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学习考察报告

“枫桥经验”学习考察报告

“枫桥经验”学习考察报告

  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区委常委、政法委高玉宇书记率区委办、政法委、民政局、各板块等相关人员,于10月10日,赴浙江诸暨学习“枫桥经验”。学习考察组一行深入诸暨枫桥镇、枫源村,观看了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枫桥经验陈列馆、枫源村社会管理服务站,听取了情况介绍,与相关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枫桥经验”的内涵、起源和发展

  枫桥镇地处诸暨市东北部,毗邻绍兴市柯桥区,镇域面积165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2个社区,户籍人口7.6万、外来人口2万。枫桥镇是中国名品衬衫之乡,因其创造的“枫桥经验”闻名于外。“枫桥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党政动手,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减少矛盾,促进和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其精髓是以人为本,灵魂是创新和与时俱进,核心是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工作原则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目标是为民,即富民、爱民、乐民、靠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50年来,“枫桥经验”大致经过三个发展历程:一是1963年到改革开放前夕,“枫桥经验”在改造“四类分子”运动中,广泛开展说理斗争,做到要文斗、不要武斗,创造出“摆事实,讲道理,给出路,摘帽子”的做法,实现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捕人少,治安好”的目标。同时将这种做法积极运用到就地改造流窜犯、帮教违法失足青少年等方面,初步实现了社会秩序的重构,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枫桥新经验。二是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枫桥经验”又成功地进行了创新,率先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群防群治,通过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好经验。三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进程中,枫桥的干部群众树立改革和发展并举、平安与稳定并重的理念,创造了“靠富裕群众减少矛盾,靠组织群众预防矛盾,靠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新经验,成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典范。枫桥镇连续五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两度捧得代表全国综治工作最高荣誉的“长安杯”。可以说,“枫桥经验”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拓展、逐渐深化、以人为本的经验。

  二、新时期“枫桥经验”的有关做法

  1.积极创新预防化解机制。近年来,枫桥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新的社会矛盾快速显现的特点,建立了“四先四早”的工作机制。一是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党委政府建立信息网络,实行敏感信息即时报,健全比较完善的维稳信息预警体系。全镇组建了以包村干部、村级治调干部、企事业安保人员为主体的治安信息网络,明确职责,按“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的原则,及时摸排掌握各类不稳定因素和治安问题苗头。镇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政法联席会议,对不安定因素分析研判。二是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先教育干部,后教育群众,以干部教育带动群众教育。对不同对象由党政主要领导“一人包一人”,或由镇村干部“一群包一群”,或由群团组织“一家包一个”,教育引导,共帮共管。三是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通过制定防范预案,按照“宜解不宜结,宜疏不宜聚,宜缓不宜激”的原则,劝解引导,妥善控制,及时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四是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枫桥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创业与创新并举,创造了“矛盾化解五分法”。枫桥镇机关、企业、村都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明确调处层级和时限,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机联系,有效提高矛盾调处的就地性和时效性。

  2.健全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枫桥镇功能强大整齐现代的服务管理中心、为民全程代办事项的村便民服务站、先进完备的“智慧安居”指挥室等,给考察组带来了极大震撼。“枫桥经验”的成绩,离不开这些平台功能的发挥。集综治、信访、司法、调解、警务、流动人口、禁毒、应急、安监等30个部门的镇服务管理中心,实行集中办公一体化管理,设立相应服务窗口,对群众事项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同时,依托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镇村综治端口全线开通,做到各类基础信息网上收集掌控,各项工作网上处理反馈。整合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研发便民服务信息系统,构建覆盖全镇的平安物联网,通过“智慧安居”让社会服务管理更加高效。

  3.积极推行社会网格管理。早在2010年,枫桥镇便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社会治理“一张网”工程应运而生,其核心是“力量下沉、权力下放,多网合一、办事给力,关口前移、主动上门,制度现行、严格问责”。建立了镇、村(社区)、自然村(小区)三级网格,300户左右为一网格。服务团队体系全到位,镇成立文教卫生、应急救助、综合抢修、村镇建设等专业或综合服务团队,村(社区)组建文化娱乐、治安巡防、纠纷调解自治服务团队,整合行政、社会、市场等资源,最大程度上便民利民。运行权力体系规范化。通过定期走访交流、社情民意研判、服务情况报告反馈、信息综合管理等机制,日常运行做到网格内情况明,信息传递快、应对及时措施有效。网格管理体系末端化。通过网格属地村两委干部、党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发挥熟人作用,最大程度实现问题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初期。保障工作体系有效化。建立镇领导和机关干部包村、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组织构架,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口子统筹组织、政法综治口子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将社会管理“一张网”工程列入平安综治考核内容,与单位、个人绩效考核奖金、政治利益等直接挂钩。如,某村发生违章搭建,因发现不及时、处置不当,导致信访不断,后追究相关单位、人责任,包村领导扣2分,驻村干部扣2分。

