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局2024年度工作计划

市卫生健康局2024年度工作计划

市卫生健康局2024年度工作计划

一、聚力推进服务体系整合联动,在深化医改上求突破、见实效

一是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构建城镇联动机制,破解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各自为战局面,实现我市医疗服务水平同质化,形成“上下联合、医防融合、中西结合”的市、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服务体系。二是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发挥好市人民医院龙头作用,选派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到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业务培训、科室管理指导等活动,保证每周至少工作一天。采取选派团队、组织科室对接等方式,帮扶建立特色专科,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等疾病的规范诊疗和预防能力。做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市直医院对口支援医师到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援时间为1年(原则上每月出勤20天以上,全年累计出勤240天以上),开展临床教学和带教活动不少于30次、学术讲座不少于5次。派驻医师支援期间暂停其原单位处方权,受援单位为其开通处方权和医保权限。三是推进医疗资源共享,依托市人民医院推进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联合编制部门在医共体实施编制总量控制,设定5-10%的服务基层定向岗位,常年向乡镇派驻临床、管理人才,助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二、聚力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在提质增效上求突破、见实效

实施新一轮基层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将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纳入乡村振兴大盘子统筹推进,纳入对各镇、街考核,构建一体化发展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一是开展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行动。通过各级配套联动,重点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和服务功能提升。在镇级,建强一批高水平卫生院,扶持一批薄弱卫生院,到2026年底,实现卫生院服务能力大提升,即:建成2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2024年拟建1个,为烟店镇卫生院),建强4家中医特色卫生院(2024年拟建1个,为老赵庄镇卫生院),孵化6家特色专科卫生院(2024年拟建1个,为青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村级,年底前建设提升100个村卫生室,到2026年底村卫生室普遍实现“七有三提升”(即:有康复理疗设备、有智慧随访设备、有观察床、有诊查床、有输液椅、有冷暖空调、有卫生厕所,实现服务能力、医疗保障、诊疗环境全面提升);同时加快建立村卫生室公益性运行机制,推进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年内全市一体化村卫生室普遍落实运行补助政策,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公有率达到50%以上,中心村和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面实现房屋产权公有。全面推广“6S”管理,年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要全部对标见效。二是启动实施乡村医生综合能力提升培训行动。以实用技能和中西医适宜技术为重点,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三年实现全覆盖,培养一批具备医防管基本能力、“能中会西”的村医;不断完善公费医学生招收培养使用工作,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基层、扎根基层。三是开展千名医护下乡村活动。市、镇、村逐级建立帮扶工作机制,通过驻点帮扶、巡回诊疗等方式,组织不低于100名临床、护理及医疗管理团队人员开展帮扶工作;做好省派“业务院长”工作。四是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提升行动。成立市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服务质控中心,着力加强老年人健康体检、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等工作,整体提升县域一体化健康服务能力;年内全人群签约服务率再提升3个百分点,重点人群以家庭为单位签约服务率达到20%以上。五是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用好“全国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完善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好“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积极参与消费帮扶活动,坚决守住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两个底线。

三、聚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内涵建设上求突破、见实效

把内涵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医院“一把手”工程,加快推进“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学习推广三明经验,科学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有效激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效率和活力。全力推行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市人民医院要做大做强、市中医院要做特做细、市妇幼保健院要做精做优;在人才引育方面,全市要“一盘棋”思维,要“外引内培”,严禁在市域内挖墙角。二是强化临床专科建设。实施攀登计划,继续加强临床专科建设,积极申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影像科创建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呼吸内科、麻醉科、ICU、妇科、产科、消化内科创建市级重点专科。三是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围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跟进指导,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确保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国考成绩晋位提升;强化医院内部运营管理,充分发挥总会计师作用,动态掌握全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及变化情况,做好监测结果分析和运用。四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调整完善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等七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全方位开展质量管理控制工作,切实提升专业诊疗服务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五是推进创新服务模式。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全面总结群众感受度高、获得感强的措施,上升为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推广“预住院”等创新服务措施,常态、长效改善群众看病就医全过程就医体验。六是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完善短缺药品会商联动机制,强化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应对处置,医疗机构每周上报药品短缺平台,全面开展药品使用监测。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积极推进用药衔接,年内县域医共体内上下级用药重合率达到70%以上。

