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篇)2024年2月调研报告汇编

(46篇)2024年2月调研报告汇编

(46篇)2024年2月调研报告汇编

目 录

(46篇)2024年2月调研报告汇编

目 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路涵清:

0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1

中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委员会党校刘月:

博乐市城市社区 的实践探索及其提升路径  5

宿迁学院解耘赫:

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11

江苏省连云港市纪委监委课题组:

从正反两方面提升纪法教育实效  16

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王珏:

大都市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  18

冯琪:

“大思政”赋能“大成长”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  22

河南日报课题组:

奋力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河南实践  23

濮阳市地产交易有限公司濮阳县自然资源局李彦飞:

高速公路建设节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濮阳市为例  47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路冰: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50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丁晖:

高职院校电信诈骗的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  55

石门县第一中学唐汇元: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预防对策石门县第一中学的探索与实践…6112.民革玉溪市委:

关于高质量建设玉溪现代化农业基地的调研报告  64

郭蓉:

关于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的调研和思考  67

中交四航局第八工程有限张劲松:

国企市场化选聘任用干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73

余瑞:

国企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实践探索  79

无锡市国企改革发展服务中心毛婷:

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问题与对策  83

浙江工商大学陈兰:

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路径以衙前镇凤凰村为例  88

湘乡市东皋学校陈姗娜:

家校共育向阳而生湘乡市东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94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雷文敏:

建筑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98

朱新保: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02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胡晓霞:

晋中市数字农业建设调研报告  108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刘清扬:

洛阳市夜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112

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肖琛:民营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诉求及

解决思路基于浙江的调研与思考  117

澳门科技大学廖思铨:

纳税人权利保护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128

安锋:

宁县乡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133

临夏州人大常委会:

凝聚最大共识汇集最大合力奋力谱写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报告  137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潘雪梅:

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水利实践与探索  146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丽丽:

企业基层 共建的实践与探索  155

许倩: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  159

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校赵晓雯:善用积分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

优化路径基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调研与思考  165

李娜:

上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17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浦东新区农业农村综合监管事务中心彭乐威: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173

深圳市水务局王晓辉:

深圳市水务数据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177

探索新时代能动司法的成都实践  182

胡建权:

探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5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段雨欣: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  191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王舒:协同治理视域下共享电动车在城市道路

  交通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为例  19738.福建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郑建辉: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206

山西省忻州市生态环境局繁峙分局崔芸香:

新时代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问题及对策研究  21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曹计划: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与对策研究  2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青海:行业特色型高校大类招生与培养的探索

与实践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220

李雪梅:

兴致勃发,趣味无穷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师生问卷调查报告  225

海城区委宣传部调研组:

用古韵留住游客以文旅推动传承  229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周艾伶:

  职业本科产教融合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为例…23245.长春师范大学马嘉文: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数字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7

西安财经大学雒旭康:

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44

0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路涵清

一、00后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和现状

  一是随着高校多轮扩招,本科生数量逐年递增。以20XX年为例,高校毕业生数量高达1158万,加之前几年疫情冲击下,往届未就业、慢就业和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抢饭碗”,致使00后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二是后疫情时代,国际环境动荡,全球经济疲软、增长乏力,就业市场需求缩减,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岗位减少。大型民营企业为求自保,调整人员结构大量裁员,在减少工作岗位的同时,社会人士加入招聘大军中,无疑增加了00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三是招聘渠道存在障碍,中小微企业由于和求职者信息不对称、招聘渠道不畅,各类招聘网站里就业信息鱼龙混杂,导致招聘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企业招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

  四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高校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等环节更新慢,跟不上市场的要求,学生找到工作后,需要重新学习工作内容,导致很多企业不招应届生;部分高校就业创业方面的课程,更多停留在“三尺讲台”的教学上,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就业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各部门存在信息差,没有打好配合;推送就业信息大水漫灌,精准指导能力不足,造成学生不能客观准确地对就业信息进行判别,影响学生的职业决策。

二、0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部分毕业生自身认识不清,眼高手低,很难适应企业的用工岗位需求。据调查,00后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更关注工资和福利待遇,把钱多事少离家近,作为职业理想,对工作挑挑拣拣,宁做“小白领”,不当“大蓝领”,缓慢就业逐渐向就业困难靠拢。

  慢就业、懒就业现象普遍。由于疫情导致失业等负面新闻的影响,00后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更青睐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相对稳定的“铁饭碗”,没有找到就继续考公、考研。00后大学毕业生在家境方面相对好于往届毕业生,许多00后大学毕业生坦言没有生存压力,父母也不着急让子女赚钱养家,鼓励子女考公、考研,一战没有上岸,就鼓励全职二战。部分学生逃避就业,对找

工作持观望态度,不断滋长自身惰性,没有主动找工作的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无法根据当下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高校层面解决0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工作思路

  高校应结合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构建就业一体化培养路径,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方面,高校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建设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在课程设计中增加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训等课程的比重,从而帮助毕业生更快适应工作环境。不断提升校园招聘供需匹配度,精准有效开展访企拓岗活动。高校可结合毕业生就业意愿和专业特色,开展“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加大对中小企业进校招聘的开放力度,积极为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提供便利,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不断丰富线下指导经验的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开拓直播带岗、公益直播课等线上指导新模式,针对学生在外地实习无法回校参加招聘会等情况,开展简历代投递等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做到线上的集体教育和个体指导相结合。

四、辅导员层面解决0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工作思路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里深入学生一线,最了解学生情况的教师团体,因此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有着特别的优势。为此,辅导员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开展工作:

  一是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伴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也越来越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季”虽然是一个时间名词,但当下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应届毕业生。毕业季的就业引导工作要由点到面延伸到其他年级,将成才观、职业观的教育贯穿大学始终。例如,大一时邀请优秀毕业生和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进行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和大学努力方向,让学生对未来有个初步的规划。大二和大三,鼓励学生在学好学校课程的同时,积极参加专业竞赛、考取专业证书、参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大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心理辅导等。

  二是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建立一生一策就业台账,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制就业策略,根据学生就业意向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定期跟进更新台账,针对特殊群体,建立贫困生、学困生、心理问题学生等建立特别台账,

增加此类学生帮扶频率,联合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专任教师等形成就业联动。最后,辅导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亮点和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职业计划,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匹配工作要求。

  三是加强毕业生心理辅导工作,对全体毕业生开展心理普测活动,针对毕业生群体中较为普遍的焦虑、急躁、抑郁、自负、自卑、依赖、从众等心理,定期开展心理讲座,通过公众号等渠道发布调适纾解方法,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保持良好心态,通过恰当的心理训练,增强自身竞争力,转变就业观念,减轻毕业生的焦虑感,增加就业成功率。

  四是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职业生涯规划里融入基层就业宣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乡村振兴计划”“三支一扶”“征兵入伍”等基层建设项目,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辅导员可以利用两微一端等学生喜爱的网络平台积极推送扎根基层的优秀毕业生事迹,邀请往届参加扎根基层的优秀毕业生开展宣讲活动,让应届毕业生和正在就业岗位上的前辈面对面交流,拓宽就业思维。

  五是辅导员要走近学生身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转发就业政策,积极传授简历制作技巧、面试技巧,对学生在外实习和求职中遇到的困扰,及时给予意见和建议。

  六是积极开展毕业生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毕业生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工作作风。辅导员要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学生,就业中不诚信的行为,没有职业道德的行为,一旦被企业发现,将成为职业生涯的污点,错失自身的发展机遇,也会让整个学校给就业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整个学校的就业率。

  七是辅导员可结合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积极与往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工作单位取得联系,以获得更多实习、就业信息,加强与校友企业的合作,精准地为校友企业推荐人才,帮助新一届毕业生就业。

  八是针对毕业生中小部分自我定位不清、懒就业、慢就业、打着考试旗号逃避就业的学生,一方面可以与学生深入谈心,了解学生真实想法,进行开导讲解,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和解决就业实际问题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学生家长一起分析当下考研、考公、就业等形势和难度,给家长讲解脱产进行二战、三战的利弊,与家长一起形成家校合力,营造浓郁的就业氛围,全力保障学生找准定位,顺利完成就业工作。

五、结语

  就业既是高校毕业生获得收入、追求幸福、实现价值的基本途径,也关系着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00后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环境、就业观念等方面已发生较大改变,要做好就业这项工作,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更要以系统、长远的眼光综合施策,将就业工作贯穿、铺垫大学生涯始终,完善高校就业链条、健全长效机制、汇聚多方合力,推动就业优先战略发挥更大效用,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

博乐市城市社区 的实践探索及其提升路径

中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委员会党校  刘月

引言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所有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石,社区党组织则为引导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组织介质,在推动城市发展、管理、服务群众中具有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此有过多次要求,此次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1]。在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党中央始终重视抓基层 ,在大力推进企业、农村、机关、学校、部队、医院等基层 工作时,也已把社区 作为基层党的建设中关键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目标,为今后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方向。

  新时代社区 具有多种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统揽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党要加强对城市的领导、不断巩固其在基层的执政基础,须将党的建设工作有效地嵌入社区。进入新时代,面对种类繁多的新挑战、新问题,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好政治统揽功能。在充分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对社区居民政治上的领导。利益协调整合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社区居民价值取向多元化,“两新组织”不断增加,它们需要具有社会属性的权威组织协调和领导。党的基层组织便可用社区这个平台发挥此作用,整合多元力量、协调多方利益,实现社区的科学发展。思想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居民精神世界,让居民了解、掌握党中央政治导向,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稳定社区秩序作用,社区党组织要以服务社区居民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不断激发居民自治,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一、博乐市社区 的实践探索

  社区是城市运转的“底盘”,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博乐市位于新疆西北部,距乌鲁木齐市524公里,全市行政区域面积7500平方公里,边境线长69公里,东与精河县接壤,西与温泉县毗邻,南与伊犁州霍城县、伊宁县隔山相望,东北与阿拉山口市相连,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是博尔塔拉蒙

古自治州首府、博尔塔拉军分区所在地,所以做好博乐市的社区 工作显得至关重要。通过访谈博乐市社区工作人员可知,博乐市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尽力加强社区党组织为民、便民、安民功效,努力让社区成为大家放心、安心的港湾。

(一)优化运行机制,完善服务制度

  拥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才能有效整合各种建设力量,为社区营造良好氛围[3]。全市59个社区推行“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扁平化组织体系全覆盖,“两中心一站”运行机制顺畅。统一设置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两中心一站”,科学调配工作力量,建立统一指挥、协同高效管理运行机制,全面领导和支持居民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群团组织、警务室等在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升级完善城市基层 示范品牌,截至目前,打造州级示范点2个、市级示范点8个。

(二)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服务能力

  突出政治标准,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推行“学历升”“年龄降”“男女配”,通过组织选派、公开招聘、群众推选等方式,把优秀党员用起来,博乐市现社区书记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学历58人,占比98%,队伍结构得到完善。推行社区干部“全岗通”工作机制,通过全科社工技能通、全科网格服务通、全科吹哨治理通模式,实现社区干部“一专多能”“全岗都通”。目前全市社区“全岗通”覆盖率100%,有效地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三)优化载体形式,拓展服务平台

  推行社区 联盟,用好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月报到、季度好事实事“红黑榜”通报、年度考评机制。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互联互动机制,包联县级领导全部兼任街道“大工委”书记,将全市128个单位(部门)调整至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1778人,办实事好事963件。强化社区物业 联建,依托住建局物业行业综合党委,统筹指导物业企业 和服务管理工作。采用单独建、联合建形式,组建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10个,对暂且未具有成立党组织条件的48个物业服务企业均已选派 指导员。

(四)优化工作方式,集聚服务合力

  整合治理网格,推行“ +网格”模式,把社区内 、政法综治等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破解社区管理与服务难题。目前,全市社区划分网格

310个,建立网格党支部165个。搭建“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微心愿”平台,畅通办实事、解民忧渠道。疫情期间,州市888名在职党员组建44支突击队为辖区群众提供物资配送、垃圾清运等志愿服务。20XX年以来,各党

(工)委组建成立“石榴籽”“巾帼”“乐龄”“爱心妈妈”等志愿服务队176家,其中在职党员加入志愿服务队1025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52次,解决群众困难诉求307件。

(五)优化保障,丰富服务资源

  增强党群服务中心利用效率,细致划分出包括政务服务、党群活动、综合治理、协商议事、文体康养等在内的系列区域,聚焦“一老一小”热点问题,开展面向老年人、幼儿、小学生等群体的特色服务,有社区已建成全市首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59家,两新党组织、小微企业等打造党群服务驿站6处,在人员密集场所放置 加油站100处。

二、博乐市社区 的现实困境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和群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博乐市社区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想更好的服务于民,还需正视现存问题与困难。

(一)社区经费、政策保障力度不够

  按照自治区每百户1人标准配备社区工作人员要求,博乐市需补齐职业薪酬体系人员缺口,但是当前博乐市财政压力大,无力保障职业薪酬体系人员其余缺口工资。除此之外,调研发现,关于社区临聘人员界定无上级正式文件,在落实具体工作中没有相关依据支撑,致使部门执行相关政策存在偏差,不利于社区推动相关工作。

(二)现有社区部分干部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现在博乐市社区干部平均年龄较为年轻,但是在与社区干部的访谈中发现,部分社区干部对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还是不够高,服务群众的质效也有待提高。并且,现在社区干部虽整体学历不低,但仍然存在部分社区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与当前工作要求不适应的现象。如:对工作认识、理解不深不透,工作主动思考少、被动接受多,上报数据、材料、入户解决问题等依然质量、效率不高、办法不多,工作落实力、执行力不强等,还包括社区 品牌亮点、特色不突显,缺乏将基层治理的难点变亮点的信心和魄力。

(三)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运行不够实

  虽然会定期召开 联席会议,但利用“三张清单”解决实际问题少,在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不够。如:街道、社区对联席会议必要性、操作性认识不够,相关文件学习不深不透,会议准备不充分,会前对需求清单研究不够、聚焦问题不准;日常与大党委单位积极主动对接交流少,没有形成利益连接点;大工委、大党委成员单位共驻共建意识不强,被动接受多、主动作为少,针对社区的需求研究不够,提出的资源清单形式化多,解决实际困难少。通过调研发现,有部分社区的在职党员因为工作或者个人原因,多为被动报到,有的甚至是在工作单位和社区的双重督促下去认领岗位,且这大多也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或者兴趣特长,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四) 引领基层治理思路不广、办法不多

  社区党组织应建立起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社会网络,提升居民信任度[4]。但是,目前博乐市在 引领网格管理,社区治理、服务等方面的精细化程度做的还不够,网格党支部虽然成立但作用发挥不够;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作用未能完全激活,大多是为居民提供政务服务,居家养老、托幼等服务偏少;社区物业 联建用力不够,社区物业、企业业委会未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三、博乐市社区 的提升路径

  2019年《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使得新时代城市基层 工作提质增效具有了明确方向。特别是其中讲到,须将社区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使其成为贯通市、区、街道党组织与基层市民的红色纽带,成为引领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的先导力量。所以,博乐市要朝着这个目标,针对城市社区 工作现存的问题与困难,不断地补短板、强弱项,更好地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管理、服务各族群众、推动博乐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大社区经费、政策保障力度

  强化经费保障,针对社区职业薪酬体系人员工资,建议自治区、自治州层面经费向基层倾斜,通过划拨一定经费,为基层提供强有力支持。以社区党组织为主通道来总体把握整合上级资源,确保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5]。除此之外,提供政策支撑,建议自治区、自治州层面出台文件明确临聘人员界定,为社区职业薪酬体系人员不属于临聘人员提供依据。

(二)多种方法提高社区干部能力,多种方式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坚持职业化。深化“社区工作者——社区书记——编制内社区书记——街

道班子”+“社区工作者——助理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职务职称“双规并行”培养链,完善三岗十八级薪酬动态增长机制,探索将社区工作者获取社会工作师证书与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挂钩,根据证书级别提高薪酬工资系数。着力打造社区“全科社工”专业化队伍,推行“一专多能、一窗办理、全岗都通”的“全岗通”工作机制,实现“技能通、服务通、治理通”。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课堂教学和实地观摩,领导讲授与书记论坛“三个结合”,为城市社区 示范引领提供人力保障。比如,吉林等多个地区创建社区干部学院,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可选派博乐市的社区干部分批前往各地的社区干部学院进行学习。也可学习山西,运用星级化管理,运用明责定级、以考促干,极大地调动社区书记的工作积极性。

(三)落实好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让其发挥最大效能

  做实系统,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一是要健全领导机制。实行市委书记直接挂帅、县级包联领导直接参与的高位负责制,召开联席会议、 领导小组会议,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动态通报。二是要抓实运转机制。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完善 联席会议机制,落实落细“红黑榜”制度,每季度对联席会议情况进行通报,年底对单位落实为民办实事好事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年底绩效考核。三是要继续深化报到机制。健全在职党员报到登记、服务纪实、积分管理制度,建立“滚动征集、动态发布、线上认领、线下服务、实时管理”的党员志愿服务新模式,组建奖优罚劣体系,设立“星级排行榜”,用好“红色印记”报到纪实机制,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工作新方式,动员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对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次数、志愿服务次数和为民办实事件数进行排名、动态“晒单”,与个人年度考核挂钩。四是要用活互动机制,建立 联盟协同机制,促进街道社区与商务楼、商圈、园区、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约出行等新兴领域 有机融合。

(四)借鉴成功经验,多管齐下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

  创新是推进人类社会前进至关重要的力量。基层治理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6]。社区应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做活治理,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加强社区网格 ,构建涵盖领域广泛、高效率的党群服务

中心,让大家在自家门前就找得到组织,不断提升管理精细度、服务精准度。一是要强化网格更加精细精准服务。规范区分基础和专属网格,将 、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进行整合,配强工作力量建设“全科网格”,建立网格管理、服务事项、网格员民生服务待办事项“三张清单”,压实网格员职责。建强网格党支部,要有效地运用社区居民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仅被动地依赖政府[7],勉励帮助离退休干部党员加入社区网格党组织建设。打造“全要素网格”,实现“多网融合、一网统筹”,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治理格局。二是要强化基层治理实体支撑。优化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整合资源,打造枢纽型、嵌入式、综合性服务阵地,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与其共益空间、各类文化服务项目双向敞开、资源共用。聚焦“一老一小”,打造集养老、托幼等一体的“15分钟服务圈”。三是要强化社区物业 联建。制定物业企业星级化创建方案,推行“月考年评、以星定奖”的红色物业奖励模式,深化“物居业”三方联动自治机制,立体推进物业行业 ,成立行业物业综合党委,由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服务企业单设或业委会共建组建物业党支部、业委会党组织,实现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强化街道党工委对物业服务企业给予评价意见,并作为住建局评价企业信用的重要内容记入信用档案。

  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务必要让城市建设变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这对博乐市城市社区 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博乐市各级党委、城市社区党组织要继续努力以高质量 推动高水平治理,使博乐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让各族人民在博乐生活得更便利、更惬意、更美好!

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宿迁学院  解耘赫

(2024年2月2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食品安全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在治理食品安全问题上已取得了重大成绩,食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面对时代考验,餐饮业食品安全仍有一些问题。

一、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表现

(一)餐饮业卫生环境较差

  餐饮业食品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部分中小型餐馆将食品暴露储存。②部分餐馆食品加工区域操作台凌乱不堪,厨具未能及时清洗,调味料裸露在外,油烟形成的污渍附着在墙壁上,后厨污水排放不符规定。③消毒柜等消毒硬件设备配备不完善或早已损坏未及时修理。

(二)餐饮人不恰当使用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商家借助网络平台推出了“餐品快递”模式,为距离餐饮店较远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部分餐饮人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部分餐饮人通常认为,餐品只要采取真空包装与空气隔绝并采取一定冰袋进行降温存储,就可以保障袋内食品的安全性。同时,部分餐饮商家在网络销售过程中不具备网络销售等经营资质,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三)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不到位

  政府食品监督部门肩负维护餐饮业食品安全的重大责任。但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出现了监管不到位、处罚不得当等问题。同时,由于人员数量与工作机制等原因,食品监督部门针对夜间路边小摊与外卖小作坊选址偏僻等问题,没有恰当的解决方案。

(四)食品安全检测效率较低

  现如今有生物检测、化学检测、红外检测、超声波检测等食品安全检测方式,能够有效对食品外观、食品内部结构、食品配料信息等进行一一检测,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安全[2]。但存在着检测技术普遍程序复杂、应用成本高、效率较低、检测标准不能及时更新、检测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不利

于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开展。因此,这是现如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一)食品安全卫生意识淡薄

  餐饮经营者会根据市场变化并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有效监管下,制定合理的价格。但部分餐饮经营者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错误地看待金钱价值,导致其食品安全卫生观念受到较为严重的挑战。同时,部分餐饮企业因食品安全卫生观念淡薄,导致企业内部缺乏细致的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出现餐饮食品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这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极为不负责任,也对餐饮企业形象的维护增加了不小挑战。

  食品安全卫生意识淡薄不仅体现在餐饮经营者身上,同时还体现在社会大众身上。现如今,虽然不少地区已推行了“共建共治共享”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食品监督管理体系,在一定层面上取得了相应成果,但由于政府部门工作不到位,导致人民因缺乏制度保障参与度不高。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仍处在主导地位,发挥决定性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食品监督管理体系的发展[3]。

(二)食品安全网络监管缺失

  当前社会“互联网+物流”经济模式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趋便利化、舒适化。不可否认,该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持久的动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一些对食品安全缺乏全面深刻认知的餐饮商家利用这一模式的便利性,网络销售真空包装食品。在此过程之中,网络平台缺乏对线上商家网络销售食品资质的监管,相关部门也缺乏对快递运输食品的检查,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三)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制定与落实工作不够

  添加剂使用公示制度、网络销售三无自制食品等问题虽早已在法律条文中有所规定,但在地方执行上执法力度不足、方式不当,导致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食品安全标准同样也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4]。国家标准是就国家发展全局综合考量而制定的,各地方也应该随着自身经济、教育、科技等多因素的发展变化,及时主动调整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食品安全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部分执法者在思想观念上降低了对餐饮业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就随之降低了执法力度。同时,工作“两张皮”也是一大问题。抽检监测与日常检查是食品安全监管最重要的两个基本手段。

但在执行过程中,两者因数据量大,解读性差等问题,不能出具检测结果,抓不住主要矛盾,问题反复出现,得不到根本解决[4]。可见,食品监督管理体系急需调整完善。

(四)食材安全检测水平较低

  检测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食品质量检测人才专业程度的制约。政府对食品安全检测重视程度不足,对食品质量检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导致食品质量检测人才缺失。当前食品检测技术程序复杂,内容多样。因为检测人员专业程度不足,所以对某一个问题的检测未必能选择一种最为高效的检测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5]。由于制定食品检测标准的部门较多且部门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导致制定的食品检测标准存在重复、交叉、矛盾等问题,难以形成统一的食品检测标准。这也使得食品检测机构无法对食品的安全性做出实时判断,从而影响检测效率。此外,检测仪器同样也是影响检测水平的一个因素。如今食品检测机构的检测仪器较为老旧,应用技术存在一定问题,导致食品检测数据的参考性降低[6]。

三、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的对策

(一)提高食品安全认识水平

加强行业卫生培训

  餐饮企业自身要牢牢树立“食品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持诚信经营,树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餐饮企业形象。餐饮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餐饮食品安全培训,帮助企业员工增强餐饮食品安全观念,树立职业道德,从而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时,政府食品监督部门也要定期加强对餐饮工作者的餐饮行业食品安全培训。培训后,对参与食品安全培训的餐饮工作者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才可继续参与餐饮活动。同时,注意检查餐饮工作者的卫生证件是否具备及是否过期、餐饮门店的餐饮资质等信息。

加强食品宣传教育

  当前互联网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日益凸显,在社会宣传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餐饮业食品安全也应借用互联网这一优势进行有效宣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食品安全教育与互联网有机融合,以人民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幽默动画、流行歌曲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提高人民对餐饮业的食品安全意识。时代在发展,形式在创新,内容也应得到相应补充。食品安全是指食材生长、加工、销售、食用全过程各方面的安全范畴。当前大众对食材生长

加工尤为关注,而相对降低了对后两个环节的重视程度。因此,要加强全过程各方面的餐饮食品安全教育。

(二)加强食品安全网络监管

  相关政府部门要联合各大网络平台加强对餐饮店网络销售餐品的网络监管,检查餐饮店是否具备食品包装、密封及网络经营等的相关资质,以保障餐品在包装、密封、运输、配送等过程中的安全性,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网络平台也要树立正确的企业观,勿被流量经济冲昏头脑,时刻保持自立自省自勉,制定并完善有关餐饮网红店铺的平台守则,以加强对餐饮网红店铺的平台监管,保障餐饮业食品安全。

(三)完善食安法律法规,加强地方执法监督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面对新时代添加剂使用透明度不高、网络销售商家产品等问题,应不断补充并完善相关法律。当下就是要健全食品安全卫生保障体系与落实绿色无公害法律标准。前者要秉持专人负责的原则,要完善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后者要制定详细的绿色食品检测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食品安全在法律轨道上平稳前行。

创新完善食品监督体系

  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从政治高度看待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坚持“四个最严”,落实党政同责,强化“四有两责”,以提高对食品安全的思想认识。在行动方面,要注意人性执法,制定并完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进行有效的全过程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政府应拓宽食品监管反映渠道,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提高人民的参与积极性,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政府也要制定外卖员奖励制度。对于勇于举报的外卖员,政府要在保护个人信息的条件下进行一定的奖励,让更多的外卖员融入食品监督体系之中。政府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网络监督平台建设,借助信息网络进行食品安全监督,能够有效提高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监督效率,以提高餐饮业食品安全性。同时,政府也要注重舆论导向,加强对网民关注的网红食品、网红店铺进行有效监管,公开发布食品监管安全报告,保障人民对餐饮食品安全信息的知情权,进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四)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水平

  检测机构要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人才,为检测机构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政府要提高对餐饮业食品安全的认识程度及重视程度,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检测监督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食品检测人才要将自身所学的食品检测专业知识与国内实际需求相结合,利用国内外先进检测技术,有效解决当前检测技术专业要求高、程序复杂、成本高等实质性问题,研制出程序简、效率高、精度高的高水平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水平。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修订并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符合食品生产加工的需求与消费者的要求,有利于新形势下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此外,检测机构要制定并实施食品检测人员培养管理制度,严格进行专业培训,夯实专业基础,以提高食品检测人员面对新情况时的专业素养。同时,要加强对食品检测各环节的监督,当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对该环节的责任人进行追责,从而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监督管理。检测机构还要制定食品检测人员激励与惩罚机制,增强食品检测人员在工作时的责任心,使食品检测人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食品检测工作,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有效运转。

从正反两方面提升纪法教育实效

江苏省连云港市纪委监委课题组

(2024年2月22日)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纪委监委把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纪法教育体系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一环,注重从正反两方面提升纪法教育实效,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突出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警示教育最发人深省、触动人心,连云港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教,注重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选取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发生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入进行剖析检视,形成近距离、更直观的震慑效果。加强市县联动统筹,完善警示教育资料库,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事项,分类拍摄专题警示教育片、编写忏悔录。与县区联动打造警示教育阵地集群,动态更新重点领域、“关键少数”典型案例,为做深做细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提供平台载体。丰富警示教育形式,通过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专场警示教育、组织案发单位人员旁听庭审、在处分决定宣布现场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用身边人身边事督促党员干部引以为戒、醒悟知止。

  注重常态长效加强纪法教育。连云港市纪委监委将纪法教育作为长期性任务,丰富拓展教育形式,努力推动纪法教育融入日常、常态长效。围绕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督促各级党组织将其列入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干部培训主干课程,对“一把手”、新提拔领导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人员,采取“廉政谈话+廉政测试”的方式,以谈促学、以考促学,督促党员干部绷紧纪律这根弦。融合线上线下,聚焦干部提拔、传统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在微信公众号和相关网站开设纪法教育专栏,通报典型案例、发送廉洁提醒、开展纪法知识线上答题;在线下集中开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纪法测试、廉政承诺,调动党员干部学习党规党纪自觉性和主动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发挥廉洁文化正向引导作用。依托本地文化资源,制定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廉洁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积极参与的廉洁文化建设格局。将廉洁文化建设同干部教育、制度建设融合结合,贯通从严惩、精准治、有效防的实践要求,整合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将优质廉洁文化阵地串点成线,将廉洁要求、纪法知识、法规制度

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动呈现,让文化影响、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力相得益彰。涵养清廉家风,编写《海州传统家风》读本,打造情景式家风课堂,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及家属认清贪腐之害、常思贪腐之源、牢记贪腐之戒,共筑廉洁家庭防线。

大都市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

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王珏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嘉定区深入挖掘村庄特色,打造精品示范村,积极探索“农业优而精,农村美而活,农民富而乐”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住房“组团式”更新,打造宜居和美乡村

(一)尊重民意整体改善居住环境的北管模式

  老式联排住宅不易翻建、零星翻建带来道路等公共配套设施“拉链式”施工、村民意见难以统一等,都是在推进农村住房更新实践中实际面临的高频共性难题。嘉定区以马陆镇北管村姚家村民组住房集中翻建项目为试点,以“听民意、旧址翻、争先后、定风貌”为原则,创新实行农村住房“组团式”翻建,遵循“资金自筹、房屋自建、村宅自治”原则,引导和组织村民以组团形式规范有序自主翻建房屋,充分释放政府“放管服”的改革活力。具体来说就是“四个尊重、四个破解”:一是“听民意”,尊重村民自身意愿,由其自行决定是否参加住房组团式翻建,赋予村民自主决定权,体现村民当家做主,有效破解归并平移模式村民意愿统一难问题。二是“旧址翻”,尊重村民故土情节,选择原村宅基进行翻建,通过优化空间布局,集约利用土地,有效破解归并平移模式受限于土地资源管控的选址难问题。三是“争先后”,尊重主动参与优先,通过给予主动参加村民适当帮助、扶持和奖励,带动、激发其他村民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破解个人原址翻建模式推进难问题。四是“定风貌”,尊重风貌管控规定,实行“房型统一设计、施工统一队伍、房屋统一建设”,严控房屋风貌、施工质量,有效破解个人原址翻建项目风貌统一难、质量保证难和邻里易失谐等难题。

(二)核心经验

  聚焦农民翻建“人、地、钱”三要素,凸显和尊重民意的“自建、自筹、自治”原则是关键。一是整体支持,房屋自建。坚持“村民自主、政府把控”原则,做好政策宣传,深入听取民意。由政府筛选、村民决定第三方建设主体,实现建设流程全过程参与,建造质量全进度跟踪。二是适当奖补,资金自筹。坚持“村民自筹资金为主,政府奖补为辅”原则,由村民共同确定建造标准,明确建房费用,自行筹集资金。各镇、村结合自身实际,按照房屋风貌规范、

