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篇招商吸引外资经验材料汇编
招商吸引外资经验材料汇编(8篇) 目 录1.“三高三新”奏响利用外资“协奏曲”1
2.激发外资活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8
3.“主动服务深入挖潜”多措并举引外资12
4.“五重点”提升招引质效17
5.坚持转变观念聚焦重点强化保障全力促进吸引外资工作提质提效20
6.紧盯“三个新”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23
7.“以三抓促三量”持续唱响吸引利用外资“好声音”29
8.强举措抓落实优服务以更大力度推动吸引和利用外资35
“三高三新”奏响利用外资“协奏曲”
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坚定决心。近年来,德安县把吸引利用外资作为激活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着力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推动全县利用外资保稳促优。今年1-11月,德安现汇进资583万美元。目前,全县共有外商投资企业20家,分别来自波兰、菲律宾、中国台湾等地。其中,今年新注册企业2家,增资扩股企业2家。
一、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让德安成为外企投资新热土。
赓续千年文脉,塑造城市精神。德安,在其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历经几次大迁移,成为一座移民城市,血脉中浸透着包容的基因。从唐朝开始,就不断有外地人来德安落籍谋生。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至1956年间,从上海迁入近五千人;1969年,从浙江淳安县迁入四千多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义门陈”家风文化的熏陶下,德安形成了“厚德图强、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德安人民也以其深厚的“情义”内涵,吸引了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朋友相聚德安,扎根德安。越来越多的客商、高管、技术工人都慢慢地变成了新德安人。九省乐居一村,十里不闻乡音。独特的人文,造就了德安厚泽润物的感召力,也成了外资企业欣然前往投资的新热土。
建设平安德安,稳固发展根基。稳定的社会大局、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等综合优势将有效保障外资对安全、回报和市场的期盼。近年来,德安县积极创新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新模式,发挥德治教化功能,汇聚各方治理力量,让社会治理建立在更高水准的道德水平上,彰显“德润人心”社会治理的地域特色,“乡贤引领、以德为先、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在德安县取得明显成效。德安县连续11年荣获全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优秀县称号,2022年平安建设荣获全市第二。与此同时,德安不断强化外资保障服务,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认真执行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梳理确定一批重点服务外资企业名单,形成常态化“点对点”对接服务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问题和困难,分类施策做好服务工作,努力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另外,在每年年初制定颁发的开放型经济工作意见中,专门设立“外资现汇奖”,加大对招引外资企业入驻的鼓励。德安,正在全力打造人人向往的“心安之地”,让企业家真正感受到“有一种平安,叫我在德安”。
积极融圈入群,打造开放支点。德安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已经形成了对外四通八达、对内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德安县第十九次党代会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提出“要把德安打造成为大南昌都市圈重要战略节点、昌九沿线双向开放支点。”近年来,德安县不断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充分发挥位置优势,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主动参与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大南昌都市圈建设。完成文华大道和文华大桥建设,实现与昌九快车线的无缝对接,畅通德安东大门;昌九高速德安南互通即将建成通车,畅通德安南大门;加快推动大南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昌北机场至德安段、德武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完善对外快速通道网络。德安,正在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中实现经济大跨越。
二、筑牢高标准产业基础,让德安成为项目落地新选择。
主导产业链式发展,各显神通。近年来,德安县坚持吸引利用外资,持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德安纺织服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链条完整、门类及品种丰富的坚实产业基础,现已初步形成了纺纱(线)、织布、染整印花、服装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这也增添了不少台资企业的投资信心,接续在德安布局产业发展。例如,德裕纺织投资人继德裕纺织开工后,加投1.5亿建设德扬纺织印染项目;骏昇纺织投资人继骏昇纺织建成投产之后,加投3亿建设毅昇纺织印染项目。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德安形成了以富煌钢构、昌博实业等为代表的金属结构构件,以有德五金、彰沅金属等为代表的五金配件,以庆腾五金等为代表的金属表面处理,以国科远大、南方锅炉为代表的通用设备制造等细分领域。目前,德安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围绕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造业和顾客市场三大主要发展方向,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先进产业模式。今年8月份,德安装备制造(金属结构)产业集群成功获批省级(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这也是自德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被纳入省级(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后,德安县第二个省级产业集群。
项目招引机制顺畅,成效显著。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抓信息培育促招商、抓成果转化促签约、抓项目推进促见效、抓通报排名促落实、抓年终考评促成效的“五抓五促”工作机制,从项目引进签约到投产运营全方位做好招商安商工作,成效明显,仅去年新引进纺织服装产业链亿元以上项目9个。深入实施“三企入德安”活动,以“三请三回”为抓手,依托商会等组织,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力争在引进国企行业龙头、重点外资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上取得突破。突出重点区域招商,积极对接承接珠三角、闽东南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等经济发达地区项目,落户企业。尤其是充分利用好“天下陈氏出义门”的德安义门陈宗亲影响力和资源凝聚力,积极开展亲情招商、乡贤引商等活动,让德安成为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发展的不二选择。