四、聚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在系统重塑上求突破、见实效

锚定省级牵头成立“晋冀鲁豫四省五市疾病预防控制协作区”这个“大任务”,根据上级要求,全力提升省际交界处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合力。一是深化疾控改革攻坚。抢抓疾控机构改革历史机遇,稳妥有序推进机构职能重组,强化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行政执法职能,加强疾控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确保疾控和卫生监督工作全覆盖、无死角。二是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强化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冠病毒等病原体实验室监测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2.0版建设。三是深入推进医防融合。继续推进“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病管理工作,做好“三高”患者精准连续管理。指导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医疗联合体工作,完善网格化基层疾控网络,逐步建立以疾控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疾控体系;四是打造健康细胞亮点工程。以健康单位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持续推动健康家庭、健康村(社区)、健康食堂等健康细胞建设,不断提高健康细胞比例,筑牢健康XX微观基础;加强部门融合,积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五、聚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在守正创新上求突破、见实效

抢抓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机遇,持续巩固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成果,以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目标,强弱项,补短板,用强有力政策落实助推中医药事业产业“双发展”。一是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和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两项工程。深入推进“中医药+”模式,广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探索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新方法和新模式,促进市中医院提升急诊急救和重症救治等综合救治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市中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达到4级,积极建设“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省级中医药特色突出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年底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二是强化中医药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落实上级建设名中医药专家基层工作站任务要求,大力开展师承教育;完成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强化西学中教育。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杏林工程”,落实培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骨干人才、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实用人才工作任务。三是打造中医药文化和产业高地。深挖我市中医药文化资源,创新宣传手段,扩大传播途径,支持市中医院申报省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落实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政策,构建XX大健康产业发展电子地图,配合聊城实现全市大健康产业信息“一点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以赴招引企业、做强项目。积极培育中医药、健康养老、健康美妆、健康食品等细分领域产业,大力支持魏湾海棠园艾草种植项目,支持“中医药+”创新产品研发推广。配合政府启动XX桑黄纳入新资源食品工作,推动“桑黄”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聚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综合施策上求突破、见实效

一是积极推动落实生育配套政策。协调落实新版优化生育政策,做好人口统计监测,提高数据质量;开展好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确保扶助金及时足额发放;二是巩固全省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县创建成果。全面落实国家新版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协调出台普惠托育机构托育服务收费标准,开展好认证管理工作;推动普惠托育机构二孩、三孩保育费分档补助政策落实。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工作,争创1-2个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指导有条件的镇街积极争创市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乡镇(社区);推动公办综合托育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三是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优生优育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狠抓标准化建设,年底力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达到二甲验收标准;狠抓母婴安全保障等“五个能力”提升,孕产妇死亡率降至7/10万以下,艾梅乙阻断项目以市为单位达到省消除认证标准,完成城镇低保和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20400人,婚前医学检查完成2400人,孕产优生健康检查完成3500人,全市产前筛查率达到90%及以上,增补叶酸服用率达到90%及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达到99%及以上,孕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到95%及以上。争取省级儿童孤独症筛查项目,以项目为依托,提高服务能力。

