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位财务状况分析材料汇编(11篇)

关于单位财务状况分析材料汇编(11篇)

关于单位财务状况分析材料汇编(11篇)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也悄然发生了转变,政府财务部门需要对财务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统计分析,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一直以来,统计分析的应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完善财务预算、财务执行和财务计划,对于加快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形式的转变也具有积极意义。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点:了解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各项具体内容以及现阶段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所使用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1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内容

我国的事业单位从事的是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它不通过生产产生经济效益,而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这就决定了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与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有其独特的内容与特点。制定并完善会计报表是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工作人员充分整合本单位不同科室部门的资料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包括该年度财务计划执行情况、财务管理在执行中的问题等在内的所有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具体来说,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核实预算执行

事业单位的各部门每年都会有预算,而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对本单位在本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核实,核实之后还要对该预算与本单位对该预算的实际执行进度进行对比,如果发现进度差距较大,说明本单位财务发展状况不甚理想,反之,如果差距较小,说明本单位的财务状况比较理想。针对财务发展状况不理想的情况,财务部门还必须要对预算做进一步的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预算做出调整。

1.2负债状况确定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务对本单位负债状况的确定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其一,要对本单位目前开展的经营活动以及本单位开展此次经营活动的能力进行确定。其二,根据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来确定本单位的偿还能力。其三,通过对以上两条仔细分析,最终得出对本单位负债状况科学、合理的判断。对于每一家事业单位来说,负债状况的分析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可以明确事业单位的活动经营能力,帮助事业单位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防止事业单位出现高额负债的情况。

1.3财务成果分析

坚持“大收大支”原则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一个要点,也是会计制度的要求。每一年各个事业单位都会有支出和收入,而“大收大支”原则就是要能够统一反映这些支出和收入。“大收大支”不但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本单位目前的财务构成情况,还能确定单位财务状况的来源。通过对财务成果的分析,可以帮助事业单位的领导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对财务成果的分析对提高财务部门的职能水平以及财务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项工作内容中便用到了统计分析方法,财务人员正是通过对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来确定本单位财务支出结构是否合理。

1.4财务状况分析

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分析与企业单位有着很大的不同,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制度分析以及财务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两大方面。通过对财务状况的分析,财务部门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完善财务制度,落实好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

2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财务工作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不但会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麻烦,还会给事业单位的稳定有序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1财务管理混乱

理论上来说,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要做到详细清楚,但实际上,一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比较混乱,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导致财务工作出现了很多漏洞。

2.2会计档案不齐全

在一些事业单位,存在会计档案不齐全或是档案借阅、归还管理混乱的情况。财务人员在查阅相关资料时,由于缺少相关档案,不但给工作增加了难度,还影响了财务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归根结底,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还是财务管理的问题。

2.3部门之间存在沟通问题

财务工作的工作范围覆盖了单位的各个部门,做好财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然而,有些单位的财务部门闭门造车,缺乏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导致财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3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有完善的统计分析模式,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正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财务工作中的失误。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选择统计分析方法时财务人员要根据本单位的特点进行选择。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3.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比较常见的,也是财务工作中的基础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对同一个目标进行分析时,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最终得到统计数据。比如,比较分析法可以把事业单位一定时期的计划指标与现阶段对该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本单位现阶段对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这就属于横向对比。

3.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简单,但其得出的分析结果却十分科学与准确,能够对事业单位当前的财务状况做深入分析,反映出来的财务状况也比较深刻。3.3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故名思议就是对本单位同一项目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此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分配,保持单位的收支平衡。

3.4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连环替代法,是指通过对各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来分析结果,这一方法要求数据必须精确。其二是连环代替法,这一方法要求数据量要多。

4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应用

4.1预算分析

财务人员在对本单位进行预算分析时,往往采用比较分析法,因为该方法最为直观。预算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对本年度与上一年度的预算经费进行对比分析;其二,要看本年度预算是否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是否满足本单位的发展需求,是否最大限度地惠及普通民众。

4.2预算执行分析

趋势分析法是预算执行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对本年度的经费执行情况与上一年度的进行对比,从而在统计表当中反映出本年度以及上一年度每一个月的经费执行情况。预算执行分析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本单位经费的使用规律,从而提高财务预算执行水平,保证本单位收支平衡。

4.3资产及负债率分析

事业单位的资产可以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个方面,可以通过对负债情况的分析来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情况。对资产及负债率的分析不仅有利于事业单位管理好资产,提高周转效率,还能帮助事业单位实现业务优化。

4.4分析单位收支详细条目

统一的收支报表是财务会计制度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清晰地看出事业单位经费的支出情况,确保事业单位能够合理使用经费。经费使用过大或者经费投入不足都可以在收支详细条目中体现出来。分析单位收支详细条目对经费的投入使用具有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财务分析方法在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是财务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运用财务统计分析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对加快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形式转变、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具有积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事业单位情况不同,财务工作者在选择统计分析方法时要注意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确保统计分析方法在财务工作中发挥出最大价值。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篇(2)

关键词财务分析事业单位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毋庸置疑,财务分析能更好地促使事业单位掌握自身发展态势,也能审核当前单位内部预算执行的实际状况,搞好财务分析对事业单位发展和经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首先介绍事业单位搞好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接着阐明强化财务分析的方法与对策。

一、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工作的意义

1.有助于把控财务预算执行的动态,为单位决策提供翔实的财务依据

现如今,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财务收支情形、资产运用及控管状况和收支预算的具体执行等,并采用比照分析与要素分析的方法,经由一系列的分析,充分反映事业单位日常的业务活动与经营动态,把得到的结果第一时间告知事业单位高管及上级部门机构,为其开展细致化的决策提供更加合理、精准、可行的依据。

2.通过运用若干科学分析方法,保障决策的公正准确性

财务分析是一个“系统分析”的过程,这便要建立在科学、准确的基础之上,财务分析依靠定性、定量以及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办法。由此表明,财务分析正逐步构筑起一套全面、科学、合理的系统架构,最大限度的减少主观要素对制定决策的妨碍与干扰,使最终的决策不失公正与客观。

