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发言材料汇编

(6篇)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发言材料汇编

(6篇)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发言材料汇编

目录

(6篇)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发言材料汇编

目录

1.北京市政协:

完善共建共创共赢协作机制大力推动京津冀产业协作迈上新台阶……1

2.天津市政协:

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在推进京津冀产业协作上彰显新担当……3

3.河北省政协:

锚定“两区”建设目标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5

4.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市场主体研究院院长屈庆超:

以数字化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7

5.天津市政协常委、滨海新区政协主席韩远达:

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协同………8

6.民革河北省委副主委、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永强:

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9

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发言材料汇编(河北日报,2024年9月13日)

完善共建共创共赢协作机制大力推动京津冀产业协作迈上新台阶

北京市政协

  加强产业协作是推进京津冀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历经十年努力,京津冀产业协作已从产业疏解承接为主的模式,迈入产业链合作共建为主的新阶段。新起点上,建议三地产业协作以京津冀产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共同推进6条重点产业链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共建、共创、共赢协作机制为突破口,共同打造京津冀现代化产业体系。

  完善央地对接工作机制,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一是支持京津冀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在京津冀具备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开展国家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推动低空经济示范建设及区域协同。二是支持京津冀打造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氢能—智能网联—北斗定位”融合创新示范标杆,推动更多智能网联跨区域场景应用在京津冀试点。三是支持京津冀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助力京津冀加快钢铁有色、石化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四是加强京津冀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优化。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打造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推动京津冀探索开展算力中心直连绿电供给机制和技术创新试点。

  完善重点产业链合作共建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竞争力。一是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链主+链创”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全链条协同推进“堵点”招商,“卡点”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二是完善产业分工协作机制,建议进一步细化明确三地在同一产业链中的不同分产业链和子产业链分别发展,形成“主产业链+分产业链+子产业链”的新型分工协作机制。三是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加强沟通与对接,做好督促与评估,推动产业发展各环节任务高效落实。

  完善产业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建议建立联合攻关工作机制,围绕前沿优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共性技术平台,设立联合研发项目,

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链核心部件、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引导性基金的引领作用,吸引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建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机制,鼓励企业参与技术攻关,通过技术转让、股权投资等方式实现利益共享,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促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为实际收益,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完善产业发展共赢机制,推动协作任务高效落实。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建立健全市场规则,推动市场在全产业链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建设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提高企业迁移的畅通性和便利性,努力推动产业政策协调和商贸服务标准互通互认。规范各类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加强区域利益共享洽谈和沟通,探索在合作园区和产业链构建方面建立税收共享、产值分计等政策机制,实现协同发展成果共享。

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在推进京津冀产业协作上彰显新担当

天津市政协

  前段时间,三地政协围绕产业协作开展联合调研,进园区、入企业、看项目、谋协同。大家学思践悟、交流互鉴,深刻体会到,要充分发挥三地各自优势,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为此建议三地在建强链条、培育集群、链接资源等方面狠下功夫,画好“同心圆”,唱响“协奏曲”,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建立健全产业协作机制,加快从“共识”到“共赢”。要强化“一盘棋”统筹,持续形成协同合力。加强与科技、招商等部门协同联动,深化“国家+省市+部门”三级推进体系,争取行业部门资源支持。健全产业链和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清单化、台账化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用足用活各类政策,推动“政策找企业”,夯实营商环境“硬基础”。强化金融赋能,用好国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活水”,试点探索联合授信、资质互认工作,研究建立跨省市园区共建收益分配机制,推动产业资源要素“无门槛”流动。

  深化图谱应用建强链条,加快从“落图”到“落地”。重点落实6条产业链图谱落地行动方案,推动三地多部门联动,探索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新模式。聚焦“堵点”联合招商,印发实施产业链招商方案,“一链一策”精准招商,面向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积极争取一批大项目、好企业落地;聚焦“卡点”联合攻关,打通产业和创新“握手”通道,接续开展“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成果产品。共建产业链对接服务信息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推动更多企业纳入区域供应链,缩短配套半径。

  用好载体资源打造集群,加快从“集聚”到“集群”。天津市要做好牵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网络安全)集群培育工作,全力申创国家级集群。强化与京冀联动,协同做优做强生命健康、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加快向世界级集群迈进。聚焦“六链五群”关键环节,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完善区域集群协作网络。完善滨海新区各功能区、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承载功能,夯实载体支撑。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大力支持滨海新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全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探索新路径、形成新示范。

  发挥平台作用链接资源,加快从“赋能”到“增能”。随着产业协作进入“深水区”,更加需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政府要当好平台搭建者、要素组织者,牵头搭建产研、产融等撮合对接平台,推动建设试验检测、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从“给政策”“给优惠”转向“给通道”“给机会”。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当主角、唱好戏,开展供需对接、联盟搭建、以商招商等活动,从政府“定链”向市场“成链”转变。比如,用好全国首个市场化“数字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与交易平台”,进一步培育具备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平台,构建北京研发,天津、河北转化制造格局。

锚定“两区”建设目标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河北省政协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三地合力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分工定位逐步明确,“六链五群”发展格局日渐清晰,“2+2+N”产业承接平台体系加快建设。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推动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产业带资源开放共享。华为、润泽、京东等多家国内龙头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先后在京津冀区域布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京津冀枢纽节点加快建设,汇聚全域数据、统筹区域数据管理、实现区域数据融合应用的基底和格局初步形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三地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龙头带动特征进一步凸显,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潜力巨大。一年多来,河北省政协聚焦6大产业链协作与发展开展分组和联合调研,力求吃透情况,找准症结,提出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意见建议。