房型结构规范、宅基地调整规范、新房委托管理规范等方面适当给予翻建农户奖补。三是 引领,村宅自治。通过打造“老大人”“四个百管”“客堂汇”等 品牌,发挥村书记和村两委班子的积极作用,做好政策解读,听取村民建议,解决各种困难,营造“村事共商、村宅共管、村情共知”的村民议事氛围,最终形成“村域共治、户域自治”的村宅长效管护机制。

(三)优化应用和推广

在近两年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农村住房“组团式”更新正逐步铺开,2021

-20XX年,全区共组团翻建农房809户。一方面,抓住引导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关键问题,既满足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需求,又解决农村建筑风貌不协调的问题,是近郊城镇化地区农村房屋规范更新的有益实践;另一方面,通过镇村牵线搭桥,引入第三方资本,为村民筹集组团式翻建资金提供新途径,同时也盘活农村房屋的余量。徐行镇红星村由村级搭台寻找第三方出资,有效解决贫困户筹集资金难问题。马陆镇北管村与上海农商银行嘉定支行合作,设立个性化“家园贷”,大大减轻了村民筹集资金压力。

二、资源与资本相融,保障农民生活富裕

(一)政企合作整体开发的联一模式

  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来源。华亭镇联一村通过搭建政企合作平台,以资源和资本为纽带,与上海地产集团合作,共同打造“乡悦华亭”项目,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操盘、社会资本投入,集体经济参与”的发展机制。同时,借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东风,在全市率先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由集体经济组织和投资企业分别通过土地使用权和资本投入,形成权属清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开发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不但充分激活农村集体“沉睡”资源、丰富集体经济造血机制,也拓宽了资本投资渠道、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

(二)核心经验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夯实发展基础。通过搭建政企合作平台,以资源和资本为纽带,创新合作开发模式;编制形成总体实施方案,统筹区域内道路和市政管线布局,确定生活配套、乡村道路、河道等,并纳入法定规划成果,成为全市新版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编制规范出台后,嘉定区第一个获批的郊野单元规划,引导政府、企业在同一张蓝图上共同作战。二是创新开发模式,资源资本融合,抓住发展关键。联一村与地产集团通过探索集体建

设用地作价入股方式开展试点,在实践中探索完善集体建设用地利用路径,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分享企业经营发展收益。三是强化 引领,发挥体制优势,巩固发展保障。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发挥村“两委”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在推进村庄归并中,建立“乡悦华亭”项目临时党支部,施行“树下议事会”,完善村规民约,最大程度提高知情度和满意度,凝聚起助力项目推进的强大合力。

(三)优化应用和推广

  联一村的发展模式,逐步衍生为融合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城乡资源和要素在嘉定的双向流动与整合。如外冈镇周泾村在“精一产、减二产、拓三产”的发展思路下,依托现代化科技,打造上海首个数字化无人农场先行片区。同时,做强“百蒂凯采摘园”“带着爸爸去种田”等农趣娱乐文旅项目,打造产业多元、生活富裕的绿色活力村庄。徐行镇伏虎村通过土地公开交易平台引入“红美人”特色种植项目,打造万紫千红生态园,利用水乡农宅开辟星空屋、紫藤苑等项目,引导沁友、缘菊农业基地构思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新功能,多措并举推进农村乡创试点。

三、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带动农旅集聚发展的向阳模式

  安亭镇向阳村是上海市首批创建九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向阳村拥有典型的冈西村落布局,以及完整的“水—林—路—田—宅—院”的村庄肌理。向阳村将盘活宅基地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聚焦产业振兴,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以一产发展都市农业,二产逐步清退,三产拓展休闲农旅,吸引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敏实集团的投资入驻,与其旗下华章文旅集团合作,打造“向

阳昇”项目,原本的烘米厂被改造成米文化研学基地。

(二)核心经验

  一是充分发挥村庄环境优势。向阳村综合考虑农业资源禀赋、区域特色优势、一二三产业融合、长三角联动等因素,通过整体规划、前瞻布局,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双赢”。二是政府引路,让社会资本唱主角。一方面,向阳村对农村住房进行集中翻建,保留和美化原生态的江南水乡村庄肌理,聚焦田野特色文化,打造“新江南田园”。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与项目相匹配的投资,拓展休闲农旅,打造集产、学、研、居功能一体的综合体,通过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产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在为汽车产业提供配套的同时,

促进本村休闲农旅发展。三是推进“安客”租赁模式,加强村内农宅管理,以整栋对外出租、委托社会资本运营等方式,让村民以闲置房屋获得租金收入。

(三)优化应用和推广

  向阳模式在焕发乡村基础底色,为探索解决乡村产业链布局不协调,一、二、三产融合程度不高等瓶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如马陆镇大裕村围绕“马陆葡萄”品牌效应,将“马陆葡萄”打造成为马陆地区葡萄种植企业与农户共同拥有的区域公用品牌,并以此为基础,引进嘉源海国际艺术园区、艺源“非遗”体验中心、顾绣研究院、商用车模馆、艺外萄源民宿等文化产业,聚点成线,聚线成面,打造集葡萄产业、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书画展览、休闲民宿于一体的“马陆葡萄”主题乡村旅游新业态。嘉定工业区灯塔村立足草莓特色产业优势,与沥江生态园、竹桥老街形成联动效应,打造上海北部乡村休闲综合体。

“大思政”赋能“大成长”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

冯琪

  主席总书记曾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

  在中小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各课程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XX年版)》也指出:“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与思政的叠加,而是两者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是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实施课程思政,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在本期策划中,我们展示了多位教师对中小学课程思政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教师带来启发,共同为学生筑牢思想根基。

奋力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河南实践

河南日报课题组

(2024年2月27日)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医药学的主要发祥地和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历代医林兴盛,名医大家辈出,中医药资源丰富。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禀赋富足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与中药材资源,天然优越的地理条件,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奠定了河南中医药发展的显著优势。随着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等战略部署的推进,河南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是河南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健康河南建设、构建大健康格局的内在要求,是壮大健康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的切实之举。河南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主席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找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点、着力点,全面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力争成为全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河南智慧与力量。

一、实现中医药强省目标,须具有八大优势特征

  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是一个全面、系统、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旨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全方位发展,促进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创新、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就概念而言,中医药强省是综合的、相对宽泛的,其内涵和外延因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政策、资源禀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中医药强省建设中,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各方面因素协同配合,既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又要注重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就其基本内涵来看,中医药强省主要表现为一个省份在中医药领域具有显著资源优势和较强的发展实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表现出较高水平和竞争力,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在已经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的省份中,对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具体部署主要包括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健康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合作及中医药综合治理水平等方面。

(一)具有坚实的中医药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发展高水平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拥有雄厚的、高素质的教育、医疗、科研、产业人才队伍;拥有高水平的中医药科研机构、平台

和团队,具备较强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科技创新能力。具体指标如: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中医杰出人才如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在职人数等。尤其在科技创新赋能方面,应具有较强的能力和水平,如聚焦关键技术,围绕重大疾病、疑难疾病等形成中医药创新性技术成果、诊疗标准和防治方案,赋能地区医疗领域高质量发展,增强民生福祉,产生社会效益;加强校地、校企等紧密合作,产出高质量科技创新产品,促进成果转化,打通企业、医疗机构、院校等协同模式,全面推进产业经济发展,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二)具有健全和完善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

  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等体系完备,并具有较强实力,能够提供全面、优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中的优势,体现“治未病”的主导作用、治疗重大疾病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的核心作用,实现中西医协同发展,使中医药全面融入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链条。具体指标如:全国百强中医院数目;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数(张);中医卫生机构卫生健康财政拨款总额;居民中医类医疗机构年均就诊、出院人次等。

(三)具有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

  中药产业是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方面,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包括中药材品种品质、种植、养殖和野生采集等自然资源,这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发展的物质保障。河南是中药资源大省,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拥有中药资源2700余种,“四大怀药”和多种道地药材蜚声中外,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中药材种植、生产、流通、销售、检测、评价、新药研发等完整的产业链条,瞄准绿色GDP目标,推进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建设,拥有一批富有竞争力的中医药大企业和龙头企业,开发和培育一批产值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禀赋,以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为引擎,推动中医药与互联网、旅游、健身休闲、食品等领域融合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强力支撑作用。具体指标如:全国百强中药企业数目;中药类(中成药+中药材)年销售总额;中药材播种面积及效益等。

(四)具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文化自信是更长久、更深沉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发展是国之大

计。全面促进中医药历史、文化、传统技艺等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发挥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强省建设中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升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具体指标如: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与普及状况;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等。

(五)具有较强的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能力

  随着全球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医学观念的转变,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合作与交流互鉴,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具体指标如: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额;吸引留学生数量;引进境外科研机构、外资企业进行中医药科技合作与产品研发等。

(六)具有强有力的中医药政策支撑

  中医药政策是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核心要素。具有完善的扶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确保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和权益;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改革完善管理机制,为中医药强省建设提供政策引领与制度保障;明确中医药药品管理和执业规范,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等。

(七)完善政府主导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融资机制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和融资机制,如设立中医药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切实保障对公立中医医院的投入和建设;加大对中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如增加生均拨款数额、提供奖学金和其他扶持政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支持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设立高水平的研发平台等。

(八)具有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

  适度放宽中医药市场准入,放开中医医院院内制剂使用范围,完善中药注册管理;扩大医保定点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管理范围;医保政策向以中医药诊疗收入为主的中医医疗机构倾斜;激发确有专长民间医药与治疗技术活力,发挥中医馆、特色诊所的服务功能;建立高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实施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绩效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等,以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双向互动保障中医药行业协调、健康发展。

二、建设中医药强省,肩负四大神圣使命

中医药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衍千年、历久弥新的典范,为中华民族

繁衍生息的健康赋能,而且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展现出多元价值和创新活力。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中医药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也是充分认识和发挥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创新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的必然选择。

(一)深入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的根本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中医药政策不断完善,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不仅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作用被广泛认可,而且中医药的多元价值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随着国务院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印发与实施,中医药被纳入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省(区、市)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先行先试,逐步凝结出中医药发展的战略谋划和丰富实践,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政策体系,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服务、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养老、旅游、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特色、优势不断增强,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全面发展。

  2021年5月,主席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这一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推动河南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发展动力,为河南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按下了“快进键”。河南省委、省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切实将主席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全面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和中医药强省建设的行动。

(二)充分发挥中医药地位和作用的实践需要

  中医药是我国最具原始创新能力的领域,蕴含着生命与健康、科学与人文的多重内涵和多元价值,不仅在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卫生保健、防病治病作用,而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养生保健和生活方式,在人们对生命与健康的追寻中不断发扬光大。

现代工业文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人们对文化的反思,也

带来了人们对医学、生命与健康的反思。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  向所有人普及医学、心理学及相关知识,使之受益,对享有全面健康甚为必要。”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恰恰契合了这一理念,如更加重视以病人为中心,更加重视预防、个体心身整体治疗、生态环境改善、社会心理与道德建设等。抑或说,医学已经从关注生命的物质性存在发展到更加关注人的生存方式、文化与心理等精神存在,这既是21世纪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加速转变和发展的鲜明特征,也是21世纪医学面临的艰巨任务。

  进入新时代以来,主席总书记从世界文明文化交流交融的广阔视野认识和对待中医药,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科学创造和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同时,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对世界文明进步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可以说,中医药不仅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也必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如在防病治病方面,中医药以其独特理论、治疗方法和“治未病”理念,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生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着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中医药展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是防控和治疗非典、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在科技创新方面,结合现代科技,中医药有望产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医药理念及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有益的启发;在文化传播与发展方面,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与对话的亮丽名片;在健康产业发展方面,中医药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业态,而且其简便廉验的服务特点对于扩大医改的惠民效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多元健康需求意义重大。

(三)全面发展中医药多元价值的必然选择

  中医药既有自身诊治疾病的特色和优势,也有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多元价值。一方面,从其特色和优势来看,如整体辨证、防治养结合、个性化治疗、多样化给药、绿色天然药物使用、心身同诊同治等,呈现出治疗手段丰富、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服务方式灵活、费用低廉、创新潜力大、比较优势突出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中医药具有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资源特征,呈现出无可比拟的多元价值。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是河南在进一步明确中医

药的地位和作用、保有其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发掘和激发中医药多元价值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抓手。

  第一,发挥中医药独特的卫生资源优势,彰显维护全民健康的医学价值。这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而且是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掘和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多样、费用相对低廉、临床疗效确切等优势,在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发展中医“治未病”和疾病康复、做强基层上下功夫,构建起重预防、供得起、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打造河南中医药高等教育一体两翼“双引擎”,对于深化医疗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健康河南”向纵深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第二,发挥中医药极具原创性的科技资源优势,彰显知识经济的独特价值。这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迫切要求。发挥中医药预防医学、养生保健、防治重大疾病及疑难杂症和传染病、“亚健康”非药物疗法等传统优势,围绕科技创新形成中医药“主导新赛场,制定新规则”的发展态势,以现代科技支撑和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形成“高、精、尖”和“简、便、廉”相互支撑的技术与产品,使更多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进入“百姓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中医药优质服务。

  第三,发挥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彰显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精神价值。中医药是科学、哲学、文化三维同构、相互交融的理论形态,其文化理念的核心是中和平衡、守中致和,具体表现为“道法自然、中和平衡”的和谐健康观、“大医精诚、中正和平”的医学道德观和“以身喻国、仁爱通达”的精神气质观,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始终把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放在首位。这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行为方式内在统一,必将成为人类的一种共同理念。河南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有众多名医大家、中医药经典和文化精神遗存。在“文化中原”建设中,大力宣传、普及和弘扬中医文化精神,不断促进其转化与创新,能够强化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新时代“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河南实践,不断彰显河南的智慧与力量。

  第四,发挥中医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优势,彰显多链条、多领域的产业价值。这是促进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从经济链条来看,中医药涉及的产业链条较长,吸纳从业人员多,如中医药教育、医疗、产业、养生保健、养老、文旅、服务等,仅就中医药产业来说,又覆盖种植、生产、流通、

服务、贸易、产品研发等。从经济领域来看,中医药涉及农业、工业、林业、畜牧业、现代物流等多个领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必然和数字经济密切相关。河南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充分发掘其经济潜力,形成上下游联系、多领域贯通的产业体系,能够发挥中医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不断为经济提速增效增添后劲。

  第五,发挥中医药重要生态资源优势,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价值。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医药源于自然,强调天、地、人中和平衡的自然整体观,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席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黄河生态保护与治理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做到“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开发和利用中医药生态养生旅游和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是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中医药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精准激发中医药创新要素的应有之义

  主席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理论与方法既有完整、系统和统一的一面,又有包罗万象、融贯并存的一面,具有广阔开放性和发散性的理论张力,包含着深刻的科学特质和创新潜质。如,中医药学所揭示的医学思想和思维方法,与现在人们熟知的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心身、社会医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理论联系。又如,汉代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比欧洲用乙醚进行麻醉早了1600年;16世纪中医用人工种痘术来防治天花,后来传遍亚洲、欧洲等地,为防治重大传染病提供了中国智慧;最早利用含碘类食物和药材治疗甲状腺疾病等。再如,我国当代科学家也用中医药创造了诸多具有国际重量级的科研成果。如,使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基本达到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临床治愈;从分子水平揭开黄连素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奥秘,首次发现小檗碱为新机理的降脂药物;发现山莨菪碱可抑制血栓素合成,抑制粒细胞和血小板聚集;从中草药中提取的汉防己甲素是中国批准的上市新药,能显著抑制埃博拉病毒对人体白细胞的侵蚀,阻止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的释放和复制,是埃博拉病毒的一个克星;2015年,屠呦呦因“青蒿一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既是中国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中医药所创造的医学奇迹,对世界医学作出了突出贡献。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能够通过跨

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合作,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激发和释放中医药的创新要素,加快实现中医药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价值链融合创新,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三、河南中医药发展,谋篇布局迸发活力

  河南是中医药大省,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医药事业与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201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提出“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推进健康中原建设”;2020年4月,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原建设和保障人民健康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谋划了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具体举措,涵盖5个方面23条措施;20XX年9月,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20XX年10月,制定公布了《河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中医药强省建设步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一)优势条件

中医药服务基础扎实

  基础设施建设多点开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牟院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市级中医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和县级中医院中央投资建设项目等进展顺利。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扎实牢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河南省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河南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河南省中医高水平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级特色中医专科和强化专科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围绕“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服务”目标,不断加强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中医馆建设,以中医医院为主体,多层次、多形式、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已基本搭建。截至20XX年底,全省共有注册登记中医医院658家,其中三级中医院56家、二级中医院180家,全省中医医院开放床位10.87万张,中医类医疗机构数量、开放床位数位居全国前列;20XX年,全省中医医院年门急诊达到5029.41万人次,出院患者达到335.729万人次,年服务总量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中医药人才供给稳步增长

  不断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标准实施“岐黄工程”“仲景工程”,开设“仲景书院”“王琦书院”“西学中”培训班。有序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中医全科医生培训,依托基层卫生人才工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等项目大力培养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全省现有独立设置中医药学类高校2所,5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中医药学类专业,16所高校开设有中医学类相关专业点24个;“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校共培养中医类专业毕业生2.36万人。现有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1.2万人、执业注册中医医师(含助理)5.28万人,基本满足了省内群众的中医药需求。

中医药科技能力迭代升级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位居全国前列,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河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临床研究平台建设优势突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申报稳步推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实力不断提升。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设立了中药材研究机构,高标准建设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中医药产业方兴未艾

  河南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种植面积大,中药材资源量大丰富。近年来,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以上,带动就业500余万人。有药用动植物资源2972种,其中植物类2697种,动物类275种。有蕴藏量的种类236种,栽培品种99个。生产基地众多,全省18个省辖市(示范区)所辖158个县(市、区)中多有种植,药材人工栽培的品种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伏牛山区、大别山区、太行山区、怀药区和黄淮海平原产区等五大优势道地产区的产业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中药类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数量和产值位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部分企业入选全国医药百强企业、全国50强中药制造企业等榜单;成药品种全国市场占有率高,单品种销售额大的大品种层见叠出。产业体系提级换代,中药材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产业成群结链。中医药标准建设初见成效,《南阳艾种植技术规范》《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法定强制性标准被行业广泛采用。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曾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孕育了底蕴丰厚、极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河南名医辈出,历代各类史志典籍中记载的河南籍名医多达1900余人;河南典籍荟

萃,古代医家创作了至少400余种中医典籍,至今依然存世的仍有近百种,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主创区也均在河南。中药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人工栽培历史悠久,道地药材闻名遐迩,拥有影响全国的禹州、百泉两大中药材集散地。南阳医圣祠、十三帮会馆、开封“针灸铜人”等中医药文化遗产魅力独具,影响至今。以少林武术、陈家沟太极拳为代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医联系紧密,厚重鲜活的中医药历史文化,为讲好中医药故事、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

(二)建设成效

  近年来,河南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和文化建设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健全,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为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叠加,推动中医药强省高质量发展

  2017年2月,印发了《河南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规划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了“到2030年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的宏伟目标。2020年4月,高规格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健全服务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加快中医药发展的举措。20XX年6月,《河南省中医药条例》正式颁布,20XX年10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0XX年9月,印发《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高质量谋划新时代中医药发展。20XX年11月,印发《河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不断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政策叠加持续发力,为中医药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基筑台,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以建设优质高效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目标,不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牟院区、河南省中医院高新区院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科研教学综合楼等重大建设项目3个,开展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5个、市级中医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等项目6个、县级中医院中央投资建设项目67个。拓展中医服务范围,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开设中医科室;全省共建成中医馆2437个,实现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设置全覆盖。二是服务能力

不断提升。高地筑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大力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稳步推进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商丘医院等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持续提升优质医疗辐射力,建设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12个、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26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2个,确定河南省中医高水平专科建设项目40个;积极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不断夯实基层服务能力,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申报,近50个县(市)获荣誉称号;启动示范中医馆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提质升级,命名示范中医馆675个;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提升。三是行业管理水平不断规范。持续完善医疗机构管理评价体系,不断优化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持续开展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中医特色和基础管理为核心的“双核心指标”管理评价,引导医院不断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全国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年度成绩稳居全国前列;有序开展二级、三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指导医院规范发展;持续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全方位监管公立医院,推动廉洁行医,塑造了医院良好品质形象;开展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提升西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完善中医药人员准入管理,稳妥推进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开展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信息化建设,推荐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管理信息化实证研究试点基地。不断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成立13个专业(医疗技术)省级中医医疗机构质控中心,设立了中医业务信息统计中心,建立了中医医院备案类技术管理数据库。

培土育苗,打造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

  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满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为抓手,以加强高层次和基层人才培养为重点,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一是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河南中医药大学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和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稳步推进;积极布局中医药类专业,对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开展中医药类专业论证;探索师承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新路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单独招生顺利。二是高层次人才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国医大师4名、全国名中医7名、中医药首席科学家1名、岐黄学者6名、青年岐黄学者4名;遴选培养中医药领军

人才26人、拔尖人才111人。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河南省本科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0个、各类传承工作室171个、河南省首批优质中医学术流派114个。三是临床研究型人才培养加速进行。“仲景书院”“王琦书院”培养学员900余人;确定124家综合医院为“西学中”培训试点单位,3.5万余人参与培训。四是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稳步进行。截至20XX年底,河南共有执业注册中医医师(含助理)5.28万人,全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0.6万人。录取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中医)782人,培训中医全科转岗医生2780人。河南省中医住院医师累计招录10060人,结业6048人,年均招生量及结业考核通过率均居全国前列。“十四五”以来,累计培训中医住院医师3667人、中医全科医生1843人、中医助理全科医生422人、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获益100万人以上。

纾困解难,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支撑力

  现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河南省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河南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40个。“十三五”以来,共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近300项;依托基地单位实施联合课题295项;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1900余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支持课题1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吴阶平医学创新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7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在标准制定方面,制定发布了南阳艾草种植、艾制品等相关标准,如“南阳艾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和“南阳艾鲜叶质量标准”两项地方标准。

  发布“南阳艾”5个地方标准(《南阳艾种植技术规范》《南阳艾》《南阳艾艾绒》《社会艾灸馆建设规范》《南阳艾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10余个团体标准(《无烟艾条》《艾枕》《艾灸宝》《艾灸贴》《艾叶饼》《艾绒被》《艾草足浴包》《艾绒》《艾条(柱)》等),规范了南阳艾大宗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验标准,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制定《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陈艾、艾绒、艾叶3项医药领域的法定强制性标准,明确了艾绒、艾条、艾叶炭、醋艾叶、酒艾叶、艾绒饼等诸多艾草加工品的生产和质量规范,颁布实施后促进了艾绒、艾条按中药饮片审批获得生产资质,从根本上解决了河南艾绒、艾条无合法手续、无法进入医院药店的局面。

锻长补短,推动中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中医药产业是中医药学实现守正创新、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河南省出台

《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政策,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稳步推进中药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中药材资源优势突出,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根据历史渊源和产业发展现状,河南将道地中药材产区划分为怀药产区、太行山产区、伏牛山产区、大别山产区和黄淮海产区5大重点区域,

  涵盖55个中药材生产重点县(区),主要道地药材品种达60余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道地药材20多种,收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名录》中药材36种,155个豫产道地药材新品种通过鉴定,92个道地中药材获得绿色食品称号,建设、认定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95个。

20XX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570万亩,产量236万吨,产值302亿元。

  二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中药类企业与产品发展迅速。通过实施龙头培育工程,鼓励头部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形成了以宛西制药、福森药业、羚锐制药等为代表的中药材龙头企业,增强了产业牵引动能。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目前,我省共有药品生产企业336家(中药企业189家),其中中药制剂企业120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69家;中药批准文号2828个,占批准文号总量的29.1%;药品批发企业415家,药品零售企业总部341家,其中具有中药材、中药饮片资质的批发企业331家。其中,上市企业3家,入选全国医药百强企业3家、全国50强中药制造企业2家、中国中药协会20XX年中成药企业100强4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的企业370家、超过亿元的企业16家、超过20亿元的企业2家;全省中药静态仓储能力194.46万吨,中药仓储年周转量4928.53万吨。中药品类市场成长迅速。科技含量高的中药大品种不断涌现,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品种有25个,部分产品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以“四大怀药”为首的道地药材和特色品种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占全国同类市场70%以上。

  三是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药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创建了中药材产业强镇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怀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通过多种举措积极推进温县、淅川县、西峡县、禹州市、南阳市卧龙区、鹿邑县、新县等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及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淅川县福森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唐河县大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恒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阳蓝海森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精量播种、田间管理、草害处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多个方面提高中药材的种植效益。如,连续5年在福森药业金银花种植基地开展标准化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工作,淅川金银花种植品种得到优化,生产标准化水平和产品品质大幅提升,目前淅川集中连片种植金银花已达3.5万亩,亩收益平均达到1680元。

  四是强化主导品种的示范推广。目前,示范推广的主导品种为艾草新品种南阳艾8号、南阳艾9号、郑艾2号(邓州、唐河、社旗等地区),紫苏新品种豫紫苏1号、豫紫苏2号、豫长紫1号(长垣),金银花新品种密银花1号、封花1号

(淅川和封丘),山茱萸新品种宛红1号(西峡),丹参新品种郑丹1号(禹州),地黄新品种金九、北京3号(温县),山药新品种怀山1号(沁阳和温县)、辛夷新品种南召辛夷1号(南召)、冬凌草新品种济农冬凌草1号(济源)、红花新品种豫红花1号、豫红花3号(商丘和新乡)等品种30个。这些鉴定品种和地方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栽培管理简单等特点,种植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五是优化医院中药制剂监管。支持医疗机构研发、使用、推广以骨伤、肿瘤、儿科、肛肠等专科和肺病、心血管病、艾滋病、糖尿病等专病为主的中药制剂。完善中药制剂注册管理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提高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注册工作效率。向医疗机构普及新药研发相关法规及技术指导原则,搭建药品生产企业、研发企业、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合作平台,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新药研发及成果转化。

  六是形成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模式和示范样板。通过种苗繁育、遗传育种、栽培、植保、技术推广和生产管理等跨多学科领域的协同攻关、优势互补,着力破解中药材产业发展难题。如,济源冬凌草“科技支撑+品牌企业+示范基地”全产业链模式,形成了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规范化开发与生产的大健康产业链,年产值10亿元;南阳艾“多学科联动+龙头企业+基地建设”模式,多学科联动优势明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20XX年,南阳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400亿元,上榜20XX年度中国中药产业综合实力30强城市,是河南省唯一一家上榜城市。20XX年10月7日,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二批30个典型案例,“河南省南阳市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工作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为河南省唯一入选典型案例。近年来,南阳市中医药知识产权全链条发力,赋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南阳

市拥有中医药相关专利1083项、有效发明专利114项,参与和制定国家标准1项,省地方标准2项、市地方标准6项、团体标准14项;淅川金银花“多学科融合创新+龙头企业引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以“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专题任务为依托,组织联合育种、栽培、土肥、植保、加工利用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在福森药业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开展各项技术服务,通过项目实施,结合当地金银花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指导淅川县福森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推进金银花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目前,已建立近8000亩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密银花1号”等核心品种,连片种植金银花已达3.5万亩,年总产值3亿元以上,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以上。同时,积极探索“中药材+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药、医、养、食、游”融合发展,带动电商、物流、贸易、期货、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促进了乡村振兴。

文化引领,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氛围

  围绕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目标,深入凝练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健康河南和文化强省作出贡献。一是挖掘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核。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传播中医药文化和构建富有历史底蕴和地域特色的河南中医药文化体系奠定了基础。“十四五”以来,立项资助中医药文化与管理研究项目78项、文化著作109部,其中《太平圣惠方》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图书奖。二是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现有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5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25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建设单位29家、河南省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推广基地110家、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378个、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项,《中医药周刊》顺利创刊。三是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制作了河南省中医药宣传片,持续开展省级中医药科普巡讲活动,举办河南省中医经典普及发展论坛,深入挖掘“世界传统医药日”“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中医药文化夜市”“大宋中医药文化市集”“首届仲景中原中医药文化节”等活动的文化内涵,积极融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办海外仲景学院,中医药开放交流、中医药服务贸易、健康旅游等新业态初步形成。

四、鉴学他山之石,巧琢己身之玉

(一)日本汉方医学:与科技接轨高度重视质量

  一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日本汉方医学发展经历了“形成—独立发展—鼎盛—衰落—复兴”等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没有放弃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从实际经验中得出结论的简朴务实精神,也没有拒绝西方医学的先进科技,在世界上首先应用中药麻醉剂,并最先成功进行乳腺癌摘除术,“腹诊”技术的应用、“汉方药”的产业化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是现代科技与汉方医学相结合,促进汉方医药学现代化。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轨迹,从来没有离开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本汉方医药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汉方药产品研发,都是借助同时代科技的进步。

  三是规范标准,严格质量控制。目前,日本汉方药占据了全世界90%左右的中药市场,其根源就是日本高度重视对汉方药研发、生产质量的控制方法和标准研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汉方药GMP》,在质量标准中同样重视对汉方药多项指标的检测、监控以及对除可量化指标外的其他能够反映质量的项目,与国际接轨,得到国际认可。

  四是汉方药专利保护。采用专利网战略、“创造性”仿制战略和专利先行战略等专利保护,为汉方药的发展保驾护航。日本制药企业引进国外具有发展前景的关键性专利进行再创新,将其修饰成自己的新药,最终成为日本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二)韩国韩医:激发企业研发新药的积极性

  一是政策大力支持。韩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韩医发展,制定促进韩医发展的政策文件,出台《国民医疗法》,颁布《韩国草药药典》,制定并修订《韩国韩医药发展法案》,实施《韩药材制造及品质管理标准》,进一步提高韩医药的地位以及产品质量。

  二是实施韩医精英教育。韩医专业实施“预科2年+本科4年”的6年学制,入学考核及毕业考核均十分严格,毕业需通过全国统考的韩医医师资格证,还需要进行为期2—3年的临床实践,才能成为一名正式韩医师,这一体制保证了韩医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

  三是促进知名药企研发等效中医药产品。药品监管机构和制药企业共同努力,药品监管和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同时在生物医药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的生物医药、化学实体和创新药,实施引进非专利药品、改良新药再到

