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的基本理念材料合集(10篇)
关于德育的基本理念材料合集(10篇)
关于德育的基本理念材料合集(10篇)
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理念;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幼儿应该学些什么?这是我国近年来对学前教育思考的重点。文章对德国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做出详细介绍,希望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一、基本理念
(一)对教育的认识
学前教育是一项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只有在双方互动、主动营造友好交际环境的前提下,教育才能顺利开展。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来看,学前教育应放眼到更深远、更广阔的层面,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个人发展,即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以保障其日后积极正面的个性塑造。第二,互动培养,即培养孩子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互动和交际应变能力。第三,注重文化,即孩子应当将哪些社会价值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应对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系列合作。第四,培养认知,即孩子至少应当掌握哪些知识,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游刃有余,并能凭借这些知识开展自己的人生规划。第五,其他影响维度,即在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如决策能力、社会责任承担能力等)过程中为其创造更多的机会。
从上文来看,教育应该把重点首先放在对孩子基本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然后,孩子再通过这些已经形成的基本能力和价值观学习具体的知识。德国学前教育认为,能力比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因为基本能力和价值观能帮助孩子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社会互动,应对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挑战。同时,能力的培养不能踽踽独行,而应始终结合特定的教育内容,将其置于当下环境和社会交际之中。由此,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密不可分。广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基本能力为孩子在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提供方向,进而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和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家长在孩子的人生决策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将长期影响孩子是否能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此外,孩子将会通过多渠道发展基本能力、形成价值观和获取知识。而这些渠道可能只是在形式上有正式(如中学、高校、幼儿园、音乐学校、艺术学校)和非正式(如家庭、同龄人、朋友圈、媒体)之分。因此,所有能够提供教育的地方都应该引起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由此,教育是各个知识渠道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结果。这些知识渠道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已经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除了教育机构之外,家庭和同龄朋友圈被认为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教育渠道。
(二)教育的核心目的
在知识型社会中,教育与学习是开放的、贯穿一生的主题。然而,在人的一生中,最初的六年和小学阶段被认为是最佳的强化学习和个人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过程与大脑的可塑性、可变性和适应性紧密相关。在此期间,孩子对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得越多、越巩固,他们将来的学习过程一般就会进展得越轻松,他们也越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能够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石。
对学前教育核心目的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强化自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应当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自我管理并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应当为他们创造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学会对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为孩子创造发表意见和进行选择的机会,增强他们积极参与对话的意识,鼓励他们为自己或为他人作出决定;给孩子布置任务并赋予他们相关的责任,培养他们为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的能力。
2.提高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
入学前,孩子掌握的学习方法能为其日后的终身学习做准备。通过有针对性地督促孩子学习,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思考过程和对学习的掌控、调节能力有初步认识。要提高以上这些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需根据孩子所处的特定情况配合相应的训练。
3.提升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发现,有些人虽然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命运的打击或是窘迫的生活境遇,但是他们仍然能够茁壮地成长,并保有积极的心态,然而在同样的情形下,有些人则饱受心灵创伤。一项有关“抗打击能力”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这类现象。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后者缺乏前者所拥有的某些性格优势,如积极的思维方式、创造力、信任感、自我反思能力、社会能力和必要的社会交际资源。这些品质是保护人们身心平衡的“缓冲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这里提及的抗打击能力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人们想要获得这种能力,其家庭关系和受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三)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正是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将自己与所处的世界联系起来。游戏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行为目的具有纯粹性,其二是能改变主体与现实的联系。在游戏时,孩子能够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发展自身的行为能力,甚至是创造力。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简单地扮演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富有独创性地加工、整合与重塑。因此,游戏有助于孩子在社会大环境中成长,锻炼能力和塑造个性。
游戏的形式要视孩子的年龄段、成长状态、兴趣爱好和自身需要而定。游戏是孩子内心感受和经历的外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游戏形式的难度也要相应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和行为方式取决于诸多因素,如不同的游戏材料、成年人的帮助等。
德国学前教育专家认为,游戏与学习并不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而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两者之间同大于异、紧密相连。游戏与学习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户。自由游戏的过程常常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因为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在学习如何去玩。甚至许多项目的开发灵感就是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的。在学前教育阶段,对于自由游戏和有计划学习的传统区分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学习的过程往往包含着自由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也会独自思考学习内容或者和其他孩子讨论有关学习的话题。
二、主要内容
德国相关教育计划指出,在学前教育阶段应当着重引导孩子获得一些基本能力,即在与其他孩子、成人交往过程中,孩子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性格特点。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个人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以及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一)个人能力
1.自我感知能力
在培养自我感知能力方面,要注重孩子的自尊和积极的自我认知两个方面。
自尊是人对自身特点与能力的积极评价。良好的自尊往往是建立自信的前提,譬如,当孩子感到自己很讨别人喜欢时,他就建立了一定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学前教育需要培养孩子如何对自己感到满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另外,自尊的提高可以通过成年人对孩子的认可与评价,或是通过其他孩子友好的行为来实现。
自我认知,即孩子对于自身的了解。这种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学习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认识自己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绩效和能力;“社会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认识自己与他人交际的能力;“情感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对特定情境下内心的感受有所领悟;“身体素质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了解如何使自己保持健康的体魄。在此,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有助于促进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意识。就以上四个不同的自我认知方面,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分别给予孩子积极的回馈、主动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注重仪容整洁。
2.自勉能力
自勉能力也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被细分为自主能力、能力的感知、自我调节能力和好奇心的培养。
自主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人们渴望能够自行决定做什么事,或者怎么做。人们往往不希望被外在的陌生力量所控制,而是能够独立掌控自己的行为。孩子同样希望在行事上有自,同时,他们期待能有机会来体验这种自,从而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因此,学前教育应当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自行决定想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去做。
在能力感知方面,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都希望能感受到自己具备某些能力。这就需要学前教育工作者针对每个孩子的能力,为他们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孩子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自我调节能力是指孩子要学会独立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此作出相应评价。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首先教孩子如何计划、观察和控制自身的行为,然后通过评价孩子的行为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能力有高有低,所以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个性化的能力标准。
最后,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够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将会对他们的教育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认知能力
德国孩子学前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认识事物的最初阶段。幼儿教师会带领孩子通过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多方位地感知事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描述事物(如大小、重量、温度、颜色、明亮程度),从而培养他们对事物最初的感知能力。