平台搭建日趋完善,优势凸显。德安县始终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理念,不断完善平台搭建。在硬件基础方面。积极开展“腾笼换鸟”行动,2023年已完成福得来家具等8家企业资产转让,盘活土地322亩。2022年度约32万平米的标准厂房项目今年年底可完工并交付使用,2023年度约30万平米的标准厂房将于明年年底竣工,让企业“轻装上阵”。丰林工业新区“五统一”项目建成运行,将聚力打造全省工艺先进、特色鲜明的纺织印染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德安高新区第三轮扩区调区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届时将净增约130公顷土地,给企业打造一个可充分施展拳脚的大舞台。在软件平台方面。江西省纺织服装研究院成功落户德安,以“产业大脑﹢数字工厂”为方向,加快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深入推进纺织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蓬勃发展。江西省钢结构协会在德安挂牌成立,富煌钢构、彰沅金属等行业龙头企业将乘此东风,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全县乃至全市、全省钢结构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
三、践行高品质安心服务,让德安成为营商环境新典范。
全程零跑腿,让企业专心只做企业事。中国快削钢行业领军企业彰沅金属公司董事长林正雄是一位台商,其祖孙三代人扎根德安、接力兴业的佳话广为流传。自项目签约到建成投产,无论是项目前期的土地报批、能评环评等手续办理,或者是建筑施工队伍的准备,还是企业投产后,县领导专程赴省台办协调解决污染物废酸的跨省处理等等,帮扶单位“全链条”式服务,真正将“全程代办”落到实处。再比如,2006年12月31日,台资企业庆腾五金与德安县正式敲定投资事宜。由于2007年1月1日外资企业注册政策将发生变动,必须在最短时间完成企业注册。德安县立马安排业务人员赶往银行进行现场办公,高效的服务让庆腾五金坚定了选择德安的信心。近年来,德安县始终把服务企业生命周期作为第一重点,推行“五个一”帮扶机制,全方位保障项目运行顺畅,真正做到“让企业专心只干企业事”。
政策不断档,让跨国公司放心“三连投”。上好佳集团是一家分布于中国、菲律宾、泰国等9个亚洲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2003年,上好佳集团在德安县投资1750万美元建设江西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这也使上好佳集团成为外企投资中国县级行政区的先行者。2010年,上好佳集团选择继续加投,建设江西上好佳包装印刷有限公司。2023年3月,应江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上好佳集团董事长施恭旗先生带队来江西考察。考察结束后,计划再次投资第三期项目。一家大型跨国企业“三连投”德安这座小县城的背后,是来自德安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重诚信、履承诺、理旧账,给投资者吃下了“政策不断档”的放心丸。
全县聚合力,让“选择德安,就是心安”不成为空谈。近年来,德安县始终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打造了“政策不断档、换人不换心、真情做服务、环境有黏性的“选择德安,就是心安”营商环境品牌。创新实施六大“安心”工程,通过打造线上“安心云”平台,实现线下“安心办”与线上“安心云”的无缝对接,让市场主体可以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随时查询政策、反映诉求、发布需求、进行评价。全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营商环境。积极探索“保姆+党建”优化营商环境模式,形成了“党建凝心、干群同心、企业安心”的营商工作格局。在德安,“干部催着企业干、帮着企业跑”已是常态,也正因如此,更多的外企愿意来到德安投资兴业,与德安的发展共同进步。
激发外资活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都昌县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坚决把稳外资、稳外贸摆在优先位置,坚定发展信心,加强工作统筹,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深挖存量,提高市场“进资率”。深挖县内存量外资企业增资能力,持续提升引进外资能级。一是应统尽统。对县内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全覆盖摸查,详细了解外资企业增资、利润再投资等情况,建立存量外资管理台账,全面挖掘外资合作项目线索,对接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做到应统尽统。目前已统计全县外资公司共7家。二是以存变增。实施存量中找增量计划,梳理存量投资目标企业、项目,实时掌握生产经营状况、新产品开发、投资意向、市场拓展等情况,制定存量企业专属外资政策,开通“绿色通道”,推动企业做好返程投资、增资扩股、利润转增资等工作。九江迅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完成外资额度574万美元(其中2022年度进资305万美元),雅鑫达健康、九江金色山脉生物科技和利鼎复合材料,有望今年完成外资认缴。三是强化指导。始终坚持高位推动、专题研究,进一步提升外资利用水平,通过商务、工信、市监、税务等部门联动、靠前服务,一对一精准指导,打破审批壁垒,尽快实现外资到账。
二、扩大增量,打好招引“组合拳”。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加大“走出去”招商力度,进一步做好外资项目谋划和储备,引进外资重大项目。一是快字当头谋项目。围绕都昌县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产业抓招商,紧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建材、食品、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服装纺织等重点产业链,持续推进“100·50·20”“三请三回”“都商回家”“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等行动,充分发掘“雁归经济”巨大潜力,全力引进外资龙头企业。多渠道摸排外资线索,积极做深做实招商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实地考察企业生产发展前景、投资实力等工作,避免“剃头挑子一头热”。今年以来,共收集招商信息1192条,其中外资项目信息85条。二是实字为要谈项目。针对外资投资形式多层级、多样化的工作实际,抢抓当前政策窗口期和机遇期,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把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吸引外资的重点目标,赴浙江、广东等地,主动出击,与外资企业开展“点对点”招商,共洽谈9批次。组织外商参加江西省、九江市举办的各项招商活动,邀请更多外资背景企业参加,切实提高吸纳外资成效。今年以来,各招商专班外出招商649批次,先后成功举办纺织品服装推介会、新材料推介会等,涉及重大外资项目3个,拟投资额达5亿元。三是优字着力落项目。积极推进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实施“绿色通道”,特别是引入园区的项目,做到提前介入、专班服务,一个项目一位县领导负责。全面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工作要求,实现与市场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备案办理“一网通办”“零跑腿”,确保外资项目快速落户。对已签约的项目安排专人专抓服务,倒排工期、扎实推进,全力做好征地拆迁、手续报批、基础设施配套等落地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三、优化服务,注入发展“新动能”。