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某市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某市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工作情况的报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要求,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四强”行动决策部署和省委“1246”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四区一高地一家园”,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一、聚焦“一条主线”,把稳高质量发展正确方向
主席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指出,要“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省委出台的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为县域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谋划了路径。我市坚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聚焦“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现代化工和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着力推动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融合发展,锻造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四个百亿级产业链,聚力打造全国现代化工和新能源产业耦合发展示范基地。
二、激活“两大引擎”,培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动能
坚持招商引资与企业培育“双轮驱动”,加快外部资本与项目的有效注入,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大视野引领招商引资。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动态完善“四图五清单”,聚焦三个“500强”、上市公司和领军企业精准招商,推行“行政链长+链主企业”机制,优化组建石油化工及天然气深加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巨化集团驻点招商等8个工作组,强化节会招商、以商招商,不断提升招商质效。严格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挂、部门包抓、跟踪督办工作机制,围绕龙头型项目,组建工作专班持续跟踪服务,以“全链条服务”让项目建设全程无忧。
(二)大格局培育壮大企业。以强科技行动为引领,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全面落实科技奖补政策,探索建立化工产业中试基地,鼓励骨干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化示范等成果转化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并购传统企业,支持企业引入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立工业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支持企业“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统筹实施小微企业“育苗”、中小企业“壮干”、骨干企业“灯塔”计划,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成长型企业“专精特新”的生动局面。
三、主攻“三条赛道”,激活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
立足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持之以恒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产业体系从传统优势向新兴潜力、前沿领域全面延伸。
(一)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我市油田“转型发展、优炼增化、多能驱动”,加快建设全省氢产业链主企业,大力发展光伏制氢、特种油加氢等项目,努力构建以天然气、醚后C4等石化副产品为原料的绿色低碳石化产业链。积极引进LNG、合成氨等煤炭精深加工项目,培育以煤炭洗选、煤焦油加工等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煤化工循环产业链,推动煤化工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快精细化工从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向高端原药、成药延伸,打造全国重要的农药产能重点园区,让传统产业“结新果”。
(二)加快新兴产业抢占先机。加快我市75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用,争取全省第二条特高压输电工程落地我市,新增电力装机100万千瓦以上,力争总量突破730万千瓦。积极推进储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风能发电装备及零部件、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光伏系统配套等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打造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光热玻璃生产基地,构建“装备制造+发电储能+智能运维”绿色能源产业体系,让新兴产业“长成林”。
(三)加快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谋划实施天然气合成氨、制甲醇及其加工产品项目,推动天然气能源属性向生产原料属性转变。探索发展沥青基碳纤维、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高端碳材料,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新能源与现代化工深度耦合,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发展绿色高载能产业,加快新能源就地“消纳”,积极推进昌马1200MW抽水蓄能、中能建300MW空气压缩等储能项目,鼓励发展“绿电”制氢、工业副产氢、氢燃料电池、电解铝等产业,创建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加快推动巨化高性能硅氟新材料、陕煤可降解材料碳中和产业园、大洋天庆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以催化剂、电子特气、氟橡胶、有机硅、纤维新材料为支撑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让未来产业“快生根”。
四、打造“四个环境”,构建高质量发展坚强支撑
坚持把营造优良的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倾力打造营商、要素、法治、干事环境
(一)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持续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丰富拓展“一场所、一本书、一张图、一品牌”,扩大政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上门办、就近办”业务范围,努力当好金牌“店小二”。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举措,推动更多事项从“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转变,实现“只进一次门、办成所有事”。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实好“六必访”“企业家日”等制度,用心用情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让安商、亲商、富商在我市大地蔚然成风。
(二)打造引凤长栖的园区环境。推行“亩均效益”用地评价机制,推动低效企业市场化退出,加大闲置土地盘活重组力度,切实以“土地存量”换“发展增量”。提高园区准入门槛,限制“两高”项目发展,推动园区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全力打造绿色工业园区。开展园区承载力提级赋能行动,深化“一区三园”风貌革命,加快标准化厂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双电源、污水处理厂、疏勒河引水工程建设,优化升级园区智慧监管平台,完善提升安全管家、环保管家服务,持续巩固D级化工园区创建成果,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力和能级。
(三)打造优质一流的法治环境。一体化推进法治我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拓展“信用+审批”应用场景。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万名干警联万企”行动,落实“一企一警”护航警官制度,开通涉企诉求绿色通道,打造法律助企品牌。推行“首查不罚、首违不罚”,健全涉企案件优先立审结机制,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让企业家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四)打造敢闯敢为的干事环境。树牢有为才能有位、有位必须有为的用人导向,选派年轻干部到工作一线“接地气”,到发达地区“拓眼界”,让干部有位有为“快成才”。严格落实基层干部优秀比例高于机关20%、职级晋升优先向基层一线倾斜等政策,设置“推动高质量发展奖”,旗帜鲜明地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部门、企业和个人,切实以待遇鼓励、物质奖励、荣誉激励激发干事动力。扎实开展“招才引智”攻坚行动,瞄准现代化工、新能源、医疗、教育等关键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全面落实引进培养、住房保障、生活补助、创业扶持、激励关怀等保障制度,厚植人才发展“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