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主题党课
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主题党课
各位学员、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根据主T教Y安排,今天,在这里组织大家上一堂专题党课,主要目的是,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主席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把牢方向、狠抓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三化”建设,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10月11日,主席总书记在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很关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答题”,也是促进各个乡村发展的重要“风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主席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主席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全面深入理解其科学意蕴、丰富内涵与世界意义。
一、大文章有大背景
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事实上,我们党始终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视作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主席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进一步明确了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这是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起点,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这表明,“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进一步加强。事实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不稳固,农村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依然客观存在,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胜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的中心任务转变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实现的宣示。党的二十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了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其本身也要基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推进,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主动服务、融入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现实国情和农村情况,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乃至现代化进程中写下划时代的一笔。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探索,是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和光明前景的重要彰显。从全球范围看,如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依然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没有真正完成的发展事业。我国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把“三农”工作作为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破题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人类国家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全新探索和伟大成就,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展示了新路径、新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乡村仍然面临着发展滞后的严峻形势,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农村人口总量庞大的现实国情决定,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目标。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
二、大文章有大方针
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系统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农业领域、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中的具体体现,按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进行谋划布局,引入新思想、新手段和新平台,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扎实有序推进。
1.产业兴旺是基石。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的最重要内容。重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促进农林牧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新型专业农民、适度经营规模、外包服务和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另一方面,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收入机会。
2.生态宜居是保证。生态宜居是提高农村发展质量的保证。其内容包括整洁的村庄,完善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纠正单纯用人工生态系统代替自然生态系统的错误做法,以保护、顺应、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等。它倡导保存地方风味,保存农村特色,保护农村生态系统,控制农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农村人民的环境更加美好。
3.乡风文明是灵魂。乡风文明建设包括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等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还包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遵纪守法、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优良农村习俗,努力实现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还包括充分借鉴国内外农村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4.治理有效是核心。治理越有效,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就越好。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的当代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完善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村民自治实践,建设安全农村。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有效协调农民利益和集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确保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5.生活富裕是目标。乡村振兴该战略的实施效果应由农民的富裕水平来评估。因此,要努力保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不断降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缩小城乡居民贫富差距,使广大农民和全国人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三、大文章有大任务
主席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的历史性转移,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关于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中央和省委、市委也都做出了具体部署,作为县一级,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挖掘特色,重点围绕五大振兴中心任务,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一)坚持乡村产业振兴
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1.夯实农业稳产保供基础。主席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从中央和省委、市委近年来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来看,粮食安全每年都会讲,且基本是除思想认识外,第一个部署的重点工作。我们一定要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对待粮食安全问题,扛稳扛牢政治责任,在稳面积、攻单产、提产能上狠下功夫。要牢牢把握耕地这个要害,坚持保存量与提质量同向发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要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常态化管护,深化水资源综合集约利用机制改革,着力打通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相衔接“最后一米”。同时,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推广良种良资良技良法,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全力保障农业生产要全面落实耕、种、管、收等各环节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加大水稻保险、粮食购销、防灾减灾等领域的保障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也要紧盯群众“菜篮子”,加大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的稳定有效供给,不断满足群众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2.不断做优做强现代农业。市委罗书记和县委谭书记在辅导报告和党课报告中都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从县情实际来看,我们拥有一定的基础,全县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6家,数量居全市第一,全县“三品一标”总量94个,排名全市前列。还有“井冈山”品牌经营主体13家,获授权“赣鄱正品”品牌的企业3家。但从liaoda199工作开展和调研情况来看,还不同程度上存在农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品牌多而不优、特而不精,产品附加值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症结所在。我们要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扎扎实实做好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文章。要保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一直受到消费者高度关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采取现代农业技术,对现有农产品进行品种改良,提高农产品口感与质量。要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积极融入“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也要积极制定标准,采取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批次地制定,做到成熟一批、申报一批、发布一批。用标准来保证质量,这也是对我县农产品的有力保护。要全力延链补链。当前,我们大部分农产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综合效益不高。比如,商洲枳壳作为我县特色农产品,大部分种植户还是以出售原材料为主,产品附加值太低,既不利于产业发展,也不利于富民增收。要依托现有的道地中药材、井冈蜜橘、三湖红橘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外引内育,破解农产品精深加工难题,扎实做好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文章,把产品变商品。我们引进福建天马、开心人陈皮、廷盛食品科技等企业,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要打造特色品牌。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核心和标志。尽管这些年我们打造了井冈蜜橘、“x䅉禾贡米”等特色农产品,但发展规模大、影响力强、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农业品牌不多,品牌价值还不高。和本市其他县相比,缺乏像泰和乌鸡、遂川狗牯脑茶等品牌价值高的特色农产品。要在持续打造农产品品牌上狠下功夫,对三湖化红、三湖红橘、稏禾贡米、商洲枳壳等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历史底蕴和市场潜力的农产品重点打造,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同时,要鼓励引导企业加强市场调研,更多借鉴“他山之石”,帮助企业在品牌宣传推广上持续发力,从而契合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知名度,破解“质优价不优”“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3.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还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二)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1.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基层用人主体自主权。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2.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探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研究制定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