七、聚力推进健康XX建设,在健康促进上求突破、见实效

一是着力推进健康XX建设。融合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XX行动,对照2030年健康聊城行动主要指标,做好排名靠后指标专题分析,专人专策推动,力争各项指标进入聊城前列。加强检查督导,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成果,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二是着力实施健康促进工程。按照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实施“333”健康促进工程,确保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6%以上。三是着力提升医养健康服务能力。积极参加聊城组织开展的老年友善医院优秀单位评选活动。新增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1家。提升老年医学服务能力,扩充老年医疗资源,建成1所康复医院或护理院,打造养老服务新型互联网医院,4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加强老年痴呆防治工作,推动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四是着力加强重大慢病防治工作。启动新一轮重点慢性病防治专项行动(2024-2030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3%以下,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动态管理。规范在家死亡人员《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签发使用和死因报告工作。完善全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精神卫生人员培训,居民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五是着力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扎实推进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项目顺利实施,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健康企业”创建和职业健康宣传培训。推进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六是着力加强食品营养工作。制定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完善市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平台建设,争取23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哨点医院全部接入。深入推进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学校等试点建设,依托营养指导员培训试点,推动全市营养健康工作再上新台阶。

八、聚力增强事业发展动力,在蓄势赋能上求突破、见实效

一是要在重点专科建设上下更大功夫。指导市人民医院积极申报省级重点专科和市级重点专科,明确时间点,制定详细的路线图。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工作,确保申报成功。二是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更大功夫。借力“人才兴临”战略,用足用好“人才新政35条”,落实国家“两个允许”薪酬改革制度,探索首席专家聘任制。引进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具有前瞻学术视野的优秀青年人才。用好考核“指挥棒”,将人才引进、流失情况纳入对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和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考核。遴选一批省级人才项目后备人选,集中优质资源进行重点培养。三是要在信息化建设上下更大功夫。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探索打造智慧医疗、智能健康管理等数据应用新模式新业态。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基层患者。推进数据互联互通,有力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信息平台,积极配合对接聊城市“云影像”平台建设,实现全市影像数据互联互通。四是要在法治监督上下更大功夫。探索建立与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医疗纠纷前端风险管控。依据“蓝盾讲堂”“法治大讲堂”两项活动,加大对监督员和被监督单位的法律法规培训力度。落实完成聊城市“蓝盾行动”,落实好国家随机抽查和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任务,确保完成率和完结率均达100%。加快推动全市“智慧卫监”建设。五是要在卫生应急上下更大功夫。巩固提升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建设成果,全方位提升应急处突水平。

九、聚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在守牢底线上求突破、见实效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统一。一是防范化解重大传染病风险。按照聊城市卫健委统一部署,推进市级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规范开展哨点医院监测、病毒变异监测等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物资储备,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均医用物资消耗上限,按照不少于1个月的用量储备到位。二是防范化解公立医院经济风险。开展XX市医疗卫生机构内控管理规范行动,落实医院主体责任,压实党委(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进行预算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机制,优化收支结构,加强成本核算,规范举债行为,严禁违规举债搞建设和超标准装修,严禁违规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持续防范化解经济运行风险。三是防范化解安全稳定风险。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一述二查三问四评”活动为抓手(主要负责同志述职,实地检查、全面核查,部门、专家、社会代表三方提问,部门、专家、社会代表、单位职工四方评价),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强化检查、反馈、整改、“回头看”闭环管理,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建立信访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的闭环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失独家庭、自述疫苗受害群体、计生专干、重大医疗纠纷等重点群体信访化解。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严防失泄密情况发生。四是防范化解社会舆情风险。强化正面宣传,加强典型选树,弘扬正能量。做好新闻发布和权威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强化舆情会商研判和应对处置,实施重大决策事项舆情风险评估制度,稳妥应对处置突发敏感舆情。

十、聚力营造行业清风正气,在 引领上求突破、见实效

一是巩固拓展主T教Y成果。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固本培元,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二是扛牢抓实 主体责任。牢记政治机关属性,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扎实落实巡察工作要求,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巩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完善公立医院 工作评价体系,加大“支部建在科室上”“双带头人双培养”等重点任务推进力度,落实好 示范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选树工作,推动 与业务融合。加强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三是持续强化纪律作风建设。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岗位等“关键少数”,狠抓权力运行,建制度、堵漏洞、强体系。稳妥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将集中整治与深化医改、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合起来,不断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严格落实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健全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察机制,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规范执业、合理诊疗,着力营造良好行业生态。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廉洁文化建设力度,一体推进“三不腐”,切实增强拒腐防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