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强县会议上的讲话
在工业强县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隆重召开工业强县大会,旨在深化认识、广泛动员,把全县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工业强县战略上来,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推动工业发展上来,全县上下贯彻落实县委战略部署上来,务必高举“工业强县”大旗,要坚持工业为大、工业为先、工业为重的导向,矢志突破,长抓不懈,抢抓机遇、增添措施、努力拼搏,实现X工业经济新跨越,谱写X发展新篇章。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一批优秀企业,兑现了奖励工业发展的承诺;部分企业、X镇、科工信局、工业园区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市经信委主任为我县特色园区授牌并作了讲话,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全县工业经济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正确面对当前工业经济形势和任务
县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实现赶超进位、底部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三次产业结构不优、县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严峻现实,我们唯有高举“工业强县”大旗,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富民强县。并将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摆在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首位。要求全县上下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挑战客观存在,机遇稍纵即逝,只有拼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美丽。全县上下一定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你追我赶、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逼人形势,勠力同心,笃定前行。
(一)纵向看成绩,发展有基础。纵观全县的工业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20XX年1-12月,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户,75户规模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5.02亿元,同比增长10.7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0.2%,占市9个县市区第三位。产销率达到98.3%,列全市第二位。实现利润总额3.53亿元,同比增长14.9%。1-11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入库税金2.04亿元,同比增长15.1%。完成工业投资15.43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居全市第一;完成技改投资13.6亿元,同比增长X%,增速居全市第四。二是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效果。X工业园区扩区调位后,两江产城新区(五里梁)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98亿元,累计3.14亿元。园区工业企业投资额12.4亿元。推行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机制体制创新,承载能力增强。园区企业数达到X户,5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4%,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8%。三是优势产业发展向好。通过多年发展,我县初步形成纺织服装、食品医药、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四大优势产业。1-12月,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2.4%。其中:13户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产值14.9亿元,同比增长10.28%,入库税金6619万元;20户食品医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10.5%,入库税金3912.8万元;11户能源化工企业实现产值9.68亿元,同比下降5.75%,入库税金7085万元;机械制造企业实现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23%,入库税金915万元。10户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11.82%,11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17%。总体来看,X工业发展正走向总量增速稳定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的发展之路,充分说明,县委县政府坚持举全县之力推进工业强县的决策是正确的,实施工业大会战是必要的。
(二)横向找差距,增强危机感。尽管我县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省全市相比,差距依然明显,面临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制约工业发展。县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连续八年获得过“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农业辉煌背后潜隐着的是农业发展的“惯性思维”,虽然工业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县工业总量小、基础弱、影响小,很多干部群众对发展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认为发展工业只是政府和工信部门的事情,导致“工业兴县”理念入脑入心难,工业发展速度缓慢。同时对工业发展的思路不清晰,没有通盘考虑和整体规划,重工业统计数据包装和行政目标完成,不重生产力的发展和要素的集聚。全县普遍对农业大县实现工业化存在畏难情绪,发展工业的决心和信心不足,从领导重视程度、政策扶持力度、部门服务力度、群众支持力度等方面并没有真正形成共识与合力,缺乏重工业、兴工业的环境氛围。二是第二产业占比结构失调。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市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驾齐驱,工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以2015年为例,我县GDP为20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1:26.9:39;尤其是今年1-11月,我县GDP为145.2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1:17.7:41.3,二产业比重仅17.7,工业不足10,一、三产业比重都较高,二产业比重过低,更是导致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有限,无法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强力支撑,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健康发展,所以二产业比重过低的结构性问题仍是制约我县经济增长的瓶颈。三是园区无特色地位不突出。X工业园成立20多年,总体上发展速度缓慢,并存在布局分散、产业不聚集、无大集团大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企业)、运行体制机制不活、干部资源配置与园区要求结构性脱节等问题。园区投入运营仍为传统政府办园模式,“行政化”色彩过重。未能盘活园区规划、土地等有效资源,未能激活民间资本及金融机构有效投入,导致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承接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投入严重不足,以现有状况无法承接大项目、好项目。相关县级部门对园区支持形式化、表面化,涉及关键性、政策性及风险性环节支持不力,园区运营中规划、土地、融资及报规报建、证照办理、资产整合、政策兑现等方面推进十分艰难,主导地位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四是项目优良率低缺乏后劲。“十三五”期间,工业投资累计80.5亿元,技改投资累计70亿元,但我们的规模工业总产值仅60亿元出头。主要是受环保、土地、物流、配套、区位、经济下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工业项目引进成效不够明显,落地工业项目非常少,没有投资大、支撑强的新增工业项目及“两新”产业项目,且存量企业产业的运营和提振不力,存在“签约项目落地难、落地项目推进缓慢、竣工项目达产不理想”现象。但也存在我们的项目建设滞后,比如波鸿机电、双龙服饰、福润等很多项目没有建成就夭折;和项目建成后产品缺乏市场,产品价格倒挂,企业亏损严重,企业不得不停产等现象。
