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教育:“软文化”蝶变“硬实力”“育规践”促成“强优美”

党课教育:“软文化”蝶变“硬实力”“育规践”促成“强优美”

党课教育:“软文化”蝶变“硬实力”“育规践”促成“强优美”

  主席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法院文化是法院干警在司法活动和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精神沉淀和价值追求,具有教育熏陶、凝聚激励、规范引领等作用。基层法院要充分发挥文化的正向作用,凝聚干事创业精神力量,推动各项建设稳步发展,为强国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一、认清功能作用,激发最强“动力源”。聚焦“文化太虚没有用”“文化太软难有为”“工作太多无暇顾”等问题,加强教育引导,认清地位作用,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自觉把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工程紧抓不放。

  一是文化如“根”,断之则“枯”。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主要作用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供给植物生长,植物如果断根就会枯萎死亡。我们形成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先进法院文化,这是团结凝聚一切力量、激励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力量支撑,也是法院各项建设的“根”和“本”。“根存树活,根壮树高。”谋求基层法院各项建设稳步发展就要先寻其“根”、固其“本”。要认真筹划建设院史馆、荣誉室、宣传墙等文化阵地,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了解光辉历史,感悟优良传统,掌握精神密码,在学思践悟中弄清“从哪出发”“为啥出发”“向何处去”,从而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无论编制体制怎么调整、工作界面怎么拓展、岗位职责怎么变化,优良传统不丢、优秀文化不失、红色基因不断。

  二是文化铸“魂”,失之则“迷”。鲁迅曾说:“亡了文化比亡国还要惨。”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和民族精神最基础的部分。丢失先进文化,思想便无所依靠,精神没有家园,灵魂缺少引领,必有魂不附体之感、进无方向之惑。当前基层法院工作任务重,干部成长进步缓,个别同志瞻前顾后,个别同志工作不在“线”,灵魂不守“舍”。基层法院加强文化建设就要聚焦这些问题,发挥先进文化聚魂功能,做好凝心聚力、定魂守魄工作,让大家吃下“定心丸”,注入“强心针”,引导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思想定力,强化进取精神,自觉投身工作实践。

  三是文化蕴“气”,缺之则“弱”。苏轼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气”指的是气质、自信,底料便是诗书、文化。要深入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激励大家争当学习型法官;加强学习室(图书阅览室)和文体场所建设,改善学习条件,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提振精神面貌;举办主题征文、书画摄影、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涵养文化气质,增强文化底蕴。通过“以文养气”“以文增气”,培树文化信仰,坚定文化自信,让大家有更多才气、更足底气、更富朝气。

  二、搞好规划设计,绘制最优“路线图”。围绕“建什么、建啥样、如何建”等内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搞好规划设计,形成路线图,明确施工表。

  首先要“立柱架梁”,确立好目标体系。目标不清、方向不明则有如“无头苍蝇”乱飞乱撞,必定无功而亡。要紧贴形势任务要求、法院优良传统、干部队伍实际等情况,对标法规文件和上级要求,围绕法院文化建设的热点、重点、难点,坚持以“精神培塑”为核心要素,以“制度规范”为基础保障,以“素质提升”为重要任务,以“氛围营造”为有力抓手,科学确定总体目标、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切实把“公正、高效、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牢固立起来,使之成为建院之“魂”、立院之“本”、强院之“基”。

  其次要“搭桥造船”,理清思路方法。毛主席曾教导我们,路线方针确定之后就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基层法院文化建设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掌握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要紧紧围绕建设总体目标,深入进行研讨,广泛征求意见,研究确定“突出一个特色、划分两大区域、依托三大阵地、运用四种形式、展现五类元素”的总体思路,精准推进各项建设。要突出重点,对院史馆、荣誉室等重要文化场所的建设,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当、庄重实用、要素齐全”的要求,全面展示法院发展历史、工作业绩、所获荣誉和奖励、先进典型优秀事迹以及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感人事迹,打造法院精神“加油站”、法官灵魂“净化场”。