切实抓住外资企业的核心关切,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同等待遇、政策稳定性等方面提供更加放心安心的投资环境。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等法规政策,建立都昌县政企交流微信群,依托都昌商务微信公众号、数字招商一网通平台,及时为企业提供国家最新外贸扶持政策。深入外贸外资企业,指导和帮助用企业用足用好《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和《江西省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利用外资量质双升的若干举措》等政策措施,积极宣传都昌县《关于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让企业吃下“定心丸”,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二是加强政策扶持。抓好各类“稳外贸”“稳外资”的政策落实,确保扶持政策落地见效。通过微信、电话解答、专人指导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将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做到该减免的一律减免、该缓交的一律缓交、该补助的补助到位,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减负。积极出台县级配套政策,持续完善稳外贸政策措施,对工业类外资项目,按当年度实际现汇进资每10万美元奖励2.5万元人民币标准扶持;属于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的工业项目,在以上奖励标准的基础上,按实际到账额每10万美元相应再增加0.5万元人民币奖励。三是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服务,对重点外贸出口企业实施包保责任制,建立外贸企业联系人制度,制定《外商投诉与调解服务指南》,强化外商投资权益保护,做到及时回应和解决外资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不定期到外贸企业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进出口遇到的问题,营造顺畅的运行环境。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清理、破除准入壁垒,实现市场准入内外资标准一致,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建立“一企一策”制度,设计、制作和完善外资企业出资监管台账,对每户外资企业的注册资金到位情况详细登记,全面掌握,在稳定生产经营、物流保通保畅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
下一步,都昌县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江西考察特别是亲临九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大力吸引利用外资,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九江高标准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都昌力量。
“主动服务深入挖潜”多措并举引外资
近年来,湖口县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国发〔2023〕11号)精神,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落实省、市关于支持外商投资及外资企业稳定发展举措,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更好发挥外资促进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积极作用,全力实现利用外资促稳提质目标。2023年湖口县外资企业共15家,外方投资主要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日本。截至11月底,湖口县实际利用外资1243万美元,同比增长223%,增幅全市排第二位,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63万美元,同比增长306%。
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
一是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严格遵循《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全面推行负面清单模式,坚持内外资一视同仁,促进公平竞争。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各地各部门不得针对外商投资准入进行限制,打造内外资一致、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积极引导外资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围绕城市交通、老旧小区改造、闲置载体盘活等领域,拓宽利用外资渠道,鼓励外资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升城市开放度。
二是持续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缩减备案流程,不违规另设市场准入行政审批,外商投资企业在企业登记系统注册、变更、注销直接由企业登记系统把信息推送到商务部系统平台进行备案,审核无误后即可打印出信息报告回执,企业无需另行备案。
三是支持多种形式外商投资。支持以并购、跨境人民币出资、股权出资等方式在湖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和利润再投资等形式加大投资力度。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优化重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海外上市、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积极利用外资。鼓励湖口本土创新型、高速成长型企业吸引境外投资者战略投资。
二、持续加强投资促进,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
一是围绕产业布局,优化外商投资导向。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我县重点布局产业,引导外资投向钢铁冶金等我县传统重点产业,推动我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根据我县产业特色和优势,主动对接发达地区,承接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奔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开展招商,大力推介和宣传湖口的投资环境、发展前景,争取引进更多更好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前我县正在积极推进危化品运输储存智能一体化项目,该项目的投资公司里有一位荷兰籍股东,有望能通过“国内法人股东+外籍自然人股东”模式成立中外合资企业投资建设新项目,荷兰籍股东拟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
二是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加大招商力度。2023年,湖口县重点围绕钢厂、天赐、晨光等重点企业进行上下游招商,以商招商效果显著。目前拟签约外资项目1个: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中央硝子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建设六氟磷酸锂浓缩液及溶剂项目,总投资45,000万元,其中:九江天赐以现金、国有土地使用权、构筑物(不动产)及设备合计出资人民币29,250万元,持股比例为65%;中央硝子以现金出资人民币15,750万元,持股比例为35%,分两次进,第一期出资6250万元,第二期出资9500万元。该项目目前已核名天赐中硝(九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时遇到需要提交反垄断证明材料,材料9月已委托律师事务所交到北京总局待审查,时间通常在3-6月,预计2024年年初注册成功。
