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党员干部要弘扬新时代良好“家风”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党课讲稿:党员干部要弘扬新时代良好“家风”

同志们: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重视家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席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身系百姓福祉、手握公共权力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守正创新、赓续优良家风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维系国风社风提供了精神支撑、带动党风政风提供了道德基础、培育民风作风提供了思想保障。

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家庭风尚、生活作风。主席总书记提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不仅有着丰富内涵,还有着广阔的外延。从范围来讲,家风首先是一个家庭或家族自身的家风。从时间来讲,家风是世代相传的,是从祖辈那里继承的规则和家庭观念。从内容向度来讲,家风是一种风尚、生活作风。以家风的涵义为切入点,从“修身、治家、为学、处世”四个方面,阐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一)爱国崇德的修身之法

1.崇尚爱国。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重要内容,也是古圣先贤的一种理想和使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国家的理解是无数的“小家”组成国家这个“大家”,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为基础,衍生出一整套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这与“以城邦制为中心”的西方社会的“家”文化不同。因此,中国社会则在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应着家庭的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仁爱、平等的人生观;第二个层面,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观;第三个层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一家、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这相对于西方的“狭隘民族主义”为基础的爱国是一种超越,展示了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的家文化传统。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南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的代表作《颜氏家训》中的核心观点是居家尽孝、为国尽忠。他认为在家风建设中重德行、尊教化,才能立身处世,进而治国有方。这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涵养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情怀,提供了思想和实践的指引。

2.崇尚修身。崇尚爱国是中华民族家风传统的使命和担当,崇尚修身是中华民族家风传统的基础支撑。儒家思想经典《大学》中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要求我们学习知识、增长见闻、淬炼心性,从而达到高度的自觉和自律。如曾国藩的家书中“日课十二条”中的核心思想,不仅是崇尚修身养性的典型例子,也向后人传递了真正维系家庭情感的秘诀不是依靠金钱与名利,而是道德素质与家庭风尚。这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立足慎独慎微、修身养性、廉洁自律等作风建设,提供了精神传承。

(二)睦亲勤俭的治家之道

1.崇尚礼仪。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这也源于“礼”的养成教育是从“家”的启蒙教育开始。正如《论语》中提及的“礼之用,和为贵”,蕴含着“礼”的道德规范与“和”的道德践行。儒家思想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精神,在家庭层面是以“子孝父慈、兄友弟悌、夫妻和睦”为重要内容,按照“孝悌”的伦理规范,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调适关系。这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建立共建共享、开放合作、双向互动的友好型家庭,在工作生活中增强公仆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为治国理政、处理对外国际关系,提供了“礼”的支撑。

2.崇尚勤俭。勤俭持家也是兴家之本,治家之道。中华民族有着勤劳、向上、坚毅等文化特质。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训诫子辈,这为新时代党员干部传承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精神,提供了“俭”的支撑。

(三)蒙以养正的教子之方

1.崇尚教育。端蒙养、重家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爱子,教之以义方”,是古人家风家教的智慧,如《弟子规》虽只有360句、1080个字,却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三字经》里面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又如近代大学者梁启超的家风,造就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风奇迹。他在子女教育上没有拘泥于中国传统学问,而是让他们走出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教会了子女爱国报国;对先进科学的接纳,促成了子女立业成才。这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用心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培养对党忠诚的可靠接班人,提供了“教”的有益借鉴。

2.崇尚读书。耕读治家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风的主旋律之一。一个家庭要有书香气,一个家庭对待知识的态度,往往决定了这个家庭的未来,所以在中华优良家风传统中就有读书能改变命运的家风观念。如大文豪苏轼从小“立志读尽人间书”,第一次进京赶考,就凭一篇文章金榜题名,这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精神追求和建立学习型政 设,提供了“学”的有效路径。

(四)亲仁济众的处世之道

1.崇尚诚信。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待人以诚,处事以敬,其中内诚于心、外信于人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纽带。“诚”不仅表现在外在的待人接物上,更在于内心的真诚,实事求是。如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和《温公家范》包含着崇尚诚信的“家风”典范之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以诚待民的精神追求,提供了“诚”的重要内涵。

