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帮扶优秀案例

协力关爱,同心护苗

——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关爱帮扶

一、筑框架,构建“四位一体”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属地落实的“四位一体”保护机制,成立包河区特殊人群社会关爱工作专班未成年人关爱帮扶组,民政牵头开展全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联合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重点关注特殊重点未成年人个案,协同公安、教体、卫健等部门持续开展分析归类,完善11类重点未成年人月度排查、统计的动态工作机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建立健全评估帮扶制度。完善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实现每个街(镇)配备1名专职儿童督导员、居(村)配备1名专职儿童主任。动员居委会、社区工作者、红色小管家、基层社会组织等基层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

二、夯基石,实施“定向帮扶”孤困儿童专项工程

连年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专项摸排行动,实现应保尽保,包河区现有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02人,近3年发放基本生活经费约560万元。实施孤儿医疗救助“明天计划”“福彩圆梦

孤儿助学”工程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全额保障辖区内在学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就学。关心关爱孤困儿童,建立困境儿童帮扶资源池,通过“服务活动+定向帮扶”方式帮助孤困儿童化解家庭困难、生活困境、心理困惑。开展“春节”“六一”孤困儿童慰问活动,体现社会关爱。组织“爱心无限

助梦童行”微心愿征集活动,视情公布辖区困境儿童微心愿,通过爱心单位、企业、公益组织以及爱心人士认领,帮助162名困境儿童完成微心愿,发放资金、物资120余万元。

三、赋动能,打造“未爱之家”未成年人帮扶阵地

成立滨湖世纪社区“未爱之家”未成年人帮扶基地,以“品牌、平台、机制、阵地、组织、人才”六位一体服务模式开展未成年人帮扶工作,深度孵化同帮扶阵地相匹配的专项帮扶组织,成立困境儿童自助会,2024年来开展服务657人次。依托辖区内各类未成年人帮扶阵地,各街(镇)、居(村)因地制宜开展“红色经典‘咏’传承”红色宣讲、党史主题读书会、网络安全讲座、“合青护航

快乐成长”中高考减压等系列活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辖区内儿童之家、文明实践站等服务载体实施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服务、“筑梦小巢”困境青少年居家学习环境改造计划等项目。举办2024年社企联建签约仪式,邀请爱心企业签署联建合作协议,以社企共建的公益模式搭建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公益平台。

四、利长远,创塑“人在暖途”关爱保护服务项目

坚持 引领,以包河民政“1+7 品牌”为抓手,在全区实施“人在暖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社会服务项目,引入专业社工、社会服务机构和公益创投项目创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式,向辖区未成年人提供应急救助、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帮扶关爱、宣传倡导等服务,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服务9300余人次,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仅“敬业”,更显“专业”。包河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社会服务项目获评“20XX年度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优秀案例”。鼓励支持街镇(大社区)创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子项目,形成“乐助常青”“心约善谷”“监护支持”等一批街镇级服务项目,构建“政府+基金会+社工+志愿者”的立体社会帮扶模式,依托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社、社区治理学院等平台,建立特殊儿童家长缓压服务平台,为特殊儿童及监护人提供缓压辅导、小组活动、社区活动、专题讲座等专业服务。