三是依托开放平台,用“走出去”促进“引进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持续放大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承接服务优势,以扩大经贸合作为主轴,优化市场结构,吸引外资企业落户;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进博会、服贸会、投洽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为企业提供好的投资服务,争取外商来湖投资机会。我县一家五联重工企业,主要出口机械设备到马来西亚,近期有意向让马来西亚客户以现金方式来入股,目前企业正在跟客户对接中,若引资成功,将新增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三、优化外资综合服务,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成立服务专班,深入企业调研。2023年湖口县商务局成立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双组长,局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同志担任成员,并制定了《湖口县商务局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工作方案》。专班要保证微信、邮箱等日常联络渠道畅通,通过走访、座谈、电话访问等方式,精准掌握外资企业的困难和诉求,做好信息日常收集、筛查核实、汇总整理、数据录入和定期采集报审报送等工作。10月,专班开展了“两稳大走访”调研活动,对全县所有外资外贸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并形成调研情况报告上交市局。
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增资扩股。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县有关外资项目政策,切实让外商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引导有条件的存量外资企业扩大利润再投资规模。2022年,我县上市企业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每10股转增3股,公司总股本由184810000股增至240253000股,其外方股东香港诺贝尔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占比29.59%,为我县增加了246万美元现汇;2023年江西晨光继续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每10股转增3股,公司总股本由240253000股增至312328900股,其外方股东香港诺贝尔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占比29.59%,为我县增加了300万美元现汇。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每月收集、汇总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清单,对于县本级能够解决的外资企业诉求,分门别类转交县有关单位,跟踪外资企业诉求解决情况,并及时向企业反馈诉求办理进展和结果;对于县本级解决不了需要上级有关部门支持的外资企业诉求,按要求及时报送至市级层面。
“五重点”提升招引质效
一直以来,濂溪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来抓,聚力“五重点”抓招大引强,全力推动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围绕产业招,加速集聚。围绕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全市制造业“9610”行动,聚焦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绿色食品、现代纺织等优势产业,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全面落实全区制造业“6510”行动,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投资68亿元的智能光伏组件产业园、投资35亿元的科院生物新材料、投资25亿元的云威新材料、投资21.6亿元的圣山户外用布等重大项目落户。今年以来,引进项目83个(含落户科技城18个),总投资200.96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42个,引进数字经济、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45个,
二是聚焦龙头招,强化带动。突出投资强度、税收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保程度、能耗限度“六度”标准,既聚焦新项目签约落地,也聚焦老项目扩产扩能,着力引进支撑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龙头项目、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目前,我区已引进3家500强(中船集团、中粮集团、大陆希望集团)、2家跨国公司(日本大金、新加坡金鹰集团),2家上市公司(联泓新科、鹭燕医药)、多家国际国内龙头企业(青岛啤酒、鲁花食用油、天泰食品、诺贝尔陶瓷、梅兰集团)等优质企业投资项目。其中,金鹰集团赛得利已启动第二个百亿投资计划,拟投资106亿元建设金鹰(江西)产业园项目;中粮集团先后实施完成了三期项目建设,计划打造百亿产业园。
三是创新方式招,提升效能。采取中介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用好外埠商会、校友会、在外乡贤、行业协会、市招商小分队等各方招商资源,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水平和效能,努力达到“多点开花”的效果。目前,在广东、北京、武汉、上海分别成立濂溪商会并挂牌“双招双引工作站”,充分利用商会企业家资源,广泛宣传我区良好营商环境,搜集有效招商信息。今年以来,还自主举办了2023年濂溪区“三请三回”新春恳谈会、北京濂溪商会成立暨招商推介会、首届濂商大会等专题招商活动,参加了第六届进博会、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合作推介会、第六届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2023年九江市杭州数字经济产业招商对接会等重大招商活动。
四是优化环境招,吸引落户。出台《濂溪区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项目准入、洽谈、签约、落地、退出等程序,强化重大项目跟踪协调服务,每个重大项目均明确了一名区责任领导,特别重大项目由区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建立“周协调、月调度、季推进、半年督查、年度总结”招商引资“五环链接”抓落实工作机制,快速推进项目建设,推行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力推行“店小二”“保姆式”服务,不断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做到用政策惠及客商、用真情感动客商、用服务留住客商。今年以来,兑现招商引资项目优惠政策资金约7600万元,为企业申请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约720万元,为企业累计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1.93亿元,帮助解决赛得利生活用纸项目(二期)、高档白卡纸项目能耗指标、江西科茂公司环评等工业方面问题100余个。