3.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层提供第一手的数据材料

财务分析牵涉到多项领域的工作,比如资产的负债、收入的开销、运营状况和预算的控制等,这为定期管理预算资金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方便职员统计预算资金的使用。此外,也利于对资产、员工的具体情况加以了解,全方位掌控单位的财务资源,进而为决策管理供应基础性数据。

二、事业单位在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分析的指标不尽完善

现今完整的财务分析指标包括公共、职员支出所占事业支出的比例、资产负债率和经费自给率等项目。其中,资产负债率和经费自给率这两大项目对于自收自支以及差额划拨款项的事业单位更加符合。然而,全额划拨款项的事业单位,其分析的关键点是事业支出的结构科学与否、预算执行情形和支出项目的准确程度,现有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并未体现这部分内容。

2.参与财务分析的职员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事业单位,为数不少的财务分析职员对单位的业务程序及发展趋向缺少必要地了解,所制定的财务分析报告也有明显地漏洞。负责财务分析的员工热衷于做报表或者报账,实际并未投身于到管理状态中,对本单位财务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知之甚少,此现象在基层预算部门单位比较常见。财务职员在分析时,仅凭已出现的经济性业务对财务收支状况加以判断,这既无法为决策人员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资源,也不能找到财务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根源,不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确化。

3.事业单位未能足够重视财务分析工作

当前,作为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的扶持,直接致使事业单位较为看重会计核算,无视财务分析工作。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尚未构筑起一套符合实际的财务分析体制,财务分析报告的制定缺乏主动性和完整性,不能及时获知单位财务收支的具体情况,阻碍财务分析报告效能的有序化发挥。

三、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分析的有效方法

1.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近年来,为顺应市场经济完善的新趋势,我国不失时机地推行财务管理体制的变革,并在前几年正式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具体而言,自收自支、差额划拨款项和全额划拨款项的三类事业单位在财务控制上已有显著地差异,尤为注重对单位预算执行状况的评估,强调刚性。

2.强化财务分析常识的研究,更新理财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通过实行构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进政府采购和改进预算编制等有力措施,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随着财务控管方式的转变和更新,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人员便要跟上改革步伐、及时更新观念、认清形势,以便于精确地认知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所存在的内在关联,从过往单一化的“财务会计”转变为如今“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等重要。经由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素养的持续提高,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财务分析工作中。

3.健全财务分析的体制机制,提高财务分析的重视度

事业单位的财务职员要将财务分析摆到更加关键的位置,并建构合理的、全面的财务分析机制。除此以外,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高管要立足于单位财务运营的实际,妥善地出台符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财务分析制度,并捋顺财务分析的流程,明确财务分析的部门职能,将各项职责细分到每一位职员,形成一套联动协作机制,防范各机构、部门人员的扯皮、推诿,依托完善的制度优势为财务分析工作保驾护航。

结语: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事业单位及其财务部门应充分意识到财务分析的重大意义,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及时认清和发现本单位内部的财务分析问题,结合单位财务管理、运行的实际状况,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弥补财务分析的各项缺陷,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篇(3)

一、引言

财务管理不仅贯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始末,更是组织单位财务活动、处理单位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经济管理工作。现今事业单位却将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割强化:

(1)强调对基础财务会计数据的提取,忽略非财务信息与最终需求;

(2)重视内部控制和审计过程,忽略财务分析指标系统化的建立。在大数据时代下,真正高效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是基于信息框架下构建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并尝试构建针对卫生事业单位相对可行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体系的局限

1.财务分析体系不健全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无法同时满足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需求。为此,模糊的财经法规界定不仅突显出财务分析体系的不健全,也导致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在分析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经济情况时常面临局限。

2.重视不足沦为“边缘化”

首先众多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财务分析的重视明显不足,再加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会计工作职能的消弱,导致财务人员缺乏参与财务分析工作的主动性。同时考虑到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本单位业务状况、运营情况缺乏全面了解,工作中一直处于被动进行报表编制与分析的境地,为此面对财务分析中的问题,财务人员仅根据所发生的业务凭据进行局部了解和判断,往往很难找准问题关键。再者,大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并不重视资金的真实使用情况,进一步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长期被忽视,沦为“边缘化”。

3.财务分析评价标准片面化

至今我国尚未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事业单位的专业财务分析评价标准,不同行业和领域事业单位却因特点、规模、构成和收入来源等均存在较大差异,无法使用统一的财务分析评价标准。同时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与分析方面多依赖上级部门的指导与政策安排,缺乏主动的思考与创新,故导致了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缺少专业化的评价标准,其理论研究相对薄弱且缺乏研究价值。

4.财务分析方法单一化

事业单位的会计对单位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常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多方面的考虑,故编制的财务分析报告未基于报告阅读人的角度进行筹划,无法顾及阅读者需要什么样的财务信息,单一的分析方法仅能提供单一模式的财务分析报告,导致其实用性不高。

5.财务管理工作中低效的全程监督

由于我国健全的财务管理监督法律约束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财务人员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在大数据时代下,更无法有效的对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的全程监督。

三、构建高效的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体系

基于上述财务分析体系现存局限与不足的分析,为充分调动各部门的能动性,需在信息框架下整合所有的数据,重新构建高效的财务分析体系。

1.提高财务认识,强化制度建设

通常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片面认为财务管理是属于财务部门的专项工作,却忽略了单位的每一位成员都或多或少的与财务发生着相互关系,故应在全单位纠正这种片面的看法,重新树立全员进行财务管理的意识。财经纪律是严肃的、严格的、无情的,违背就会受到相应处罚,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增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更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干部与同事。制度建设是管理的基石,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可形成长效机制,并能有效预防相应的财务风险。卫生事业单位应主要针对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制度的建立:

(1)综合性管理制度,包括财务、会计核算、结算、政府采购、固定资产等管理制度;

(2)单项管理制度,包括非税收入、基本支出、项目资金支出、现金等管理制度;

(3)其他管理制度,如财务内部控制内部稽查、单位票据管理、财务公开等制度。只有在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构建长期有效的资金收、支、管全方位的约束机制,才能使得单位的财务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保障资金合理使用,防止经费使用中常见的“跑、冒、滴、漏”等不良现象,确保单位各项资金的有效使用。

