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我们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优机制、强保障”工作主线,坚定不移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重点突破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机制健全

紧扣县委、县政府“工作提质年”部署,制定《X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3年工作要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春季提升百日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扶止返贫动态监测、“四项保障”、产业就业、资金绩效、驻村及结对帮扶、问题整改、舆论宣传、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九项具体重点工作内容。

(二)坚守扶贫底线

强化动态监测识别和精准帮扶,健全完善“四线预警”动态监测,充分发挥抚州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智慧平台作用,常态化开展部门数据比对和筛查预警,确保“应纳尽纳”。加大帮扶力度,对监测对象按照风险类别、发展能力、现实需求等,“一户一策”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因户因人分类施策。目前,全县共有脱贫户2257户6503人,监测对象161户51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6户17人,边缘易致贫户44户12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11户372人。2023年新识别三类人员37户125人,累计消除风险88户274人。

(三)夯实脱贫成果

一方面巩固“四项保障”。义务教育方面,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和教育帮扶动态监测机制,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各项政策。基本医疗方面,健全资助参保动态监测机制,做好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资助参保,落实大病专项救治、重点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保障政策。住房安全方面,加强农村群众住房安全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六类对象”中动态新增危房、自然灾害受损等住房安全问题,确保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方面,落实农村供水问题排查监测和动态清零机制,开展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强化水质检测监测,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高度关注因灾造成季节性缺水等饮水困难问题,全面保障饮水安全。一方面防范返贫致贫风险。加强社会兜底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和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落实扶贫保险保障,及时快速理赔,规范开展扶贫保险工作。

(四)落实帮扶政策

一是提升产业带动增收效果。持续强化“五个一”产业帮扶模式和“一领办三参与”等产业合作形式,进一步完善“经营主体带动、小额信贷促动、消费帮扶推动”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全县现有带动经营主体370个,总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278户,带动稳定就业人数1246人;扶持产业基地127个总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884户,带动稳定就业总人数643人;9个省级重点帮扶村,均至少已建设1个产业基地;全县完成新增贷款1471.6万元,完成率达到113.2%。二是健全就业稳定长效机制。围绕就业扶贫车间、组织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及公益性定位四类就业扶贫重点渠道,重点推动交通补贴、就业扶贫车间补贴、以工代赈等政策落实落地,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总人数3768人,其中:省外务工1153人,省内县外务工274人,县内务工人数2341人,脱贫人口务工略高于去年;全县13个帮扶车间,总务工人数1008人,吸纳脱贫劳力和监测对象共62人。三是加快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面完成今年448个问题户厕的整改和541户农村户厕的改造提升,及时准确录入农村户厕信息管理系统。梯次推进行政村环境整治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推进乡村治理示范创建,落实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四是持续深化消费帮扶行动。加强帮扶产品销售监测,持续开展“六进”活动,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截至目前,全县现有帮扶产品供应商17个,累计产品50个,其中录入消费帮扶工作系统数50个,帮扶产品价值总量13158.1万元,今年以来累计销售金额9138.44万元,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金额711.1万元。五是加强过渡期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建设管理。强化项目入库论证,加大资金安排和项目实施调度力度,有序推进2023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2023年中央、省、市、县衔接资金共4851万元,安排项目个数128个,目前项目开工率100%,目前资金拨付率已达到省里要求9月30日前的75%要求,确保11月底前达到92%。

(五)抓好问题整改

坚持把国家乡村振兴局在X省部分县暗访发现问题和省考发现问题、市级层面自查发现的问题、我县全面排查发现的问题以及各乡镇平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等统筹起来,一体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紧扣督查反馈的人居环境整治、产业项目发展、衔接资金使用、光伏收益分配、移风易俗等方面进行逐项核对、主动认领,逐个制定措施,溯根溯源找原因,较真碰硬抓整改,加大举一反三力度,推动各类问题一并整改一起解决。截至目前,国家乡村振兴局在X省部分县暗访发现6个方面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我县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问题整改认领问题48个、整改措施91条已全部完成整改。