五是做到全员招,凝聚合力。建组22个招商组团,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担任招商组团团长,各乡镇(街道)、区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分批错时赴重点地区、重点企业招商。今年以来,区主要领导率队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招商10余次,全区22个招商组团外出招商87批次,对接来访客商456批次。用好“濂溪讲堂”等学习平台,邀请先进发达地区专家学者来濂授课,打破思维定势,开阔招商视野。开展常态化专题化招商培训,构筑专业知识框架,有针对性提升产业招商队伍实战能力,锻造懂政策、懂产业、懂项目,政治素质高、专业素养强的招商队伍。
坚持转变观念聚焦重点强化保障全力促进吸引外资工作提质提效
今年以来,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庐山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目标,始终把引进外资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全面开展产业大招商,竭尽全力打好利用外资“争夺战”,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2023年,利用外资现汇进资完成比稳居九江市前列,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利用外资任务目标。
一、坚持“有思路才能有出路”,转变观念抓外资。解放思想,转变思路。一是用好“资本”招商。充分发挥庐山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和投融资平台的作用,不断拓宽资本引进渠道,撬动金融资本参与项目的招引与建设。庐山市工业产业引导基金与浙商创投、紫金港资本分别达成合作成立子基金,借助资本力量招商,成功引进零重空间、锐盟医疗等一批高科技企业。二是创新“活动”招商。以“庐山全球商界领袖大会”“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等大型活动为平台,有针对性的洽商、邀商;积极参与全国、全省重大招商活动,吸引外资企业来庐山投资发展,持续释放对外开放活力。今年以来,借助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平台,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广明大健康产业集团等单位和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是拓展“委托”招商。积极开展中介代理招商、民间商会招商、网络云平台招商,充分利用招商机构专业性强,组织网络覆盖面广,招商成本低、周期短的优势,实现高效招商。四是探索“场景”招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开展“项目为纲”三年倍增行动,谋划推介了一批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的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智慧庐山建设、景区提升改造等重点场景建设。引进伟光汇通投资20.8亿元打造南康古城项目,不断提升庐山古城风貌。
二、坚持“大项目才有大发展”,聚焦重点抓外资。一是聚焦重点产业。将“幸福产业”作为首要产业,涵盖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等符合庐山特点和产业方向的特色产业,以数字经济、羽绒服装、绿色建材为主导产业,统筹市乡两级力量和资源,上下“一盘棋”,聚焦聚力主导产业和重点区域招商。先行能源、捷豹频传药业、宋先制造(二期)等项目基本实现投产。二是锁定重点区域。找准产业细分领域,坚持以产业为依托,锁定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点招商区域,积极布局招商力量和开展招商活动,把庐山市的优势资源与这些地区的优势资本有效对接起来,深化交流合作,深挖合作空间。今年以来,外出城市123个,招商362次。三是紧盯重点企业。紧盯“专精特新”和独角兽、瞪羚企业,建立重点招引企业名录,以引进培育“链主”型企业大力赋能本地产业。加强项目研判分析,评估论证项目用地、能耗、环评、安评等事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决杜绝引进问题企业。
三、坚持“建机制才能管长久”,强化保障抓外资。始终坚持“不说假话、不招假商、不签假约、不干假活”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提升吸引外资工作质量和效率。一是优化队伍管理机制。在原有26个招商组团的基础上,组建了3支专业招商小分队开展驻点招商。开展常态化专业化招商培训,不断增强招商干部的开放意识,提升掌握新变化、分析新形势、运用新政策的能力水平,锻造懂政策、懂产业、懂项目的专业招商队伍。今年以来,共开展培训10余次。二是优化洽谈决策机制。抽调商务、工信、工业园、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行等部门精干人员,成立招商谈判专班,建立招商信息快速研判机制和项目洽谈快速反应机制,全面提高洽谈的专业性、实效性。提高项目会商与决策效率,实行项目“既谈、即看、即会商、即研究、即决策”,原则上单个项目从进入会商至最终决策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三是优化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库,实行系统化、精细化、动态化链条式管理服务,出台了《庐山市“首席服务官”制度实施方案》,由“首席服务官”牵头组建项目落地保障专班,紧扣项目建设关键环节,重点保障好企业用地、能耗、用工等需求,构建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引进项目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投资32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实现九天签约落户、三个月一期竣工投产,跑出了招商引资“庐山加速度”。
紧盯“三个新”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
近年来,彭泽县坚决贯彻省市稳外贸稳外资的决策部署,以更高层次的开放举措促进国际贸易合作与交流,确保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助推地区经济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加大政策扶持,拓展“新空间”
一是高度重视,谋划落实快。彭泽县充分认识到利用外资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县委、县政府将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自年初起,开始对全县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明确提出稳定外资基本盘策略。高度重视企业帮扶工作,对外资企业提供了针对性、高效性的服务和支持,特别是对英科医疗、九江万鼎织造等重点企业加大了支持力度,在投资的持续性和扩大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利用外资方面做到前瞻性谋划、主动出击、迅速落实,确保了外资项目的顺利推进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是完善机制,潜力挖掘深。积极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努力简化外商投资的设立流程。对非负面清单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建立“一站式”外商投资办事平台,推广外资行政许可事项“一网通办”,运行以后引资效率显著提升。在新平台的协助下,九江万鼎织造有限公司现汇进资达到新高,共计343万美元。此外,县级主管部门也积极拓展客户群体,深挖潜在企业的外资背景,做好业务指导,助推企业对外开放合作。措施的有效实行,不仅让彭泽县建立了高效的服务体系,也成功帮助九江塑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拓外资通道,利用当下的政策和机制优势增加现汇进资。