认知能力培养的第二个侧重点即思考能力的培养。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的思维能力相对简单,通常会将事物不合理地泛化,或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是偏执于事物的某一方面。有时,孩子的思维是矛盾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基于这样的前提,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给孩子布置相应的思维训练题来提高他们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引导方式,如结合实验、讨论来展示和解释相应的内容。
学龄前的孩子尤其具备良好的识别能力和方位记忆能力。但是,他们的复述能力处于初步形成阶段,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性尚有欠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准确定位和搜索能力还有待提高。此时,学前教育恰好给孩子提供了记忆训练的渠道。比如,幼儿教师会要求孩子复述故事情节,叙述自己一天的生活,重复学习内容等。记忆力的训练同样也能够通过一些游戏来实现,将玩耍与学习相结合,更有利于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记忆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还应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孩子要学习如何分析其面对的问题,如与他人的社交冲突、交通事故等;其次,学习罗列并权衡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后,学着选取相对较好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考察这个方案是否会取得成功。在这里,幼儿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于鼓励孩子独立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他们一同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另外,“从犯错中吸取教训”也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部分。所以,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要建立所谓的“犯错文化”,即犯错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过程,而不应当仅把犯错看作是能力欠缺或粗心大意的表现。
创造力主要体现为孩子在音乐、艺术、语言、创新等领域的独创性的表现。在这些方面,幼儿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去创作曲子、讲述富有创造力的故事、描绘自己的构想等。
4.身体素质方面
孩子对自己身体素质方面能力的把握,通常也会提上学前教育的议程。首先,孩子要学习注意个人卫生;其次,幼儿教师要教授孩子如何判断食品的卫生状况;最后,教师要引导孩子构建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
另外,在身体素质能力的培养上,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孩子掌控自己身体的紧张程度。当孩子面对任务的时候,他们要学着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紧张、兴奋的状态;完成任务之后,他们更要学习如何使自己的紧张和兴奋的情绪重新回归到平和状态。
(二)社会行为能力
1.社会能力
学前教育中所涉及的社会能力主要包括孩子与成人的良好关系、共情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于冲突的掌控能力。
在幼儿园中,孩子会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比如,在与其他成人建立社会关系时,教师会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平等、尊重地与人交谈,并介绍一些基本的社会礼仪。
共情能力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共情能力是指人们身处别人的角度来理解别人、推想别人的做事动机和感受的能力。同时,孩子也要学会在对话的过程中去证实对对方心理感受的猜测。
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在当今社会中取得成功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德国幼儿园中,孩子就要学着如何交流,如何借助手势、表情等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们也要学习如何让别人把话说完,倾听别人的观点,并提出质疑。
在德国幼儿园中,孩子还将学习如何与其他孩子和成年人开展合作。合作的内容可以是多样的,如一起玩耍,合作完成一个项目等。在此过程中,孩子要学着与他人共同协商,一起制定计划,并将协商好的计划付诸实践,最后总结经验。
孩子之间常常发生冲突。所以,学前教育阶段正是让孩子学习如何化解冲突的好时机。在幼儿园中,孩子将学习如何避免冲突的激化、如何远离他人挑起的激动情绪、双方如何达成妥协。同样重要的是,孩子也要学会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来干预、调停其他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
2.树立价值观和培养个人定位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帮助孩子竖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他们的个人定位能力将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培养该能力方面,幼儿教师的侧重点在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对其他价值观和信仰保持公正的态度、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孩子通过对不同社会归属的向往,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幼儿教师在此期间要向孩子展示不同的价值观,如基督教或其他符合德国宪法的价值观,并与孩子讨论这些价值观分别代表着什么意义。
基于每个孩子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教师还需引导孩子对异于自己的价值观保持公正的态度。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看法和习俗的不同不可避免。因此,孩子在幼儿园中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来自其他文化背景和与自身价值观相左的同龄人,这样更有助于他们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价值体系。在这方面,如何帮助孩子对本国文化产生归属感也是学前教育培养的重点。
最后,在学前教育中不可忽视一点,即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无论是否身患残疾,宗教、种族和性别是否相同等。因此,在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孩子需要学习如何为自己争取受尊重的权利,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3.承担责任的能力和相应的准备
在要求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方面,德国早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把该能力的培养列入教育计划中。首先,教师会引导孩子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也包括对由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负责任。其次,孩子还需要学习如何对别人尽责,如对老弱病残人士伸出自己的援手,无论自己是否认识对方。最后,孩子还要学习如何对环境和自然负责,这一点尤其值得国内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借鉴。到6岁时,孩子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就要帮助孩子建立对自然的怜悯之心,让他们学会去体恤身边的动植物。孩子要学会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出贡献。
(三)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
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是孩子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和增强能力的基础,同时为今后的中小学教育和自主学习奠定基石。伴随着这种重要的能力和一些基础知识,孩子能够不断扩大与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有助于他们滤去一些无足轻重和繁冗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不仅取决于内容的价值,同时取决于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如果获取知识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并解决实际的问题,那么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悉在什么情景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样不容小觑。不然,知识在应用方面就失去了灵活性,也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基于许多上述基本能力,如思考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价值观、责任感和交际能力。最终,它将这些能力合理地组织、协调起来。
在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孩子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培养重点落实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孩子要学会有意识地、自主地获取新知识。同时,对于新获取的知识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在大脑中不断思考、分析和管理。第二,在上述基础之上,孩子还要学会如何应用所获得的新知识并把它迁移到新的应用环境中去。第三,在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上,还要注重孩子对自我学习过程的感知、把握和调节能力,即多元认知能力。
如上所述,学前阶段的学习目的并不是要获得大量的专业知识或具体技能,而是要让孩子感知学习本身,意识到他们学习了什么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强调对孩子抗打击能力的培养,抗打击能力是孩子日后积极的心态、健康的体格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的基础。同时,它能够帮助孩子自如地应对日后生活中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变化和压力。与之相反,缺少这种能力的孩子则会在性格上表现得相对敏感,尤其是在遭遇艰难的生活处境时,更容易陷入心理障碍、疾病、厌世、暴力、恐慌、抑郁的危险处境。
然而,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仅具备所谓的抗打击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教会孩子如何获得并始终保有这种战胜困难的能力。如果孩子面对艰难的生活境遇和挑战,能够表现出战胜困难和适应挑战的积极性并成功地战胜它们,那么这才真正体现出抗打击能力的意义所在。
这种能力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现象,它产生的同时伴随着滋生危险的因素(如精神负担、外界的压力等)和抑制危险的因素(如个人资源、保护措施等)。其中,抑制危险的因素对战胜困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有效地抑制心理障碍等的产生。抑制危险的因素是每个孩子独有的资源,如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自己的长处、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有效的社会资源,包括家庭的庇佑和孩子本身所处的生活环境。
那些面对艰难的生活境遇仍然保有平和的心态,并且积极和自信的孩子普遍拥有以下个人资源: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学习热情,积极的自我评估、自信心和一定的自我价值感,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能力,较高的社会能力(尤其具备同情心和社会角色换位思考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幽默感,积极的思维模式和正面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保持强健的体魄。
对于孩子而言,抗打击能力将他们与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有效地联结起来。这种能力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同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境遇的不同产生相应的变化。学前教育在这方面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获得抗打击能力,并借此应对各种变化和压力。该学习过程分为以下七个步骤。一是让孩子感知到自己处于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二是让孩子了解自己在这种压力情况下的感受和反应,三是让孩子熟悉和练习积极的应对策略,四是让孩子对负面的应对措施有所认识,五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应对措施和掌控能力做出评价,六是让孩子试着对事情的结果进行控制,并改变那些消极的结果,七是让孩子最终培养对危险环境的认识能力,并学会自我保护。
