢能、钒钛等领域技术攻关,协同创新步入快车道。2022年,天津吸引京、冀投资额1989.4亿元,占全部引进内资的53.8%,2017年以来累计8731.9亿元。三地共同举办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共绘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

彰显效力,京津冀人民福祉稳步增进。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走深走实。京津城际及延伸线、京沪、津秦、津保、京滨、京唐、津兴等高铁以及若干支线和联络线构成“轨道上的京津冀”,已初步形成京津雄30分钟城际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为三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23年,北京市精细化治理提升背街小巷1730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83个,启动危旧楼房改建和简易楼腾退20.4万平方米,进一步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截至2023年年底,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开学开诊,4所疏解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工建设。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取得重大突破,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被联合国誉为世界奇迹,生动讲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先行实践。

近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发布,均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写入2024年重点任务。面向未来,京津冀需继续下好协同发展“一盘棋”,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提出十周年为契机,不断拓展区域合作广度和深度,落实好《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