研制新药的研发战略,成功研制出多款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推动韩国药品产业迅速发展,已在自身免疫、抗生素、心血管、消化、肿瘤和代谢紊乱等多个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在各类知名药企获得大量资金受益后,提高企业研发韩药新药的积极性。韩国政府对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将大量草药列入医保药品补偿目录,刺激药品企业积极研发等效韩药产品,申报药品补偿,有力激发了韩药产品的研发积极性。

五、全方位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从战略高度引领发展

  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锚定“两个确保”,将中医药强省建设深度融入河南“十大战略”,加快推进河南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组建、河南省中医药实验室以及中医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创建,聚力打造规模以上一流中医药科技创新企业,稳步扩大中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全面提升中医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和健康河南行动中的显示度、首位度、贡献度。

(一)推进中医药发展“四链”融合

  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坚持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围绕人才链,培养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中医药领军人才,搭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加快推进中医药学科发展,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平台,不断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能力。围绕教育链,建立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紧贴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以强化中医临床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本科教育为根本,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扩大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有机衔接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围绕创新链,深化中医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改革,实现河南省中医药实验室体系重组调整优化,大力推进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按照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豫药产业、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业、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业现状和基础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强弱项、锻长板,补齐短板,提升优势。

(二)夯实中医药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一是发挥院校教育主导作用。在多年的实践中,河南已基本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

药人才培养体系。院校教育在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推动河南省政府与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河南中医药大学,加快河南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进程。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医学中心、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和研究生院,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增强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内生动力。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围绕《河南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

—2030年)》提出的“到203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建成国内一流的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目标,优化办学结构,扩大中医药研究生招生规模。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以全人培养、服务全生命周期为目标,以科学素养培育、中医思维养成、实践能力训练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为导向,重构学科—专业—课程交叉融合、课堂教学与科研或临床导师指导双向互动、适应新医科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是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核心力量,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中医药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依托中医药重大平台和重大工程项目,培育形成一批国家中医药创新团队。设立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专项,营造有利于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瞄准中医药重大战略需求,促进中医药青年拔尖人才、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快速成长。加快推动河南省中医药人才支持多元化和体系化,构建中医药领域人才梯次成长路径,完善中医药人才及创新团队引育、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为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夯基蓄势。

  三是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使用政策,引导中医执业医师和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中医药服务。加大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每年招录一定数量的中医本科层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探索培养中医专科层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创新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选拔、流动和职称晋升机制,通过增加全科医生中医医师特设岗位和“县管乡用”中医医师比例,进一步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通过开展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等,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中医骨干人才,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强化中医药科技赋能

将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传

承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现代科技支撑中医药基础研究,融合智能化时代的科技成果,如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和生物流体动力学技术,为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信息的自动采集和数据转化提供技术支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实现中医“四诊”诊疗模式由主要依靠医生个体手工操作向动态化、个体化、系统化、数字化转变,保证中医诊疗方式的标准化和精准化,实现中医药从“经验医学”向“智能医学”加速发展。以现代科技推进中西医结合与融合发展,用现代科学阐发中医药机理和疗效,将中医“点对面”的整体理念和西医“点对点”的精准策略相结合,共同解决具有多靶点和未知靶点的复杂疾病,解决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以科技创新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利用基因组学、中草药DNA条形码数据库与鉴定平台等研究成果,实现中药的分子药理、合成生物学、分子育种和肠道微生物以及精准用药、基因鉴定的广泛应用;以“创新+智造+数据”的科技研发模式促进现代中药、新药研发,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药智能制造、中药临床评价、证据转化等方面力争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现代产业转化与创新突破。

  二是建设一流科研创新平台。积极组建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以“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医教研产学一体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开放型服务平台为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发展布局,在省内加速集聚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和力量,与省医学科学院共同推进中西医协同创新。创建河南省中医药实验室并加大建设力度,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中医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加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以及河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积极发挥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协同创新中心作用,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加快建设省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强化循证医学研究,总结中医药优势病种治疗经验,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三是打造一流科研创新团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在省内重点培养一批跨部门、跨行业、跨体制的多学科交叉科研创新团队,实施科研产业双链融合发展。深化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强化科研组织建设,创新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探索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推进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建立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增

加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培养造就协同创新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

  四是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聚焦科技前沿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超常规力度提前谋划、重点储备、梯次培育,锻长板、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现有各类国家级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为引领、河南省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为支撑,推进企业、高校、医院、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和特色发展,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高标准建设河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设立河南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专项,强化科研攻关引导、学术辐射带动和绩效管理,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形成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要素支撑有力、转化渠道通畅的创新生态,产出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和专利。

(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一是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落实政府责任,在河南省卫生健康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明确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重点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提升区域内高水平中医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和区域影响力,助力河南省中医药服务能力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围绕骨伤、肿瘤、儿科、肛肠等专科和肺病、心血管病、艾滋病、糖尿病等专病,优化诊疗方案,推广成熟技术,研发有效药物,提高临床疗效,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豫医品牌”。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实施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培育工程,以国家级重点专科为龙头、省级特色中医专科为骨干,加快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医优势专科集群,构建形成覆盖全省、上下联动、医防融合、优质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构建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

  二是健全中医应急防治体系。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临床救治体系,完善有利于发挥中医药防控和应急救援作用的运行机制。加大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河南省中医院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力度,推进市级中医医院传染病病区、县级中

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不断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加快中医药应急救治设施设备与人才、技术储备,建设省级中医疫病防治队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优化中医药应急救治网络,确保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尽早、全程、深度介入。三是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建设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支持各地市建设中医治未病中心。结合“健康河南行动”,发挥中医药在妇幼保健、儿童保健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推进中医治未病纳入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丰富服务内容,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家庭建设全过程,推广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普及起居调养、药膳食疗、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

  四是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省人民医院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创建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显著提高部分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疗效,产出一批可推广的诊疗方案、科研成果,辐射带动提升全省中西医结合整体水平。打通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业务协作渠道,对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逐步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体系,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或专家共识。组建河南省中西医协同医联体,将中西医协同医疗实践和效果纳入医院等级评审绩效考核工作,在各主要临床科室配备中医医师,打造中西医协同团队。

(五)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

加大对中医药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豫药质量提升及产业发展。构建豫药种子种苗繁育、种植、加工

炮制、产品研发、制剂生产、质量追溯与检测等全链条标准化研究、开发、服务体系。开展常用道地中药材及饮片现代质量标准研究,构建河南道地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推动示范性道地中药材质量标准进入国家药典,成为行业标准。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以生产种植为基础,依托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增强豫药产业链韧性。以发展名企、创新名药为目标,聚焦“十大豫药”,将经典古方挖掘和新药创新研发相结合,加大院内制剂转化、中药新药研发力度,研发优势特色名品,积极挖掘、重点扶持有实力、有潜力的创新型中药企业发展成为一流科技

创新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豫药”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全面提升“豫药”品牌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大力实施艾产业提升工程。聚焦包括南阳艾在内的全省艾草产业,深入开展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种植、加工、仓储等全产业链建设,推进全省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构建形成以河南本地企业,如宛西、福森、信阳羚锐、信阳大别山生物、三门峡广宇制药、焦作云台山医药、洛阳君山制药、民生制药、济世药业、河南神农、博凯药业、怀山堂、怀明堂等龙头企业为主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一批国内外知名中药企业在河南落地生根。

  二是提升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质量。围绕“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需求,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互衔接,中医药服务贯穿始终的“全链式”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注重绩效评价,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塑造“银发经济”新业态。

  三是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创新发展。以发展中医药生态经济、弘扬中医药生态文化为重点,依托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以及省内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和具有中医药元素的知名风景区,绘制河南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图谱,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主题酒店,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路线,开展中医药体验、养生保健、药膳食疗等服务,形成与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户外健身等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化发展。

(六)弘扬河南中医药文化

  大力弘扬以张仲景文化为核心的河南中医药文化,打造河南中医药文化品牌。

  一是提炼河南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对以张仲景文化为核心,涵盖洛阳正骨文化、怀药文化、大宋中医药文化等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征明显的河南中医药文化体系的内涵精髓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厘清河南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时代影响、价值理念,深刻阐释河南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挖掘整理河南中医药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元素,提炼形成河南中医药文化的理念标识和有形标识,进行宣传推广。

二是加强河南中医药文化时代阐释。推动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河南中医药经典普及,挖掘阐释河南中医药名医名家、经典医籍、传世名方、道地药材、非遗项目等经典元素,推出一批品牌活动和优质产品。继续开展河南中医药文化与管理项目以及中医药文化著作出版资助专项,推出优质中医药文化产品,对河南中医药文化内涵理念进行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的阐释,推出一系列面向不同受众的精品图书、数字读物、影视作品、旅游线路等。以促进全民健康的文化自觉为目标导向,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向社会征集展现河南中医药时代阐释的优秀文化作品、定期进行推广宣传、表彰优秀题材作品等方式,形成多元支持、社会参与的路径。

  三是推动河南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人类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展现出丰富的多元价值。中医药所强调的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涵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对于兼顾各方利益,体现各方智慧、各施所长、各尽其能,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潜能、公平普惠,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具有启迪意义。以张仲景文化品牌为核心,建设高标准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全面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将中医药纳入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支持河南中医药机构与共建国家知名院校、医疗机构、科研机构联合建立海外中医中心、合作基地、实验室及研究中心,加强以河南中医药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打造一批富有传播度和美誉度的中医药对外宣传产品,精准实施差异化国际传播策略,通过健康咨询、展览展示、体验品鉴等中医药特色服务,持续提升海外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

(七)提升中医药治理水平

改革体制机制,在提升中医药治理水平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组织保障。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发挥好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枢纽”职能,做好中医药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促进中西医并重、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建立健全数字中医药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建立河南省中医药大数据中心,加强多源数据融合,打通数据孤岛。建立河南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保护名录和中药材资源普查数据库,加强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建立涵盖中药材种植、采购、生产、包装、储存、保管、销售等环节的全流程追溯

机制,确保中药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保障中药材质量。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构建“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建立以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重点的基础数据库,依托省级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开发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推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

  三是注重中医药强省建设监测评估。河南省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成立专家组,制定中医药强省建设监测评估方案,建立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持续推进以中医特色和基础管理为核心的“双核心指标”管理评价。建立项目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常态化考核机制,强化激励和问责制度,确保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实效。

(八)打造中医药强省标志性工程

  围绕国家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对标国内相关省份关于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决定、意见、方案和计划,结合河南实际,提炼形成中医药强省标志性工程。一是组建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探索新型研发机构之路。二是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加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建设力度,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为健康河南提供坚实的中医医疗服务保障。三是打造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在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基础上,整合融入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和研究生院,形成“三位一体”创新模式,提速中医药“一流学科”建设。四是推出若干家规模以上一流中医药科技创新企业,引领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实施仲景品牌工程,擦亮中医药强省名片,如成立河南仲景实验室,全力冲刺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中医药领域的创新高地。六是引育中医药战略科学家,如院士、国医大师等,力争成为全国中医药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借此,全面打造河南“中医药教育科研新高地”“中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地”“中医药健康服务目的地”“中医药品牌文化传承地”“中医药改革创新策源地”。

高速公路建设节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濮阳市为例

濮阳市地产交易有限公司濮阳县自然资源局  李彦飞

  临时用地是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必须的用地需求。现今,大部分高速公路临时用地节地技术滞后,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土地资源浪费、耕地质量降低等现象,特别是在平原地区,城区外高速公路建设“制梁场、拌合站”用地已成为亟须解决的现实难题。濮阳市在濮聊高速公路濮阳段建设中探索高速公路临时用地节地新模式,节约耕地600余亩,节省投资2000余万元,取得较好效果。

一、用地现状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是指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辅助设施用地,包括施工场地、临时用房、施工便道、搅拌站、预制场、材料堆放场、设备停放处、取弃土场和其他工程等所需临时使用的土地。

  濮聊高速公路濮阳段项目路线总长37.1千米,按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120千米/小时。项目路线南北走向,起点位于濮阳市南乐县千口镇东南林高速,终点位于濮阳市清丰县瓦屋头镇卫城村东南与台辉高速相接。项目需临时用地730余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590余亩。全段需借用垫高土方91万余立方米。项目沿线80%以上的土地为永久基本农田,人地矛盾突出,耕地资源宝贵,现状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零星分散,高速公路临时用地特别是“制梁场、拌合站”用地选址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呈条状、点状分布,复垦情况复杂。高速公路临时用地主要分布在公路正线两侧和站场附近,依据地形地貌条件、施工标段划分等呈相对零散而又相互关联的线条状或点状分布。高速公路线性工程的特性和施工半径的限制,决定临时用地的不可避免性、占用耕地的无奈性和耕作层的破坏性,复垦技术难度大、经济代价高、复垦效果差。

  数量多、规模小,用地总量较大。受施工布置、工艺要求、技术水平、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单一临时用地生产能力有限,用地规模相对较小。然而,为满足高速公路全线建设所需的大量土石方、钢筋、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的制作、供给、运输以及废弃物堆放等,需要在沿线布置数量众多的临时用地,临时用地总规模较大。

  地面载荷大,地表硬质化强度高。高速公路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的标准高,相应的重型施工机械、设备和工程构件载荷大。提高地表载荷能力的主

要途径是打造强硬质化的地面,这就导致后期复垦需采取特殊措施,而这些硬化层的破碎拆除是其他类型临时用地工作量的数倍。

  选址随意性大。高速公路主体工程用地是在详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标准下进行的,其正线、站场、立交和服务区等选址都经过周密考虑和慎重比选,有完整的设计图纸和定位方式。而临时用地选址就显得较为草率,施工单位考虑的主要是成本和使用便利程度,往往忽视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用途。

二、节约集约用地的探索

  高速公路建设将造成一定数量的土地破坏,大部分高速公路临时用地走的是“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虽然后期采用土地复垦措施,但往往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且复垦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濮聊高速公路濮阳段前期规划设计、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和临时用地选址部署阶段就谋划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坚持“土地破坏少、环境影响小”的思路,尽可能不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预防耕作层破坏和环境污染。

破解“制梁场、拌合站”选址难题。

  《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规定:“‘制梁场、拌合站’等难以恢复原种植条件的不得以临时用地方式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可以建设用地方式或者临时占用未利用地方式使用土地。”该项目附近的临时用地和现状建设用地存在面积达不到“制梁场、拌合站”的标准,或者距离太远超过拌合站输送半径,“制梁场、拌合站”用地选址陷入尴尬的境地。实践发现,高速公路实际建设时,枢纽型互通立交范围内用地、服务区房建工程用地、分期施工项目后期用地等实际使用时间滞后于主线工程建设时间较长,而濮聊高速公路红线内规划建设的2座枢纽型互通式立交和千口服务区永久性用地,符合“制梁场、拌合站”用地需求。经协调高速公路项目部和乡(镇)政府,将上述拟报征的永久性用地先作为“制梁场、拌合站”临时用地,签订临时用地协议,提前进行征地补偿,较好解决了高速公路“制梁场、拌合站”用地选址难题,节约占地54亩。

  强化耕地保护。施工过程中,项目不仅将“制梁场、拌合站”选址部署在互通式立交、服务区等高速公路永久性用地范围内,而且还将临时用房、材料堆放场、设备停放处、取弃土场和其他工程等也尽可能部署进去。同时,将施工便道尽量部署在旧路和路基红线永久性用地范围内,少开便道,节约耕地600余亩。

  节省投资成本。项目临时用地按照高速公路红线内永久性用地补偿标准,前置实施一户一协议征地补偿,设立临时用地复垦押金,存储于专用账户,由自然资源部门、银行、施工单位和乡(镇)政府监管。临时用地使用期限满后,进行现场勘界,如果没有超出高速公路红线永久性建设用地范围,退还临时用地复垦押金,否则押金转为复垦资金。项目节省临时用地复垦费2000余万元。

  统筹土方调配。项目优化土方挖掘工序,尽量做到内部挖填平衡,做好土方调配“内联”,减少耕地取土39万立方米。同时,积极与附近高标准农田建设、沟渠河道疏通、乡村振兴建设等项目挖弃土方协调利用,统筹土方调配的“外补”,减少耕地取土52万立方米。

三、相关意见建议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稀缺,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路网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也日趋严格。只有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方式,才能真正解决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

  活用规划站场用地。高速公路主体线路工程建设早于服务区等站场建设,在“制梁场、拌合站”临时用地选址时,充分利用规划的服务区等站场用地和综合立交和高架桥下土地,减少在规划建设用地外选址,在线路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临时用地设施移除后,再进行服务区等站场建设。

  尽量选用规划建设用地。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应尽量选址在高速公路永久性用地红线范围内,或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完工后可供工矿仓储或其他建设项目等使用,既减少复垦投入,也节省新增建设用地场地平整和表层硬质破碎所需的资金和时间。

  注重内部循环利用。将施工后续作业安排在前期的临时用地上。如,对压占后弃土(渣)场及时平整后,作为后续工程中的拌合站或钢筋加工厂等使用,通过临时用地的循环利用减少占用土地的总面积,从而减少土地破坏和复垦工程量。

  实施“外补内联”土方调配。工程建设中尽量做到挖填平衡,挖出的土方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应当优先用于填筑工程,填筑工程所需土方,也应当优先使用高速公路建设中产生的弃土,达到土方调配“内联”。同时,土方调配应当与附近其他建设工程(如,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建设、河道清淤等)协同合作,根据距离和土方产生需求量,统筹协调土方调配,互相补充利用,共同减少对耕作层的破坏,达到土方调配的“外补”。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路冰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渗透下,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越发复杂严峻。只有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范及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有知识、有思想、有技术的高校师生,既可迅速接受网络信息并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又可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传播到网上,导致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交锋,加剧了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的激烈程度,使得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以下问题。

威胁到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永远是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无论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不同社会思潮的出现不仅会造成更加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而且随着其广泛传播,大有挑战主流意识形态,进而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峙,乃至出现主流意识形态失去主导地位的危险局面;还是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话语霸权操纵网络舆论风向,将其价值观念、思想理论向我国进行全面渗透,以达到“污蔑和丑化中国的价值追求和政治主张”的目的[2]。这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一旦被渗透到高校,便必然会深刻影响青年师生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话语权,进而危害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

控制乏力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环境

  一方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环境非常复杂。互联网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后,在互联网平台上虽为自由发表个人看法提供了便利,其较低的门槛进入、虚拟的匿名发布、信息的真假难辨、言论的刺激煽动、平等的交流模式、内容的丰富多彩,看似颇受到青年师生的“喜爱”,但这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却“浸润”了他们的心灵世界,进而影响了他们正确“三观”的确立。另一方面,在全媒体时代下,一些高校仍未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出发,营造出与之匹配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导致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选用技术相对滞后。不仅绝大多数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阵

地建设数量有限和建设水平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而且部分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并未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内容,所用语言缺乏时代性,选用文字晦涩难懂,尚未营造出理想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环境,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价值导向功能。

有待强化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主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的高校要“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使之成为“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4]。尽管高校正在自上而下地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责任体系、立体化地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功能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仍存在着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尚待形成合力、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质量不够匹配、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应对处置机制还待完善等问题。

难度较大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督管理

  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大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督管理的难度。一是未能准确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运行规律。如未能将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更好地用于指导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督管理;未能深入思考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督管理怎样才能更好地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服务;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施路径把握不准等。二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督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不够顺畅。如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督管理主体职责划分不够明确,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意识形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与中心工作的融合性不够紧密;不能完全彻底抵制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错误言论;不能有效防范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渗透等。三是缺乏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督管理系统思维。课堂、教材、讲座论坛等依然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仍未形成系统、全面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督管理系统思维。

亟待提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首先,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场域仅限于思政课堂的教与学。即使是仅限于思政课堂,由于课程设计仍旧是教师教课、学生听课、课后练习的传统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理论灌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难以嚼味,更无法回味无穷,也就难以通过思政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主流意识

形态。其次,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全方位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部分教师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念滞后、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式单一、师生媒介素养有待整体性提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机制有待完善等。

破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对策

  高校只有“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才能确保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

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首先,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必须依规治理网络。

  只有依规规范网络秩序,才能确保意识形态的知识叙述与价值追求符合我国的政治要求。高校依规治网就是要使网络信息的每个传播环节都处于制度的监管下,以有效预防网络信息中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其次,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必须实施技术创新。网络技术创新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技术优势的需要,而且也是为了更加有效控制网络文化实施的需要,并进而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最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高校网络道德建设是确保网络安全的底线。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网络道德建设问题,提高高校师生的网络文化意味着高校师生网络道德水准的提升。高校只有建立网络道德标准、完善网络规范、强化舆论引导,才能促进网络道德建设,确保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系统营造意识形态教育环境

  首先,宣传方式要契合青年成长心理。一是根据青年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特点,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以浸润他们的心灵。二是用拟人化的方式阐发青年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更加贴近青年师生的需要。其次,要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在遵循知情意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引导青年师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此,要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一是要通过自我教育将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青年师生的心中。一方面,只有情感体验和自我反省,才能使青年师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并主动践行于学习和生活中,进而自觉地进行传播;另一方面,要用科学文化素养支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守和践行。三是不仅要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融入文艺节目、音乐剧、话剧演出之中,而且要运用VR,APP等新媒体手段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广泛宣传及全面教育。

有效提高网络阵地建设质量

  一是全课式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高校要有意识地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全面融入到所有课程,即不仅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而且其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也要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二是全网式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高校要对校园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形成以高校官网、新闻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核心,以院系、部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效联动的传播矩阵,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覆盖面和高影响力。三是创新网络话语传播方式。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仅要提供针对性、接地气、吸引力强的内容,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接受、理解信息的偏好,如现实感更强地融入声音、短视频、微动画、H5等方式,从而达到方便接收、易于理解、便于内化的传播效果,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知。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管理

  首先,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主席指出:“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6]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依章依规”的意识形态安全管理意识,以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始终处于国家法律和校内制度的约束下。其次,构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一是制定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计划。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计划不仅要环环相扣,而且要与教学单位的教学计划和职能部门的工作计划相关联,以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全覆盖。二是定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评价。不仅要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联系微信32311699,而且要运用项目教学法、角色参与法、实例教学法等方式,提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并对其进行考核及摸底,以进一步改进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三是制定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应急预案。高校不仅要全天候、全方位地观测是否有非主流意识形态侵入,以确保意识形态处于安全状态,而且要建立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和处理处置机制,从而对潜在问题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预警或检测。

提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成效

一是完整认知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微信3231169整理,即认知——解释层

(“是什么”)、价值——信仰层(“为什么”)以及目标——策略层(“怎么做”)。以科学回答“意识形态的基本理念和内容、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和信服力以及意识形态的最终实践归宿”[7]。二是高度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通过教育使师生认清主流意识形态的优越性,信服主流意识形态传递的价值观念,从而更加热爱祖国,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积极进行主流意识形

态实践。高校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将其融入校内学习、企业实习、社会实践以及点滴生活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的血液之中,永远身体力行地坚持乃至成为传承的基因。

结语

  总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涉及到了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育人原则,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培养出符合“四为”需要的时代新人。

高职院校电信诈骗的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丁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信诈骗利用网络的隐蔽性、蔓延性大的特点,可以低成本进行诈骗,造成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21年4月,主席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措施,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这一指示为高职院校解决学生电信诈骗难点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面对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的现状,部分学者已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何静等人员采取“辅导员大赛”的方式分析了高职学生电信诈骗的案例

[1],张冰清[2]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易感”人群,并对高职院校应对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的策略进行研究和建议。这些研究对于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治理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和方向,然而目前对于高职学生电信诈骗的特点,以及社会各机构、高校各部门电信诈骗协同治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亟待加强。因此,本文就此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本文对武汉某高职院校的近3年学生诈骗案件进行归纳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和当事人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定量数据和质性信息,以更全面了解大专院校电信诈骗的现状、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实地走访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并提供实际案例和见解,丰富对调查结果的解读和可行性分析,找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防治诈骗的路径和方法。本次问卷调查共对某高职院校学生发放160份问卷,回收158份,其中有效问卷157份。

二、现状及特点

  从问卷调查调研数据发现,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某高职院校学生中,近八成的高职学生自身或周围人员有遇到过电信诈骗,近四成学生有过被电信诈骗的经历,这些数据显示出电信诈骗对大学生群体的普遍影响,可见加强大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警惕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非常重要。并且,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遭遇电信诈骗中也凸显出如下显著特点:

(一)男女生受骗类型不同

  如表1所示,目前高校中高发的诈骗类案件以刷单返利诈骗、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冒充熟人诈骗、虚假购物服务诈骗、网络

游戏产品虚拟交易诈骗、网络交易诈骗为主。

  根据案例分析发现,高职大学生受骗群体中男性和女性受骗类型有显著差异。其中,男性受骗学生案例主要是虚假购物服务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拟交易诈骗、网络交友类诈骗。在以往研究中,网络交友类诈骗往往是女性被骗者较多,但在高职院校的受骗案例却显示出男性受骗学生较多。经走访调查受骗学生发现,受骗男性大学生大多面临各种社交压力和孤独感,寻求网络交友来满足情感上的需求,却容易被骗,并且一些骗子还会利用男性大学生的交友需求,以欺骗手段吸引他们,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女性受骗学生案例主要是冒充熟人诈骗和刷单返利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通过对受骗女生走访调查发现,受骗女大学生多为平常较默默无闻、表现不突出、较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她们平常性格都较为内向腼腆、喜欢独来独往

(或独自待在宿舍),较少与他人沟通交流,较少求助他人,往往在学习生活中都很听话很乖,容易轻信他人,警惕性弱,社会经验和处事能力较为欠缺。

(二)被骗大学生都接受过反诈教育

  根据对受骗案件的调查发现,受骗同学均接受过持续的反诈骗宣传教育,有的班级群里持续不断地发布反诈宣传素材,有的学生观看过反诈宣传电影并写过观后感,而且学生基本上都下载过国家反诈中心APP、开过多次反诈主题班会,在宿舍内部、宿舍公共区域、教学公共区域均张贴有反诈宣传单海报,学生也签订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告知书、参加过反诈知识测试和知识竞赛(答题分数挺高)等,且大多数案例中使学生受骗的方式并不是新招数,反而是学校反复宣传过的老招数。这说明,一方面,高职学生对于防诈骗的教育大多没有放在心上,没有真正的认真学习;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学生的防诈骗教育和宣传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入脑入心,所以学以致用才是关键。

(三)高职院校防诈骗协调治理较为薄弱

缺乏专业的团队和资源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缺乏专门负责电信防诈骗工作的团队,高校内部目前对于防诈骗的教育大多只是落脚在班主任和辅导员层面,其他学校机构并未形成联动协调治理。同时在与校外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相关部门的合作与联动也不及时,例如公安机关、通信运营商等,出现电信诈骗事件时,往往要先报往学校保卫处,再通过保卫处向公安机关等机构进行报案处理,导致出现电信诈骗事件时无法第一时间采取中断转账等处理措施。

缺乏科技手段的应用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校园网络防诈骗建设相对滞后,对于相关技术的应用相对缺乏,而高职院校的学生信息管理又容易出现泄露。因此,建议高职院校强化学校身份认证系统,采取如指纹、面部、虹膜等科技手段进行身份认证,从而减少冒名顶替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四)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电信诈骗

近年来,我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于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作为网络犯罪中的一种,已经正式成为我国第三大罪名,而大学生逐渐成为涉及“帮信罪”的主要群体。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出于侥幸心理,为了蝇头小利给骗子提供资金流转的银行卡,帮助骗子把骗来的钱“变现”,从而导致自己被检察机关以“帮信罪”起诉。如图1所示,根据问卷调查发现,两成多的学生有被朋友借银行卡、身份证的经历,其中近三分之一学生将自己银行卡、身份证借给了他人。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法律观念不深,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3]

三、高职院校防诈骗的对策

(一)强化组织协调建设

构建“学院—辅导员—班级—学生干部”四位一体的网格化联动组织在二级学院层面上成立院长、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

整体工作的部署、协调和处置。班级层面,辅导员、班主任任组长,班长、团支书任副组长,各寝室长为组员,建立以寝室为单位的网络化管理小组。

加强二级学院间、各职能部门联动

  进一步加强和综治、公安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邀请派出所、社区等参与到综治安全稳定治理工作中,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研判部署当前高校电信网络诈骗形势[4]。

加强对重点学生群体的帮扶

  通过摸排掌握重点学生信息,建立动态数据库,进行重点关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发挥好校园安全工作优势,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力度,及时了解并掌握他们的动态。

设立校园反诈服务中心

  联合学校学工处、保卫处、党宣处等多个部门,在“学生一站式社区”构建校园反诈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反诈的相关服务,并在学生遭遇电信诈骗时,能通过服务中心,及时反馈到各部门进行快速有效处理。通过建立反诈咨询中心,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解答疑惑并提供相关指导,从而增强学生的反诈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还应定期统计和分析校园学生诈骗和咨询数据,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需求,以便优化和改进反诈宣传教育的效果。

(二)创新反诈宣传教育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反诈宣传教育还是通过主题班会、反诈横幅标语等传统方式,学生对这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接受理解不深,对电信诈骗的认识较为浅显,并且由于电信诈骗形式更新迅速,导致传统的电信诈骗案例宣传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紧跟时代潮流,以学生喜闻乐见、深入人心的方式创新反诈宣传教育,让学生对防诈骗知识入脑入心,从源头上防止电信诈骗活动的开展。

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

  高职院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反诈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通过定期发布有趣、生动的反诈知识、案例和预防措施,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创作反诈短视频

  组织学生创作反诈短视频,以小剧场、动画、纪录片等形式展示电信诈骗案例和防范方法,通过学生间的分享和传播,增加宣传效果。

设置反诈知识角

  在校园内设置反诈知识角,包括展板、海报、宣传册等,展示电信诈骗案例和预防知识,通过校园的角落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对校园反诈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

(三)强化家校反诈联系

  通过家校联合反诈,可以形成家庭和学校共同呵护学生的防范网,保护学生免受电信诈骗的侵害。

健全家校“双向互通互联”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

  学校与家长之间应建立定期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发现问题后,家、校能第一时间进行沟通,不但能及时制止电信诈骗案件危害扩大,也能够及时将电信诈骗的最新案例、防范措施以及学生参与可能性的情况反馈给家长,让他们了解学生面临的风险。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反诈讲座、相关培训等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学习和分享相关经验。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家长对电信诈骗防范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他们的教育引导能力。

制定联合防范措施

  学校与家长能够共同制定并落实一些具体的防范措施,例如要求学生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教导孩子如何辨别和应对电信诈骗,加大对子女的教育、监督、沟通力度,时刻关注子女银行卡、电话号码、微信及银行资金的异常变动情况。