(三)整体看发展态势。要坚持工业为大、工业为先、工业为重的导向,将全县的资源、政策、人力向工业聚集、聚焦。要加强工业领域改革,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成果,构建起以县工业发展领导小组为最高决策、指挥机构的全新的体制机制,汇聚起工业强县建设的强大动力。一是宏观形势向好、政策机遇难得。“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委提出“三大发展战略”,市委“两个一号工程”,和可持续、稳增长调结构等政策的出台,我县作为全省加快成渝城市群建设、成德绵协同发展、X科技城建设等政策为我县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加之我县出台的《工业强县决定》、《园区改革意见》、《招商引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我县工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创造了条件。二是工作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明显。与X其他县市区相比,X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原料资源和其他要素资源。在原有的4条高速公路基础上,我县将新增“1条铁路、2条高速公司、1座通用机场”,我县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作为X交通次枢纽和X西北重要交通节点,X将更紧密地融入经济带,将得到更多更大的辐射带动影响,X具有发展工业的要素条件和后发优势。
综合分析当前形势,X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大干快上有机遇、有条件、有潜力,经过一段时期持之以恒的努力,完全能够实现跨越发展、赶超进位。全县上下务必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重心向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转移、政策向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倾斜、资源向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聚集,全面提升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水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更大的力量、更宽的思路、更多的办法,努力寻找X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千方百计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
二、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工业发展实现赶超进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上下务必高举“工业强县”大旗,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才,大力实施工业兴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战略。强力推行园区、招商、融资“三大改革”,做强纺织服装、健康食品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落实政策、要素、服务“三大保障”,实现产值、税收、企业规模“三个倍增”,促进工业经济“三年大提速、五年大跨越”,实现“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为建设四X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美丽X奠定建设基础。
到202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达到23%,工业对GDP贡献率达到30%。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00户,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27%,实现增加值65亿元,工业企业纳税突破5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镇乡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两新”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培育一批年产值收入过10亿元的大企业和年产值上50亿元的产业集群。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20亿元以上,技改投资100亿元以上。工业总体竞争力达到市县市区一流水平。建成中国西部纺织服装基地、大健康食品产业基地、X西北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制造强县。全县上下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努力奋斗,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优化空间布局
在空间布局方面,按照“一园二区两带”的工业发展总体布局,两江产城新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精细化工,建设“X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X工业集中区依托食品医药产业和紧邻X科技城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建设“X大健康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打造科技创新实验区。积极做好工业园区扩区调整规划,加快五里梁产城新区建设,不断拓展园区发展新空间。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差异化发展思路,确定一批重点工业镇乡,加快发展壮大涪江流域、成南巴高速公路沿线两条工业经济带。之前,市经信委已代表市政府为两江产城新区授“X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排,为X工业集中区授“X健康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牌,这是对我县工业发展布局的肯定,更是对我县发展工业的支持、激励、鞭策。
(二)夯实园区载体