  再次要“守线围栏”,强化要求保障。文化建设多为工程项目,涉及法规政策多,工作保障要求高,必须强化规矩意识、协作意识、安全意识,切实守住法规底线,系牢联系纽带,筑起安全围栏,确保文化建设廉洁、安全、优质。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学习掌握政策规定,严格落实相关要求,依法有序抓建。制订实施方案,配强骨干力量,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保障。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加强与上级机关、审计部门的请示报告,协调落实工程立项、审批、审计等工作,妥善解决施工、经费和水电等问题。加强督导检查,从严把关质量,按期推进进度,依法公开经费,提高使用效益,实现预期效果。

  三、强化融合实践,实现最大“贡献率”。着眼产生最佳“化学反应”,积极融入工作实践,充分释放文化整体效能,努力在对党忠诚、担当作为上显作用、见成效。

  一是要在“忠诚可靠”上强引领。对党忠诚是根本的政治素养。要将涵养“忠诚可靠”政治品质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过程,教育引领大家自觉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和主T教Y,夯实对党忠诚、捍卫司法的政治根基。清除政治雾霾,纯正政治生态,在追忆革命历史中不断厚植忠诚基因。通过在政治教育中“育”和文化建设中“引”,着力强化“听党话、跟党走”意识,自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要在“担当作为”上强激励。先进文化润物于无形之中,作用于实干之处。先进文化的激励功能,能使大家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随时出征的奋进姿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要深入运用“爱岗敬业、公道正派、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激励全体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高标准完成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审理民事案件纠纷、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等工作,自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争当先锋、敢打头阵,让“党旗”“法徽”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熠熠生辉。

  三是要在“公正公平”上强实效。要把文化建设融入强国复兴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在履行主责主业中“加钢淬火”“玉汝于成”,让文化精神成为“压舱石”“推进器”。坚持以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为牵引,结合开展执法办案、“送法到基层”等活动,广泛宣传法治文化,培树群众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促进社会安全稳定。牢记工作宗旨,开展“审判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提升”等专项活动,优化法律服务,维护合法权益,解决群众困难,消除后顾之忧。

  四、加强统筹创新,打造最美“风景线”。坚持整体协调、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理念,统筹内部与外部、质量与数量、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吸收优秀文化精神,推出特色文化产品,打造靓丽风景线。

  一是“领地”与“阵地”的关系。文化建设既要突出法院特色,坚持“我的地盘我做主”,又要注意保持谦抑,防止不顾他人感受,搞我行我素、独立独行,尤其是外部文化建设要注意控制规模,把握数量,规范形式,少搞大拆大建、大张旗鼓,力求与单位环境氛围整体协调、相得益彰。同时,要深入梳理总结“本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努力打造富有“法”味,体现“域”味的文化。

  二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二者相互依存、对立统一。要始终坚持形式服务内容,力克重“形”不重“神”,讲“量”不讲“质”,中“看”不中“用”等倾向,务求高品位、低成本,高质量、精数量,实内容、优形式,确保综合质效。要紧跟信息化时代要求,广泛运用多媒体,采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形神俱佳的方式,建设主题展览墙、法治宣传窗、形象展示屏等文化阵地,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枯燥、专业、难懂的法院文化“趣”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坚决克服高价聘请“外援”制作“广告片”“宣传册”,进行过度包装,大搞“浓妆艳抹”,防止“美了视觉、虚了灵魂”。

  三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主席总书记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搞好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具有开放、平等、包容等特征,常因交流而多彩、发展而丰富。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进入新时代,基层法院工作内容更广、范围更宽、要求更高,司法实践活动日益丰富,群众法律需求不断增多。要及时总结在适应新形势、履行新使命、落实新要求等艰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专业素质、奉献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情操,进行提炼升华,使之上升为文化精神,体现时代内涵,进入文化课堂,形成文化制度,成为价值追求、行为导向,让文化之花迎时盛开、合时美艳、长时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