(四)加强对于学生个人信息的管理

  学校可以通过有效加强师生信息管理,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降低信息泄露和电信诈骗等安全风险的发生。

建立规范的信息管理制度

  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学校管理体系中。该制度应包括规范的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和销毁流程,明确责任人和权限。

加强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信息、防范信息泄漏风险,提高学生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和意识。

强化信息保护措施

  学校应采取措施保障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这包括加密存储个人信息、设立访问权限、定期备份和更新系统、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等。同时,在校园中建立防止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技术和物理措施,如安装防火墙、加强网络安全设施等。

限制信息访问权限

  学校应根据岗位和工作需要,设定学生信息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查阅和修改相关信息。同时,加强对教职员工行为的监管,防止滥用和泄露个人信息行为发生。学校在与第三方合作中需谨慎管理师生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确保与第三方建立合适的保密协议和安全措施。

加强信息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

  学校应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和漏洞。同时,建立信息安全监控机制,以保障及时发现并防范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五)强化对于学生的电信诈骗法治教育

引入法治课程

  将防诈骗法治教育纳入学校的法治课程体系,设置专门的模块或单元,覆盖电信诈骗的相关法律知识和防范措施。通过系统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各类电信诈骗的手段、案件实例和法律规定,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6]。

举办法律讲座或座谈会

  邀请法律专家、警察或检察官等相关从业人员,举办针对电信诈骗的法律讲座或座谈会。让学生有机会与专业人士近距离交流,深入了解电信诈骗案件处理的程序和法律责任,引发他们对防范诈骗的重视。

设计案例分析活动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各种电信诈骗案例,分析其中的电信诈骗案例的特点和犯罪手段,并研究相对应的防范对策。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警觉性。

游戏化教学

  利用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电信诈骗的手段和危害,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电信诈骗带来的损失和后果。结合游戏过程,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防范方法和法律途径。

组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警察局、法院等相关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相关法律机构的工作环境和执法程序,了解警察和法官在电信诈骗案件中的角色和责任。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法律观念和行为规范[7]。

四、结论

  高职院校防诈骗要以创新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思想规律,充分运用“扶正固本”的理念,从根本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摒弃不劳而获、贪小便宜的念头,少玩游戏多看书学习,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丰富多彩的校园建设活动和学科竞赛上来。同时,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加强家校联动和沟通,提升每个人的防诈“免疫力”,积极创建“平安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预防对策石门县第一中学的探索与实践

石门县第一中学  唐汇元

  高中阶段的学生,易受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压力的影响,若自身没有处理此类问题的能力,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睡眠质量差、有强迫症、人际关系紧张等,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的身心健康关乎学生未来,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尤为重要。石门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石门一中”)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高中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自2019年下学期,石门一中连续3年选取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发现两个年级分别有不同比例的学生测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通过分析详细数据,进行个体跟踪,归纳总结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是学生个人因素。高中生身体、心智等趋于成熟,但由于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力不高。我校高一、高二学生一入校就处在高竞争的学习环境下,经受考试压力、家长期待、同辈竞争等外在因素的冲击后,易出现焦虑、失眠的症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是家庭环境。高中生的人际关系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学校等环境中,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测量数据显示,父母感情、家庭经济、亲子沟通等矛盾频发的话题是多数学生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在家庭环境与学业压力的双重“夹击”下,若未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他们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

  三是学校教育模式。高考背景下县域普通高中在教育过程中“重育分”的现象仍然普遍。学校课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度不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学生的心理状态无法得到及时的监测、心理健康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干预,学生易产生抑郁、恐惧、偏执等情绪。

  四是社会氛围。高中生对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以各种方式接触到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时,由于尚不具备成熟的判断事情真伪的能力,一旦事件的处理结果不符合他们的预期,就会怀疑现实生活,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这些情绪若未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学生很容易出现敌视、自闭等倾向。

二、高中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

  经过研究,学校针对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以下四大预防策略,这些策略帮助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是规范课程策略。高中阶段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是规范办学的要求,更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课程教学以面向整体学生为主,兼顾个别辅导,包括理论课和活动课。

  理论课以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为蓝本,穿插适合该年龄段的心理卫生常识讲座、电影;课堂解答学生心理困惑,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节技巧以释放压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活动课是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矛盾的好载体。比如,学生编排的校园心理剧《Fearless》,剧中女主角因为肥胖被嘲笑,心情郁闷,情绪焦虑,但另外一个角色却鼓励她将缺点看为特点,并表明比外在更重要的是强大的内心。此剧旨在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认识到真正的美丽是心灵美,要学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悦纳自己,以更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与人生。

  二是“双呵护”策略。学校实施由“成长导师”和“首席心理名师”辅助的“双呵护”策略。每学年,学校通过心理测评量表、医院的专业诊断和班主任摸底,为心理异常学生建立跟踪档案;以年级组为单位安排“成长导师”,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思想、学业、情感上疏导学生,跟踪解决问题。

  “首席心理名师”值班制是“成长导师”制的升级版。各年级选2至3名责任心强,善于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教师作为首席心理名师,各班级选1名心理委员,建立“心理委员—班主任—首席心理名师”的三级心理辅导网络;学校通过公布心理咨询电话、查看“心灵对话本”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问题,由名师对特异心理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干预,解开学生心结。

  三是朋辈关爱策略。朋辈关爱策略能够填补“双呵护”策略的“空窗期”。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发生在教师的视线之外,朋辈之间有相近的生活、学习经历,更容易产生共鸣,能及时弥补这一时空矛盾。每个班级总是有一些热心主动、阳光开朗的学生,他们是朋辈辅导的绝佳人选。首席心理名师等对朋辈辅导的成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技能培训;班主任在编排座位、安排宿舍、组织活动的时候,可合理安排这些成员的分布,请他们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报告,并主动应急处置。教师、首席心理名师和朋辈的跟踪、关爱,使学生在校的心理干预与辅导得以全天候、全方位覆盖。

  四是家校共育策略。实践证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家庭问题的解决是学生恢复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因此,将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教育延伸到家庭很有必要。学校邀请相关专家在家长会上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当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抛锚”时,学校安排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微信、电话或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找准解决思路,有效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此策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沟通,为高中生营造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三、成效与反思

  在为期3年的研究实践中,学校搭建完善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体系,寻求专业外力支持,实施温情呵护,切实解决学生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学生旧貌换新颜。根据学生最近的心理测评结果:强迫症状群体不再过于追求完美,基本能顺其自然;睡眠时间紊乱的学生情况有所改善,睡眠质量不断提高;人际关系敏感的个体数量明显减少……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可观的变化。

  二是班级氛围更和谐。班级朋辈小组成员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普遍心理常识水平,增强学生心理自助和自疗能力。大型考试后哭泣的现象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相互鼓励,分析失败的原因;班级朋辈小组的存在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有效防范由此引发的班级突发危机事件。

  三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更强。3年来,学校坚持不懈地宣传和推广研究经验,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能够做到自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课堂;学校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力度,提高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形成了人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学校探索出心理健康问题预防策略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以石门一中为中心,以家庭、社区、医院为辅助的县域心理健康教育区域联盟,并开始辐射影响周边市(县)的兄弟学校。但目前学校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部分策略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缺乏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高质量建设玉溪现代化农业基地的调研报告

民革玉溪市委

(2024年2月18日)

  根据中共玉溪市委统战部《关于印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20XX年度重点课题调研选题计划的通知》,民革玉溪市委于20XX年组织重点课题调研组,就“高质量建设玉溪现代化农业基地”情况开展了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本报现予刊发。

一、全市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现状

(一)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基础持续夯实

  近年来,玉溪市充分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谋求推动农业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持续推进1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个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2个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和9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另一方面,突出抓基地、建设施、引主体、延链条,走现代化、设施化、高端高品质农业发展路子,建成农业基地1398个、71.32万亩。

(二)农业产业规模效益逐步提升

  20XX年以来,全市农业基地建设持续发力,一些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规模效益逐步提升,对村集体、农户增收、增产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如新平褚氏农业20XX年柑橘种植面积9600亩,营业收入达3.4亿元,带动全县种植柑橘面积17.77万亩,预计20XX年产值可达15.62亿元;云南云秀花卉、通海锦海农业大棚种植种苗等近2000亩,带动玉溪等地花农种植月季鲜切花等10600亩;江川区巨扬园艺有限公司高端大棚种植蝴蝶兰鲜切花等150亩,公司营业收入2000万元,亩均产值达13万元。

(三)投入主体多元化趋势方兴未艾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农业基地基本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态势。一是以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成长起来的一些农业企业不断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并逐步发展壮大,如褚氏农业、云秀花卉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行业、产业龙头、头部企业;二是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建设模式为主的小型农业企业不断发展,如新平、华宁的柑橘种植户等,有效地支撑了全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三是本地民间资本跨界投入,如活发集团、汇龙科技纷纷加大了对农业产业的投入;

四是部分国有企业尝试将已经流转的土地作为固定资产开展投融资,引入专业农企合作发展,如红塔区通过国有企业投融资,在春和街道按招商入园企业需求订单式建设中高端农业设施,实现农业企业“拎包入驻”,轻资产投入规模化、工厂化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当前,全市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发展前景广阔,但制约因素也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土地要素结构与发展需求存在矛盾,坝区土地流转价格较高,农业基地设施亩均投资强度低,基地规模小而散,农业经营主体实力有待提升,市、县相关部门落实政策尚没有完全形成合力等方面。

二、高质量建设玉溪现代化农业基地的对策建议

(一)精准落实政策。

  1.加大中央、省、市有关设施农业、农业基地建设政策措施传导力度,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级设施农业项目。2.实施好《玉溪市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不折不扣地执行五个方面的政策支持,重点落实好奖补资金使用、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尽快出台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建议重点考虑农业基地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产品影响力、对农村的贡献率等方面。3.整合政策资源,用好用活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政策支持;农业农村、林草、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要形成联动机制,在农业基地引进、投建过程中及时协调解决土地、林地草地、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形成支持合力。4.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要更加明确基地建设的有关目标、概念和标准,积极组织农业企业申报省级、市级、县级农业基地。

(二)强化项目支撑和要素保障。

  对标2024年完成省级基地申报目标,认定市级基地100个、县级基地2000个,力争到2025年,建成5000个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等目标任务。1.做实做细招商引资,强化要素保障,确保承诺兑现。2.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推动本地企业加大基地建设投资。3.创新投融资模式。县(市、区)按照以资源换产业思路谋划储备一批农业基地项目,以工业化理念建设一批标准化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市、县国有平台公司作用,与乡(镇、街道)企业或村(社区)集体企业实施混改,加快农业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既能发挥国有平台公司的资金、资源等优势,也能充分调动乡(镇、街道)、村

(社区)的积极性,实现上级资金、资源与土地、水利等要素的有效衔接]。

4.进一步摸清可用土地底数。全市现有可用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土地1574块、

万亩,在这些土地中,应进一步明确地块情况,如100亩、200亩、300亩、

400亩、500亩以上连片的地块分别有多少,水、电、气、热等情况如何,海拔、气候条件如何等。

(三)多途径加大资金支持。

  积极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如省级产业集群奖补资金、乡村振兴专项债券资金等;用好用活市级基地建设奖补资金。全市农业部门20XX年向上争取资金9.71亿元,市级也设置了2000万元的基地建设奖补资金,要进一步精准用好这一类资金,重点支持现有、新建的大型中高端农业基地建设和发展。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支农信贷产品和服务,鼓励社会保险机构推出针对农业基地的保险产品。

(四)创新运营模式,以工业园区的理念来打造农业园区。

  1.以县(市、区)为单位,以工业园区的理念来打造农业园区,抓住政策窗口期,在符合有关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及时对农业基地用地进行调整,对现有农业基地、新建农业基地进行集中化、规模化发展,逐步打破全市现有基地规模小、零星分布、碎片化等格局。2.在承包地确权入股基础上,通过“双绑”进行“孵化”,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推广先进技术、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3.进一步推广如晋宁张良花卉合作社采用的“社员入股+土地流转+基地工资”合作社创新发展模式、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采用的“搭建平台+入股分红”合作社强力带动模式、新平褚氏农业采用的“土地租金+基地工资+奖励提成”知名品牌带动模式等。

  (五)结合土地整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加快发展。

  1.为土地流转做好前期服务,降低流转成本,及时消除土地流转障碍,以便促进土地流转并扩大流转规模。2.充分发挥村组基层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作用,采取集中托管、集中流转的方式助力投资主体获得土地要素。3.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基地智能化设备投入或改造投入,依托优势基地建设智慧农业创新中心和一批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如院士专家工作站),鼓励企业探索开发基地农业数据区域平台。4.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强化产学研平台建设,改善科研创新环境,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并强化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

关于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的调研和思考

郭蓉

  女职工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全国众多女职工勇立时代潮头、展示巾帼风姿,为中华民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巾帼英豪。而女性能顶“半边天”,正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包括女性职工在内的全国众多女性工作者所作贡献的最高褒奖。

  河北峰煤焦化有限公司是一家技术先进的焦化公司,女职工在公司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基于此,企业工会积极开展女职工“关爱行动”,注意在传统中突围,汇聚起共建和睦公司的正力量,强化抓好女职员关爱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认真总结提炼出女职工关爱工作的成功经验,融入时代特征,积极向上地构建“魅力娘家、温馨娘家、幸福娘家”。

一、加强关爱服务女职工的意义

  加强关爱服务女职工对于企业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女性职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关爱服务能够提高她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增强她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提高员工的稳定性和凝聚力[1]。女性职工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注她们的需求和福利,有助于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能和绩效。

  其次,加强关爱服务女职工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和打破性别歧视。通过提供公平的工作机会和晋升通道,以及提供弹性的工作安排和福利待遇,能够消除性别差异,为女职工创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2]。这不仅有利于女性员工的个人发展和成长,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性别平等进程。

  此外,加强关爱服务女职工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关爱女职工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尊重和关心体现,展现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和关注[3]。通过提供健康保障、心理咨询、培训发展等服务,能够提高女性员工的幸福感和福利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最后,加强关爱服务女职工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随着女性在职场的比例不断增加,关注女性职工的需求和福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加强关爱服务不仅有助于提升女性职工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满意度,也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

综上所述,加强关爱服务女职工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绩

效和形象,也能够推动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构建多维度关爱女职工的工作机制

(一)全天候生活关爱

  坚持就业引导,把女职工当亲人,把女职工的事情当家事,因此公司经常举办“春送祝福、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的关怀活动。

  完善了三级“六必访、七必谈”工作机制。企业工会通过巩固、完善常年保持的“六必访、七必谈”等工作机制,加强了企业、车间和班组的三个工会组织对女职工情况的了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女职工关爱制度。

  设立帮扶热线。公司工会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设立了针对女职工的困难帮扶中心热线电话,负责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以服务特殊时期的女职工为主要导向,提供更细心的服务。针对女职工孕期等特殊时期在岗情况,由企业工会组织的基层工会主席跟班督导工作,对特殊时期的女职工做到在岗时时关心、下班时时关注,切实让女职工感到放心。

(二)全方位维护关爱

  进一步扩大企业民主管理渠道,从源头上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完善以职工大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体系,进一步扩大企业民主管理途径。在职工大会期间,职工代表们除了审议企业的目标任务和决议,还每年达成一个关于女职工的特殊维权公约,并积极组织女职工代表开展民主议事恳谈会,进一步扩大了女职工的参政议政途径,从根本上维护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健全管理体系,保障职工安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和职

  业卫生责任制中针对女职工的特殊规定和条款,进一步加强设备本质安全和人的本质安全这两个基本要素,不断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了各类安全事故,较好保障了企业职工的生命权和工作安全权。

  举办丰富多彩的以女职工为主的文体活动。公司从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积极提升女职工的健康素质,完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并积极开展女职工喜欢、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全员参加的文化体育项目。

三、开展女职工关爱行动的具体情况及成效

  河北峰煤焦化有限公司是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公司现有职工1293人,其中80、90后占总人数的71%,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75%以上,员工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比较突出。现有职工中,女职工309人,占职工总数近30%。关心关爱女职工已成为公司工会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公司工会专门建立

了女职工关爱资金,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女职工心理咨询和疏导等各种关爱活动,积极拓展女职工关爱行动方式,切实保障女职工的权益,让女职工在企业发展、岗位建功中发挥特有的优势。

(一)工会组织高度重视,提供充分保障

  工会组织充分认识到,开展女职工“关爱行动”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适应新形势推进企业女职工自我建设的要求。峰煤焦化工会开展了专题会议,启动女职工“关爱行动”,设立“关爱行动”领导小组,不断健全完善女职工关怀实施方案,设立女职工“关爱行动”专项资金,重点投入对困难女职工“两癌”普查、单亲员工和困境女工子女助学等项目中,并完成了实名制的归档工作,专款专用,定期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积极推动维权关爱工作,鼓励体面劳动

  一是强化源头,注重实效,把女职工权益保护工作做实做细。企业工会根据公司实际状况,站在不同视角全方位地考察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问题,从企业女职工的政治权益、薪资水平、生产地位、社会发展等不同角度入手,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建立并健全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门集体合同,建立健全工会法律援助机制,构建常态化帮扶制度,针对以往维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维权工作没有长效性等问题,讨论研究,重点突破,形成长效性的维权援助机制。

  二是从思想上着手,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女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公司工会组织定期开展女职工维权月宣传活动,针对女职工进行法制宣传,帮助女职工了解《职工组织法》《劳工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开展了全国女职工安全生产监督大赛行动,采取发放“女职工安全生产知识温馨提示卡”等形式,指导和帮助广大女职工做好劳动安全保障,切实保障了全体女职工的劳动安全。

(三)推进提素关爱工程,共建美丽焦化

  构建并健全女职工专业技能知识素养、社会能力素质、文化道德品质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女职工的创新潜力与积极性,建立起促进女职工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实行“三鼓励”工作方法,引导广大女职工积极参加网上大练兵、知识大培训、劳动竞赛等项目,提高职业技能;引导广大女职工通过文化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引导女职工积极参与公司的文明创建活动。

(四)积极开展亲情关怀工作,共创家庭幸福生活

  一是关爱女职工健康常态化。公司工会一直密切关注女职工身心健康,历年坚持用专款为女职工作妇科体检,为女职工参保“关爱无忧”团体保险,并对身患病症的女职工或员工家属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二是针对女职工进行精神疏导。工会女工组织设立了心理咨询疏导室,不定期对女职工进行解压式谈心活动或开展专业心理辅导。利用“娘家人工作室”有针对性地了解女职工心理活动,倾听女职工诉求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是文化活动聚人心。通过征集、分类整理女职工相关建议和意见,开展适合不同人群的文化关爱活动,开展了以“喂爱加油”为主题的母乳喂养宣传活动、美妆课堂活动、口腔保健知识讲座、以“家风家教”为主题的漫画比赛、“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诵读活动等文化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女职工的需求,凝心聚力,更好地团结凝聚巾帼之力。

四、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女职工的多样化需求

  女职工们分散在不同的岗位,年龄、文化水平、个性追求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例如,某些80后、90后青年人,对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强烈要求;某些女职工年龄偏大,能力单一,职位选择面比较狭隘,缺少对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归属感;某些岗位如企业管理、营销等岗位上的女职工,由于本身职业竞争比较激烈,再加上子女教育以及自身学习晋升的任务重,心理压力比较大。公司在面对女职工的这些多样化需求上,方法不多、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二)基层女职工领导干部工作负担过重问题一直得不到重视

  基层女职工领导干部往往身兼数职,工作负担过于繁重。一方面是由于妇女工作项目较多,工作任务繁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上级部门在安排工作任务时存在多头安排、多重部署、多头检查的情况。基层女职工领导干部往往身兼母亲、妻子、女儿等多重角色,除了工作压力外,还承担着家庭、人生中的诸多负担。不少基层女职工领导干部整日事业、家庭两头奔忙,无暇学习和深造,导致专业知识技能的储备不够、心理压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疏导。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对基层女职工领导干部的关心关爱比较少,缓解她们的压力问题被忽视。

(三)女职工心理疏导专业性不强

女职工普遍面临着家庭、事业的双重负担,企业工会常设心理疏导办公室,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女职工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但心理疏导办公室没有专职技术人员,心理疏导工作者大多由妇女组长、班组长等兼职,这部分人没有心理学专业知识,也没有心理健康辅导的技巧与手段,致使心理健康引导流于一般的思想工作谈话,效果不明显。

五、应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女职工关爱行动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结合实际,逐步加以解决。

(一)发散思维,结合实际,提高女职工“关爱行动”的针对性

  提高女职工工作的有效性,必须进一步开辟新路,在继续巩固原来的关怀系列工作(如“春送祝福、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关怀举措,并提高“关爱行动”的针对性。“关爱行动”的针对性应考虑女职工的职业特点、年龄和知识结构、实际诉求等各个方面。一要根据女职工的职业特点。女职工的归属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职业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因此,女职工“关爱行动”一定要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与女职工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根据女职工的职业特色,帮助女职工做好职业规划。二要根据女职工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同年龄的女职工,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年轻的女职工思想活跃,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表达,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年长的女职工对企业也相对更加忠诚,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在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上与年轻员工相比存在差距。因此,企业应根据不同群体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增强其职业信心和对公司的忠诚。三要重视女职工的实际诉求。如根据单亲家庭困难、患病女职工家庭生存艰难的实际,企业应予以更多的健康关怀,以物资、现金等形式支持她们渡过难关;针对技术或管理岗女职工,在注重物质关怀的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关怀,通过相关活动满足她们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二)加强对基层女职工党员干部的素质提升

  妇女党员是实施妇女“关爱行动”的中坚力量,是连接党和政府部门、员工群体与全体妇女的重要渠道。为促进基层单位妇女事业的发展,基层单位妇女工作委员会要在基层单位组织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培养适应妇女事务的人才,认真挑选喜爱妇女事务、有较强工作事业心、乐于无私奉献的工作人员,使妇女事务真正地实现有人抓、有人管、认真抓、认真管的新局面,全方位提高女职工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工会女职工组织应以提升女职工干部的

自我发展素质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对女职工干部培养的指导工作,强化其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训练,并增强其自主减压意识,促进妇女干部的创造力培养与人生价值塑造。

(三)增强心理疏导的专业性

  女职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流于形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疏导缺乏专业性,无法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指导的功能。首先,需要对工会领导、妇女干事等相关人员开展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健康指导技术的训练,并引导、帮助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健康指导技能。其次,要引导、鼓励企业相关人员参加心理咨询师的相关培训活动,使其成为企业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力量。最后,工会女职工组织要经常性地开办心理知识宣讲,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定时不定时地邀请专家学者为女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有心理困惑的女职工,从精神状态上加以指引、人格上加以慰藉、心理上加以疏导,逐步解决其思想和心理问题。

(四)建立完善的女职工“关爱行动”制度体系

  女职工“关爱行动”是一个长期性任务,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和操作规范,以保证这项任务持久、深入、高效地进行下去。首先,要根据《关于深入开展关怀女职工活动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构建“关爱行动”服务体制;其次,要完善女职工“关爱行动”运行机制,即关爱包保制、关怀沟通制、年度总结制;第三,坚持关怀动态情况信息管理,做好“一账二表三日记”,即《困境女员工台账》《关怀女员工目标档案表》《走进女员工写实表》《帮助日记》《关怀行动日记》和《志愿者活动日记》,随时了解女性职工的生活状况;第四,完善服务关怀管理工作评估考核制度,并定时下发《满意度测评表》开展问卷调查,加强评估,以确保女职工“关爱行动”取得实际成效;第五,加强合作与联动,切实构建涵盖女职工全体、多方参加、职责明确、联合合作的服务关怀制度,保障女职工间“共建共享服务关怀”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国企市场化选聘任用干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交四航局第八工程有限  张劲松

  本文以中交某三级子公司为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国企开展干部市场化选聘工作面临的选择范围狭窄、选聘过程单一、试错成本较高、注重能力轻视品行、注重选拔轻视考核等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善用人才拓展外部市场聘用渠道,完善选任流程、用好试用期间绩效考核退出机制等方法,旨在能为国有企业更好开展市场化选聘干部工作提出借鉴和实践经验。

一、引言

  主席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中提出:我党高度重视育才聚财,要求国有企业始终将选聘干部机制放在首要位置上,有责任心和有凝聚力的干部除了要靠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之外,还离不开企业的引导和培养,而这就需要国企的领导者们能够高度重视选聘干部工作。

  在国企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呼唤下,国企改革推行三年行动计划和三项制度改革应运而生,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高质量发展就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而通过市场化机制公平公正选聘干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通过研究典型案例,分析共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对当下国企迈向世界一流企业有着重要意义。

二、国企干部市场化选聘制度推行背景及现状

  千部市场化选聘推行背景。国有企业发展至今,改革一直贯穿其中,期间先后经历了初步探索、制度探索和纵深探索三个阶段。但是,国企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任大多仍遵循传统行政干部管理体制,由国企母公司或本级党委直接考察提名或任命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这种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容易形成的弊端主要是机制缺乏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完善和优化国有企业干部选聘机制,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成为国内一流企业。选人用人机制是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机制保障。那么,如何贯彻与落实主席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求,科学

应对国有企业在干部选聘机制探索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形成“党管企业、企业管干部”的良好局面,是摆在国有企业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推行现状。近些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市场化选聘干部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的一大亮点。国有企业在具体的政策体系指引下,国有企业都普遍开展市场化选人用人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效,但存在推行比例不够高,深人程度不彻底,选拔出人才质量不高的问题,表面市场化实际内定人选“两张皮”现象仍有存在。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亟待需要引进全面与复合型的人才。但是由于国有企业不同于外资和民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除了要综合考虑人才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之外,还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而在部分的国有企业中,对于员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总是视而不见,这样不可取的做法,造成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那么,国有企业如何才能通过市场化选聘制度,发掘出更适合本企业发展所亟需的人才,是值得国有企业领导者深人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干部面临的主要问题

  选择范围狭窄,难以选聘合适人选。国有企业中层干部选拔一般有内部人才库、外部人才市场和跨单位遴选三种模式。中交某三级子公司成立初期,属于业务扩张性初创新公司,对中层管理人员需求旺盛,一时内部人才市场难以满足干部需求,且综合能力素质较好人员多已通过组织选拔考察流程完成晋升。通过公开市场招聘,往往面临外部人员对企业认同感较低,短期流失率高,人职后和基层团队融合性较差,工作方法一致的难题。

  选聘过程单一,工作特点把控不严。国有企业原有组织干部选拔流程较为完善,从选拔签报、人选酝酿到档案查阅、资料查阅、民主推荐、会议推荐、多维度谈话调研等,对拟提拔人选的背景经历、性格特点、工作作风、团队合作能力等了解较为透彻。现行市场化招聘特别是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聘中针对应聘者,往往只做简历初筛、经过初筛和面试即选适合者,整个流程偏简单化,对过去经历、实际工作特点把控程度不深。

  试错成本较高,退出机制不够畅通。纵观我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退的特点,经市场化选聘后的干部绩效管理方法仍循规守旧,退出机制不畅通,导致选择聘用的前段选择压力大,试错成本居高不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有企业选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观念比较陈田,注重能力轻视品行。当前,在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利好背景下,各个市场主体逐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国有企业能够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优化选人用人的标准和观念。诚然,在一少部分的国有企业中,依然沿用的是“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选聘做法,而忽视了干部的人品和道德,造成一少部分干部“才强德弱“的局面,这样的干部一旦被企业任用后,其自身的缺点就会不断暴露出来。加之,国有企业对干部选聘的监管力度不足,贪污和腐败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因此,国有企业只有不断更新选人用人标准,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与时俱进的选人用人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制度不够完善,注重条例轻视执行。在国有企业中,一项好的干部机制的确立,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反之,不完善的选聘干部机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选聘干部机制的质量和效率。尽管说,我国很多的国有企业虽然订立了选聘干部机制,但对于一些细节的问题并未进行明确的规定,组织和实施企业可谓难上加难。例如,对于不同工作年限的员工考核标准不够明确,其是否能够胜任干部的工作,又或者是否诚实等,均难以进行客观和正确的评价。加之,一些群众对于国有企业干部的认可程度不高,对于群众反映较差的干部难以缺乏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调整,一些制度虽然制定了下来,看似没有任何的瑕疵但却很难执行下去。例如,在选聘干部环节,对于主体的内容划分并不明确,一些干部选聘机制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并不符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

  例如,在国有企业中引昝辞职、责令辞职虽然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但执行企业却困难重重,使得制度在推行之后,执行力却很差。

  程序不够规范,注重选拔轻视考核。①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干部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由于流程不够规范,又或者是忽视流程直接越位。

②干部选聘环节,为了减少其中的影响因素,遵循的是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走简单的流程,最后再走比较难的流程,如此颠倒程序。导致了程序的缺位。

③在选聘干部的过程中,“企业内定、通融在前、流程在后”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造成了程序上的缺位。④对于干部的考核依然停留在感性阶段,仅仅注重的选拔而轻视了考核,缺少容易执行的操作规程和追责制度。

四、市场化选人用人好的做法和建议

善用内部人才,拓展外部市场聘用梁道。中交某三级子公司借助上级单

位中交集团的集团内招聘和四航局的内部竞聘机制,在集团或者四航局内部完成了大量人才的引进工作,此类人员往往受中交集团或四航局的文化熏陶,工作模式和范畴相对规范,对此类人才的引进大大降低了文化融合的难度,显著降低了人员离职率。同时,将其他单位的劳务人员也纳人招聘范围,重点针对中交集团内有过工作服务经历的人员,区别于以往针对正式职工的范畴,拓宽招聘基本面。

  完善选任流程,公正公开选聘企业干部。针对市场化招聘特别是外部引人的干部,公司完善工作程序和方法,加深对其的背景了解,多维度考察了解,避免过去简单考察所带来的了解缺失,工作方法及程序如下:

  ①发布招聘公告,收集应聘人员简历,经资格审核确定参加面试人员。②通知应聘者参加视频/线下面试,经面试确定拟录用人选,报公司领导审批。③通知录用人选携人职体检报告、人职材料来公司本部报道,人事档案人职一个月内要邮递至公司。(履职期满1-3个月,公司考察组赴所在项目开展考察工作。

