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职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职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农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在新时期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助推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科学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在这方面,高职学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农村农业发展的需要,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引导高职学生到基层就业,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1.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学生基层就业的价值

乡村振兴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核心思想是聚焦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振兴乡村经济,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逐步实现乡村教育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建设过程中,高职学生的供给会直接影响乡村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因此从人才供给和知识供给的角度进行分析,高职学生基层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1高职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在乡村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中,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是重要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人才的竞争。因此,要想整合乡村经济社会建设资源的力量,全面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加快乡村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优化人才供给,并不断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属于高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随着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经济等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基层就业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学校所学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快速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推动乡村技术革新、理念革新,进一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1.2高职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就业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我国位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些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学历人才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在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的背景下,学历一般的高职毕业生所面临的社会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从现实的就业情况来看,城乡基层就业存在“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引导高职学生到基层就业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通过基层实践锻炼,他们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乡土民情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在更好地为乡村群众生活改善的服务中,在将个人梦想和乡村振兴梦想结合的过程中,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在奋斗的青春中追求出彩的人生。

1.3高职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需要政策扶持、产业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高职学生基层就业可以架起城乡交流的“桥梁”。他们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可以通过行为示范将城市先进理念、技术、现代生活方式、管理经验带到基层,同时也可以将乡村特色和淳朴民风向城市传递,在发挥好城乡交流“纽带”作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例如,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多年来以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立足点,依托当地特色农业资源,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智慧助农、直播带货培训等方式为乡村振兴培育了一大批“新农人”,其中很多毕业生通过基层就业,在促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助力乡村振兴中积极作为,建功立业。

2.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学生基层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就业情况总体乐观,基层就业率明显提升,但因受诸多因素影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2.1高职学生基层就业动力不足

一方面,受基层就业渠道窄、岗位数量少,类型单一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专业的学生在参与基层就业引导的过程中,无法找准自身岗位定位,难以在参与基层建设工作中真正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严重影响高职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部分初入职场的高职毕业生由于缺乏对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全面了解,对自身参与基层就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不仅无法理解基层就业对个人成长的价值,也难以对基层就业对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形成准确的定位,造成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偏低。

2.2基层就业环境吸引力不够

一是高职学生一般习惯城市便捷化的生活,而大部分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生活条件较差,导致他们对乡村地区生活环境的认同度偏低,降低他们参与乡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尚未实现全面覆盖、物流体系的建设也不够完善,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等的建设比较少,难以有效调动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二是大部分基层就业岗位有限,就业机会不足,无法大批量满足高职毕业生就业需求,导致岗位竞争比较激烈,打消了部分高职毕业生从事乡村工作的热情。三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复杂,要想发挥高职学生的力量就需要根据乡村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需求,引导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学生从不同视角参与到基层建设中。然而,由于当前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产业体系建设不健全,所能提供的就业渠道相对狭窄,无法让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在乡村工作中发挥专业特长。

2.3基层就业发展空间相对受限

首先,由于高职毕业生在校所学专业与技能并不一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导致高职毕业生在选择基层就业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职业发展受限的问题。其次,尽管每年针对基层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受利益驱使或其他因素影响,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无法使基层就业人员得到真正的技术指导。最后,相较于城市,基层更像是一个“人情社会”,部分有个性的高职学生对这种人际交往文化容易产生抵触、排斥心理,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不利于个人升职。

3.乡村振兴战略下有效促进高职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引导和促进高职学生基层就业,能为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可以增强乡村经济社会建设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从而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创造更大的效益。以下是从促进高职学生基层就业的角度提出的具体解决对策:

3.1改革学校教育模式,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高职学生正确就业观念的树立会对他们参与基层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通过相对科学的教育指导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意识,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基层就业的重要性,才能在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中形成对学生群体的积极影响和带动作用,保障教育教学活动高效化开展。一方面,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农村发展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通过分析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激发他们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兴趣。如,“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针对乡村振兴的专题做全面系统的讲解,勉励学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再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二章的理想信念部分,通过分享20XX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主席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中的故事,将主席总书记回信精神及时转化为推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行动,让学生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诲,要在扎根基层、“真刀真枪”的实干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实践中成就出彩人生。另一方面,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专业优势,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在基层就业中的潜力和价值,从而主动参与到就业实践中,力争在基层就业岗位上取得理想的成绩,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全面助力乡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3.2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对毕业生基层就业支持度

