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_1

党课: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党课: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同志们: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主席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主席总书记的论断,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定信念信仰,强化政治引领,把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为根本任务

  高校思政课建设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对于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强化战略思维、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回顾历史我们就可看到,中国自汉代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尽管丰富发展了中国文化,但超稳定的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导致了思想的僵化、死板。近代以来,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各种思潮空前活跃,大大开拓了国人的思维和眼界,各种图强救国方案纷纷出笼,但中国仍然没有走上独立发展、富民强国的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此中国人民有了先进的理论指导,有了引领中国历史前进的主心骨。经过百年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进程中的三次伟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第二次飞跃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消灭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第三次飞跃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因此,经历过实践探索的中国人民终于领悟到,当代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前进方向,不能简单延续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母版,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也不能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和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意识形态思想战线敢于斗争、敢于亮剑,理直气壮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果断消除顽瘴痼疾,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认清职责使命,增强政治自觉。高校是多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汇的地方,是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力求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判断选择。当前,高校师生的思想活动十分活跃,其思想理念、思想诉求有时很超前,他们对知识、对理论、对技术表现得非常渴求,容易被西方别有用心地利用。西方一些错误思潮利用部分师生对知识的渴求,改头换面、包装外壳渗透进校园,对高校师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个别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观念淡薄、自我矮化,盲目崇拜外国,在错位的价值观中迷失方向;学生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拔节孕穗期”,涉世不深、辨别力差,很容易上当受骗,高校意识形态斗争呈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对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主流价值涵育人,这不是一句空话,是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工作。指导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第一要求。“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清醒地看到高等院校不是世外桃源,并非一方净土,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三)加强道德修养,教书铸魂育人。高等院校老师承担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关键是立什么德、用什么树,对我们中国高校来讲,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促进全体师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铸牢主流价值之魂。引导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中,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广大老师要明白肩上的责任,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古人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就是当老师的言传身教。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精于“传道授业解惑”,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广大师生必须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树立高尚的家国情怀。高校教师要承担立德树人责任,做到有情怀、有担当,实现“三全”育人。要牢记“国之大者”,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坚守理论高地,强化思想引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

  党的二十大政治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当前,我们正全力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迈进,时代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精神力量。

  (一)强化理论学习,感悟思想力量。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作为高校思政课老师要胜任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自诞生以来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学习,克服本领恐慌,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要反复读、精心悟,才能领会其中的真谛。当前重点开展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T教Y,学习好《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力量。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丰富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不仅要学习领会其中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更要把握好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作了概括和阐述。要引导广大师生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增强理论自觉、行动自觉,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主席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将历史自信放在如此高的位置,充分说明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清醒剂,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史就可明白,为什么中国能取得目前成就,关键在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已证明,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先进理论的指导。因此,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结合起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不断深化对“两个结合”的学习理解。主席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在人类文明史上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要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认识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这就要求学好“四史”,讲清楚“四史”的发展脉络、重大节点、重大事件、基本走向,讲清楚党领导人民实践创新、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二)研习讲课艺术,打造校园“金课”。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主席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主席总书记对如何讲好思政课非常重视,形象地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照本宣科、应付差事,那“到课率”“抬头率”势必大打折扣。因此,广大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因此,广大老师要认清自己的责任使命,引领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点亮前行的“心灯”,把思政课打造成校园金课。严格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等规定,构建教材体系课程体系话语体系,坚持守正创新联系教学实际,打造鲜活生动特色突出的讲课风格。思政课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方面下功夫,将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思政课教学,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教学,提升教学实效。要改进讲课方式,一要善用新手段。运用资料片、小视频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要用好新表达。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三要练就新本领。提升防范和应对意识形态危机的能力,加快提升把握正确方向导向的能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能力、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能力、网上舆论宣传和斗争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以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干出更多漂亮活。