2.健全财务分析指标,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评价财务分析指标的可行性,不仅要以指标中所含有用信息量多少为标尺,还要评判指标是否基于信息使用者角度进行构建。基于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等多重因素影响,进行财务分析指标构建的过程中应首先权衡单位本身以及利益相关各方对财务经济指标的需求;其次考虑财政部门对单位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结果对分析指标的需求;还需兼顾公共财政资金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对资金运行绩效分析指标的需求;并对可能出现的主要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进行财务的风险评价。为此,系统专业的财务分析指标应主要包括:基本财务状况指标、预算及预算执行指标、运行绩效评价指标、财务风险评价指标。

(1)基本财务状况指标,反映单位整体财务状况的指标,包括资产负债、财务收支、资产保值增值等,能确保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全面、深入掌握单位的整体财务现状。

(2)预算编制及执行指标,主要反映单位预算收入完成情况与预算执行情况,并可作为上级主管和相关财政部门评价单位预算完成、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参考。

(3)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单位财务运行效率的指标,可为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对单位进行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组成部分包括经费自给率、净资产增长率、经费节约率、收入增长率、固定资产更新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

(4)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是对可能出现的主要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进行超前的控制和管理。因事业单位财务的筹资具有较强政策性,开支方面不具备补偿性,周转方面缺乏再生性,为此事业单位在维持日常工作及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应为因资金运转问题导致潜在不利事件发生或引起相关损失。基于现今卫生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行中所面临的几种常见财务风险:资金运作风险、贷款风险、财务状况总体失衡的风险等,这些常规风险的产生都将直接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故构建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指标应包括两部分:①总体失衡指标,选取货币资金支付率、银行存款保障率、事业基金可用率;②债务的风险评价指标,针对资产负债率、年末借款率。

3.搭建数据信息平台,强化数据的有机融合

财务分析数据可提供相关财务内容,但每项工作进展中还包括非财务信息,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走势,为聚焦卫生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点、重点或重大事项关注点,需更好地融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信息时代如缺少大数据平台的支撑,财政部门无法对各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的有效监控,也不能及时了解各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且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整体预算执行分析,故财政部门无法有效约束各级预算单位支出,使得各级预算单位支付主观随意性大。为使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真正实现数据化和效益化,全面展现卫生事业单位的发展境况,深入评估其经济运行效益:①财务信息平台建设,加强财务数字平台的建设与推广,使得每一笔支付款项的来龙去脉都真实反映在大平台网络上,财政部门可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停止预算单位后续操作,终止资金使用;②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关注单位运行过程中大量非财务指标的实地调查以及相关计算,同时整合多部门的协同作战,打破单位内部信息系统孤岛,在大数据平台上真正实现数据网络的无缝对接;③平台数据的有机融合,面对单位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庞大财务与非财务数据信息,基于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整合繁杂的各项数据,择取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网络直报与医改监测,并汇总成全面反映单位运行情况的财政年报与卫生年报信息体。

4.构建多元化、多角度专业财务分析模式

基于卫生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并对其日常的运行能力与抵抗财务风险能力作出有效评价,探寻出相关的问题症结或发展潜力,为此针对不同分析对象与受益者所处的不同视角,构建不同的财务分析模式:

1)综合财务分析模式将卫生事业单位每个部门的营运、盈利和偿债能力各方面的分析综合纳入分析体系中,基于不同侧面和层次对卫生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解剖,为此提炼出能满足相关者决策部门的总体需求,并对相应单位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做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2)专题财务分析模式基于不同专题项目的总体目标与要求的差异性,其财务分析模式也亦因事而异,并充分考虑使用者身份的角度差异,再有机结合当前社会政策变迁,最终理顺并抓住目标需求,进行方向明确、内容多样的重点分析。主要出现的专题分析包括:①专题事项情况概述;②项目基本运行情况;③目标要求可行性分析(符合性、预测性);④实施前后对比分析;⑤合理建议的完善。

3)项目财务分析模式作为卫生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门,公立医院的项目财务分析是成本管理乃至运营管理的核心基础,现行的项目财务分析主体包括:边际效益、本量利、机会成本、杜邦财务、作业成本和投资项目决策分析模式等。针对不同性质定位的项目合理判断并选取相应的分析方法,如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可详细分为净现值法、回收期法、内部收益率、获利能力指数法等,如需考虑时间风险价值,还可分为静态和动态分析指标。为此项目财务分析须全面衡量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发展状况,明确项目分析的目标,科学择取分析模式,保障切实有效的分析决策依据。

四、结论

在信息化数据平台辅助下,卫生事业单位需合理构建并完善财务综合分析体系,使财务分析指标能够科学合理,从而进行全面及重点深入的专业财务分析,产生有使用价值的财务分析报告,以便在事业单位和谐运行中发挥指导性的作用,从而形成多层次多维度渗透的财务分析与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骆水娣.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财务分析与评价模式[J].中国总会计师,2015,(2):40-43.

[2]徐玲.论卫生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J].

会计师,2015,(23):33-34.

[3]吴艳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4):92-96.

[4]叶惠琴.卫生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财经界,2014,(18):162.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篇(4)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是以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综合运用各种指标和技术,对企业当前和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管理活动。它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依据[1]。

二、财务分析的分类

笔者认为,从时间上可将财务分析分为月度财务分析和年度财务分析,从分析的主体上可将财务分析分为大型企业财务分析和中小企业财务分析。

(一)月度财务分析与年度财务分析

月度财务分析主要是利用企业当月及当月累计数据,借助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对企业当月及当月累计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状况以及产品生产成本等作出分析;年度财务分析则主要是利用本年累计数据,站在全年的高度,对企业上述各项能力做出综合的分析和评价。二者分析的内容及侧重点各有不同。而且对于某些财务比率指标,比如“资产周转率”,只适合用于年度财务分析,对月度财务分析则缺乏意义。因此,月度分析与年度分析所用的财务比率指标应各有选择,各有侧重。

(二)大型企业财务分析与中小型企业财务分析

大型企业单位一般会专设财务分析部门并配有专业财务分析人员,有条件、有时间进行系统、详尽的财务分析。而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大部分资源有限,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一般不会设置专门的财务分析部门,财务人员配备也往往身兼数职。又由于财务分析有极强的时效性,因此中小企业的财务分析可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决策者的需求,选取企业比较关注的方面进行选择性分析,将分析的有用性发挥到最大。