三是兑现扶持,企业发展稳。严格落实省、市的各项部署要求,结合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支持。在推动外经贸发展方面,协助企业申报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及“直航”促“三同”资金,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发展动力。去年,已成功为企业申请到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及“直航”促“三同”相关项目资金合计319.76万元,其中包括对企业“直航”促“三同”货物集疏和水水联运项目的资金支持169.68万元。资金的及时到位,极大地提高了当地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彭泽县外经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四是调研落地,服务优化强。紧密关注三外企业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在外贸方面,以蓝博医疗公司和英科医疗公司为重点,组织专项调研活动,评估企业市场经营状况及潜在增长点。通过调研精准预估全年的外贸数据,确保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在外资领域,通过对九江万鼎织造有限公司等关键企业的监测和分析,制定了支持企业增资扩股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此外,针对外经领域,积极收集和报送境外投资信息,为企业提供实时的市场动态和风险评估,包括科苑生物股份公司等在内的企业均能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不断优化国际投资决策。实效调研结合服务网络优化措施,共同为彭泽县三外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促进了外贸、外资和外经领域的健康发展。
二、精准企业服务,探索“新路径”
一是外资项目落地,服务保障成效显著。积极完善重点外资项目服务工作专班机制,确立并及时更新项目清单,实施项目特派员制度,为外资项目提供全方位的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已为重点企业提供了包括项目规划、用地审批、能源配给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支持,确保这些项目依法依规、高效推进。此外,还配合全流程跟踪服务,简化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及环评等程序,为外资企业提供了物流、跨境资金收付、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的便利化服务。通过服务保障机制和措施落实,显著提升了外资项目的落地效率,成功推动了包括德芯微(江西)半导体有限公司在内的一批重点外资项目在彭泽县加速落地、建设和投产,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开放型经济的扩增。
二是外商企业落户,贸易能级增长迅速。着力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提升贸易能级,通过完善本县企业服务咨询站的服务功能,积极为外资企业提供包括优惠税收、场地租金在内的各种优惠政策咨询服务,设置外资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保证项目审批、建设和服务的高效率、无障碍,县内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强化对现有外资企业贸易便利化政策的宣传和介绍,让外资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并利用可用的贸易协定优势,同时提供外汇、经贸风险防范与应对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和指导,进一步加大外资招商力度,完善利用外资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彭泽县吸引更多外资项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是服务渠道拓宽,服务效率提高迅速。畅通与外贸外资企业高管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积极举办政企沟通圆桌会议,不断深化政企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持续的、深入性的走访调研,区县间的横向协调、纵向配合更加有效,形成了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遇到问题的强大合力。对外商投资企业普遍关注的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优惠、出口退税等政策问题,市级主管部门组织了政策解读会,为各县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确保这些政策能够被企业充分理解和有效利用,打通政策宣传和落地“最后一公里”。
四是实施个性化策略,“一企一策”打开新局。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宽服务路径,细化实施“企业需求导向”战略。对于外贸企业面临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实际困难,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支持。江西英科医疗有限公司通过政策引导和财税优惠,得到了资金支持,在市场拓展方面也得到了特别的帮助,在参与国际展会和贸易洽谈后,有效地打开了国际新市场,出口业绩显著提升,出口额显著增长,对彭泽县外贸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占有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拓展国际视野,链接“新通道”
一是推动国际合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积极引导本地企业融入国际市场,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鼓励企业获取国际认证。蓝博医疗在成功完成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BRC认证,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明显提升。江西兄弟医药有限公司通过EFfC1和FSSC22000管理体系认证,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医药市场的地位。专业认证不仅为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也提高了彭泽县企业的整体形象,展现出推动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决心与成效,为县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构建服务平台,提供实时国际动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掌握产业发展现状,全面摸排企业信息,建立招商资源库。已成功办理经营者备案登记及变更企业8家(含3家变更),新增出口备案企业5家(江西百艺道具制造有限公司、江西万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彭泽县嘉达商贸有限公司、九江尚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迅捷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新增出口业绩企业3家,为德芯微半导体公司、江西威齐电器有限公司和江西百艺道具制造有限公司,其中德芯微当年出口值为252万美元。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县业务培训、座谈交流等会议达20余次。