⑤进行考察,制定考察计划,可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员工的谈话、发放意见和建议表、名义测评、实地开叉等的方式,鼓励员工敢于创新,保证企业干部选聘有方。同时,还可以审核考察对象人事档案,听取考察对象廉政情况和公司纪委意见。必要时,还可以实施延伸考察,根据考察内容,形成书面材料,提出干部选聘建议。⑥党总支委员会讨论决定。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在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讨论,形成决议。⑦任职前的公示。由组织部起草拟选聘干部的公示文件,在企业内外部进行公示,公示的时间不得少于5日。⑧任职前的谈话。对决定聘用的干部,由企业领导者和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的小组与拟聘用的干部进行谈话,通过谈话指出其中的不足和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完善的任职流程,中交某三级子公司对市场化引人人才的内在品质考核更深一步,在帮助公司更好识人察人的同时,也为人才引进后下一步的人才针对性开发培养工作做好了铺垫,唱出和谐最高音,画出最大同心圆,更好地引领外部人才适应企业文化,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内嵌于公司大发展之中。

  用好绩效考核,确保合同试用方法相同。针对干部能进不能出的问题,中交某三级子公司采用聘用试任期和合同试用期相一致的办法,走上新工作岗位的干部的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满后签订5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间按基础档位工资发薪,设置区别于传统中层岗位职级的非中层岗位,如项目副总工程

师(PM4-1级),区域分公司副总经理(M4-1级),高级主管(M4-1级)等岗位,人职后履职期满3个月做试用期预考核,由直接上级和相关部门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开展绩效面谈并形成纸质版文件留存,试用期满5月不满6月时开展试用期和试任期考核,结合公司实地考察情况、民主测评情况,对群众意见反映集中、所在单位领导班子不满意、业绩开展未达到公司标准的干部进行延长试用期或辞退决定,在法制和公司规章制度的框架内,辞退绩效不达标拟任中层。采取了合规合法的方法,既提高了企业用人的灵活性,也规避了经济赔偿风险。

  明确选聘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新时期下的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干部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不仅要符合时代的标准,满足市场和企业发展的需求,要能以主席总书记提出的国有企业选聘干部标准为导向,合理制定干部选聘标准,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同时,还要能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细化岗位职责,有效克服国有企业在干部选聘过程中的各类难题。所以,作为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对于拟选聘的干部要能严格把关,不断提升干部的素质、严肃干部的组织纪律,帮助和引导干部要能代表国有企业的形象,根据国有企业干部的工作年限,业务能力,针对干部的具体工作内容,制定具体的选聘干部标准。

  严格选聘程序,制定容易操作的选聘规程。国有企业在市场化选聘干部上要能逐步强化程序意识,加强制度的建设,实施民主推荐,加大对干部的考察力度,积极采纳群众的意见,坚持集中决定。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当注重对拟选聘干部的提名,加大对干部的责任追究,根据推荐、考察、公开以及竞争上岗等的方式满足干部选聘刚需。并能在上述具体的方法上,注重创新,严格选聘程序,制定容易操作的选聘规程,进一步拓宽企业干部选聘范围和渠道,确保选聘干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国有企业还应当严格干部选聘流程,通过提名、设定、推荐等的方式,保证干部选聘的各个环节能够逐步向着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保证选聘干部的客观与准确。

  落实选聘责任,严格按照流程讨论决定。在企业内部建立选聘干部失责、失误和失察的责任追究制度,是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干部机制探索和实践的标准之一。首先,作为国有企业,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不论是干部还是企业中的员工,都要能明确自身的责任和集体责任,明确干部责任,力争做到事前预警、事中监督和事后追责的干部选聘机制。这样一来,国有企

业才能有效避免在选聘干部方面的失责、失误和失察概率。其次,国有企业还要建立干部推荐机制,对于群众或者员工推荐的干部,坚持谁推荐、谁签字和谁负责的原则,将其作为选聘干部的标准。再其次,国有企业还要建立选聘干部考察机制,对于考察的干部在考察的时期内,如果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被考察干部存在纪律问题时,应当给予被考察干部谈话、批评或者党纪等的处分。总的来说,国有企业要能建立选聘干部责任机制,在选聘干部的时候要能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讨论和决定,禁止搞个人专权行为。

五、结语

  进人新时期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不断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这就给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来说,要能逐步摒弃计划经济下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新的市场经济区看待企业的发展,并能采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干部选聘理念,遵循有能者居上的选聘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部选聘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使国有企业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国企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实践探索

余瑞

  主席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三十三条对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中铁四局的新型科创组织,员工来自于不同的企业和行业,抓好领导干部政治监督尤为重要。近两年来,公司党委、纪委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相关规定,扎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党中央及上级决策部署在企业落地生根。

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三十三条(一)明确规定,要重点监督党组织、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党忠诚,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践行‘两个维护’的情况”。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全公司形成了包含工作办法及工作指引、督查办法及考核评价在内的“第一议题”制度落实闭环管理链条,切实推动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公司党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工作办法的通知》等制度文件,把学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席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席总书记关于本行业及本领域的重要指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提高站位,增强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主席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责任意识,带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坚持班子领学和集中研讨,20XX—20XX年间共计组织“第一议题”学习15次、学习事项50余项;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9次、学习事项70余项,有效落实了“第一议题”制度,增强了“第一议题”学习效果。其中,通过“第一议题”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方式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5次,参加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铁四局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

传达会议共6次,公司班子成员线下积极参加中铁四局党委举办的领导干部集中轮训班,参培率达100%。

  完善“第一议题”督导机制。公司党委通过下发《学习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和重大决策部署督办事项》《第一议题和重大决策部署督办事项通报》等,及时对“第一议题”学习研讨中产生的督办事项进行过程督办、制定落实举措;公司纪委将其落实情况列入再监督事项并开展再监督,定期对账销号,确保“第一议题”制度落地见效。公司纪委严格按照“第一议题”制度办法,对“第一议题”选题进行把关,20XX年以来参与确定“第一议题”选题共计50余项。同时,采取公司纪委书记出席或公司纪委委员列席“第一议题”学习等方式,对“第一议题”的学习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

落实监督责任,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规范运行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三十三条(三)(四)明确规定,要重点监督党组织、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情况”“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担当作为的情况”。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纪委切实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确保领导干部权力规范运行。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公司纪委严格执行局党委《关于贯彻落实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办法》,认真落实好定期谈话、述廉述职、画像监督等工作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努力构建公司良好的政治生态。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党委会议事规则(含前置研究和决策事项清单)》《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总经理工作规则》等13项制度办法,明晰“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流程,不断完善公司“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公司纪委对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等采取列席会议、监督决议落实等方式进行监督,不断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坚决防止决策“一言堂”等违规用权行为发生。

  严格执行中铁四局再监督、大监督各项规定。公司纪委要求各部门从职能定位、工作重点、工作流程等方面对工作进行梳理,对重要会议决议、领导批示等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再监督事项、制定再监督工作台账,督促各部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完善管理流程,提升日常监督管理和过程监督管理的能力。比如,紧密结合公司实际,对安全生产、清收清欠等工作持续加强再监督;定期召集清收清欠责任部门谈话,推动经济运行分析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对重点

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对劳务分包、物资采购、机械租赁、财务管理、职务消费和“四风”问题持续开展监督排查工作,大力加强对各管理层级、各重点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

  加强日常监督,推动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贯通协同日常监督是政治监督的重要支撑。政治监督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政治监督必须要在日常工作中找到落实落细的有效载体和具体抓手,将政治监督有机融入日常监督中,才能推动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贯通协同、有机统一。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纪委把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作为抓好抓实政治监督的有效途径,把日常监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在日常、贵在有恒。

  完善公司治理。公司党委以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建设为契机,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不断完善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职能,不断完善董事会议事制度,健全董事管理体系,推进成员企业董事会从“有形管理”到“有为治理”转变。规范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有关制度及机制,构建完善全员新型经营责任制,保障经理层发挥“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作用。

  做实日常监督。公司纪委以开展巡察“回头看”问题整改为契机,逐条建立整改清单和整改措施清单,及时对账销号,并将持续整改问题和20XX年中铁四局第二批巡察“回头看”反馈的共性问题列为日常监督管理的重点,开展日常监督。严格政治纪律,按照中铁四局党委、纪委要求开展违规打麻将、“带彩”娱乐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影子公司”“影子股东”问题专项排查。协助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大监督委员会作用,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构筑起日常监督“大网络”。

  开展日常教育。公司纪委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按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定期开展廉洁提醒谈话,促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廉洁防线、严守纪律底线。积极组织开展《违规行为处罚手册》学习活动,并将各部门组织开展学习的情况及党员干部学习情况纳入日常监督管理。截至目前,公司本部集中学习6次、各部门集中学习30余次,参学人员达304人,实现公司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同时,公司纪委将《违规行为处罚手册》中的违规行为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内容,组织开展日常监督。

强化政治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是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党

的自我革命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一以贯之强化政治监督,建立健全践行“两个维护”常态长效机制,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有效提升了公司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水平,有力推动了企业规范化、科学化、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问题与对策

无锡市国企改革发展服务中心  毛婷

  近年来,各省市密集出台企业国有资产出租相关制度。2019年,湖北省出台《省政府国资委出资企业资产租赁管理暂行办法》;2020年,苏州市出台《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工作的意见》;2021年,上海市出台《关于规范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房屋出租管理的指导意见》;20XX年,深圳市出台《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资源性资产租赁综合监管的指导意见》。可见,国有企业在资产效益管理提升中,国资监管部门不仅仅关注投资产生的效益,资产出租效益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XX年,审计署在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审计中查出17户中央企业的固定资产等闲置或利用率偏低,涉及428.3亿元;24户中央企业存在实物资产管理混乱、违规出租出借资产资金等问题,涉及2566.6亿元。这也反映出国有企业在资产出租合规经营和效能管理上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加强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的必要性

  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资产出租普遍存在管理方式较为粗放、服务意识与竞争意识较为缺乏、资产获利能力偏低等问题。个别资产管理岗位人员因法纪意识淡薄、自我要求不严、政商关系不清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案例屡见不鲜,也暴露出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存在制度建设薄弱、权力制衡不够、风险防控不力等问题。

  加强国有资产出租的管理,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规范国有企业资产出租行为,完善国有企业资产出租内部控制等有关制度,有利于降低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盘活存量资产、创新资产运营方式、提高资产的精细管理水平,对于加快国有企业转型、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无锡市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总体情况

  总体而言,无锡市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流程规范有序,出租管理质量水平有一定基础。

(一)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所有一级集团均已制定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且91.2%的出租子企业单独制定了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78.3%的企业设置了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二)资产良性运营

  市属国有出租企业可租资产面积450万平方米,资产空置率9.5%。出租资产上半年应收租金总额为3亿元,欠缴租金0.3亿元,租金收缴率为90%,其中,60%的企业租金全额收取。

(三)资产招租流程规范

  20XX年上半年共发生388宗出租事项,其中,公开招租占比55.2%。公开招租成交宗数中,总体溢价率达12.4%,其中专业资产租赁平台招租溢价率最高达36.4%。协议出租中,集团内部单位占比69%,产业布局、业态要求确须邀请特定承租人占比23%。

(四)租后管理有措施

  88.3%的企业动态掌握承租户日常经营情况,95%的企业设置了租金收缴提醒,86.7%的企业针对恶意欠缴行为制定了相关惩戒措施,11.7%的企业通过定期开展主体结构、用电等专项检查方式加强出租资产安全管理。

三、资产出租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目前,无锡市市属国有企业普遍增加了对出租资产加强管理的责任意识,通过建立基本管理制度和落实各项管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制度缺失、执行不力、疏于监管等情况,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产出租制度与企业实际的适配度不够

  当前,各集团公司对资产出租制度进行修订,对资产出租的申请、审批、评估及底价确定依据、公开出租程序和监督检查等环节进行优化调整,但制度差异化、个性化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在结合集团公司及下属出租企业实际情况对重大资产认定标准、可采取非公开出租项目的情形、转租续租合同细化条款安排、租金调整机制科学设定等方面探索不多。

(二)出租管理部门设置、人员配置不到位

  部分企业未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职责分工不清晰。58.3%的企业专职资产管理人员为3人及以下,在承租人的选择、出租价格的确定、出租行为审批等方面难以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不利于全流程规范管理。人员配置与资源总量严重不匹配,企业专职管理人员人均管理13个出租项目,对应资产账面原值达6亿元。

(三)部分企业资产闲置率过高

18.3%的企业资产闲置率高于15%。市场因素导致资产闲置的占比最多,也

反映出企业资产出租业态传统且单一,出租资产业态集中于办公、餐饮、休闲娱乐、生活服务、住宿,市场同质化程度高,可替代性较大。更新改造导致资产闲置反映出部分资产设施老破旧、出租配套不完善等难点问题,以及资产升级改造、维修和保养未形成合理规划。产证问题主要集中于部分景区,其所属部分古建筑在手续上与现行的标准规范、规定不适用,导致办证困难,成为制约景区资产盘活的重要因素。

(四)出租资产收益率提高有限

  年租金占出租资产账面原值比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招租方式和渠道的选择。一是协议出租比例偏高,弱化了资产市场价值。协议出租占出租项目43.8%,四成项目未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征集承租人,无法充分释放资产市场价值、实现资产出租收入最大化。二是公开招租渠道选择影响租金最大化。通过产权交易机构成交的重大资产出租项目总体溢价率仅为5.6%。通过专业资产租赁平台成交的招租项目溢价率最高,达39.3%,但此类项目数占比不到20%。53.3%的项目通过其他公开媒介成交,溢价率为17.5%。

(五)租后管理手段仍显不足

  不同企业租金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上半年60%的企业租金收入全额收缴,10%的企业租金欠缴率超20%。原因主要为:一是前期对承租人的尽职调查不到位,为后期承租人无力履行、长期欠缴、不愿搬离埋下隐患;二是缺乏信息化预警机制,动态跟踪、持续评估承租人履约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租后管理措施有限,一般通过日常走访、定期现场检查、微信或电话或现场及时催收、诉讼、建立黑名单等常规单线手段,缺乏联动式创新管理手段。

六、提升国有企业资产出租效能的相关思考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结合各集团公司在规范程序、业态规划、租后管理等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提出以下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管理制度,提高可操作性

  结合国有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和完善与国有企业出租实际相适应的资产出租管理制度。一是综合考虑企业运营能力及资产状况,明确租赁资产范围,厘清租赁行为的资产评估、进场交易、决策审批程序,合理确定租赁期限。二是结合市场操作实例,针对特殊情形下的协议出租、长期稳定客户的续租、转租风险控制措施等,对内部出租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三是加快制定实施细则,制定一套符合国有资产管理要求、可操作性强、满足国有企业内控及风

险管理的要求,同时兼具自身企业特点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持续完善、优化。

(二)完善部门设置,配备专业人员

  持续完善组织架构,优化考核机制,培养专业管理队伍。一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专门的资产运营部门,根据资产规模和运营状况配足管理人员。二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通过外部招聘、内部培养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紧跟市场环境变化,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三是优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适当增多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丰富经营绩效考核指标维度,包括加入租金到账金额、出租面积、个人职业发展等相关指标,积极开展考核结果运用,落实管理责任,充分调动出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三)合理规划改造,降低资产闲置率

  明晰业态发展定位,定向改造更新,提升资产价值和租后服务质量,加快闲置资产盘活步伐,进一步提高资产出租率。一是加强资产出租业态的规划管理,做好招商前置。结合区位特点、商业性资源优势,定位和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导入头部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优质租户群,优化业态结构和客户组合,形成独特的商业风格。二是对资产进行定向改造和更新。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周边片区开发等城市综合改造项目,根据资产使用和闲置情况,对存量资产进行适用改造、修整、整合,充分发挥规模优势与集群优势,完善周边基础配套,提高商业价值。三是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客户黏性。打造“投资、运营、管理、退出”的资产管理全链条,加强出租资产硬件和软件建设,完善租后服务工作,实现良性合作。四是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用好用足相关支持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灵活运用出售、承租、重组等多元化方式扩展市场,盘活低效无效资产。

(四)选择合适的招租方式,创新收益分配机制

  坚持公开招租原则,依托各种渠道拓展客户群体,制订营销方案,探索采用多种收益分配方式。一是持续扩大公开招租比例。企业应进一步明确协议招租的具体情形,规范决策审批,履行集体决策程序。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证国有资产交易的公开透明。二是围绕客户定位选择优势平台精准推介。围绕资产特性,选择行业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资产租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拓展客户群体,进一步拓宽资产出租业务交易渠

道和交易机会,提高交易效益。三是采用多元化收益分配机制。按照承租项目商业性强弱、地理位置、面积大小等实施分类管理,创新性采取合作运营、收益分成等模式,实现国有资源高效配置、国有企业与承租户共成长。

(五)加强资产出租信息化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建立真实有效的信息库,做到出租管理流程化、规范化、信息化,及时跟踪预警,总结归纳形成新的管理工作经验。一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把管理制度固化为数字化管理程序。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平台,实现资产从“入口”招租到“出口”退租,有效覆盖资产管理各个环节,减少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促进程序固定、管理规范。二是依托资产系统动态数据提高管理效率。通过管理系统建立资产出租信息化档案,动态监督租金收缴情况,对租金欠缴、合同到期等事项及时提醒预警。三是定期对出租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智慧管理系统的优势,及时汇总分析资产闲置情况、租金收缴延期情况、租金底价设置情况等,尽早发现问题,助力企业实施针对性改进措施,推进企业资产出租质效进一步提升。

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路径以衙前镇凤凰村为例

浙江工商大学  陈兰

一、问题提出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十四五”规划提出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治理模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基层治理创新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顺应数字化发展大背景,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赋能基层治理,还是通过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标准的职业化队伍,以此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整体提升[1],都需将基层治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基层是距离民众最近的地方,也是最能切实感受民众需求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更好满足民众需求,有力保障民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进一步提升民众的满意度、认同感和归属感。

  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下已凸显出诸多局限。如何突破传统基层治理的瓶颈局限,构建基层治理新模式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衙前镇凤凰村为例,基于已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数据,探讨基层治理新模式。结合凤凰村自身特有优势,以及社会发展大趋势,提出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两条腿”协调走路,充分发挥村集体和个人双重推动力等新模式,助推基层治理更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通过自治与多元化治理等新途径,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及水平,以实现基层治理的最大作用力。

二、国内外已有文献研究回顾

(一)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基层治理的研究,国内已有研究在治理主体上呈现多元化态势,涉及范围十分广泛;而基层政权建设、包容性发展理念、治理体制创新、村治转型等研究主题也日益丰富;研究取向方面,向社会管理、社会自治、合作治理等取向发展[2]。从新中国成立起,党组织突出强调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探索。窦玉沛(2014)在《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以1949年为起点,将我国社会治理模式划分为政府“管控型”社会管理、“党政主导型”社会管理,以及新时代社会治理三个阶段进行阐述[3]。陈鹏(2018)在《中

国社会治理40年:回顾与前瞻》中以1978年为起点,将我国社会治理模式分为社会治理管控阶段、经营阶段、管理阶段以及治理阶段四个阶段进行阐述[4]。何海兵(2003)在《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中则是基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演变进行划分,阐述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从单位制到街居制再向社区制的转变[5]。这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过程进行划分,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逐步由权力集中向权力下放趋势发展。

(二)国外研究现状

  相比于国内,国外学术界较少对“基层治理”下定义,而更多是研究“社区治理”。对社区的研究,国外最早起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他在代表作《共同体与社会》中对社区进行系统的阐述,他认为社区成员具有关系密切、强烈互相认同感的特征,社区是作为社会最为基础的组织形式。英国学者斯托克就治理机制的主题进行分析,他在代表作《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中指出,治理机制不仅仅是依靠具有政治权威的政府实行管理,还包括非政府力量,也就是社会当中的民间机构及其行为者。McCLusky认为,对社区问题的全面思考和讨论是谁去解决问题的基础,社区居民也应加入到社区治理中[6]。在社区自治的实践中,JohnLever从居民参与角度认为包容性治理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趋势,随着社会开放程度以及公民个人成熟度上升,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基层社区都对自治提出了相关要求,这种需求出现体现了其对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自治方式的追求。

三、个案分析:衙前镇凤凰村治理模式创新

(一)衙前镇凤凰村发展现状

  衙前镇凤凰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农民运动发轫地。区域面积2.44平方公里,有农户601户、户籍人口2170人、常住人口近

  万名。改革开放以来,凤凰得到43年的稳定发展,每年都是排头兵,特别是2005年,政府把两个全区有名的上访村并给凤凰村,实现了先富带后富促共富。凤凰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首先,经济持续发展。2020年,村级可用资金532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2350元,经营性总资产10亿元,经营性收入2031万元,连续五年全区第一名;其次,产业持续振兴。凤凰村在三产齐全的基础上,新建5个绿色项目,包括凤凰乐园、宗教文化园、养老康复园、特色餐

饮、红色旅游。其中,凤凰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力争将凤凰乐园和养老康复园建设成为凤凰村的“银山”和“敬山”;再次,环境持续优化。凤凰村在做好垃圾分类等关键小事上投入12500万元,全面启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全村旧村庄改造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创建“红色美丽村庄中央试点村”;再次,保障持续提升。实行村民基本生活三大保障,2020年,全村三大保障额是2500万元,人均超过10000元。最后,精神持续富有。一方面,凤凰村重视村集体教育建设的推进,已连续36年表彰优秀学生,并连续9年评选文明户,表彰奖励双美家庭;另一方面,凤凰村近几年开始编撰《凤凰村志》,建起凤凰村史馆,多维度多途径助力凤凰村真正做到“走出去”。

(二)凤凰村治理新模式

  推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村集体经济发展多年来,凤凰村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深化村集体经济改革。1984年,凤凰村利用土地租赁,发展集体与国有混合所有制经济,兴办了全省第一家全民与村集体联营的加油站,为凤凰村淘到第一桶金。

  1999年,办起当时萧山第一家由村集体与农户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创办以来平均每年有20%-30%的分红。2014年,凤凰村实施股份制改革,让村民变股民、把股金短期改长期以及给股东定权发证。2019年,凤凰村又实施“一改三化”,即产权制度改革、公司化运营、股份化改革和多元化发展,这两项改革为凤凰村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两条腿”协调走路,村集体和个人双重助力

  凤凰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政治优势,坚持集体土地由集体规划、集体建设、资源集约利用。从1997年开始,凤凰农民不批地建房,集体收入从简单的资源出租,拓展到空间、生态和文化资源的利用收益,建成红色文化街区,旅游线路产业化。凤凰村共建成集体标准厂房13万平方米、商铺450多个(约3.5万平方米),并由集体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村集体来鼓励并支持村民创业,充分激发内生活力,让创业有门路、就业有岗位,同时形成十多亿元的战略性集体资产,有长期保障、稳定收益。

坚持标准化自治,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凤凰村以“ +自治”结合为抓手,坚持以岕为纽带,将邻里“变成一家人”、将力量“拧成一股绳”、将治理“下成一盘棋”,合力构筑岕内的发展共同体。凤凰村在促进村民“自治”方面,重点强调标准化建设,促成村民管

理自觉。通过岕内的人居环境提升、旅游服务业发展,更多村民选择回乡创业、“家门口”就业,截至2020年年底,岕内村民从事旅游经营及服务人数超1000

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加10000元左右,村民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工作,无偿参与拆违整治行动,幸福感日益提升。而“安民治村”正是凤凰村大力推崇的治理之道,通过村民自治,一方面能够提高村民参与村域治理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共谋发展,使村集体的发展真正与个体挂钩;另一方面,村干部能够更切实地了解民众真实需要,解决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多元主体共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衙前镇凤凰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赋能有待加强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技术正成为重塑社会形态的基础性力量,能够显著提升社会治理和社会运行效能,为解决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社会管理现代化、服务精准化、参与常态化提供了现实路径。浙江省推出的“浙里办”“浙政钉”等线上APP,正是数字技术赋能政府管理的表现,而凤凰村在应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方面也给予了积极回应。

  在对凤凰村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衙前镇在进行基层治理时,引入了“衙·门口”APP,但是凤凰村在实际办公过程中对这个智能化平台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提高,重注册轻应用现象明显,村干部在管理的过程中可能过于注重“衙·门口”的用户注册率,而对于后期平台的应用和管理缺乏系统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未能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来赋能基层管理的,助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推动公共服务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大保障”负担过重

  凤凰村重点强调发展的普惠性,提倡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采取“先福利保障,再分配红利”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分配差距,实施“生活、医疗、养老”三大村级保障。其中生活保障是粮食、油料、天然气免费供应;医疗保障具体为村民门诊72%报销,大病住院95%报销;养老保障的分配标准是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130-3500元的助养金。经过实地调研,我们统计到2020年凤凰村全村三大保障额是2500万元,人均超过10000元。由该数据可知,三大保障在村域支出中占比较大,且由于凤凰村老年人口占比大,全村有600多位老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样比较突出。

治理主体较为单一

  并不是单一的组织机构能够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还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群众等单位组织参与到其中[1]。我国农村现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为主要的工作中心,普遍存在村干部主导各村各项事务,村域治理与发展的责任也主要由村干部来承担,村民参与治理的意识还有待加强,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生活的积极性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凤凰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虽然近几年村民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村民在乡村社会治理上的参与率仍然不足,无法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导致乡村社会基层治理的难度增加。治理手段较为单一,仍然存在上级发布命令,基层照令办事的现象,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这样的治理模式会导致管理粗放、信息公开程度低、村民接受度差等问题。

四、基层治理的有效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

(一)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更好赋能基层治理

  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提高治理效能。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一方面,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更高效地展开数据收集、政务公开等工作,促使领导班子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提高民众的参与度,群策群力推动治理效能提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的留痕功能,通过大数据来锁定民众真正关心且需要的板块,实现精准化、高效化服务。同时,有效利用数字化平台的监管功能,更好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通过互联网搭建民众与公共组织管理者线上交流平台,鼓励民众建言献策。此外互联网的实时更新等特点,也能帮助民众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政府工作,监督政府工作。

(二)“两条腿”协调走路,集体和个人共同推动发展

  所谓“两条腿”协调走路,就是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政治优势,坚持集体土地由集体规划、集体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个人创业,从富民到强村,从个富到共富。经济发展不能没有领导班子的统筹规划,但同时也离不开个体的努力,通过实行股份所有制等途径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挂钩,“两条腿”协调走路,集体和个人共同推动发展,充分激发各部分参与积极性,发挥各部分优势,降低决策风险,努力实现“1+1”>2的效果。

(三)推行基层“自治”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

下移,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由此可知,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除了要求政府自身资源的下沉之外还须社会资源的引入、自治力量的挖掘[9]。充分给予村民“自治”的权利,群策群力共谋发展,采取这种治理模式,一方面可以更好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推行民主管理,集思广益,促进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另一方面,村民“自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民众的制约和监督权利,促使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公共管理效率提升,及时准确地满足民众真正之所需,提高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讨论与总结

  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摆在突出位置,而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基层高效治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基层治理模式来看,新型治理模式更多融入数字技术、村民“自治”等现代化发展元素,多维度多途径促使基层治理向数字化、科学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推动权力集中向权力下放转移,群策群力共谋发展,集思广益降低决策风险。本文以衙前镇凤凰村为例,展开对基层治理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力争打造新时代智慧乡村,不断优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激发基层建设的能动性和创新性,加快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更好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家校共育向阳而生湘乡市东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湘乡市东皋学校  陈姗娜

  20XX年9月始,湘乡市东皋学校开始探索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发放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最终回收2790份有效答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3.3%的家长认为家校合作存在困难,因为“工作忙,精力不足”,其中有372人没有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意识。此外,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的家长群体庞大——“拒绝、否认孩子的观点和行为”者82人,“打骂惩罚”者166人,“过度唠叨、担心”者1217人。基于此,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近一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以开展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的家长学校为主阵地,以个体家庭教育指导为特色,以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整合力量推动家长成长为方向,全面铺开东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

  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与家长的矛盾凸显,因孩子问题来校咨询的家长指不胜屈。据此,我校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以七年级学生家长为主要服务对象,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始,按计划、分步骤设计三年家庭教育讲座系列课程,旨在帮助家长系统地学习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按需开展专题讲座,破解家庭教育难题。根据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家长与教师的需求,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尝试在不同节点开展主题讲座:利用期中考试总结的节点,做题为“怎样和青春期孩子谈考试”的讲座;参考家长与教师的需求,做题为“孩子误入‘手机深处’,如何渡”的讲座;根据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做题为“输给孩子,赢得世界”的讲座等。

  如20XX年5月,结合家长与教师的需求,学校开展了题为“孩子误入‘手机深处’,如何渡”的专题讲座。从亲子间的“手机之战”入手,学校通过调查七年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结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深入浅出地分析学生为什么迷恋手机、手机问题背后隐藏着学生怎样的需求,使家长明白处理孩子手机问题的关键是“疏”而非“堵”,家长要以身作则,而非一味苛求孩子。这堂讲座后,七年级家长在年级微信群反馈积极,学校针对八年级学生的问题,安排了本期第二场家长讲座,全程直播,向全校家长开放。讲座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对“如何关注与调节孩子

的身心健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正向反馈也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价值与方向。

  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家长学习体验。学校有多年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的经验,我们结合家长时间、精力有限,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将讲座时间定为90分钟,频率为每学期3—4次,讲述核心理论的时间不超过30%。我们选择以课堂演练沟通、互动游戏增加体验、角色扮演理解孩子等活动方式,让家长听了就懂,懂了会用,用了见效,见效则更有动力学习。

  为使得家长获得新的体验,我们在讲座前设置热身小游戏,讲座后留时间让家长分享心得,并在课后建立家庭教育学习微信群,方便家长反馈听课感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教师志愿者轮流负责在微信群内及时回应与鼓励,让家长感受到努力被看见,感受到支持。对于将讲座中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家长,教师给予及时的正面强化,以鼓励家长继续坚持学习。

  及时总结宣传,营造学习氛围。为使得更多家长得到专业帮助,学校在讲座前就做了大量的宣传;教师动员家长线下报名,并通过家长微信、QQ群,教师微信朋友圈做好线上宣传动员工作。讲座开展后,学校分年级建立“家校合作交流群”,当即收集家长的反馈建议,以期改进下次讲座。同时,学校及时撰写相关宣传内容,邀请本地媒体报道。

  宣传资料里除讲座内容外,还收录了家长学习、讨论的图片及视频,家长的精彩反馈图片等,让爱学习、会学习的家长被看见,为其他家长提供学习榜样。作为湘乡第一所系统提供家庭教育讲座的初中学校,学校主动承担家庭教育引导的责任,并将“学做父母”“科学育儿”“依法带娃”等理念宣传出去,与其他有家庭教育讲座经验的单位一起,为湘乡营造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氛围,让更多的孩子获益。

二、以个体家庭教育指导为特色

  如果家庭教育讲座是通过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知识为大多数家长服务,那么个体家庭教育指导则是为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家庭提供一对一的支持。

