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学习贯彻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来源与
党课讲稿:学习贯彻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来源与
党课讲稿:学习贯彻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来源与防范
学习贯彻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1月15日)
20XX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XX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两次会议都对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出了要求。
20XX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会议强调,2024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其中第五个方面就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那么,什么是系统性风险?怎样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指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全局性的、对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的风险,它的出现可能会改变经济结构,甚至会影响经济运行的未来路径。比如,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它波及全世界,最后形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由此可见,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旦出现,就会对经济产生实质性、路径性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我国目前可能会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包括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中小银行风险,以及汇率和外汇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
考虑的就是如何化解和防范这种风险。
一、高质量发展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根本之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20XX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到了高质量发展。实际上,高质量发展也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根本之道。
(一)什么是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健康发展当然是不能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局部性、偶发性的风险本身并不是多大的问题,甚至它们还可能是经济运行过程的需要。科技的快速进步促使新产品不断出现、老产品不断被淘汰,这样的新陈代谢可以释放出被占用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从而更有利于新产品、新行业发展。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生的是小病,那么只要病愈就不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但如果生的是致残、致命的病,就会给人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对于经济来说也一样,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高质量发展的内容非常丰富,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如果经济不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也就很难谈得上高质量发展。
(二)面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只有不断扩大优质需求才能保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面对产能过剩的问题,世界各国采取的办法都是扩大需求,而他们扩大需求的办法一般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货币政策来看,主要是通过降低利率来扩大需求的。利率越低,扩大出来的需求质量就越低,投资的收益率也就越低,从而意味着这个投资项目的质量越差。举个例子,企业家在投项目时,可能会建厂房、买设备、雇人员,是打算将这个项目长期干下去的,但利率却是可以在短期内上下波动的一个变量,其波动性非常大。如果一个项目的预期收益率是9%,那么当利率是8%时,企业家会投这个项目并能够赚到钱;当利率涨到10%时,企业家投这个项目就不会赚到钱了。一旦项目亏了,对企业来说是坏事,因为企业家会亏钱;对银行来说也是坏事,因为这笔贷款可能成为不良贷款;对宏观经济来说同样也是坏事,因为如果不良贷款的规模大了,就会爆发银行危机,最后波及整个经济,从而形成金融危机。
(三)产品创新是扩大优质需求的根本办法
扩大需求还有一个思路,就是产品创新。通过一些新产品的研发,把老百
姓以前没有的需求激发出来,创造出新的需求。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消费品,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都是新产品。比如衣服,在人类历史上肯定有一段时间人们是不穿衣服的,后来人们发明并穿上了衣服,而人一旦开始穿衣服,衣服这一需求就永久性地成为人类消费需求的一部分了。从此,人就再也离不开衣服,并且在不同季节还要穿不同的衣服。同时,衣服的功能也逐渐丰富,从遮羞到保暖再到美观。再比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灯、电话、手机、电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以及互联网等,这些曾经都是新产品,而这些新产品的研发就把人们以前没有的需求创造出来了。同时,这些新产品的研发也确实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以及消费需求的一部分。在手机成为人们消费需求的一部分的同时,无线通信这一需求也随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就导致了需求的永久性扩张,而且这一扩张出来的需求就是优质需求。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优质需求能够给我们带来比较高的边际效用。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一个人在消费某种商品上的满足程度。人们从一种消费上得到的满足程度越大,就意味着由此带来的幸福感越高,那么这种消费的质量也就越高。同样地,因为这种消费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高,也就意味着人们愿意花更高的价格消费,这对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其投资收益率较高,而投资收益率高了,也就意味着这种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概率比较小,对宏观经济来说出现银行危机的概率当然也就小了,从而就能够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产品创新能够带来优质消费,优质消费能够带来优质投资,从而扩大优质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面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创新才是扩大优质需求最根本的办法。
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如果只是少数富人能用,那么它的需求量一般情况下不会太大,拉动经济的效果也不会太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这种新产品最终能够变成一个消费热点。什么是消费热点?就是大量的消费者都希望用,并且能够用得起。比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就是当时的消费热点,住房、汽车、消费电子等则成为后来的消费热点,它们都促进了经济增长。
