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启教育新征程
党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启教育新征程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必须着眼教育改革现实挑战,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主席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一论断彰显了教育改革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确立了根本遵循和价值旨向。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主席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一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和实践伟力。
一、主席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任何新思想、新理论的诞生都不是偶然的,必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清晰的历史脉络、切实的实践关照。因此,探讨主席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重要论述,就要廓清这一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穿教育领域的理论意义、历史底蕴和实践价值。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理论逻辑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的生动实践。首先,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基于人民立场明确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教育作为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人作为其中的主体和对象,必须在教育实践中深入理解和发掘自身的潜能。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和推进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主体性地位就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其次,教育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马克思明确指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教育的阶级属性。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教育需求,打破资产阶级教育对人的片面发展限制,确立教育的人民性立场,维护教育的人民主体地位,无产阶级政权领导下的教育应成为人民获得解放和自由发展的手段。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彰显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阐述教育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在其著作中仍可窥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路径。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要“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把劳动人民从资产阶级教育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拒绝让劳动人民成为资产阶级教育的附庸。主席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重要论述,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表达。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教育宗旨。中国共产 党伊始就竭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路径,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建党初期,毛泽东提出“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的教育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提出教育要与工农大众相结合,要服务于工农大众。“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至此,确立了工农大众的教育主体地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为拨乱反正、整治教育乱象,亲自落实教育工作,给教育事业当后勤部长,提出要培育“四有”公民,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千方百计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并一举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切实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江泽民指出,教育处在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从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维度部署落实教育工作。进而,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的教育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对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坚守。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教育领域,主席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等。这些不仅是对前人关于教育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和赓续,更赋予教育为人民服务思想新的时代内涵,进行了新的时代表达,彰显了新的时代特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现实逻辑
第一,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客观现实。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逆全球化”也日益突显。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正因如此,世界各国愈发重视人才培养,大力推动本国教育事业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多重机遇,也面临多重挑战和风险,一些国家为遏制我国发展,千方百计进行阻挠,尤其在“卡脖子”领域设阻设障,甚至不择手段。在这复杂严峻的环境下,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竭尽全力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坚实的人才队伍才能厚实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底气,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破除面临的关卡障碍。而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基于此,必须重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积极探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通过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人才,提升综合国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正是基于对世界局势的科学判断,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面向世界谋划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强有力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第二,关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层面,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差距、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教育需求。面对边缘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受教育群体,以及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首先要保障好他们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加大对这些群体的教育资源投入,实现人人“好”上学;面对失业人员、下岗人员、暂就业人员等群体,要构建好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教育体系,降低他们接受入学教育的门槛,实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指导,实现再就业;面对经济条件较好、教育资源优越地区的受教育群体,要逐渐形成高质量、多元化的教育布局,实现人人上“好”学。针对相应的受教育群体实施相应的教育布局,逐步建立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由于地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地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呈现较大差距。具体而言,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教育差距问题,甚至同一城市、同一地域、同级同类学校的教育也存在差距问题,往往是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优渥地域能获得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政策青睐。面对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首先要推动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保障这些地区的教育资金,建立相应的教育基础设施,对这些地区进行教育资源和教育政策倾斜。其次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促进同级同类教育的健康发展。同级同类教育应是类别上的差异,不应是高低层次上的差异。比如,目前接受中专教育、高职教育的群体,他们的职业发展、个人前景、收入水平整体普遍低于接受普通高中、普通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的职业规划、晋升渠道更容易遇到瓶颈,甚至在劳动市场上遭受歧视。
二、主席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准则,是始终如一的信念和使命。主席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重要论述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立场,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切实关照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呈现出丰富而完整的基本内涵。总的来说,它由根本任务、本质规定、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所构成,勾勒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主体和方向,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
(一)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成才先立德,德行是一个人成才的基本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重中之重。主席总书记指出,“学校要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清晰地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坚持立德树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学校作为教育事业的依托,是极其重要的理想信念教育场所,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培养青少年坚定的人生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进而引导整个社会迈向正确的价值方向,杜绝不良风气。同时,积极培养青少年更宏大的人生视野和格局,引导青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激发青少年内在的使命与担当,争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优秀传统文化、德行规范、时代精神于一体,是经时间萃取形成的精神结晶,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凝结。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增强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引领感、情感归属感,激发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道德品格,这也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改革根本任务的目的所在。