2.崇尚互助。人伦出于家庭,延及邻里。个体生活于家庭之中,家庭嵌入一定的社群、存续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邻里关系则是家庭所处的最近的一种社会关系,所以崇尚互助也是优良家风的重要内容之一。如范仲淹“急人之难、施行仁义”的家风理念,设立了中国最古老的具有宗族性质的基金会,慈善机构的义庄,弘扬仁善精神。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供了“仁”的有益支撑。

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风的传承方式

好的家训家规形成好的家风,好的家风家教成就好的家庭。中国的家庭结构由大家庭变成小家庭,但优良家风传承的内容和方式历久弥新、源远流长。优良家风传统的传承方式中,家训表达了一个家庭的道德风貌,家规制定了家庭关系与活动的具体规范,家书传递了家风的基本价值观和情感,家教通过言传身教去人文教化。

(一)以道德引领为代表的家训

古人常说国有法、乡有约、家有训。国法、乡约等整个社会层面的道德基石,从家庭亲情伦理情感认同中产生道德感染力并在家庭层面进行教化。因此,传统的家训大多是以道德为根本得以传承,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从“以大道为志向,以德行为根基,以仁爱为依托,以六艺为修养”对子孙后代的训诫,包含着前辈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强调家庭成员中的“齐家”“兴家”的重要性的同时,还总结传授家庭管理、家业置办的经验。如周公训子《周公戒伯禽》就是最古老的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李世民的《帝范》、司马光的《家范》《林则徐家训》等等都是家训典范,注重立价值取向之德。一部流传千年,仅有635字的《钱氏家训》在训言中写道:“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意思是如果利益只有你一个人享受,不要谋划它,如果利益天下享之,就一定想办法得到它。当代钱氏家族中,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传统优良家风可以看出,古圣先贤为大家舍小家的雄略,在家训中注重教导家族成员忠诚国家、胸怀天下、为百姓谋福利,将家庭教育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二)以行为规范为重点的家规

家规的内容范畴多数以行为规范、礼仪准则维系宗亲的精神纽带。因此,家规是家风形成的规则基础方式,是以礼为基,以义为宗旨,以范为榜样,以“孝父母、忠群国、端士习、勤本业、崇节俭、睦宗族”等内容,告诉家庭成员“我们应该这样做”的一种方式。如被明太祖朱元璋赐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其延绵330年经久不衰的核心和秘诀,是一本以行为规范为中心的《郑氏规范》;《弟子规》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内容进行家风规范。

(三)以传递情感为纽带的家书

家书是通过给远方的亲人写书信来传递情感、传递教育理念和做人道理的一种传承家风的方式。如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一生中写了近1500封的家书,对曾氏后人产生重大影响,自曾国藩以下八代人中无一“败家子”,有名望者多达240余人。如毛泽东、向警予、李立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自身的高尚人格魅力培养教育子女形成的向善向上的优良家庭风尚,以忠于人民的家国情怀为内核、以严守纪律的政治品格为基石、以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为精髓、以从严治家的历史责任为根本,既反映他们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又反映他们对亲属的深情、对子女的教诲。

(四)以言传身教为方法的家教

口口相传、身体力行的教育层面的家教内容,同时也是一种外化的家风传承形式。家教的内容区别于普通的知识教育内容,家教是以家族和家庭为单位的教化传承,以“立志以成事、立德遗子孙、训俭以示子、忠孝以立身、督学以立本”的人文礼俗和道德伦理的教养为内容,是一种真正纯粹的德行生命养育。其中,“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人文教化内容,以“言传身教、慈严相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劝学勉学、环境营造”等家庭教育方式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渐渐合力传承下来的。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对儿子孔鲤的“不学诗,无以言”,而“不学礼,无以立”的教导,汉高祖刘邦《手敕太子》,史学家班昭以《女诫》教女儿等家教思想,提供了家教智慧。

三、新时代党员干部传承优良传统家风的路径

2021年7月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和领导干部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以纯正家风涵养明朗党风政风社风。”因此,塑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风尚、以“传统美德”为内容的品德风尚、以“共建共享”为引领的精神风尚、以“法治规范”为支撑的机制风尚,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塑造优良家风的必修课。