经过以上学习过程,绝大多数孩子都有能力积极地应对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变化与压力,有效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具备相当的抗打击能力和自助能力。因此,在幼儿成长阶段就着手加强培养这种基本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育的基本理念篇2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57-01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充分落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以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为例,其便符合以生为本理念下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要求,但现行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仍较为滞后,很难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以生为本理念为基点,探析德育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对改善教学效果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以生为本的相关概述
关于以生为本,从现代教育理念中,主要将其界定知识的学习者便为课堂的主体,并将这种主体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其中的主体便指为全体学生,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指引,发展学生个性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将这种理念融入历史教学中,主要提倡学生的内外双修,在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同时,还需将具体的德育内容固化为学生应有的品质,这样既可做到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也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1]。
2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以生为本理念下,要求历史教学中充分融入德育内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的目标。然而现行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德育内容的融入更多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部分教师在德育渗透中,往往将其作为教学计划一部分,而非将其具体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形式化极为严重。需注意的是德育渗透本身以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若德育渗透的目标完全设定在完成教学任务方面,将与以生为本的理念完全背离。另外,现行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也存在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将历史教学停留在书面内容讲解上,即使有课外延伸内容,也多以历史知识为主,尽管可丰富学生历史文化知识,却使德育渗透被完全忽视。因此这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而单纯集中在历史书面知识上的情况,将无法实现德育渗透的真正目标[2]。
3基于以生为本理念的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3.1德育渗透针对性的强化
针对现行德育渗透中针对性缺失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明确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落实新课标下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将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透过历史现象在思想上有所觉悟,通过思想意识的改变以达到个人心态与行为得以优化的目标。因此,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根据历史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的德育渗透方法。如关于中国近代史中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以及其他条约等内容讲述过程中,教师可将其中的割地、赔款等行为与德育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丧权辱国之耻,有利于爱国思想的培养,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
3.2德育渗透的目标的明确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其侧重于将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作为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应正确认识德育渗透的基本目标,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完成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过程。同时,应注意在德育渗透目标指导下,对于引入的德育内容应保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许多历史内容中涵盖较多封建主义思想,容易对学生思想带来误导,所以教师需利用现代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可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转变。另外,德育渗透的目标与符合历史教学要求,很多教师为应付教学计划要求,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极为盲目,使德育渗透完全脱离历史教学内容,容易造成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且德育渗透的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教学中德育渗透应与历史教学保持统一,二者目标一致情况下才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
3.3德育渗透接轨生活实际
德育渗透的有效方式在于使历史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连接,其能够透过历史现象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一般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方式主要以生活实例的引入为主,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及探索总结,可直接将最终得到的思想内容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例如,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相关影片的播放,如《百团大战》或《火烧圆明园》等,完成影片观看后,再由学生通过网络或考察形式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包括现代圆明园的遗址以及被破坏前圆明园的景象,通过相应的讨论活动,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耻辱,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事实上,历史资料实质为生活的记录与写照,教师仅需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与历史事实进行关联,便可完成整个德育渗透的过程。而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还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都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符合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求[3]。
4结语
以生为本是现行初中各学科教学中需遵循的重要理念原则。以初中历史教学为典型代表,在落实以生为本理念中,主要要求做好德育渗透工作,正确认识以生为本的基本内涵,立足于现行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现状,注重使德育渗透针对性得以强化,确保德育渗透目标与历史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并做到德育渗透接轨生活实际,这样才可达到历史教学效果提升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爱芳.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如何以生为本[J].文理导航(上旬),2015,01:49.
德育的基本理念篇3
讨论只是一种方式。如今,我们讨论生活德育,是为了寻找方式的背后或深处的东西。笔者以为以下一些问题必须明晰。
一
生活德育,抑或德育生活化,正在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中国的中小学德育。德育的最大困境仍在于德育知识化的干扰,而非德育的生活化。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必须坚守生活德育的主张,在坚守中完善、进步。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存在着主动性、实效性差的问题,学生不愿意学德育课程,德育实践中知行脱节甚至背离,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往往止于一种口号或一种要求。这是德育真正的困境、最大的困境。帮助我们摆脱这一困境最关键的是生活德育的主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德育新范式。首先,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上。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从课程的名称上,亦即从课程的内容定位上,把德育与生活统合在一起。其次,课程标准中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门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给以十分明确的规定。三门课程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其基本特征都有“生活性”或“实践性”的表述;三门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如下:“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1]这样的定位,促使并保证德育为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再次,新课程实施以来,德育课堂、德育实践发生了十分可喜的变化。学生爱上德育课了,学生比过去主动了、积极了,效果增强了,这样的变化是根本性的。这些都是公认的。当然,中小学德育现状的改变不能全归因于课程的变化,但毋庸置疑,生活德育的提出、践行是导致变化的核心因素,因为,它已不仅是德育课程的理念了,更为重要的是它已成为整个德育的理念,成为德育的方向和突破点。
“德育真正的困境并不在于它提出或被冠以怎样的口号,关键是在于其口号之下的真实的德育实践是如何展开的。”[2]对这样的判断,我基本赞同,但又不完全苟同。笔者认为,“口号之下的真实德育实践是如何展开的”的确很重要,因为实践要重于口号,内容要大于形式。但是,没有口号,怎么可能有“口号之下的实践”?一个口号,不只是一句口头语,更是一种思想观念。口号的变换,其实是概念的变换,是理念的变化,口号往往是思想观念、理念的聚焦,有时口号往往可以成为一面旗帜。而这样的口号所蕴含的核心理念常常可以构建一种新范式。范式的首创者库恩说,任何革命的核心方面之一,就是某些这种相似的“关系改变”了,而“范式一改变,这世界本身也随之改变了”,这是一种革命,“在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3]生活德育,抑或德育生活化,它推动了德育范式的转换,推动了中小学德育的根本性变革,不妨把这种根本性变革看做是德育的一场革命。这种革命,笔者以为,把我国中小学德育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必须从更高的层面深刻认识生活德育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不可小视、轻看,更不可忽视、丢弃。不言而喻,“生活德育”这一口号必须坚守。
之所以强调生活德育的坚守,不仅因为其本身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还因为我们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或者说,应当小心地预防,生活德育,抑或德育生活化,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因为反思,因为深究,因为质疑,而悄悄地被否定。假若如此,德育好不容易发生的积极进步,很有可能回到课改以前的状态上去,回复到那种远离生活、远离活动、以知识传授为主、为应试而存在的德育状态去。显然,这是一种严重的倒退。讨论与反思是必须的,但是讨论与反思,为的是对生活德育理论与实践完善,为的是生活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不断进步。德育生活化困境的性质、摆脱的任务与方法是与德育知识化困境不同的。德育知识化不只是一个困境的问题,而是一个不该掉入的泥淖问题,是一个涉及德育本质问题,是一个方向性问题,对其不是完善,而是批判与放弃。当前,德育的根本困境仍在于德育知识化的干扰,德育知识化仍占据着德育的主要位置,所以我们的愿景是:进一步摆脱德育知识化的干扰,让生活德育的旗帜永远高高地飘扬在校园的上空。
二
生活德育,抑或德育生活化,在学理上还不清晰、深刻,讨论与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对其完善的核心是生活中知识价值、道德价值认识的提升,以及转化方式的明晰。生活德育的宗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德育的基本理念篇4
[关键词]高校德育;人本理念;个性化理念;生活化理念;责任理念
Abstract:Theideas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people''''s
basicconceptsonessence,valueandactivityofmoraleducation.Theyarerelatedwiththequality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presentsocialandhistoricalcondition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havesuchideasashumanism,individuality,lifeandresponsibility
.Onlythesenewideasofmoraleducationaresetupandthedifferentrequirementsofeachideaareobeyedcanthe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thefunctionforimprovingcollegestudents''''moralquality.