(三)本文阐述重点——中小企业的月度财务分析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国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财务分析对其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做好中小企业的财务分析,尤其是月度财务分析,使其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服务,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中小企业月度财务分析的内容

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我认为,中小型企业的月度财务分析应包括两项内容:财务状况分析和成本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具体包括损益、现金流量等内容;成本分析则要针对每种产品,具体分析各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及具体原因,以及各产品的利润情况等。下面以A企业为例说明如下。

A企业是一家中小型化工企业,受今年整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出现了应收账款回款不佳、存货占用资金较多等不良情况。为提高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降低资金的无效占用,6月份,该单位制定了明确的应收账款及存货的降低目标:规定从6月份开始,应收账款余额每月环比降低10%,存货余额每两个月环比降低10%。相应的,6月份以后的财务分析就应在原有月度分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需求,将与应收账款及存货相关的指标完成情况作为一项重点分析内容。

(一)财务状况分析

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能够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量状况。

1.损益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将当月及本年累计的收入、成本、利润、利润率分别计算出来,并将其与上年同期和本年预算作对比。通过计算分析,既能够掌握当月及当前累计的经营成果,又能了解本年与上年的差距以及截至目前预算的完成情况,从而有利于决策者据此对相关生产、销售策略作出适时调整。

2.现金流量状况分析。“现金为王”,现金流量的分析必不可少。现金流量分析可将企业本年的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及余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并关注由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活动分别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增加额的情况。如果现金流量状况不佳,就要仔细分析查找原因,看是由于销售收入下降或利润率下降引起,还是因应收账款、存货占用资金较多引起,针对具体原因制定相应措施。

3.应收账款、存货情况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计算本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并将之与上年同期和预算目标相比,可以了解本年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如何。再将本月应收账款余额与上月相比,看环比降幅是否达到本单位的目标规定值——10%。如未达到,可进一步将各部门及各销售人员的应收账款余额环比情况列表,看究竟是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业务员没有完成预定任务目标,由此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

存货分析可以列表形式反映各车间的存货情况及环比增减情况。若未完成企业规定的环比降幅目标,要认真分析原因:看是由于产品滞销引起的产成品库存积压,还是原材料采购过多引起的原料库存占用资金过大。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大产品销售力度或合理控制原料采购数量和速度,提高存货周转率。

4.资产负债状况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的分析是对企业偿债能力的简要分析。通过计算本年资产负债率并与上年同期指标和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对比,可了解本企业目前的负债水平,便于作出正确的投资、筹资、经营决策。

(二)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月度财务分析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工具和途径。通过科学分析企业的各项成本构成以及影响利润的关键要素,能帮助企业找到成本控制的核心思路和关键环节,不断挖掘企业潜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成本分析需要针对每一种产品分别进行分析。将每种产品的本月单位成本与上月对比,并将本年累计平均单位成本和上年平均单位成本对比,了解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对每种产品进行成本构成分析,进而重点对成本构成比重大的成本项目进行详细分析。

1.产品成本的构成分析。A单位执行的是2007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产品成本项目分为四大类:职工薪酬、原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和制造费用,其中制造费用又细分六大类: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及折旧费、测试费、物料消耗和其他费用。根据A单位历史数据统计得知,其化工产品的成本项目中原材料费、燃动力费和折旧费比重较大,三者合计占到产品总成本的80%左右,因此应作为成本降低的重点项目。由于“折旧费”属固定成本,所以成本降低应主要通过原材料费和燃动力费这两项变动成本来解决,同时应将其作为产品成本分析的重点。

2.原材料成本的分析。单位原材料成本主要包含采购单价、单耗两个关键因素。原材料成本的分析建议选取构成该产品的若干种主要原料,以采购单价和单耗为重点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可以借助因素分析法,分别计算出采购单价和单耗变动对当月原材料单位成本的影响额。原材料单耗的分析非常重要,可将每月单耗与上月及定额单耗相对比,并将结果告知相关生产部门,分析单耗增减变动的原因,查找生产以及管理的漏洞,使原料单耗控制在合理水平。

3.燃动力成本的分析。燃动力成本的分析可从单价和单耗两方面着手分析。每月将当月水电蒸汽等各项单耗与上月单耗和定额单耗对比,同时将本年累计平均单耗和上年平均单耗作对比,分析查找单耗波动的原因,有助于生产部门采取措施降低燃动单耗。燃动力费的单价一般较稳定,但对于电费来说,可以通过对用电时段的控制,比如多在电价低的平段、谷段安排生产,实现电费成本的降低。通过分析比较各月用电时段的比重变化,为生产部门更加合理有效的安排生产时间提供参考,降低燃动力成本。

4.各产品单位售价及利润率分析。将每种产品的当期售价及利润率与上月及上年同期对比,掌握各产品的盈利能力变动情况。各产品的盈利能力分析本可以放于财务状况分析之中,但由于此处的成本分析是分产品逐一分析的,因此将产品的盈利能力分析也一并在此作出。

通过上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产品成本的分析,使财务分析的使用者对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产品成本、成本控制情况及近期重点关注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提高管理水平。

四、专题分析

除了上述每月日常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人员还应根据企业需要作专题分析,比如重大投资筹资财务分析,产品上线或停产财务分析,产品盈亏平衡点的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佐证。

五、小结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篇(5)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带来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加强探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方法对于降低政府的公务成本,提高政府经费支出效果,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而预防腐败、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行政事业单位反映一段时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文件;是了解单位情况重要会计信息资料。它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重点和成果;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及时掌握资金执行过程中贯彻方针和政策、执行计划和预算、遵守财经纪律和财政制度的情况,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的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要结合行政单位的需求和利益对财务情况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评价,作为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切实增强做好财务分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用心思考,科学分析,做好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严格监控财务状况,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不是泛泛而谈,也不是无的放矢

财务分析过程中要深刻领会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要树立全局观念,着眼于单位的长期发展进行战略决策。切实发现业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不仅要严肃对待,更要及时解决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时,除了要求单位管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外,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者也要发挥关键作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并尽量全面掌握财务数据,认真分析目前单位企业的财务状况,只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严肃对待,及时解决。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1)思想方面缺乏自主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更多的是要求遵循,基本上没有资金使用效率的绩效提升要求,缺乏推进财务分析的动力。

