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报告

新时代高校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报告

新时代高校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报告

  新时代,高等教育作为社会进步与文明传承的重要阵地,其育人使命更加艰巨而深远。文化育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价值与实践,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新时代高校开展文化育人有利于塑造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高校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课程、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主动参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时代高校开展文化育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育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文化育人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文明成果。

  新时代高校开展文化育人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强化责任担当。通过文化育人的过程,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视角和思维方式,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学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开展“课程化”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背景下,“课程化”已成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齐齐哈尔医学院药学院在“课程化”文化育人实践方面主要利用新生“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入学教育系列课程”,系统地、有计划地传递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在日常生活劳动、专业实习实训、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职业意识培养等方面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组织学生参与宿舍整理、校园清洁、家庭家务等日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学会感恩与珍惜,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组织学生在企业、工厂、实验室等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深刻体会到职业劳动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专业素养。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行动、支医支农等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意义,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创新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运用劳动智慧和技能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个人梦想。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职业体验活动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课程”包括校史校情教育、学校规章制度教育、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文化教育等内容。组织新生参观校园、校史馆,使新生快速熟悉校园,了解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历史,形成爱校、荣校的氛围。召开新生入学教育大会、组织新生学习《学生管理制度手册》并进行闭卷考试,使全体学生人人懂校规、守校纪。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使学生明确入党标准并成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开展安全专题讲座、逃生演练,使学生掌握安全常识及逃生技巧。编制《大学生基本法律法规政策与案例精选》法制宣传手册,开展法律知识小测试,使学生懂法、守法。

  二、开展“项目化”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项目化”文化育人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将文化知识、价值观念、人文精神与学生的实践能力相结合,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它通过具体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体验文化、创造文化。

  开展“寝室文化培育”项目,通过寝室文化建设,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寝室环境,增进寝室成员之间的友谊和信任,营造和谐寝室氛围。通过寝室文化节、寝室装饰大赛等多样化的寝室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参与寝室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规范”项目,通过系统化、全面化教育引导,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设道德讲堂,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制定并执行学习生活规范手册,明确学习、生活、作息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开展学术诚信讲座、优秀学风班级评选等学风建设活动,规范学习生活。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环保行动等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加强公共交通、公共场所等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培养社会公德。

  三、开展“活动化”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活动化”育人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通过参与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推动文化育人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开展讲述节日起源、传说故事、习俗习惯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组织了制作月饼、包粽子、放风筝、赏月吟诗等民俗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推广经典诵读活动,选取《论语》《诗经》《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目,引导学生诵读并深入理解其内涵。“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讲述历史人物故事、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主题活动。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为主题,组建理论普及宣讲团、党史学习教育团、乡村振兴促进团、发展成就观察团等重点团队和“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专项团队开展社会实践。其中“青春建功新时代”志愿服务队连续三年入选全国“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专项团队。3支团队入选20XX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团队,1支团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全国300个),3支团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中医药志愿宣讲团。各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社区、乡村、学校、养老院等地开展了村民合理用药宣讲、健康知识普及、垃圾分类宣传、防灾减灾和防范电信诈骗、中医药文化宣讲、科学普及、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药学院首期社会实践交流营,交流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向模范学习。荣获由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20XX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优秀项目3项、优秀视频1项。荣获全省高校大学生“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展示活动二等奖。荣获黑龙江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课程化、项目化、活动化”的文化育人研究与实践,为高校文化育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构建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深化文化育人实践、丰富文化育人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高校也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文化育人的模式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