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2024年度卫生院工作计划方案
医院2024年度卫生院工作计划方案
医院2024年度卫生院工作计划方案
(最新版)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五年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既要看到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更要认清发展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重点要打造、培育好省市重点专科、专病,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建设高水平医院,提升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实现“强基础、补短板、开新局”的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刻领会健康中国战略,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总体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总体目标
以医院内涵建设为核心、外延建设为保障,抓实抓好医院管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着力推进“医教协同”,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积极申报三级医院,为承担学校教学任务打好基础,力争早日建设成为能承担学校临床全程教学任务的直属附属医院。
今年工作任务:完成门急诊诊疗人数62万人次,其中急诊7万人次,治疗住院病人4.3万人次,开展手术1.5万台次,其中门诊手术2000台次。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7天、药占比控制在30%、耗材占比控制在15%,确保职工收入稳步提升。
三、工作措施
(一)以打造县域医疗中心为目标,构建医院发展“大格局”
主动应对县城北延,融入大市区的冲击,寻求发展主动权,力争在“十三五”规划内,打造集医疗中心、急救中心、孕产妇急救中心、妇儿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于一体的医疗综合体,切实增强医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今年,要先期完成门急诊综合大楼的全部建设,力争在今年10年前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
强化对外联络,彰显县域医疗龙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的对外联络新格局,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和规范化培训,充分履行传、帮、带职责;进一步规范双向转诊,落实分级诊疗,盘活全县医疗市场;进一步拓展医院医疗市场,扩大医院影响力,努力打造县域医疗品牌,巩固县域医疗权威地位。
(二)以顺利通过二甲复评验收为目的,狠抓内涵质量“大提升”
巩固20XX年二甲复评工作成果,逐渐从以制度建设为主过渡到内涵建设为主。完成二甲复评信息化验收、医德医风验收,确保二甲复评资料收集达标,力争2024年底顺利完成二甲复评的验收。
根据20XX年颁布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持续完善和改进18项核心制度;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机制和质控人员的培训考核;引入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质量环(PDCA循环)、品管圈(QCC)、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等医疗质量管理工具。
继续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和处方点评制度,推行不合格病历和不合理处方院内公示和通报、处罚制度,探索动态监控医师个人每天、每周、每年、每季度用药比例;依据《岳阳县人民医院开展药品、耗材购销使用管理专项治理方案》(岳县医〔2024〕1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药品、耗材购销管理,严格监控比例,确保2024年药占比同比再下降一个百分点,卫生耗材占比下降一个百分点。
(三)以探索现代医院管理为动力,驱动管理理念“大革新”
1.着力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一是做好医保运行情况在线分析处理、数据挖掘和数据展现,做好数据来源的质量控制,确保医保结算清单及出院病案首页各指标项真实、准确、可追溯,为医院管理决策和质量持续改进提供更加规范精准的数据支持。二是全面推行规范编码,加强人员培训,推进病案首页、医学名词、疾病诊断编码、手术操作编码实现“四统一”。三是持续推进病种结构、诊断结构及治疗结构的优化,细化个性化分组模型的建立,降低医疗成本,构建以病种结构转型为核心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建立医师个人违规行为负面清单,将医保违规行为信息纳入系统,促使全体医师自觉规范医疗服务和操作流程。
2.着力推进医院薪酬绩效改革。结合DIP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制定基于CMI、RW值提高情况的新绩效分配奖励方案。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采取新绩效方案与原核算方案双规并行到逐步过渡到新绩效方案的模式,力争在2024年底全面推行新的薪酬绩效方案,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为医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着力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一是加强各质控中心建设与管理。对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短板指标,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落实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和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十大目标工作。落实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例会制度,组织好回顾性病例讨论及医疗安全专题素材教育。二是重视医疗安全隐患。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实施手术质量安全、病案内涵提升等专项行动。三是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强化合理用药考核,加大处方审核和点评力度,强化药品不良事件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4.着力加强医院整体运营管理。一是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决策、分工负责、协同落实、分析评价、沟通反馈的高效运营管理机制。二是坚持公益性、整体性、融合性、成本效率和适应性原则,将运营管理全面融入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深度融合医院核心业务。三是建立完善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再造业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管控与投入产出评价等管理手段,提升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重点领域、重要事项、关键岗位,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与内控评价,有效防范管控风险,提升医院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
5.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抓好毒麻药品、消防、设备、车辆、压力容器和电梯等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年无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落实“平安医院”各项工作措施。坚持全员参与、群防群治的指导思想,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三是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保卫人员综合素质,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各项制度规范的落实,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教育,深化“三防”理念,将“人防”“技防”“器防”融入到诊疗活动中,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四)以打造新经济增长点为机遇,推进学科建设“大跨步”
学科建设一直是我院的短板,也是限制医院发展的瓶颈。目前医院总体的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缺乏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无法形成持续有效的经济增长动力。2024年,一方面要加强学科建设的规划,加大对学科带头人、中青年业务骨干的培养力度,调动和发挥知名专家的作用,争取引进1年2名临床高层次实用型的人才;根据临床发展需求,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鼓励人才创新发展,打造一批省级、市级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树立医院的品牌。另一方面,要加大临床急需设备和医院急缺设备的引进力度,要加快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的采购工作,利用管理的职能再造,流程再造,从管理流程上缩短购置大型设备的时间,从硬件上支持学科发展和技术提升。
(五)以建设舒适美丽医院为蓝图,完成环境卫生“大整治”
加强环境卫生的规划和整治既是构建美好环境的迫切需求,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和文明单位的必然要求。
2024年是全国文明县城的验收之年,作为必检单位,既责无旁贷,又深感压力巨大。医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大环境和大卫生。
一是力争2024年底完成门急诊楼项目配套建设。完成原医技楼、门诊楼的拆除和停车坪建设;完成院内绿化、亮化和道路“白改黑”工程;完成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建立院内科学、美观、完善的导引系统,彻底改善我院就医条件。
二是适时启动住院部的提质改造工程,对住院部病房进行升级改造,改善住院条件。
三是加强后勤和物业保障能力。强化后勤水电维护职责,加强物业保洁管理,确保大环境卫生的改善。
(六)以构建和谐人文关怀为纽带,促进医院文化“大融合”1.突出首要任务抓政治引航,贯穿一条主线。坚持全面、系统、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扎实开展主T教Y,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2.紧扣中心大局抓深度融合,建强三支队伍。一是建强党员队伍。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选树业务工作典型等,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二是建强年轻干部队伍。融合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定期开展交流座谈等方式,强化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建强党务干部队伍。定期组织党务干部培训,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优化激励机制,强化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3.聚焦作风建设抓全面提升,提升三个品牌。一是持续创建县十佳 品牌。持续打造“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和“五化”党支部。党支部要在医院各项中心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领头雁”的效应。二是提升省级“清廉医院”创建示范点品牌。2024年是县作风建设年,全院上下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断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严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落实领导班子、党支部书记和部门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坚持不懈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并进。三是推进“健康巴陵”主题活动品牌。持续提升医供体、远程医疗协作网服务能力,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城乡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推进职工“健康之家”建设,启动“健康巴陵”主题活动,提升医疗志愿服务专家队水平,多频次、大范围开展健康义诊等公益活动,着力将“健康巴陵”主题活动品牌打造成志愿服务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