3.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等,通过各类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新农民。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加强对下乡组织和人员的管理服务,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性力量。
(三)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传承发展农村优秀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3.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四)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1.聚力打造和美乡村。主席总书记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党中央对乡村建设的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到“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建设认识的持续深化和全面化,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更明确了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的更高要求。站在县情实际的角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除做好农村人居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八乱”整治,完善村庄长效管护机制等基础工作之外,还要按照“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片打造”的原则,坚持系统集成、“四精”理念,精心打造一批全域美丽乡镇、美丽乡村示范带、美丽乡村精品点等。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抓好森林可持续经营国家级试点和宅基地改革、深化水资源综合集约利用机制改革等2项省级重点改革,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要着力构建“全县全域全覆盖”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管理运行体系,做到城乡居民“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要坚持问题导向,稳慎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推进模式,对20XX年及之前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和问题整改,并对全县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运维。要坚持抓点示范,在全县每个乡镇建设一个示范点。在一手抓硬件的同时,也要注重另一手抓软件,深入实施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和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坚决破除农村歪风邪气,努力成风化俗,打造文明乡村,助力文明城市夺牌。
2.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继续开展退耕还湿工作。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把所有天然林都纳入保护范围。
3.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防控和修复,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县乡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五)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是“指挥所”,更是“先锋队”,要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1.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在座各位不仅要当好乡村振兴“指挥员”,又要当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者”。要按照职责,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 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抓乡促村,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地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3.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行家里手。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拓宽县级“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来源渠道。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四、大文章有大担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拼的是能力,比的是作风。在座的各位都是农业农村领域的党员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在新征程上,我们不仅要埋头干事、强农富民,还要坚定信念、严于律己、敢于担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讲党性重品行,强化“三种意识”。当前,基层面临的考验很多,有改革发展稳定的考验,有错误思潮的考验,有庸俗风气的考验。在复杂形势下,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坚定信念、对党忠诚,是最起码的要求。一是强化信念意识。理想信念是总开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农村思想领域由“单一”变得“多元”,在极个别的场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发表对党不利的言论,但有些党员干部却没有坚定地站出来,维护党的尊严,这就说明心中护党爱党的意识不强。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二是强化党员意识。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注意自己的言行,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更是一面旗帜。在平时工作中,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其他同志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能做。要带头参加“三会一课”、带头缴纳党费、带头开展组织生活,带头联系服务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党员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的自觉性。三是强化看齐意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经常、主动、全面地向上级党委看齐,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在大风大浪当中不迷失,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政治上的看齐意识,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执行到位,不能随意做“选择题”,更不可自搞一套、阳奉阴违。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上、农业产业发展上,要看大局、想长远,确保发展基础稳、可持续。
二要讲奉献重公道,做到“三个表率”。当前,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参政意识明显增强,廉政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干部既要想干事、干成事,更要不出事,必须端正干事的态度和动机,坚持原则,守牢防线,做好表率。一是做公道正派的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有令不从。一身正气、公道正派是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农村工作的生命线。老百姓常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对干部来讲,只有自己一身正气,办事才有底气。老百姓的生活生计都在你们手中,多少双眼睛望着你,只有行的端做得正,在群众心里才有立足之地。要心中有正气、身上有骨气,常怀公正之心,无私无畏,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走得端、行得正,以心正求公正、以公正服大众。尤其是在项目建设、产业政策等与群众息息相关工作时,更要处以公心、秉公办事,要认识到在这方面搞一次特殊,就会失一次民心、丢一份公信,决不能因照顾亲情而丧失了原则、因关照友情而失去了公正,更不能随意拍板、任意定夺。二是做严于律己的表率。农口工作经常要和项目打交道,尤其是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许多扶持资金向下倾斜,许多民生项目以村为主来实施,必须严格执行纪律,慎权慎欲、不贪不占,公家的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集体的东西一点一滴都不能乱拿。三是做无私奉献的表率。奉献精神就是一种牺牲精神。“吃亏是福”,要当好农口干部,肯奉献才会有人跟着走,能牺牲才会有威信。在各种利益考验面前,不能计较个人得失,不能怕吃苦、怕吃亏,这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
三要讲责任重实干,践行“三个担当”。岗位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担当大小,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只有敢担当、能负重、有作为,才能无愧组织信任和群众期盼。一是对大事难事要勇于担当。要强化问题意识、勇于直面矛盾。不仅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体现在关键时刻。在大事难事面前,就应当敢于冒风险、敢于涉险滩、敢于攻坚克难,不能做太平官、庸懒官、撞钟官。二是对百姓疾苦要善于担当。关心群众,首先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疾苦。只有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善于抓住事关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从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多办一些暖民心、管长远的事,着力寻求破解之道。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事情上,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敢于豁得出去,挺身而出,带头打头阵、冲在前,担当起维护群众利益的重任。
同志们,农村发展前景广阔,农村工作大有可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本次主T教Y各项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担当实干,加快建设农业强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x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文有道】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