65751299f3e8fabeee319305
苏州工业园区(无人机照片,20XX年7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新产品被生产出来后,我们还要进行生产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
降低产品价格,让更多消费者能够用得起,这样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才能够真正
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以手机为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部手机的价钱要万余元,而且通话费也非常贵,因此当时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用得起。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的性能不断改善,同时价格也降了下来,现在一部性能很好的手机也就几千块钱。我们看到,通过手机价格的下降,手机成为一个消费热点,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这就是产品创新以及针对这种产品的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都是科技创新。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工艺创新扩大的是供给,产品创新扩大的是需求。具体来看,如果没有产品创新,也就没有需求的扩大,此时如果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工艺创新,那么这种工艺创新就会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加剧。因此面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单纯地针对老产品的工艺创新并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加剧产能过剩。这时,我们需要的就是产品创新,通过产品创新扩大需求,再通过工艺创新降低新产品的生产成本,使新产品能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从而扩大优质需求。也就是说,扩大优质需求需要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其中产品创新是最根本的,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还需要提升这些新产品的工艺创新,这样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举个例子,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实际上就是经济发展质量变化的一个结果。2000年前,无线通信、互联网、计算机等新产品的出现使得美国经济有大量非常好的投资机会,于是企业家开始投资,而企业家的大量投资也让美国经济实现了较高增长。同时,企业家要投资就需要资金,这就导致资金的需求增加,于是利率就被拉高了。当时的美国经济增长是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的,具体表现就是高利率、高增长,这种增长也是高质量的增长。2000年后,对美国经济而言,科技成果的减少也意味着企业家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少,那么投资的降低,也使得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美国在经济衰退后开始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需求。比如,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向经济中注入大量货币,这就使得利率从2001年的6.5%下调至2003年的1%。那么,美国通过降低利率扩大了什么需求?就是住房需求。谁的住房需求?是美国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的住房需求。当时,美联储大幅增加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后,银行需要新的项目将充裕的资金贷出,他们发现美国有大量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家庭希望买房子,但这些家庭或付不起首付,或还不起月供,或拥有不良信用记录,不符合正常的贷款标准。对此,美国银行家们提出了首付贷。首付贷本身就是为了规避当时美国经济中关于住房贷款的一些法律规定。通过首付贷,当时美国很多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买到了房子,但买房的月供占家庭收入比重非常高,这
就意味着这些家庭的财务状况更加紧张,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我们再来分析,因为当时美国大量家庭购买房子,使其经济迅速从衰退中走了出来。2004年美国经济增速达到了4.4%,出现经济过热问题,引发通货膨胀。按照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观点,经济过热的根源是需求过旺。为抑制需求,美国开始加息。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国用两年时间将利率从1%加至5.25%。当利率1%时,那些贷款买房的美国家庭还能还得起月供,但当利率升至5.25%时,很多家庭就付不起月供了。那么一断供,次贷危机就爆发了。
总体来看,2000年之前,美国经济的驱动力是科技进步,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运行的具体表现是高利率、高增长。2000年之后,美国经济实现的是低质量增长,具体表现就是低利率、高增长,最后以一场金融危机收场。
系统性金融风险之所以出现,不是因为金融自身有问题,而是因为实体经济出了问题。实体经济发展质量的下降使得金融产品质量下降,如果出现一点风吹草动,金融危机就爆发了。要规避系统性金融危机,就需要高质量发展;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扩大优质需求。
二、市场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市场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它能为科技进步提供强劲动力。市场经济有两大基本机制:一是价格机制,也就是价格能够灵活调整;二是竞争机制,也就是企业和个人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从需求方看,需求量和价格一般是负相关的,也就是价格越低需求量就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从供给方看,价格越高供给方就越愿意多生产产品,价格越低供给方就越不愿意生产产品。最终,供给和需求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会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这个价格水平下厂商的供给量恰好等于消费者的需求量。那么,怎样实现这种均衡?这就要靠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比如,供大于求时,由于供给方的竞争,价格会下降,从而增加需求,导致供求间的缺口越来越小,最终实现供求平衡;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从而增加供给,供求间的缺口也会越来越小,最终实现供求平衡。因此,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市场经济就能够自动运行。
在古典经济学中,市场经济被认为是一个十分完美的经济机制。假定在整个经济中价格调整的速度足够快,这就意味着一旦出现经济失衡,价格机制就会起到作用,从而使经济总是处于均衡状态,既没有产能过剩,也没有商品短
缺,既不存在劳动力过剩,也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也就是说在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和厂商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经济正常、平滑地运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背景下,资源在市场经济中才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什么是充分利用?从劳动力资源来看,供大于求时,工资就会下降,供给就会减少,需求就会增加;供小于求时,工资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下就会上涨,供给就会增加,需求就会减少。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劳动力就被认为得到了充分利用。什么是有效利用?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追求最大利益。消费者希望买到的任何产品都是值得买的。生产者希望生产的任何产品都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这就意味着企业一方面要将产品卖给最需要的人,以取得更大利润;另一方面要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降低成本也就意味着使得各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完美一致。个人或企业在符合