(2)实践方面缺乏可行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具体实践主要有三重障碍:一是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有限,缺乏切实推进财务分析的能力。二是财务分析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及效率的分析,但在行政事业单位体制下,往往财务分析被迫形式化。三是财务管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实践有限,做出判断真实性和实用性有限。

(3)主体方面缺乏全面性。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和有关文件,真实、准确、完整地编制财务报告,认真进行财务分析,并按照规定报送财政部门、主管预算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即开展财务分析的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自己,让自己的财务人员分析管理人员的相关行为,分析主体缺乏全面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注意事项

(1)注意报表的理解。财务报表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对外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财务报表的理解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正确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财务人员都对财务报表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么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做好财务分析,必须加强对会计报表的理解。

(2)注意数据的可靠。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和准确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必备要素。数据资料不真实,财务分析也只会是无价值的,不仅会影响财务管理人员决策,还会使行政事业单位蒙受损失。

(3)注意分析的标准。正确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特性,根据这些选取具备一定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指标进行分析。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管理方面的差异而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预算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要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规定;是否符合预算编制的计算依据,并且真实可靠准确;是否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客观性和主观性;是否预算执行进度与实际执行进度保持一致性,有无特殊变化和变化原因。

(二)分析资产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要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情况。

第一,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组成是否充分合理,是否能正确使用和保管固定资产,是否资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是否出现资产流失。

第二,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比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比例是否合理,尽量避免过度的负债,通过分析查找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确保资产科学合理使用。

(三)分析经费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要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情况。

第一,坚持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制度,认真完成已经核准的收入指标,及时上缴在单位收缴的税收,找出多收或少收的主要原因以及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收入,是否执行了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是否完成了核定的收入计划,各项应缴收入收费是否及时足额上缴,超收或短收的主客观因素是什么,是否有能力增加收入。

第二,要了解掌握各项支出是否按进度进行,是否按规定的用途、标准使用,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等,找出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以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分析了收入、支出有关情况的同时,还要分析单位经费自给水平,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的程度,强化分析经费自给率和变化情况及原因。

(四)分析人员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要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控制是否符合国家核定的编制范围,是否有超出编制范围的现象,以及超出编制的原因,同时,还要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人员安排是否妥当,各项收入支出是否科学合理支出定额是否规范,定额执行是否能进一步落实。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篇(6)

关键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一、引言

财务分析以会计核算资料和财务报表等为主要依据,采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事业单位财务运作与管理效率进行评价,同时也为单位未来的财务预测与计划提供了依据,在财务管理循环中处于衔接地位。对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来说,及时进行财务分析,做好各项分析工作对其财务及业务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了解各方面财务运作效率与效益的窗口。财务分析的过程通过对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采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方法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把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营运情况、经济业绩、发展能力等情况变化清晰的表现出来,管理者通过最终的财务分析报告可以对其运营业绩及效率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改进财务运营、提高财务效率的前提。事业单位从财务分析的总结评价中可以直接发现其财务运作的弱点及财务运行的偏差,并从相关的财务指标数据中寻找效率损失的原因,挖掘出未被充分利用的财务资源,进而确立下一步财务运营及管理改进的重点。第三,财务分析保障了单位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及财务计划编制的科学性。事业单位领导从财务分析报告中了解到单位重要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后,可以形成对单位未来财务发展方向的概括意识,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研究下期财务决策的重点,减少决策盲目性,当然也提高了财务计划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不足

尽管财务分析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从当前事业单位工作实际来看,其作用发挥的较为有限,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诸多不足的限制。

(一)财务分析管理观念还存在片面化的认识

有些事业单位的领导还未完成管理思想的转变,从片面的角度来对待财务分析工作,具体的表现有:一是强调财务核算,而忽视财务分析,一些事业单位领导对国家财政拨款的依赖性很强,不重视自身财务积累,因而财务管理也更关系日常财务运营的安全性而非盈利性,有些领导就简单的要求财务人员把账务算准即可,很少关注单位财务状况的变化;二是把财务报告当作财务分析报告,有些单位管理者缺少必要的财务管理素质,认为财务报告既然也有财务指标分析内容,那么财务分析报告就是多余的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因此常常把财务报告照搬过来作为财务分析报告使用。正是这些认识与思想使有些事业单位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度极低,财务管理成果也未有所进步。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指标体系不科学、不健全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过程中,首先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显现出明显的不科学、不全面之处。其一,财务分析指标比较单一,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常年以事业单位会计通则中提及的分析指标为主,如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等等,很少根据单位经营业务的范围及财务资源的变化对分析指标进行补充及修正,使财务分析不能全面的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二是财务指标不全面,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内容大部分集中于资产负债、运营绩效这些基本的情况,而缺少发展能力指标的分析,也很少涉及财务预算评价,无法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全貌。三是分析重财务、轻非财务,虽然财务指标可以很清晰的将单位财务绩效体现出来,但是随着事业单位业务环境的变化,其财务经营效率逐渐受更多的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断增强,仅凭财务指标的比较很难找出单位财务状况变化的原因。其次,财务分析方法的选择上,结构分析、趋势分析、指标分析是最典型的财务分析方法,也是事业单位最常采用的方法,单位在选取财务分析方法时一是很少考虑财务管理的目标与财务分析的重点,盲目的进行指标计算及相互比较,二是财务分析方法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单纯依靠大量的人力,使财务分析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影响财务分析结论的正确作出。

(三)财务分析后续工作开展不到位

根据财务分析过程编制财务分析报告,针对财务报告提出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财务决策是财务分析后续需要开展的工作。而事业单位首先存在财务分析报告编制不及时,编报内容不全面的问题。单位很少定期进行财务分析,需要财务分析报告时也只是临时凑一份,拿季度或月度数据,套一下财务分析报告格式了事,态度极不严谨,更无从谈及科学与全面。其次,财务分析结论浮于表面,简单的讲某指标本期是多少,提高或降低多少,不能追根溯源指明指标变化的实质所在,也就无法提出改正的措施与意见。三是缺少财务分析工作的监督与考评,使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很少成为单位考虑与重视的问题。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篇(7)