  (三)联系教学实际,用好社会课堂。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增强教育育人的针对性,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用足社会资源如纪念馆、博物馆、陈列馆、红色文化等。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做到教学联系实际,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方面下功夫。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相互作用,充分认识阐释性视角与认同性视角之间的差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真正的对话。深入基层调研分析,寻求源头活水,到校园、教室、宿舍、农村、社区、机关、企业等地,与学生交朋友,与教师交朋友,与学生家长交朋友,做到底数清楚、有的放矢,真正弄清人们的思想状况、弄清各种思想思潮的影响,从而掌握主动权、对症下药。

  三、坚持自信自立,强化行动引领,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能力提升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还要关注因认识不到位、履责不到位而衍生的内源性风险,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积极投身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一线,打赢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

  (一)强化风险防范,经常研判预警。主席总书记指出:“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强化底线思维,及时分析研判是做好意识形态管理的重要前提。增强忧患意识,把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保持政治定力,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挑战。既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战略自信,又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战略定力,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西方围绕中国发展问题打着学术研究、经济探讨的幌子频频提出各种陷阱说,如“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等,他们用所谓的普世价值观点来分析中国问题,完全忽略了中国的国情和具体情况,实际上是给人们深挖了“陷阱”。面对新时代思想观念多元化和社会思潮多样化发展,我们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避免落入西方蓄意设置的话语陷阱。意识形态领域舆情监测预警、综合研判,是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关键。要坚持科学的评判尺度、评判原则、时效影响等,分清政治原则和学术研讨,判断“三观”正确与否,不随意上纲上线,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重点关注主要媒体、网站和社交平台。党组织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研判和情况通报,研判的时间一年至少一到两次,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高校老师要担当起思政课程的责任,经常对标对表,不断总结反思个人工作,有无不当之处,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

  (二)坚持问题导向,铸牢思想阵地。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高度重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敢抓敢管、敢于亮剑。高等院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党委要加强政治领导和思想引导,保证党的领导在高校发挥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依托思政课堂主渠道、下好网络“先手棋”、构建好大思政课,着力在广大师生及对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意识形态阵地无处不在,人人都是意识形态工作者。当前,意识形态阵地非常宽泛,不仅包括宣传文化战线、教育战线、社科理论战线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阵地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战场。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主力军要挺进主战场,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做好占网、用网和引领网络各项工作,使互联网这个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大增量。“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这是主席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因此要及时更新网站、净化朋友圈社交平台,监督自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时刻提高防范意识,警惕错误思潮和观点借敏感时间节点伺机冒头,以“反思”为名否定改革开放、歪曲党史国史军史。警惕各类论坛、讲堂、研讨以学术为名,怀疑一切,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警惕各种虚假关心、资助、基金为名,以帮助为名鼓吹信仰自由、人权自由、“普世价值”等,貌似公允,实则是思想控制。警惕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社会负面情绪和心理,利用社会突发事件的个案,刻意将一些孤立事件和经济民生问题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蓄意挑起舆论旋涡和意识形态事端,防范其他领域风险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

  (三)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席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作为一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者,要始终把准意识形态斗争的“指南针”、握紧“方向盘”、守好“主阵地”、筑牢“防火墙”,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阵地、党管舆论、党管媒体,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才能在世界范围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有力应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面临的各种遏制和渗透,有力应对在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上面临的挑战,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主席总书记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院(系)等党组织书记、行政负责人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增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敏锐,强化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担当,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各项任务,守住管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书记是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是各自分管部门意识形态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必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各自分管部门、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发挥好巡视利剑作用,抓好意识形态专项检查,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效能。坚持全党动手抓意识形态工作,各级党的组织都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对大是大非问题、政治原则问题决不能含糊其词,更不能退避三舍,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做所谓“开明绅士”,不搞“爱惜羽毛“那一套。要不断提升斗争本领、改进斗争艺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引领为主,脚踏实地,稳中求进。对校园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正面引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明辨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坚持立破并举,讲求科学方法。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要敢于监督、敢于亮剑。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的,要坚决回击、以正视听。

  同志们,意识形态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任重道远、长期复杂。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