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

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依法行政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24号)和《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安监总政法〔2017〕150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县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实际,制定XX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决策和部署,认真领会***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要求,坚持分类分级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原则,发挥安全生产执法监管效能,让安全生产监管不留死角。通过强化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效能,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能。

二、监管执法目标

以“统筹兼顾、分类分级、突出重点、提高效能”为原则,实行重点检查与“双随机抽查”相结合,以重点检查为主的监管检查模式,进一步完善“专家检查”方式,提升监管执法的精度与准度,紧紧围绕重点行业领域、重点环节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努力遏制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和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发生,努力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监管执法内容

各责任股室(大队)应当按照工作职责,对监管领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当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结合《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的主要检查内容,有针对性细化重点检查事项,确保执法检查精准、务实、高效。

四、监管执法对象

根据近年我县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结合我县企业实际,确定我局2024年度安全生产重点监督检查企业13家,“双随机”监督检查企业3家。

五、监管执法方式

各责任股室(大队)通过查阅台账资料、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展安全监管执法。

六、监管执法要求

(一)执法准备

各责任股室(大队)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年度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安排,掌握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及时更新“互联网+执法”企业台账信息,制定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内容,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好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现场检查、现场处理和处罚

1.执法人员应当按照现场执法检查方案,开展监管执法检查活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监管执法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隐患,应当依法做出现场处理决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2.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做好相关记录和证据固定,并完善所有执法检查文书。

3.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需要进行处罚的,应当依法立案调查、实施行政处罚。

(三)信息公开

监管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结束后,要严格按照“谁检查、谁公开、谁录入”的要求,由责任股室(大队)承办人员负责在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按规定送审后于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同时要及时将监管执法检查及行政处罚情况录入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四)资料归档

监管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的资料卷宗,由各责任股室(大队)收集整理。行政检查文书资料由承办股室(大队)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编号存放。行政处罚案件卷宗等相关资料应当在结案后30日内交执法大队归档统一保存。

(五)案件移送

监管执法人员在监管执法过程中发现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经局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将相关材料移送有权管辖的部门,并登记备查;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经局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连同有关证据材料移送同级司法机关,严禁越权管辖或以罚代刑。

七、相关工作要求

(一)严密组织实施。严格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开展执法检查,不得随意更改重点检查对象,监管执法检查的时间根据工作任务和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充分做好实施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研判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综合制定个性化检查方案。努力提高重大隐患发现率,复查闭环整改问题隐患,依法惩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二)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流程使用“互联网+执法”规范执法活动,做到不少于两名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配套穿着执法服装,出示执法证件,对重点企业采取“执法+专家”检查方式,执法检查过程严格规范公开文明,尊重和保护生产经营单位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应急管理系统执法人员形象。

(三)提升执法效能。坚持对象、事项、方式、处罚(惩戒)“四个精准”,紧紧抓住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少数、关键设施设备,精准发现治理问题隐患,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压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全员责任。坚持执法与服务并举,强化专家指导、法律咨询、信用提示、执法回访等服务,帮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优化安全生产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助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