1财务分析概述

财务分析又称财务报表分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所写的报告中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加上其他相关信息的补充,在财务状况、经营效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做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和控制的依据。

2财务分析的意义

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仅仅依靠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是不完整的,尤其是不能够直接、全面的体现企业经营状况的好与坏,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所以要对财务报表进行系统的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正确评价,合理预测企业的风险,考核员工的业绩,为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帮助。

3财务软件报表系统对财务分析的好处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很多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购买了财务软件,它依据会计核算生成的财务报表,从中提取相关数据以及相关信息,由计算机自行运算、对比各分析项目,从而为企业经营者的合理决策提供相应的服务。

3.1满足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

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是一个企业历史性静态信息,它的信息反映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更深一步的加工、分析、比较和评价,这就需要对财务报表进一步分析,掌握数据之间的关系,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公正客观合理的评价和判断,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两者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料。然而目前,各企业单位普遍采用的财务软件,只选择了财务报表模块,而忽略了财务分析模块。在企业实际的会计工作中,采用的财务软件大多是以会计核算为主,财务分析模块不够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管理要求的提高,财务分析在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财务软件提供的财务分析指标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如果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依托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从而研发出既简单又实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那就更能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

3.2数据准确,分析方便

财务软件报表系统能够在数据处理结果上保证极高的准确性,利用它可以将所取得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然后图表功能直观地反映报表中数据所代表的的经济含义,有利于财务进行数据分析。

3.3简单实用

财务软件报表系统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只要会计人员利用财务分析提供的的数学模型,设计好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单元数据来源,就可以很简单的进行财务分析,操作非常轻松。每月只要录入关键字,系统就会自动生成当月的财务分析指标数据。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了实时的数据。

4财务报表系统存在的弊病

实施电算化会计的单位根据自己单位的情况,一方面为了节省开支,另一方面有些功能模块用不着,所以在对财务软件功能模块会有选择的进行购买时。目前企业单位普遍使用的财务软件,财务报表模块和财务分析模块两者是各自独立的模块,没有相互统一,在时间和质量上财务分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4.1不能体现财务报表的实用价值

因为现在财务软件中所使用的财务报表模块,所列出的各种数据没有产生相互的关联,只是独立的存在,只有运用相应的财务分析,借助这一手段,通过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才能使之成为对企业具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体现它的实用价值。

4.2不能体现简便易行、现代化的理念

在企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工作量较大的还是财务分析这一方面。但是,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的办法,这就表明了现有财务软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会计工作人员工作量很大,导致工作压力大,极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工作效率。

4.3造成财务分析没有针对性

目前,许多企业单位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点,自己设计更全面、更系统的财务分析,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5在财务报表模块中增设财务分析表

财会人员根据掌握的相关资料对本单位每月的报表要进行分析说明,方便企业单位管理层了解单位月度或季度情况,了解经济运行情况,并为单位人员的各项考核提供依据。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财务软件的报表模块自行编制财务分析表。首先打开计算机财务系统中的报表模块新增报表,将所需的信息资料项目在计算机内制成表格,其次在表格单元内输入计算公式,如各个项目中的本期数、本期累计数、上年同期累计数,公式对计算机命令,作用非常大非常重要,计算机根据不同的命令进行操作,就可以将项目中所需的相应数据自动进行提取,不用财务工作人员再像以前手工制作那样,去翻阅查找有关资料,大大节省了时间。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侧重点不同的表格,不再需要手工分门别类的来进行计算,计算机就会自动生成,极大地满足了报表阅读者的不同需求。财务工作人员简单的操作鼠标就可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还要加上准确的文字说明。

通过财务软件中的报表模块制作的财务分析表,可以清晰的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正确评价现在,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很好的预测,帮助企业改善决策。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一定要保证财务分析的数据是原始数据。

综上所述,使用财务报表模块对财务进行分析,不仅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而且提高了财务报表模块的实用性,在分析方法上可以灵活选择,分析指标不会受到限制,内容能够多样化,合理利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分析,可以有力的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报表分析是重中之重,通过对报表的分析,帮助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正确理解财务信息,以此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从不同的角度正确评价,对企业的发展作出客观的估计,促进企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篇(8)

医院财务分析是从医院财务数据出发,结合医院工作指标,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内容,对医院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归纳和总结。它是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对医院评估经营管理的效果和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一、医院财务分析的目的、作用

医院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估一定时期内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结经营管理的效果、提出加强经营管理的政策措施。

定期开展医院财务分析有利于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提高核算质量;有利于财务预算、财务计划的制定、贯彻、执行;有利于促进医院经营管理。

二、医院财务分析的种类和方法

1、医院财务分析的种类

医院财务分析按时间可分为定期财务分析和不定期财务分析;按编写内容可分为综合性财务分析、专题财务分析和简要财务分析。

2、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如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与预算或计划进行比较分析;与同类医院或行业进行比较分析等。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确定对影响指标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如当期业务支出中的增减量主要由哪些项目组成。

(3)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采用定基或环比的方法,对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分析,以揭示指标发展变化趋势的方法。

趋势分析法图表举例:2006年1月―2008年6月业务收入月波动图,见图1。

三、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通过一定时期预算完成率与预算时间进度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有利于督促预算的贯彻、执行;发现实际经营成果中变动较大的原因和下期预算的制定。

2、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

财务状况分析应关注资产的结构、负债的水平、资产负债各个项目的变动等;经营成果分析主要关注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收入支出增减变动的主要因素、支出的结构、支出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等。基金分析主要关注基金预算的执行情况。

3、绩效分析

绩效分析主要通过计算分析与医院经营活动相关的指标来分析、评估一定时期医院经营活动的效果。如每诊疗人次、每出院人次、每床日收费水平的结构及增减变化情况、诊疗人次、出院人次、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的变动情况、药品比例等。

4、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如传统财务分析所关注的人均业务收入、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存货周转率(天数)、药品周转率(天数)等。

四、医院财务分析应关注的主要事项

1、财务分析的适应性

(1)对象的适应性。财务分析是供管理者、决策者阅读的,财务分析的使用效果除了与使用者的专业背景有关外,也与撰写者选择的分析方法、分析指标有关。医疗机构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者除了财务部门的管理者、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外,主要的报告对象为医疗机构的管理层。在目前医疗机构的管理层主要以医学背景的人员组成的情况下,合理、适当的选择财务分析的切入点、财务分析的指标直接关系到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效果。适当回避诸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专业指标将是财务分析报告更有成效的现实选择。