(二)本质规定:让人民满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写入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阐明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深刻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个章节专门进行阐述,深刻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旨趣,切实回应了人民的教育关切。“让人民满意”是党领导教育事业的根本立场,是党“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教育领域的切实体现。立场规定行动方向,立场决定目的旨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满足人民的教育需求,保障人民的教育权利,回应人民的教育关切,实现人民的教育梦想,是教育“让人民满意”的应有之义。只有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追求取向,才能真正显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本质规定的优越性。“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时代的发展、现实的需要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新要求、新考验,亟须党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发展创新我国教育事业方针决策,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发展战略。新的教育方针决策、新的教育发展战略正确与否、优劣与否,人民群众是最有资格的评判主体。只有真正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呼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切实关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才能真正回应好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时代之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三)价值取向:促进教育公平。主席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与师生谈话时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教育公平意指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改善教育环境、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教育事业也从数量式增长、规模化扩大发展阶段转变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由于我国东西部、城乡、区域之间以及同一地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导致教育发展也出现了显著差异,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教育现实难题。鉴于此,主席总书记强调,“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渐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这无疑为实现教育公平擘画了具体可行的推进路径。教育公平旨向为教育的覆盖面公平。教育的覆盖面公平是指“中国发展教育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有实现抱负和梦想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此,要不断消除因地区经济水平、家庭背景状况、民族文化差异对每个孩子接受教育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力度保障每个孩子公平有质量的受教育权。同时,实现教育公平要扩大教育覆盖面,要不断覆盖到社会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只有保障社会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公平的教育权益,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要不断丰富教育公平的内涵。目前,我国教育体系已逐步形成涵盖多个类别层次的完整教育体系。首先,要保障各级各类教育共同发展的权利,促进同级同类教育平等发展,加速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其次,确保受教育者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教育机会的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意指消除教育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设计,消除外部或社会的不利因素,保障教育平等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教育结果公平意指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四)最终目标:实现教育强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实现教育强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最终目标设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建设教育强国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主席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强国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强则国强,强国必先强教育,强教育必然要率先发展教育事业,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提供基础性保障。主席总书记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改革开放以来,党着眼于国家发展实际,先后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重视的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它们以有机统一的形式协同构筑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比科技、人才更基础的实践活动,无疑在这三者之间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一系列战略任务、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路径。实现教育强国要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一环,某种意义上而言,甚至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强国必须先强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有现代化的教育为支撑;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9年达到51.6%,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并且普及化水平持续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步入世界前列,高等教育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梯队网络’”。为我国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主席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重要论述特征鲜明,内涵丰富。坚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让人民满意”是教育的本质规定,实现教育公平是价值取向,实现教育强国是最终目标。以根本任务为基础,以本质规定为核心,以价值取向为保障,以最终目标为战略,始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
三、主席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主席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真切的历史穿透力、强大的现实关照力,以根本任务、本质规定、价值取向、最终目标构成了鲜明的基本内涵。思想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关键在于落实。因此,必须直面人民最关心的教育问题,满足人民最迫切的教育需求,通过具体可行的路径方略加以贯彻实施。具体而言,要坚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教育、科技、人才建设,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最大优势和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才能牢牢把握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站稳教育改革的根本立场。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对教育“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切实回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教育事业最深厚的底色所在,要积极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将其融合到教育事业改革创新中,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以培养一代代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质量人才。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重要一环,某种意义上而言,甚至处于教育体系的核心位置。高校的教育现状、发展趋势、改革路径、政策动向对整个社会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作用,是整个社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近些年来,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高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人文社科领域,“我国高校容纳了哲学社会科学70%以上的研究人员和23的研究成果”。高校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地位不言自明。目前,在全球多元化、复杂化思想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的背景下,多元、复杂的社会思潮、意识形态、政治观念充斥着全国各大高校,致使高校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与日俱增。鉴于此,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务之急,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高校的各个方面,确保高校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力阵地,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勇闯改革深水区、破解发展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整体性意义。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新发展理念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创新是引领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教育创新发展,要通过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解决教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困境。