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革思想及其时代价值专题党课
邓小平改革思想及其时代价值专题党课
邓小平改革思想及其时代价值专题党课
A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邓小平同志光辉、战斗、伟大的一生,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历史功勋,强调要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崇高革命风范,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了一个完整思想体系,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重温和学习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改革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产生决不是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和社会历史条件,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基于”。
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国内外发展大势要求我们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历史和现实表明,封闭和僵化没有出路,实行改革开放是加快国家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唯一正确选择。邓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推动党和国家从危难到重新奋起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但探索过程中也经历了严重曲折。邓小平同志说,“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与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有关。邓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时,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我国发展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再不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就有被飞驰的时代列车甩下的危险。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正是在对世界大势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我们党一往无前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邓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看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规律、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邓小平同志曾深有感触地说:“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正所谓“凡人之情,穷则思变”,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政策,人心所向的改革开放从此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全面展开。邓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把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沉愿望、孜孜以求增进人民福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回顾邓小平改革思想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可以发现,邓小平改革思想与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同步而行、相互促进,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在邓小平理论中,邓小平改革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邓小平改革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怎样进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由共产党领导”——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领导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他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就呜呼哀哉了,哪里能有现在的中国”。
“紧紧地依靠群众”——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依靠力量。邓小平同志十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他强调:“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性质。邓小平同志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但改革决不是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他指出,改革“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目的。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改革就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他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内容和范围。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提供了指南。他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图为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致开幕词。在这次重要讲话中,邓小平同志鲜明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方法和步骤。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要善于摸着石头过河,“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同时,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决策一定要慎重”,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
“三个有利于”——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的评价标准。邓小平同志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进一步作了概括性总结,提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改革与开放的关系。邓小平同志认为,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要实行对外开放。“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切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连信息都不灵通”。他强调:“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
在邓小平改革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改革开放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事实雄辩地证明,当年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A总书记指出:“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的卓越领导,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欣欣向荣,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邓小平改革思想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形势任务与日俱新,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连续的,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是一以贯之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面深化改革,A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载入党和人民的史册。这次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科学运用,充分彰显了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坚持、丰富和发展。
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有正确的集中,全党要有核心、党中央要有权威。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确保全党全国在改革开放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决维护A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切实将党中央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A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来到广东深圳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2020年10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A总书记再次登临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图为莲花山公园邓小平同志铜像。
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导向。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40多年来,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把坚持守正创新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A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该改的坚定不移改,不该改的不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启示我们,无论怎么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要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让理论之树常青、事业之树常青。
把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要求。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制度是决定因素”。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邓小平同志一贯主张,“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才能增强改革穿透力,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始终做到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邓小平同志注重把改革开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体现出深刻的辩证法和缜密的系统思维。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之全面、内容之深刻、影响之广泛前所未有,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
邓小平同志生前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寄予厚望。可以告慰邓小平同志的是,通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改革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看得很远、想得很深。早在1985年,他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
今天,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中国式现代化越是伟大而艰巨,越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不动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