  建立危机干预小组,完善危机干预制度。为了更好地护航存在心理危机孩子的成长,学校先是组建具备心理健康知识的领导与教师团队。20XX年10月,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东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同月,学校安排专业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向全校教师开展题为“用心光点亮微光——心理危机学生的识别与干预”与“湘乡市东皋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构建之教师应知应会”的讲座,普及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与方法。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发放“一生一策”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心理状态进行摸底,将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存档,视情况给予个体心理辅导并向班主任提出教育建议;通过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依托湘乡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力量,制订并整理符合学校实际的危机干预制度。目前为止,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危机干预意识已树立,我们将会在制度完善与教师培训上持续发力,让每一位教师都具备指导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且能够把家长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讲透,争取更多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优先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提供个体家庭专业指导。在求助学生中,学校优先辅导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同时为其家长与班主任传授正确的指导方式。比如,危机干预讲座后,有频繁自伤、自杀意念的两名学生来到咨询室,经过初步评估,我们建议家长带学生到专业医院问诊。问诊后,为使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学校在这两名学生出现危机状态时,安排心理健康发展指导中心的教师为学生、家长及其班主任提供专业心理辅导。对于存在一般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我们以系统式家庭治疗与资源取向理论为基础,秉持“正面引导,赋能家长”“引导家长改变,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原则,采取学生个体咨询与邀请家长来校访谈、电话访谈指导结合的方式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目前来看,这种指导模式的效果比只辅导学生好,家长心理辅导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对学校工作也更信任、更支持。

三、以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整合力量推动家长成长为方向

  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合理解决学生难题。家庭教育专题系列讲座是由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以来,根据本市中小学生与家长的需求量身打造的系列课程,涵盖学前教育、小学与初中三个学段。学校主动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联系市妇女联合会,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设计并打磨系列课程,以期能在更多的学校实施,让更多的家庭受益。我校通过统筹利用社会资源,掀起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理念的热潮,科普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方式,防患于未然,为学生争取更宽容更健康的成长空间。

集体培训结合个体指导,提升教师的家教胜任力。近年来,学生心

理健康问题频发,青少年抑郁的案例增多,教师现有的教育理念与心理知识储备远不足以应对,由此引发家校沟通困难甚至出现冲突,教师因自身心理压力过大而抑郁、焦虑等系列问题。因此,学校开始分批次、有重点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对于因关注心理危机学生而焦虑的班主任群体,通过电话或面谈为其情绪“兜底”,邀请可以接受咨询模式的教师到咨询室访谈,通过倾诉、共情、寻找资源等多种方式缓解其情绪。对于出现一般心理问题学生的班主任群体,由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他们携手家长一起处理孩子问题。针对大部分教师,学校则利用教师讲座,丰富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提升其指导家庭教育的胜任力。目前已开展的教师讲座(含团辅)有“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发掘资源,为学生成长赋能”等。

  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呼应家庭教育讲座。为使家庭教育指导更具针对性,学校尝试联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家庭教育讲座。应家长与班主任的呼吁,本学期第一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为“如何与父母沟通”,与家庭教育讲座呼应。平时家长听到学生玩手机,大多不问玩什么,更不问原因,只要听到与手机有关的问题就情绪激动。因此,我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将家长遇到孩子玩手机时的情绪表演出来,并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该问题。在征得学生允许后,我将表演视频展示给家长,来阐述“打骂式教育”与“过度唠叨”对孩子心灵的伤害。讲座后回访部分家长,他们表示从没想过叮嘱的话语竟让孩子如此反感,以后会合理运用家长学校学到的理论与方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依法带娃”时代开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家长需要具备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学校也应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引导的重责,与家长携手,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只有家校共育,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

建筑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雷文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技能人才在推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建筑企业必须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因此,本文结合建筑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并探索了建筑企业有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策略,旨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建筑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已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建造”品牌。然而,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员工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稳定性不足,技能型人才稀缺,高级工及以上等级技能工人占比较低等。总体来看,建筑企业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培养周期较长,难以满足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高技能人才发展存在短板

  要想有效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建筑企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建立与高技能人才成长特点相匹配的晋升体系、培训机制和激励制度。然而,目前部分建筑企业不重视高技能人才发展,缺乏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和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导致高技能人才成长受限,甚至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高技能人才地位普遍较低

  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尚未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体系,甚至存在“重学历、轻技能”的片面人才观,导致高技能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尊重,劳动价值也无法得到相应的体现。例如,部分员工通过自学自考获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建筑企业却缺乏相应的职位、薪酬和福利等配套支持,忽视了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导致高技能人才收入低、待遇差、发展机会少,造成人才队伍不稳定。

二、建筑企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

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大力推进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背景下,建筑企业应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新时代工匠培育工作,构建高技能人才管理体系,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建设规模可观、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建立高技能人才管理体系

  首先,建筑企业应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组建一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建筑企业应明确自身战略目标,并制订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尤其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以“建设高质量、创新型、技能型人才高地”为战略目标,积极组建高技能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应优化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和技师工作室的带动作用,将挖掘、培养和选树市、区、企业级高级技师、特级技师与首席技师纳入战略考核体系,以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此外,建筑企业应制订资源投入保障计划,形成资源有效投入、高效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发挥高技能人才聚集效应,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建设。

  其次,建筑企业应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管理,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建筑企业应为高技能人才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努力,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从而获得相应的晋升机会和经济回报。同时,建筑企业应不断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最后,建筑企业应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职位管理体系,按学历、职业技能等级、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等因素划分职位层级,并根据职位层级确定员工薪酬等级。同时,建筑企业应秉持公平公正、竞争上岗和择优聘任的原则,对各岗位进行人员聘任,并编制职位说明书,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等,为高技能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此外,建筑企业还应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薪酬激励、绩效考核和员工培训等。例如,建筑企业应建立与职位、职级相匹配的工资标准,设计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结构;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序列相匹配的工时考核标准,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并将其作为高技能人才职位晋升、薪资增长的参考依据。

(二)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

  首先,建筑企业应重视高技能人才培训,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和网络学习平台等,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例如,建筑企业应向高技能人才全面介绍建筑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以加深其对建筑行业的认识;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对流程制度、业务要求、服务深度、项目成本等的把控能力,从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完善教育软硬件设施,构建线上学习平台、知识管理平台,创新数字化培训模式,便于高技能人才随时随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其次,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培训带教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筑企业可通过优化培训带教制度,如新员工带教和蓝领带教制度,广泛开展带教活动,完善高技能人才全过程培养机制等,从而保持竞争优势;通过提供破格晋升机会,鼓励工作能力较强的老员工制订并实施带教计划,帮助新员工快速掌握工作技能,从而提高班组工作效率,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最后,建筑企业应细化带教标准。带教老师应按照规范要求指导带教对象,帮助带教对象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如设施设备操作、仪器使用与维护等),并培养他们的班组管理能力和对外协调能力等,以全面提高带教对象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带教津贴发放标准和带教考核办法,将带教考核结果与带教老师绩效考核挂钩。例如,建筑企业可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来评估带教成果,并将带教考核结果与带教老师职位晋升关联,通过带教、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位晋升等培养模式与机制,大力储备高技能人才。

(三)推进劳模工匠文化建设

  要想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筑企业就需要推进新时代工匠培育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一方面,建筑企业应通过发放企业文化手册,宣传企业理念、统一员工行为规范等;利用会议、培训等方式进行理念宣讲,采用薪酬激励等方式提高员工满意度;加强与高校合作,与相关行业协会保持良好沟通,提高企业知名度。同时,建筑企业应重视用工管理、员工福利、劳动保护、职业培训、文化建设等与员工满意度息息相关的指标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集体协商制度等,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应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高技能人才在薪酬激

励、发展空间、技能等级评价、岗位证书津贴、培训交流等方面提供支持。例如,建筑企业可在高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评选劳模、推荐职工代表候选人等;拓宽高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使其劳有所得、多劳多得,享受与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同等报酬,以改善高技能人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广泛深入开展职工技能比武大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激励员工不断传承匠心、精进技能。

三、建筑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的探索

  企业是培养和使用高技能人才的主体。要想组建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筑企业必须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在满足企业生产业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挖掘高技能人才潜力,大力开展专人专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一方面,在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时,建筑企业应坚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活动和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建立健全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并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推行结果考核、业绩评审、过程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以确保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客观、公正。

  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技术革新、技术攻关等活动,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建筑企业应坚持质量为要,鼓励高技能人才不断提高工作技能,积极履行岗位职责,从而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综合答辩评审等方式,综合评价员工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使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技能人才是建筑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高技能人才管理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推进劳模工匠文化建设等方式,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朱新保

  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一般分为多个阶段或者多个部分,以保证建筑工程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但在现阶段的建筑施工管理当中,仍然存在多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果相关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很有可能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品质。因此,建筑企业需对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深入解析,并且探究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建筑施工管理的作用1.1组织协调作用

  建筑施工管理的组织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合理组织和协调施工过程的各环节中,包括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能达到预期目标。例如,在资源配置中,通过统筹安排人员的分工和配备,确保各施工环节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在协调材料的供应和使用时,保证在与供应商及时沟通的情况下,采购和调配施工所需的材料,确保在施工中材料及时供应,避免因缺乏材料而延误工期。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建筑施工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施工成本,最大限度利用资源,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进度控制作用

  建筑施工管理能够针对工程制订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项工程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配,确保施工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同时合理安排工程的前后顺序和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如果在施工中遇到供应链断裂、材料不合格或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要加强施工管理能够及时调整施工计划,从而有效避免延误施工和影响项目进展[1]。合理的工期安排和进度控制,可以纠正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和整改,并确保按照标准要求完成各项工作。因此,进度控制是建筑施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保证施工按时完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且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潜在风险和成本。

质量保证作用

  因为建筑工程管理具有监督和控制的作用,能够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质量问

题,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违反法规和标准的情况。尤其是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能确保整个施工过程按照具体的工作进程推进,并且满足设计需求,保证工程的稳定性。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非常重要,不仅能为整个施工过程提供合理的标准,还能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安全管理作用

  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3各方面:第1,它通过制订和执行安全施工规章制度,确保施工人员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概率。第2,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具的配备,以及培训和教育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3,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预防和控制施工事故的发生。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和财产损失,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1管理力度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建筑工程随处可见。为了保证这些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相关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施工进行有效管理,确保项目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2]。但在实际操作中,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非常明显。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过于依赖管理人员,将管理重点放在管理人员上,却忽略了制度的更新和执行,导致技术管理出现漏洞。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无法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给建筑施工带来不利影响。有些企业虽然具有相对成熟的管理制度,但是没有专门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制度的执行,导致整体管理力度不足。

2.1.2档案工作滞后

  建筑工程的内容相对复杂,同时整体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施工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大量技术、工作人员、建筑用料和相关设备,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需针对这些要素进行记录和存档,从而为具体项目的开展提供充分依据。然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部分企业并未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只需对现场进行监督、保证工程按照相关的标准实施即可,将档案资料管理视为一项没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建筑工程是一项周期非常漫长的工作,

在不同的施工环节和施工阶段都涉及不同类型的技术和工作内容,再加上漫长的施工周期,期间很可能有高频率的人员流动。如果在即将竣工的阶段才进行资料的编写,有可能导致档案资料不齐全,甚至在出现施工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有效发现,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正常施工。

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工作人员素质不足

  在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员是影响整个工程的关键所在,如果工作人员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当前,因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升级,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仅需大量的工作人员,还需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建筑行业的多样化需求[3]。但大多数施工人员本身没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施工主要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忽视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规划和标准。部分工作人员甚至为了方便而做出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一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提高建筑质量,不断采取相关举措实现企业升级。经过此阶段之后,建筑企业的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施工管理体制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因为施工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会导致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没有明确的内容依据、管理人员权责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建筑施工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和品质。

进度管理中的问题

无法及时解决的影响因素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工程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恶劣的天气、地质条件、人员调动等,涉及建筑施工的各环节。但一些企业在工程规划阶段并没有充分考虑此因素,所以可能会忽视其中的影响,无法在这些问题出现时进行及时且有针对性的解决。最重要的是,这些因素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在施工中不能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无法处理好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据上文,建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面对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甚至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所以从实际情况来说,在施工过程中需提前做好规划与设计,且处理好不同环节和不同目标之间的关

系。但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更加注重工程何时完工,经常会要求施工人员高强度地开展相关作业,导致工作人员过度疲劳,也会让机械设备的损耗增加。还有企业会通过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和增加机械设备的方式来加快建设进度,虽然能够更快帮助企业完成项目,但也会增加施工成本。由此可见,有很多施工企业在开展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很难处理好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企业造成损失。

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无法全面进行成本控制

  现阶段的工程管理工作大多是借助人力进行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面临的问题便是缺乏全局观念,进而导致成本管理工作有所欠缺。大部分人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其他人并不需参与,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割裂,也会让成本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情况,进而无法对工程建设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导致管理成本超出预期。

缺乏合理的预算制度

  目前,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一半都会在前期进行成本预算,但是往往只会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的人力、材料、设备等比较具体的内容进行计算,并且计算也不够精准,严重忽视了这一过程中自然条件的影响,甚至没有认识到成本价格本身也会产生浮动[5]。如果企业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成本预算进行比对和计算,只使用粗放的预算方式进行成本预算,可能会导致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误差,最终出现成本超支的现象。这样就会使一部分施工单位选择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所以,缺乏合理的预算制度会严重影响建设工程的开展。

建筑施工管理中问题的应对3.1技术管理方面的应对策略3.1.1加大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力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使用到多种不同的技术,其中不乏关键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人员需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技术进行管理,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地使用这些技术。例如在建筑混凝土结构时,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管理,明确混凝土结构制作的每个环节都要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督促现场的施工人员规范地操作混凝土泵

和起重机等设备。一旦发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停止,并进行第二次制作。只有不断加强对施工现场技术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作用,为施工项目更好地完成提供保障。

3.1.2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资料管理也非常必要。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不能像以往一样只在工程快要结束的时候对相关资料进行编辑和整理,而要在施工过程中对不同环节的工作进度进行统一的记录,随时保存相关资料。例如,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当中,不仅需按照要求对混凝土的抽样和质量进行检测,还需将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6-7]。同时,在混凝土灌注桩浇筑的过程中对浇筑记录、混凝土桩的编号、时间、日期等相关信息进行统一记录。只有同步好相关技术资料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完整性,管理人员才能及时掌握工程建设中的各种情况,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原因的探究和应对策略的制订。

质量管理方面的应对策略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

  在施工中因施工人员自身素质的限制,往往会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质量管理人员需积极引导施工人员参与专业的知识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逐渐缓解这些问题。具体如下:第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建筑施工的必要知识,更加科学地进行建设,保证建设工作的开展更加专业。第2,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有意识地进行建筑工作的开展,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有效减少不按标准进行施工的情况。

建立科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

  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建立科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很重要。需在公司内部建立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如编制质量控制计划和具体落实的相关文件,且落实到项目的具体流程当中。这样不仅可进一步明确工程质量的目标,还能够保证工作按照计划有效推进。还要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工程的设计、施工、采购等多个环节进行监督,以确保具体工作能更加规范。

进度管理方面的应对策略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无法预测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工程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工程项目启动前,单位最好对项目进行更加全面的风险评估,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因素,并在这一基础上制订更加完善

的风险应对预案。企业还需灵活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尤其是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出现时,企业需具备灵活应对能力,针对工作内容进行资源重新划分,尽可能减少相关因素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最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微信3231169整理,如引进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工具,提升进度监控管理的效率,并根据检测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保证施工情况及时改进。

成本管理方面的应对策略

促进成本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的沟通交流

  为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成本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人员需时刻关注财务状况,了解财务数据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管理策略。财务人员也需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资金分配。

对成本预算进行动态化管理

  成本预算工作对于成本管理的情况影响重大,考虑到传统的成本预算方式存在较多短板,有必要在成本预算当中进行动态化管理,从而帮助企业及时掌握成本的变化情况,以确保企业能够更好地安排资源配置。在动态化管理当中,需要先进行阶段性成本预算,将整个项目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再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况和要求进行阶段成本的合理估算,每个阶段的成本预算可以作为动态管理中的一个参照标准。

  然后要进行成本变更管理和实时数据采集,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材料价格变动的情况,要针对项目中的变更内容进行及时沟通,并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估,最后通过沟通与协商确保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结语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要想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须加强管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妥善解决相关问题,实现技术方面、质量方面、进度方面和成本方面的高效管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晋中市数字农业建设调研报告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  胡晓霞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已经被列为国家信息化发展十大优先行动之一,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数字乡村不能少,也不能成为“短板”。晋中市为贯彻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制定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XX—2025年)》的精神,以数字农机等为切入点,坚持推进全市农机装备提高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逐步带动建设数字乡村,各项工作有新成效、新亮点、新突破。

晋中市数字农业现状

  总体情况。近年来,晋中市为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发展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积极推进农机北斗自动导航与农机作业远程监测。在2017年引入了全省首家地市级农机深松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该平台以导航定位为特色,综合遥感、传感器、无线通讯、嵌入式等高新技术,实现了对农机深松、播种、植保、收获等多种作业方式的统一整合与监控管理。形成集作业季管理、作业类型归类、区域大数据统计、作业监控、作业管理、报表分析于一体的人机交互界面。支持对现有的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自走机具,加装基于北斗、5G的定位导航系统、高精度远程作业监控系统、智能数据采集终端设备,实现了大型自走复合农业机械智慧化升级。②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广。给大型农业机具安装无人驾驶系统和智能驾驶辅助装置。推动无人驾驶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数字农业应用现况。2017年,晋中市财政把农机作业精准监测平台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共落实深松作业监控终端建设资金490万元。当年全市深松推广应用面积达到30.5万亩,落实部省专项补贴资金762.5万元。

  2018年纳入监测的大型动力机械1199台,其中全市纳入作业监测大中型拖拉机1063台、玉米收割机133台、稻麦收割机3台。可监测农机作业面积57.88万亩,其中深松整地44.12万亩、旋耕2.9万亩、秸秆还田3.72万亩、打捆0.17万亩、稻麦收割0.17万亩、玉米收割6.8万亩。作业监测范围以监测深松整地为主,向秸秆还田、秸秆打捆、玉米收获、旋耕播种等作业项目全方位推进。除智能监测外,智慧农机平台服务涵盖农机新闻、农机服务、安全监理、购机补贴、

故障申报、农机交易、农活互找、协同办公等八大功能模块,并与晋中智慧农机微信公众号全面融合,实现智慧农机综合性服务平台。到20XX年,晋中市安装北斗农机作业终端信息化设备的大型动力机械达到3055台,纳入精细化农机作业管理平台的作业机具达到5047台,其中深松作业机械2825台。信息化监测农机作业面积达到83万亩,其中深松作业面积达到30多万亩、播种面积到达20多万亩、植保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机械收获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通过引入的深松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化监测,大大提高了晋中市数字农业的发展进程。

  晋中市现有安装无人驾驶系统的大型机具50台左右,差分基站覆盖面积可达40km。20XX年完成1000亩农机作业智能化监测及无人驾驶作业示范区。配置智能驾驶辅助装置10台(套),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终端60套,高精度农机作业差分基站3个,航测无人机3台,植保无人机3台,田间物联网监测、病虫害物联网监测设备各3套,农业气象站及作物长势监测装置5个,农机合作社综合管理平台2个。20XX年通过机田证、农机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等项目带动,积极推进农机北斗自动导航等数字化建设,引进环境物联网设备3套,病虫害物联网监测设备3套,田间物联网监控设备2套,航测无人机1台,植保无人机3台,20XX年底,北斗终端信息化设备安装累计达到3400台。

晋中市推进数字农业的主要做法

  加大资金投入,完成提档升级。20XX年以来,农机装备数字化改造全市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完成了对4个农机化新型经营主体的提档升级。随着提档升级的完成强化了农机合作社内部管理,提升组织化程度,为逐步建立起“全程机械化+农事综合服务”的新型经营方式,成为引导小农户加入到合作社建设中,实现小农户生产和农业全面现代化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晋中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向服务产业化、装备智能化、种植精准化、管理科学化方向再上台阶。

数字化建设助力2个2000亩示范基地建

  设高标准推进。晋中市20XX年分别在寿阳、太谷建设了2000亩玉米集成示范基地、2000亩谷子生产基地,引进了中日合资生产的谷子收获打捆联合作业机、烘干机3(套),引进智能水肥一体机1套,极飞P100无人植保机1架,建设了智慧示范基地综合服务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谷子耕、种、管、(灌)、收、干燥仓储、秸秆处理等6个以上环节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配套示范,通过项

目实施,示范区谷子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8%以上。依托寿阳县田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景尚乡贾豹村建成2000亩玉米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基地按照“三化”(水肥精控一体化、大田管理数据化、全套农机智能化)目标,高标准推进集成示范区建设。投资93.9万元,引进耕整地、播种、植保无人机、智能水肥一体机、联合收割机等国内先进农业机械8台,耕、种、管、灌、收、秸秆处理6个环节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配套。20XX年经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组,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施行)》进行测产,按照玉米入库14%含水量折算,亩产1270kg,相比非示范区提高产量近40%。

智慧农业助力机田证一体化项目落地开花。

  机田证项目总投资1072.8万元,截至20XX年1月,共在昔阳县赵壁乡、沾尚镇、大寨镇建成4个集中连片示范区,其中核心示范区1个、一般项目区3个、示范区建设总面积16400亩。引进农机装备52台(套)、信息化设备69台(套),新建一类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二类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2个,其中1000亩果园机械化核心示范区配套引进割草机2台、智能遥控喷雾机2台、电动作业平台2套、电子式水果分级机1套、环境物联网设备3套、病虫害物联网监测设备3套、田间物联网监控设备2套、航测无人机1台、植保无人机1台,实现了果园整地、除草、施肥、灌溉、打药、中耕、采收、运输、分级9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智能化作业,填补了晋中市果园机械化的空白。

在推进数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堵点痛点

  装备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从2017年起,晋中市市级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以上扶持数字农业建设,到2021年累计投入530万元。由于市级财政投入断档,导致智慧农机建设工作滞后于其他地市。绝大多数农户及合作社启动资金不足,推广、扶持力度不够,先进装备应用少,部分设施农业智能化机械装备还是薄弱环节,新增机械数量甚微。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服务体系不完备。数字农业需要具备农业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这类人才十分匮乏,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生产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出现基层农机部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使得数字农业的技术和管理模式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发展数字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政策建议

发挥政府职能,增加装备补贴。数字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财

政投入,进一步出台数字农业扶持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要鼓励农民和社会投资的优惠政策,优先扶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增强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增加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建立健全农机推广人员队伍,促进推广人员在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开展农机推广工作。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对500台(套)2G数字农机作业监控终端进行更新,升级为4G数据传输。新增安装200台(套)农机作业监控终端。争取省级项目资金,列项支持农机化新型经营主体提档升级。重点建设无人驾驶、无人机植保、智农数据采集终端及智慧果园。推广应用手机APP、人脸识别、补贴机具二维码管理和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完善农机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农机鉴定、农机监理、农机补贴、农机推广等管理服务工作信息化水平。

洛阳市夜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刘清扬

一、洛阳市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悠久的历史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洛阳是华夏文明肇始地、道教文化创始地、儒家文化兴盛地、佛教文化首传地、理学文化渊源地、帝都文化荟萃地、牡丹文化中心地、世界遗产集成地,被誉为“千年帝都、华夏圣城”。同时,洛阳也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因受文化与经济的洗礼较早,洛阳市夜经济的形成时间也相对较早,如千年老街老城十字街,自古就是商人聚集之地,近年来更是成为洛阳重要的繁华商业街区之一,曾入选《人民日报》全国十大美食街,是洛阳最具人气和烟火味的地标之一,为洛阳市夜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优越的区位优势提供便利交通

  洛阳作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自古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年来,洛阳市着力完善交通和相关配套设施,加强市内交通快速无缝衔接,王城大道、洛吉快速、洛新快速等全线贯通,30余座城市立交拔地而起,地铁1号线、2号线正式运营,“井字加外环”的快速路网格局基本形成。这些便利的交通枢纽构成了洛阳市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底座,为洛阳市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

(三)相关产业的良好态势提供巨大潜力

  近年来,洛阳市对洛邑古城步行街、老城十字街、广州市场步行街、小街步行街、华耀城步行街、关林步行街、龙门古街等开展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重点培育了老城十字街、龙祥街、贴廓巷等特色美食商业街区,复原了隋唐洛阳应天门及天堂明堂景区,重建了隋唐洛阳城九州池遗址公园,改造提升了亚洲最大的综合型音乐喷泉,优化夜游龙门项目,推出了“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为洛阳市夜经济发展赢得了令人惊叹的口碑。

二、洛阳市夜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

  夜经济涵盖商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所有第三产业,但洛阳市对夜经济发展缺乏科学、明晰的总体战略规划,缺少联动管理机制,

各县区“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影响了洛阳市夜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夜经济业态区域分散,对道路、停车场、治安、环境等基础服务设施要求较高,而洛阳市未对这些设施进行统筹融合形成完整体系链条。同时,洛阳市夜经济没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全国知名的夜经济品牌不足,品牌带动作用不够。

(二)缺乏文化内涵,产品供给单一

  洛阳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夜经济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洛阳市夜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于打造夜景灯光等活动,而忽视了文化这一重要内核,家喻户晓的盛唐文化也未能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市场。现阶段,洛阳推出的特色产品虽有一定的文化特色,但缺少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意策划,演艺夜游、休闲娱乐、水秀、庙会等游客参与性强、体验性强、互动性强的夜经济业态太少,形式较为单一,无形中降低了游客参与体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是夜间消费地停车位、停车场严重不足,降低了群众夜间消费的意愿;二是前往夜经济集聚区的公交线路相对较少、收车早、等待时间稍长,不能满足群众夜间出行要求;三是大型商业综合体闭店时间大都在22∶00之前,无法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娱乐消费需求;四是部分夜间饮食街环境脏乱差、档次低,不能吸引高层次消费者;五是大多数夜间消费场所没有公共Wi-Fi;六是路灯、洛浦公园和一些地标性建筑灯光和亮化关闭较早,影响游客的夜游体验。

(四)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未能实现互联互通

  一是距离相近的地标性夜经济品牌缺少有效整合,如天堂明堂、九州池、天心文化产业园和老城饮食街等距离较近的夜经济集聚区,没有统一的营销推广,导致游客对此了解较少,夜间消费时间短;二是王府井、新都会等相邻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缺乏统一的规划,酒吧夜店、KTV等时尚人群消费场所较少,未能发挥出人流密集的商业优势;三是24小时餐饮饭店较少,导致夜间消费者缺乏凌晨就餐的场所,给后续消费造成影响。

(五)文化旅游与夜经济融合不够

  洛阳市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协调发展不够,文化与旅游、休闲、娱乐等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不高,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动力不足,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链不完整、集聚度不够,传统业态比重偏大、新兴业态比重偏小,“游客多、停留短、收入少、消费低”问题比较突出。博物馆、关林庙、龙门石窟等体现洛阳市历史文化的景点夜间很少或没有开放。夜间购

物、餐饮和娱乐场所不多,档次不高,造成夜晚留不住游客,缩短了游客在洛阳的消费时间,客观上影响了住宿、餐饮等行业的收入。

三、洛阳市夜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洛阳市发展夜经济的总体目标

  洛阳应依托其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加大文旅融合力度,努力把夜间文旅经济培育成为洛阳市经济发展的亮点和重点。具体建议为:一是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聘请国家级权威机构、知名策划团队,编制洛阳市夜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总体规划要以文旅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努力盘活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留下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擦亮“文化圣地、千年帝都、牡丹花都、休闲胜地、丝路起点”等名片;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扶持夜经济发展的政策,把重大夜经济产业项目推荐纳入国家、省、市相关发展规划和计划,争取国家、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等。同时,洛阳市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制定落实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三是应研究制定申报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相关规划和实施意见,确保洛阳市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申报成功;四是对全市夜经济产业项目进行深度策划,重点培育夜间观光、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五大夜游经济产业,增加夜间观光游船、主题灯会、戏曲相声、音乐歌剧、博物馆、非遗技艺展示等夜游项目;五是充分发掘洛阳市特色产品和文创工艺品,突出洛阳地方特色,挖掘本土传统文化精华。

(二)突出重点,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

  夜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地标性夜经济集聚区是一个城市的靓丽名片,对一个城市旅游吸引力有重大影响,北京三里屯、上海城隍庙、成都宽窄巷、南京夫子庙、武汉光谷步行街等知名夜经济品牌,每年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前往体验。具体建议为:一是打造品牌。要强化洛阳IP定位,洛阳市应研究确立夜经济集聚区,全方位改造提升,使其既能体现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展示现代洛阳的活力与激情,打响洛阳夜经济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二是发展规模。洛阳各城区应结合实际,按照全市总体战略规划布局编制夜经济集聚区发展规划,做好业态发展引导,完善区域空间布局,加强各类设施配套,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经济集聚区;三是改造提升。对现有步行街、夜市进行梳理提升,对具备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夜市进行统一管理、统一

服务,引导其发展成为规模大、辐射广、聚人气、有独特洛阳特色的夜市中心,满足游客夜间消费需求,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三)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夜经济涵盖行业多,游客和群众夜间的出行消费,涉及交通、停车、卫生、噪音和灯光亮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具体建议为:一是在主干道和重点地段增加公交晚间线路车次,对晚间客流较大线路延时收车,开通夜经济集聚区之间的夜晚微公交,增加夜游巴士专线,优化网约车、共享电动和自行车平台的车辆调配,方便消费者出行;二是在餐饮街、著名景点、大型商圈等夜间消费密集区域,规划建设立体或地下停车场,取缔路边停车场;三是延长大型商业综合体营业时间,王府井、泉舜购物中心、宝龙城市广场等延长至23:00闭店;四是完善饮食街、酒吧街等卫生、治安管理办法,推动夜游接待场所的公共厕所改造提升;五是统筹实施灯光照明工程,优化夜经济集聚区场外灯光亮化布置,延长地标性建筑灯光亮化时间,在主要城市区建立统一的Wi-Fi网络。

(四)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夜间消费

  夜经济的发展需要广泛宣传,洛阳市应发挥各级舆论宣传部门和宣传载体的作用,引导游客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夜经济活动,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具体建议为:一是加大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宣传力度。应多管齐下,增加宣传投入,不仅要使用电视广播和旅行社推介等传统宣传渠道,更应重视微博微信、自媒体平台的宣传影响力,广泛宣传洛阳市知名夜经济品牌和特色活动,增加洛阳夜经济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外地游客前往洛阳观光消费;二是引导和培育群众夜间消费习惯。应整合公共交通、地铁、出租车等资源,推出个性化短信推送服务,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围绕夜间系列特色活动加强宣传,烘托和营造洛阳夜间消费浓厚氛围和底蕴,引导居民逐渐打破传统观念和传统习惯的束缚,培养夜间消费习惯,使其积极参与夜经济活动,促使夜间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学习、体育锻炼活动成为社会风尚。