Keyword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deaofhumanism;ideaofindividuality;ideaoflife;ideaofresponsibility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于德育的本质、价值及活动的基本观念,它来源于人们对于德育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设计。由于它把握了德育的本质和德育的最主要方面,因此,德育理念一方面成为了德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德育理论是德育理念的升华和理论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是德育活动的标准和准则,从而具有规范德育活动的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只要存在着德育活动,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德育理念。可以肯定,不同的德育理念所产生的德育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德育理念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德育质量的根本问题,“德育理念创新是大学德育创新的先导”[1]。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需要树立起不同于以往高校德育模式所奉行的德育理念。只有树立了新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才能起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产生于现代社会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的核心理念。就高校德育而言,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大学生为本的理念。
人本理念主要有着三方面的要求。首先,应该以大学生为目的,而不应该以其为手段。高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了学生。它要求高校德育从大学生出发,以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作为判断高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尺度,以大学生的成才为最终目的和归宿。不应该只从完成某一社会任务出发,甚至从老师的主观臆想出发去模塑大学生,将其培养成为如马尔库塞所描绘的那种因崇尚科学技术而丧失了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或者成为不具有道德选择能力而只知道服从他人意愿、无条件地遵循某种固定的外在道德准则的人。
其次,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和尊严。高校德育具有工具性价值,是一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桥”,它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独立、主体性和道德选择意识,不应该出于防范或者束缚的考虑而采取强制性或者威胁性手段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道德而生存,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2]高校德育应该重视和遵循道德的这一本质,教师应该肯定和帮助大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精神和努力,只有这样,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再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应该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发展。高校德育只有注重了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尤其是道德选择能力的发展,才真正抓住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根本。
二、个性化理念
当今社会的迅速变化、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主体活动的自主性及所导致的道德观念的多样性,要求社会控制的方式、手段和程度发生某种变化,于是,个人在社会生活有序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这就决定了个性化理念必定会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也决定了德育个性化应该成为高校德育所追求的目标。
个性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应该注重大学生之间的道德差异性。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方面都存在着某些差异。这种差异性是大学生基于其特殊经历和理想及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而形成的,高校德育不应该对此予以忽视甚至否定,尤其在主体意识被强调和价值观念多样性的条件下更应该合理地对待它。为此,高校德育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无视大学生道德个性发展的要求,期望通过整齐划一、程式化、命令式的说教来模塑所有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德育模式,尊重所有大学生所作出的道德选择。要符合这种要求,高校德育过程就必须实现人性化,因为,“只有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3]。
其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表明大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外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合理地解决内在的道德冲突,主动地探索、发现和建构内在的道德准则,从而成为康德所说的“自我立法”者,有效地启动和控制其道德行为。它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应该尊重、激发和利用大学生的道德个性,以使其道德选择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不要将大学生视为机械地接受道德知识的客体,而要将他们置于与教师同等的地位,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高校德育这一互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三、生活化理念
正如高校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高校德育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与整个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树立生活化理念,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模式。这一理念是一个有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念活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这意味着高校德育主要不是一种发现和揭示道德世界本身规律的学术探究活动,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而是在大学生与实际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了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社会生活,为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此前提下,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还有三重涵义:一是高校德育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也离不开更为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否则,它将会变得不可理解,没有任何价值。正如杜威所说:“学校既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4]二是高校德育的价值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对此,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逊在其《道德教育新论》中明确地指出:“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三是高校德育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为了让大学生选择和实现美好生活,或者说,“道德教育作为对个体行为规范的教育,实际上承担着批判与改造生活世界的使命”[5]。
其次,高校德育的内容应该根据生活来确定。人们所面对的生活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生活,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只有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需要和符合时展趋势的高校德育,才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被大学生所自觉接受和一致认同。如果人们是根据主观臆想或者纯粹理想性的道德要求来进行高校德育,那么,它就会发挥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相反,还会被大学生所拒斥。
再次,高校德育应该在生活中进行。高校德育要产生良好的效果,没有别的途径,只有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在此意义上,高校德育即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这种意义上的高校德育,不只是要求大学生走向现实生活,适应既有生活,而且是通过用美好生活去观照现实生活、用应有的生活去反思实有的生活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指导大学生选择生活。这样一来,高校德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指导。“生活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加深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圆满地适应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发挥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7]。正是在对大学生生活的指导、引导过程中,高校德育起到了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作用。
四、责任理念
高校德育的责任理念集中表现在对社会和大学生的责任两方面。就其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应该我行我素、自娱自乐,更不应该与社会的需要背道而驰,相反,它“首先是用来实现某一社会目的的一个社会手段,社会需要借助这一手段保证自身的生存”[8]。高校德育要承担起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就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研究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其对大学生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让其在校表现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9]在这两重责任中,由于社会的生存发展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责任就更为突出。胡弼成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服务与学生产品的质量,后者则是高等教育产品质量的最重要方面,因此,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有主体性,在此意义上,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就是主体性教育的质量。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道德主体性这一内容[10]。在此意义上,对大学生的责任集中表现在对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责任上。
[参考文献]
[1]杜向民.论大学德育理念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2003,(3):68.
[2]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3]肖凤翔.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5):36.
[4]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出版社,1990.78.
[5]龙柏林.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J].伦理学研究,2003,(5):83.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28.
[7]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3.