(2)管理的适应性。财务数据是与医院的经营活动紧密相连的,财务数据的形成是由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引起的,同时财务分析也是为经营管理服务的。因此多从引发财务数据的原因即经营活动本身去分析引发经营活动的结果财务数据,则财务分析更有说服力,财务分析的结果和财务分析的建议将更有针对性。财务分析应尽量避免单纯的就数据论数据、就财务论财务、为分析而分析的分析方法。

(3)行业的适应性。医疗行业的财务分析从大的方面来讲,属于财务分析中的一个子范畴,从理论上讲,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均适用于医疗行业的财务分析。但医疗卫生行业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个公共福利部门,因此在体现绩效分析的指标上,更多的以每诊疗人次费用、每出院人次费用、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率等指标予以体现。

(4)体制的适应性。从体制上来讲,国内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是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从财政管理体制来讲,所有的医疗服务收入均属于财政收入的一部分,非盈利性医疗机构收支平衡的管理目标决定了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将是医疗机构财务分析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一种介于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之间的一种体制,因此在关注经营性指标的同时应关注非经营性的分析。

2、财务分析的可比性、一致性

(1)财务分析的量化评估主要通过财务指标进行,但仅就单个指标当期的静态数据看,许多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本期人员费用支出1亿元、本期人员费用占业务支出的比例35%等。这些指标必须进行横向比较(与同行业同规模)和纵向比较(与本单位的历史数据)才能反映本单位目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横向比较的可比性和纵向比较的一致性要求是财务分析报告能够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基本前提。

(2)相对于公众公司定期审计的信息披露的要求、生产型企业产品定价的要求及医疗卫生行业核算科目设计的粗放性,医疗卫生行业在核算质量上有一定的差距,在费用的归集和某些科目的使用上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因此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选择分析指标在核算上是否具有一致性、在费用的归集上是否具有可比性。

(3)在可比性和一致性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切勿轻易下结论,以免误导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者或影响财务分析报告的可信度。

3、财务分析的综合性

(1)单指标评估具有局限性。在开展财务分析过程中,能够通过多指标印证分析结论的应尽可能进行多指标分析,以尽可能避免单指标本身固有的局限造成分析结果的偏离。如本期药品收入比分析基期增长20%,不能仅就此认为药品增长过高,而应该结合当期工作量增长的情况、药品价格的变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又如分析期初和期末货币资金余额均为1亿元,不能就此判断本单位货币资金的状况没有变化,而应就货币资金期初和期末的来源(如是否是借贷形成的)、往来款项的分布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2)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结合。在运用绝对指标或相对指标进行财务分析中,应恰当运用合适的指标体系。在一个基数相对较大的评估项目,在运用相对指标如增减率的同时,运用绝对指标的分析可能对决策具有更大的参考作用;同样,在一个基数较小的项目,分析其增量的合理性比起几倍的增长率更为有效。

4、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要性

(1)财务分析报告在兼顾全面的同时应突出重点,关注当期存在的或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医院的经济营运关联到医院运营的各个方面,如果在财务分析报告中面面俱到,每个方面均进行详尽的分析,容易造成财务分析报告的散乱。因此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中,应根据财务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在兼顾财务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有所重点地将当期存在或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财务建议。

(2)财务分析报告应有大局观念、宏观意识。在对医疗机构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应抓住指标、数据的主要方面、主要因素。对一些幅度变动虽然较大、但基数较小的指标、数据的分析应采用谨慎性原则。

(3)要结合单位现状,避免不结合实际的财务分析、财务要求。财务分析报告中的指标评估,应主要从单位的历史、经营管理的现状出发,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客观评估。在进行同行业横向分析、评估中可以找到与同业的差距,但不能因为存在与同业的差距就抹煞、淡化本单位在本期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取得或损失的结果。

5、财务分析中的客观性

(1)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开展财务分析的首要前提是客观、真实的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分析的结论客观、真实、全面的数据分析,财务分析切忌在掌握真实、全面、客观的数据之前的主观判断,更不可从主观判断出发去查找数据、组织数据,乃至加工数据。

(2)评估指标的客观性。财务指标的评估很少有客观性的公认的评估标准,财务分析的结论更应从历史性、发展性的角度去分析判断得出财务分析的结论,对单个指标的绝对性评估应采取谨慎性原则。

6、财务分析的前瞻性

财务分析不仅应该从静态的角度分析评估单位在某个时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应该通过对历史的、时点的回顾,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对单位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结果进行预测、推断。前瞻性分析也是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分析的前瞻性对今后一定时期单位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篇(9)

(1)在对财务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过程中,对于医院的债权人,我们就要分析它们的主要要求和关注点,一般情况来看,债权人关心其持有的债券与安全性及有效性更是比较关注的,所以这些是较为重视的也就是其在发展进行过程中,企事业单位所具有的偿还债务的能力。

(2)对于企事业单位这一主体来说是,更尤其是企事业单位全体的所有者来说,这些他们是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者,所以这些最为值得关注的可以就是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也就是投资的回报率。

2企业财务所面临状况综合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以上当我们面对于企业需要财务分析并进行了论述,想通过相关的分析比较,这时我们要注意到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其它不同的有关利益主体,这才需要按照程序不同的财务管理的需求从中来进行各个不同方面的调整与规划。然而整体概括起来,就企业的财务方面信息在综合分析其主要包含了一些营运能力分析、一些偿债能力分析以及一些盈利能力分析、一些发展能力分析过程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制定关于企业资产和权益综合信息比较分析的一些内容和方法。面对于企业资产和权益来说,我们在从事进行综合分析过程的时候,正常需要我们首先准备好相关的一些资产负债表,面对企业的有关负债情况在全面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且需要把这些作为主要的依据,更一步进行比较分析与相关结构分析,这些最基本的相关财务分析方法也起到帮助我们很及时的进一步了解有关企业资产的负债与所有者代表的权益的有关状况。