三是响应国家倡议,加强沿线国家合作。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期,在维护现有内贸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外贸业务,联合运输、物流等其他相关行业,促进国际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全力助推新业务带动可持续增量。多次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交流会,与柬埔寨、印尼等沿线国家的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推动双边贸易的繁荣。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资源等政策支持,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四是强化专业培训,筑牢风险防范意识。超前谋划、统筹监测,做好风险防范工作。设立专项培训基金,组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培训,加强对国际市场规则的了解。协同县级法律机构,制定风险防控机制,将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提前预判并有效控制,降低企业因不熟悉法律法规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企业应对国际运营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有效提升,不仅稳固了国际贸易地位,也顺利的推进了国际业务发展。
“以三抓促三量”持续唱响吸引利用外资“好声音”
今年以来,瑞昌市主动融入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以实干担当的姿态打造工业强市,以示范争先的目标主攻开放型经济,稳住外资“基本盘”,跑出项目“加速度”,唱响了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好声音”,2023年预计全市现汇进资4825万美元,外贸进出口29.31亿元,营商环境综合考核位列全省100个县(市、区)第二、九江各县(市、区)第一,获评了2020-2022年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单位。
一、坚持“树状导链”抓对外招引,持续拓展外资增量
对标九江“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部署要求,聚焦“高大上、链群配”的树状导向链条,创新招引方式,拓宽招引渠道,提升招引成效,加快推动吸引利用外资迈上“新台阶”。
1.“走出请进”招。深入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三年行动,精心组建招商引资专业谈判小分队,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先后在广东中山、佛山举办光电信息产业推介会,江西省半导体照明产业供应链合作大会、中国涂料行业协会防腐涂料分会年会等重量级大会在瑞昌召开,瑞昌智造LED在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广交会等国内外展会上精彩亮相。全面实行项目招引“赛马”机制,将全市103个责任单位组成28个招商团,在行政大楼进门区域设置“招商专屏”,晾成绩、晒成效、传压力,充分激发招商引资的活力和动力。今年以来,共收集招商引资有效信息908条,领导外出招商618次,与葛洲坝集团、沃尔得农资、九丰能源等上市公司成功签约;已签约重大项目102个,签约资金533.27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33%;其中“100”项目2个,“50”项目2个,“20”项目3个,招商引资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
2.“链前链后”引。聚焦“3+N”产业发展体系,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完善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加快推进延链补链壮链强链。今年以来,共引进光电信息、木业家居、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80个,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78%。其中,以LED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加快链式集聚,LED产业链的八大组成部分70个子项目中,已拥有65个,产业链完整度达到93%,电子信息(光电)产业集群获批省级产业集群。依托理文化工基础原料,引进了天际锂电新能源、宏柏新材料、理文化工高端氟聚物及锂电池新材料等重大项目,抢占了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黄金赛道,实现产中有产、链中有链。目前,处于理文化工下游的中部涂料产业园、宏柏新材料项目已开工建设,推动了新材料产业链向高端迈进、向后端延伸,尤其是投资100亿元的绿色建材及高端船舶装备制造项目落户,成为瑞昌全面开启工业发展“第三次创业”的重要标志。
3.“伴左伴右”联。坚持以真诚的态度投入招商,万分的诚意服务招商,用好用活招商引资调度机制,坚持“在谈项目每周一调度、招商排名每月一通报、总体进展每季一调度”,切实浓厚招商引资氛围。深入践行“全民招商、全民亲商”理念,严格落实项目招引“三个一”机制,通过一次实地考察、一次项目回访、一次深入洽谈,建立起无障碍对接沟通渠道,让客商感觉时时被陪伴、处处有关心。今年以来,累计洽谈项目超900批次,平均每天接待2-3批客商。比如,紧抓上市公司天际股份来瑞考察项目选地契机,主动对接、全程服务,最终创造了仅八次见面“快落地”、两个月时间“过能评”的“瑞昌效率”。此外,与国信弘盛私募基金成立10亿规模的高质量发展产业基金,与扬子江金控共同参与天际股份定向增发1.2亿元,引进天海防务、扬子江船业等上市公司,成立新江洲船舶重工,既存续了江西造船的血脉,又解决了1300多名职工医社保的遗留问题。
二、坚持“过程导图”抓项目会战,持续增加外资实量
聚焦九江市“三大攻坚”行动,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打好“项目大会战”,以项目实物工作量,为外资经济发展增动力、添动能。今年,建立三大攻坚行动在库项目90个,其中制造业项目60个、基础设施项目23个、文化旅游项目7个;列入九江市项目大会战项目135个,总投资667.48亿元。
1.实施链条式管理。坚持“一个项目、一链管理”原则,建立项目从审批、开工、竣工、投产的全链条管理机制,让项目压茬推进、滚动向前。创新性成立“马上办”综合服务平台,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全链条提供“保姆式”服务。深入践行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创新推出“极简审批”“六多合一”“无偿代办服务”等改革举措,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投资20亿元的天德普储能、20亿元的瑞华智能新能源产业园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2.实施常态化调度。建立健全项目推进常态调度机制。党政主要领导“半月一督导”,深入一线、直奔工地,现场打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分管领导“每周一调度”,将“项目大会战”列入重点调度事项清单,定期研究、专题调度,及时派单子、下任务,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发改委等部门“每日一碰头”,线上问进展,线下常提醒,实时传导压力。投资28亿元的昕诺飞·凯耀照明产业园、25亿元的万润兴业年产35万吨纸浆全产业链、20亿元的晨丰LED照明产业园、20亿元的云育数字智谷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
3.实施亮灯式管控。严格“链条环节、序时节点”推进标准,加快推动已落地项目早开工,已开工项目快建设,在建设项目快投产,已投产项目快达效。创新“绿蓝黄红”四色亮灯提示法,对如期推进的亮“绿灯”,对滞后一周的亮“蓝灯”、函告提醒,对滞后两周的亮“黄灯”、短信督责;对滞后三周及以上的警示“红灯”、严肃约谈,确保抓项目掷地有声、落实有力。投资65亿元的天际新能源新材料、52亿元的宏柏新材料、11亿元的海德森新材料、10亿元的国福蓝海天使等项目开工建设,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三、坚持“环境导引”抓要素保障,持续夯实外资基量