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充分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在推动社会利益的实现。每个人在生产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时既满足了个人利益又满足了社会利益。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有利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五类创新来看,即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原料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些创新都能够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是科技创新,前面谈到产品创新是扩大优质需求的根本办法。原料创新能够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收益率。市场创新也可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比如,通过对外开放,我们引进了大量质更高、价更廉的优质原材料,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对外开放还能够扩大本国产品市场,这样一来需求就会增加,生产规模也会随之扩大,企业收益率就得到提高。管理创新在我国的重要体现是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改革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供给,也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
在市场经济中,创新有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市场机制也为创新提供了强劲动力。
三、我国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有效市场
中央文件中多次提到有效市场。我们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加强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实行依法治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非常重要。
第二,加强产权保护。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当前,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就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企业辛苦研发的成果被窃取,那对于这个企业而言,很可能不仅没有赚到钱,还面临亏损。因此,如果知识产权不能得到保护,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就会受到影响。
第三,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降低社会治理成本。从中央层面来看,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要尊重市场,不要过多干预市场。
第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只有满足消费者需要,生产者才能赚钱;如果消费者权益不能得到保护,那么消费者的需求就会萎缩,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下降。因此我们要注重保护消费环境,尤其是做好消费安全保护。
第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部署,将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力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的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统一大市场,也必将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发展环境和更大发展舞台。
第六,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有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有为政府
在有为政府方面,要做好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
第一,需求管理。一是扩消费,要鼓励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同时还要完善社保体系。现在,老百姓在消费方面还有诸多问题,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因此我们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敢于消费、愿意消费。举个例子,20世纪60年代,日本在高速发展十几年后也出现消费不足的现象,当时日本的社保体系也不完善,因此日本为了扩大消费就开始构建其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后,日本经济又实现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应该说,日本社保体系的完善为其此后十几年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二是扩投资,主要包括房地产投资和民营企业投资。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比较严峻,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
展。三是稳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XX年出口占中国GDP比重近20%。
第二,供给管理。一是要加快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从而提升生产效率,这些都有助于提高中国经济生产能力。二是要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就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在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要“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另一方面,也需要自主创新,这就要靠大量中小企业完成。三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四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尤其在就业方面,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占比非常大。民营企业发展得好,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得到解决,社会平稳、和谐地发展,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
四、如何妥善应对金融风险挑战
第一,稳住实体经济。通过稳住实体经济来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二,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好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第三,稳预期。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社会预期偏弱”,并强调了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第四,坚持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