  加快打造雄安新区产业协同创新龙头和重要策源地。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议加大京津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协作力度,加快区域内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加快推动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积极推进疏解高校协同创新。建立健全优质企业梯队培育机制,遴选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强的高成长性企业,给予个性化、精准化、体系化重点扶持,培育龙头企业。依托中国星网集团等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企业落户,着力培育空天信息产业创新生态,加快形成和释放新质生产力,为京津冀6大产业链打造引领和示范的高地。

  加快推进三地产业政策协同。三地产业政策协同是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产业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区域产业协作的核心要义。随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步伐加快,各类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但由于三地产业政策差异较大,对经营主体的资源调度、上下游企业布链产生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快破除行政障碍和消除市场壁垒,构建促进协同发展的政策、机制势在必行。建议加强产业政策协同创新,加快管理职能协同协作。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建立适应六链融合发展的税收制度;进一步优化统计指标核算,完善总部和分支机构统计办法,加快推广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推动实现企业资质标准互认互信,深化货物通关一体化管理;强化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协同,进一步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

政策措施,加快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产业链协同发展考核体系。建议推动国家层面研究建立协同发展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将“链长制”、协同创新、产业疏解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聚焦产业链条发展,围绕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列出责任清单,以责任清单的落实作为“链长”的重要考核指标,强化“链长”责任。建议三地建立健全统一的产业协同考核管理服务平台,定期对各市县产业园区平台进行量化考核,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进京津冀产业深度合作、融合,促进6大产业链图谱落地落实。

以数字化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市场主体研究院院长屈庆超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抢抓数字化时代机遇。”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市场主体研究院院长屈庆超建议,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潜在价值,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基础动力。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燃料”之一。建议加快推动京津冀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数据要素与资本、劳动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加强企业数字资源开发管理,选取京津冀地区数据资源丰富、数据治理有基础的企业作为试点,让数据直接进入生产部门,有效突破传统生产要素的空间局限。此外,在京津冀地区先行先试,加快探索数据资源资产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模式和可行路径,以数据要素、数字经济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有序发展。

  以数字化驱动产业优化升级,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结构动力。数字化的创新应用可以让信息与知识贯穿于价值创造的全过程,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链重构,支持链主企业、平台企业结合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共性需求打造数字化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京津冀地区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基于本企业数字化平台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行业解决方案和数字化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对接融入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融入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以数字化赋能产业生态构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系统动力。加强京津冀地区智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优化布局,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的建设步伐,构建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夯实数字化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数字底座和生态基础;加快完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运用数据智能加速区域创新要素的链接,促进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联合实验室,打造一批跨领域、大协作的创新平台。建议以数字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优化,形成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闭环,基于数字技术为区域协同治理创新提供全方位、多领域、跨层级的解决方案。

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协同

天津市政协常委、滨海新区政协主席韩远达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十年来,滨海新区参与其中、服务其中、受益其中。

天津市政协常委、滨海新区政协主席韩远达从五方面提出建议。

  进一步加强科研协同攻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聚焦低碳合成工程生物等未来产业,支持具备条件的科研院所申报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信息技术、低碳能源转化等优势产业,推动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进一步推动工业协同共进,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创新石化项目中试审批监管模式,打造京津冀化工新材料小试中试基地。推动石化产业向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积极打造电子化学品研发试验、生产制造、物流存储、废液处理等重大项目。

  进一步抓实产业协同升级,推进成龙配套成链成群。加快共建共享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统筹三地协同高效利用数据资源。深化生物医药协同合作,做强京津冀生命健康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氢能产业链布局,重点推动氢能装备、燃料电池装备规模化发展。

  进一步强化载体协同共建,打造集中承接平台。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与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错位联动发展,完善既有平台服务承载功能。完善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河北国际陆港等建设,探索构建产业发展联盟、股权互持机制等,促进合理分工、联动发展。加强与怀柔、丰台、唐山、沧州等地的互促联动,推进产业协作。

  进一步促进资源协同共享,加速推进区域一体化。用足用好三地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扩大三地资质资格互认事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异地“同事同标”服务事项范围,推进更多高频事项同城化。支持政务服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先行试点开放,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化体系化。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优化绿色通关机制,探索“保税+”“贸易+”等新业态联动发展。完善京津冀人才数据库,探索建立产业对接、技术合作、信息互通、人才培养等联动机制。

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民革河北省委副主委、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永强

  新征程上,瞄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民革河北省委副主委、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永强建议,以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巩固加强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长效机制,跨区域培养基础研究创新团队,联合攻克重点产业链基础科学难题。今年三地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两大产业链,共同投入资金,组织基础研究项目,围绕6条重点产业链,支持我省企业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开展“卡点”攻关项目,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进一步加大科技企业协同培育力度,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作用,支持企业与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聚焦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河北省依托同光晶体、亿华通等行业领军企业,联合京津高校院所组建了第三代半导体、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接下来还要组建京津冀工业机器人创新联合体,有效发挥产业链各科技平台作用,开展关键零部件和基础通用技术研发。

  进一步推动京津前沿技术和重大创新成果在我省转化应用科技平台方面,落实京津冀国创中心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支持河北中心、雄安中心引进转化颠覆性技术项目,支持京津高校院所共建合作示范基地。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方面,聚焦钢铁、氢能、机器人、先进算力等领域,共发布5批创新应用场景。接下来,将与京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先进算力、低空飞行等创新应用场景清单,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科技金融方面,进一步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的长效激励机制,以金融“活水”加速成果转化。

目录

(6篇)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发言材料汇编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