首先,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推动校企之间的良性合作,了解企业发展最新需求,培养企业需要的创新人才。倡导学校与行业协会的交流,为学校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创新教育内容积累资源。鼓励学校与研究院、研究中心互通,为学校教育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其次,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构建人才综合评价机制,破除“唯分数论”、“唯论文论”,开展多方位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考试与实践双重评价标准,避免人才标准单一化。最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创新的根本。要以政策鼓励、引导学生创新,通过科研院所、实验室、科技企业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以此激活教育的创新活力,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协调是教育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教育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优化教育结构,推动地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的协调发展。首次,推动地域之间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地域方面,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缘地区一直是教育发展的贫瘠地,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与城市教育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实施教育优惠,进行政策倾斜,购置教育基础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城乡教师流动体系,以实现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教育的协调发展。其次,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夯实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发展高标准的高中教育,打造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使各级教育能够优质协调发展。”最后,持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改进继续教育体系,以此推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并进。绿色是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实现教育的绿色发展要优化全国教育资源配置,避免教育资源不足或过剩现象,促进生态价值观教育。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满足教育群体的精神需求,注重培养师生绿色理念,养成绿色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首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问题,解决少数民族子女、贫困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子女教育资源不到位问题,通过城市帮扶农村和县镇区域,满足县镇村的教育发展。其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避免教育群体焦虑。对于学生群体,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破除“考试决定论”,多方面开展非学科类的教育,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对于教师群体,优化教师考核机制,消除非教学任务、非科研任务的考核指标,为教师发展提供多元平台,提升教师的成就感。最后,在校园规划、教科图书、课程设置上进行绿色内容设计,提供生态价值观教育载体,助力教育绿色发展。开放是教育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教育的繁荣发展需汲取各国先进的教育成果,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提升国内教育的开放程度,打造国内国际教育开放双循环格局。首先,加强国际国内之间教育开放。通过科研项目、国际学术论坛、互派留学生、文凭互授等形式提升国内学校的国际声誉,提高国际认可度。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办学经验、人才培养模式,补足国内教育发展短板,实现教育“引进来”与“走出去”双格局。其次,提升国内教育开放程度。“中国教育的开放发展离不开区域间、城乡间的开放,离不开学校间的开放,离不开教育资源的开放。”通过优质教育区域的资源调配对贫困地区、县镇村区域进行定点帮扶,通过重点院校、示范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的调配对普通学校开展对口支援,以解决区域、校际之间教育失衡问题。最后,促进学校与社会之间有序开放。具体而言,学校的科研所、教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场所向社会进行有序开放,以满足民众的精神教育需求,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共享是教育公平发展的本质规定。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教育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主席总书记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首先,教育过程实现共享。通过教育设施、教育政策、优质师资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教育薄弱区域和教育弱势群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其次,教育结果实现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应普惠全体人民,增强人民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最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将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化、网络化、快捷化,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不言而喻,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统筹谋划教育、科技、人才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先后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党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在一起整体谋划、系统布局,就教育、科技、人才的内涵特征、发展目标、价值意义以及三者关系进行了集中阐释和科学剖析,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为我国今后科教和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路径。教育是基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需要教育提供直接支撑。没有教育,科技和人才就失去了土壤。我国要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关键仍在教育。科技是动力,强化科技自立自强。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让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是核心,实施人才引领驱动。人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创新的活力所在,实现科教兴国、创新驱动、教育强国,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如主席总书记强调,“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由此可知,“教育、科技、人才”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教育是基础,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需要教育提供直接支撑;人才是主体,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实践;科技是动力,科技创新可对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进行反向赋能。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积极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对教育事业的协同效力,以深化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对如何推进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需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首先,推动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截至20XX年,我国普惠性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的比例为89.5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9.7%。为此,持续推进公办幼儿园、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以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幼有所育”问题。其次,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加大对农村区域、贫困区域的教育投入,进行城市定点帮扶,打造县镇教育中心,实现义务教育普及。再次,提升高中教育普及品质。对教育薄弱区域进行资源和政策倾斜,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建立优质师资流动机制,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满足适龄人群对高中教育的需求。从次,创新高等教育发展体制。建立同一地域高校、同类别高校长期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实施重点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带动弱势高校实现质的突破。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就业创业平台。最后,统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坚持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人才,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另外,加快推进信息化教育。通过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创新教育供给方式,利用互联网的数字化、快捷化、平台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由此可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构建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体系,其中始终彰显着人民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具体可行的路径方略。
同志们,主席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迈入新征程之际,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这一重要论述以深厚的理论渊源、真切的历史穿透力、切实的现实关照力展现了它的生成逻辑,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民满意的本质规定、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教育强国的最终目标构成了它丰富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须坚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谋划教育、科技、人才建设,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从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最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