政府政策保障可以形成对高职毕业生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作用,发挥政策驱动作用能更好地调动毕业生参与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使高职毕业生人才供给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彰显。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应该从乡村振兴视角对引导高职学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政策体系进行完善,拟定规范化的就业帮扶计划和引导计划,为参与基层就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适当地开发可行性的基层就业项目,在政策引导下提高对学生基层就业的支持度,使高职学生基层就业工作得到有序推进。首先,政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构建良好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环境,有效引导和鼓励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参与乡村建设,真正让毕业生在乡村干得好、留得住。其次,通过政策帮扶提高高职学生基层就业的基本工作待遇情况,对学生基层就业相关配套措施和保障措施进行完善,合理促进高职学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得到社会的普遍支持和认可,彰显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价值和效能。最后,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和乡村振兴落实相关支持部门在引导高职学生基层就业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使学生基层就业方面的待遇补贴和福利激励得到系统的落实,特别是针对参与农业生产、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和就业创业优惠补贴政策。例如,xx地区就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设定了“xx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在《关于实施20xx年xx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的意见》(xx委联〔20xx〕x号)文件中主要从农业科技、法律服务、青年工作、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方面吸引大学生,并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体系,能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基层就业工作。xx省xx市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提供了特殊的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薪资待遇激励政策和岗位补贴等,增强了基层就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这样通过政策体系的建构和保障体系的完善,就能为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就业做出积极有效的引导,形成长效化的帮扶机制,使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就业工作能够得到系统的贯彻落实。

3.3改善基层就业环境,创造高职学生基层就业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的建设能优化高职学生基层就业的条件,使他们参与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指导效果。新时期在支持和引导高职学生基层就业的过程中,要改善农村地区的就业环境和发展环境,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善为学生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服务基层和服务农村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首先,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系统整合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基本情况,形成比较健全的物流体系和设施体系,重点促进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发,从环境保障和设施保障角度支持高职学生参与乡村建设和乡村就业,使高职生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其次,要尝试针对乡村振兴建设发展情况,在乡村经济社会建设中引入先进的技术,为高职学生创造良好的技术支撑环境,引导他们参与到农业生产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促进完善农业产业链体系的构建,使高职学生能发挥个人潜能支持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农业体系的科学构建,帮助高职学生实现个人价值。最后,要重点针对乡村地区的精神文化设施和环境进行完善,使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帮助学生解决后顾之忧,确保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基层就业实践中,更好地为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服务。

3.4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加高职学生基层就业岗位数量

高职学生参与农村基层就业的常规途径是作为高职生村官、参加“三支一扶”工作项目,这些渠道比较单一,无法充分激发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热情。为了能让高职学生在参与基层就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基层就业对高职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适当地增加高职学生基层就业的多元化岗位数量,保障基层就业工作得到系统的贯彻落实。一方面,可以从引导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视角,开发农业技术岗位、乡村公共卫生服务岗位、乡村职业技能培训岗位、乡村基层干部队伍岗位、乡村电商经济建设支持岗位、乡村智能物流岗位、乡村农产品加工技术岗位等,通过多元化岗位的设置和开发,促进技术和知识在乡村经济建设中的传播,支持乡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争取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新时代“互联网+农村农业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尽量地开发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以此为基础安排诸多的工作岗位支持高职学生参与农村种植生产和农村农产品销售服务工作中,优化乡村振兴实践中基层高素质人才资源的输入力度,促进乡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乡村振兴建设工作获得良好的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持,全面提高高职学生基层就业引导的综合有效性。例如,xx省在吸引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过程中,就注重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展,关注治理型大学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工作中,xx省借鉴“枫桥经验”,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法律援助和社会治理工作的需求,探索了新时代大学生基层就业引导和服务模式,构建了专班项目化的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对“x+x+N”工作模式进行设计和开发,为大学生人才基层就业和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就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利国利民的系统性工程,科学地引导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就业,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丰富的就业岗位,还能让学生在基层实践锻炼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教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优化。因此,新时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深度解读高职学生基层就业的重要性,并从转变教育观念、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政策导向、拓宽就业渠道等多角度引导高职学生参与基层就业,弥补基层经济社会建设中专业人才缺口,促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实践应用,为乡村振兴政策的深度落实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