[8]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德育的基本理念篇5
[关键词]德育教育道德素质综合素质德育创新
一、前言
古语说的好“百行德为首”,道德品行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个人素质与道德观念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未来发展的精神面貌。在大力倡导提高全民素质的今天,学校的德育教育成为了道德素质培养的摇篮。教育不仅要培养一个人的学识更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养成,特别是德育教育的开展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学校教书育人的核心问题。因此,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二、德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传统研究
从古至今,德育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支柱,在中国古典教育模式下,德育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分支,而是古典教育的基础。所谓“百行德为首”,古代的学者认为,道德修养要高于一切的文化修养,是一个人安身之本。因此,将德育作为个人素质修养的一部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流传了几千年而传承下来的。我们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中,德育教育是排在第一位的。在肯定了素质教育为根的同时,也确立了德育教育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开展素质教育对学校德育改革的影响
1.学校德育转变视角,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过快过热的经济腾飞也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的素质基础教育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如何保持良好的道德观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等等,都是德育教育的核心问题。传统的德育教育只是单一的讲究修身,而新时期的德育教育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教育,是一个人基础素质的综合体现。新时期德育教育观念的转变,视角的扩大,为德育教育提出更高的创新要求,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2.学校德育内容拓展,摆脱传统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内容的拓展,主要体现在德育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德育教育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无形中拓展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外延。因此,在秉承传统德育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向生活化回归的探讨,是新德育教育的重点。
3.学校德育价值观在丰富的前提下还有普遍统一的价值
在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前提下,德育教育要追究一种被普遍人所认同的价值。学生要明辨个人行为的正确性,遵循社会普遍的道德行为规范,并要勇于承担个人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德育教育的目的不是强制学生接受特定的道德规范或价值取向,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来选择正确的行为和纠正错误的思想。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还要将错误的道德行为或意识,例举给学生,用来给予警示,并引导学生自发地进行思考,通过比较加深对正确道德行为的理解,从而发现的与价值观的普遍价值。
四、现代教育研究对素质教育观下的德育创新的启示
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给德育教育的创新以启迪。现代教育主张自主学习,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德育教育也应该借鉴现代教育的成功之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把道德培养局限在死守道德规范、服从道德准则的表面上,而是强调学生主动的思考、判断,从而形成一种由内在涵养为主的道德意识。国外很多国家认为德育教育应该是个性教育的一部分,是针对每个学生不同个性的精神培养。可见,德育教育已经上升到个性化教育的空间阶段上来了,并伴随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德育教育也呈现出越来越深入的趋势。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发展将更加贴近人的整体发展,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也随之昭然若揭,道德素质已成为个人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素质教育也赋予了德育教育更加开放和更加丰富的内容。
五、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创新
1.价值取向的创新
素质教育观下的德育的价值取向与传统德育的价值取向不同,它不代表着墨守陈规的背诵教条的行为规范,理解空空而谈的道德条文,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个人品性,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融合到实际生活中。仅仅把学生的德育教育看做是培养教条的道德价值观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只有从素质根本入手,才是新德育教育的关键。
2.思考情境的创新
从过去的一些表象来看,德育的培养带有一定的政治因素,过分地强调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使德育教育成为政治斗争中统治阶级思想的传感器,德育教育业带有明显的阶级色彩和政治基调。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重新审视德育教育的本质,去挖掘德育教育更真实的价值,德育教育应该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完善人的个性发展,丰富人的基本涵养的重要途径。
六、结语
纵观当前学校的教育现状,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日趋严重,忽视了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然而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培养才是为将来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正所谓,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只有提高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倡道德素质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校园中不仅学到科学知识同时也学到做人的道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才是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德育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德育工作要走出表面教育的肤浅境界,从而更深入的渗透到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人性教育上来,这样才能为素质教育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全面的提高青少年的个人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13.
[2]赖志奎.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2009:45-46.
德育的基本理念篇6
关键词:发展性德育;以人为本;和谐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l世纪,原有的一些道德原则、规范和教育方式也就逐渐失去它存在的条件。“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它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知、情、行的协调发展。现代德育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关注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发展关系。学界对现代德育理论的研究可谓成果丰富,但是在德育实践层面依然困难重重。基于道德危机和德育低效的现状,发展性德育以全新的价值理念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阔。
一、发展性德育的应有之义
1.学界的研究成果
针对德育的发展性,学界有丰硕的理论成果。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最初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杜威从其教育哲学角度发轫,又经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得到证明和发展,最终由美国著名道德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柯尔伯格及其弟子杜瑞尔等道德认知发展学派为代表,形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流派。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在刺激个体的道德判断与能力的自然发展,而不是传授固定的规则;道德教育是协助个体在已有的、倾向于向前发展的方向上达到较高的道德阶段,而非强迫接受一种外来模式。
班华教授在《现代德育论》一书中谈到“主体发展性”内涵时明确指出,主体发展性体现了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精神,突出了主体,突出了主体德性的发展,并以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人格为根本。主体发展性德育理论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受教育者知、情、行的协调发展。
我国学者朱小蔓在2001年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发展性德育”的概念,并以这一概念来认识当代德育的功能转换、目标转换和思维范式的转换。将情感作为发展性德育的重要心理机制,同时做出自己的解释。她认为,“发展性德育”是以发展人为目的,注重人的主体觉醒与主体发展过程的德育。发展性德育具有不同于约束性德育的转换性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德性发展的资源首先在学生自身,而不是仅以教育者的设计和控制、以权威者的身份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第二,学生德性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同学生个体对道德价值的适应和再适应过程,也是不同学生个体根据各自的方式创造道德价值的过程。第三,人的道德认知能力应与道德情感能力协调发展,既反对传统的强制性的情感认同,也要克服形式化的认知发展范式,如片面理解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阶段,导致形式主义的局限。
2.对发展性德育概念的全新阐释
发展性德育是现代德育的本质性概括,体现了现代德育的核心价值观,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发展性德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德育。它注重人的主体觉醒与主体发展,体现了道德认知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第二,发展性德育是追求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德育,是基于道德危机和德育低效现状的德育。发展性德育的价值取向建立在对德育理论审慎地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之上,凸显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
对发展性德育的表述十分鲜明地确认了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克服了道德认知发展论忽视道德情感机制缺失的不足,真正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同时,这个表述直接针对道德危机和德育低效的社会现实,为德育实践活动找准了对象和目标。它把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价值追求,把德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旨贯穿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中,拓展了其价值内涵。因此,这一表述不仅具有理论依据,也具有实践针对性,并为探讨发展性德育的实施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发展性德育的价值追求
1.以受教育者为研究视角
(1)发展性德育强调主体的觉醒与发展
人的主体性是人与自然、社会、自我关系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概括,是人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发展性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发展性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人本主义思想在其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而持久的推动力。
发展性德育的主体性要求个体以积极的姿态去适应社会,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道德行为,在生活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在这种完善中求得情感的愉悦和人格的升华。发展性德育的主体性是对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挑战,同时也促使道德教育朝着科学化和人性化发展。发展性德育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觉醒与发展,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发展性德育注重主体道德情感的发展
赵来越多的经验和研究发现,德育发展与智育发展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道德知识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感受、体悟与认同。因此,人的情感发展状态和水平,人的情感品质和能力,对于德育而言显得特别重要。传统德育发展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但同样可能造就“只说不做”的虚伪之人、“两面派”和道德冷漠者。“认知发展是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情感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情感最真实、内在地表征了人的意识、意愿和意向。发展性德育注重人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情感能力协调发展,将情感发展作为德育研究的重要一环。
发展性德育对人类心理活动的情绪、情感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寻找哪些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对人的发展具有深层次的推动作用。人的一些基础性社会情感,比如归属感、依恋感、自我认同感、自尊感等与道德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有着丰富的道德意味,它们是人的德性生长的重要基础和丰富来源。发展性德育要求及时发现、及时应答这类情感经验,而不是片面地强调道德认知的作用。“不管什么学校,关心学生的基础性的情感及道德品格的养成,都应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或者说是全部任务的核心”。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往往是与自尊、自信联系在一起的。发展性德育要求为受教育者提供和谐、融洽、安全、有序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空间,让他们获得自我认同感和悦纳感,这有助于自尊心和积极自我形象的构建,这就是发展性德育重要的情感机制。