(五)支持夜间消费场所发展,给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夜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消费环境,调查研究显示,消费者在选择夜间消费场所和项目时,尤其关注便捷性、安全性、服务质量,应营造让经营者安心、让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具体建议为:一是大力发展24小时便利店。出台支持24小时便利店发展的工作措施,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二是打造集观光、购物、体验、住宿、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丰富夜游产

品供给。要因地制宜在大型夜间消费综合体周边发展特色客栈、酒店,开发演艺、音乐会、运动休闲、24小时书吧、儿童游乐场、夜店酒吧等多元化娱乐项目。同时,发展以特色餐饮、老字号、创意食品为主导的饮食业,和以轻奢品为主导的消费品设计制造业及旅游购物商业模式,培育层次分明的夜间消费市场;三是加强环境、卫生、工商、技术监督、治安等方面的管理力度。杜绝欺诈、假货、服务不到位等行为,健全网络监控体系,实现夜游场所监控无死角及全覆盖,加大夜经济集聚区夜间治安巡逻力度,营造让消费者放心满意、和谐安全的消费环境。

民营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诉求及解决思路基于浙江的调研与思考

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  肖琛

  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向。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

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营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有利于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培育对外开放的优势。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是直接感知者。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出发点应是企业诉求,方向应是满足企业诉求。企业诉求是政府部门营商环境供给侧改革的“导航仪”。

  因此,从民营企业的诉求角度出发,找准营商环境的短板及其背后的成因,对今后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设计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对优化营商环境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首先,从发展阶段看,优化营商环境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经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制度供给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十四五”时期我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构建

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

大。新形势下,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开始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如生产经营环节的行政审批事项削减空间有所缩小;另一方面,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市场主体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为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对更敏捷、更通畅、更便利、更公平社会服务的需求,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

置,下大气力、久久为功,啃硬骨头、闯深水区,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以营商环境长期改善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让市场主体本固根深、枝繁叶茂,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其次,从经济运行看,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重要举措。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叠加三年疫情冲击,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特殊时期,面对前所未见的国内外环境,一些民营企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发展信心也受到了影响。主席总书记在20XX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③如何“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优化营商环境是重要抓手。20XX年6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分批次加快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④为此,20XX年多地密集出台相关文件,发力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最后,从国际形势看,优化营商环境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需要。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仍在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逆全球化思潮不断发酵。当前,全球第四轮与第五轮产业转移正加速推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理面临重塑。①在全球化生产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决定产业国内转移还是国际转移的核心原则,除了开放和安全外,最重要的是效率。具体来说,主要取决于国内营商环境和国际营商环境的优劣比较,以及省域间营商环境的差异。②虽然从长期来看,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但短期则可能会遭遇一些波折,要适应这一趋势,我国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未来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营商环境的大比拼,国际竞争也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通过优良的营商环境展现出来,就必须解放、创造和保护先进的生产力。③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培育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二)研究设计与调研方法

  政府发展经济的职能方式由招商引资过渡为优化营商环境,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创新,而营商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生产者为政府,消费者为市场主体,即企业。④本文将从政府营商环境供给端和企业营商环境需求端展开分析。

在案例选择方面,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和强省,其民企的呼声与诉求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当前,浙江民企对营商环境的评价如何?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还有哪些诉求?最核心的诉求是什么?如何满足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各类诉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坚持问题导向、供需双向视角,以浙江省为案例区,以浙江民企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诉求为出发点,通过对浙江民企展开深度调研及问卷调查,探讨分析当前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以期为政府营商环境供给端下一步如何深化改革,更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参考。具体通过实地走访主管部门、地方民营企业、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研究。

  实地调研。课题组先后赴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等省级主管部门了解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情况,赴杭州、丽水等典型地区开展实地调研,与当地统战部、工商联等部门以及企业家代表召开座谈会,了解当地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及问题等。同时,深入二十余家典型企业了解当地营商环境建设情况、企业诉求及相关建议等。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等进行调研,对浙江营商环境建设的总体情况及企业诉求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体看来,调研样本的选取兼顾企业管理人员与政府管理人员,涵盖政府、园区、企业、商会等多方面的样本空间,访谈样本比例中,政府主管部门约占40%,民营企业约占60%。

  问卷调查。为了获得更加客观翔实的数据,选取了省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作为目标群体,从总体评价、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设计相关问题,通过问卷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查。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980份,覆盖全省10个设区市。从产业门类看,第一产业企业样本占比3%,第二产业企业样本占比63.4%,第三产业企业样本占比33.6%;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占比4%,中型企业占比22.8%,小微企业占比73.2%。

二、民营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诉求

  整体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营商环境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调研及问卷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充分肯定近年来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对当前营商环境建设情况总体满意。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营商环境建设依然有较大差距,企业反映仍然存在一些普遍性难点、痛点问题,亟待解决。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很多民营企业家坦言当下最重要的是“活下去”,投资

创业信心不足,其核心诉求主要有公平竞争、政策稳定、政务服务三大方面。

  (一)公平竞争诉求: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仍然面临很多隐性壁垒,企业呼吁“公平第一”经过多年的简政放权改革,审批烦琐、吃拿卡要、胡乱收费等营商环境显性问题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重公轻私”“重大轻小”等营商环境隐性问题依然存在。众多企业呼吁“公平第一,民营企业要的是公平竞争的机会,并非过度保护”。

  一是市场准入上遭遇“暗规则”。当前,法律、法规、规章中歧视民营企业的“明规则”已基本清理,但在实践中,“非禁即入”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难以执行到位,“暗规则”依然存在,民营企业感到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投标、投融资等领域依然遭受各种有形无形的限制。不少民营企业反映“一些地方在市场准入和招投标时通过资本、场地、人员等条件设置隐性壁垒”,如有些地方甚至明文规定成立3年以下的企业不能参与项目,有企业反映“虽然文件要求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但实际运行中还是偏向国企,或者国企先包再转包,虽然有政策但是得不到落实”。

  二是要素配置上面临“所有制歧视”。突出表现为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企扩大投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发展热情。部分民营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原因,在金融市场中相对弱势,融资可得性、可及性差,表现为融资难;对能够获得融资的民营企业来说,金融机构为覆盖风险,在贷款利率中增加风险补偿,导致了融资贵。有专家指出“国有企业中长期贷款已经跌破1.8%,一些县级平台公司、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实际高达6%~10%”①。调研企业反映“20XX年,虽然融资环境有所好转,但融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国企央企能拿到低息贷款,民企不能比”“当前大量信贷资金在政府、银行、国企间‘内循环’,未能真正流入实体经济”,另有电商企业反映“电商行业轻资产无抵押物,融资很难”。问卷结果显示,对当前金融服务表示满意的企业不足两成(19.5%)。

  三是发展空间上存在“厚此薄彼”。长期以来,我国对重要经济领域实行准入管制,国企等公有制经济限制较少,民企等非公经济则受限较多,即使进入也有随时被挤出的风险,如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航空、通信、军工等重要领域对民间资本进入仍有限制。处在行业上游的能源、电力、原材料等垄断国企,一方面获得超额利润,一方面利用资金、政策优势,沿产业链垂直扩张,在竞争性领域挤压民企生存空间,使民企生存环境趋于恶化。不少企业

反映“以前国企拿到大项目后会分包给我们,现在分包业务也很少,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混改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能因为盲目推进混改,挤压和影响到市场中民营企业正常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政策稳定诉求:各类助企政策层出不穷,但企业获得感不强,需谨防民营经济政策滑入“塔西佗陷阱”

  近年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顶层文件很多,如2005年国务院出台支持非公经济的“36条”,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务院出台“新36条”,中美贸易战后,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不可谓不好,但从实际效果看,过去的各种各样的障碍并没有真的消除,甚至20XX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出现负增长,反映企业信心有所滑落。20XX年7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20XX年《意见》),共八个方面31条举措,重申两个“毫不动摇”。

  要推动政策落实落细,谨防滑入“塔西佗陷阱”①。具体分析有“三关待破”。

  一是“知晓关”。部分企业对政策信息获取不及时,表示“不知情”“看不懂”,如有企业反映“要了解、享受政策要对接多个部门,很多政策细则企业理解不到位,希望能再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企更好了解和运用相关政策”。问卷结果显示,46.1%的企业希望提高政策的可读性。

  二是“落地关”。部分政策“华而不实”,落地性、精准度、普惠度有待提升。落地方面,部分政策享受门槛高、手续繁、规定严,各地标准不统一,对企业差异化、多样性考量不足,如有企业反映“由于公司注册在本区,厂房租在邻区,全市没有统筹考虑,导致疫情期间房租补贴这种普惠政策无法享受”。精准方面,20XX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浙江是“数据二十条”唯一被点名的试点地区,但调研中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反映“数据交易的市场层面、执行层面、法律层面还有很多细分领域的规范没有明确,希望规则进一步明确,给企业做好培训”。普惠方面,不少企业反映部分政策集中向“大优强”企业倾斜,中小微企业、山区26县企业等获得感有待提升。问卷结果显示,23.7%的中小微企业反映“未享受过政策扶持”,高于大型企业21个百分点。

三是“时效关”。一方面,部分政策稳定性、延续性不强,如有企业反映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往往以财税公告等形式发布,是临时性的,没有以税收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企业的研发、投资都属于长期活动,政策‘急转弯’影响企业信心”。还有不少企业反映“国家政策的不连续性导致很多企业出现战略迷茫,尤其是对长周期的行业,不合理的制度制约行业发展”。有电子商务协会反映“目前行业财税合规压力较大,前期国家对于电商企业采取了放水养鱼政策,对于财务税务规范的要求不高,下一步如何规范,让电商企业有所担忧”。问卷结果显示,近六成(59.6%)企业希望提升政策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存在政策不解渴、治标不治本等问题,从长远上、根本上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的政策仍然不够,企业普遍反映“当前发展仍受能耗、资金、土地、人力等关键要素制约”,改革突破力度与企业期盼仍有差距。

  (三)政务服务诉求:政商关系“清”而不“亲”,企业期待政务服务部门积极作为、靠前服务

  近年来,随着“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等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企业政务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然而,调研发现,部分政府服务部门不讲信用、不兑承诺、管理“一刀切”等问题仍然存在。

  一是政府信用缺失时有发生,“新官不理旧账”现象依然存在。上一届政府签好的项目、协议,一旦换届或换了新的领导,难以继续执行。有企业反映“招商时承诺了很多优惠,也写进了合同,然而企业落地后,招商数据落袋为安,原来承诺的种种优惠力度却打起了折扣”。

  二是部门“推诿扯皮”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领导干部躲商、惧商甚至抑商,“不怕不亲、只怕不清”。有企业反映“政府官员加了微信,转脸就删了”;一些领导干部以消极态度对待企业家,走马观花式调研,很少推动实际工作;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对企业家采取“软拒绝”,表面上客客气气,但不拍板、打“太极拳”,有企业反映“明明市里已经开会确定的政策,可部门迟迟不落实,需要多次沟通”。

  三是监管执法“一刀切”仍然存在,部分基层地区仍然存在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标准不一、执法扰企等现象。武义安全事故①发生后,各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有企业反映“重视安全生产是应该的,我们公司主要产品为密封胶,属于化工行业,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天天都有各个部门来检查,希望执法检查不要‘一刀切’”,另有行业协会反映“企业面临很多交叉执法、重复监管的问题,频率高、标准不统一”,等等。

三、营商环境再优化的障碍

  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强调,“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这一要求,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市场与社会等几对关系,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有突破有创新,解放、创造和保护先进的生产力,重点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要求。这是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制度优势,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提高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具体分析,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关于民营经济本质的认知理解仍待厘清

  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各类问题,看起来好像是政策问题、营商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在于各方面对民营经济的认识不到位,破解之道是解放思想。主席总书记关于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深化民营经济认识的理论源泉。

  从中央文件看,“两个毫不动摇”是民营经济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制度保障。民营企业作为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主席总书记多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①,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②。但社会舆论中,很多人还是按照传统的理论逻辑解释和认识民营企业,有的观点把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归结为资本的善恶问题,上纲上线来加以批判,而不是从法治化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这种社会舆论,对民营企业的预期、信心影响非常大,也表明关于民营经济的理论认识还存在思想解放得不够的问题,需要优先解决。

(二)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仍待破除

  运行良好的制度是支持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最大保障。调研中发现,企业最关心的不是更多的减税降费,而是在预期上、政策上更稳定,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上更放心。对民营企业来说,当前对安全和生存的担忧,不仅是由于社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对民营企业不友好的言论,更重要的是其合

法权利在制度、法律等方面的有效捍卫不足。只有破除各种禁锢,减少各种不确定性,才能让民营企业真正安心。

  市场化方面,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化是题中应有之义。过去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营商环境不断市场化的过程。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一直强调要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如果客观上计划、行政力量增强而市场力量削弱,不仅会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也不利于营商环境的优化和市场主体信心的增强,最终会损害发展的后劲。法治化方面,总体来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还有较大改善的空间。虽然中央多次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基调,并强调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等。但如何将其通过制度和法律确定为秩序,是提振民企信心的关键。在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主席总书记强调“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只有法治化,用制度和规则来解决民企普遍存在的安全之忧,为其提供基于规则的合法权利保障体系,才能给社会稳定的预期。

(三)关于民营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度仍待加强

  政策只有真正落实,才能有效果,如果执行上出现决心不够足、力度不够大的遗憾,久而久之,就成了“狼来了”的故事,就会削弱民营企业对新政策的热情与信心,也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滑入“塔西佗陷阱”。

  从“出策”与“施策”看,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方案和考评标准,对整体提升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企业对此的反映是积极的。但有些地方还是存在形式主义作风问题,把政策“讲在会上、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纸上”,把传达程序当作操作步骤,把优化营商环境当作“要我做”的任务,而不是“我要做”的责任。从“上层”与“基层”看,不少企业家的体会是:越是上面的领导,对营商环境越重视,在与企业交往时,态度最诚恳,表态也很明确;有的基层办事人员跟企业打交道时,则有另一套“套路”和“规则”,通过各种“规则”“拿捏”企业。这些行为的结果,就是民营企业家在“听其言、观其行”以后,引发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寒蝉效应。而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则是干部作风问题,为避责而不作为,怕担当而不作为、因此,对这些情况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

四、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的思路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针对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20XX年《意见》从总体要求、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31条政策措施,要尽快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打通痛点、堵点,让经营主体在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专心致志谋发展。

(一)正本清源,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认知障碍

  一是坚决破除凡事优先选择国资国企的思想惯性。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撑起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作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此,要基于劳动分工角度,看待国资和民资、国企和民企,破除嫡庶之分,切实放下与民资民企打交道的思想包袱。

  二是厘清国企民企的竞争合作关系。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应校准国企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国企在国计民生等公共服务行业稳定器作用的同时,减少在一般性行业中挤压民企生存空间的现象。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三是引导全社会客观正确全面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对一些背离“两个毫不动摇”的言论进行严厉打击,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巨大贡献和重要作用。

(二)有求必应,解决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困扰

一是多管齐下,了解企业诉求。建立健全稳定的联系服务企业制度、面向

企业家的决策咨询制度,畅通企业多元化诉求表达渠道。开通线上企业诉求“直通车”,探索建立企业服务专线和App。建立线下意见征求“专业队”,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畅通党政主要负责人和企业家“面对面”交流通道,通过电话回访、上门走访,询问企业发展诉求、服务需求、意见建议,广泛公布涉企部门服务电话、微信群、邮箱,最大力度畅通诉求表达渠道。

  二是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参照机关公文办理要求,探索建立相关制度,在规定期限内回应企业诉求,让企业感到“事事有回应”。在各级服务大厅设立“企业服务专窗”,成立诉求处置专组,对于企业提出的诉求“一口受理、内部转办、协作快办、跟踪反馈”,实现简单问题对口跟办,复杂问题多方协办。

  三是全力解决企业渴求。针对企业共性诉求,定期开展宣讲通报。依托新媒体开通政务服务直播间,定期上线直播,讲解高频事项、最新政策,与企业实时互动,听取意见建议,解答问题诉求;对一些专业性较强或者特定需求的事项,探索提供“一企一策”方案。

(三)深化改革,拓展民营经济创新创业创造空间

  一是市场准入方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在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消除“起点不公平”;反对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建立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为民企开辟更多发展空间,真正将“法无禁止皆可为”落到实处。

  二是要素使用方面,资金、土地等基础生产要素的提供应一视同仁,针对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金融创新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健全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推广“信易贷”等服务模式。

  三是政策支撑方面,坚持系统思维谋政策,加强企业诉求监测汇总,做好政策解读、业务对接、条件落实等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坚持普惠导向出政策,以普惠化、功能性政策促进市场创新,使市场参与者都能共享政策红利;坚持直达快享推政策,发挥数字化优势,加快建立政策“免申即享”机制,推动涉企资金直达快享;坚持稳定思路优政策,保持宏观政策的相对稳定,做好政策落地后的效果跟踪分析工作,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经营环境。

  四是法治保障方面,全面梳理涉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清理和修订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

护机制,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不断完善民事、行政等方面的程序法,用行权程序约束权力的行为过程,让企业安心谋划长远发展。

(四)同心同力,构建亲商、安商、富商长效发展机制

  一是严管厚爱同发力,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激励关怀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及时选取引导更多的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深入治理不作为慢作为、庸政懒政怠政,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消除不敢为、不会为、不愿为问题。

  二是打好监管“组合拳”,把干部作风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重点,紧盯在涉企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监管执法中设置障碍、选择性执法、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用好纪检、审计等手段,切实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新时代浙商精神,鼓励企业家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通过扎扎实实练内功,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方式创新等,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纳税人权利保护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澳门科技大学  廖思铨

  纳税人作为持续性为国家创造价值、贡献财政收入的社会公众群体,对其基本权利的保护涉及最核心的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中国税法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税收征收管理法》是税收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征收管理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纳税人权利保护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对《税收征收管理法》进一步修改使其适用于当今时代的呼声也日益增长。

一、保护纳税人权利的意义

  纳税人权利保护是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公平、透明、高效的税收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纳税人权利保护确保了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通过确保纳税人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合法权益,避免了税务机关滥用权力、歧视性对待纳税人的情况发生,这有助于建立公平的税收制度、增强纳税人对税收制度的信任、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二是纳税人权利保护可以提高纳税人的合规性意识和主动性,当纳税人知道他们的权利受到保护并且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得到公正对待时,他们更有动力主动遵守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这有助于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和质量、减少逃税和偷税行为、增加国家税收收入。三是纳税人权利保护有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透明度,通过确保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程序和税务机关决策的了解和参与,纳税人可以更好地理解税收制度、知道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从而增强对税收征管的信任,这有助于减少腐败和不当行为、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信力。四是纳税人权利保护有助于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和信任度,当纳税人的权益得到保护、税收征管过程公正透明时,纳税人会对政府的税收政策和税务机关的决策更加信任,这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因此,政府应该重视纳税人权利保护、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纳税人权利保护机制,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和服务。

二、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之不足

  为了让纳税人得以全面了解其在税收征收中所享有的权利以及所负担的义务,国家税务总局在2009年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对包含知情权、保密权、税收监督权等相关的十四项权利义务作出了规

定。这虽为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提供了总体框架,但在具体内容方面尚存有一些缺失。

(一)征税主体双方地位不对等

  从本质上来说,税收其实是一种公共收入,其表现为将财富从纳税人手中转移至征税人手中并重新进行分配。经过四十年的财税法制改革,我国财税法体系逐渐构建,但以纳税人义务为中心的体系构造仍体现了征税主体双方的不对等地位,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及相关权利并不明确。新时代法治社会的发展揭示出法律发展的内在规律,即以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演进,权利是法律制定的出发点及落脚点,而义务的履行则是为促进权利的实现。虽然《税收征收管理法》对纳税人权利作出了规定,但其第1、2条将该法的定位确立为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管理法,并不是专门针对纳税人的权利法,且由于该法关于纳税人税前、税后权利的缺位也使得纳税人地位的弱势;同时,在《财税法》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税法技术性、复杂性、程式化的特征,纳税人对其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征税机关的解释,而这一解释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导致纳税人处于被动方。

(二)立法之不足

  虽然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由国家支配,但从终极意义上来看其所有权亦归属于纳税人,因此纳税人有权利了解国家如何使用税收、其税收使用之合法性、正当性。由于对纳税人和国家来讲,税收有着重大意义,《宪法》对其的规定也应详细具体,然而其界定国家以及纳税人之间税收关系的条款过于简单,仅仅从公民的缴纳税收义务出发,由第56条规定了中国公民具有依法缴纳税收的义务,但具体的税款征收及使用并未在宪法中有所规定。

此外,在我国的现行税收征收的法律体系之中,除了《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车船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四部法律采取了民主立法的形式、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之外,其它大多数的关于规范税收征收的实体法皆是行政性的立法,这使得征税机关在征收税收时出现正当性不足的现象,容易导致税收政策的频繁变更。

(三)执法之不足

  在税款征收的过程中,纳税人与征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地位应处于法律上的平等,征税机关以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方式是否合法、正当,决定了纳税人的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而纳税人权益能不能被保护,也取决于征

税机关以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行为是否透明、公开、公正。但是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征税机关以及其工作人员在征税过程中未能树立与纳税人平等地位的观念,依照传统官本位的思想执行国家税收征收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4];同时由于征税机关的基本理念是对纳税人的征税行为进行监督、对未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实施处罚打击,这种思维逐渐演变为一种定向思维,即征税机关以及其工作人员将纳税人视为可能存在偷税漏税或其他违法行为的对象,存在对纳税人的不尊重以及对纳税人权利漠视的行为倾向。在征税机关的执法过程中,没有让纳税人的权利充分得到保证,也未将税收征收缴纳的法律依据、缴税过程的流程、所缴纳税款的用途对纳税人进行充分的说明,这使得征税机关以及纳税人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严重影响着纳税人的缴税积极性以及征税机关在执法中的效率。

(四)司法之不足

  只有有效的司法帮助才能对纳税人的权利进行充分的保证。若纳税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没有有效的救济手段,法律制度将如同一个空壳,整个权利的城堡都会坍塌,人们只能苟且在专治社会之下[5]。司法的不健全、不完善是纳税人权利无法得到有效实现、保障的重要因素。

  当前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在司法上的一个重要不足之处,在于我国缺乏专门的税务司法审查机构,专业税收方面的司法人员亦较为稀缺。纳税人在权利受损时,其意图通过司法维权得到救济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8条中对于纳税义务前置制度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这样的规定使得纳税人认为行政复议仅仅是形式,是否进行复议的意义不大。

  同时,对于征税机关的司法监督审查仅仅停留在行政行为中。若想要保证纳税人的权益不受侵害,避免征税机关以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做出违法行为,就需要国家权力机构对征税机关的监事、行政机关内部互相监督。这一措施更需要国家的司法机关从严审查,但我国对于征税机关的司法审查范围较窄,对于某些行政行为仅仅能调查其合法性,无从调查其合理性。法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一套有效的司法保障程序中,该程序可使国家司法机关得以依据法定的职权行使权利,依据法定的程序具体落实[6],从而使纳税人权利得到保护。

三、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之完善

(一)构建系统化的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体系

  作为税收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行使国家税权的前提,税收立法是所有关于征税、收税活动的开始步骤,也即所谓的“无法律就无税收”。因此想要有效保障纳税人权利,就需要不断完善、健全有关税收的法律制度。《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也应将纳税人的权利列入其保护名单之中,并做出明确规定,让纳税人的权利保护具有宪法层面的依据;同时通过《宪法》确立其法律地位,让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更具意义,以提升纳税人的地位。

  目前,我国关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规定大多见于《税收征收管理法》中,且大多系原则性的规定,对于具体的权利内容较少。虽然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发布了《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公告》,于2011年发布了《<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公告>解读》,但是相对于欧美等一些税法体系更加健全的国家而言,这些公告的性质更加类似于普法的宣传资料,而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建议通过《税收征收管理法》进一步完善,通过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具体化规定,让纳税人得以实现其应有的权利。

(二)推动树立征税机关的服务意识

  孟德斯鸠说过:“国家的收入是每个公民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其所剩财产的安全或者能够快乐的使用这些财产”[7]。纳税人是税收、征收活动中的主要角色,征税机关应该起到的角色不应该是一个管理者而应是一个服务者,应积极为纳税人提供引导、帮助等服务,让纳税人得以高效、自觉地履行其应有的缴纳税收的义务,让征税机关广泛获得纳税人的支持,从而建立一个纳税人与征税机关之间和谐友善、互相配合的良好关系。

(三)取消行政复议前置

  虽然行政复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点,如耗费时间短、消耗成本小,还可以节省纳税人和征税机关的诉讼成本。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行政复议前置这个制度,其优势也难以得到发挥,同时还限制了纳税人对于救济解决方法的选择。由于征税机关常常会干涉、影响复议的结果,让纳税人对于该行政复议结果产生怀疑,因此大多纳税人在行政复议结果产生之后仍会采取诉讼的方式,让行政复议前置制度的意义变得微乎其微,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取消行政复议前置制度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让纳税人的权利得到更多的保护。

(四)设立专门的税务法院

  美国、加拿大设立了具有专门性、独立性的税务法院,这些税务法院的做法是比较可取的,其均发挥着比较积极的作用。在税法领域,其专业性以及技术性较高,相对应的其诉讼也需要十分专业的税法知识,在没有专门、独立的税务法院的前提下,一般普通法院在审理这些案件中常常需要获得征税机关的帮助,这样有损案件审理的独立性。因此,我国也可以考虑在对纳税人权利进行司法救济过程中设定专门、独立的税务法院,这样可使征税机关的行政权与司法权相分离,让纳税人对于案件审判结果更为信服,同时也可以提升案件司法审判的效率。

四、结语

  通过法律的途径对财税领域进行合理的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是直接关系整个国家财政收支能否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我国关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的发展不足,为纳税人权利保护提供了构建系统化的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体系、推动树立征税机关的服务意识、取消行政复议前置、设立专门的税务法院等参考建议,这有利于建立健全纳税人权益保护的机制及制度,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宁县乡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安锋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宁县位于庆阳市南部,是甘肃省东南边境脱贫巩固县之一。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当前主要任务。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是圆满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途径。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物质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乡村振兴这个千年大厦的建设必须重视发展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经济要以规模化、高质量的乡村产业为支撑,否则乡村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对于宁县来说尤为重要。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驱动器”。乡村振兴要始终立足产业孵化,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体量和规模,激发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县坚持“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长庆桥、和盛工业园区,建立产业孵化基地,大力推进县域产业培育壮大工程,累计投入21.7亿元,建办乡村就业工厂46个,吸纳就业人员3000余人。不仅从经济上给予脱贫群众帮助,而且从精神和思想认识上坚定了脱贫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信念。

  产业振兴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共同富裕就是我们的梦想追求。“三农”工作的目的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问题。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路径就是发掘乡村特色资源,壮大乡村产业规模,延伸乡村产业链条,为群众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让农民在村边就有班上,在家就有钱赚,有资源就能当老板,有资金就能当股东,有创意就会有投资。目前,在宁县类似于新庄镇丁任村的雅美服饰就业工厂、良平镇良平村的甘肃凯晟源科技有限公司、早胜电子厂这样的小微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逐步向产业方向迈进。

  产业振兴是破解乡村发展瓶颈,解决农村稳定发展的“公开讲话”。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乡村发展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和矛盾,很大一部分都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破解这一瓶颈就要立足产业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在乡村发展中解决问题和矛盾。

二、发展乡村经济面临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宁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产业发展模式趋同。生搬硬套外来产业发展模式,导致引进的产业“水土不服”,本地产业“不开花不结果”。

  个别村镇装门面、做样子,为树典型抓典型。只在抓“点”上下功夫,不在带“面”上用力气,以点盖面“做盆景”,零敲碎打“镶金边”,结果是“点”上很耀眼、“面”上没法看。

  外来和尚不念经,本地和尚念歪经。个别外来企业真正的目的不是助农益农,而是镀金捞金、见利即撤,最后留下一个烂摊子,只能由政府出面兜底处理善后。本地企业受人才、资源、市场、观念等条件局限,要么不敢干、要么不会干、要么干不成,最终发展一败涂地,严重挫伤群众积极性。

  帮扶资金监管不力,招商引资、产业扶贫成为“硕鼠”繁育的温床。由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和渠道等资源要素欠缺,又无与外来企业合作的经验和防范风险的措施,部分游资、热钱趁机打着助农的幌子,渗入乡村建设,套取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各级财政资金帮扶资金,与民争利,侵吞榨取乡村资源。

  农户主体性不强,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彻底。农户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政府决策要服务群众、为了群众,坚决杜绝瞎指挥、乱作为,更不能把别人的活干得热火朝天,反而荒了自家的责任田,损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乡村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收入单一无特色。部分乡村公共资源疏于管理,流失严重。个别村组经济好坏由土地出让或公房出租决定,发展思路狭窄,没有新的创收思路和手段。

三、发展乡村经济的途径选择

  强化乡村党组织“磁力场”作用,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乡村振兴,选好、用强、用对领导班子是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是乡村经济的“操盘手”。如何壮大乡村经济是乡村党组织必须思谋筹划的发展大计。近年来,宁县采用“村‘两委’+合作社+农户”“主题党日+”“互联网+党组织”等模式,充分创新村级治理模式,加强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指引作用,在谋事、干事上动心思,在谋大事、干成事上下功夫,乡村经济初见成效,群众对党组织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观,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更好的体现。2021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153名高学历、年轻化、会

管理的干部脱颖而出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

  强化人才振兴,确保乡村产业良性发展。经济振兴,人才先行。“新农人”是乡村人才生力军。乡村致富能手是群众身边人,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技能和市场认知水平,是乡村群众中的佼佼者,是土生土长的相邻亲友中的一员,具有无可比拟的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尊重并发挥乡村致富能手的特长,能够更大程度激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主动性。返乡大学生头脑灵活,有知识、有文化、有激情,是乡村振兴的“助燃剂”,同时乡村振兴也必将为他们实现人生抱负提供极为广阔的舞台。退役军人政治觉悟高,干事有魄力,是保证乡村振兴方向不偏离的“指挥员”。乡贤以及热心助农的优秀企业名人都是振兴乡村经济的人才保障。用好人才所长、给予人才尊重、保障人才生活、发挥人才优势,促进乡村经济健康、稳妥、良性发展。