(一)提高党员干部在家风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1.涵养家国情怀,牢记初心使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是马克思主义崇高理想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精髓所在。中国共产党用家国情怀大义将千千万万个民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武装起来,摆脱了压在中国民众身上的“三座大山”。因此,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带领人民将爱国爱家相统一,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中,牢记初心使命,深耕厚培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民宗旨,提升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涵养家国情怀。

2.突出道德品行,强化责任担当。《论语》说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刘少奇、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后代留下了优良的家风故事。主席总书记在家风建设论述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好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因此,党员干部要注重家风建设,立好“齐家”标杆,明大德,铸就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守公德,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私德,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操守。

(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风相互融合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传统家风的现代化转型。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家风不仅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文化的精髓,还要与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相结合,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融入家庭生活,与时代同频共振,引领新时代的家风风尚,努力使自己的家庭成为全社会的样板,使家庭成员人人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因此,需要我们以优秀传统文化振家风,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丰富新时代家风文化的内涵;以革命文化扬家风,用红色家书感悟先辈们的心路情怀,走进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以先进文化倡家风,促进个人层面的价值向社会、国家层面价值的过渡与提升,注入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新的家风理念,让家风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现传统家风的现代化转型。

2.弘扬优秀传统节日,创新家风建设载体。从时代要求出发,汲取传统家风中的精华,挖掘优良传统家风文化中德育思想、教育取向和施教方法,通过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假日,引导党员干部注重思亲报本、鼓励艰苦奋斗。同时,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和谐家庭”“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和“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正家风,积极传递家风正能量。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通过建立优良家风教育网站、APP、微博、公益广告等喜闻乐见的媒介方式,积极宣传家国观念、诚信友善等道德观念。

(三)营造优良家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1.引导党员干部家庭示范,注重从严治家。2018年10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领导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因此,党员干部要发挥榜样模范的“领头羊”作用,以德立家,抓好子女教育关,以严管家,守好亲情关,以学养家,树立本领关,以廉持家,把好权力关。借鉴现代教育理念和网络化、信息化的沟通模式,从情、礼、法三重角度引导家人,在民主氛围中,在充分了解家庭成员的真实诉求中主动定制符合时代要求、贴近生活实际的家风家规,建立共建共享的友好型家庭,唤起家风传承意识,营造从严治家的良好氛围。

2.拓宽家风教育渠道,创设全链条育德阵地。家风具备社会自觉和政治自觉等多重优势。党员干部的好家风可以凝聚党心民心、塑造优良党风,好党风则可以带动形成好政风,改善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因此,通过各级党校开设家风教育相关课程,建设家风家训馆、家风主题博物馆等,保护家风遗产,拓宽家风教育渠道,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树立优良家风。同时,将优良家风建设融入社区文明建设,定期开展与道德讲堂、家风家训主题活动,家庭亲子阅读、婚恋指导服务、家庭风尚与社会治理互动,创设社会德育阵地,发挥群团组织作用,让家庭和学校、政府、社会共担责任,形成育人全链条。

(四)构建优良家风建设长效机制

1.完善家风的法律保障机制,将家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党员干部优良家风建设和从严治党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既依赖于自下而上的自然理性自觉,又依赖于自上而下的他律维护。因此,需要将家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发挥党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家风建设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以法律保障道德目标的实现,避免把公权力作为补偿家人的手段,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避免以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亲情利益化、家庭暴力化为导向的问题,实现家风建设与法律制度体系的有效契合,以良好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清正、社风民风淳朴、个人作风端正。

2.促进家风传承监督机制,形成家风建设强大合力。把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同组织与家庭相联动,将家风传承机制和监督惩戒结合起来,融入干部职务提拔、先进表彰和评估建设中,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端正社会交往、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志趣,建立良好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的舆论场。建立多层级跟踪问效,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家访制度,促进家庭成员互相监督,积极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形成家风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对新时代家庭关系中出现的新变化,对个人利益冲突的风险点进行严格把关,研究制定办法,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族成员合法合规的收入与利用职务影响力带来的收益划分清楚,不搞“一刀切”“一棍子打死”。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