(2)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变动情况的分析。财务上的变动状况正是我们在进行财务有关综合分析相关的时候更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一些问题,换名话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要及时更加有效的进行对企业在有关一定时期时间,其主要的一些资金来源,就是包括资金的一些相关的运用情况,和资产、负债等情况,面对于过程中这些不同变动的情况,使得我们更需要依照科学的有关方法来全面进行和综合的分析,重点说明在这些资产有关的主要来源和去向,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合法性与科学性来进行概述。

(3)我们关于企业中经济效益的有关综合分析。在企业发展和经营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全方位的全面了解各个部门在各个方面的全面运营状况,当在了解了所有这些运营的有关情况之后,我们企业才能够有更加科学的能制定相关的一些财务决策。在这其中进行综合分析的一些主要内容还包括生产的、经营的以及成本的和利润等,换言之,需要我们全面的及时的把握基本的有关财务状况分析,进行综合的考虑我们企业关于有关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比,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企业经济全面运行状况。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篇(10)

一、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分析是以核算单位财务报告及其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利用会计报表、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对核算单位的财政经费支出及其结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核算单位财务在运行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核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活动总结。

(一)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一是财务分析的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二是收入及支出情况的分析;三是人员开资水平及人员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四是单位资产使用情况的分析;五是财务管理制度的分析。

(二)财务分析是财务预测的前提,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深化,在财务管理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实行财务分析能促进核算单位认真贯彻执行财务政策、财政法律法规、制度等,能促进核算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不断改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2.财务分析是评价单位财务状态、衡量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影响单位预算执行、资金活动的各种因素,能使财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单位的负责人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财务状况,合理评价工作业绩。

3.财务分析能促使单位挖掘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核算单位的理财目标是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财务分析能进一步弄清预算在执行中超支或节余的具体情况和原因,以便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揭示矛盾,挖掘资金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财务分析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实现理财目标。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财政经费在使用中的状况,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资金活动的变化趋势等,以便单位领导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各项财政指标顺利完成。

(三)财务分析方法:主要以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为主。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目和幅度,以说明核算单位财务状况和支出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是把某些彼此存在关联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比率,以确定核算单位财务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

二、财务分析采取的应用措施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管理制度。各单位应根据管理的要求,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应结合核算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主管财务分析工作的执行部门、工作程序、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以及格式、财务报告报送的时间等;并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用健全的制度来保证财务分析人员及时编制和报送财务分析报告。

(二)设立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自2000年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有了较大的区别,并强调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刚性。因此,在财务分析方面,应采取不同的指标体系。各类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有所不同,而且应真正建立完整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指标体系。建议将核算单位会计报表分析的指标如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水平、专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及人车比例等,引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评价核算单位的财务开支及预算执行情况。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基础。开展财务分析首先应充分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人员素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机制及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等。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财务分析的基础。核算中心财务管理的对象不同于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侧重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只有通过细化会计科目,以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为主要分析对象,确定分析对象的前、后期会计信息是否有可比性,以及预算计划安排情况,做到应知尽知,才能保证财务分析资料的内容完整,数字真实。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篇(11)

摘要:文章以哈市第一医院为背景,阐述该医院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法,以便准确掌握单位财产状况,为工作运作和发展决策提供实力数据。关键词:结构百分比负债分析;资本结构;流动负债比例;资金利用率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069-01一、资产负债表定义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报表。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总体分析,其目的就在于从总体上把握企事业单位在特定时期财务状况的全貌。首先,可以核对单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额。由于资产负债表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公式编制而成的,因此根据资产总计数即可推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数,单位的资产合计数大致可以反映出经营规模的大小。另外,如果知道单位所在行业的平均资产的情况,还可以推知该单位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其次,可以核查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大项目的合计数。通过这些合计数可以看出有关项目在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可以一定程度地了解单位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流动性以及负债经营的程度等。再次,可以进一步观察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在资产总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根据有关的各项比重,可以列出百分比资产负债表,从而可以了解单位资金的分布状况,了解资金来源的渠道。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发现问题,进一步改善单位的资金结构。如果有该单位近几年的资产负债表,则可以计算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变动及金额变动百分比。通过各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变动,可以反映出单位在近几年内财务状况变动的情况,从而有助于预测未来财务状况变化的趋势;而通过各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变动百分比,则可以反映出各项目对单位财务状况变化影响的大小以及各项目自身变化的幅度,同样有助于预测未来财务状况变化的趋势。二、资产负债表变动情况的分析评价1.从投资或资产角度进行分析评价。1)分析总资产规模的变动状况以及各类、各项资产的变动状况;2)发现变动幅度较大或对总资产影1响较大的重点类别和重点项目;3)分析资产变动的合理性与效率性;4)考察资产规模变动与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的适应程度,进而评价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5)分析会计政策变动的影响。2.从筹资或权益角度进行分析评价。1)分析权益总额的变动状况以及各类、各项筹资的变动状况;2)发现变动幅度较大或对权益影响较大的重点类别和重点项目;3)注意分析评价表外业务的影响。3.资产负债表变动原因的分析评价。1)负债变动型;2)追加投资变动型;3)经营变动型;4)股利分配变动型。依据年终财务报表数据从静态角度分析财务状况,单位的生存与发展与其资产结构状况密切相关,资产结构是单位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和获得效益强弱的关键,是实力水平与未来收益能力的反映。下面就哈市第一医院2010年年终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运用财务分析中的结构比较分析法进行简要分析:该院2010年期末流动资产比例比期初上升了1.06个百分点,而流动负债比例却下降了0.55个百分点,说明该院资金管理工作做得较好,货币资金比例由年初的11.85%下降到8.87%,说明货币资金的占用量减少,应收医疗款比例由年初的14.21%上升到16.89%,说明该院应收医疗款管理工作应该加强,特别应加强及时与省、市医保中心对账、结算,加速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保证资金周转。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应付账款比例由年初的15.53%下降到14.37%,说明该院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不仅偿还了08年赊欠药品及材料款,而且还偿还了一部分历年陈欠款。2010年末该院流动比率为1.86,说明该院还债能力有限,从分析表可以看出2008年末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41.63%,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57.06%,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22.34%,总体来说该院2010年,资金结构较为合理。总之,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总体分析,可以大致了解一个单位所拥有的资产状况、所负担的债务、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