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各项工作部署,坚持创新引领、改革驱动,以系统的思维、扎实的作风、专业的能力,着力抓好数字阜阳、数据资源、政务服务、数字产业、机关建设等工作,努力通过小切口推动新改革,促进大变化,取得新实效,再上新台阶。

一、深入推进四大工程,加快建设协同高效的数字阜阳

1.深化数字阜阳建设。制定《2024年数字阜阳建设工作要点》,发挥市“数字阜阳”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作用,加强数字阜阳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调度实施,序时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认真落实首席数据官制度,不断提升首席数据官和数据专员业务能力,发挥首席数据官统筹本部门数据资源管理和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等作用。统筹推进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数字安徽建设”指标考核,开展市政府目标管理“数字阜阳建设”指标绩效考核工作。开展数字阜阳建设专题培训,提高领导干部数字化素养。

2.加快平台节点建设。高标准完成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阜阳市级节点建设,实现与省级平台级联对接互通等工作,推进平台由“建”转“运”,加强平台推广应用,有序推动存量政务信息系统向平台整合迁移。强化城市大脑“数据中台”应用,以需求为导向归集汇聚整合各类政务、公共和社会数据,打造全市一体化数据资源底座和核心数据枢纽。

3.扎实开展数据工程。推进市、县两级单位现存的自建业务系统数据资产梳理和数据架构建设,理清部门数据资产目录业务域、主题域、业务对象、逻辑实体和属性等要素,优化构建全市统一的数据架构,提升数据源头采集归集质量。

4.持续提升“三端”能力。加强宣传培训,持续优化升级“皖事通”,大力推广“皖政通”“皖企通”应用场景。推广应用“全省通办”系统,拓展虚拟专窗服务事项,开通远程虚拟窗口,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跨区域通办”。持续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强化对新建APP的审核,能不建的坚决不建,确需建设的加强与“三端”进行整合,积极稳妥推进低效APP下架整合工作,突出应用实效,力避形式主义。

5.推进“一码”赋码升级。依托“安徽码”发码用码平台,支撑各部门自定义用码规则生码用码。积极整合对接存量的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融合应用。推进“安徽码”在重点领域场景应用,探索“安徽码”赋码对象从支持“个人”向支持“企业”“物品”升级。深化审管联动应用,推动更多移动端监管应用接入“皖政通”移动监管专区。

6.有力推进场景创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以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产业发展等需求为导向,推进“多跨融合”创新场景应用,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探索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进政务数据共享赋能,持续深化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信用、金融等领域创新应用。加大创新应用场景建设,组织开展数字阜阳创新应用场景和案例遴选。加强数字化应用场景评优申报、推荐争创工作。

二、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7.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若干举措》,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和授权运营,适时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工作。谋划建设全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心,作为全市公共数据对外开放的通道,支撑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

8.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数据资源供需对接,持续推动政务数据跨部门、跨业务数据归集。持续推进数据治理,加强数据质量管控,检查、校核、确认、更正已归集数据,不断提高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可用性和时效性,以应用效果倒逼数据质量提升。进一步拓宽数据共享应用场景,发挥政务数据在党建引领信用村、惠民资金补贴、金融服务等领域的重要支撑作用。深化跨层级、跨部门公共数据资源治理首席数据官工作,创新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模式,依法有序推进数据开放。

9.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项目审批把关,持续完善项目办理规程、内控制度机制、专家管理制度及相关规范模板等。压实项目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办理时限监督预警,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审批效能。强化已批建项目管理,加大信息化人才培训。

三、实施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行动,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

10.做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国发〔2024〕3号),优化完善“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实现婴儿出生、教育入学、公民婚育、逝者身后事等13项“一件事一次办”。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向移动端、窗口端、自助端延伸,不断丰富“一件事”办理渠道。大力推进企业开办、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准营等领域“全程网办”,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11.开展体系建设创新行动。强化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整合部门单设的服务大厅,制定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推进社保、医保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刚需事项下沉办理。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事项进驻,推动进驻事项实质运行、集中审批,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在落实“全省一单”基础上,持续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腿、减费用、提效能,实现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

12.开展一网通办创新行动。迭代升级“皖事通办”平台,推动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推进所有便民应用及各类政务APP在“皖事通”发布、所有利企应用在“皖企通”发布、所有政务运行应用在“皖政通”发布,实现线上办事“一网通办”。深化数字技术应用,积极开展“AI+政务服务”应用场景探索,推进政务服务优化升级,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群众办事体验。推进工改系统与“皖事通办”平台深度对接,实现所有审批事项数据同源、服务同源。

13.开展综窗改革创新行动。加快整合各级政务服务场所部门单设的办事窗口,规范设置通办、主题、行业、特色等类型综合窗口,推行极优服务,提升“一窗综办”实效。推行“全省通办”系统“一口收件”,健全综合窗口协同联动运行机制。持续推广“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推出一批申请材料后补或免提交、实质审查后置或豁免的政务服务事项。持续规范事项办理程序,杜绝“体外循环”“隐性审批”。探索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措施,打造涉企服务“一类事”集中服务场景。

14.开展服务免证创新行动。聚焦电子证照在个人、法人全生命周期和社会领域的应用,持续拓展丰富应用场景,加强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互通互认,梳理发布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清单和应用指南,不断提升社会认可度。强化数据赋能,提升申报表单预填率,分批推出企业和群众办事“免提交”事项清单,力争实现一批高频事项70%的申报表单字段“免填写”和三个“免于提交”,原则上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能够通过数据共享核验的事项免于提交证明材料、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15.开展政策免申创新行动。坚持“免申即享是常态、非免申即享是例外”原则,推进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不折不扣落实惠企政策。进一步健全惠企政策前置协同审查机制,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免申即享”工作。充分发挥“免申即享”平台作用,优化惠企政策服务内容,完善统一政策管理、通用政策审批、统一资金兑付、统一政策计算等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探索推进部分惠民政策“免申即享”。