(3)发展性德育追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发展性德育的价值理念系统是基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之间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在权利、义务、责任、公平、公正等传统道德范畴中必须注入全
新的德育发展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中,人是最为主要的要素。发展性德育在关于人与自身超越关系的维度上,强调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以此为着眼点和最终目的。
科学的德育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充分关注,针对种种不和谐现象,致力于改善人自身的内部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性德育追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具体体现在:第一,促进人自身“和合存在”。就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言,追求身心健全、灵肉和合的“真我”。第二,促进人与人“和睦相处”。发展性德育把目光投向社会德育,具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德育理念,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的德育方式,使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成为共同追求、自觉遵守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第三,促进人与自然“和善相处”。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发展性德育要求善待自然,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整体,既有必要的制约,又有合理的介入。第四,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针对转型时期人与社会之间存在诸多不和谐现象,发展性德育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就在于促进公平和正义,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2.以德育本身为研究视角
(1)发展性德育致力于以人为本
传统德育将道德教育作为社会需要的代言人,而忽视了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需要。这种德育模式将学生视为客体,作为施加影响的对象,注重规范的灌输、观念的形成以及习惯的培养,把人视为填充各种美德品格的袋子。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源于以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其基本观点是人生来具有自我实现的内在趋向,只要充分尊重人的发展,施以合理的教育,人就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其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我教育”最为重要。“主体性”和“发展性”已成为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发展性德育汲取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并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加以合理的利用。
“以人为本是现代德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是对人的主体作用的一种尊重和肯定;它是一种价值取向,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为了人、解放人的理念;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不仅要把握规律性,还要符合人性发展要求”。发展性德育致力于以人为本,其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和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发展性德育的本性不再是管束、控制、约束,而是人性化的德育,体现了对人性和谐完善的渴求,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对人性的尊重。发展性德育致力于以人为本,具体体现为:第一,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第二,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第三,注重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第四,促进发展个性,发掘创造潜质。
(2)发展性德育致力于发展的协调性
德育活动只有把握德育诸要素相互关联、互动有序、协调发展才能带来根本性的价值。发展性德育致力于德育要素的协调发展。第一,从人的价值视角来看,发展性德育注重社会道德与个人的道德协调。第二,从人的道德养成视角来看,发展性德育注重他律与自律相协调。第三,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来看,发展性德育注重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协调发展。此外,发展性德育也致力于道德智力因素和非道德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道德自觉与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一致,等等。发展性德育认为,道德原则和规范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内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这是一个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发展性德育致力于受教育者德性的协调发展,使他们的价值赋予、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传递具有显著的社会本位特征,使他们确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
(3)发展性德育致力于发展的连续性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虽然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但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道德关系的发展也是渐进的、上升的、有序的和连续的。现代德育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而连续发展的,德育活动要基于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继承传统,弘扬新风,朝着未来德育方向稳步推进。发展性德育强调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连续性、未来性的发展教育,使处于不同阶段的人按照其规律自由地发展。
和教育目标一样,终极性德育目标和发展性德育目标是不同的。终极性德育目标是理想的德育目标,表示德育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涵着人的发展要具有“完人”的性质。发展性德育目标是现实的具有连续性的德育目标,表示德育活动在其不同的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示对人的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发展性德育目标具有发展的连续性,而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就是德育缺乏连续性。德育过程必须保持连续性,才能确保德育活动从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因人而异地展开,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诸要素不断提高与跨越,从而不断地巩固与增强德育实效。
(4)发展性德育致力于发展的超越性
德育的基本理念篇7
学理性资源
“基础”课道德教育部分的内容是通过一些主要概念、重要观点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具体道德规范要求而有机组合成的框架体系来展示的。这些概念、观点和具体的道德规范要求看似通俗易懂,实则隐藏着深厚的学理性资源。这些学理性资源在教材中或阐而未祥,或作为一种理论背景隐而未现。这种状况使得任课教师在教材中看到的往往只是简单的概念、观点和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要求,而对概念、观点和规范背后深厚的学理知识“视而不见”。在教学中,他们传递给学生的也就只有“是什么”,“要怎样”,不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追问“为什么”。缺乏“为什么”支撑的“是什么”不但难以让具备一定理性思维的大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和行为效仿,相反还会诱发大学生的内心抵触情绪,因为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一种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行为自觉。因此,有必要对“基础”课道德教育部分的主要概念、重要观点和知识的框架体系做一个学理性资源的探究。1.抓住道德教育的主要概念,以正确把握道德教育的内在涵义概念是道德理论体系结构的微观层面,“基础课”道德教育部分所涉及的主要概念有:道德、诚信、荣誉、集体主义、公共生活、私人生活、职业与职业道德、爱情与婚姻、恋爱道德与婚姻道德等。整个道德教育的内容就是以这些核心概念为基础而演绎的。这些概念在教材中都有一句话的定义,但由于教材本身的特点都没有深入的分析。如果教师仅停留在对定义结论的把握上,就容易使概念本身的鲜活性与丰富性丧失,就容易导致对整个道德教育内涵理解上的误差,因此,辨析这些概念对于从理论上正确把握道德教育的内涵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此,略举几例以说明:如:“道德”。道德,无疑是道德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范畴。教材的定义是:“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P90)这是高度凝练的一句话。理解道德的内在涵义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第一,从起源上看,道德是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是在社会关系和人类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关系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客观需要。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个体有了自我意识,能反思人与人交往的应然规则,形成了有关责任、义务、善恶等道德意识,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整利益矛盾的迫切需要时,道德才得以产生。因此,道德既有社会价值,也有个人价值,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二,从本质上看,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它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践精神”。第三,从实现方式上看,道德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作为对人的行为的规范,道德不同于法律,它不靠外在强制力来保障实现,而是借助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等更具潜在性的要素促使其实现。因而营造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就不是简单的道德规范的制定可以实现的。第四,从表现形式上看,道德可表现为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道德既可以表现为心理意识,即“善良动机”;也可表现为我们制定的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也可表现为现实的行为活动,即“善良行为”。道德既是对人的思想意识的规范,也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道德既可表现为“德性”,也可表现为“德行”。当我们从这样几个角度把握了“道德”这一核心概念后,第四章的教学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学理基础。又如:“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这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也是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里最重要的概念。根据教材的阐述,我们可以把“公共生活”理解为: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的对他人和社会具有更为广泛和直接影响的,有着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的生活;私人生活指具有封闭性和隐蔽性的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这对概念分开很容易理解,但事实上,它们本身并不是一对能如此简单分开的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都在不断扩大,人们的私人意识和社会公共意识都在不断增强,二者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增多。如,不少大学生把以追求个人自由为目标的私人意识完全隔离在公共意识之外,拒绝社会公共意识的评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私人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的划界问题,看到两个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认识到私人意识只有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公共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这一对概念是把握第五章教学的关键。再如:“爱情”。爱情是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但他们并不清楚爱情的本质涵义,因而也存在许多错误的爱情观念。教材中说:“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1](P164)立足于爱情的定义来把握爱情的本质涵义,关键是要能回答大学生中对爱情的一些困惑。如:爱情为什么是“一对男女”的感情;爱情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做基础吗;爱情一定要追求“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结果吗?这是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以学生讨论为基础来回答。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是我们爱情婚姻观教学的保障。2.深刻领会教材阐而未详、隐而未现的观点,以增强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和把握道德教育部分教材中阐而未详,隐而未现的论题很多,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教材仅阐述到荣辱观可以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至于荣辱观与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的关系;荣辱观为何以及如何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荣辱观与公民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之间的内在关系都没有详尽的论述。