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对当代青年德育的启示
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对当代青年德育的启示
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对当代青年德育的启示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表达,它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文章从人文精神的诠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及人文精神在当代青年教育中面临的三个困境分析,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二是高科技与高人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三是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问题,提出了完善当代青年道德教育的启示:一要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际交往方式;二要树立正确的新时代人文精神理念;三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良性互动。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德育;青年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1.02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1-0131-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经过历久弥新的发展,在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加彰显出独特的内涵,成为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增长才智、丰富心灵、完善人格的重要资粮,理应成为当代道德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对当代青年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人文精神的诠释
1.人文精神的来源
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概括。人文一词追溯起源,最早见于《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可见,“人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与“天文”相对的概念。在当时的社会,“天文”主要指向自然界的运行法则,相对应的,“人文”则指向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那时候我们的先人就想要建立一种以礼乐为教化之本,以人伦有序为目的的理想文明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人们养成的道德习惯支撑着,这种自觉自律的意识,正是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根绵延至今。
2.人文精神的内涵
(1)人文精神的传统内涵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的阐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杜维明提出的观点:“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人,原是一个处于自然和文化两极之间巨大张力场中;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位,‘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
李继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是集体主义,以家族本位主义、皇权本位主义、国家本位主义等为不同表现形式。”
张立文的观点:‘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所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他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学派都围绕着和合而展开,如儒家是从有等级的社会中求和合,道家是从人与自然的分别中求和合,佛学是从因缘中求和合,墨家从兼爱中求和合,阴阳学从对立中求和合,法家从守法中求和合,名家从离坚白与合同异中求和合,各家都达到了和合境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以注重天人合一中的以人为本为根基,以人伦道德、仁爱为支撑、肯定人的价值、重视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表达。
(2)人文精神的现实内涵人文精神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决定了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涵。笔者认为,结合当前历史背景,人文精神的现实含义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肯定人们的合理物质需要,反对过度的物欲要求,二是重视人的精神层面,探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三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倡导相互关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倡导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从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推出,它实质上表述的是一种思想或精神。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以人为本中国古人为了更好地参与到天地万物的运行法则中,提出了天人合一、人要顺应自然规律,按照天道、地道、人道三者之间并列的关系来安排人生活的社会运行规则,强调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中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古代典籍《尚书·泰誓上》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儒家思想家,根据所处的不同历史时代,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继承发展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2)重视德性人文精神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以礼教规范人的行为,经过历史的积淀和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形成了一种趋善求治,以伦理为特色的“德性文化”,它有别于西方的“智性文化”,强调的是觉,这种觉是由内向外的力量,而不是靠外在的强制力,反倒是靠人自己覺知德行的善恶、德行的完善,来不断完善超越自我,提升自己的德行品格,因而强调在“义理”“人欲”问题上,要防止物欲的干扰。不能去做物的奴隶,这样才能保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儒家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作为基本价值准则一直以来是全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成为中国人处理义理关系的思想传统延续至今。
(3)和合精神人文精神中的和合精神集中表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它将人类根植于大地、身体、家庭和社群之中考察人性,因此要创造的就是我们与宇宙秩序、与人身心和谐的状态,这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实践理路。老子《道德经》里有“道法自然”的说法,就是倡导人应该顺应自然。王阳明的“心之仁”揭示出要天地万物同情共感的能力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可见,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既不是凡俗的,也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它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包含着人与自然的相通相融,这种观念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
三、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在当代青年德育中面临的困境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本身固有的弊端也会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形成某种障碍和制约。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和交换的普遍化,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普遍的物的依赖关系,容易导致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这样的不良后果是一方面跨越了人文精神对物质需求的合理界限,导致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行为的出现;另一方面罢黜了人文精神对精神生活价值的指导作用,造成了精神生活的异化。其次,市场经济长期的竞争模式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产生了精神生活私人化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矛盾与冲突,“私人”“私欲”排斥公共权威的干预,而人文精神提倡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状态却日渐式微。可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与青年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交织在一起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给青年带来思想上的困惑,易产生理想信念的失落、精神价值的迷茫等问题。这种情况亟需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2.高科技与高人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为社会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前有未有的精神贫困。一方面,人的思维被工具理性所主宰。工具理性的思维形式是崇尚科学主义和技术至上,表现为理性的垄断化,并且将理性凌驾于价值之上,解构价值的立足空间,使理性摆脱价值的约束;同时这种思维形式还超越其适用范围,伸展到生活的一切领域,科学方法中的数量原则、机械性原则等“物质化”方法被不同程度地运用到认识论领域和伦理价值领域,变成诊释自然、社会乃至人生的唯一模式,结果是造成人的思维被机械化、程序化、公式化所左右,判断力、思辨力明显下降,造成了“技术理性”对人的全面控制和奴役,丧失了对人文关切的思考。换言之,在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下,技术和机器成为人的生活的决定因素[1]。另一方面,人性自私的一面被无节制地放大。在科技的驱使下,人的欲望越来越膨胀,人性的自私与贪婪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无“善”的道路上狂奔乱窜,有一些高智商的科研人员利用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制造毒品,盗窃芯片,合成有毒食品,人性的贪婪暴露无遗。“智能化”已成为现代青年生活的一大特色,这就使一些青年把高科技当作一种全知、全能的救世主,以为生活中的一切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等都能通过科学技术获得完美的解决,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对科学技术的顶礼膜拜。这种认知上的错误其危害性是极其严重的,没有道德对知识的有效制衡,带给人类的轻则使人心灵异化,重则导致生态破坏、战争爆发,因此如何教育当代青年正确看待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如何学会平衡道德和知识的关系,是当代教育中必须重视的一课,这也是我国多年来缺失的一课,适时补课,从青年抓起,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其体会到高科技和人的精神活动和谐互动势在必行。