  聚力产业融合,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聚合力。培育具有高度地域特色,市场前景广阔,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产业振兴要摒弃单打独斗的“门第观念”,长远规划,坚持生态与效益并重的发展理念,抓项目强产业,因地制宜,攥指成拳形成合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先进制造、商贸流通等专业功能乡村,增强村集体的造血能力。宁县地处大陆内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宜果蔬、瓜菜等传统农作物生长。煤、油、气资源丰富,2014年煤炭探明总储量1027亿吨,占全省预测储量的73%,其中千米以浅预测储量77亿吨,查探明储量63亿吨;

  石油预测储量2亿吨,煤层气预测储量达2150亿立方米。目前,谋划亿元以上项目30多个,入库储备项目300余个。新庄煤矿正式建成投产并初显成效,苹果栽植面积接近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创造育苗、仓储、营销等就业岗位10万人次以上。

  坚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提升乡村产业持续发展动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空间结构,加强质量监管,从源头把控打造产业品牌,让“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得益于宁县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优势,苹果产业已初具成效,被誉为“人类第四个苹果”。

  用好用足惠农政策,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产业发展升级,资金是保障,千方百计组织好、调度好、使用好发展资金,严防资金“跑冒滴漏”和无效使用。

  拉长特色产业价值链,培育核心竞争力。从乡村振兴角度看,做强产业是前提,让农户能参与是核心,解决资金和技术问题是关键。产业链延伸是吸纳

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主要途径,是有机融合农业农村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及文化价值的重要媒介。围绕油、煤、气资源开发储运,“人类第四个苹果”品牌打造,宁县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通过源头管控配链、过程督促延链等方式,把资源开发同产业链生成、地方工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预计“十四五”期间宁县工业增加值达到74.3亿元,工业主导地位初步形成。

凝聚最大共识汇集最大合力奋力谱写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报告

临夏州人大常委会

(2024年2月5日)

  主席总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主席总书记2013年、2019年在甘肃考察时指出,甘肃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意义重大,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州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履职尽责,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成专题调研组开展实地调研,分析发展现状、找准短板弱项、提出对策建议。

  临夏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有古以来一直是进疆入藏的重要通道,州内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42个民族,240多万各族群众,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特有少数民族。特殊的州情实际,决定了我州所有工作都与民族工作息息相关,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都蕴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演进的必然选择,千百年来,临夏各族人民以黄河文明为根脉,历史传承为赓续,丝绸之路为载体,不断增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和衷共济,“谁也离不开谁”成为各民族团结之本、发展之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贯彻新时代新思想的重大实践,新时代十年,全州上下深入贯彻主席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抗击疫情危急关头、抗震救灾重大考验中,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取得了骄人成绩,增进了民族团结,树立了良好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临夏州深化州情认识,凝聚共同意志,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启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崭新局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临夏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点和着力点。多年来,临夏州坚决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所有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

族工作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临夏实践”,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临夏篇章”。

  尽管临夏州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民族工作成效明显,但与党中央、省委要求和各族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从物质层面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推进临夏现代化建设的最大瓶颈,我州自然条件严酷、各类资源匮乏,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量少,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较大,其中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品牌化、市场化程度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依然滞后,人才创新不足等仍是突出制约因素。从精神层面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载体单一、创新不多、办法不多,“上热中温下冷”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宣传宣讲的广泛性、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还不强,全过程谋划、一体化推进相对被动,依法治理、工作保障的能力水平还不高,全覆盖宣传、全社会教育、全方位实践还需花大气力、下苦功夫。

  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有“慧”之学凝心铸魂,以有“形”之为示范引领,以有“感”之举汇聚共识,以有“效”之策强基提质,真正打响叫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金字招牌”,走出一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临夏新路径”。

为此,调研组提出六个方面建议。

  一、牢牢把握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做好临夏全部工作的“总纲领”,以党的最新理论“塑人”

  构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基础。

——以学铸魂,坚决做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临夏州是主席总书记亲自关心、十分牵挂的地方,我们要满怀忠诚之心、感恩之心,坚持不懈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始终牢记主席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临夏时的殷切嘱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主席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学增智,全力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

  当前,临夏民族工作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主席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挥好大统战工作格局优势和各级统战领导小组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加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考核评估和督促检查,强化结果运用,真正做到有形有感有效。

——以学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席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大力学习、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个方面,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成为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齐心画出的“最大同心圆”。

——以学增信,切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把各族群众的思想和意志汇聚在一起,临夏的事业就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我们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向各族群众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受众特点开展“精准滴灌”,分层分类组织专题培训,通过村民知情大会、送文化下乡、科技大篷车、村级大喇叭等经常性开展群众教育,营造大学习、大宣传、大培训的浓厚氛围。抓住青少年这个重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建设州级体验馆,开展社会实践、交流研学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灵魂血脉。

  二、牢牢把握黄河文明是展示临夏独特魅力的“活名片”,以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化人”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和表达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文化人,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基础。

——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必须大力传承弘扬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必须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取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传承、保护、利用我州地质遗迹文化、黄河文化、彩陶文化、大禹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花儿文化、牡丹文化、红色文化等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守护各民族“根”和“魂”。聚焦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这一目标,引进历史、考古、文博等专业人才,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临夏理论与实践研究,拿出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大力发展文博事业,继续加大文物藏品征集力度,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提升文物展示利用水平,让马家窑、齐家等历史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临夏标识。

——多样的文化交流是我们由来已久的优良传统,必须继承创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加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力求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继续办好中国花儿大会、古生物化石研讨会、齐家文化研讨会等,增强临夏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创作文艺精品,借鉴“一部剧带火一座城”“一首歌带红一座城”的思路,宣传临夏,凝聚共识。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吸纳网络人士代表,组建专业团队,大力宣传推介,为临夏圈更多的“粉丝”、赢得更多的“点赞”,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最独特的优势,必须“活”起来用起来

  临夏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必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谋划实施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公园项目。着眼让文化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打响文脉传承、文博之旅主题旅游品牌,采取“文物+旅游”“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地域文化进景区。精心打造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精品线路,设计研发一批河州花儿、保安腰刀、雕刻葫芦、刺绣、河砚、蛋雕等富含临夏特色的文创产品,创出更多“网红地”“打卡点”,让文旅产业成为各族群众感悟优秀文化、享受美好生活、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临夏一切问题的“公开讲话”,以产业深度融合“聚人”

  构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全面贯彻“三新一高”要求,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质基础。

——精心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板”,建设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必须坚决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漂亮仗,聚焦“五个振兴”,着力打造一批“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让我州农村“颜值”更靓、农业“路子”更宽、农民“口袋”更鼓。以规划引领乡村环境“美”起来,重点抓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具体村庄建设规划,做到显特色、抓环境、强基础、优服务。以特色支撑乡村面貌“兴”起来,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重点补齐仓储、检测、物流等短板,充分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能。以农旅融合实现群众“富”起来,实施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农居“三个美丽”工程,建设高效设施农业大棚、田园综合体、精品民宿、星级农家乐等,实现多元融合发展。

——壮大做强产业发展“增长极”,创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临夏品牌产业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强龙头、补链条、聚

集群,以“五个百亿级产业”为抓手,加快建设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体现临夏优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大抓牛羊全产业链发展,全链条推进精深加工,实现农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扶持发展工业经济,抓好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工业经济格局。打响叫亮临夏美食,强链延链、提质优质,做好“美食+”文章,形成上下游联动、产供销一体的产业体系,让临夏美食香飘四海、美名远扬、造福百姓。

——紧紧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注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经济发展,项目为王”。我们必须有效发挥项目建设“强引擎”重要作

用,吃透政策“含金量”、找准承接“切入点”、做足工作“提前量”,竭尽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落实,形成梯次推进、良性循环的运作格局。持续激活招商引资“源头活水”,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紧盯文旅、牛羊加工、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引进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龙头型、

基地型企业和项目。发挥本土企业家和在外临夏籍人员作用,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乡情招商,举办全州临商回乡推介会,共叙乡情、共谋发展。做好已引进企业服务保障工作,落实扶持政策,协调解决问题,让他们留得稳、发展好。

——齐心共谱东西协作“大合唱”,创建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时代典范多年来,东西部协作地区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真金白银投、真情实意帮、

真抓实干扶,为民族地区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我们必须抓实用好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做到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断档,拓宽协作渠道,深化协作内涵,提升协作成效,使东西部协作、中央定点帮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平台、大实践、大成果。持续在帮扶任务、帮扶内容、帮扶方式上探索完善,立足所需、主动对接,结合所有、积极承接,针对所能、全面衔接,逐步扩大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规模和频次,力争协作帮扶数量和质量“双提升”。进一步深化人员往来、人才交流,互学互鉴、牵手发展,让不同地域的各族群众理念相近、观念相通、情感相连,从“亲戚”变为“亲人”,同心共绘新生活、协同实现新发展。

  四、牢牢把握人口素质是事关临夏未来发展的“最基础”,以教育振兴“育人”

  构建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基础。

——盯住基础教育毫不放松,培养一众热爱家乡、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我们必

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多措并举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强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大教育供给力度。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根据城镇化水平和人口结构变动趋势,前瞻性规划配置教育资源、谋划布局教育项目,研究解决学位供给等突出问题。高度重视女童教育,把女童教育放在最前端、最优先,切实筑牢家庭教育基础。全面建强师资队伍,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全社会蔚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盯住职业教育久久为功,造就一批服务社会、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州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持续扩大社会就业、稳定增加各

族群众收入的长久之计。我们必须打赢打好职业教育这场主动仗,激发活力、补齐短板,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打造“技能临夏”。加快推进县市“一校一中心”建设,创出一批全国、省、州知名劳务品牌,努力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实现“弯道超车”。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让所有“两后生”一个不落地接受职业教育,让有意愿的群众都能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专业设置、办学模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盯住人才引育持续发力,打造一支敬业奉献、引领发展的人才队伍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是人才,最大支撑也是人才。我们必须聚焦

现代化事业育才聚才,优化机制盘活人才,海纳百川引进人才,用心服务留住人才,打造全省人才工作高地。摸清摸准人才需求,用足用好编制资源,聚焦教育、卫生、科技、金融、文旅、规划、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急需紧缺人才招引力度,最大限度补齐短板。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评选州、县

  (市)级乡土人才,配齐配强科技特派员队伍,有效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作用。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落实引才留才政策措施,主动对接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长期合作关系,完善医疗住房、配偶安置等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临就业创业。

  五、牢牢把握城镇化是推动临夏快速崛起的“硬支撑”,以高水平城市建设“引人”

  临夏面积狭小,发展空间不足,尽快实现全方位融入兰西城市群和兰白定临一小时经济圈,是最现实、最紧迫选择。要以推进城镇化为牵引,尽快实现传统的以商贸活动为重要特点的经济结构转型。

——完善“两配套”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我们必须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作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最基础工作来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严格执行城市建设总规和控制性规划,谋划实施更多道路、供水、市政、能源等重大项目,促进资源要素集聚,提升产业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市县一体化,打造区域发展中心,有序推进县城综合开发,加强重点集镇和特色小镇建设,全面增强城镇承载力、人才吸附力和要素集聚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推动城市更新和“旧改”工作,为居民提供安心、舒心、温馨的

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和“人气”。抢抓兰白定临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机遇,重点做好交通、文旅、餐饮等承接和保障,打造兰州旅游休闲的“后花园”、特色美食的“体验馆”和农特产品的“供应基地”。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我们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下功夫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努力让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将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抓紧抓好,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着力打通供需堵点、提升岗位对接效率,切实兜牢困难群体就业民生底线。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抓好县级医学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健全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发挥我州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品质好的优势,深入挖掘回医、藏医等传统疗法,探索发展汉方药制剂研究、加工、推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抓好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妇女“两癌筛查”等惠民政策落实,让特殊困难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构建互嵌式社会架构是推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的重要支撑

  目前我州正处于各民族跨区域流动的活跃期,各民族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交往交流交融更为频繁广泛,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社区融合工作,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在实施城乡总体规划和易地搬迁、生态搬迁避让、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注重加强各族群众相邻而居、交错共居的嵌入式引导,实现各族群众同城市共社区、同楼宇共单元,打造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新样板。加快智慧社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建设,组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活动,创建社区特色服务品牌,构建尊重包容、亲如一家的情景化、常态化生活环境。

  六、牢牢把握深化改革是实现临夏赶超进位的“助推器”,以治理能力现代化“润人”

  构建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模式,以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为抓手,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成就非凡之功

现在是临夏发展势头最好、政策机遇最多的时候,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

新问题。我们必须从解放思想抓起,发扬斗争精神,树牢敢想敢干、超前作为的理念,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以创新性的思路举措打开工作局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一切从州情实际出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坚决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气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让企业纷至沓来、产业聚链成群,将临夏打造成聚人聚才聚财的“一方宝地”。

——视野关乎未来,只有开放包容才能重现昔日辉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临夏仍将处于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窗口期、红利期,特别是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州发展提供了“政策礼包”、难得机遇。我们必须树立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化视野,有效发挥“一带一路”黄金节点优势,积极拓展中东、南亚市场,持续拓展国内藏区大市场、东部沿海大市场,以食品、民族特需用品为特色,以电商、物流为平台,加强对接合作、提升供给能力,重振“西部旱码头”雄风。

——民心就是政治,只有治理有效才能筑牢安全屏障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将隐患消除于萌芽、将风险消弭于无形、将矛盾消解于未发。在提升“八五”普法覆盖面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主动创稳、主动创安行动,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基层调解组织,壮大调解员队伍,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深化“两联系”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认真倾听各族群众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水利实践与探索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潘雪梅

  海绵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和方式,是有效解决城市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自2015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启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以来,已有近30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和100个省级试点城市相继开展海绵城市探索实践。目前,在海绵城市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严重的“碎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参与主体组织、制度建设和建设过程等的碎片化,严重制约海绵城市建设进程。

  参与主体组织“碎片化”指海绵城市建设涉及的住建、水利、环保、规划等多个参与部门出现分工割裂、权责不清、功能交叉现象,这限制了各部门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以水为主线,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增强城市水安全保障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5-7]。水利与海绵城市建设密不可分,城市河湖水系是蓄滞、调节和净化雨洪径流的主要载体,是保障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等6项功能的重要基础。水利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部门,应明确水利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为建设海绵城市更大限度地发挥好水利作用。

  2015年4月,萍乡市成功申报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的指导支持以及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连续三年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成为江南丘陵地区和我国中等规模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有益借鉴。本文通过介绍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利探索与实践,明确水利目标和工作任务,总结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其他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海绵城市建设“碎片化”现象及成因分析

  “碎片化”一词最早应用于信息传播、公共管理等领域,常见术语如“碎片化时间”“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管理”,其特点是零碎化、分散化。车伍等在阐述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认识时,引入“碎片化”这一概念。丁继勇等对海绵城市建设“碎片化”作出具体界定,即在海绵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因缺乏整体视觉和系统思维而导致相关参与主体间缺乏协同合作、建设标准不一致、建设过程“重建轻管”等现象,导致海绵城市建设整体目标难以达成。海绵城市建设“碎片化”主要包括参与主体组织、制度建设和建设过程等的碎片

化。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多层次多属性,决定了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4,9]。从政府内部职能分工情况看,其组织结构存在“碎片化”,表现为各部门分工割裂、权责不清、功能交叉等,这限制了各自作用的充分发挥。例如,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统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政府部门职能交叉、平级单位不配合情况,导致权利共享而责任泛化。常德市海绵办是临时成立机构,涉及参与部门多,工作协调难度大,集体效率偏低。

上述“碎片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①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过度的分工增加了工作环节和流程,参与部门各自为政,权责不清,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②缺乏整体性治理框架,各参与部门倾向于从自身行政便利性角度出发,完成基础工作任务,而非主动寻求其他部门协同合作。

充分认识水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水利角度看,海绵城市由无数水利微循环或微型水利工程构成[5]。水利与海绵城市建设密不可分,城市河湖水系和地下水系统是蓄积、调节和净化雨洪径流的主要场所,是保障海绵城市建设“渗、滞、蓄、净、用、排”各项措施发挥系统治理效益的重要基础[5-6]。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统筹调控流域上下游、城市建成区内外洪涝水,合理安排洪涝水出路,是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的重要措施。加强城市河湖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保护地下水系统,实施水生态修复,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强化节约用水,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雨水、再生水等水源利用,是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举措。提高城市水管理能力,规范城市水资源管理和河湖水域管控,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保障。

  海绵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重要举措,是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节约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自2013年主席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海绵城市”以来,国家、江西省相继发布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政策指导性文件。《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要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水利部要加强对

海绵城市建设中水利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水利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水规计〔2015〕321号)明确要求:水利工作要以城市河湖水域及岸线管控和综合整治、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管理能力建设为重点。《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6〕4号)明确要求:省水利厅要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中水利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江西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协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开展易涝积水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江西省海绵城市建设“十四五”专项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城市生态环境和水环境明显改善,内涝防治体系基本建立,城市韧性明显提升。相关规范性文件见表1。

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水利实践与探索3.1区域概况与问题分析

区域概况

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

  位于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山地、丘陵和盆地错落分布,地形中部高,南、北低,并向东西侧倾斜,略呈两个相连的马鞍形,独特的地形地貌造成城区整体汇流较快。

旱涝交替的水文特征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年均降雨量约1600mm,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6月。区域晴时旱、雨时涝的特征明显,城市缺水又留不住水。

顺藤结瓜的山水格局

  中心城区以萍水河、五丰河为藤,顺藤而下,形成以萍水湖、玉湖、鹅湖、虎形山、金螺峰为节点的“顺藤结瓜”型山水格局,独特的山水格局具备良好的雨洪蓄滞天然本底。

核心问题与成因

  洪涝灾害问题突出,表现出明显的山洪与内涝问题相叠加的特征。萍乡内涝积水问题是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外部山洪影响。湘赣分水岭,地形复杂,每逢春夏之交,冷暖气流相互作用,雨水较多,易发洪灾;②河道防洪标准不足。城区段河道断面狭窄,行洪能力不足,暴雨时,

河水常常漫流而出,淹没周边区域;③排水系统不完善。老城区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低,年久失修,管道堵塞、管网沉降、错接乱接等现象较为普遍;④局部区域地势低洼。城区内部分区域地势起伏较大,形成部分相对低洼区域,暴雨时易积水。

海绵城市建设水利指标体系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存在的核心问题,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整体建设目标,并且在“全域管控-系统构建-分区治理”的核心技术路径的指引下,形成具有江南丘陵地区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萍乡模式。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水利指标见表2。

海绵城市建设的水利实践与探索

  按照国家及江西省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结合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具体实践,本章节从城市河湖水域及岸线管控和综合整治、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4方面总结其水利实践和探索。

城市河湖水域及岸线管控和综合整治

严格城市河湖水域空间管控,保护自然蓄滞空间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在全域尺度上,建立多维度的海绵城市空间管控体系,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明确禁建区和限建区。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空间管控格局,构建全域尺度的海绵体[12]。在中心城区尺度上,统筹考虑河湖水域、绿地系统与生态功能单元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景观生态要求,划定蓝线、绿线和生态廊道,保护河流、湖泊、塘堰、滩涂等自然蓄滞空间,奠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格局本底基础。同时,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大力拆除违法建筑、违规广告牌,全面巡查整治试点区内侵占河道和绿地现象。

推动河道生态岸线建设,修复自然生态空间

  启动了萍水湖、鹅湖、玉湖、翠湖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对于不影响行洪安全的河段进行全面生态化改造;出于行洪安全需要,对于确需保留硬质防洪堤的河段,采用迎水硬质岸坡水保植物套管栽培模式进行绿化处理。此外,萍水湖、翠湖、玉湖、鹅湖等新建、扩建水体全部采用生态驳岸。在萍水湖、玉湖、鹅湖、萍水河、五丰河、白源河大量引种苦草、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以提高水

体自净机能。

加强城市河湖水系保护与管理

  对管辖区域内起调蓄雨水、排涝作用的河渠沟塘、排水管网等组织清淤除障,充分发挥其调蓄洪涝的功能,加强城市河湖水系管理和保护。同时,加强河湖水系疏浚和管理,恢复自然水系连通,对城市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和清疏。

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城市雨洪管理调度

从全流域尺度对洪涝灾害成因与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上截-中蓄

-下排”流域雨洪蓄排体系。上截:上游建设分洪隧道,汛期分流五丰河水至赤山河;中蓄:萍水河和五丰河中游分别建设萍水湖、玉湖、鹅湖,削峰滞洪,稳定河道水位,缓解汛期下游老城区行洪压力;下排:下游建设箱涵与闸泵站,增强城区排水能力[12-13]。针对雨水径流汇流组织的全流程各环节,萍乡市雨洪蓄排系统构建由单一的排水管网优化向源头和末端拓展,形成“源头减排

-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城市排水系统。此外,萍乡市优化原有排水设施,增加雨污水管道、箱涵、泵站等设施,全面修复淤塞破损管段。

合理确定城市防洪排涝分区,积极开展内涝积水点治理

  根据现状河流水系自然流域边界,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划分为萍水河、五丰河和白源河3个汇水分区[14]。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排水管网布局和排水口分布,将试点区进一步划分为15个排水分区。综合考虑萍乡市江南丘陵地区的地域特点、地理条件与气象水文特征,在“全域管控-系统构建-分区治理”核心技术路径指引下,根据试点区内萍水河、五丰河、白源河流域内涝积水问题,从流域源头减排、排水管线建设和涝点整治3方面进行内涝治理。

完善城市污水排水监测网络,构建防洪防涝预警系统平台

  建立统一的海绵城市相关设施在线监测网络,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监测数据收集、上传和发布情况,实现流量、流速、水位、水质等指标实时监测,具有各种数据阈值报警功能。构建在线运行监控与预警系统平台,对在线监测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和维护,并通过各种方式显示在管理者个人电脑或大屏幕上,便于决策者掌握萍乡市整个排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水量水质变化状况,为城市排水管理、预警预报、应急预案制定和科学调度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排水设施管理科学化、智能化。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加强城市供水管理,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先后出台了《萍乡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规定》《萍乡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萍乡市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同时,强化相关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并建立监督制度,增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可信度,避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发生。此外,公共政策执行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风险预警机制,使政策执行者权责一致,依法追究因政策执行不力而造成损失的责任主体责任。

积极开展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资源化利用

  有序推进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工作,制定并发布了《萍乡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萍乡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雨水资源化利用的重点途径与责任主体。针对区域内“晴时旱、雨时涝”问题,开展雨洪资源调蓄利用工程,建设雨水桶、调蓄池、调蓄水体等相关设施,将雨水资源广泛应用于市政杂用水、绿化灌溉、景观补水等。其中,雨季市政杂用水全部采用雨水替代,旱季60%以上采用雨水替代;景观水体均采用流域范围内汇流并净化处理后的雨水进行补给。此外,萍乡市污水再生利用主要集中于萍乡市华能电厂、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工业用水。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

  流域内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除自身污染负荷汇入外,还承接其支流五丰河和白源河污染物汇入,其流域内水环境污染主要由污水直排和合流制溢流污染导致。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期间,以萍水河水质提升为目标,以入河污染物控制及自身环境容量提升为核心,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和活水提质4个方面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

污染物控制

  试点区以全面消除旱天污水直排、大幅削减合流制溢流污染、有效控制面源污染为目标,对流域污染负荷进行削减。新城区重点是污水管线完善和面源污染控制。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彻底雨污分流,通过规划管控削减源头地块径流污染,并按照规划完善污水管线。旧城区重点是消除旱天直排,削减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面源污染,主要工作包含地块海绵城市改造、新建截污管线、合流制溢流调蓄池等工程。

环境容量提升

  通过生态修复和活水保质,提升萍水河自净能力。生态修复措施包括生态岸线及湿地建设、在河段两侧布置生态浮动缓冲带、河道清淤等。活水保质主要为完善城市河湖生态调度、保障河湖生态用水。

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实践的经验成效

  通过三年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实践,萍乡市天然水域面积率达6.73%,生态岸线比例76.34%,主城区各河流防洪堤达标率100%(达到30年一遇防涝标准),雨水资源化利用率12.2%,地表水质达标率100%,面源污染控制率(TSS计)50%,恢复了健康水生态系统、解决了城市内涝顽疾、优化了水资源供给结构、扭转了水质恶化趋势。

强化城市河湖水系保护,恢复健康水生态系统

萍乡市出台了《萍乡市中心城区水系规划》《萍乡市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萍乡市水系保护管理办法》,强化全市河湖水系保护,在开发过程中不挖山、不填塘。新建和改建了萍水湖、翠湖、玉湖、鹅湖等一批以水景观为主的城市公园,保护城区范围内巴塘等陂塘水体并进行生态修复。试点区域内河湖、湿地、塘洼等天然水体面积达221.81hm2,水面率提高至6.73%。完成萍水河、白源河生态化改造工作,并且在萍水湖、翠湖、玉湖、鹅湖等水体建设生态驳岸。建设试点区内河湖水系岸线总长度58.76km(两岸),其中生态岸线长度44.86km,生态岸线比例为76.34%。同时,在萍水湖、玉湖、鹅湖、萍水河、五丰河、白源河大量引种苦草、眼子菜等沉水植物。目前,河道、湖泊内沉水植物生长状况良好,自然增长和蔓延速度很快,大大提高了河道自净机能。

完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解决城市的内涝顽疾

  萍乡市创造性提出了“全域管控-系统构建-分区治理”总体思路,构建了“上截-中蓄-下排”城市排水系统,实现流域雨洪的蓄排平衡,奠定洪涝灾害问题解决的基础。针对易涝点内涝积水问题,针对性地建设了排水管道、箱涵、调蓄池、排涝泵站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提升了城区的排涝能力。按照《萍乡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主城区(安源城区)萍水河主河道防洪标准设为50年一遇,其余支流均设为20年一遇。完成了主城区萍水河、五丰河、白源河防洪工程建设,主城区各河流全面达到防洪标准设防标准要求,主城区各河流防洪堤达标率100%。

调整水资源供给结构,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

积极开展雨洪资源调蓄利用相关工程,雨水资源广泛利用于市政杂用水、

绿化灌溉、景观水体补水等。2017年,试点区内市政杂用水总用水量21.50万m3,其中使用雨水总量17.20万m3。绿化灌溉用水使用雨水总量2.93万m3;景观补水用水使用雨水总量622.30万m3。综合市政杂用水、绿化灌溉、景观水体补水3方面雨水利用情况,试点区全年雨水资源使用量共642.43万m3,雨水资源化利用率12.2%。萍乡市污水再生利用主要集中于工业用水。萍乡市华能电厂循环冷却水年用水量493.75万m3,其中再生水使用量233.4万m3;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年用水量1720.21万m3,再生水使用量266.94万m3。

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扭转水质恶化趋势

  通过控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和削减面源污染负荷,使得城区主要河湖水系水质逐步好转。根据萍乡市地表水功能区划,除试点区域内萍水河(工业用水区)、五丰河、白源河(未纳入水功能区)外,其余河湖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1]。萍乡市各排水分区径流TSS削减率介于10%~63%之间,试点区总体TSS削减率达51%。同时,老城区溢流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海绵城市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问题分析

所辖县建设工作滞后,项目建设片面化、碎片化

  所辖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推进缓慢,海绵工程建设存在片面化、碎片化问题,施工质量较差,究其原因,部分市辖县(如芦溪县、上栗县、莲花县)暂未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缺乏系统化建设思路,无法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技术力量较薄弱,项目运营管护制度不健全

  目前虽已建成不少海绵城市项目,但精品示范项目数量不多,设计、施工水平有待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力量薄弱。海绵城市设施养护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化程度不高,海绵设施运营维护存在短板,比如河道及调蓄池保洁清淤,污水净化处理研究等。

对策建议

强化系统化建设思路,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将海绵城市建设水利措施和要求,统一纳入城市规划蓝图,强化流域规划、防洪规划与区域规划的衔接,统筹协调流域上下游、地表水与地下水、防洪排涝与雨水利用等关系,科学确定萍乡市所辖县海绵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加快推进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强化水利技术支撑

  培养海绵城市建设专业人才,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加大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启动萍乡市水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及创新创建,打造水利风景区、传统水上文化设施、现代文化主题水体公园等一批优秀的水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系列专题研究,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决策、项目实施和优化管理提供水利技术支撑。

落实建设管控制度,加强项目监督管理

  加强机制体制建设、落实规划建设管控制度,建议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两证一书”“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行政审批环节中,实施工程规划、立项、建设全过程严格监管[1]。做好水利项目运行管理和优化调度,加强海绵城市各类措施的协同调度。创新水利项目运行管护机制,落实工程管护经费,明确管护机构和责任,建立工程良性运行机制。

结语

  萍乡市是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连续三年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现已从“全国试点”走向“全国示范”,通过本文的分析框架,可对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实践全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包括水利指标体系构建,河湖水域及岸线管控和综合整治、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等方面水利工作开展,对于江南丘陵地区和我国中等规模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具有参考借鉴意义。然而,本文对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总结仍不全面,并且对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不够深入,亟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企业基层 共建的实践与探索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孙丽丽

前言

  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会议明确指出,必须把国有企业 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企业基层党支部应主动打破自我为战的格局,积极开展 共建工作。所谓 共建,是指两家以上有业务关联或合作关系的单位党组织之间,坚持平等协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推进 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互促为目标,通过共同提升 工作质量、充分彰显 工作价值,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单位的管理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进一步促进 共建各方实现高质量发展[1]。因此,积极探索与研究院所、企业基层开展 共建,打造利益共同体,从而推进 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共建工作的背景意义

  某企业为加快培养铝加工研发人才、助推新产品研发,积极与其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上下游单位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企业党委结合科研、新产品开发等特点和人员特点,贯彻落实“ 与业务工作双向融合,以高质量 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创新 工作方法,创建 工作品牌,创造 工作价值,与科研院所、上下游单位开展 共建,形成共建合力,使党组织更加有力、党员更加有为、 工作更加有效,推动科研攻关、技术突破、人才培养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共建工作的短板不足

  近几年,为适应新时代 工作要求,企业将结对共建工作作为 与业务有效融合的举措之一,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由于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企业 共建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发现以下几方面问题。

  共建认识存在盲区。调研发现,党员们支持 共建工作,但对 共建的认识不够全面,对“为什么共建”“与谁共建”“如何共建”等内容了解不深,对 共建的参与度不高,责任感不强。

  共建制度尚未建立。虽然开展了 共建工作,但尚属初期,在顶层设计、过程管控、监督指导等方面机制不够健全, 力量略显薄弱,常态

目录

(46篇)2024年2月调研报告汇编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