教师必须对这些阐而未详的观点做出详尽的解答,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明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如:“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教材仅用不到两版的篇幅概括了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这一态度隐含的理论,如:个人与传统关系问题;精华与糟粕区分的理论标准问题;文化复古主义和的危害问题,教材均未做出解答,需要教师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做出理性分析。如:“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与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教材中虽论证了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也指出了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但没有解释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为何在今天如此突出强调社会公德建设。其实这一论题隐含着一个理论,即:社会公德建设的彰显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是分不开的,是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的内在要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使得公共生活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秩序需要社会公德来维系。教师只有这样进行联系实际的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再如,“日常生活视域中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教材把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放在第五章和第六章里一并讲解,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日常生活视域中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但教材在具体内容展开时,仍然是把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分开讲述的,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能够结合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具体事例从道德与法律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凸显道德与法律在日常生活视域中的相互关系。如,我们可以对拾金不昧、不当得利、公序良俗、诚实守信、见死不救、购物发票、赡养抚养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道德和法律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中加深对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的理解。3.完整把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结构,以更好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内在逻辑“基础课”道德教育部分所凸显的主题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完整地把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结构。把握住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在结构,也就把握住了这一板块理论展开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原则、基本规范、重点和三大生活领域的道德要求五大部分组成。具体说来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敬业奉献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具有一定内在逻辑的结构体系。基础课的道德教育就是围绕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五个方面内容来展开的。教师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好这一逻辑结构,还要明了结构内部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道德的核心,即道德的灵魂,它在道德体系结构中居支配和主导作用,“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1](P103)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客观上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道德建设的核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呼吁以为人民服务为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的原则问题是对道德中心问题即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关系问题的总的回答,它是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它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表现了道德的社会本质和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向。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这就是说,集体利益相对于个人利益具有首要性和优先性。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从最基础、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方面,对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内容的具体化。它通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个字简单明了地提出了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行为的具体要求。要理解这一基本规范的作用和意义,必须理解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指全体社会成员,包括了人民,而人民的范围要窄;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概念,人民所表达的往往是群体概念。2001年中央首次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形式针对公民的基本行为提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具体规范要求,有利于每个公民的践行,有利于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是道德建设的三个着力点。所谓着力点,就是力的作用主要集中之点,指致力于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时重点着手之处。也就是说,我们抓住了这三个方面,有利于整个道德建设的顺利展开。要让这三个着力点发挥作用,在社会公德教育里,要看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私人意识和公共生活规范意识都在扩张,极易产生矛盾,因此,如何保持二者之间的必要张力,以增强社会公共道德意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在职业道德教育里,要透过就业的现象,看到职业的本质。在家庭美德教育里,要牢牢把住爱情与婚姻的本质,这样才能对各种错误的恋爱婚姻观进行批驳。总之,“基础课”道德教育内涵的丰厚的学理性资源,有助于师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这既是我们完成道德教育的教学任务的坚实基础,也是我们教师科研攻关的目标。
经验性资源
“基础”课道德教育的经验性资源,主要是指历史发展和人们现实交往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所积累的传统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等各项丰富的、有助于人类进步与发展的优秀的道德资源。这些优秀的道德资源往往通过现实生活中典型的道德人物的言行所展示的优良道德品质来体现。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充分发挥道德典范身上的优良道德品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良好的示范性作用,以引导大学生见贤思齐,争先创优,做一个真正的有道德的人。道德本身具有“实践精神”,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过一种符合社会需要的德性生活。现实中,大学生的行为选择除了受其理性认知的影响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心理机制的影响力。影响大学生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主要有模仿和暗示。模仿是仿效别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暗示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们不太喜欢别人教他们具体去怎么做,如果我们简单地用教材中的道德规范去要求学生,自然会引起其反感,但是,我们若采取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鲜活的道德资源,让他们在感动之时,自然地接受道德典范的心理暗示,在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其行为,并把这种模仿慢慢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习与性成”,良好的品性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也就自然而然地生存了。这样我们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就实现了。这种教育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我们在“基础”课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历史和现实中丰富的道德资源,借助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人物生动地展示出来,给我们以激励和示范,以引导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模仿道德人物的道德行为,并在这种模仿的过程中养成自己良好的道德品性。榜样示范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榜样的选取。生活是丰富多彩、良莠并存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辨识能力,我们在经验性资源的选取上,必须做到既要符合道德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又要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具体说来应注意一下几点:第一,要崇高感人,有代表性。人性是向往美好和追求崇高的。大学生更是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的完善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们向往崇高、渴望对自我的不断超越。道德典范人物身上崇高感人的事迹,往往成为了他们奋发向上的原动力。如:我们开展的向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的英雄大学生李春华学习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舍己救人的崇高;了解放弃公费读研究生的机会而去贵州山区志愿支教的大学生徐本禹,让我们看到了助人为乐的崇高;认识携带并无血缘关系的妹妹求学12年的洪战辉,让我们看到了道德责任的崇高;资助了183名贫困孩子的爱心大使丛飞,让我们知道了慈善的崇高,等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崇高感人事迹极易唤起同学们的道德情感认同。第二,要真实可信,有说服力。道德典范的事迹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只有真实的才有说服力。在当前我国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本身呈现出复杂多变、善恶杂陈的特质,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又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怀疑我们的正面道德教育。这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经验资源的选取上,切不可不加调查证实,或者任意夸大其词。一旦学生发现我们的经验性资源与现实有出入,他们甚至可能会全盘否定我们的观点,从而使道德教育失效。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真实性,我们在资料的选取上应多选身边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典型。发现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所蕴含的道德意义。第三,要源于生活,有可行性。道德典范人物的优秀事迹应该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似的,这样,才有效仿的可能性。假若典范人物的所作所为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相差太大,以至于学生即使愿意按照榜样人物的做人方式去待人处世,也感觉自己没有能力去做,那么,这种榜样人物就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我们从2007年开始评选的年度道德模范包括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他们的事迹都是我们每天要做的事,只不过他们能把这些事做出了道德的境界,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习,也能够学习的典范。英国学者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中写道:“在光辉的榜样———人类的最优秀代表———的指引下,每个人不仅仅是无可非议的,而且在尽职尽责方面,必然使自己的品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P11)人是天生的模仿者,我们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广泛挖掘优秀的道德资源,让优秀的品格通过优秀的人物的影响而广为扩散,以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德育的基本理念篇8
新课程改革德育工作素质教育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根据中央指示精神,落实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自身基层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只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实践,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持久性、实效性上狠下功夫,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收获。
一、明确德育工作的“三个目标层次”
在中学德育工作中,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确立德育工作目标的三个层次。第一,要做好安全教育,让学生遵纪守法,树立优良校风。只有纪律严,校风好,学风才会浓,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搞好德育是教学工作能正常开展并不断提高质量的前提。第二,必须坚持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并渗透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观念。同时,积极进行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学会爱人”,懂得“孝”,懂得关心父母长辈,这在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构成状况下尤为重要。第三,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重视德育的个体功能,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心智,使之成为有正常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人”,这应该是新课程改革、学校德育工作和整体教育工作的最高层次目标。因为德育说到底要能有助于人的生命发展、高尚精神世界的形成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坚持以德育为首的发展方向