3.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社会中也涌现出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这些思潮包括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生态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激进左派、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对中国的人文精神造成巨大的冲击。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缺失,不仅是因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被割裂,还由于中国社会所承受着现代社会中各种思潮的冲击。党的十八大之前,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种社会思潮呈现一定程度的竞争态势,经过五年的努力,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显著增强,可以说主流意识形态已经逐步占领了思想高地,但也有一些不同声音转入地下,形成潜在隐患。在这些不良思潮中,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激进左派等将矛头对准了我国青年群体。对于正处于认知形成过程中的青年而言,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相对较弱,而对各种新鲜事物的热情却很高涨,容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产生偏激、愤怒、不满的情绪。此外,互联网平台也为不良思潮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滋生土壤,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分,对辨识力较弱的青年极易产生不良影响。一些泛娱乐化的综艺节目及网络视频误导青少年传播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信息化时代下消费主义蔓延之势迅速,“网购”已经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成为全民参与的独特文化现象。虽然促进了消费,但过度消费引发了消费的异化,在一些青年当中多消费、多享受成为一种“时尚”,非理性消费、透支消费、奢侈消费大有人在。当人们只是活在“心为物役”的环境中,人就成了一种单一的、抽象的概念,人的主体性和根本性便都在科技所揭示的规律中被化解掉了,人的精神生活的异化也就成了必然,这也是现在部分青年出现道德滑坡的根源所在。
四、完善当代青年德育的启示——借鉴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1.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际交往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一种新型的超越“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互动方式呼之欲出。这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稱之为“后陌生人社会”,它是以遵守社会法制、尊重内心良知为根基,以平等关爱为主要内容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它摒弃了熟人社会交往中重人治忽视法治的弊端,也避免了陌生人社会中基于利益关系基础上的没有情感倾向的人际互动。这种新型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交往模式其实在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就可以找到答案。人文精神中“仁”的思想阐发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道德理念,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孝”“悌”“忠”“恕”支撑着人与人相互关爱的理想互动模式。具体来说,“孝”与“悌”解决了基于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的交往方式,“忠”与“恕”安排了不具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相互关爱的交往方式。可见,在“后陌生人社会”中可以借鉴其思想,在对青年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帮助青年掌握带有情感交流的真正友好与关爱的人际交往方式,纠正不良的交往习惯,使其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不但对自己的亲人有爱,对非亲人的陌生人还要有仁爱的人文精神,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处在和谐舒适的状态,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为更好地投身中国梦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树立正确的新时代人文精神理念
从总体上说,人文精神是人类历史长期积淀的精华,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追求人格的完善和自由发展,并以此观照、推动、批判人的思想和行为,维系并提升人的生存价值与生存目标。而这也正是“智能化”时代下人类精神世界的理想模样。科技越发达越要体现人本关怀,而不是变成奴役人类心灵的工作,在当今社会,推动高科技与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互动,将已经割裂的人文和科技,看成一个整体,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样,是时代的需要与呼唤,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要从青年道德教育入手,教育青年树立起正确的科技人文观。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迫切需要人类正确的科技价值观、高度的道德责任感、高度的心理承受力和高尚的心理情感与之相匹配。也就是需要人作为主体的人,作为丰满人性的人和高尚灵魂的人与高科技的发展形成和谐互动,将科学技术这匹“脱缰之马”从偏离的轨道拉回来,重新定位和导航。这些思想,我国的传统文化早有论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结合保证了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不可能异化为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的人本主义早就做好了预设,它是以天地为师,按着天地运行规律要求人类社会的规律与之同频,一方面强调人只有做人自己,才能保持住自身的独立、自主、能动,既不做神的奴隶,也不能被物所束缚;另一方面强调人也不能狂妄自大,妄图主宰天地万物,反而要虚心地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宇宙的规律[2]。
3.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良性互动
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要真正实现回归,发挥应有的道德教化作用,就必须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两者的结合不仅是因为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还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指明了人文精神的实现路径。可以说,两者互相推动,相得益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本关怀“属性”,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把人的合理物质需求和正当的精神需求放在发展的首位,重视人的生存、发展、公平正义等各项权利的实现,确保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人文精神从其产生到发展,无论是对“物役”还是“人役”的超越,也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对人的关注与关怀[3]。毫无疑问,以人为本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也是人文精神始终不变的根本价值。人文精神的回归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有效地规避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道德风险和心理风险。正本清源,返本开新,表明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而这种认识的深化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必要前提。由于青年的道德认知、心理接受水平还处在不成熟、不稳定阶段,因此,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主动将人文精神中的人文关怀渗透进来,使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对接,帮助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和发展逻辑,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系深入内心,从而保证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使人文精神在新时代彰显新的生命力,凸显具有人文底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使这种“文化品牌”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價值的重要载体。要真正使人文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保持良性互动就要遵守文化发展规律,不要被“资本”所绑架,不要被曲解、被政绩、被利益所捆绑,更不要揠苗助长,要让文化发挥“润物细无声”的功用,才能带动经济发挥“久久为功”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童建军,许文贤。价值教育合德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
[2]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7:45.
[3]陈守聪,王珍喜。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德育构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