工业园区是地区经济的心脏和脊梁,肩负着区域经济主战场、主力军和排头兵的重要使命。要把园区作为全县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创新创业主战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突出园区发展领军作用,力争到2025年,把工业园区建成四X丘区先进特色园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园区要按照园区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全面创新园区开发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走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之路,着力破解园区发展瓶颈,激活园区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运用PPP等新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工业承载能力。对产城新区的道路、管网、用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二是加快招引项目入园。要突出服装、食品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重点,利用园区特点、发挥园区优势、突出招商引资,对园区内新进工业项目的落地,不能违背大的规划布局;新引进的企业,要坚持论证制度和环境评价,要算好帐,为项目引进落地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加强对企服务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对国有平台公司的打造和资产的注入,尽快完成北辰、永盛公司整合,统筹组建工业投资(集团)公司,做实做强工业投资平台载体。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明确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工业投资(集团)公司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入、基金建立、企业融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突出抓好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诚信环境的综合整治和建设。四是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组建X工业园区纺织服装和健康食品产业招商团队。研究国家关于纺织服装产业、健康食品产业的相关政策,分析全国和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现状,全面梳理我县纺织服装产业、健康食品产业和产业链发展情况。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团队主要围绕佳联、佳禧省级产业联盟龙头企业的优势,瞄准替代进口和军工需求,进行重点招商;健康食品产业招商团队主要围绕上海梅林、神龙粮油等食品产业基础,依托麦冬等特色优势农副产品资源,进行重点招商。五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要通过思想大解放等主题活动,全面解放思想,创新实干,鲜明“高点定位、争创一流”的工作取向,坚定“破釜沉舟、攻坚破难”的决心勇气,坚持“主动作为、改革突破”的责任担当,把握“问题导向、简便管用”的方法路径,有效整合园区力量,统筹做大做强X工业园。
(三)做大优势产业
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大会战,加快培育一批规模优势明显、质量效益显著、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着力打造提升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2+1”主导产业格局。一是构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加快两江产城新区高端纺织服装核心区域承接平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以对外开放合作为支撑,以佳联佳禧印染为龙头,开展强链补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工装产业,打造“中国工装之都”。力争到2025年,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二是做优大健康食品医药产业。加快建设“X大健康产业园”,强力推进麦冬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研发、产业化推广,力争进入全国、全省中药材大品种规划和优先发展产业,纳入全市、全省发展战略。建立麦冬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实现药食同源突破,加大麦冬产品开发和产业链延伸开发,引入大企业大集团合力发展麦冬百亿级产业集群,支持上海梅林、太极制药、台沃科技做大做强。建设以麦冬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抓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力争到2025年,健康食品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三是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紧邻科技城的科研优势和产业优势,创新军民融合机制,做好产业转移承接。瞄准汽车摩托车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设备、高性能泵阀、磨具、农业机械等领域,搞好产品研发与推广,主动配套成都、重庆、X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高端装备产业实现总产值50亿元。
(四)育骨干扶中小。一是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对现有企业生产装备、工业水平改造提升,推进“互联网+制造”和全企入网,提升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二是加快发展“两新”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力度,着力培育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两高一低”企业,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同步推进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传统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力争到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25家。三是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涌泉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每年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70户以上,促进企业梯队发展,形成“抓大活小、以小带大、助小强大”的发展新局面。指导企业加强基础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引导企业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有序运转。提升企业环境治理、安全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能力。加大企业统计人员培训力度,强化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四是积极推进“双创”孵化。建立产业联盟,依托佳联佳禧等县内行业龙头企业,推进校企、院企、企企联姻,建立研发、产业链、市场、技术标准联盟,构建产学研配套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研究出台支持创新创业实施意见,促进科研和科技成果进一步转化。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推进众创、众扶、众包、众筹等平台建设,激发民间创业活力。力争2024年,孵化园区面积达6万平方米,新建成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技术中心,培育1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著名商标,5个名牌产品。
(五)强力招商引资。一是大力实施项目攻坚行动。完善工业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和项目建设考核体系,落实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四定”、“三包”责任制,加大协调力度,完善保障措施,切实解决重大工业项目推进中的具体问题,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围绕主导产业,包装、储备、引进落实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努力形成“加快储备一批、工业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项目推进格局,确保每年开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个、2000万以上项目20个。二是强力推进工业项目招商。牢固树立“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突出抓招商”理念,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在扩大工业增量、调优工业结构、提升工业质量的关键作用、引擎作用。按照“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和“先解决有、再解决优”的要求,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梳理传统优势产业项目、包装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整合全县招商力量,借助省、市、各地商会优势,成立专业招商小组,实现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工作。制定工业招商支持政策、招商引荐奖励办法和招商考核办法,增强招商实效,力争每年引进工业项目投资不少于20亿元。