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已经喊了很多年,可在工作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的确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往往只喊在口头上,而实际工作中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
在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就要从理念上改变,要把德育工作确实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要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一方面来考核,要把德育工作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养,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树立全新的德育工作理念
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既要有全面系统的政策导向,又要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我们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标,可见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就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在新课程中德育的内涵。在新课程中,对德育、德育课程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要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划上等号。而应该认识到,德育不能离开政治,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政治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替代德育。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比政治有着更丰富更广阔的内涵,从根本上讲,德育和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做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称之为德育。
四、注重以身示范的表率效应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五、发挥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
过去的德育活动主要是教育工作者采取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开展德育活动,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六、构建多维德育网络结构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场全国性的教育革命,它不只是教育工作者的事,是全社会都要关注,共同努力去做的事业。德育工作为首,更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德育工作要坚持多维联合,要建立健全学校、家长、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全社会人人都知道基础教育新的改革目标,让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总之,我们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拓创新,讲求实效,全面推进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懈工作。
参考文献:
德育的基本理念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062
思想政治作为公共基础教育学科之一,其开设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德树人理念是我国当前一切教育开展的根本任务,亦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与方向。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推动立德树人理念与思想政治教学融合能够进一步发挥教育职能作用,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真正意义上全面实现和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使一切先进理念能够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相结合。为此,本文将对这一课题展开探讨。
一、立德树人理念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融合意义
立德树人一词由“立德”和“树人”两部分组成,其中“立德”指的是树立德业,“树人”则与通常所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含义上保持一致。而所谓的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当中指的就是在注重传统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同时,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重要且突出的位置。党的十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给予的优先发展以及高度重视的决心。
正所谓:“教育强,则国强;教育兴,则国兴;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纵观中国历任领导人有关思想教育方面的观点与政策,不难发现,其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理念而深入、发展和延伸,所以,唯有以立德树人理念来确立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为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如,同志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要求以培养拥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为一切教育展开的根本目的;邓小平同志主张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宗旨;同志强调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基于人才成长的规律与特点,推进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拓展精神为主的素质教育;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思想教育核心理念;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实现路径,要求被教育者在伦理道德和思想品格上应与时俱进。上述指引都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
1.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为本质的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在这一体系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精神内核而存在的。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学要想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目标,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从内容、方向和形式上保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同时要将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生个人思想进步和精神成长的全过程,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内核与纽带,实现对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追求和目标的实现。
德育的基本理念篇10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在高职院校当中德育的主体是学生,但是,现今我国高职院校当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思想行为太过潮流化,时代化,因此,给高职院校德育的时效性带来了影响。本文主要从德育理念方面入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品德的特征,结合这些特征提出正确的德育理念,并制定相关的改革方案,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从而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性。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我们知道,所有的教育活动当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更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和最终归宿[1]。个性化的德育观念就是将德育基本品质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质,同时,在德育中应当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个性心理、个性特征、个性倾向、自我意识等方面入手,发现和发挥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对学生个性心理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引导学生个性发展。(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从而提高德育的时效性。这要求德育教育者应当注重研究学生的思想规律,在掌握学生思想规律后,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德育教育;注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观察,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行为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纠正学生的德育错误,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的德育思想,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德育的时效性。
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和领导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这使得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变,由早先的规模化教育上转向稳定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上,从而达到以质量为核心,科学发展为首要目的教育目标[2]。为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和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管理放在第一位,采取各种科学的、有力的措施,提高高职学生的劳动素质和技术能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领导应当将德育教育队伍纳入到重要议程当中,纳入高职院校师资建设队伍当中,并把提高德育教育师资队伍作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从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和领导,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德育的时效性。
三、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程质量
(一)改变传统德育教学方式,将德育课从知识传授转变为情感教育。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高职生都不爱上德育课,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死板的德育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首先,德育课程教师应当依据人类情感教育的规律,合理的利用情感的情景性、两极性、以及感染性等特点,创造合理的情感渲染法、品德评价法、道德两难法、活动体验法等多种德育教育方法和情感教学方法,积极的去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其次,根据学生的情感规律,创造出新的德育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德育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活动的意识。(二)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的实效。首先,优化德育教学模式。依据德育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谐发展的需求,以及“信、知、行”相互间的转换规律,构建新型的、适合德育教育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3]。其次,德育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学生引导到设定好的德育教学情景当中,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教材,从而掌握相关的观点,进而明白一定的德育道理;鼓励学生进行提问,从而使得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疑问,提高学生自身的信念和自信心。最后,德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运用德育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努力将理论基础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
四、不断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
(一)提高德育教师的入校门槛,从源头上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对还未入校的德育教师进行相关的考核,对满足不了德育要求的教师不予录用,对刚入校的德育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二)高职院校,应当定期组织德育教师进行培训,定期对德育教师进行专业考核,从而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同时,鼓励德育教师多与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德育知识水平,有教师个体开始,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
五、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从而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从而达到以质量为核心,科学发展为首要目的的教育目标;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程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努力将理论基础融入到社会实践的行为当中;不断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庄海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2]郑志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