(六)强化指导监督

加大督导调研力度,继续开展常态化监测调度,每季度对各乡镇扶止返贫动态监测、农村住房安全、农村饮水安全、资金项目管理和帮扶资产管护等重点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和督导,并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通报,全县各乡镇认真对照通报内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大举一反三力度,全面查遗补漏、边查边改,补齐工作短板,以实实举措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守好扶止返贫底线,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困难

1.工作责任压力传递不够。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深入推行,乡村振兴局即将合并到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系统干部中一些人员心态有了波动,实干担当精神有所弱化、工作进取心有所减退,有了干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的思想,出现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认识不深不透、政策熟悉程度不高、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升、工作松劲懈怠等问题。

2.四保障还有弱项。特别是住房方面,空心村闲置房呈逐年增加趋势,直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督导力度。其次饮水安全方面,全县农村饮水集中供应点普遍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现象,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质,进一步筑牢饮水安全保障。

3.乡村振兴产业衔接缺乏可持续发展。我县还存在产业发展对财政投入依赖性还比较强现象,产业发展严重缺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导致产业帮扶成效不明显,特别是非重点村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帮扶模式,加上一些经营主体多数仍是劳务用工、参股分红,深加工产品少,附加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市场带动能力弱,潜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带动能力不强,技术指导不够,同质化、低端化倾向突显。农产品销售渠道也不广,地域特色产业发展不明显,体现不了X特色。同时也存在项目论证不充分,未达到预期效果,加上现在乡村用地指标受到限制,严重制约了重大项目的推进和实施。

4.重点帮扶村示范建设还有不足。因资金和项目的投入有限,重点帮扶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明显,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滞后,尚未达到规划的预期。

5.工作经费与工作任务不匹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经费由脱贫攻坚期的每年80万元,递减到2022年的64.5万元,2023年直接调减到13万元,导致一些正常工作难以开展。一是材料印刷费用高。干部帮扶手册、政策宣传手册、结对帮扶明白卡、脱贫户监测户档案资料袋等政策宣传资料都没有实新印制。二是干部培训对象广。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今年的政策培训只安排了1万元预算经费,只能小规模进行了一次新任干部培训,像致富带头人、项目管理等培训只能委托乡镇开展。三是办公开支多。下乡督导工作公车费用约6万元/年,视频会议及办公网络维护费用约4万元/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口和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1.进一步压实各级工作责任落实,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安排部署,进一步传导责任压力,紧紧围绕年度工作重点,坚持目标导向,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实效,全力推进各项准备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2.进一步健全扶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定不移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强化主动监测、数据比对、信息互通,建立健全常态化帮扶机制,实施分类精准帮扶,加强监测对象动态管理,规范风险消除管理。

3.持续筑牢“四项保障”,进一步夯实脱贫成果。坚持把健康、教育、住房、饮水“四大保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指标,坚持常态监测、集中整治相结合,动态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夯实保障基础、提升保障水平。

4.强化“三业共兴”带动,力促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优化完善帮扶政策,通过产业联农、就业提能、创业引才等方式,拓宽产业、就业、创业等增收渠道,进一步健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强化就业动态监测和就业帮扶政策落实,大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农村本土实用人才和引导乡贤能人返乡创业,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逐步致富。

5.做优做强县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到户帮扶政策。一方面加快发展村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村、产镇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农特产品品牌,完善拓展“一村一品”政策,充分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一方面要县乡形成合力,打造报团取暖产业集群模式,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6.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先进经验,强化重点帮扶村示范建设。加大对省定重点帮扶村建设支持力度,统筹推动市定、县定重点帮扶村建设,持续推进重点帮扶村示范建设专项行动。加强跑项竞资(融资和发行债券),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整合乡村建设资金逐年打造亮点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