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2024年第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
市委宣传部2024年第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
市委宣传部2024年第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
今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认真贯彻落实xxx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加强舆论引导,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始终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极端重要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一是坚持党管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牵头抓总,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根据工作形势变化调整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制定下发《市委宣传部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以学习贯彻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T教Y为主线,通过举办专题读书班、集中研讨交流等形式,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42次。三是定期分析研判,科学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充分发挥市委宣讲团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共开展宣讲897场次;深化“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向企业员工、新就业群体等宣讲564场次;成立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和农技服务小分队,开展政策宣讲和科技服务活动2700余场次;开展“中国这十年”“百城百县万村”系列主题采访活动,在我市各大媒体刊播相关稿件200余篇。
(二)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一是强化基层单位的主体责任落实。制定并印发《市属高校、市直属学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市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部门单位新媒体阵地管理的通知》,就各单位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理论学习、阵地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 工作责任制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党委书记抓基层 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出现严重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三是持续推进风险排查整治。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和政治性有害出版物识别清理工作,对存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刊物杂志及网帖微博账号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持续加大清理整治力度。
(三)持续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一是做好主题宣传。举办“砥砺奋进这十年”党内政治文化图片展、“践行嘱托开新局”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展等系列展览;联合开展“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等10余项主题宣传活动。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统筹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月活动。推出公益广告创意视频1部宣传海报3幅;制作主题公交专线1条、主题地铁灯箱1列;设计发布主题手机壳、帆布包等文创产品12款;开设“石榴花开”家风故事专栏3期;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评选表彰活动;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500余场次。三是做优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主流舆论阵地作用,全天候推送新闻信息,全方位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在全国首创建立“石榴籽家园”爱心驿站,在我市各大公园、交通枢纽以及主城区重点区域投放户外广告屏、楼宇电视等广告资源近8万块(次),滚动播放庆祝建党百年优秀影片和公益广告片近4万余条(次)。积极开展“我的入党故事”征集活动,累计征集事迹资料130余份。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知不足。部分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委(党组)和宣传部门的事,与自身业务关系不大;部分单位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和处理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体制机制尚不完善,责任意识不强。一方面,部分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自觉性不够强;另一方面,工作执行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应付交差的现象。同时,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新形势新趋势新挑战不足,对于如何用好网络特别是新媒体阵地、讲好叙事方式和话语体系等问题研究不够、办法不多。
(三)改革创新不够,工作经验总结推广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受众群体多元化、接受方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部分单位在新形势下应对舆情的思路还不宽、措施还不硬、能力还跟不上;一些单位虽然进行了实践探索,但缺乏全面系统总结提炼,未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打算
(一)进一步树牢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党对宣传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提升政治能力,深入理解中央和市委的意识形态指导方针。严格执行意识形态责任制,确保各级党组织承担相应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宣传文化工作同步规划和执行,确保任务完成。加强舆论阵地管理,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主动权。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履职能力。履行考核职责,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班子考核和 述职评议,促进意识形态工作的落实。强化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升专业思维、素养和能力。探索有效做法,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策、网络安全责任制和文艺创作监督管理政策的完善。辨析社会思潮和热点问题,用真理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新闻舆论宣传,培育民族和时代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等使命。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公民道德和社会文明。挖掘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外宣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改革文化体制,完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