16.推进“两项提升工程”。推进“队伍能力提升工程”“窗口形象提升工程”,强化政务服务专班队伍的能力建设,加强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采取岗位练兵、业务比武打擂等形式,全面提高政务服务干部改革创新、优化服务能力。重点围绕涉企板块、重点领域组建改革创新专班,常态化学习长三角先发地区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经验,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加强各级政务服务窗口从业人员配备、管理、培训和考核,持续开展政务服务技能竞赛活动,探索出台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相关激励政策,推进综合窗口人员的职业化发展。建立健全政务服务督查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加强日常管理,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勇于创先争优、提升服务形象,创建“满意‘阜’务”营商环境品牌。

17.做优“十件服务小事”。推行前置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增值服务和帮代办、陪同办、优先办、预约办、容缺办等“微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有感。推进兜底服务“即需即办”,依托政务服务“好差评”平台、涉企服务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政务服务监督员、体验员和民声呼应等渠道,完善企业和群众诉求感知体系,协同推动实现“差评一件事”解决“服务一类事”。

四、加快推进数字赋能,激发数字产业发展活力

18.加快数字创意产业发展。以平台思维强化数字创意产业“双招双引”。持续对接国内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深化市政府与科大讯飞、辰安科技、浪潮集团等头部企业战略合作,推动讯飞“三中心”(羚羊平台皖北中心、数字安徽皖北中心、数字产业招商中心)、讯飞阜阳研究院、慢病管理业务总部和浪潮信创研究院等合作事项落地。制定数字创意产业链“三图七单”,发挥招商小分队在杭州、南京等先发地市驻点招商作用,依托商协会、阜阳之友以及在阜大数据企业开拓挖掘数字创意上下游企业,持续开展数字创意产业链“双招双引”。一体化推进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支持县(市、区)设立数字创意产业链专班。

19.支持建设软件产业园。支持建设市软件产业园二期,争创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及时了解企业现状及发展中的堵点、难点,提供人才、用地、政策等要素保障,快速解决企业在落地、发展、投产、扩建等环节遇到的各类问题。积极发挥商协会等桥梁纽带和平台渠道作用,不断整合行业资源,延伸拓展市场机遇,助力企业发展。加强大数据企业间的联动,提升行业凝聚力,为数字创意企业相互合作共赢奠定良好的基础。

20.积极培育大数据企业。修订完善《阜阳市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实施细则》,积极协调落实省级大数据企业政策奖补资金兑现,支持各县市区制定县级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奖补政策。组织开展2024年省、市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工作,推动我市大数据企业数量稳步增长,累计认定省级大数据企业达到20家。定期调研全市数字产业园区,组织大数据企业座谈交流,及时解决发展问题。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安全防护屏障

21.提高电子政务外网承载能力。持续推进我市电子政务外网IPv6升级改造,推动县级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逐步向全市统一互联网出口迁移。做好阜阳市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运维项目、阜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外延层服务建设等工作。完成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监测平台的建设、试运行和日常监测运营工作,推动形成电子政务外网市县联动的安全监测、预警、应急、通报机制,探索开展电子政务外网侧安全态势信息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工作。

22.优化提升政务云管理服务。完成市政务云升级建设,做好政务云开通、调整、退出和网络安全服务,协调推进县(市、区)云资源建设。依托引入第三方云资源评估,确保云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有效节约财政资金。修订政务云管理办法,建立云资源申请全流程在线办理机制,提升云资源审批效率。

23.落实安全保障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持续开展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领域法律法规学习宣贯。织密数字安全防线,组织开展网络与数据安全应急演练。做好全市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举办阜阳市第五届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职业技能大赛。

六、聚焦政治机关建设,努力打造过硬干部队伍

24.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抓手,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内容,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安徽和阜阳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大兴调查研究,坚持“四下基层”,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坚持“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25.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稳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工作中找问题、党建上找原因、制度上补短板,深化党建与中心工作融通互促。聚焦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目标,开展“智慧政务365”党建品牌建设,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增强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26.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牢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聚焦中心工作,创新信息宣传方法,建立专班推进、定向约稿等机制,加强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丰富宣传载体的内容、形式。强化与省、市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不断提升信息宣传影响力。

2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有关规定,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紧盯重点人群、关键岗位、关键环节,持续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严格日常效能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28.加强机关法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思想,推进机关法治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一对标三审查”、法律顾问等制度,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全流程动态管理,多渠道、全方面强化干部队伍普法、学法、用法教育。积极参与地方标准的立项制定、宣贯落实。夯实政务公开能力建设,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信息发布、安全管理和日常监测,主动、全面公开各类便民利企政策、解读、通知等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

29.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学先进、补短板、树品牌”活动,实施“人才兴局”计划,持续开展“颍淮大讲堂”政务分讲堂、“青科讲堂”“数字阜阳青年说”等活动,关心关爱干部成长,加强关怀激励、考核评优,选树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彰显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引导干部职工敢闯新路、敢破难题、敢挑重担、敢当先锋,努力打造“忠专实”“勤正廉”干部队伍,为全市数据资源政务服务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30.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定期梳理工作事项,动态调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严格执行公文流转、督查督办等制度,细化工作台账,做好议定内容及批(交)办事项的跟踪督办,确保运行顺畅、管理规范,进一步提高工作质效。完善理财小组工作机制,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统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平安建设、信访、双拥、信用体系建设、电子政务、保密、档案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