  4.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枫桥之所以能把绝大部分矛盾化解在基层,关键在于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健全,干部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他们把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配套建设作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中之重,配齐配好党支部成员,配强支部书记。村级普遍推行“三上三下”重大事项民主议事决策制度,通过集体讨论议题、入户采集意见、收集议题、民主恳谈专家论证、党员审议、投票表决流程,村里决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小事务征求群众意见,最后由百姓拍板。以其发源地枫源村为例,每月召开两次村民大会,共同参与村务管理,同时做到村务公开透明;用“五个零”制度约束村干部,实现资产资金资源管理零违规、不承包本村工程零违背、对违法用地等零容忍、村级工程零投诉、村级公务零招待;该村多年来全村纠纷调解达100%。通过村规民约指导村民行为,按照政治事务、经济事务、治安事务、文明建设等,将农村生活、生产涉及的各种事项的管理办法统一汇编,使村民自治有章可循。目前在枫桥镇农村,群众“有纠纷找调解,有矛盾找组织”已成为习惯。

  三、“枫桥经验”的几点启示

  1.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枫桥经验”的动力。“枫桥经验”源于农村,却拓展到城市、企业、学校等各个层面;源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却发展成为正确治理社会前进中各类矛盾问题,领域的不断拓展为“枫桥经验”增添了发展内涵。“枫桥经验”历经50年不仅经久不衰,而且历久弥新,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形势和治安特点,因地制宜,因事施策,与时俱进。

  2.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根本。“枫桥经验”从产生、发展到创新、提升,充分体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他们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理,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依靠群众化解矛盾,建立群众调解组织,不断提高调解水平和社会公信力;发动群众自我防范,积极组织群众性防控组织。当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尖锐,他们通过全方位推行群防群治,确保了一方稳定和经济发展、群众安居乐业。

  3.植根基层、就地化解是“枫桥经验”的关键。跳出枫桥看枫桥,我们不难发现,枫桥几十年来社会和谐稳定,归功于党委政府一直注重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他们把预防化解机制建立在村户、企业,责任落实到基层每一个人头上,层层抓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他们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保证维稳工作在基层得到落实。就地化解矛盾问题,这是“枫桥经验”中一个重要工作标准,枫桥有健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落实到位的工作责任制。在完善的工作制度下,实现了“家庭琐事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4.善用法治、依法治理是“枫桥经验”的灵魂。习总书记去年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正是坚持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使枫桥的社会治理从自上而下的动员转为自下而上的自治。

  四、学习“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建议

  1.深化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是“枫桥经验”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强化“四个建设”:一是强化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发挥综治系统协调推动作用,促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二是强化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建设,做强镇村两级调解平台,推动在村组、楼幢、企事业单位和商贸集中区等,建立专兼职调解队伍和信息员队伍,健全完善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全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强化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基层派出所和辅警、联防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囤兵街头路面,开展治安巡逻,强化重点人员管控,不断提升基层人防水平;同时加大老小区、拆迁安置小区、背街小巷、治安复杂地区等技防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基层技防水平;四是强化基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的滚动排查整治机制建设,不断促进社会治安整体好转。

  2.深化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网格化管理服务是“枫桥经验”的最新发展。要下大力构建新型管理服务体系,打破层级分割、条线分割局面,建立镇街道、村社区、片区三级网格体系,通过完善三级网格管理服务队伍,明确各级网格和成员职责任务,搭建管理服务信息化系统,建立分级分层三方考核机制,全面落实政府、部门和村社区自治职能,切实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使各级党级政府耳清目明,使各级各部门尽心尽职,全面提升我区管理服务质效。我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因起步较晚,存在网格划分不统一、平台建设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工作质效不明显等问题,下一步要重点在“五个到位”上下功夫,建设具有相城特色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确保网格整合到位、团队组建到位、责任明确到位、平台建设到位、制度落实到位,真正做到看的见人、管得了事、追得到责。

  3.深化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进“政社互动”。以落实近期出台的“进村(社区)事务职责分类、规范工作事项进社区(村)暂行办法、城乡社区台账目录、区级部门面向城乡社区开展达标评比表彰活动事项目录、社区(村)挂牌目录、区级部门(单位)开展服务管理需社区(村)盖章事项目录”等有关规范管理目录为契机,实现基层组织“减负增能”。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通过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公益微创投、社会组织登记评估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为政府实现购买服务奠定基础。深入推进“社情民意在线”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我区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种类多,隶属多个政府部门,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基层组织负担,要在区“社情民意在线”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并实现并网运行基础上,加大平台整合力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基层组织信息“一网运行、多部门共享”,提高社区信息化效率。

  4.强化社会综治工作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力量的整合,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目标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实施项目化推动。区委政法委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综治各成员单位要主动靠前、履行职责、形成合力,各板块要按照分管领导“包线”、分工干部“包点”的方式,形成责任明确、各负其责的社会治理责任体系。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纳入领导干部实绩档案,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职责分工,对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严格进行考核奖惩。三是落实经费保障。将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