坚持环境是金、企业为本,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满腔热情企业投产达效、增资扩能提供“要素式、保姆式服务”,营造出“助企业、强外资”的良好氛围。
1.以政策惠企。聚焦企业最关心的厂房、用工、物流等成本因素,努力让企业降成本、得实惠。谋划推动打造“公、铁、水、空”于一体的大物流枢纽港,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瑞昌港区通过国家验收,瑞昌正式成为“口岸城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800万吨,位居九江五大港区之首。累计投资40亿元,建成标准厂房200余万平方米,配套员工食堂、宿舍、公交专线,让企业“拎包入住”;建立市乡村组四级招工联动机制,做到招工、稳工不断档;累计开通40条省际物流干线、30条城际物流专线,华中木业成为九江市首家5A级物流企业,瑞昌·三志共建物流枢纽、赣昌综合物流园等物流项目成功落户;目前,瑞昌到珠三角、长三角公路干线陆路物流成本降低50%以上。
2.以改革助企。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秉持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全面推行“首违不罚”“免申即享”“企业安静日”“拿地即开工”等惠企措施,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全省率先建设“无证明城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园区市场监管“一站式”服务改革,在全省成立首个县级公平竞争委员会,创新设立“暖心工作室”,推行“半月谈”机制,政务服务中心获评省级政务服务示范标杆大厅,瑞昌的营商环境实现从优服务到提效率、再到降成本的跨越式升级。
3.以服务暖企。坚持事事都是“马上办”、天天都是“企业日”、人人都是“铁肩膀”,结合规上企业“一对一”、规下企业“一对多”精准帮扶,完善干部包企制度,扎实开展“进千企、优服务、稳增长”专项行动,推动干部下沉企业,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确保纾困政策靶向直达,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分产业、分行业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今年以来,为1014家企业贷款102.7亿元,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在服务企业的暖心效应下,“桔子水晶酒店”品牌创始人吴海连续三年投入增资,新打造“无疆酒店”“风信文化科技”等2个外资项目,实现进资3000万美元。
强举措抓落实优服务以更大力度推动吸引和利用外资
近年来,修水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把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思路、扎实苦干,先后引进医疗用品生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光伏·储能辅助设备及密封元件生产等项目,项目的落户加快了修水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成为推动修水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强化统筹联动,构建吸引和利用外资新格局。全力应对经济下行运行压力和各类困难挑战,主动谋划、真抓实干,积极探索吸引和利用外资方式和实现路径。一是党政齐抓强推进。县委、县政府把吸收和利用外资作为弥补地方建设资金短缺、促进投资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有效抓手,党政主要领导部署、调度,对外资项目跟踪协调帮办提出具体的落实意见,定期调度跟踪服务对接工作。二是部门协同强落实。制定印发《修水县2023年开放型经济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等目标任务,通过实施“全民招商团+产业链专业招商服务组+招商服务中心专班会审”工作模式,按照工业强县“三四”战略,创新招商方式,探索吸引和利用外资发展新路径。三是健全机制强激励。出台了《修水县招商引资项目准入条件和优惠政策(试行)的通知》,鼓励外商采取并购方式参与我县传统企业改造重组,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对外商投资企业当年每到账外资1美元(FDI)奖励0.15元(人民币),同时把招引外资工作纳入单位招商引资考核和奖励内容,形成全员齐心协力抓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工作格局。
二、优化发展环境,搭建吸引和利用外资新平台。结合“放管服”改革,细化各项外资企业服务措施,确保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最优的服务、最佳的环境、最高的效率。一是推动外商投资便利化。贯彻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清理、破除准入壁垒,实现市场准入内外资标准一致;严格执行《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着力做好外商投资权益保护工作,为外资企业、投资者打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投资平台。二是提供优质帮办服务。建立“保姆+项目管家”式服务制度,实现所有项目“不见面办”“帮代办”,落实“一个项目一个专班”,进一步提升“部门+窗口+园区”的会商联审工作机制,简化办事流程,实现“限时承诺默许办”制度。三是疏通发展堵点难点。积极推进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实施“绿色通道”,对入驻项目做到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强化外资企业在用地、资金、用工、人才等方面保障,让企业放心入驻、安心发展;制定《外商投诉与调解服务指南》,健全外商投诉处理机制,全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拓展招商渠道,激发吸引和利用外资新活力。转变引资思路,优化引资方式,多措并举挖掘外资线索,推动外资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一是深化以商招商。通过现有龙头企业、落户投产企业宣传推介、牵线搭桥,吸引外资企业来修水投资兴业。重点围绕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和矿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寻找上游配套企业和下游客户企业,通过分析企业战略布局和投资意向,筛选目标企业,主动出击、全力攻关,大力招引产业链企业。二是推动乡情招商。摸清县内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各界精英,建立“修商修才”资源库。以乡情为纽带,推动修水籍在外投资企业家加强与各外埠修水商会的感情联络,通过组织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等活动,掌握乡贤投资发展意愿,同时发挥乡贤资源多、人脉广、信息灵等优势积极推介招商政策,吸引更多外商来修投资发展。三是以贸促工招商。加大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项目引进力度,在落实国家、省、市对外贸出口企业扶持政策基础上,加大对本地外贸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外贸代理和跨境电商企业,引导本土企业产品从九江报关出口,打通工业产品出口通道“最后一公里”,降低生产型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出口创汇总量。
目录 招商吸引外资经验材料汇编(8篇)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