(六)强化要素保障。一是落实扶持奖励政策。加大财政对工业发展扶持力度,从2024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5000万元设立直接奖励补助资金和市场化运作产业发展基金。直接奖励补助资金采取“一补四奖”方式,补助企业技术改造,奖励创新发展、品牌建设、突出贡献、上规模上档次。二是建立融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银政企对接机制,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财政存款对工业信贷增量的引导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能力,落实工业信贷投入的考核奖励政策。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激励机制,规范担保行为,提升工业企业银行直接融资担保能力。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加快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创新团队。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下的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新型实用人才和产业大军。三是着力要素配置保障。进一步完善工业用水、电、气管网配套。规范拉闸限电及停气秩序,提升电力、燃气保障能力。创新理念,探索引入多渠道供电、供水、供气市场机制。积极推动直购电、富余电量消纳政策和价格协商机制,降低企业能源成本。坚持“节约集约用地、重视存量挖潜、使用管理并重”原则,科学合理安排用地指标,新增用地指标按照不低于50%比例向工业用地倾斜,破解项目落地难题,力争到2025年,增加工业用地5000亩左右。
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一)健全完善领导机制。要加强工业领域改革,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成果,构建起以县工业发展领导小组为最高决策、指挥机构的全新的体制机制,汇聚起工业强县建设的强大动力。落实工业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业强县领导小组会议,听取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工业发展情况汇报。解决产业发展、项目推进、招商引资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审议工业发展重大事项、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方案。发挥工业工作领导小组在产业规划、政策制定、项目推进、园区建设、要素保障、统筹服务、监督考核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坚持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坚持主动上门服务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扩能升级、要素保障、货物运输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倾力营造发展氛围。广泛宣传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重大意义和重大举措,在全县形成上下重视工业、方方面面关心工业、齐心协力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支持工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认真清理涉企收费项目,建立涉企收费项目清单制度和公示制度,严肃查处各种乱设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实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对重点培育企业发放“绿卡”,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凭卡优先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在承诺时限基础上提速50%以上。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大对损害企业发展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突出抓好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诚信环境的综合整治和建设,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氛围。要表彰和树立一批促进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先进典型,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舍得给物质待遇、给政治荣誉、给社会地位,让其安心在X投资、放心在X发展、全心在X创业。
(三)督查拉练逗硬奖惩。全县上下都必须明确抓工业工作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抓工业工作的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减弱,既定的工业工作目标任务只能完成不能打折。建立“工业强县”战略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业经济发展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将工业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单独考核加分。属于工业发展主导镇乡,增加工业考核权重。每季度工业园区、工业重点镇乡开展一次拉练评比。县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目督办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进度安排,加强对工业工作的检查和督促,抓好系列跟踪督查和专项督查,坚持每月通报、双月督查、每季分析、半年考评、年终考核制度,严格逗硬奖惩,确保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提速增效。
同志们!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加快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事关全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事关建设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美丽X成败。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置身这样一个大舞台,我们责任重如山!挑战客观存在,机遇稍纵即逝,只有拼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美丽。我们都要将自己置身于大X、大县情的大格局之中,进一步树立并不断增强X经济主战场、先锋队、主力军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赶超进位的使命感、紧迫感。全县上下一定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你追我赶、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逼人形势,勠力同心,笃定前行。奋力开创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新局面,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爆炸式发展,朝着“工业强县”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